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电阻率范文

2023-11-30

土壤电阻率范文第1篇

1 四性关系研究

普通电阻率测井解释储层参数方法的科学应用, 一定要以建立测井解释模型为基础, 而其模型的建立就必须要开展四性关系研究, 找到物性、含油性以及电性之间的正确关系。

所谓的四性关系主要就是指岩石的四种特征。第一, 岩性特征。不同岩石具备不同的特征, 有泥岩、细砂岩、砂烁岩、粉砂岩等等, 石油储层多以砂烁岩为主, 粗砂岩为辅;第二, 物性特征。据调查发现, 工区主要储层属于低孔储存, 孔隙度大致集中于5%到15%, 且集中分布, 渗透率范围广大;第三, 油性含量特征。石油储层具有较大的油性含量, 其中具有的含油样品数量大致为总量的五分之一, 无油气显示出的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样品量大约为12%;第四, 电性特征。我国克拉玛依油田属于纯油区, 其自然电位和电阻率测井曲线与含油性之间具有较大的关联度。含油高峰段井中的自然电位曲线幅度高, 电阻率曲线也呈现较高数值。

在对四性关系进行研究的时候, 要准确掌握好四种岩性关系。首先, 岩性与物性的关系。岩性决定了物性的质量和好坏, 不同岩性之间的物性具有很大的差异;其次, 含油性与物性之间的关联度。物性对含油性具有很大的影响, 含油样品一般都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质, 孔隙度和渗透率都很大;再次, 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储层的含油量是由岩性决定的, 不等粒的中砂岩、细砂岩等砂岩具有较高的含油级别;最后, 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之间的关联度。中砂岩和细砂岩具有很好的物理性质, 含油级别高, 其电阻率也较大。对产油区四性关系的研究能够精准判断岩性的具体情况, 并了解储油层的主要参数, 为接下来的数据测算工作奠定基础。

2 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该石油开采地包含了模拟测井和普通电阻率测井, 井区内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井没有声波, 想要准确研究这部分参数问题, 就要用物性参数为油藏精细度进行描述。克拉玛依油田属于沉积岩储层, 其电阻率的大小主要由岩石的颗粒大小决定, 岩石具有较大的孔隙度, 那么其含油也较为饱满, 在对其进行普通电阻率测井解释储层参数的时候, 势必要构建解释模型。

3 电阻率测井孔隙度解释模型的建立

在对该油田储层参数进行准确获取, 就一定要建立新的测井解释模型, 并对获取的资料予以充分利用, 明确地下油层分布的具体情况。产油地为普通电阻率测井, 其电阻率曲线为0.25 米, 梯度为2 米, 在分析时运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模型, 从而有效解决缺乏物理数据带来的问题。

4 电阻率测井渗透率解释模型的建立

渗透率是石油开采中最主要的数据类型之一, 它与孔隙度、粒度中值、分选系数等地质因素具有较高的关联度。现如今, 采用的模型建立方法都是通过回归线分析数段设定的公式, 即K=15774∮5.2454。

5 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建立

电阻率参数是评定储集层含油性的重要指标, 在确定具体数据的大多采用阿尔奇公式进行计算, 即I=Rt/Ro, I=b/ (1-So) n, 通过数据的准确测定来测算深度数值, 反映原状地层的电阻率, 并计算最后的含油饱和度参数。

6 结语

总而言之, 由于石油开采在我国建设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我国相关人员一定要做好普通电阻率测井解释储层参数的数值测算, 明确储层参数, 做好模型建立, 从而为计算精度的提高作铺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 石油资源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 关系到社会的平稳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众所周知, 石油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中的一种, 其产量少, 开采难度大,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且在开采过程中需要掌握精准的数据, 对储层参数进行科学研究。我国克拉玛依油田是最重要的产油地之一, 国家为了扩大其开采数量, 针对其储层开展了四性关系研究, 依据油田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普通电阻率测井解释模型, 提高了参数获取的准确性。并通过对岩心资料的进一步分析, 研究测井值之间的关联度, 确立了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 以新兴的电阻率计算方式测量孔隙度数值, 使我国的石油开采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 这种研究数值和数据测算的新方法由于应用的时间较短, 其在具体测量中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针对这样的现象, 本文就以油田开采的实际情况为基础, 简单阐述一下如何利用普通电阻率测井解释储层参数的对策, 获取数值, 为我国石油产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普通电阻率,四性关系,测井解释储层,参数,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向荣, 张建, 李国君, 王敦诚.普通电阻率测井解释储层参数的方法及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6:97-99+110.

[2] 杨少春, 黄建廷, 刘金华, 李雷寿, 梁芹.吐哈盆地红台地区凝析气藏测井解释与储层参数评价[J].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1:29-33.

土壤电阻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交流变频;制动电阻;制动单元;斩波器;逆变模块

1 制动电阻的作用及选型

交流变频电动钻机在起下钻作业时,绞车电机的降速和停机是通过逐渐减小频率来实现的,在频率减小的瞬间,电机的同步转速随之下降,而由于机械惯性的原因,电机的转子转速未变。当同步转速小于转子转速时,转子电流的相位几乎改变了180度,电机从电动状态变为发电状态;与此同时,电机轴上的转矩变成了制动转矩,使电机的转速迅速下降,电机处于再生制动状态。电机再生的电流经变频器续流二极管全波整流后反馈到直流电路。由于直流电路的电能无法通过整流桥回馈到电网,仅靠变频器本身的电容吸收,虽然其他部分可以消耗电能,但电容仍有短时间的电荷堆积,形成“泵升电压”,使直流电压升高。过高的直流电压会使各部分器件受到损害,变频器也会报故障并停机。因此,对于负载处于发电制动状态中必须采取必需的措施处理这部分再生能量。

变频器的制动单元作为接通制动电阻的“开关”,由大功率晶体管及其驱动电路构成,其功能是为放电电流环节电容器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储存不了或者内接的制动电阻来不及消耗掉而使直流部分“过压”时,接通外部制动组件即制动电阻,以加快消耗再生电能的速度。

制动电阻作为电机的再生能量以热能方式消耗的载体,它包括电阻阻值和功率容量两个重要的参数。通过对制动电阻阻值和功率的确定,保证制动过程使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压恒定,且电阻不因发热而快速老化。电阻阻值主要根据所需制动转矩的大小选择,功率则根据阻值和使用率确定,其计算过程复杂烦琐且与变频器本身参数关系密切。因此,通常变频器厂家会给出制动电阻阻值和功率的建议参数值,方便用户选择合适的外接制动电阻安装使用。

2 万能制动电阻的目的及其重要性

起下钻作业时绞车频繁降速和停机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制动电阻的必要性,而制动电阻阻值和功率的保证决定了变频器能否正常工作。2014年先后有两支井队在下钻作业时制动电阻损坏无法消耗再生电能,导致变频器的直流母线电压过高,引起变频器报故障并停机无法使用,当時因没有电阻阻值和功率参数相匹配的备用制动电阻,而只好紧急加工改造,使下钻作业等停近5小时。所以,能否研发制作一套电阻阻值和功率参数可变可选、安装替换灵活方便的通用型制动电阻成为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科技研究课题。

2.1 万能制动电阻的理论分析

针对钻井一公司现有的23部交流变频电动钻机,根据不同变频器生产厂家、不同变频器型号和不同制动方案归纳出所有的制动单元数量及制动电阻参数。如果可以制作一套满足所有制动单元数量和制动电阻参数的通用型制动电阻,那么该制动电阻即可为目前公司所有的交流变频电动钻机所使用。

2.2 万能制动电阻的分析方法与计算过程

为满足现有钻机的制动电阻通用性,至少需要搭接出5种不同阻值(4.45Ω、1.1Ω、0.647Ω、2.72Ω、2.2Ω)的电阻,其中单元数量最多、阻值为4.45Ω的电阻需要21组。根据所有情况的阻值最大值选择4.45Ω作为搭接其他阻值电阻的基础单元阻值,再根据电阻并联、串联计算公式找出其他四种阻值的合理搭接方式。

2.3 万能制动电阻房

制动电阻房用于安装万能制动电阻,此房具有防雨、防火、防震、防潮等措施,符合安全操作要求。制动电阻位于房体中间部位,有足够的散热空间,接线位置位于制动电阻正前方,并装有端子防护罩,接线端下面预留电缆穿线位置。从正前方看,制动电阻的进风口在右侧、出风口在左侧,即风向为从右往左吹。制动电阻房四面开门,门上装有散热片,出风口对应的门带有不锈钢材质的散热片。房内保证足够的维修空间,电缆出线直接连到电控房。

3 功能配置

制动电阻装置由48组电阻单元、8台2.2kW交流轴流通风机、骨架等组成,强迫风冷。冷却风机从装置侧面进入,流经轴流通风机、电阻单元,最后由另一侧排出。每种电阻单元主要由电阻带、引出铜排、绝缘瓷件及各钣金外框组成。

制动电阻房顶安装有自动声光报警灯,对因制动电阻风机故障等原因的失风进行报警,避免制动电阻因失风无法冷却造成电阻烧毁。考虑到该制动电阻的主要目的是紧急替换原有电阻、保证生产不间断进行,特将冷却风机的24VDC控制信号取消,改为380VAC上电即工作,提高时效。

制动电阻保留温度测试传感器及温度显示单元,温度显示单元具有485通讯接口,配备Modbus-RTU协议的温度表。制动电阻的风压和温度信号可靠的以Modbus协议输出至PROFIBUS总线桥。

4 结论

该万能制动电阻解决了不同年代变频器产品、不同制动电阻参数值而无法一一备用的尴尬问题,其时效性等特点对公司生产保障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其移动性、易用性和通用性等特点对公司设备管理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且影响深远的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顾绳谷.电机及拖动基础(第三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王廷才.变频器原理及应用(第二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吴忠智,吴加林.变频器应用手册(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高振敏.变频调速器制动单元与制动电阻的简易设计[J].山东纺织科技,2000(05).

作者简介:

许文言(1988—),女,供职于渤海装备辽河重工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技术员。

土壤电阻率范文第3篇

《导体的电阻》是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四小节的内容,本节既是电流、电压的深化与延伸,又是学生对电学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下一节的滑动变阻器以及欧姆定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虽然前面已经学习了导体与绝缘体,但只知道导体容易导电,并不知道导体在导电的同时也会对电流产生阻碍作用,所以电阻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既抽象又陌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是:(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2)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过程中,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科学问题。本节课的重点: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难点:电阻概念的建立及决定因素。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产生兴趣,积极动手进行实验,形成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生活的理念。

新课标中指出:“科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知识总是情境化的,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电阻概念是很抽象的一个知识,直接用教材知识下定义学生很难明白,不利于后面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引入电阻概念上,本人引用生活中车辆在不同的路面遇到的阻碍导致速度不同来作类比,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路面越窄,路面越不平,坑坑洼洼,路面车辆越多,汽车受到的阻碍就越大,速度越慢。电子在导体中运动情况和汽车在路面行驶情况很类似,电子在导体中运动也会受到阻碍作用,自然很清楚的引入到电阻的概念上,学生也很明白。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学生们很难凭空去想像电阻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我还是就拿车辆在不同的路面遇到的阻碍例子来作类比。如某人开车要从单位回到家里,一条是泥泞的小路,一条是平坦的水泥路,我想问一下,哪一条路人走的时候受到的阻碍小?(平坦的水泥路)看来人所受到的阻力跟地面的组成材料有关。当地面都是水泥路面时,一条是直线到达,还有一条是要转一大圈子才能到达,同样到达目的地,从哪一条路走起来比较轻松,也就是说受到的阻碍比较小?(直线到达的比较轻松)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车所受到的阻碍跟车所通过的距离的长短有关。相同的水泥路面,相同的路面长度,但一条水泥路又宽又大,

1 另一条很窄小,你会选哪条路?引入车在路面受到的阻碍与路面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车越容易通过,也就是受到的阻碍越小。利用这种就生活情景来作教学内容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的建构。

本节课我努力做到学生探究性学习、教师问题式教学、师生合作化课堂。无论是在概念的建立,还是在分组实验中,都通过各种手段向学生提供了多条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课堂自始至终贯穿一种多向探索、勇于创新的积极氛围,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土壤电阻率范文第4篇

华岩小学二期迁建工程因我校在报建过程中防雷工程遗漏,现需补办,因9.1日开学在即,请重庆市九龙坡区质量监督站对该我校华岩小学二期迁建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监督工作,我校将在2月内补办完相关资料并移交.同时承诺在此期间发生的相关事件学校承担全部责任。

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小学校

土壤电阻率范文第5篇

教学设计即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一堂成功优质课的背后,潜在地隐藏着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思想。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的策略和效果。为此,要优化教学设计,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增强课堂教学意识。本文根据浙江省青年教师优质课的课堂实录整理,扼要介绍“电阻定律”的教学过程。旨在阐述增强教师的课堂意识,对优化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一)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2)如何测定导体的电阻(请同学设计电路)?

(3)出示电阻器实物,提出课题(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评述: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让学生自行设计电路,对所设计电路中各元件(如变阻器等)功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课题。以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二、探索规律

(1)猜想:R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2)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通过与牛二定律研究方法类比、迁移) (3)实验操作:a.学生连接电路

b.教师演示,学生读数并记录表中 c.控制变量完成操作

(4)分析数据:先定性观察:R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

(5)得出结论:(板书)(研究电阻有关因素)

(评述:通过从猜想→研究方法→实验操作等一系列探索过程,将学习者始终置于探索者的位置,使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以此,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三、深化规律

(1)动用实验,研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定律适用范围的理解。 实验

(一):研究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并用多媒体模拟板画I-U图线。

结论

(一):金属材料(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实质是电阻定律中的电阻率增大。

并指出各种不同材料的电阻率不同。从而明确电阻定律适用于温度一定的条件下。

(2)运用实验变式,进一步研究不同材料的电阻率,其热敏特性不同。 实验

(二):选用日光灯管中的灯丝为材料,用火柴燃烧。观察到小灯泡逐渐变暗。

实验

(三):选用合金材料,用火柴燃烧。观察到小灯泡逐渐变暗。

实验

(四):选用半导体材料,用火柴燃烧时小灯泡逐渐变亮。降温后,小灯泡逐渐变暗。

小结:不同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可以物尽其用。

(1)常用的电阻温度计是用金属铂做成的,锰铜和康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2)超导现象。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

多媒体投影:超导现象中电阻与温度关系图线以及磁悬浮列车画面,并简析磁悬浮列车原理。

(评述: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选择编辑现有的教学材料来完成教学目标。通过运用演示实验、多媒体教学及教师的言语等手段,创设直观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使之进入特定的学习状态。)

四、应用规律(以下用多媒体投影):

问题

(一):已知导线的电阻为4Ω,如果把它对折起来,电阻变为多少?如果把它拉长为两倍,电阻变为多少?

问题

(二):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问题

(三):(96上海设计性实验题改编)如图所示,P是一根表面均匀地镀有很薄的发热电阻膜的长陶瓷管(其长度L为50cm,直径D为10cm),镀膜材料的电阻率ρ,已知管的两端有导电箍MN。测得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阻膜的电流为I,试计算薄膜的厚度。

五、小结,作业布置

(二)教学意识透析

从上述教学设计可以看出:本节课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处理教材,提取课文陈述知识的内容蕴含的方法教育素材。努力策划各种教学情境。始终将学生置于研究者、探索者的位置,让学生通过本身的思考与活动来获取知识。学生课堂思维有较大力度,教学效果明显。其着重体现了教师以下课堂意识:

一、师生易位,突出“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自觉性。以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此,教学要突出主体意识,教师必须。

(1)心理——角色换位。

即教师要自觉地进行“角色转换”,经常扮演学生的角色,多用学生的心态和眼光去审视所学的内容,民主地与学生一同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2)思维——还原稚化。 即在备课或讲课时,教师要把自己的思维降格、后退到学生原有的思维水平上。面对一个问题,要有意识地造成一种陌生感、新鲜感(尽管这个问题你已经是多次遇到过了)。要多从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习惯和方法去体验。在问题的设计时,教师应从高的悬念向低悬念逐渐过渡,逐渐找到接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力求保证教学双方思维活动能够达到同步协调地进行。

(3)时空——留有余地。

人的思维活动总是需要一定的时空条件才能进行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延迟判断”的原则,给学生以必要的时间,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物理知识的探索、发现和推理过程,使得学生对于物理结论的判断,产生于经历必要的思维过程之后。同时,还要发挥“空白效应”。即在教学中,教师要“言犹未尽”,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尽情想象,或者有意设置几个“窟窿”,让学生自己去钻研、去填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

二、变换手段,深化“情境”意识。

情境,曾被简化为“一组刺激”。教育家杜威认为:“思维起源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情境教学是将情境作为一个心理场,一个整体,作用于学生的意识,它运用直观手段使客观场景、主观意象、教学的气氛、师生的情绪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情境不但在于激发学生求知、求真,而且更可以用来激发美感,陶冶情操,引导学生求善求美。简言之,情境教育中的情境是多元、多构、多功能的。

思维自疑问开始,并在一定的情境下诱发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1)运用实验演示情境

运用演示实验的教学手段,能创设直观而富有趣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使之进入特定的学习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层次,运用实验创设情境,造成学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

(2)运用多媒体展现画面情境。使之动静结合,声图并茂,创设形象的思维情境,活化物理过程。

(3)运用语言描绘情境。声情并茂,抑扬顿挫,高低清浊等形象化的语言,使学生的情绪兴奋,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感觉到“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三、思维中心,增强探究意识。

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为此:

(1)活化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对教材应作创造性的处理,而不必完全形式化地依据教材展示和进行。不论是教师的讲授,还是实验,都应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情景,将学生始终置于探索者、发现者的位置。

(2)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如果我们在进行物理知识教学的同时,能把浓缩在其中的思维历程重视,让学生沿着前人思维活动的足迹“短暂而迅速”地重走一遍,从中体验和学习科学思维的方法,拓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那就等于交给了学生一把打开思维宝库的金钥匙。

(3)突出多维度的教学目标。每一节课都要考虑三个方面的目标:教养性目标、教育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教养性目标就是“上完一节课,教给了学生什么”;教育性目标就是“通过这节课,向学生渗透了什么”;发展性目标就是“假如学生把这一节课的知识忘记了,还剩下什么”。

综上所述,实施素质教育应不断增强教师的课堂意识,使教学逐渐从“应试意识”向“发展意识”转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立足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提高对来自外部信息的处理加工能力,使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使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发现能力、创造能力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

上一篇:电阻应变片下一篇:施工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