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论文范文

2023-03-05

新闻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网络信息技术得以迅猛发展的同时,在社会各领域内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新闻是传播时事的有效手段,而以往的新闻制作与传播所耗费的资源较多,成本投入与实际收益存在较大差距,在制作与传播方式上也较为单一,这就导致新闻内容的吸引力不足,新闻制作的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对新闻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数字媒体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使得新闻制作与传播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新闻制作水平不断提升,传播方式越来越便捷,新闻信息的传播更为精确、高效。基于此,有必要对数字媒体背景下的新闻制作与传播进行深入探究,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在新闻制作与传播中的應用提升新闻制作与传播工作的效率,为新闻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数字媒体;新闻制作;新闻传播;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媒体不再局限于互联网行业,而能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为许多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对社会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在新闻行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数字媒体的应用能够实现新闻制作与传播方式的优化,增强传播内容的精确度,提升新闻传播效率,促进新闻制作与传播方面的改革,为新闻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这也说明,当下数字媒体与新闻行业的融合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是新闻事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助力。因此,有必要强化对数字媒体相关概念的认识,深入理解数字媒体的含义,并结合新闻制作与传播的实际要求,充分发挥数字媒体的优势,将数字媒体融入到新闻素材的采集、节目的制作、节目的设计包装及精确播出中。通过数字媒体的高效应用使传播质量得到保障,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也能够实现新闻制作和传播方式的创新,促进新闻制作水平和传播效率的提升,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

1. 数字媒体的含义

数字媒体指的是以二进制方式对图形、文字、声音等信息进行处理、记录与传播的媒介方式,是获取媒体信息的一种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将图形、文字、声音等信息资源以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实现抽象信息的具体表达,使抽象的感观变为具体的、能够进行管理的数字信息。这种优势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各领域内占有重要地位,对许多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数字媒体对新闻行业的影响尤为明显,数字媒体与新闻事业的融合不仅能够实现新闻制作与传播方式的变革,改变传统新闻行业发展的困境,还能够以多样化的传播内容和形式增强观感体验,确保新闻的高效传播。数字媒体技术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可以确保从新闻采集、制作到节目包装设计、播出等一系列流程都实现数字化,这就使得新闻传播更为准确、及时,提升新闻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增强新闻效果。数字媒体的多样化特征是新闻制作与传播的强大助力,这一优势使得新闻内容的呈现更为生动丰富,也充分体现了数字媒体技术指导下新闻制作的水平和新闻传播的精确性。可见,数字媒体对新闻事业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也充分说明,数字媒体在新闻制作与传播中的有效应用是新闻事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保障。

2. 数字媒体在新闻制作中的应用

2.1 数字媒体在新闻素材采集中的应用

从前,新闻素材的采集工作中都是用录像带来存储信息,首先是新闻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时到现场去对事件进行摄影、录像,采访相关人物,完成录像后再进行录像的整理、修改和播放。而所采集的录像只能使用一次,也就是说,当次所采集的新闻素材录像进行了一次整理、修改,被使用之后就不能再经二次修改和利用。这就导致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所采集到的新闻素材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共享,浪费了来之不易的新闻资源,对新闻的制作和传播效率产生了严重影响。而数字媒体技术在新闻素材采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使来之不易的新闻素材得到更为高效的利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可以通过数字信号,将现场采访的新闻信息录像及时准确地传送到新闻网络中心平台上,再充分发挥数字媒体管理系统的优势,完成录像的整理,将其存储到相应网站。这就便于新闻编辑过程中的资源共享,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节目的特性与实际需要,在网站上选择相应的素材资料进行编辑、修改后播出,真正实现新闻资源的共享。数字媒体在新闻资料采集中的应用除了能够满足不同媒体单位对新闻素材的实际需求,也能够对以往存储在磁带、录像带中的新闻实施数字化转换,存储至光盘、硬盘中,在新闻节目中,这些历史新闻资料就可以随时应用,不用再花费时间去采集,这样就能节省时间和人力,也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由此可见,数字媒体在新闻素材采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新闻制作的成本,增加新闻资源的利用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确保新闻素材的完整性,为新闻节目的高效制作和精确传播提供保障。

2.2 数字媒体在新闻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新闻节目主要通过电视新闻、视频新闻等方式来呈现,这其中包含声音、图像等多种元素。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一般需要经过现场采访、录像、镜头安排、整体剪辑、写解说词、录影配音等操作流程。在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新闻采访、摄影、书面文字的编写及影像编辑等工作需要记者与摄影师共同完成,编辑人员负责对采集到的新闻信息进行数字化编辑、整理完善,完成新闻节目的制作。需要注意的是,电视新闻的编辑并不仅仅局限于排版、修改,更为重要的是在不脱离事实的情况下发挥数字媒体的优势对新闻素材进行艺术化处理,使新闻事件更为具体、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数字媒体技术与新闻节目制作的结合需要专业的视频设备和技术作为支撑,对新闻相关文件、存储介质等进行专门处理,以高效的编辑加工方式打造高质量的新闻内容。数字内容管理平台能够对数字媒体的内容进行统一管理。也就是说,新闻素材能够以不同形式集中到平台上,并根据不同需求用相应的编辑方法进行编辑加工,使素材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体现。已经制作完成的节目也可以通过平台实现多种各式转换,媒体单位可以将准备好播放的新闻节目存入光盘或硬盘中,即使临时改变播放计划也只需要在电脑上简单操作修改,不需要复杂的操作流程,这就便于节目的二次制作。借助数字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节目制作的效率,实现高水平的新闻节目制作。

3. 数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3.1新闻节目的包装设计

新闻节目的包装设计是增强节目效果的重要环节,数字化技术能够使新闻报道更为生动形象,更具现场感。以往的新闻报道多采用口头述说的形式,但由于工作人员的口头表达能力有限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即使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主播人員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在节目中的应变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与观众对新闻节目的期待仍然有些差距。何况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观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也趋向于多样化,只有创新新闻媒体,强化节目的包装设计,才能给予观众良好的视听感受,促进新闻事业发展。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数字媒体的多样化优势,将数字媒体技术与新闻节目的包装结合起来,使新闻报道更具吸引力。电视新闻可以听,也可以看,因此,可以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利用动态图片、虚拟场景或动态连线等数字技术使新闻事件更为形象、具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以灵活多样的新闻节目报道形式吸引观众,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3.2 新闻节目的精确播出

数字媒体在新闻节目传播中的应用使新闻播出的形式更为多样化,观众可以通过视听两方面来了解和感受新闻事件,获得事件的更多信息,观众获得了良好的视听体验,也就增添了一份对新闻节目的认同感,这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数字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不只是作为一项科学技术而存在的,更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在数字媒体技术指导下,新闻传播有了更高品质的内容,在传播的精确性方面也有了显著提高。以往的新闻报道总是存在不及时的问题,传播效率不高,传播质量也不够精确。而在数字媒体时代,社交软件和自媒体的发展使得新闻事件的发生与传播更为便捷、及时、精确,几乎已经实现了发生与播出的同步。而且这种传播也不再是单向的,并不局限于电视新闻形式的传播,甚至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制作新闻,这既促成了多途径传播、多渠道接收的全新局面,扩大了传播范围,也充分体现了新闻传播的精确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新闻的制作与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只有深入了解数字媒体的含义,才能进一步优化新闻传播内容,提升新闻传播效率。本文解析了数字媒体的含义,然后深入分析了数字媒体在新闻素材采集中的应用以及数字媒体在新闻节目制作中的应用,探讨了数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包含新闻节目的包装设计以及新闻节目的精确播出。实践证实,数字媒体与新闻行业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新闻传播质量得到提升和保障的重要途径,希望数字媒体与新闻事业的融合能够进一步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秋.数字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创新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7(10):135-136.

[2]师静.传媒转型背景下的美国创新创业型新媒体人才培养[J].传媒,2016(07):55-58.

[3]王倩,陈媛.数字媒体视阈下新闻舆论传播路径探讨[J].采写编,2018(05):33-34.

[4]栾轶玫,何雅妍.融合技能智能素养价值坚守——多元时代的中国新闻教育变革[J].新闻与写作,2019(07):34-42.

[5]史莉.网络背景下数字媒体与纸质媒体的博弈初探[J].科技传播,2019,11(15):155-156.

[6]刘霞非.信息化背景下新闻媒体的大众化传播途径[J].新闻战线,2018(04):45-46.

作者简介:吴小明 江西南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

新闻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新闻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课”;云技术;新闻传播;实践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教育部召开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梳理和总结中国教育40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基础上,颁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大学本科教育“金课”建设的新理念。“金课”分为国家和地方两种类型,以“国家级1万门精品课程和省级1万门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建设”[1]为主要建设目标。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全国高校一线教师率先投身于“金课”建设的教育事业,他们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3个方面展开了关于“金课”建设的研讨,呈现出探究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北京大学教育技术博士生导师赵国栋教授研发的“PPT云课堂教学法”将云技术引入教学,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做了很好的示范。华中师范大学徐敏教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了以学习为中心的MAC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复旦大学顾俊、沈逸教授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分别探究了思政课程的教学实例、互联网战略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这些“金课”建设使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体现了教育工作者打造金牌课程的智慧和勇气,展现了大学教师教育观点的创新和使命担当。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进入“人工智能+教育”时代,多种技术聚集一起,与教育向纵深加快融合。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教育教学的锐意改革,颠覆了几千年来延续使用的教学模式,也拓展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和范围,更促使教学形式和方法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慕课(MOOC)、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微课(Microlecture)、小规模在线课程(SPOC)等崭新的授课形式已成为当下大学普遍推广的教学模式。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主要是将线下的实体课堂与线上的虚拟课堂两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教师运用互联网、多媒体、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对两种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构思和设计,从而创建出具有新时代专业教育特色的金牌课程。

面对新闻传播教育和课程改革,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阎立峰说道:“一方面,这是一个‘技术决定论’的时代,因此新闻教育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时代;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需要适度地反‘技术决定论’的时代。坚守传统的新闻价值观点和责任意识,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2]这说明在技术时代新闻传播专业的线下课堂仍旧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充分利用线下课堂的优势,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具有人文主义素养的专业人才。

线下课堂中教师应引入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的面对面学习方式,以辩论、演讲、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展开轻松而深入的交流与对话。比如,在对卢因守门人理论、李普曼舆论学、麦克卢汉媒介技术论等经典理论的解读中,教师可以针对西方学者的某个观点,对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索事物的真理,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的思维、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作出正確判断的人文素养。

东北师范大学终身荣誉教授何克抗曾指出:“美国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主要是在课前与课后,包括资料查找及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3]换言之,教师可以结合线上课堂教学,在课前和课后适当使用互联网的相关技术与学生定时互动,可以在课前将录好的速课和微课发布在云平台上,可以在平台上布置在线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并以各种形式发布,包括文章、电子书、图片或视频等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也可以鼓励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小组的形式在线发布作业作品。这种线下课堂的形式不仅符合现代社会知识碎片化的学习特点,还体现了探究式、合作式和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在学科或者概念的理解上都不同……如果希望让所有的孩子在学业和生活上获得成功,就需要定制化或者个性化,以适应每个学生的独特学习需要。”[4]

可见,在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新闻传播的“金课”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实体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多种优秀的品质,还要对线下课堂进行独特新颖的设计,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增强教学形式和内容的视觉效果。教师采用不同于常规的创意教学设计,会使学习内容脱颖而出,满足不同群体的实际需要和心理需求,刺激和唤醒学生的感官系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他们开启一场富有探索感和新鲜感的个性化学习之旅。

二、虚拟仿真“金课”

虚拟仿真课程是针对应用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开设的实验实训性课程。目前,理工类课程因其专业特点,正在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而文科类课程刚开始尝试构建虚拟性实验课。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倪万指出:“人才培养应当充分利用校内已有的数据实验室、融媒体实验室等资源……形成可感化传播、虚拟仿真技术,配合课程体系……将虚拟仿真技术与新闻实践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实战能力。”[5]

为培养媒体融合时代的卓越传媒人才,新闻传播专业利用已有实验室或新建的虚拟仿真实验室,积极构建了实验类的“金课”。在2018年入选的298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中,新闻传播学专业的10个项目获批,包括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灾难事件融合报道虚拟仿真实验、中国传媒大学的数字电视演播室技术、山东大学的基于多角色扮演的新闻发布交互式演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企业形象广告空间体验与传播策划VR实验等。通过对这些项目的考察和文献阅读,我们发现新闻传播专业的虚拟仿真“金课”建设需要注意两个重点问题。

首先,在构建虚拟仿真课程时,教师应考虑选材和选题的独特性和时代感,选择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硬新闻”,好的题材会帮助学生看到世界的多个棱角,更好地体现新闻实践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比如2020年1月份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全世界的人而言都是时刻关心的大事,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生存空间。以疫情为选题,围绕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师能够构建出多门虚拟技术实验类课程,包括疫情新闻发布、疫情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疫情专题栏目、疫情影像制作等虚拟演练课。一种课程能够衍生出数十门虚拟仿真实验课,以新闻采访与报道课程为例,教师可以构建“中国新冠肺炎疫情融合报道虚拟仿真实验课”,还可根据不同地域、区域和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办学特色创建更多的疫情报道类虚拟实验课,如重灾区和国家一级防控响应区、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和浙江省疫情、欧美疫情(新闻传播专业+英语、法语等语言专业)、韩国和朝鲜疫情(新闻传播专业+韩语、朝鲜语)等。

其次,在结合虚拟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巧妙的构思和设计,以最大化地再现工作的环境和场景,使学生沉浸在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开展实践。以电视节目制作虚拟仿真课程构建为例,教师和学生一起对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天娱传媒等知名机构的岗位和招聘需求进行调研,模拟成立一个以教师为总经理、学生扮演聘任员工的“金麦”大学生传媒公司。结合本校的实验室情况,师生共同拟定实践方案,并结合“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特点,确定所制作节目的风格和内容,如“我们的白衣天使”“好好在家待着”等。学生在对实验室已导入的节目样本进行观摩和演练之后,分成几个节目制作小组,每个团队在课程结束前必须上交一份节目制作的作品。教师合理恰当地安排人员的工作后,学生便开始虚拟操作流程,承担不同的实践工作任务,包括统筹规划节目制作的每个环节和前期的筹备工作、撰写剧本和后期字幕等文字工作、摄影和录像的拍摄工作、使用虚拟技术对影像进行后期混音和剪辑的工作等。新闻传播虚拟仿真“金课”不仅较真实地引入了电视台、传媒公司和广告公司的工作流程及其一些经典的作品,使学生能够提前体验到工作的状态,还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运用先进技术动手操练的平台,更展现出新闻传播教学形式的现代性和前沿性。

三、社会实践“金课”

社会实践课程是教育部要求高校积极建设的5种“金课”之一,分为两种类型:“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国情思政课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课。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国情思政课把教学的阵地放在乡村、山区和革命老区,通过对乡村田野的实地考察与体验,使青年学生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传承和弘扬中国红色文化传统和革命精神,成为忠诚于党和国家、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国家栋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现退休)秦珪在《新闻评论和新闻教育》中指出:“现在要求传媒要‘走、转、改’(走基层、传作风、改文风)。这个要求很好,它也是老一辈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的传统。如果传媒工作人员以及实习学生首先能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传媒的影响,对改变社会风气也是有好处的。”[6]可见,新闻传播教育对党和国家的新闻舆论引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思政教育在新闻教育中是极其重要的。这门课的构建应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思想,使学生置身于国家山河,创作出一部部富有家国情怀的优秀新闻传播作品,他们怀着敬畏之心去探究古老的非遗文化,带着喜悦之情去寻找中国最美丽的乡村,运用文字和影像展现出中国独有的地域风貌和风土人情。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将比赛和教学融为一体的双创型课程,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一种全新尝试,也是创新带动创业的一种精神体现。正如卡伦在《创业简史:塑造世界的开拓者》一书中所说:“创造新牟利体系的过程以及这一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也定会给社会带来广泛的、通常不可预见的影响。”[7]这里,“不可预见的影响”说明了实战的创新和创造行动对个体来说是推动他们全面发展和取得成功的动因,而对整个社会来说这个价值是巨大而珍贵的,甚至可以改变历史进程和人类命运,这一点我们通过史鉴可以清楚得知。以创新创业大赛的项目为契机,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工作者需要肩负起艰巨而重要的历史使命,在新闻专业课程中融入互联网技术等各种技术,使用各种各样的全球最新的软件和设备,打造诸多一流的双创型课程,比如人工智能影像制作、微电影创作、微课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技术等竞赛项目,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潜能和创造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行动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可以使他们的专业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事业蓬劲发展。

四、结语

伴随着中国高等本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课”的建设已进入全面开展的新阶段,慕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微课、快课等多种教学形式在各大高校被广泛推广和实行,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成绩,获得了师生的高度赞扬。新闻传播专业遵循“金课”的建立原则,充分发挥线下课堂和线上课堂的双重优势,使用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制定了富有个性的学习方案;结合虚拟仿真技术与专业课程,与多家著名传媒机构合作,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注重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带领学生走进革命老区,用文字和图像记录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利用竞赛的激励机制,把“互联网+”技术与课程融合,创立了多种多样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从而构建出3种独具特色的新闻专业金牌课程。我们希望中国的“金课”彰显出东方独有的红色内涵,体现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在世界的顶级大学和学科中成为典范和榜样,为全球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开启全球“金课”建设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育,2018(12):4-9.

[2] 阎立峰.新闻传播教育中的“变”与“不变”[J].传媒,2014(14):25-26.

[3] 王竹立.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45.

[4] 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美).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M].聂风华,徐铁英,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58.

[5] 倪万.全媒体人才培养中新媒體教学体系的建设[J].青年记者,2019(4):59-61.

[6] 秦珪.新闻评论和新闻教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46.

[7] 翁昌寿.文化创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生产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20:40.

作者简介:魏锦(1979—),男,辽宁锦州人,研究生,硕士,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从事影像传播与教育研究。

新闻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新闻报道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视新闻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电视新闻的写作能力是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综合传播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电视新闻报道的角度进行分析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以及电视新闻写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传播优势,以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 电视新闻 写作传播

目前,电视新闻写作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必须深刻了解其写作特点,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电视新闻和报纸、广播等传播媒体主要的不同点:它是利用活动的画面(流动的图像)来表达观点和思想情感。而报纸是静止的,没有“活力”,广播有声音,没图像,因此,可以说流动的图像画面是电视新闻的特色优势。除此之外,由于电视新闻中流动的画面,可以带给受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下面本文主要探讨在电视新闻报道的背景下,电视新闻写作传播[1]。

一、电视新闻报道背景下,电视新闻写作特点及要求

文字语言把一个个没有层次顺序的流动画面排列成为一个有序、完整的情节,进而把真实的新闻场景再次展现给观众。电视新闻报道是新兴的视听有机结合的“阅读”形式。加之精炼的文字语言能够有力增强电视新闻画面的感染力,营造新闻报道的现场氛围,同时进一步挖掘电视画面的内涵。

(一)新闻写作的事实性

在新闻写作中,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要用事实说话。而最忌讳的就是说大话、空话或者假话。因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新闻报道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不能体现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首先,要坚持新闻写作的事实性,在新闻写作的时候,记者必须写清楚新闻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发生原因和结果,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不能对新闻事件进行随意的虚构、缩小或者夸大。其次,记者在解释报道中的事实时,不能扭曲或者试图掩盖客观事实真相,必须对客观事实有深入的分析、认识和判断,做到客观事实和事件的原本面目吻合。

(二)新闻写作要保持朴实自然的风格

电视新闻报道,需要让观众听得顺耳,所以在新闻写作皆可能采用朴实、自然的语言。在记者进行新闻写作时,描述新闻事件时,应该尽量避免采用长篇大论、拐弯抹角的说词。多用朴实、简洁的语言,做到长话短说,方便观众理解和记忆。如果遇到很长的复合句,也可以减少关联词的使用,尽可能用陈述的语气,方便观众接受。

(三)新闻写作采用通俗易懂、口语化的语言

新闻报道的服务对象是社会普通大众,所以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语言来讲述最新鲜的新闻事件变得非常重要。在新闻写作过程中,避免大量地堆砌数字,使用那些深奥难懂的语言,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新闻事实,使观众听得更加清楚明了。同时,电视新闻报道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为了听而写的,因此要求新闻写作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但也并非是完全照搬日常的生活用语,仍要讲究语言表达的技巧。首先,为了易于被观众所接受,要把书面语转化为口语;其次,要把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个别文言字词转化为现在使用的白话语言;最后,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尽量多使用动词、实词,少使用形容词或者虚词。由于双音节词的音波较长,观众能够听得更加准确、清晰,因此,可以适当选用一些双音节词,从而确保新闻报道的音韵效果[2]。

二、电视新闻写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传播优势

(一)电视新闻报道中,文字语言彰显优势

前不久,29岁的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女教师张丽莉挺身救出即将发生车祸的两名学生,致使自身受到严重的损害的感人事迹,一经电视新闻报道,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设想一下,如果这个新闻事件是采用报纸的传播方式来报道的,其震憾力度会有如此强烈吗?虽然报纸新闻和电视新闻的内容一样,但是后者让观众看到的是非常逼真的滚动画面,是一种正在进行着的生活真实情形,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的心灵。如果没有文字语言的解说,观众在看到这一新闻画面时,也许只是知道了在那一瞬间,张丽莉老师被碾压在车轮下面,不会产生如此深刻、丰富的内心感受。

(二)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声音和新闻写作的关系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声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电视符号系统中,同期声、现场音响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的实践经验说明[3],假如缺少电视新闻写作的话,电视播音员就会出现无源之水的困境,且再优美动听的同期声、现场音乐都不会散发出原本的魅力,而棚外配音,更不值得一提。由此可见,新闻写作对电视新闻报道中声音密切相关。

(三)播音语言是依靠新闻稿展示其魅力

我们都知道,新闻的五大要素中如果仅仅凭借声音系统是不可能圆满完成电视新闻报道的。全部新闻内容都要通过播音功能进行诠释。尤其是在专题新闻报道中,播音和画面语言是最具有活力的表现因素。而播音语言是依靠新闻稿展示其魅力的。通过新闻稿,播音工作者才能快速把握新闻内容的要点,让观众精炼快速地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从而弥补图像和声音等的不足,让观众理解的更深刻,记得更牢固。

三、结语

总之,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电视新闻写作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新闻写作者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才能写出质量高、的新闻稿子。进而促使新闻报道更加深刻,带给观众更丰富的视听感受。

參考文献:

[1] 贺小军.浅谈电视新闻报道的故事化[J].今传媒(学术版),2012(8):102-103.

[2] 刘丽娟.从电视新闻报道看当今电视新闻写作的传播优势[J].科技传播,2013(3):56-57.

[3] 张育仁,张夷弛.从电视新闻报道看当今电视新闻写作的传播优势[J].新闻界,2009(6):79-80.

新闻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一、“听”与“看”之比较分析

“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是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现的意见或态度。”言论性新闻评论与述评性新闻评论是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两大类,《央视论坛》与《焦点访谈》分别是这两类新闻评论的典型代表,通过分析这两档节目可得出两大类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

(一)定位:

《央视论坛》:“《央视论坛》是2003年5月1日开播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一档纯粹的评论性栏目。它不采集新闻,而是对各种媒体提供的新闻事实中最引人注目、最具谈论空间的内容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在新闻频道中,它的功能相当于平面媒体的‘时评’或评论员文章。”

《焦点访谈》: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

(二)选题:

《央视论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热点新闻、热点话题,也有长期存在或近期发生典型的社会现象。多数为社会各界反应不一,未有统一定论的争议性话题,话题通常具有概念性、抽象性的特点,便于话题讨论、争辩的展开。节目具有很强的可“听”性。

《焦点访谈》: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选题多为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具体事件,具有严肃性、严重性、紧迫性的特点,适用以画面叙述来表达的事件节目可“看”性更强。

(三)播出时段与时长:

《焦点访谈》的播出时间为每天的19点38分,这正是夜晚播放电视节目的黄金时间段,观众对画面关注程度比较高,因此是“看”新闻的好时候,有利于用画面对重要选题展开叙述。节目时长为13分钟,可以使观众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看”画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央视论坛》的首播时间是每天晚上的22点35分,这个时段错开了电视剧播放高峰时段,可以争取一部分观众关注,同时也是忙碌一天的上班族开始有闲暇收看电视的时段,此时一部分观众因为工作或者生活的事务离开电视屏幕或减少了对电视屏幕的关注,因此“听”新闻成为了以上观众更多的选择。节目时长为30分钟左右,信息容量大,可以通过言语传递更多观点和信息。

(四)节目特点总结:

《焦点访谈》:一事一议,述评结合,用画面“叙事”进而“评事”,以画面为说理评论的基础,观众通过“看”画面获得观点。

《央视论坛》:一理一议,以“论理”为主,通过主持人与嘉宾访谈传达媒体观点,节目时间长,信息量大,思辨性更强。观众以“听”对话来获取观点与信息。

二、“听”新闻与“看”新闻优缺点比较

(一)从受众、收视率方面: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快,信息铺天盖地。许多观众因为工作压力或生活压力的影响,在难得的闲暇时间观看电视时希望能获取直接的信息资讯,言论性新闻评论节目以其观点鲜明、直接的特点,获得这部分观众的青睐。言论性新闻评论节目不但提供观点,还提供资讯,使受众“听”便可获得节目核心观点和相关的信息资讯,受众容易在轻松的环境下接受,不需要花费过多精力。由于语言评论思辨性较强,主持人与嘉宾、专家讨论过程中亦有“交锋”,使得观点比较犀利。且语言具有很强的情感冲击力,容易调动观众的情绪,使得主持人、嘉宾、观众之间能够较好地进行观点交流,因此言论性新闻评论节目在工作繁忙、无暇花费太多时间观看电视的受众人群中有比较高的收视率。但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也无法避免语言本身“口说无凭”的弱点,在呈现重要观点时缺乏影像的有力支持。倘若为加强论据而过多引用短片资料,又有可能使受众过多关注短片内容而减弱了对言论思辨性的关注程度。

述评性新闻评论节目以影像画面见长,影像具有直观性、说服力,用影像展现的过程去阐释观点、组织论证,观点更深入、更具可信度。《焦点访谈》强大的“杀伤力”来源于事实的提供,事实成为观点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如果要推翻观点,就首先要推翻事实。因此,有影像事实支撑的观点更经得起观众的仔细推敲。这种类型的节目更受知识文化层次较高的受众的欢迎。他们不喜欢直接接受电视强加的观点,而希望通过画面影像展现的事实自己去解读事件,揣摩观点,获得自己对事件、问题的分析和理解。但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的画面影像如果做得过于专业,会有卖弄技巧之嫌,使得受众在复杂的画面影像中“迷惑”,不易领会和接受节目画面中所蕴涵的观点,受众会失去对节目的兴趣,导致节目收视率不高。

(二)从资讯方面: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信息量大,传递快,受众可以在“听”到鲜明观点的同时,还“听”到大量资讯,是目前资讯发达的时代获得大量资讯的良好渠道。而且由于语言传播的轻快与简易,提供的资讯在时效性上也有较大的保证。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由于制作的周期比较长,时效性相对要弱一些,而且“看”观点比“听”观点要花费观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不利于资讯的快速传播。但影像传播的信息要比语言传播要丰富生动,蕴涵的意义更多,在信息的准确性上也要更高一些。

(三)从节目操作层面: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比较灵活,易于操作,组织节目的成本费比较小;述评性评论节目需要较长的制作周期,画面的拍摄、选取、编辑与相关人物采访的进行往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运作成本比较高,操作上复杂性与困难度要比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要高。因此,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在节目时长与信息内容上要多于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而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一般在节目内容深度上占优势。

三、两种类型评论新闻节目的走向

(一)栏目定位:在栏目中,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成品快、出炉快,使栏目运作较为容易,宜做成短小精悍、播出频率较高的栏目,从而发挥节目新闻性强、观点鲜明并且具有快速持久影响力的特点。而《央视论坛》目前节目的时效性不够强,较多的节目都在谈论一些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应该紧扣“新闻评论”,多做一些新近发生话题的讨论,或者给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寻找新颖的新闻由头,以增强节目的影响力与活力。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成品

慢,内容含量大,宜做成时间长度长、选题鲜明、选题意义重大的深度报道或调查性报道栏目,设置稳定的播出周期,把节目做深做透,培养稳定的、知识水平较高的受众群体。例如以《焦点访谈》为范本,更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真相的《新闻调查》,在运用和发挥电视声画结合的独特优势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充分发挥了电视画面对事实与观点的说服力。

(二)节目中主客体报道融合的趋向:“所谓客体报道形态,是指画面只呈现报道对象的的行为语言,而不呈现报道者及与报道者有关的物体(如话筒)的影像,其记录方式、视点、角度具有冷静、旁观、平视等特征的报道形态。”“主体报道形态是指报道主体及与报道主体的报道行为有关的形象(如话筒)出现在画面上,通过报道者的出镜方式一定程度介入事件进行报道;或者画面拍摄时采用了主观性较强的记录方式和方法,让观众明显地意识到拍摄者在场的报道形态。”从客体报道形态和主体报道形态的概念上来看,言论性和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都应该属于主体报道形态的范围之中。近年来,评论性新闻节目报道题材有所拓展,但在报道禁忌比较多的题材时,主体报道的表现方式有时会显得有些顾忌。因此,在主体报道意味最浓的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中逐渐也采用了客体报道的方式。在报道一些敏感题材时,不便直接陈述观点的地方,用没有报道主体介入的客观画面去说明事实,把报道意识寓于画面的编排之中,把解读的权力交还观众,让观众在纯客观的画面中了解编导的意图。例如在《焦点访谈》的节目《想拿通知书,先拿十万来》中,由于事件的复杂性和涉及问题比较敏感,节目很难做到对事件进行十分明确肯定的评价,所以这个时候编导把解读权交给观众,希望观众能从画面编排中体会节目的寓意,并得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看法。用形式上的客观来传递报道者的观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际是主体报道与客体报道融合的一种表现。

(三)“听”与“看”的融合:用“听”与“看”的方式传递观点在电视评论节目中并不是完全分开的。目前,还出现了“听”与“看”两者分量并重的“软”新闻评论节目——《社会调查》,使用故事性强的短片引出讨论,由主持人阿丘来提供社会各界的看法,再进行分析点评,最后则让观众自己来对问题下一个结论。此外,还出现了传递资讯为主、附加评论的新型节目,比如广东卫视的《粤港澳零距离》,原本是一档娱乐性较强的资讯节目,现在聘请了新闻学教授黄匡宇作为嘉宾,与主播一起对节目短片传递的资讯和事件进行简短的点评,也是让观众“听”与“看”相结合的一档节目。“听”与“看”的分量孰多孰少,可以根据节目的特点与节目表现意图在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中灵活运用。

四、结论

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与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各有优势与不足,两者在评论类新闻节目中共存是必然的。评论类新闻节目是一个电视台的旗帜与灵魂,是一个电视台智慧的体现。当前社会既需要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犀利观点的碰撞与交锋,也需要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严肃的分析和解读。无论是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还是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都要做到有自己独到鲜明的观点,运用各种电视手段使观点表达得更智慧,更符合节目的环境。

此外,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听”新闻的特性还要与广播评论区分。尽管两者都着重于“听”,而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毕竟是在电视上播出,仍具有电视特性。画面中主持人、嘉宾的出镜,增加了讨论与观点的可信度,而广播评论有时会让受众在听的过程产生“失真”的感觉。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的“看”新闻也要与电视专题片、纪录片区分,“述”中不忘“评”,“评”从“述”中来,述评结合,让观众看到新闻事实的同时,也“看到”其中蕴涵的观点。

总之,无论是声音还是画面的传递方式,都是为了表达观点。谁在传递观点,传递什么样的观点,才是评论性新闻节目中最重要的。传者与受者是其中的主体,“听”和“看”是承载观点、沟通这两个主体的两种相辅相成的方式,两者密不可分,必不可少,共同在评论性新闻节目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丰富了观点的表达方式,也满足了受众的不同需求。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研究生

邮编:10087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信息经济论文下一篇:现代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