作业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18

作业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经济全球化迫使企业必须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加快国际化的步伐,赢得竞争优势,于是纷纷在加强成本管理方面下功夫,努力追寻一套更为理想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管理体系运行在管理范围、手段、制度和运转环节方面的障碍性因素,提出构建该体系的原则和要素,明确体系的功能和评价,构建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成本管理 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企业若期望在市场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保持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就必须重视成本管理工作,逐步健全和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当前主要在管理范围、手段、制度和运转环节四方面,存在着影响企业成本管理体系良性运行的障碍性因素。

一、影响企业成本管理体系运行的障碍性因素

(一)影响成本管理范围的障碍性因素

目前企业的成本管理范围仅限于对生产耗费的管理,而不重视产品研发成本、销售成本及企业机会成本的管理;简单的将成本管理定义为减少支出,而忽视了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整体利润最大化;注重财务成本管理而忽略非财务成本,缺乏有效的事前成本预测;另外,目前大多数企业共同存在一个问题——忽视对不可见成本的关注,在成本构成中不可见成本所占的权重往往很高,企业在进行固定资本重置过程中,虽然提升了资产性能,但也产生了由资产高度的专用性导致的无法收回的成本。同时,随着先进生产设备的引进,员工完成与它有效结合的转换成本也随之增加。

(二)影响成本管理手段的障碍性因素

激烈的竞争和产品的多元化造成了企业成本管理对象外在形式的多元化。传统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已无法适应新时代下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企业大都将成本管理定位在生产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上,而忽视对无形资产的成本管理。另外,现今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方式仍不是很科学。比如生产企业不按照产品设计及零部件安装流程或是自下而上进行产品成本核算,更有甚者是全然的主观臆造。这直接导致了产品成本核算不合理,相关费用分摊不合理。再者,在传统成本管理法下,企业成本管理只强调有形产品的成本动因却忽视无形的成本动因,只重视生产成本而不注重价值链管理。

(三)影响成本管理制度的障碍性因素

企业应认真研究制定成本核算制度、成本管理的分析评价制度,且一定要建立在生产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使成本管理有据可依。成本核算制度是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特点及管理的要求,制定的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制度,具体包括成本费用的归集方法和程序、分配方法、成本计算方法等;成本管理的分析评价制度则是为了检查成本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的一系列规定;而最为重要的成本管理制度是企业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成本管理法规和制度,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的适合本企业成本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应有计划的对成本管理体系运行的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运用所得到的各种指标来评价成本管理体系的优劣,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成本管理体系的作用。为方便评价,企业可以制定诸如成本利润率、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等考核指标或标准,并以此对成本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及时发现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这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不断完善成本管理体系。这些制度可以指导、约束并规范成本发生和成本管理的行为、工作及活动,是成本发生过程和成本管理的依据,进而保证成本管理体系作用的发挥,提高成本管理质量,使成本水平得到持续的控制和降低。

(四)影响企业运转环节的障碍性因素

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且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但是从企业运转各个环节来看,成本管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成本管理往往仅限于对生产耗费的管理,忽视了对产品研发成本、销售成本以及机会成本的管理。企业的运转环节主要包括研发环节、供产销环节以及售后服务环节,只有重视所有环节,并将其在成本方面都加以有效的管理,才能使企业的整体运转达到最佳效率。而现在的诸多企业,不仅缺乏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对如何合理地减少研发环节的成本更是不知所从,更不要提管理了。在供产销环节中,因惧怕成本与费用的增加,生产也缺乏对纵向一体化的开发,材料供应的成本和产品销售的成本得不到重视。售后环节更是一个大问题,有效的售后成本管理与消费者的市场满意度、消费者对售后服务的态度,以及企业本身的售后服务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的正面影响。总之,在企业运转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着诸多的障碍性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并且束缚了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应用实施。

二、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及要素

构建一个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明确影响企业成本管理体系良性运行的障碍性因素的基础上,构建该体系应遵循七大原则,根据构建原则确定五方面的要素。

(一)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1.竞争战略指导原则。有效地实现竞争战略,设计出的成本管理系统的各个方面都应体现出竞争战略的指导作用。

2.成本效益原则。考虑每种成本管理方法会给企业现有基础带来多大的收益和支出。

3.协调原则。在设计每个部分时,都应考虑到其他部分的要求并努力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

4.弹性原则。选择成本管理方法时尽量选择适应性较强的方法,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调整留足空间。

5.目标性原则。成本管理目标要服从于战略管理的目标,配合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6.战略性原则。分析较长时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争取较长时期的竞争优势,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

7.动态适应性原则。成本管理体系必须与具体的竞争战略相结合,在企业所确立不同的竞争战略要求下,战略成本管理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变化。

(二)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构建的要素

1.成本管理范围方面的要素。包括:物质产品成本要素、人力资源成本要素、资本成本要素、产权成本要素、环境成本要素。

2.成本管理手段方面的要素。包括:成本管理方法适用度、成本管理方法现代化程度。

3.成本管理制度方面的要素。包括:成本管理制度完善度、成本管理体制健全度。

4.企业运转环节方面的要素。包括:研发环节要素、供产销环节要素、售后环节要素。

5.其他影响较大的要素。包括:规模经济、企业地理位置、技术、相互关联、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

三、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功能

选择什么样的成本管理体系决定了企业拥有什么样的未来,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通过成本管理有效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以使企业游刃有余地面对各种经济环境,长期持久良好的发展。

(一)成本预测与计划

成本预测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估计。通过成本预测,掌握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有助于减少决策的盲目性,使经营管理者易于选择最优方案,作出正确决策。企业应结合市场情况,掌握诸如资源、价格、产品品种、科技发展、质量、销量等各种市场数据信息,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决定产品结构的最优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成本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总预算的一部分,它以货币形式规定企业在计划期内产品生产耗费和各种产品的成本水平以及相应的成本降低水平和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的书面方案。为了使成本计划具有可行性、先进性与完整性,避免随意估计,就要反复进行试算综合平衡,且一定要以综合编制企业各专业计划为前提。

(二)成本决策

成本决策是指用决策理论,根据成本预测及有关成本资料,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抉择最佳成本方案的过程。在现代成本管理体系中,企业若想提高成本管理质量,必须以低成本的差异化战略目标指导成本决策。为迎接新时代全球化的挑战,成本决策应从战略的高度,将成本降低、成本避免和成本效益三大原则结合起来加以运用,预测分析提供相应的相关数据资料及企业未来经营状态的变化趋势,这是做出正确成本决策的前提,提高作业的效率,同时加强其有效性,以此挖掘成本降低的潜力。

(三)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就是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因此,成本核算的核心是成本计算。成本计算的第一步是确认耗用公司辅助资源的所有作业;第二步是将辅助资源的费用追溯到所对应的作业中去,直到将企业所有的辅助资源费用都对应到相应的作业中为止;第三步,将所有作业成本追溯到产品中,途径就是以每次为作业确定的成本动因分配率为准。

(四)成本控制与分析

成本控制,即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企业要实现良好的成本控制,就必须保证有效地控制经济活动,这就要求结合内部经济责任制,将成本计划和目标成本的各项指标细化,并且层层分解,以实现成本分级归口管理。这一方面可以对成本发生的过程进行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对实际生产耗费进行严格的审核,可以完成目标成本和成本计划。

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的分析方法。企业只有在正确核算成本的基础上,才能开展成本分析工作,即检查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查询影响目标成本升降的因素,制定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企业需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建立各级成本分析制度,对影响成本计划完成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务必立刻安排专人进行分析,迅速查出原因,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五)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指定期考查审核成本目标实现情况和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结果,全面评价成本管理工作的成绩。在现代成本管理体系中,只有建立定期的成本考核制度才能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成本考核的重心要放在提高经济业务活动的效率和有效性上,以传统考核办法为基础,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结合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这样可以监督和评价各部门、各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促使其履行相关经济义务,承担相关的经济责任。

四、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成本管理质量评价

本文选取了反映成本管理范围要素、成本管理手段要素、成本管理制度要素、企业运转各环节要素以及其他影响较大的要素共22个指标:产品成本、人力成本、资本成本、产权比率、成本管理方法灵活性、成本管理方法优化度、成本管理体制合理性、成本管理制度优越性、开发支出、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利润率、市场占有率、售后服务质量、顾客保持率、规模优势发挥程度、地理位置优劣、技术开发能力、企业内外部关联紧密度、员工对企业忠诚度。其中,定量指标12个,定性指标10个,通过因子分子法得到所选取的评价指标的合理性的综合得分,表明了本文所选的五方面的要素可以较好地反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本文以北大荒集团为例,通过财经网络公布的企业年报,企业提供的公告、相关的企业外部分析材料、员工情况说明、组织手册、管理规章、员工考核与奖惩制度统计资料、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情况获取评价模型所需数据和信息,另外通过问卷调查、专家打分以及经验推断等方式获得定性分析的资料(见表1)。

通过因子分析法,证明22个指标的选取具有合理性与实用性,为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是在结合了企业成本管理要素与企业成本管理的职能的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通过之前环节的要素确定、要素合理性证明及管理职能的说明,现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架构图列示如下(见图1)。

上述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架构图,其逻辑关系是一个横纵结合的逻辑关系,横向是成本管理的职能,即前述的成本预测与计划、成本决策、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与分析、成本考核;纵向是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构建所需的主要要素,即成本管理范围方面要素、成本管理手段方面要素、成本管理制度方面的要素、企业运转各个环节的要素及其他影响较大的要素。然后形成几个层次,在每个层次中,分析各个要素在成本各项职能中产生的影响,如A1成本范围要素对成本预测与计划的影响,其中又具体分为物质产品成本要素对成本预测与计划、人力资源成本要素对成本预测与计划、资本成本要素对成本预测与计划、服务成本要素对成本预测与计划的影响,以此类推。然后解决因负面影响产生的问题,完善各个层次的因素在各项职能中的作用,进而完善整个成本管理体系的运行。X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攻关重大项目《企业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GZ09D208)

参考文献:

1.孟向军.加强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J].科技信息,2009,(18).

2.阎红霞.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因及改进措施[J].商业文化,2011,(9).

3.付慧丽,高亚瑞.浅谈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商业经济,2010,(8).

4.宋岩涛.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J].财会学习,2008,(10).

5.闫敬宏.新经济下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转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3).

作业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业管理 ;研究

正文

近几年,我县农村初中与县城初中的差距越来越大。差距大不仅仅是办学条件的差距,而且还有教学成绩的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源素质的原因,有师资力量的原因,也有办学条件的原因。当然,学校对作业的管理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农村初中,各科教师布置作业随意性大,有的教师比较强势,布置了大量的作业,挤占了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以致于学生没有时间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其结果这位教师的教学成绩遥遥领先,但是本班其他学科则都是垫底的。这就造成了班级各学科教师之间矛盾,也造成了部分学生有的学科特别好,有的学生特别差的结果。作业管理关系到学生的各学科均衡发展,关系到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关系到班级的教学成绩,也关系到学校的中考成绩。

因此,农村初中要加强作业管理。我们经过研究,提出了如下策略。

1.学校教务处组织本校教师学习教育部有关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文件精神。过重的作业负担与素质教育相违背,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作业过多,就会挤占学生大量地课外活动时间。作业难度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会让学生感到吃力。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和自卑感。从国家的层面来说,不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学生负担的指示精神。

2.教务处完善学校作业管理制度,把作业管理纳入到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健全作业管理组织机构。学校教务处主任是学校作业管理的总负责人,各个年级的年级组长是具体负责人。年级组长协调本年级各个学科组统一布置作业,明确各个学科的作业量。

3.各年级以学科组为单位,学科组长统筹规划,组织本年级本学科教师精心设置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确保作业难度符合本校学生实际,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教研组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本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科学地设计适量的作业。我们再设计作业时首先要明确本学科课程标准对本章节是如何要求的,学生要达到什么具体目标。然后我们再根据《河南中考说明》,梳理本章节在河南中考时会出现哪些考点,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需要形成哪些基本能力。同一个学科组要在学科带头人组织下,把以上要点梳理清楚。然后根据学生的学情,学科组共同拟定每章节或者每课时的作业。我们还要设计好哪些作业是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的,哪些作业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的。我们可以把有代表性中考真题作为作业让学生练习。中考真题是各省教研室的专家精心设计的,正确解答中考真题,有利于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解决具体问题,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形成技能。同类型的中考题只能选择一个。辅导资料,我们要严格按照教育局的要求来做。一门学科只能使用一种教育局指定的教辅资料。对于教辅资料中的试题,我们不必让学生全部完成。我们要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合理取舍。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分层设计作业。

4.农村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认真备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吃得饱、吃的好”,不必再利用课外时间“开小灶”。

5.任课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学科组集体研讨学生作业中共性问题,研究纠正学生作业错误的方法。学生的作业我们要求全部批阅。不同学科的作业批阅有具体的要求。

6.农村初中教师做好作业讲评工作。对于作业中班级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要在课堂上重点讲解。指出学生所犯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纠正错误。还要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这一类型的习题,我们要如何辨析题干,如何避免陷入命题人所挖的“坑”里。我们可以总结为哪几种答题策略。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最好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单独辅导。面对面地讲评学生的作业,效果会更好。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想法,可以当面启发学生,可以手把手地教学生。

7.年级组长负责协调本年级学科组长统一布置适量的星期天作业。农村初中生周日休息两天,各科教师要布置适当的作业。年级组组长要协调各个教师设置适量的家庭作业。主科为主,副科为辅。主科中的数学、英语时间比其他科目的作业量要多一些。语文以及副科的作业要少一些。也可以布置综合性实践活动。

8.教务处定期对教师批阅作业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统计学生的作业次数,查看教师的批阅情况。还要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考评,把教师的作业批阅和学生对教师的考评结果,都纳入到对教师的量化,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这样教师对作业批阅就会高度重视。让认真批阅作业、精心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师在量化考核方面获得奖励。

9.学校教务处牵头,年级组长负责统一布置寒假、暑假作业,并把寒假、暑假作业印在学生的通知书上。各个年级要在年级组长的协调下统一布置适量的作业。农村学校可以把下一学期的课本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假期里提前预习功课。要布置一些農村实践活动、感恩教育的综合性作业。语文教师要安排学生在寒假暑假阅读语文新课标中推荐的文学名著。学生要做读书笔记。学校教务部门在寒假、暑假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到学生家中检查作业。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

2. 黑龙江大学的马迎锋老师在《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Z2),121-122发表论文《解决中小学作业问题的策略研究》

3. 黄冈师范学院的王文明在《考试周刊》2016,(78),183发表论文《以学生为中心的作业管理》。

此文系2021年度上蔡县基础教育教研室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课题批准号:SCXKT2021-019

作业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近年来,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成为我国会计学界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将对作业成本法的产生依据、发展过程及其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性态分析;间接成本;直接成本

1 作业成本法的发展背景

(1)作业成本法产生的依据。作业成本法的产生依据体现在对传统成本计算法的科学性、传统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实践中对于成本习性的假设所产生的质疑。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电子技术革命的基础上产生了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制造企业,带来了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革。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制造企业,能够及时满足客户多样化,小批量的商品需求,快速地、高质量地生产出多品种、少批量的产品。这一切都要求成本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把企业的生产工序和环节视为对最终产品提供服务的作业,把企业看成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根据各个具体的作业中心来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将成为大势所趋。

综上所述,在现代制造业中,有两个引人注目的特点:一是作业观念已引起管理上注意;二是制造过程中间接费用的比重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两个特点直接引发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2)20世纪末作业成本法研究的全面兴起。20世纪末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相对增加,明显突破了制造成本法中“直接成本比例较大”的假定。制造成本法中按照人工工时、工作量等分配间接成本的思路,严重扭曲了成本。另外传统管理会计的分析,重要的立足点是建立在传统成本核算基础上的,因而其得出的信息,对实践的反映和指导意义不大,相关性和可行性大大下降,应有一个全新的思路来研究成本,即作业成本法。由此作业成本法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众多学者研究后形成了新的成本计算方法体系。

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

(1)作业成本法体系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业指企业为了达到其生产经营的目标所进行的与产品相关或对产品有影响的各项具体活动。

作业成本法是把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以及把作业收集的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的核算方法。

成本动因,是对导致成本发生及增加的、具有相同性质的某一类重要的事项进行的度量,是对作业的量化表现。

(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内容。

①作业成本法的目标。作业成本法改革了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并使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趋于一致,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实性。作业成本法更加符合现实,其结果也更加精确的成本分解代替了成本分配。作业成本法有四个目标:第一,消除低增值成本或使之达到最小。第二,引入效率与效果,从而使经营过程中展开的增值活动衔接流畅,以改善产出。第三,发现造成问题的根源并加以改正。第四,根除由不合理的假设与错误的成本分配造成的扭曲。

②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是指其制造成本,就其经济内容看,只包括制造产品过程中与生产产品直接有关的费用,而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费用支出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产品成本按经济用途设置成本项目。

而在作业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则是完全成本,就某一个制造中心而言(相当于一个集供、产、销于一体的小型工厂),该制造中心所有的费用支出只要是合理的、有效的,都是对最终产出有益的支出,因而都应计入产品成本。且产品成本按作业类别设置成本项目。

③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计算对象。传统成本计算一般以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或以某一步骤或某一批订单为成本计算对象。作业成本计算法适用于弹性制造系统下适时制生产方式,生产组织中作业的可分辨性极大的增强。这种变化要求成本信息不仅要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要满足成本控制和生产分析的要求。要节约成本,控制和考核各作业层次的资源耗费是很重要的。因此,在作业成本法下作业成本的对象大体上可以分为资源,作业、作业中心和制造中心这几个层次。

3 在我国制造企业中推广作业成本法的意义

(1)使成本信息更加真实。作业成本法的关键步骤在于,计算出每种作业的分配率,再根据每种产品消耗的某项作业量乘以相应的分配率,得出这种产品消耗的该项作业成本,再把这种产品消耗的各项作业成本加总,就是这种产品的作业总成本。

作业成本法改革了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并使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趋于一致,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实性。

(2)使企业产销决策更加合理。产销决策和产品定价合理性的基础是成本计算的科学性。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工人工资等直接成本所占的比例大大减少,间接成本比例大幅度增加,传统成本法失真信息的数额越来越巨大。而采用作业成本法后,成本信息更具有科学性、相关性,从而使产销和定价决策更加合理、利润信息更加真实。

(3)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意义。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深刻意义还在于,在作业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责任中心。作业成本的核算过程中,成本核算的核心集中在了生产对资源一步步消耗的各个具体环节中,这样,作业成本法就把管理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资源消耗的原因上,有利于更好地执行责任会计制度,改善内部管理。

4 作业成本法的发展前景

作业成本管理的逐步应用和推广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目前许多国际性大型制造商和IT企业都已实施了作业成本管理,中国的一些领先型制造企业也在尝试开展作业成本管理,作业精简和效能提高的作用十分明显。

同时作业成本法的深刻意义并不局限于企业自身。对于国企来说,作业成本法能够更科学地核算效益,向政府反馈准确的信息,使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防止个别人利用传统成本法的缺陷侵蚀国家利益,有效地保护国有资产。因而将得到政府在国有企业中的推广。

当然作业成本法产生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它所赖以存在的环境与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大不一样,所以,目前,在我国企业全面推行作业成本管理尚待时机,当前只是在个别自动化程度较高,管理较好的企业进行尝试。

总之,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企业自动化程度迅速提高,间接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不断提高,我国加入WTO后,面临更强的竞争,企业之间人才和技术竞争日趋激烈,全面推广作业成本法的时机即将到来,作业成本法和相应的ABM管理思想的必要性会越加突出。只要企业深入调查企业内外部情况,深刻领会作业成本法这一先进成本核算和经营管理理论的精髓并灵活运用,一定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毕可祥.作业成本管理要素与实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8).

[2]刘昆丽.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的确定[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8).

[作者简介]程艳(1989—),女,安徽人,云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

作业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成本计算与管理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其也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当中的重要部分,它通过对作业成本信息的控制和计量,从而有效降低企业信息成本代价。作业成本会计属于先进的成本计算系统,现阶段企业管理者已经充分认识到成本信息对于企业经营所产生的价值。本文根据作业成本会计的特点以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出作业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作业成本会计 企业管理 应用

1 作业成本会计的特点

作业成本会计是基于计算成本与成本管理发展而来的一种管理方式,凭借其作业的效率和效益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它是为企业提供人力、材料、产品的综合体。作业成本会计法在计算产品成本的过程中,首先对成本作业进行收集,而材料、人工不属于产品成本,按照作业产生的原因制造费用则被归纳于其它成本中。成本计算是按照企业核算作业的划分而进行的一种成本计算系统,有序的作业体系又被称为作业链,从产品开发制作、生产、经营直到售后,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作业集合,由于作业集合过程中生产产品必然造成资源的损耗,这个损耗也代表作业的损耗,因此,每个作业环节都会有资源的消耗,同时可以增益的产品也被生产出来。作业就是资源价值通过转移变成产品价值,换种说法就是作业链等同于价值链,两者形成的过程存在必然的联系,然而并不是所有作业都能换来产品价值,作业有增值与不增值两种,增值作业代表作业资源消耗是有用的,能够换来不错的效益,不增值作业就表示作业工作没有发挥出任何效益。

2 作业成本会计应用的现状

作业成本会计即成本管理,通常在自动化生产的技术企业当中运用。由于自动化生产技术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制造费用十分巨大,通过作业成本法可直观看出制造费用主要是由哪些方面产生,将其中没有生产价值的成本损耗清除,从而可针对制造费用进行更合理的分配,有效减少生产成本。作业成本法主要是由企业生产转变为注重作业工作,通过这种方法可有效弥补以往成本计算法的不足,作业成本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更加真实与客观,作业成本法凭借自身优势广泛运用在财务、金融、医疗等行业当中。

作业成本会计的应用逐渐发展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在国外得到了大量的运用,由于我国实行作业成本会计时间并不长,还只是处在一个介绍的阶段,由于我国企业经营中管理会计也在初级发展阶段,管理方法还需要经过更长时间的学习和摸索,只有做好管理会计工作才能实现作业成本会计的有效应用。企业经营者并没有意识到作业成本会计的重要性,管理效益还显得比较动力不足,科学的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达到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还没有那么多,作业成本会计主要在这为数不多的企业得到应用,生产、质量管理等环节还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3 作业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较先进的成本计算系统, 有利于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信息,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应用作业成本会计计算系统的环境,在创造条件的同时也应多积累实际运用的经验,应用作业成本会计还需要得到政府、企业的支持和理解才能有效的开展下去,尤其要引起企业管理人员的关注,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作业成本会计就是为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服务的,财会人员所提供的成本信息需要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作业成本会计才能够真正的在企业中运用。

3.1 注重作业成本会计的应用

作业成本会计只适用于自动化生产高新技术企业。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今后自动化企业只会逐渐增多,要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就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只有企业管理与领导层认可这种管理方法的有效性,作业成本会计才会在企业中得到应用,通过作业链各环节的有效管理,掌握每个环节的成本信息情况,及时进行控制和调整,一些不利于生产效益增值的材料可适当不用或换种效果相当的材料使用。由于作业成本会计在我国应用时间不长,还需要向国外学习经验,为企业更好的应用作业成本会计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业成本会计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特点,企业想要与时俱进创新自身原有的管理模式,保障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可以通过应用作业成本会计来实现这一目标。

3.2 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只有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内部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管理变革,通过应用作业成本会计有助于帮助企业科学合理的进行内部控制和管理,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为更好地应用作业成本会计提供前提保障,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能将生产阶段合理划分,便于分析生产、制造费用的产生原因和结果,有利于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开展,只有保证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作业成本会计才能发挥出其高效的作用。

3.3 实现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與经营管理的统一

企业只有在作业成本会计的应用中不断的摸索和学习,才能使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得到进步,我国作业成本会计的应用需要经过多次的实验,获得成功的经验然后才能在各大企业中得到运用。作业成本会计的应用研究主要在制造行业开展,使其在制造过程中发挥出指导作用,使制造行业的操作模式得到转变,有利于成本会计核算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统一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我国企业想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做出与时俱进的改变。为顺应新时代的发展,企业生产与经营这两个重要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业成本会计可帮助企业内部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促使经济效益得到增长。

参考文献:

[1]庞华.作业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3(22)

[2]向静.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问题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Z2)

[3]尹志华,岳瑞科,章辉.作业成本会计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学术交流,2012(9).

作者简介:刘影(1986-),女,吉林长春人。

作业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标准作业成本法可以较好的推动企业成本管理向标准化、现代化转型,将标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企业成本控制中,对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效率、改善成本管理水平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企业成本控制中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并对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点进行探讨,具体包含要加强和完善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资料,提升企业产品成本的真实性,随后提出在企业成本控制中,标准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成本控制;标准作业成本法;企业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9.084

与传统的成本控制相比较,标准作业成本法在分析单位产品成本差异时的分析更为详细,且可以较好的根据差异得出其原因所在。与此同时,标准作业成本法对企业实现长期性的发展目标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通过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更为高效的进行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活动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预测,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预防企业经营风险的措施,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对企业成本控制中的标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进行探索,进而使标准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1 企业成本控制中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1.1 有助于单位产品成本差异的分析

在标准作业成本法中,其核心价值流思想是:对企业资源予以优化配置,从作业成本的维度出发,最终对单位产品的成本予以控制。显然,企业成本控制中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对降低单位产品的核算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标准成本法相比较,标准作业成本法对不同单位产品成本及其发生变化的动因的分析更为细致化,同时,根据多元化的产品动因再对产品间接费用予以灵活分摊。如此一来,利用标准作业成本法计算得出的单位产品也更为精准。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均意识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企业成本控制中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可以实现对企业生产及经营过程中的间接费用的灵活控制,而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已与企业全面的分析各单位成本的差异及其发生变化的“作业”因素,还可以提升单位产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进而为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合理制定定价战略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1.2 有助于精准反映企业成本结构

企业成本控制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是企业成本管理技术优化创新的体现所在,而这种创新也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然方向。在当前环境下,企业的自动化生产及管理使得企业成本结构中的间接成本大幅提升,且间接成本也促进了产品价值增值空间的提升。企业成本控制中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并不是摒弃了原有的成本控制法,而是在此基础上,对产品成本产生的各环节予以分析,以此精准核算生产该产品时在各项作业环节所需要耗费的成本费用。与此同时,将产品生产的相关工艺流程与成本的核算相结合,如此一来,企业的生产产品的成本结构更为明晰与细致。由此可见,企业成本控制中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对精准反映企业成本结构有着积极助益。在该方法的应用下,企业管理人员在进行决策时,可根据精准、详细的成本信息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发展决策,同时,对企业实施成本控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保障。

1.3 有助于改善生产作业流程

于企业而言,其应用标准作业成本进行成本控制时,是结合产品的生产过程,对该过程中的作业进行分析,并从中识别出主要作业,在此基础上,将各类资源合理分配至不同的作业环节。也就是说,企业在生产及经营过程中,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就是确保各部门及各类作业都参与到标准成本的制定当中,且需要对作业流程进行梳理。例如,在对同质作业进行深入分析及整合之后,从中划分得出增值与非增值、高成本高增值以及高成本低增值等类型的作业。随后,企业中的各类部门可依据不同的作业类型,在具体的生产环节予以控制,避免资源消耗过高而造成成本费用的增加,这对生产作业流程的优化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在生产型企业中,改善作业流程的途径一般为三种:一是选择性的进行作业;二是对部分资源消耗过高的作业予以消除;三是通过作业共享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控制。上述手段主要是针对增值类的作业而实施的措施,促使增值作业创造出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非增值作业方面,企业应对其予以严格把控,其他类型的作业应减少或消除,以此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资源利用率。

1.4 有助于优化产品定价策略

长期以来,部分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标准成本法,该成本控制方法由于对单位产品的成本分析及识别的细致水平不高,可能造成产品成本的信息不够准确。企业在对产品进行报价时,会充分结合产品实际生产成本以及市场定位,如此一来,传统的标准成本法容易对企业的产品定价策略造成不利影响。然而,企业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时,对企业运作的各环节的作业流程进行全面化的梳理及整合,再将资源通过各个作业分配至不同的产品当中,这不仅大大提升了企业间接成本费用的利用率,该部分费用的分配也更为合理化,企业在生产、经营等环节所耗费的成本也就随之降低。在此情况下,产品成本结构及信息的精确度得以有效提高,进而对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进行产品定价策略形成了尤为有益的指导作用。而独具优势的产品定价也将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及市场占有率,这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2 企业成本控制中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应注意的关键点

2.1 完善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资料

为提升企业成本管理的实效性,企业成本控制在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资料予以完善。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严格把控产品原材料的成本信息。例如,以制造型企业为例,企业可依据产品原料的供货商及价格的不同进行归类和划分,并将其记录在成本管理档案中,明确记载原材料的进厂价,以此更为精准地把握原材料的直接成本;其二,完善辅料的成本信息。在部分企业,其产品生产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直接原材料,还需要添加一定的辅料。且部分企业的产品在辅料方面耗费的成本并不亚于直接原材料的成本,若不对此部分成本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不利于企業成本控制。企业运用标准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是希望通过将资源高效、合理的分配至各作业当中,继而有效降低产品的成本费用。若辅料的成本信息不完全,仅仅只是粗略的记载进出库情况,显然不利于该部分材料费用的控制。因此,企业在对辅料进行分配时,也要进行明确、清晰的记录,不同作业环节及部门分配的辅料资源的具体数量、所需要耗费的成本费用等内容均要记录在册,这对提升辅料分配的规范性也有着积极作用。

2.2 提升企业成本真实性

在企业成本控制中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企业资源的分配充分结合了不同的作业类型及产品的生产流程,这种资源分配的方式更为科学化和规范化,不仅提升了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对企业有效控制成本费用也有着积极影响。而企业在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类成本的真实性予以提升,如此避免企业的成本信息失真。例如,生产服装的企业虽然产品的生产流程大致相同,但由于产品的款式存在差异,因此其在主要原材料、辅料以及产品缝制、熨烫耗时以及剪线头耗时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若仅使用传统的标准成本法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容易造成产品的实际耗费的成本费用与核算的成本存在偏差。而对于部分作业的成本,还可能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例如,对于一些片数多的服装,剪线头以及熨烫的耗时可能会有所增加。企业在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时,更需要注意对各生产流程、各作业环节的成本进行真实记录。

3 企业成本控制中标准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建议

3.1 强化基于标准作业成本法的介绍和宣传

首先,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应用标准成本法的意识。管理层作为企业组织体系的领军力量,更应该基于市场竞争环境,主动寻求能够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创新型成本控制法。企业可以定期针对管理层开展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的讲座及培训,同时,组织管理人员针对成本控制的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及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将标准作业成本法深化应用到企業成本管理当中。其次,对生产一线员工及其他基层员工加强有感标准作业成本法的宣传力度。企业可在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内部网、微信群、QQ群等网络渠道,帮助基层员工正确认识和理解标准作业成本法的核心运作思想,引导员工在进行作业时将标准作业成本法应用其中,进而在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实现企业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最后,加强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于企业而言,财务部门肩负着成本核算的重要责任,但是,该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多对企业生产一线的相关作业活动并不是非常熟悉,因此,企业在对财务人员进行基于标准作业成本法的培训时,不仅需要强化现代化成本管理知识及方法等内容的学习,还要进一步学习并了解企业各类作业及生产流程的具体内容,适当增加业务知识内容的培训内容。

3.2 完善基于标准成本法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成本控制在应用标准成本法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生产及经营等环节的作业成本进行核算,由于涉及的成本信息较为繁杂,更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来提升标准成本作业法的应用效果。为此,企业有必要构建并完善基于标准成本法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将标准成本作业法与ERP系统有机结合,通过完善信息网络系统以及会计核算体系,利用新系统实现企业成本费用的合理分配。在此过程中,系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企业的资源动因予以全面、客观的分析,再将各类资源的耗费情况分配至各作业当中。基于标准成本法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更为客观、全面的收集、存储并计算各类作业及产品的成本信息,实现对单位产品成本差异的精准计算。因此,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基于标准成本法的成本管理系统的规划及相关软件的开发,为企业成本控制应用标准成本法提供技术支持。

4 结语

为更好的适应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应主动更新成本管理理念,正确认识传统标准成本法的不足之处,并逐步对成本管理方式予以创新,将标准作业成本法引入成本控制当中。在此基础上,在企业内部进一步加强标准作业成本法的介绍与宣传,同时对基于标准成本法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在未来阶段,企业还需要在成本控制中不断深化实践标准成本法,进而促进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燕.标准成本法在工业企业的应用探讨[J].会计师,2019(10):15-16.

[2]龚永亮.标准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9(8):54-55.

[3]李兰. 新制造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策略探究[J].财会通讯,2016(32):76-78.

[4]张向明.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4(35):10-12,21.

[作者简介]郭建华(1980—),男,汉族,广东珠海人,研究生在读,会计师,珠海市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财会。

上一篇:综治管理论文下一篇:作业成本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