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比设计论文范文

2024-03-06

配合比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一、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二、使用部位及设计要求:,设计塌落度55-70mm。

三、原材料的选用

1、水泥:选用江西乐平锦溪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青溪峰牌”P.O42.5水泥

2、细集料:选用德兴市香屯镇牛头洲砂场河砂

3、 粗集料:选用德兴市九都料场4.75-26.5mm碎石。

四、计算初步配合比

1、确定砼的配制强度(fcu.o),已知设计强度fcu.k=30MPa,标准差σ=5Mpa,即fcu.o=fcu.k+1.645σ=30+1.645*5=38.2Mpa

2、计算水灰比(w/c)

水泥采用江西锦溪水泥有限公司青溪峰P.O42.5水泥,已知配制强度fcu.o=38.2Mpa,水泥强度fce= 42.5*1.13=48.0Mpa水泥标号42.5,查回归系数的aa=0.46,ab=0.07 即w/c=(aa*fce)/(fcu.o+aa*ab*fce)

=(0.46*48.0)/(38.2+0.46*0.07*48.0)=0.56

3、选定单位用水量(mwo)

已知要求塌落度为55-70mm,碎石采用4.75-26.5mm,查JGJ55-2000, 4.0.1-2表选单位用水量为195(kg)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o)

(1)按强度要求计算单位用灰量:已知单位用水量mwo=195kg,水灰比w/c=0.49 则:mco=mwo/(w/c)=195/0.56=348kg (2)按耐久性要求校核单位用水量:计算得单位用灰量大于C30砼要求的最小用灰量,符合要求。

5、确定砂率(Bs)由经验和实际选Bs=35%

6、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

粗集料采用德兴市九都料场16-26.5单级配和4.75-16单级配碎石按质量50%:50%的质量比例掺配而成的4.75-26.5mm连续级配碎石,细集料采用德兴市牛头洲料场中砂。

用质量法计算:已知Bs=35%,单位水泥用量mco=398kg,单位用水量mwo=195kg,拌合物湿表观密度ρcp=2400㎏/m3,

由公式得:mco+mwo+mso+mgo=ρcp mso(mso+mgo)=Bs 假定湿表观密度ρcp=2400㎏/m3,得348+195+mso+mgo=2400 [mso/(mso+mgo)]*100% 则:

mso=(ρcp-mco-mwo)Bs=(2400-348-195)*0.35=650kg mgo=(ρcp-mco-mwo-mso)=2400-348-195-650=1207kg

7、确定初步配合比为Mc:Mw:Ms:Mg=348:195:650:1207

五、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1、砂率减少1%(即34%)或增加1%(即36%),用水量不变,分别采用水灰比为0.

51、0.

56、0.61 (w/c)A=0.51,S=34% Mc:Mw:Ms:Mg=382:195:620:1203 试拌30L砼用量为:

水泥:382*0.03=11.46kg 水:195*0.03=5.85kg 砂:620*0.03=18.60kg 碎石:1203*0.03=36.09kg (w/c)A=0.56,S=35% Mc:Mw:Ms:Mg=348:195:650:1207 试拌30L砼用量为:

水泥:348*0.03=10.44kg 水:195*0.03=5.85kg 砂:650*0.03=19.50kg 碎石:1207*0.03=36.21kg

(w/c)A=0.61,S=36% Mc:Mw:Ms:Mg=320:195:679:1206 试拌30L砼用量为:

水泥:320*0.03=9.60kg 水:195*0.03=5.85kg 砂:679*0.03=20.37kg 碎石:1206*0.03=36.18kg 采用以上三组配合比拌制三组砼拌合物

六、试验室配合比确定根据经济合理,保证工程质量,方便施工、砼和易性的原则,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Mc:Mw:Ms:Mg=

配合比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中铁三局集团大西铁路客运专线站前施工-七标段桥梁桩基,施工里程范围DK468+927.6~DK477+356.46

二、 配合比设计要求

1、设计年限:100年

2、环境等级:T1

3、强度等级:C30混凝土

4、水灰比胶凝材料限值:最大水胶比为0.55,胶凝材料用量为280~400kg/m3

5、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⑴工作性能:混凝土生产采用集中搅拌,罐车运输。混凝土要求和易性好,流动性好,混凝土不泌水,坍落度180-220mm。 ⑵力学性能:满足C30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要求。

⑶耐久性能: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中的要求。

三、 配合比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2、《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四、配合比所用原材料选用情况

1、水泥:采用山西新绛威顿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水泥,试验方法《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GB/T1346-2001,《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GB/T8074-2008,其各种指标均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式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9】152)

2、粉煤灰:采用山西晋阳粉煤灰有限公司的Ⅱ级粉煤灰,试验方法采用《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进行,所检各项指标均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9】152)

3、矿渣粉:采用曲沃县旭东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炉矿渣粉,试验依据《用民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所检各项指标均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9】152)

4、细骨料:采用霍州市鸿达砂厂河砂,细度模数2.6,试验依据《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所检各项指标均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式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9】152)

5、粗骨料:采用李岗石料厂,颗粒级配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所检各项指标均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式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9】152)

6、外加剂:选用山西黄腾化工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所检各项指标均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式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9】152)

配合比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本文以二灰碎石稳定碎石稳定材料为例, 介绍配合比的组成设计过程。设计道路等级:二级公路 (重交通, 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Rd≥0.8MPa) 。设计步骤: (1) 选择级配范围 (2) 确定结合料类型及掺配比例 (3) 验证混合料的相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1.1配合比设计依据

(1) JTJ 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2) 设计要求

1.2原材料来源

(1) 该工程生石灰产自茅村, 检测结果为;

有效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 (%) :80.21;未消化残渣含量 (%) :2.1;氧化镁含量 (%) :9.08。

(2) 粉煤灰产自茅村电厂, 检测结果为:

Si O2、Al2O3和Fe2O3总含量 (%) :80.2;烧失量 (%) :5.64;比表面积:3940;0.3mm筛孔通过率 (%) :100.00;0.075mm筛孔通过率 (%) :96.08。

(3) 粗、细集料产自茅村, 碎石A (10~30mm) 、碎石B (10~15mm) 、碎石C (5~10mm) 及石屑D (0~5mm) 。试验结果详见下表1。

1.3配合比设计过程

(1) 集料配合比设计计算

根据各集料的筛分结果, 利用计算机电子表格试配法, 拟合出各种集料最接近级配要求的掺配比例。级配曲线图见图1, 级配筛分及计算见表2。

按照设计依据及结合本地经验, 选择技术经济合理的集料配合比进行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碎石A:碎石B:碎石C:石屑D=38:28:12:22 (质量比) 。

(2) 击实试验和强度试验

二灰碎石稳定材料分别按照不同的掺配比例 (见表6) 进行重型击实试验, 按集料比例称量各种原材用量, 按占试料4.0%、5.0%、6.0%、7.0%、8.0%的含水率计算需加水量, 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根据相应配比的击实试验结果, 按照压实度97%的设计值进行静力压实法制作φ150mm×150mm的圆柱体标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 养护7d后试验结果见表3。

(3) 设计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 推荐水石灰:粉煤灰:碎石=6:12:82 (质量比) , 集料比例为碎石A:碎石B:碎石C:石屑D=38:28:12:22 (质量比) , 最大干密度2060g/cm3, 最佳含水量6.9%。

摘要:无机结合料材料 (水泥、石灰、粉煤灰等) 路面基层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抗冻性强、造价低廉的特点。设计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组成时, 应确保原材料以及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关键词:无机结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

参考文献

配合比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1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分析评价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 是将其与新材料拌和结合, 其性能直接影响再生利用混凝土路面的各项指标。再生利用与非再生利用的配合比设计的差别在于对旧料的性能要得出一个全面的试验分析。要对回收料中的沥青老化程度及其含量、是否添加了稳定剂、集料的压碎值等等参数进行详细检测, 为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掺量、沥青、集料、再生剂以及填料比重拿出分析对照参考数据。

1.1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样品的处理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所利用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需要在拌和站料场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料堆取样。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一般是以下两种回收方式:一种是道路专用设备铣刨机经过冷铣刨所获得的一种散状物;还有一种就是使用挖掘机以及装载机或者是其他一些掘除设备所获得的块状物。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需要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采用专用破碎设备进行二次粉碎以及过筛分类之后才能使用。送到试验室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样品是按照生产需求经过破碎过筛分类后的一种预分级样品, 如果送检样品自身并未完成粒度的分级, 试验室就需要按照拌和站配置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冷料仓的数量进行筛分, 去除超过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颗粒, 在试验室按照粒度分级筛孔的尺寸给予有效的确认, 完成预分级之后方可以对其进行使用。

1.2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含水率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含水率大小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参数。从拌和站场地堆放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料堆上取样后, 应根据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粒径大小, 建议采用烘干法, 进行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含水率检测, 测定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烘干前后的变化。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是道路专用设备铣刨机经过冷铣刨所获得的一种散状物,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喷水降尘, 所有铣刨机都同步配置喷水装置。加上堆放过程中覆盖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 降雨的影响, 都会导致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含有水分。厂拌热再生中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含水率不能过高, 否则会造成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加热效率太低, 并可能影响再生混合料的性能, 影响混合料配合比验证结果。按照规范要求, 单一就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含水率检测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05℃, 但是考虑后续的矿料级配和沥青含量等试验检测需要, 试验温度应控制在 (50±5) ℃。

1.3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矿料级配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中的矿料将与新集料一起拌和摊铺后在混凝土中形成骨架结构。确定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中的矿料级配同样至为重要。根据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粒径的大小, 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中的T 0302粗集料及粗集料混合料筛分或T 0327细集料筛分试验方法执行, 采用干筛法筛分, 检测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级配。试样烘干温度宜调整为 (50±5) ℃或更低, 宜以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不粘盘且不散掉为准。

1.4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沥青含量以及性质

当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旧沥青含量很低, 且沥青严重老化时[针入度〈10 (0.01mm) ], 旧沥青与新沥青性质相差悬殊, 难以相容。旧沥青再生是根据生产调和沥青的原理, 在旧沥青混合料中添加低粘度的软沥青或再生剂, 使得调配后的再生沥青具有适合的黏度, 且满足相应的路用性质。从回收沥青路面材料里回收旧沥青, 确定其中的旧沥青含量, 同时用于检测其物理性质及化学组分, 以判断它的老化程度和是否掺加了纤维稳定剂, 可以说是进行厂拌热再生配合比设计的难点, 建议直接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中的T 0726阿布森法从回收沥青路面材料里完成旧沥青的回收, 回收剂采用三氯乙烯。然后完成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60℃动力黏度等相关的参数检测, 以及化学组分分析。为新沥青标号选择和再生剂选择提供决定参数。

1.5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矿料级配和集料性质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中旧矿料级配是否合理, 将对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范围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也会直接影响混合料摊铺后厂拌热再生摊铺的沥青混凝土承载能力。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中原有的矿料级配和强度为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充分了解设计行车荷载、自然环境、工程机械、施工工艺的前提下, 对旧矿料性能变化进行分析, 对其再生适用性进行科学判断。选用离心分离法对沥青进行抽提, 并对剩下的矿料级配进行检测, 确定矿料级配试验可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中的T 0735燃烧炉法执行, 但是高温燃烧容易造成旧回收沥青路面材料里结构沥青中矿粉性质变异, 不易得到真实级配构成数据;应将旧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抽提试验后得到的矿料烘干, 当矿料降到室温后, 采用标准方孔筛进行水洗法筛分试验, 确定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矿料级配。完成矿料级配分析之后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进行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中集料性质的压碎值、针片状等试验。

1.6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砂当量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还是处在矿料级配以及沥青胶结的状态, 其中含油的石矿粉或填料 (<0.075 mm颗粒) 已与沥青共同作用形成结构沥青, 因此不能够像新集料拌和时那样使用拌和站除尘设备去除含黏土粉尘和对于矿粉的用量进行控制, 在铣刨过程中, 由于铣刨机强力铣刨时会使集料破碎, 产生新的粉料或是黏土颗粒的混入。需要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里的细集料进行砂当量检测, 确定回收沥青路面材料自身的洁净程度, 同时使用对原生矿料比例进行调整的方式令再生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能够满足相关的技术标准需要。进行砂当量试验, 应采用4.75mm方孔筛筛除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中的粗颗粒。试验过程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中的T 0334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方法执行。

1.7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里各种材料自身的比例和相对密度都是未知的, 无法直接使用计算法获得理论上的最大相对密度。对于沥青混合料自身理论上的最大相对密度进行预知, 进行沥青混合料自身的体积指标计算。所以, 需要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有关的规定, 使用真空法试验检测以获得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进行试验之前, 回收路面材料 (RAP) 试样需要在60℃烘箱里将其烘干到恒重, 对于沥青黏结细集料团块的处理应由试验人员用手人为分散开。

2 配合比设计与验证

再生利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在确定了回收路面材料的应知性能, 包括旧沥青含量、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等物理性质鉴定, 旧料中矿料级配、压碎值、针片状等各项指标;以及新沥青标号及用量、再生剂的型号和用量, 还有新矿料和矿粉等等材料的各项指标参数。一切按照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设计。设计出的混合料各项指标如孔隙率、稳定度、流值等皆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它们的水稳定性能、高温稳定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也都应满足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

2.1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掺量确定

国内外研究表明, 在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掺量不超过40%的范围, 再生混合料的疲劳性能略低于非再生混合料, 其低温性能劣于非再生混合料, 热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略低于非再生混合料。我们国家确定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掺量比例一般为15%~30%。这只是给出了一个取值范围, 但是具体确定一个合理的回收掺量比例值, 须依据道路交通等级、拌和设备的类型、加热干燥能力;以及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中的沥青老化程度、含水率、矿料级配的变异状况;还有新沥青和新集料的性质、再生剂的性能等等实际情况, 综合确定。

2.2 新沥青标号确定

首先确定再生沥青目标标号, 依据道路交通等级、交通流量、设计速度、工程的气候条件、施工环境、混合料使用的层次以及掺配比例等这些因素综合确定。在确定了再生沥青标号后, 选择新沥青标号。可以根据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性质、掺配比例, 直接选择新沥青标号, 在需要使用再生剂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新旧沥青调和法确定新沥青的黏度, 依据黏度值确定新沥青标号。

2.3 再生剂品种选择及用量确定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对再生剂的技术要求是:1必须具有软化与渗透能力, 即具备适当的黏度;2必须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质, 复合流动度接近1, 显现牛顿液体性质;3必须具有溶解分散沥青质的能力, 即应富含芳香分。可以再生效果系数K—再生沥青的延度与原 (旧) 沥青延度的比值表征旧沥青添加再生剂后恢复原沥青性能的能力;4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5必须具有良好的耐热化和耐候性 (以薄膜烘箱试验前后黏度比衡量) 。选择使用的再生剂品质必须满足上述技术要求。在确定再生剂的用量时还要兼顾到下列因素:旧沥青的黏度、再生沥青的黏度、再生剂的黏度。

2.4 最佳新沥青用量确定

目前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通过检测计算再生混合料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度、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等各项指标参数来确定最佳新沥青用量。需要注意的是试配时再生混合料拌和的投料顺序, 即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粗细集料倒入预热的拌和机预拌, 然后加入再生剂和新沥青, 最后再加入单独加热的矿粉, 继续拌和至均匀为止, 总拌和时间不少于3min, 不宜颠倒混乱顺序, 影响试验成果。

2.5 配合比设计验证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完成后,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指标也要根据道路等级, 交通量和设计行车荷载等级进行验证,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各项技术指标应当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有关规定。要按照生产配合比试拌试铺, 除确定松铺系数、施工工艺等技术要求, 还要通过试验检测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最大理论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参数, 在马歇尔试验仪上, 按照标准方法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

3 结束语

我国国省级主干线绝大部分采用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结构, 从经济角度讲, 沥青厂拌热热再生技术是对旧路维护改造的一种有效方式, 既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又能够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更是资源节约的有效途径。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的运用与推广,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拓了新路径。本文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列举出区别于非再生利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需要注意各项指标或参数。需要技术人员, 仔细分析, 认真研究, 合理组织, 精心设计, 尽量把有可能影响配合比以及影响施工质量的一切可变因素控制在合理区间, 设计出合理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成果。

摘要:本文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阶段存在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列举出了区别于非再生利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需要注意各项指标和参数。如:合理的分析评价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性能时, 应做好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样品自身的处理, 以及含水率、砂当量和矿料级配检测等;对于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掺量、新沥青标号和用量确定、再生剂型号的选择和用量的确定等因素, 等进行了分析。提出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阶段应该注意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配合比设计验证

参考文献

[1] 吴桂金.燃烧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应用的探讨[J].公路, 2003, (2) .

[2] JTJ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09468].

配合比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结材料, 集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 经搅拌振捣成型, 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 价格低廉, 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 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 耐久性好, 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 就是造船业, 机械工业, 海洋的开发, 地热工程等, 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通常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质量来表示, 或以各种材料用料量的比例表示。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如下。

(1) 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 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 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 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从表面上看,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只是水泥、砂子、石子、水这四种组成材料的用量。实质上是根据组成材料的情况, 确定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的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2 混凝土的功能特性

2.1 和易性

混凝土拌合物最重要的性能。它综合表示拌合物的稠度、流动性、可塑性、抗分层离析泌水的性能及易抹面性等。测定和表示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和指标很多, 中国主要采用截锥坍落筒测定的坍落度 (毫米) 及用维勃仪测定的维勃时间 (秒) , 作为稠度的主要指标。

2.2 强度特性

混凝土硬化后的最重要的力学性能, 是指混凝土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养护, 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 (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 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 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划分的强度等级, 称为标号, 分为C10、C15、C20、C25等。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仅为其抗压强度的1/13~1/8。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比值是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方面。

2.3 变形特性

混凝土在荷载或温湿度作用下会产生变形, 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收缩和温度变形等。混凝土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主要用弹性模量表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 应力不变, 应变持续增加的现象为徐变, 应变不变, 应力持续减少的现象为松弛。由于水泥水化、水泥石的碳化和失水等原因产生的体积变形, 称为收缩。

混凝土的变形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 如单调短期加载的变形、荷载长期作用下的变形以及多次重复加载的变形;另一类与受力无关, 称为体积变形, 如混凝土收缩以及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

2.4 耐久性

在一般情况下,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但在寒冷地区, 特别是在水位变化的工程部位以及在饱水状态下受到频繁的冻融交替作用时, 混凝土易于损坏。为此对混凝土要有一定的抗冻性要求。用于不透水的工程时, 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蚀性。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为混凝土耐久性。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注意事项

3.1 配合比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应充分

在配合比设计前, 设计人员要做好下列工作。

掌握设计图纸对混凝土结构的全部要求, 重点是各种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及结构件截面的大小、钢筋布置的疏密, 以考虑采用水泥品种及石子粒径的大小等参数;

了解是否有特殊性能要求, 便于决定所用水泥的品种和粗骨料粒径的大小;

了解施工工艺, 如输送、浇筑的措施, 使用机械化的程度, 主要是对工作性和凝结时间的要求, 便于选用外加剂及其掺量;

了解所能采购到的材料品种、质量和供应能力。

根据这些资料合理地选用适当的设计参数, 进行配合比设计。

3.2 生产配合比的调整及施工中的控制

在生产配合比的调整及施工控制中应注意出现以下问题: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时的用水量:在实际行产中, 操作者为方便施工, 往往追求较大的坍落度, 擅自增加用水量而不管强度是否能达到要求;再加上现场质检人员的管理不到位, 对水灰比缺少严格的控制等原因, 均使混凝土实际用水量大于理论用水量, 从而导致砼强度的降低。防治措施:加大质检抽查力度, 控制操作者不得随意增加用水量;若发现混凝土工作性能较差, 操作者应及时向试验员反馈实际情况, 经试验员现场查找原因、分析情况后采取相应对策, 并按试验员的指令调整配合比;现场质检人员也应按规范要求经常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动态信息, 及时进行调整, 确保混凝土按要求进行施工。

调整生产配合比时, 应准确测量生产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量:经到现场检查和了解, 有部分试验人员没有按规定要求准确测量, 而是采用目测法来估计砂、石的实际含水量, 这样做会导致生产配合比不准确。砂、石材料应准确计量:不少施工单位在生产时, 第一车砂、石用磅秤一下, 随后就采用在小推车上画线的办法来控制重量, 从而导致了砂、石材料的用量偏差。防治措施:有条件的单位尽量采用混凝土拌和楼, 利用电脑准确计量;若实在没有, 应不怕麻烦, 坚持每车过磅, 以控制材料用量。

3.3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应注重经济效益

不少施工企业在配合比设计时纯粹是为了达到设计强度, 按规范要求或以往经验进行一组配合比设计, 试配后强度达到要求就算完成了;若达不到要求, 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水泥用量, 很少有人从材料调配、经济效益、混凝土工作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水泥用量过多, 往往导致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产生和徐变增大, 而且也相应增加了施工成本。防治措施:在规范要求允许的条件下, 试验室应配制不同的配合比, 从经济、工作性能、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择优选用, 并应针对不同施工部位、不同评定方法给予适当调整, 尽量避免凡是同一强度均使用一个配合比的做法。

摘要: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按预定性能设计和制作混凝土, 研制轻质, 高强度, 多功能的混凝土新品种。利用现代新技术、大力发展新工艺、新设备;广泛利用工业废渣作原材料等, 都是今后需要不断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混凝土,水泥,工程

参考文献

[1] 顾书俊.谈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些问题[J].建筑工人, 2008 (10) .

[2] 傅沛兴.论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设计方法[J].建筑技术, 2008 (1) .

上一篇:放射影像技术论文下一篇:理论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