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论文范文

2023-04-07

铁道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铁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风险

一、铁道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引发的风险

1.1施工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道建设与施工前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引导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隐患和问题,导致铁路建设工程整体性的发展出错。铁路施工工程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的工程,这种工程建设主要依赖线路工程系统、通讯工程系统、信号工程系统、工程信息系统、设备供应系统进行全面的施工与协调发展,在这些工程设备与项目中,有任何一种没有调整好或者是准备充分就会引起发展的不足,导致施工企业和铁道工程单位出错,降低铁道工程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前期准备工作对于铁道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整个铁道工程建设的发展动力。任何一个部门的管理准备工作没有做到位,都会直接影响后续单位的作业,造成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亦会影响施工的进度安排和质量控制,进而影响运输安全。

1.2违规违章施工

在施工中都存在违章施工和违规施工这种现象,违规施工和违章施工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因其自身具有不确定性因素,所以会导致铁路施工发生不可预期的事故或者后期的发展产生障碍。一些铁路建设项目发生事故后会发现其实存在违规违章建设的问题,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在事前得到控制。究其原因,是由于某些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规章制度,技术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方法去操作和施工,影响了施工工程的质量,导致线路没有达到预期的承载力,降低了线路强度,从而引发事故。

1.3随意变更施工计划

铁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预先设计过程中的不可预期因素导致的建设障碍造成了施工计划的变更,施工计划的前期编制因为自身存在问题,所以很容易产生许多施工过程中的缺陷,建设单位为了弥补和修正这些缺陷,必须要做出计划的更新和变更,这就对计划产生了很多影响,导致了施工计划的安全受到了影响,因为某一个点的改变或者更新很可能产生很多新的风险与问题,铁路施工本身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过程,因为某一个细节的变化很可能对整个铁道建设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扩大建设风险,降低安全程度。

1.4施工基础管理及施工组织薄弱

我国在铁道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进行全面化的管理和维护,对组织管理和组织创新也进行了全新的发展定位,但是因为组织中人员的配给存在差异,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也存在高低和好坏,对铁道施工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和破坏,很多人员因为自身不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所以不能胜任当前的工作职位,工作职能也存在不足,导致了工作发展的水平降低。铁路施工的基础工作和基本管理环节因为需要整体人员的互相配合,所以人缘素质不统一,人员工作能力不协调会导致整体工作能力的涣散,降低组织协调性和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样还会引起较高的施工机械故障率和施工安全管理能力的降低,对施工人员的心态是一种考验,降低了施工调度的整体协调能力,留下了安全隐患。

1.5现场监管不合理

现阶段的铁道建设施工现场是系统化的一个整体工作环境,如果采用单一化的各部门独立负责制度,对铁道建设的现场管理会造成一定的障碍,个人管理能力也存在能力的高低,会引起组织管理的整体性不足。在铁道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安全防护人员本身缺乏专业素质和专业性的知识,在技术性问题和专业化水平上欠缺一定的知识,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引起了整个铁道工程建设的风险扩大。

二、铁道工程建设风险存在的原因

2.1施工单位人员素质差

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化,带动了施工技术的发展,对设备和施工单位的工程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工程素质的滞后导致了施工中设计与实际施工的矛盾,最终导致施工质量不过关,留下安全隐患。

2.2工作作风不谨慎

施工管理单位的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没有意识到安全和其他工作的关联,没有对施工单位进行及时而又行之有效的管理。两者都存在侥幸心理,对于一些关键问题的把握不到位,关键岗位的人员任用上缺乏公正性。从而出现了施工的准备工作不完善、违规施工、计划不科学、监管不力等后果,施工安全管理不合格,安全性也没有达到标准。

2.3施工缺乏整体意识

铁道施工本身是一个系统化和复杂化的施工过程,因为缺乏相应的科学化管理所以导致整体性较差,施工单位没有整体性管理的意识,从而导致各个部门施工作业的流程和步骤无法实现全部统一,部门之间缺乏配合,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铁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途径

3.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道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整个过程都必须保证在安全的操作下进行,而且对待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一种“安全第一”的理念和思想,端正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态度,提高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工作意识,改进工作模式和方法,协调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有效资源,严格审批每一个施工步骤,科学管理施工工作,每一位员工要尽可能的遵守工程建设规章制度,稳定好工程建设的步伐和节奏,管理人员要充分提高自我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文化水平,将工程建设的安全防范工作放到最重要的地位,采用科学和可靠的模式与手段进行管理。

3.2保持施工安全管理的先进性

因为施工技术的标准逐渐提高,因此施工技术工艺也要相应的提高,根据现阶段施工工程过程中的一些要求的投入相应提高,铁道工程建设施工各个部门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利用资金充实科学设备的购买和技术设备的储备,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改善工程施工的不足和缺陷,提高施工要求,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为铁路施工工程提供安全的保障,降低工程整体的风险,还需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仪器进行信息的储备和安全管理,提高现代化程度。强化施工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整体合作,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施工部门在考虑有利于施工的基础上要考虑到管理部门的要求,管理部门也需要考虑到施工部门的特点,相互协调,寻找最优化的合作方式。

3.3采取合理的施工组织形式

目前铁路项目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施工点非常多,遍布全国各地,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施工组织形式,以此来为铁路施工服务。改变以前采用的分散、机械的重复式作业方法,采用集約化、规模化作业。在此基础上,根据各铁路施工项目的具体特点和需求,采用集中或分段式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3.4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把关

对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以此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铁路施工的工程质量。针对铁路建设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必须投入相应的力量进行人员的培训与教授,提高他们的专业化素质和能力,优化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帮助铁道施工工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全新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充足的技术保证和支持。

铁道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KAQ模式;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随着高铁外交战略的推行,中国高铁正向泛亚、欧亚、中亚和非洲迈进。未来五年,铁路建设仍将是中国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重头戏。高铁的发展,对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格外突出,但目前国内外现有铁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是“能力本位”、“能力中心”模式;课程体系的设置存在着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所授技能的岗位偏向性太强,毕业生缺乏岗位迁移适应性及创新能力;过分注重狭隘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功利主义教育,忽视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弊端。因此,本文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高铁学院)为例,探索建设基于KAQ模式的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期培养知识丰富、创新能力强、具有岗位迁移能力的高铁复合型人才,适应新时代高铁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

KAQ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1 KAQ模式的内涵

KAQ模式是融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三位于一体全面人才培养模式[1]。指学校在创新思维与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构建符合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开展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方案和活动,使学生具有宽口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内化为自身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 KAQ模式的构成要素

2.1 知识要素。知识要素包括(1)工具性知识。主要指适应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前提性知识,包括基础性知识和文化知识。(2)专业性知识。主要指适应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本专业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最新科技知识。专业性知识分三个层次:基础层次、中间层次、最高层次。基础层次主要指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如车、钳等方面的知识;中间层次主要指就业与创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最高层次主要指创业所需要的复合性知识和高新技术知识。(3)相关性知识。主要指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提升所需的相关的专业知识、行业知识、产业知识。

2.2 能力要素。高职学生应具备职业能力、改革创新能力、敬业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1)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开发新技术的能力、现场组织与技术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相互影响,其交集能力越多,表明核心能力越强。(2)关键能力。是指可迁移的技能、促进性的技能、一般性的技能。主指交流表达能力、数学运算能力、自我提高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它是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影响最深远的能力。(3)外围能力。主要包括自我推销能力、敬业能力、应变能力等。外围能力是形成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基础。

2.3 素质要素。

素质要素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等在内的全面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2)专业素质。专业开发素质、专业管理素质、专业自学能力。(3)创新素质。(4)人文素质。(5)身心素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在KAQ模式中,知识、能力、素质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通过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构成人全面发展的整体。

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湖南省铁路发展规划》了解,到2020年湖南将新建2800多公里铁路。按每公里平均需要20名铁路建设、运维人员计算,将新增岗位56000多个,年均需要近6000人。至少10年内,全省铁路行业对高铁建设和运营维护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保持较稳定的增长,这为铁路院校铁道工程技术等专业群的发展带来旺盛的人才需求,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院利用南方高铁人才培养与技术合作基地平台以及参加“2016中国-东盟轨道交通高峰论坛”和“2016中國(长沙)国际轨道交通博览会”等高层次会议机会,充分了解整个轨道交通对铁路人才的需求动向,并派遣专业教师到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各地方地铁公司等合作单位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作进行实地调研,把握最新高铁人才需求方向及职业标准。

经调研发现,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是能胜任高速铁路建设施工、维修养护、监理等岗位工作,具有高速铁路工程施工、测量、试验、管理及维修等一线作业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就业岗位大致可划分为高速铁路施工与修理两大岗位群。高速铁路施工岗位群面向施工、建设、设计、咨询、监理、招投标等单位,第一层次岗位是测量工、技术员、施工员、试验员、资料员、计划员、统计员、调度员、材料员等,第二层次是安全员、质检员,第三层次是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项目经理等;铁路修理岗位群面向铁路局、地铁、其他人型企业专业铁路部门等单位,第一层次岗位是线路工、路基工、桥隧工等,第二层次是探伤工、焊接工、工班长,第三层次是车间技术负责人、车间主任等。

相应的高铁岗位群要求学生具有工程识图,测量、路基、桥梁、隧道、軌道施工及维护、安全作业等专业能力;具有制作工作计划、查阅资料、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获取信息及信息处理、知识运用、创新等方法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沟通和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集体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职业能力。

基于KAQ模式的高铁工程技术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KAQ模式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湖南高铁学院高铁工程技术课程体系以专业群为依托,按“职业基本素质和能力一专项能力一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能力递进方式[2],结合铁路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规章的要求,突出专业基本能力与关键能力并重,推行了“基础共享、方向分立、专业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通过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与整合,引入GIS地理信息系统、高铁精测精调等新技术,导入最新《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维修规则》、石墨烯等相关技术标准,重构课程及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与专业开发的素质,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变迁的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

1 课程体系设置

该课程体系坚持“岗位”导学原则,搭建了“公共素质+专业基础+核心岗位基础”的三模块基础共享平台,构建“专业基础特色+核心岗位特色”的专业方向模块,设置“横向+纵向”的职业拓展模块结合的“基础共享、方向分立、专业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见图1)。

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三大模块构建。

1.1 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内容。

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包括入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体育、计算机应用、实用英语、高等数学、创新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毕业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基础类工具性知识、专业性知识的积累和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及心理素质的提升以及关键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1.2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内容。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内容包括工程识图及CAD、高铁概论、工程测量、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机械、工程施工图纸识读、铁路路基施工与维护、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铁路隧道施工与维护、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等岗位对接紧密的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及核心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1.3 职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内容。

职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内容包括高速铁路维护、铁道工程试验与检测、铁路施工组织与管理、铁路工程概预算、铁路工程监理及实务、铁路工程法规、钢轨探伤等限选课和创新创业教育、拓展体育课程、职业礼仪、社会实践等,这些拓展课程,以期为学生专业开发素质提升、核心能力及外围能力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平台。

此外,增加个性化第二课堂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辩论赛、演讲比赛、体育类竞赛等的专题辅导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关键能力、外围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提供大量的机会。

2 实践体系设置

本专业研究设置了与课程体系配套基于工作过程的“三模块四平台”实践教学体系。校企“雙主体”开发单项操作技能、综合技能、顶岗实践的三模块实践教学体系(见图2)。立足“共享平台”,开发工程CAD制图实训、工程材料实训、工程地质实训、工程测量实训等15个通用基础和桥隧构造施工基础实训、隧道构造施工基础实训、路基构造施工基础实训等通用综合技能训练项目。突出“专业特色”,开发钳工实训、城轨桥隧施工维护实训、精测精调实训、钢筋工实训等19个特定专业基础和特定专业综合技能训练项目。对接“岗位群”,设置测量工、实验员、监理员、施工员、预算员、制图员等通用岗位模块,设置高铁线路工、探伤工、桥隧工等特定岗位模块。

实践体系通过校企共同开发,与职业资格标准、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的对接,以通用基础模块和特定技术模块的结合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全方位实训,并通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和顶岗实训各单位的评价来进行考核,达到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

该实践体系依赖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的互通与整合,打通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渠道,加上最前沿的技术方法在实践教学上的运用,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行业知识,专业知识和更前沿的专业技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

结 语

随着高铁产业经济的发展,现行铁路高职院校对铁路人才的培养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以高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培养怎样的高铁人才和如何培养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是铁路高职院校面临的日益突出的问题。本文根据KAQ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了“基础共享、方向分立、专业互选”能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希望能为同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夏雪.基于KAQ模式的衛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 2012.5

[2] 刘娜.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 2013.3

铁道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道路与铁道工程;GPS;航测遥感;GIS

一、勘测设计阶段3S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一)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統GNSS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导航或定位的技术系统。目前国际上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主要包括美国的GPS,俄国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等,我国也自主研制了“北斗”卫星导航广域增强系统。其中,GPS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技术的最新进展代表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1.航测遥感技术的应用

利用航测遥感技术测绘大规模大比例尺(以1:2000比例尺为主)地形图,建立数字地形模型,已经成为新线铁路勘测设计的基础数据;遥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综合信息填图已成为绕避地质灾害、确定铁路线路走向不可缺少的控制性因素。航测遥感技术取代了繁重落后的地面测图工作,改变了铁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引起了铁路勘测设计发生了革命性飞跃,成倍地提高了铁路勘测的速度,大大缩短了勘测的周期,提高了铁路勘测设计的质量。

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在铁路和公路工程的勘测设计中正得到愈来愈多地应用。将GIS用于铁路和公路工程建设可以保持各种数据的统一、规范,便于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GIS和RS结合,可以获得三维地理信息的遥感图像信息,并利用其进行纵横断面分析、坡度分析等工作,从而实现三维铁路和公路工程设计、桥梁设计、景观设计等。

二、施工阶段主要以GPS的应用为主

(一)采用静态GPS建立高精度平面工程控制网

在桥梁和隧道工程中,目前最为广泛的是应用GPS技术进行控制测量。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当前世界第一长跨海大桥,跨海段长达31.5km,海上无任何自然岛屿,其平面控制采用静态GPS按B级精度的要求施测;乌稍岭隧道全长20km,是我国目前最长的铁路隧道,其洞外控制也采用GPS技术,现在该隧道已经全线贯通交付使用。这些大型工程的建设都说明,利用GPS技术进行大型工程的控制测量,不仅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精度需要,而且能够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

(二)通过GPS高程拟合建立高程控制网

目前,GPS高程测量精度较低,主要原因是无法准确获取各点的大地高和高程异常值。较常用的计算高程异常方法是:利用测区里的若干个已知水准点,采用解析内插、曲面拟合等方法确定测区的似大地水准面,进而求出各点的高程异常。数座特大型桥梁工程测量的试验分析表明:在小范围的桥梁工程区域内,当地形较为平坦时,利用2~3h的GPS静态观测成果,经过拟合计算,可获得二等精度的高程成果;而利用1~2h的观测资料,可获得三、四等精度的高程拟合成果[9]。

(三)利用GPS-RTK技术进行工程放样

GPS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除了建立施工控制网外,近年来随着RTK技术的不断完善,在工程放样中也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大大降低了放样的计算工作量和外业观测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在铁路、公路、桥梁、港口工程施工中,利用RTK技术直接放样点位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定线放样、纵横断面测量、地形图测绘以及工程变形监控中。在杭州湾大桥、东海大桥和苏通大桥的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RTK技术进行宽海域的桩基施工三维定位测量,不仅解决了超长距离施工定位的难题,而且提高了测量定位的精度,通过专门研制的海上GPS打桩定位系统,还可以实现测量定位的自动化,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四)GIS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得到初步应用

GPS在道路与铁道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已很普遍,而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在施工阶段应用较少,但也有成功应用的实验。例如,以深圳地铁变形监测数据和各种图面资料作为信息源,利用GIS软件及二次开发工具,开发了基于GIS的地铁变形监测管理分析系统,并应用于地铁施工监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运营管理阶段3S技术开始得到应用

(一)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正得到广泛的应用

大型工程结构的变形监测,一直是道路与铁道工程运营管理阶段的重要课题,目前,利用GPS技术正在成为变形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例如,虎门大桥GPS(RTK)实时位移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整桥3个方同的x,y,z位移和大桥的扭转角,并能对各点的数据进行记录回放[11]。GPS监测大桥位移的实时性和高采样率的数据为大桥的状态分析提供了方便的条件,也为大桥的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依据,使大桥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二)遥感技术开始得到深入认识并开展应用

目前我国已经利用航测遥感技术完成了大量的既有铁路复测和地质病害调查工作,对成昆、宝天、宝成等10余条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路基、地质病害较严重的既有铁路重点区段和重要工程进行了遥感地质病害调查,从而为铁路工务管理提供了及时有力的信息保障。

(三)GIS在铁路公路的养护管理中正在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近十年来,铁路部门先后完成了哈尔滨等多个铁路局20 000多公里既有铁路复测和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建立了先进的工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由铁道部电子计算技术中心研制的基于GIS的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了铁路设备管理,管界图、综合图、速度图、大桥略图等17个子系统,涵盖了铁路工务部门的主要业务,目前已在乌鲁木齐、北京等多个铁路局得到推广应用,为工务系统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宁津生,王正涛.测绘学科发展综述[J].测绘科学,第3l卷(l).

[2]李小勇.GPS在铁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和设想[J].铁道勘测与设计,2005,(4):14-17.

[3]胡志贵,韩改新.航测遥感技术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与开发[J].铁道勘察,2006,(5):16-20.

铁道论文范文第4篇

学院坐落在美丽的吉林市,在校生7000余人。占地面积492.99亩,规划占地1300多亩,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办公楼、实验中心、体育中心、培训中心、图书馆、学生公寓及400米标准跑道运动场等基础设施。有运输、工程、信号、机车、车辆、机电、汽车、财会、计算机等49个实习演练室和演练场,有45处稳定的校外科研、实习、教学基地。松花江从门前奔腾而过,冬日里雾凇奇观映照校园。学院依江而建。幽雅别致,是读书求学的理想之地。

学院目前设有“七系五部”:即铁道运输系、铁道工程系、铁道机车车辆系、电气工程系、汽车工程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经济管理系和基础部、培训部、成人教育部、体育教研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有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物流管理、铁道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高速铁道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铁道机车车辆、铁道车辆、供用电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电气化铁道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脑艺术设计、会计、财务管理、文秘、旅游管理等25个专业,初步形成了面向铁路,以工科专业为主,理、工、文、经济、管理等多学科交叉互补、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和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4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6人,讲师138人,近百名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6%。此外,学院还从铁路或相关行业聘请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为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形成了“专业紧贴产业,教学紧盯企业,精品畅通就业”的办学特色。学院建院60多年来,已为铁路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门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大部分成为了用人单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上的中坚力量,部分走上了领导岗位。学院采取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的方式进行“订单式”培养,使学生毕业去向有了保障。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学院实行毕业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制”,学生毕业除获得高职毕业证书外,还获得相应专业的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2007年至今,已与沈阳铁路局各站段、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集通铁路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东北亚铁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吉林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4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以上,2010年毕业生就业率截止到4月末已达到90%,2011年部分毕业生提前落实了就业岗位,大部分被铁路和大型企业录用。

学院是全国大学生英语A、B级和英语四、六级考试点,VUE授权考试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授权的ATA高新技术考试考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铁道部计算机职称考试吉林省考点、全国百所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训培养学校,全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吉林省培训基地,吉林市劳务输出定点培训机构,并与美国CISCO公司合办“吉林思科网络学院”。学院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吉林市“十佳青年志愿者”集体;参赛选手在“第三届吉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得独立学院组二等奖,在“用友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获得吉林省总决赛二等奖。

铁道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教学实践

一、前言

根据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表明,要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重点。同时也指出,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教、文、卫、体事业也相应快速发展,同时加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为了完成我国教育改革规划目标,高职院校逐渐将相应的改革措施落实到教学和技能实践当中,以强化专业技能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出符合社会人才型需求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因此,如何以专业技能实训和技能鉴定为突破点,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重点关注问题。本文结合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探索技能教学实践,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进而促进高职教育快速发展。

二、设置鉴定科目与技能实训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因此,设置鉴定科目和技能实训时应以为培养学生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服务,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通常包括技能知识、技能的运用与创新、专业知识、相关岗位法律法规运用等;方法能力一般包括自我控制與管理、关于计划、时间、决定等管理、再学习能力等;社会能力涵盖人际交流、法律意识、社会责任心、团队协助、职业道德及自信心等方面内容。根据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跟踪调研结果,可以将其专业岗位群分为:(1)以个人素质和工作需要为依据,分为技术管理、经营管理、生产管理及工程组织等各种各样技术管理人才;(2)从事地下铁道桥隧、铁路轨道施工的施工员、从事铁路工务设备的维护工作养护员等现场施工与养护管理人才;(3)从事资料员、后勤技术员、设计员等从事小型工程项目人才。此外,又可以根据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各个岗位群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可以将技能实训和鉴定科目类型设置为:(1)综合专业技能的实训与鉴定。通常包括顶岗实习、综合试验强化训练、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等内容;(2)基础技能的实训与鉴定。主要内容有基础写作技能、计算机基本技能及外语基本技能等;(3)单项专业技能的实训与鉴定,一般有课程设计实训、专业课实训、课内实训等。

三、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实训方法

1.合理安排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教学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应合理安排实验实训教学,重视实验实训课的教学质量。具体安排如下:(1)针对新生的教学安排。应设工程制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基础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学习专业技能奠定一定的基础。并根据各门基础课程的特点配套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以配套辩论赛环节,提高学生的口才与应变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和道德观;又如工程制图可以设置CAD制图实训,计算机网络基础可以设置计算机操作实训等。(2)对于大二学生,应侧重安排本专业专业课程,并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穿插相应的实验实训课程,例如,在施工测量课程中穿插安排测量实习;在工程力学应用课程中穿插工程力学试验环节;在地基基础施工与检测一课中安排土工试验课程。以学年结束前3周为施工实习周,在现场技术人员的带领下,由实习教师组织学生深入施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教学。

2.实现实验实训课与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有机结合

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高职院校不仅要抓紧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的教学环节,还应结合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使其与相应课程的实验实训课程有机结合,这样还有利于职业素质教育在日常教学环节中渗透,在课程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中落实。此外,还应多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技能大赛,让学生在大赛中提升自我,取长补短,培养团队精神。

3.加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实训

综合应用能力实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还为学生今后参加实际工作奠定扎实基础。综合应用能力实训内容包括综合试验强化、顶岗实习等内容,通常安排在毕业学年最后一个学期,以交叉进行的形式开展。顶岗实习是组织学生到实际施工企业一线亲身参与现场施工,让学生通过发挥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试验强化训练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专业试验知识的掌握,包括试验原理、操作步骤、数据资料收集与处理等,使学生获取从事铁路工程施工所需的试验职业技能;毕业实习是由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带领学生深入施工现场,认识和掌握专业技术施工环节,为设计毕业论文收集相关资料做准备;毕业设计环节的设立可以让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所学知识和毕业实习所学到的内容,经过整理与分析,进而深化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小结

总而言之,通过专业技能实训与技能鉴定,可以提高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旭卿,张碧,孙立功.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甘肃科技,2014,30(07):81.

[2]安宏科.基于工作过程中的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24-25.

[3]孙立功.铁道工程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1,(10):3-5.

上一篇:铁道工程技术论文下一篇:高速铁路概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