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礼仪范文

2023-03-15

会展礼仪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展;旅游;城市经济;影响

会展旅游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行业,中国会展旅游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会展旅游业发展迅速,年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国其他领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国务院[2008]134号文件,要求“利用节假日闲暇时间多,喜庆气氛浓,群众购买欲望强的特点,积极开展各类营销活动,扩大市场销售„„促进会展业发展,带动相关的住宿、餐饮、交通、通信等消费。”

一、会展、旅游与会展旅游

“会展”,狭义地说是会议和展览的统称。而广义的会展不仅包括会议(Meeting)和展览(Exhibition),还包括奖励旅游(Incentive)和大型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运输、广告、交通等行业,是会议、奖励旅游、大型活动和展览的总称(MICE)。

“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消遣、商业和其他目的离开通常环境去往他处并在那里逗留连续不过一年的活动,这些人不会在旅游目的地定居和就业,其根本特点就是旅游者的“异地性”,这与会展及会展旅游极为相似。

“会展旅游”简单的说是会展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产品形式。国内知名会展专家应丽君(2003)认为会展旅游是由于各种类型的会议、博览、展览等活动举办而产生的一种旅游产品;会展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主题式专项旅游产品[1]。对于会展旅游的定义,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同,这里采用国际上的定义:会展旅游就是MICE,即会议旅游、展览旅游、节事旅游和奖励旅游。

二、会展旅游的特点

会展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在一些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已经引起关注,研究越来越深入,它被认为成为改善旅游业产品结构的一个支点,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的一个新的动力。在当前经济条件下,会展旅游渐显繁荣,充满活力与竞争,呈现出以下特点:

1.消费档次高。由于会议人员的费用通常由公司或政府负担,都是因工作带来的旅游,一般不会太计较价格,更重质量,特色、服务等,而且参加会议、展览的人士通常都是有一定地位和职务的人,收入水平高,对产品和服务要求较高。他们与普通旅游者相比,消费档次高,消费能力强,服务要求高。

2.停留时间长。一些会议、展览,特别是国际性的会议展览,持续时间长,因此会展旅游者停留时间比普通旅游者要长。根据拉斯维加斯会议及展览协会提供的数字,会议旅游者平均每人在该市停留4.1个晚上,而普通旅游者平均停留仅为3.7个晚上;据香港贸发局提供的资料显示,1999年香港普通观光旅游平均停留3.36个晚上,消费4 778港元,而会议旅游和奖励旅游者停留5.1个晚上,消费10 060港元[2]。

3.综合效益大。会展业是高盈利、高收入的行业,据有关专家测算,利润率一般有20%~25%以上。从国际上来看,在瑞士日内瓦,德国汉诺威,美国纽约及

新加坡、香港等世界著名的展览城,会展业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和城市繁荣。美国每年举办200多个商业展览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高达38亿美元。2000年香港举办了60余个展览,240个各类会议,吸引了31万海外参观者,这些人平均在港停留4.8晚,人均消费1.61万港币(不包括参展费用)。

会展旅游的发展还能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推进城市市政建设、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知名度等方面。如1996年举办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德国政府拨款70亿马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汉诺威成为世界公认的“展览王国”,并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

4.创汇能力强。由于国际性会议和展览吸引的海外客商不仅数量大,而且消费档次高,因此与普通旅游者相比能获得更多的外汇收入。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的参展商为举办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例如即将举办的2010上海世博会,参展国家达到历史之最,其中有一项就是展示美食的,可以让大家吃到正宗的外国美食。

5.不受季节影响。一般旅游,由于旅游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旅游者的闲暇时间分布不均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例如,每年的春秋两季,尤其是劳动节、国庆节期间,是中国各大城市的旅游旺季。游客可能会因为天气或其他原因而放弃一次旅行计划。但是会展旅游,尤其是会议旅游,因为他们是在会展或是会议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不会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因此弥补了旅游业的不均衡性,增加了旅游淡季的营业收入,而且还促进了旅馆业等旅游服务行业的稳健发展。会展旅游综合会展业和旅游业两大产业优势而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是会展业优先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会展旅游对经济的影响

会展旅游为城市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商机,开发出一个极大的市场。在法国一年举办的700多个国际会议中,巴黎占了400 多个,1998年,巴黎的会展旅游收入就达到了40 亿法郎,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会展之都;2002 年上半年,在浦东召开的各类会议达407 次,游客达734 万人次,使浦东的旅游收入超过15 亿元[3]。这些例子都很好地说明了会展旅游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会展旅游能为城市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城市发展会展行业,一般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昆明市99 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会展期间,参加者近千万人,均告爆满,出入昆明的飞机票、火车票也售罄。大批游客如潮水般涌入,给云南的旅游、餐饮、娱乐、宾馆、交通、通讯等行业带来了滚滚财源,仅前九个月的旅游总收入就达174亿元,同比增长62.45%,旅游外汇收入达2.38亿元,同比增长31.8%[4]。可见会展行业的发展,给会展的举办城市创造了丰厚利润和空前繁荣。

2.会展旅游有很强的产业带动作用。会展旅游消费主要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旅游方面的消费,而无论是国内数据还是国外数据都已经证明,商务会展游客是不同旅游细分市场中消费支付能力最强的群体。因此他们的消费注入会展举办城市,很大的增加城市交通通讯,住宿餐饮,旅游娱乐各个部门的收入,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近几年,中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会展经济发展迅猛,现已初步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的会展经济体系。就上海而言,有40 多个海内外知名国际性会展选择在上海定期举行。上海有四大著名展览场馆,2000 年上海举办了199 场展览会,而APEC 会议更是提升了上海会展业的地位。再看广州,中国最大的广交会每届成交额超过150 亿美元,带来的直接收入是

60 亿元人民币。有资料称,广州一次大型会展,其投入和所带来的相关产业的产值之比是1∶10 。北京在举办奥运会成功后,发展会展旅游更有优势。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经济的平均拉动系数为1∶9[5]。

3.会展旅游的开展能实现城市产业升级。会展旅游的前提是举办国际性会议和展览,由此而引发的旅游。举办国际性会议或展览必须要有相应的设备与之匹配,为了迎合需要,必须建造大型的场馆设施,如为了举办2008奥运会,成功的建成了鸟巢,奥运村等基础设施;为了2010年的世博会,上海在浦东建立世博会展中心。这些设施在举办完展览之后,必定会引来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去观光。会展有助于企业了解有关产品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学习、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加速技术的传递和流动,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4.会展旅游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会展是最为有效的营销中介。在每个大型会展之前,会展举办方都会利用各种手段大肆宣传,增加其知晓度,这就从一定程度上为参展商做了一个宣传,只要在展览期间好好表现,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接触各个行业或市场的众多客户,让他们发现未曾有过的消费品或消费信息,促成大范围、高效率的沟通与合作,实现供给信息与市场需求高密度、低成本,面对面的配置,免去自己花大量成本为自己做宣传。

5.会展旅游的发展能增加社会就业。据统计,在香港每年会展业大约可提供90 000 个就业机会,1996 年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创造了10 万个就业机会,获得了145 亿马克的利润及45 亿马克的税收。英联邦展览业联合会计算得知,每增加1 000 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而在中国,专家预计会展业的带动效应相对弱一些,但无论如何,对于人口密集的中国大城市而言,会展旅游的发展无疑为增加城市就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渠道。另外,会展旅游可以与旅游消费券联系起来。发放旅游消费券也是拉动旅游消费的一种方式。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世界旅游组织的前身)认为,旅游消费券的收入弹性系数为1.88 [6],也就是说,消费者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旅游消费就会增加1.88个百分点,因而“乘数效应”明显。所以可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会展旅游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对其整体规划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就旅游行业而言,会展旅游并非大众产品,但确是旅游行业中最能创造经济效益的一个分支;而就旅游产业的功能而言,会展旅游的开展,将最能体现旅游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1]应丽君.关于中国会展旅游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3,(1):10-11.[2]赵春霞.会展旅游管理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7.[3]魏园园.会展旅游对城市经济环境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8,(14).[4]黄远水.旅游资源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87.[5]周爱国.会展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8.[6]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6

会展礼仪范文第2篇

我国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实力的快速提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高的会展业成为一些城市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产业之一。近年来,对于会展业的研究逐渐从定性的对策建议向定量研究分析发展。一套完备有效的会展业评价体系对于城市会展业的发展以及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论文的分类和内容分析,找出各体系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效果及局限性等各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得出会展业评价体系建立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从而促进我国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的研究。

关键词:会展业 评价体系 研究综述 城市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会展业凭借其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高且发展前景广阔等优势,使得我国众多大中型城市相继提出了打造知名会展城市的发展目标。大力扶持会展经济并试图通过会展业的发展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发展方式也正受到学术界的更多关注。通过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与会展相关的全部文献进行检索,发现目前的研究成果较多集中在产业影响及发展对策等定性研究领域,仅有小部分文章运用或涉及数理统计或建立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理论研究对会展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评价与指导效果。随着会展业定量研究的逐步发展,关于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的建立研究也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评价体系不仅对于某一城市会展业自身发展有促进作用,也有益于各城市之间的比较研究,从而认清和把握城市会展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对我国近5年内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分类和内容分析,试图找出各体系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效果及局限性等各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得出会展业评价体系建立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从而促进我国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的研究进程。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5年至今的论文进行检索,分别以“会展、指标”,“会展、体系”,“会展、评价”,“会展、竞争力”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文献共209篇。剔除非学术类文章以及内容与会展业评价体系关联度较低的文章188篇,实际涉及会展业评价体系建立的文献为21篇。根据既得文献,主要针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具体内容等进行分析和归纳,最终得到我国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相关内容的一些研究态势和结论。

三、会展业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学者们对于会展业评价体系研究的出发点是多维的,以全面评价城市会展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体系建立为主,但也不乏着眼于会展业人员培训、顾客满意度以及场馆绩效等分支领域的研究。本文主要以全面的评价体系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作为逻辑顺序对文献内容进行综述。

(一)评价体系的确立过程

目前,关于评价指标的确立方法以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德尔菲法等较为多

见。多数学者选择在波特模型、SWOT分析法等定性研究的框架内,运用层次分析法等定量分析工具结合专家决策咨询来确立最终的指标体系。

王述珍等人在进行《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数学模型,将一些定量、定性混杂的指标进行综合处理,对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量化评价。戚能杰在《层次分析法在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充分运用AHP法,针对会展业及会展旅游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此外,李华敏等人在研究会展旅游发展条件的评价体系过程中,也选择了层次分析法来确立体系指标。在构建会展产业竞争力分析指标和体系研究中,赵体微提出了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体系,并大量结合波特钻石模型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从而综合建立具体指标。

此外,类似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也是学者们采用较为普遍的一套方法。李海霞将此方法与波特钻石模型结合,对会展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建模和指标体系制定。赵秀芳通过采用这一方法充分考虑影响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指标体系。李曼等人也在《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一文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为主要的指标确立方法,

可见,当前我国城市会展业体系确立的理论框架是相对固定的,不同的是对于通过层次分析法之后的指标处理过程。一部分学者选择结合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决策或打分来进一步筛选及确立指标,如李华敏所著的《会展旅游发展条件评价体系研究》等:少部分学者则选取通过其他测评方法或经验判断来进行后续工作。

(二)评价体系的内容

评价体系中的各项具体指标是其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指标的个体和整体特征差异将对体系的架构与评价结果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因此,我们着重对现有文献已建成的体系指标进行分析。

1.指标数量。在现有的21篇文献中,通过初步汇总和计算共有9篇列举出了体系的全部细分指标,每一体系的指标数由35—50项不等,平均指标总数为41项。指标数量相对较多,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会展业的较高关联度和较高产业融合度造成的。只有充分考虑各个因素对于会展业的影响,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会展业的现实状况。

2.指标结构。文献中。几乎全部研究者均采用了多级指标的体系构建方式。这种多层次、多层级的指标体系,有助于提升体系指标的针对性和数据收集的精准性。从现有研究成果看,该体系多采用两级结构。如程建林等人合著的《会展经济发展、会展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功能提升》。李华敏等所著的《会展旅游发展条件评价体系研究》,吴开军关于城市会展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等一系列成果中采用的均为两级指标层级的体系结构。同时,也有进一步将体系细分为更多层次的。王述珍关于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由准则层、细分准则层以及具体指标三级构成。赵体微构建的会展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也为此结构。戚能杰在《层次分析法在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中,通过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以及指标层构建了完善的四级指标体系。李海霞在相关研究中同样采取了四级指标的体系构造方法。

3.指标类别。作为会展业的评价体系,其必定受到会展产业涉及面广、综合因素多的影响而导致指标涉及领域较为复杂,因此,在建立体系层级的基础上对相关指标进行分类尤为关键。常见的分类主要集中为按照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划分,对会展业直接或间接影响划分以及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分类等几种基本归类方式,

以李曼、赵体微等为代表的研究者仍选取了基于钻石模型的六要素进行指标的分类,即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者、机遇以及政府行为这几个相关领域予以指标划分。在涉及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上,采用现实竞争力、潜在竞

争力以及竞争环境支持力这一角度的分类较为多见,如李海霞等人。此外,赵秀芳等人选择直接从城市经济总量、商贸发展水平、会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地理区位及交通和旅游接待力6个方面直接建立指标。吴开军构建了从经济环境、自然与社会环境、旅游产业环境和会展企业4个大类的评价体系。李华敏等人从产业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的角度人手,进一步将指标分类定位经济发展水平、自然与社会环境、区位与会展需求、会展基础设施、会展政策与体制、会展企业及从业人员6个类别。程建林等也提出了按照基础设施、人才、会展业、环境、区位和结构几个方面的体系结构。

4.指标性质。评价体系建立的最终目的是将城市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通过量化方式呈现出来,但对于产业边际宽泛的城市会展业来说,存在诸多不能或难以量化的指标因素,因此体系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混合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具体指标的数据处理和准确度。

关于体系中定量与定性指标的比例。对论文中列出完整的指标及具体解释的7个体系进行指标的分类汇总,计算出每一体系的定性指标与总指标的比值,最终得到平均结果为定性指标占总指标的约1/3。从指标性质的比例可以看到,定性指标在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因此,对于定性指标的具体评价将直接关系到评价体系的完备性和评价效果。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对于定性指标的处理和评价主要有几类做法。

程建林等人采用了客观计分的评价方式,例如对于区位因素指标分为是否沿海、是否有航空中心等进行逐项打分。王述珍、李华敏等人均选择专家打分决策的考量方式,通过集中专家意见从而确定该定性指标的特征。但采用最为普遍的方式是将定性指标适当转化为可量化因素进行评价。吴开军在所建体系中将全部指标均以可量化标准予以解释,即选取一定量有代表性的指标分支进行定量评价:如自然环境指标通过人均绿地面积和空气质量等进行评价。李曼等人则在研究过程中将以上几种指标处理方式予以结合,最终确立定性指标的具体情况。

(三)实证研究及后续评价

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建立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认识会展业的发展状态并针对现状做出利于未来发展的一系列决策,因此实证研究是评价体系的最终落脚点,也是这一课题研究的核心意义之一。在本文检索的21篇文献中,结合实证分析的论文为6篇,数量并不占多数。这些实证研究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检测和验证评价体系的实际效果而进行的实证研究,如戚能杰、程建林等人通过权重确定和整体评价等过程证明评价体系的实际效果并得出一定结论:另一类为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而运用于检验某一城市的会展业发展状况,如李曼等人在《中国会展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一文中以上海为实例,评价了上海会展业的竞争力,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王述珍等人通过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对北京、上海和广州3地进行了实证研究。吴开军以广州为例的实证研究运用的是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会展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通过这些实证研究,一方面可以在后续评价过程中发现体系的部分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也在此过程中为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持。实证研究也可以作为体系建立的后续评价环节对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帮助。

(四)评价体系的效果和局限性

对于评价体系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局限性,鲜有论文对此予以研究和阐述,仅有王述珍等人在《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提及结合实证研究的评价效果。关于局限性,赵体微在《构建会展产业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的研究中明确指出由于会展业影响因素的广泛性、内在逻辑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具体的研究所依托技术的限制,其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另外,作为定量研究基石的统计数据,即各指标的权重

还有待获得、应用和证实。

除此之外,纵观这些文献的研究过程和内容,本研究发现,对于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的建立问题普遍存在以下几处不足:首先,目前较多采用的层次分析法忽略因素之间的关联,这使得对产业融合度较高的会展业影响因素的评估准确性产生一定偏差:其次,定性指标的量化工作有待完善,通过专家群决策和抽取代表性因素进行指标量化的做法仍存在一定偏差:此外,体系建立与实证研究的关联度不够,这导致指标体系的后续效应发挥有所削弱。

四、结论

(一)我国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的研究尽管受到了一定关注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均较为单一。研究内容尤其是体系指标方面。对于指标分类、指标评价等过程和内涵都具有较为相似的特征,根本性差别不明显。另外,指标体系确立后的后续研究工作也有待进一步深挖和推进。

(二)关于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通过文献搜索、梳理和内容分析等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做了初步分析,但在此过程中也感到存在以下几类问题需要说明:

首先,研究样本数量不够齐全,在关键词符合条件的文献中仅有极少部分文章与本文研究重点相关,而其中还有部分是针对会展业分支进行的评价体系研究,因此,对于文献内容的分析不能完全反映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

其次,未充分归纳和比较全部样本文献内容。在对全部论文基本内容进行大致分类后,仅抽取部分代表性突出的文献予以综述,而部分文章并未纳入内容分析的范围,

再次,对文献部分内容界定的模糊性和文献研究重点的不完全一致也是局限所在。在对文献体系确立方法和指标分类及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时,对某些理论模型和指标解释归类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不同文献尽管出发点均为会展业评价体系的构建。但侧重点仍存在差异,从而一定程度影响了研究内容的比较工作。

(三)我国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研究的发展展望

会展礼仪范文第3篇

会展旅游是借助举办国际会议、研讨会、论坛等会务活动以及各种展览会而开展的旅游形式,是各会展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重点。目前,国际会议旅游具有组团规模大、客人档次和消费额高、停留时间长、涉及相关服务行业多、成本低、利润丰等特点,在欧洲、北美、亚洲的香港和新加坡,会展旅游已经成为一门产业。

尽管会展业和旅游业是两个独立的产业部门,但是会展与旅游的相互介入是经济活动发展普遍联系的外在表征。会展业和旅游业同属于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举办会展不仅使当地的展览馆、饭店、餐饮服务业受益,而且对相关的电信、交通、购物、旅游服务以及城市市政建设,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事会展业是旅游有多元化战略之一,而会展业则可以利用旅游业提供的各种服务和资源,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是承东启西的枢纽城市,国家重要门户城市,是江苏省省会。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C,面积6597 平方公里, 人口640 万

南京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南京素有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和“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美誉,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的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南京是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中心城市, 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高铁南京南站是亚洲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中心,拥有现代化的通讯体系,在会展旅游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如今南京具有展览性质的会议也在迅速增加,过去的2011年,南京会展业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南京全年举办大中型展览和规模以上会议共1782个,比2010年增长32%,其中展览190个,会议1592个;展览总面积达到170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15%;展览中1000个摊位以上的大型展览有28个,比2010年增长15%,会展业发展势头强劲、总体趋好。 目前各国、各地区都不断开始重视会展旅游的发展。虽然南京会展市场发展速度迅

猛,南京市的会展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 尚不具备行业规模和明显的产业特征。

为什么一个十分有市场和利润的会展旅游市场为什么在南京却没有成为规模效应。政府、企业、会展协会等企事业如何“吃”下这个大蛋糕。

也许一个中青旅的负责人能打开这个谜底,江苏中青旅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的团队旅游设计出一条线路便可长期使用,但会展旅游不一样,必须详细了解参展客户的所有需求,一般从会前准备到展览布置,以及会后旅游,全部要个性化制作。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布展、公关、组织旅游等综合服务能力,南京的旅行社往往缺乏这样的专业团队。

那南京发展会展旅游上有什么劣势和优势呢?

优势之一:强大的接待能力

“十一五”期间,南京旅游产业环境日益优化,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业竞争力日益提升。2010年,全市共有国家级旅游景区48个,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10家,年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次的景区11个,年接待量超过50万人次的景区21个;共有旅行社465家,国内百强旅行社3家;共有各类住宿接待设施1700家,旅游星级饭店123家,其中,五星级15家,四星级21家。这也证明了南京有足够大的接待能力,也是发展会展旅游成功的关键。 优势之二:完善的交通网络

南京拥有南京禄口国际机场2009年航班起降106142架次,旅客吞吐量10837222人次,货邮吞吐量200099吨, 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国机场第14位,货邮吞吐量排名全国机场第9位。市区有4个长途汽车客运站和虹桥旅游汽车站和先进的地铁、公交网络系统。高铁的开通大大了方便了南京对外的交流。 优势之三:高度发达的区域经济优势

城市的经济条件可以看作会展旅游发展的“源”动力条件。南京位于最发达的上海经济圈内, 近几年南京的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 已跻身国内生产总值千亿元城市之列。南京在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序中名列第六名, 是国际上看好的21 世纪亚洲环太平洋地区最具发展前景的城市之一。在全国综合实力

“五十强”评选中名列前茅,这为南京发展会展经济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优势之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城市形象

南京作为十代故都,文化底蕴极厚,虽许多地面文物荡然无存,但保留的老地名仍让人追昔不已。南京是中国最早传播佛教文化的地区之一,也是近代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研究中心。成功举办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也大大增加了城市年轻的活力与魅力。

优势之五:具有成功的办展经验

南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筹办大型展会的经验, 如金秋经贸洽谈会、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世界华商大会、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特别是2001 年第六届华商大会和2005 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的召开, 这是对南京在硬件上和软实力的最大考验,进一步提升了南京在海内外的声誉和办展能力。

看似完美的南京在发展会展旅游也存在很多致命的短处。

劣势之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健全的行业约束

会展业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综合性服务行业。纵观世界上会展旅游发达的国家, 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而南京尚未建立具有权威性的行业协会, 从而缺乏对会展的管理、协调与引导。因为南京目前的会展业还缺乏专业管理, 小规模重复办展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从而使会展业与旅游业在很多层面难以实现良好的有效对接。

劣势之二:专业人才的匮乏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会展是城市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专业的人才数量也是代表这座城市的会展发展程度。目前,我国仅在上海、北京等会展中心城市有一定数量的会展专业人员。即使在上海,拥有经验的会展高级项目经理还不足50 人,人才缺口很大。而南京的会展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专业的会展服务队伍。 劣势之三:缺少明星会展品牌,缺少拳头产品

品牌是展会发展的灵魂, 目前我国国内也初步涌现出一批知名品牌展, 如厦门“投洽会”、广州的广交会、深圳的高交会、杭州的“西博会”。但南京的会展业还未形成自己的品牌, 品牌的认知度较低。打造品牌展会有助于提升

城市影响力,吸引更多展会落户南京。

城市发展要善于取长补短,发展城市的优点,同时也正视自己的短处,抓重点,重发展。抓住机遇迎头而上。

一、抓紧制定行业政策与行政法规目前, 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商学院联合起草的《南京会展发展纲要》正在论证编制中。但仅有“会展经济规划”是不够的, 还须加紧完善会展政策并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 以保证展会的长久发展。同时政府可以出台一些鼓励政策, 扶持符合城市发展展会及新型展会给予资金和税收的优惠, 以鼓励政策替代不规范的直接参与和支持。这方面要积极借鉴国外会展中心城市的先进经验。

二、加强南京会展业的硬件建设,一些全国性大型展览先后到南京考察后, 失望而归。因此, 加紧提升硬件设施显得极为重要。一方面,根据场馆强度设计的原则,适当对原有的场馆进行改造升级,扩大展览面积。另一方面, 适时兴建新的规模大、功能全、布局合理、技术含量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会展场馆。

三、发展与市场对口的专业人才,以现有的大学资源,结合国内外会展教育,走出一条特色的人才培养道路。及时的把会展企业中优秀的员工输送到学校中,把丰富的实战经验教授学校,充实会展教育教师队伍。鼓励会展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的机会。

四、加快推进南京会展业的国际化、网络化进程首先要有步骤地引进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 加快南京会展资源地有效整合, 精心培育有一定规模、实力的会展经营主体, 从而增强南京会展业的整体实力和后劲。其次要积极开展与其他城市合作或者共同承办一些展会,学习其他城市在举办同类活动的先进经验。

会展旅游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它的生命力, 对一个城市的形象提升和经济拉动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南京会展旅游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但是我们也要相信, 只要能充分发挥、利用南京的资源优势, 抓住“长三角”地区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机

会展礼仪范文第4篇

【摘要】以所在学校分布的安徽省为例,深入解剖了广告会展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文化创意产业中人才流失率高”、“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毕业的学生基本素质的吻合程度有待提高”、“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缺乏对人才的培养和重视”三大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最后重点提出了解决策略,即“围绕关键时间段建构职业规划教育辅导体系”和“广告会展专业广泛建立产学研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关键词】教学模式 就业指导 职业规划

担任广告会展专业老师多年,在长期的实践教学工作中,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发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就业心态较差、择业要求较高、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等就业心理,因此对广告会展专业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职业能力指导,“围绕关键时间段建构职业规划教育辅导体系”和“广告会展专业广泛建立产学研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成为我们教学团队多年来追求的目标和任务。

1 广告会展专业建构指导和育人体系的作用及意义

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早在2007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就指出,全世界失业人口中一半是青年群体。同时国内的数据资料也显示,中国就业总量压力持续上升,其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矛盾尤其突出。这些都昭示着大学生就业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严峻事实,关系到国泰民安等民生问题。高职学院的广告会展专业是一个具有时代感强、创新意识新、知识密集度高、技术密集性强、智慧密集性精的综合性艺术专业。随着这一朝阳行业对高技能职业人才的需求,所有开设这一专业的高职类院校都开始尝试采用“理实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设计行业对这一方面人才的需求。

2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2010年始,笔者所在团队开始着手调研,通过大量的毕业生以及对口单位就业调查问卷的收集整理,总结出如下一些问题现状。

2.1 文化创意产业中人才流失率高

目前各个省份都很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多的年轻人也非常热衷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发和创新,然而这一行业的人才却难以找到理想职位,获得持续稳定的工资待遇。广告会展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通常会首选到广告公司或会展公司工作,几乎都是从基层做起,但流动性却非常明显,这是因为公司的规模小,业务数量不稳定,基本工资低,所以很多年轻的学生迫于生活的压力,同时在几家公司兼职,随时准备跳槽。根据问卷普查发现导致文化传媒企业员工忠诚度下降、跳槽、失业、转行的重要因素有:(1)文化传媒企业对人才不够重视,人才本身竞争化激烈;(2)文化传媒行业自身脆弱,存在着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节假日无休假的特点;(3)大学生对文化传媒行业了解不够,眼高手低,没有做好心理和身体上的长期吃苦耐劳的准备。

2.2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毕业的学生基本素质的吻合程度有待提高

广告会展行业需要的是多元化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但当前大学生在企业中的表现与企业的要求却有着很大的距离,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工作人员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外,还需要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商务沟通协调能力、人生阅历、较强的企业公关及危机处理能力。以上这些条件都预示着这些企业需要的人才素质很高。

2.3 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缺乏对人才的培养和重视

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2010年对安徽各城市会展市场的调查中发现,毕业生追求个人更好发展已成为企业职员频繁辞职的第一位因素。目前安徽的大多数广告会展公司的组织结构都是向扁平化发展,基层人员庞大,实习学员多,导致缺少足够的上升空间,同时公司任人唯亲缺少公平竞争,使得很多毕业生不愿进入广告和会展企业工作或者是只作为短期工作的跳板。针对这些调查中所显现的状况,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特别重视对“实习生”的推介,使得企业领导在第一时间认识进而重用,同时校企间也非常注重深层合作,比如为公司在职员工提供广告会展相关业务的培训、延伸产业的介绍,为企业推荐人才,帮助企业进行人才选拔,提供合理的人职匹配建议。

3 围绕关键时间段建构职业规划教育辅导体系

为了更好地普及职业观念,做好职业规划教育,笔者所在院校有针对性的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明确的专业与职业引导,例如新生专业教育、职业规划课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和毕业生创业培训l、毕业生择业指导。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大一入校时就进入了职业准备期,也就是说此时就要开始确定自己高职期间奋斗的专业方向以及毕业后的职业方向,抓好每个关键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们及早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蓝图,少走弯路,为学生们增强了求学的积极性和求职的方向性。

3.1 职业生涯规划首次深入人心

职业生涯是指个人生活中和工作相关的各个方面的总称。高职院校中的广告会展专业从很大程度上区别于本科院校中的会展专业的培养方向,更加侧重学生专业为职业服务,因此贯穿三年的职业培养应从高职院校招生始,高考后的填报志愿是学生们首次接触职业观念熏陶的重要时刻,这时就要注重在招生公告上提供广告会展专业真实的职业、行业动态和前景发展信息,告知学生安徽广告会展业的发展现况,引导学生了解外省的广告会展行业优势,培养学生开阔的择业视野,以便学生做出适合自己未来人生规划的选择。

3.2 职业价值观教育潜移默化贯穿每个学期

广告会展业属于朝阳产业,加之安徽省目前广告会展的发展现状,如果学生对这一产业认识不清,产生心理抵触和消极情绪,就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因此笔者所在的学院一边积极与周边的会展公司和会展中心合作,主动参与融入各项广告会展行业的活动,帮助学生接触进而正确认识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一边又在理论上教育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广告会展业的发展现状,领悟安徽广告会展业发展的局限和不足,进而承担起会展业的重任,认清在行业发展中个人的发展问题。

3.3 化理论为实践的职业生涯规划模式

2004年始,笔者所在学院就为广告会展专业分别在第一学期和毕业前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发现很多学生仍然以应付的心态修完该课程,仅仅学会了如何制作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报告,投职简历,并没有发自内心的为自己制定一份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现状,2007年开始,经过三年的教学摸索,探究了“1+1+1”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层面”即在学校层面上开展专业招聘会、创业班培训、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第二个层面”即在学生层面上大力拓展校内外的实践实习基地、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开展顶岗实习、“第三个层面”即在教师中积极鼓励老中青教师结对子打造改革创新团队,在核心课程中设立首席教师制作精品课程、编写规划教材、尝试“教学做一体化改革”的探索。

4 广告会展专业广泛建立产学研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自2007年始,笔者所在学院深入开展广告会展专业研讨论证工作,整合本校全体艺术专业师资力量,联络周边兄弟院校取长补短,探索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成校外实训及顶岗实习基地7个,在校内建设适用于课堂实践的高仿真实训室5个,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与企业合作创编各类实训及校编教材。利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专业的发展和成长与每一位企业员工的成长有着紧密的联系。

4.1 深化专业内涵实现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重中之重

广告业与会展业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跨地域、多元化,因此需要时刻把握行业最新信息,渗透到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才能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例如软件的运用、行业协会活动、各类社会实践、考证考级及职业拓展培训等。目前会展相关软件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比如会展会议类3wshow软件、管理类电脑软件等,这都要求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要与时俱进,紧密与企业合作,在日常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授课过程中,自觉地运用这些软件和相关行业信息使学生们能在实习时就可以驾轻就熟的使用。

根据行业动态,为学生更好的扩大就业面,学院在学生毕业前组织开展相应的资格证书培训,提供切合行业需要的考证考级信息,利用选修课、创业培训课,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资格考试,顺利获取本专业及其他相关从业资格证书,“职业学历教育+职业岗位培训”的双证书是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拥有的。同时学院还针对企业用人标准进一步创建和深化“建林广告培养模式”、“百鑫会展培养模式”等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目前安徽省皖江城市经济带的建设要求,培养一批适合安徽省广告会展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成为高职学院的首要任务。

4.2 深入开展校内外实训基地,普及培训学生对实体企业的认识

无论是校内高仿真实训室,名师工作室还是其他形式的“校中厂”,都是在相对单纯的静态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具体说笔者所在艺术系自2004年始相继建立了围绕骨干教师的广告工作室、ERP会展营销模拟实训室、模拟会展策划3d演示大厅,成立展台模型设计工作室、安财广告装饰工作室,同时还充分运用校外实训基地的便捷方式,跨课程、强能力、动态掌控渗入式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真项目真业务”、“模拟公司”、“情境教学”、“技能竞赛”,突出实用、综合、集成的特点。遵循广告会展业人才成长规律,鼓励在校生自己创办广告公司,举办各种自办展,着眼于多渠道、多形式拓展广告会展实践教学环节、搭建广告会展实践教学平台,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得学生在毕业来临时,轻松过渡融入社会,缩短迷茫期,协助学生顺利向企业职员的转化。

4.3 充分认识专业教师的重要性,积极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学相长

“带好兵必须要有好将军”,培养学生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要想培养实践能力强、素质好的广告会展专业学生,就必须要有一支好的教师团队,这就要求广告会展专业教师不仅要有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背景,还要拥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熟悉广告会展行业的各种业务流程,能够在课堂上清晰灌输和示范业务要领,对学生进行准确的专业指导和考核。目前笔者所在学院通过打造专业名师、选拔教坛新星、树立首席教师、设立名师讲坛等举措就是在专业一线落实和加强高职学院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4.4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通过比赛达到专业与企业互相渗透,选拔人才,以赛促教

学院培养的学生孰优孰略,必须通过全国性的广告会展大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于是我们在专业教学中,贯穿校企合作深入课堂,尤其是在备战全国性的专业大赛时,企业专家为我们传授经验,提建议、想对策,大大推动了高职院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发展进程,同时更加契合社会对未来专业工作者的需求。教师们也能从中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教学重难点,把握企业需求脉搏,与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既提高了学院专业教师的科研力量,增强了教师们的科研与实际工作结合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觉收集、整理、分析和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求知自学能力,通过参加与广告会展相关专业技能竞赛的过程,也提高了学生的应变、口才等综合能力,同时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会自发地与知名会展公司接洽,主动对接引起企业的关注,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理论。同时通过反复地选拔和培训,使学生们更加切实的分析自己、定位自己。

会展礼仪范文第5篇

摘要:分析了传统天井的优势后,其自身的形式、功能、文化传承的特点给现代文化建筑空间的设计带来了启示。通过归纳总结天井空间与现代文化建筑服务空间结合的实例,为现代文化建筑的空间设计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使其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下去。

关键词:天井空间;现代文化建筑;服务空间

1天井空间概述

“天井”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古代军事名著孙子兵法中,《孙子行军篇》载:“凡地有绝涧天井、天陷、天隙,必然远之勿近也。”原指天井是四面陡峭、中间低平的作战地形。传统民居天井是由四周坡屋面的屋顶围合成一个开放式空间,形成一个漏斗型井口,汇四水归堂(塘),下底设池塘、留沟防、变路径、安石埠,立基划界“以滴水为界的天然之井”,故也取名“天井”。在明清期间,天井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被广泛应用,早期的徽州和江西的民居都深受其影响。

2天井空间的形态、功能及文化内涵

2.1形态分析

平面形式和建筑高度是传统天井民居基本形态的主要体现。传统建筑的天井空间主要有两种平面形式,一种是“三间两搭厢”,由三面房屋一面墙组成,正屋三开间被置于中心,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为厢房,最前面是高墙,并墙上开门。另一种是“对合”,四面围合的都是房屋,正房被称作上房,与正房相对,隔着天井的被称作下房,下房的中央开间是大门。

当一进式住宅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以上两种平面形式为基础,纵横向的伸展、变形和组合成复杂多变的平面布局。纵为主,横为次,形成了等级严谨、轴线分明、空间规则、方正、开合、多变的空间组织形式。

不同高度的天井民居的多样组合是传统天井民居形态多样化的另一重要体现。传统的天井民居一般以一层、二层为主,有少量的三层或三层以上的民居。通过天井的组织,形成了全封闭和顶部开敞空间的循环交替,展现出开合有序、丰富多变的空间形式。

2.2功能研究

2.2.1遮阳采光

天然采光是天井空间的主要功能之一。在传统建筑中,为了达到防火防盗的目的,建筑外墙高大封闭,多采用少开窗或开小窗,建筑内部采光条件差,因此,解决户内采光就成为建筑必须考虑的问题。天井在改善室内光环境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天井利用阴影使民居墙体尽可能的避免太阳直射,经过自然光线的二次折光后,满足了居民对采光和遮阳的需求。在现代建筑中,这一功能对被动式节能设计颇有启示。被动式节能是指建筑通过本身形式、空间布局和结构的设计,来收集和储存能量,使建筑物与其周边环境之间形成自然循环系统,在不依靠节能设备的帮助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到达节约传统能源的效果。在文化建筑内部通常使用人工照明,天井空间引入自然光线,不但减少了建筑能耗,而且为建筑内部提供了自然采光。

2.2.2排泄雨水

风水学说“四水归堂”中的“水”是财富的象征,有财不外流的寓意。建筑物的屋顶坡面向天井内倾斜,雨水经过屋面的收集直接进入天井之中,聚集起来,再流经明沟和暗沟引入到村落的排水系统中。这种排水系统能够调节室内微气候,同时加强空气流动,使室内温度更适合人们居住。天井空间排泄雨水的功能引入到现代文化建筑的空间设计中例子有很多,例如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在建筑围合的天井空间中,主入口处设计了一个大的室外水院,能够排泄雨水,将水景引入建筑内部,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2.2.3自然通风

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天井的比例和在民居中的相对位置影响建筑的通风,多天井民居中各个天井各自运作相互协作,实现了通风的三种形式:①风压通风,形成穿堂风。主导风作用于建筑物外正面时,风从天井进入室内,与之相对的后天井排出;②热压通风,形成拔风。建筑处于静风环境中时,天井与外部空间尺度的不同造成空间密度的变化,产生热压差;③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同时作用,风压通风优先于热压通风。在现代建筑中,天井空间的三种通风形式往往被运用大型的文化建筑空间内部,通过热压效应促进建筑通风,从而代替设备通风,调节建筑内部温度。

2.3文化内涵

2.3.1民俗心理

民俗心理是民众心理中最深层、最稳固、最隐蔽的组成部分,以民间信仰为基本核心世代相传。在中国古代一般是对鬼神的恐惧和敬仰性的迷信,并作为一种民俗信仰与生活秩序相融合。这种信仰在保持曾经原有的传承的同时,也不断的随着时代发展把新的生活意识融入进去。其中,民居天井中就有它的强大影响。在天井建筑的平面布局、结构和比例安排上,还有装饰性的雕刻以及居住文化都体现出这一点。

2.3.2天人合一

天井空間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优场所,是居民对天、地、人三者关系思考的表现,是“天人合一”思想下的产物。天井式的建筑外整体形态表面上像围合了居住环境,把人与自然分割开来,但又通天接地、负阴抱阳,加强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令居宅充满生机与活力。

3天井空间在现代文化建筑服务空间中的应用

现代文化建筑包括博物馆、美术馆、会展中心、图书馆、音乐堂、剧院、档案馆、艺术中心等,它的范围十分广泛,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建筑,方便人们欣赏、学习、吸收和传播文化的场所。本文将重点探讨天井空间在文化建筑服务空间的运用,分别从出入口空间、休息空间以及交通空间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3.1出入口空间

入口和出口空间通常被称为出入口空间,其最基本的功能是连接并实现室内外两种不同空间之间的转换和过渡,是体现建筑特色的重要节点。室外庭院和室内中庭作为两种常见的天井空间与出入口空间的结合方式。

室外庭院是利用天井空间的空间特性和景观效果,在室外通过建筑围合和景观设计组织人流,使建筑和自然景观紧密结合,让人们通过周围环境的渲染慢慢的进入文化建筑的内部。例如哈尔滨大剧院,由MAD建筑事务所设计,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文化中心岛内,依水而建,与哈尔滨文化岛的定位和设计相一致,不但具备功能性,而且成为一个人文、艺术、自然与大地景观相互交融的场所。哈尔滨大剧院设有多个出入口,是一座从四面八方都可以进入的“亲切”的建筑。在地面上设计了一个较大的天井作为大剧院出入口,连接大剧院的停车场。通过天井中的坡梯到达天井的底部,形成一个建筑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缓冲平台,人们可以在此做短暂的停留。天井底部草坪的设计增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同时天井的设计给大剧院下层室内空间提供了一定的自然采光和良好的景观功能,也使出入口的空间形式变得丰富有趣(图1)。

室内中庭是利用天井空间的采光作用,在出入口处设计一个采光中庭,将自然光从天顶引入建筑内部,形成一个宽敞明亮的室内环境作为过渡。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扩建工程中,大玻璃金字塔作为建筑的出入口,也是该建筑核心大厅的屋顶。三座小型的金字塔成为各个展厅的采光天井,地面上的四个体量通过天井将光线引入到了室内部分,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充满光辉的建筑。玻璃金字塔的简单的几何形式加上现代的技术手法与细致复杂的传统建筑形成了完美的结合。出入口空间在顶光的作用下,满足了空间的丰富性,明确了空间的逻辑性,同时让人们更加真实的感受自然。

3.2休息空间

在文化建筑中,休息空间的目的是缓解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产生的疲劳现象。它属于过度空间,设置在一个较为安静的场所,避免主要流线的穿越。文化建筑的休息空间分布于各个公众活动场所,公众休息方式也多种多样。天井空间与休息空间相结合的这种方式,在现代文化建筑中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天井式休息空间具有采光、通风、休闲、景观等功能,有连续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同时,它可以直接与外界空间相连接,并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交换,还为建筑物内部增加了采光效果。

英国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设计的良渚文化博物馆是对天井式休息空间的完美诠释。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完全不平行的四个四方体建筑组合而成,整个建筑凸显简约、厚重、大气的特征,强调景观与自然的融合,在蓝天白云下,依山傍水、郁郁葱葱的景致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融合。院内穿插设计了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作为休息空间,不同主题的展厅之间置入半开放式空间,即作为空间的停留与转折过渡之处,给游客提供休息、交流、观景的公共场所;又在天井庭院设计了与展览内容相关的意象景致或者植入绿植、水景等观賞性景观,让人们能够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空间设计手法上,该博物馆的天井式庭院不但参与了空间序列的构建,而且使封闭的建筑体量内部变得更加活跃(图2)。

3.3交通空间

交通空间是文化建筑非功能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筑中的动线,负责连接同一水平维度或垂直维度各功能区的建筑空间。交通空间具有一定的组织方式、逻辑结构和空间形态,成为联系各个展示空间的纽带,使整个建筑空间形成了完整、丰富的有机整体。同时它还具备通达性、导向性、公共性和舒适性的特征。人按照交通空间的序列在建筑中行走,逐步完成对建筑的认识、使用和体验这一连续完整的参观行为。天井空间与交通空间的结合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室内中庭天井空间和室外院落天井空间是本文要探讨的。

室内中庭天井空间在文化建筑交通空间中起到组织交通的作用。蚌埠博物馆就运用了天井式的中庭空间作为交通空间。博物馆的外部形态模仿层岩断面,交错折叠,与玻璃幕墙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强调雕塑感和厚重感。建筑整体运用回字形的空间布局,主入口空间与中庭空间相互连接,36m x 36m的井字桁架屋顶被斜撑支柱撑起,利用大约10m跨度的拉杆使5折的蛇形廊道从屋顶悬下,并通过斜拉杆形成超静定构造避免晃动。在天井式的中庭中,吊桥把交通、采光、通风、展览、休息等博物馆所需要的要求都被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艺术化的视觉空间,同时也对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人流起引导作用(图3)。

室外院落天井空间不仅有组织交通的作用,而且与室外环境直接相连,提高了空间环境品质。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安达路西亚纪念博物馆。该建筑由3层基座“切割”成椭圆形天井中庭后的实心体量,在内部天井庭院形成双螺解构的坡道,将三个楼层自然的连接在一起,形成舒适的观展流线,层与层的环绕也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互视,增进了交流。整个天井院落像是一个朝向天空的“光的蓄水池”,行走在其中,远与近、明与暗、虚与实的这些变化使人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空间的时间特质。

4结语

传统民居天井空间的形成受自然因素、使用需求、社会条件、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影响。它表达着人们对空间需求的重要意义,体现着建筑中空间的重要性。在历经数千年洗礼之后的传统民居,天井无论在空间形式上还是在建筑中采光、遮阳、通风、排水等功能上,都对现代文化建筑的空间设计产生启迪作用,同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和其他相关的哲学思想。天井空间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展现了开合有序的空间变化,冲淡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建筑和城市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现代文化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改进,现代建筑的材料和技术与现代文化建筑的使用功能相结合,在总结天井在文化建筑服务空间中运用的案例发现了很多新的空间使用方式与表现形式,即满足了现代文化建筑的一系列功能,又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现代文化建筑中找到回归本土的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杨谷生.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美]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贾斯廷·哈德森.博物馆建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上一篇:银行礼仪下一篇:交谈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