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27

新闻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为提高新闻的制作水准,电视新闻编辑应摘取新闻素材中的精华,完善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本文将对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制作对于电视编辑的要求进行分析,重点探究形容。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提升新闻制作水平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媒体融合;同期声;字幕编辑

引言:

在新形势下,国内的传统媒体、新媒体、网络媒体也在持续融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准逐渐成为各大电视台的研究重点。基于此,对于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提升新闻制作水平的探究有着重要意義。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制作对于新闻编辑的要求

相比于访谈节目、综艺节目,电视新闻节目具有更强的综合性、真实性、严谨性。一档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完成离不开新闻从业人员的多方配合,节目的前期、中期、后期都需要开展策划、录制、编辑等工作,这其中电视新闻编辑的作用至关重要。电视新闻编辑不仅需要围绕电视新闻节目的主题剪辑素材,还需要确保剪辑出的电视新闻节目具备较好的整体效果,能够充分展现节目的主题思想。在新形势下,国内的传统媒体、新媒体、网络媒体也在持续融合,这进一步提高了节目制作对于新闻编辑的要求;而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准,也是各大电视台的研究重点。电视新闻编辑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以及综合性,为尽可能地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准,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处理节目素材。基于此,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为提高新闻制作水准,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应是创新型、应用型、综合性的人才;简单而言,电视新闻编辑应一专多能。每个岗位的新闻编辑要能够胜任配音、剪辑、素材采集等多项工作,还需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判断力。电视台的记者团队会围绕新闻内容采集较多素材,这部分时间较长;为进一步提高新闻的制作水准,电视新闻编辑应摘取新闻素材中的精华;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极强的判断力、审美能力,以持续提高新闻的制作水准。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提升新闻制作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文字稿件导入

在电视新闻稿件的编辑阶段,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应将新闻画面与稿件中的重点文字内容进行匹配,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完整性,提高电视新闻的说服力;在上述工作阶段,应尽可能将记者吸收进新闻编辑团队中。其原因在于,在新闻制作过程中,记者始终围绕新闻事件进行工作,全程进行跟踪报道;在报道过程中,通过不断与摄像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沟通,能够将新闻画面中的核心内容进行捕捉;同时,记者作为新闻稿件的实际撰稿人也最清楚新闻稿件文字内容的核心思想。因此,将记者吸收进电视新闻编辑团队中,有助于提升新闻制作水准。

(二)新闻画面精选

相比于其他媒介,电视新闻在画面处理领域有着显著不同;电视新闻涵盖主体位置、客体位置、画面角度、画面色彩,画面亮度。在对电视新闻进行编辑时,若新闻编辑团队没有选取到最适合的画面,会严重影响新闻的整体制作效果。作为电视新闻的灵魂,画面负责向外界传递文字以外的信息,尽可能地还原新闻事件的本源,增强新闻事件的真实性[1]。例如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爆发重大地震灾害,国内各大电视台都对新闻进行了报道,并将集中报道灾后人们对家人进行重建的景象。国内某家电视台从三个镜像角度播报了当时的新闻画面,首先是这一家人围坐在院子内吃午饭的景象,其次是院子后方的小楼,最后是涵盖了各家房屋的村落全景,大量的农户屋顶逐渐升起了袅袅炊烟。通过上述画面,无需任何文字赘述,观众既能感受到在遭遇灾害后,村落重现了安宁与美好。

(三)处理新闻同期声

在对电视新闻的同期声进行处理时,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注意两方面问题:第一、留白,新闻编辑应严格把控同期声与解说词之间的留白,若两者的衔接过于紧密,会给予新闻观众一定的焦急感;若两者的衔接过于松弛,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新闻播报的整体节奏;因此,新闻编辑人员在完成同期声处理工作后,要不断地进行试听,结合实际感受对其进行调整,使其更加自然流畅;通常情况下,同期省的留白大概为一到两秒左右。第二、节目节奏,受到新闻时长的限制,被采访对象的语音很难全部体现在新闻节目中;因此,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应根据新闻节目的整体节奏对被采访对象的声音进行剪辑,进而提高新闻的制作水准。

(四)编辑新闻字幕

电视新闻的字幕编辑工作较为重要,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涉及到众多地区,而各地区之间的口音存在较大差异;电视新闻节目有着庞大受众,加之被采访对象可能会带有一定的地方口音,采访环境也可能有大量的杂音,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观众理解新闻内容的难度。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应通过添加字幕、编辑字幕,增强新闻节目的说明性。在此基础上,电视新闻编辑还应通过调节字号、字体颜色、字体大小,提高新闻受众的体验感。在节目的后期制作过程中,电视新闻编辑还可以根据新闻的实际性质,调节整体的画面色彩,以配合字幕编辑,进一步提高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准。

(五)节目包装

为进一步提高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准,电视新闻编辑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新闻进行整体包装:第一、围绕新闻内容做好条目组建工作,第二、添加节目片头,第三、丰富节目提要,第四、优化节目片花,第五、添加节目片尾。电视新闻编辑应根据实际的串联单对各项工作进行排序,受传统思想影响,国内部分电视台在制作新闻节目时,没有意识到包装的重要性[2]。为更好地适应媒体融合的大背景,电视新闻编辑可以借助整体包装,增强新闻制作水准。

结论:

综上所述,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受到了网络新闻、新媒体的较大冲击。为提高新闻制作水准,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应从文字稿件编辑、新闻画面精选、同期声处理、字幕编辑、整体包装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新闻质量,增强新闻节目的吸引力,持续扩大自身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阿不都热依木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识提升途径[J].消费导刊,2020,(37):95.

[2]杨淇.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J].神州,2020,(24):264.

作者简介:李海岩,女,籍贯:吉林前郭,汉族,1986年8月出生,学历:本科,职称:编辑,研究方向: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能力的提升。

新闻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新闻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把脉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目前存在这样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专业定位不明,缺乏特色;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僵化,使学生难以具备与社会需求全方位匹配的实践能力;三是教师队伍构成失衡,重理论轻实践;四是受制于传统文科思维,课程设置较为陈旧单一;五是新闻职业理念涉及较少,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方面落实得不够充分。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国内近10所新闻传播专业的院校进行走访和调研,通过与高校教师的交流,发现无论是全国性还是地方高校,大家对于目前新闻传播教育未来的发展或多或少都存在困惑与不适应。面对这样的挑战,有些高校作了改革并初见成效,有些则还在探索中。近些年国内探讨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论文也逐渐增多。综合上述情况,本文认为加强新文科建设,培养卓越新闻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新闻教育任重道远,改革创新势在必行这次“清华做法”所引发的讨论,从表面上看,是新闻院校是否还要搞本科教育,以及新闻学到底是“有学”还是“无学”的问题,但究其根本还是对当前我国新闻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的担忧,以及对如何寻找摆脱困境“出路”的期盼。从这一点说,我国新闻教育任重道远,深化改革与创

新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清华做法”公开后,出现了不少探讨这方面问题的文章,大家都在认真地分析形势,探讨问题,总结教训,寻找出路。《青年记者》最后两个问题第11和第12题提出的“您认为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的前景如何”和“您认为新闻传播教育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奔着这一目标来的。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汪振军教授最近在微信公众号“郑大文化”上撰文,用“低、窄、薄、分、同”,即“低”——定位不高;“窄”——知识面不宽;“薄”一一学养不深;“分”——专业过细: “同”——同质化严重等五个方面⑥来分析目前新闻院校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说点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今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政治格局在不断调整,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及相关部门和机构对新闻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我们的新闻专业教育依然不讲创新,不思改革,不求进取,还是按照老样子、旧模式,还是靠原先的那几板“斧子”,显然就难以适应新闻人才市场的需要,就要落伍掉队。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2·19”讲话)中,提到新闻舆论工作要“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另外他在讲话中还提出要培养“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这些其实也是对新闻教育提出的要求。如果从这方面看,我们许多新闻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明显还存在很大差距。如果不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改变过去的老套路、老模式、老办法,显然无法满足新闻媒体对“复合型…‘创新性…‘技术型…‘专家型”,特别是“全媒型”新闻人才的需求。这也是这些年来许多高校新闻学专业都在不断调整、变革和创新的背景及原因。当然也要看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不仅仅存在于新闻院校和新闻专业,其他院校和专业同样存在这方面问题,而由于新闻学专业对人才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的要求相对高些,所以这方面的矛盾会显得更加突出些。俗话说得好, “辦法总比困难多”,近些年许多新闻院校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创新,并且已经取得积极效果。包括这次“清华做法”,也是在深化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认清形势,明确定位,找准方向,用对方法,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状况一定会得到缓解。

《青年记者》在提出上述问题前,已经设计了几个问题来探讨新闻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问题。例如第7题“您认为学界培养目标需要与业界需求完全匹配吗”就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却很难一下说清楚、弄明白和解决好的问题。如果要简单回答新闻院校培养的目标是否需要与业界的需求“完全匹配”,应该说不难,答案也很明确,因为新闻教育要满足新闻人才市场的需求,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但是如果要具体回答如何“匹配”就不那么容易了。

应该承认,新闻院校对培养目标问题与业界在认识上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有分歧的。学校重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业务能力和专业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是很重要的部分。而业界对新闻人才的要求,虽然也讲全面素质,但很多人看重的还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业务水平,即关键看你稿子写得怎样,编得怎样,节目制作得怎样。因此,如何做到按新闻教育规律帮助学生提升包括政治、文化、道德和业务素质在内的全面素质,又按新闻工作规律帮助学生重点掌握从事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熟练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特别是要在满足新闻队伍对“复合型”“创新性”“技术型”“专家型”和“全媒型”新闻人才的需求上下功夫,这里面要做的事情很多。

新闻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新闻报道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视新闻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电视新闻的写作能力是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综合传播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电视新闻报道的角度进行分析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以及电视新闻写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传播优势,以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 电视新闻 写作传播

目前,电视新闻写作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必须深刻了解其写作特点,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电视新闻和报纸、广播等传播媒体主要的不同点:它是利用活动的画面(流动的图像)来表达观点和思想情感。而报纸是静止的,没有“活力”,广播有声音,没图像,因此,可以说流动的图像画面是电视新闻的特色优势。除此之外,由于电视新闻中流动的画面,可以带给受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下面本文主要探讨在电视新闻报道的背景下,电视新闻写作传播[1]。

一、电视新闻报道背景下,电视新闻写作特点及要求

文字语言把一个个没有层次顺序的流动画面排列成为一个有序、完整的情节,进而把真实的新闻场景再次展现给观众。电视新闻报道是新兴的视听有机结合的“阅读”形式。加之精炼的文字语言能够有力增强电视新闻画面的感染力,营造新闻报道的现场氛围,同时进一步挖掘电视画面的内涵。

(一)新闻写作的事实性

在新闻写作中,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要用事实说话。而最忌讳的就是说大话、空话或者假话。因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新闻报道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不能体现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首先,要坚持新闻写作的事实性,在新闻写作的时候,记者必须写清楚新闻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发生原因和结果,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不能对新闻事件进行随意的虚构、缩小或者夸大。其次,记者在解释报道中的事实时,不能扭曲或者试图掩盖客观事实真相,必须对客观事实有深入的分析、认识和判断,做到客观事实和事件的原本面目吻合。

(二)新闻写作要保持朴实自然的风格

电视新闻报道,需要让观众听得顺耳,所以在新闻写作皆可能采用朴实、自然的语言。在记者进行新闻写作时,描述新闻事件时,应该尽量避免采用长篇大论、拐弯抹角的说词。多用朴实、简洁的语言,做到长话短说,方便观众理解和记忆。如果遇到很长的复合句,也可以减少关联词的使用,尽可能用陈述的语气,方便观众接受。

(三)新闻写作采用通俗易懂、口语化的语言

新闻报道的服务对象是社会普通大众,所以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语言来讲述最新鲜的新闻事件变得非常重要。在新闻写作过程中,避免大量地堆砌数字,使用那些深奥难懂的语言,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新闻事实,使观众听得更加清楚明了。同时,电视新闻报道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为了听而写的,因此要求新闻写作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但也并非是完全照搬日常的生活用语,仍要讲究语言表达的技巧。首先,为了易于被观众所接受,要把书面语转化为口语;其次,要把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个别文言字词转化为现在使用的白话语言;最后,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尽量多使用动词、实词,少使用形容词或者虚词。由于双音节词的音波较长,观众能够听得更加准确、清晰,因此,可以适当选用一些双音节词,从而确保新闻报道的音韵效果[2]。

二、电视新闻写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传播优势

(一)电视新闻报道中,文字语言彰显优势

前不久,29岁的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女教师张丽莉挺身救出即将发生车祸的两名学生,致使自身受到严重的损害的感人事迹,一经电视新闻报道,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设想一下,如果这个新闻事件是采用报纸的传播方式来报道的,其震憾力度会有如此强烈吗?虽然报纸新闻和电视新闻的内容一样,但是后者让观众看到的是非常逼真的滚动画面,是一种正在进行着的生活真实情形,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的心灵。如果没有文字语言的解说,观众在看到这一新闻画面时,也许只是知道了在那一瞬间,张丽莉老师被碾压在车轮下面,不会产生如此深刻、丰富的内心感受。

(二)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声音和新闻写作的关系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声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电视符号系统中,同期声、现场音响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的实践经验说明[3],假如缺少电视新闻写作的话,电视播音员就会出现无源之水的困境,且再优美动听的同期声、现场音乐都不会散发出原本的魅力,而棚外配音,更不值得一提。由此可见,新闻写作对电视新闻报道中声音密切相关。

(三)播音语言是依靠新闻稿展示其魅力

我们都知道,新闻的五大要素中如果仅仅凭借声音系统是不可能圆满完成电视新闻报道的。全部新闻内容都要通过播音功能进行诠释。尤其是在专题新闻报道中,播音和画面语言是最具有活力的表现因素。而播音语言是依靠新闻稿展示其魅力的。通过新闻稿,播音工作者才能快速把握新闻内容的要点,让观众精炼快速地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从而弥补图像和声音等的不足,让观众理解的更深刻,记得更牢固。

三、结语

总之,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电视新闻写作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新闻写作者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才能写出质量高、的新闻稿子。进而促使新闻报道更加深刻,带给观众更丰富的视听感受。

參考文献:

[1] 贺小军.浅谈电视新闻报道的故事化[J].今传媒(学术版),2012(8):102-103.

[2] 刘丽娟.从电视新闻报道看当今电视新闻写作的传播优势[J].科技传播,2013(3):56-57.

[3] 张育仁,张夷弛.从电视新闻报道看当今电视新闻写作的传播优势[J].新闻界,2009(6):79-80.

新闻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听”与“看”之比较分析

“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是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现的意见或态度。”言论性新闻评论与述评性新闻评论是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两大类,《央视论坛》与《焦点访谈》分别是这两类新闻评论的典型代表,通过分析这两档节目可得出两大类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

(一)定位:

《央视论坛》:“《央视论坛》是2003年5月1日开播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一档纯粹的评论性栏目。它不采集新闻,而是对各种媒体提供的新闻事实中最引人注目、最具谈论空间的内容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在新闻频道中,它的功能相当于平面媒体的‘时评’或评论员文章。”

《焦点访谈》: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

(二)选题:

《央视论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热点新闻、热点话题,也有长期存在或近期发生典型的社会现象。多数为社会各界反应不一,未有统一定论的争议性话题,话题通常具有概念性、抽象性的特点,便于话题讨论、争辩的展开。节目具有很强的可“听”性。

《焦点访谈》: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选题多为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具体事件,具有严肃性、严重性、紧迫性的特点,适用以画面叙述来表达的事件节目可“看”性更强。

(三)播出时段与时长:

《焦点访谈》的播出时间为每天的19点38分,这正是夜晚播放电视节目的黄金时间段,观众对画面关注程度比较高,因此是“看”新闻的好时候,有利于用画面对重要选题展开叙述。节目时长为13分钟,可以使观众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看”画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央视论坛》的首播时间是每天晚上的22点35分,这个时段错开了电视剧播放高峰时段,可以争取一部分观众关注,同时也是忙碌一天的上班族开始有闲暇收看电视的时段,此时一部分观众因为工作或者生活的事务离开电视屏幕或减少了对电视屏幕的关注,因此“听”新闻成为了以上观众更多的选择。节目时长为30分钟左右,信息容量大,可以通过言语传递更多观点和信息。

(四)节目特点总结:

《焦点访谈》:一事一议,述评结合,用画面“叙事”进而“评事”,以画面为说理评论的基础,观众通过“看”画面获得观点。

《央视论坛》:一理一议,以“论理”为主,通过主持人与嘉宾访谈传达媒体观点,节目时间长,信息量大,思辨性更强。观众以“听”对话来获取观点与信息。

二、“听”新闻与“看”新闻优缺点比较

(一)从受众、收视率方面: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快,信息铺天盖地。许多观众因为工作压力或生活压力的影响,在难得的闲暇时间观看电视时希望能获取直接的信息资讯,言论性新闻评论节目以其观点鲜明、直接的特点,获得这部分观众的青睐。言论性新闻评论节目不但提供观点,还提供资讯,使受众“听”便可获得节目核心观点和相关的信息资讯,受众容易在轻松的环境下接受,不需要花费过多精力。由于语言评论思辨性较强,主持人与嘉宾、专家讨论过程中亦有“交锋”,使得观点比较犀利。且语言具有很强的情感冲击力,容易调动观众的情绪,使得主持人、嘉宾、观众之间能够较好地进行观点交流,因此言论性新闻评论节目在工作繁忙、无暇花费太多时间观看电视的受众人群中有比较高的收视率。但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也无法避免语言本身“口说无凭”的弱点,在呈现重要观点时缺乏影像的有力支持。倘若为加强论据而过多引用短片资料,又有可能使受众过多关注短片内容而减弱了对言论思辨性的关注程度。

述评性新闻评论节目以影像画面见长,影像具有直观性、说服力,用影像展现的过程去阐释观点、组织论证,观点更深入、更具可信度。《焦点访谈》强大的“杀伤力”来源于事实的提供,事实成为观点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如果要推翻观点,就首先要推翻事实。因此,有影像事实支撑的观点更经得起观众的仔细推敲。这种类型的节目更受知识文化层次较高的受众的欢迎。他们不喜欢直接接受电视强加的观点,而希望通过画面影像展现的事实自己去解读事件,揣摩观点,获得自己对事件、问题的分析和理解。但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的画面影像如果做得过于专业,会有卖弄技巧之嫌,使得受众在复杂的画面影像中“迷惑”,不易领会和接受节目画面中所蕴涵的观点,受众会失去对节目的兴趣,导致节目收视率不高。

(二)从资讯方面: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信息量大,传递快,受众可以在“听”到鲜明观点的同时,还“听”到大量资讯,是目前资讯发达的时代获得大量资讯的良好渠道。而且由于语言传播的轻快与简易,提供的资讯在时效性上也有较大的保证。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由于制作的周期比较长,时效性相对要弱一些,而且“看”观点比“听”观点要花费观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不利于资讯的快速传播。但影像传播的信息要比语言传播要丰富生动,蕴涵的意义更多,在信息的准确性上也要更高一些。

(三)从节目操作层面: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比较灵活,易于操作,组织节目的成本费比较小;述评性评论节目需要较长的制作周期,画面的拍摄、选取、编辑与相关人物采访的进行往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运作成本比较高,操作上复杂性与困难度要比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要高。因此,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在节目时长与信息内容上要多于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而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一般在节目内容深度上占优势。

三、两种类型评论新闻节目的走向

(一)栏目定位:在栏目中,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成品快、出炉快,使栏目运作较为容易,宜做成短小精悍、播出频率较高的栏目,从而发挥节目新闻性强、观点鲜明并且具有快速持久影响力的特点。而《央视论坛》目前节目的时效性不够强,较多的节目都在谈论一些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应该紧扣“新闻评论”,多做一些新近发生话题的讨论,或者给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寻找新颖的新闻由头,以增强节目的影响力与活力。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成品

慢,内容含量大,宜做成时间长度长、选题鲜明、选题意义重大的深度报道或调查性报道栏目,设置稳定的播出周期,把节目做深做透,培养稳定的、知识水平较高的受众群体。例如以《焦点访谈》为范本,更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真相的《新闻调查》,在运用和发挥电视声画结合的独特优势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充分发挥了电视画面对事实与观点的说服力。

(二)节目中主客体报道融合的趋向:“所谓客体报道形态,是指画面只呈现报道对象的的行为语言,而不呈现报道者及与报道者有关的物体(如话筒)的影像,其记录方式、视点、角度具有冷静、旁观、平视等特征的报道形态。”“主体报道形态是指报道主体及与报道主体的报道行为有关的形象(如话筒)出现在画面上,通过报道者的出镜方式一定程度介入事件进行报道;或者画面拍摄时采用了主观性较强的记录方式和方法,让观众明显地意识到拍摄者在场的报道形态。”从客体报道形态和主体报道形态的概念上来看,言论性和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都应该属于主体报道形态的范围之中。近年来,评论性新闻节目报道题材有所拓展,但在报道禁忌比较多的题材时,主体报道的表现方式有时会显得有些顾忌。因此,在主体报道意味最浓的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中逐渐也采用了客体报道的方式。在报道一些敏感题材时,不便直接陈述观点的地方,用没有报道主体介入的客观画面去说明事实,把报道意识寓于画面的编排之中,把解读的权力交还观众,让观众在纯客观的画面中了解编导的意图。例如在《焦点访谈》的节目《想拿通知书,先拿十万来》中,由于事件的复杂性和涉及问题比较敏感,节目很难做到对事件进行十分明确肯定的评价,所以这个时候编导把解读权交给观众,希望观众能从画面编排中体会节目的寓意,并得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看法。用形式上的客观来传递报道者的观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际是主体报道与客体报道融合的一种表现。

(三)“听”与“看”的融合:用“听”与“看”的方式传递观点在电视评论节目中并不是完全分开的。目前,还出现了“听”与“看”两者分量并重的“软”新闻评论节目——《社会调查》,使用故事性强的短片引出讨论,由主持人阿丘来提供社会各界的看法,再进行分析点评,最后则让观众自己来对问题下一个结论。此外,还出现了传递资讯为主、附加评论的新型节目,比如广东卫视的《粤港澳零距离》,原本是一档娱乐性较强的资讯节目,现在聘请了新闻学教授黄匡宇作为嘉宾,与主播一起对节目短片传递的资讯和事件进行简短的点评,也是让观众“听”与“看”相结合的一档节目。“听”与“看”的分量孰多孰少,可以根据节目的特点与节目表现意图在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中灵活运用。

四、结论

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与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各有优势与不足,两者在评论类新闻节目中共存是必然的。评论类新闻节目是一个电视台的旗帜与灵魂,是一个电视台智慧的体现。当前社会既需要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犀利观点的碰撞与交锋,也需要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严肃的分析和解读。无论是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还是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都要做到有自己独到鲜明的观点,运用各种电视手段使观点表达得更智慧,更符合节目的环境。

此外,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听”新闻的特性还要与广播评论区分。尽管两者都着重于“听”,而言论性评论新闻节目毕竟是在电视上播出,仍具有电视特性。画面中主持人、嘉宾的出镜,增加了讨论与观点的可信度,而广播评论有时会让受众在听的过程产生“失真”的感觉。述评性评论新闻节目的“看”新闻也要与电视专题片、纪录片区分,“述”中不忘“评”,“评”从“述”中来,述评结合,让观众看到新闻事实的同时,也“看到”其中蕴涵的观点。

总之,无论是声音还是画面的传递方式,都是为了表达观点。谁在传递观点,传递什么样的观点,才是评论性新闻节目中最重要的。传者与受者是其中的主体,“听”和“看”是承载观点、沟通这两个主体的两种相辅相成的方式,两者密不可分,必不可少,共同在评论性新闻节目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丰富了观点的表达方式,也满足了受众的不同需求。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研究生

邮编:10087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信息电子化下一篇:心理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