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项目论文范文

2024-01-19

电力项目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变电检修技术是影响电网系统运行的重要因素,提高变电检修技术,注重检修技术的应用策略,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平稳长效运行的重要的保障。文章主要就变电检修技术进行概述,并对当前变电检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变电检修应用实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变电设备;检修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电网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中不仅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还要保证安全、可靠的运行,才能够满足人们对供电的需求。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设备的检修,是对变电器中存在的故障进行预防,在电网日益发达的今天,用户对变电设备的可靠性逐渐增加,所以变电运行设备的检修技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变电设备检修主要内容

1.变压器设备检修。对于变压器的检修,应该根据变压器的型号明确变压器的检修项目、检修周期、质量以及工艺要求等技术标准,并按照相关电力变压器检修工艺规定执行。在具体的检修内容上,主要是对变压器本体以及套管进行电气试验,同时检查变压器是否存在绕组变形、密封不良或者是渗漏油等问题,检查变压器各项零部件是否完好。此外,还应该对变压器的有载调压开关、冷却装置以及负载能力进行系统的检查评定,并及时处理故障问题。

2.断路器的检修。对于断路器的检修,主要是对断路器的绝缘状况、气体以及真空断路器的真空度等进行系统的检修,确认变电设备运行区域的短路容量小于实际短路开断容量,以保证断路器操作机构能够正常动作,同时确保动作形成、电压、气压等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要求,。

3.隔离开关。对于隔离开关的检修,主要是检修隔离开关的动作情况、触头接触以及绝缘状况,确保隔离开关能够灵活动作,闭锁可靠,同时外部没有锈蚀以及脏污,各个辅助接点安装牢固,并能够准确动作。

4.互感器的检修。对于互感器的检修,主要是检查互感器的部件是否完整、绝缘是否损伤、接地是否良好,互感器的油位是否正常,通过检修确保互感器各项参数指标满足。

5.避雷器。避雷器的检修,主要是确保避雷器的完整,现阶段由于在电力设备中主要使用复合绝缘氧化锌避雷器,因此应该针对高强度树脂内绝缘、金属端头、接线螺杆、氧化锌阀片等部件的检查。其次,要确保接地状况正常,不存在闪络问题,同时检查避雷器的密封是否良好,金属件是否存在不正常变色或者是熔孔腐蚀,确保放电记录器正确动作,各种预防性试验项目结果合格。

6.电缆。对于电缆的检修,主要是检查电缆护管是否锈蚀、电缆头的绝缘子是否完好、引出线的线夹是否牢固、电缆两端的铭牌是否规范以及电缆的弯曲半径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等一系列的内容。

二、变电检修中现存的问题

1.对变电检修认识不足

由于某些企业对变电检修认识不足,在电力系统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完全不会考虑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对相关的维护检修知识不了解,人员配备不到位,直到设备运转出现故障才会着急维修,如此便会造成较大的人力财力的浪费,同时影响电力的正常供应而由此带来更大的损失。

2.检修人员业务技术水平较低

在有些电力单位,电力检修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使得这些人的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变电检修工作的要求。同时,由于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引入,没有经过及时培训的检修人员所掌握的检修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电力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更新,现有的一些年龄较大的检修人员很难快速的掌握应用新技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变电检修的结果。

3.检修工作不到位,记录不全面

有些工作人员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在进行检修工作时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修,同时,在进行检修工作的记录中,由于有些变电所的工作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变电检修培训,往往不知道进行变电检修工作记录的重要性,不明白对于检修工作中进行技术要点记录和成本分析的重要性,造成变电检修记录不明确或不完整,影响变电检修结果的分析。

4.检修设备过于落后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地区发展的差异性,贫富差距较大,导致某些地区因为没有资金支持所使用的设备较差,影响检修效果。另外由于一些供电所所使用的设备已经到期,相关配件很难找寻,这就加大了变电检修工作的难度,也使维修费用大大增加。

三、变电设备检修管理措施

1.重点完善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状态检修作为变电设备最重要的检修方式,也是最具有实际效果的检修作业方式,具有检修成本低、技术成熟可靠等一系列的优点。其內容为通过对变电设备的状态监测,并按照检测以及分析结果,对变电设备开展的状态监控、故障诊断以及检修决策等维护管理。对于变电设备的状态监测,主要有定期解体检点、离线监测以及在线监测等几种手段,应该根据设备的不同等级确定监测手段,并对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准确的评定。对于设备的故障诊断,可以综合采取振动诊断、噪声诊断、射线诊断污染诊断以及专家诊断等几种方式,准确的查找变电设备的故障问题。通过系统完善的状态检修工作,为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转提供技术以及管理保障,确保变电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强化变电设备检修实施质量管理。对于變电设备检修工作应该强化基础工作,制定并完善各类管理规章制度,以确保变电设备检修工作时刻处于可控状态。在变电设备检修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执行实施标准化的施工作业,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确定变电设备检修项目、检修内容、检修标准开展检修工作,对于重要关键设备的检修,必须进行必要的电气设备试验验证,确保设备各项技术参数指标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此外,针对变电设备的检修还应该制定变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组织供电企业自检作为基础,由运行管理单位、电业局等部门总体把握验收工作,以确保对变电设备检修工作质量的提高。

3.对变电设备检修工作队伍强化技术与安全培训。首先,供电企业应该针对变电设备管理队伍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尤其是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巡回检查制度以及岗位责任管理制度,通过责任管理的方式督促设备检修管理部门及时的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故障问题进行甄别处理。其次,应该针对变电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升级,及时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变电设备技术性能指标以及运行管理要求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变电设备运检修管理维护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提高设备检修质量。第三,由于变电设备检修工作安全隐患较多,因此必须针对安全检修管理技术进行专门的培训管理,以避免由于设备检修管理操作失误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方向

伴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变电检修技术必然也会持续发展,并且这一技术必然会朝着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如伴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未来可能会实现智能化监视检测,检测装置会在没有人员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对电力系统相关的部位进行实施监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自动采集存储传送给技术人员,技术人员根据传回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以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同时,一旦检测到某些故障的发生,在传回数据的同时可以预先自动在第一时间做出某些特定的维护工作以防事情恶化,待到技术人员赶到再进行全面的抢修。某些小型故障或许可以不必检修人员亲自到场而可以自动修复。同时,某些设备还可能实现自检而不用专门安装第三方检测设备来进行检测。

五、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力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必然会不断发展,因此作为电力系统的衍生行业,变电检修技术必然也会不断发展,在突破现有技术缺陷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以满足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陈胤谕.提高电力检修技术水平强化施工安全意识[J].科技展望.2016(04).

[2]雍军.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8).

[3]冀永华.基于变电检修技术与管理的研究[J].硅谷. 2015(01).

电力项目论文范文第2篇

伴随着国家投入大量的资本、资源,主要提供知识型服务的电力设计类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提高。电力设计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其服务的质量和有效性,往往取决于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所以人力资本成为了电力设计企业的最大资本。对知识密集型的电力设计企业来说,不断更新知识和积累有益的经验,是保证提供优质设计咨询服务的基础和源泉;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吸引和留住电力设计咨询人才,是电力设计行业实力建设的核心。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项目管理模式下的动态薪酬管理体系对于日益开放的中国电力设计企业显得尤为迫切。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传统的薪酬体系与实际脱轨,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因此,面对市场竞争和体制改革的双重考验,对改制后的电力设计企业的薪酬体系进行科学再设计,使得企业更加有效地开展薪酬管理,才是解决当前问题关键。

1、体系内涵

在生产活动中建立以项目为主体的薪酬管理体系,与工程实际完成情况相结合,形成动态薪酬管理体系。

动态项目核算体系以经济责任制为核心,配合项目金评估会等手段,将经济责任制与工程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动态项目结算体系以工程进度为项目金发放主要依据,结合工程质量、服务等进行动态考核,形成项目结算与工程管理挂钩。动态项目核算体系和动态项目结算体系以增强服务观念,激发生产经营活力、鼓励技术进步,提倡机制创新为目的,形成生产与薪酬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

核算和结算体系各自包含不同的流程,各项流程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确保管理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体系的实质是项目金的动态管理,以项目金核算为基础,以薪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考核和发放为形式,最终达到依托项目薪酬动态的目的。构成了项目金下达→项目月度预结算→项目实施考核→项目金相应奖罚→项目开展,实际情况发生变化→项目金调整→项目完成→项目最终考核→项目完成结算一个闭环流程。在这个流程中,把薪酬动态管理的要素整合串联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流程,使工作由始至终构成一个封闭的回路,确保项目管理工作科学、高效、有序开展。

2、体系结构

项目管理模式下的动态薪酬管理体系共有三层结构,第一层为定义层即项目管理模式下的动态薪酬管理体系为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结合实时考核和调整,对于职工薪酬进行动态控制的体系;第二层为职能层即此体系的相关职能分配在由动态项目核算体系和动态项目结算体系中,两个体系共同作用,形成大体系循环;第三层为运行层即此体系的具体运作完全依靠动态项目核算体系下的经济责任制、项目金评估会议、经济责任制补充规定和动态项目结算体系下的项目金月度预结算、项目金实时考核和项目完成结算来实现的。

3、体系内容

1)动态项目核算体系

(1)经济责任制

各类设计项目实行以项目管理为中心,项目金实行总额包干制,按项目核算。项目立项后,依据经济责任制进行项目核算。项目按六类划分,即:变电工程、线路工程、系统工程、通讯工程、可研项目、投标项目。项目金基准值依据专用标准值作为技术,考虑项目的设计规模、技术难度、作业距离等因素综合确定。

项目金由经营部项目管理人员计算确定、经营部主任审核,经营院长批准后,下达项目组。

(2)项目金评估会议

项目评估会议由项目小组人员参加。项目评估小组由经营副院长、生产副院长、总工、副总工、经营部主任、相关生产部室主任等组成,必要时邀请专家参与。新型项目、零星工程或临时性工程任务,经济责任制中无明确的项目金,全部由院项目评估小组进行评估,依据评估会议结果下发项目金。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情况发生变化或项目组成员对项目费用有分歧意见时可提出申请,依据评估会议结果对项目金进行调整。

项目金评估会议补充了经济责任制中未涵盖部分项目金核算的空缺,同時应对了目前项目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对动态薪酬管理进行了有力的补充。

(3)经济责任制补充规定

随着经济责任制的实施的日益深化,业主需求的多元化,设计范围的不断扩展,原经济责任制不能完全满足动态薪酬管理。不断出台补充规定,对原经济责任制的部分条款进行解释、细化,对新型工程核算进行了补充。

2)动态项目结算体系

(1)项目金月度预结算

项目金实行月度预结算,以实际进度为基础,项目金各阶段按照相应工程进度比例进行结算。

项目金的月度结算作到了奖金与工程进度的同步,使员工的工作量在薪酬中得到了体现,真正将动态项目结算体系落到了实处。

(2)项目金实时考核

定期回访顾客了解工代服务质量;每月对所有开展工程进度情况、创优执行进行核查;工程考核结果在每月月度例会上进行通报。对工程进度未按计划完成项目、工期不满足业主需求、与业主的配合和服务不到位、工代服务不及时的项目依照相关规定扣发相应项目金。

项目金实时考核做到了薪酬管理在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控制,通过动态考核使薪酬管理与项目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3)项目完成结算

项目完成后项目组提交项目结算申请。经各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发放。

体系从工程质量、服务、进度、成本等各方面对工程进行评价总结。工程完成结算做到管理体系对工程的奖罚并用,是工程动态结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以后项目组的项目管理起到了积极引导的作用。

电力项目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电力资源的供应已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电网建设为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电力设计及施工的过程中,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项目管理方面的问题,不仅会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会对社会效益造成不利影响。只有不断改进电力项目管理方式,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使电力企业始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力设计;项目管理;电力工程施工

引言

就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事业发展状况而言,不管是国家出台的政策还是财政拨给的资金,都能体现出国家对于电力设计及施工事业的支持以及肯定。而电力工程也不负众望,一直处在蓬勃发展的状态,且已取得非常大的成果。然而若是参考具体的例子,之前的施工方式已然有被淘汰的趋势,而这也与其消耗资金量过大有着直接的关系。若是资金投入量进去,却没有收获到相应的效率,甚至还有所不足,那么对于电力工程的开展形式就要开始一定的转变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的需求与企业盈利的愿景也使得电力工程不得不走向新的管理模式,而这也推动着相关的企业愈来愈重视使用新兴的电力工程技术,以使得工程水平得到保障,并有所提升。电力建设中的项目管理需要综合企业各方面的内容,根据工期要求做好内部规划。合理控制工程进度,推动我国现阶段电力建设的稳步发展。

1.开展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

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质量管控是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现对管理的优化,提高对施工各个环节的全面管控和协调,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同时可以加快施工进度。通过加强对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的管控,可以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提高施工作业规范率。由此能够极大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投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协调是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管理人员能力的一大标志,只有通过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默契度,使企业员工凝心聚力。对电力企业正在开展的智慧服务提升工作起促进作用,为智慧服务、动态服务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1]

2.电力设计的原则

电力设计相关工作包括短期(1-5年)、中期(5-10年)和长期(10-30年)发展规划,这三种规划工作虽然在规划期限和工作内容上存在差异,但均是指导电力设计的重要内容和依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2.1周期性原则

首先是周期性的原则。对于电力设计而言,其运行的模式以及相应的准则可以说是非常严格的,并且电力系统的体量一旦超过一定的程度,就不可避免地要走上严格的程序化这条道路。故而,电力设计一定会带有周期性的特点,以使得工作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2安全性原则

在电力系统的运作过程之中,安全是必不可缺少的准则。电力的运送如果不以安全为基准,就无法正常地运作下去。故而,在进行电力设计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排查可能會造成不良影响的安全隐患。并在定期的功能检测中测试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及运作的质量,使得电网的工作能保持安全可靠。

2.3节约原则

电力作为现代生活最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必须要做到尽可能高效率地使用,以防范不时之需,并降低运作的成本。在进行电力设计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采取各个有效的措施及新兴技术,以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能够得到节省。另一方面,在使用时也可以制定详细的科学方案,以节省运作成本。

3.当前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一套有效的电力工程管理体系与制度

电力工程单位之间合作也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各个范围部门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基本都是独立发展的,这样的合作关系不仅对项目的发展与工程的进程没有帮助,还对电力工程的相关资源进行了消耗,大大提升了电力工程的成本。如若不能对电力工程的相关费用进行及时的交付,电力工程就会出现安全事故。此外,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体制还存在诸多缺陷,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在电力工程的建设中,还要注意人为因素对工程安全的影响。

3.2施工现场的管理问题

一方面来说,施工方应当严格地审核施工人员的相关技能水平,并对有关的证明做到不含遗漏的审查。尤其针对一些特殊的工种及作业人员,务必要让他们做到持证上岗。如果追究到没有相应证件的施工人员,需要第一时间禁止他们继续工作,并督促他们获取符合工作要求的相关证件。另一方面,施工方应当展开适当的培训工作,在技术上给予施工人员足够的援助,以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得到提升。

此外,电力设计的工作人员应当详细地对危险源做出分类与归档,并依据这些档案作为指导对电力系统中各个部位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分析,以做到防范于未然。

3.3在电力工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当前,我国对电力工程的管控还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整个工程建设缺乏指导性和科学性,导致许多参与电力工程建设的人员只能凭借相关的技术与理论以及员工的经验对电力工程进行建设,提高了电力工程中的安全隐患,最终导致电力工程建设中频发安全事故。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缺乏相应的项目管理制度,导致工程的基层员工不受到管理人员的管控,在一些利益面前出现了不公平的竞争,致使电力工程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从而对电力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2]

3.4工作环境问题

电力设计及施工的相关事业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着项目多、任务重等问题,这也导致了电力工程风险日益增大。另外,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工程的新颖性,无形中增加了施工难度,增加了施工风险。

3.2施工人员和设备的流动性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完工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分施工人员的流动,加上设备的搬运,从而带来一些安全问题,有时很容易造成人身伤害。此外,当一个项目完成后,转而进行其他项目的施工,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增加风险因素,暴露出更多的安全隐患。

3.3管理人员的额问题

电力工程若是想要顺利地提升工程的质量,并实现预期的效果,则务必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这一观点也并非立足于无根据之地,事实上,国内的相关管理人员数量不少,但拥有足够能力的却不多,这对于电力系统工程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且正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管理难题。

3.4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素质对于施工工作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前我国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素质普遍有待提升,尤其是一线的施工人员,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都比较差,在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规范的行为,引发各种问题。另外一线的施工人员面临着比较大的工作压力,施工强度也比较大,而且还不具备安全防护的相关专业知识,在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况,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出现。

4.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建议

4.1引用项目管理服务提高管理效率

目前,国际上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采用项目管理服务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建议结合电力企业的行业特点,对项目管理服务模式合理升级,并引入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服务模式的项目管理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阶段和建设阶段。在早期阶段,业主可以委托建筑师、资询工程师提供全过程项目管理服务,同时详细规划施工的主要内容,对项目进行全方面评估立项,再进行设计,然后准备施工招标文件,通过招标选择承包商。在建设阶段,业主授权建筑师、咨询工程师进行管理,要求承包商应对施工项目进行详细的设计、规划、管理,项目经理负责管理协调施工过程中需要其它部门或供应商配合的部分。项目管理服务模式可以提高员工工作职能管控,使分工更加明确,并使每个员工发挥自己的长处,进而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

4.2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在电力工程进行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能更有效地规划施工程序,约束施工人员行为。这需要完成下列步骤:首先,应结合电力工程施工实际,针对不同工种制定不同的规章制度,对于不同的施工行为应有相应的岗位安全标志和具体的施工流程规章制度。其次,加强制度执行,落实规章制度;有了制度的约束,才能更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做好制度宣传,使包括管理者在内的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很好地理解施工制度。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电力工程施工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3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在进行电力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管理者应当始终贯彻安全工作的方针,并将其落实到电力工程的每一步当中去。在电力工程的施工场所内,管理者要做好足够的监督工作,使得每一道工序都能够有序开展,并将相关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一线施工人员。另一方面,对于施工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安全培训,尤其是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切不可掉以轻心,而使得安全隐患演变成安全事故。对此,管理者可以展开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并用考核来鉴定施工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只有在这些培训通过之后,才能让施工人员正式开展工作。

4.3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把关

在目前的电力工程发展情况下,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改变。而施工方也一直在寻求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尽可能高地提升施工质量。对于一线的施工者而言,尤其是施工现场的工具使用问题最需要符合工程的标准。施工方应当对施工技术的使用、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严格的把关,以提升行业的整体标准,进而提升质量。

4.4加强工程质量的管控

对电力工程的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员对工程的质量也要进行重视,要有强化质量的意识。在进行工程质量的管理中,首先管理人员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施工标准,以及施工的具体流程和施工的技术,在奖罚制度同在的情况下,将工程的建设责任具体到个人,如若出现不规范的施工,管理人员要根据相关的制度进行严格的惩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与安全意识,对电力施工的质量进行保障。其次,在进行电力工程的建设中,要有专业的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定期对电力施工的现场进行检查与监督,如若发现施工质量等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最后,在电力工程完工之后,要安排专业的人员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对工程中的质量进行加强,最大限度的对电力工程的质量进行保证。另一方面,在进行电力工程的过程中,为了将施工的质量安全水平提高,需要强化控制各个技术要点。图纸设计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对电力设计及施工的质量安全有着直接影响,为此,安装技术人员要在前期加强和设计人员的沟通,明确实际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从而将设计图纸的可行性提高。同时,技术人员要审核图纸,提前明确其中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在确定图纸后,技术人员要严格落实施工方案,施工中严格遵守图纸中的规定。此外,现如今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建筑行业,自动化电气设备、智能化电气设备已经十分常见,这些设备安装中需要和网络技术充分融合,实现电力工程和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此时,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人员要明确现代化电力工程所需设备的特点,合理应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加强对实际情况的综合考虑,积极探索电力工程的开展途径,在保证电力工程质量的同时将技术人员的工作难度减少。[3]

4.5加强员工安全教育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是保证施工安全最有效的手段,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有规律的工作,由于相关行业人员流动性大,企业单位必须养成安全教育的习惯。长期坚持培训内容以讲授,讲解,现场演示为主。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施工内容,不同的施工环境,开展针对性地教育培训。此外,对于不同学历、不同安全等级的工作岗位,应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以确保所有员工都能理解和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4.6加强检查工作

工程施工期间,必须指定专业人员进行检查。首先要核实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其次是及时纠正电力工程建筑设备和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材料进场后,要加强检查、养护和管理,做好工程基础工作,减少安全隐患。[4]

5.小结

对于正处于发展中的我国而言,电力的设计及施工工作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而电力工程不仅是一项惠及民生的事业,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与此同时,电力工程事业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是一项值得投入的产业,即使在现阶段还有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对此,我国相应的企业应当灵活地运用项目管理模式,解决现阶段电力工程存在的问题,以推动行业的成长与壮大。

参考文献

[1]黄耀德. 浅谈电力设计及施工中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模式[J]. 探索科学, 2019, 000(011):48-49.

[2]梁海明. 浅谈电力设计及施工中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模式[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 000(020):2511-2511.

[3]黄国聪. 电力设计及施工中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模式探讨[J]. 低碳世界, 2015, 000(001):36-37.

[4]潘云友. 电力设计及施工中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模式探讨[J]. 工业B, 2015(34):60-60.

电力项目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在配电网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必须要加强其建设水平和发展水平,其中进行配电网设计项目的建设尤为重要,在配电网设计项目开发过程中也将面临众多的问题,加强管理并提高其管理水平,对于配电网设计项目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结合多年以来的工作经验进行配电网设计项目开发,希望能够提高其管理水平。

关键词: 配电网设计项目;管理;现代项目管理

1.配电网及其设计项目内涵概述

1.1配电网设计项目

作为综合利用高性能配电设备的重要技术手段,配电网设计项目很好实现了电子通信技术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融合,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配电网自动化,而且还能够同步进行实施监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证配电网络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减少电力事故对生产以及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配电网设计项目是在现有配电网络进行项目改造得到的,希望通过配电网设计项目实现配网智能化、自动化远程控制;还希望在这一设计项目中对变配电负荷运行、电压波动以及线损控制等向相关运行状况进行监控与监测。通过配电网设计项目的实施,不仅仅能夠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而且准确、科学、方便的收集数据信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1.2配电网设计项目特点特点

在我国配电网作为发、输、变、配、用的最后两个环节,它担负着向城乡供电的重要任务,与输电系统比较配电网具有显著的独特特点,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配电网设备分散、路径分散,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

(2)配电网中的电压等级往往级数多,而且等级相对较低,对于单条馈电线传输功率和距离而言,一般不大;

(3)随着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配电网网络结构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特征。不仅仅包括辐射状网络、树状网络,还包括普通环式、手拉手环式的环网等。当前配网建设以及项目开发中,主要以开环形式运行;

(4)当前城市发展、工业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综合作用下,导致配电网越来越复杂,电缆线路也变得越拉越多,电缆线和架空线路的混合作用下形成混合网络,给配电网设计与项目开发造成一定程度阻碍;

(5)配电网中具备通信功能的设备少,通信的传输信息比较单一;

(6)配电网自动化水平低,对设备的地理定位、状态信息、运行数据监测不够全面;

(7)配电网建设周期短、速度快,在如今城市建设加速发展的年,配电网建设廊道分散,难以通过规划或前期实现廊道和站址的落地工作。

2.配电网设计项目管理特点

配电网设计项目管理特点不仅仅涵盖了一般电网项目管理的特点,还具有配电网设计项目管理独特特点:

(1)配电网设计项目往往单个项目较小,而且在现实生活中配电网设计项目具有群体性导致配网自动化总量大,因此在进行配网自动化科技管理中需要注意细节管理;

(2)配网自动化项目不仅仅设计项目立项、客户需求,而且还包括项目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现场实施等内容,这些内容均需要进行管理,导致管理监控零散,可控性降低。

(3)由于配电网设计项目本身条件多样,尤其是现场基础施工的相关地理、天文条件,复杂多样性直接导致配电网设计项目中不同系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的系统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而配电网设计项目中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

(4)配电网设计项目涉及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群体,由于用户需求的不同,导致项目开发与设计存在差异,需要进行必要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进行现场实施。

3.配电网设计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当前配电网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计工作进度会受不同人员能力、绘制速度、方案理解程度、现场复杂程度等多个因素影响,导致计划指定的可行性难度大。

3.1.1技术层面的问题

在传统配网科技项目以及进行配网设计的过程中,由于信息化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方面建设相对不足,定性勘测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因素均需要通过人力完成,技术的局限也造成了时间的浪费。落后的技术不仅仅影响了设计质量,还造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3.1.2质量层面的问题

在当前配电网设计项目建设中和传统电网项目具有明显差异,引入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而相关工作人员在这一技术方面还相对不足,不能很好的利用智能化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项目研发和设计,造成极大影响。另外配网现场情况相对比较复杂多变,这样对于设计造成直接的影响,现场地形、天气、水文环境的多样性对设计造成影响,容易造成设计误差,影响设计可靠性和准确性。另外,在完成相应设计之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校核和审计,在当前配电网设计项目的运行中往往忽略这一点,也直接影响了配电网设计项目质量。

3.1.3团队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设计团队需要依靠大量设计经验和对设计标准的理解开展工作,团队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对项目执行的质量和效率都产生重大影响,合理构建适合地区配网设计团队人员是项目执行的重要保障。

3.2基础工作繁琐且效率低

对于当前配电网设计项目运行的前提基础条件进行分析,能够发现由于现阶段供电局GIS系统数据不健全(尤其是县局或偏远地区),无法确定设备的、杆塔、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导致设计人员需要需要到现场勘察、记录坐标、绘制现场草图等工作,耗时长且精度不高;

3.3质量管控难度大

依靠传统的人工设计统计的方式,导致项目设计工作、校核工作难度大,精度低;由于各个设计人员依靠现场驻点开展工作,校核人员难以了解现场复杂情况,校核工作基本依靠地区设总校核,在该过程中各项文件、内容难以保留中间过程,导致院内部对配网设计中间环节难以监管。

4.提升配电网设计项目管理水平策略分析

4.1增强配电网设计项目计划编制

在配电网设计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备的项目管理小组展开设计管理计划编制工作,相应风险评估与设计管理会议定期召开,一般半月召开一次。通过评估会议确定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风险种类以及潜在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针对各种问题确定设计管理的时间以及设计管理的关键工作,在项目开发中引入设计管理计划,同时考虑成本费用等相关要素。

4.2配电网设计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

由于项目开发现场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导致项目管理与开发中存在潜在项目管理风险问题,因此需要对配电网设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潛风险进行分析。在项目小组讨论和评估会议中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以及项目背景进行项目潜在风险的解构分析。将讨论的潜在风险基本特性以及引起风险的因素进行记录,最终汇总为项目开发以及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4.3配电网设计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1)针对工作分析和评估不足的问题问题,可以采用降低的方式进行问题管理,应用已有的配电网设计项目开发经验以及标准技术和理论进行应对。

(2)针对电网构架不成熟以及无线技术不成熟、缺乏技术人员等问题,应该财务降低或者转移问题的方式。例如电网架构和无线技术不成熟的情况,可以聘请相应的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对项目开发中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对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情况,可以招聘相关技术人员,并加强专业培训。

(3)针对没有正确解决业务问题、管理不力、系统不稳定以及设备不能正常到位的情况应该采取降低问题的方式进行问题应对。

4.4基于信息化手段的配网设计项目管理水平创新

(1)提升配网设计效率和水平必须改变传统手绘地形示意图的方法,探索利用无人机航测辅助等勘察手段,解决传统配电网设计项目风险管理中通过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工作量和资金投入巨大大和效率低压的的问题。

(2)提出合理的配网设计管控平台功能,解决传统质量管理和进度计划管理薄弱问题。

(3)加强设计人员的规范管理,构建一套配网设计能力的考核体系,并提出对各类型人员的优化组合模型。

4.5基于信息化手段的配网设计项目管理水平创新

(1)提升配网设计效率和水平必须改变传统手绘地形示意图的方法,探索利用无人机航测辅助等勘察手段,解决传统配电网设计中通过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工作量和资金投入巨大大和效率低压的的问题。

(2)提出合理的配网设计管控平台功能,解决传统质量管理和进度计划管理薄弱问题。

(3)加强设计人员的规范管理,构建一套配网设计能力的考核体系,并提出对各类型人员的优化组合模型。

结论

配电网设计项目对技术要求提高,而且项目由于各种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导致风险问题以及潜在风险问题对项目开发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对配电网设计项目管理中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管控,保证配电网设计项目建设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姝润,王承民,谢宁.基于模式的配电网规划方法研究[J/OL].现代电力,2018(01):33-38.

[2]鲍都都,鲍干都,魏勇,刘星,史宏光.主动配电网环境下配电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讨[J/OL].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21):10-12+32.

电力项目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笔者根据工作经验概述了电力工程特点,以此为基础阐述了技术经济在其决策阶段的应用情况,同时重点剖析了造价管理内容、决策流程、技术经济分析原理和财务评价的基本步骤。最后总结了投资风险的各方面因素,方案制定的常见错误及其决策方案产生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技术经济;风险规避;决策阶段

1 电力工程技术经济特点概述

为了对决策阶段的技术经济进行分析,本文给出了如下6个电力工程技术经济特点:

①在决策阶段所呈现出来的技术经济文件,都是行业性标准化文件,有着自身的定额。

②电力工程有着技术专业性和工程条件的复杂性,正是这些工程复杂度,决定了各个工程的报价预算有自身特点,造成了参考性较低的特点。

③在最终方案评选过程中,通常以输变电工程整体为单位,进行综合经济评价比较。

④由于工程本体费用所占的比例逐年减少,造成外界因素对工程造价影响越来越严重。

⑤项目投资回收期长。

⑥通常参照历史类似规模工程相应的指标设立。研究指出,电力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技术分析,还要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产业的相关政策,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专业设计规程,在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的范畴内进行。

2 电力工程决策阶段及技术经济分析原理

2.1 电力工程投资决策分析

通常行业的投资决策,是由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对可行性研究进行审计两个部分组成,前者的目的是进行方案的设计优化,后者的目的是根据审计结果提出决策。一般工程类投资决策过程,如图1所示。由图1中一般工程类投资决策流程可知,在电力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需要确定影响电力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②对电力工程决策阶段的投资进行估算。③针对电力工程项目决策阶段进行经济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和财务评价,在基本要求中,用到的技术经济方法有动态分析、定量分析、全过程分析、宏观效益分析、价值分析和预测分析;在财务评价中,可能用

到的技术经济方法有盈利能力分析、外汇效果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等。④对所研究的电力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国民经济进行评价。⑤对电力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提出预案。

2.2 技术经济分析原理

在电力工程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中,需要运用技术经济的方法进行分析,其估算项目从筹建施工到建成投产所需要全部建设的资金总额。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内容,主要有固定资产估算和铺底流动资金估算,而固定资金又由静态部分和动态部分两个环节构成,其中,静态部分包括设备和工具的购置费、基本预备费和工程建筑的其他费用;动态部分包括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涨价预备费和贷款利息。铺底流动资金的计算如下: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式(1)中,流动资产等于应收账款、存货、现金和预付账款的总和,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等于本年流动资金与上年流动资金的差值,各项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等于周转额与周转次数的比值。固定资产的动态部分相对静态部分是一个较小的量,因此,在电力工程决策阶段的固定资产估算中,主要针对静态部分进行估算,通常采用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和生产能力指数法:

(2)

其中,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主要用于新建项目或装置的估算,而生产能力指数法适用于只了解工艺流程及规模时未知详细的工程设计资料,通常承包商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进行固定资产静态部分的估算。对于流动资金的投资估算方法,主要有分项详细估算法和扩大指标估算法,其中,分项详细估算法在式(1)已经做了解释,扩大指标估算法如下:年流动资金额=年费用基数×各类流动资金率(3)财务评价的基本步骤:①进行财务基础资料预测,编辑财务评价的辅助报表。②编辑和评估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③计算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分析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3 电力工程可研决策阶段投资风险分析及基本策略

3.1 投资风险分析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行业对政府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市场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投资人来说,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因此,需要投资人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投资更加理性,在考虑效益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风险亏损,而在风险亏损的分析中,离不开技术经济理论的支持,运用该理论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亏损,为其所代表的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为了对电力工程可研决策提供合理的风险规避措施,首先,需要了解风险因素,本节针对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进行分析,以期为规避措施的提出奠定基础。①内部风险:该类风险主要包括工程建设、产品购买者的信用、运行维护和合作伙伴的信用等,若想避免这些风险,投资人可自行搞好工程建设与运行维护,选择信用好的合作伙伴并注重开发信用好的购买客户,因此,该类风险是可控制与转移的风险大类别。②外部风险:该类风险包括的内容主要是汇率变动、产品销售、融资成本、财务结构燃料供应、法律变更和环境保护等,由于这些风险是项目外部的类别,即市场风险,在实际的决策分析中,某些市场风险是可以通过商务合同转移的,也有一些风险是难以规避的。因此,为了在全新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需要对风险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规避风险,以期为电力工程项目的获利做出积极响应。

3.2 基本策略

由于在电力工程可研决策阶段的技术分析中,存在如表1的五类常见错误,需要对其进行基本策略的约束,为电力工程提供更为规范和准确的依据。误,为做好电力工程可研决策,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策略:①严格招投标程序,確保选出优秀的承包商。②从观念上提高对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视程度。③建立电力工程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平台。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出技术经济在电力工程的可研决策阶段,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通过量化的方式,为工程决策的风险规避提供积极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陈阿丹.电力工程在可研决策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9):120-121.

[2]王婷,华志武.基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电力工程项目造价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7):80-81.

[3]印玺.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8):183-184.

[4]刘刚,王学申.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探究———以智能电网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1,(9):60,69.

[5]张村.电力工程可研决策阶段的技术经济工作[J].四川电力技术,2008,31(1):76-77.

[6]高山,朱峰.我国电力产业投资决策分析[J].思想战线.2011,37(S1):114-115.

上一篇:体育项目论文下一篇:企业项目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