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职称论文范文

2023-03-27

政治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原因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先生认为学识渊博的人成为老师,只有行为端正的人才能成为典范,这无疑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师除了传授学生政治知识之外,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因此思想政治教师的素养高低无疑十分重要。但是当今教育现状中,一些原因导致了部分思想政治教师素养没有跟上发展的要求。下面笔者将从两方面分析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原因。

(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有利于落实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首次凝练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出“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影响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因素有很多,而思想政治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一线执行者,可以说思想政治教师提高自己素养,无疑对学生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杜戎和教授在《讲授学》中提到教师在授课时要经过二度消化,教师要使学生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二度消化”,使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帮助学生发展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构建自身的素养体系。因此,教师的教学核心素养的非常重要,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关键。

2.有利于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非常的丰富。在《教师角色新探索与教师发展》一书中,叶澜教授明确指出,教师专业化指的是教师群体专业素质的提升,是一个动态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深化的过程。2017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凝练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这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讲,将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法治意识,在此过程中使教师专业化得到发展。

(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师的社会地位有待提高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在某些地方中考时不考试,导致学生认为其不重要,到了高中,在选课时很多学生更是认为这门课程枯燥而不选这门课程。这样的现象也导致了思想政治教师的社会认可度的影响,这从一定意义上讲会削弱思想政治教师的积极性以及进行自我发展的动力。

2.部分思想政治教师的反思评判意识不够

思想政治教师具有反思批判意识非常重要,如果具备,教师的教育理念将会得到持续更新,他们将拥有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相反如果思想政治教师缺乏反思批评意识,教师只能安于现状或者简单照搬各种教学参考资料、机械执行有关部门行政指令。这样不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也不利于落实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3.部分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知识厚度不够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许多思想政治教师认为只要掌握了政治方面的专业知识就可以了,不去汲取相关学科的知识。但是从新课标对学生的要去中我们可以看到,就政治认同素养而言,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明确我国真实的历史,而法治意识则要求思想政治教师明确我国的法律知识并明确其最新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知识结构是呈现网状结构的,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只把课本上的内容弄清楚是远远不够的。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提高的措施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笔者结合上述分析,提出了几点措施。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社会地位,提供促进其发展的相关保障

思想政治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学生思想政治知识的使命,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导向,一方面通过相关政策吸引优秀的素养高的人才进入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也要定期组织思想政治教师研讨会,围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组织教师技能大赛,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除了政府外,学校的相关部门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提高。学校与学校之间应该加强资源共享,可以定期组织本地区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进行交流,不同学校的教学资源是不同的,各个学校之间不应该是敌对的关系,地区教研员应该定期组织各个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进行交流分享,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库,以此促进思想政治教师素养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二)思想政治教师提高核心素养的需要不断自我反思

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了“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的基本理念。这对教师的教学的教学与评价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意味着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具体的情境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对自己所惯用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反思,看其是否仍然适合新课标下的要求,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

(三)思想政治教师提高核心素养的需要终身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教师工作是一种“专业”“学习的专业”“终身学习的专业”。学习的专业需要专业的学习。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不仅要求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而且教师也要成为终身学习者。思想政治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思想政治学科的与时俱进性更为突出,往往教材的变化跟不上现实的变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落实“政治认同”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前面我们分析到部分思想政治教师缺少知识的网络结构,导致知识的深度不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除了汲取政治相关的知识外,还要不断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做终身学习者,这也为自己的学生做终身学习的踐行者做出了榜样。

政治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课本剧表演受到很多学校的欢迎,很多学校把它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对外展示。文章简述高中政治课本剧教学存在的误区,并从课本剧表演要回归课堂、课本剧表演要突出课本知识的教学目标、课本剧剧本的编写要突出课本内容等方面,探讨解决高中政治课本剧教学误区的具体思路,希望对其他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本剧;教学误区;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传统单纯依靠教师讲授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与信息时代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渐行渐远,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政治教学效率刻不容缓。当前,课本剧表演受到很多学校的欢迎,很多学校把它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对外展示。笔者任教的中学是省普通高中课本剧研究课程基地,已成功举办过多届课本剧会演。笔者在多次组织班级学生参加校课本剧会演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简述高中政治课本剧教学存在的误区,并从几个方面探讨解决高中政治课本剧教学误区的具体思路。

一、高中政治课本剧教学存在的误区

1.呈现的形式过于单一

每门学科都有一些内容适合采用课本剧的方式进行教学,高中政治教材和生活联系紧密,因此里面有很多内容适合课本剧表演模式。但主要的呈现方式还是由政治教师选题,然后组织学生编写剧本、排练并参加学校的统一会演,类似于一场文艺会演。这种学校主导的课本剧表演模式难以和平时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往往导致许多学生花了很多课余时间去排练,主要收获并非对书本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而是单纯的表演乐趣和表演能力的提升。

2.选题过于重视表演,忽视教学目标

调查发现,一些课本剧的选题过于重视表演,忽视教学目标。课本剧表演重点突出的主题应是课本知识,而不是表演本身。政治课堂中的课本剧表演本质上是一种教学方式,是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展示课本内容。既然是教学,就要有明确的符合课程要求的教学目标。例如“文化生活”中落后、腐朽文化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对比,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到文化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文化发展要为人民服务,文化发展要弘扬主旋律。而有些课本剧表演只在乎视觉上的效果,过于展示一些低俗、落后的文化现象,导致学生看后只是笑笑而已,没有受到深刻的教育。

3.剧本的编写偏重表演,过于随意,忽视课本本身的内容

调查发现,一些剧本的编写偏重表演,过于随意,忽视课本本身的内容。课本剧虽然是戏剧,但要符合课本本身的内容要求,剧本应该是对课本内容的加工与展示,而不能偏离课本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例如“经济生活”中关于正确的消费观的剧本,应该偏重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而不是偏重于展示各种奇装异服和怪异的消费现象。

二、解决高中政治课本剧教学误区的具体思路

1.课本剧表演要回归课堂

既然课本剧是用表演的方式展示课本内容,则组织者应该是教师,表演的场所应该是教室。不是课本上什么内容都适合于课本剧表演,教师要区分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哪种教学方式更好。真正适合课本剧表演的才能让学生通过一些小型的课堂课本剧表演来更好地理解知识,这样既不需要学生花费很多时间去准备和排练,也不需要学校额外安排时间来组织会演,真正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例如,教学“经济生活”中的“消费心理”时,可以安排一个主题为“来自不同家庭同学的购物差异”的小型课本剧。教学“政治生活”中的“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时,可以编排课本剧模拟向新闻媒体等单位反映问题,增强学生的正义感与责任感。教学“文化生活”中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可以编排课本剧模拟展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让学生理解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这些课本剧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规划并准备好相关素材,而学生主要在课堂上模拟表演,并不需要课前花大量时间去准备。时间短,方便操作,突出课本主题,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

2.课本剧表演要突出课本知识的教学目标

课本剧表演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本身没有好坏,而课本剧内容则可能是有好坏的,并不是采用了课本剧的教学方式就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是不科学、不健康的剧本内容,则会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课本剧剧本的编写要求是很高的,因为课本本身是没有现成剧本的,需要编写者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剧本。

例如,关于“经济生活”中“正确的消费心理”的课本剧,其剧本应该围绕“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消费心理是健康的以及怎样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而编写。可以设计不同家庭学生的购物场景,由班级学生分别扮演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求实消费心理的人,通过不同类型消费者购物时的内心感受与人物对话,增强学生对各种消费心理的辨别力,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一些消费经历对自我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认知,并促使自己慢慢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可见,任何课堂设计都不能偏离课程教学目标,课堂上的课本剧表演更应该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3.课本剧剧本的编写要突出课本内容

课本剧的组织者应该是教师,哪一部分课本知识适合课本剧表演以及剧本如何编写,这些工作都应该由教师来把关。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备好课,尤其是要理解课本知识本身的内涵与意义。如果仅仅找一些单纯搞笑的内容来表演,那么书本知识的掌握就是空谈,这样的课本剧实际意义不大。

例如,“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四种途径”的一个途径是社会听证制度。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让学生模拟开一个听证会,大概花上十几分钟时间。其实,这部分知识重点是区分这四种途径,难点是区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而社会听证制度并不是难点,也不需要花这么多时间去搞课本剧,否则学生收获的是开听证会的一些流程,而不是真正掌握书本知识。笔者在上这一框题时,重点选择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这个途径来设计相关课本剧。比如模拟公民通过市长信箱反映交通拥堵问题,具体环节有公民给市长写信、专门负责管理市长信箱的工作人员及时处理这些意见及回复。几分钟的表演能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很方便地采用这种途径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更好地理解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强调的是公民的主动,主动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强调的是相关部门把一些涉及公民重大利益的决策公示出来,主要体现了公民的知情权。可见,课本剧本质上要突出课本知识这一主题,而不是戏剧表演,这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领悟到课本剧是为教学服务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适时采用课本剧表演的方式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通过轻松愉悦的课本剧表演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和传统的知识讲授相比,这种教学方式更能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自觉和直观地接受知识。但过分追求剧本表演,以表演为目的的课本剧肯定是会偏离教学目标的。因此,政治课教师首先要研究政治教材,明确课本中的哪些内容适合课本剧表演,只有真正适合的才会有效果,否则仅仅达到娱乐的目的。其次需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课本剧剧本的编写,剧本编写耗时较长,可以师生共同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但教师必须是主导者。最后,要在实施课本剧表演时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书本知识,进行模拟性表演和创新性表演。这些工作对政治教师的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突破固化、简单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运用课本剧教学的技巧,真正让学生乐于学。

参考文献:

[1]李蓉.校园课本剧与政治课教学[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01).

[2]吴艳希.“政治课本剧表演”让思想品德教学绽放光彩[J].师道,2016(08).

[3]饶政顺.浅谈高中语文课本剧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6.

[4]孙艳丽.用课本剧“激活”政治课堂[J].才智,2014(01).

政治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一、时政资源

1.概念

根据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实际需要,本文涉及的时政资源主要指的是在近一段时间内发生,反映党和国家的意志和政策,体现国内外形势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新闻资源。如反映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会议、决定等;反映百姓呼声的社会热点;反映社会发展的关键事件;引领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国际社会相关大事件等。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将时政资源经过直接或间接的开发处理,使之成为课程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的素材。时政资源为高中政治课学科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时政资源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1)契合学科的特殊性,助推教学目标实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理论性、社会性非常强的学科,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时政资源,既可以培养高中学生利用教材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知识体系;又可以以此为契机,对高中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利于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领学生达成政治认同、培育理性精神、提高法治意识、促进公共参与。

(2)补充教材资源,充实教学素材。高中政治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课程标准》和与之相配套的教材,两者都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时代和形势不断发展演化。教材的部分内容以及素材、案例的选用往往滞后于时代发展。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和鲜活的时政素材结合起来,才能与时俱进,将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鲜活的载体,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3)符合时代特点,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高度互联互通的社会,这需要学生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包围中提取有益的养分。运用时政资源契合学生所处的信息环境,让学生收集、展示、分析,探究时政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实现。透过在课堂中分析、解读时政资源,调动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性;正确认识国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加深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以激发学生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运用时政资源,为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社会打开一个窗口,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增强学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1.内涵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就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选择。法治意识,就是遵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这四个素养要素是个有机的整体。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紧密贴合时代发展进程,顺应社会发展需要。

2.培育核心素养的途径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权威解读在这里》指出,培育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一是强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活动设计;二是辨析式学习过程的价值引领,深化理解,拓展视野;三是倡导综合性的教学形式,进行综合分析;四是广泛开展系列化社会活动。落实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与思考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将认知转化为行动,达到认知升级,知行合一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学扮演的是“助产”这样的角色,提供帮助和引导。因此教师课堂教学应围绕情景创设、材料支持、巧妙设问、点播启发来组织和开展。恰当的教学素材的选用影响情景设置和提问方式以及点评的策略,因此,教学素材的选用对实现教学目标有重要的意义。因时政资源具有目标性、知识性、时政性和趣味性等特点,符合政治学科的特点,是现实高中政治课教学目标、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益载体。

三、操作——以《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教学课例为例

如何通过巧用时政资源,将核心素养内化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外化为他们的日常行为。本文通过《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课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综合探究。是对整个第三单元的概括提升,综合性强,理论性强。但是探究活动教材资源较少,知识逻辑不明显;教材案例资料陈旧,时效性差。笔者以时政资源为载体,厘清知识内在逻辑,从而达到培育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目的。将经验总结如下:

(一)精選时政资源

时政资源是培育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载体,时政资源的种类繁多,内容包罗万象。时政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恰当的时政素材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反之则达不到效果。因此,入选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时政资源要具备一下四个特点:

1.目标性:符合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时政材料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必须围绕着教学三位目标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地培育核心素养。因此,选择时政材料必须深刻把握教学内容,梳理教材知识,结合学情。《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这课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目标:认识、理解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一系列的政治制度保障。体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制度保障。

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同,体会贯彻政治制度过程的科学精神,增强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培养爱国情怀,激发为梦想奋斗的热情和动力。

2.知识性,时政资源本身包含了相关领域的知识,如党和国家当前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与形势变化趋势。这些内容很多是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相关的,是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3.时效性,“新”是时政资源的典型特征。时政性强是政治学科的要求,政治教材不能随时更改,需要靠时政资源来充实教学素材。时政资源的时效性,提高政治课堂的时政性,使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把握社会发展趋势。

4.趣味性,时政资源包含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多样。能比较直接、具体、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高效、丰富、活泼的信息。这种特点符合高中生的成长,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弥补高中政治课理论性和抽象概括性强的特点。选用时政资源为政治课创设情境,提供铺垫,或论证观点,使高中政治课教学具有情景化、材料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的学习难题,增强学生信服度。

(二)适时运用时政资源

为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把时政素材用在教学环节的恰当位置作为培育核心素养的载体。时政资源运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其运用的时机和位置具有靈活性,概括来说,可以在以下四个地方运用时政素材:

1.导入新课

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运用精选的时政素材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更容易渗透核心素养。例如,在《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中,以《厉害了我的国》宣传片视频、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以及大马士革被轰炸图片,南海阅兵图片导入,对比鲜明,形成强烈的冲击。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强盛,激发自豪感和荣誉感。引发学生思考国家发展进步的保障是什么,产生学习的动力,激发探究精神。时政资源导入新课用直观地视频、图像的冲击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培养政治认同。

2.突破重难点

时政作为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用来突破重难点,并围绕重难点内容的讲解,升华学生情感,培育核心素养。例如,在《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中,重点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即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四个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在之前的学习中均已学习,难点在于政治制度保障中国发展进步这一理论高度。为突破这个难点,以时政材料为载体进行分析: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来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中国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用政协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讲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用西藏巨变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用南昌市西湖区推行居民自治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来分析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点。通过时政材料分析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认同,调动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引导学生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履行义务。难点是我国政治制度坚持三个有机统一,保障中国发展进步。选用“宪法修正部分条款和宪法修正案形成过程”来突破此难点,截取宪法修改中加入“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 “法制”到“法治”、增加“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府两院”变为“一府一委两院”等内容。宪法的修改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为国家的发展进步确立了目标,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制度保障。我国宪法不断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是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紧接着将展示宪法修正案形成过程,抛出问题“《宪法修正案》形成过程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将如何促进我国的发展进步?”学生借助时政材料,带着问题去探究能更有效地突破难点。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引导学生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履行义务。同时感悟宪法修正案的科学和严谨,体会科学精神,培养法制意识。

3.总结升华课堂

课堂总结是对整堂课知识的回顾和提炼,也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点睛之笔。《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中,以《领航》(剪辑)视频播放来总结课堂,升华主题。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发展进步的领航员,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汇聚人民力量。强化学生情感,再次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鼓励学生撸起袖子加油学,实现个人梦想,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4.练习和活动

练习和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均可以合适的时政资源为载体来开展。高中政治考试试题贴近生活,多采用时政资料作为试题材料,学生以时政资源作为练习素材一方面有助于适应考试的需要,另一方面,时政也是学生了解社会,形成对社会认识的重要途径。同时,时政资源具有的目标性、知识性、趣味性让学生更乐于完成练习和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中,课后探究是查找“我国国家领导人的产生”的相关资料,分析如何体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今年正值国家领导人选举之年,学生通过看新闻得知结果,但对于这个结果是如何产生的,学生需要去查阅资料才能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三)及时点评和总结

时政材料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在分析时政材料时需紧扣目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针对学生感性、表面,缺乏深度、全面否观念,教师需要进行及时准确的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把现象认识本质化,把零散知识系统化。教师的点评需要多维度、有批判性和针对性,帮助学生抓住重点。总结需要辅助学生概括出抽象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让学生能更认识本质,现实知识迁移,从而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育核心素养。在《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中,在具体分析四个政治制度的在优越性之后,教师要辅助学生厘清“我国的政治制度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中国的发展进步”知识逻辑,锻炼归纳概括的能力,培育制度自信和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年版

[2]潘燕华 “时政”助力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J].西藏教育.2018.1期

[3]冷雪 刍议时政资源与高中政治教学的融合[J].新课程导学.2018.2

[4]王荣华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实践智慧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3期

[5]张要武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课堂教学的“温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4月第19卷第2期

[6]林崇德21 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7]龚建江 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策略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

[8]宫东梅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3月第34卷第3期

政治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将目光更多投向互联网技术,越来越重视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而“互聯网+”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能够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就“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探究性教学模式应用的内涵,高中思想政治探究性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策略,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思想政治;探究性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使日常生活更便捷、高效。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应该正确认识互联网技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应用的意义,利用探究性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更加鲜活、丰富、生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习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建设。

一、“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探究性教学模式应用的内涵

探究性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能动性、互动性、整合性、超前性等特征,能够深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从心理、身体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政治综合素养,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得到成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应该注重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不意味着要摒弃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应该有选择地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不应该“一刀切”,所有内容知识都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质量最大化;其次,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更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应该创新自身教学理念,多给予学生一些自主学习、思考、探究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潜力,更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探究性教学模式应用的策略

(一)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拓展信息渠道

高中思想政治属于一种综合性、时效性学科,其知识覆盖面较广,要求信息资源的新鲜性、先进性,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学生学习对信息的新鲜度及数量的需求[1]。而高中思想政治在“互联网+”视域下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帮助高中政治老师拓宽寻找教学信息的渠道,为学生挖掘更积极、先进、新鲜的信息资源,还能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增强自身的政治信息储备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时事信息的敏感度更高,让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鲜活、丰富、生动。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展示更多的时事政治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形式和相关政策,为学生提供鲜活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提高学生的政治知识掌握程度,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常常形式比较单一,老师过于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解释说明,忽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课堂学习氛围不够活跃,学生学习兴趣不太浓,课堂教学活动参与度不高[2]。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如在线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特定的学习情境或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政治综合素养,从而更好地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让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效果得以提升。

如在学习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给学生创设在线学习的教学情境。在线学习有别于传统教学,传统的教学场所是课堂,而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学生只要有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在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教学时,针对本课,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切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不同消费理念的短视频,如课本中涉及的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盲目消费等,通过观看视频增加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巧妙设置问题

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有目的性的提问,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巧妙设置问题,不仅增加了老师搜索设置问题的途径,也能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学习课堂。在运用“互联网+”为学生设置问题时,老师可以运用智慧课堂,使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老师向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进步成长的不可重复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的目的。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应该加强自身职业素养建设,打破传统教学提问模式,为学生提出一些更具有实效性、逻辑性、价值性、探究性的思想政治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同时能够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激情,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到问题讨论中去[3]。

如在学习政治哲学《把握思维的奥妙》时,以意识是人脑客观存在的反应为设置问题的出发点,为学生抛出问题:“人们的意识分为几种,不同意识带来的结果一样吗?”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与老师分享自己所想,与老师共同探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学生与老师一起进步,推动“互联网+”视域下政治教学探究模式的发展。

(四)利用“互联网+”让学生组织合作探究

老師在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以及学习能力影响很大。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好指引者作用,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将自己的“导”与学生的“探”进行协调,让学生能有充分的自主思考、分析、探索时间[4]。高中思想政治老师还可以综合学生学习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小组划分,让学生讨论、分析课堂问题,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以达到更高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以政治生活《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例,按照教学模块对学生进行分组,每小组探究不同教学问题,亲身感受本课某一模块的探究过程,不仅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气氛。

(五)利用“互联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思想政治知识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应该充分抓住思想政治学科的这一特性,结合时代发展特点,让思想政治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更好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5]。

如在学习政治经济生活《个人收入与分配》时,老师的教学重点是以按劳分配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等问题。教学难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老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自主探究中,老师提出相关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联系实际生活。利用“互联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提升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已成必然趋势,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合理利用探究性教学模式,通过为学生拓宽信息渠道、创设教学情境、巧妙设置问题、自主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实际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究、思考能力,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在能力得到发挥,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教学理念,从真正意义上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田小霞.“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探究性教学模式探析[J].吉林教育,2016(9).

[2]陈礼根.“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探究性教学模式探析[J].高考,2018(18).

[3]郑志东.“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师,2016(28).

[4]张允瑞.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新模式[J].好家长,2017(26).

[5]刘麟.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探究[J].高考,2019(15).

政治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一直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政治社会化都备受关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有了很多新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社会化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主次之分、有效結合需要高度的重视,因此基于政治社会化视角来对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能够满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政治社会化的要求。

一、基于政治社会化视角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现状

1.课程计划

目前,我国高中教学课程计划主要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学年编制等,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美德、履行公民义务等,由此可见,在政治社会化视角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展教学工作,否则将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2.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的途径,目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主要由必修和选修组成,其中必修课程内容有四个,选修课程内容有六个,大体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与思想政治有关的内容。但基于政治社会化视角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过于依赖教材,无法抓住思想政治课教学重点,使得整个教学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基于政治社会化视角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发展

1.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既然是基于政治社会化视角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发展,那么一定要提高教师的政治化教学素养,才能使整个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得到新的改善,教师最能够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正因如此,若加深教师的政治态度,让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政治思想,那么就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提供良好教学环境

环境能使学生更快地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也更加有利于教师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找出适合为学生创建政治社会化的教学情境,因此,教师在选择和编排教学内容时,就要将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逐步调整教师教学的脚步,才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识和政治社会化知识。

总之,虽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与政治社会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将其适当地进行磨合,既要找出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政治社会化内容,也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其分离,这样一来,学生才能看到两者的不同之处,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编辑 谢尾合

上一篇:医师职称论文下一篇:商品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