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

2024-03-05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以及教师专业化理念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已引起了学界的重视,相关研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通过主题分析,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七个方面。通过对这七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发现专业发展方式方法及策略模式研究占绝对主体,并且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意研究相对缺乏。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师; 专业发展; 研究主题

[作者简介] 蒋志辉(1979—),男,湖南永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E-mail:jiangllxy@126.com。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当前,国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然而,现实上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仍然面临巨大的困难,其专业化地位和专业发展之路仍然举步维艰。因此,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期,适时地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进行系统的、深入的总结,对于全面、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以及进行正确、合理的实践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

一、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基本概况

信息技术教师是伴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成长的一类群体。由于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相对较晚,最初关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出现于2001年,此后逐渐繁荣。

通过对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检索的文章进行筛选与整理,在年份这个特征参数上得到如图1所示的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重视。

另外,对所检索的文章进行内容分析,我们初步得出,关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专业发展理念及基本理论、信息技术教师角色地位探讨、职业生存环境及发展现状、专业发展方式方法及策略模式、情意研究、专业知能结构及素质要求、其他相关研究等七个方面。下文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

随着教育信息化在基础教育的渗透与深入,我们相信,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关注将会越来越多,对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也会越来越多。

二、关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

发展的主要研究分析

在对国内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了解到有关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对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综述。

(一)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之理念及基本理论研究

理念及基本理论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基础,对研究的深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创新推广理论、[1]知识管理理论、[2]扎根理论[3]等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相整合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有关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前、职后培养问题也是基础理论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部分学者在积极探索高师院校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方案以及理论问题,如周雄俊、[4]孙沛、[5]刘家彬[6]等人的研究,一部分学者在探讨信息技术教师职后以培训为主要手段的继续教育问题,并积极探索职后教育培训的新思维,如张麦侠、[7]詹青龙、[8]焉凯[9]等人的研究。还有不少学者研究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和理论问题,揭示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建设之间紧密耦合、彼此关联的关系。如我国学者王海燕对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面临的挑战以及自身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教学操作过程等方面的适应性进行了理性的梳理,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10]钟柏昌等人剖析了信息技术教师与课程共同成长的经验与模式,解析了教师与新课程成长的丰富内涵,并提出了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一般模式,如图2所示。[11]

理论研究成绩斐然,我们不可忽视,但在文献的研读与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还相对薄弱,仍然存留尚待深入探讨的一些理论问题,如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范式的转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基本立场等问题仍需要我们努力探索。另外,如何将教育学、心理学的适切的理论成果引进来,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生存环境及发展现状研究

“职业生存环境”这一表述鲜见于文献,然而有关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生存环境却早就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笔者从简表述,教师职业生存环境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包括政策环境、学校氛围、专业发展保障条件等因素。从大环境上看,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生存环境是越来越好,学校的硬件条件和宏观的政策支持,特别是21世纪以来国家制定的一些实施政策和标准,教育部在各种场合都重申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在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这些都对信息技术教师的生存与发展极其有利。然而,在文献的调研和实践的访谈中,笔者却发现,信息技术教师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在文献调研中,有一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边缘化”。学科被人为地划为“非主流学科”,常规课因为学校种种活动而被挪作他用,教师工作繁杂,职称难评,评优评先难,经济待遇普遍较低。[12]也有研究者将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形象地比喻成“圆周运动”。[13]而杭州市瓶窑中学邵志英老师的“表白”更让人深思:自己都不愿意说自己是信息技术教师。一是自己究竟是专职教师还是教辅人员,学校里和计算机有关的事情都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份内工作,而教学工作好像成为了次要工作;另一个是在中学教师队伍中似乎是低人一截。[14]综合已有研究分析,当前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生存环境及发展现状面临着巨大的困境,笔者将之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繁杂,中心工作不明确,兼管学校的多种非教学事务,导致他们成为“勤杂工”;二是待遇偏低,其学科被认为划为副科,而且信息技术教师晋升职称、评优评先处处受阻;三是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来源复杂,专业水平偏低。

(三)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能结构及素质要求研究

在教师专业化及专业发展的研究中,探讨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素质要求一直是个重要的课题。我们要探讨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地位及其专业发展,也必然不能避开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能结构以及专业水平等问题,可以说,专业知识的完善与成熟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地位自我确立的前提,而能力素质是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获得外界认同和支持的、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能力条件。关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具体见表1。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各个学者对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的分类表述不同,但普遍都强调了三类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本体性知识即学科知识,即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如多媒体技术、网络知识、数据管理知识等,这是开展好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提;条件性知识是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师职业的知识要求,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不完全相同,它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能将信息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19]笔者认为,实践性知识就是教师的教学经验,信息技术教师如何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对教学、学生的基本把握的认识。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另外,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也是学者们讨论较多的话题,笔者对文献中有代表性的几个观点列举出来了,如表2所示。为了突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的特殊性,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素质除了一般教师具有的能力之外,一个最突出的能力是运用、加工、解释、评价信息的能力,即我们常说的信息素养,并能在工作和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和解决问题。

(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之情意研究

情意因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转型的一个重要特点。从研究资料来看,近几年对教师专业发展之情意研究急剧增加。信息技术教师的情意特点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研究话题。在这部分研究中,情意研究包括信息技术教师的情绪情感以及意志信念等意义,研究内容关注到了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认同、职业幸福感、课程认同感、职业压力、职业倦怠等。刘斌在其硕士论文中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认同作了深入的研究,指出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认同整体处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职业认同的差异受到教龄以及月收入水平的显著影响。[24]刘永福等人从教师幸福管理的角度,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探讨了目前青海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幸福现状和幸福体验。[25]解月光、郭峰等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认同状况作了调查与分析。研究指出,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认同情况在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多数课程认同内容的项目上,表现出总体偏低的状态,其主要共性问题是:对课程理想认同程度高,对课程文件和课程文本认同程度偏低,对课程实施条件和教学状态认同程度偏低。[26]张兵等人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倦怠作了调查研究与成因分析,他们指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维度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而其成因主要有教师职业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程性质、工作量与工作待遇不一致和个人人格等因素组成。[27]殷宝媛等人的研究为我们构建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信念与其形成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文化环境、教育培训、自我反思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28]

虽然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情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明显不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值得我们探索。

(五)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之角色地位的探讨

信息技术教师的在中小学校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从一开始就广为关注,大家对此讨论极为热烈,讨论中人们也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总体来看,人们认为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和地位还是较为尴尬的,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具有双重定位:一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者,二是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者。[29]在新形势下,理想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定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的重定位问题。许之民等人对此进行了阐述,他们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在“幕前”和“幕后”都要作好定位,演好角色,发挥在信息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教师应成为学科知识的权威、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学生学习的知心伙伴、教师信息素养的直接培训者等。[30]另外,詹青龙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作了定位,他认为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定位是1+1,即一主一副角色,主要角色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副角色是技术支持者,如应用指导或技术维护。[31]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问题,学者和实践者一直也是在摸索中寻找方向。综合以上分析和现实情况,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一方面要定位为教师,需要站好讲台,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另外,当前情况下,信息技术教师也要定位为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能力扩散的助推器,这其中可能会扮演着教辅人员的角色,但这是必须经历的阶段。

(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之方式方法及策略模式研究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如何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与策略模式也是国内研究的重要取向,这也是国内相关研究的主体内容。关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已有众多学者作了相关探讨,也形成了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成果,根据分析梳理,我们可以将其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新方法、新思路,尝试改革培训的结构设计,通过渗入游戏设计等方式来变革培训模式,旨在提高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质量。这种通过培训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国最普遍的途径,也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在这点上,已经形成了大量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理论上,形成了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结构模型和策略模型,[32]形成“点菜式”培训和“参与式”培训模式,[33]在培训中融入游戏元素等策略;[34]实践上,国家层面和省市层面都积极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培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教育部与微软公司合作推广的“携手助学”计划项目,Intel未来教育的培训,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及各个省市举行的上岗培训和职后培训等等。

二是积极探索网络平台等新技术为支撑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重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信息技术不仅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而且也使其面临全新挑战。信息技术在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之重要内容的同时,也正在变革着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方式和手段。关于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国内学者焦建利等人作了详细综述与分析。[35]胡文鹏等人提出依靠博客圈搭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促成学习共同体的形成。[36]缪小龙则提出构建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师集体本课教研模式,这种模式通过网络将一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集中在一起备课评课,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精细打造一个案例,来推动全备课组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37]

三是基于行动—合作的专业发展模式,努力培育与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智慧。这种模式强调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深度学习、团队整体发展、个体积极反思等新内涵,通过学习、对话、反思等途径来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智慧,进而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李伟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行动—合作”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如图3所示。[38]而张克敏和张进良等人则提出从学习、培训、对话、反思、研究和专业意识唤醒等方面来有效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智慧。[39]

取向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四是通过反思、叙事等开展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来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策略。“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而信息技术课程尚属年轻,正在发展、走向成熟,因此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反思、需要研究。可以说,信息技术教师处于最佳的研究位置,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不少学者提出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开展教育叙事研究、行动研究、课例反思研究、课题研究,立足教育实践,注重反思。有代表性的研究如冯伯虎等人提出的课例反思的常用模式:个人反思模式、实验课模式、一课三议模式、基于网络平台的远程合作研究模式。[40]齐宇歆则提出通过行动研究实现信息技术教师职前教育、职中发展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职前教育以“行动研究课程”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职中发展以“合作的反思性教学”促进实践与理论的融合,职后培训以“主题式”培训及培训后管理促进从理论到实践的提升。[41]

五是信息技术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寻求自我成长,实现自我救赎。专业发展说到底还是个体的发展,所有的措施、策略都最终落实到个体上,因此,寻求自我成长,实现自我救赎才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长久之道。华东师范大学王吉庆教授在《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对话”栏目中提到,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怨天尤人是无益的,靠天靠人是等不来的,只有自己救自己。[42]他也希望每位信息技术教师要有志气,培养自己的底气,发展学校中的人气。叶金霞等人指出,由于传统教育模式逐渐遇到挑战,而信息技术学科也是更新极快,作为信息的传递者的信息技术教师不可缺少“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思想。[43]

(七)其他相关研究

其他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工作感悟、教师访谈录及学者建议等内容,也出现了对国外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借鉴,如《美国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对我们的启示》一文中就从“Intel未来教育”和美国其他培训项目中提出六点有益的启示:理论表述要少,要相信教师的理解力;交流多样化,鼓励教师互相学习;要变“记忆考试”为 “能力考查”,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为教师的培训提供“学习支架”;以学生角色体验学习;寓教育理论学习于活动之中。[44]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内容上,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角色地位、职业知能以及专业发展的理论方法、策略模式等作了较多的尝试与探讨,方法上,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齐头并进,相互补充。然而,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意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研究的内容还不够丰富。

三、结论与启示

从以上综述来看,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和结论,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是在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七个研究主题中,专业发展方式方法及策略模式研究占绝对主体。这一点表明绝大部分研究者都在探讨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之路,这是可喜的一点。然而,让人担忧的是,研究者们提出了这么多方式方法、策略模式,却仍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到底还需要什么?在无力改变当前教育环境下,我们还能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什么样的合理思路?这不得不让人深思。我们认为,关键要靠信息技术教师自身因素。只有信息技术教师真正把握住自我发展的机会以及利用好现有的资源,真正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体,他们会比任何一个教师群体都能更好地实现专业发展。

二是研究深度上,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例如,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硕博论文的数量屈指可数,缺少系统研究和深入研究。仅有一篇关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博士学位论文,就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2007届博士研究生詹青龙所作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从现有的这么多研究文献来看,大部分研究限于“蜻蜓点水”式的初步探索,没有深入地探索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矛盾和机制。

三是在研究的内容上,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意研究相对缺乏,急需研究的转型。关于人的发展的问题,一般情况都要经历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因此我们的研究也应体现这一点。关注情意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转型的重要特征,也是以人为本的研究取向的要求。在现有的研究中,这部分研究还非常有限,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四是在研究主体上,我们应更追求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按照目前中国的现状,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来源还存在很大部分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因此在探讨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上,理应也必须与计算机相关专业加强交流与合作。从文献调研看,研究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上,大部分研究主体属于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等,还缺少计算机教育等专业的重视。这对优化信息技术教师的源头质量是很不利的。

五是在研究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探索上,我们应更加关注其与新技术、新理念的结合。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支持,为教师的交流和反思提供帮助,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增添了关于技术及其教育应用能力的新内容。如虚拟学习社区、“教师本位”的专业发展观,为改革传统的专业发展手段——培训的结构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

综合以上分析,在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摆脱传统的研究框架,应从系统观点重新审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前一阶段我们已经从外在的、客观的视角研究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如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定位、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环境等。现今以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研究任务应以信息技术教师的情意研究为重点。在以情意因素为重点的研究框架下,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意结构。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以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普遍了解信息技术教师的情意特征和一般水平,研究分析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情意结构。其次,我们应以系统的观点全面研究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的阻碍因素,突破传统研究框架的单向思维和简单思维。再次,在分析情意结构、阻碍因素的基础上分层次探索多学科综合、多位一体的培养策略,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不能仅靠一个学科、一个研究团体来解决,而是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和合作。最后,将信息技术教师自我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结合起来,寻求统一的发展。当然,本文意在抛砖引玉,仅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框架提出了一点思考,希望引起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玲.创新推广理论与信息技术教师培训[J].中小学电教,2005,(8):7~9.

[2] 张红岩,张新明.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J].中小学电教,2007,(3):16~18.

[3] 黄桂晶,张进宝,罗李.基于“扎根理论”对微软“携手助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现状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5):86~89.

[4] 周雄俊.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培养方案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8,(30):49~50.

[5] 孙沛.对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9,(2):107~109.

[6] 刘家彬,陈渝.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办法的探索与实践[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44~448.

[7] 张麦侠,强雪,刘博.浅谈西部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2):24~26.

[8] 詹青龙,顾小清.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新思维[J].中国电化教育,2007,(7):13~17.

[9] 焉凯,高逢玲.谈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继续教育[J].教育信息化,2004,(10):40~41.

[10] 王海燕.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的适应性探究[J].当代教师教育,2008,(3):89~93.

[11] 钟柏昌,李艺.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09,(5):65~67.

[12] 管志毅.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生存状态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

[13] 金玉祥.信息技术教师的“圆周运动”[J].中小学电教,2007,(7~8):98.

[14] 邵志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问题探析[J].中小学电教,2007,(6):23~25.

[15] 姜春霄,林刚.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刍议[J].中小学电教,2006,(20):11~14.

[16] 陆永来,王珏.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知识困顿[J].现代教育技术,2005,(6):73~76.

[17] [31] [32] 詹青龙.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8] 黄晓军,徐智仕.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能及专业发展途径浅探[J].南昌高专学报,2005,(2):65~68.

[19]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4~112.

[20] 陈梅,李龙.关于信息技术教师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9,(4):91~94.

[21] 姜春霄,林刚.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刍议[J].中小学电教,2006,(20):11~14.

[22] 黄晓军,徐智仕.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能及专业发展途径浅探[J].南昌高专学报,2005,(2):65~68.

[23] 郑珠,侯友.浅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力要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7):153~156.

[24] 刘斌.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5] 刘永福,张成英.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幸福指数的调查[J].中国远程教育,2009,(4):64~67.

[26] 解月光.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认同状况及其归因分析[J].中小学电教,2005,(10):4~7.

[27] 张兵,孙淑晶.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94~96.

[28] 殷宝媛,于纪明.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信念形成因素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5):73~75.

[29] 赵可云,薛庆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定位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1):30~32.

[30] 许之民,许之安.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角色的重定位[J].现代教育技术,2009,(4):42~45.

[33] 沈应兄.改革培训方式,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效果[J].教育技术导刊,2007,(3):41~42.

[34] 袁东斌.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中的游戏设计[J].中小学电教,2007,(6):12~14.

[35] 焦建利,汪晓东,秦丹.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文献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9,(1):18~24.

[36] 胡文鹏,冼伟铨.博客圈学习共同体: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新平台[J].教育技术导刊,2007,(9):17~19.

[37] 缪小龙.网络环境下聚焦备课组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J].双语学习,2007,(10):118~119.

[38] 李伟,王岩.基于“行动—合作”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23):94~96.

[39] 张克敏,张进良.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的培育与提升[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16~18.

[40] 冯伯虎,李艺.课例反思研究:信息技术教师行动研究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6,(9):58~61.

[41] 齐宇歆.以行动研究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J]现代教育技术,2008,(6):43~45.

[42] 王吉庆.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实现自我救赎[J].信息技术教育,2007,(4):22~23.

[43] 叶金霞,李韦.信息技术教师终身学习之途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78~80.

[44] 孟宪凯.美国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对我们的启示[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9):42~43.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新会计准则在资产、负债、权益项目的定义、分类、确认和计量等方面,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比较,存在较多差异,将对其经营和利润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公允价值

2005年8月25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财政部财会[2005]14号),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银行和拟上市银行范围内试行。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由1项会计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的一整套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一、银行业相关会计准则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与旧的会计准则体系相比,新会计准则在理念、内容、准则体系和国际趋同等方面都有较大创新。在39项新会计准则中,与银行业密切相关的主要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这五项准则规范了金融工具的分类和会计核算,对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外币交易和金融资产转移等业务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进行了全面梳理,填补了我国会计标准在这些业务领域的空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按照持有目的将金融工具对应的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对应的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两类,分别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和方法进行核算。第二,对衍生金融工具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从表外转移到表内反映。第三,按照套期性质将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三种,并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第四,按照相关资产风险和报酬的转移程度将金融资产转移区分为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分别处理。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为我国银行业全面推进会计标准国际化,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实现稳健经营提供了重要机遇。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通过规范会计核算,引入风险管理理念等方式对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发挥积极影响,在实现银行业会计信息的国际通用、促进银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推动银行业会计管理的深层次变革、揭示和防范风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良好的社会形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业的影响

(一)对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分类及计量的影响。改变目前按流动性分类的方式,将金融资产按照交易目的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将金融负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两类。同时,计量属性亦相应发生变化,其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及其他金融负债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

(二)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易引发财务的波动性。实施新准则后,将给我国银行业损益确认的标准带来根本性的改变,最显著的就是我国银行业持有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的变化要直接计入损益。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一方面,与历史成本法相比,公允价值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频繁变动将导致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波动性上升。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相关市场的发展还不成熟,市场交易不够活跃,许多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可能会发生人为操纵计量结果的情况。

(三)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将更趋精细化、客观化。新准则要求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是金融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差额。其中,可回收金额通过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原实际利率为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时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这与贷款按五级分类计提减值准备的传统做法明显不同,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减值准备计提额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有关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及新增额是否会发生异动的疑问。因此,实施新准则将对我国银行业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四)对表外核算格局的影响。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彻底改变我国衍生金融工具表外核算的方法,将衍生金融工具放在资产负债表内,以公允价值反映,可以更加容易地评价银行业通过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五)对银行业资本和加权风险资产的影响。一是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频繁变化,增加了银行业资本的波动性。二是衍生金融工具等表外业务纳入表内反映,必将影响加权风险资产。

(六)投资类产品的核算将发生较大变化。在过去的准则下,债券投资基本上分“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个会计科目来核算。根据新准则,这些项目将分成“交易类”、“可供出售”和“持有至到期”三个类别,对于不同的类别,在计价属性上和价值变动计入损益上都有差异,这一变化将直接带来银行业核心系统科目结构和相关核算手续的改变。

(七)对银行业利率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引入公允价值后,银行业会计核算将与复杂的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银行的影响将会通过会计信息反映出来。当市场利率水平变化时,金融工具的重估价值随之产生变化,进而导致银行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波动。因此,公允价值的全面引入要求银行业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具有较强的预见能力,其具体反映为银行业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从风险的角度看,公允价值计价属性的引入,不仅仅是一项会计准则的变化,而且会给银行业风险管理观念、风险控制技术手段带来一次巨大的变革。

(八)对银行业获取市场数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允价值的引入,对银行业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和债券投资类产品的“盯市”要求大大提高,银行业需要实时反映两大类产品公允价值的波动。但目前我国金融产品的交易市场还不是很成熟,尤其是衍生金融产品才刚刚起步,金融产品公允价值的取得将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对银行业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若干建议

新的会计准则,并不仅仅是会计政策的变化,而是涉及了从确认、计量到记录、报告的整个会计过程,将给传统的会计原则、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带来重大改变,对银行业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体系、核心账务系统等带来一系列的改变。因此,银行业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将是一项从观念到实践、从会计科目到核心账务系统升级、从前台操作到后台管理的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才能实现向新准则的顺利过渡。

(一)以公允价值为导向,真实反映损益。重视新旧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和过渡,考虑到公允价值计量涉及的问题复杂,可将公允价值首先用于信息披露,以使银行业在过渡期内更好地积累经验,并创造条件逐步扩大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

(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技术。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探索运用量化模型有效识别、判断、计量和控制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成立新准则课题组,认真研究执行新准则的可行性。课题组成立后,要从整体上抓紧新准则的研究,认真研究新准则及应用指南的内容,并与目前的财会政策、业务管理模式、操作流程等进行差异分析与评估,拟订出具体实施方案。

(四)组织全方位、各层次的培训工作,强化对新准则的学习,提高会计人员和相关业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新准则的实施,无论从系统性、复杂性和技术难度等方面,都对其使用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保证财会部门及业务部门的所有员工都熟悉新准则、会用新准则,就显得非常必要。

(五)明确部门分工,加强部门协调,整合现有的业务管理模式、操作流程。实施新准则需要采集的信息量多,信息涉及的业务面也非常广,大部分信息需要业务部门提供。因此,新准则的执行需要所有员工共同参与、密切配合,按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对历史信息进行采集整理,重新梳理现有的业务管理模式、操作流程,将新准则的要求融入日常业务管理工作中。

(六)建立健全保证新准则体系贯彻实施的配套制度,主要指会计核算制度。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难以适应新准则中所要求的金融资产、负债分类方法,银行业应坚持审慎的会计原则,按照财政部即将出台的新准则应用指南的要求,规范会计核算,从制度上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迎接新准则带来的挑战。

(七)积极开展同业交流。目前,国内同业已有全面实施国际会计准则的先例,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已在香港上市,并已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国内银行业应该积极开展同业交流,了解同业先行者全面实施国际会计准则方面的工作安排和步骤,以及在执行新会计准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从而提高对于新准则的执行能力。

参考文献:

[1]敖焱杰.银行如何满足国际会计准则的核算要求[N].金融时报,2005-10-19.

[2]冷刚.试析《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对拟上市银行的影响[J].金融会计,2006,(1).

[3]王海妹.新会计准则体系下的银行业应对之道[J].金融会计,2006,(6).

(责任编辑:李琳)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院治疗的ICU病人84例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为处于清醒状态, 认知无障碍, 能与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展开本次试验, 且ICU治疗时长均>3 d。该组病例中男39例, 女45例, 年龄21~79岁, 平均年龄 (49.5±9.64) 岁, 随机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 其中参照组中男19例, 女23例, 年龄25~79岁, 平均年龄 (48.3±8.88) 岁, 27例使用有创呼吸机, 15例使用无创呼吸机;观察组中男20例, 女22例, 年龄21~74岁, 平均年龄 (48.9±10.57) 岁, 24例使用有创呼吸机, 18例使用无创呼吸机。

1.2 护理方法

1.2.1 参照组

患者实施常规ICU护理措施, 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治疗性操作的同时应严格遵循医嘱, 并对患者病情变化实施密切观察, 对其进行生活以及心理的双重护理。

1.2.2 观察组

患者则在常规ICU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融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 具体包括: (1) 医护人员的衣着:医护人员应重视对自身着装作严格要求, 科室应提供备用衣服, 确保医护人员随时更换污染衣服, 实时保持着装整洁。 (2) 护理沟通:对于意识清醒, 能够用语言顺利交流的患者可使用语言与之展开深度交流与沟通;而对于因病情进展丧失语言能力或因气管插管等手术护理措施而导致暂时性用语障碍则可辅以手势、动作以及表情等非语言沟通方式与患者展开尽可能深的交流, 应保持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 尽可能地向患者表达出善意,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语言反应以及口型、面部表情等其他反馈。此外对于丧失语言功能的患者还可在提问后为其提供答案选择, 例如在询问患者“这样的体位舒服吗?”, 然后可告知患者可点头表达“是”, 摇头表达“否”, 或眨眼一下表达“是”, 两下则表达“否”。除此之外, 医护人员还可对写字板、卡片、图画之类的工具加以利用, 通过图文并茂与患者展开深层次的非语言沟通;还可与患者握手, 轻抚其肩膀, 给予患者温暖和安慰, 使其心理得到支持, 有利于消除孤独、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除了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外, 还可将各类放松训练方法引入到护理工作中来, 例如可以引导患者多去想一些开心的事情, 有利于消除其紧张心理;还可播放患者喜欢的各类音乐等。 (3) 病房环境:对ICU病房内的环境加以调整, 确保报警音以及仪器所发出的各类声响调至最低, 医护人员应确保病房安静, 切忌大声喧哗, 在就患者病情问题展开交流时应保持低声交谈, 并可在入门侧设置床帘, 为患者提供个人空间, 保护患者隐私。 (4) 患者家属的人文关怀: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沟通的同时还应注意与患者家属展开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首先应构建起和谐的护患关系, 并与患者家属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关系, 若实际情况需要, 则允许患者家属在医护人员陪同下探视ICU病人, 在探视过程中应引导患者家属对患者多做安慰和鼓励, 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期间针对其提出的各种疑问, 护理人员应保持足够耐心, 并一一作详细解答。 (5) 基础护理的加强:针对各项基础护理措施,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 并予以切实落实, 应注意每天对患者实施皮肤、眼部以及口腔部位的护理操作, 并重视患者个人卫生清洁。起床时为患者擦脸, 睡前帮助患者擦脸并擦脚;患者若伴有多汗, 则应帮助其擦洗身体, 避免异味和褥疮, 应确保床单清洁卫生, 并勤加清洗和更换。

1.3 效果评定指标

对参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以及焦虑状态进行观察对比。采用模糊数字发对患者焦虑状态进行评估:在0~10中, 患者可以其中某个数字来表达ICU内的个人焦虑程度, 0分为无焦虑, 10分则表示焦虑极其严重;舒适度则包括“舒适”和“不舒适”两个选项。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的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具有更高的舒适度, 观察组焦虑程度评分 (3.56±0.72) 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的 (6.02±0.58) 分,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 (1) 与参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ICU病人病情大多处于危重状态, 因而医护人员应对其实施密切观察与护理, 患者本身也常因病情进展而产生严重抑郁、焦虑和紧张情绪, 其饮食和睡眠等方面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导致治疗依从性随之减低。对此在传统护理中医护人员缺乏足够的重视, 或是基于患者负面情绪给予一定程度的心理护理, 但收效甚微。而在该次研究中, 在观察组患者护理措施中融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 不仅有效解决了患者的心理和情绪问题, 还使患者家属的需求得以满足, 为患者提供全新的支持系统, 有利于其乐观心态以及治疗信心的养成。在该组病例中, 观察组患者具有更高的舒适度和更低的焦虑程度, 组间差异较为明显。

综上所述, 在对ICU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降低其焦虑程度, 从而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更好地与临床治疗相配合, 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 对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ICU护理过程中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在院治疗的ICU病人84例为研究对象, 随即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 对参照组患者实施ICU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则在参照组基础上融入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对住院期间两组ICU患者的舒适度以及焦虑程度展开观察和对比。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具有更高的舒适度和更低的焦虑程度,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对ICU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降低其焦虑程度, 从而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更好地与临床治疗相配合, 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持续性人文关怀,ICU护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芳.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 (36) :17-18.

[2] 陈婉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必读, 2012, 11 (10中旬刊) :406-406.

[3] 柳琴, 张银玲, 雷鹤, 等.关于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的思考[J].全科护理, 2012, 10 (2) :152-153.

[4] 尹慧洁.浅谈人文关怀在急诊ICU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 2008, 17 (2) :272-273.

[5] 王金萍, 潘红卫.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 2012 (z2) :196-197.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4篇

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上午好:

按照厂党委中心组学习安排,结合自己对“五大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的学习,下面就个人学习的几点体会向各位领导、同事进行汇报交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蕴含着深刻的问题意识和导向意识,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理念,对于我们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坚持共享发展,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理念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的理念是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思想的精髓即实现共同富裕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改革实践的主题。它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目的的高度,回答了什么是发展的主要目的与核心价值这个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能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激发和保持人们支持和投身改革的思想共识,使国家发展获得深厚伟力。同样,我们企业与职工也一样,互相依靠,互相发展,谁也离不开谁,当我们站在共享的发展理念下开展工作,我们就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与参与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我们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总书记一再强调,新发展理念首先坚持的是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围绕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树立新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这就是共享从价值层面统领新发展理念的基本逻辑。共享发展理念由于更多地侧重于价值层面,因此其推行就不能仅靠自身,要依靠其他工具和手段;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等发展理念则更多侧重于工具层面,从五大发展理念的整体性来看,这些则是共享发展的主要保证。因此,在坚持共享发展的同时,做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以创新、协调、绿色和开放来保证共享的实现,这也是我们企业工作中应该认真思考的。

我认为在企业中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要以创新促共享,创新成果的共享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且会激发员工发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以协调促共享,协调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企业内部、外部的关系,为企业的共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三是要以绿色促共享,在企业内部大力提倡绿色发展,不仅能够推动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同时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为共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四是以开放促共享,只有企业开放,才能够博众家之长,不断完善自身,同时,在企业内部要努力推动知识共享、文化共享、技术共享的理念,企业才能长久不衰,蓬勃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相互促进又紧密联系。要实现企业的共享发展、实现国家的共享发展,需要每个人、每个环节的相互配合,以人为本,使员工有获得感,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真正的“共享”才能实现。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的一些学习心得和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5篇

一、《规划》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是《规划》指导思想的核心。指导思想明确提出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三五”期间,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气象发展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突出“双轮驱动”(突出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双轮驱动),着眼“两个突破口”(以气象核心技术攻关、气象信息化为突破口)和“两个切入点”(以有序开放部分气象服务市场、推进气象服务社会化为切入点),做好“四项工作”(加快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全面提升气象预报预测预警水平,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构建智慧气象),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目标,不断提升气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规划》明确提出“四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气象发展必须遵循的五个方面的发展理念。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统筹开放、坚持气象现代化不动摇。发展理念包括:突出创新发展,着力激发气象发展的活力;推进协调发展,着力补齐气象发展的短板;重视绿色发展,着力引领气象发展的新领域;坚持开放发展,着力拓展气象发展的新空间;强化共享发展,着力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

二、《规划》发展目标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

《规划》在充分考虑“十三五”气象发展形势的基础上,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的气象发展目标,勾画了未来五年气象发展蓝图。

《规划》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由“四大体系”构成的气象现代化,业务初步具备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的能力,气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气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规划》同时提出了综合先进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集约共享的气象信息化、效益显著的气象防灾减灾、高效普惠的公共气象服务、功能完善的生态文明保障、科学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优先发展的科技人才体系、科学法治的现代气象管理等8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13项主要指标。

发展目标突出了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突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突出了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力求可操作、可检查、可评估。

三、《规划》主要任务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规划》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行了新的布局,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对应的将“十三五”气象发展主要任务明确为“改革创新”、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统筹协调、推进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保障气候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开放合作、构建气象对外开放发展新格局,共享共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气象服务”五个方面。五个方面的任务相辅相成,共同支撑气象现代化“四个体系”建设。

——改革创新,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使之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三五”时期,面向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发展目标,需要借助改革和创新的强大动力来解决我国核心业务技术能力存在的问题,以提升我国气象现代化水平。因此,将“改革创新,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作为“十三五”气象发展五大任务之首,重点包含四项主要内容: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实现气象核心业务技术新突破、提高气象信息化水平、强化科技引领和人才优先发展。旨在强调通过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积极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创新环境,以气象核心业务技术攻关、气象信息化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为第一生产力,以人才为支撑,真正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的气象现代化道路。

——统筹协调,促进气象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是推动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气象实现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气象部门在适应国家协调发展战略的前提下,急需紧扣解决气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不断提高气象事业整体发展水平,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因此,将“统筹协调,促进气象可持续发展”作为“十三五”气象发展的第二大任务,重点包含四项主要内容:加快气象事业协调发展、推进气象资源统筹利用、强化部门间协作机制、依法依规推进气象协调发展。旨在树立协调发展理念,依法依规,统筹推进气象区域、气象各领域、气象行业、气象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强化气象部门法治建设、气象智库建设,实现气象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保障生态建设和气候安全。绿色发展是指一个国家的生理代谢、运行机制和行为方式等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有利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时期,推动绿色发展,要创造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繁荣的良性循环,绿色发展理念将对做好气象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将“绿色发展,保障生态建设和气候安全”作为“十三五”气象发展的第三大任务,重点包含四项主要内容:加强环境气象与生态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作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序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旨在引导“十三五”时期把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促进绿色发展贯彻到气象事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重点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气象保障能力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序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绿色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保障生态建设和气候安全,在保障国家绿色发展的同时,实现气象自身的绿色发展。

——开放合作,构建气象发展新格局。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赋予了比原有的开放更丰富的内涵。“十三五”时期,气象部门践行开放发展理念,推动由气象大国迈向气象强国,必须围绕气象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开放发展。因此,将“开放合作,构建气象发展新格局”作为“十三五”气象发展的第四大任务,重点包含两项主要内容: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新布局、深化国际气象合作。旨在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气象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气象开放。突出以战略思维和全球眼光,研究制定气象全球战略,深化国际双向开放交流合作,构建气象对外开放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气象开放程度,为气象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共享共用,提高以人民为中心的气象服务能力。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公共气象是社会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是气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更好地促进社会共享气象发展成果是气象“十三五”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将“共享共用,提高以人民为中心的气象服务能力”作为“十三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第五大任务,重点包含三项主要内容:提高气象防灾减灾保障能力、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加快发展专业气象服务。旨在倡导全民全行业的共享共用,突出把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作为实现气象共享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以人民为中心的气象服务能力,促进优质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社会供给和公众共享,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的共享发展。

四、《规划》工程项目充分体现五大发展理念

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围绕“十三五”气象发展主要任务,《规划》提出了气象创新发展项目、气象协调发展项目、气象绿色发展项目、气象共享发展项目四类发展项目,共计16个重大工程项目。其中,气象创新发展类项目包括气象卫星探测工程、气象雷达探测工程、气象综合观测设备设施建设工程、气象信息化系统工程和气象科技创新工程5个工程,气象协调发展类项目包括区域协调发展气象保障能力建设项目和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两个项目,气象绿色发展类项目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程、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建设项目、粮食生产气象保障能力建设项目4个工程项目,气象共享发展类项目包括气象防灾减灾预报预警工程、海洋气象综合保障工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项目、现代气象服务能力建设项目5个工程项目。这些工程项目充分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涵盖“十三五”气象发展的关键领域,将带动或促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

着力发展智慧气象 打造气象现代化的“升级版”

《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由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现代气象管理体系构成的气象现代化” 。“智慧气象”成为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规划》提出“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发展目标。为什么要在《规划》中把智慧气象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面对加速到来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日趋激烈的国际气象科技竞争,我国气象部门必须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信息管理理念,通过资源集约、系统智能化、流程优化等途径,把气象打造成为一个完整的、内在联系的“感知系统”,进而使气象工作实现观测弹性化、预报精准化、服务敏捷化、创新便捷化。

《规划》将智慧气象确定为新时期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气象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的责任担当,顺应了科技变革潮流,契合了以气象信息化带动气象现代化的发展内涵,适应了气象科技的时代特征和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新要求,是气象与科技、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实现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的生动体现。

第一,从气象工作的根本宗旨来看,发展智慧气象就是在践行“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气象服务理念,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气象服务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提供让人民满意的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通过发展智慧气象,气象信息获取将更加智能、精准、大众化,气象预报预测将更加准确、精细、多样化,气象服务将更加个性、贴身、敏捷、普惠化,气象观测将更加标准、智能、信息化,气象管理将更加科学、高效、法治化。可以预见,在智慧气象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将享有更加丰富多样的气象服务产品、更加便捷流畅的气象信息服务、更加愉悦贴心的用户体验。

第二,从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趋势来看,这为发展智慧气象提供了很好的科技基础,以气象信息化带动气象业务智慧、智能化。从全球来看,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带来了社会方方面面的“智慧”特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与气象工作的不断融合,气象工作也逐步呈现出“智慧化”特征。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智能技术等推动下,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气象服务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这为智慧气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基础,给气象数据的采集和气象服务带来相当大的便利,为发展智能观测、智能预报、智能服务提供了可能,是新时期气象现代化的强大驱动力。

第三,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来看,发展智慧城市、智慧行业等,不仅为发展智慧气象带来了新理念和新动力,而且也将为气象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平台。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强调要拓展网络经济新空间。气象现代化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跟上甚至引领智慧时代步伐。

第四,从世界气象科技发展潮流来看,发展智慧气象将使气象科学与技术更加紧密交融,气象业务与服务更加交互,气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融合。现代气象本质上就是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分析、发布、应用。从全球范围看,“智慧”正在引领着各个领域的创新方向。美欧等气象强国非常重视信息新技术的应用,并已用于实践,并且在数值预报等气象核心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我国要实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业务现代化,关键还是要在气象预报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发展智慧气象,在观测、预报和服务等各领域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平台,有助于增强创新能力,实现在气象科技领域的新突破,进而掌握全球竞争先机。

《规划》如何部署和要求,推进智慧气象的目标实现?

《规划》提出,新时期要建设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即要着力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无缝隙、精准、智慧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主体、社会参与的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着力构建聚焦核心技术、开放高效的现代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着力构建以科学标准为基础、高度法治化的现代气象管理体系。同时,中国气象局已印发了《中国气象局气象现代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建设的意见》,对建设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进行了明确部署。

一是构建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以信息化为基础支撑,推动发展“智能感知”和“智能预报”。既要实现对气象要素、经济社会影响、用户需求和工作运行状态的智能化感知,也要实现对气象要素、气象灾害、气象影响的精准预测。面向业务和服务需求,抢抓智慧业态发展先机,优化业务布局。构建天地空一体化、内外资源统筹协作的气象综合观测业务,敏捷响应需求、时间空间可调、云计算技术充分利用的智能预报系统,资源集约、流程高效、标准统一的气象信息业务系统。

二是构建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以精准智慧为导向,要求能够敏捷响应和有效适应社会个性化、专业化需求,依靠信息化智能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依靠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精准型、个性化、按需响应”的智慧公共气象服务,将智慧气象的元素融入到各行各业。

三是构建现代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是发展智慧气象的重要基础。《规划》把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放到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下大力气在智能观测、精准预报、智能服务等方面研发关键技术,大力发展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气象应用技术,实现国家级气象业务核心技术的突破。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十三五”期间,还要不断创新气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培养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四是构建现代气象管理体系。进一步改革完善气象管理体制机制,转变管理职能。从注重发展规模、硬件建设,转向更加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队伍素质提高,更加注重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从主要依靠部门管理为主,转向充分融入各级政府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社会各类资源,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建立新型的现代气象运行管理机制,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建立与气象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完备的气象法律法规和标准。

《规划》实施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推进智慧气象?

推进智慧气象,对于《规划》实施来说,关键是抓好顶层设计和工程项目两个抓手。以规划统领智慧气象发展,以工程项目带动或促进智慧气象发展。

在顶层设计方面,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智慧气象的顶层设计工作,为更好推进《规划》实施和智慧气象的发展,正在编制气象信息化发展规划等17项配套专项规划,这些专项规划涵盖气象业务服务、科技和人才等关键领域,统筹谋划和支撑智慧气象的发展。同时,中国气象局还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准确把握气象现代化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各地实际需求,努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智慧气象,推进气象与科技、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让“智慧”体现在气象现代化的各个环节。鼓励开展智慧气象先行先试工作。

在工程项目方面,《规划》提出了气象信息化系统工程等20个工程项目,涵盖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综合观测、预报预测、科技人才等《规划》的重点任务领域。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带动或促进智慧气象的发展,从“智慧”的角度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的气象预报服务水平,促进气象观测更加智能化,有效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高效的普惠气象服务等。

上一篇:当代科学论文下一篇:应用统计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