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发展论文范文

2024-03-13

三农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土地是农民群众的命根子,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良好保障。做好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工作,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而且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和村民的经济效益,使土地变得“寸土寸金”。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探讨、科学规划,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农村土地托管、流转文章。该县着眼于破解基层组织建设中最难突破的村集体“无钱办事”这一难题,坚持组织部门牵头抓,供销系统具体抓,整合两部门优势,联手在全县全面推行土地托管、土地流转,促进了村集体普遍增收;供销社拓展服务市场,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党建带社建实现共赢。截至目前,全县15个乡镇(街道、开发区)140多个村已完成土地托管、流转面积7万余亩。

科学探索运作模式,积极开拓服务空间。以村级党组织为龙头,以基层供销社为服务主体,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联合涉农企业、包地大户等,对农民零散地块进行统一托管服务,以合同形式约定服务内容,通过集约化、规模化运作管理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向农民收取低于同期市场价格的服务费用,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和收益权的状态下,完成农民托付的各项服务,通过参与土地托管相关专业合作社盈利分红及提供有偿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通过实践,该县探索出了四种土地托管模式:一是由基层供销社领办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村“两委”协助管理与服务;二是由基层供销社流转农户的土地,村“两委”帮助协调并参与管理;三是由村“两委”流转农户的土地,由基层供销社提供全托管服务;四是由村“两委”与农户签订托管协议,基层供销社再与村“两委”签订服务协议。该县土地托管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县供销社和基层供销社把质优价廉、一举多得的服务拓展到现代农业生产的广阔空间,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服务市场,尤其是县委组织部与县供销社“联手”,村“两委”与基层供销社“合作”,协助供销社在助推农业发展中有所作为,使县供销社在县直部门中、基层供销社在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中的影响力有所增强,为基层供销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破解了“三农”难题,在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解决了农民种地、增收难题。

“土地的有序流转,一方面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富余劳动力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我镇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解决了多数因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造成的土地闲置和抛荒;同时大部分留守老人和妇女,也能从种田大户那里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效地促进了群众增收。”杨营镇党委书记孔祥华在3月22日全镇土地流转座谈会上对20余名村支部书记讲道。该镇积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和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方法,采取“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运作模式,大力实施“小块并大块”农村土地整治整合,按照“蔚营模式”积极探讨土地流转新思路。目前全镇已有刘普桥、张庄和高庄等15个村3万余亩土地开展整治整合并对外公开招标,加入流转“大军”。该镇通过积极探讨、科学规划,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文章。加大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力度,鼓励、调动群众参与土地流转。年后至今该镇已多次召开土地流转调度会,安排包村人员深入各村户,向党员、村干部和群众积极宣传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以及带来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为群众算好经济账,让群众切实主动参与土地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形式,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按照“公司+生产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引导土地向经营大户、致富能手流转,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的同时,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力培育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土地流转信贷扶持力度,通过积极向县有关部门争取小额贷款等形式,帮助土地流转经营主体解决生产资金,增设土地流转专项贷款基金,缓解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压力。保障农民权益,切实促民增收;任何一处

土地流转,该镇都要求签订好土地流转合同,规范合同内容,明确土地流转形式、面积、年限及双方的责、权、义。同时要求土地流转合同要司法公证,确保合同的严肃性,从根本上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土地流转不仅保障了村民的合法权益,而且也增加了村民收入;一方面土地流出农户的流转费明显增加;另一方面,通过调整结构发展设施农业,新增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达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促农增收的双赢局面。

土地流转促增收,高效农业好奔头。自去年8月份开始,在县下派办、杨营镇等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驻蔚营村“第一书记”马保军带领村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历时5个月完成了全村土地流转工作,蔚营村的现代农业梦想全面起航。“一开始,农民都不愿流转土地,因为有些农民的耕地相对较少且比较分散,因此他们每年农忙时间并不太长,基本不太影响外出打工,一些农民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农民恋土情结重,宁愿粗放经营,也不愿意将耕地流转出去;另外,还有一些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把土地作为自己最后的退路,也不愿长期将土地流转。”孔祥华介绍说。如今,蔚营村土地按照每亩800斤小麦的价格流转给了种粮大户和经营能手,大量农民结束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时代,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开始向

三农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从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影响和制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及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困境,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试图对此问题形成比较系统、有一定意义完整的体系,对科学发展观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影响;制约;科学发展观;深层次矛盾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和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不断吸取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和理论。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把这一理论称为“科学发展观”,并根据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对这一发展观作出了精辟的表述。《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它既是科学的,又是可行的。

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

20世纪的后20年,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不能否认由于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出现了一些“失衡”的现象,突出表现在: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问题

我们以前过于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经济发展,过于追求GDP,而忽视了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忽视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以社会进步为目标的发展观认为,无论经济还是社会,唯充分就业为大,怎样有利于就业就怎样发展经济,所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高投资就业弹性,随着经济增长逐渐降低失业率。而以经济增长为目标发展观,是唯经济增长为大,以为只要经济高速增长,就业问题就会随之解决。事实证明恰好相反,我国近年由于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不顾实际情况,片面重视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轻视最能吸纳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和中小企业,使投资就业弹性和经济增长就业弹性降低。1990年至2001年的11年,国有工业企业每增加一个就业岗位,需要的投资额由22820元增加到338720元,增加13.8倍;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增加就业人数由100万人降至60多万人,因此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越快,失业率越高,就业压力越大。失业问题又会加剧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升高到0.46,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跨进了收入很不平等的国家行列,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不符。当前我国社会出现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主要是失业、分配不公、“三农”、生态环境破坏、干部腐败和黄、赌、毒、黑、骗等问题,引起了人民的不满和对抗。

我国虽然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但是亿万农民的人均收入、农村的公共卫生体系远远没有达到小康社会的水平,所以,目前我国的小康社会仍然是不完全的、低水平的小康,有人形容城乡差别说:“城市人好像生活在西欧,农村人好像生活在非洲。”“三农”问题成了我国一切矛盾的焦点。”’

(二)人与自然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必然不惜重复建设、盲目生产,掠夺性开发土地,滥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这方面的问题相当严重,不但祸及后代,也殃及当代。其中最严重的是发生了两轮“圈地热”。第一轮发生于1992年至1994年春天,共圈地1.5万平方公里(其中八成是耕地),超过当时城市用地1.34万平方公里。第二轮发生于1998年,至今已圈地36万平方公里,大大超过第一轮圈地,也超过当前城市用地面积。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06年地球生态报告》称:2006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量(自然资源消耗量)为1.6地球公顷,生态赤字为0.8地球公顷。比世界平均指数高近一倍。专家测算显示:仅“十五”期间我国生态赤字就达到5万亿元之多。生态赤字带来的后果。就是环境恶化、灾害加重、发展不可持续。

(三)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不协调的问题

经济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投资与消费失衡,造成不断扩大的供给能力与最终需求的缺口难以通过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予以消化;经济外部失衡主要表现为过剩的生产能力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找出路,造成过大的贸易顺差,加之大量资本流入,导致外汇占款迅速增加和国际收支失衡。有些地方片面重视外源性经济而不重视内源性经济发展。有些地方领导,为了显示政绩,追求外经贸高指标,上级对下级压任务,在区域之间开展对引进外资的“让利竞争”,实行“低地价”、“零地价”、“低税费”、“零税费”。对出口实行低价倾销,引发国外反倾销诉讼;低档商品出口遭遇技术、绿色等贸易壁垒障碍;过度降低关税,招引洋货对国内生产冲击。应当认识到,不是任何外资外贸规模扩张都是好事,只有那些能够获得优势互补和比较利益。并且促进国内发展的外资外贸规模扩张才是有益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一步对外开放,经济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47%。进出口总额增长率高于国内贸易增长率,2003年出口和进口总额增长率将分别超过30%和40%。在这种情况下,对外开放应当从着重扩大规模转向着重提高水平。

失衡也许是社会发展的代价,但是为了使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然要求我们自觉摒弃传统发展观,树立整体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时代的要求。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困境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是作为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提出来的。这是经济体制改革指导思想和改革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实现新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就是说,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宗旨,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一)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即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这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渡形态。我国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快

速推进工业化,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严格的城乡分割政策,人民公社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强化了这种过渡形态,延缓了社会转型的进程。突出的表现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按照所谓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的划分,我国城市化显然是属于滞后型的。据联合国人居中心2001年6月《世界城市状况报告》预测,202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将达到50%,203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占60%,届时我国城市化将会超过这个水平。

在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发展阶段,“三农”问题主要是发展农业生产问题。农业问题是个效益问题,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关键是提高农业效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在围绕“农”字做文章的同时,要注重从“农”字以外找出路,通过“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用先进技术改造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深化改革把农村经济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轨道。

下一步的经济改革,要着眼于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国家政策要对解决“三农”问题给予更大的支持。在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已经有了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十分突出,除了受工业化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外,关键还是制约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诸多体制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主要表现为:城乡有别的管理体制;城乡分割的市场体系;城乡分离的工业化模式;城乡有别的投入机制。总之,体制性因素事实上形成了农业和农村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发展的相互隔离,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为了积极而又稳妥地实现这种转变,避免大规模社会变迁所可能产生的混乱和震荡,需要同时从城乡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是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注意为进城务工农民创造就业的机会和生存的条件,以及加强公共管理,等等;另一方面,是妥善处理农村土地问题,避免还没有长期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根本没有非农职业的农民因丧失土地而沦为流民。在这两个方面目前都存在着许多尖锐矛盾,有许多政策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就是要以体制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利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各项制度,从根本上消除阻碍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促使城乡经济体制向不断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方向转变,为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第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第二,推进农村土地征占用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换社保”的政策;第三,加快农村税费制度改革,逐步统一城乡税制;第四,促进最低生活保障向农村延伸,逐步扩大社会保障在农村的覆盖面;第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入,提高农民福利水平;第六,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第七,积极发展农村金融,活跃农村金融市场;第八,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稳妥地推进撤乡并镇,适当扩大乡镇政府服务半径,不断提高办事效率。

(二)统筹区域发展,把握“两个大局”,促进共同发展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这是我们党从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担当起新的历史责任,丰富并形成了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总体要求是: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切实加强薄弱环节,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在布局上,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划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政策措施,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在政策上,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建立健全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对资源衰退和枯竭的困难地区经济转型实行扶持措施。

在机制上,鼓励东部地区支持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对口援助,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等条件较好地区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步骤上,支持经济发达地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移,扶持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项目,加快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地区差距在相当程度上是城乡差距的问题。不同地区城市之间的差距,要小于区域内部城乡之间的差距。一般说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程度比较高。因此,归根结底,地区差距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老工业基地的问题性质有所不同。

(三)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

只有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切实解决失业、贫困、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以及社会分配等方面的问题,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迫切需要,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既定目标。

始终坚持重视改善民生,保证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社会全面发展而言,就是要坚持把富民放在首位,以富民的目标凝聚人心,以富民的举措鼓舞人心,以富民的实绩安定人心。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都要充分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各族群众在科学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把财

政支出更多地向公共服务、困难群众、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和基层倾斜,加快建设一批事关民生的发展项目,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深入实施“民心工程”建设,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在上学、看病、住房、用电、饮水、就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确保百姓安居乐业。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做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同时,继续动员全社会力量,坚决遏制毒品和艾滋病的蔓延,维护全体人民的身心健康。

(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已经使人均资源占有量持续下降,经济快速增长已经使资源消耗急剧增加,社会生活高度发达已经使自然环境呈现恶化状态。人类的社会实践证明,资源约束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出现的大问题。它制约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把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同尊重自然规律结合起来。

由于基数过大和增长惯性,我国人口是低增长率和高增长量长期并存的态势。综合各方面的预测结果,2020年总人口将达到14.5-14.9亿,2035年前后达到峰值15亿或者稍多一些。人口问题是三句话: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解决因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各方面的“统筹”,都要从中国有十多亿人口的基本国情出发。

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人口增长使人均资源占有量持续下降,经济快速增长使资源消耗急剧增加,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与日俱增。资源约束将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不能不考虑这种基本事实。例如,水资源短缺很难通过国际贸易解决,在缺水地区不能发展高耗水工业,城市化要考虑水的承载能力。GDP翻两番,资源消耗绝不能翻两番,甚至不能翻一番。一靠技术进步和节约,二靠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因为第三产业资源消耗少。过去20年经济增长9%以上、能源消耗增长4.2%的经验证明,这是可以做到的。

环境问题我们早已有所觉悟,提出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际上仍然没有能够避免。这和发展阶段有关。总的情况是:局部有所改善,整体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未经处理的污染物排放量将继续增长。在环境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国内有研究报告估计,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3-7%。有报告称,在人口达到高峰之前,环境恶化的局面很难根本扭转。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不能不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这也直接关系人类生活质量。人和自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从古代的屈服和崇拜自然。到产业革命以来的大规模征服自然以至破坏自然,发展到现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走和平崛起的道路,振兴中国的经济

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其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现在,我们面临着与改革开放初期、甚至与10年前完全不同的外部环境。我国已经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这些决定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发展影响着世界。一方面,我国是人口大国,但不是资源大国。我国的所需资源和产品出口对于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在迅速提高。我国即将面临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以及针对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世贸组织某些条款对我国出口的限制。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调整增长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积极贡献。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在1980-2000年间,按照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是14%,仅次于美国的20.7%。这就需要我们更好地处理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的关系。市场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为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积极扩大出口的同时,必须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为此,我国实行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有应对国际经济摩擦的思想准备和积极进取的措施,包括完善涉外经济体制,制定国际经济摩擦的应对机制,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和质量,建立双边和区域的自由贸易关系,消除WTO条款的负面影响,实施“走出去”战略和提供国际援助改善贸易环境等,以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协调、稳定发展。最终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是“共赢”的局面。

统筹就是兼顾。对于执政党和政府来说,统筹兼顾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这一系列“统筹”,都是从对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来说的,都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真正做到这“五个统筹”,还有赖于制度的创新,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或者也可以说,发展观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单纯讨论经济发展问题可以说是狭义的发展观,经济发展也有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是广义的发展观,这同样存在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人们认识的规律,实践的进步,是从狭义的发展观逐步走向广义的发展观。

实行这“五个统筹”,也有一个如何相互协调。突出重点和分阶段实施的问题。“五个统筹”是从全国总体情况提出来的,有普遍指导意义。在实践中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相对集中地抓好某些方面的统筹协调。例如。在农村经济比重大的地区和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在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的地区和比较高的地区,在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和自然条件比较差、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统筹协调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

三农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绩效审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采取改变现有的审计体制、将行政模式改为立法模式;完善绩效审计法规、尽快出台绩效审计准则;加大绩效审计在审计中比重,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审计模式;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优化审计人员结构等措施,以利于我国绩效审计科学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绩效审计 审计模式 审计准则

一、引言

绩效审计(国内审计界也有将绩效审计称为效益审计的,笔者认同两者的含义相同)各国的定义不尽相同。美国定义“现金价值审计”,加拿大定义“综合审计”,澳大利亚定义“效率审计”,瑞典定义“效益审计”,只有美国定义“绩效审计”。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建议以“绩效审计”来统一这类审计的名称,并对绩效审计做出了统一的定义。绩效审计是对被审单位履行职责过程中所使用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进行的审计。因此,绩效审计又称“三E”审计。经济性指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质量的资源,即支出是否节约;效率性指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包括是否以最少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即支出是否讲究效率;效果性指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即是否达到目标。20世纪80年代,绩效审计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的诞生而进入中国。近年来各地审计部门采取措施,积极进行绩效审计的实践和创新,政府和人大对绩效审计也非常重视和支持,有的地方审计局在积极开展绩效审计试点的同时,还不断地对绩效审计实践进行总结,绩效审计初见成效。本文在分析我国绩效审计的现状的基础上,寻找发展我国绩效审计的对策。

二、我国绩效审计的现状

(一)现行的审计监督体制不利于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目前我国的审计监督体制采用的是行政监督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各级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即同时接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尤其是审计机关的人财物等“实权”均由地方政府掌管。各级人大要过问审计机关的监督活动,首先需要看政府脸色。审计机关在公布审计报告之前必须先提交政府审查,取得同意后再以政府名义向人大汇报,这必然大大降低了审计披露的力度,制约了绩效审计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行政模式下的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因而难以客观、公正的进行评价。

(二)绩效审计法规体系不完善,没有制定绩效审计准则 绩效审计有没有法律依据、谁关心绩效、绩效审计向谁报告、绩效审计建议是否能够得到重视和支持,这些都是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条件。绩效审计的这些特点要求它必须在具有明确法律依据的基础上运行。而我国目前有关绩效审计的法规不健全,缺乏绩效审计准则,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我国2006年新修订的《审计法》涉及到了绩效审计。在第一条中增加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这意味着效益审计被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在第二十五条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这实际上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明确规定。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都属于绩效审计的范畴。但如何实施绩效审计以及绩效审计的具体对象和范围等并无明确规定。我国现行的国家审计准则主要是针对财务审计进行规定的,虽然有的准则强调了要关注效益审计,但是仍局限于财政资金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性,不能涵盖绩效审计的全部工作范围,其实质仍然是对财务审计的要求。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准则来规范绩效审计。

(三)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难以确定,内容难以固定 绩效审计中最大难题就是难以找到合适的衡量、评价效益好坏的评价体系。经济活动的效益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衡量可以运用价值指标,而社会效益无法量化,需运用定性标准,这就需要分析各个被审单位或项目的具体情况,以此来进行综合评定。因此,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给绩效审计出具客观性评价意见造成了困难。同时不同的部门和单位以及不同的项目之间,由于功能、性质的不同而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公共支出项目,从区域到规模、类别均有不同,如生态环境的治理,水利工程项目等,难以在短期内见到可以用数字描述的效益,这使得审计人员在做出审计结论时顾虑重重,从而在每一次审计时,审计人员都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就审计范围、审计证据收集、审计标准选择等进行仔细严密的斟酌。

(四)财务审计工作量比重过大,没有现成的绩效审计操作模式可借鉴 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生活中违法乱纪行为人大量存在,审计部门每年都要揭露大量的违纪行为,揭露舞弊和反腐败仍是审计部门的重要任务。审计部门不得不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财务审计中去,财务审计的工作量在整个审计中比重过大,从而影响了绩效审计的投入,绩效审计因投入不足而难以有效开展。另一方面,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都是通过会计等信息资料的收集,对某一经济活动进行审计鉴定,做出客观评价。但在审计目的、重点、方法以及具体操作要求方面二者又有不相同。由于绩效审计具有综合性强、层次高和审计方法复杂等特点,加上开展绩效审计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还比较缺乏,因此还没成熟的、规范的、可操作性强的绩效审计模式可以借鉴,导致目前很难全面开展绩效审计。从深圳、青岛等地开展的绩效审计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绩效审计的形式主要有:单独立项的绩效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结合的绩效审计;专项审计调查及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等。而且单独立项的绩效审计项目比较少,大部分采用的是后三种形式,其中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的绩效审计形式运用得最多。

(五)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低,知识结构不合理 由于绩效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绩效审计工作的广泛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同时也要求审计机关拥有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诸如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财会与工程方面的优秀人才。目前审计队伍在审计人员结构上是财务人员多,熟悉经济、法律、管理和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少;在知识结构上懂财会知识的人员多,懂宏观经济理论和计算机运用方面知识的人员少;在业务能力上,查账的能力强,能进行综合分析问题和提升审计质量,运用审计成果的能力弱;在审计人员思维方式上,由于大多数审计人员长期从事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已形成了较固定思维方式,转变思想观念,谈到绩效审计,总觉得困难大于希望,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三、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对策

(一)改革现有的审计体制,将行政模式改为立法模式 目前我国国家审计监督模式是行政型的,而不是立法型的。在这种现行的审计体制框架内,地方审计机关既要监督政府,又要受政府领导,显而易见缺乏有效的独立性。地方审计机关要向地方人大报告审计情况必须先经过政府,因此审计报告就很难真实全面地反映审计情况。这种行政型的领导体制,既削弱了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职

能的发挥,又造成了国家审计的监督机制不健全,有时审计机关为了维护本级政府的利益提出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从长远角度分析考虑,要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监督作用,应借鉴西方国家开展绩效审计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立法机构在绩效审计中的作用。也就是说应改革现行的行政模式为立法模式的审计体制,审计机构直接隶属于人大,直接对人民负责。将国家审计署改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各级地方审计机关也由原来的本级人民政府领导改为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领导,这样才能使审计机关彻底从国家行政职能中脱离出来,成为立法机关监督行政职能的手段,真正体现“政府花钱、人民监督”的本质。

(二)加速完善绩效审计法律依据,制定绩效审计准则 绩效审计法律依据是开展绩效审计的关键一环,因为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只有将绩效审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才能有法可依。因此,我国应在充分借鉴西方国家已经颁布的绩效审计准则和着重考虑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的经验,结合财务审计准则,制定比较系统的、操作性强的《绩效审计准则》和《绩效审计准则指南》。在绩效审计准则中对绩效审计的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基本形式等做出具体规定。

(1)制定绩效审计准则是应遵循的原则。要制定绩效审计准则,首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笔者认为制定绩效审计准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前瞻性原则。绩效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主流内容,已经进入了我国审计人的视野。我国的国家审计开展时间不长,尽管还存在财务审计尚未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制度尚不完善,财政财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仍大量存在,政府职责尚不明确,不便于对责任开展考核评价等问题,应当说其发展还是比较快的,西方国家开展绩效审计已有多年的历史,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正被我们大量引进、消化和吸收。随着我国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审计事业有条件、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制定我国绩效审计准则应当适度超前,即坚持前瞻性原则;切合实际的原则。制定我国绩效审计准则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也就是说要考虑我国审计所处的大环境是否适合搞绩效审计。影响绩效审计开展的审计大环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民主政治发展阶段和承受能力、政治建设水平、政府的绩效审计意识和责任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国家的审计体制、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的技术与能力等等。如果脱离了我国的审计环境实际,照搬照抄西方先进的绩效审计经验和方法,只能构建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可操作性原则。绩效审计是绩效审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的中间环节,是绩效审计本质、假设、目标的进一步阐述,又是绩效审计实践的指南,是指导审计师执行评价活动的行为和道德规范,因此,绩效审计准则必须有可操作性;发展的原则。绩效审计准则是在我国现有的审计准则基础上构建的,所以绩效审计准则是审计业务扩展的结果,是绩效审计业务规范化、标准化的产物。绩效审计准则应该能起到发挥推动我国审计行业发展的导向功能。但由于我国目前确实存在很多不利于绩效审计开展的条件,推进绩效审计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有必要为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留有余地,将来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进程的发展,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

(2)我国绩效审计准则体系的构建。目前我国的审计准则体系有三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国家审计基本准则,是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办理审计事项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第二层次是通用审计准则和专业审计准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当遵循的一般规范;第三层次是审计指南,是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提出的审计操作规程和方法,为审计机关和审人员从事专门的审计工作提供可操作的指导性意见。笔者认为,制定绩效审计准则应充分借鉴我国财务审计准则体系,将绩效审计准则也分为三个层次,即绩效审计基本准则;绩效审计具体准则和绩效审计准则指南。绩效审计基本准则分为:绩效审计总则、绩效审计一般准则、绩效审计作业准则、绩效审计报告准则,审计结果处理和发布准则。在总则中应说明开展绩效审计准则的法律依据,并对绩效审计给出定义;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含义进行规定;对绩效审计业务范围进行明确规定。绩效审计一般准则应包括以下内容:审计机关和绩效审计人员应具备的条件;独立性,规定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应有的职业谨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不得参与被审单位的行政或经营活动,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或审计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和严谨的职业态度;保守秘密,不得将审计过程中取得的资料用于与审计工作无关的目的;培训考核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制度;遵守廉政纪律规定等内容。在绩效审计作业准则中主要包括:绩效审计循环;审计机关应当实施绩效审计项目战略规划;绩效审计准备阶段应做的工作;绩效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绩效审计报告的编写;后续跟踪审计等。绩效审计报告准则主要包括;绩效审计报告的质量要求;绩效审计报告应包括内容等。审计结果处理及发布准则是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后,对审计事项做出的评价,对被审单位履行职责、运用公共资源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依法做出处理和发布。绩效审计具体准则应涵盖绩效审计实务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和事项,能够对绩效审计实务起到全方位的规范和指导。绩效审计具体准则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绩效审计循环准则;绩效审计项目战略规划准则;绩效审计方案准则;绩效审计证据准则;绩效审计工作底稿准则;绩效审计报告准则;绩效审计结果发布运用准则;绩效审计后续跟踪审计准则;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准则;绩效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绩效审计运用专业判断准则;绩效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原则等。

(三)建立科学可行的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可行的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是开展绩效审计的有效措施之一。绩效审计指标的内容既包括对经济效益的评价,又包括对社会效益的评价。经济效益的评价可以参考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评价,而社会效益的评价应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性质的内容而定。由于社会效益很难用定量指标来衡量,而定性指标有时又难以保证公平。因此,在制定社会效益评价指标时,可以给出一些原则性较强的定性规定。在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中,增加非财务指标、未来价值指标以及对于警戒作用相当重要的“预警”指标,使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能够对审计结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逐渐加大绩效审计比重,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模式 由于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全社会对审计部门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仍抱有很高的期望,这些现实情况决定了我国的审计部门仍然要以开展真实性、合法性为主要目标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分析,逐渐加大绩效审计在整个审计中的比重,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模式。构建绩效审计模式时应注意:一是我国的绩效审计模式应侧重于宏观管理。因为我国现阶段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问题,不仅是传统财政财务收支监督检查的目标,更是我国绩效审计要努力从体制、机制和管

理上着力解决的目标。西方国家开展绩效审计所强调的那种具体、公认且相对稳定的绩效评价标准,在现阶段不完全适合我国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我国应建立的是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宏观的、人们共同认识的以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绩效评价标准。因此,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和管理问题,是我国绩效审计的主要目标和发展方向。二是我国的绩效审计模式应采用真实、合法、效益相统一的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仍是我国审计部门的重要任务。绩效审计仍要解决真实合法问题。在绩效审计的内容和方法上,也要借助于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所采用的方法。目前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绩效审计模式应是绩效审计与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性相结合的审计模式。财务收支审计是基础和手段,绩效审计是目标和结果。

(五)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优化审计人员结构 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必要保障,审计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绩效审计工作的要求。因此,在我国绩效审计能否持久开展、成功,关键在于绩效审计队伍的建立和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树立科学人才观。在实施绩效审计人才战略中,领导重视是关键。各级审计组织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视绩效审计人才工作,牢固树立新的人才观、新的人才战略观、新的人才价值观、新的人才使用观。明确工作目标,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建立健全激励和制约机制,并把严格要求、严格纪律和关心绩效审计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提高作为工作的重点,努力打造一支政治成熟、文明诚信、理论渊博、业务精通、公正执审、严于律已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其次,实现现有审计队伍的人才转型。国家审计机关应首先制定培养绩效审计人才的计划方案,提出明确的绩效审计人才的能力要求,然后选择师资力量较强、培训效果较好的院校作为培训基地,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大纲、编写系列绩效审计教材,自主培养绩效审计急需人才。同时还要注意与国际组织合作培养高层次的绩效审计人才。各地审计机关可以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审计人员到国外审计机关实践锻炼,实地学习如何开展绩效审计,对尽快达到国际水准起到推动作用。最后,要盘活现有人才,建立外部人才专家库。审计组织首先应盘活现有的审计人才,建立内部竞争上岗激励机制。同时,由于绩效审计的特殊性,每次绩效审计的对象、内容、方法、标准也会有各有区别。所以,审计组织不可能储备所有的所需的人才,完全依靠审计系统自己的力量既不可能,也不明智。因此,应充分利用外部专家来协助审计组织开展绩效审计,这既有助于审计组织顺利完成审计项目,又能带动审计系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级各类审计人才协调发展。

(编辑 晓 斌)

三农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前,中印两国双边经贸关系稳步推进,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就两国双边贸易的情况,尤其就商品贸易结构单一和贸易摩擦来浅析两国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关键词]中印; 贸易摩擦; 贸易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096

1中印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印贸易蓬勃发展之下,两国之间的贸易在这个领域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本文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具体的总结。

11中印双边贸易的规模与质量还远远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水平

根据印度的《经济时报》报道,2016财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从723亿美元下降至707亿美元。印度对中国贸易逆差从前一财年的484亿美元增长到了526亿美元。2015年的前三季度,印度对中国货物贸易的进口额占其进口总额的156%,对中国货物贸易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36%。因此,这种比重与两个国家的人口比例,以及宏观经济和巨大的市场相比仍不成比例。双边贸易还很低于所需的质量水平,特别是双边贸易结构相对简单,缺乏多样性。相关数据见下表。

111体现两国贸易互补性的出口商品比较单一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我国对印度的出口已经主要是工业制成品,但是印度对我国出口仍以初级产品为主。中印没有完全实现潜在额外的双边贸易。据调查显示,中印贸易额度较大的商品主要分布在矿物、动物和植物、纺织品和机电产品的领域,品种相对来说是非常单调的,它并没有完全实现更多互补的可能性。

112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低下

中国和印度的双边贸易中,出口的主要商品类别重叠迹象清晰可见,表明中印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两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的水平是较低的。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在行业内仍然是劳动密集的制造业为主导。大多数中国出口的产品首要还是低技术含量,加工程度浅,附加值低的工业产品。中国和印度现在都缺少能够占据对方市场的支柱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具备规模经济效益。

12双边贸易摩擦日益加剧

121印度对我国出口商品频繁发起反倾销调查

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的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都在增加。随着快速扩张的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合作并继续开发,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也日益突出,主要是通过非关税壁垒,如限制包装,进口注册登记,检查和反倾销措施,以限制中国商品。多年来,我国主要遭到美国和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但不管是立案的数量还是涉案的金额,在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中,印度都是排名靠前。

122双边贸易纠纷逐渐增加

近几年来,中印双边贸易的商品质量问题越加明显,商业纠纷也扩张迅速。尤其是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其中含有过量的杂质和水分,这是明显不合格的。中国对印度的出口也有质量问题,交货时间问题及数量不足問题等引起了印度的不满,且商业欺诈的現象时常发生。

2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两国之间政治关系的影响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和贸易关系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是个政治问题,换句话说政治因素也是影响中印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互相信任的问题,中印的边界问题、西藏方面问题、地区霸权的问题等因素,都是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制约着两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发展。

22两国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相似性的影响

221中印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相似性决定了中印贸易竞争性较强

中国和印度都是在劳动力丰富的方面占据优势,即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制造业中,双方的优势产品也都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因此两国之间存在贸易方面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222中印经济互补性未能发挥

中国和印度的国情,经济基础设施,工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等方面的条件是相似的。两国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秉赋基本也是相同的。所以,就比较优势而言,两国贸易合作竞争性明显高于合作性。目前,对商品的种类、结构、比例和市场等要素作比,可以找到中国和印度的双边贸易在该领域的竞争大于合作的结论。因此就能为提防对方的政策和心理提供了证据。实际上,中国和印度两国之间的贸易和合作的区域的规模是非常巨大的,更何况双方的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现在表现出的竞争性只是由于没有完全发挥其互补性。

23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

中国和印度双边贸易不仅摩擦较多,而且贸易额偏小。一部分由于印度自身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比中国,印度贸易保护程度还是较高。虽然加大出口力度,但印度进口的政策是保守小心的,甚至防范的。并且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条款来保护其国内产业。

231关税壁垒

印度是全球最高关税的国家之一,另外,还有一些额外的措施:一是关税高峰。印度仍对部分进口商品的收取较高关税。印度对进口的部分商品进行关税配额管理,关税配额内部和外部的产品税率有很大的区别。在印度,一些高峰关税的产品主要有运输车辆、酒精类饮料、蔬菜、水果,此类产品的高额关税对我国此类产品出口印度造成了一定影响。

232非关税措施方面的障碍

进口和出口限制。报告如下:第一,进口禁令。它主要是印度的“负面名单”的产品,将其分成三类:一是印度禁止进口的产品,包括动物脂肪油制产品。二是需要进口许可证的限制进口货物,如牲畜类制品。三是政府监管的产品,包括石油产品,面粉等。第二,进口许可。印度有一些产品实施进口许可证,但实际上,此类产品拿到进口许可证十分困难,如摩托车,基本只有投资超过30%的外国公司或外国使馆才能拿到许可。这些措施都导致同类的中国产品进入印度市场十分艰难。第三,对进口的产品征收歧视性税费。印度根据产品零售价征收部分进口的产品的歧视性附加税,税率是16%。第四,印度方面规定,如果没有印度进口商出具“不反对证书”,那么已经进入本国的货物不能再出口。

24印度经济结构的影响

印度十分独特的产业结构,也是导致中、印贸易存在很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印度的贸易模式和政策恰恰是由印度国内的产业结构所决定的。

241内需拉动的经济发展决定对外贸依存度不高

虽然在对外开放方面,印度已经明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中国相比,在对外开放上,印度是相对较晚的,加上政治方面的因素,这使得该进程跌宕起伏。到目前为止,就两国对外贸易的广度和深度来说,印度远远低于中国。印度主要是靠内需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形式反衬出了印度对外贸易的规模是比较小的,而当开始对外开放时,印度专注于服务行业的发展和贸易的战略是由其外部经济决定的。

242服务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一般来说,服务行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构成中是普遍偏低的,但印度却是个特殊情况,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除了专业的技术较高的素质和英语的方便条件,使得印度占主导地位的软件行业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印度的服务业在GNP中占据一个很大的比重,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将近一半比重。

25双边贸易环境的影响

251交通运输方面的因素

虽然中国和印度地理上接近,有著称历史的“北方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贸易路线的存在,但喜马拉雅山脉分开了两个国家,当前,尽管重修了史迪威公路,但因为路况不理想等因素,两国贸易商品主要还是由海上运输。在货物贸易方面,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传输距离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运输成本是非常昂贵的。这昂贵的运输成本限制了传统商品和农业产品贸易,尤其是新鲜水果和蔬菜,制约着双边的贸易和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252文化观念方面的因素

中国和印度都有着古老的东方文明,历史上就一直有着互动交流。佛教开始于印度,传入中国后,是因为和儒家之间的相似性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在整个东亚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但印度的主要教派并不是佛教,而是一个名为“印度教”的教派,在历史中,被大多数印度人视为精神上支柱的主体。由于这些文化上的不同,中國和印度的精神信念、思维、行为和习惯风俗,人际关系,时间概念,社会心理学等方面是非常不一样的。即在中国和印度所发生的大量的问题中,可以找到文化上的不同的明显关系。

253中国出口环境因素的影响

中国的外贸一直是审批制,由于加入WTO,其变为登记系统,而且出口增加,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自律性差,恶性竞争的现象,由于印度市场十分广阔,同时轻工业等日用生产消费品的需求量较大,一些地方的制造商在印度盲目的开展业务。出口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上各公司相互竞销,往往会破坏市场,造成不受控制的竞争圈。而且低成本战略、没有顺序的竞争,特别是在質量不达标,以盈利为目的的状况,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对“中国制造”形象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而且对中印贸易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危害。

3结论

中印贸易对于双方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中印贸易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给双方带来很大优势,双方作为比较重要的贸易伙伴,我们应该重视中印贸易之间的合作,一方面应加强政治互信,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谈判,加强合作规划,深化工商合作;另一方面应建立工作机制,减少贸易壁垒 ,同时,加强贸易救济,扩大贸易援助。采取双赢的办法,推动中印贸易进一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敏印度贸易投资管理体系[J].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10(9).

[2]原晶印度对华反倾销缘起竞争心态[N].国际商报,2009-04-26

[3]杨翔印度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潜力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2011(7).

[4]Amitendu PalitIndia-China Trade:Explaining the Imbalance[R].ISAS Working Paper,2009-10-26

[5]John WhalleyThe Rapidly Deepening India-China[J].CESifo Working Paper No3183 Economic Relationship,2010(9).

三农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1加强政策扶持

WTO规则在世界贸易组织“绿箱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建立对大豆生产的补贴支持政策。齐齐哈尔省应该取得国家支持,在 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快制订大豆生产保护价和价格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比较收益,稳定国内大豆生产,提高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能力。通过改革粮食风险资金使用办法建立大豆收入补贴基金。同时,建立大豆风险防范基金,主要用于大豆因灾减产补贴,扩大补贴范围,减少齐齐哈尔省大豆生产者的后顾之忧。当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下跌幅度较大时,大豆风险防范基金也可用于补偿企业因兑现订单而受到的损失。

2重视齐齐哈尔大豆产业战略地位,扶持大豆产业快速发展

大豆是一种战略性农作物。几千年以来,大豆一直是维持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的主要粮食和改善膳食结构、增加营养的植物蛋白来源。齐齐哈尔是中国的大豆主产区,规模和产量占全国之首,肩负着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的重任。齐齐哈尔大豆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全省几百万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和农业的发展,更有利于齐齐哈尔主产区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全面的战略性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订单农业,实施生物工程发展战略,大面积应用生物复合菌肥,生物农药,实现无公害生产,发展绿色食品大豆。要建立和运用市场信息网络,准确把握国内外大豆生产、加工、销售动态。

3加强对龙头产业的扶持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豆在齐齐哈尔省的重要战略地位。大豆是齐齐哈尔省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其产量和出口量在我国居首位。大豆是该省几百万农民生存的根本,是人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大豆产业的发展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渠道,该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大豆也是我国几千年来重要的粮食之一,是我国植物油主要的来源之一,在我国粮食作物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大豆产业的扶持力度。

以齐齐哈尔省九三油脂集团公司、哈高科大豆食品公司、大庆日月星、 建三江油脂集团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大豆深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大豆油脂、食品加工、产品开发生产基地,形成新的东北大豆产业化格局。一方面,国家应出台政策加大对国有龙头大豆压榨企业的扶持力度,对龙头企业收购龙江大豆所需资金给予信贷支持,加大对大豆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的支持。要继续对大豆深加工项目给予国债贴息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其必须进口的设备及技术,按照《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中关于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有关优惠政策执行;另一方面,龙头企业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市场导向,加强行业整顿,对已面临倒闭的小型加工企业进行产业整合,形成具有规模的大型加工企业,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对存活下来的企业要积极进行改革,鼓励组织创新,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速企业的改组、改造,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增强企业的产区大豆消化能力。

4利用和管理大豆期货市场,规避市场风险

从世界大豆期货市场近几十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启示。这些启示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大豆期货市场的地位、作用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大豆产业发展中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等方面都将提供有益的帮助。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大豆期货市场在大豆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一是大豆期货市场有效的解决了大豆订单农业的风险出口问题;二是大豆期货市场为大豆生产、流通和加工企业提供给了有效的风险规避工具;三是为国家粮食产业的宏观调控发挥了作用等等。然后根据我国大豆产业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发展我国大豆的期货市场。期货市场的建立需要大豆产业链的生产、加工、贸易等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协调才能建立。

对外开放要限制跨国粮商进入我国期货市场。大豆期货是金融业的衍生品种,如果对外资进入中国期货市场不加限制,势必导致期货市场的过度投机,丧失期货市场的作用。特别当外资大鳄进入大豆期货市场时,他们可以翻手为云,履手为雨,中国企业和农民无法进入这样一个市场。近两年来,一些外资通过中国企业或以分散的小户进入大豆期货市场,虽然尚未出现大户垄断和操纵现象,但大豆期货市场让交易者望而生畏已经成事实。2010年,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各月份成交量明显减少,避险功能明显减弱,这与跨国公司的渗透有一定关系。因而必须限制外资进入中国期货市场。目前国际大豆的定价中心在CBOT,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以及齐齐哈尔大豆现货价格与其联动。为发挥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市场的功能,让齐齐哈尔农民乃至全国农民更好地利用期货市场发现价格,规避市场风险,大豆协会可在期货市场建立一个“农产品调控基金”。当价格跌破警戒线时,基金作买入,把价格抬上去,当价格冲破控制线时,基金作卖出,打压价格。当大豆协会动用调节基金调控期货市场价格时,它会带动社会游资进入期货市场,“调节基金”的作用被放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办法要比国储库买入或卖出调节大豆市场更为灵活,更为市场化。而且,这种办法可以引导齐齐哈尔农民进入期货市场,减少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给齐齐哈尔省农民带来的损失,提高齐齐哈尔省大豆的竞争力。

此外,还要增强宏观调控,出台大豆保护政策。

大豆产业大豆压榨加工业是弱势产业,加工利润主要来自规模生产。国家扶持大豆压榨工业一是为了解决居民食用油以及养殖业对豆粕的需求,二是为了解决农民增产增收和卖粮难的问题,而目前跨国公司投资大豆加工业很少加工中国齐齐哈尔省大豆,而是利用国家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政策牟取暴利。外资进入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是以销售进口农产品为前提的,无限制地让外资进入农产品初加工业就等于放弃中国农产品市场,这样将会加剧农民卖粮难问题。因此,政府应该对跨国公司并购和控制中国大豆产业加以限制。

5结论

我们要充分利用 WTO 框架下的“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人,加速研究开发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加大政府补贴和扶植力度,由补贴流通环节转向补贴种植环节,同时对绿色大豆种植、生产、出口等各环节均进行农业补贴。调动豆农积极性,保证大豆种植面积,缓解国内市场的供需矛盾,推动中国大豆生产健康、快速发展。同时我们可以建立农业保险金制度,主要用来防范因自然灾害和大豆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减少农民的损失。总的原则,就是尽可能地给农民有效的财政补贴,从而增加大豆的国际竞争力。

(1)从大豆的生产方面来看,齐齐哈尔大豆的种植面积虽然总体上在扩大,可是由于单产不稳定的原因,使得大豆的总产量并没有大幅度的上升。造成这种状况是由于自然条件、大豆的生产技术及与大豆生产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到位等多种原因造成的。针对此种状况,我们应该增加大豆的科研投入、加大大豆配套设施的建设、研究大豆新品种等多种政策,为提高齐齐哈尔省的大豆生产作贡献。齐齐哈尔大豆唯一的竞争力在于大豆是绿色的、非转基因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转基因大豆的宣传,形成绿色大豆的品牌效应,增大其种植面积,加大该方面的研究,进而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从大豆的贸易状况来看,齐齐哈尔大豆目前处于贸易逆差的不利地位。由于齐齐哈尔大豆承担的社会负担太重、大豆的种植面积较小造成的规模不经济,再加上政府对大豆的补贴力度不够,造成了齐齐哈尔大豆的成本较高,造成了其生产价格要高于进口大豆,从而导致了大豆的贸易逆差。我们可以加大对大豆的补贴,扩大其单位种植规模,从而来降低其生产成本,从而改变这种不利地位。齐齐哈尔大豆的贸易主体是大豆私营经销商。由于大豆私营经销商是自发形成的,还没有形成行业规范,所以可能给大豆的市场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再加上流通的交易方式、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对大豆的流通造成了一定影响。我们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来规范大豆私营经销商来规范行业秩序,加大对豆农的教育来改善流通交易方式来规避市场风险。

(3)从大豆的加工方面来看,齐齐哈尔大豆的加工处于初级阶段,只能加工进行简单的加工。由于压榨企业的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落后等多种原因造成了这些企业在国际竞争市场上处于不利的境况。我们可以加大对大型压榨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的兼并重组,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1)由于采取的数据主要是从统计年鉴和各种数据库而来,其准确性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深入基层获得第一手数据来保证研究的正确性。本文所用的数据并不是从一种来源获得,因此口径不尽相同,虽然对测定结果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结果的精确性。(2)本文只针对大豆产业本身的生产、加工、流通、贸易状况进行研究,而没有深入到与之相关的行业进行研究,从而也就不能得知这些行业对大豆产业有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也是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课题的研究深度会受笔者研究水平的限制。如在消费需求研究中,由于资料获得的困难性,对城乡大豆消费的状况研究深度不够,这应该在今后的研究中弥补。

参考文献:

[1] 刘源源.外资布局中国:以“豆”为鉴[J]. 中国报道. 2009(05)

[2] 张光辉,崔瑞娟.我国大豆产业安全状况分析及对策[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作者简介:李伟,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经济秩序论文下一篇:金融服务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