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栽培范文

2023-10-04

设施栽培范文第1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施种植、设施养殖的农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为设施农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入世以后国外设施的生产、经营企业将纷纷进入国内市场以占有一席之地,国内外设施农业相关企业的有序竞争,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介入必将促进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随着农产品的社会需求

朝着无公害产品方向迅速发展,为减少农药危害和残留,高品质的农产品迫切要求良好的栽培环境。因此设施栽培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中心任务。

本项目地点设在金湾区农业科技园,根据蔬菜设施栽培的基础及市的具体情况开展研究及应用推广。

一、珠江三角洲设施农业发展情况

1979~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曾掀起一场引进洋温室的热潮,但由于能源消耗大,对引进设备缺乏进一步的研究,品种与设施不配套,最终不能维持,有的被拆除,有的另作它用。

当前,珠江三角洲设施农业的面积6万公顷左右,农业设施的类型以遮荫棚为主,占39%;其次是日光温室(广东半封闭式的温室),占31%,其中进口温室占16%,国产温室占29%,还有51%的农户使用简易日光温室,4%的农户使用改造成的、有知识产权的新型温室;简易大棚占23%;加温温室占7%。日光温室和加温温室主要栽培越夏度冬的名优花卉为主。简易大棚、遮荫棚的用途主要以栽培绿化苗木和观叶盆栽为主,近两年用于蔬菜育苗和栽培的面积发展很快,比例已超过50%,特别是遮阳网应用面积超过5万公顷。珠江三角洲蔬菜设施栽培面积约7万公顷,市约为0.1万公顷,大多数用于蔬菜育苗,而全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超过250万公顷。

使用寿命:由于建造的材质及使用强度的不同,各类园艺设施的使用年限差异很大。一般来说,加温温室的结构可以使用30~50年,日光温室结构可以使用10~20年,遮荫棚一般可以使用3~5年。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天气冷热更迭,高温、高温、强光使塑料薄膜容易产生软化、粘连、老化等现象;在台风季节塑料薄膜、荫棚还会受到强风的吹刮和磨损,当前59%的温室、大棚进入修缮期。

二、市发展蔬菜设施栽培的比较优势

1、地区优势: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处于北纬21°48至22°27,东经113°3至114°18之间。濒临南海,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陆路相通,海、陆、空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的进出口和技术的交流及推广。

2、气候优势:地处低纬的南亚热带季风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太阳辐射量大,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夏少酷热,冬少严寒,低温期短,无霜期长,热量丰富,季风明显,热带气旋暴雨多,降雨量大而集中,干湿季节明显,冬季干燥,春夏潮湿。农业生长的光、温、水资源充足,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之一。

(1)、光照

由于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太阳光每年直射地面两次,太阳辐射角度大,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丰富。历年来,平均日照市区为1946小时,西区(含金湾区、斗门区)为1842小时,分别占全年可照时数44%和42%,根据多年平均值显示,本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市区为492.2千焦/平方厘米,西区为(含金湾区、斗门区)454.1千焦/平方厘米。

(2)、热量

市平均气温较高,加上陆地分布在沿海,海岛星罗棋布,直接受海洋气候调节,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环境致使自然气候季节全年分配不均,夏季长,冬季短,热量丰富,年平均气候为21.6—23.3度,全年平均无霜期为358天。全年各地平均气温在13度以上,全市大于或等于10度全年有324天,积温可达7628度。

(3)、降水

市面向海洋,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因季风的影响降水的特点是:分布不均,出现地方季节性,年际变化大,降雨强度大,且相对集中,夏季有洪涝,冬春有干旱。年降雨量在1700至上2300毫米之间。

(4)、灾害性天气

市农业气候灾害性天气主要是热带气旋、寒露风、暴雨、低温阴雨、春旱、秋旱,其中以热带气旋带来的暴风雨对作物生产产生的威胁最大。

(5)、水资源

在水量方面,市地处南亚带海洋性温热季风气候区,雨量相当充沛,全市年平均迳流总量为15.7亿立方米。

市是发展蔬菜设施栽培栽培设施的良好地区之一,无论从抗低温的温室、地膜,还是抗风、挡雨、降温的遮阴棚,都极具发展潜力。

3、农业发展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市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新阶段,现代农业迫切要求加速农业从资源依附型向知识依附型转变。

三、蔬菜设施栽培研究技术可行性分析

设施栽培范文第2篇

1 莲藕类型概述

莲藕以栽培目的进行划分, 莲藕可以分为藕莲、籽莲和花莲3种, 花莲是主要以观赏为目的, 采收莲子的为籽莲, 以收获肥大的藕身为目的, 称之为藕莲, 或莲菜、藕等[1]。以栽培水深为划分依据, 可以将莲藕分为深水藕和浅水藕, 浅水藕主要是指莲藕生长水深在5~50cm的品种;深水藕是指栽培水深在50~100 cm的品种。同时, 莲藕还可以根据成熟度进行划分。

1.1 藕莲

藕莲主要是以食用为目的, 莲藕呈花白色或者粉红色, 根茎肥大, 以收获肥大的根茎为主要目的。藕莲不结种子或者种子较少, 藕肥大, 食用味美。

1.2 籽莲

一般生长在深水环境, 但是成熟期较晚, 也不会产生隆起现象, 结出的果实较大, 莲子较大, 莲藕由于自身根茎较小, 所以收获的根茎不够肥大, 品质较差, 在市场上销售量一般, 种植面积较少。

1.3 花莲

花莲是一种观赏性的莲藕, 盛开的莲花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多用在观赏用途和药用, 这种莲藕很少结果实, 藕细小, 品质较差, 不适合食用, 多用在一些景观区内观赏用, 或将其晒干做成药引[2]。

2 莲藕主要品种特征

由于我国莲藕培育历史较为久远, 所以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众多的品种, 其中可以按照莲藕内部淀粉含量多少划分为粉质和黏质2种, 粉质藕的淀粉含量较高, 适宜熟食;黏质莲藕淀粉含量较少, 生食、熟食均可, 按照莲藕生长水位高低划分为浅水藕和深水藕。

2.1 浅水藕

浅水藕生长水位在50 cm以下, 水深不能超过1m, 此类莲藕属于早熟成品。

‘鄂莲1号’, 早熟, 花少, 根系生长较浅, 莲藕在6~8节, 莲藕长度为110~130 cm, 每支莲藕质量约5 kg, 适宜熟食用。每年7月上旬能收获青荷藕1 000 kg, 9-10月能收获老荷藕2 500 kg左右。苏州花藕, 成熟较早, 且藕身圆整, 开花少, 内部淀粉含量较低, 干脆甜美, 适合生食。杭州白花藕, 成熟较早, 藕节粗短不一, 藕皮呈褐色, 藕身肥大, 含水分较多, 适合生食[3]。

2.2 渗水藕

深水藕水位在50~100 cm, 夏季水深在120~140 cm仍然可以栽种, 入土较深, 非常适合池塘或者深水湖养殖。鄂莲4号, 成熟期适中, 藕身呈花白色, 藕身5~8节, 每支质量在6~7 kg, 生食干脆甜美, 熟食可以用作熬汤, 同样可以炒食。每年7月中下旬收获青荷藕, 667m2产量800~1 200 kg, 9月可以收割老熟藕, 667 m2产量可以收获2 800 kg左右。

‘鄂莲5号’, 可早熟也可中熟, 藕身5~7节, 藕身肥大、厚实, 且孔洞较小, 呈白色。7月中下旬667 m2产量可以收获青荷藕600~850 kg。鄂莲5号具有较良好的的生长势头, 无论是生吃还是熟食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且味道甜美、清脆, 在南方市场销售情况较好, 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3 鄂莲5号的栽培技术

鄂莲5号是当前莲藕种植较为常见品种, 产量较高, 在选址方面, 主要是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区, 建造667 m2藕池。鄂莲5号种植前, 需要将玉米秸秆及杂草铺设在藕池底部, 施加土杂肥5 000 kg、磷酸二铵50 kg及硫酸钾50 kg, 同盖土混合均匀后摊铺在秸秆上, 厚度大概15 cm[4]。

鄂莲5号种植时, 多选择临栽前挖出, 选择合适的藕种, 保持藕朝着同一个方向生长。种藕第2节后2 cm处切断, 需要用镰刀切割, 如果用手掰断的话, 可能会造成泥土灌入藕孔中, 致使藕出现腐烂现象。排藕多是在清明和谷雨期间收割, 如果排藕过早不利于莲藕种子萌发, 太晚则会造成莲藕种子发芽太长, 出现损伤。藕种大概在300 kg, 行距1.5 m, 株距0.8 m。

田间管理需要做好除草、摘叶和折花, 如果低下早藕开始坐藕, 则停止除草活动, 防止对藕身产生伤害;在莲藕生长期间追肥2次, 667 m2施肥1 200 kg, 每次追肥在晴天作业, 施肥前放浅水, 促使土壤能够充分吸收肥料;莲藕生长旺盛期, 当卷叶距离池边1 m左右时, 将池塘边的藕梢拨转到池内, 促使莲藕成长均匀;病虫害防治是必不可少的, 主要是防治腐败病, 土壤中的细菌侵袭而导致的, 采用石灰进行消毒, 预防腐败病发生, 并且能够有效抑制水草生长, 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

4 结论

不同品种的莲藕生长要求不同, 栽培技术存在一定差异, 鄂莲5号相较于其他莲藕品种, 具有更为突出的特点, 产量高、藕身肥大, 可生食、可熟食, 引进鄂莲5号莲藕品种, 能够显著提高莲藕产量, 增加农民收入, 促使莲藕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摘要:莲藕是一种根茎植物, 具有十分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主要是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及河南等地种植。莲藕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决定了其良好的市场前景, 当前市场上经常能够看到莲藕出售, 并且价格较为合理, 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种植莲藕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按照生态类型可以将莲藕分为深水藕和浅水藕, 不同种类的莲藕对生长环境和栽培技术要求不同, 不同莲藕有着相配套的栽培技术。由此, 主要就莲藕品种和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结合实际情况, 客观阐述莲藕的种植要求, 包括莲藕生长环境的选择、栽培技术的选择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以求为相关研究以及实际种植者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莲藕,栽培类型,鄂莲5号,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 郑寨生, 张尚法, 吴樟义, 等.莲藕新品种东河早藕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探析[J].园艺与种苗, 2013 (4) :30-32.

[2] 喻忠刚, 陈振东, 韦启光, 等.双季莲藕新品种柳白玉藕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 2015 (9) :101-103.

[3] 周泽秀, 喻忠刚, 车江旅.莲藕新品种“柳白玉藕”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 2015, 25 (10) :34-35.

设施栽培范文第3篇

【摘 要】介绍了生姜特性及对环境要求,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选种培芽、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藏等技术特点,为相同行业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选种培芽;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生姜既是鲜食蔬菜,又是调味佳品,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以姜为原料制成的食品,不仅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且有祛痰、健胃、驱寒、解毒的功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生姜多功能、多用途的不断开发利用,生姜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倍受消费者的青睐。生姜是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采取先进的生姜栽培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品质, 生姜是喜温暖、耐阴湿、怕高热的作物, 莱芜气候非常适合姜的生长,生姜产量高,种植成本低,经济效益客观,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种植模式,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现将生姜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生姜特性及对环境要求

1.1生姜特征

生姜根系不发达,入土浅,主要分布在30厘米左右的范围内。茎为肉质根状茎,腋芽不断分生可发生一、二、三……次,次生根茎,丛生密集成块状,一般苗数愈多,姜块愈大,产量愈高。地上茎是叶鞘抱合成的假茎,高70~100厘米,直立不分枝。叶披针形.具叶鞘,绿色,叶互生,排列两行。姜在热带能开花,花黄绿色或红色,很少结果,以根茎繁殖。

1.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2.1温度

姜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不耐低温霜冻,根茎(姜块)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在16~18℃以上才能发芽,在20~27℃时姜块发育迅速,月均温为24~29℃最适宜根茎分生,在15℃以下停止生长,达40℃时发芽仍无妨碍。但低于10℃以下,姜块容易腐烂。莱芜市气候适宜,温度对生姜的生长非常适宜,产量也相对较高。

1.2.2光照

姜喜弱光,不耐强光,在强光下,叶片容易枯萎,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故栽培时应搭荫棚或利用间作物适当遮荫,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

1.2.3水分

姜的根系不发达,耐旱抗涝性能差,故对于水分的要求格外讲究。在生长期间土壤过干或过湿对生姜的生长膨大均不利,受旱则茎叶枯萎,生长不良,高温高湿,排水不良易致病害。

1.2.4土壤营养

姜喜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土壤为好。在粘重潮湿的低洼地栽种生长不良,在瘠薄保水性差的土地上生长也不好。姜对钾肥的需要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2.栽培技术

2.1选地整地

生姜要求阴湿而温暖,较弱光照,适宜温度为25~32℃,田间土壤湿度以70%~80%为宜,常积水,排水不良,易感病枯死。根据这些特性,种姜时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肥沃壤土,深耕20~30cm,耙细,整平,做畦,畦宽75cm,每畦开沟2行种植,并备足土粪,以便盖种。以中性或弱酸性为佳,生姜不宜连作,选地时注意避免选择前作是姜、烟草等作物的地块,以防止姜瘟病的发生。需轮作3年以上,可与水稻或与芋头、瓜类、豆类等轮作、间作。3月底至4月初,选择晴天播种。由于生姜的根系不发达、分布土层较浅,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因此播种前15天左右时间,先深翻20cm左右,临播种时充分耙碎、整平,东西向起畦,畦宽132~165cm,高19.8~23.1cm,畦沟宽约30cm,四周开通排水沟, 并施足基肥,施优质农家肥30t/hm2加过磷酸钙750kg/hm2。 把已催芽的姜块掰成50~70g大小的种块,每个种块留1~2个壮芽,姜块伤口处可蘸上草木灰,以减少病菌侵入。为防止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危害,可用毒死蜱颗粒剂30kg/hm2拌细土撒入播种沟内,然后用准备好的干土粪盖在种姜上,再覆土整平。为减少杂草,在覆膜前用乙草胺1.5L/hm2对水600kg喷在畦面上,然后用宽1m的地膜覆盖,并将两边压紧。

2.2选种培芽

生姜选种培芽一般在往年收获期时选择肥壮、芽头饱满、色泽鲜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大小均匀的姜块作种姜。播种前1个月左右,从窖中取出种姜,洗去姜块上的泥土, 洗后用20%的草木灰液浸种30min或用1.0∶1.5∶120.0的波尔多液浸种20min进行消毒,以防治姜腐病。然后催芽, 把已消毒的种姜晒2~3d, 白天平铺在室外干净地面上或草席上晾晒,晾晒要适度,以免种姜失水过多,姜块干缩,出芽细弱。夜间收进室内,以防受冻, 再堆放室内,盖上草帘,即“困姜”,3~4d后即可催芽。待姜块表面水分消失和附着的泥土脱落后进行堆放,用稻草或麻袋覆盖保湿催芽, 一般采用的催芽方式多为温床催芽,即在避风向阳处建温床, 当姜芽长1cm左右时或已出了3~4cm的须根时即可种植。

2.3合理密植

灌溉条件好,气温高,且不催芽,在惊蛰节令播种;无灌溉条件及气温低,且需要催芽,在清明前后或谷雨节令播种。种植时要做好合理密植,适当密植能提高生姜产量,将经催芽后的种姜掰成小块,每块重50~100g,每块留1~2个壮芽。播种实行条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沟深10—20厘米,每亩用种500公斤左右。亩用15公斤尿素、25公斤复合肥作种肥,将肥料放入沟内与土壤混匀。每畦种2行,要求行距10~15cm,株距20~25cm。播前1小时左右浇底水,使土壤湿润,放种时,姜芽应朝同一方向排列, 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并用手轻轻按入泥中,便于以后回收种姜。种植以后,用细土压紧姜芽,然后覆盖稻草或芒萁草,最后再覆上1层细土,以利遮荫、保温、保湿、防草、防冻。

2.4田间管理

当幼芽出土后,待苗与地膜接触时及时划膜放苗,5月下旬可撤去地膜。生姜不耐强光和高温,5月下旬撤去地膜后要进行遮荫,一般用木竹搭1.2~1.5m高平棚架,再搭上树枝或作物秸秆,也可采用遮阳网遮荫,遮荫率在60%~70%较适宜,到8月下旬可拆去遮荫物。姜很耐肥,且由于根茎是逐渐分生膨大,因此除了施足基肥,还应多次追肥,追肥做到少量多次。生姜出苗后,可根据不同土质分次中耕,防止土壤板结。苗期以薄肥为主,在生姜迅速膨大的中后期适当增加施肥量。齐苗后追施第一次肥,可用腐熟的人畜粪水或尿素对水淋施;当苗长出有1~2个分枝时(苗高约30cm时),追施第2次肥以壮苗;进入旺盛生长期后,生长速度加快,应及时追施,施花生麸1500kg/hm2加复合肥225kg/hm2。高温多雨天气不宜追肥。在追肥过程中结合中耕除草。施肥后,要进行培土,培土分次进行,不要一次培得太多。生姜喜温怕热,根系不发达,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极严格,生长期间土壤过于干旱或过于潮湿均不利于其生长发育。一般在播种后保持土面比较干燥,出苗后至收获前应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生长旺盛期,遇到干旱時还应在早、晚及时灌跑马水,避免姜地渍水引起病害。

2.5病虫害防治

生姜主要病虫害有腐烂病和斑点病。腐烂病一般在7月始发,8~9月为发病盛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挖去带病菌土,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用干净无菌土填埋。斑点病发病初期喷洒50%百菌清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虫害主要有姜螟、姜蛆,用敌百虫或辛硫磷进行叶面喷洒防治。

2.6采购储藏

嫩姜在八月底可采集上市,老姜宜在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摘收获,一般从十月至翌年的一月中旬均可,寒冷地区宜早收,以霜降至立冬或大雪时,选择晴天及时收获,出售或加工。生姜的收获应按产品用途不同而分别进行,以保证经济效益的发挥。 如需贮藏,应放入地窖、山穴、地洞,用细土或沙盖上,或用沙堆于阴凉处,贮藏期间温度应保持在12-15℃,相对于湿度以80-90%为宜,冬季窖口必须盖严,防止窖温过低,贮藏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剔除烂姜。

【参考文献】

[1]王凤英,陈志明.无公害生姜栽培技术[J].山东蔬菜,2007(02).

[2]顾大路,赵秉军.生姜露地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7(01).

[3]钟广瑞,徐文坚.生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01).

[4]张乐吉.浅谈生姜高产种植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12).

设施栽培范文第4篇

一、比空坐水播种

种2垄空1垄,把3垄的苗种在2垄上,空1垄通风透光,其本身就是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2比空坐水种不但比垄垄坐水种增产,而且坐水种进度提高30%。一般39厘米、42.6厘米,46厘米的垄实行2比空种,玉米株距分别为33厘米、29厘米,26厘米,每亩保苗3300-3600株。2比空坐水种十分适合地膜覆盖栽培,覆膜具有保墒增温、暄土壮苗效果,增产增收十分显著。

二、机播带水

适宜机播地块采用带水播种,能节约用水,加快进度。机播种子均匀,覆土一致,深浅适宜,可以做到随播随压不失墒而提墒,容易出苗。

三、掏墒深种浅覆土

地表有6-9厘米干土层底墒较好,可以采取双犁开沟掏墒播种,踩好格子。覆土6厘米,多压磙子,保墒提墒。

四、湿播种

地温回升后,采用种湿(浸种催芽)、粪湿(干粪拌水)、土湿(添水补墒)方法播种,可增快播种进度,提高保苗效果。

五、应用新技术增强抗旱性

设施栽培范文第5篇

注: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冬小麦 2.作物的拔节期 3.叶面积指数 4.套作

5.收获指数(经济系数) 6.稻米的整精米率 7.作物的适应性 8.源和库 9.双低油菜 10.有效分蘖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三者关系的一门学科。

2.按植物学分类,小麦属科,棉花属科。

3.作物生产上所说的“种子”包括、、三类材料。

4.种子休眠原因有、、。

第1页共3页

5.喜氮作物有、等,喜钾作物有、等。

6.评价稻米外观品质的指标主要有、、、等。

7.甜玉米的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种植时应,以免受其它花粉干扰。

三、单项选择:每个1分,共10分

1.禾谷类作物稻、麦的收获指数大致为()左右。

A、0.1B、0.5C、0.9D、0.8

2.千粒重25-30克的农作物为()。

A、玉米B、水稻C、小麦D、油菜

3.水稻早中、晚稻群划分的主要依据为对()的反应。

A、日照长度B、水分C、温度D、养分

4.二氧化碳补偿点较低的作物为()。

A、水稻B、玉米C、小麦D、大麦

5.玉米起源于()起源中心。

A、印度B、中亚C、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D、南美

6.属于异花授粉的作物是()。

A、白菜型油菜B、棉花C、小麦D、大豆

7.玉米的种植密度一般为()株/亩。

A、1千左右B、2万左右C、1万左右D、4千左右

8.我省主要籼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左右。

A、10%B、20%C、30%D、50%

9.通常年平均气温在12-16℃的复种制度为()。

A、一年一熟B、一年二熟C、一年三熟D、二年三熟

10.如要求基本苗为15万,种子千粒重为45克,发芽率及田间出苗率均为90%,则每亩需播种子()千克左右。

A、6B、8C、10D、1

2四、问答题(26分)

1.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哪些?(10分)

2.根据种子萌发过程和发芽的条件,试述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技术。(8分)

3.简述水稻旱育秧技术。(8分)

五、论述题(12分)

以一种作物为例,论述其产量形成过程,以及为争取高产在其生育阶段应采取的措施。

六、分析设计题(12)

案例:某种子公司为华南某地区繁育了一批感光性很强的水稻品种的种子,这批种子在华南没有售完,余下部分在四川一地区(纬度22°,海拔约700米)销售给农民,农民种后该水稻营养生长很好,但迟迟不能进入生殖生长,几乎没有收成。

1.根据作物温光反应特性理论,对上述案例中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5分)

2.将上述水稻品种引来四川种植,必须进行试验,请设计一个小实验,看它在本地的生长情况,用2-3个指标反映。(7分)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冬小麦:秋冬季播种的小麦。

2.作物的拔节期:50%的植株第一节间伸长0.5-2cm的时期。

3.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4.套作:是在前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5.收获指数(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6.稻米的整精米率:单位重量稻谷加工出来的精米重量。

7.作物的适应性:作物适应环境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8.源和库:源是指生产和输出光合产物的叶片。库是产品器官的容积和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9.双低油菜:指低芥酸(1%以下)、低硫代葡萄糖苷(每克菜子饼含30umol以上)。

10.有效分蘖:能形成有效穗的分蘖。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作物、环境、措施

2. 禾本科、锦葵科

3. 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无性繁殖材料

4. 胚的后熟、硬实、发芽的抑制物质

5. 水稻、小麦等;甘薯、烟草等

6. 垩白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粒形

7. 隔离

三、单项选择:每个1分,共10分

1.B、2.B 3.A 4.B 5.C 6.A 7.D 8.B 9.B 10.B

四、问答题(26分)

1.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哪些?(10分)

答:影响因素及改良途径:(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栽培技术。(4)病虫害。

(5)加工。

2.根据种子萌发过程和发芽的条件,试述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技术。(8分)

答:(1)种子萌发过程:吸胀、萌动和萌发;(2)种子萌发条件:种子本身的活力、温度、空气和水分;(3)种子处理技术:选种、晒种、浸种、催芽。

3.简述水稻旱育秧技术。(8分)

答:(1)苗床地选择;(2)床土培肥;(3)苗床调酸;(4)苗床施肥与整地;(5)苗床浇水与消毒;(6)播量播期;(8)苗床管理。

五、论述题(12分)

答:作物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通常指的产量是指经济产量,产量是指单位面积上作物群体的产量,可见群体产量是由个体产量组成的,不同作物产量构成因素不同。一般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即:产量=穗数×单穗颖花数×结实率×粒重。

作物产量因素构成的特点:①作物产量因素的形成是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的不同生育时期依序而重叠进行的;②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在形成过程中有自动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间的补偿效应。

可以利用产量因素间的自动调节作用加以调控:①协调好个体和群体间的关系,就必须有适宜的密度,使群体产量达到最高,发挥最大补偿效应因素的作用;②在一定时期加以适当的水肥管理;③产量构成与干物质的形成与光合产物积累有关。

六、分析设计题(12)

1. 根据作物温光反应特性理论,对上述案例中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5分)

答: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是决定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特性。 该品种适宜于华南种植,为强感光性品种。

引种来四川,不能满足其发育的条件,故生育期推迟。

2.将上述水稻品种引来四川种植,必须进行试验,请设计一个小实验,看它在本地的生长情况,用2-3个指标反映。(7分)

答:选择对照。

设置生产实验。

上一篇:花卉栽培技术下一篇:栽培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