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论文范文

2024-01-13

公民道德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道德回报问题的实质就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问题。在道德生活实践中,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被人们长期回避或予以否认,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程。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建立道德回报机制,营造惩恶扬善的道德环境,是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道德回报;道德权利;道德义务

文献标志码:A

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成分,任何道德主体都具有道德权利,任何道德行为都具有回报性。但受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在实际道德实践中,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不求权利的道德义务和不要回报的道德奉献才具有高尚的道德价值,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被人们尽量回避或予以否认,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程。

一、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含义

1.道德权利。道德权利是最一般最基本的人类权利,它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权利现象在道德领域的表现。道德权利指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由道德赋予的不可侵犯、不可剥夺、不可干涉的享有和要求某种利益的资格或名分,是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具有的人格、尊严和应享有的道德自由、权力和利益。他反映的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所具有的道德行为的自由度、按照道德所享有的利益、道德主体的主体地位,是主体追求和维护合理利益而享有的具有价值合理性和道义支持的权利[1]。

2.道德回报。道德回报是一定道德关系中的人们,把利益作为对个体行为善恶责任或其道德品质高低的一种特殊道德评价和调节方式,即社会中的组织和个人在自觉或自发地评价道德主体的行为动机和效果的善恶的基础上,对行为主体进行的物质、精神的奖励和褒贬[2]。它是道德主体通过一定作用和影响的道德行为而获得相同性质和相同程度的奖惩和褒贬的道德过程。它分为赏善和罚恶两个方面,赏善是给那些实行道德的行为的道德主体以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褒扬,罚恶是给那些实行不道德的行为的道德主体以物质上的处罚和精神上的贬损。正如亚当·斯密说:“对我们来说,一个行为,如果它是感激的恰当的和被人认可的对象,那么,该行为一定应受奖赏;而另一方面,一个行为,如果它是怨恨的恰当的和被人认可的对象,那么,该行为一定该受惩罚。奖赏是回报、是补偿、是以德报德,惩罚,也是回报、是补偿,只是方式不同,它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3]

二、道德回报:道德权利的应有之义

1.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具有内在一致性。道德权利是道德主体的基本权利,它是道德主体在道德活动中的基本要求,它具体包括:(1)道德主体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权;(2)道德主体人格平等权;(3)道德行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权。自由、平等、利益是它的基本构成要素,这种要求实际上就是一种道德回报。

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履行了一定道德行为后而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满足。它包括:(1)道德主体作为道德施予者应当得到道德领受者的道德回报,(2)道德施予者应当得到相当程度的道德回报[4],从根本上看,这是道德主体在道德行为之后应获得的道德权利。

道德权利是道德主体履行道德义务后的基本要求,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通过道德活动而获得的尊重和报答,二者是内在一致的。一方面,维护道德权利是获得道德回报的前提条件,道德主体只有能够自由地选择道德行为,在道德关系中得到起码的尊重,作为一个平权主体能够承担道德责任,才能要求被社会和他人公正评价,才能要求获得道德回报,才能享受道德回报。另一方面,倡导道德回报是对道德权利的尊重与维护,道德回报是对主体道德行为价值的评价和报答,在本质上是对“道德人”的尊重,肯定道德回报的积极意义,完善道德回报机制,又是对道德权利的保障和维护。

2.道德回报问题的实质就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道德生活中只承认和强调道德义务,忽略道德权利,或者说道德权利没有取得合理的地位。道德只要求人们履行义务,却不强调履行义务后的道德回报,导致义务与权利、奉献与补偿、德行与幸福的二律背反,造成道德评价与道德赏罚不公。

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是一对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有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独特性质。这种独特性质主要表现为道德义务对于道德权利的先在目的性,也就是说,道德义务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不以获得某种权利为目的前提[5]。道德义务是道德主体发自内心信念的活动,是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是道德行为崇高性的具体体现,也是道德义务区别与其他义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表明,道德义务不是作为获得道德权利的手段而存在的,也不是以获得道德权利为目的工具,同时,道德义务的承担,也不能以他人是否对等的承担此种义务为前提条件。但是,道德义务先在目的的特殊性,不能将它理解为道德义务是脱离道德权利而孤立存在的,更不能由此得出道德义务是与道德权利分离的结论。道德权利在道德活动中不应成为道德主体的道德动机,不能成为履行道德义务的前提条件,但道德主体在履行了道德义务后应该得到相应的道德权利,应该要求得到相应的道德回报,这是道德关系维护和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伦理正义的必然要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我们有责任以善来回报一种美好的恩惠,而且在此之后,我们应当率先表现出自己的美惠”[6],履行义务就应当得到公正客观的回报,这应当成为一条客观普遍的道德法则。道德回报体现了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一致性。

三、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现实意义

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在道德生活中长期被有意无意的忽视,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德行成了有德之人的重负,缺德倒成了无德之人的通行证;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偿,无德者不履行义务反而占有享受他人的奉献;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有德之人,却给了不正当竞争者以投机取巧的机会;善行得不到善报,恶行得不到惩罚,甚至善行恶报,恶行善报的现象屡屡发生。这些现象极大的伤害了道德主体的道德情感,严重影响了道德建设的进程。面对日益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强调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倡导建立道德回报机制,营造惩恶扬善的道德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突出了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的主动性和自觉能动性。在传统道德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只强调道德义务、道德责任,道德权利缺乏应有的地位,更谈不上要求道德回报。道德主体在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中毫无个性、自由和权利,失去行动的主动性,在道德行为中是被动的、消极的,没有权利要求社会和他人对道德行为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更不能要求道德领受者的道德回报,哪怕受到损失和伤害也只能自己承受。这种状况使道德主体在行为之前顾虑重重,空有满腔正义却无法付诸行动,极大的打击了道德主体道德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肯定了道德客体对道德主体的有用性,道德主体在履行道德义务后有权要求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作出公正评价并得到相应回报。这一行为突出了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的主动性和自觉能动性,对道德主体的生活和活动有积极意义。

2.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体现了对道德主体道德人格的尊重。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道德主体是生活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利益是人选择行为的出发点,在面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选择时,人们出于道德良心和道德原则,舍弃了个人的利益得失做出超功利的选择。这一超功利选择虽不以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为动机和前提,但道德行为后果的施受者,也就是他人和社会,应该给行为者高度评价和一定补偿.德行不期望报酬不应该成为不应得到回报的原因,许多的行为事前无法约定报酬也不应该约定报酬,事后的补给报酬是对奉献者的人格尊重。这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依据道德应该得到的东西,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应享有的道德自由、地位和利益。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使道德主体因为高尚的行为、公正的评价以及适当的回报而产生生命崇高感,产生被尊重、被重视的愉悦感和道德人格实现的满足感。

3.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建设的必要条件。自古以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善良人们的美好心愿,但现实往往是不尽人意的,行善的人总是或多或少地牺牲了自己的利益而成全了社会或他人,行恶的人却总是牺牲了社会或他人而成全了自己,行善者经济拮据、生活穷困,行恶者却日益富足、洋洋得意,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不公正使人们对道德建设失去信心,道德建设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口号下流于形式。道德权利能促使人们充分发挥在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自愿地趋善避恶、扬善抑恶,道德回报则能够激励和强化这一行为,在社会上形成示范作用,动员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道德建设,提高群众性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参与的普遍性,在全社会形成惩恶扬善的道德氛围,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成为一种自然规律,在道德建设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所以,道德回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

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保障道德行为的道德回报,是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但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扩大道德权利而不履行道德义务,另一种是将道德回报狭隘地理解为物质回报。只有正确理解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深刻内涵和交互关系,才能在道德生活中充分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促进中国的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林心雨.浅析道德权利的本质[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板,2001,(4).

[2]易钢.道德回报理论初探[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2.

[4]康化椿.论道德回报[J].社会科学研究,2004,(2).

[5]易钢.道德回报理论初探[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2

[责任编辑 王薇]

公民道德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阐述当前我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分析我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存在的不足,探索我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学校 公民道德教育 思考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阶段的公民道德教育,对于传授公民知识、进行初期公民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纲要来加强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1993年3月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1995年2月颁发了《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11月,公布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2001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之一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要实现学校公民道德教育过程的优化,就应该加强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深化公民道德教育改革;设计科学的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在公民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实现载体的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公民道德的主体性,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改善和管理好一切可以控制的环境影响因素,使之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实现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

一、当前我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公民道德教育的人本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道德教育中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色彩逐渐增多,公民道德教育回归其本来应有的地位。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人本化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本,十分强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地位的平等性,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同志式关系,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关系。

(二)公民道德教育的层次化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确定了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目标。《小学德育纲要》把小学阶段的公民道德教育培养规定为:“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1995年《中学德育大纲》对初中、高中的公民道德教育目标分别做了规定。其中,初中的目标是:“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高中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被规定为:“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将我国大学的公民道德教育目标规定为:“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三)公民道德教育的开放性

我国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不仅强调要抓好学校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校教育在公民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而且强调公民道德教育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入实践,走进家庭,把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把校内各种教育力量配合起来,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为主渠道的理论教育同以社会实践为大课堂的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工作,并且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做好有关学生德育工作,把新时期的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工作置于对内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中进行,使公民道德教育从校园内部相对封闭的状态走向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开放的状态,提高了公民道德教育的社会化程度,增强了公民道德教育的社会合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当前我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不足之处

(一)公民道德教育内容与现实结合不紧密

当前我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及民主与法制观教育五个方面:(1)世界观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2)政治观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人生观教育: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即共产主义的人生观教育。(4)道德观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热爱劳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5)民主与法制观教育:社会主义民主观和法制观的教育。这些教育内容都是必要的,但教师在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当下现实的需要。因此,学校公民道德教育要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要有有关公民道德基础知识、公民责任意识、国家意识、公民道德原则、公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公民。

(二)公民道德教育方法单一化

过去,我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主要采取单一的学校课堂教学,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方法传授公民道德教育知识。这种教育方法的弊端之一是不利于师生双向交流,教学相长,从而影响公民道德教育的成效,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目标难以达到。正如杜威所说的:“任何主张将(道德)知识灌注在一无所有的心灵上的各种教育方法,都应该被扬弃。”

(三)公民道德教育环境的某些失范

公民道德教育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是与社会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随着社会转型、西方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入侵,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都出现了,社会公德沦丧这些都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公民道德教育环境的某些失范给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三、发展和深化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措施

(一)丰富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内容

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知识、进行初期公民道德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学校公民道德教育不仅传授公民道德教育的理论知识,而且将理论知识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做到知行统一。为此,要在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中注重强化国家意识、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公民道德教育观、民族精神教育,加强公民权利的宣讲,使学生既培养国家感情,同时又积极参与社会公众事务,以及懂得作为一名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拓展学校公民道德教育载体

有效的公民道德教育载体对增强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效果起到重要作用。在学校公民道德教育中,要突破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方法,拓展多样化的公民道德教育载体。一是将公民道德教育渗透在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中。二是将公民道德教育实践化,让公民道德教育走出书本,走进社会实践活动,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贯穿公民道德教育知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三是将从知识传授转向启发活动,在教学中,变静态的书本知识讲解为现实生活公民道德问题的重演,激发学生道德思维,开展积极讨论,在动态中实现公民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改善公民道德教育环境

现阶段,我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会受到来自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某些不良影响,这给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工作带了新情况和新要求。要更好地达到公民道德教育的效果就必须改善公民道德教育环境。一是要强化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系统,全面推进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的创新,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框架及出发点。二是要发挥家庭公民道德教育的优势,注重家庭日常公民道德规范用语。三是要推动社会公民道德实践教育。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人是社会实践的创造者,同时又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的一切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公民道德教育也不例外。

【参考文献】

[1]李萍.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吴弈新.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陈绍斌.论公民道德教育的几个着力点[J].安康师专学报,2003(12)

[4]黄淑芬.试论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6)

[5]杨立英.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论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 (10)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LX2014247)

【作者简介】章 燕(1978- ),女,江西南昌人,广西艺术学院人事处讲师,硕士。

(责编 黎 原)

公民道德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网络空间中的道德绑架问题不仅与一些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错误、部分网民的网络道德素养缺失等密切相关,也与网络舆论情绪化、极端化有联系。所以应提高广大网民的网络道德素养,建立合理的网络道德评价机制,严惩各种网络造谣、网络违法等行为,以更好地规避网络舆论中的道德绑架问题。

【关键词】网络舆论 道德绑架 道德自由

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道德绑架现象越来越普遍。比如,大众狂欢、众声喧哗的网络舆论常常扮演着道德评判者的角色,动辄就对他人进行道德批判、道德绑架等,这给网络舆论生态和公民道德建设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此,应当深入分析网络舆论中的道德绑架问题,探索其规避策略。
网络舆论中道德绑架的表现及其性质

道德绑架是指以特定的道德标准要求个体或群体的言行举止,使其达到某种道德要求。道德绑架也是大众以善意心理和社会道德等为出发点,给当事人施加舆论压力,迫使当事人做出符合大众预期的行为。在网络舆论空间中,道德绑架现象屡见不鲜,比如,有些网民利用传统美德对公众人物进行道德绑架,甚至以网络暴力的方式要挟公众人物,要求公众人物承担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等道德义务;有些网民依据自己的价值偏好、宗教信仰、道德原則等要求他人,将自我意志强加给他人。虽然网络舆论中的道德绑架是以道德评价为起点展开的,但却带着鲜明的强制性意味,所以说道德绑架是一种不道德行为。这种不道德性表现为:道德绑架超越了道德约束的界限,剥夺了他人的道德权利和道德自由;道德绑架以道德义务高于道德权利为出发点,对他人提出了过高的道德要求,不符合权利和义务相对等的基本道德原则。

网络舆论中的道德绑架往往会给当事人及社会道德建设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一方面,道德绑架以强大的网络舆论迫使他人遵从某种道德要求,甚至毫无顾忌地对他人进行道德谴责,这些必然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伤害。在网络舆论中网民们通常站在道德制高点评价他人,凭一时的道德冲动挥舞“道德大棒”,对他人进行无底线的道德声讨,这些道德评判往往超越了道德底线,甚至违反了法律和规则的要求。另一方面,道德绑架造成了道德评价和道德自由的冲突。在虚拟的网络时代,人们可以跨越时空限制进行社会交往,在网络舆论空间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无疑增加了个体对社会或他人的道德干预,使网络舆论深度介入私人道德空间。在这种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少数网民的自我意识过度膨胀,常以挑剔的眼光审视他人,以“道德大棒”干涉他人道德自由。
一些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错误、部分网民的网络道德素养缺失等是导致网络舆论中道德绑架的重要原因

一些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错误。新闻媒体从业者理应坚持客观性、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以客观公正中立的立场报道新闻事件,但在鱼龙混杂的网络空间中,许多网络媒体放弃了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以添油加醋、夸大其词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带着“有色眼镜”对当事人进行非理性评判,从而产生了一些道德绑架问题。此外,为了博取受众眼球,提高点击量和关注度,许多自媒体平台、网络“意见领袖”会有意或无意地发表情绪化言论、极端化观点,对富人炫富、官员贪腐、明星出轨等网络事件大肆渲染,对网络事件的当事人进行道德指责,产生网络舆论道德绑架问题。

部分网民的网络道德素养缺失。首先,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道德观念及价值体系逐渐解体,与网络化、市场化相适应的价值体系还不完善,在这种时代环境中道德认知混乱、道德行为失范、道德共识缺失等问题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公民道德素养的提升。其次,部分网民缺乏必要的道德素养,常常以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求他人,当他人的行为与自己的道德标准不相符时,就挥舞“道德大棒”对他人横加指责,导致在网络舆论中道德绑架问题时有发生。最后,部分网民缺乏道德理性和必要的道德修养,在网上发表言论时丝毫不考虑他人的道德权利、道德尊严,往往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随心所欲地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道德绑架者的角色。

网络舆论情绪化、极端化。网络舆论场是众声喧哗、大众狂欢的舆论场,在这个舆论场中每个人都是网络舆情的制造者,人们习惯于以夸张化、情绪化、个性化的方式表达自我,反而忽视了对事实真相和正义的追求。比如,在网络事件发生后,情绪、信念、想象等成了推动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种思想观点、道德评价、网络谣言等充斥于网络空间,影响了人们对事实的了解和判断。在这种众生狂欢的网络舆论空间中,人们往往会放弃原则、理性、立场和逻辑,成为网络舆论的盲从者,不自觉地成为网络舆论道德绑架的“合谋者”。
提高网民网络道德素养,建立合理的网络道德评价机制,严惩恶性网络舆论道德绑架行为

提高网民的网络道德素养。将加强网络道德素养提升作为规避道德绑架的重要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培养网民的道德理性。开展网络道德文明建设,提升广大网民的道德理性程度,引导网民以合法合规、尊重他人的方式维护网络道德秩序。比如,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宣传部门及主流媒体应当及时发声,积极引领正确、积极的网络道德舆论导向,引导广大网民理性发言,有节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提高网民的道德评价能力。应在网络空间中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提高广大网民的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比如,可以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指导网络道德评价体系建设,引导网民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人的道德权利;以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开展网络道德评价活动,促使广大网民正确区分道德评价和道德绑架的区别。

建立合理的网络道德评价机制。网络道德评价并不是以“道德大棒”肆无忌惮地干预他人的道德生活,更不是干涉他人自由的道德绑架。一方面,理清网络道德评价与道德绑架的界限,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道德评价机制。比如,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明确网上发言的道德标准、基本要求等,为网络道德建设提供标准和依据。另一方面,完善网络道德引导机制。比如,主流媒体在网络舆论传播中应敢于担当,自觉引领网络舆论的道德走向;新媒体从业者应恪守职业道德底线,坚持客观理性的道德评价原则;新媒体平台应担当网络舆论“把关人”的角色,屏蔽和过滤极端化的网络言论以及煽风点火的网络谣言。

严惩恶性的网络舆论道德绑架行为。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我国法律体系基本完善,但在网络话语传播、个人隐私保护、网络舆论监管等方面仍存在许多立法空白,从而导致网络生活中的一些道德绑架现象无法可依。为此,第一,应当加强网络话语传播方面的立法,明确网络主体在网络评论、内容转载等方面的主体责任;制定关于网络舆论道德绑架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的行政及刑事责任。第二,明确自媒体平台、网络意见领袖、新闻网站等在网络舆论传播中的主体责任,对思想倾向不正确、有道德绑架之行为者,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三,健全网络舆论监管机制和网络信息过滤机制,将各种极端化的网络言论、情绪化的网络指责等屏蔽在网络舆论空间之外。第四,严惩利用网络事件煽风点火、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违法行为,必要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以更好地净化网络舆论生态。

(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丝绸之路文化精神及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17XKS02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王誉俊:《网络新闻生产中的道德绑架现象与规避》,《新闻世界》,2016年第4期。

公民道德论文范文第4篇

实施方案

今年三月是“公民道德建设月”,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教育(建设)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为开展好我校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以月促年,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 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1、 进一步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大力培育文明道德新风尚。

(1)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9周年。学校从5日开始全面展开学雷锋活动,利用升旗仪式进行学雷锋动员,当天下午班会课开始全面展开学雷锋活动。以后每次实践活动都在年级组长处登记。按月进行通报表扬。

(2)充分利用班级内板报和校园内墙壁板报等宣传阵地,广泛营造氛围。同时进行“文明知识”和“礼仪知识”手抄报的制作和评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2、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1)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道德教育

(2)与“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开展道德教育与实践创新活动。

3、积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教育学生加强文明礼仪学习,值周班在早晨和中午上课前在校门口进行礼貌示范,带动全校师生文明礼貌待人。同时加强学校卫生的检查和清扫。

二、扎实开展诚信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凝聚师市各族群众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1、开展“知荣辱、讲道德、铸诚信”的学习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诚信意识,遵循诚信规范。本学期面临小学的升学和初三年级的毕业考试,充分利用诚信教育对学生的考试诚信问题进行教育。

2、充分认识民族团结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课堂中渗透教育。

三、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扎实开展实践活动。

1、开展推荐评选“我身边的雷锋”活动。

2、在学生中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教师中开展“学习雷锋,为人师表”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四、活动安排日程

中学

公民道德论文范文第5篇

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方案

三月份是“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化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雷锋精神,孝敬父母,落实学校“学雷锋,做文明绵阳人”和“感恩”的教育活动,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强化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切实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特以三月五日 “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纪念日、“三.八节”、“三月十二日植树节”3.15维权日为契机,在小学部广泛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孝敬父母、保护环境、做文明的绵阳人系列

活动,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掀起精神文明建设高潮。

二.活动内容

1、各班以礼仪常规教育、孝敬父母教育为主题更换黑板报。

2、利用3月5日组织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大队部及部分学生到校外开展学雷锋活动。各班级开展《雷锋就在我身边》主题班、队会。

3、利用“三.八”妇女节来开展活动。

、给妈妈、奶奶、外婆一封信或一段话。

、送她们一份礼物,

、帮她们做一件事,给她们打个电话。

5、祝全体教职工妇女节日快乐!展板一张。

6、学生利用植树节,在校内开展植树、浇花护树活动。

7、开展礼仪常规竞赛。

9、在校园内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11、开展诚信?维权广播宣传。

12、进行“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总结。

三、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扎实工作。“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活动是一项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必须充分认识到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精心设计教育活动方案并认真实施;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活动引向深入。

2、贴近实际,务求实效。从当前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热点难点问题,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力求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富有特色。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狠抓工作落实。通过实实在在的活动项目和活动形式,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在实践

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得到提高,确保形成教育活动取得切实成效。

3、狠抓结合,全面推进。宣传教育活动要与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相结合,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强宣传教育,把握舆论导向,用教育推动学校中心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十一届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加强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进行“五元文化”德育教育,不断促进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共建“平安文明绿色和谐”校园,充分展示我院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职业情操,促进学生发展、增值。

二、活动主题:

爱国 感恩 诚信 友善

三、活动对象:全日制在校中、高职学生

四、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宣传

通过班会、标语宣传发动学生参加到第十一届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中来。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系列活动全面展开。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汇报总结

五、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本届公民道德建设月的内容要紧紧围绕主题,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活动,抒发我院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新农村、热爱专业的豪情,突出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活动项目包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

2、开展一次“学会施恩,懂得感恩”主题班会。

3、开展励志林捐树、植树活动。

4、各二级学院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特长,开展一次公益活动。

5、各班级以道德、感恩为主题,

出一期黑板报。

6、每人做一次公益活动,记入学生公益积分。

六、活动要求

1、本届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由学生工作部牵头,制定总体活动方案。

2、各二级学院要加强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动员,认真组织,力求主题鲜明,形式活泼,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要注重学生参加的广泛性,争取使每一位学生都受到熏陶,得到锻炼和提高。

3、各二级学院要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连同学生活动体会汇编成册在3月30日前以电子版形式或纸质形式及时上报。

七、评比表彰

1、先进个人:参与学生的2%。

2、先进集体:各二级学院按班级总数的4℅评选上报学生工作部。

二0一四年二月二十四日

奇台四小深入开展第十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的

实施方案

各处室、年级部:

今年三月是自治区开展第十个“公民道德建设月”,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组织开展好此次活动,按照县文明委、教育党委《关于深入开展自治区第十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的安排意见》精神,先就我校“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安排如下:

一、 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诚信教育、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公益活动、环境卫生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活动,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大力加强诚信教育、着力加强行为规范、大力开展公益活动,使公民道德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二、 实施步骤

“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从2014年3月2日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巩固延伸至2014年年底。

第一阶段:宣传启动阶段。学校首先对全体教师召开了宣传动员大会,在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开办道德建设月专栏,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促使广大教师、家长,人人知晓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阶段。围绕民族团结、诚信教育、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公益活动、环境卫生,精心组

织开展各具特色的道德实践活动。

1、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个班认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队会,将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想渗透到班级日常活动的各个方面。各班要通过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大力弘扬民族团结精神。

广泛开展组织马克思主义“五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新疆“三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

读书活动、座谈会、知识竞赛、歌咏比赛等形式,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深入开展“三个离不开”“三个相互关心”再教育活动,推进“大结对、大谈心”等系列活动,挖掘推荐师生身边的民族团结教育典型事迹。

2、组织开展“知荣辱、讲道德、铸诚信”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组织开展“做讲诚信的小公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评选诚信班级、诚信师生,将诚信立校、诚信育人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3、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在以前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巩固深化教育活动,延伸教育内容、拓展教育形式,重点抓好,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礼仪,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4、 扎实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和学习活动

各年级广泛评选、积极推荐,树立一批在广大师生中体现中华民

族优秀品质和时代精神的道德典型。各年级要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好职工、好家庭、好公民”“五好家庭”“好老师、好学生”等评选活动,努力使评选先进典型的过程成为学习先进、提高道德素质、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的过程,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领社会新风尚。

5、 积极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一是大力“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二是自觉抵制“六大交通陋习”,三是坚决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个班要积极组织开展交通法规、文明交通行为知识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小交警”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和文明交通劝导活动。

6、 认真组织社会志愿活动

组织青少年开展政策宣讲、环境保护、“爱心助成长”等志愿服务。充分利用校广播站、校报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开展“助学助残、扶贫济困”、“美化

家乡”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7、 组合字开展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

深入开展“知荣辱、铸诚信、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联合社区开展“家长学校”专题活动,邀请专家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总务处拍和文体局组织开展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整治活动,净化网吧、荧屏、声屏、出版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

三、 总结延伸阶段

3月30-12月30,总结第十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安排部署下一阶段活动。各处室及时上报活动开展情况及取得成效。4月1

日-12月30日,在总结巩固活动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扎实开展延伸阶段的活动,达到以月促年、贯穿全年、整体推进的效果,使公民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扎实有效。

奇台四小

2014年3月

库车三中2014年3月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方案

今年3月是自治区第十二个“公民道德建设月”,3月5日是第50个“学雷锋”暨第14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化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雷锋精神。根据教育局[2014]22号文件和县团委[2014]5号文件精神,根据上级安排结合我校实际,落实 “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的实践活动和“我志愿 我快乐 我最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大力弘扬“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感恩、自信、坚韧、担当、拼搏、奉献”的新疆青年时代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广泛开展新疆精神和志愿精神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我能行”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活动时间

2014年3月1日-2014年3月31日

三、活动内容及安排

1、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环境宣传活动:

活动内容:利用有效载体宣传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宣传“八荣八耻”、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宣传我校“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进展情况。

责任单位:政教处、班主任

活动载体:主题班团会、黑板报、标语、校园网

2、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活动内容:在广大教师当中,认真开展“师德师风提升年”活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强化师德、净化师风。

责任单位:政教处、政治组

活动载体:国旗下讲话、教师例会等

3、开展文明行为与文明礼仪养成活动:

活动内容:在宣传月活动期间,加大对学生的文明行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力度。各班以“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教育,要求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说普通话,规范学生的基础文明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

责任单位:政教处、政治组、班主任

活动载体:班会活动、政治学科教学等

4、开展“生态文明”志愿活动

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做“做环保小卫士”,为美化校园、美化环境,组织“植树”、“谁的行为美”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责任单位:政教处、班主任

活动载体:班团会活动、政治学科教学

5、开展”雷锋式班级”“雷锋式学生”评选活动:

活动内容:通过开展“我身边的好人”、“道德模范小公民”评选活动。深入宣传“小公民”的道德行为标准,组织广大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

动,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责任单位:政教处、班主任

活动载体:班会活动、政治学科教学

6、开展五心教育系列活动:

活动内容:以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为契机帮父母做一件事——将孝心献父母;以志愿服务开展为契机—开展爱心献社会、热心献他人教育;以清明节扫墓、五四文艺汇演为契机开展—开展忠心献祖国教育;以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为契机—开展信心留自己教育等系列活动。开展五个一“学雷锋”活动。

责任单位:政教处、班主任

活动载体:班团会活动

7、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内容:开展“送温暖、献爱心”“交通文明宣传”“公民安全常识宣传”

责任单位:政教处

活动载体:专题活动

8、进行“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总结提炼

活动内容:交流研讨我校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经验和成绩,研讨今后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的思路和对策,上报各种活动总结。各责任单位要在3月20日下午下班前将活动资料及书面总结报送政教处。

责任单位:政教处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扎实工作。“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活动是一项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必须充分认识到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精心设计教育活动方案并认真实施;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道德氛

围,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活动引向深入。

2、贴近实际,务求实效。从当前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热点难点问题,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力求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富有特色。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狠抓工作落实。通过实实在在的活动项目和活动形式,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得到提高,确保形成教育活动取得切实成效。

3、狠抓结合,全面推进。宣传教育活动要与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相结合,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强宣传教育,把握舆论导向,用教育推动学校中心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积极的贡献。

库车县第三中学

2014年3月7日

焉耆县育苗托幼园“公民道德建设月

活动开展情况

今年3月是自治区第十个“公民道德建设月”。开展“公

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具体体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构建和谐质监的有效途径。为认真开展好第八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以月促年,根据地区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行业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系统干部职工职业道德和诚信建设,引导系统干部职工自觉把道德

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要求转化为规范自己言行的实际行动,培养、树立文明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新典型,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良好风尚与和谐人际关系。

二、”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的方法和内容

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1、加强道德建设,宣传是先导,教育是基础。系统各单位要积极行动起来,以《纲要》、“三爱”、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作为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悬挂宣传横幅,利用墙报、板报、宣传栏、学习园地等阵地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军队好的时代主旋律。以座谈会、知识竞赛等方式和途径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个人品德建设,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

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大家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2、要积极响应地区号召,以自治区3月下旬将开展的“感动新疆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为契机,认真做好本单位道德模范的发现、培养和评选工作,努力把评选道德模范的过程作为干部职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以典型引领社会道德新风尚,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广泛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使道德模范的高尚思想和行为逐步转化为普通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最终实现个人道德素质提升,促进单位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3、围绕本单位文明创建目标总结推广创文明、促和谐的成功经验,以和谐质监建设为抓手,提高工作水平,形成

文明创建热潮。

切实加强师德建设,为教育事业持

续、健康、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加强师德教育,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要广泛开展以“讲师德、树形象”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单位干部职工自觉树立师德意识,主动遵循师德规范,大力推进师德建设。

坚持三贴近原则,广泛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各单位要坚持贴近工作、贴近幼儿、贴近家长,切实抓好道德实践活动,全面推进教育系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引导干部职工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一个好的建设者、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要求干部职工自觉做到“八个不”,即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扔垃,不横穿马路,不损害公物,不说脏话粗话,不传播小道消息,不发送不文明短信,不铺张浪费;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焉耆县育苗托幼园

上一篇:现代化进程论文下一篇:服饰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