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意识论文范文

2024-01-23

文体意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明显,而我国人口增长速率缓慢,使得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老年教育就是能让更多的老年人接触新知识,这样就会达到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发展和谐,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不仅身心得到了锻炼,而且还提高了生命和生活的质量。所以,老年化教育的开展有益于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关键词】农村成校 老年教育 策略

在农村成校推进老年教育,不仅能够把农业知识与科学知识相结合,拓宽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业劳作者的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了有实行农村成校推进老年教育,发挥老奶奶教育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对农村成校推进老年教育进行了现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问题。

一、开展农村成校的现状

在党的号召下,开展的农村成校推进老年教育虽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使得农村成校的建立达不到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体现老年教育在我国发展中的作用。当前,有些地方的老年教育的管理者对开展成校的重视度不够,以至于老年教育不能达到统筹管理,出现“真空”管理现象,无法达到全局管理。加上师资与经费匮乏,无法满足老年人对知识的追求,就难以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宣传力度不够大,影响范围小,让许多农村老年人无法真正的接触并了解老年教育,这种状况对农村成校推进老年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反映为以下几点:

(一)对开展农村成校的重视度不足

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教育也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的,然而,我国部分地区对老年教育的认识不足,没有能够很好的理解发展老年教育给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前景,所以,在农村,老年教育一直都没有提上议程。农村老年人口数较大,上级对农村成校推进老年教育给予的重视度不够,就会浪费大量的农村老年资源,这些资源不能得到使用,对社会的发展以及当地老年人的生活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这样的农村老年人整天由于不能满足自己对文化知识的需求,渐而就会被消磨掉原有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浪费宝贵的经验财富。

并且各地领导对老年教育的发展存在认识上的错误。有大部分的人认为老年工作者退休之后,只要有生活费拿、有地方住、有饭吃、有提供锻炼的地方就已经是很好,觉得老年人文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无关紧要了,所以接受教育也不再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对想要接受文化教育的老年工作者虽说也会提供教育,但是这样的教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就不像是锦上添花的事,这样就让老年教育变得毫无意义了。

(二)师资与经费匮乏

老年教育问题一直都是一项十分棘手的问题,同时开展老年教育的重要性也很高,所以,提高老年教育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老年教育工作难以开展主要还是由于经费的匮乏,这样既请不到好的老师,也没有良好的环境给老年人进行学习。

由于农村发展比较落后,很多农村老年人到达一定的年纪之后就难以做体力活,他们就只能呆在家里,做一些较轻的家务活,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自己的子女,农村老年人生活的保障只来自于子女,使得让农村老年人进农村成校接受老年教育就难上加难,农村成校自然也变成了摆设,并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不仅入学的人数达不到环境的需求,师资力量也十分有限,而且对于农村老人來说,能自愿去接受老年教育的人少之又少,教育的质量就根本达不到要求。

(三)宣传力度不够

许多老年工作者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进行老年教育的重要性,更多的老年人会选择在家安享晚年生活,觉得自己忙忙碌碌了一生,现在正是享受的时候,继而难以进入老年大学接受老年教育。老年人的这种意识形成,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地区对退休老人进行的宣传力度不够,难以提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退休老人的心里还没有形成学习既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是老年人生活所需的理念。就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加大宣传力度,让老年人乐意并且主动去接受老年教育,让他们明白老年教育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对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地来看,当前提高老年教育质量是最有益的,目前各级党委和政府增加对老年教育的重视,正在逐步提升老年教育的质量,并且发动老年人积极参与到老年教育工作中,为此还制定了一份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在师资与经费方面上,利用联合办学。在成人师资的教育工作者中,大部分都是学历高,教育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依靠这样的师资队伍,不仅可以节约教育经费,而且对教育者本身也有益处,这样的他们就是“双型”教育者,增加了经验,还得到了面对不同阶段的受教育者的想法,让他们的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新形势下开展农村成校老年教育的好处

各级老年大学的建设,拓宽了老年人再次走向社会,奉献人民的机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文明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不仅如此,有的老人利用自己在老年成校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建立大棚蔬菜,增加自己的收益。有的接受了老年教育的老年人在各大校区建立了自己的老年艺术团和演出队,为社会公益活动奉献自己的一场场精彩的演出,他们活跃在各大社区、乡村、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他们是一支宣传老年教育的主力军,在他们的身上很好的体现出老年教育的教学目的。

我国老龄化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让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有意义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社会发展观,让老年人在晚年还能为人民和社会展现自己的活力与能力。老年人在别人的眼里一直都属于弱势群体,因为他们还不会运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接受了老年教育的老年人就会使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

老年人占据着我国人口的一大部分,接受老年教育的老年人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近年来,我国经常出现年轻人被老年人道德绑架的案例,甚至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农村老人由于没有接受过良好的素质教育,收入低,当自己的儿女无法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就会走向偏路,步入歧途。还有的老年退休者,退休之后事情较少,除了平时的广场舞和喝茶下棋,有的老年人还甚至染上了六合彩,没有其他有意义的活动,这样的老年生活久而久之就会较为枯燥。可见,给老年人进行老年教育是无比重要的,接受老年教育,学会利用自己所学去提高自身的收益,身心都可以得到锻炼;接受老年教育,增强了老人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很好的拒绝推销;接受老年教育,遇到的同龄人越多,兴趣投和,便可以组建成校老年艺术团,各校闲暇是可以举行比赛,让老年生活多一份乐趣,交多一个朋友。

(二)有利于老年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许多农村老年人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能接受教育的老年人少之又少,老年的头脑不如年轻人的灵便,对于很多事情都不能很好的具有明辨好坏的能力,进而就会造成老人上当受骗,损害老人的自身利益。而农村成校的建设可以让老年人学到有关法律知识,运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随着老年教育的兴起,需要不断的更新老年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手段,参与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对老年人的薄弱知識部分整体统筹,理顺老年人更需要的是哪部分的知识,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来改进课程的设计与安排,以满足老年人的迫切需求。

(三)老年教育可以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明显,变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会阻碍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大量将要退休的人口,离开了工作岗位,需要的青少年人才却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就会达到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社会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问题就是人口供应不足,老年教育就可以弥补人才空缺这一部分,接受老年教育的老年人可以运用知识,加上多年的社会经验,提供自己的绵薄之力。农村成校的建立,让农村老人具备专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区级成校的建立,让社区老人不再觉得无所事事,多参与社区活动,提供爱心;市级成校的建立,让老年人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运用知识维护自身利益。

三、在新形势下开展老年教育的策略

开展老年教育的好处不仅仅是对于老年人,老年人自身素质的提升,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并且在一定的范围上对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需要在新形势下顺利开展老年教育,就需要利用有效资源,进行资源互补和共享,在上级给予重视下增加组织结构的建设,面对经费不足,就多渠道的解决经费,增加特色教育,提升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

(一)利用有效资源,进行资源互补和共享

老年教育的师资匮乏,即使环境条件满足需求,没有师资的农村成校也仍是一个空壳,毫无用处。这就可以利用原有的资源,在退休的老年人中,是教师的人数定然不少,这就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让他们重新拾起粉笔给其他老年人进行需要的教育知识。两两之间还可以相互借鉴对方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在学习中增加经验。

(二)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

需要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加的办学体制,加强各县政府统筹各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文化、体育等。利用现有的老人活动设施、教育设施、文化设施开展老年教育。以街道、乡镇为老年教育的发展重点,建立不同类型的老年文化学校,进一步完善村委成校老年教育,各级各类老年学校应自主开展老年文化教育活动,提高农村成校的入学率,开展适合老年人思想特点、政治文化的课程,帮助老年人学会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

四、结论

在农村成校开展老年教育是重中之重的事宜,需要各个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以及老年人的积极配合。有益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益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益于利用我国现有的人才资源。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是为了更多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发挥老年教育治理老龄化社会的作用,抓住机遇,开创老年教育新局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卫丽.河南省农村老年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5.

[2]殷金梅.学习型社会背景下我国城市老年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文体意识论文范文第2篇

一  重新思考审美主义

罗雅琳:吴老师,在您即将出版的著作《文本的内外:现代主体与审美形式》(商务印书馆,即出)中,第一章修改自您1999年发表的文章《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这也是您在2003年获得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一等奖的论文。您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审美领域具有难以被一元化的现代性理念所整合的异质性、复杂性乃至颠覆性。事实上,在这篇文章发表后的二十年里,哪怕“纯文学”观念已经遭遇挑战,您也一直对审美与“文学性”的力量怀有坚定的信仰。您这次将这篇文章置于本书的第一章,也显示出这篇文章对您或许具有某种思想原点或者研究纲领般的意义。可否请您先回顾一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一文的写作背景?为何您在二十年后选择以这篇文章作为著作的开头?

吴晓东:这篇文章其实是给王晓明先生主编的一本论文集《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写的书评,这本书当时影响很大,汇集了海内外著名学者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最具前沿性的研究,也大都有方法论的启示。而我就试图借助于书评的写作,重读这些1980年代以来最具有开拓性的文章,试图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一点借鉴,以期在学界前辈既有的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基础上,寻找和确立自己的研究个性、领域和方法。

在我写这个书评的1999年,1980年代借助于西方现代主义所建构的关于纯文学和先锋文学的理念带来的历史能量有被耗尽的迹象,并开始呈现出所谓的内在问题,显示出仅靠西方的现代性和现代主义范式无法真正解决我们自己所遭遇的问题。因此,学界想寻求一些新的问题视野和阐释框架,也是学术转型的必然。而我则隐约感受到,如果寻求与现代性文学方案和图式进行对话,审美主义问题可能是一个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如何打捞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审美性向度所内涵的历史动能,可能依旧是值得学界关注的大问题。而我个人的兴趣焦点也更集中在诗学、审美和文学性方面,所以想就审美主义的问题集中思考一下。这篇书评的写作也有建立自己学术起点的意味,就我后来的研究思路而言,是有一点儿你所谓“原点”的意味。而《文本的内外:现代主体与审美形式》一书,其实是我的自选集,编选的时候就把《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放在了第一篇。

罗雅琳:此前,我一直认为,您之所以偏爱审美主义的立场,与您的个人气质或者大学时代所熏染的1980年代“纯文学”思想谱系有关。但这次重读这篇写于1999年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我发现,您在其中引用了不少当时最前沿的文学研究成果,如汪晖先生的《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王德威先生的《从头说起》、杰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等。请问您对于审美主义的关注是否与当时的这种学术热潮有关?有哪些著作对您的审美主义文学观念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吴晓东:你的概括和观察很有历史感。世纪之交的确重新兴起了反思现代性的潮流,而在文学领域则是重审“审美现代性”,试图重建审美与历史的关系,也引入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文学性”范畴。之所以说具有开放性,是因为当时对“文学性”的强调,不再像1980年代的“纯文学”理念对所谓“纯”的执迷,而是把重点落在文学性所内涵的繁复性和包容性上,这就是你所谓的新一波审美主义的核心关切。也因为当时学界关于现代性的研究甚嚣尘上,现代性的范式具有覆盖一切的意味,也会影响我们借鉴西学的其他面相,如果不能完全挣脱现代性范式的束缚,我们就难以生成自己的范式。而审美性和文学性维度或许可以多多少少打破以现代性理念为支撑的一元化历史图景,提供我们认知20世纪本土文化实践中的异质性和差异性。

你刚才提及的若干学术著作当时还没有出版,对我影响更大的是后结构主义、福柯以及新历史主义。比如张京媛主编的《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199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我的几位同届的同学,如陈跃红、黄学军、程巍、孔书玉,正在跟随乐黛云老师读硕士,都参与了这本书的翻译,也使新历史主义对我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比如书中收入的格林布拉特的《通向一种文化诗学》、海登·怀特的《评新历史主义》、杰姆逊的《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等文章,就最早引发了我对文化诗学的关注和兴趣,也启发我如何把审美与文学性问题置于历史语境中去思考。

二  从“纯文学”到“文学性”

罗雅琳:這本书的副标题是“现代主体与审美形式”。“主体”和“形式”,都是1980年代“纯文学”思潮的核心概念。不过,您在书中多个地方提出主体位置无法逃脱意识形态的裹挟,并且不是将对于“形式”的研究划入“内部研究”的范畴,而是强调形式中凝结着主体状态和社会历史语境两个层面的内容。这体现出您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时,与1980年代的“纯文学”拉开了距离。您似乎更倾向于将“文学”视为一种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中介,而非一种自足的本体。事实上,我发现您更常使用的概念是“文学性”而不是“纯文学”,请问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什么区别?

吴晓东:概念的选择和转化背后永远渗透的是历史视野。比如从“纯文学”到“文学性”,其实就是想破除“纯文学”概念之中对文学的某种封闭式的理解,重新激发文学的活力和开放性。其实“纯文学”在1980年代初也是一个具有政治动能的激进范畴,而不能只从“纯粹”的意义上进行考量,“纯文学”的概念所内涵的反叛力量在1980年代初与新启蒙主义互为表里,也在重新启发学界认知西方20世纪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有助于带入完整的西方文学史视野。但是,一个概念的历史能量终有耗尽的一天,“纯文学”就是这样的范畴。而引入“文学性”的概念尽管也是一种权宜之计,但毕竟可以重新为文学赋予一种更为开放性的活力。

而真正为“文学性”赋型的,其实是1990年代的历史语境。进入1990年代之后,学界开始了所谓的史学转向,既使我们对文学以及文学研究的理解更为历史化,也打破了1980年代具有统摄力的新批评的内部研究视野,有助于把文学进一步理解为主体与形式在历史语境中的互动。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材料和社会学材料不同,文学是主体行为,也是形式的呈现。但是与1980年代对文学主体性的过度张扬不同,经过了1980年代末的文化转型,1990年代的人们看到的是主体的被裹挟性,或者被裹挟在历史的浪潮中,或者是被福柯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所裹挟。主体终于意识到自己是要带着镣铐跳舞,而加缪所阐释的西西弗周而复始地推石头上山的命运,也被体认为现代人在历史中的真正的宿命。但也正像加缪赋予西西弗的神话以激情的方式一样,我们在意识到主体的限度的同时,也才真正能够洞察自己的自由,从而破除1980年代知识分子被大写的主体意识所欺瞒的历史幻觉。

罗雅琳:近年来,“历史化”和“社会史视野”逐渐成为现代文学领域一股重要的研究思潮。请问您如何理解这一研究思潮与“文学性”之间的关系?在研究一部文学作品时,过度的“历史化”是否会影响对其文学品质的感知?

吴晓东:如果说学界是把“历史化”和“社会史视野”看作是研究思潮的话,那我就更倾向于把两者视为研究文学的内在的图式和方法,也免不了被文学性的视野所渗透,因此,文学与历史、社会的关系是一种结构性的互动关系。原因很简单,就是文学生成于社会和历史语境之中,文学文本也免不了要映射社会与历史,因此从本体的意义上说,讨论内化于文学文本中的历史与社会史,是文本研究的应有之义。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内化于文本中的社会和历史”,因为文本中的社会和历史,其实是与文学形式胶结为一体的,是要透过形式的滤镜进行折射的。如果充分顾及到这种内化,那么所谓的“历史化”就是解读文本的正能量,而不存在所谓的过度的“历史化”问题。但是如果抽离了文本的形式的中介,而去直接讨论社会和历史,那我们又何必做文学研究?直接去处理社会学和历史学材料好了。或许有历史研究者会说:我们看重的是文学中的感性、情感力量和生活细节,这是文学之所长。但是文学中的感性和细节是被审美化和形式化了的存在物,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依旧难以厘清文学中的情感和细节的特殊性与独异性。

罗雅琳:您在最近参与的一组关于“社会史视野”的笔谈中提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至少应该无意识地反映规约了政治生活的主流意识形态背后的某种历史褶皱,这就是文学文本中可能蕴含的历史无意识、政治无意识或者社会无意识”。①这段话中使用了“反映”一词,表示您一方面并未否定传统的现实主义“反映论”,但另一方面您所强调的“无意识地反映”也与反映论中的“有意识塑造”拉开了距离。在您眼中,优秀的文学作品“至少”应该对历史褶皱做“无意识的反映”,那么,一个可能有些“刁钻”的问题是,在“至少”之上,更进一步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可否请您举出相关的例子(中外、古今作品皆可)?

吴晓东:传统的现实主义“反映论”永远是有效的,但经典意义上的“镜子论”对于理解文学也永远是初级的,基础的。我欣赏一个西方研究者D.C.米克对“反讽”概念的发挥,他说:反讽的运用,用席勒的话说,是“从非反思向反思的过渡;原来持镜反映自然的艺术,现在也能够持镜反映艺术之镜本身了”。②这种所谓“持镜反映艺术之镜本身”,正是对形式本身的自觉反思。这种反思当然不是“无意识的”。但是另一方面,再高超的文学家所打造的再精致的透镜,也无法全部折射出历史和社会的总体,因为总有一些晦暗之处是作家难以照亮的,总有一些历史褶皱是作家难以打开的。但是,优秀的文学甚至不那么优秀的文学总会不期然地反映出这些历史褶皱,而其中的“无意识的反映”似乎更值得文学研究者琢磨。当然,你“刁钻”的问题中有对文学更高蹈的要求,而证诸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就是用更宏大的文学想象力去穿越历史与现实,以及与现代的总体性正面对决,去揭示出隐形的现实背后的内在逻辑等等。

这方面我乐于以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为例进行讨论。在刘慈欣的小说中,现实不仅是多元,也是多维的,《三体》中所设想的宇宙竟然有十个维度。其中有的维度和另外一些维度之间是永远碰不了面的,或者说对有些人来说现实是隐形的。而刘慈欣借助于科幻形式,获得的是在不同的现实维度中自由穿行的能力,一种总括力,揭示某种总体现实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他的小说的形式世界中才能真正获得,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罗雅琳:您对于左翼文学所持的理解态度,在坚守“文学性”标准的研究者中是比较少见的。您曾批评卞之琳在1940年代创作的小说《山山水水》,认为其中战争语境下的某些诗意话语失之矫情,但似乎未见到您对于更为典型的左翼文学作品的评价。请问您如何理解左翼文学的“文学性”问题?

吴晓东:我们对诗意和诗性的理解可能有个误区,即认为诗性话语就是对世界的诗意的呈现,这个“诗意”与矫情无缘。但诗意的传达其实一直有个“度”和分寸感的问题,否则会被矫情的诗意所伤,诗意和抒情也会伤人的,诗意话语如果失之矫情,就接近了昆德拉所警惕的“媚俗”。

而1980年代重写文学史热潮中的另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左翼文学是匮乏诗意和“文学性”的。1980年代对左翼文学评价不高,艺术性的考量也是一个原因。但是我们今天剧情反转,重新高扬左翼文学的旗帜,似乎也有一种研究倾向,即是往往超越文本的形式中介,直接打起思想性和倾向性的大旗。如果我们纠正了这种左翼文学缺乏艺术性的审美偏见,就会看到有不少左翼作品恰恰是通过文学性的力量才真正打动读者的,从而进一步调动形式中蕴涵的政治的潜能,最终化为历史的动能。

比如我这个学期开设了一门研究生讨论课《现代中国小说经典研读》,每次课讨论一部现代小说,其中的一次课我选择了茅盾的短篇小说《春蚕》。但要不要选择这篇小说让同学们讨论,我一度很犹疑,主要是担心小说中的政治倾向性压倒了文学艺术性,学生们的讨论面向会比较单一。结果恰恰相反,同学们在这篇比较典型的左翼小说中,打开的问题空间更为丰富。比如担任主讲的硕士生林锦情同学就从叙事的角度提出了一个问题,认为茅盾在《春蚕》中蕴涵有革命话语和宏大叙事,却通过老通宝这样一个叙事学意义上“无知的人物”为叙述焦点,而且小说的主要篇幅聚焦的是养蠶的农事活动,虽然展现了人性尊严或历史裂隙,但这种表达方式能够有效向大众传递出茅盾的社会分析和宏伟判断吗?而评议人张晋业同学则认为茅盾对于传统农俗写起来兴致盎然、生气淋漓,能够赋予农村劳动以一种能够引起读者“共情”的美学形式。“而当茅盾带领读者深入地透视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老通宝一同经历纠结焦灼、忽有希望转而落空的心理过程,就让我们意识到:帝国主义、殖民战争、资本主义冲击的不仅仅是农村或乡镇的传统经济体,不仅是传统社会的宗法伦理结构和封建等级阶序,不仅掠夺物产资源、剥削农民的劳动力,它更剥削着/消磨着农民对于劳动生产的真挚热爱、对于土地生灵的真情实感,消解着他们对天地的敬畏之心、与自然的血肉联结,也瓦解着乡民之前淳朴的共同体情感;比起劳动力的剥削,这种对于‘情感结构’的剥削、压榨、改造,或许更为深刻、残酷。”因此,“茅盾用文学所揭示出的这一点,恰恰是政治经济学分析所做不到的。而这就体现了文学、或者小说的一种‘本分’所在,也对于我们理解何谓文学性、小说性打开了更为纵深的视野。”这两位同学都深刻而且独到地触及了左翼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也令我大开眼界。

三  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未来

罗雅琳:《文本的内外》这本书中的很多研究对象都与中国传统有着潜在联系,如郁达夫和废名等人小说中的传统情调、1930年代现代派诗歌中的古典意象、鲁迅关于中国传统的态度等。您似乎格外偏爱这类作品,但在具体评价上,您往往更倾向于强调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相似性止于表面,认为二者在本质上存在着深刻的差异。例如,您提出1930年代现代派诗歌既化古又化欧,但以对于西方诗艺的汲取为主导,还提出郁达夫小说中“东方的颓废美”不仅来自传统的士大夫情绪,更是“西方现代性的装置所生成的结果”。将您的观点与王瑶先生的两篇著名文章《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1956)和《论现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1986)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其中对现代文学性质的判断有着很大的差异。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关系?

吴晓东:中国现代文学是直接吸收西方文学思潮起步的结果,比如新文学的几种体裁,尤其是诗歌、小说和话剧,都是直接借鉴西方文学体式的产物,即使与传统文学关联性最大的散文领域,“五四”时期也直接接受了西方的小品文概念(essay)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如果离开了古典文学的滋养,现代文学也无法达到现有的成就与高度。这都是老生常谈了。而真正具有问题意识的,是我试图关注内化到现代文学形式以及现代诗学中的古典维度,想具体观察古典因素是怎样具体影响了现代作家对文体的选择、对诗性的传达以及对诗学的塑造的,又是怎样与西方的因素交汇到一起的。以废名为例,废名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他的小说,比如《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都内涵了最为中国古典的美学因子。但是《桥》所蕴含的真正的原创性,恰恰是用古典文学传统无法解释的,也是用废名所受到的西方文学比如象征主义、波德莱尔以及莎士比亚的影响难以说明的。我最欣赏的是朱光潜对《桥》的评价,他把《桥》称为“破天荒”的作品,“它表面似有旧文章的气息,而中国以前实未曾有过这种文章。它丢开一切浮面的事态与粗浅的逻辑而直没入心灵深处,颇类似普鲁斯特与伍而夫夫人,而实在这些近代小说家对于废名先生到现在都还是陌生的。《桥》有所脱化却无所依傍,它的体裁和风格都不愧为废名先生的特创。”③所以这才是我们激赏的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关系,即在吸纳传统的过程中,真正创造“中国以前实未曾有过的文章”。

罗雅琳:不同于您研究的其他作家如张爱玲、沈从文、废名、卞之琳,郁达夫好像在现代文学研究界的热度一直比较低。但似乎您却十分看重郁达夫,不仅写作过多篇以郁达夫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更以之为例论述现代中国“审美主体的创生”。请问您为什么选择郁达夫?为什么关于郁达夫的研究热度一直不高?

吴晓东:其实郁达夫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标本。在新时期伊始中国学界的研究成果中,鲁迅之外,郁达夫的研究成绩也有目共睹,如许子东的《郁达夫新论》,这使他在青年一代学者中最早成名。当时学界关于“现代抒情小说”的范畴,也主要是基于郁达夫的创作而提出的。尽管如此,郁达夫仍有很多可以进一步阐释的空间。比如柄谷行人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一书带来风景研究热的时候,我们就发现郁达夫正处于中国现代“风景的发现”的“现场”,他在小说和散文中塑造的风景,具有中国现代自己的独异性。“五四”时期的小说,也是鲁迅之外,郁达夫的成就最高,而我认为从现代主体生成的角度考察,郁达夫可以说塑造了典型的现代审美主体,考察他的小说中现代主体与审美形式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具体辨识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和“文学性”究竟是什么。此外,论述现代中国“审美主体的创生”,郭沫若和鲁迅这两个同样留学日本的作家也很关键。

罗雅琳:您似乎偏爱“远景”一词。在《文本的内外》这本书中,“远景”出现了26次。此外,根据我的粗略统计,您曾在三十多篇文章中使用了“远景”一词。其中涉及到对于一些思想资源的借鉴,如里尔克《预感》中“我像一面旗帜为远景所包圍”的诗句,再如阿多诺关于资本主义时代使小说丧失了“内在远景”的观点。您从现代派诗歌中发掘出“辽远的国土”这一核心意象,似乎也与您对于“远景”的持续关注有关。能否书写和展望“远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您对一部文学作品的判断标准。请问您对于这一词语的使用是否有自觉的层面?“远景”为何对您而言如此重要?

吴晓东:你的观察很敏锐。关于“远景”的范畴,真正影响我的是中译本《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中的两篇文章,一是《历史小说中新人道主义发展的远景》,二是《关于文学中的远景问题》。后一篇文章中卢卡契称他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看到了一个具有深刻历史性和惊人的艺术性的对远景所创造出来的形式”,④卢卡契的意思是,如果一部文学作品缺乏远景,也就是匮乏了乌托邦的维度。而文学在本质上就是乌托邦,我觉得关于文学没有比“文学是乌托邦”更理想的概括了。我之所以看重“文学性”,也正因为它所内涵的乌托邦的属性,一种未来性。纪德就说过一句很不错的警句:“艺术品像一个果子,它蕴藏着整个未来。”曾任大英博物馆东方绘画馆馆长的英国诗人比尼恩在《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一书中说:“人类的经验告诉我们,最宝贵、最持久的艺术品并不是某些人称之为最纯粹的东西,而是最充分地体现出人的精神中的种种愿望、喜悦以及烦恼的艺术品。”⑤这种最宝贵、最持久的艺术品,就与人类未来的远景有关。因此,远景问题既事关人类的未来愿景,也与文学视景,或者说,与我对文学性的理解有比较直接的关联性。

罗雅琳:早些年间,您的研究兴趣集中于1930年代文学,但近年来您渐渐将研究重心转向1940年代。您认为1940年代文学的核心魅力何在?相关的学术生长点又在哪里?

吴晓东:对1940年代文学的关注,其实最早与钱理群师的影响有关。他在1996年开设了一门研究生讨论课“1940年代小说研究”,后来的讨论稿整理成很有影响的一本书:《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每次课大家讨论一篇1940年代的小说。当时我已经留校成了“青椒”,也全程跟随钱老师上了这门课。后来我带领研究生以读书会的方式集中讨论的,也是1940年代的小说,前后坚持了十多年,同学们都感到1940年代中国作家在小说观念和形式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新探索。其实早在1980年代初,赵园先生就曾关注过1940年代小说的新“突破”:“把文学真正作为文学来研究,你会发现,现代文学正是在四十年代,出现了自我突破的契机。这契机自然首先是由创作着的个体显示的。相当一批作家,在小说艺术上实现了对于自己的超越。”“比如钱钟书的《围城》、萧红的《呼兰河传》、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以及评价更歧异的徐訏的《风萧萧》,张爱玲写于沦陷区的那一批短篇。作为特殊的风格现象,我还想到了师陀的《结婚》《马兰》,上述作品即使不能称‘奇书’,也足称‘精品’。至少在创作者个人的文学生涯中,像是一种奇迹。”⑥赵园所谓的“奇迹”还在钱钟书的《围城》《人·兽·鬼》,冯至的《伍子胥》,萧红的《呼兰河传》《马伯乐》,师陀的《结婚》《马兰》《果园城记》,沈从文的《长河》《雪晴》,丁玲的《在医院中》,卞之琳的《山山水水》,汪曾祺的《复仇》《鸡鸭名家》,骆宾基的《混沌》《北望园的春天》等小说中体现出来。一方面,这些小说家创造了各异的文体形式、结构样态,以及彼此不同的美感风格;另一方面,小说家们在战争年代也普遍获得了新的历史经验、文学体验,以及审美认知态度,进而表现为小说叙事模式上的某些共通性。无论是“同”还是“异”,都在一定意义上标志了现代文学达到了某种高峰,其中蕴含的问题意识也极为丰富了。

注释:

①吴晓东:《释放“文学性”的活力——再论“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20年第5期。

②[英]D.C.米克:《论反讽》,周发祥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页。

③孟实(朱光潜):《桥》,《文学杂志》1937年第1卷第3期。

④[匈]乔治·卢卡契:《关于文学中的远景问题》,载《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56页。

⑤[英]劳伦斯·比尼恩:《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孙乃修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1页。

⑥赵园:《骆宾基在四十年代小说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4期。

(作者单位:吴晓东,北京大学中文系;罗雅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周珉佳

文体意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工作的日日多元化,高校教职工也在无形中承受着多方面的影响,社会心态、生活压力、工作环境、自身素养等等,这些都会带到教职工的内部气氛中去,怎样调节与化解成了重中之重。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会,做的就是基层的群众工作,通过文体活动的介入是最行之有效且潜移默化的办法。撰写本文时进行了前期的问卷调查,并且加以数据整理。在有力的数据论证下,就文体活动对教职工内部气氛的影响做了三方面的说明,尤其是第二方面的阐述,将心理学理论的IQ、EQ、AQ等国际理论加以运用与延伸,较为细致的阐述了作者所在团队的理论,进行了概括与总结。

关键词:文体活动;教职工;内部气氛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随之增加,社会工作日益多元化,带来了部分人们心理压力感增大的感觉,社会心态也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不平衡、困惑、矛盾、浮躁、焦虑、急于求成等现象的发生。这些现象的给工作及工作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十分激进的,将时时刻刻影响工作着的情绪。作为首都高校的一名教职员工,这些情绪将不经意的带到课堂教学和职工工作中去,影响学校的内部气氛和工作环境。

气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气氛可以产生相应的作用。内部气氛是指弥漫在空间中的能够影响人们行为过程的心理因素总和。这些心理因素包括:紧张、兴奋、沮丧、恐惧、期待、高兴、热烈、冷漠、积极、消极、肯定、否定、怀疑、信任、尊敬、鄙视等。很多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内部气氛达到改善人们行为进程和结果的目的。

在高校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文体活动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高校文化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团结教职工、凝聚团队力量、增强院校精神、丰富并促进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如何开展大家喜爱的文体活动便是基层工会组织的重要工作,也是基层工会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高校文体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的在于调节教职工内部气氛。

文体活动大致分为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包括合唱、舞蹈、摄影、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等很多项目。根据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教职工的专业特长,我院的文体活动大致分为羽毛球、舞蹈、合唱、摄影几大类。

一、工会组织紧密围绕企业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工会活动,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适合教职工需求的文体活动。

如:2011年,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之教职工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红歌赛、“健康你我.快乐同行”广院教职工运动会;2012年,校教职工运动会开幕式汇演、广院教职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长走活动、广院厨艺大赛选拔等。

学院于2012年年底,由校工会主席付晨光老师剪彩,在昌平校区正式成立了教工之家,将乒乓球、台球、动感单车、哑铃等健身器材配备齐全,为昌平校区的教职员工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文体活动设施。

2013年,广院举办了新春文体团拜会、庆三八女性健康讲座、羽毛球选拔赛、教职工摄影作品展;2014年,迎新春文体联谊、广场舞创意征集活动等。

这些豐富多彩、创意独特的文艺活动都是紧密围绕高校文化方向的。既让教职员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又符合高校文化视野、增强高校文化氛围,而且很好的调节了教职工的内部工作学习生活气氛。这是工会为院校承担的一项一举多得的高校事业,应该也值得长期发展、合理运营。

二、文体活动对教职工3Q的推进,以及对构建内部气氛的影响

1、文体活动的开展需要教职工的积极参与,而积极的前提就是开展的问题活动本身具有群众性、参与性、社会性,总而言之是培养高校教职工的应用型气氛。

北京联合大学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办应用型的大学,培养应用性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职工自身就是承载应用性学识的载体。而应用性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更多的是素质的提高与提升,这就对工会的活动本身提出了更高更实际的要求,职工文体活动不仅要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更要结合各院校系的专业特点全盘考虑,既要有特色又要达到提高教职工综合素质的目的,力求一举多得,且融洽教职工内部气氛。

教职工队伍是具有社会性,每个人都是高校的一分子,若要顺利完成工作必然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而这个顺利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际关系的好坏。在教职工得文体活动本身是具有群众性的,参与者挥汗如雨,奋力拼搏,组织者出谋划策,齐心协力,观众们相互鼓励,共担荣辱,教职工的凝聚力就在“玩儿”中得到提升。各级领导和教职工在轻松、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得到了交流沟通,增强了联系;同事之间的一些不和谐首先在感性层面上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与自主性的调节,能够主动促进高校教职工的内部气氛。

2、文体活动能够有利的提高教职工“修身”,从而促进高校的整体素质水平,培养高校教职工的IQ气氛。

IQ是英文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缩写,意为智力商数,简称智商。它是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最早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L.W.Stenrn)提出,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制订“斯坦福--比量表”中引用IQ,并加以改进。主要是指:专业知识、逻辑思考能力、学习能力,这是职场工作者不可或缺的能力。有专家统计,尤其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个人当前具备的能力,经过两三年就会有相当的折损,因此不断学习的能力是格外重要的。

“修身”源于儒家的理论。在我国现代教育学术史论中提出的“素质水平提升”的根源。素质水平的提升说到底就是用文化打好做人的基础。作为高校教职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就是素质教育工作,因此,教职工修身的提升是相当重要的事情,是非功利的事情。“修身”展开于“己一人”的人际互动之中。这句话本身就是矛盾而统一的立论,“己一人”指的是:修身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人际互动指的是:一个人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儒家这一理论明确的警醒人们,修身看似是个人的行为,但实际上是能够影响人际整体的行为。由此可见“修身”的重要性,只有教职工个人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才会提高,一所高校的整体水平与素质才有可能提升。

文体活动大致分为两类: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职工的文化素养,体育活动则提高了职工的身体素质。北京联合大学工会把群众性职工文体活动和联大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节课余时间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职工文体活动,逐步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者的需求。全校教职工的个性和文体特长在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中充分的得到了体现和发挥,在工会文体活动中求知、求美、求乐,在活动中增强继续教育,受到启迪。同时,教职工文体活动也为院校的发展增加了新鲜的活力。

3、文体活动的多样性开展有利于教职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发挥凝聚力,萌发进取精神、增强校院校的集体凝聚力,融洽高校教职工的EQ气氛。

EQ是英文Emotion Quotient的缩写,简称情商。是一种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指数,是一个人的情绪智商,或者说是情绪智慧;是人的乐观与悲观,急躁遇冷静,大胆与恐惧,沉思与直觉等情绪反应的程度。有美国心理学家彼德.萨洛维于1991年创立。主要是看一个人对于工作与生命是否充满热情,是否是个有同情心与敏感度的人,同时还要看是否能够与他人相互信任,相互激发潜能。情感智商包含了自制力、热忱度、坚持度,以及自我驱动能力、自我调控起能力、自我鞭策能力等。

工会举办的职工文体活动就是希望倡导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开展目的具有统一性、动作具有协调性、整体具有合作性、信息具有沟通性的文体活动,其宗旨就在于让参与活动的教职员工在活动过程中摒弃个人意识、走出个人思维范畴,达成集体共识、走进集体主义观念。通过文体活动,使参与者自觉地抛开以往的情感纠纷,减少教职员工之间的摩擦,缓解矛盾,增进信赖,从而对教职工之间的密切合作拉近距离,潜移默化地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活动时的团体成员一起为集体的榮誉取得而共同努力,增强了广大教职员工的集体向心力。在自觉不自觉的充满情感交流的氛围中,融洽教职工的内部关系,化解双方隐藏已久的“心结”,激发教职员工的集体荣誉感,使人际关系朝着积极向上的团结、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学校事业与教职员工个人事业的共同发展,为构建高校教职员工内部和谐气氛起到良好的融合作用。

4、文体活动的积极开展有助于党群关系的沟通、是干群关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增进教职工的AQ气氛。

AQ是来自英文Adversity Quotient全称是逆境智商指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是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它强调一个人的毅力魄力与耐力,面对逆境是否有正面积极的心态,面临困难是否不轻易放弃。职业专家认为,AQ不只是衡量一个人工作挫折的能力,它还是衡量一个人超越任何挫折的能力。

工会开展文体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密切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为群体间的关系建立联系的桥梁。在工作中,有群众就会有领导,这是必然的现象,也是不可逆转的定律。因为工作造成的成就感与挫败感都是一名教职员工所不可避免的问题。工会组织的文体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平等性,使参与者以相对平等身份互相交往。在这些活动中,领导们也是以个体身份来参加文体活动的,往往能被大多数团体成员认同,并且认为是对群体活动的支持,同时是对大家一种巨大的鼓励。因此,是增强、沟通领导者与群众情感的极好机会。

领导们在文体活动中,可以了解教职工们的真实感受、对院校的真正看法和自我观点。同样,教职工可以借文体活动这个平台,向领导们吐露真言、进谏创意。转变工作中遇到的困境,调整工作中的挫折问题,找到遭遇困难的解决办法。

三、开展“以人为本”的文体活动,让教职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院教职工参加院校组织的文体活动以及对教职工身体健康产生的后效应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1.文体活动的开展深受全体教工的喜爱,但是活动项目和种类不全面,针对性不强。2.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主要内容和方向有唱歌、舞蹈、音乐鉴赏、乒乓球、羽毛球、棋类、长走、游园等。3.希望院校领导能对开展文体活动提供支持,人力、物力、资金等。4.教职工对健康的科普知识和实质方法非常欠缺,希望有相关讲座能够学习。这对深入的调研对开展“以人为本”的文体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践证明,文体活动对教职工内部气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影响不仅仅是一时的效果,而是具有长久性影响的。对于一所高校,小到各个系部,大到整个学校都应该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文体活动。文体活动作为高校一项重要的工作,由浅入深、由外及里的在院校文化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通过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种文体活动,有力地宣传了院校文化精神,增强了教职工体质与素质,人文生活环境与内部气氛都得到了改善,使教职工拥有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心态与体魄,与其他物质、精神文化共同构建了优秀、高效、长足发展的高校的厚德载物文化理念,促进了教职工的健康发展,使院校各项工作顺利地开展。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文体活动的开展要在教职工中继续解放思想、开阔思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作用,为教职工的内部气氛调节发挥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企业文体活动策划与实施手册》常桦主编.工人出版社.2008年

[2]《打造和谐企业文化提升员工职业素养》杨鼎家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年

[3]《工会文体活动在企业文化管理中的作用》张建祯.《经营管理者》.2013年

[4]《试论企业工会加强文体工作的意义》武丽珍.《办公室业务》.2013年

文体意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从美学角度看,秘书的职责是创造美学价值,秘书需要具备相应的美学及修养。本文从美学修养的概念出发,论述美学修养的重要性,探索提高当代秘书美学修养的路径。

关键词: 秘書 美学 修养

一、引言

自“美学修养”一词出现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诸多相关研究和探讨。关于秘书美学修养的研究,在于将美学修养应用于秘书这个特殊职业之上,各学者的研究给秘书职业者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和借鉴,以至于秘书在工作岗位中更游刃有余。首先在国内,各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秘书的美学修养,为理论和实战研究做出重要的贡献。例如陶榕、赵宗乙的《秘书工作主体的美学审视》、丁红,马维娟的《论现代秘书的美学修养》、周明辰的《秘书审美意识浅议》一文,等等,关于这个方面的探索成果数量较多,内容较广,意义较深远。其次,作为企业的发展文化,他们有高层次严格的追求,希望秘书在工作过程中有着过于成熟的审美观。美学修养的形成对秘书工作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这些研究对当代秘书美学修养的养成提供了借鉴的价值。

二、美学修养的重要性

美学修养属于个人素养和能力,快速分辨出事物美的能力。各行各业都根据其职业规则和职业素养形成相应的美学修养,这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职业职能,秘书应该具备相应的素养并且能协助上下级运用到工作和接待中,使工作高效率地完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体现自己的专业能力,丰富自己的内涵和底蕴。例如,秘书工作的美学修养包括内在气质美、语言艺术美、工作艺术美、外在形象美、人格艺术美。这五个方面能够共同促进秘书在工作过程中相互依存的美学依据,美学修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不仅是个人素养的提升,还能塑造整体的形象,有利于形成强大的社会和民族的内在凝聚力,为世界创造美。

三、提高当代秘书美学修养的路径

(一)博览群书,提高文学素养和品质修养。

阅读书籍是丰富知识,增加阅历,改善自身精神风貌的绝佳途径。阅读图书可以提高秘书独立思考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在长时间的积累下,逐步形成优秀的文学素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品质修养,对秘书的听说艺术美、外在形象美、内在气质美、工作艺术美、人格艺术美等皆有裨益,有利于秘书美学修养的提高。注重提高秘书人员的文学修养,并且深入了解社会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扩大阅读面,了解各行各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与人沟通技巧和能力,不断积累更新职业职场技能。无论书写任何种类的文章,都必须查阅大量资料,了解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保障文章内容的有效性和学术性。现代秘书人员不仅要秉承过去秘书的严谨态度、规范的工作风格,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探索。

(二)积极进取,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刻苦钻研以此提高秘书职业道德素养是秘书充分提高秘书美学修养的第二条路径。秘书必须在平时工作环境下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和知难而上的精神,努力完善自我,在工作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通晓职业规范,谨守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并以谦虚的态度积极向优秀的秘书模范学习,在坚守职业道德品质的过程中提升听说艺术美、外在形象美、内在气质美、工作艺术美和人格艺术美。

秘书职业道德修养要求秘书拥有良好的自觉性,一个有着自觉性的秘书能够自觉地通过学习培养职业操守、专业度等,同时明确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然后形成秘书职业的正确人生与价值观。由于大多数秘书的工作是一些烦琐的幕后工作,因此周围环境的影响会使秘书人员本身的价值观受到改变。社会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做好自己永远不会错。例如,在利益面前,保持原有的自身价值观与人生观,学会拒绝,不要羡慕更不要贪小便宜。因此,秘书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做好分内工作。

秘书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兢兢业业、诚诚恳恳,全面反映工作内容,做到真实不虚假,不妄言不两舌不做花架子,帮助领导看清事件真相,认真缕清工作发展和状态变化。在现代秘书工作中,秘书不再是一味地盲从,培养实事求是的勇气及坚持原则的精神。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例如,基本的专业知识及熟练掌握秘书相关其他专业技能与知识,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各项业务能力,树立高效的时效观念,协调好信息观念,做好决策参谋工作,更要在工作中努力向前辈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及工作能力,以此提高价值,成为身上的闪光点。

(三)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增强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必要途径是欣赏艺术作品。基本审美能力是美学修养的基础条件,欣赏艺术作品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绝佳途径,欣赏艺术作品,或音乐作品潜移默化的熏陶,或美术作品的悉心鉴赏,或电影作品的激情观赏,秘书能感受到自己的审美细胞正在被召唤,而自己也朝着美的方向努力,这些都是培养审美能力的渠道。秘书以独特的感受能力融入对美的理解和期待,做出审美评价,并将之与自身秘书工作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逐步培养审美能力,更加注重听说艺术美、外在形象美、内在气质美、工作艺术美、人格艺术美等各项美学修养的提高。

1.信息处理美。秘书面对复杂的、包罗万象的各种数据信息时,绝对不能杂乱地交给领导当作后续决策参谋信息。需要他们通过自身的审美观念对工作信息进行比较、挑选、鉴别并做最后的综合处理,帮助领导确定审美导向,追求审美能力,达到优化决策参谋上的成功。

2.决策优化美。审美创造力可以通过对目标优化而体现,在审美活动中,对工作中的缺陷进行检查。秘书在工作中的主要功利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突出表现,体现在对领导决策需要提供的服务价值。秘书在工作中首先要帮助领导发现实际现象与理论现象之间的问题,主动以领导意图为出发点,提前做好调查、研究,并制订若干个较为完善的决策方案。在这一过程中,秘书审美能力始终在工作过程中表现着,以促进审美目标的实现。

3.语言说写美。准确而优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是秘书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一篇字字珠玉的好文案能给秘书带来成就感。秘书在长期工作中,应當有着一定的审美标准,保证公文的简洁、准确、朴实,还要保证公文的生动、规范、正确及字迹工整。良好的口才、幽默甜美的语调不仅能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而且让对方心情愉悦、细细品味。

(四)在实践中贯彻审美意识,形成良好的美学修养。

在实践中培养和贯彻审美意识是任何一项工作形成美学修养的必经之路。在实践中贯彻审美意识,形成良好的美学修养是秘书提高美学修养的第四条路径。实践中的审美意识需要秘书在听说、外在形象、内在气质、工作艺术、人格艺术等各项工作中都融入自身的审美创造思想,并与时俱进,充分吸收专业的思想和知识,在长期有意识的前提下培养和形成良好独特的个人美学修养。

1.以装饰提高仪表美。自然人以服装、化妆及所处的周围环境为衬托,表现人的气质、内涵、性格及修养。秘书工作者通过适当的搭配和穿着展现更好的工作状态。另外,秘书的穿衣风格要配合适当的场合,还要和领导保持一致,坚决不能奇装异服或另类,适宜淡妆头发整洁干净,不佩戴夸张的首饰,更不能一味地追赶时尚。秘书的装扮简单意义上来说,是整体形象给人以亲切、淡雅的感觉,在什么场合就化适合的妆容,例如,可以佩戴简易的耳环及手链等,起到点缀的作用,也是对他人尊重的体现。另一方面,秘书既是领导的影子,又是企业的门面,因此秘书的装饰不仅要给人大方的感觉,更要让他人持重,达到画龙点睛之效。

2.以自身提高内在美。在通过装饰加强秘书的外在美的同时,内在美也是相当重要的。秘书在工作中要树立良好的、正确的理想,尽管工作内容有些枯燥无味,但秘书如果能够将自身奋斗目标与工作内容相结合,并努力实现,那么秘书工作就会显得有趣多彩,秘书也会感到生活充实。同时在工作中要明确服务意识,保持头脑清醒,把握好自身的角色作用,遵守职业道德,甘于平凡,诚实守信,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行与道德修养,提高个人美学修养,得到领导与同事的认可。

四、结语

当代秘书美学修养的提高需要从语言艺术美、外在形象美、工作艺术美、内在气质美、人格艺术美五个方面着手,广涉书籍,提高文学素养和品质修养、积极进取,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欣赏艺术作品,培养懂美的能力,在实践中激发和培养,形成良好的美学修养。

秘书技能不是看看就会的,要在长期磨炼中探索和学习。对于秘书的美学修养进行研究,对现今秘书工作者具有启示性意义,并能促进秘书工作的开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树玲.文学修养对秘书工作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0(29):69-109.

[2]邓千流,刘浔.接受美学理念下的秘书学专业教学现状研究[J].吉林教育,2016(2):1-3.

[3]刘浔.接受美学视野下的秘书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3-116.

[4]来玉英.副语言运用在秘书公关口语表述中的美学价值[J].文教资料,200(24):43-45.

[5]周明辰.秘书审美意识浅议[J].秘书之友,1992(Z1):73-75.

[6]来玉英.秘书工作言语表述的基本美学要求[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2(3):92-95.

[7]杨俊,郭青林.秘书工作的美学原则[J].秘书,2009(6):3.

[8]张立斌.关于文秘素质的美学思考[J].秘书,2002(10):11-12.

[9]程华芳.浅论当代女秘书的美学修养——以女性正面形象塑造为视角[J].商情,2012(4):168.

[10]莫函蓓.浅谈当代女性的美学修养——以当代女秘书为例[J].读写算,2014(2):364-365.

[11]丁红,马维娟.论现代秘书的美学修养[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45-348.

[12]王婷.论职业秘书的气质培养与塑造[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3(2):93-96.

[13]谭泽媛.优秀秘书洋溢的“美”[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1):208.

文体意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 教学设计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我以及自己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的全部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认识自我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是评价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是健康人格的标志,是自我和谐发展的前提。高职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学会悦纳自我和更好地发展自我对高职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由于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按目前人才评价标准来看,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评价较低,高职学生生源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原因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的自我评价。因此,建立自信心是高职学生的重要一课。这样,高职心理健康课如何做好自我意识单元的教学设计就显得意义重大了。以下笔者从三个方面探讨高职心理健康课自我意识单元的教学设计。

一、要引起学生对自我意识相关问题的重视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务必设计好问题,引发学生重视。比如,在课程开始部分,首先让学生思考、分享认识自我的途径,帮助学生总结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与别人比较、与自己比较等方式认识自己,还可以从别人的评价中、从个人的成就中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途径越多,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越全面、深入。接着让学生回答20个“我是谁”,并由此分析物质我、社会我、精神我,让学生总结对自己的认识是否全面、准确、深入,这时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的一些问题往往就暴露出来,学生会意识到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高度重视。

二、安排好自我意识相关内容的教学步骤

由于自我意识及相关问题非常重要,而要获得学习成效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课时安排必须充分,以3次课为宜。第一次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意识的内涵和认识自我的途径,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觉察自我,更全面、准确、深入地认识自我。第二次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发现并接纳自己的独特性,帮助学生分析影响自己独特性的因素。第三次课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关注自己的正向信息,从而培养自信心。通过3次课,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思考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帮助学生更自信地面对生活。

三、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

1.第一次课

安排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我是谁”,可以先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展示自己,以此引出自我意识的概念。接着,让学生写出20个“我是谁”,帮助学生理清物质的我、社会的我、精神的我,并进一步帮助学生分析怎样使对自我的认识全面、准确、深入,同时发现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个活动“立体我”,可以首先由学生收集来自不同的人对自己评价,然后帮助学生学习扩大公众我与开发潜在我。

2.第二次课

安排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我是独特的”,可以先让学生填写包括自己各方面特性的表格,让学生小组内比较,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接着,让学生完成气质测验,并进行解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己的独特性。第二个活动“这是我的”,可以由学生拿任何一件自己的物品,说说对这一物品满意的方面和不满意的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尽管我们对自己的物品会有所不满,但物品是一个整体,我们无法只留下对它满意之处而剥离对它的不满之处,对于自己也是一样,自己也是一个整体,有优点、有缺点、有优势、有劣势,我们必须接受全部的自己,只有这样,才可能更好地调整和完善自己。

3.第三次课

安排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理想的我”,由学生对比理想的自己与现实的自己,引导学生发现有些部分是经过努力可以改变的,有些部分是很难改变的,改变可改变的部分,接纳不可改变的部分,关注自己的正向感受。这里可以安排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发现关注正向感受的积极作用。第二个活动“我有我优势”,可以先给出“人类个人优势标准”,使学生对优势有更全面、具体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三个优势,再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课程到此还应深入一步,由自我意象实验引出发掘自己优势的意义,并让学生感受认识自己优势后的自信,从而真正欣赏自己。课程最后以歌曲《我真的很不错》进一步加强课程的效果。

四、小结

在整个的课程设计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课上要实效,课下还要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体育意识论文下一篇:生物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