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与教育技术论文范文

2023-10-02

高校教育与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校趋同化发展。这种趋同发展倾向直接影响着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突出表现在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向音乐专业院校靠拢,以至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不能适应社会特别是基层社会多样化的音乐人才需求。如何根据高等教育总体结构和布局,并结合地方高校办学实际,培养面向地方和基层就业的合格音乐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隶属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的高等院校占我国高校总数的绝大多数,其发展路径问题一直倍受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近年来,学界热烈探讨的“区别定位,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全国各地方高校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践回应。以学科和专业特色为基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准确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也应遵循“区别定位,特色发展”的理念,以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培养面向地方、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型音乐人才。本文拟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以及教育实践途径拓展等四个方面探讨地方高校公共服务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

一、坚持服务基础教育和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基于天然的地缘联系,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必然要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隶属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的高校尤为如此。“高校为地方发展聚集了人力、物力、财力,聚集了文化和创造力;地方为高校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生活场所条件以及基本的生源基础和学生的就业基础,地方发展不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也是高校进行科技、文化创新的源泉,地方发展不断提出的对高校的新要求是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巨大推动力。”[1]地方与高校之间是一种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要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战略规划,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方高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明确并不断调整音乐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继续坚持服务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努力为中小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培养、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要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机构尤其是本地基础教育机构音乐师资的市场需求和培养任务。“既要按照传统的音乐教师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技能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要注意克服片面的技巧化倾向,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教育,强化学生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意识、能力和素养,又要十分关注中小学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实践进程,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内涵和要求,熟悉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2]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适应基层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能够满足乡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要求的音乐人才,在过去单一的教师教育基础上拓展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近年来,许多地方高校在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进行十分有益的探索,积极创设符合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音乐专业新课程,大胆创新音乐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主动适应当今中国社会全方位、多规格的音乐人才市场需要。值此一提的是,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发展应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努力突出自己的办学品牌和特色,克服与音乐专业院校趋同化发展的弊端。在音乐人才市场不断细分的情形下,地方高校应找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瞄准市场需求的一些空当,以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培养面向地方、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型音乐人才。地方高校应按照遵循国家“创新基层文化发展模式,拓展基层文化服务渠道”的既定方针政策,紧贴城乡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乡村、社区文艺团体培养、输送用得上、用得好的音乐专业人才。

二、通过汲取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打造特色音乐课程体系

课程是推动专业发展和实现教学目的的载体,在教育活动中,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课程设计,社会变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主要是通过各门具体课程来实现。因此,课程的内容选择及其体系建构是决定音乐专业教育目标或教学效果能否实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直以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即具有表演、教学、科研等综合能力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然而面对愈来愈广阔的社会市场需求,我们提供给学生教师教育方面的课程与教学服务,似乎少了一些多元的内涵以及发展的多元价值。”[3]我国目前实施的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仍未摆脱苏联教学模式的窠臼,“面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课程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用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发展的需求。”[4]课程内容单调陈旧,课程体系建设滞后所造成的弊端和问题已经在许多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发展中不断凸显,比如学生兴趣单调,学习积极性不高,培养的音乐人才专业口径窄、专业基础差、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强等。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文化发展应当是城乡共同推进、协调发展的过程,文化繁荣应当是全面进步、普遍提高的过程。文化建设的根基在基层,基层文化得不到加强,就谈不上文化的整体进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社会多元化的文化表现和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有改变课程设置才能推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进步与发展。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教育教学实践,地方院校音乐人才培养应面向基础教育和基层文化建设,确立以培育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上绝不能复制和模仿音乐专业院校的课程体系结构,要突出地方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拓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课程。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当服务于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和基层(乡村、社区)文化建设,这是将地方音乐资源引入音乐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建设应理顺课程内容上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应重视吸收民族民间音乐资源,选用具有地方性的典型曲目运用于教学当中。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多元音乐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植入到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意义重大。一方面,将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植入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当中,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创新本地民族民间音乐,而且也能更好地推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建立独具特色的地方音乐专业教育体系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音乐专业学生在学习植入了民族民间音乐的新课程时,会更加了解到本地、本民族的历史及风土人情等相关文化内容,必然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为他们树立“毕业后为家乡服务”的理想与信念打下基础。广西师范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据我们调查所知,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专门设置了壮族音乐史、壮族婚俗与婚礼歌、广西彩调等民族性、地方性音乐课程,同时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大胆创新,不断地从当地少数民族和民间风俗礼仪、传统节庆中提取音乐元素,率先建立起了包括壮族、苗族、侗族民歌、地方戏剧在内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取得了培养特色音乐人才与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双赢效果。

三、以满足基层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音乐教学方式方法

“最好的教育是使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教育。”[5]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继续坚持服务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努力为中小学校、幼儿教育机构培养、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同时也要适应基层社会的现实需要,努力培养能够满足乡村和社区文化建设发展需要的音乐人才。因此,在音乐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注意克服片面的技巧化教学倾向,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等符合基层文化建设需要的实践能力培养。目前,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重技轻艺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中小学教育实习中已经凸显出诸多弊端,大部分学生综合能力较差,不能满足基础教育的现实需要,学声乐的合唱指挥差,学钢琴的伴奏差,学民族乐器的声乐差。我们提倡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实行通才教育,以最大化占据音乐人才市场份额。

在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发展的处境不容乐观。在既无专业优势有无品牌优势的情形下,地方高校只有着力开辟新的领地方能生存发展下去。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强调对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教学,重视学生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应加强各类教学法的传授,为毕业后准备到基层教育行业工作的学生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加强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等符合基层文化建设需要的实践能力培养;其次,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以诠释、传承和创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己任,增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为毕业后准备到基层群众艺术行业工作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具体而言,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要根据本科音乐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内涵,抓紧学生基本的音乐理论和技能的教育、培养,为学生毕业后能有长足的发展潜力和后劲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不断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音乐教育理论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强化教师技能教育和教育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实施中小学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能力,要及时向学生传递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和动态,让学生尽早熟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增强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在基层文艺人才培养方面,更要进行大胆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改革,比如地方戏曲表演人才的培养,就需要打破现有的教学体系和格局,甚至可以考虑引进传统戏曲表演人才“师徒传带”的培养模式,以实现培养合格地方戏曲表演人才的教学目标。

四、利用校地合作机制拓展音乐专业教育实践途径

地方与高校之间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地方高校要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战略规划,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唯有深刻认识到此一关系,积极打造教育品牌,突出办学特色,方能在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足,而不至于成为重点院校的蹩脚克隆版。地方高校与地方合作有“近水楼台”之优势,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实践途径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本文以广西贺州学院为例,简要描述地方高校拓展音乐专业教育实践途径的几种前景:

其一,联合基础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共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努力“走出去”。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是从理论教学过渡到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育实习中显现出来的问题是推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最能保证教学改革紧贴基础教育的市场需求。贺州学院的具体做法是通过与中小学校共建教育实习基地,把学生送到教育教学实践的最前沿,让学生实际参与基础教育实践与教学改革,切身感受基础教育单位对音乐人才的具体需求,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贺州学院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教育实习基地就是本地著名瑶乡——富川瑶族自治县,学院经常组织音乐专业师生到富川采风,认真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如瑶族民歌。通过田野采风获得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单一的不足,加强了学生对乡土风情和教师职业的热爱,坚定他们服务家乡,服务基层,献身教育的信念。

其二,增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聘请地方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中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定期来校为学生授课或开设讲座,积极“请进来”。教育实践不仅可以在校外进行,在校内也可以进行。贺州地处桂粤湘三省(区)交界处,是一个多族群聚集地区,客家音乐文化、瑶族音乐文化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贺州学院为了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十分重视汲取本地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积极将本地特色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融入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开设《客家歌曲演唱》、《瑶歌赏析》等特色课程,并在声乐、合唱指挥、音乐欣赏等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本地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引入本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地方高校特色音乐人才培养体系,还可以为保护和传承地方音乐文化出策、出力,以实现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与地方高校特色音乐人才培养的共赢。

其三,加强与地方政府、文艺团体、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联合开展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研究。音乐专业师生组织、参与地方文化艺术研究活动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加深学习地方优秀音乐文化的过程,科研成果能够较好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以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有利于增强高校音乐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高校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地方高校可以联合当地文化馆、群艺馆、剧团等文艺单位对本地优秀艺术作品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科学研究,挖掘整理地方音乐资源,传承地方音乐文化。贺州学院充分利用高校人文资源,与地方共建音乐文化研究机构,造就了一支在地方文艺史学研究、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瑶族民歌研究、客家民歌研究等方面造诣颇深的科研队伍,为传承与发展地方音乐艺术不遗余力,成效显著。

其四,主办、承办或参与各类文艺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学生送到社会实践的最前沿去,让他们参与各种文艺活动,亲身感受当前社会尤其是基层社会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明确他们的学习目标,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教学的实效性,推进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作为本地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贺州学院积极参与本地各项重大文化艺术事务,在两次“桂台客属联谊会”活动中,学院在人力、物力和智力上均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开幕式演出中承担了监制、舞美、歌舞乐器表演等工作,学生良好的形象和优秀的专业素质给嘉宾、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注释:

[1] 翟安英、成建平:《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 谈璐:《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育改革两题》,《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 黄鹰:《地方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新思考》,《中国音乐》,2010年第2期。

[4] 常吾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设想》,《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5] 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 本文系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CAFTA背景下广西地方院校大学生‘多元文化素质’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1JGZ053)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玲玲:贺州学院艺术系讲师

责任编辑:陈瑜

高校教育与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不但反映了高校体育对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彰显的也是高校体育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鉴于此,本文就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然后又据此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重构策略,希望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人文关怀 高校体育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不但反映了高校体育对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彰显的也是高校体育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但是,综观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却可以发现,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却始终处于缺失的状态,绝大多数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工作时,都存在工具化、技术化的问题,很少关注到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发展。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必将影响到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问题和重构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一、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首先,从宏观的层面来说,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体育的学科地位和学科作用存在明显不匹配的问题。高校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的课程安排和学分认定上却并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始终将其作为次要科目对待,如何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很少有人去关心,以至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长期处于被忽略、被遗忘的状态。二是,高校体育教育中普遍存在体育手段和体育目标相混淆的问题。很多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时,都将“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而却忽略了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功能。虽然说,体育教育的本质功能决定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高校体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如果高校体育连这一基本功能都无法实现的话就失去了其存在的首要理由。但是,同时也要意识到,高校体育不应该仅仅只停留在增强体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层面上,将其作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实际上,高校体育的最终目标与高校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育人”,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只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一种手段,同样的利用高校体育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同样也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一种手段。将目标和手段相混淆,忽略了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和其它价值功能的做法无疑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缺失的一种体现。

其次,从微观的层面来说,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时,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要。如,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开展等等,仍然是以教师为主的,并没有将学生置于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这显然是与人文体育教育所秉持的理念背道而驰的,从而反映了人文关怀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缺失;二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于特殊群体人文关怀的缺失。目前,多数高校对于身体素质较差或者是患有某种疾病无法参与剧烈体育运动的学生,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他们与其他的学生“一视同仁”,忽视了他们的特殊性和困难性,不但没有通过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这部分学生的有效发展,甚至使得体育教学成为了这部分学生的负担,而这实际上也是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二、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重构策略

针对上文所分析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特提出了如下几点重构策略:

首先,要注意改变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学科地位与作用不匹配的问题,将体育教学与其它科目的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根据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需求来科学的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将与高校体育中人文关怀相关的内容纳入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范畴。

其次,要注意改变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手段和体育目的相混淆的问题,一是要注意理清体育手段与体育目标的区别与联系;二是,要注意改变传统的生物体育观,树立科学的人文体育观,从而跳出体育教学始终围着学生体质转的不利循环,将高校体育的目标与高校教育的整体目标统一起来,为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而服务,为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而服务。

第三,要注意人文关怀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也就是说,高校体育任课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时,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置于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科学的设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评价,将人文关怀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四,要注意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和关怀。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虽然在参与体育教学和锻炼活动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困难,但是他们同样也具有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需求。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为了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应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教学安排。例如:可以有针对性的组织适合这部分学生实际情况的关于人体健康知识、自我保健知识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重视精神上的关怀与鼓励等等。

参考文献:

[1] 冯霞著.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2] 张明,罗英.以人本主义角度探讨体育教学的人文关怀[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04.

高校教育与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高校安全管理是学校进行正常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这就对高校学生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高校在原来安全管理模式上大胆积极创新,应用信息化技术使管理模式更加快捷高效,总结出适合现状的管理模式。文章根据作者多年来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上的经验和总结,针对现在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安全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进行探讨,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可以共同交流探索。

关键词:高校;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大高校在办学规模上快速发展,有的学校在异地增加分校办学,使得高校的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加之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学生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受网络信息的影响,原来的学校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于现在的工作条件,不能满足高校在新环境下的学生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继续应用以前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工作上具体表现为管理程序复杂繁琐,管理内容杂乱等现象,对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进一步说明了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根据高校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的安全管理问题的情况对学校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提出适合高校学生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方案。高校信息化的安全管理模式是针对每个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等活动而形成管理系统,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以做到高校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充分应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让管理模式更加快捷高效,總结出适合现状的高校安全管理模式。根据现在高校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信息资料管理不协调、管理标准水平不高、信息数据库规模大小不统一以及系统管理人员在专业操作上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对高校安全管理模式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在工作方法上进行探索。

一、高校安全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意义

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的主要应用是借助于现代化网络技术来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安全管理保卫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建设中主要的目的是加强对学校信息安全的保卫工作,能够让校园的信息安全得到保障。最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进步,现代化网络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能够为高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带来新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目前,在我国高校安全保卫科部门中,信息化管理还相对落后,有很多的高校保卫部门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安全管理网站,高校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自身对于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意识也没有跟随时代的脚步,都是属于较为落后的。

除此之外,我国诸多高校安全保卫部门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学校内部治安管理,政治保卫,消防管理以及学生安全教育等多种教育服务工作。当前,我国高校保卫部门工作人员大多还没有被纳入编制形式,据不完全统计调查,我国诸多高校中安全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没有达到常住校内人口的3%,这种情况的出现,会让我国高校中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人员不足等诸多问题。正是因为高校内部保卫人员的缺少,才在一定程度上让高校安全管理很难得到开展,高校保卫部门的各项服务工作其实是较为繁多的,事情较多,事件较繁杂。所以,高校领导人员必须要坚持以科学的力量,主动的去更新思想理念,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现代化网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让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得到改善,要构建起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要推动安全保卫工作的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完善,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去实现高校保卫工作顺利开展以及效率上的提升。让信息化管理服务于高校安全管理,让其为我国诸多高校搭建一个优质的安全教育系统,为广大师生带来更为方便,更为快捷,更为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服务。

二、完善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体系

(一)分层次的建立健全高校安全管理制度与手段

信息化管理体系规划在当前高校安全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高校安全体系建立的,主要的目的是识别安全问题所在,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安全管理的内容以及安全管理的范围,建立完善高校安全管理组织管理机制,完善机制必须要从高校管理和技术这两个方面去分析。其中分层次信息化管理规划在这两个环节的安全管理防范中,都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可靠,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体系。以下将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过程分为七个环节。第一:识别保护对象。识别保护对象主要是识别高校当前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要分析这些风险的所在点和原因,然后再将所分析出的结果引入进高校安全管理体系规划当中。第二:完善高校安全管理组织体系。高校安全管理组织的成员必须要由专业人员来挑选,还要将各个层面的人员都进行合理的培训分配,要从IT,行政,管理,保卫等部门选取人员来担任这一主要职位。第三:完善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制。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是能够形成文件资料形式的工作条例,要制定出校内各个岗位之间明确的具体责任和需要承担的义务、服务等,将工作职责分清楚能够确保高校各岗位员工在工作上的运行效率。第四:将高校安全管理归纳进校内建设规划,要充分了解到高校建设项目,比如教学楼,食堂等项目,要根据实际情况看其建设是否会影响到高校安全管理规划,若是在建设过程中,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那么,就必须要将安全管理规划进高校建设规划当中。第五: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待现有的高校安全管理预防措施,充分了解高校自身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且要在一定程度上去预估所能产生的作用。第六:必须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高校安全管理,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而忘记长远的考虑,因为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第七:将传统技术充分结合在现代化信息管理安全技术当中,这样能够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还能让安全管理得到改善。

(二)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框架的主要内容

上面所描述的规划信息化在高校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步骤从组织,管理到技术等方面全面考虑高校信息化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完善高校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提高师生对信息化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在高校整体教学工作中不能为了提高暂时的教学效率而放弃了信息化安全管理,要把管理目光放长远,从大局出发。要对学校教学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各个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其重要性的认识。其中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可以详细的分为三个方面。安全组织体系。其能够确保高校信息安全工作得到落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决策,管理,运营以及应用的实际作用发挥出来。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是整个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实际运行的重要保障,其最为基本的框架包含了安全制度的建立,运营工作条例的建立以及高校应急机制的完善和评审机制的建立等。高校信息化安全技术体系。信息化安全技术体系是保障高校信息资源以及应用系统不受外部任何形式的病毒攻击,其主要的基本框架式由系统层安全技术和网络层安全技术组成。其中系统层安全技术主要包含了高校内部数据库安全的保护,校内数据备份以及恢复和相关人员身份验证等功能;网络层安全技术主要是包含了对外来病毒的防范进入的检测,防火墙的运行等方面。

三、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当中的问题成因

(一)高校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

高校安全管理是学校信息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诸多高校内部网络都存在很大的管理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调查,高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校内网络安全风险的主要问题来源。在某种程度上因为校内网络设计的不规范,漏洞百出,在校内人员使用网络时有可能会因为某些网络陷阱,错误代码等原因,让其运用网络进入到不该进入的网站、页面等。此外还有很多的校内网络内部用户充分使用自己对信息网络的了解去随意的改动网络数据,让学校的网络受到损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校信息化安全管理受到网络损害而不能及时的保护,导致学校信息丢失等。虽然我国诸多高校中没有很多的机密文件,但是某种非法访问也在某种程度上严重的破坏了信息化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秩序,这种情况的出现所引发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根据相关不完全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校中所出现的安全问题有70%都是来自于校内的内部网络使用人员,还有很多校内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相关人员的同意擅自对校内信息进行改动或者删除,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就是校外有人充分利用校内人员采取内外勾结的方式对高校安全管理系统进行破坏,让高校中诸多信息丢失等。

(二)高校安全管理技术较为落后

因为当前我国诸多高校校园网都是运用共享网络结构模式,网络用户和主机之间,用户和用户之间都是通过网络相连接的校内网络传输线路大多都是由双绞线线路和光纤线路所构成的。校园网络所覆盖的范围越大,那么网络的线路也会越多,其所覆盖的网络区域也会越广泛。这种形式的网络结构的本质特征也是构成校园网络安全问题的必要基础,在实际中所出现的网络病毒,校园网络受到黑客袭击以及用户的隐私曝光等问题,都是因为校园网络所受到的破坏,从而致使使用校内网络用户遭到相关的网络袭击。

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网络计算机用户都是采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因为这个系统有一定程度上的缺点,所以其自身在防御病毒的能力上相对较弱,很容易受到网络中所附带的病毒破坏系统安全。高校各部门学院做出属于自己学院的网站数量相对较多,但是大多都是技术水平较低的网站,其安全性相对较多,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会给那些入侵者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除此之外,我国高校内部所使用的网校园网络都是由校园网络中心服务器所扩散出来的,高校网络中心服务器基本都是使用的Windows2003作为主机操作系统,这种操作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其预防能力和抗入侵能力是相对较弱的,没有固定强悍的杀毒和防御系统,要想将病毒或者是入侵病毒解决掉,就必须要让高校安全管理部门将网络中心的服务器换成IIS讓其作为校内网络的Web服务器,然后再将sql server作为校内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系统服务器,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高校网络的安全程度提升,从而高校信息资料安全得到保障。

四、高校信息化安全管理的优化探索

(一)完善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和教学信息协调

要完成并做好高校安全管理系统和教学信息协调工作,要求高校在管理技术上和行政机构上做出优化措施。行政机构上要化繁为简,为高校安全管理系统和学校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各行政部门之间在协调工作上要由专门的工作部门统一指导,在协调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有系统具体的工作计划并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完成工作任务,既要有大方向又得有小目标。在技术上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方法,提高系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的稳定性。

(二)全面提高信息化安全管理认识

现在高校学校的管理基层在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忽略安全管理的工作,对学校上级管理部门所提出的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力度不够,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全面、充分的认识到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安全问题的出现。因此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提高对信息化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在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不能为了提高暂时的教学效率而放弃了信息化安全管理,要把管理目光放长远,从大局出发。对学校教学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各个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其重要性的认识。把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关系学校一流大学建设上的战略高度来把握、来布置工作,抓好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

(三)信息化管理模式推进管理制度的健全

在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上无论是网络还是其他方面的问题在工作中都要做到明确安全责任,建立责任追查制度,从学校层面将网络和信息安全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切实网络信息安全的责任,形成追责、补救机制。因为没有责任人就有安全漏洞,所以必须明确责任人和事故处置办法,以此整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其次在管理制度上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快捷,管理程序大大简化,安全管理部门和学校二级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在保证快捷的前提下,做到真实准确。信息化安全管理体制在建设中要时刻做到以学生为本,并且服务于全体学生,实现安全信息互通,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实时高效、个性化、全方位的管理服务,并全面实现了校园安全信息化系统。

(四)加强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的管理不仅需要管理人员有较强的安全管理意识、知识,还要对信息化管理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做到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的精通。这就要求高校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迫在眉睫。培训要让学习人员学到先进的管理方法,技能和系统管理工作思想,掌握并能在工作中应用信息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只有真正在工作人员上做到计算机技术的熟练应用,才能更好的在高校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到信息化。

(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网络是把双刃剑,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要对网络宣传工作格外的关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是国家战略,也是学校的战略,办学重要的支撑,做好网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更是广大师生的愿望,希望引起大家高度重视。学校将进一步健全机制,加快管理队伍的建设,人才专业队伍的建设,推动学校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纵深发展。首先要善于利用网络进行正面的宣传,增加正能量,对学校的办学亮点、特色进行宣传,对炒作和诽谤要及时地处理、回击。要牢牢地掌握网络话语权,探索网络舆情引导管理新模式,及时发现处理网上的不良信息,主动加强与网信部门、公安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舆情沟通协作机制。其次校园网络已经成为教学、科研、办公等主要教学活动的支撑平台,是正常办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平台,重要性不亚于课室和实验室。加强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运行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面对突发事件,必须尽一切可能快速地恢复,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并且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方案,明确应急处置的流程、权限、落实应急响应技术队伍,强化技能训练,开展网络防范应急演练,提高网络应急处置能力。

五、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大发展趋势下,高校安全管理系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信息化安全管理中要加强在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安全管理的技术水平,一方面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借助构建信息化平台保安全,科学论证、统筹考虑学校安全信息化建设的方案,另一方面加强和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网络系统建设,加强对学生信息的掌控能力,提高信息化的水平和质量。才会为学生提供更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最优的发挥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便利,对学校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必舜.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3):228-229.

[2]朱海波.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37(04):76-78.

[3]王萍,王智新.高校安全管理重要性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6):164+182.

高校教育与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新生教育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助理班主任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在开展新生教育工作中具有其优势作用,因此助理班主任辅导已成为高校开展新生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单位和曾工作的学院开展的新生教育工作,分析了助理班主任在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助理班主任新生教育作用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助理班主任;新生教育;优势作用

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道路的转折,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中学与大学是教育发展中的两个不同阶段,进入大学校园将面临许多重大变化,如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生活环境、理想目标等。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导引新生之倡议》中写道:“入校不苦,初入校则苦。初入校不苦。初入校无人导引斯真苦。”系统的新生教育工作可以消除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断点”,使大学生的教育从一开始就进入“良性循环”。在新生教育工作中,高校经过探索与研究逐步引入了助理班主任制度。经过实践,发现助理班主任制度充分发挥了优秀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推动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的同时,还提高了其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这一探索性工作得到了新生及家长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具体工作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改进。

一、学院助理班主任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

助理班主任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领导下的、协助辅导员和班主任做好班级建设和班级事务的兼职组织者和管理者。助理班主任制度是在校大学生自我锻炼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管理质量、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的途径之一,是大学生管理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1.管理模式。助理班主任产生模式为:学院从优秀高年级学生中公开选拔,经个人书面申请、学工办老师审核,最后由学院聘任。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每个学生班级配备4名学生助理班主任,聘期为1年,分别从学习、生活心理、科研实践以及课外活动等四个方面指导新生。在任期内原则上不能更换,每届聘期终止时,学院将对助理班主任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优秀的助理班主任将在其毕业时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

2.选拔条件。选拔助理班主任的基本条件主要有:政治思想素质过硬,身心健康,责任心强;学习成绩优秀,科研实践能力突出;工作踏实,严于律己,甘于奉献;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培训制度。为了提高助理班主任的积极性,保证助理班主任辅导具有更强的规范性,学院首先针对选拔的助理班主任进行集中培训,基本内容分为八个板块,如:学院成果展、保研细则、出国交流、奖学金及助学金、心理与学籍、校园活动、科研实践以及助学贷款。其次,为提高助理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学院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识别的讲座以及心理咨询基本技能的培训。最后,通过组织助理班主任参加素质拓展等活动来提高助理班主任的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

4.工作内容。助理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有:新生入学报到工作、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军训期间的管理工作以及平时的常规化工作。具体内容包括:协助学院搞好新生的“迎新”工作,引导新生熟悉校园环境、适应大学生活;协助班主任、辅导员完成学生干部选拔和培养,加强班风建设和集体意识的培养,组织班级开展丰富健康的校园活动;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目的、巩固专业思想、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营造良好的学风考风;深入了解班级新生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帮助新生解决实际困难;协助学院和班主任处理相关突发事件等。

二、助理班主任在新生教育中的优势分析

助理班主任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在新生教育工作中具有特有的优势。

1.地理优势。同样的校园环境、相近的住宿位置、相同的作息制度为助理班主任帮助新生融入大学生活提供了地理优势。正因为此,新生在入校后一旦出现问题和困难,更方便向助理班主任求助。助理班主任能够迅速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帮助新生适应环境,融入集体。

2.同龄优势。作为同龄人,相似的背景和思维模式以及相近生活经历,使得助理班主任和新生在新生教育工作更像朋友间的倾听和关怀。

3.专业优势。助理班主任所学专业与所辅导的学生专业是一致的,因此可以更好地结合专业学习、职业选择及人生规划开展辅导工作。以实际问题和自身经历为切入点,开展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新生树立求学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大学规划。

三、助理班主任在新生教育中的具体实践

1.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环境。为了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地理环境,笔者所在学院的助理班主任在新生中开展了名为“校园定向越野”的活动,校园里主要的建筑及办公地点都被设为目标点,如图书馆、教材科、教务部、行政楼等等,这个活动在新生中反响颇好。为了使新生全面了解学校学院的纪律及文化,助理班主任为新生们开展了相关的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学院成果、保研细则、出国交流等等。这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系列教育活动,受到了新生的积极响应,在新颖的形式中完成了教育目标。

2.帮助新生制定合理的专业规划。助理班主任的辅导,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专业规划。助理班主任在班级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向新生介绍学院专业特色、学科要求、学籍管理规定以及在校期间可参与的创业创新竞赛、学科竞赛等,让新生对大学四年有了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学习目标。

3.帮助新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新生进入大学校园,由于角色改变和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心理问题,不同程度困扰着他们。在此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容忽视。助理班主任通过与新生建立良好的朋辈关系,及时把握新生的心理动态,帮助他们重新定位新的人生目标,减轻学习焦虑感和盲目性,在人际交往、树立自信、应对挫折等方面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及时向辅导员反馈需要心理干预的新生情况。在新生中期座谈会上,新生们认为助理班主任的工作基本达到“要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实现“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调试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目标。

四、助理班主任在新生教育中的问题和建议

在新生教育工作中,助理班主任在新生与辅导员、班主任之间发挥了桥梁作用,并在新生中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但在该制度的实施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制度重选拔使用,轻管理培养;经验缺乏,理解传达问题不到位;精力不够,学习与工作关系处理不当等。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对助理班主任制度加以健全完善,更好地开展新生教育工作。

1.健全助理班主任的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在管理中应建立助理班主任工作管理条例,让其在新生教育工作中有章可循。制度建设包括新生定期联系制度,与班主任及辅导员的例会反馈制度,由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形成的监督制度等。同时,完整的考核和评价体制必不可少,可以尝试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奖惩分明:对工作突出的助理班主任进行奖励、给予一定的综合测评加分、优先评优评先等,对不能履行职责的应给予警告或淘汰。

2.注重助理班主任的选拔,加强培训工作。在助理班主任的选拔工作中,应更多地考虑高年级学生干部和低年级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对学校以及所学的专业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另外,他们思想觉悟高,再加之与新生的年龄相差不大,容易沟通交流,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干部,他们对学校的要求和安排的相关工作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言传身教,为新生树立榜样,服务新生成长发展。为提高助理班主任开展新生教育的能力与技巧,需要加强学生助理班主任的统一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校院情况概述、专业发展概况、岗位目标职责、心理健康常识、人际交往技巧等等。通过统一的培训使得助理班主任在新生教育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将专业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党的理论教育融为一体,全面提升新生教育的效果。建立现代传播手段的信息库和沟通机制,如通过校园短号、人人网、博客微博等手段搭建新生、助理班主任、班级导师、辅导员间的桥梁。

3.营造助理班主任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促进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有利于培养新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助理班主任在开展新生教育工作时,要结合新生的特点,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迎新晚会、游览校园、学习经验交流会、各类球赛等等。在活动中充分调动新生的参与热情,努力为拥有各类特长的新生打造展示的平台,使他们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更加阳光、自信,这也将为他们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助理班主任如何更加有效地帮助新生尽快调整心态、适应大学环境,一直是高校新生教育工作中不断探索、思考的课题。目前,在助理班主任的选拔机制、培训机制、工作机制、科学体系、激励机制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值得探索的地方。在实践中,助理班主任的专业水平、思政教育能力、辅导的整体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在总结助理班主任制度的经验和教训过程中,应当不断开拓新生教育的新途径,开创新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芳.高校学生管理引入朋辈辅导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2):27-30.

[2]李成革,王争辉,胡静.高职院校助理班主任制度运行中的问题与完善[J].教育管理,2011,(26):36-37.

高校教育与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1 教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 关键在人。

党的十七大强调, 科学发展观,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提出创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标志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创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我们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起点上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学习型社会呼唤学习型校园。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中坚和骨干, 塑造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更应努力创建学习型校园。当今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正在发生着深刻地变革,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高校要适应形势的变化, 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必须把提高自身的生存力和竞争力作为自身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手段, 这也是学校始终保持较强创造力和旺盛发展势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人为本, 提高人的素质, 体现人生价值, 搞好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这种形势下, 培养学生成为21世纪新经济时代所需人才, 从而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2 教育发展对图书馆工作的要求

图书馆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是社会知识活动链中的一个环节。教育发展的趋势必然要求图书馆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 除了配合课堂教学, 使学生在图书馆中进一步巩固、充实、完善课堂所学内容更应使其所学得到完善充实。

3 图书馆适应教育发展的对策

(1) 优化馆藏结构, 合理采集文献资源。图书馆的图书资料, 是为读者服务, 体现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 对读者进行政治思想、综合知识、专业技能、书目文献利用的教育。广泛开展多种教育服务活动, 使学生通过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从中获得知识, 受到教育, 提高能力, 增长才干。因此, 高校在进行素质教育时, 要注意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还要对本专业相关的科技信息和科研成果有一定的了解。图书馆应调整馆藏结构, 尽量多入藏一些各方面的图书资料,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不仅完成图书馆的组织学习和研究的教育职能, 充当学术交流的主要场所, 还要突出人性化的人文需求和文化休闲的职能。

(2) 开展深层次的导读服务, 积极主动提供文献信息。要健全目录体系, 多渠道向读者揭示馆藏书刊, 积极编写专题目录、索引、名著摘要、导读目录, 开展新书介绍、推荐好书、举办读书报告会等活动,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把精力放到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读书活动上来。利用网络的方便快捷, 广泛宣传。建议在图书馆网站上开设一个专栏, 进行疑问解答, 发布新到图书信息。以便征集意见及反馈, 加强沟通与联系。做到有信息及时发送, 有问题立刻解答。有必要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3) 面向各院系教师提供如何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培训, 介绍图书馆的对口资源和新兴服务项目。针对一些师生对图书馆不了解的情况, 图书馆可定期组织培训或者发送图书馆使用知识给各部门、各班级, 主动的为师生员工提供知识, 使师生们更好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学习, 也使图书馆工作人员更轻松的工作。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发展的形势, 指出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阐述了图书馆工作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 而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教育发展,高校图书馆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文山.知识经济与图书馆工作[J].图书馆工作研究, 2007, 2.

高校教育与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1 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势在必行

1.1 严峻的环境问题现状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人类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生态系统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并且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等各个领域, 呈现出了日益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趋势。环境问题是人类在21世纪的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共同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 增强保护环境责任感,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因此, 环境教育迫在眉睫。

1.2 专业人才的大量缺失

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需要有大量的、具有较高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等专业环境教育是向社会输送环境科技人才的主要基地, 但是高等专业环境教育只占高等教育10%左右。长期以来,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对大学生的环境教育往往偏于专业环境教育, 而且迄今为止, 我国仍未将环境课程列为高校非环境类专业的必修课, 使得非环境类专业开设环境课程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 随意性很强。所以, 环境教育应作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环境教育既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校进行环境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是当务之急的事。

1.3 严酷的高校环境教育现实

我国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环境专业教育, 通过设立环境科学类专业进行环境教育;二是公共环境教育, 即前者相对而言的非专业性环境教育。据统计, 目前我国仅有不足10%左右的高校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开设环境保护课程, 大学生接受环境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主要为零散的新闻传媒和生活积累, 缺乏较为全面的环境教育, 而且随着年级升高, 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逐渐加大, 这些信息来源也日渐萎缩, 出现了环境感知能力随着年级升高而逐步削弱的现象。这一变化趋势值得重视。而且, 现在的大学生最缺乏的不是文化科学知识, 而是环境意识。因此, 必须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使他们能够识别和抵制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过程形成的种种有损于环境的行为, 形成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 从而自觉地处理与协调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 达到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2 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2.1 国内环境教育出现改革态势

我国的环境教育虽然起步较晚, 但在环境教育开展的过程中, 环境教育方法、目的、内容等方面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环境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慢慢步入改革态势, 主要表现在: (1) 教育教学模式传统化封闭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知识局限于书本之中, 社会实践严重缺乏, 对环境保护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环境实践活动开展得愈来愈多, 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 (2)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型教育法, 如:“合同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等正在渐渐得到使用, 对重要的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开始给予重视; (3) 新的现代化教学慢慢开始得到普及, 这也是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都为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打下了一定基础, 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更加活泼、实用的途径提高环境素质。

2.2 环境学本身具有的综合性学科性质[1]

环境学是一门交叉性的综合学科, 环境教育自然也就成为一项全面综合性的教育。将环境学及其相应的环境技能纳入大学的教育体系, 渗透到各学科中, 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开启他们的思维, 提高他们的素质, 而且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 增强对国际与国内的环境问题及政策、法律法规的认识, 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我国的环境保护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3 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3.1 将环境教育课程列为高校各专业的必修课

高等学校有各种专业人才, 通过环境教育, 可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 一旦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 即可将环境意识渗透到各行各业工作中, 这不仅有利于作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决策, 自觉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中来, 还可带动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同时, 环境教育, 环境素质的提高也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因此, 应将环境教育课程列为高校非环境专业的公共必修课。而且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 不仅要介绍环境知识、普及环境意识, 探究环境问题起源, 而且要注意人与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合理化的方法、途径及相关的新思想观念 (如伦理道德观、价值观、消费观、资源观、科技进步观) 的探索。

3.2 加强高校各专业教师的环境意识, 将环境教育融入各专业教学

实施环境教育, 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关键在于教师的环境素质。教师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的课程中。因此, 教师是需要首先接受环境教育的人群。目前, 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师资缺乏、教师环境意识与能力薄弱。教师在教学中视野狭窄, 观念陈旧, 仅着眼于所教学科, 尚欠缺把环境教育融入本学科的能力。政府和学校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教师的环境教育, 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扶持。安排相关教师进行继续教育, 如参加进修班、学术研讨会;到国内环境教育较成功的地区做国内访问学者;出国进修、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等。

3.3 将环境教育融入德育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德育教学的内容是根据德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确定的, 并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不断充实和调整, 把环境教育的内容纳入德育教学体系, 将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 在讲述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 突出讲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在国情教育中讲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状况, 讲述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在人生观教育中, 讲述新的生态价值观、自然观、科学观、发展观、消费观, 人对自然的态度等内容;在道德品质教育中, 将环境伦理作为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使他们具备良好的环境素质和环境意识。

摘要: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也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对于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受到特别重视。实现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是我国走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不容忽视。

关键词:高校教育,环境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参考文献

[1] 孙成访, 吴运建, 程发良, 等.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改革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10) .

[2] 汤斌纺, 汪勤峰.论高校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J].消费导刊, 2008 (7) .

上一篇:大学教育与安全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力企业风险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