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寄语范文

2023-04-30

名师寄语范文第1篇

心得体会

珉谷六小:曹光信

2011年4月23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贞丰县第三期名师讲坛学习,听取了来自光义市向阳路小学的胡清雯、柯代玉两位老师的教学示范课以及任保平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我们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 ;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教学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虽说胡清雯、柯代玉两位名师对于教学的切入点不同、形式不同,但是思想却是相通的,那就是关爱生命,提升孩子的情感体悟能力,让课堂之中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内心体会到语言之美,而不是老师的强加。将每一个孩子还原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每一位孩子的持续发展服务。

从名师们的授课中,深受启发,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感觉到整个课堂体现的特点: 一是将课堂交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主人翁思想,这样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建立了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二是老师无批评、责怪的语言,更多的是鼓励和表扬,整个课堂让人感觉轻松、活泼;三是老师的教学理念新颖,注重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们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风貌,在他们的教学中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学内容的显性因素,而且发掘了隐性情感因素。他们能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内容隐含的情感,通过自

名师寄语范文第2篇

原创2016-04-01名师名校名校长开学前,一位教师不无担心地说:“不知道今年来的是什么校长。”我说:“你管他是谁,做自己的工作得了。”他说:“不一样的,校长直接影响教师的情绪。好校长,工作再累也轻松愉快;孬校长,工作再轻松心里也累。”仔细玩味,这话对极了!回顾我的教学之路,如果有点成绩的话,那就是遇到了不少好校长。

一、长征路上引一引

我1982年中师毕业,寿宁县清源中学的胡校长“走后门”把我要了去,人生的“万里长征”将从那里起步。在那里,他让我教初中三个年段的政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青少年修养》。这和我所学完全不粘边,能否胜任完全陌生的政治学科教学,我心中没底。胡校长鼓励我要向陌生学科挑战,尽最大的努力教好它。为了让我尽快熟悉教学工作,他要我先听他的课,也许从中能得到点启示。于是我就隔三差五地去听他的课。听他的课我受益匪浅。他教数学,对教材的理解十分透彻。例题中包含哪些知识点,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这个例题和下个例题构成怎样的关系,吃得很透。教学中哪道题目在哪里,例题学完布置哪几道课堂作业,课堂作业做完布置哪些巩固练习,他都了然胸中,从来不需要查看教材翻阅教案。他的教学令我羡慕,我准备学他,我不计较政治和数学教学的不同。我从备课开始,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要点都精心筛选,考虑要点和要点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且背诵下来。政治学科要记要背诵的内容很多,又比较抽象,记忆有一定的难度。怎样通过形象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呢?我查找很多资料,收集诸多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比如理解“犯罪”这个概念,先用非“犯罪”的故事引入,再用“犯罪”的故事与之对比,从中揭示“犯罪”的本质特征,再引导学生运用“犯罪”知识分析案例,最后用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这样,学生学着有趣,记得牢固,运用概念也正确而灵活。每上一节课,我尽量做到形象生动,让学生学有所得,学而不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主动性增强了,学习效果也非常明显。当年中考,毕业班政治学科成绩优异,我担任班主任的初二(2)班也被评为县先进班级。胡校长的极力推荐,1983年8月我调往清源学区担任教导主任。

二、双重担子压一压

信任与关心是教师成长的肥沃土壤。我调往凤阳学区当教导主任,是1986年。虽然说不上背井离乡,却也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遇到了刘经纪校长。我和他素不相识,他听说我是清源学区的“大将”,觉得我去他那里不能受委屈。他对我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工作上不遗余力地指点,让我感到无比温暖,我决心兢兢业业工作。他给我两项任务:一是毕业班语文教学,二是带领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士为知己者死”,我义无返顾!权衡轻重,我把教好语文定为重点。我教语文注重三点。

教学前的预习。预习注重三点:会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会写字,生字和要求掌握的词语能正确书写;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预习是学生自己该做的事,是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中低年级的课内预习也好,中高年级的课外预习也罢,就学生方面说,是通过教师指导前的自学,确定哪里理解不了,哪里揣摩不出,到需要教师指导时求教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教师方面说,了解学生哪里理解不了,哪里揣摩不出,指导就具有针对性。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有自己主动练习的机会。练习久了,习惯成自然,是终身受用的好事。

教学中的指导。教学具体的一篇课文,寻找教材中蕴涵最丰富的部分重点教,抓住教材中学生最不好理解的地方详细教,选用学生最喜欢的方法教,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法教。比如《黄河象》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用中心突破法和质疑法教学,《今天我喂鸡》用读写结合法教学。讲读课文相当于数学中的例题,详细教,重在感悟方法;阅读课文相当于数学中的课堂练习,精要教,重在巩固所学方法;独立阅读课文相当于课外练习,提纲挈领教,重在运用方法。

教学后的延伸。注重“每课一练”,每节课的学习有练笔,每篇课文的学习有书面延伸训练,如引导课外阅读和习作练习。当时没有配套的阅读训练,我就买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学生不可能每人一本,我就用蜡纸蜡笔一笔一画刻着手工印刷发给学生。学生的阅读量增多了,作文练习的次数增加了,语文能力也就大大地提高了。每年初考,学生的成绩都名列全县前茅,40分的作文平均分在35分左右。

我以自己任教的班级为基地通过研讨课、观摩课,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并以研讨课、观摩课为素材,组织教师围绕教研专题展开讨论,哪是可取的,形成共识加以学习推广;哪是不足的,认真思考加以纠正。老师们各抒己见,教学研究氛围十分浓厚。教研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改变教师的精神面貌,产生了教学凝聚力。我整理自己所上的公开课,经过理性思考写成的教学论文先后获寿宁县小学教学研究会198

7、1988和1989年年会论文评选一等奖。1990年8月,我调入县教师进修学校。

三、学术殿堂登一登

到了教师进修学校,我才知道是陈元度校长为首的进修校领导们亲自打报告点名要我来的。我受宠若惊又心存感激。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导主任,居然得到这么多专家的首肯,居然挤身于这个神圣的学术殿堂,实属有幸!要知道,过去的教师进修学校每位教师都是业务尖子,都学有专精。陈元度校长更是文化界、教育界的泰山北斗,1959年厦门大学毕业的高才生。他当进修校长,不敢说后无来者,但绝对前无古人。他博闻强记,知识丰富,才思敏捷,口若悬河,我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请教他。他处事有度,领导有方,什么人做了哪些工作,适合做哪些工作,他了然于胸。他平易近人,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不断给我创造学习锻炼的机会,要我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科研型教师。我想,我不能辜负领导的厚爱,我要有所建树。

为了寻找切合本县实际的语文教改专题,我深入调查研究。全县15个学区基本走了一遍后,发现教学普遍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①没有深入解读教材,无法捕捉生成信息向纵深发展。②教学目标不明确,不一定要教的内容着力教,应该着力教的内容又蜻蜓点水似的教。③教学过程没有优化组合,每篇课文千篇一律不知变通。④教学思想不端正,只着眼于教师的教而很少着眼于学生的学。⑤教学的效率意识不强。⑥方法机械呆板。根据这些问题,结合当时语文教改的方向,我确定了“以整体思想控制与优化课堂教学”的教研课题。该课题包括端正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结构,转变教学方式,研究感悟方法,讲究教学效率等等。

根据教研专题,我确定了当时被称为寿宁的“西伯利亚”的一个学区作为重点,通过听课、评课、座谈交流,举办教学讲座等方式开展教研活动。听课,从中心校到完小校,再到初小校。每到一所学校,来不及喝杯茶就进教室,听完课没有课间休息马上交流点评。第二节课铃声响起再进教室继续,听完课马上接着交谈评点,就这样连续不断听课评课。由这所小学到那所小学,由这个村庄转到那个村庄。没有公路没有车,就徒步走上十几里崎岖山路;没有电灯没有蜡烛,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评课交流。

到了星期六,集中教师座谈,交流探讨本周教研活动的得失。哪些是好的,为什么好,具体案例摆出来认真分析,让大家分享。哪些是不足的,为什么说是不足,把现象列出来让大家分析。好的怎样总结经验形成理性认识并加以推广,不足的怎样克服,不让它们继续滋生蔓延,都进行了具体的研讨,让老师们有足够的反思空间。因为素材来自听课,来自于他们自己的课堂,所以交流的问题很具体,指向很明确。大家畅所欲言,觉得这样的教研活动有意义,有收获,因而积极性很高。最后,围绕教研专题给教师们开讲座,总结一周教研活动的基本情况,形成一定的理论导向,用于指导今后的教学。教研活动使这个学区的教师提高了业务素质,端正了教学思想,提高了教学效率。短短两年时间,该学区的教学质量从原来的全县下游水平提高到全县中上水平。

这个学区的教研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了,他们尝到了站在县教育质量授奖台上领奖的甜头。其他学区也不甘落后,纷纷行动起来要求指点他们确定适合自己的教研专题,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教学。这样教研活动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在《以整体思想控制与优化课堂教学》这个总课题之下,他们也都确定了自己的子课题,如:《阅读教学课堂结构优化的基本轨迹》、《把握目标分层递送,了解教材编排意图》、《三环多思教学法实验课题》、《用一点突破法教语文》、《语文多思教学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小学生习作的求实与创新》、《作文教学如何从内容入手》、《从阅读的基本特点出发建构自主阅读教学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毕业班语文复习的系统性》、《树立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观》等等。他们围绕自己的专题开展活动,全县教研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结构,我就是这个网络中快乐的一员。

名师寄语范文第3篇

一、图片对比展示,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热身

师:老师送给你们一份礼物,就是三句话。第一句,对自己说“我很棒”。 同桌互说。

师:第二句,对你的同桌说“我真的很棒”。 生互说。

师:第三句,对着全体听课的老师说“我们真的真的非常非常棒”。 学生对着台下的老师说。(掌声) (点评:课前交流简洁明确,给学生一个积极的暗示,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 师:这是老师送给大家的礼物,老师最喜欢和这样的同学一起上课。相信咱们今天一定能激起情感的共鸣和思维火花的碰撞。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散文——《秋天的怀念》,作者是—— 生:史铁生。

2、课件出示史铁生健康时的照片。 师:想不想认识他。

师:你们看到的是史铁生十八岁的照片,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小伙子? 生:坚强。 生:青春飞扬。

生:生龙活虎的壮小伙。 生:充满活力。

师:你们读懂了这张照片。 出示另一图片——轮椅。

师:活在这样一个狂妄的年纪,却突然遭到厄运,他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生:读屏幕上出示的一段文字。(此生是班上朗读水平最高的)

(点评:从史铁生年轻时的图片导入新课,使之与作者瘫痪后的表现形成对比,有助于学生很快地进入课文情境;而让班上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朗读课文则掀起教学的第一个高潮,能够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课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大致内容

师:听说你们学过这篇课文,(生点头。)那我们就来一次经典重读。你们推荐一位同学来读一读,不过大家都有事做,女同学读母亲说的话,男同学读史铁生说的话。 生分角色初次朗读(一生读叙述语言,女生读母亲说的话,男生读作者说的话。) (读得入情,全场掌声。)

师:初次见面,我就被你们深情地朗读折服了。课文写了哪两个人物? 生:母亲,史铁生。

师:围绕这两个人物发生了什么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点名说。

师:老师自己也做了一个故事梗概,大家能帮我补充完整吗? 教师出示一段关于文章内容的文字,让学生们填出关键的词语,整体感悟课文。 师:你们填得和老师事先想好的一样嘛!给自己一点掌声鼓励一下。

(点评:整体导入,简洁明了,没有更多的形式,甚至于没有更多的语言,追求的就是课堂教学的简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却是深刻的。老师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语文学习就是这样的。)

2、体会人物情感 课件出示思考题:(1)双腿瘫痪后的“我”有哪些表现?(2)面对儿子,母亲是怎么做的? 生自读、找相关的句子。

师:作者双腿瘫痪后,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师:你能把他的暴怒无常诠释的更深刻些吗?咱们来一起读一读。

生: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师:在读的这段话中,有哪些关键词? 生:猛地 生:独自 生:跑和踩。

生:狠命的捶打,心里很烦。(生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一句。) 师:我活着还有什么劲?这句话是说—— 生:我活着不如死了。 师:母亲是怎样表现的? 生:宽容。“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得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 师:把悄悄地、偷偷去掉再读,有什么区别? 生:体现不出母亲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师:表达出母亲对我的理解。母亲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是小心翼翼地呵护,还有没有?

生: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师:挡的是什么? 生:落叶

师:为什么要挡住落叶?

生:怕儿子触景生情,触景伤心。 学生分角色读母亲和作者的一段对话。

师:母亲忍住哭声,扑过来抓住了我的手,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担心、忧虑。

师:母亲本来很喜欢花,而那些花却全部死了。我们可以看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生:有高雅情趣,热爱生活。 课件: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我与地坛》 生读。

师:母亲生病的事,儿子知道吗?哪些话表现出母亲病得很重? 生:大口大口吐着鲜血。

师:母亲为什么不想让儿子知道?

生:因为“我”双腿瘫痪后,母亲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为自己的疾病分担痛苦,她要儿子坚强乐观地活下去。

(点评:带着问题读课文,抓住重点读深读透,这个片段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没有娇柔做作的表情,没有故作深沉的煽情,没有汗流满面,没有泪光盈盈,有的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有的是学生在老师引领下思维的一步步深入,有的是学生在读悟中一点一点地收获。抓关键词学习课文是其特色,抓关键词解读文本是收获语文的根本。看到这样的片段,我们可以对无聊的煽情语文说一声拜拜了。)

三、质疑探究,情感延伸

师:题目说是秋天的怀念,从那儿可以看出是秋天? 生:窗外树叶、菊花烂漫、北归雁阵。

师:这个秋天里,作者忽然明白了母亲的一生是—— 生:艰难的一生。

师:母亲的艰难体现在哪儿?又加倍在哪儿呢?

生: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生:史铁生自己的病加上母亲自己的病,所以是加倍的。 师:母亲付出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煎熬。 师(课件):文中出现了几次看菊花? 生:三次。

师(引读)第一次看菊花,我—— 生:“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师(引读)第二次看菊花,我—— 生:“好吧,就明天”。

师:在这期间,儿子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吗? 生:有一些变化。

生:开始史铁生不想去,后来有了去的想法。

师:遗憾的是没有成行,最终母亲没能和我在秋天一起看菊花。 师:最后一次,有没有去成? 生:去成了。 生(读):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师:母亲给了作者几次生命? 生:两次。

课件出示说话训练的提示语。 说话训练内容:“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我再也不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再也不会把手中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师:我们一起读懂了母亲最想说的话。 生:好好活。

师:可是这样一位痛苦的母亲,她也有开心的时候? 生:“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师:为什么看菊花,她那么高兴?

生:我答应她去看菊花,母亲因此喜出望外。 生:儿子不想活的态度也有所改变。

师:像菊花一样,史铁生为人类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 (点评:“菊花”是作者抒发申请的一个的重要意象,在菊花的身上,反映着作者对人生的个性观照,教者把这一内容单独提出,并进行阅读探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本再造,意象得以在学生的心中落实,从而激发情感,获得思维的启迪。)

四、主旨探究,拓展升华 师:让我们再认识认识史铁生,言简意赅即可。 生:介绍史铁生的生平事迹。 师:(课件)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是存在的明朗和快乐。(给史铁生的颁奖词)

师:作者不仅自己体会了自己要好好活,而且也做到了让别人好好活。他去世后,把大脑和脊椎捐献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在另一个生命的体内得到延续。我们应该为他鼓掌。让我们为史铁生和他母亲的生命鼓掌。 教师配乐感情朗读,请同学们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孩子边听边在书上写着自己的批注。(教师读完会场一片掌声)

师: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悟呢?

生: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与父母争吵,有矛盾,通过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我觉得我们应该要体谅他们,理解他们,因为他们是爱我们的,不要自己做错后,才来遗憾。(掌声)

生:人生就像一出折子戏,我们应该将最为美好的部分留在别人的生命里,活着,我们不该只为自己,也该为亲友想想。(掌声)

生:病痛打倒的是我们的身体,永远伫立的是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只要我们愿意,我们的生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像花儿一样开得明媚与美媚,开在别人的生命里,或者开在,自己的心里。上完这一课,我学会带着对生命的热忱,去享受生命的风雨。(掌声) 教师赠言:课件出示作家余华《活着》中的一段话。

“活着”是一个充满了力量的语言,这种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推荐课后阅读《合欢树》《我的地坛》。

师:谢谢大家,咱们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点评:最后再来了解史铁生,进行主题的拓展升华,这也许是汪老师的一个教学创意。学生的写话多精彩啊,以至于每一位孩子的发言都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落幕的公开课教学多美好啊,也留给听课老师很多很多的思考和记忆。)

听后记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也许本来就没有资格去评价中学老师的课堂,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正因为如此,汪老师的课给我们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我们不能深入地去评一堂中学老师的课,但是我们可以透过中学的语文课来反观我们小学的语文教学,看看我们的小学语文课上都有哪些长处,又都少了些什么。

首先是这堂课上的文本阅读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前,汪老师已经了解到孩子们已经在小学学过这篇课文,但是汪老师没有因为孩子们已经学过就放弃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而是组织学生在通览全文的基础抓住关键的词语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再推进一层,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更深的思维的启迪,体现出学的层次和深度。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的教学要有学段的特点,又有学段的层次与递进。纵观阅读教学评比的课堂,很让人不解的是,阅读教学已经没有了学段的区别,在任何学段上使用的是同样的阅读要求,让人不明所以。我想,在每一个学段的教学中,唯有根据学段的特点,引领学生接触文本,进行感悟,才能使学生得到切实的收获;唯有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学段的特点,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一步步提高,最终实现小学教学的目标。那些一到课堂就莫名其妙不断煽情的教学,当属于新课改所摒弃的范围;只有不断地有层次低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达到个性感悟,才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

其次是朗读要有所凭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是课程标准提出得要求。作为一项训练,它应当有自己的方式和途径,在汪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通过理解文本来促进层次的提高,通过情景创设来促进情感的激发,通过范读来增强技巧的领悟,等等,这样的训练就是有效的,因为他们的朗读训练是有所凭借的。我们看到教师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在此基础上引读,学生的朗读体现出很高的水平。其中反映出休宁的学生在原教师的带领下学习的成果,也反映出学生在高水平教师引导下的朗读收获。为朗读而朗读是没有效果的,也是与朗读训练所相悖的。

最后是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一定要从文本中来。在本届阅读教学大赛上,我们看到了很多的课堂小练笔,有些是有效的,有些是低效的,有些是游离文本的。汪老师的学生写的话真动人啊,不断地有教师为之鼓掌。为什么?我想,其中就是因为学生对文本的主题吃透内化了,学生的情感自然生发,也就能够动人心脾了。

用小学老师的眼光看中学语文教学,再反观我们的小学课堂,真的,我们的小学课堂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东西太少了,汪老师的课堂,教师的语言很简洁,过渡很普通,可是回想起来让人感到很有嚼头。是呀,把主要精力放在文本的细读上的课堂才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啊!太多的课件、技巧、过渡和空洞的评价所装饰的课堂,让听者听起来激动,想起来感动,回家来不动,为什么?因为那些装饰少了一些灵动,是装饰!我们呼唤师生与文本共欢呼的语文课堂。

名师寄语范文第4篇

主备课人: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音词义,了解作者及作品《昆虫记》相关知识。 2.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3.概括文章内容,学习作者葆有纯真爱心,潜心观察、科学记录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理解文意,概括蝉的地穴,蝉的卵写作的内容,体会法布尔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

情境渲染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教学法: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重要的音词义,了解作者及作品《昆虫记》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及要点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随着法布尔的不一样的笔调,一起来认识蝉的丰富多彩的生命历程。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义,作家作品。 1.读准字音,准确写字形,牢记词义。 ①字音

暴晒(bào shài)金蜣(qiāng) 窠(kē) 隧道(suìdào) 地穴(dì xué) 黏土(nián tǔ)涂墁(tú )刹那(chà nà) 纤弱(xiān ruò)臃肿(yōng zhǒng)罅隙(xià xì)轧(yà) 蚋(ruì)鳍(qí) 车辙(chē zhé)钹(bó)跳蚤(tiào zǎo)

②重要词语。

刹那 抵御

无动于衷 开合自如 2.作者作品。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法布尔及《昆虫记》有关资料。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三、合作学习,圈点勾画文章内容。

教师导学:请同学们分小组快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概括文段主要内容。 1.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段)写“我”有研究蝉的好环境,引出下文,强调作者写作的真实准确。

第二部分(2—11段)写蝉的地穴及蝉出洞脱皮的过程。 第三部分(12—17段)写蝉产卵及蚋怎样破坏蝉刚产出的卵。 第四部分(18—24段)写蝉卵孵化,幼虫出壳及幼虫挖穴隐藏。

第五部分(25—26段)作者发出感慨,蝉生长的艰难,进而让人们喜爱它们,尊重生命,亲近自然。

2.思考,交流。蝉的地穴和蝉的卵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里,作者由外到内,依次说明孔口出现的位置,洞口的大小。最有趣的是蝉的神奇的本领,它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那样修建的地穴不会坍塌,蝉还能在隧道里具体考察外面的天气情况。作者在花了大量时间的精确观察下,科学细致地描述了蝉出洞脱皮的艰难过程。

第二部分《蝉的卵》这一章节,作者先说明蝉产卵选择的地方、方式、数量,产卵的过程。再具体生动而准确的描述蚋是怎样破坏蝉刚产出的卵,描写这部分时,还渗透了法布尔对蝉卵的悲悯怜惜之情。接着将笔调转为活泼,描写蝉卵孵化,幼虫出壳,字里行间洋溢着生命的喜悦。最后幼虫开始挖穴隐藏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

1 / 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教学过程:

四、合作交流讨论以下精彩句子,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教师出示以下句子,学生通过关键词语分析出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讨论1.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明确:“大都是”“十五六英寸”“完全”,这些词语从程度和数量上都真实而准确说明作者细致的观察,科学的表述。

讨论2: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明确:采用拟人手法,把蝉当作体操运动员来写,生动有趣的写出蝉离开壳的过程。

讨论3: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占据了树枝,大概要到十二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 明确:九点钟到十二点半,一方面写出作者细致耐心的观察,真实准确的说明蝉全部脱出壳需要三个半小时。

讨论4:在阳光暴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

明确:在道路的前面加“阳光”“暴晒”两个限定词语,准确写出小圆孔出现的位置,也反映出作者观察的真实细致。

讨论5: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明确:“必须”这个副词从程度上,“刀子”从工具上,一方面看出作者观察的真实,记录的准确,另一方面也写出蝉建造的地穴之坚固。与后文“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这句话相呼应,突出蝉生长的艰难。

讨论6: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

明确:“约”表示估计;“一英寸”“一点儿”用数量词准确而真实的说明小圆孔形状。

讨论7: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2 / 3

明确: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蝉当作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生动形象写出蝉神奇的本领。

师生明确,总结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文艺性说明文是说明文的一种,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介绍事物、阐述事理的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是采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特点:

①短小精练,一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 ②资料可靠,数据确凿,力求知识的科学性。

③文笔轻松、活泼、生动、形象,颇有文采,有叙述,有描写。 ④题材新颖、适时,是广大读者所关心的问题。

⑤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科学融入艺术之中,富有情趣,引人入胜。

第三课时

不多”这些词语的运用,看出作者的科学严谨的态度。力求准确无误的记录。

讨论7: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教学目标:概括文章内容,学习作者葆有纯真爱心,潜心观察、科学记录的精神。 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教学过程:

五、合作探究法布尔孩童般的纯真童心,潜心观察的毅力。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词语句子,然后全班交流分享。 讨论1.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明确:“一两个月”表达出法布尔潜心观察,对人类的“远亲”—昆虫的无限温情。 讨论2.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短期内还不十分强壮。在它的柔弱的身体还没有精力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阳光和空气。

明确:“自由”“强壮”“柔弱”“漂亮”“沐浴”这些词语的运用,可以看出法布尔对蝉的喜爱,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尊重。

讨论4: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

明确:用“放大镜”来仔细观察蝉卵的孵化,可见法布尔具有孩童般的童心和细腻的科学的严谨的观察力。

讨论5: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

明确:“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采用拟人的手法,像体操运动员表演体操,生动形象的描写出蝉离壳的过程。“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脱”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具体生动地展现蝉脱壳的整个过程之艰难,漫长。

讨论6: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明确:这个自然段记录蝉产卵的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的仔细,用笔是多么的准确。蝉在干的细枝上产卵,最小的枝,小到什么程度,作者用枯草或铅笔来比较。而且小枝还需要那种翘起的,并不是枯死的,只是差不多。“最小”“往往”“差

3 / 3

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明确:这一段着力描写幼虫脱下皮,在树枝上活动的情态。作者笔调转为活泼,用拟人的手法,当作一个可爱的婴孩,晒太阳,踢踢腿,试试力,这些动作描写,生动而具体地展现出蝉的幼虫的调皮,惹人喜爱,字里行间也洋溢着作者看到蝉的幼小生命的喜悦。

讨论8: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明确:这一段作者先用“四年”与“一个月”进行对比,突出强调蝉生长的艰难。作者怀着孩童般的纯真爱心,诚心诚意跟蝉交朋友,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沟通,他是如此的理解无言的蝉,进而希望人们喜欢它们,理解它们微不足道但一样伟大的灿烂的生命。

课堂小结:《昆虫记》是法布尔在数十年观察的基础上写成的巨著,其中既有准确翔实的客观记录,又倾注了他对“人类的远亲”——昆虫的无限温情。本文笔调活泼,读起来饶有兴趣,让我们对蝉这个小小的生灵有了全新的认识。文章语言真实准确,灵动而又蕴涵着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好好借鉴,让我们再次深情的朗读课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法布尔孩童般的纯真爱心,潜心专注的精神,进而尊重生命,亲近自然。

六、布置作业:

名师寄语范文第5篇

答:哲学的含义:

1、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 哲学既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顾名思义就是被折叠了的学问,属于阶级社会的精神文化概念。每个时代的哲学家都完美的支持当前人类群体生活的精神需要。比如亚里士多德之流或东方春秋时期的老子孔孟之流就是一个赞同当前奴隶制社会,并为受到压迫的人们提供一些适合生存的理念。

哲学的性质: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在古希腊语中,“哲学”是“爱智慧”的意思,是使人;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世界非常复杂,反映这个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具体科学。

哲学的性质和功能: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哲学将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形成一定的哲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因此,它能给人以智慧,并能使人坚定自己的信念。

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世界非常复杂,反映这个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具体科学也非常复杂,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三大类:自然知识(研究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知识(研究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思维知识(研究思维及其发展规律)。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具体科学研究物质世界的某一方面及其规律性;而哲学则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哲学反映了各门具体科学中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它能给人以智慧。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人们的世界观总是通过人们观察和处理具体问题的态度、方法表现出来。用一定的世界观为原则指导人们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在哲学这个层次上,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也总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使抽象的哲学理论能够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使哲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使人们更具有智慧。 哲学是大智慧

亚里士多德:哲学并不是一门生产知识,因此,人们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和追求智慧,而不是为了实用。

费尔巴哈这样说过:动物只为生命所必需的光线所激动,人却关注那遥远的星辰所发射出来的无任何功利性质的光线。

总之,哲学是大智慧,是大学问,懂了哲学道理,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哲学是大智慧,是大学问。它不是一种实用技术,但是,不实用并不等于无用。 近日,我认真读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胡军所著的《哲学是什么》一书,读后感触颇多颇深。此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系列丛书和首届知识工程推荐书目,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八届全国青年优秀读物一等奖。读完这本书,不仅又一次让我懂得了学然后知不足,思想政治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等的道理,而且在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了哲学内涵的基础上,得到了内心心灵的升华。

上一篇:祖国寄语下一篇:雷锋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