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风险管理论文范文

2023-10-02

电力企业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电力企业的经济状况与国民经济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力企业的经济是国家经济重要的一部分。保证电力企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是稳固国家经济的关键之一,因此更需要电力企业做好财务方面的风险管理,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做好对风险的预防与控制,是电力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管理

1 我国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从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其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我国电力企业财务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仍然存在。财务风险主要是金融性的风险,企业性风险以及产业性风险。再是,我国电力企业公司内部的本质也决定了其存在的必要性。我国电力企业要想长期稳步的发展,对风险进行管理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2 电力企业面对的主要财务风险

2.1 电力经营的财务风险

这一风险主要是在电力公司在生产营业中涉及到财务的风险,其中财务风险主要有:生产电能过程、电能供应过程以及经营过程中因为不能确定的外界客观因素是企业的经济和内部资金周转受到影响而出现一些状况,最终有可能引起企业资金和产业的调整。然而在经营过程中受到的财务风险有选购材料、生产产品、账款实收的风险等等。

2.2 项目投资中的财务风险

投资项目就是指企业将一些资金投入到项目中,分析了市场的发展和需求,最终将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中。所以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这就会受到市场客观因素的影响,市场的发展趋势有可能呈现上升或者下降,都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因此电力企业的项目投资主要在于电力设备的建设方面,生产的电力设备也会有影响。

2.3 筹集资金中的财务风险

由于企业内部没有全面分析到风险和缺少权威的引导,也没有全面考虑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就导致了相关工作人员盲目筹集资金,一旦受到客观因素的波动,就会引起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改变,而且在已经开展的资金筹集方面,缺少对资金追踪管理和控制,这就有可能出现资金被内部人员非法挪用的情况等等,从而影响了企业的财务受到损害。

3 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

3.1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体系建设不足

我国对于市场经济的管控方面一直都是有着重要的方法,在对企业进行监督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积极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在对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有着比较成功的经验,经过探究,这种新的资金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在当今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体系建设一定要结合本公司的基本资金、人力等条件,对公司内部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划分。这样的一个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体系建设就是对企业经营的考验,是对企业内部财务的自我管控,由于太多的不足,造成了财务管理的风险也在逐步加深。

3.2 企业财务管理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就是一直处在垄断市场的地位,在企业的管理上,有着足够的资金和制度支持,這样子就使得企业在生产、管理、购置设备的过程中,出现漏洞。由于电力企业的独特性,在管理意识上,更多偏向于企业的安全和资金安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代表了企业的声誉。但是,在企业财务管理上,企业领导对其内控意识存在着不足,在管理上只是注意到了平时的基本问题,在更多的决策、采购等环节没有做到足够的管理到位,由于控制力的不够,企业财务管理很容易出现财务亏空等问题,比如,在购置设备的时候,由于没有足够的预算到位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导致企业出现了许多不善的问题,这就是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同时作用于企业的管理机制。内部原因是,企业员工对企业财务管理没有很强的自控意识,一些缺乏经验的企业员工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存在着不同的方法,但是,对于处理问题的方式究竟对于问题的方式是不是真的有效,就得需要时间和企业的检验,这样子就在公司的管理层面上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外部原因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企业在购买设备的时候如果一旦没有好的价格标准,那么在对资金的掌控上就会失去其需要的功能。

3.3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处理程度不高

由于电子计算机在各个地方的应用,使得企业办公越来越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对他们的培养也是要有足够的投入。信息化的处理问题关系到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在很多时候,各地的分公司在汇报的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时间约束,在企业需要提交数据的时候,反映出来的问题不能真正传达到公司的管理者那里。从发电、输电到配电和供电都需要高度的协调,所以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度为保证,对于公司信息化处理的方式,公司也要有投入,使得其在信息化传播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传达。

4 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4.1 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建设关系好公司正常运行的关键,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好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应该从长远来看,制定多种措施应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财务管理体系的是一项长期的,根植于企业内部的一个体制建设,为了公司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和对资本的有效规避,企业管理者和气企业员工就应全力以赴,对体制内的内容要有所服从,在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上要注意合理有度的进行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韩豪公司内部的控制制度,更好的发挥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2 提高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财务管理是企业的重要的管理方式,在企业财务进行整合分配的过程中,有着决定作用,所以提高提高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就是有效规避企业风险的重要方法,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增强意识,在工作上不能有丝毫马虎,企业可以举办培训,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指导,对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做到有效处理,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挽回损失。

4.3 积极全面进行财务监督,促进电力企业发展

在以往的企业管理中,由于管理者没有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就会出现很多问题,造成了财务风险的加大,这样的问题就是企业对于财务管理方面没有很好的监督体制,所以,在如今的企业财务管理中,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员工的意识提高意外,另一方面,还要有良好的监督体系建立,对财务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有效遏制财务出现的漏洞。

5结语

通过分析可知,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我们采取怎样的措施都是不可消除的,因此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通过必要的工作,降低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梁凤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辽宁师专学报(社科版),2016.

(作者单位:国网科右中旗供电分公司)

电力企业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新形势下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模式较为单一,管理机制缺乏创新,市场化水平、营销管理水平及核心竞争力与国内一些先进企业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文章主要对新形势下电力营销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高电力营销管理,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用电和社会生产用电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我国;供电企业;电力营销;探讨

在电力市场供需状况发生明显变化之后,现行的电力体制暴露出一些不适应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弊端。垄断经营管理的体制性缺陷日益明显,省际之间市场壁垒阻碍了跨省电力市场的形成和电力资源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能力。

一、市场营销管理意识淡薄

我们必须高度认识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市场营销的需求,电力产品销售困难、供电服务质量差、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能完全适应电力需求的增加,这些都制约着电力销售,使得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形成了电能需求量大但供应不足和电力企业销售困难同时并存的矛盾性电力市场。因此必须完成从生产管理为主到市场营销管理为主的转变,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二、营销管理机制与信息化不相适应

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方便、快捷、高效,其基本要求是信息处理标准化、统一化。而目前用电业务流程都是在传统用电营销体制下制定的,程序复杂,环节太多,与当前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加之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现有用电客户的一些营业档案和基础资料不全,直接导致一些业务传票无法正常传递,有关信息也无法得到共享。

三、服务质量要求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客户至上,对电力企业来讲,为客户服务是电力企业员工的宗旨,要树立优质的服务是一种长期投资的思想,以优质满意的服务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电力法》颁布实施后,用户对供用电双方的权力义务认识越来越清楚,加之电力市场的供需矛盾的转变,用户要求供电企业提供更多的优质的服务,同时对供电企业不规范的现象投诉增加,要求供电企业必须依法经营,规范优质服务,促进营销。

四、高素质营销人员缺乏

在电力营销管理上,整体队伍的素质较低。未来的供电企业在服务市场上赢得并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意味着在多层面上与他人竞争。而电力营销人员不能完全正确的认识自己企业的生存状态和市场变化,将会给企业顾客群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必须把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的市场营销的自觉行为,体现在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使每一个电力营销人员都为企业的社会形象负责,真正树立全员营销的观点。

五、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风险与不足

目前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一是技术风险,由于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上有一定缺陷,造成系统不稳定或不安全漏洞较多,如非法用户或电脑黑客可轻易地入侵系统、电费统计有时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等;二是误操作风险,误操作风险主要指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无意识的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如电价标准修改时因出错而造成的电费误算;三是违规操作风险,违规操作风险主要指个别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可能利用工作之便,采用隐蔽的技术手段,蓄意对某些重要数据进行更改而造成的风险。

六、结束语

总之,电力企业目前面临着新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不断发展壮大的电力市场,我们只有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强化市场营销管理,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带动和刺激电力消费的增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电力企业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后勤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的核心任务,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企业长久发展具有很大意义。做好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能够提升企业生产能力与创造力、保证企业运营状态良好和维护企业各部门协调统一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类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也日益普及,并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将信息化建设渗透到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来,提高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信息化;特点;方法

后勤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后勤工作为企业运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加强电力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不仅是企业有序运营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前提基础。然而,在电力行业,后勤工作不属于主业,后勤管理易被忽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笔者从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的特点分析入手,探讨了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实现信息化的原则的创新方法。有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1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的特点

1.1服务性

服务功能是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的基本属性,包括后勤服务等一系列工作,是后勤管理的重要任务。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的服务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1)保证对电力建设的物资供应,为其发展创造条件;(2)为电力生产制订一系列措施,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运作正常;(3)优化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从而保证工作效率的提升。由此可见,良好的后勤服务管理对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为了保障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加强后勤服务管理,使其实现多层次、全方位发展,优化配置。电力企业对后勤服务管理具有依赖性,其系统能源、设备安全等均以此为保障。总而言之,电力企业后勤管理服务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1.2 支持性

对企业发展起支持作用的工作是后勤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总会或多或少的发生些紧急情况,面对这些问题时,后勤管理工作就显现出其特有的能力。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工作人员为了避免给公司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失,会对其进行初步处理,虽然以他们的能力只可以处理一小部分问题,但工作难度并没有因此而降低。他们会将繁杂的工作化整为零,解决简单的问题,正所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后勤管理工作为事故的妥善解决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良好的后勤管理会积小成大,逐渐发挥更大的作用。

1.3 复杂多样性

后勤管理工作由于工作内容的涵盖面较广,需要了解的知识也更广泛,所以整体工作内容是较为复杂的,其工作内容当中不但涵盖了人际关系,还包括内部物资与设备的管理,對生产运营过程的监督,员工的培训以及考核等等。涉及到的知识也包含管理学、心理学、法学及电力相关专业知识等多个方面。所以,这样的复杂化、广泛化工作特点,决定了后勤管理工作必然是十分繁琐的,只有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协调能力,且头脑敏捷的人才,才能够胜任这一岗位的工作。

2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实现信息化的原则

后勤管理信息化是电力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后勤管理效率,推动后勤管理实现高效化、科学化的重要措施。利用完善的信息化平台以及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其对于当代电力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为了确保后勤管理信息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还必须要遵循有关原则。

(1)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若是一步到位地实现后勤管理信息化,将会大大增加一次性的投入成本,风险大,收益不一定达到预期。应按照后勤管理的专业分工进行统筹规划,先易后难、以点带面,逐步按照规划内容进行分布实施。(2)明确职责,规范流程。为了确保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必须要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有效的落实,并且要规范具体的操作流程。(3)细化指标,加强考核。根据信息化系统推广进度,科学设计各项考核指标,完善后勤系统各项基础数据,确保推广使用工作行之有效,充分发挥后勤信息化系统的辅助管理作用。

3 电力企业后期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方法

3.1 建立完善的后勤管理信息化系统

进行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时,必须结合单位实际内容,创新手段并完善日常管理内容,利用创新手段构建后勤管理信息化系统。经过分析发现,目前后勤信息化系统建设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第一,设备资产管理。此项内容较复杂,包含办公设备与通讯设备,一般采用“一室一档”方式管理,构建信息平台,将所有设备及维系信息储存在管理平台内,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第二,安全事务内容。主要包含餐饮服务、会议准备及清洁等内容,综合性较强。借助信息化管理实现了管理内容具体化,加强了时间节点衔接,工作效率较高。第三,安全保障方面。安全保障主要对电力企业车辆、安全人员等情况,借助信息化进行分析,发挥了最大化资源效益。

3.2建立制度,约束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为了保证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合适的制度,约束并监督后勤管理工作进展,提高后勤管理工作质量。从电力企业角度分析,进行后期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创新型工程,需要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建设和完善,进而符合电力企业发展。一般当电力企业实现后期管理信息化及数字化操作后,必须建立与之匹配的制度,保证新型管理模式及流程的实施。推动后勤管理信息化就是将原先单一的业务流程变为统一的整体,不断完善制度,提高信息化水平,进而实现后勤管理工作目标。

3.3宣传并推广后勤管理信息化

宣传并推广后勤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让领导人员和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后勤管理信息化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后勤管理的推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电力企业进行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时,必须加强宣传和推广。例如,电力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内部信息化沟通平台,并设置相应的栏目,鼓励公司员工积极献策。同时可以发行刊物,进行征稿启事,让电力企业员工了解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的意义,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后勤管理工作质量,促进后勤管理工作的实施。

3.4 加强信息化后勤管理队伍建设

一支高水平的后勤服务队伍已经成为促进后勤管理工作进展的基础,对电力企业后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后勤人员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管理质量。因此,必须结合电力企业需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素质过硬的队伍,保证电力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进展。为了实现此目标,可以建立电力企业信息库,结合电力企业发展,寻找多方面人才;积极培养复合型、服务型和科技型人才,全体员工共同合作,积极解决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实现电力企业建设目标。

4结语

信息化后勤管理工作,是现今多数企业发展的大趋势。电力相关企业应当更加明确的意识到信息化因素在企业后勤管理工作当中的核心作用,并将内部后勤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建立起合乎企业长久发展策略与目标的信息化后勤管理模式,通过与标准业务流程的融合,实现后勤业务信息在线过程管理与纵向一体化管控,实现后勤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后勤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企业后勤管理改革思路分析[J].杨超.中外企业家.2016(11)

[2]新时期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新模式[J].柯睿.中外企业家.2016(05)

[3]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新探索[J].吴宏霞.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6)

(作者单位: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宁城县供电分公司)

电力企业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ERP是一种融合了企业最佳实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工具,通过对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将电网的业务流程紧密连接。

【关键词】ERP;采购;信息管理

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以来,电网发展进入了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标志的新阶段,公司发展进入了以“三集五大”为特征的新时期,信息化是“五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在实施“五大”体系建设的同时,需同步开展信息化支撑“五大”体系建设工作,ERP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采购管理与其他相关模块关系

Oracle Application是一个集成的ERP系统。采购模块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库存模块、应付模块、总帐模块、项目模块、固定资产模块、人力资源模块、企业资产管理模块相互关联和数据往来关系。

图1 采购管理与其它模块关系图

二、采购模块与其它模块业务关系说明

采购模块与应付模块:供应商开票后,在应付模块中录入发票并与采购订单、接收数量、发票数量进行匹配;

采购模块与库存模块:供应商货到后,在库存模块对该采购订单进行接收、以及退货管理,在库存管理模块可以通过库存计划自动生成物料采购申请。

采购模块与总帐模块:采购模块业务产生的相应会计科目,将自动过帐到总帐;采购与总帐共享会计期间。

采购模块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关系:采购模块借助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中的组织管理设定的部门及职位、职务来设定采购的审批层次及其审批权限。

采购模块与项目管理块的关系:采购申请和采购订单可以直接输入项目信息,在费用类物料采购接收后费用直接计入项目支出。

采购模块与企业资产管理模块的关系:采购申请和采购订单中如果采购行类型为外协服务,可以直接挂接企业资产管理模块中的工单信息,在采购接收后费用计入工单费用;企业资产管理模块中也可以直接把外协采购信息直接导入到采购申请中,生成外协服务申请单。

采购模块与固定资产模块的关系:固定资产的采购通过ORACLE采购管理模块进行采购,在采购时借方科目取中转会计科目,录入发票后匹配采购订单,数据自动传入固定资产管理模块。

三、采购模块实施概述

采购模块业务范围:供应商管理、物资需求管理、采购计划管理、采购策略管理、采购执行管理等。

1.物资采购需求计划管理

公司对物资需求实行统一汇总,由物资部门进行归口管理。物资计划包括物资需求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物资招标计划、物资合同付款计划。

要求各业务部门在第一时间将物资需求体现到系统中:

基建项目:初设审查后,由设计院按物资需求模板提供物资需求,由基建处确认后导入。

非基建项目:在年度综合计划下达后,由专业管理部门按模板整理后导入或录入。

非项目:由需求部门录入物资需求计划。

2.采购计划管理

(1)所有物资需求由物资部门统一汇总,汇总后如需要利库就先进行利库,最终统一由物资部门生成批准状态的采购申请。非集中管理部分由基层物资部门提交基层发策处进行采购分配;集中管理部分由网公司物资分公司统一上报网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进行采购分配。

1)对非集中采购部分由基层单位的物资部门根据实际确定需要采购的物资数量生成审批状态的采购申请。

2)对集中采购部分由网公司物资分公司根据实际确定需要采购的物资数量生成审批状态的采购申请。

(2)基层服务类采购计划由项目专业管理部门、非项目需求部门在系统中直接录入采购申请并审批,并统一报到基层发策处。

3.采购申请分配管理

所有的采购申请在创建审批后,进入到采购分配:基层单位发策处主要负责基层单位服务类采购申请分配以及基层单位非集中部分的物资采购申请分配。

网公司招投标中心主要负责网公司所有采购申请的分配以及基层单位集中部分的采购申请分配工作。

基层单位发策处可以将非集中的采购申请修改为集中,但不可以将集中修改为非集中,也不能将签订方式为“分签”的修改為“统签”。

招标中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集中修改为非集中采购, 并确定非集中的采购方式、合同签订方式及采购执行部门。

4.组织采购

网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及基层发策处负责组织采购,进行询报价、招投标等工作。

5.采购执行管理

物资类采购合同签订及后续订单录入等工作由两级物资部门负责:基层物资部门录入自行采购以及统谈分签的订单,网公司物资公司录入统谈统签的采购订单。基层物资部门负责对送货到基层单位仓库和现场的物资(包括自行采购、统谈分签以及统谈统签的合同)在系统中进行到货确认或直发现场并打印接收单/入库单。对于统谈统签的合同,基层物资公司需要每月定期(在基层单位库存月结完成后的几个工作日内)把当月所发生采购接收方验收单及接收单/入库单等传递到网公司物资公司。统谈分签以及基层单位自行采购的合同的付款通知单由基层单位负责填写和提交;统谈统签到货基层单位的合同的付款通知单由网公司负责填写和提交。服务类合同签订及后续订单录入等工作由项目专业管理部门及非项目需求部门自行负责。

参考文献

[1]卢工,孙宏志.浅谈ERP在山东电力系统物资管理上的实施和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0,8(2):63-67.

[2]张弛.北方电力ERP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3.

[3]张浩.山东电力物资集约化的实施[J].电力信息化, 2011,09(5):39-42.

电力企业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智能化是当前钢铁企业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钢铁企业虽然增加了对继电保护的投资,但仍存在问题,没有取得很大的效果。最显著的问题是继电保护的不稳定性。因此,钢铁企业要注重变电站继电站保护,加强监督管理,保证智能变电站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稳定性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自我国引进智能电网建设思路以来,该项技术发展迅速,在钢铁企业电力系统建设和功能优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光纤通道技术的新应用为继电保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为继电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智能电网的日益复杂对继电保护的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概述

1.1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

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明确智能变电站的优势与作用,智能变电站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智能变电站在运营时,出现的各种故障都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设备,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所以,要在继电站继电系统稳定情况下,需要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在建设智能变电站系统时,必须提高变电站设备的稳定性,避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设备效率,不影响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动作。当变电站供电系统发生故障后,继电器保护装置会发出警报,促使相关人员维护,并减少故障造成的损失。变电站出现故障后,系统可以做出处理措施,将供电系统与故障隔离,防止故障区域扩大,降低事故危害度,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营。

1.2继电保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为继电保护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促进了电网动态监测系统的建设,缩短了数据更新间隔,带动了实时可靠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局部放电监测、雷电监测、覆冰监测等系统和领域的发展。新的继电保护技术也正在成为核心应用技术,智能网络的继电保护,整合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利用传感器监控设备,自动收集和集成数据,减少数据分析中的错误信息,实现多种接口,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出现将带动整个智能电网的实施。与此同时,继电保护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面临诸多挑战,如大范围电网、长距离、交直流混合、高压电网、超高电网等,以及电力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电网建设,导致电网电流分布特性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

1.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构造

电子式互感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的使用存在着很多问题,传统互感器无法满足智能变电站日常运营需要,电子式互感器逐渐投入使用。电子式互感器精度高、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速度、保护供电系统等显著优点。另外,电子式互感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合并单元。如果在供电系统操作期间使用智能站中继保护系统,则电子式互感器可以在供电系统操作期间收集与供电系统不同的信息,并将收集的信息转发给组合单元。合并继电保护装置主要作用是接收电子式互感器中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数据整合。合并单元在接收信息时发现格式错误,则可以直接转换格式,将有效信息转发到保护装置,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操作。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稳定性策略

2.1系统继电保护操作

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稳定性来看,主系统是本地主后台监控系统。系统设备运行时,如果相关设备出现操作故障或机器故障,继电保护系统将提示相关技术人员。工作人员接到警报后立即采取保护措施,确保工作运行。在没有特大安全隐患情况下,技术人员确认线路状态稳定后,可以继续工作。通常,变电站安装的监控设备是继电保护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监控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相关信息从智能变电站传输到网络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根据最终分析结果分析信息,发布继电保护指令,使系统稳定运行。

2.2状态监测保护技术

状态监控子系统可以缓存信息,分析和整理数据信息,找到现有的问题和规律,评估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这种保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①为了充分利用状态监测和保护技术的价值,必须使用计算机技术分析数据信息,以便在传输过程中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传输到计算机系统。②正常情况下,智能变电站使用的状态监测和保护技术使用多种设备(如测控设备的信息传输方法和网络分析仪设备的信息传输方法)传输信息。为了提高实际信息传输的效果,可以将两种设备结合起来综合应用。③运行状况检查必须基于数据信息,数据信息只能在设备运行时生成。因此,在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必须正确设置信息突变频率的信息传输时间,并在合理的标准范围内进行控制。如果信息突变频率低,则不需要设置传输时间;信息突变频率高,数据变化重要时,必须通过实时传输信息,实现状态监测保护。

2.3数字化技术创新

使用数字技术,有效地降低智能继电器操作中故障发生频率,通过使用数字技术,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配置,避免手动操作不当造成的故障。例如,通过使用传感器,不仅传输性能有所提高,还能够有效避免外部因素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影响。在智能电网的背景下,未来新的继电保护技术将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数字化技术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數字技术对智能电网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旧的交流和相互感觉技术逐渐淘汰,新的电子互感器将得到广泛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整体工作效果,促进电力系统的持续发展。信息收集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智能网格将慢慢实现设备自动保护和信息共享功能。而且,信息传递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促进了各种信息的更快、更有效的控制和传输,信息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2.4参考测量技术

参考测量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将系统测量数据整合为数据信息,可以及时向智能电网的各个方向传输,这是智能电网的主要功能。参考测量技术向继电保护系统和电力技术人员提供各种数据内容,包括功率因数、电能质量、相位关系、变压器和线路负荷、故障位置、断电确认、设备状态、主要部件温度等。这是智能电网正常运行的服务。智能电网电力系统实现数字保护功能,将数据直接移植到计算机程序中,保护广域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数据,实现电力系统之间的通信,提高继电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5过流电限定保护技术

钢铁企业电力系统运行时经常发生电流过载,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的外部电路可能会出现短路。电流过载会导致外部电路故障和跳闸,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所以,在智能变电站建设阶段,有必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的存在,科学合理地采用过流限制保护技术,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电流过载时,过电流限定保护技术可以立即向智能变电站终端系统发出警报,然后根据警报信息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确保继电保护的安全性。

结束语

近年来,钢铁企业对电力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因此,钢铁企业有必要持续改革和创新现有的继电保护技术,有效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建立智能变电站,有效满足企业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另外,在未来电力产业的发展中,要正确处理继电保护装置在变电站工作中的位置,使继电保护装置成为变电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全站智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亚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20,35(4):244-245+250.

[2]张清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260-261+263.

[3]万基磊,魏锥,石星昊.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改进探讨[J].机电信息,2019(17):112-113.

电力企业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预算是行为计划的量化,这种量化有助于管理者协调、贯彻计划,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电力企业对预算管理的绩效考核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为了能够使预算发挥效果,本文从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绩效考核的必要性,以及实施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电力企业; 预算管理; 绩效考核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16. 065

预算管理可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全方位地调动企业各个层面员工的积极性,是对企业内部进行灵活的管理,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坚实基础。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预算管理越来越受到电力企业的重视,它不仅是一种整合的制度和安排,还是一种战略的思路和方法。但是由于预算管理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管理的效果也得不到有效的评估和应用。因此如何对预算管理进行绩效考核,将会对电力企业建立适应自身发展的预算管理体系产生重要影响,是电力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对预算管理的意义认识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对预算管理认识不深,在预算管理的工作中持消极态度,仅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编制预算,预算的执行也不规范;还有一些人认为预算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忽视了预算在资金、财务、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方面的作用。将预算管理的涉及范围和作用片面地局限在财务方面,导致预算管理的功能被大大削弱。

2. 预算管理不能充分体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企业是在自身的战略目标指导下制定并实行预算管理的。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战略目标,但在将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计划时,常常缺乏可行的方案和措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制定预算时,对预算管理理解不深,过于重视财务指标,忽视非财务指标的应用,过于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除了财务指标,公司战略的执行情况还可以通过其他非财务的关键因素体现出来。而过分强调财务指标和结果,没有必要的监控和调整,会造成公司只注重短期行为,忽视长期发展,无法支持公司战略的实现。

3. 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作

预算管理是一种协调和控制手段,通过对企业内各个部门的协调和管理,平衡资源,激励员工。但是在执行中,各个部门之间、部门内部都存在着缺乏沟通,目标偏离的现象。由于在预算编制和控制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协调,使企业财务目标分散,在编制预算时往往积极性不高,权责不明,互相推诿。有一些部门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因此缺乏必要的协调和配合,对自身预算方面没有严格控制,导致预算失控,造成损失。

4. 对预算的考核不规范

目前预算管理的重点仅仅是预算编制方面,对执行和考核都缺乏有效的控制,使预算不能发挥指导和约束业务活动的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预算结果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各个部门以及员工的工作结果和努力程度。预算考核体系不健全,考核制度与方法不完善,考核过程缺乏公平公开原则,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都会对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造成影响,导致预算管理失败。

二、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的必要性

首先,绩效考核是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绩效考核要融入预算管理中。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考核,在预算执行中,企业将预算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员工个人。通过预算指标,对工作业绩进行及时的评估和调控,以纠正实际结果和预算目标的偏差。对预算管理的考核处于关键的地位,既是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又是下一次改进和提高的基础。

其次,绩效考核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由于预算是对资源进行分配和协调,以使企业内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绩效考核则通过明确职责权限,对各项活动流程细化分解,量化关键成功指标,通过对业绩评价的及时反馈等方式,对资源利用的效率进行衡量,进而发现偏差和找出不足,做出改进。

第三,绩效考核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因为企业的预算管理是以公司战略为基础的,对预算管理进行绩效考核,则是基于目标一致和战略一致的出发点进行的。预算可以视为战略的具体化。其绩效考核是从全局的角度,对业绩表现进行综合的评价,平衡过程与结果、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三、绩效考核的实施方法

1.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意识,以预算为中心,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首先要确定预算管理目标,将公司战略分解为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根据这些规划编制财务预算、成本费用预算、市场开拓收益预算和人力资源预算等,并将这些预算的内容分解为财务与非财务因素,如投资回报率、营业收入、营业费用、利润、顾客满意度等,将这些因素作为对应的绩效考核的指标,衡量企业整体和个人的工作业绩,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整体优化。

2. 统一绩效考核标准,突出可比性

在企业内,要统一绩效考核尺度,使考核遵循公正和公平原则。做好工作分析,细化量化职位考核标准,比如对同一工种不同岗位的每个员工个体的工作性质差异要做充分考虑。对不同工种的考核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考核标准。实行分级考评,使绩效考核与预算目标相适应,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发挥绩效考评的激励与约束的作用。同时要对考核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的考核方法,提高考核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采用科学的绩效考评方法

为了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企业要从全局出发,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绩效进行全面的考评。比如目标管理法和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平衡计分卡方法。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绩效考评体系,目的在于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量度为主的绩效评价模式。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平衡计分卡系统认为在原有财务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将顾客、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也纳入企业目标体系,三者的实现会共同促进财务绩效的提高,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绩效考核就是对企业的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等4个维度进行评价,以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战略目标实施和修正的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统军. 浅谈全面预算管理中的绩效考核[J]. 苏盐科技,2006(4).

[2] 金颖. 对企业预算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经济师,2005(2).

[3] 毋俊华. 浅谈如何做好电力企业预算管理[J]. 经济师,2010(9).

上一篇:高校教育与教育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