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

2023-04-14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注意: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注意: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注意: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注意: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注意: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注意: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科学)

7、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和追问。

(注意: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思考)

8、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注意: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或:正确的哲学或科学的哲学才能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9、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

(注意: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10、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注意:不是相互决定,只能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能是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也不是相互体现,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11、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注意:哲学的发展是对旧观点的扬弃)

1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13、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注意: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14、只有哲学才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学习哲学可以使人聪明,但使人聪明的学问除了哲学还有具体科学)

15、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

(注意:哲学不一定是由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构成的。错误的世界观经过系统化和理论化也构成哲学,只不过这种哲学是错误的哲学)

1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注意:片面。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17、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注意: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既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18、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群众路线。

(注意: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9、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注意: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0、哲学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

(注意:哲学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

21、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注意: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注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23、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注意: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24、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注意: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5、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注意: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

1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注意: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27、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唯物论部分】

1、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辩证法是方法论。

(注意: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的认识,也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2、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 (注意:“客观存在”应为“客观是在”。)

3、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注意: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4、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注意: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5、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注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

6、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 (注意: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

7、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 (注意:“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

8、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注意: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这种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具有能动性,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9、、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

(注意: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而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10、所有正确意识都是相同的。

(注意: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

11、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注意:唯物主义中的很多分支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

1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 (注意:“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13、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注意: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14、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注意: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观的。)

15、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注意: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就不能按规律办事;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才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或关键)

16、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注意: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

17、规律有好坏之分。

(注意: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好坏,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8、正确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消极作用。

(注意: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正误之别,其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

19、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注意:实事求是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20、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注意: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

21、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意:规律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关键是看人们如何利用规律)

22、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

(注意:这不是规律,这是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

23、绝大多数国家的汽车靠右行,极少数国家的汽车靠左行,说明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注意:这里讲的是规则,规则不同于规律)

24、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注意:应为“使主观符合客观”)

2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辩证法部分】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注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注意: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注意: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4、原因和结果可以任意转化。

(注意:转化是有条件的,原因与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5、只要是先行后续关系就一定是因果联系。

(注意:因果关系不仅具有先行后续的特点,而且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6、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是无条件的。 (注意: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

7、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无条件的。 (该说法正确)

8、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注意:“一定意义上”才是)

9、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注意:只有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0、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注意:只有前进行上升性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1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注意: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2、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 (注意: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13、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就是发展。

(注意:前对后错。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但只有前进性的量变引起质变才是发展)

14、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注意:前两句对后一句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15、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注意: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而不是全盘否定)

16、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是前进的,每一步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 (注意: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17、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注意: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8、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注意: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体中。)

19、哲学上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关系。

(注意: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0、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注意: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2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注意: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2、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注意:说反了,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23、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 (注意:前对后错)

24、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

(注意:矛盾的双方是具体的、多样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好与不好两个方面)

2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注意: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者没有区别。 (注意:前对后错。后者是有区别的:世界观依据有别,具体内涵有别)

27、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8、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3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注意:解决主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29、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

(注意: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而且矛盾的主次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30、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注意:这是知识的混淆)

31、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注意:缩小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内涵)

32、新事物不可战胜是因为旧事物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地位。

(注意:新事物不可战胜是因为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

【认识论部分】

1、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

(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认识,都源于实践)

2、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

(注意: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3、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注意: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注意: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注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6、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注意:真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7、物质是认识的来源。

(注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物质是意识的来源)

8、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

(注意:正确的认识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认识起消极作用)

9、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注意:颠倒因果关系)

10、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 (注意: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

1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注意: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12、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

(注意: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13、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注意: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

14、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注意: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

15、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注意:要在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才可能取得成功。)

16、现象属于感性认识,本质和规律属于理性认识。 (注意:现象、本质是客观的,认识属于主观的。)

17、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

(注意: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18、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注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19、把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

(注意:一次完整的认识过程结束了,并不等于人类的认识到此结束了,人类认识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发展。)

20、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一切常规,敢想敢做。

(注意: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是敢于打破常规,在已有的基础上创新。)

21、矛盾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 (注意: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

22、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注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4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社会意识能够决定社会存在。

(注意:社会意识的作用始终是第二位的,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说明社会意识有时取决于社会存在,有时不取决于社会存在。 (注意:社会意识归根结底都取决于社会存在)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注意: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4、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注意: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看物质贡献,也看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是错误的。)

5、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是科学的社会意识。 (注意:价值观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6、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注意:所有的价值观都起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才起促进作用)

7、价值观(理想)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注意:科学的价值观、崇高的理想才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8、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上是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否的两个标准。 (注意: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9、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否的两个标准。

(注意: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关系和矛盾,都只能运用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注意:还有经济、法律、行政等其他手段。)

11、集体主义和市场经济根本上是一致的。

(注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2、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自然属性。 (注意: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13、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作用的人们。

(注意:只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才是人民群众。)

14、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注意: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主观世界又影响改造客观世界。)

《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点解析

第一单元

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

1、哲学与世界观 联系:(1)二者对象相同,即都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2)二者属于意识范畴,都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都对人们的行动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区别:世界观人人都有,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而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2、世界观与方法论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区别: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方法论则是从我们应该怎么办的角度思考问题。

3、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要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发展要以哲学为指导。

二、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物质

区别:二者具有物质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联系: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之中,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所以二者是共性和个性关系,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三、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

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存在着,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而客观存在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四、意识能动作用、意识反作用

五、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的实际。

2、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或者叫变化了的实际)

5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3、总之,事物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动着的事物,运动着的事物的存在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因而,任何客观实际都是当时当地的实际,是具体的历史变化着的实际。因而,从实际出发就只能从具体的历史变化着的实际出发。

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与哲学基本问题所说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注:对问题(1)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对问题(2)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七、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

(一)古希腊、罗马的朴素唯物主义:它肯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把物质只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金、木、水、火、土等)。

(二)16至18世纪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

1、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

2、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

3、唯心史观──用唯心主义观点观察和解释社会历史现象

(三)19世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第二单元

一、联系的地位,特点

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因果性。

二、联系是客观的与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是否矛盾

(1)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

(2)当人们试图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时,只有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内容(包括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才能办得到。否则,任何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尝试都是失败。

三、物质的根本特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与根本属性

(1)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就物质相对于意识现象而言所独有的性质──客观实在性

(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状态是怎样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也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最主要最根本属性占有重要地位。

四、运动、变化、发展关系

联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三者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的,僵化的。

区别:(1)定义不同:运动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变化指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变化。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2)侧重点不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表示事物在活动着,它同静止观点相对立。变化反映事物运动的多样性、成都和状态,表示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它与凝固观点相对立。发展侧重指事物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和变化,反映着事物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的不断更替过程。

(3)范围、深刻程度不同:运动、变化比发展范围广泛,而发展比运动、变化更深刻,它表明事物运动变化的总方向和总趋势。

五、具体科学规律与哲学规律关系

区别:(1)具体科学的规律是揭示某一领域事物内部本质的联系。(2)而哲学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的共同规律,是揭示各种具体规律共性的规律。

联系:研究哲学规律是以具体科学的规律为基础。研究具体科学的规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六、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一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二是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三是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七、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

联系:(1)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二者都要求主观符合客观,从实际出发去发现规律、按照规律办事。 (2)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达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目的,二者是统一的,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思想就不能解放,不解放思想,思想就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也谈不上实事求是。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二者都是我们的党永葆生机的法宝。 区别:(1)二者含义不同

(2)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解放思想侧重于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侧重于强调尊重规律性,按规律办事。

第三单元

一、联系、发展与矛盾的关系

三者有密切的联系:联系的本质内容是矛盾,发展是由联系引起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联系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联系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双方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就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

6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二、哲学上讲的矛盾与逻辑矛盾区别

(1)概念不同。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逻辑矛盾是指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

一、互相打架的现象。

(2)存在的范围不同。哲学上讲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而逻辑矛盾只存在于思维领域,且在思维领域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存在逻辑矛盾。

(3)反映的角度不同。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从动态方面来反映事物,是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侧面来讲的;而逻辑矛盾是从动态方面反映问题,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作出不同断定。

(4)存在的性质不同。哲学上讲的矛盾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逻辑矛盾是主观的。

三、矛盾分析的方法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2、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四、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内在联系

1、从空间上看,普遍性──事事有矛盾(各个事物包含的矛盾是不是都一样吗?) 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2、从时间上看,普遍性──时时有矛盾(每个事物矛盾自始至终都一样吗?) 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3、从空间上看,即使把每一个事物内部不同的矛盾方面相比较,也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事事、时时都要分析矛盾特殊性。

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

相同点:二者都要求了解实际情况,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二者都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不同点:(1)从实际出发属于唯物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辩证法。

(2)从实际出发的原理依据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3)二者的具体内容不同。从实际出发强调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矛盾各有其特点,反对一刀切。

六、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都是错误的

事物的特殊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而普遍性则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个性,只是概括出了他们的共同本质。因此,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或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所以,二者既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也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七、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区别:(1)两者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比较而言,主要矛盾有一个,次要矛盾有多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一个,矛盾的次要方面有一个。

(2)两者的内涵不同。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矛盾。而矛盾主、次方面讲的则是矛盾侧面,所以只能叫一方或方面。正因为主、次矛盾都是矛盾体,其内容都包含着矛盾的双方,所以主、次矛盾又都有各自的主次方面。

(3)两者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4)二者方法论要求不同: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要求做工作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不可忽视一般。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看问题要把握主流和本质,但又不可忽视支流。

联系:(1)二者都是关于矛盾的不平衡性问题,都是属于矛盾的特殊性问题。 (2)二者都要求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3)主要矛盾中包含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两者之间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复杂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八、“两点论两分法”和“与重点相统一中的两点论”的比较

区别:(1)含义不同,“两点论两分法”是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既看事物的这一面,又看事物的那一面。而“与重点论相统一的两点论”是指认识复杂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二者依据不同。前者哲学依据是矛盾普遍性原理;后者哲学依据是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而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都属于矛盾特殊性。

(3)二者强调的内容不同。前者只强调两点,强调全面;后者强调的是带有重点的两点。 联系:(1)矛盾主次方面原理要求的“与重点论相统一的两点论”中的两点,实质上与普遍性原理要求的“两点论”中的两点论是相同的。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1、生活处处有哲学 1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 思考。

3 、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 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 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 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 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 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 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 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 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 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 .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 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 .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指导。

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 系问题 。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6、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 性 ,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 物质的派生。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 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 赖意识。

7、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 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 问题。

8、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 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 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

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 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9、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无产阶 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 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 变革。 第四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 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 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什么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 识 ,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 (它 概 括了 宇 宙 间 一切 事 物 和现 象 的 共 同本 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 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 担者(主体 。 (3 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 都是错误的。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 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永恒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暂时的。 (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 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l 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 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l 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l 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 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 罚。

6、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4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 理: (1区别: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力量 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 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 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 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 要方面决定的。

(3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 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

(4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 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 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矛 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联系:两点之中有 重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4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 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矛盾 的特殊性。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是马克思 主义的活的灵魂。

(4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1具体 问 题具 体 分 析 是我 们 正 确认 识 事 物 的基 础。◇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 问题的关键。

9、什么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主 要是: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 两分法。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 重点论相统一。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 辨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1什么是辨证的否定? ○1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即自 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是实 现新事物产生、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 径。

○3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新事 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它总是汲取、保留、 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 发展的基础。

○4辨证否定的实质,是 “ 扬弃 ” 。 (辨证的否 定,既不是肯定一切,也不是否定一切;而 是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克服的是 旧事物中的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 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

(2 、辨证否定观的要求(方法论 : ○1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 惟书、不惟上,只惟实。 (即要求我们,不 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 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我们事业不 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2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 (既不 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 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密切相连 的。 (1要创新,就必须有革命精神和批判性 思维。

(2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必然要求我 们树立创新意识。 (即要求我们,关注变化 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注重研究 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 观念,开拓新境界。

(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 创新的。

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因为: (1 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原因: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

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 劳动对象,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例如:技术创新。

(2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 革。 (例如: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 导。

(3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 展。

?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原因:理 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使得人类的认识对象和 范围日趋广阔 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 不断更新和发展。

? 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 (了解 “ 当代中国先 进文化 ” 的内涵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的来源 哲学来源于社会实践生活不是凭空产生的。常见错误说法“哲学是哲学家头脑里自发产生的”。 2.哲学的定义 ①本意角度爱智慧。注意爱智慧≠智慧本身。哲学给人以智慧使人变聪明而不是等同于智慧本身。 ②世界观角度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注意从主体角度看——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是哲学家并非人人从特点角度看——世界观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朴素的、不自觉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③方法论角度哲学是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的统一而不是仅包含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④具体科学角度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常见错误说法 第一种情况颠倒二者的顺序如哲学是具体的基础或是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第二种情况乱加定语如“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直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从性质上来看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非科学的哲学不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而简单的说哲学能促进社会或是人的发展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第三种情况混淆关系误认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实际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此外常见错误说法还有夸大哲学的作用如哲学=科学、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前提、没有哲学就没有具体的产生或发展等等。 ⑤时代精神角度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注意不是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精神只有正确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但是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的反映。此外还要注意真正的哲学≠马哲在不同的时代真正的哲学是不同的而在当下马哲就是真正的哲学所以说“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哲”说法错误说“马哲是真正的哲学”说法正确。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常见错误将二者的位置颠倒注意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世界观也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所起的作用也是双重的正确的促进、错误的阻碍即正促错阻。 4.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存在、物质——意识这两组词语是固定搭配不能混着用如“思维——物质、存在——意识”。 5.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观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第一方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哲学的基本观点就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观点。 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关系问题包含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以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而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属于马哲的范畴其内容为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7.不能简单的认为凡是唯物主义的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的都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世界本原复杂问题简单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但本质是正确的坚持了唯物主义这个大方向。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自然学科意义上的原子在历史观上犯了唯心主义错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总体来说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缺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自然观赏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在历史观上坚持实践的观点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综上所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本质正确同时也有缺陷不足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进行简单定性。 唯心主义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

三、

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 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 水平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

产业结构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

对外开放程度 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现出自给自足特征 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交通运输 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 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

城市化 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于区域平均 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

发展状态 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不平衡增长 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1.3 区域发展差异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 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南方

区域特征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高原为主;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多山地丘陵,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限制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4 区域经济联系

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东线 中线 西线

调水源地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 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 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 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 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 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调水量 较大 较小 大

水质 差 较好 最好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 ⑤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调入和调出区及沿线地区都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3、产业转移

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工资和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②开拓市场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2.1 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

(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2)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3)治理措施:①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④合理用水⑤控制人口增长。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类型: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功能: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3、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突出问题 治理措施

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减少,功能退化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水质污染问题突出防治水污染

滥捕滥猎、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2.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

3、治理经验:①设置全流域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① 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 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③ 社会、经济条件: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

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三山脉三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 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

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2.5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1、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等。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

3、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珠三角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1、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区位因素: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对外开放政策④海外侨胞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⑤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阶段 城市化进程形成原因 城市化进程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4、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问题: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高,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③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存在问题

1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2 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

3 乡镇工业发展分散所产生的问题。

4 城市规模相对在缩小

5城市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不利于辐射和带动周边发展。

6缺少特大型城市。

城市化建设的思路

1 加快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2 打破旧制度下的行政区划。

3 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重点培育中心城镇。 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1 行政区划调整。

2 发展城市群,建设3大“城市圈”。

3 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4 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护。

3.1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由5个部分组成:硬件、GIS软件、地理数据、GIS人员、应用模型。工作流程:地理数据输入、存储(数字化过程)→地理数据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地理数据分为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不同的图层储存不同的地图要素。)

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略)

3.2 遥感(RS):一种探测技术,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根据运载工具的不同,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工作流程: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波谱特征)→传感器收集→传输与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应用成果。现代遥感优点:

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用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军事侦察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 类型 概念 优点

航天遥感利用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空间站等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

可进行重复不定期观测等

航空遥感利用飞机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机动性强,分辨率较高

近地遥感距地面高度在几十米以内的遥感分辨率高、范围小

3.3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的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用户系统(接收设备)。GPS信号接收机主要有三种: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接收机。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应用领域:军事、交通、邮电、地矿、建筑、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管理、旅游探险等等。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一、汉朝 1.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习称三公。 2.为加强皇权,汉武帝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

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3.汉光帝进一步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令的权利,使尚书台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

二、魏晋南北朝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门下省,形成三省体制。

三、隋朝 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是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

四、唐朝 1.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是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为宰相。 具体分工为: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 作用: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影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2.隋唐时期,在尚书省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此后历史朝代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五、宋朝: 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是最高的军政机构,长官是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两个机构和称为“二府”。为制约宰相,增设参政知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作用:削弱宰相的职权,以总揽皇权。

六、元朝 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意义:元朝的政治制度在加强皇权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 汉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习称“三公”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隋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 唐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下置:吏、户、礼、兵、工 称为六部 宋 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 元 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3.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朝 1.汉初在地方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各国,郡国二制并行。 2.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设刺史(秦朝的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3.东汉时期,刺史逐步添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4.东汉末年,州逐渐变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由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

二、隋朝 1.隋文帝因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

三、唐朝 1.唐太宗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逐渐变为州之上的行政实体。 2.唐朝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四、宋朝 1.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消减地方节度使权力,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以防武人割据局面的重现。 2.宋朝地方政权分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成“路”,在州县之上。

五、元朝 1.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地方设行中书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 汉初 郡国二制并行 东汉末年 州、郡、县 隋初 州、县 唐 道、州、县 宋 州、郡、路 元 行省制度,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 意义: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评价:(1-5积极作用,6局限性) 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郡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4.1宰相制度的废除 背景: 明初沿袭元朝的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太祖认为,这种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内容1.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部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秦朝的御史大夫,汉朝的刺史),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 2.1380年,因丞相胡惟庸试图造反,被明太祖诛杀,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影响: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4.2内阁的创立 内容:丞相废除后,全国重大事务由明太祖亲自处理,深感处理全国事务的疲惫,于是设殿阁大学士,作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的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又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成立(明成祖)。 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特别是万历初

年,张居正当权时,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但是内阁只是顾问,票拟的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意义:内阁时郡主专制的强化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4.3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内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按照部落贵族共同议事的传统,由八国旗主“共治国事”。皇太极极为后,为销弱旗主的 力,增加议政的人数。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将原来的旗主全部封王,议政会议称为“议政王大臣会议”,同时还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内阁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由于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会议决定的事,皇帝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务,替皇上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雍正帝时,又在宫内设置军机处,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写成文,经过皇帝审批后,传达中央各部的地方官员执行。于是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的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内阁相继撤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第一课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四大侵略时间、名称、条约、影响)

1、1840年至1842年鸦片战争 迫使中国签定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影响自己整理

2、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迫使中国签定第二批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影响自己整理

3、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影响自己整理

4、1900年6月1901年9月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内容影响自己整理

二、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1、鸦片战争前,林则徐领导广州禁烟运动。

2、广州鸦片战争时期,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3、1859年6月守卫大沽口炮台的爱国将士英勇抵抗,直隶提督史荣椿等多名将士壮烈牺牲。

4、甲午战争后,台湾军民进行反割台斗争,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

5、浙江定海战役中总兵葛云飞短战肉搏中炮牺牲,大量爱国官兵英勇战斗献身疆场见P24。

6、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三、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中国爱国军民不屈不挠地坚持反抗外国侵略,付出了巨大牺牲,表现出坚强的民族气节,留下了爱国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二课 抗日战争(课标)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1937年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月12月,南京大屠杀30万人以上;1941年在河北潘家峪制造惨案屠杀1200多人;在中国成立细菌战部队,如七三一部队,用活人做试验。

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宝山战役、上海四行仓库坚守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缅甸远征军。共产党:敌后抗战,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新四军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三、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从国内来说是中国人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从国际来看,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的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①理论来源: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理论准备:创拜上帝教 ②理论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 革命的准备 ③理论特点:将平等自由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 组织准备:形成六人领导核心。 4建立基地:冯云山等深入广西紫金山区活动建立革命基地。 5胜利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汉三镇→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6定都天京后的措

施:政治上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军事上组织了北伐、东征、西征。 7天京变乱:由胜而衰的转折点(1856年) 8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后期防御战:(1856——1861):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失败标志:天京沦陷(1864)

二、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民主革命作用:几千年来农民革命战争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

2、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二课 辛亥革命 ① 历史背景:民族、阶级矛盾激化,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末新政、宪政失败,民族资本发展及保路运动的促进 ② 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创立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③ 创立中国同盟会,(领袖、纲领、组织) ④ 发动武装起义,积累军事经验 ⑤ 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成立湖北军政府 ⑥ 各省独立,南北和谈 ⑦ 创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⑧ 袁世凯强迫清帝退位,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二、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① 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②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③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⑤ 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 ⑥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 ⑦ 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反帝反封民族民主革命,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第三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① 五四运动背景: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工业迅速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思想基础: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② 五四运动的过程:5月4日~6月初:运动的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6月5日后:运动中心在上海并迅速波及全国,工人阶级为主力;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③ 五四运动的意义: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工人中办学校、建工会;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①中共诞生的条件:经济基础是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和干部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组织基础是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成立。 ② 中共一大: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最后一天在嘉兴南湖);主要内容:确立党的名称;制定党的纲领;明确中心任务;选举领导机构。 ③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时间:中共二大(1922年7月);条件:对于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分析;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④ 诞生的意义: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政党;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影响: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诞生的影响:中共是新型工人阶级政党,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

新了。 第四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中共诞生后,确立了中国革命首先需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然后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革命战略。 1924年,中共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吸取失败教训,走上武装革命道路,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抗。

二、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一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标)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的诞生:

1、政协会议筹备会议:成立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的工作:起草共同纲领、拟定政府方案。

2、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选举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主席)、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通过《政府组织法》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首都、国旗、国歌和纪元法、宣布国家领导人就职。

3、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确定《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4、开国大典: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 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封建专制、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统

一、独立,进入新时期、是十月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世界历史大事。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背景:建国后经济建设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成为迫切需要,人民当家作主需要一个具体形式;

2、过程:一届人大召开(1954):制定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二届人大召开(1959):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三届人大召开(1964):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

三、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多党合作政协制度:原因: ①在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最后选择了与中共并肩战斗,在中共领导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共同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职能:1949年至1954前代行人代会作用,1954年后起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1956年): 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民主党派已变成代表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 目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意义: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特点:我国民主政治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确立完善: (1)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 (2)1954年宪法使之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五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4、意义: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的制度,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2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发动背景: ①左倾错误发展 ②毛泽东错误判断 ③野心家利用

2、民主法制破坏 ①文革初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冲击、批斗、抄家) ②刘少奇冤案 ③民主法制的空前践踏(夺权武斗)

二、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1、历史条件: ①党和人民接受文革教训是社会基础 ②十一届三

中全会召开提供政治基础;

2、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a.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②平反全国各种冤假错案 ③1979年通过《刑法》 ④1982年修订《宪法》形成法律体系。 b.民主制度的建设完善: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的加强《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完善“1982年中共与民主党派方针”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984年民族域自治法”

3、以宪法为核心形成体系:我国立法特点:体现保障公民人身权利原则;

4、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确立与实施:1999年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中国法治建设里程碑;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

一。

5、近年来我国依法治国新进展: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观念形成法制共识;依法打击犯罪查处腐败打击伪劣产品加强执法监督。 依法治国意义:“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无视国家法律,肆意冲击和破坏民主法制,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造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的民主权利被肆意践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巨大挫折。因此,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将党和国家的决策纳入正确的法制轨道,做到“依法行政”。公民的行为必须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做到“有法必依”。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第3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针(1979年)

2、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解决提出“一国两制”(20世纪80年代初)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英国:主权换治权;中国:主权不容谈判。1982年谈判;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收回主权。

2、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1987年中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恢复行使主权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背景:历史发展的大一统趋势,人民的意愿;

2.表现: ①七九停炮(1979年,三十年来真正停火); ②八七开放(中央政府提出“三通”台湾政府允许探亲、经济文化交流,历史性变化); ③两会成立(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 ④九二共识(一个中国); ⑤汪辜会谈(历史性突破); ⑥八项主张;

上一篇:六年级文知识点总结下一篇:历史八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