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论文范文

2023-03-07

初三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三;历史教学;课外素材;实效性

历史教材是初三历史教学的核心基础,但是在教材之外还应当尝试更多课外素材,在适当延伸拓展教学内容的同时,为教学目标的合理调整、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提供动力,进而打造更加符合初三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课外素材运用意识,并要在教学实践中大量搜集与合理运用各种素材,尝试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多个方面实现教学创新,打破教学桎梏,基于新课程改革与以生为本理念打造更高水平的优质历史课堂。

一、 课外素材应用于初三历史课程的教学价值

(一)突破教材局限

长期以来,初三历史教学都是围绕教材而展开,局限性较强,相应的教学水平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而合理应用课外素材,则能促使历史教学突破教材局限,从更加多元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和探究历史,让学生能够在教材之外了解和感受历史的重要性,同时促使学生以更加生活化、趣味化的方式看待教材中相对而言较为死板的历史内容。可以说在合理运用课外素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各个层面突破教材局限,以更为创新、有效的方式展开教学,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步提升。

(二)丰富教学趣味

历史教学需要具有趣味性。历史内容虽然足够有趣,但是历史教材内容对初三学生而言则往往显得较为单调、枯燥和死板,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而在灵活运用课外素材的情况下,教师能够从内容、形式等方面展现趣味性素材,从而丰富教学趣味,激发学生兴趣和历史学习、探索主动性,并为学生提供更具趣味性的学习体验,促进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三)降低学习难度

初中历史内容跨度极大,广泛包含古今中外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历史知识,对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往往会出现学生仅对部分感兴趣的历史内容学习效果较佳的情况,严重影响实际教学效果。而在灵活运用各种课外素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全面激发学生对历史内容的兴趣,更能以更为生动、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历史知识,重现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打破对历史知识的刻板印象,以学生更易接受、理解方式降低学习难度。

(四)强化教学实践

对不少初三学生而言,历史之所以难以学好的一大原因在于历史教学缺乏实践性,导致他们只能机械性地对历史知识进行重复记忆,实际学习效率较低,经常会出现学习新的历史知识后就将之前的旧知识忘得差不多的情况。而通过应用课堂素材,教师能够尝试构建各种课堂、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重要历史事件,让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模式下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学习,巩固学生历史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历史教学实践能够引导学生穿越时空,感受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历史事件,进而起到培养学生科学历史观念、深厚历史情感的作用,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 活用课外素材并提升初三历史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准确把握课外素材的选择与运用原则

要想在初三历史教学中活用课外素材,教师应当准确把握相应的素材选择与运用原则,从而指导教学工作有序化、规范化、高效化开展,最大限度发挥课外素材对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作用。首先,需要遵循的原则是素材选取真实化。历史学习之所以令学生感到困难,一大原因便在于学生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生活阅历支撑,对理论化的历史知识理解较为困难,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虚拟感,难以真实体会历史事件中的各种情感。与之对应,教师在选择和运用课外素材时应当尽量选择真实化的素材,避免大量选择虚拟化素材而导致学生情感体验过于肤浅,严重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其次,需要遵循的是精品化。课外素材虽然能够让历史教学更加丰富化、趣味化,也能促进教学質量及效率提升,但教师必须准确意识到历史教学应当以教材为基础,课外素材更多地发挥辅助功能,决不能“喧宾夺主”,否则不但会影响课外素材作用的正常发挥,还会对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影响。例如在进行《古代埃及》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古埃及金字塔主题视频、古埃及神话体系PPT等课外素材的话,虽然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但也会显得过于臃肿,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推进。最后,需要遵循的是趣味化原则。初三历史教学中课外素材的选用往往是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这种补充不仅仅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形式、趣味性等方面。教材内容主要是由文字与图片两种形式呈现,教师便可以大量选用视频、音频等形式的课外素材;教材知识点往往较为理论化,生动性、趣味性不足,教师在选用课外素材时则可以大量应用趣味化素材,尤其要考虑学生兴趣爱好,坚持将课外素材的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性进行有机结合,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

(二)运用乡土历史素材提高教学实效性

乡土历史素材由于本身独特性,往往是初三历史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的课外素材。乡土历史素材与学生成长的乡土环境息息相关,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熟悉感,更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历史情感,对改善教学效果的作用极为明显。教师在运用乡土历史素材时应当掌握正确方法,既要立足于教材并采取巧妙方式联系乡土历史素材,更要充分发挥乡土历史素材优势深化教学,强化教学中的熟悉感,激发学生乡土情怀并以此作为历史情感培养的重要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与感受历史。

例如在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虽然这部分内容是世界历史,但中国作为二战的重要参战国,整个国土都经历过二战的洗礼,相应的乡土历史素材并不缺乏。教师可以提前收集和准备大量的乡土历史素材,包括二战老兵回忆访谈、地方抗战英雄事迹等,以这些素材作为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帮助学生由小见大地理解二战对整个世界带来的影响与破坏,同时以乡土情怀为基础加强对学生抗战情怀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和平理念。

(三)基于历史多媒体教学素材全面优化教学

历史多媒体教学素材能够借助多媒体优势,带给学生更为具体、生动、趣味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以更加简单有效的方式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显著改善教学效果。教师在应用课外素材展开教学时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以更加趣味化的形式展现历史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的兴趣与主动性。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各种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打破时空限制,仿佛亲身参与到一个个历史事件中。这样学生既能充分感受历史事件,摆脱现代观念的影响而正确认知历史事件的发展与意义,强化相应的历史情感;也能基于现代科学历史观对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看待,有助于促使学生形成理性的历史思维。换言之,基于多媒体创设生动情境的教学模式兼顾理性化与感性化,能够带领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历史,同时引导学生以辩证眼光看待历史,避免历史教学的单一化、死板化,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显著改善。

例如在教学《古代日本》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大量历史教学素材,包括文本素材、图像信息、影像资料等,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习俗等各个方面展现了古代日本相关历史内容,并基于这些多媒体资料构建各种生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古代日本的真实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四)活用奇闻轶事信息构建更加生动的历史课堂

奇闻轶事对学生而言具有高度的新鲜感,很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开阔学生视野,更能平添历史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教师构建生动历史课堂的重要素材。教师在搜集课外素材时可以对一些奇闻轶事信息加以关注,考量这些信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既可以选择一些相对而言很少人了解的冷知识作为教学素材,也可以选择一些难以判定真实性的历史信息作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教学素材。不管是哪种信息,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思考与探索,促使学生了解到与教材截然不同的历史内容。

例如在教学《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相关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文字与图片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了公元74年,古罗马国王韦斯巴西安为了解决国库空虚问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付费厕所。这则教材上没有的奇闻轶事,让历史教学变得十分生动有趣,立马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为构建高效率的歷史课堂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鼓励学生基于课外素材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教师在运用课外素材时不仅要向学生展示素材,更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基于课外素材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挖掘与发挥课外素材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搜集、整理、研究、分享课外素材,并在此过程中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能够在顺利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自身历史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罗斯福新政》相关内容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了大量可搜集课外素材的渠道,包括参考资料、互联网、图书馆等,并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鼓励各个小组科学合作,合理分工,共同搜集、整理、研究和运用各种课外素材展开合作学习,而教师则在此过程中发挥指导和点拨作用,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历史学习。

三、 结束语

综上可知,活用课外素材能够为初三历史教学的全方位创新提供有力支持,是新课改背景下值得教师多加尝试与应用的重要教学方式。在实际运用课外素材时,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课外素材选择及运用理念,遵循科学原则,采取合理方法,结合新课标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各种不同类型的素材并基于不同方式展开教学,促进教学效果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吴刚.浅谈利用影视素材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J].读书文摘,2016(19):87.

[2]孟春容.素材性影视资源引人初中历史教学的探索[J].读天下(综合),2017(8):101.

[3]施永丽.素材性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7(31):81.

[4]魏玲霞.浅谈部编本初中历史教学细节素材的运用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249.

[5]郑孟肖.历史教学生活化理念下的现实生活素材开发[J].文理导航,2016(3):187.

[6]梁文.浅谈趣味性教学素材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的作用[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1):103.

作者简介:

赵双阳,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分校。

初三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1 对《中考宝典》的提示,在课本上划出问答题的内容,并要写上问答题的题目 2 认真完成《中考宝典》的题目。想争取优秀成绩的同学就自觉完成问答题

二、关于上课

1预备钟响后,各同学要迅速回座位并安静下来。由科代表组织读书、背书。参照《中考宝典》上的考点解读去读、去背。注意要循环、反复地背才能记得牢固。

2 不准迟入课室,只能学生等老师上课,不允许学生比老师迟入课室。

3每周小测一次一星期所学考点(利用周六日),要求独立完成,遵守考试纪律。

4 随机抽问或者全班默写上节课的问答题。随机抽问时无关同学不得做提示。否则,按答不出处理。凡是答不出或者默写不过关的要将问答题抄5---10次,必要时还要到老师处补背书。 5 上课期间要服从老师的指挥,做好笔记,该开口就开口,该记笔记就记笔记。不能做影响老师讲课、同学听课的行为。

三、关于作业

1 书写整洁、端正,格式规范。

①凡是问答题要分点列出,并且各点的数字符号必须对齐,要达到卷面美观。否则,做到令老师满意为止。

②凡是选择题要将答案写在题号的左边,要方便老师及时批改和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2 依时缴交。必须在第一节上课前交给老师。组长、课代表绝不能因为个别同学迟交作业而延误了全班交作业的时间。

3 对缺交作业的同学,科代表在花名册上做好记录,必要时会反馈给家长。

四、关于课后复习

1按照关于作业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

2 背熟当天、当周的所有问答题,做到知识点要天天清、周周清,不能留手尾到下一天、下一周。

3 温习当天、当周做错的题目,注意反思错误的原因。

4 温习当天、当周老师评讲过的题目,熟悉每类基本题型的基本答题方法。

五、关于早读

由科代表组织读书、背书。参照《中考宝典》和复习提纲的问答题去读、去背。注意要循环、反复地背才能记得牢固。

六、关于测验

1每星期单元测验一次。(50分)

2 老师将根据试卷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成绩不理想的同学组织补测或者抄书、背书。

初三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一、明确指导思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德、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面向全体性。复习阶段时间短、任务重。在此阶段要处理好全体与部分的关系,既要推动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又要照顾到部分学生,使他们更加出类拔萃。坚持面向全体,就是体现我校的办学理念,就是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2、强调复习的全面性。初中阶段时间跨度长,内容多。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数学复习好,突出的一点就是注意复习要全面。认真梳理知识体系,分清重点,合理分配时间;注意知识间的渗透,以点牵线,以线成面,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注重计划性。制订详细的计划,在复习阶段处理好三个阶段(即章节、专题、综合)、几何与代数、课堂与练习、基础与能力、基础与创新等方面的关系,按部就班、循环渐进。

4、强调能力性。在系统复习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实践与创新的能力。

5、注意学科间的渗透,体现应用性和时代性。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选题要精练,要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选题尽量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和时代性,避免题海战。

三、方法和措施

1、认真学习大纲和考纲,统一认识。

认真学习大纲和考纲,特别是苏州市有关中考的精神和中考说明,梳理清楚知识点,把握准应知应会。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哪些方面有待整合提高,教师对要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2、循序渐进,系统复习

初三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我们的想法是:将整个复习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系统复习。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近几年的中考题安排了较大比例(70%以上)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变能力。具体做法是:①结合苏州市教研室编写的自测丛书,对各章节按《数与式》、《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函数》《概率及统计初步》、《几何基本概念和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这几个单元进行系统复习。此单元复习主要进行查漏补缺,不留任何盲点,强化巩固重要的、易错的知识点,努力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规律。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①应用型问题:2004年应用类的试题仍将是热点,且题型背景将更加丰富多彩。市场经济、人文社会、环境保护、学科交融、方案设计、操作决策;②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6)几代综合题(数行结合)(7)图形与证明(8)填空题训练(9)选择题训练(10)中考新题型。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本阶段从5月27日~6月10日,约15天左右)

第四阶段:模拟练习 回味练习

从模拟试卷中精选十份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在中考的前一周,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分八块编成回味练习,扫清盲点。

3、加强教学研究,发挥群体优势

(1)对各单元重点部分进行重点备课,相互切磋,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2)努力寻求高质量的复习方法,随时小范围的调整,提高复习效率。

(3 )研讨复习模式,认真上课

复习模式 :

①构造知识网络:把本节课所要复习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知识的整体结构,然后把这些知识纳入基础训练中,由学生独立完成后,并进行点评。

②例题分析:根据本课的内容,精心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题,经过教师的启发、点拨、解题规律、解题的技巧,努力采用题组的方式,对课本例题进行整合、拓展和提高,力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③课内练习:把所讲例题进行变式、拓宽,以"疑为主轴,练为主线"的原则,疑难问题中的关键,由学生讨论,老师点拨;切不可以讲而取而代之。并重视运算的正确性和解题的规范性。

④布置作业;设置时要有针对性,有较明显的梯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分必做题和拓展提高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老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评讲,不留隐患。

⑤对复习课的模式进行充实提高,加强研讨,并总结写成经验文章。

初三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本学期初中历史教研组要在校长室、教务处的领导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切实抓好新课程改革和会考复习两项工作,创造性地完成本学期的各项教科研工作。

二、目标和任务

1、着眼新课改,继续加强对新课程改革方面的深入研究。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研究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用新的理念打造新的课堂,用新的思想塑造新的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课改心得和体会,将新课改和课堂教学新模式结合起来,形成有本教研组特色的教学模式。

2、切实抓好初三年级的复习迎考工作。

初三历史备课组要依据《会考纲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复习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组织复习。摸清中考的命题方向和趋势,选取典型试题,加强训练。复习时必须以课本为中心,以提高课堂复习效率为目标。切实夯实基础,第一轮的复习时间要长一些,步子迈得要小一点,练得要扎实一点。同时注意处理好纲内与纲外、讲与练、课改与非课改等几组关系。力争中考历史成绩能有新的提高。

3、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课组成员的整体水平。

各备课组认真落实学校对集体备课的相关要求,做到“四落实”中、“五备”和“四统一”,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要加强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促进各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初三复习课更加规范化。

4、认真组织好“一课三上”和“三课一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按照校长室和教务处的统一部署,本学期开始,学校实行“三课一上”和“一课三上”制度。历史教研组要领会学校的意图,切实搞好这项工作。确定好上课人员名单,鼓励教师多听多评,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并对教学薄弱的教师重点帮扶,群策群力,使其尽快赶上,通过这两项工作,形成组内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

5、搞好教育科研工作,提高历史组教科研水平。

鼓励本组教师结合《教学案例反思》的撰写,对课堂所教、所学、所感、所思进行总结和提升。鼓励教师多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论文的评比和优质课的评选,并为每位教师提供相关方面的帮助。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推动教研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1、继续加强新课程教学培训。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点;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认清目标,更

合理地把握标高;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认识规律,更新教法与学法。

2、以高效、学活、牢记为宗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一些适应本地实际的课型,着重构建活动式、探究式、合作式、学案式等课型,革除死记硬背填充式的费时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精讲、熟读、巧练、深评的课堂模式,使历史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让历史课易学易懂,成效明显。

3、大力开展视频、网络教学教研活动,以彭场一中为试点,集中全市教师智慧,循序渐进,整合出全套教材的历史教学课件,帮助全体教师提高教学水准。

初三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基本情况

本次历史考试成绩,总分60分,前30名平均分为:7班49.0

4、

8班42.

28、9班46.7

3、 10班47.82,平均分8班和其他班级差距较大,个人成绩最高分60分,总体来看,考出了学生的水平。

二、试题分析

本次历史试题总的来说综合性强,知识的涵盖面广,难易程度适中,题型也较全面,分为选择题、填空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题,做到了与中考题型相吻合,试题灵活,能考出学生的水平,是一份成功的阶段性试题。

三、试卷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学生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有

3、

15、

18、23几个试题。第15小题,试题考察的是三角贸易航程中转运黑人重要的一环,学生答题失误是没抓住题中“罪恶”一词。第18小题失误是没抓住“主要”一词,导致出错。第23小题,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学生出错是没抓住题中体现的重要的时间。

(二)填空题

2题时间不准确,应答到几月几日,3题、4题失误是字写错。

(三)材料分析题

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是1小题中的(4),评价不全面;2小题中的(2)、(3)路线认识不清。

(四)综合探究题

出错的试题及原因:第1小题,(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处死的国王为查理一世和路易十六,学生答颠倒,(4)为什么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学生答了一点,忘了另一点,答案不全。第2小题,(1)第二问是让答工业革命是近代社会确立的标志的原因,不是答工业革命的影响,(3)第二问工人运动的进步性是什么?学生对宪章运动工人的要求理解不透。

四、采取措施

1.夯实基础知识,狠抓基本技能。

对于最基本的知识,一定要重点落实,让学生掌握准确无误。就学生答卷的总体情况来看,选择题是失分较高的题,满分和高分的试卷很少,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还是要突出注重对基本知识点的落实,进而提高基本技能。

2.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掌握与活用,注重以小专题纵横向整理归纳知识。

学习的第一阶段要着重把握主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与其他历史事件的联系,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体系。建议以精读课本、背诵检查为主。第二阶段的小专题知识归纳复习,老师指导学生精选专题进行归纳练习,学会围绕主干知识设置专题,学会如何进行专题归纳。第三阶段可以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复习,着重加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3.加强材料处理与材料题的训练

强化“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观念和基本方法。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对材料中出现的新的观点的敏感性,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4.要重视读图、识图、填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掌握好基本的课本图;注意读图、析图的思路、方法和步骤。以图读史,以图讲史,建立紧密的图文联系,进而挖掘课本图的隐性知识。

5.应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性训练。

①认真审题、避免出现答错题;

②规范答题、提高得分率,要求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段落化。

③加强针对性的练习。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训练,着重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方法、掌握规律,也应训练文字表达的简洁、正确与准确。

6.加强比较教学,尤其是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与比较。

上一篇:历史本科论文下一篇:中国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