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勘探论文范文

2024-02-17

油气勘探论文范文第1篇

——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

(2011年10月1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正当我公司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加快推进油气勘探之际,各位一行莅临我公司检查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上级领导对我公司的高度重视与关心支持。首先,我代表油气勘探公司对xx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油气勘探公司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公司基本情况

油气勘探公司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油矿管理局)的直属分公司和专业板块,于2007年9月份成立,同年11月28日挂牌,由延长油矿管理局原石油勘探事业部、天然气勘探开发事业部和油田公司地质化验室、钻井公司筹备小组组成。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业务,负责集团公司陕北地区天然气勘探、省内外新区块油气勘探。

公司下设14个机关职能部门、4个生产单位和1个项目建设指挥部。现有正式职工1325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016人,专业技术人员390名。公司党委下设3个基层党委,17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03人,占职工总数的33%。公司党委现

1 有成员6人,设党委书记1人、副书记2人(其中党委书记兼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兼任党委副书记),党委成员中硕士学历3人、大学学历1人、大专学历2人。

截止2010年底,公司拥有固定资产41.3亿元,油气井582口,其中油井199口、气井383口,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46.76万吨,省外联合勘探生产原油27万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063.15亿方,建成天然气生产能力6.03亿方,形成了延气2井区和延128井区两个天然气先导性试验区。

二、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是凝聚和激励全体职工的重要力量,是持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基业常青的灵魂。油气勘探公司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油气并举,煤盐兼探”的发展战略,不断致力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整合、提炼、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理念,倡导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展示拼搏进取的企业形象,打造充满活力的员工队伍,执行统一规范的行为准则,为做大做强油气勘探提供动力。去年以来,公司认真总结、提炼过去几年的工作,全面梳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脉络,以增储建产为切入点,以企业文化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为目标,精心制定建设规划与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落实,公司的企业文化软硬实力均有显著提高。

(一)高度重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2 一是领导机构健全。公司党政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党委、监察、工会、团委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前阶段工作经验,研讨企业文化工作建设规划,为公司的企业文化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将企业文化工作提高到了相当的高度,企业文化工作分解到公司的各个层面,融入到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文化建设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三是精细管理,科学规划,公司加大了对企业文化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机关、基层、队站三级网络宣贯工作比较到位,职工对公司文化认知度高、参与率高。

(二)突出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是勘探行业的生命,而职工的安全文化素养、岗位的安全文化追求、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是勘探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为了在企业内部营造“安全第

一、关爱生命”的思想氛围,使广大职工自身的安全管理、安全防范、安全操作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公司结合勘探行业生产特点,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提出了“像关心自己兄弟姊妹和亲人一样来关心职工安全”的理念,努力构建“勘探安全、职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四位一体的企业安全文化。一是推进了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建设。在职工中积极倡导“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良好风尚,通过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月”活动,营造安全氛围,充分阐释安

3 全文化,大力传播安全文化,系统灌输安全文化,使广大职工从根本上提高了安全认识,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不断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二是推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制度建设。建设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机制和规章制度体系,构筑和完善以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及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体系为中心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和制度体系,将各项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活动,按照标准化理论和方法,分专业、分岗位编制作业指导书和执行作业指导书,并在公司全面推行现场标准化作业,深化现场作业标准化指导书的应用,有系统、有计划地加强薄弱环节整改工作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提高了现场作业工作安全水平和工作质量,夯实了勘探的安全基础。三是推进企业安全文化的行为建设。以倡导安全文化建设、普及安全文化知识为重点,从提高一线职工安全自防自保意识和业务素质入手,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常识、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广泛开展职工业务技能和安全技能培训,在生产运行人员中全面推行岗位资格准入制度,努力提高职工自身业务技术素质和安全防护能力,每年都要统一组织职工参加安规考试,并规定凡安规考试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上岗工作, 增强了职工按规律办事、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性,将遵章守纪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 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面对新

4 形势、新任务的挑战,从2010年开始,我公司深入开展了“打造学习型企业,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学习型职工,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活动,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将职工素质工程融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之中 。一是重点抓好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和业务修养的学习,努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轮训,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在创建学习型企业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公司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和变零散培训为成批培训办法,2011先后举办领导干部理论培训班2期,受培训领导干部达150人次,送出去培训一期,共20人。二是把生产技能等级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推行职业资格证制度, 2011年共培训技能鉴定考评员22人。6名中高级井下作业工和1名电工已培训鉴定完毕,3名高级驾驶员10月底将鉴定。三是创造条件加强职工的后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改善职工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职工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2011年,公司干部职工的培训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大,学历教育人数稳步增加,2011年参加专升本和硕士研究生学习的人数达53人;职工岗位培训重点突出。2011年职工安全取证培训258人。岗位技术培训4批181人次。今后,公司将继续加大干部职工培训力度,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健全考核和评估体系,加快提高干部职工素质的步伐。四是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强化生产现场培训,提高一线职工的现场实际操作技能。根据公司勘探规模不断扩大,战线不断拉长,把职工教育工作的重

5 心放到现场培训上,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生产一线在岗人员的现场培训,有效的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水平。

(四)强化机关作风建设,着力构建规范的服务文化

一是成立了公司机关劳纪律整改领导小组,完善机关考勤等管理制度,严格上下班纪律,杜绝了自由散漫、迟到早退现象的发生。二是积极在机关倡导“八种”办事精神和“八个不让服务承诺,营造了“人人懂效能、人人讲效能”的高效工作氛围。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在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的同时,进一步量化工作标准,规范工作程序;四是开展了机关“五星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坚持每月一检查,并将创评结果与单位目标责任挂钩,与年终评选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挂钩,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的根本改变。

(五)不断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

近年来,随着勘探职工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层次也越来越高。为此,公司坚持把职工文体活动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丰富的文体活动为突破口,增强企业凝聚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尤其今年是建党90周年,根据公司党委整体安排,结合系列庆祝活动安排和“创先争优”活动,公司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先后举办了排舞比赛、大合唱比赛、演讲比赛、乒乓球比赛、趣味竞赛、文艺表演、职工书法摄影比赛、党纪条规知识竞赛、建党

6 90周年有奖答题、“双过半、大干四季度”劳动竞赛、有奖征文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使职工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程度的精神文化享受和心理满足,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文化深入到职工的思想、意识中去,也把职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经营目标和文化态势上来。

(六)良好的企业文化为经营管理推波助澜

今年是 “十二五”的开局年,也是公司增储建产的关键时期。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对我们的基础管理、人员素质、工作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支撑、宣传造势,提升企业形象。因此,我们借势成事,以油气勘探、煤盐兼探为中心,以实施天然气液化厂、生产办公基地、职工住宅基地三大工程为切入点,以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为着力点,以安全生产、人员素质提升、思想稳定为最终落脚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企业文化工作。

企业文化源于生产并指导生产。先进的文化管理,转变了职工的思想观念,也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我们总结提炼出了 “四精”理念,即生产精心组织,管理精雕细琢,成本精打细算,质量精益求精。“四精”理念在日常生产中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在“四精”理念的引领下,公司管理水平有所提高,生产稳定运行,并实现了降本增效。

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我们欣喜地看到,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团队及参与意识大大增强,企业奋斗方向与发

油气勘探论文范文第2篇

1 多分量地震采集技术

1.1 多分量地震勘探的激发与接收

多分量地震勘探将纵波激发并通过三分量检波器进行横波转换, 这样收集到造价更高、破坏性更强、衰弱更快的横波。转换波的激发方式主要有炸药震源、纵波可控震源以及空气枪等, 多分量的检波器有陆地和数字两种, 尤其是数字多分量检波器对多分量地震接受系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数字多分量检波器获取的信息更加丰富、有效频带更宽、信号更强、识别度更高。

1.2 多分量地震采集数据技术

多分量地震采集技术包括三分量、四分量和九分量三种, 多分量地震勘探通常选用三分量或者四分量进行纵波接收和转换, 其中四分量检波器常用于海上工作。

1.3 多分量地震观测系统设计

为了提高转换波的信噪比, 控制空间假频的出现, 在设计多分量地震勘探系统时要充分的了解转换波的传播特点和性质。由于转换波的传播路径并不对称, 加之横波与纵波的频率和速度相比都很低, 所以在设计观测系统时通常要注意:设计系统的关键参数时要重视共转换点和纵横波速度比;观测系统的设计成本以及合理性要充分考虑转换点的分布;根据地质模型以及设想追踪等进行系统设计合理性的论证;为了确保分布均匀以及CCP内覆盖次数和炮检距的合理, 要充分考察勘探的对象和目标。

1.4 多分量地震采集的难点

海上多分量地震勘探的技术虽然发展快速, 但是与陆地多分量地震勘探并不适用。我国的石油气大多分布在陆地, 加上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地形复杂多样、对于信号的吸收更加严重, 而且施工的气候窗口很窄, 大大降低了信噪比, 此外, 横纵波静校正量的获取难度较大等等, 这些加大了陆地地震资料的采取难度。

1.5 多分量地震采集的对策

针对多分量地震采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根据大量的实践给出了一下的一些措施改进:对于数字检波器的耦合方式进行改进, 以便对检波器的接受方位进行合理控制, 从而使得资源更加准确;对表层横波速度结构的调查采用横波小折射实现;对关键参数做全面有针对性的现场试验分析;选用科学有效的采集方法;对转换波的时间位置和波形进行确定;三分量数据采集质量的现场处理和分析控制。

2 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是否能够广泛的工业化使用, 资料处理技术是尤为重要的一个因素。目前最为常用的是二维、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由于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中主要是处理纵波和转换波, 因此, 资料处理的工作也围绕这两方面展开, 处理的方法上, 纵波处理与常规的纵波数据处理大致一样, 不同的是转换波的资料处理, 其中包括极性翻转、水平分量方位旋转、纵横波分离、转换波静校正等等。转换波处理过程中的重难点是静校正, 主要包括炮点纵波静校正量和检波点的横波静校正量两部分。

3 多分量地震资料解释方法

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是否具有实用价值的体现在与多分量地震资料的解释, 多分量资料解释的关键在于纵横波的层位标定、地震属性的充分应用等内容。

3.1 层位标定

对于多分量地震资料联合解释的核心就是纵横波的层位标定。通常纵波的层位标定简单, 通过垂直入射合成记录将深度与资料和的证同相轴进行关联。而转换波的层位标定要相对复杂, 可采用三分量VSP地震测井, 通过对不同炮检距的计算来合成转换横波的合成记录。

3.2 纵横波对比分析

纵横波对比的确定是通过相似同相轴的时间值来实现的, 这个过程中要以相同地质层位对应的纵横波反射同相轴具有相似性作为基础。

3.3 多分量AVO分析

多分量AVO分析是为了将振幅偏移的差距进行恢复, 使其达到真实状态。

3.4 纵横波联合反演

通过纵横波的联合反演, 能够精准的确定弹性波阻抗中的纵横波的速度以及泊松比等参数, 这样能够提高参数的预测精确度。

4 结语

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目前已经基本达到成熟, 能够广泛应用到石油工业中, 受到转换波传播的特点以及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等多种技术的限制, 在转换波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 这将是下一步研究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要:与传统的纵波勘探技术不同, 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中的横波技术对于储集层的预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降低预测的多解性, 而且对于流体的识别度进行了提升, 这样的勘探技术对于石油的开采至关重要, 因此被石油工业界重点关注。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与传统的纵波技术在采集和处理等多个方面都大不一样。本文将对多分量地震勘探的多种技术进行简单阐述, 以期能够对于气藏勘探开发有现实意义。

油气勘探论文范文第3篇

1 油田油气成藏模式分析

“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理论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初, 石油及天然气资源开始被广泛地应用, 引发人们对“海相成油”和“陆相成油”的争论, 随后地质研究的不断发展为这一模式研究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 油气运聚机制研究进入高潮阶段, 并逐渐向油田勘探开采的实际应用转移。

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的分别是由于不同的运移、聚焦、保存和破坏功能形成的, 例如对于一些地质地区凹陷的环境, 地能热工效应不明显, 热演化的效果不佳, 因此主要聚集的是中等成熟程度的油气;这种状况在我国的油田地质中较为常见, 属于单纯凹陷的它源断裂带式油气成藏模型。

油气沿地质断层垂直向下移动, 当地质封闭环境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则沿着侧向持续上升, 形成“圈闭油气”模式。这种形势下即便存在断裂带的影响, 也会形成有底部向顶部缓慢增压的油气聚集形式。

我国油田的地质环境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陡坡、斜坡结构, 对此选用的是自源斜坡带式油气成藏牧师, 这种模式的特点主要是在单向生成烃在凹陷处提供, 供烃呈现多期分别注入, 以垂直面运动为主, 油气聚集的圈闭十分完整、规律, 但一般油气藏规模较小。

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具有预测作用, 一方面可以提供油气藏形成的机理和时间、空间变化对地质勘探的规律影响, 另一方面, 可以根据油气藏的基本参数判断其他位置油田的情况。这种理论显然比单纯地地质找油方式更加科学, 它反应的是石油或天然气自身的运动规律。

2 油田油气地质勘探规律研究

油田油气的勘测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 石油产业中寻找能源的方式是通过气藏的发现实现的。但是, 我国大部分油田的地质勘探工作长时间停留在低水平阶段, 缺乏复核技术手段, 更没有规律可以遵循, 在最近几十年中所发现的油田油气储量明显不足。

缺乏对油田油气的地质勘探工作会造成储采比例的失调, 所以从长远规划来说, 我国的石油产业必须加强这一方面的投入。例如, 根据湖盆中部的但胶州和重力流等原理寻找的油田, 以及斜坡缓冲发现的油田等, 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两者在边界线上存在的台型分割关系;不同的组合地形中所探明的规律表明, 在稳定的横向地质空间中存在砂岩油田的可能性很大。

上世纪90年代, 我国针对塔里木盆地进行了“古生中储”的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在地质方面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的形成演化、构造演化、沉积演化等研究模拟, 确定在塔里木盆地中存在古生物界形成的大量有机物, 以及丰富的生物油层。

截至目前, 国内针对油田油气成藏的研究进入了理论验证阶段。研究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动力介质的成藏模型, 以确保较完整的规律探索价值。所谓“动力介质”, 指的是油气田中油气排驱和运移的动力生成, 促使介质流体势力的变化活动。如空隙压力、地下水动力、毛管阻力等。

除此之外, 形成机制的成藏模式也具有显著的优势, 研究中发现, 油田地质中的烃类来源、排放方式、运移方式和聚集方式等都是成藏的重要条件。进入21世纪初期, 国内研究者依次为依据提出了西北地区在侏罗纪时代的成藏模型, 且属于多次成藏, 包括下源型成藏模型、自源型成藏模型和混源型成藏模型。

3 结语

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和应用为油田中油气藏定位提供了基础理论, 也适用于不同程度和级别的油田资源评估, 是对地质学的有力补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而言, 目前依然较为重视理论方面的研究, 同时我国地质环境复杂, 对含油气盆地的结构参数研究缺乏体系性。

油田油气成藏模式和地质勘探规律的研究对油田作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从技术角度出发, 即要求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展开, 又要求结合油气成藏的研究数据。我国国土面积广阔, 地质环境复杂, 在不同的油田油气研究工作中会面临不同的问题, 这需要技术人员善于创新, 提出油气成藏和地质勘探工作的新方法, 为提高油田产量发挥推动作用。

摘要: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推动下, 油田油气的作用日益突出, 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客观上提升了油田油气的开发价值。在进行油田开发工作之前, 需要对油田油气的成藏模式进行研究, 并根据研究规律建立起与现实情况相对应的油田油气成藏模式。本文以下对我国油田油气成藏模式与地质勘探规律进行深入的分析, 为油田开发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油田油气,成藏模式,地质勘探,规律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俊章, 施和生.珠—坳陷半地堑成藏系统成藏模式与油气分布格局[J].中国石油勘探, 2015, 01:24-37.

[2] 许恩爱, 李晓良, 王庆魁.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J].断块油气田, 2014, 03:278-281.

[3] 高长海, 查明, 葛盛权.冀中富油凹陷弱构造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 05:595-600+608.

[4] 王宗礼, 徐晓峰.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新区新领域勘探方向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01:73-80.

油气勘探论文范文第4篇

1 地球物理技术在深层油气勘探中的现状分析

以深层碎屑岩为例, 我国深层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主要应用情况如下。

我国深层碎屑岩储集层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以塔里木盆地库车盐下构造来看, 发育于天山山前冲断带, 在勘探过程中主要难点在于该地段地势起伏较大, 接收激发条件相对较差;该地段构造断裂较多, 地震场波较为复杂。基于这种勘探背景下, 可以总结其主要勘探问题为:资料信噪比低, 勘探过程中成像清晰度、精度不够, 圈闭落实难。

针对这一些列问题可以采取的主要技术测量为:应用宽限大组合以及山地宽方位技术完成对原始资料的信噪比分析, 此外也可以应用起伏地表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方式实现偏移精度上的分析。最后, 也可以对复杂构造基础上的技术以及变速成图技术等进行有效解释。

利用这种技术进行采集信息, 并进行针对性技术处理, 能够大大提升深层构造的成像准确度与清晰度, 提升资料信噪比, 并有效改善其可解释性。与此同时, 通过该技术应用能够将平均深度误差降到2.0%之前下, 这对于进一步促进库车地区的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支持, 为技术人员勘探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另外在深层碳酸盐岩、深层火山岩领域中也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应用的主要范围。在不同深层地区的油气勘探地质情况不同, 因此地球物理技术应用也存在不同。但总体来看地球物理技术的应用均能够有效促进深层油气勘探成功率的提升, 促进我国油气开采量的进一步提升。

2 地球物理技术在深层油气勘探中的创新展望

深层油气复杂结构成像主要问题表现为构造形态以及分布规律等的组合关系问题。前路冲断带复杂构造、碳酸盐岩以及碎屑岩等不同类型的潜山与台地边缘形成的礁滩之间勘探问题, 这些目标在实际勘探的过程中条件相对较好, 圈闭完整性方面也属于控制油气实现聚集的重要因素, 为此, 构造成像十分清晰, 偏移产生归位更加准确, 因此也形成了深层复杂构造勘探过程中的最重要要求。

弱信号+强信号会造成地震资料产生信噪比方面的问题。就深层目标来说, 因为地震波实际传输的过程中会发生扩散、吸收以及衰减, 有效信号实际能量相对较低。深层复杂机构目标相对环境更加恶劣, 容易受到各种形式的干扰, 面对这种双重因素的影响, 目的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相对常规可能更低。甚至可能无法识别层位。

当前阶段应用的采集技术创新发展需要结合实际解决地震资料低信噪比方面的问题, 大度为低频可控真元也属于提升深层反射能量的重要途径。可以对提升速度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低频数字检波器能够产生最大限度的记录全低频信号, 这样可以有助于实现较高效果信号能量。

3 结语

我国深层油气资源总量丰富, 在世界深层油气资源中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这也代表着我国深层油气勘探进入关键时期。基于深层油气勘探本身难度较大, 勘探风险较高, 因此在技术应用上应更加注重专业性, 加大对地球物理技术研发, 以提升其整体技术水平。近年来我国深层油气地球物理技术应用不断取得突破性研发进展, 不断解决深层油气勘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进一步促进了油气勘探的开发进程, 以及我国油气勘探的发展前景。

摘要:本文针对地球物理技术在深层油气勘探中的现状为研究出发点, 对深层碎屑岩等勘探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地球物理技术在未来油气勘探中的展望进行探究, 总结其主要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的关键技术, 明确未来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地球物理技术,深层油气勘探,复杂构造,深层碎屑岩

参考文献

[1] 孙龙德, 方朝亮, 撒利明, 杨平, 孙赞东.地球物理技术在深层油气勘探中的创新与展望[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 04:414-424.

[2] 王永刚.集结科研生产最新成果, 铸就油气物探一流平台——2014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评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5, 04:776-808+8.

[3] 滕吉文, 张子萌, 杨辉.第二深度空间 (5000~10000m) 油、气形成与聚集的深层物理与动力学响应[J].地球物理学报, 2013, 12:4164-4188.

[4] 袁桂琴, 熊盛青, 孟庆敏, 周锡华, 林品荣, 王书民, 高文利, 徐明才, 史大年, 李秋生.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J].地质学报, 2011, 11:1744-1805.

油气勘探论文范文第5篇

从理论角度分析, 油田油气成藏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地质学也提出了相应地论证) , 由于地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如地球内力 (地震、火山) 作用下形成的地质运动, 也会导致稳定的油气藏进发生破坏、分裂, 重新聚集;所以研究油田油气成藏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除了针对油气藏成型模研究之外还包括地质勘探内容。

1 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理论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广泛认可的一种观点,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 人类社会能源危机爆发进一步刺激了对产能提升的需求。一方面通过高新技术来提升现有油田的开发生产能力, 另一方面, 则要结合科学理论寻求新的油田定位技术。“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的理论真正形成是在上世纪初, 经过漫长的发展研究, 通过与地质学的结合, 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借鉴内容。在该理论提出的初期, 争论的焦点是理论方面, 包括“陆相成油”和“海相成油”两种观点。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在陆地或缺石油开采的技术能力不断完善, 形成了作业力量的实际转移。

事实上, 无论是海相成油还是陆相成油理论, 其基础都是自然界和地质学的共同作用。一个较为客观的事实是, 油田油气成藏模式区分正是基于此, 即由于所处环境的变化 (聚焦、运移、保存和破坏) 最终构成。如我国典型的盆地地质环境中, 以及一些地质凹陷的区域, 由于低能热工效应较差、热演化效应较低等原因, 聚集了大量的中等成熟度油油气资源。

我国面积幅员辽阔, 地质环境变化较多, 油气成藏的成因也很多。在常见的类型中, 其中一种是“圈闭油气”的模式。形成这种情况的前提是, 油气可以沿着地质断层垂直向下运动, 油气的储量在底部和空隙填满之后, 开始贴着壁面向上缓缓抬升, 最终充满在整个空间里。很明显, 这种结构形式的条件是存在断裂带, 确保在下沉的过程中不会向四周蔓延流失。

此外, 在我国地质环境中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油气藏形式, 即陡坡或斜坡结构, 在构成的油气聚集圈闭内模式十分规律且完整, 但由于地质环境的特殊性, 其规模往往较小。

在实际应用中不难发现, 油田油气成藏模式可以为油田勘探提供定位信息, 也可以预估油田的规模和性质。其理论主要是时间、空间和原理作用于地质环境的变化。通过这种模式的指导, 显然比单纯地地质找油更加有效, 也更加科学。

2 油田油气成藏地质勘探规律分析

规律是自然界本质中稳定性、确定性和必然性的表现。油田油气成藏和地质勘探规律存在密切的关系。对于石油产业来说, 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找到石油是第一要考虑的问题, 就我国而言, 广阔的国土面积中, 要找到油气藏是很困的。需要注意的是, 石油资源和“油气藏”是两个概念, 石油可以广泛地存在, 而“油气藏”必须是具有一定的规模, 并形成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积极展开地质勘探规律的研究对油田油气成藏的研究十分重要,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国主要通过地质方式寻找, 效率较低;近年来逐步完善油气成藏理论的应用, 如上世纪90年代就利用这一理论针对塔里木盆地进行“古生中储”的研究, 确定了这一地质环境下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并存在生物油层。

3 结语

总体来说, 针对我国当前对石油气资源的广泛需求, 展开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研究以及地质勘探规律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我国油田中的油气藏定位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同时也可以对不同地质空间的油田级别、性质、规格进行区分。在地质学的有效补充下, 这一理论将会越来越完善;同时, 结合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油田油气成藏理论也会越来越规范化, 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不断的渗透, 实现了研究内容的数据化, 可以更好地满足油气油田研究工作的需求。

摘要: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能源基础上的, 其中油田油气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突出, 已经成为主流的能源形式。就国内而言, 由于近年来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石油 (气) 资源的需求量持续上升, 对产能提升的需求十分迫切。客观上说, 油田油气作为一种自然能源在开采中必须了解其规律, 即在油田勘探开发之前针对地质形态进行研究, 找到其中存在的规律性。油田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 在现实中倍受关注, 也是确定勘探地点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下结合国内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针对地质勘探规律进行分析, 以供我国油田企业进行参考。

关键词:油田油气,成藏模式,地质勘探,规律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艳辉, 高先志, 刘震, 林社卿, 罗家群, 朱颜.泌阳凹陷古城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 2013, 03:552-560.

[2] 赵月.简析油田油气成藏模式及地质勘探的规律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17:192.

[3] 余夔.油气成藏模式及地质勘探规律浅析[J].化工管理, 2015, 30:73.

[4] 吴冲龙, 林忠民, 毛小平, 王连进.“油气成藏模式”的概念、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06:673-683.

上一篇:地质灾害监测论文下一篇:遥感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