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英语论文范文

2024-03-12

中专英语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逐渐重视职业教育,中专学校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中专学校发现很多的中专学生存在学习能力差、适应能力不好、自卑、心理素质不好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中专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和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抓住对学生的人格培养。

一、利用课堂朗读与演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语文是最接近学生生活的一门学科,它不仅仅是对学生听、说、读、写的教学,还是对学生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我作为一名中专语文教师,会利用语文课堂的朗读与演讲帮助中专学生培养自信心和健全的人格。

(一)鼓励学生在课堂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学期刚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学生彼此之间不熟悉,不好意思去表现自己,我会让学生选取一篇或者一段自己喜欢的、健康的材料在课堂上进行朗读跟同学们进行分享。最开始,我不会对学生提出要加上朗读感情及其他跟阅读相关方面的要求,只要可以勇敢的起来朗读的学生,我都会加以鼓励并对他们朗读好的地方予以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定期进行演讲比赛,以健康的文化熏陶中专学生的人格。定期给学生一些正能量的题材,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分组进行演讲。小组同学自行撰写演讲稿,在撰写演讲稿的时候,要求小组成员以我提供的题材为依据,进行资料的收集,并在写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使演讲稿内容更加丰富。然后,进行脱稿演讲的比赛。对于参加比赛的学生,会给予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比赛结束以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分享,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随着不断完成我所提出的要求,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利用语文的文本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模块,进行文本教学时注重学生要通过文本对它的中心思想、情感、写作技巧和价值观念方面进行了解,并通过文本中描述的人物形象的优秀品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文本《勸学》为例,这篇文章寄托了诗人劝说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思想,同时也是诗人自己对自己的激励,告诉自己要不断学习。通过对这篇文章中心思想的了解,学生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以文本《合欢树》为例,这篇文章以对合欢树的描写,用平淡的语言记录了一位母亲对儿子所付出的艰辛,通过母亲对儿子的付出,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利用现代交流软件,增加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也在不断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去,很多中专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往往会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因此,我们要帮助中专学生正确的运用互联网。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提倡运用互联网软件,为了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班级内成立了微信群和QQ群,微信群主要是班级进行日常生活上的交流,如学生遇到了某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微信群里咨询大家的意见;班级举行集体活动时,会把活动中学生表现的照片和视频发到群里;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积极向上的文章、新闻、视频以及事件都可以在微信群里分享;QQ 群主要是学习方面的交流,我会把课后作业,在QQ群里跟学生布置;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通过QQ群进行询问,我会及时进行解答。通过这些互联网软件的应用,不仅增加了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感情,还帮助同学树立了集体意识。

四、利用语文教材,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形成正确价值观

中专学生已具备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但是他们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会忽视自己的缺点,放大自己的优点,不会客观的对自我进行评价。面对这种情况,我会利用语文教材帮助学生去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改正自我,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材上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备爱国、诚实、无私、勇敢等的高尚品格,语文教材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事件描写,把人物的品格和情感融入其中,我会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习教材中人物的优秀品格,让学生理解品格对以后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正确的认识自我,对于自己不对的地方加以改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熏陶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身为一名中专语文教师,我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为我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传播,更是告诉学生如何做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因此,在专业素质上,我会不断地进行学习,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同时,我也会不断地参加课外其他方面的课程,丰富自己的知识;在精神层面上,我会多与其他的教师进行沟通,学习其他教师优秀的品质,来完善自我的品质,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学生可以在我的影响下形成优秀的人格。

【结 语】

中专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和职业教育,更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可以在提高学生知识的基础上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为以后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中专英语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就中专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能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并能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同时强调,教师要克服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弊端,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有效的中职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如记忆策略、构词法策略、语境策略、联想策略等,以期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中职英语教学 学习策略 词汇学习策略

1.引言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基础,词汇量直接影响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说:“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没有词汇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所以词汇的作用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的中职生大部分缺少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策略观念,也缺少词汇学习策略方面的训练和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和进度为主,往往忽视词汇教学过程,常常把学习单词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这就导致学生忽视或放弃科学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造成词汇学习困难。教育部2000年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学生步入社会和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强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观念要比学习词汇本身更重要,笔者看了大量文献资料后收益极大。文秋芳(1995)认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对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张殿玉(2005)指出初级学习者,学习较差者和自主学习者更需要策略唤醒和策略培训。因此,笔者了解我国中职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策略的使用情况,传授关于英语词汇的知识并且对他们进行词汇学习策略的训练,有助于为学生步入社会和进一步英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对今后的英语词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学习策略的含义和分类

2.1学习策略的含义。

在过去几年里,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者曾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学习策略的种种定义和分类,并且不断总结学习策略研究的成果,逐步深化了对学习策略的认识。笔者主要采用了Wenden所归纳的定义(转引自程晓堂,郑敏,2002:21)。

首先,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学习第二语言或调控第二语言的学习而采取的语言学习行为。这种学习行为可能是外部行为(显性行为),也可以指隐性行为。

其次,学习策略包括学习者对自己的策略使用情况的认识,即策略意识。

简单地说,学习策略既包括宏观的调控、计划等过程,又包括具体的方法、措施、手段和技巧。

2.2学习策略的分类。

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有利于对学习者使用的学习策略有个全面有序的认识,而且可以确定研究范围,有利于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从而有助于增强英语教学效果。笔者主要采用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学习策略的分类。

2.2.1O’Malley和Chamot的学习策略分类框架。

O’Malley和Chamot(1990)对学习策略进行了相当规模的研究后,根据信息处理模式(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交/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了促进某学习活动的顺利完成而采取的计划、监察、评估等活动,是一种高阶的执行性技巧(higher order executive skills)。对语言习得有管理功能。认知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了有效地识别,理解和提取信息而采用的策略,是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推理、转换或归纳进而解决问题所采用的各种步骤或策略。它对语言学习产生直接影响,具有操作或认知处理功能。社交/情感策略是指通过与人交际或调控情感、动机以辅助学习的策略。它是一种合作性策略,包括提问、协作等。

2.2.2Oxford(1990)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策略是否直接作用于学习过程,将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间接策略。

直接学习策略涉及对目的语的心理加工,包括记忆策略(如建立内在连接、运用影像和声音、有系统的复习和运用相关动作等)、认知策略(如推理、分析、概括和操练等)和补偿策略(运用线索进行上下文猜测意义等)。间接学习策略是通过计划、评估寻找机会、控制焦虑、促进合作等方法为学习者提供间接支持,包括元认知策略(如集中学习、计划安排学习和评估学习等)、情感策略(如减低焦虑、注意学习情绪调整等)和社交策略(如同伴合作、移情作用及文化意识等)。

2.2.3文秋芳的英语学习策略分类框架。

我国学者文秋芳通过借鉴国外学者在语言学习策略分类的方法,将策略分为两大类:管理策略与语言学习策略。管理策略与学习过程有关,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材料直接有关。管理策略既管理认知过程又管理情感过程。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程晓堂,郑敏,2002)。

3.词汇学习策略的含义

词汇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学习和记忆词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它既可以是观察到的外部行为,又可能是大脑意识的内部活动。

3.1国外词汇学习策略分类。

Nation(1990)指出根据词汇使用的频率,词汇分为两种:低频率词汇(Low frequency words)和高频率词汇(High frequency words)。Nation(1990)将处理低频词汇的学习策略分为:(1)通过语境来猜测词义、语境提供猜测的线索;(2)运用记忆术;(3)利用单词的前缀、词根和后缀。Nation(1990)提出可以通过判断词类;注意该词出现的分句或句子;观察该分句或句子与其他句子或段落的关系;利用以上步骤猜词义;最后检查猜得是否对。O’Malley&Chamot(1990),Gu & Johnson(1996)等人将词汇学习策略分为两个层次: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包括死记硬背、分类、上下文、查词典、猜测、做练习、联系等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制订计划、自我评估、自我检查、选择性分配注意力。

3.2近几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顾永琦(1994)在他的一篇博士论文中调查研究了我国部分大专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并对善学者和不善学者的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善学英语者与不善学习英语者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他们不管在元认知策略还是认知策略上都存在着差异,善学英语者比不善学英语者有着明显的优势。

文秋芳(1996)通过借鉴国外学者在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英语学习成功者和不成功者使用的学习方法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学习策略是造成他们英语成绩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文秋芳还强调指出:英语教师应当在英语学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点拨,改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不当观念和学习习惯,并围绕不断培养学生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能力这个中心,通过结合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掌握并监控语言学习策略的技能有所提高。

马广惠(1997)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法研究了词汇记忆策略。马广惠将在课本学习过程中的词汇学习策略分为四种:一是机械记忆,即反复读写背;二是联想记忆;三是独立性记忆,即只记某一个词的某一个词义;四是联系性记忆,即结合上下文搭配组织记忆。

4.词汇学习策略对中专英语教学的启示

词汇在英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它又是造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可以说一部分原因在于学习者缺乏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而教师对于这个问题也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学习者和教师都应充分地认识到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对于提高正确运用词汇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5.适合当前中专生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笔者根据专家学者所提出的词汇学习策略,并结合自身长期的词汇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较为可行的中专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5.1兴趣策略。

兴趣策略是指千方百计地设置多种词汇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以词汇来带动英语的学习。首先学生刚入校时先不要急于讲新课,而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补课,大多数中专生单词学不会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过好音关,由于在初中阶段大多没有打好基础、没有学习过音标,见单词发不出音有的即便见音标也读不出,一定要解决学生的语音问题是当务之急,教国际音标的标准读音、教读音规则、拼读规则,告诉他们如果不会读音,单词就别想记住、记牢。教师需要做的是反复对他们进行语音训练,直到见词能读准发音。接下来就是如何设置各种有趣味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学得主动、愉快,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词汇量。笔者提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如果有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就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就要开动脑筋开展各种活动,如单词游戏、词汇量比赛、演讲比赛、朗读比赛、英语晚会,唱英文歌曲、阅读浅易英文故事等,从不同渠道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

5.2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是指如何在单位时间内提高记忆效率和增强记忆效果。通过面谈,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单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应培养学生的记忆策略。一是瞬间记忆策略:瞬间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在记忆过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因此,在学新单词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记住所学的新单词,然后听写,也可以通过抢答或个别提问的方式由老师读单词,学生口头拼写或是老师讲出单词中文意思,学生读出生词或者老师读单词,学生讲出中文意思等形式进行训练。学生为了达到要求,快速记忆,必然高度集中注意力认真朗读记诵,这种训练可以增强记忆效果。二是理解记忆策略:理解了的内容,就容易记住,理解得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把抽象概念的词放在短语、句子或课文中学,使学生对词的理解具体化。采有归纳比较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学新,新旧知识联系以加深理解和记忆。还可以通过同义词、反义词辨析,同音异形词、词类转换词比较归纳等方式,想方设法将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从而加深记忆,提高记忆效率。

5.3构词法策略。

构词法策略就是利用构词的规律来学习词汇,让学生尽快掌握构词法知识,以达到扩大词汇量、举一反三的效果。构词法,从狭义上讲,是指词形变异表示词汇关系的方法。它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合成词和派生词两类。学生可根据词根含义及附加的词缀,猜测出复合词和派生词的比较确切的意义。如:supermarket,ice cream,paper-cutting,whitebrush,throughout,comfortable,unhappy,happiness等。

5.4联想策略。

联想策略是指通过各种联想方式在单词音、形、义之间,以及新旧单词之间,建立各种形象联系,以形成新的或更大的组块词汇记忆方法。不管想象多么古怪,只要有助于记忆的就可以采用。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互相合作,展开联想、集思广益,从单词或词组意义的角度,让学生复习相关的词汇,对于学生想象不到的应该加以补充和扩展。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词汇量,又可以增强他们的词汇辨异能力;学生不仅学得生动、活泼、扎实、牢固,而且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发散性思维和自学能力。

5.5语境策略。

语境策略主要是指利用上下文的相关信息来习得词汇。语境是指语篇内部的上下文。上下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词、短语、语句或篇章的前后关系,掌握它们的特定意义。词汇学习的语境策略指在教学中,特别是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不教新单词,而是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中的相关信息猜测新单词的意义。词汇学习的语境策略还体现在学生理解某个词义时,不应只注重词汇的某一具体意义,而应让他们了解内涵意义。这样,当该词出现在其他语境时,学生就不会手足无措。

6.结语

词汇维系着语言的语音、语法、语篇,是语言的建筑基石。外语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词汇学习贯穿于语言学习的全过程,不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听、说、读、写、译都无法顺利进行。它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运用和发展,无论哪种目标语词汇在所有语言教学中都是重要因素。当前,对于中专教学这一块,传统的英语教学的弊端同样导致中专生词汇学习困难重重,词汇学习成了他们英语学习的“拦路虎”。为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取得最好的效果,培养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是十分重要的。实行学习策略的训练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和提高成绩,而且是为了帮助他们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增强他们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对于薄弱环节,教师要注意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也要有所侧重。

参考文献:

[1]Cohen,A.Language Learning:Insights for Learners,Teachers and Reachers [M].New York:Newbury House/Harper Row,1990.

[2]Nation,I.S.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Rowley,MA:Newbury House,1990.

[3]O’Malley,J.Michael&Chamot,Anna UhI.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4]Oxford,Use of Language Strategies:a synthethesis of studi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training[R].system,1990.

[5]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7]马广惠.高分组学生与低分组学生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研究[J].外语界,1997,(3).

中专英语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当前的中专语文教学当中,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开始加强了不同学科的社会实践功能优化,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偏向于社会实践,实际的教学效果变得十分优越,能够切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满足当前社会的真实需要。本文主要对中专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社会性进行了实际的分析,并提出了教学优化的措施。

【关键词】中专语文 实践性 社会性

一直以来,中专教学都与其他中学的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在现如今的发展当中,中专教学开始迎合当前教学的改革方向,进行实时的教学优化,形成了诸多全新的教学办法,对于学生的培育也不再局限在以往的知识成长上,转而进行了以实践为主的综合教育。但是对于中专语文这类文学型的教学科目,很多教师并没有明确的实践教学方向,转而保持着以往的知识教学模式,与当前的综合素质教育出现了一定的冲突。在这样的状况下,中专语文有必要进行实时的教学优化和改革,注重于提高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社会性,着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积极的实践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社会语文观念,形成完善的判断思想和能力。下面笔者就来他谈中专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中专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分析

1、中专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语文教学,本身是一门语言教学,而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同时也在一定层次上关注着学生的实际成长。在现如今的中专教学当中,教师对于中专语文的实践性并没有充分的了解,转而较为传统地开展传授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缺乏一定的实效性,许多时候对学生的成长引导仅仅集中在基础的知识语言表达上,并没有较为实际的作用。为了切实改变这样的现状,教师应当进行深层次的教学观念转型,开展以实践性为核心的中专语文教学,即将语文教学知识实时运用到生活当中去,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实践。同时,教师在教学的方向上,也应当以实践性为核心,进行持续的教学改革,更多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给予他们现实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学习到多方面的专业技能。

2、中专语文教学的社会性

在中专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社会性成为了其主要的性质之一,而中专语文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其对于学生认知的改善上。对于现阶段的中专学生而言,他们的目光仍旧十分短浅,无法正确地判断社会上的各种对错,对于各种社会不良事件,他们也容易受到相应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思想。而作为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科目,中专语文必然要深层次地朝着社会性的方向进发,即以当前社会上的各种事件作为模型,进行综合的语文教育,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交流能力,另一方面培育学生对社会的良好认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比如,在讲解以“诚信”为主题的课文时,教师便可以联系当前社会上的各种诈骗事件,进行相应的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中专语文教学内容对于当前生活认知的指导作用,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思想。

二、中专语文教学优化办法

1、实时培育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为了切实优化中专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综合教育,尤其是对于语言交流能力,需要加以实时的培养。教师在新时期的中专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如最为基础的交流与表达,便可以通过简单的词汇运用来完成,但是教师需要尽可能完善学生对于各种词汇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说话趣味性,打造语言交流的艺术美感。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交流和沟通,将较多的语文生活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实际认识到当前语文教学的科学合理性,并进行相应的生活实践,在各种语文智慧的引導下解决生活难题,如敢于与陌生人进行交流、如何说话能得到别人尊重,都属于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体现。

2、运用语文思想看待社会问题

中专语文教学在新时期的开展过程中,需要着重强调教学内容的社会性,对学生加强相应的社会思想教育,一方面使得学生能够实时运用语文思想去积极地看待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拉近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也能够形成完善的社会思想,运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社会上的事物,而不再去盲目地进行追随。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加强这方面问题的合理引导,如很多语文课文,都是对生活的一种写照,而教师通过其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必然会使得学生迅速产生相应的触动,建立积极的社会思想,能够综合探讨这些社会问题的本质原因,将社会认知实时地融入到学习当中去,有利于学生良好社会生存观念的培育,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总之,中专语文教学的开展,必然需要在时代的改革下加强基础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多方面的优化和改革,使得整体的教学思路更加富有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中专语文教学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研究[D].常怀云.鲁东大学2015.

[2]艺术中专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郭璐璐.辽宁师范大学2012.

中专英语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进行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提高舞蹈的表现力是舞蹈学习的关键目标。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并且通过合理的进行技巧传授,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表演力提高技巧。本文对于中专舞蹈教学中培养舞蹈表现力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专舞蹈教学 舞蹈表现力 培养初探

1 概述

舞蹈表演是表演者对自身情感和动作整体表达的过程,是对舞蹈艺术中所包含的情感、美进行表达的一个过程。舞蹈表现力是舞蹈表演中的灵魂,只有抓住灵魂,才可以真正的提高表演者的表演水平。在当前中专舞蹈教学阶段,很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舞蹈技巧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很多舞蹈表演者在完成表演之后,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在完成基本动作和技巧之外,整个表演的过程不够丰满,难以给人以较深的印象和心理上的感触。从另一方面来说,舞蹈的表演过程与诗朗诵的过程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诗朗诵在进行表演中,即便是朗诵的内容正确,但是没有合理的融入情感,也难以与听众产生良好的共鸣和互动。一个舞蹈表演的表现力,需要表演者在完成基本动作技巧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情感,真正的实现与观众心灵上的沟通和互动。下文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对舞蹈表演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几个方面,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

教师在对学生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基于舞蹈技巧培训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不同舞蹈风格,并且认识到人体律动与情感的对应关系,努力的让学生对动作与情感进行联系。学生通过对舞蹈作品的深刻理解,有效的结合自身所学的情感表现知识和技巧,让学生的表演动作充满张力。这种对情感的表现能力,也将作品中艺术美感进行了融入,实现了学生对审美感知过程的提高。这种情感教学的融入,需要表演者将自身实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与自身想象力进行结合。一个人的阅历一般都是有限的,并且所经历过的生活也是相对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的,很多情感的表达需要通过想象力来实现。例如,对军旅题材的舞蹈作品表达上,很多舞蹈表演者可能没有军旅生涯的经历。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可以通过充分的想象和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对于军旅生活进行大致的体验,结合自身丰富的想象力,置身处地的将自己想象成艺术中的人物,将舞蹈动作与内心情感进行深入的结合,从而更好的提高艺术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3 提高学生对舞蹈表演内容的理解

舞蹈内容的编排,经过一整套艺术的创作流程,对于舞蹈中的动作赋于了深刻的艺术情感与内涵。舞蹈表演的过程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艺术再创作的过程,舞者通过对舞蹈内容结合自身的技巧进行表达,展现了舞蹈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舞蹈技巧只是表演过程中的基本内容,而不是主要内容。在实际舞蹈内容练习中,一般都从如何对舞蹈动作要求进行满足入手,从技巧的角度来完成舞蹈的基本内容。针对于这种情况,就很难对舞蹈的内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难以实现全面的表达。在拿到新的舞蹈内容上,我们要从全面的角度来对舞蹈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对某个具有浓重地区性色彩的舞蹈内容研究上,我们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并且领会创作者的实际意图,对各个舞蹈动作设计的缘由进行自我分析和理解。这种分析方式,可以有效的将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舞者进行结合,更好的认识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艺术理念,了解作品的创作风格与方向。这样一来,舞者就可以对于一些舞蹈中的内容进行自我的再创造,通过简单动作的演示与反复练习,提高对作品认识的深度,在表演过程中也就可以自然而然的融入到舞蹈内容当中,提高整个表演过程的张力和表现力,拉近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

4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和音乐知识是对艺术学生培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也是保证学生艺术表演能力的关键。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密不可分的,并且两者相互依存、相伴相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古代舞蹈就已经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来进行实现。舞蹈表演者在进行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其本身要对于音乐的基本风格、内涵、节奏等有着清晰明确的认识,并且拥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为自己舞蹈的学习和表演提供良好的基础。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音乐本身不仅是背景和伴奏,从另一方面来讲音乐更是舞蹈作品深层次的一种呼应,对于表演者的情感有着明显的带动作用,并且引导关注产生共鸣。在进行实际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具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基础乐理的学习,对于音乐中一些音色、音高、和弦、调式等概念进行掌握,并且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视唱联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初步感悟。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采用一些标准的钢琴乐器来进行练习,并通过采用五线谱进行训练,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视唱和音乐辨识能力。

教师也要对于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可以自主的分辨出音乐的不同风格,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对于一些经典舞蹈作品中的音乐,教师可以单独的进行提出分析,让学生自主的对音乐的风格与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再通过对舞蹈作品的观看,进而锻炼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音乐方面的知识是十分广泛的,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对音乐历史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系统的环境中对音乐的流派、时代特点、艺术成就等进行学习,让学生对音乐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只有不断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严格训练和把握,才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让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得到更好的进步与提高。

5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舞蹈艺术是众多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并且是世界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艺术表达形式,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舞蹈艺术在表达的过程中,受到文学、美术、音乐等多方面学科的影响,对于舞者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针对于现阶段中专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来看,整体学生不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其本身难以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把握与理解。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提高,并且积极主动的学习相应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水平。现阶段很多中专院校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了一些选修课,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参与学习,进而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知识层次。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艺术形式也在不断的丰富当中,如果不具备一个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就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难以真正的实现作品的艺术价值,这对于舞蹈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舞蹈本身具有浓重的情感色彩。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需要技巧与情感并重,真正的将舞蹈作品的内涵进行表现。在传统的中专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仅仅重视对学生舞蹈技巧的培养,不重视培养学生对舞蹈作品艺术内涵的理解能力,并且学生也不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这种培养模式教出来的学生不具有良好的舞蹈表现力,舞蹈表演虽然具有较好的技巧性,但是却难以实现作品的真正寓意。本文从几个方面入手,对于现阶段中专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几个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更好的提高中专舞蹈教学的教学水平,培养更多、更加优秀的舞蹈表演人才。

参考文献:

[1]董晶晶.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提高分析[J].艺术教育,2014(06).

[2]萨日娜.简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的问题[J].学理论,2013(32).

[3]武海艳.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探讨[J].商,2013(22).

[4]鞠颂.浅析如何培养演员的舞蹈表现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1).

[5]胡慧.高校舞蹈训练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中专英语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精髓,一直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等特点,中专声乐教学加大对传统声乐的教学力度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个体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深度拓宽个人的知识面,并且让年轻人在了解、熟悉、认同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对不断发扬民族音乐有着重要意义。声乐是完整表达音乐思想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全面、深入剖析声乐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传统音乐文化呈现的艺术特征,明确传统音乐文化、声乐课程教学之间的联系,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多方位探索传统音乐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课堂声乐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中专声乐;教学工作;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策略

一、传统声乐的艺术特点

1.生活信息浓重,音色个性化特征鲜明

传统声乐来源于艺术家们对生活的细腻表达,是民族精神衍生出的产物,具备传统文化价值。比如传统声乐中的民族声乐,又因地而异,各地特色不尽相同,各有各自的特点,突出了当地的文化特征,将当地的民族文化、生活,融入到了音乐当中,体现了民族声乐的活泼生动的特征。传统声乐表演者通过个性化音色的完美表达来传达蕴含在歌曲中的情感,以委婉、细腻的方式描述歌曲中叙述的故事情节,展现自身艺术特色,将歌曲呈现的特征及各方面内容巧妙结合。学生在具体学习传统声乐时,还需要个人角色代入,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歌曲中起伏的情节,灵活应用所掌握的声乐知识及歌唱技巧,完整呈现各类声乐艺术作品风格,尽最大化的让歌曲与听众产生共鸣。

2.传统声乐呈现出“字正腔圆”的艺术特征

“字正腔圆”不仅是传统声乐的关键特征之一,也是现代声乐演唱者必备一项基本素质,要求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发音清晰、准确,曲调顺畅、完整,腔调动听、圆润,需要体现出声乐的感染力、生命力以及良好的表现力,以便于听众可以在聆听时理解歌曲内容,深层次领会歌曲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二、探讨中专声乐教学中引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措施

1.完善教学理念以及传统声乐所需的硬件设备

在中专声乐教学中纳入传统声乐文化需要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中专声乐教学需要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引起重视,结合现代化教学理念,采取多种可行的教学手段,深度发掘传统音乐文化的精华,纳入到实际教学方案中去。学校在针对音乐课程教学结构上应当不断创新,力求制作出能够符合社会发展以及我国特色化的专业音乐课程教学体系。比如,在教材选编问题上,增加传统声乐的内容,多样化的选择传统音乐,诸如:戏曲、民族声乐、民歌、词曲等。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系统分析和研究在各时代、各背景均有所不同的情况下,各民族传统声乐的发展历史,方便学生逐步掌握个声乐技巧,培养他们传承我国经典文化的使命责任感。此外在课程上注意调配中西方音乐课程的比例,加大传统声乐文化的理论教育,给予学生思考文化内涵的空间,从而了解更多的传统音乐作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融合。学校在普及传统文化的时候,需要为学生们增加传统声乐表演所需要的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购置如古筝、二胡、琵琶等传统音乐文化所需要的必备器材,进一步完善校内的声乐表演硬件设施,激活声乐课堂教学的氛围,同时也能让丰富课堂实践活动。

2.加强学生们与传统声乐的情感共鸣

音乐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情感,而因为个人经历和社会阅历的不同,所领悟的情感也是不同的。教师需要对学生感受传统声乐文化的情感引起重视,善于引领学生,要让学生认真地倾听各种音乐,体会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在正式学习之前,可以将本节课所讲音乐的创作背景或者是作者情感经历以及生平感悟等做一个简短的介绍,方便学生对所学作品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尽最大限度的与所学内容有情感上的共鸣。比如《二泉映月》或者《黄河大合唱》等作品,这些作品都融汇了强烈的个人气息以及时代气息,只有学生对创作背景有一个清楚的认知,才能体会到深层次的内涵。又比如在欣赏《山路十八弯》这部具有浓烈民风色彩的作品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歌曲创作时所在的地理地貌资料,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引导学生感受当地的环境,在情感上与歌曲产生共鸣。

3.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声乐教师在传统声乐方面的职业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传统声乐文化的学习,这也是声乐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各方面的传统声乐文化,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方面学生可以不断从各个维度接触传统声乐文化,形成良好的艺术追求价值观。在学校方面,需要增加对声乐教师的培训力度,引进一些先进的声乐教学理念,加强对教师传统文化的考核力度,促使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的积累。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单一的某一个人或者某些人就可以完成的,这是社会各界群众都要一起奋斗的目标,而人民对于文化的高度自信才可以促使文化的繁荣昌盛,有了文化的繁荣才能实现民族的复兴。中专声乐教育中加强传统声乐的教育力度是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的关键所在,教师需要完善教学方法,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加入到发扬传统文化的路途上来,为促使传统声乐重新焕发活力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邱敬華.传统音乐文化对音乐课程的改革与发展.风景名胜,2020(6):0152-0152.

[2]孙刚平.高校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路径分析.黄河之声,2020(10):91-91.

上一篇:中职语文课论文下一篇:当代文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