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10

矿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随着我国矿业领域对民间资本的全面开放,民间投资矿业大有可为。但是,我国矿业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民间投融资渠道狭窄;民间投资矿业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投资政策风险较大。本文对民间资本投资矿业权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民间资本 矿业权市场 矿业投资 矿业资本市场

近几年来,我国为支持和鼓励民营资本投资矿业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指导性文件。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其目的是“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公司和机制灵活的找矿企业;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坚持矿业权市场全面向民间资本开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这三个文件表明,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矿业领域已向民间投资全面开放。本文着重分析民间资本投资矿业的潜力、进入渠道、存在的制度性障碍,以及对鼓励民间投资矿业权市场的几点政策建议。

一、民间资本投资矿业权市场的潜力巨大

随着我国矿业领域对于民间资本的不断开放和民营经济的大力发展,民间投资矿业大有可为,民间资本投资潜力巨大。从实际情况来看,除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等少数几个矿种投资领域被几个企业集团垄断外,民间投资在其他矿中都有所涉足。且在10—20年内,我国矿产品消耗量还处于增长期。满足国内资源消耗需求,还需要大量投资矿业权市场,进行矿产勘查开采。这在客观上为我国民间资本投资矿业权市场提供了条件。

从发展趋势上看,矿产勘查开采已经向非传统矿产资源领域进发,能源矿产中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矿产的开发利用,非金矿产的新用途,尾矿二次开发利用,这些为矿产投资提供了新领域。从统计数据上来看,财政资金占非油气矿产勘查投资的比重已下降至40%,而在市场经济国家中这一比重不足5%,且民间资本在矿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低于全国总体水平约10%,这些说民间资本投资矿业开发还有施展空间。

二、我国矿业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民间投融资渠道狭窄

资本市场不但是资金需求者融资的主要场所,也是投资者投资的主导通道。我国资本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场外股权交易、产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但是,我国矿业板块与整个资本市场发展进程相比显得严重滞后,不但缺乏矿产风险勘查板块和矿业权交易有形市场,主板市场上矿业公司上市的风险管理制度也还不健全。

国际矿业资本市场上,关于矿业企业市场风险都有特别的管理制度,如加拿大的NI43-101条款、澳大利亚的JORC等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是资本市场上对矿业行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但是,我国却缺乏这些制度,主要表现为:缺乏独立地质师制度;没有矿业上市公司勘查、开采投资和地质信息季度披露制度;矿业企业银行贷款可行性报告制度。这些管理制度的缺失,在较大程度上也限制了矿业投融资通道。

实际上,我国民间资本进入矿业投资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在主板市场上购买矿业公司的股票,和在“不透明”的矿业交易市场中购买矿权,前一渠道存在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股份公司,但目前我国有近11万的矿山开采企业,小型企业和小矿约占92%,公司制企业只有3.7%,这种缺乏规模化经营和公众公司的现状在较大程度上使得民间资本“引水无源”;后一投资方式,需要投资人直接从事矿产勘查、开采的生产经营管理,因矿业生产经营的专业技术要求较强,准入门槛较高,这使得大多民间资本“望而却步”。

我国民间投资矿山企业主要是集体和私营矿山企业,加之他们中间又有95.25%的企业为小型企业和小矿,而我国主板市场上市融资要求较高,多数民营企业难以符合条件,民间投资矿业基本上不能从资本上通过直接融资渠道筹集资金。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往往回避对民间投资主体的放贷风险,民间通过贷款融资的渠道也受到极大限制。此外,我国还比较缺乏投资基金和机构投资者,民间投资矿业缺少资金供给大户。

三、民间投资矿业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投资风险不可小视

民间资本投资矿业的风险主要在于矿权资产的权益保障及其合理的价值评价。我国矿权资产保护制度形成的基础是《矿产资源法》,但其矿业投资主体规定有失公平,与目前形成的多元化矿业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由此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部门规章、地方及部门规范性文件等之间不够协调,有些甚至有矛盾(如我国矿业转让过程中,交易审批制度和企业变更登记制度就存在矛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和对矿权人的资产保护。在管理政策层面上,政策不稳定表现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制定和修改政策缺乏论证、随意性大,投资者对政策难以把握,增加了矿业投资风险。

在实践中,矿产资源管理制度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中的经济关系还未理顺,政策层面上缺乏民间投资矿业的具体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矿政管理还存在缺位、不到位、错位等问题,通过行政配置矿产资源配的色彩比较浓厚,如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手中的财力、权力控制着大量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活动,不但对民间资本设置重重障碍,而且对外地资金也层层阻拦。一些地方政府经营矿业权,建立投资公司以营利为目的,进行矿权储备,排斥社会资金进入,形成市场不公平竞争。

矿业中介服务不健全,矿业权的出让转让的实际价格与评估价格差距巨大,矿权资产交易风险高。这主要源于:矿产勘查投资中介涉及到储量评审、矿业权评估、法律咨询、投资咨询、财务咨询等方面,现有的中介组织因专业性(储量评审、矿业权评估等)中介与投资、法律、会计等中介之间的联系不紧密,造成综合性服务效能差;现有专业性中介组织的建设有待完善,如地球物理公司、钻探公司、实验测试单位等技术服务机构,这些机构或多或少都有,但其运作不太规范,诚信度低;一些专业性从业人员并没有真正的行业从业经验,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知识水平不高,造成评估机构的业务范围、影响力、权威性不强、公认度差,等等。

四、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矿业权市场的几点建议

当前,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矿业权市场最主要的政策就是确保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投资矿业权市场的平等地位,在矿业权准入门槛上做到同起同坐,公平竞争取得矿产权。

第一,加快建设矿产资源法律体系,为民间投资矿业提供制度保障。建立稳定的投资政策环境,减少投资者的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加快矿产资源法的修改与实施,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做好《矿产资源法》与其他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确保矿业投资人的合法权利。解决《矿产资源法》与其他类资源类法律的矛盾冲突,逐步建设科学合理矿业投资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推进矿产资源法及配套法规修改,在资源类相关法律中明确实现矿产资源财产权与开采许可的分离保护原则,明确矿权投资人的利益。加快建设民间投资矿业的具体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清除矿业投资中的歧视性政策和管理措施。制定矿业投资指导目录,建设国内矿业投资环境的省级或区域评价制度。

为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是在出台矿业政策的时候应反复论证,但一旦出台以后不再随意修改和调整;二是在法律上规定矿业投资人(尤其是矿山开采投资)的一些权责内容在一定时期范围为不作修改;三是矿业投资管理部门和某些特殊领域的矿业企业签订豁免协议,规定在政策发生变化时企业依然可以享受已经约定的政策,保证某些政策的连续性。

第二,推进我国矿产资本市场建设和发展,为民间投资矿业畅通渠道。加快独立地质师制度、矿业上市公司勘查开采投资和地质信息季度披露制度,以及矿业企业银行贷款可行性报告制度,加强矿业投资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为矿业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制度基础。建议国土资源部和证券委共同组建矿产资本市场发展建设的领导调协组,组织和领导我国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主要由国土资源部制定矿业上市的信息披露的技术标准和勘查管理规程,证券会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银监会依据矿产资源储量标准,制定矿产勘查企业银行贷款可行性管理制度。

推动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的建设,一是加快场外有形交易市场的建设,建立和发展股权交易市场和矿权交易市场;二是推动矿产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板块的建设。建议政府管理部门将建立和发展矿产风险勘查资本和场外交易市场纳入正式日程,确立其发展目标、步骤,以及相关制度改革与政策研究调整,矿产勘查行业主管部门积极主动加强与证券部门、国有资产部门、金融部门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的沟通,组织相关力量研究提出矿产勘查企业通过创业板上市的基本条件、需要建立的相关制度、推进矿产勘查资本市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政策保障等,制定适合我国矿产勘查工作特性和投资特性的上市融资条款。

第三,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强化监管管理和诚信建设,为矿业投资提供诚实可信的优质服务。加快中介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借鉴国外矿业市场发展经验,积极依托市场手段,大力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矿业市场专业中介组织;开放矿业中介服务市场,引进国外高水平的矿业市场中介机构;推动投资分析、地质与矿产工程咨询等综合性中介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加快完善矿业权评估、储量评审、报告方案审查等相关制度,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监管管理,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的外部审计制度,形成对矿业实施有效监管的机制。大力倡导和推进诚信建设,加快建立相关结果的终身担保制度,建立严格的监管、曝光、退出机制,严防死守,创造公平、安全、可靠的信息环境。

第四,推动和促进民营矿山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近几年来,通过治理整顿和资源整合,我国民营矿山企业数量不断减少、生产规模有所提高,但民营小矿上数量仍然占我国矿山企业总数的73%,这虽然与历史原因和矿产资源禀赋有关,更与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治理结构有关。这种缺乏规模化经营和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民营矿山企业的发展,造成矿山开采监督管理成本高,且与当前“矿政管理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无形中表现出“抓大放小”,对民间资本和小矿企业设置高篱,增加民间投资矿业的进入成本。因此,民营矿山企业要通过自身的资本经营和产业重组,向公司制、集团化方向发展,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企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制衡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当然,政府管理部门,也应从我国矿业稳健发展的角度出发,大力支持和鼓励民营矿山企业之间相互以及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参股,加快推进矿山企业的调整和重组,推进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干飞:发展我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J].资源与产业,2010,12(1).

[2] 干飞:关于民间资本投资矿业的思考[N].中国矿业报,2010-06-12.

[3] 中国矿业融资研究与培训项目组:中国矿业融资研究[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4]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5] 干飞:我国矿业权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分析[J].当代经济,2009(1).

矿业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 目前我国中小金属矿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从中小金属矿业企业的特点来看, 我国中小金属矿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 中小金属矿业企业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 建不规范或者不依法建账, 有的企业根本不设账或者勉强设账, 只是给人一个场面上的账目, 甚至有的企业有两套以上的账目, 使得这些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在会计账目核算上, 中小金属矿业企业往往没有专业的会计人员, 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都不按照规范的程序提取, 管理人员人为操纵利润, 使得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在中小矿业企业得不到有效的实施;中小矿业企业家族式、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来说无疑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没有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 会计人员受制于企业的管理人员, 往往就要按照管理人员的意图行事, 使得企业会计的监督职能成为空谈。

(2) 一般的中小金属矿业企业不重视财务人才的培养, 多数从事财务工作的是没有专业技术的知识, 或者是会计人员就是家族企业内部人员, 使得企业内部的财务业务水平普遍不高, 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沦为企业的“口号”, 甚至在一般的中小金属矿业企业, 会计人员一般“身兼数职”, 一些企业甚至不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 财务人员既做财务工作, 其他的“杂活”财务人员也是“来者不拒”。甚至矿上的行政事务都推给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身兼数职, 好像成了管理“全才”, 但恰恰忽视了会计人员作好本职工作的职责。

(3) 中小金属矿业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中小金属矿业企业内部的牵制制度、稽核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风险控制制度等基本制度, 总的来说都是残缺不全的, 或者根本无制度更谈不上实际工作中的执行。一些比较先进的企业管理者也认识到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混乱的危害, 但是中小企业人才缺乏, 人才培养重视度不够, 家族式的管理方式还无法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样的情况也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给企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如企业资产流失、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不高、经营管理混乱, 也导致外部监督困难重重。

2 针对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会计规范管理对策

通过上面对中小金属矿业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 笔者认为有效规范中小矿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因为当前很多中小矿业企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所以要想让中小金属矿业企业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必须将企业中的会计核算规范化。对于企业会计规范管理笔者有以下建议。

(1) 企业管理者应高度重视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的规范性, 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 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的带头人, 要从源头上重视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必须从企业领导人做起, 只有管理者高度重视, 以身作则, 所谓“上行下效”, 必定能给中小矿业企业会计核算带来新风气。在选拔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时候, 应该重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严格审核, 必须有专业的会计资质才能上岗, 尽量避免任人唯亲的家族式管理。

(2) 政府应提高重视度, 改善会计规范管理的宏观环境。从以往的经验来说, 光靠一两家企业的会计规范管理很快就会淹没在不规范的大潮当中, 所以在会计规范管理的过程中政府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政府在其中可以通过税务、工商等部门在企业开办之前明确规定矿业企业要上交的费用及相关的费用标准, 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条件下, 给予企业适当的优惠条件, 并明确优惠之处, 只有当地政府首先为中小矿业企业创立良好的环境, 中小矿业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3) 强化企业的科学管理, 让会计监督在企业中发挥作用, 引进外部监管机制, 实现企业会计规范管理。从目前我国中小金属矿业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 企业内部的会计部门受高层管理人员控制, 没有起到监督作用, 企业会计部门应加强自身监督职责, 在监管过程中还应该借助外部监管帮助中小金属矿业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笔者认为外部监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财政部门应指导督促中小金属矿业企业建立健全账簿体系, 要求中小矿业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账簿。发现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的, 应及时严肃处理,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工作指导, 帮助中小矿业企业依法建账;其次应加强对中小金属矿业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与指导;最后, 国家税务部门也应进一步改进核查方式, 侧重于实质性核查, 建立公平的纳税环境, 帮助会计人员建立实用的账簿, 规范会计管理。

3 结语

中小金属矿业企业的发展借助着金属矿产的不可再生性的特点, 有了短时间内的迅速崛起, 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其优势和劣势, 总的来说, 中小企业不够科学的管理机制, 是导致其不能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其弊端也体现在了企业的会计工作当中, 如:中小金属矿业企业会计业务中的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人员、会计人员权责不清、账目不清等问题, 会计从事的是企业中经济命脉的运转工作, 如果企业中的会计不能规范化的管理, 企业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也就无从谈起了, 本文中笔者就会计管理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并对如何有效的将会计规范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希望对金属矿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作用。

摘要:金属矿产作为不可再生资源, 由于近年来的大力开发, 已经愈显其紧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各种矿业企业迅速的发展起来, 为国家经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总的来说国家现有的金属矿业企业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机械化的国有大型企业, 一类是半机械化半手动的中小企业, 在近年来的发展中都表现不错, 但是在看到企业成就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文就中小金属矿业企业的会计规范管理做初步分析。

关键词:金属矿业企业,会计规范管理,分析

参考文献

[1] 周小林, 杜占美, 赵爱玉, 等.矿业权确认及相关会计处理[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9 (4) .

[2] 李永峰, 张明慧.我国矿业权会计核算探析[J].当代经济管理, 2005 (2) .

矿业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全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矿业开发也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存在于矿业事业之中的安全隐患及环境困难依然是矿业开发的两大重要问题,这两大问题给矿业开发不仅带来了经济损失,人员伤害,以及工程峻工难等问题,同时也影响我国整体矿业开发全面发展的步伐,以及社会发展的步伐。为此,文章依据我国目前矿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把实际情况与实例进行结合,对存在于矿业开发的过程中的环境与安全问题展开了研究,希望可以为矿业开发的未来发展提升一个强而有力的保护屏障。

【关键词】矿产开发;安全隐患;环境问题

近年来,我国矿业事业发展越来越快,各地矿业开发成为一种常态,正是开发加剧,从而导致了矿产开发地及矿山周围的地质发生了变化,环境恶劣加剧,安全隐患加重,矿业安全事故频发。正是因为矿业环境安全隐患加剧,环境恶劣程度日益加剧,这样让不威胁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同时也影响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导致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文章不仅对于我国矿业生产安全情问进行分析,以及环境的分析,最终得出矿业开发中安全与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为此,安全与环境的研究及分析对于矿业开发十分重要。

1、我国矿业开发的安全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对于矿业的开发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工业化生产之中,矿业资源供需要求增加,从而矿业开发步伐加快。矿业发展速度加快,同时也让矿业开发形成一定的压力,但是由于矿业生产过种安全警报设备不健全,自然灾害防范不到位,技术水平不够,从而引发各类事故的发生,也加剧了矿业开发周边环境的恶劣程度。

形成安全隐患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矿业生产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生产能力差,知识基础弱。最近几年,我国对于矿业的安全生产十分关注,从而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高压政策,强调矿业安全生产条件的重要性,虽然国家十分重视,条例也十分明确,但是我国矿业开发之中,依然存在各种不合理现象,例如挖掘方法不正确,技术水平还保留在过去的水平线等各类问题。生产系统根本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统一合理化。

想要根本解决安全生的问题,还是需要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我国各类矿业企业相关负责人、及部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差。特别是有些矿业企业为了缩减成本,减少开支,枉顾安全生产,采用了传统的生产设备,以及传统的采矿模式,从而加剧了安全隐患,也让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受到极大的影响。安全隐患加剧。安全意识薄弱、知识基础差、自觉性不足、自我管理意识弱等等表现都是矿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差的表现。

第二,开采矿井环境恶劣性、地质变化对矿业开发存在巨大影响。由于矿业生产的环境大都在荒山,野地、或者是险恶的地方,自然条件差,这样加剧了安全隐患问题,再加上不同的矿井开采的过程中,所处的地质各有差异,地质造成的安全隐患也是特别多的,再加上过度开采,以及地理变化,地质也在不断的变化,从而加剧了地质对于矿业发展的影响力。

第三,安全生产意识不够,设备落后,技术弱、投资少。众所周知,矿业生产在我国属于高危行业,特别是在矿业生产过程中,高瓦斯和瓦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相应的安全监测设备没有安装到位。其它相关的安全措施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例如矿井排水、防灭火系统等,相应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关技术根本没有到达到矿井之中,也就无法规避矿业生产中的安全隐患。

2、国内矿业开发环境的情况

2.1矿业生产环境的现状

(1)矿井下相关的过道及生产环境小。矿井作业的过程中,每一项工作都需要通过各类管线通过过道来安置进行作业,繁多的工序,要求不同的设备往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安全隐患加剧,人员安全更得不到保障。(2)矿井空间环境变化多样。井下作业是一种变化多样的过程,不论是工序还是工艺都是繁杂多样的,再加上井下开采不断的增多,空间变化也在快速改变,生产人员、设备、管线都随着开采工作进行不断的位置变更,而相应的矿井周边地质也在快速的发生的改变,如果生产条件无法适应地质改变,那么风险加剧,井下作业,岩石的承重量以及安好性也会受到破坏,从而安全问题更为紧迫。(3)井下作业环境恶劣,向上地表出口少。目前,很矿业企业开采过程中,对于井下通向地表的出口是十分少的。假如在井下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挖掘到存水量丰富的地段那么很可能就会出井下涌水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不仅会影响到生产人生的生命安全,也让井下开采难以进行。当然地层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也是十分多的,例如沼气、一氧化碳、粉尘等在空气中,不仅伤害人员身体,同时也可以会引爆炸及火灾。

2.2矿山周边环境的现状

(1)土地损毁及占用面积大。随着矿业开采的加剧,土地被占用,特别是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废矸石量就是一大要害,不仅占了9%的比例,同时为了解决废矸石量需要一块突围的土地,这样不仅占据了土地面积,同时被占据的土地植物遭到破坏,那么极易出现流石流及山体滑坡现象。从2007至今,通过大量的资料统计结果得出,目前我国约有80万m2的土地就是因为过度开采而最终遭到破坏。(2)地表及建筑受到影响。矿业资源的开采不仅会造成地质变化,同时地层覆岩层也会发生变形或者移动现象,时常会出现地表深陷,对于建筑物、土地、自然环境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发各类安全隐患问题。(3)水资源遭破坏。通过多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矿业生产,特别是煤矿业的开采之年的饮用水、矿井水、自然水内包含的放射性指标都明显超标,我国有将近一半以上的矿区饮用水及相关水源放射性指标达到了3类的超标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不仅影响了百姓的正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也影响社会的发展。

3、安全与环境问题对矿业经济的影响

矿业经济发展受安全与环境的影响。(1)对矿业经济持续发展存在影响。矿业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自然灾害问题,以及环境问题都是一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土地、水质等问题都需要长年累月的进行控制及管理这样环境才能得以缓解,而处理相应的问题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2)矿业开发对于矿业开采所在城市的影响。矿业开发不仅仅只是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与之相关的城市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长期的、间接的、整体的,这种影响会激起广泛的社会反应。如果防治灾害的不及时,不仅影响城市的安全,城市的发展及转型也会受到影响,而城市的未来发展受阻,矿业企业就算花再多的钱也是法弥补的。

4、实例

矿井水是煤炭开采而形成的地表渗透水。矿井水包括岩溶水、矿坑水、地下水。一般这些水都被广泛的使用于农田浇灌等农业所需。矿业开采过程中,如果矿井水处理不当,那么就会让那些高矿化的矿井水渗到地表水中,从而地表水被矿化,形成水生生物效益问题,从而导致鱼类及其它生物的死亡。同时酸性的矿井水不仅会损坏管道及设备,同时也会破坏地表及水体等,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及动植物的生长。

5、结语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对于矿业资源需求增多,从而矿业开发也紧随其后全速发展。而在矿业的开发道路之上,不仅要了解安全隐患及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要了解我国目前矿业发展的现状,从而建立健全体制改善问题频发的现状,让矿业开发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参考文献

[1]韦冠俊.矿山环境工程[M] .北京:冶金出版社,2010:80~146.

[2]张海波,邹继兴.加入WTO后对某地区矿业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J].黄金,2009(12):53~56.

矿业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本刊讯 近日,从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传来喜讯,神南张家峁矿业公司荣获陕西省2017年度煤矿安全生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既是对该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企业齐心协力抓好安全生产的嘉奖。近年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重要指示精神,以“三零”目标为引领,以安全基础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155”非高危体系等为切入点,深入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安全生产3216天。

细化强化安全基础工作

公司進一步细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岗位责任制466项,对政府部门安全“体检”、安全监察和安全验收提出的问题,分责分人进行落实整改。并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坚持做好旬度和月度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强化区队及现场的技术管理,择优聘任基层工程技术人员,配备技术副队长,落实了设计会审及技术交底工作;强化超前防灾治灾,优化了通风系统,实施了采面均压通风;完善了黄泥灌浆、束管监测等综合防灭火措施;推广使用采掘面风水联动、架间及煤机二次高压除尘喷雾等,初步实现了粉尘在线监测的全覆盖;推广应用了采面初采水力压裂顶板工艺、防火墙快速密闭技术。各项安全基础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

补齐精细过程管控短板

坚持推行“两唱六步法”和“一单式”班前会工作法,落实了17个安全确认控制点,加强多人配合作业、零散及流动作业的管理,形成有效的联保互保工作机制。优化“四项技术”应用,全面落实新《安规》和新标准化标准。常态化开展“岗位双述”,推行一人一卡考核制度,每年举办一次“岗位双述”比赛。加强了岗位作业标准流程的推广应用及检查考核工作,现场抽查考核,以采掘、辅助和地面区队为单位作业流程和精细化管理的先进区队进行表彰奖励。坚持推进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依托“155”非高危本安闭锁管理体系,继续深化了“3323”评估体系的运行,开展了生产系统、新技术推广、特殊作业、新采掘面投产前、灾害治理效果和专项辨识评估49项;重新辨识了24个重点岗位的危险源158项。

创新构建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公司结合实际,创新构建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形成了“双控”与标准化基础专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全面推行了风险管控“1+4”辨识模式,形成了操作落实清单和辨识技术路线图,编制完成了2018年度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拓展改进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过“移动+PC”隐患治理信息化平台,规范了排查治理的“六个环节”,实现了隐患“线上”和“线下”闭环管理。将“双防”机制作为导向性体系,融入标准化各专业,形成了层级管控、专业落实,分级排查,不留死角的总格局,实现旬度排查、月度分析改进的常态化管控。将职业危害纳入安全管理的前置性管理,初步形成了既要防事故又要防职业病的“双防”预防性机制,推广应用墙体吸声材料、皮带机头防砸箱等新技术、新措施,有效降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担当再创新辉煌,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张家峁矿业公司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饱满的热情,凝心聚力投入到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中,为公司的稳产、高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矿业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降本增效的基本理念下,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是企业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成本控制问题体现在财务报告系统、隐性成本计量困难、核算观念固化等方面。文章提出应选择产品品种、批次等方法,在明确各种费用界限的情况下,制定各种成本目标,再多维组合成本的数据分析进行成本管理。

关键词:成本控制;成本核算;降本增效

引言

企业成本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即是说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在实际工作中,成本的主要核算范围是由国家通过有关法律法规来加以确定的。为了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减少生产损失,对于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某些价值,如财产保险费等,以及一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也计入了成本。理论成本的概念是就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劳动耗费而言的,即是一个全部成本的概念,成本的核算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成本是补偿企业生产耗费的尺度,为了保证企业再生产的不断进行,必须对生产耗费进行一定的补偿。其次,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企业经营管理中各方面工作的业绩,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成本上反映出来。再次,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在商品经济中,产品价格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最后,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在价格等因素一定的前提下,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盈利的多少。

一、企业成本控制问题

受内外部复杂环境的影响,企业成本控制问题体现在财务报告系统、隐性成本计量困难、核算观念固化等方面。

(一)不完善的财务报告系统

企业财务报告系统包括财务计划、核算、控制和考核等内容。计划层,在年度预算制定时不能对下一年度的设备采购、公务出差等财务安排做清晰的规划。核算层,因为考虑到每个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存在差异,所以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在基本的会计核算原则基础上对本企业各个层面的成本进行核算。控制层,年度财务计划是一个指导性财务安排,在具体的企业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收入支出额度的上下浮动,各个执行部门在企业内外部费用消耗上不一定做到严格把控,在具体的事项实施中对可控成本没有降低到最低限度,对不可控成本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导致无法找到成本产生源头。考核层。企业年度财务收支情况需要根据一个科学的考核系统进行测评,可能具体业务事项的收益与实际费用背道而驰,花费了大量资源却不能带来好的效益。

(二)隐形成本难以计量

因为出差地域和出差任务不同,出差人员的差旅费差异较大,出差标准往往是在确定的条件下所指定。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过程中,为了赢得竞争市场,企业在广告、人力资源等方面投入的成本没有一个确定的数额,尤其在竞争激烈情况下。企业的公关费用支出也是一大隐形成本,尤其在公关危机出现时,为了安全度过危机,企业往往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在社会大众的良好形象。另外隐性成本管理难题常见于流通仓储部门,企业有大量的日常消耗,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采购,采购什么品类以及采购多少没有十分精确的安排。对于生产企业来讲,仓库一方面要存储采购物品,另一方面还要存放产品以待发售,由于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货物在仓库中存放的时间不能十分确定,这就产生了较高的仓储管理成本。

(三)成本核算观念固化

企业成本核算对企业来说也算是一个系统工程,因为在企业内部所有的经营活动都围绕成本和收益两大主题展开,成本核算不光涉及到企业制度到具体事务的落实各个层面,涉及到上至领导层到基层员工,还涉及到在企业的战略制定和在一段时间生产经营周期内的策略选择。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大量传统企业选择转型,企业业务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并没有发生颠覆性的改变,而更多的是政策执行的效率提高和客户服务理念的转变。

二、企业成本核算及控制方法改进

企业首先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明确各种费用的界限,目标、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成本管理。

(一)成本计算方法选择

首先是按产品品种计算,企业产品凝结了绝大部分企业成本,是企业主要的价值源,也应该是最主要的成本产生源。其次是分批计算,企业生产经营越来越强调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特征,按批次计算成本跟按订单计算成本有相似性,都是针对某批次货物计算成本,当该批次货物完成即是一个批次成本计算时间节点。针对合作项目来说,更加适宜采取这种方式,在企业里面为了高效完成任务,项目团队可以依项目而建,可以是临时从其他部门抽调,当项目完成团队解散。根据货物交易批次和具体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成本核算,可以依据交货和项目周期将企业投入资源情况进行计算。最后是按步骤计算,流程式作业最为常见的是在生产加工企业中流水线作业,工人在流水线设备旁边在上一道工序基础上完成各自的生产任务,由此按照每道工序进行成本计量。对一般的企业而言,针对不同部门的成本核算也可以按照这种方法,市场部负责市场调研,营销部门负责销售和售后服务,拿到订单以后交由策划部门负责实施。

(二)明确各种费用界限

企业费用可以分为物质费用和非物质费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分为不同的费用要素,包括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工资、折旧费和税金等不同要素。按照要素分类的好处在于可以确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哪些项目上花费了多少资源。其缺点在于不能反映各种费用的经济用途,因此不便于分析这些费用的效益情况。因此在各种费用要素基础上按照其经济用途进行分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可以选择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工资和福利以及制造费用对不同类别的费用进行归集。可以选择将不同费用的经济用途进行归集以后,再结合以上成本计算方法,将成本归总到不同的产品产品、批次和步骤中,综合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三)综合实施成本目标

在战略成本目标的指导下,围绕企业经营目标,以目标成本管理为出发点,在注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科学成本管理。企业战略具有长期性、全面性等性质,因此战略成本管理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从成本节约角度出发,在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各种复杂环境下,选择和优化企业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是在企业战略布局下,从各个经营环节和作业流程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在企业降本增效的基本理念下,在成本预算和成本管理实施的过程中设定目标成本区间,针对超出范围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即是说将成本始终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内。

(四)多维组合成本的数据分析

这类成本管理方法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是较为常见的计量方法,主要进行成本比重分析、成本比较分析和成本趋势分析。首先企业中不同作业环节或不同的经营部门的成本耗费不同,分析不同经营活动的资源占用在整个成本管理中的比重,并按照比重高低对其进行排序,便于日后将管理的重点放在成本占比较大的经营活动中。围绕企业降本增效的目的,在成本比重排序的基础上,总是从产生成本最大的经营活动开始进行改革,进行流程优化或者方法创新以达到成本节约的目的。不同的作业环节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益,例如针对季节性明显和供需波动较大的产品或服务适宜采用趋势分析法,对该类产品或服务进行趋势预测,从而对其花费的成本有一个趋势上的把握。

三、结束语

降本增效是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標,成本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无处不在,且大量的潜在成本并不容易被发现和可靠计量。在企业转型浪潮下,企业从战略、市场定位、生产设备到服务理念都要发生变革,传统的会计手段逐渐变得不合适宜,需要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作业成本法、精细化成本管理都是当前较为热门的方法,当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经营特点,个别成本管理方法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因此在考虑作业流程、部门分工精细化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在一般会计理论的指导下,开发出适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成本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绪娥.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与财务管理转型[J].财会通讯,2015,(35):48-50.

[2]朱雅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困境与出路[J].企业管理,2015,(11):36-39.

[3]李俊,夏斌.现代成本管理创新方法:岗位成本法[J].财会通讯,2015,(05):59-61+129.

作者简介:

聂文晖,江西都昌金鼎钨钼矿业有限公司。

上一篇:新闻伦理论文下一篇:社会道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