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技术创新论文范文

2023-04-04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回顾了技术创新过程模式和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的研究文献,结合复杂产品系统特征,在第五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模式。

关键词:复杂产品系统;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系统集成与网络模式

1、问题的提出

复杂产品系统是指研究开发投入大、技术含量高、单件或小批量客户定制的大型资本品或基础设施,如大型电信通讯系统、大型计算机、航空航天系统、智能大厦、电力网络控制系统、大型船只、半导体生产线、智能大厦、大型矿山机械、能源化工综合体等大型产品、系统或基础设施,复杂产品系统由许许多多的子系统和零部件组成,涉及诸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技术领域的高度集成,创新难度大且失败率高,但是复杂产品系统作为现代经济的技术骨干,其创新意义巨大,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复杂产品系统作为一种新概念的提出仅有10余年时间,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的文献多采用案例研究,对典型的复杂产品系统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个案性比较强,从研究内容和思维方式上,主要基于复杂产品系统和大规模制造品的比较分析,突出复杂产品系统在创新上与大规模制造品创新的区别,而对复杂产品系统的创新过程、创新能力以及成功的关键要素则缺少系统完整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在回顾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模式,并深入剖析其微观过程,为有效管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提供参考。

2、文献综述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涉及创新构思产生、研究开发、技术管理与组织、工程设计与制造、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活动,根据Rothwell的观点,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经出现了5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技术推动模式、需求拉动模式、交互模式、链式或一体化模式、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式,前四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式属于传统技术创新过程模式,顺应了不同时期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每一代模式都存在着各自的过程特点和模式缺陷(见表1),因此,Ren和Khim等认为它们无力解释复杂产品系统的创新现象。

第五代创新过程模式,即系统集成与网络模式,本质上是第四代创新过程模式(一体化及并行发展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核心在于战略集成,是最适合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模式,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式强调协作者(用户、供应商、高校、研究院所、政府)之间密切的战略关联、使用智能专家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辅助设计与制造、利用仿真模型代替实物原型以及跨越组织边界的多组织协作。

复杂产品系统在产品特性、生产特性、创新流程、竞争战略与创新管理、组织结构和市场特性六个方面与大规模制造品存在明显区别,使得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难以划分出界面清晰的研发和生产这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Davis认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要经过概念产品形成和开发制造两个阶段,项目是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的核心,其创新最适合的组织形式就是项目导向型组织(prliect based organization,PBO),创新管理过程与项目管理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导致描述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的理论模型也与一般产品有很大不同,它必须是一个流程和项目相结合的过程,

陈劲等提出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三阶段漏斗模型,他们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分为涌现式创新、设计式创新和指导下创新三个阶段,陈劲团队选取了大型电站的集中控制系统、大型石化裂解设备控制系统、冶金厂的集中控制系统、水泥生产流程控制系统、核电站常规核岛控制系统等具有典型复杂产品系统特性的10个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模型,该模型与普通产品创新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任务分解、外包选择、集成联调三大阶段,反映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极端复杂性。

Davies等从价值链增值角度提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模式,将其分为早期阶段、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提供服务、最终消费者。

相比较而言,陈劲模型更为强调复杂产品系统研发过程管理以及模块化和外包等开发工具,关注复杂产品系统是如何被开发出来的;Davies模型则注重整个开发的价值传递和开发过程中需要的若干阶段,两者都集中反映了复杂产品系统的结构复杂性以及创新过程的阶段性和顺序性,但并没有考虑创新过程的集成性和企业不同职能部门在创新过程中的功能作用,特别是创新流程和企业系统的融合。

由于复杂产品系统的行业跨度大,从单一行业案例中总结的创新过程模型都有行业个性,如大型交换机是典型的复杂产品系统,但我国电话交换机技术的创新过程模式并不是完全符合第五代(SIN)模式。

本文基于系统集成与网络模式,结合企业组织行为特征,从理论上提出一种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模式(参见图1)。

3、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模式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属于一种特殊形态的创新过程,它建立在常规产品创新的基础之上,在本质上又与常规创新过程不同①,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是典型的第五代创新过程模式——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式,虽以单独项目形式执行,却不局限在项目范围内,而是在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中集成企业战略、职能、技术和项目等过程的企业整体协作活动,见表2。

Hakansson H等认为创新网络范式包括行动者、行为和资源等三个要素,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中,行动者已不仅仅是系统集成商、买卖双方,而且包括政府、高校、研究机构、银行、投资商等,不同类别的创新行动者在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存在明显界限,而且连接不同类别行动者间的媒介也不尽相同,如系统集成商与科研机构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通过市场实现连接,连接方式很多,包括成立合资企业或研究公司、鉴订合作R&D协议、人才培训、与政府联合资助研究项目等类型。

复杂产品系统主要以单位或小批量形式进行生产,不具有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的优势,且创新需要跨越企业边界,多参与者的协调整合,因此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战略比一般企业的技术战略更加系统和复杂。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的时间跨度大、创新成本高,所消耗的创新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各异,而且创新资源在不同阶段的投入强度是非均匀的,因此,企业必须根据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的规律来确定重点,使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在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模式中,五个过程在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

4、子过程的内在关系

(1)创新网络是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行为发生的环境,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创新网络即是外部动力源,创新网络中每一个节点同时又是创新活动过程的参与主体,网络主体直接参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系统集成商和原材料供应商、分包商、金融机构、学术机构、政府部门和用户等网络成员以复杂产品系统创新为导向,以合同契约为保证组成创新联盟,并成立项目组负责协调合作各方的利益,形成整个创新过程中的应变和协调机制,减少各成员间的磨擦,提高创新效率,创新网络可以缓解复杂产品创新

过程中的资源约束,金融机构的加入能增强资金实力以及资金运作效率,大学、科研院所的科学资源和技术诀窍拓展了系统集成商的技术宽度和深度,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减小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风险。

(2)战略过程是先导,战略指引创新的方向和所发生的领域,战略过程涉及组织发展的方向性要素,如企业哲学层面的愿景、定位和实践层面的程序、市场细分等,这些战略层面的要素决定了系统集成商的客户特征、行业特征、竞争对手情况和技术创新可能性,因此,系统集成商要在清楚地了解自身创新战略和竞争态势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和技术发展现状确定新产品的构思,结合企业能力确定新产品的研制,在开发过程中实现“战略一客户一产品一技术”的有效整合,在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的战略体系中,特别强调企业总体战略与技术创新战略的一致性和协同性,总体战略是企业完成使命、实现价值的一系列行为规划,是解决企业如何发展、走向何方的计划和大的方针政策;技术创新战略是总体战略的核心。

(3)职能过程是保障,企业的职能行为是为实现战略而进行资源的运用活动,在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中,职能过程表现为其他过程的服务和辅助,为创新过程提供资源保障,从价值链角度来看,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并非是企业研发中心或企业某个环节的独立工作,需要整条价值链上各个单元共同沟通协调的支撑,有效的职能过程为复杂产品系统提供充足的资金、合适的人才以及专用性资产的投入。

(4)技术过程是关键,从创新对象的角度出发,复杂产品系统的本质是技术复杂性,表现为涉及的技术宽度和技术深度都超出了单个企业的能力范围,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关键是技术上的突破能够实现最终的功能,由于技术复杂,所以技术积累、技术购买、技术融合与学习对创新过程至关重要。

(5)项目过程是核心,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的微观层面就是从概念设想到功能实现的项目流程,企业战略解决了企业在什么领域获取项目;技术能力解决执行项目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问题;职能过程则是项目资源的供给与调配行为;而创新网络增加了获取项目和项目成功的几率,其他四个子过程最终集成到项目过程中,实现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成功。

本文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模式看作为典型的系统集成与网络模式,构建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模式,集中描述复杂产品系统技术创新过程模式中的创新网络、战略过程、职能过程、技术过程和项目过程五个子过程及其内在关系,这对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对创新过程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产品;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监管深化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金融深化及金融自由化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推动了金融创新产品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金融风险及金融危机,尤其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金融创新产品风险所直接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发生已经表明,金融监管理论尤其是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理论已经严重滞后于金融实践的发展。本文在对金融监管理论进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对金融监管理论发展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深化理论及分析框架,这对于我国金融创新及金融监管理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金融产品创新实践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监管理论发展的阶段分析与比较分析

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监管的理论发展一直围绕着政府干预与市场自由进行演化,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及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实际需求紧密相连。金融监管理论发展的主要阶段如下:20世纪30年代以前以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自由主义理论为基础,以货币发行管制、存款准备金强制制度及存款保险强制制度等有关银行监管为主要内容,体现市场自由发展的主要思想倾向。这一阶段的监管理论反映了市场竞争有效及市场经济自由发展的主要特征,政府监管主要扮演“守夜人”的功能。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市场不完全性为基础,在金融产品的负外部性、金融产品的公共特征、信息不对称以及市场失灵使自由市场价格机制无法确保市场自动出清与充分就业的最优状态等基本认识的前提下,政府干预主义逐步增强,金融监管开始全面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期,金融深化及金融自由化发展促进了金融创新产品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金融深化理论、监管失灵理论、监管寻租理论、监管成本理论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及全球金融监管协作的大背景下,金融监管理论主要是以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和监管深化发展为主要内容。

金融创新产品的理论与实践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出现了严重的“滞胀”现象,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理论开始倡导向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经济传统进行回归,有关政府失灵的理论研究成果开始出现,市场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再次向主导思想发展蔓延。在金融市场实践中,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尤其是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彻底崩溃,金本位制度的废除,固定汇率制度转变为浮动汇率制度等等,导致金融机构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为应对金融风险、提高竞争力等,金融创新产品开始迅速发展,金融创新实践也促进了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市场失灵引起了政府监管的加强,而政府加强监管的实践在弥补市场失灵的同时,也产生了监管抑制、监管被利益集团“俘获”、监管寻租等种种监管失灵问题。哥德史密斯、麦金农和肖(Goldsmith、Mckinnon、Shaw)认为金融监管抑制了金融创新活力导致金融效率低下。斯蒂格勒(Stigler)提出了管制为被管制产业的利益服务的观点,认为政府管制经常会带来市场效率低下和社会福利损失;波斯纳(Posner)进一步研究指出,监管的需求和供给由于难以计量而无法证明它的实践作用,因此认为市场的正常运转不需要政府监管。Stigler和Posner还对金融监管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比较研究。古戈尔(Krueger)提出了寻租理论,认为政府监管会引起寻租行为而导致监管效率下降。

尽管监管失灵的相关理论对金融监管提出种种质疑,但市场失灵毕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客观事实。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以及金融监管实践介入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的逐步加强,新古典主义思想和凯恩斯政府干预主义思想的更多学者已经不再将争议焦点放在是否需要金融监管上,而是更多的放在如何更好地监管上,出现了功能监管、激励监管、资本监管、市场约束监管、法治监管等相关理论观点。博迪和默顿(Bodie&Merton)提出了功能监管理论,认为金融机构的创新和竞争会导致金融功能的加强和效率的提高。功能监管理论的主导思想就是同一类型的金融产品应该受到同样的监管而不管该产品是由哪些金融机构开发的,该理论直接影响了美国国会于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适应了金融综合经营的监管需求。有些学者建立了最优相关监管模型,并提出了让监管方拥有与没有保险的存款人相同激励的监管方法与对策以促进解决监管失灵问题。霍尔曼(Hellman)构建了资本监管比较静态博弈模型以对资本监管的帕累托效率进行研究;凯利(Keeley)认为要改善监管有效性就要注重市场对银行的约束力;格雷斯尔和施莱佛(Glaeser&Shleifer)对政府监管环境及监管执行与司法诉讼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法律秩序和监管执法水平低的环境政府监管比司法诉讼更有效,法律秩序和监管执法水平高的环境不需要政府监管,法律秩序和监管执法水平中等的环境需要政府监管与司法诉讼结合起来才有效。

在监管失灵有关理论蓬勃发展的同时,支持金融监管的理论也在不断地与监管失灵理论即自由主义思潮进行争论。明斯基(Minsky)提出了“金融体系脆弱论”,认为金融机构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引发金融风险导致金融系统内存的脆弱性,因而需要加强监管。格罗斯曼和斯蒂格利茨(Grossman&Stiglitz)认为由于价格机制扭曲造成金融信息成本增高导致金融效率低;斯蒂格利茨认为由于金融信息的不完全及不对称导致金融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卡肯(Kareken)等研究了金融产品的外部性问题,认为银行破产的社会成本比银行的自身成本高。

在有关市场失灵的理论与监管失灵的理论进行激烈争论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双方争议观点的理论融合。如,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萨谬尔森认为,政府和市场对经济的有效运作都是必不可少的,政府通过货币、价格、财政、金融、税收等工具或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而企业等私人部门则通过市场来决定价格和产出,因而所有发达经济体都呈现出某种混合经济的特征;斯蒂格利茨也认同监管部门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的监管失灵问题,但仍认为由于监管收益大于监

管成本,因而在政策建议上仍强调监管的必要性。

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及金融监管协作背景下,以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推进监管深化的全面发展。美国、英国及欧盟等相继进行了金融监管的全面改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了加强全球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即巴塞尔协议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20国集团峰会也相继提出加强全球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理论既没有简单地回归到向南主义市场经济的放任监管状态,也没有简单地对金融产品创新采取禁止式管制状态,而是针对金融创新产品的市场发展规律与金融经济的发展实际需求,围绕监管存在漏洞、监管不力、监管方法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监管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内容,从机制设计与完善角度推进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深化。

二、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深化理论分析框架

金融创新产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应的监管深化理论发展却是滞后的。抵押债务凭证(CDO)、信用违约互换(CD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等金融创新产品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在金融深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美国自1933年制定并通过证券法等一列法律以来,一直对金融业的发展实行严格的金融监管。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和金融竞争的加剧,美国金融业面临严重的竞争威胁,在自由化思想的影响下,放松金融管制的呼声越来越大。在金融自由化大背景下,美国经济学家Shaw提出了金融深化论,认为一个国家的金融体制与该同的经济发展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Mckinnon提出了金融压制论,认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与金融深化完全相反的恶性循环状态。金融深化论与金融压制论从正反两面强调了金融自由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促进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以及全球金融产品创新,推动了美国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但金融深化论与金融压制论对金融自由化所带来的问题却未进行讨论。

从市场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自由竞争,而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必须由政府介入以加强监管。市场作用机制失败时,需要政府介入以维护市场的竞争机制。但从政府失灵理论、政府寻租理论等相关理论研究结果来看,政府不仅不是万能的,而且会导致政府监管失败。因此,对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应对方式上,要进一步加强金融创新产品监管理论创新。

从金融发展的历史来看,金融交易的发展一直伴随着金融监管活动。早在17世纪,洛克(John Locke)就指出,自由意味着不受束缚和强暴,但这种自由应是法律所允许的自由。金融深化理论下的金融自由化发展应该是法治框架下的自由发展,而不是毫无约束的自由发展。绝对的自由是不可能存在的。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明确指出,经济活动的自由,原本意指法治下的自由,而不是说完全不要政府的行动。从自由的本质内涵及历史发展来看,金融自由化不是绝对的自由化,并不意味着没有约束。其实,恰恰相反,金融自由化应该是法治规则约束下的自Fh化,是增进市场秩序的自由化,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由化。金融深化论与金融压制论在推进金融自由化的同时,并没有提出金融深化相应的法治约束,也没有提出金融深化相对应的金融监管深化问题。因此,金融深化所推进的金融自由化应该是以“政府行动”为前提的,以市场法治监管为约束的金融自由化。那么,从理论分析角度来看,金融深化下的金融自由化应该是金融监管深化下的金融自由化。

从金融深化下的金融自由化所推进的金融产品创新实践角度来看,无限制的金融自由化必然会造成金融产品创新的泛滥,从而带来相应的金融风险,引发相应的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事实上,正是在金融深化的背景下,金融自由化促进的金融产品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引发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危机的影响因素众多,但监管问题是普遍认同的原因之一。如高(GAO)认为美国监管体系仍然处于一种分业分散的低效监管状态,无法适应混业经营的监管要求;巴利(Baily)、艾肯格林和巴瑞(Eiehengreen&Barry)等研究认为,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是引发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金融深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同时,必须进行相应的监管深化,将金融自由化纳入法治框架下,将金融深化配套以相应的监管深化。这样,不仅是对金融深化理论构建上的完善,也是金融创新实践良性循环发展的必然。

对于金融深化相对应的金融监管深化,既不是对金融自由化的放任不管或者放松监管,也不是对金融自由化的无限监管,而是从法治本意上推进市场经济发展角度来评价的。首先要将金融深化纳入一定的法治框架下,不留监管真空。哈耶克认为,一个功效显著的市场经济,是以国家采取某些行动为前提的;有一些政府行动对于增进市场经济的作用而言,极有助益;而且市场经济还能允许更多的政府行动,只要它们是那类符合有效市场的行动。从2007年次贷危机的监管实践来看,抵押债务凭证(CDO)、信用违约互换(CDS)等金融创新产品由于产品流程的复杂性及相应监管的缺乏,导致事实上的监管真空,以至于金融创新产品所引发的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最终引发危机。当然,监管深化也不意味着过度监管或无限监管,而是以促进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适度监管。过度监管或无限监管必然会妨碍金融自由化发展与金融创新,从而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金融监管深化理论创新研究主要针对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由于常规金融产品风险和监管一般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监管理论也比较完善,因此常规金融产品风险引发的金融危机等消极后果的可能性比创新产品引发的金融危机等消极后果的可能性要小。从监管实践角度来看,常规金融产品的监管机制比较完善,而创新产品由于产生时间不长,监管机制尚未完善,监管实践经验还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而在金融深化理论发展下,金融实践的推动是以金融创新产品为重点的,因此,监管深化理论创新主要是针对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

从前述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监管理论分析来看,这些理论一般都只是从一个角度来对产品创新及其风险进行解释或分析,具有理论的片面性或深度分析不够。如,柯恩和卡特(Kane&Gaa)等学者把金融产品创新归因于金融监管的促进作用,图法诺和怀特(Tufano&White)等学者则认为金融监管阻碍了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产品监管深化的主要理论观点就是政府行政干预要逐步减少,市场法治监管介入要适度,具体监管方法和监管技术要不断科学化以减少或代替部分行政干预措施对市场自由竞争机制的影响。当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市场法治监管介入过度,监管技术水平不高,就会限制和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发展,扼杀金融产品的创新思想,阻碍金融创新产品的发展;当政府行政不干预,市场法治监管过少,监管技术水平过低,就会导致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过度自由竞争发展,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容易积聚金融风险并引发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最终阻碍金融创新产品的发展;当政府行政干预尽量减少,市场法治监管介入适度,监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就会预防并减小金融风险的负面效应,防止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发生,从而从防止风险破坏金融经济角度来促进金融创新产品的发展。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现状和国际竞争力分析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顺差逐步扩大,整体竞争力不断改善,但由于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仍处于竞争的弱势地位,在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方面尚需努力。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竞争力

文献标识码:A

自我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生显著变化,首次实现贸易顺差41亿美元,我国逐渐从高新技术产品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变化的回顾,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状况的研究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增长源泉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且极具现实意义。

1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状况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一直保持增长(见表1),2002-2008年间,进出口总额从1507亿美元增加到7575亿美元,增长了5.03倍。2002年我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贸易逆差额达149亿美元,2004年以后,出口贸易额增长速度和幅度大于进口贸易额增长速度与增长幅度,顺差额不断提高。

1.1 出口状况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取得了突出成绩,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02-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从679亿美元增至4156亿美元,增长6.12倍,保持平均每年37.49%的增长速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逐渐上升,但增长缓慢,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平均为27.03%,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9.09%,比2002年提高8.2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30.60%上升到2008年的30.77%,表明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高新技术产品占据了重要的份额。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于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这3个高新技术行业的出口占到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87.54%(2008年)。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2005-2008年分别为81.15%、79.90%、80.39%、74.20%,其次是电子技术,所占比重为分别为11.22%、12.79%、13.13%、13.34%。

1.2 进口状况

在进口贸易方面,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总额快速增长,从828亿美元增长到3419亿美元,增长4.13倍。2002年、2003年我国是高新技术产品净进口国,出口量所占比重很低,进口额占外贸进口总额比重为28.05%,出口仅占外贸出口的20.85%,2004年进出口贸易状况发生变化,由贸易逆差转变为贸易顺差,且贸易差额不断扩大,由2002年-149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737亿美元,增加了886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占外贸进口比重逐渐上升,进口额占外贸进口比重平均为28.01%,且进口额占外贸进口额的比重每年均高于出口额占外贸出口额比重。

2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表明一国的某种产品是净进口还是净出口,从而反映该国生产的某种产品相对于其他供应该产品的国家来说是否具有相对竞争优势或劣势。其计算公式为:TCI=(Xij-Mij)/(Xij+Mij)。其中TCI 表示贸易竞争力指数,Xij和Mij分别表示i国j种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CI大于零,表示该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TCI小于零,则表明竞争力较弱;其取值范围为-1≤TCI≤1。

从表2分析看出,2005-2008年,我国工业制成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总产品的TCI指数均大于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较强的竞争力,工业制成品TCI指数平均值为0.22,从0.164上升到0.274,增幅为67.07%,高新技术产品平均值为0.077,增幅为97.96%,总产品平均值为0.102,增幅为59.72%,尽管高新技术产品的增长比例提高,但TCI指数低于工业制成品和总产品,竞争力不强。初级产品的TCI指数小于零,呈逐年下降趋势,竞争力较弱。由表3可见,2002-2008年,计算机与通信技术TCI指数一直为正,从2002年的0.323上升到2008年0.589,增幅为82.35%,保持较强的竞争力。生物技术2002-2007年为正值,平均值为0.243,显示一定的竞争力,2008年出现负值。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四类产品的TCI指数始终以负值出现,但TCI指数在不断提高,其中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的TCI指数处于-0.59~-0.852之间,接近-1,国际竞争力较弱。生命科学的TCI指数从2005年开始为正值,并持续上升,光电技术的TCI指数处于波动状态。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整体竞争力来看,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TCI指数首次出现正值,并在以后几年里持续上升,至2008年TCI指数已达最高值0.097,小于1,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力从整体上出现了实质性改变,但距离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强国还有很大差距。

3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存在的贸易状况原因分析

尽管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正稳定高速地发展,但出口产品整体水平较低,国际竞争力不强,以下因素制约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3.1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外资企业为主体,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产业处于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的生产加工环节,创汇能力低,企业普遍缺乏高研发、高投入的自主创新基础,自主创新能力弱。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关键技术来自国外技术投资或技术引进,导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研发水平低,影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技术水平,难以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3.2 出口结构不均衡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过于集中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2005-2008年,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平均达78.91%,电子技术所占比重平均达12.62%,生物技术、光电技术、生命科学、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等6个行业仅占很小的比重。由于自主技术、自主品牌开发设计的产品少,且集中在資金、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品上,更加速这一趋势的发展。

3.3 企业成长环境不利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外部成长环境不通畅,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速度。外资企业控制技术、融资、销售渠道,掌握竞争中的主动权,抑制本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多数企业由于抗风险能力弱、信用能力低等原因,缺乏稳定可靠的融资渠道。由于缺乏健全的信息和技术市场中介服务体系,难以收集国内外高新技术和市场信息,难以顺利实现从科研成果到实际产品的转化过程。

4 对策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巨大促进作用,但产品出口规模依然偏低,出口商品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完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鼓励政策,政府在税收优惠、金融、奖励等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二是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技术水平,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加强对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效应强的生产环节的投资,完善高新技术的配套产业体系的建立;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节约生产成本,有利于相互合作和协作,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四是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便利、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完善现有中介机构运行机制,为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供有效服务。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体系,加强对出口企业的专利和专有技术的保护力度。

参考文献

[1]孙志慧.近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现的新特点与发展策略选择[J].现代财经, 2008,(5).

[2]于芳.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与对策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0).

[3] 李磊.2006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07,(5).

[4]许倩.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7,(1).

[5]朱振荣,王文浩.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J]. 经济纵横2007,(11).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本文研究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遇到的问题,并针对具体的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展开研究,提出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控制对策,增强金融产品创新发展能力。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必然使得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成为必然趋势。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带来较为明显的市场经营风险,并在市场金融体系下,倒逼金融市场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有必要针对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的管控,并为其提供有效的金融产品创新的保证,以此来提升银行金融产品风险防控能力。本文研究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风险控制问题,并针对具体的风险控制内容,研究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问题,并针对具体的风险内容进行科学的防治,以此提升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能力。

一、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成本最低原则

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基本原则是成本最低化,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利润,保持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价值最大化。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而针对风险的控制投资成本是比较有限的,通常比较局限于交易成本、机会成本、风险成本等几个方面内容。

(二)效率最大化原则

银行金融风险防控的过程中,不仅要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同时要体现风险的最低化,不仅要保持损失的最小,同时要有效的降低银行金融风险控制成本,寻找银行金融风险防控的平衡,以达到良好的金融风险防控目的。銀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根本体现是体制的创新,也是产品的创新,创新的效率决定着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体现了银行金融产品的发展能力,对银行金融产品的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了不同推动作用。

(三)收益最大原则

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在体现收益的前提下,以最大收益目标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获取最大的经济价值,同时合理控制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以提高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效率,降低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以增强银行金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最终目标是体现其收益目标的最大化,是其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其进一步扩大影响力,降低经营风险的动力源泉,是从根本上发展银行金融产品的重要体现。

二、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遇到的问题

(一)创新的思想意识不高

银行金融创新创新的思想意识不高,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产业,其不仅占据了较大的金融市场份额,同时其在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传统银行金融产品受到了一定的威胁。所以有必要提高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首先,管理层对金融产品创新的认知不足,导致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存在盲目性,且创新的人力、资源等浪费比较严重,极大的造成了银行的经济负担。其次,银行金融产品的抄袭现象普遍,抄袭产品缺乏创新,金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足,造成了银行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大量同质化的银行金融产品必然使得其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不断增加,且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控难度高,极容易发生较大的金融风险,造成银行经济上的损失。

(二)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对创新比较排斥,且银行金融产品缺乏创新的体制机制,这就造成了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难度加大,创新的风险提高,使得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受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金融产品的创新是一个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需要合理避免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加快金融体制的健全发展,才能满足金融产品的持续稳定创新发展需要。首先,构建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健全,银行金融产品本身存在着诸多的风险,且不利于银行金融产品的持续稳定创新,更加不利于银行金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因此,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体制是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有必要针对银行金融产品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增强银行金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保证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活力不动摇。并以此为契机,推动银行金融产品的全面综合竞争水平提升,保持银行金融产品能够以健全的体制增强创新活力,激发其持续稳定创新的体制机制保证。其次,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需要合理的控制其金融风险,在金融风险的有效保证下,加快银行金融产品的持续稳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使得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满足。因此,银行金融产品的持续稳定创新过程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更是对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重大体现,也是对传统金融产品的刺激,提升银行金融产品网络化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

(三)科技创新与金融产品融合的难度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已经成为银行助推的产品。且金融行业产品创新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联日益加大,虽然促进了银行金融产品的网络创新,但也为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带来了更多的风险,使得银行金融风险不断加大。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行为缺乏完善的审批流程和监督机制。

总体来看,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需要体制机制、相应的思想意识以及技术的保证,在三者的配合下,才能实现银行金融产品的持续稳定创新与发展,并保证银行金融产品的进一步加速创新,奠定银行金融产品的技术创新以及风险防控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所以,有必要针对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提高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能力,降低金融市场的风险,为银行金融产品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防控的对策

(一)提高银行创新思想

提高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思想认知。与互联网相互结合,发展互联网金融,并再一次开发网络金融市场,占据更多银行金融市场份额。同时,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开发风险防控系统,对银行金融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给予一定的重视,并提供全面多元化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银行金融系统,为银行金融产品持续稳定创新提供更多的保证。因此,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防控技术创新,才能更好的助力于金融产品本身的创新与发展,为其提供更坚强的技术创新后盾。另外,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是在其主动发展的基础上,开发金融产品的过程,需要从思想意识上重视金融产品的创新,更需要从本质上提高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尤其是构建银行金融产品风险防控部门,可以从根本上保证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需要得以满足,并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收益的最大化,经营风险的最低化。所以,必须要重视提高银行金融昌平线的创新思想意识,从思想上加快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能力提升,奠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基础。

(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完善银行金融监管体制,积极履行银行金融监管的基本职能,并对银行金融监管法律规范加以完善,以此来促进银行金融监管法律规范的完善,增强银行金融监管的适应性发展能力。积极采取银行金融风险预防措施,以加强银行金融市场的有效控制。首先,有关部门应当针对银行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加以完善,制定银行金融风险防控体制,由证监会等对共同完成对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的有效防控,并在此基础上,加快银行金融风险机构的建设,实现对银行金融产业的全面监管,以促进银行金融产品持续稳定创新的基础上,增强银行金融产品的持续创新与发展能力。其次,完善银行内部金融监管,构建内部金融监管部门,重视对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可是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有效规避,最大程度的降低银行金融场盘创新的风险,并保持银行金融产品的持续稳定创新需要得以满足。

(三)健全金融信息共享机制

积极构建银行金融风险共享机制,转变银行金融风险监管方式,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可以加快金融产品创新。通过构建金融信息共享机制机制,提高银行金融风险预警能力,并在共享信息的协助下,实现金融风险的有效监管,极大的降低银行金融风险的发生几率。并依托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对金融风险的全面监管,为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更多保障。而银行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对可能存在风险的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对存在漏报、瞒报等行为的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行为加以控制,严格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降低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的风险。通过严格的金融市场准入制度,加快银行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以保证银行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激发金融市场创新的活力,并对银行金融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有效避免银行金融产品的评风险。

综上所述,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控制,必须要依托于信息技术才能促进其创新发展,实现产品创新与风险的双向创新控制,并增强银行金融产品的竞争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产品,满足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的需要。因此,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及风险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构建风险防控机制以及创新机制,才能保持银行金融产品持续稳定创新的需要得以满足。

(四)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必要性

銀行金融产品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同时也是银行金融市场商业化发展的重大调整。在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多经济利益之时,为银行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同时满足用户对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的需要。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社会个体对金融产品创新发展要求持续稳定的提升,不仅从本质上增强了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能力,同时从形式以及内容是对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给出了思路,对其多元化、多层次创新提供了保证。因此,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同时期,人们对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要求不同,但银行创造经济利益,获取经济价值的目标是不变的。因此,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必须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以人们的消费需求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并增强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水平。在合理控制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基础上,保持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更上一层楼,构建金融产品创新体制机制,以确保银行金融产品持续稳定的创新与发展。

四、结论

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符合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环境下,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银行金融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银行金融服务以及产品多元化发展是广大用户的基本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传统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是提高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其对互联网金融相互促进发展的关键。因此,银行发展多元化的理财产品、金融服务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方法,也是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创新进步的重要体现。(作者单位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设计中,材料和设计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材料是产品设计的物质基础,材料的创新运用具有升华设计灵感,将设计创意转变为现实的能量。每一种新材料的出现都会为设计实施的可行性创造条件,并对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给设计带来新的飞跃。出现新的设计风格。产生新的功能、新的结构和新的形态。但设计中的材料问题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关于材料创新应用的理论研究较少。文中针对先锋设计师的作品,分析他们的材料实验性设计,归纳出材料在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引导设计师勇于进行材料探索、关注材料与设计的相互作用,积极评价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使材料成为一种创造出革命性新产品的催化剂。

关键词:材料:创新:实验性设计

材料是产品设计师、艺术家们用来表现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们对生活感觉的主要表现方法和手段,也是构建社会文化形态的最主要的载体。在产品设计中,材料是产品设计的物质条件,是产品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材料以其自身的特性影响着产品设计,是设计师们传达设计观念、实现设计功用、表现设计风格的重要手段。材料不仅保证了维持产品功能的形态,并通过材料自身的特性满足产品功能的要求。成为直接被产品使用者所视及与触及的唯一对象。设计师在熟练地掌握材料的功能特性、感觉特性与符号语义后,将各种设计理念与之特性相结合,可以赋予产品设计新的创意。

1.材料的创新实验

设计师对材料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创意,是对设计材料的深入观察和思索,是设计师构思的集中体现。材料是设计师产生灵感和创新的手段,同时也提供给观者自由联想的天地。毫无疑问,设计材料已成为现代产品设计创意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也是最具个性化的表现语言。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性为产品设计提供充分条件。它赐给设计者更多更全面发挥才智、探索表现和创造的机会,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视觉上更为丰富、更具诱惑力、更能感动人的效果。

设计师能够通过实验来挑战材料的特性,并通过新的加工处理方法揭示材料先前没有被认识的,具有吸引力的属性。对于材料的实验性尝试为创意的产生提供了机会。这些实验通常是较为客观的。但也可能具有抽象性和随意性。偶尔依靠设计师的潜意识和本能来进行设计也是富有成效的。即兴的试验或练习不需要被认可和接受,也不需要遵照标准的设计规则,它试图让思维自由的发挥并使设计师发现新的可能和方向。

设计师通常需要通过设计材料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从构思创意向实体产品转化的过程中,新的想法会在制造加工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和发展。当不懈的探索态度有助于设计师创造性的表达时,当流畅的思维淋漓尽致地带给设计师愉悦的经历时,传统的规则就被打破了。投机性的实验不应该在思考方式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当许多常规的方法变得平庸和乏味时,设计师也许可以放纵一下自己的思维,在设计程序中,无序和有序的方法都可以实现应有的平衡。基于这些原因,许多一流的设计师、艺术家和手工艺者都热衷在“愉悦的时间”中进行设计研究,不忽视和放弃一些创意概念,在无压力的环境下尝试着一些无关紧要的创意和想法,因为这些创意概念通常是动摇一切常规的火花。所以,材料的创新实验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2.设计中材料的创新应用

现代设计材料种类不断地扩充,以适应不同的产品需求。随着各种新型材料的开发和投入,扩展了产品表现的材料领域。再者,各种现代设计风格的影响,从观念上打破了材料运用的界线,强调材料材质的表现力,促使对材料材质特征的新认识和完善。

2.1材料特质的探索与创新

材料作为设计的构成要素,以其丰富的种类、不同的材质特征和多样的造型形态,构成千姿百态的直观形象。现代设计通过不同材料来体现美感,而材料的运用则成为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环节。对材料的选择和表现形式的运用,实质上是对材料进行再创造。这会诱发设计师产生丰富联想和创作的灵感。对于材料特质的探索与创新,不仅要重视材料自然质感的表达,而且要拓展材料人为质感的应用。自然质感突出材料美,价值性强,以“稀”为贵。而人为质感突出工艺美、技巧性强,以“新”为贵。设计创意不同。效果也不同。

尽管设计师一直致力于探索和应用新的材料。但是研究普通材料使用的可能性也许更加能够吸引设计师,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具有挑战性。传统材料种类的多样化及其应用方式的变化往往会对设计带来新的启迪,传统材料创造了许多既在使用方面发挥了材料优势,又具有创造性和美感的视觉形象。为设计的探索和发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的常规材料进行不同的测试研究,观察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应用,创造性的思考和评估其设计应用的价值。在设计中不乏利用材料特征性能而具有独特美的设计作品,这些作品是顺应与表现材料特征性能的造型。

如今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旧有的材料仍然在改进并发挥其光芒,同时新材料每时每刻都在诞生。新的材料具备新的审美特性,新的艺术产品体现了新的材料风格,新的审美观念也应运而生了。一些新材料正以其某方面的过人之处慢慢的普及,它不仅能弥补传统材料的某些缺点,还给设计师带来了更多选择。新材料的产生往往引起设计的根本革命,促成设计的飞跃,使从前认为不可能的设想如今变成了现实。新材料是设计师创新设计的重要着眼点之一,设计师通过尝试采用新材料对传统命题进行革新,设计出极具创新性的作品。设计师要时刻关注最新动态,思考怎样发挥新材料的最大优势,巧妙的运用到设计中去。如宝马概念跑车,车的外壳采用的是某种无缝光滑纤维材料,这是一种灵活,高度耐用、防水且极具扩展性和可塑性的抗织物材料。汽车像被赋予了柔软的皮肤,又像穿了一件带拉链的衣服。随着汽车的开动,它的外形可以不断变换来适应空气阻力,车灯还能像人眼一样眨动。由此可见,新材料的应用使汽车的未来更有灵性,跟人的关系更加亲近。

2.2材料工艺的探索与创新

材料一旦被选择后,便是考虑采取什么样的表现技法将材料语言营造出特定的设计效果。因此对材料的成型加工、组合变化是一种创作的升华过程,是设计语言更具生命活力的催化过程,也是对设计的创意予以最大限度的拓进。当设计师抛开常见的应用技术手段,借鉴甚至试验新的成型技术、表面加工技术,对传统材料的成型性、表面肌理等进行大胆尝试。并使用不同的实践处理手法进行实验时,令人兴奋的创意就会产生,新的潜在市场机会就会被发现。

材料具有自身的材质特征,加工技术又使这些特征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形成材料的外在美。对于成型制造、组合装配、表面处理等方法的应用常常与特定的材料紧密联系。并直接预示着特定的设计形式。但是,在对其他种类的材料进行设计加工时,这些方法同样可以被灵活运用,进而产生与常规设计生产实践完全不同的效果,这样做的结果常会获得富于启发性的回报。不应固执的认为材料仅仅适用于某种特定的工艺方法。不要用一种永恒不变的方法去研究和评估材料的应用价值。将材料和工艺风格进行有机联系,可以为进一步对材料和设计进行混合、匹配探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日本设计室Neodo的作品Blown灯,这款灯的设计灵感来自日式的chochin灯笼。它采用了合成纤维的新材料smash。这是一种无纺聚酯长纤维,可以热压成型,轻盈而耐撕裂,光线穿过时会有美妙的光影。他们意识到,smash的特殊性质使它们的形状能够像吹制玻璃一样成为无接缝的灯笼(图2),这种工艺借鉴为新产品的诞生创造了条件。由于smash在超过80℃的温度下会变形,所以设计师选择了低温、节能的LED灯泡与之相配。

2.3材料的跨界创新

为了保持开放和灵活的思维,许多先锋设计师会暂时跳出本学科的范围领域,抛开自身的传统思维方式进行实验性研究。以这种方式,建筑师去设计产品,产品设计师去设计建筑,甚至汽车设计师去设计空心粉,这些在新的领域进行的短暂尝试帮助设计师引入了新的思维方式。

设计师需要跨越学科的界限,去了解别人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能够帮助设计师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拓展其视野。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去复制别人所做的事情,而是要找到可供学习借鉴的知识,在不同学科之间创造建设性的对话。跨界的方法并不需要设计师随意的变换学科信念,而是要求他们了解周边学科,审视周边学科,然后进一步着眼未来。

如果设计师能够从不同角度考虑并超越限定的语境,那些在其他领域习以为常的实践方法就会成为启发设计师灵感的有价值的资源。在某个领域被过多使用的材料和方法可能会带给其他领域超乎想象的成果。看似平庸和不变的应用方法需要设计师对其进行重新挖掘。图3为罗恩·阿拉德设计的混凝土音响。混凝土本来是建筑材料,罗恩·拉德把它运用在产品外部装饰上,粗犷的肌理与音响的精致音效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类设计以打破常规的材料应用给设计界带来了新的风格,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以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打动人们。有些或许没有批量生产,但他们给设计界带来的冲击是不可忽视的,它告诉设计师:只要你敢于探索和实践,材料也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东西。

3.结论

材料创新实验作为一种现代设计创作活动,离不开材料这个载体。它首先要考虑到不同材料的性能和特征;其次,要体现材料的形式美,充分利用材料固有的形式特征;再次,要挖掘材料的非常规特征。众多材料创新实验,从正面和侧面证实材料世界有着极为广阔的未知新大陆。材料自身有着巨大的发掘潜力。当今材料科学日新月异。材料从种类到加工技术都在以加速度发展。材料自身不会去做设计,但它拥有提升和加强设计创意并吸引用户关注的能力。非传统的运用材料的方法往往预示着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而且会进化到可行的应用阶段。或者影响到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将设计材料的范畴拓展到最大范围,突破传统,勇于实践,才能独树一帜,开拓创新,探索出不同的设计风格。

上一篇:科学技术专业论文下一篇:智能科学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