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安全报告范文

2023-04-19

护士职业安全报告范文第1篇

职业健康安全合规性评价报告

编制单位:**集团建筑公司****大厦项目部

编 制 人:

审 批 人:***

护士职业安全报告范文第2篇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在工地质保部及安监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鸿大公司逐步形成了体系运行问题,从发现到完全关闭的一整套的闭环管理机制,定期展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检查工作,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及员工生存状况不断得到改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向着持续改进的方向发展。

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鸿大公司34个重大危险因素基本得到控制;5个分目标完成情况良好,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措施等进行生产,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无重伤、伤亡、火灾、交通、机械设备等事故。人身轻伤负伤频率低于1‰,职业病发病率为零。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和机械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消除事故隐患。在公司第一次OSH内审中,鸿大公司查出了一个不符合项,分析不符合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现已关闭完毕。定时进行职业安全卫生目标和管理方案的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加强了各类机械的安全管理,提高全员的技术业务水平及施工管理水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2013年5月1日

护士职业安全报告范文第3篇

批准

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报告

公司一直以“安全第一 遵章守纪 保障健康 持续发展”为总的管理方针,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生产经营的首位,坚持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注重员工职业健康,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并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落实安全和健康的各项法律法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人身死亡事故(含中毒)为零;

重大生产、设备事故为零;

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职业病发生率为零;

轻伤总人数≤3人

一、 方案目标实现情况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遵守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努力实现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针对各分厂、工段的生产特点,各部门的工作环境,将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进行了分解,落实到分厂、部门,最终至个人,以达到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公司2011年期间未发生人生死亡(含中毒)事故;未发生重大生产、设备事故;未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未发生职业病;轻伤事故人数为2人,达到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二、风险控制、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

各分厂、部门均对各自的生产工作、办公环境的危险源情况

进行了辨识,经LEC=D方法评价后,摘录出重要危险源,并对重要危险源进行方案控制。编制的方案控制措施合理、有效。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各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成立了安全委员会。各分厂配备了专职安全员,部门内有兼职安全员,公司的取证安全员数量为21人,符合焦化企业每百人中有两名安全员的要求。一直履行对新进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满足新进员工进行72小时的安全培训课时,老员工每年24小时的安全培训课时。公司加大对安全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

针对部分重要危险源,制定了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分三级(分厂级应急预案、公司级应急预案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预案采取逐步升级的方式,即当有应急需要的时候先进行分厂级应急预案,需要扩大应急的时候进行公司级应急预案,当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时候进行综合应急预案。对部分应急预案进行了演练,并作应急演练记录。对于未进行演练的应急预案,于2012年进行演练并作好演练记录存档。

四、工作沟通

公司安环部每月组织各分厂、部门安全员开安全例会,对上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月的工作提出计划。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进行协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护士职业安全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护士;职业危害;防护

Nurses' occupational harm and its protection

GUAN Yanhua  ZHAO Mingyao

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52,China

[Key words] Nurse;Occupational harm;Protection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职业危害的认识,医务人员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充分认识医院职业危害的存在,掌握医院职业危害的特点和致病规律,有助于实施有效和必要的防护措施。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不仅为了自身不遭受医院职业危害所致的损害,而且还关系到所有其他接触人员的利益。

1 医院职业危害范围和种类

由于医院职业工作的特殊性,涉及面很广,医院职业危害种类很多。护士的职业危害大致可分为四大类: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和心理社会性危害。

1.1 物理性危害

物理性危害可分为运动功能性损伤和物理刺激。有些物理性危害如医用仪器漏电、高压氧舱燃爆等易被医护人员所警觉;有些物理性危害如运动功能性损伤、电磁辐射和低噪声等在平时易被医护人员所忽略,等到出现严重损伤时才有所意识。

1.1.1 运动功能性损伤 运动功能性损伤最为典型的是腰背痛,是一种较常见的职业相关性疾病。发生原因主要是护士常期处于一种超体力和持续弯腰状态,如弯腰为患者进行护理,搬运患者、为患者翻身等。这种职业状态可导致护士的腰肌和韧带的损伤。

1.1.2 物理刺激

1.1.2.1 电离辐射 现在医院里,除了人们熟知的X光机、医用同位素源外,尚有大量功率强弱不等的电子仪器,它们可产生射线和电磁场,激发空气中气体电离,产生氮化物、臭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少量多次接触就可致突变、致畸和致癌。

1.1.2.2 针刺伤 护士工作量的2/3是注射,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伤害之一。急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为90.3%[1]。其最大的危害不是对皮肤和其他组织的损伤,而是生物性感染的传播。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触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BV、HCV、HIV[2]。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ontrol disease center,CDC)监测统计,每年因感染血液传播疾病而死亡的医护人员超过数百人,其中护士占63%[3]。

1.1.2.3 噪声 病房的噪声来源于患者的呻吟,工作人员、探视陪护人员对话,电铃、电话、电视、物品、推车及仪器的移动声,机器、空调、监护仪及其它机械性声音等。据测各类报警噪音在53~73 dB,呼吸机在65 dB[4]。环境噪声超过50 dB将影响睡眠和休息,70 dB时干扰谈话,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心烦意乱、记忆力减退、神经衰弱,护士容易出差错,同时也使胃分泌下降、内分泌失调、性功能紊乱[5]。

1.1.2.4 微小气候 指护理人员工作环境的气象条件,如:空气的温度、通风情况、热辐射、热量的消耗、衣服的热阻等。不适宜的微小气候可造成健康的损害。供应室、手术室等场地长期使用热力灭菌方法,干热和压力蒸汽灭菌器在使用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使室内温度明显升高,供应室的护理人员长期处于一个高温高湿的工作环境和自然环境温度的变化交替中。洗涤工作是供应室工作程序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供应室的护士亦不可避免的接触冷水。急剧的冷热交替,会使机体组织器官出现血管的收缩和再舒张,产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从而激活氧自由基、钙超载和中性粒细胞,造成机体的损伤。由此可见,寒冷和潮湿也是危害供应室护理人员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

1.2 化学性危害

1.2.1 消毒剂和防腐剂 医院长期使用的含氯消毒剂、甲醛、甲苯、戊二醛、乙醇等都是挥发性化学制剂,可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对机体的生殖、发育、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多方面有害性影响。消毒剂还可致支气管哮喘、诱导机体突变和致癌等[6]。

1.2.2 麻醉剂 机体内安氟醚、异氟醚等吸入麻醉剂,大部分以原形从肺排除,少量经手术创面、皮肤、尿排出体外[7]。手术患者中大部分接受静脉复合麻醉,拔管后均直接送入病房监护。患者所处环境相对密闭,排出的带有麻醉剂气体并不能很快流通出去及医护人员近距离处置患者,都会较多的吸入此类气体。长期吸入被安氟醚污染的空气可造成肝脏损害、免疫功能下降等[8]。护士接触麻醉性气体,有引发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9]。

1.2.3 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使白细胞下降、生殖系统损伤、皮肤过敏、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已被公认。在许多医院,无特殊配制化疗药物设备,配药时挥发至空气中的药物微粒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使护士被动吸收。孕妇接触抗癌药物可导致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增加[10]。

1.2.4 患者体液 患者的胃液、血液、尿液、胆液、粪便等都对护士产生不良刺激,同时也增加感染机会。在ICU病房,尿液、血液、痰液的溅落率分别为38%、26%、13%,平均每月溅落40次/床[11]。

1.3 生物性危害

在未经诊断和病因不明的情况下,患者无意识地把病原体带入了医院,导致在医院流动人群之间的传播。接触患者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尿便、胸腔积液等分泌物,手术切下的标本,被污染的器械、敷料、针头等,若不注意防护,不仅可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传染媒介[12]。同时,医院人群密集,人群流动性大,护士在与患者面对面近距离和频繁的接触中,容易经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受到如:流感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特别是SARS,在流行早期,由于对其认识不清,未加严密防护,较多医护人员被感染,是呼吸道传播的典型病例。2003年5月6日,北京首次发布SARS疫情分析,截至到5月6日,北京确诊SARS患者1 897例中,其中医护人员感染有335人,约占18%,居感染人数类别的首位,并持续一定时间。对于妊娠期护士来说,受污染后的补救措施受到诸多限制,被感染的概率也因此而显著增加。一些病原体可在胎盘上形成病灶,破坏绒毛结构,从而感染胎儿[13]。

1.3.1 传染性肝炎病毒 生物性危害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疾病类型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14]。世界卫生组织的一篇综合性报道指出,医院工作人员(包括护士)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比一般居民高3~6倍。

1.3.2 HIV病毒 据报道,美国1981 ~ 1993年发现的30万AIDS患者中,已有20万死亡,其中6.0%是卫生工作者,在受感染的卫生工作者中,护士占63.0%[15]。

1.4 心理社会性危害

1.4.1 医院生物性危害后的心理打击 当护士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时,尤其是暴露于HBV、HCV和HIV感染患者的血液、体液时,多数人心理会受到严重损伤,表现为悲伤、恐惧、消极无奈等,甚至影响工作、生活、家庭等。

1.4.2 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心理压力 从事护理工作的几乎都是女性,她们平常工作繁杂,在家庭要承担更多一些的家务劳动和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加上住房条件、晋升等相对处于劣势,增加了护士的后顾之忧,身心疲惫。

1.4.3 医院暴力侵犯形成的心理压力 酗酒就医人员、病故后家属冲动、患者医疗意外后、精神病患者等常将护士作为直接暴力的对象。国际护士会(ICN)指出和其他行业相比,护士可能受到暴力比其他行业多3倍。暴力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士气、直接威胁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健康。

1.4.4 怀孕期护士职业压力形成的心理风险 占据临床一线的多为年轻护士,其中一些面临成家生育的问题。在怀孕到生育时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需保持工作状态。护理工作的特殊性、高负荷、高责任、高风险性使护士产生职业倦怠,情绪变得不稳定。而稳定的个性有助于怀孕的护士身心发展,能保证她们平稳地度过孕期,同时也将对胎儿的身心发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医院职业危害的发生原因分析

2.1 护士自身保护意识淡薄

在一些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护士本身的防护意识淡薄,缺乏相关知识宣教和培训。蔡志翔等调查241名护士发现,高达51.1%的护士在输液、注射等操作中从不戴手套。而护士不戴手套的原因是“操作不方便”占84.6%,是医院没有要求的占15.4%,这反映了护士的防护意识淡薄和管理人员缺乏全面性防护的管理理念[16]。

2.2 医院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不够全面

医院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不够全面,在传染科和有医源性辐射源的地方,给予重视和防范,在其他地方和对其他人员就比较疏忽,要求和管理不严格。表现为缺少对全院范围内各科室部门职业危害的分布状态掌握和防范应对措施;缺少相关知识培训;缺少必要制度和人员督察落实;缺少定期总结和预警提示,从而使得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缺少必要的警觉,大大增加了遭受各种医院职业危害的机率和严重程度。有调查显示,只有7.3%的护士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远远低于国内报道的护理人员对正确洗手方法的知晓率(44.2%)[17]。相关知识的缺乏,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遭受医院职业危害的机率。

3 医院职业危害的防护和补救措施

3.1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职业危害重在防护,而防护的关键则是安全意识的培养。一是护理学院开设护士职业防护课程,从职业生涯开始,就注意培养护士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方法;二是加强临床护士的防护培训,发现和改变护士的不安全行为,强化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防护行为的结合。

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详细了解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职业性危害,特别是各种污染或感染的方式与途径及医院感染的危害性,掌握正确的自护措施,减少各种危险因素的伤害。因为护士短缺较为严重,难以让护士离岗培训,可鼓励护士在线学习,大量的护士不必脱离临床就可参加学习。

3.2 建立健全医院职业危害防护的规章制度

组织专家和一线工作人员摸底排查医院职业危害,有针对性的制定关于医院职业危害的规章制度,制度内应包含医院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生物特性、传播途径、预防要点、处理要点及医护人员遭受医院职业危害后的补救措施和方案。规章制度建立之后,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并设置专业部门专业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和指导,有关情况适时通报全院各部门,以便指导正确应对医院职业危害。

3.3 物理性危害的防护

3.3.1 开发或普及智能型护理器材 减轻劳动强度和一些重复操作,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尽可能完善医疗设备和防护设施。对科室使用的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普查、检修,陈旧性噪音大的仪器设备尽量淘汰,器械车轮定期上润滑剂,以减少噪音。条件许可,引进或开发机器人替代护士完成简单的操作,如将必需品从保护区运输到隔离区传递给患者、病区智能对讲呼唤系统、输液自动报警系统[18]、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研制的应用于护理之家的机器人援助系统[19]、爱尔兰人研制的机器人VA-PAMAID[20]以及日本人研制的机器人RFTD[21]和行走援助者[22]。

3.3.2 放射线和电磁辐射的防护 在近距离接触患者时要做好个人防护,要穿铅衣,佩戴眼镜,戴铅脖套及铅帽。对室内强电磁辐射源应设立隔离板(罩)或远离人群。

3.3.3 针刺伤的防护 护士应注意日常操作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标准预防的原则:①使用尖锐器械时,要特别小心,戴双层手套,以减少进入体内的血量[23];注射或穿刺时,先检查针头是否安牢,手绝不可置于针头前方,操作完毕用消毒干棉球压住针眼,手不可接触针头,针头向下直接放入耐刺的硬容器中,进行毁形处理。②使用防刺渗收集容器处理使用过的针头[24];现已证明,防刺渗容器的使用,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了50%。

3.3.4 环境因素的防护 对高温、噪音、寒冷和潮湿的环境可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消毒间要宽敞,安装排气扇,有条件的可安装消音设施。冬季洗涤时最好用热水。高温的环境可安装空调。为了降低污染微生物形成的气溶胶在空气中散布,可使用含氯消毒剂通过超声雾化进行空气消毒,并做到定时通风,同时定期消毒、擦洗病房内的桌椅。

3.4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3.4.1 化学消毒剂的防护 选择合适的化学消毒剂浸泡被污染的医疗器械,了解消毒剂的理化性质,配制时戴手套和口罩等防护用具。定期开窗通风换气或安装空气净化装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盛放消毒剂的容器要配备容器盖,避免消毒剂的挥发。这样既可以保证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又减少了对身体的危害。

3.4.2 化疗药的防护 肿瘤治疗机构一定要组织和制定严格的防护政策和方案,提供安全的防护用品、设备和环境,教育和培训从事该工作的人员。配制对人体影响较大的药物也应参照化疗药的冲配规则进行。

3.5 生物性危害的防护

凡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的医疗用品时均应戴手套。眼睛、面部应避免溅到感染性血液、体液,必要时除戴口罩、帽子外,还要戴防护面罩。洗手是阻断接触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3.6 心理社会行为危害的防护

3.6.1 心理护理 护士应主动学习有关心理学知识,掌握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经常与同事、朋友沟通交流,以驱除心中的郁闷及工作中的不快,努力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必要时就诊于心理医生。

3.6.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护理人员在自身的应对中应增强服务意识,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选择适当的交流方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规范护理行为。

3.6.3 对医院暴力行为的防范 医院应加强护士应对暴力的能力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政策及制度及能力方面的培训。另外,医院环境及工作场所的设置中护士台与医院保安部门之间的监控和报警系统;门卫和保安有义务限制探访者的数量,甄别和阻止有暴力和不良动机的人员进入医院和工作场所;并通过卡控通道来限制公众在医院的活动范围,这些也都是有效防止医院暴力发生的硬条件。鼓励和帮助护理人员在人身受到伤害时寻找法律帮助,而不应是劝说她们忍受委屈、息事宁人。

3.7 参加职业性损伤保险

护士职业性损伤是一种潜在的职业风险,一旦发生,其身心两方面所承受的打击是非同一般的。大力提倡医院为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士参加职业性损伤保险,以减轻护士的心理损害。

3.8 护士孕期的职业安全保护

护士孕期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是目前医院常见而不可回避职业安全问题,而且也是社会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孕期妇女劳动保障问题制定的相关政策时间已久,这明显与当前国情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不能适应,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医院在充分服务好患者需要的同时,也应保护好每一位处于特殊时期的护士的健康和安全。

4 结论

综上所述,护士的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和心理社会性危害。对于这些危害,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关注。相关医疗机构也采取了一定的防治措施,大大降低了这些危害因素的伤害。但是由于医院内各个科室收治的患者和科室设置的不同,各个科室护士所遭受的危害及其程度就有所区别;护士年龄、性格类型、职业情感、学历及工作年限的差别,与所遭受的危害及其程度也有所差别;再加上相关经费的不足等,制定全面科学规范的职业危害防范措施和处置予案,更有效地降低这些危害因素的影响,值得在不断的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惠晓芳.急诊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现代医学,2007,35(6):491-492.

[2]于蕾.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护[J].当代护士,2009,(12):95-98.

[3] 向艳君,赛冬红,罗彦丽,等.ICU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的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4):44-46.

[4] 刘英,张春菊.外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J].中国医学杂志,2008,6(12):21-23.

[5] 周春华,邹碧荣,喻谦.浅议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职业危害因素[J].护理学杂志,2004,19(20):65.

[6] 凌瑞杰,喻维,汪毅.医院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治对策[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3):41-43.

[7] 景华.使用外科重症监护与治疗[M].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442.

[8] 张雪寒.手术室职业性危害及护士的自我防护[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5):200.

[9] 杨亚红.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策略[J].吉林医学,2008,29(4):344-345.

[10] 谢金辉,王建瓴,李海燕,等.职业接触抗癌药物对护士升值结局的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1,19(2):87-90.

[11] 张锦.ICU护士心身健康状态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88,33(2):106.

[12] 王红,陆卫国.护士职业危害的调查及防护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4):474-475.

[13]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9.

[14] 杨玉莲.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9):433-434.

[15] 白雪,赵新汉.论艾滋病综合防治的紧迫性[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13(2):31-32.

[16] 李映兰.美国护士的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3-634.

[17] 蔡志翔,李宛,李恩慈.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8):1440-1442.

[18] 张光慧,赵庆华,曹松梅,等.重庆市护理人员血源性疾病职业防护认识的调查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13):1348-1350.

[19] Sun Lining,Zhao Jianwen,Du Zhijiang,et al.Development of a nurse robot serving in infectious disease isolation wards[J].High Technology Letters,2007,13(3):261-266.

[20] Pineau J,Montemerlo M,Pollack M,et al.Towards robotic assistants in nursing homes: challenges and results[J].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2003,42(3):271-281.

[21] Lacey G,MacNamara S.User involvement i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 smart mobility aid[J].Rehabilit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2002,37(6): 709-723.

[22] Vladimir K,Chaitanya G,John N,et al.RFID in robot-assisted indoor navigation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In:Proceedings of 2004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M]. New York,2004:1979-1984.

[23] Oscar C,Yasuhisa H,Kazuhiro K.Control of walking support systems based on variable center of rotation. In: Proceeding of 2004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M]. New York,2004:2289-2294.

[24] 洪学仁,邓艳辉,蔡太生.医护人员操作中被针头刺伤情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2,17(6):449-451.

(收稿日期:2011-10-09)

护士职业安全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在工作中体验的一种负性感受,包括情感耗竭、工作成就感下降、对工作投入程度下降、身体疲劳等。护理工作以人为服务对象,在医疗卫生事业中,护理工作具有劳动强度大、回报相对较低等特点,逐渐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1]。国外研究显示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不仅影响到了护理工作质量,还影响到了护理队伍的稳定。研究显示,国外护士人才的流失相当严重。重症监护室中因患者病情重,护士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医院其他科室更大,因此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本研究调查10家二甲以上级别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3年5~7月选择我市10所二甲以上级别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护士共269名作为调查对象。纳入调查的护士在ICU工作时间超过1年,所有参与调查的护士知情同意。

1.2 调查内容

1.2.1 一般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状况、职称、护龄、从事重症监护的工作年限等。

1.2.2 职业倦怠调查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2]进行调查。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共22个条目,根据频率不同,每个条目计0~6分。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得分高、个人成就感得分低提示倦怠程度高。本研究以国内常模作为标准,感情耗竭27分、去人格化8分、个人成就感24分作为临界值。

1.3 调查方法

参与调查人员经过事先培训,采用规范用语介绍调查的目的、方法等。调查取得医院护理部同意,并取得被调查者的知情同意。问卷调查请相关科室护士长安排,尽量统一进行问卷填写。问卷独立完成,当场收回。对不合格的问卷当场进行修改和核对。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由两人录入计算机并进行核对。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或F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年龄:20~25岁118例(43.9%),26~30岁88例(32.7%),31~35岁36例(13.4%),>35岁27(10.0%)例。护龄≤5年145例,占53.9%,6~10年65例,占24.2%,11~15年34例,占12.6%,≥16年25例,占9.3%。专科工作年限≤5年180例,占66.9%,6~10年52例,占19.3%,11~15年27例,占10.0%,≥16年10例,占3.7%。性别男10例,占3.7%,女259例,占96.3%。婚姻状况:未婚166例,占61.7%,已婚103例,占38.3%。有子女208例,占77.3%,无61例,占22.7%。是否在编:是91例,占33.8%,否178例,占66.2%。汉族201例,占74.7%,少数民族68例,占25.3%。最初文化程度:中专136例,占50.6%,大专115例,占42.8%,本科及以上18例,占6.7%。最高学历:中专88例,占32.7%,大专143例,占53.2%,本科及以上38例,占14.1%。参加专科护士培训154例,占57.2%,未参加115例,占42.8%。参加人际沟通培训104例,占38.7%,未参加165例,占61.3%。被投诉34例,占12.6%,未被投诉235例,占87.4%。

2.2 职业倦怠情况

本组调查对象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与常模比较见表1。本组调查对象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 < 0.01)。

表1 本组调查对象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与常模比较(x±s)

2.3 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

对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护龄与情感耗竭维度相关,年龄越高,情感耗竭得分越高,而护龄以11~15年的护士得分最高。接受专业培训与情感耗竭和个人成就感相关,接受专业培训者情感耗竭得分更高,而个人成就感得分较低,参加沟通培训和被投诉与三个维度均相关,参加沟通培训者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得分较低,而个人成就感得分较高,而被投诉者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得分较高,而个人成就感得分较低,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2。

表2 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x±s)

2.4 职业倦怠多因素分析

见表3。将有意义的变量分别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常被投诉、参加过专科培训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维度呈正相关,而参加过沟通培训与其呈负相关(P均<0.05)。常被投诉与职业倦怠的去人格化呈正相关(P < 0.01)。参加过沟通培训班与个人成就感维度呈正相关,而常被投诉与其呈负相关(P < 0.05)。由此可见,常被投诉影响到职业倦怠的各个维度,而参加过沟通培训则能改善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

3 讨论

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的概念,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他认为在助人行业中容易出现。目前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机械重复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3-5]。表现为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不柔和,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或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患者态度恶劣等,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或转行[6,7]。情感衰竭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它被发现为职业倦怠的核心纬度,并具有最明显的症状表现。去人格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度申请等[8,9]。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教师、医护工作者等相关从业人员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这类助人的职业当助人者将个体的内部资源耗尽而无补充时,就会引发倦怠。不过,压力过低、缺乏挑战性的工作,由于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无法获取成就感,而产生职业倦怠[10]。

邓科穗等[11]对三甲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倦怠水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护士群体在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和人际敏感等因子上低于国内平均水平,总体上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该群体情绪衰竭处于中度水平、个人成就感较低,其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护士群体的情感淡漠和情绪衰竭对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好的预测作用。李会等[12]对三甲医院手术室新护士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的手术室新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56,P < 0.01)。有工作经历的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无工作经历者(t=2.673,P < 0.05)。新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与情绪倦怠感和工作冷漠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76,-0.263;P < 0.01),而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r=0.296,P < 0.05)。手术室新护士自我效能感偏低,职业倦怠感中情绪倦怠感为中度倦怠,工作冷漠感和个人成就感为高度倦怠。张红辉等[13]对ICU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共情能力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中度倦怠,个人成就感呈高度倦怠,情绪衰竭与自我效能、共情能力总分及换位思考呈负相关(P < 0.05),去人格化与自我效能、共情能力总分及3个维度呈负相关(P < 0.05),而个人成就感与自我效能、共情能力总分及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P < 0.05)。王霞[14]研究结果显示工作环境与护士的职业倦怠存在相关性。

在本次调查中,被调查者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而个人成就感得分显著低于常模,说明ICU工作的护士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情况。在相关性研究中,常被投诉、参加过专科培训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维度呈正相关,而参加过沟通培训与其呈负相关(P均<0.05)。常被投诉与职业倦怠的去人格化呈正相关(P < 0.01)。参加过沟通培训班与个人成就感维度呈正相关,而常被投诉与其呈负相关(P < 0.05)。由此可见,常被投诉影响到职业倦怠的各个维度,而参加过沟通培训则能改善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参加专科培训是培养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重要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参加过专科培训的护士情感耗竭维度的得分较高,而个人成就感得分较低。参加专科培训的护士一般是科室的骨干,在培训结束后也要承担科室的临床教学等,与未参加培训的护士相比较,其在临床中的工作更繁重,责任更大,付出也更多,因此其情感耗竭也更严重。护士的工作是助人的工作,与患者以及家属接触较多,在工作中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技巧很重要。在本次研究中参与过沟通培训的护士情感耗竭的得分低,而个人成就感得分高。ICU患者病情重,家属以及患者求医心切,容易紧张、激动,因此容易出现护患纠纷,护士容易遭到投诉,而投诉对护士是一种不良刺激,更容易导致其产生职业倦怠。因此在职业培训中应进行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沟通技巧,减少护患纠纷,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

综上所述,ICU护士职业倦怠情况较为显著,影响因素较多,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采取措施,以缓解护士的不良情绪。本次调查纳入研究的相关因素尚不够全面,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薛红,井绪菊,邵学景,等. 临床护士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调查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7):161-163.

[2] 宋双,张立力. 中文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 广东医学,2010,31(4):501-502.

[3] 张楠,李文,杨华,等. 济南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 29(7):493-496.

[4] 苏迅,蒋萍萍. 北京市部队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8):1192-1193.

[5] 杨淑红,李聪慧.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调查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76-77.

[6] 崔志清,易春丽. 护士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的关系[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7):546-547.

[7] 杨娟,王浩力. 临床护士特质焦虑与职业倦怠关系的调查[J]. 职业与健康,2013,29(15):1883-1885.

[8] 鲁先灵,万杰. 医疗急救人员工作倦怠社会心理因素的路径分析[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7):640-642.

[9] 谢家玲,尹学琼,李蓉,等.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8):1198-1200.

[10] 戴欣钰,冯艳琴,罗秀玲. 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 职业与健康,2013,29(11):1383-1384.

[11] 邓科穗,林武,谢秀英,等. 南昌市三甲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倦怠水平调查[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7):1027-1029.

[12] 李会,王永生,李艳荣,等. 唐山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新护士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感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6):1922-1924.

[13] 张红辉,刘怡素,何国平,等. ICU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共情能力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4):1619-1622.

[14] 王霞. 护士工作环境对职业倦怠的影响[J]. 护理管理杂志,2013,(7):460-462.

(收稿日期:2013-09-25)

上一篇:护士护理年度报告下一篇:护士护理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