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本论文范文

2024-03-03

企业资本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过去专门研究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产出水平之间关系的文献很少,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又极其重要,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两方面。文章通过研究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产出水平之间呈倒“”型结构,得出投资健康人力资本需要一定的比例关系。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解得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人力资本的最佳投入比,而后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健康投资;教育投资;经济产出水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其他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厂房、机器等)都通过劳动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劳动力是这些生产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最具有有创造力的生产要素,它是企业创造财富最主要的源泉,因此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人力资本投资方向有很多,包括健康、技能培训、保健、教育、旅游等,限于其数据化的难易程度,本文将人力资本投资渠道分为了在健康和教育这两部分。在中外众多文献中,虽然研究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文献也很多,但是专门研究健康人力资本的文献较少,然而健康因素是人力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文以健康和教育投入量(投入健康或者教育的金额)这两个参数作为自变量,主要论述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为企业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建议。

一、健康人力资本的概述

(一)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与发展

古希腊时代,哲学家柏拉图就对人力资本进行了探究和思考,他在《理想国》中虽然没有提到人力资本这一概念,但其种种思想与现今的人力资本的概念不谋而合。他说,劳动者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来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而后的古典经济学派也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并且把劳动力视作为一种资本而存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在中写到,“一个熟练地工人和一个不熟练的工人一起干同一份工作,两者的劳动时间和劳动效率肯定不同,而且前者肯定比后者效率高”。而工人工作的熟练程度是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的,而工人的培训和教育必须付出“代价”,即:时间和金钱(学费),这便是人力资本理论的萌芽。

到了17世纪,《资本论》的问世,尽管马克思也没有在其著作中正式提到“人力资本”这一概念,但从劳动价值理论中不难看出,人类的劳动可以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可以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商品,要想把简单劳动上升到复杂劳动,可以训练人的技能,提高熟练程度,这是生产力的重要来源。并且,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又将劳动分解成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他认为非生产性劳动是指劳动者受教育、保健、培训等保持劳动者生产力的一些劳动,换而言之,这就为“人力资本投资”奠定了基础。

1906年,美国的古典经济学家费雪发表的《資本的性质与收入》一文,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同时费雪还将这一概念纳入到了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之中。迄今研究人力资本的问题仍然属于经济学的核心研究问题。

1960年,舒尔茨在上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发表演说,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这篇演说的中心论点在于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回报率远远超过了物质资本投资所取得资本回报率。之后,舒尔茨还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是怎样形成的以及采取什么方式形成了人力资本,同时首次开展了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回报率的研究。

(二)人力资本以及健康人力资本的含义

资本是一个经济学的特定名词,是指企业在从事市场经济活动中,投入生产而带来产出效应的一种或多种生产要素。而根据现有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就是指人们通过资本的投资所形成的,用于对劳动者的培训、教育和保健等花费而形成的资本,而这种资本是可以在未来特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剩余价值和创造出利润的。而人力资本的投资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劳动者的教育人力资本,二是劳动者的健康人力资本。

舒尔茨认为,健康人力资本是在初始健康状态下的一种保健行为延伸,个人的健康状况是一种对未来的资本储备,即健康资本,它主要通过健康服务来发挥作用,由遗传获得的初始健康存量,随着年龄增长而折旧,同时也会随着健康投资的增加而增加。

(三)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常规的货币投资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增值之间存在交错性。劳动者为其自身进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很难在当期存在明显的人力资本增值,它会将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储存在劳动者的身体之中,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才能凸显其有意义和有价值之处。

2.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也伴随着风险性。所谓“人有旦夕祸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否良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空气、食物、水、心情等。即使进行了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劳动者还是有可能生病,只不过生病的概率会小一点。因此,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人力资本的增值是正方向增长,但是它会受到环境、心情等诸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换而言之,投资未必一定能取得回报。

3. 健康人力资本的测算具有复杂性。由于上述两种特点的存在,必然导致了健康人力资本在精算上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将指标数量化时,观测哪些指标;怎样考察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如何避免干扰变量对健康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的影响;截取多长的时间维度来测算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值等,这些问题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二、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以及人力资本增值三者的微观表达

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中看出,人力资本投资还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包括培训、健康、教育、旅游等。人力资本投资如果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势必会造成模型建立和数学求解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本文选取了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两个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即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作为本文所要研究的两个变量。

由于人力资本投资受到了既定资源的约束,对一个理性的人力资本投资者来说,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往往会形成此消彼长的现象。因此,可以类似地看做二者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

那么,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M=PH·LH+PE·LE

上式中,M表示人力资本投资总额,这里只包括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PH、PE分别表示进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单位价格以及进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单位价格;PE、LE分别代表健康人力资本投资量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量。这样就构建人力资本产投资总额和健康人力资本以及教育人力资本的投入这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假设一:假定在短期内,由于教育投资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可以将LE视作一个恒量。那么,健康人力资本投资LH和经济产出水平Q之间构成的函数图像(见图1)必然呈倒“U”型。

若教育人力资本的投入量为恒量,可以用LE表示,健康人力资本的投入量为可变量,用LH表示,那么产出水平Q与LH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

Q=f(LH,LE)

那么,总产出水平TPLH=Q=f(LH,LE)。因此MPLH,不难求出,即:

MPLH=

因为,MPLH曲线为TPLH曲线的切线斜率绝对值。因此,有以下结论:

当MPLH>0时,TPLH曲线均是上升的,只不过,在B点之前是以递增的速度上升,B点达到上升速度最大值,B点之后以递减的速度上升;当MPLH<0时,TPLH曲线是下降的,说明总的经济产出水平在下降;当MPLH=0时,即MPLH曲线过图3-2上的C点时,TPLH曲线达到最大值,经济产出水平实现最大化。

由此可见,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健康人力资本投资LH和产出水平Q之间构成的函数图像呈倒“U”型结构。

不妨将假设一视作短期内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它的目的在于,告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额并不是投入的越多,产出的也越多,其存在一个极大值。那么如果从长期来看,而如何确定这个极大值,使其产出水平实现最大化,就需要验证下面的假设二。

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流向渠道就为两个,因此不妨引用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即:

Q=A·L ·L ,(0<α,β<1)

上式中Q表示由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人力资本产出(或增量),A代表技术水平对产量Q的贡献(本文假定其不变,为常数且A>1),α、β分别表示健康资本投入和教育资本投入的相对重要性,也就是说,健康人力资本投入和教育人力资本投入在总资本投入中的比重。

假设二:当LH:LE=α·PE:β·PH时,产量Q实现了最大产出水平。

证明:已知Q=A·L ·L 和M=PH·LH+PE·LE

对上式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得:

L(LH,LE,λ)=A·L ·L +λ(M-(PH·LH+PE·LE))

分别对拉式函数中的LH,LE,λ求一阶导数,有:

Ψ(LH) =AαL L -λPH(1)

Ψ(LE) =AβL L -λPE(2)

Ψ(λ) =M-PHLH-PELE(3)

要使LH、LE实现投入产出最大化,则必须令(1)、(2)两式为零,即:

Ψ(LH) =AαL L -λPH=0(4)

Ψ(LE) =AβL L -λPE=0(5)

由(4)÷(5)可得:

= ?圯 =

将LH∶LE=α·PE∶β·PH代入(3)式,并且令(3)式为零,有:

LH=

LE=

上式即为LH和LE的投入函数。

因此,由假设二及其证明过程可以看出,当时,产量实现了最大化。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文的对健康人力资本的一些微观测量,不难看出,LH的投入量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对重要性、总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投资健康人力资本的单位价格这三者有关,因此可以从这三点出发,增加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提高经济产出水平。

(一)提高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对重要性

由LH= 可知,α= 。要想提高α的比重,若总的人力资本投资M不变,就得提高投资LH·PH的数值。因此,就得从思想上入手,矫正人们“工具理性”价值观念。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劳动力是创造价值的唯一生产要素,这里的劳动力当然指的是一个健康的劳动者。因此,健康是劳动者创造财富、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必须在思想上加以重视。而且,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劳动者应该更加注重有尊严的工作,而不是牺牲自己的健康换取相应的报酬。劳动者的健康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重要基础。因此,政府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并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适当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

当然,也不能盲目的进行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毕竟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且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使得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社会经济产出水平起到阻碍作用。最好能够测量出MPLH=0时的健康人力资本投入量,此时社会总产出水平将达到最大化。

(二)增加总的人力资本投資量

1. 政府层面的职责。从政府方面,政府可以从税收优惠方面入手,鼓励企业对其员工进行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管理。政府可以将企业用于对员工进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财务作为企业纳税的税基计算,这可以减轻企业的赋税,让他们能更好的关心员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2. 企业层面的职责。从企业方面,对于大中型企业,通过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产出水平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两者在MPLH>0时,是呈现正相关关系的。因此,大中型企业完全可以将此项投资纳入到企业的发展规划之中,这样不仅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因为企业对员工的福利待遇好了,也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更能吸引优秀的员工来本企业发展;对于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很小,没有足够的资本对自己部门的员工进行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和联盟合作企业一同致力于员工的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实行人才“共享”政策。这样既可以让员工得到了完善的健康人力资本保障,还能促进产业链上中小型企业之间的深入交流,使这些企业做强做大,从而实现实现规模经济。

3. 员工层面的职责。从员工方面,员工个人应该树立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清除思想中的短视思想。只有具备健康的身体,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职场中生存下去,才能为企业、家庭创造出更大的财富,实现人生价值。因此,自己或者家人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这样才能对社会和家庭做出更持久的贡献。

(三)降低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单位价格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价格支持政策,使得劳动者购买到低于市场均衡时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单位价格(见图2)。

如图2所示,如果政府不给予任何的价格支持,那么消费者(企业和个人)所获得消费者剩余就只有C部分的面积,而采取价格支持后,企业和个人只需要花费低于市场价格的金额购买到一样的健康投资产品或服务,此时,消费者剩余就为(A+B+C)这三部分的面积。显然,SC

另一方面,政府还必须鼓励商业保险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寿险险种的开发与推行。目前,商业保险市场还不健全,寿险市场上的险种种类远远少于香港、台湾、美国等发达地区或国家寿险市场险种的种类。寿险市场险种少,必然导致寿险的杠杆很低,导致寿险范围下的抗风险能力就会下降。

而如果寿险市场上险种丰富,产出水平Q增加了,那么市场出清价格P必然下降。市场均衡价格下降了,即PH的价格下降,购买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降低,企业和个人就会更加愿意投资人力资本。

四、结语

当然,由LH∶LE=α·PE∶β·PH,可以看出只有健康人力资本投入量与教育人力资本投入量的比值达到αPE/βPH时,此时的经济产出量达到最大值。因此,不光要注重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还要注意教育人力资本的投资。无论哪名员工,在拥有健康的身体之后,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只有通过了教育,才能让其得到提升。

关于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产出水平的微观测量分析,本文只是做了一个初步的尝试探索。尤其在拥有近14亿人的中国,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当今,必须对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引起足够的重视,绝对不能忽略它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本文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制约因素,并没有通过实际数据论证这个理想的函数关系式。改革开放至今已有40年,在40年里,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所获得的企业经济产出水平增加了多少?在迈进“新时代”后,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全面推进,健康人资本投资应该如何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考虑。

参考文献:

[1]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尹世玉,张宜民,张姗姗.人力资本理论与健康投资[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

[3]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9.

[4]Mankiw N Gregory,David Romer,David Weil.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mic grow[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

[5]余長林.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J].财经研究,2006(10).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人民出版社,2017.

[9]刘小勇.老龄化与省际经济增长倒U型关系检验[J].中国人口,2013(05).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企业资本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国有企业作为先行军,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国有企业高质量發展,对目前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面临的困难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促进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高质量发展

0 引言

面临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作为中流砥柱的国有企业想要长远发展,打造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就必须打破传统运营方式,利用现代化理念进行优化,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目前资本运营已成为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国有企业获取发展优势,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其资金利用效率,避免出现资金闲置问题,但目前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也因外部环境、机制体制、不确定性等因素面临很多风险和威胁,故本文以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以资本运营为切入点,分析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面临的困难和形成原因,并探索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高质量发展的切实举措。

1 现阶段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面临的困难

1.1 信息风险较大

随着现代化企业的不断发展,市场上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信息风险也随之增大,信息披露远远跟不上企业发展速度。国有企业进行资本运营是为了充分利用自身资本优势,获取更大的行业优势,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进而达到促进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目的。面对众多企业,在进行行业调研时却缺少足够的信息来判别企业的真假或实际经营状况。目前在进行资本运营尽职调查时所获取的信息多为基本财务数据或者股票价格,但单从财务方面入手很难全面、准确的判断企业的运营真实情况,也难以对企业发展战略与国有企业的契合度进行预判,加上还存在部分企业信息披露不完善、不准确情况,导致前期准备、调研工作较为困难,也使得资本运营工作不能完全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面临较大的信息风险。

1.2 企业追求短期利润,缺乏专业管理

受传统经济模式影响,部分国有企业思想观念和专业水平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对资本运营缺乏正确的认识,把资本运营作为企业扩张的唯一途径,认为单纯依靠资本运营就能完全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并带领企业获取高额利润,故出现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企业盲目扩张,希望借由资本运营在时间内获取高收益,提升市场竞争力,却忽视了国有企业本身的产品价值才是企业利润获取的根本,而资本运营只能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不能成为最终目标,否则一旦扩张之后缺乏产品支撑,必将直接面临市场风险。另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进行资本运营时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相关措施,不从公司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考虑,只是盲目的为了完成资本运营任务而进行资本运营,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对行业和目标企业缺乏充分调研,缺乏专业的投资风险和收益预判,无专业的财务监督体系,不但没有获得资本运营的应有效益,反而由于经营不利造成国有资本流失。此外,受国有企业机制体制影响,部分国有企业资产受各种制度约束,不能完按其经济效益进行重组,造成国有资本沉淀,没能真正发挥其效益。

1.3 整合管理难

国有企业完成资本运营后的第一部就面临不同企业或不同制度间的整合管理问题,一方面,鉴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其发展理念、政治使命、人才培养、薪酬制度、管理方式等都会与被并购企业管理制度有所区别,因此,在整合经营过程中会损害部分员工的利益,进而会面临被并购企业的反对,甚至造成人才流失,使得整合经营出现困难。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进行资本运营一般为了实现产业的协同,但并购后面临的市场风险不可预测,能否做出正确的战略调整,积极面对新的市场和产业特征,成为国有企业整合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困难的形成原因

2.1 政府过度干预,企业缺乏自主选择权

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特殊性,不但承担重要的经济使命,也承担着政治使命,因此其现实经营不能实现完全市场化,受到政府的干预,资本运营无法按市场规律运行,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缓慢的原因。尽管近年来政府也在不断转变职能,推动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但仍会通过硬性指标、行政条例等管理方式隐形指挥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使得国有企业无法像其他企业一样根据市场发展情况指导企业资本运营,这也是造成前文所说的部分国有企业为了完成资本运营指标而进行资本运营的重要原因,企业缺乏主动出击的动力和自主选择的权力,自然会导致资本运营面临众多困难和风险。

2.2 缺乏专业人才

进入大数据和高质量发展时代,资本市场竞争也越来愈激烈,因此对参与资本运营人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经济、金融、战略、财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甚至需要良好的计算机水平,对大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以便通过对各种工具的使用做出最准确的判断。目前,资本运营专业从业人员较少,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多依靠单位内部人员运作,甚至单纯从各部门抽调员工进行,根本没有专职的从业人员,这些人组建起来的项目组缺乏实战经验和专业能力,大大拉低了资本运营效率,也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资本运营失败或不能达成预期目的,因此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是资本运营工作的重要一环。

2.3 资本运营平台及法律制度建设不健全

资本运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和基础,但仍存在较多问题,首先,缺乏良性投资平台,部分公司投机取巧,在融资过程中存在无正规担保开展融资现象,导致资本运营风险增加,部分国有企业无法预估风险则选择搁置资金,造成资本闲置浪费。其次,资本运营机制不健全,经济模式单一,融资和收并购多通过银行贷款完成,单一的资本运营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最后,法律制度不健全,一方面,现有法律制度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面临动态风险。另一方面,现有法规、政策的不健全,与国有企业发展存在矛盾,导致部分业务受政府政策影响无法顺利开展,产权交易缺少统一规范的流程和专门的统筹指导,资本运营整体操作缺乏规范性,大大拉低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效率,成为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缺乏保证的重要因素。

3 促进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3.1 政府转变职能,强化资产管理公司作用

高质量发展时期,转变政府职能是大势所趋,也是解决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问题的关键。一方面可以加强国有企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通过股份制等方式确保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等方式由企业自负盈亏,让国有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按照市场规律参与市场竞争,通过资本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避免政治因素干扰,政府只负责监督,让国有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有自主选择权,提高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主动性,进而提升资本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强化资产管理公司作用。目前,许多大型国有企业都开始建立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公司,专门负责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但仍有部分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没有从国有企业中剥离出来,因此,可积极发挥资产公司作用,集中国有企业资本,由资产管理公司独立运作,形成规模合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国有资产作用,确保国有资产资本运营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促进国有资产增值保值。

3.2 加强资本运营平台和制度建设

市场平台是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空间,制度则是其保障。第一,拓宽资本运营方式,国有企业资本种类多样,部分国有企业,市场上现有渠道多是通过募股、证券、收并购等方式进行,这些渠道虽能满足以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竞争力为目的的国有企业,却无法满足准求保值稳健的国有企业,因此,可通过建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满足这类企业要求,实现企业与基金的双赢。第二,健全资本运营市场制度,一方面,加强资本运营程序、制度管理,与时俱进,紧跟前沿市场步伐,建立规范化的相关体系及法律法规,为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提升准入水准,完善市场监控制度,针对中介机构实施准入制度,各个中介机构必须通过审核方可开展相关业务,并定制定期检查制度,通过监督强化和制度约束,规范资本运营市场中介服务。

3.3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建强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队伍,人力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第一,组建专业团队,摒弃游兵散将思想,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资本运营需要,招聘掌握金融、经济、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按工作分工组建专项项目组。第二,建立内部激励制度,许多国有企业还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工作多少工资差距小,导致员工工作动力不足,工作效率低;因此,资本运营队伍内部必须分工明确,并将薪酬与个人和团队业务挂钩,实施业绩奖励制度,既能激发个人潜力和上进心,又能提高团队凝聚力。第三,建立人才引进制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经验丰富的高层次资本运营管理人才,拓宽工作思路,实现头脑风暴。第四,建立人才培养制度,内部培训,根据员工业务能力和工作内容进行不同的培训,实现因人而异并能应用到实战当中;同时,鼓励员工参加前沿讲座、论坛及相关培训,了解国内外资本运行形式,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文宗瑜,宋韶君.国有资本运营职能从国有企业剥离的改革逻辑及绩效评价体系重构[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02):10-17+104.

[2]杨俏文.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06):102-103.

[3]张炳雷,王振伟.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管理的问题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6,(02):24-28.

[4]姜文璐.大數据视角下国有资本运营问题剖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4):117-118.

[5]王文杰,宋玮.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12):25-26.

作者简介:常继莹(1993-)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经济师,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职工,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杨钰琦(1993-),女,贵州遵义人,学士,经济师,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副部长,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孙文涛(1984-),男,吉林松原人,学士,工程师,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副部长,研究方向:企业资本运作。

企业资本论文范文第3篇

2、浅议商业银行智力资本管理

3、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

4、基于智力资本的高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5、我国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与股价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6、智慧资本文献回顾及未来研究展望

7、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综述

8、组织层面的社会资本:理论框架研究主题与方法

9、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业绩

10、董事会人力资本、外部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11、战略、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12、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力资本产权契约治理模式创新

13、医药企业智力资本理论重要性研究

14、高科技行业的智力资本多重绩效研究

15、企业社会资本权变管理研究

16、企业生命周期对技术资本水平影响研究

17、企业基因理论研究述评

18、企业结构性资本对人力资本转化过程的影响分析

19、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20、我国上市公司智力资本效率差异的实证分析

21、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22、智力资本研究回顾与批判观的思考

23、智力资本披露研究综述

24、绿色智力资本的研究综述

25、中国制药业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26、文化创意企业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27、企业社会资本的国内研究进展与趋势展望

28、文化产业智力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9、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与风险监管相关性实证研究

30、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探究

31、要素市场化配置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

32、平衡计分卡在智力资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33、管理学中的心理资本效应研究:回顾与展望

34、知识管理、劳动关系与创新绩效耦合协调性研究

35、浅析智力资本的测量评价方法

36、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37、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38、中外智力资本及其构成研究综述

39、上市公司多元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

40、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41、会计环境变革与财务会计理论创新

42、人力资本、所有权性质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43、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杠杆作用研究

44、煤化工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及绩效考核方式研究

45、参与精准扶贫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46、企业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交互作用:一个研究综述

47、社会资本理论下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的构建研究

48、基于培训视角的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绩效

49、制造企业智力资本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

企业资本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章通过对企业传统7种筹资方式的分类介绍,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及其优缺点,讨论企业选择最优筹资方式组合应考虑的方面,提出如何选择最优的筹资方式组合。面对目前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对企业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组合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及筹资风险,使企业最大程度上获得收益。

关键词:筹资方式;筹资成本;筹资组合;筹资风险

一、筹资方式

(一)7种传统筹资方式的内容

一般而言,企业的筹资方式有以下7种:投入资本筹资、发行股票筹资、发行债券筹资、发行商业本票筹资、银行借款筹资、商业信用筹资、租赁筹资。

(二)各筹资方式的优缺点

1、投入资本筹资的优点:能增强企业的信誉和借款能力;可以直接获取投资者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尽快开拓市场;可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向投资者支付报酬,比较灵活,财务风险较小。投入资本筹资缺点:资金成本较高;企业控制权容易分散。

2、发行普通股的优点:无固定利息负担,无固定到期日,无到期偿付的风险;能增加总价值提高公司的信誉;筹资限制较少。缺点:筹资成本较高;分配的股利无法抵扣税额;发行费用也比较高。

3、债券筹资的优点:债券成本较低;可利用财务杠杆;保障股东控制权;便于调整资本结构。缺点:财务风险较高;限制条件较多;筹资数量有限。

4、长期借款的优点:筹资速度快;资金筹资成本较低;借款弹性好,如有正当理由,还可延期归还;可利用财务杠杆,与债券筹资相同。长期借款的缺点:必须定期付息,财务风险大;限制条款多;筹资数量有限。

5、商业信用筹资具有及时、便利、外在风险较小的好处,但受外部影响较大,稳定性较差,即使不考虑成本,也不能无限利用。

6、租赁筹资的优缺点:迅速获得所需资金,筹资速度快;租赁筹资限制较少;可适当降低不能偿付的危险;承租企业能享受税上利益。缺点:资金成本较高;可能加重资金负担;若不能享有设备残值,会带来机会损失。

二、最优的筹资组合方式

(一)企业筹资环境

企业筹资环境是企业进行筹资活动时首先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对企业筹资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为企业筹资提供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对企业筹资进行制约、干预甚至胁迫。金融环境是企业筹资的最直接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筹资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应了解金融市场,熟悉金融机构,掌握金融政策。经济环境因素是企业筹资活动所处的大环境,一般有宏观经济政策,物价变动和周期变化,对整个社会资本的流动和企业的筹资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企业筹资的法律环境是指规范和制约企业筹资行为的有关法律法规,企业的筹资行为应在这些法规的规范和制约下进行。

(二)筹资数量的预测

筹资数量预测的基本依据:企业筹资预测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以下方面:法律依据,主要是指注册资本限额的规定和企业负债限额的规定;企业经营规模依据,一般而言,公司规模越大,所需资本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其他因素,包括利率的高低、对外投资的多少、企业的信用状况等。可按照筹资数量预测的因素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及线性回归法预测筹资数量。

(三)测算资本成本率,分析筹资风险,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组合

1、资本成本。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取得和使用资本时所付出的代价。取得资本所付出的代价,主要指发行债券、股票的费用,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的手续费用等;使用资本所付出的代价,主要由货币时间价值构成,如股利、利息等。分别通过测算借款资本成本率、债券资本成本率、普通股资本成本率、优先股资本成本率、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率来分析哪种筹资方式比较合理。而要达到最优的筹资方式的组合应该考虑的是几种筹资方式所组成的资本结构下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一般情况下,企业应该选择综合资本成本率最低的筹资方式的组合,但是这也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看,不能盲目地选择而错过的发展的机会。

2、筹资的风险。筹资的风险也是企业筹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的内容,它主要指假使企业违约是否可能导致债券人或投资人采取法律措施以及是否可以引起企业破产等潜在风险。通常,发行股票筹资风险较小,而长短期借款和发行债券则风险较大。

3、总结。企业选择筹资方式应考虑的顺序:一是企业有留存资金时,优先考虑采用留存收益筹资不采用发行股票形式筹资。二是企业采用负债筹资的,先计算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并考虑企业现有的财务风险水平。如果负债水平较低且预期投资收益率较高,可采用负债筹资方式。企业在财务风险控制内,负债筹资越多越好。三是充分利用筹资资本低的短期负债筹资方式,如短期债券、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和其他应交款等等。四是企业为更好地利用自有资金筹资,应该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的常管理工作,诸如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降低营运资金成本,以配合企业对外投资的筹资需要。通过这样的考虑顺序,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筹资方式并进行最优筹资方式组合。

三、企业现有筹资组合方式的不足与对策

(一)企业现有筹资组合方式的不足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证券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现代企业筹资渠道日益拓宽,除了财政拨款、银行借款以外,还可以通过股票、债券、租赁等多种方式筹资。企业如何根据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成本的大小,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并以各种可能的渠道筹措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动所需要的资本,是企业经营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否实现。就目前阶段而言,企业的许多行业还受到本身机制方面的制约,尚不能从股东利益出发完全做出经营决策。在企业经营机智的转变过程中,尽管一些企业在形式上具备了现代企业的特征,但是企业领导仍受到原来计划经济模式下企业经营方式的束缚。大多数企业没有从长期的发展战略意义上来重视筹资决策,重视资本结构优化问题。没有意识到,不同筹资决策对企业经营风险、经营收益以及企业价值的重大影响。更没有意识到,制定一个稳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实行多元筹资,以适应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的重要性。

(二)企业选择最优筹资组合方式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筹资方式选择观念。筹资方式组合的选择就是为了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从而为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服务。企业应慎重地选择筹资方式,不应为筹资而筹资还应在筹资之前考虑资金的用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要求筹资的效益应大于筹资的成本,以实现盈利的目标。

2、优化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一个企业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收益不能最大化;但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筹资风险却加大了。因此,企业应确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在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恰当的筹资风险与筹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3、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同时要提高资产质量。通过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及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等)等比率来分析、研究筹资方案,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4、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企业在安排筹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既要避免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要避免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5、先内后外的筹资策略。内源筹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筹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6、关注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研究利率、汇率的变化,高利率时,应尽量少筹资,低利率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同时,因经济全球化,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式的组合方案。

参考文献:

1、王浩.筹资与投资管理[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9.

2、李昕欣.制定最佳筹资决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4(3).

3、宋夏云.刍议筹资决策[J].管理前沿,2004(42).

[作者单位:李莹,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财务部,作者为会计师;梅立功,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天津卷烟厂财务科,作者为会计师]

企业资本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企业对市场有着最直接的接触和反应,对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有准确的把握,应当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我国企业已具备了创新主体的一些表征,但还不是真正意义的技术创新主体。为培育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真正主体,当前我国应该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强政府的扶持力度,造就善于组织技术创新的企业家队伍,营造企业创新文化。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主体

[文献标识码]A

为了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实现国家的科学发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重要一环。技术创新活动可以由企业、高等院校抑或是政府来承担,但是由谁来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亟须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了明确的主体,才能科学界定相应的责、权、利,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创新的效率问题。

一、企业应当是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

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投资的主体,二是企业要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三是企业要成为创新利益分配的主体。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资的主体意味着企业可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格局,自主去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目标的创新项目,进行筹资和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企业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意味着全社会的研究开发工作主要在企业进行。企业成为创新利益分配的主体意味着除了可以将部分利润用于企业发展之外,还必须留有足够的部分分配给创新有功人员。

丛培波认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由相互关联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政府、市场和金融机构组成㈨。罗伟认为,在工业发达国家,技术创新活动属于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部分,西方学者基本上不用讨论哪种社会组织是创新主体的问题。我国的情况与发达国家不同,政府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那么就存在是由政府还是企业,抑或是其他机构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争议。郭晓川认为,技术创新的多要素组合特征决定了它是一个跨越多组织的活动过程,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直接主体,政府、市场和金融机构是技术创新的间接主体。杜景姝、陈云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观点,要求各参与方以企业为中心,向企业研发内核输入自身优势资源,在企业内部实现资源的集成。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资金投入方、研发活动方及成果转化方是最为关键的三个参与要素。

从根本上来分析,只有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社会组织则并不构成技术创新的主体,他们只是作为创新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要素提供者或环境要素。企业对市场有着最直接的接触和反应,对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有准确的把握。科研院校具备强大的理论知识创造能力以及对前沿技术的追踪、研发能力,但资金缺口较大、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对实际的市场消费需求把握不够准确,可以是知识创造的主体而无法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显然不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因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追求社会公益,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服务。诚然,为了社会发展,政府应当是技术创新的积极推动者或组织者。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存在必然的趋势。

1,企业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主体。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经济行为。技术创新不同于发明,它通过满足市场需求来实现经济利润。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中,企业是市场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对市场信息反映最灵敏,能够从市场需求变化中产生创新灵感和创新意愿,企业更易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政府、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都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对顾客需求不了解,其创新设想不是来自市场,这样就可能出现科技成果技术上可行,但经济上不可行的现象,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创新有两种推动方式,一种是技术推动型,即科研机构开发出新技术然后推向市场;另一种是需求推动型,即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创新。研究表明,约有45%~60%的创新是由需求推动的,20%~30%的创新是由技术推动的,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实际上,即使是技术推动型的创新,创新成果仍需企业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唯有企业才能将技术创新成果传递给消费者。企业创新在带动企业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中,又实现良性循环。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生产一旦提出对科学技术的需要,就将比数十所大学更加有力地把科技推向前进。这是在技术创新动力论上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界定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客观依据。

2,企业能促进多方参与和协调整合。技术创新是一种多方参与、协调互动的复杂过程。这些参与者之所以参与创新活动,是为了分享创新成果被市场认同后所带来的经济利润。参与者之间合作的效率取决于是否能建立一个被各方认可的投入认定与利润分配机制,这个机制包括确认参与者创新活动投入的多少(定价机制)和确定参与者对创新收益的分享比例(利润分享机制)。市场调节而不是政府干预对于这种基于经济利益的合作机制的建立是更富效率的。企业在市场的引导下与其他参与者反复博弈,确定合作机制。企业是一个集合多方契约关系的利益共同体,唯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确保各参与者之间合作机制的建立。

3,企业成为创新体系的主体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企业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和支柱,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既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又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确立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企业创新不仅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微观来说,企业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企业创新的最终实现者。因此,全社会应当树立企业在企业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建立起以企业为中心的国家创新体系。

二、我国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

在一个科技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竞争时代,评判一个国家的企业是否已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除了要看这个国家的企业在本国创新体系中的相对作用和表现,还应将其置于国际的大环境下进行必要的对比。

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活动方面的情况如下。

从科技经费筹集额来看,2001年企业资金所占比例就超过55%,而且逐年提高。2006年企业筹集资金达41 069 478亿元,比例达到科技筹资总额的66.28%,企业已经成为科技经费筹集的主体。从R&D投入来看,我国R&D经费支出增长速度在提高。企业每年在我国R&D经费支出中所占比例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相比,都是最高的,而且企业的经费支出逐年增加。自2001年到2006年,企业的R&D经费支出

所占比例分别是60.4%,61.2%。62.4%,66.8%,68.3%,71%。在科技活动的人力投资方面,从量的角度看。大中型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呈稳步增加趋势,自2001年到2006年,大中型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数分别是136.8万人、136.7万人、141.1万人、144.9万人、167.9万人、189.2万人。从质的角度来看,企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在逐年增加,特别是2005年,2006年增加的幅度很大,增幅分别是22.4%,39.7%。2006年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活动人数所占比例分别是45.79%,11,18%和12.3l%,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所占比例依次是42.03%、11.76%和15.34%。2006年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全社会科技活动人员总量的比重以及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占全社会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的比重远远超过了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相关指标,反映了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投入的主体。专利是衡量技术创新产出的重要指标,发明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重要特征。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呈快速增长态势。2005年,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分别为62 270项和14 761项。其中来自工矿企业的分别占64.55%,52.25%,已超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机关团体,占居主体地位。

当前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各项指标中相对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已处于优势地位。但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存在很大不足,限制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1,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和强度仍然不足。由于我国企业规模和实力较弱,在研发经费投入方面虽已成为主体,但是从总量和强度上来看都显著低于发达国家企业水平。从总量来看,2005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1.34%(美国2.62%,日本3.33%)。R&D投入强度是指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我国企业R&D投入强度不足是导致企业竞争力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从1991年到1998年,企业R&D投入强度一直在0.5%左右,2006年约为O.77%。而主要发达国家这一指标已达到2.5%-4%。在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以2004年每百万人中从事研发的研究人员数来看,我国是708人(美国4605人,日本5 287人),不难看出我国技术创新投入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企业产品创新水平较低。新产品销售份额(新产品销售收入在产品销售收入中所占比例)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产品创新水平。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份额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在10%左右,到2002年达到16.1%的高点,2006年又回落到14.8%的水平。而主要发达国家新产品销售份额占35%~40%。

3,在专利创造上没有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我国企业虽然在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上居于优势地位,但在发明专利总量中所占比例并不高。2006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10 490项和57 786项。

三、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战略思考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地位已得到很大提升,在研发投入、执行过程和技术成果产出上已超过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具备了创新主体的一些表征,但我国企业距离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尚有很大差距。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来培育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呢?从国际经验看,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需要经过企业自身建设和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变化的双重努力。从战略角度考虑,培育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要从推进制度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增强政府扶持力度、造就企业家阶层、营造企业创新文化等方面采取切实举措。

1,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吴林源提出可以通过找准技术创新的切入点、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联动等举措培育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目的是共同的,即通过资源的重新组合挖掘或创造出更多的市场价值。制度创新由于受组织自身的惯性束缚而往往滞后于技术创新行为向组织提出的变革要求,而且制度创新所带来的风险也往往使企业在进行组织调整时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在实际运作中,惟有将它们整合到一起,才能形成为一股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现实力量。任何割裂二者关系的做法或是忽视二者在应用中的统一,都难以实现资源的最有效或是更有效的配置。例如NIKE公司采用虚拟组织形式,极大程度地利用了其品牌资源,也极大程度地调动其他企业的资源来为其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同样地,在软件开发业,为了聚集该行业技术创新的核心资源——软件开发人员,许多企业引进了有效的分配机制如技术入股或股票期权。为了培育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从外部机制看,必须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依靠政策倾斜、法律保护和市场培育等手段,使企业逐步从政府的附属地位走出来,成为独立的技术创新主体。从内部机制分析,必须推行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企业产权制度、分配激励制度、内部组织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

2,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效保护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技术发明以及由此形成的技术诀窍,专利技术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来有效保护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竞争,鼓励和保护技术创新的强有力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有效机制。目前,不仅美国和日本已经把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国家战略,而且俄罗斯、乌兰克、韩国和印度等国也已经或正在制定技术创新战略的同时也把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国家战略。要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我国必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利益。

3,增强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扶持力度。这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的基本保障。国内外众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市场调节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市场失灵”,政府的适度干预是必要的。尤其对于创新这种投入高、风险大又有着明显外部效应的活动来说,市场调节容易失效。因此,政府在创新体系中通过恰当的措施和手段对企业创新行为进行引导、扶持和调控。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比如财政投资、税收政策、政府采购、财政贴息、融资担保以及设立企业创业发展基金等措施,为企业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激励来帮助企业降低获取高新技术的成本和风险。

4,造就善于组织技术创新的企业家队伍。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企业家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要真正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开展广泛的技术创新活动,还必须形成一支具有开拓、创新、进取精神的企业家队伍,造就企业家阶层。然而,现有的企业经营者却不能与企业家划等号,这其中不乏出类拔萃者,但就总体而言离企业家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不仅存在以行政官员身份进入企业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差异,而且还存在谨小慎微因循守旧与敢于创新善冒风险的根本区别。为了完成从企业经营者角色向企业家角色的演进,既需要政府借机构改革之机进行人才识别与选拔任用等制度的变迁,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从技能型向创新型转变;同时,也需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家不再只按政治标准从事经营管理,而对股东权益负责,权衡企业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从事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技术创新。

5,培育新型的企业创新文化。确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还应着眼于培育新型的企业创新文化。在这方面,美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对我国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企业非常重视扶持和培养创造性人才,企业普遍推崇的理念是“允许失败,但不允许不创新”,“要奖赏敢于冒风险的人,而不是惩罚那些因冒风险而失败的人”。也正是由于这种典型的创新文化,使美国的自然科学和管理科学领先于世界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就我国企业而言,不仅要从制度上构建一个鼓励和培养创新意识、促使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更需要不断借鉴和吸收外来管理文化的精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突出创新文化的内涵,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型管理文化。企业的管理者要善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宽松环境和文化氛围,给创新者以积极的支持与帮助,并对那些创新失败者以保护和鼓励,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热情。

上一篇:职业打假论文下一篇:成本决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