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规划建设论文范文

2023-05-14

网络规划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要求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要重视网络阵地的建设,占领网络阵地,提高工作水平,发挥党建工作的作用。从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建设网络阵地的重要性出发,讨论现阶段党建工作的现状和新媒体时代下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建设网络阵地的“三部曲”理论,为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思路。

[关    键   词]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党建工作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手机等移动通讯设的普及,使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络用户的数量达8.29亿,其中通过手机接入网络的用户比例高达98.6%,20~29岁年龄段的网络用户比例为29.9%。由此可见,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范围极大的流行趋势,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受其影响巨大。因此,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必须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利用好新媒体技术,才能占领网络阵地,更好地促进党建工作的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阵地建设的重要性

(一)建设高职院校网络阵地是新媒体时代下符合政策要求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针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营造清风正气的网络空间,强调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网络阵地这一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中,要求各级党委应当“努力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建设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平台”。

在高职校党建工作中,应当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的指导意见和方针政策,加强新媒体新技術的运用,积极建设网络阵地,利用新媒体技术让网络阵地发挥引导和传播作用。这既是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体责任,也是推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二)建设高职院校网络阵地是新媒体时代下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经之路

党建工作在高职院校中一直处于核心和基础地位,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发展乃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在此之前,一批又一批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利用传统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在网络自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党建工作者必须改进和创新网络阵地建设的方法,做到因时而为、顺势而变,主动占领新媒体网络阵地,才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文化传播,使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

二、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及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培养和吸收党内新成员方面,党建工作者需要在团员青年中培养优秀分子,作为党的培养对象。把优秀的青年教职工和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为党的事业培养接班人。(2)在对党员的教育方面,密切关注党员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时时开展党性教育,引领党员群体不断进步。(3)对高职院校内的各个支部进行管理和建设。

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者在长期的党建实践中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为国家和党的各项事业输送了大批思想和技术方面都极为优秀的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党建工作方法逐渐显露出了一些不足和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方式过于单一

在目前的党建工作中,一般会组织和安排专门的时间,以讲座和系统授课的方式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然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时间里,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很少有机会进行学习。另外,受限于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即使社会上有更好的学习资源,高职院校内的党员群体也难以接触。党课、讲座等传统的传播教育方式形式过于单一,无法引起青年人的兴趣,也会使部分党员群体参与的积极性降低。这都会让党建工作中的传播和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受众对象较为狭窄

当前的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主要针对的受众对象是党员和有意向加入党组织的群体。一般情况下,在新生入学之后会有部分学生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学校会择优推荐部分学生参加党课和讲座进行学习。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但另一方面也排除了部分有更大进步空间的积极分子。这样的方式无异于将学生分为要求进步的学生和普通学生两个群体,党建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只能覆盖到被推优的这一部分学生,而大量的普通学生没有机会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众对象的狭窄,党建工作无法发挥更充分的作用。

3.工作流程较为模糊

党建工作中的各项指导意见和工作流程对党建工作者来说,都是日常工作必须熟悉掌握的。但是对党建工作的受众对象而言,还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性。青年学生很多情况下只是被动接收任务,何时接收党课教育,何时写汇报、写心得,对其中流程和关系都不甚明了,对“三公开”“三公示”“一答辩”的规范也缺乏思考和认识。这无疑会对党建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产生不良影响。

(二)网络阵地建设现状

在新媒体潮流下,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也陆续开始网络阵地的建设,不少高职院校都有相应的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传播的及时性和高度的交互性。接受者和传播者能够实现双向互动,接受者也可以变成传播者,利用新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另外,新媒体的传播方法更为多样,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更容易引起接受者的兴趣。但是由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差距大,在高职院校党建网络阵地建设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1.网络阵地流于形式

有些高职院校虽然搭建了党建工作的门户网站,但是内容和形式仍然延续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仅将原本发表在传统媒体上的内容原样照搬到新媒体平台上,党建工作徒有新媒体的外表而没有实质性改变,新媒体技术没有充分被运用到网络阵地建设中。

2.对网络阵地缺乏监管,缺少对舆论的引导和把控

新媒体的特点之一就是“人人都是传播者”,任何观点都有可能在新媒体平台上发酵和传播。一些高职院校在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网络平台之后,缺乏事后的监管。负面的舆论不及时加以控制,反而让谣言先行占领了网络阵地,很可能造成极其危险的后果。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在新媒体时代下需要大力建设网络阵地才能更好地促进党建工作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还需要更加全面地思考如何利用好新媒体技术,控制新媒体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让党建工作和新媒体得以更好融合。

三、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党建网络阵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要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做好高职院校网络平台的搭建,必须充分理解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建阵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提高网络阵地的建设水平,为党建工作带来更大的发展。

(一)新媒体使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

在新媒体时代下,各种各样的思想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使现代社会特别是青年群体中,各种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这给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加强思想引领、构建价值观念带来了新的挑战。

高职院校的学生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容易被社会负面思想所误导。在网络阵地中,这些青年学生从各自不成熟的立场出发,在各种思想的冲击下可能会发表偏激的言论,使网络阵地反而成为负面言论的集散地。在各种思想斗争激烈的网络环境中,如果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者应对不力,很容易造成青年学生的思想混乱。因此,必须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创新党建工作,弘扬正能量,增强网络阵地的积极引导作用。

(二)新媒体对互动的要求提高

新媒体技术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对党建工作形式推陈出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建工作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工作范围需要向网络社会中延伸,工作方式也需要由原先的单向传播发展到传播与接收相结合的新阶段。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领域,忽略网络空间,一味地向党员群体灌输理论,而缺乏倾听和沟通,工作的效果必然会受到严重限制。

新媒体的交互性要求党建工作者更加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交流和反馈工作,让党建活动突破物理空间限制,扩大党组织活动的辐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网络阵地的针对性、时效性。

(三)新媒体对技术要求更高

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理念一方面能够带来更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对党建工作者的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党建工作者不能故步自封,需要不断学习,在掌握最新技术的前提下,还需要积极思考如何将新技术运用到工作中来,有效提升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党建工作者必须自觉运用各种现代化技术,以新媒体信息化提升高职院校网络阵地科学化建设,整合各类党建资源,改进工作手段,推进工作部门办公自动化,实现党建工作的媒体信息化管理,降低工作成本。

四、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做好网络阵地建设“三部曲”

(一)第一部:思想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阵地中的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党在理论创新方面不断推进,在传播和引领正确的价值观念、凝聚和强大民心人心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网络阵地的建设和作用发挥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高职院校建设网络阵地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最为核心的要求。当今世界局势复杂,各种势力企图利用网络营造对己有利声势,网络上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潮都会对青年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建设网络阵地需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作为网络阵地的思想教育基础,切实实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通过新媒体网络向青年学生广泛传播。

(二)第二部:平台搭建,利用新媒体技术建设高效平台

一个高效便利、功能完善的网络平台是党建工作发挥作用的保障,也是建设网络阵地的技术基础。高职院校要重视网络平台的搭建,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党建网络平台。

1.彻底解决技术方面的难题

党建工作者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或者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的方式,解决网络平台搭建中因为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功能不全、交互性差、用户体验不佳等可能会导致网络平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良好的用户体验是建设网络阵地的技术基础,完善的网络平台能够让党建工作更加高效地开展,也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更加流畅地接收教育,青年学生在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后会愿意主动接受正向的引导和观点,形成党建工作的良性循环。

2.运用各种新媒体传播途径,形成网络阵地完整体系

目前新媒体传播途径越来越多样化,除了即时通讯类的QQ、微信等平台之外,还有用于观点展示和交流的微博和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党建工作在建设网络平台时,要将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尽量多地渗透到各个新媒体平台上,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传播途径,并且要学习和掌握不同平台中的话语特点,打造全方位、全角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让党建工作真正实现全面覆盖,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党建工作的作用。

3.加强网络阵地的交流,掌握思想动态

党建工作者在建设网络阵地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互动性强的优势,鼓励和引导学生发表正面观点,不能堵塞交流的通道。这样一方面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将负面思想及时遏制,让积极正面的言论占领网络阵地,给学生以正向的引导。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交流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让青年学生更乐于接受教育和引导。例如,2012年江苏高效辅导员年度人物——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學校辅导员朱以财,利用自己的微博与学生沟通,发布了2600条微博,获得了两万余条留言,90多万次浏览,让学生在情感的沟通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三)第三部:内容创新,高质量内容是网络阵地发挥优势的保障

由于新媒体传播的及时性、互动性等特点,新媒体时代下对网络阵地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要求与传统媒体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在建设网络阵地时不能将传统的党建工作内容照搬到新媒体平台上,而应该提高内容的质量,通过高质量、新形式的传播内容吸引更多的受众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网络阵地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在新媒体形势下,僵化死板的内容根本没有广泛传播的机会,要创造更加贴合实际、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在内容的讲述形式上也要进行精心编撰,用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要转变以往传统的纯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用更生动的实例、更活泼的语言扩大党建工作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五、结语

在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对青年学生特别是青年党员群体发挥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者积极学习,充分思考。在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寻求利用新媒体所具备的优势和资源转变工作模式的方法。另外,在我国的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需要全力构建和打造网络平台,让正能量、先进性的思想和观点占领网络阵地,从根本上促进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大荣.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3):28.

[2]王平勋,杨海莹,杨帆.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56.

[3]李景龙.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分析[J].科教文汇,2015(32):35.

[4]叶静伊.新媒体与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J].党政论坛,2017(5):6.

[5]卢允伟,邵梁,程杰.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15-16.

◎编辑 赵瑞峰

网络规划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提 要]在当下的网络文化领域中,弥漫大量低俗文艺产品,就如同雾霾一样严重破坏了网络文化生态。针对网络虚拟现实中的文化雾霾的成因及危害,从培育网络文化生态价值共识,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的规范,构建协同治理机制以及推进立法等方面探索其生态协同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虚拟;文化雾霾;生态;协同治理

[作者简介]端木潘婷(1989—),女,华东交通大学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余 杰(1990—),男,东华理工大学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江西南昌 330013)

十八大以来,在全社会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之下,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文艺界提出了严峻而急迫的要求。“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一针见血切中要害。网络虚拟现实中的的色情和暴力,网络谣言,垃圾信息以及弹出式广告等网络文化雾霾严重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破坏了网络文化生态。因此,我们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阳光映照进每一次上传和每一次浏览,驱除网络文化雾霾,构建网络文化生态。

一、网络虚拟现实中文化雾霾现状及成因

在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环境中,弥漫着大量文化雾霾,以弹出的色情和暴力的游戏广告、未经许可而漫天铺网的垃圾邮件、以声音、文字、图像等为表现形式,严重扰乱了网络秩序。在网络上,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文艺作品无人问津,负面报道却炒作的很厉害,这就是一种“文化雾霾”的表现。究其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的虚拟性与社会现实性的迷失

虚拟不仅是事物的一种存在形式,也是人性的重要方面。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存在着另一个“网络自我”。所谓的网络虚拟世界其实并不“虚”,网上的虚拟空间本质上就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了最真实的自我。性格的两面性在网络的虚拟性与社会现实性之间迷失,现实社会中规中矩的一个人,在网络虚拟中则表现低俗无比,浏览以及散布低俗信息,从而导致网络文化雾霾的萌芽。

(二)网络文化市场体制不健全

根据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这一数字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商机。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网络运营商为了使利益最大化,用低俗冒充民俗,用庸俗偷换幽默,用色情取代优美,用恶搞取媚观众,使净化灵魂、陶情益智的网络平台散发出毫无文化品位和文化尊严的铜臭气。这些网络媒体在制造文化雾霾,蚕食着社会正能量。

(三)网络文化监管力度不大。

政府作为调节者,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有些被动,相应网络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完善速度远远落后于互联网的发展,导致政府机关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管作用。一方面,政府没有及时出台一些网络制度与政策,无法有预见性地规范网络行为。另一方面,网络立法滞后于网络违法行为,没有形成预防体系,导致网络“文化雾霾”遍地开花的困境。

二、网络文化雾霾造成的负面影响

“空气中的雾霾,损害的是健康。文化领域的‘雾霾’,损害的是人的心灵。”全国政协委员黄宏的观点得到很多人的赞同。网络文化雾霾不但侵染了人们的心灵,还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误导。

(一)降低文化品位,滋生低俗之风

目前,一些网络文艺产品的创作者为增加点击率,用低级趣味、对感官刺激和暴露的文艺作品来吸引网民的注意。主要表现为庸俗无聊的恶搞文化、低级趣味的无厘头文化、挑逗情感的煽情文化、吸引眼球的另类文化。一些素质较低的编辑或者导演盲目追求轰动效应,不顾职业道德,借助网络技术在网络空间里展示低俗才艺,制造出大量的网络文化垃圾。他们有的渲染悲情,调侃道德,宣扬搞笑娱乐,有的贬低领导形象,甚至诋毁社会制度,这大大降低文化品位,滋生低俗之风,其危害不容低估。

(二)消解社会主流价值观念,造成文化行为迷乱

如今网络虚拟现实中出现了泥沙俱下的局面,然而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媒体推行“网络霸权”、“政治渗透”和“文化殖民”,甚至利用网络媒体向我国持续进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输出,使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在网络盛行。这使一些网民模糊了价值边界,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功能。正是由于价值观念的扭曲,导致一些网民寄情网络,及时行乐,追逐名利,以功利主义的色彩粉饰核心价值观,造成文化行为迷乱。

(三)破坏网络文化生态,污染文化环境

网络文化生态就是以互联网络为载体和媒介,以文化滋养和信息传播为核心,不断满足社会主体价值诉求和精神诉求的一种圆融状态。换言之,这是与人的现实生活相对应的一种健康存在状态。然而,网络虚拟中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雾霾,散播的都是些“假、丑、恶”的文化,与本该宣扬的“真、善、美”的先进文化背道而驰。当我们一打开网页,这些低俗的文化雾霾就自动弹出,那么网络文化生态必然遭到破坏,网络环境也必然受到污染。

三、网络文化雾霾的生态协同治理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灵魂和精神家园,是国家最核心的软实力。然而网络文化雾霾污染了人们的心灵,导致价值观念的缺失。因此,势必要构建驱散网络文化雾霾的协同治理机制,塑造网络文化生态。

(一)培育网络文化生态的价值共识

价值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成功的治理离不开科学的观念和价值共识。构建网络文化雾霾协同治理模式,需要治理主体之间对网络文化生态建设产生价值认同,即多元主体对网络文化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达成普遍共识。当前,网络文化雾霾正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一些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灵,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引导网民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强化网络文化雾霾协同治理的价值导向。

(二)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的监管机制

由于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一些互联网企业为牟取暴利,时常在网站上制作并传播低俗文化产品。因此,网络文化监管部门应该对网络文化产品的发行严格把关,禁止一些低俗文化作品的传播,以提高网络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含量和艺术质量。首先是强化信息管控,加强网络行政监管。定期对本地的网站、论坛、微信公众号等进行排摸、检查。其次是加强执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在提升网站、论坛、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安全防范的同时,积极安排警力,开展网上违法有害信息巡查和公开执法。再次是强化打击力度,震慑违法犯罪。积极联合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开展重点领域的执法检查。最后是建立举报监督机制,增强行业自律。利用网络媒体阵地,通过公安部门认证账号,联合本地的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开展法律法规宣传。

(三)构建网络文化雾霾协同治理的互动合作机制

网络文化雾霾的治理不仅仅单靠政府的监管,还需要非政府组织和网民及社会公众相互合作,最终形成三者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首先,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开展网络文化雾霾的整治行动,关闭部分不法网站,并把整治网络文化雾霾专项行动转向常态化,还要改变各地各部门“九龙治水”现状,加强协调配合,主动做好工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其次,加强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对网络文化雾霾治理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从而推进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促进政府与社会组织及公众的良性互动。最后,引导社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网络文化雾霾的监管与治理,号召社会组织及公众对扩散网络文化雾霾进行举报。

(四)推进网络文化雾霾协同治理的法治进程

要驱散网络文化“雾霾”,需要立法的“阳光”。我国现行网络文化方面的法律法规数量偏少,甚至存在许多立法空白和盲点。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推进网络立法进程,使相关网络法律法规跟上网络的新变化和新趋势。最关键的是要提高网络文化立法的预见性和协调性,分步骤实施网络文化立法工作。除此之外,还要严格执法,打击恶意制造和扩散网络文化雾霾行为。在打击惩处恶意制造和扩散网络文化雾霾行为方面也毫不姑息手软,坚决惩治影响恶劣的网络谣言责任人。

总之,网络上每一次点击或者浏览都是一次心灵的叩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驱散网络文化雾霾,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保持网络文化生态。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公众应构建网络文化雾霾协同治理机制,形成合力,共建网络文化生态。

[参考文献]

[1]杨瑞萍,魏昊.论网络文化生态价值及其建设[J].人文杂志,2013,(4).

[2]张建民.论低俗文化对我国主流文化的危害及其控制[J].吉首大学学报,2013,(2).

[3]何明升.中国网络文化考察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4]云付平,孟宪平.网络文化粗鄙化及其常态化治理分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4,(2).

[5]韩晓莉.生态管理社会协同机制构建[J].社会科学家,2014,(7).

[责任编辑:刘忠林]

网络规划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校园网无线网AP

高职院校的校园网建设应以信息化建设服务和服从于学校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为基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和学院实际发展的特点和现状,不断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生活等对各项校园网设施和应用系统的需求。

随着高职院校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快,绝大多数院校均建立了校园有线网络,尤其是笔记本电脑因价格降低而迅速普及,很多同学和教师拥有了笔记本电脑,有线网络的局限性凹显出来。试想,如果我们在图书馆、草地上、食堂内、上课等任何时间、地点,可以随意的进行上网交流、访问,那又是如何的惬意。

解决上述问题的答案就是无线网络,2003年6月IEEE 802.11g标准诞生,标志着无线的速率已经能满足正常的需求,而2006年1月15日,最新一代IEEE 802.11n的无线传输草案的通过,无线网的接入带宽已经能够达到100M带宽。这为无线网的普及带来了更多可能。当前的无线网技术已经具有可靠的通信、低成本、灵活性、移动性、快速安装、高吞吐量、保护用户投资、抗干扰性强、隐蔽性好、抗多径干扰等特点。通过专业网桥、接入点及客户端设备,能够搭建各种层次的无线网络,包括长距离局域网连接,点多点、点对点网络节点连接,室内外覆盖等各类无线网络。同时无线网络在物理布局、通信距离等方面有其特殊性。采用无线方式,架设方便,运行、维护成本低,周期短。

那么,无线网络又该如何搭建呢?特别是还要考虑到,在高职院校可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的情况。

制订详细的设计方案,了解高职院校的需求分析,找出重要应用点,是实现的重要前提。

工勘,无线项目中最重要的一环,工勘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期信号的分布。错误的工勘,除了在前期物料的计算上带来大的误差,造成浪费或者因为缺料延误工期,更可能导致后期工程结束时,网络大范围的不可用,导致接连的返工。

覆盖,无线网络信号的覆盖包括室内覆盖和室外覆盖,顾名思义,两种是对于不同的场合应用的。针对学校的情况而言,这里的室外覆盖单纯指建筑外的覆盖。

室外覆盖,因为涉及的覆盖范围远大于室内,所以我们考虑的是首先能让用户收到无线信号,其次再考虑用户有效的接入带宽。无线信号的容易衰减是无线的一大硬伤,所以室外分布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避开树木茂盛,或者遮挡的地方。勘测的时候最好有学校的平面图,然后确定需要覆盖的范围,再根据设备的性能,来决定无线设备的安放位置。一般来说,发射功率为20DB的AP,无遮挡的情况下覆盖范围为100M,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定向或者全向天线。

室内覆盖,目前有两种覆盖方式:小功率AP放装覆盖和室内分布系统。小功率AP放装覆盖,主要使用于比较空旷的大型场合,象会议室,体育馆等,特点是安装方便,同时信号也能保证。室内分布系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校里,基本都有运营商的室内分布系统,也就是运营商提供CDMA,3G等服务的那套线路。如果可能,跟运营商协商后,在该系统中接入我们的无线有源设备(AP),就可以共享这套线路了。接入使用的合路器,对该系统的损耗在0.5到1DB左右,这个损耗很低,可以接受。同时,无線网络工作在2.4GHZ频道,与其他系统互不干扰。此方式的好处是使用的设备少,工程费用很低,而且施工简单。但是同样,因为AP的性能有限,接入的用户就少了,同时,信号被扩散的范围比较广,相对前者,薄弱很多。如果跟运营商协商不通,则只能自行布置室内分布系统了。

完成信号覆盖的勘测和规划以后,我们无线网络的模型已经初步成型,接下来是网络拓扑的规划。目前无线的组网方式有两种,FAT AP和FIT AP+AC(无线控制器)组网,FAT AP是指无线网络的配置,数据的转发都在AP上实现,每台AP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推荐在AP数量少的情况下使用,FIT AP+AC是最近开始流行的组网方式,AP只负责数据转发,同时AP的配置统一通过AC配置,AP上零配置。这种组网大大的方便了无线网络的管理,是众多厂家推荐的组网方式。

接下来要画好无线网络拓朴图、无线网络整体覆盖示意图制订AP信道规划表。

至此,一个基本的无线网络规划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剩下的,就是研究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和性能、价格等。要从比较细节入手,从吸顶天线、全向天线、定向天线、高频馈线、避雷器、信号功分器到室外屏蔽网线、天线支架,电源线、避雷接地等,还有网络相连的一系列需要配置交换机都要逐一了解。最重要的是了解不同厂家产品在不同环境下配以不同天线所能传输的距离或是穿墙能力,相信实测的参数,以实测数据为准。

无线的好处很多,但缺点也不少,无线的信号衰减是让人非常苦恼的,往往透过几堵墙,信号就已经衰减到不可用了。而且由于信号的不可见,无线覆盖的盲区排找起来也比较麻烦。经过测试,无线信号在发射功率为500MW的情况下,在天线底下,信号强度为-28DB左右,穿过一堵50厘米厚的墙后,信号衰减到-58DB,继续穿过一堵50里面的墙,信号减少到-85DB。这个相对于-70DB的最低强度要求来说,已经不能够满足使用了。同时,无线的带宽也是目前比较弱势的,由于无线需要使用大量的资源来维持无线信道,目前802.11G的实际物理线路在28M左右,这是在信号最好的情况下,所以无线对于某些需要高速应用的场合来说,还是比较不足的。无线只有3个不干扰的信道,也就是说,在一定的范围内,只有3台AP是不会干扰的,但是受AP接入用户性能限制,有时候一个地方AP的数量往往超过3台,这时候就导致信号干扰,表现为信号显示非常好但是怎么连就连接不上。在安全性方面,还有近年针对WEP、WPA等安全的破解,如著名BackTrack 4等基于 Linux,以及Aircrack-ng for Windows等等的破解无线工具,因此迫切要求改进加密方式、算法和进一步加强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冉晓旻,无线网络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2]杨哲编,无线网络安全攻防实战,电子工业出版社.

网络规划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园网;应用系统;交换机;安全;拓扑;无线网络;防火墙

根据CNNIC最新的2014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上网总人口已达6.4亿,其中学生用户是最大的用户群,约占其中的33%。同时为了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推动国家信息化的建设,提高校园网络信息水平成为了当前工作的重点。

校园网是提供宽带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平台,为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研究和综合信息服务的。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本校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是福建省教育厅直属的商科类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入住连江县潘渡校区,占地面积约1 000亩,建设有图书馆、教学楼、配电房、综合实训楼、学生活动中心、体育场所、学生公寓、食堂及基础配套实施。潘渡校区的网络建设,希望能全面覆盖校区各楼宇,实现与老校区的互联互通,满足全校师生教学、上网、科研等各项管理工作需求,实现广泛的资源和数据的共享。

一、校园网络建设的目标

商专校园网络建设目标是建成一个覆盖全校、高速、高性能、高安全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新老校区全网统一认证,保证新老校区高速互联,保障网络的高安全性和易管理性。校园网络建成以后应能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计算机辅助教学、校内资源共享,满足学校信息化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需要,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建成的校园网应是一个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和下一代互联网多类网络共存的高速、高性能的新型校园网络。

二、校园网络建设方案设计原则

网络系统的设计我们遵循如下原则:

1.网络系统支持开放、标准的网络协议TCP/IP,扩大网络的应用范围。

2.网络系统要能为广大师生提供移动终端对网络的随时访问。

3.网络系统要有足够的带宽和足够的带宽、很好的服务质量与完善的安全机制,保证网络和应用系统稳定运行。

4.网络系统要有足够的隔离与安全机制。

5.网络体系结构应该是先进的,开放的系统,以便于今后网络的升级,扩展和互连。

6.网络采用标准的 “核心—汇聚—接入”三层结构设计, 简单而有效的IP 地址分配和VLAN划分策略。

7.网络具有端口灵活的扩充性。

8.网络系统要有先进性和可拓展性,满足拓扑结构的变化。

9.网络系统要简单和易于管理。

三、校园网络建设方案

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统计人数、楼宇等分布情况,针对校园网络建设的目标,考虑未来网络扩容的需要,给出合理扩容设计思路,我们给出校园网络拓扑图并给出了建设方案(见下页图1)。

建设方案保留了原有的网络资源,采用层次化的网络设计结构,实现新老校区光纤互联,在新校区基本建成网络出口实现双网宽带接入,主干数据链路达到万兆,千兆接入桌面的快速以太网,拥有IPv6接入环境,校外用户可通过SSL VPN访问校内资源,并且新校区主要建筑场所实现无线网络覆盖。设备方面,为了保证网络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实现高速路由交换,核心层部署了一台万兆骨干路由交换机RG-S780实现高速交换,保证网络连接高可靠性。网络出口区域配置了防火墙,在防火墙上配置了控制策略和DMZ区域,保证内网和服务器的安全。汇聚层采用采用H3C公司自主开发的下一代数据中心级万兆以太网交换机H3C S5800,提供高密度的终端计算机接入。接入层因数据相对较少则采用性价比较好的三层接入交换机RG-5700交换机,具备大容量、高密度的千兆端口,支持智能堆叠和管理功能。

1.服务器的选择与介绍以及虚拟化技术。在校园网络系统建设中采用10台高性能IBM BladeCenter刀片服务器。新的校园网络应用系统主要承担邮件系统、网络课程平台、校网站、身份认证、信息发布、FTP等众多复杂繁重的网络关键应用。在现代化教学方面,还承担各系部教学软件服务器的任务。引入VMware 软件虚拟化来管理校园网服务器,可以简化对服务器的管理,提高服务器利用率,节约了硬件成本。

2.防火墙的选择与介绍。防火墙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应用广泛的网络安全系统,是校园网络安全措施中最基础的也是非常重要一环。本设计方案采用的是CISCO ASA 5520硬件防火墙,能够提供主动威胁防御,控制网络行为和应用流量,还能提供与IPsec互操作的SSL VPN服务,支持广大的校外网访问和移动办公。

3.无线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简易、灵活、扩展能力强,既可以作为传统有线网络的延伸,扩大学校网络覆盖区域,更是学校网络发展的方向,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园网。

商专校园无线网络设计方案采用的是无线网状网(Wireless Mesh Networks简称WMNs),室外AP部署在每个楼宇的每层顶层,室内无线AP部署于楼道天花板上或者弱电间中,天线则部署于楼道内,室内和室外AP采用POE方式供电,无需本地直接供电。本方案采用的TL-WR941N无线路由器,支持802.11a/b/g/n标准,支持AES、WEP等安全加密标准,支持漫游切换,支持QOS能力。

4.认证系统。商专学校网络建设采用的是锐捷SAM身份认证系统,实现“入网即认证”,从网络边缘就对接入用户进行管理控制,实现了校园网用户访问任何网络资源之前都需要认证,避免了非法用户接入带来的病毒传播、网络攻击等行为,从而确保满足国家对信息安全管理的需要。

校园网用户访问外网资源,无论通过有线、无线途径统一采用实名制身份登录。身份验证信息包括用户的用户名 密码、用户PC的ip地址和mac地址、用户PC所在交换机的端口号等。通过以上验证信息使每一个用户的身份在校园网内的唯一的,只有经过网络中心授权的用户才可接入校园网。当用户访问完网络后,会在SAM服务器上保存有完整的上网日志记录,便于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定位查询。

四、校园网的应用系统设计

根据学校教学及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实际情况,校园网应该有以下网络应用系统:

1.电子邮件系统。电子邮件是学校最主要的网络服务之一,是学校网络建设的基础,学校教职工和学生都可以使用学校的电子邮件服务。系统达到了全校师生每人一个账号的容量,并且与信息化校园进行整合,拥有功能强大、使用便捷、访问速度快、容量不限等诸多优点。

2.校内信息网。校内信息发布平台,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框架,集成了丰富的信息服务内容,增强了协同办公、资源共享的能力,是广大师生获取校内通知公告、办公办事、查询业务信息的重要工具,每个使用者拥有信息网的账号,安全,高效快捷,进一步推进了无纸化办公。

3.电子图书馆。以校园网络的建设为平台,电子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对学校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电子图书馆是一个电子资源中心,它把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贮,是基于网络系统的提供共享的知识中心,方便广大师生快速灵活地获取知识信息。电子图书馆将改变目前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提供信息的综合存储、检索、查询功能,还可为管理人员高度集成化管理资源,提高效率。

4.网络课程平台。网络课程平台是为师生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服务的支撑平台,功能强大、使用便捷,精品课程开发,为实现教师之间共同思考,协作解决问题,最终实现“集体智慧”和“集体认知”。平台向学生提供网络辅助学习支持功能,向教师提供网上教学支持功能,如精品课程建设、课程评估、网络授课、在线考试、发布和提交作业等功能模块,从而拓展教学空间,扩大师生视野。

5.校内资源共享。在校园网络中,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是非常重要的应用。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FTP是面向校内师生提供信息共享服务的平台,所有师生可以使用专用的 FTP 客户端软件如 CuteFTP、FlashFXP等访问FTP服务器,也可以通过 Web 浏览器如 IE,或在“我的电脑”地址栏中直接访问FTP链接,方便地浏览和下载所有的资源。

6.internet服务系统。在信息化的今天,人们已经把网络当成获取信息的重要的源泉,而internet服务系统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网络分为校园无线网和校园有线网,为学校师生提供网上浏览、网上查询、远程访问、电子邮件和信息发布等功能。使用校园无线网和校园有线网都需要使用校园网账号登录。校园网账号为一人一个账号,通过身份认证,一个账号可以同时登陆电脑、手机、IPAD等三个上网终端。

7.微哨平台。微哨平台不仅全面支持Windows系统电脑,还支持Android系统及IOS系统的移动终端。微哨(Whistle)整合了校园上网认证、即时通讯及应用中心,可以帮助学校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将网络与课堂教学有机的衔接起来,保证广大师生无障碍地随时随地沟通,实现真正掌上数字校园。

五、校园网络安全及对策

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校园网络管理优先问题。而且随着移动终端的接入网络,对于网络使用的控制以及移动终端的多样化,网络安全问题更为突出。校园网络建设应把网络安全放在突出位置。

1.采取校园网络系统安全对策。包括主机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技术、系统数据灾难恢复等对策。

2.制定安全策略。面对非法入侵和恶意代码攻击这些安全威胁,校园网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不但要采取相关的网络安全对策,还要制定安全策略来保护校园网络的安全。如制定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和规范,建立端口访问控制列表,记录核心交换机的系统日志,划分VLAN等管理策略来保障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

六、总结

本方案中所采取的技术与产品充分考虑了校园网络未来的升级与发展,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基本上能符合商专新校区各建筑的分布、信息点的分布。满足学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校园网比将向着更加完善、先进的方向发展,为更广大的师生服务,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能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系统集成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 王达.网络组建(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 [美]Richard Deal. CCNA学习指南[M].张波,胡颖琼,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4] 李克端,沈伟民.基于VLAN的校园网[J].电脑教育报,429.

[5] 杨延昭.基于对等网络的校园直播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责任编辑 王玉妹]

网络规划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医改以来的4年,湖北省坚持统筹规划,规范管理,以基层为重点,全力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共计投入资金250亿元,实施建设项目8793个,完成建设面积883万平方米。通过几年的建设改造,基本形成了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指导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规划引导各类项目建设。会同卫生、财政等部门先后制定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急救体系、采供血体系、麻风病防治体系、精神卫生防治体系等一系列卫生建设与发展规划,做到了每一类建设项目都有一个建设总体规划,按规划组织实施;同时,会同省卫生厅组织每个省部级医疗卫生单位编制基本建设与发展总体规划,严格按规划办理立项审批。二是合理确定项目建设内容。我们要求各地、各单位在制定建设方案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单位承受能力和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该改造的改造,该合并建设的合并建设。三是严格控制项目建设规模。会同卫生部门先后制定了《湖北省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标准》、《湖北省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标准》、《湖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与发展的意见》等,对各类机构的建设规模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纳入建设规划的项目,严格按批准的建设规模进行建设,保证每个建设项目建成后达到达标而不超标。四是统筹规划项目实施。在项目实施安排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优先”原则,即优先考虑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到位,对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确保投资一旦下达便能迅速启动形成新的工作量;优先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省委、省政府相关政策重点扶持的区域倾斜,着力改善这些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滞后的状况;优先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将全省具备条件的市州级中医院和县级中医院纳入相关规划建设范围,并在投资上给予倾斜,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严格项目审查,有效保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严把项目前期准备情况审查关。每年底,我们结合下一年中央投资安排方向,会同省卫生厅对各地拟申报中央投资计划的卫生项目前期工作准备情况进行审查,重点了解项目的土地、规划、能评、环评等前期手续是否落实到位。同时,审查结束后,将各类卫生建设项目前期准备情况进行排名,在第二年安排中央投资项目时,将前期准备情况与项目安排挂钩,原则上按照审查的建设进度择优选择,确保中央投资下达后能立即开工建设。二是严把方案设计审查关。配合卫生部门先后制定了《湖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形象设计手册》、《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形象设计手册》、《湖北省中医机构文化建设形象设计指南》、《湖北省救护车外观标识形象设计手册》等,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外观、内部效果、标识标牌等进行规范和统一。在项目实施前,我们会同省卫生厅按照不同的机构类型,组织专家分级分期分批对所有项目建设方案进行审查,确保建设规模经济适用,建设方案科学合理,项目形象设计标准统一。三是严把项目开工条件审查关。我们不仅在申报项目时严格审查把关,在中央投资下达后,我们依然做到力度不减、措施不松,要求各级发改、卫生部门按照分级审查的原则加强对中央投资项目的督导检查,督促各地、各单位落实工作措施,推进项目建设。

三、加强项目监管,全力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部门、专家协作会商机制。每年召开至少两次协商会议以及组织召开相关领域专家的咨询会议,共同推进我省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建立重点项目督办机制。会同省卫生厅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投资千万元以上重大卫生建设项目督办工作责任制的通知》,定期到重大项目单位进行指导和督办检查,重点督办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程序、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项目资金到位与使用、责任制落实和责任追究五个方面的内容。三是建立项目督导检查机制。近4年,省级组织开展卫生项目建设督导检查20多次,将检查结果向项目单位当地政府反馈,对暴露出问题的单位,责令整改落实。四是建立项目通报与约谈机制。会同省卫生厅,建立了基本建设项目工作台账,坚持项目月报表制度,及时掌握全省卫生建设项目最近进展情况。

四、创新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上一篇:党的建设论文下一篇:城市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