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文化论文范文

2024-03-14

寝室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学生公寓寝室作为学生第二课堂,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尤其在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生自律能力差,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的情况,更要充分利用公寓这一重要阵地,把寝室文明建设工作与加强优良学风、校风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拓展到学生公寓,积极探索高职学生寝室文明建设工作新模式、新机制,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覆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明建设;学生公寓;途径

学生公寓是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以自主活动为主要特征、以寝室为主要活动场所的公寓生活,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寝室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个性品质的发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开展公寓文明寝室建设的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的服务设计的不断完善,使学生寝室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学生的集体意识也由原来的以班级为主导转向以公寓为主导,学生公寓却很容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地带,寝室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公寓管理制度欠缺,管理体制落后,不少寝室环境脏、乱、差。公寓服务设施陈旧、寝室文化活动匮乏。缺乏文明寝室建设的长效机制。

2高职院校公寓寝室现状

2.1公寓管理模式陈旧,机制不畅

通后勤回购后,公寓统一由学校管理,但管理部门分散,保卫处、学生处、财务处、总务处、各系分别管理学生公寓事务,职责不明确。没有统筹领导小组和部门,出现问题相互推诿。后勤公司汇报工作多头跑,处理公寓问题的时间严重滞后,质量严重下降。后勤公司单独制度公寓管理制度,没有征求学校各部门意见和建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漏缺和不足。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在制度的管理上没有监督和考核机制。形同摆设,有与没有一个样。

2.2公寓缺乏全员育人意识

传统的公寓管理模式以公寓管理部门为主,且人员素质普遍偏低,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党员对公寓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微薄,缺少全员育人整体氛围,学生公寓管理水平落后。

2.3公寓党建组织体系缺乏,党建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在公寓党建工作中,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和激励等机制,学生党员示范作用薄弱,使高校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难以发挥。党建工作重心还没有转变。

2.4公寓自我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公寓内缺乏学生自治组织。学生是公寓寝室主体,主体自觉能动性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机制,在公寓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5公寓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公寓活动内容单一,活动形势缺乏创新。

长期以来,学生公寓活动内容单调,学校的社团活动和寝室文化活动不能很好的结合起来,公寓管理人员只以检查和制度管理学生,对公寓文化活动的不支持和不作为,公寓内单一的文化不能很好的结合中心工作经行专题活动。公寓文化活动缺乏人文化和多元化。

3高职院校寝室文明长效机制建设需解决的内在动力机制

2012年6月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厅长召开了关于全省高校寝室卫生管理和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夏宝龙省长要求“搞好学生寝室卫生,加强寝室卫生管理和文明建设”公寓文明寝室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内在机制。

3.1建立健全公寓组织保障体系。

通过制定和完善公寓制度、学生寝室、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和卫生等管理条例改进机制,对文明寝室建设进行统筹协调。健全学校公寓管理体制,定期召开会议,指导相应出台相关文明寝室制度推动文明寝室建设长效机制的落实。

3.2推动公寓寝室全员育人模式,推行教职工党员进寝室制度。

领导干部联系一幢学生公寓、一个学生寝室,所有教职工党员联系帮扶一个寝室,通过参与学生寝室活动,走访寝室,深化全员育人工作理念,在生活上,思想上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3做好公寓寝室基层党组织工作,树立学生党员模范作用。

以深化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根本,以提升寝室文明建设水平为主线,不断增强学校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提高学生党员的自律性,增强他律性。

3.4推进文明寝室创建工作。制定相关文明寝室建设标准。

从政治思想、遵纪守法、学习风气、内务卫生、人际关系、文化氛围等六大方面着手,来创建文明寝室,通过学校寝室文明建设活动的实施,切实加强学生寝室卫生管理和文明建设工作。

3.5增强学生公寓自制组织增强管理实效。

充分调动大学生在公寓内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大学生寝室文明建设工作变成大学生自觉行动。把学生公寓建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场所。既提高了学生管理能力,又升华了公寓寝室的文明建设工作。

3.6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活动。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学校的社团活动、教学技能和公寓寝室活动想结合起来,丰富课余生活,增强学生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又能为创建和谐校园打下坚实基础。

4高职院校寝室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现实途径

4.1健全制度,提高创建成效。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直接参与公寓文明寝室建设。通过更加专业化、职能化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指定相关公寓公共设施与公共安全制度。为推进寝室文明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4.2强化责任,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通过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党员进寝室活动,完善寝室管理机制,深化寝室助困工作,推动公寓寝室党团建设,参加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与学生集体或个人就行思想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3提升党性,推进公寓党建工作。

开展党员寝室挂牌亮相制度,把寝室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校园文明建设、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发挥党员示范作用,打造一批政治素质过硬、道德素质良好、学习气氛浓厚、寝室卫生先进、党员示范作用突出的典型寝室。以点带面,力争做好五个一,搞好一张床位,净化一个寝室,带动一个班级,影响一层楼面,辐射一栋楼寓。使党员寝室成为展示学生精神风貌的窗口,不断完善文明寝室建设的长效机制。

4.4突出重点,抓好学生文明寝室创建工作。

文明寝室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和载体。通过学校寝室文明建设活动的实施,切实加强学生寝室卫生管理和文明建设工作,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一年要求30%的寝室建成文明寝室,第二年要求60%的寝室建成文明寝室,力争通过三年创建达到文明寝室的全覆盖。

4.5创新管理,引导学生自我成长。

突出学生在寝室里公寓自我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寝室文明建设中的带头、组织和引导作用。进一步明确公寓学生组织、学生党支部、班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学生各类组织在寝室文明建设中的职责,提升寝室文明建设内在动力,充分鼓励和推动其发挥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寝室民主建设,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

4.6搭建平台,营造寝室良好文化氛围。

根据公寓寝室自身特点,设计和组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文化活动,营造文明、清新的公寓环境,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对公寓寝室的认同感、归属感。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校园特色、生活气息、学生特点的公寓文化成果,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高校学生文明寝室建设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安全稳定、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与保证。高校后勤经历了十年探索,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全面建设高校文明寝室充分发放公寓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行,才能真正实现“三服务、两育人”的工作目标。

寝室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高校寝室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寝室“家文化”在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仅仅就育人环境氛围的塑造而言,大学生寝室文化体系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体系建设,要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新的历史背景下,积极营造独具特色的西南科技大学理工院校学生需求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家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育人体系;高校寝室

据本课题组抽样调查数据:72%的大学生除上课时间外都会待在寝室,其中89%的学生每天会在寝室待16个小时以上,说明高校寝室的“家文化”育人体系的建构迫在眉睫。高校寝室的“家文化”也是校风和学风建设的一部分,都在大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寝室文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大学生的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结合西南科技大学理工院校的自身管理机制、新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发展现状,从高校大学生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育人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高校寝室“家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
一、高校寝室“家文化”:物质文化建设

长期以来,西南科技大学十分重视学生寝室育人文化阵地的建设,如环资学院以“鸿鹄家园”为主线,在寝室环境美化和卫生条件改善等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初见成效,打造了如“学生公寓走廊文化”“学生寝室图书漂流室”等多项招牌活动;材料学院的“材子家园”为学院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高校寝室“家文化”环境提供了物质保障;后勤集团每年举办“公寓文化艺术节”颇受学生们的喜爱。目前这些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以党团、辅导员和学生三个主体为切入点,构建高校寝室物质文化。

发挥党团作用,建立高素质的队伍。党团的作用就是对现有高校寝室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让当前的管理模式更加具有科学性,让管理者能够事半功倍。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是实现高校寝室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高校在对寝室管理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对管理模式的指导,要全面,不忽视每一个细节,这就要求我们对寝室进行具体的细节划分,建立全面、完善的网络。既然存在权力的划分以及分配,那就需要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双重的小组监督管理机制,不局限于自上而下,也不局限于自下而上,保证我们的管理监督和权利义务的机制顺利实施。党团也需要后勤等部门的支持,更需要注重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性。在此次的问卷调研中,我们设计了关于党团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的问题,问卷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都肯定了党员在寝室物质文化建设中的带头模范作用,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党建工作者有必要参与高校寝室的物质文化建设。但是数据也显示学校目前的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可见高校寝室的物质文化建设离不开党支部发展,离不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

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家文化”吸收不够,首先我们要从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主体辅导员开始着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国家公布的具体意见中明确指出了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承上启下,上到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下到学生具体教育的实施。在对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进行建设中,要重点突出辅导员队伍的德育,因为教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次就是要关注辅导员队伍在具体工作中的管理和实施制度或者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强化学生寝室的育人功能”,努力为大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高校这个特殊领域内的后勤服务工作中充分发挥出育人的实质性功能。要加强高校寝室的物质文化建设,除了辅导员职位本身要求的工作能力之外,辅导员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辅导员要注重在工作中时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鼓励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辅导员要及时传达学校制定的寝室管理条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自我管理。通过实行让学生管理学生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成立学生组织,参与大学生寝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才是建设寝室文化的关键。辅导员也要积极地观察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观察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的变化以及出现的新需求,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律性,更重要的是关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积极引导高校大学生建立舒适的寝室人际关系网络。

高校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高校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活动,主体性需要以活动为纽带来进行展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等同于鼓励学生支持高校寝室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积极开展符合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追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寝室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享受当主角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和完善自己。活动的纽带性作用还体现在兴趣的共同性,只有因相同的兴趣爱好而结合的团队,才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为寝室物质文化建设奠定基础。高校寝室活动要落到实处,真正意义上做到为学生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文化活动时,要注重文化活动的科学性以及知识性,开展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活动,在开展的活动中或者小组划分中,始终坚持以寝室小组为单位,关注物质文化活动的潜移默化性,真正将寝室文化活动贯彻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高校大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寝室物质文化建设的过程,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性。
二、高校寝室“家文化”:精神文化建设

邓小平曾说过“两个文明一起抓”,我们的高校寝室“家文化”体系建设也是如此。高校寝室物质文化建设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精神文化是高校寝室‘家文化’建设的核心”。

我们通过调查走訪,发现当前高校大学生寝室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以致我们的精神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不是特别明显。从宏观角度分析,当前普遍的高校寝室管理主要抓寝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将寝室的精神文化建设误认为简单的管理方法,物质文化建设等同于活动的开展等认知错误,对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重点管理,将心理和思想教育置于次要地位。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将精神文化建设与高校的学科教育分隔开,使得精神文化建设和学科教育的效果打了折扣,总体上限制了寝室精神文化建设育人功能的发挥。微观层面的实质是当前的寝室精神文化建设不缺少新颖的活动举办和新的政策措施的执行,更缺乏的是对于精神文化建设的持久性与长期性。我们在具体的贯彻执行中,必须将精神文化建设纳入长期的规划,才能保证精神文化建设的成果。针对目前精神文化建设出现的不平衡性问题,我们需要从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活动的开辟中开始着手。

一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重点是引入社区的人文关怀理念,满足学生正常的日常生活需求,比如空间格局的分配、寝室阳光的照射等,从布局规划和寝室的装扮设计上增添人性关怀的元素,遵循创新性原则,包容差异性,以寝室所在的公寓为单位,为大学生提供便捷服务,优化实践功能,增强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增设充满人文关怀的自习、健身和活动房间等,突出不同科室的特色,同时优化服务。

另一方面,要关注情感上的认同感,重点培养培育集体的精神理念,将寝室当成一个小社会,建设相关制度,深化寝室文化育人的认同理念。我们的理念是从小的圈子着手,扩大影响力,直至寝室文化建设的主流思想达成共识。寝室文化建设重点在于文化理念的影响力,辅助在于制度的制约和约束。我校通过“西南科技大学微博”和“西南科技大学易班工作站”等新媒体平台,利用网络媒介拓展工作阵地,丰富和加强我校寝室内涵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寝室活动。“寝室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有形的活动载体,寝室文化活动的开展也是紧随主流校园文化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传统的卫生评比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因此,要建设良好的寝室文化,应该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下学生的具体特点开展各种多样的寝室活动。”

长期性的精神文化建设的规划。树立高校寝室精神文化育人的理念,要考虑到当前0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弥补寝室“家文化”精神文化举办活动的不足之处,以活动为纽带促使寝室“家文化”理念的落实,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寝室精神文化建设的长期性更重要在于培养和谐的寝室内涵文化,这就需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既需要教师指导,也要给予学生自主发挥以及交往的空间。学校以讲座、活动、开设课程的形式,让大学生全方位学习人际关系,实质上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建立学生与同伴之间的互助关系,借助学习的相关知识,相互交流和疏导心理。同龄人之间比较亲近与了解,疏导起来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持续性的学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说话用语习惯,表达出自己的善意以及关心,避免观点表达引起别人误解。
三、高校寝室“家文化”:育人体系构建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的高校寝室“家文化”构建也要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下高校大学生的特点。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高校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建立符合高校大学生发展的育人体系。我们决定从建立人性化的网站,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规章制度和构建高校寝室的“家文化”评价体系三方面着手建构高校寝室的育人体系。

建立人性化的寝室网站。高校的寝室网站充分发挥了网络的前沿性和海量性特征。网络的前沿性为育人体系的建构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极大的创新,网络的海量性符合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建立人性化的寝室网站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迎合了当前学生以网络和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方式。人性化寝室网站建立初衷是将与学生切身相关的问题进行网络式公布,比如对寝室日常管理规则及时进行补充,将勤工俭学的消息及时发布、宿舍文化活动的举办等新闻及时地进行公布等,以增强高校寝室网站的吸引力。西南科技大学针对高校寝室网站建立的突出特色就是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宿舍维修以及电费的缴纳纳入了高校寝室网站之内,这样学生会更加关注高校人性化的网站。下一步我们会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便利,依靠西南科技大学的官方账号及时推送高校寝室网站,并建立直接的联系。其次,我们会在高校寝室网站上充分发挥出人性化的作用,通过网站切实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关注的新问题,不仅解答生活难题,也解答学习难题,这样既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也树立了寝室学习的良好风气。然后,在高校寝室网站上及时上传与学生学习相关的课程学习资料,以及与英语、考研相关的辅导资料,切实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网络化学习资源,建立奖励的环节、与学生奖学金相挂钩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最后,我们会设立专门的板块——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的页面,以动画或者漫画的形式表达出多元文化对我们本土文化的冲击力和影响力,以大学生能够接受的比较新颖的方式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提高大學生的辨别能力,重新塑造价值观。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规章制度。不论是大学还是企业,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高校寝室也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促进高校寝室育人文化体系的构建。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规章制度,我们要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从与时俱进的文化活动、兼顾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发展。我们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生的需求来建立,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制度的设立要具有张弛性,既要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也要尊重学生个性,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让他们的自主性充分地发挥,释放最大的潜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努力成长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其次,规章制度的建立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国家出台的方向性指示的政策方针,及时变动和补充。比如国家倡导的“绿色出行”,我们高校寝室政策中也要囊括进入这些新政策,并且开展与高校大学生息息相关的活动,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对于落后于社会发展,不能满足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活需求的规章制度要敢于舍弃。“寝室的规章制度建设要对三个文化进行统筹兼顾,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在这三个文化中,首先要保证物质文化建设,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只有保证高校寝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进一步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因为正确的意识会促进物质文化的建设,所以也要加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而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受益终身的行为习惯,真正塑造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建立高校寝室“家文化”评价体系。“大学生寝室文化是以寝室为单位,由每一个成员特有的文化背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高校寝室“家文化”评价体系的建立要紧紧把握住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给我们高校寝室“家文化”评价体系带来了便利。分析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寝室“家文化”建设对现在的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完善我们的寝室文化评价体系,根据当前的评价体系反馈,探究寝室文化发展的原因,根据当前的原因积极寻找发展的举措,完善相关的漏洞,积极地为高校大学生发展营造良好的“家文化”。高校寝室“家文化”评价体系也应当将当前的精神物质和制度行为的四种文化结合起来,将寝室当前的事务积极进行主次划分,逐渐纳入我们的评价体系范围内,大到党建的发展,小到寝室管理人员的选举,从而保证寝室的每一个细小部分都是不断完善进步发展的。最后,最重要的就是对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发生的相关事件进行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比如震惊全国的复旦投毒案。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应该紧密联系,因为“灌输成熟稳定的育人理念和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高校寝室大学生“家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我们的物质文化建设,也不能缺少精神文化建设,更需要对评价体系不断地进行创新、补充与完善。高校寝室的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而精神文化建设是最容易忽略的环节,育人评价体系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不断地进行检讨和反思,进而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及时进行补充完善,最终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邢改萍.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中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3.

[2]邓猛,莫忧.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实证分析[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116.

[3]曹秀军,胡雷,夏志欢.加强寝室文化建设 发挥寝室文化育人功能[J].安徽理工大学报,2011(03):8-11.

[4]李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潮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34.

[5]周险峰.教育基本问题研究 回顾与反思[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89.

[6]陈如明.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价值与应对策略[J].移动通信,2012(09):14-15.

[7]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

寝室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作者简介:杨晓丹(1985-),女,陕西宝鸡人,硕士,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院辅导员,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大学生寝室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立德功能;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养成功能;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熏陶功能。大学生寝室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是:建设寝室物质文化,为文化育人奠定物质基础;构建寝室制度文化,为文化育人提供制度保障;营造寝室精神文化,为文化育人占领崇高精神领地;净化寝室网络文化,为文化育人创设健康虚拟环境。

关键词:寝室文化;育人功能;实现路径;大学生

寝室作为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物质载体和互动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化场所,同样是一个精神家园,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在校大学生与周围世界关系(包括朋辈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网际关系等) 的深层感悟和现实体验。高校大学生虽然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成长经历,但他们有共同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一方面,独立意识、创新意识、自强意识等方面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情感归属、社会认知、心理状态等方面还未成熟,各种文化所塑造的“他人观念”和“他人行为”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青年大学生认知世界、理解世界、感受世界的方式,因而,如何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建设好大学生的寝室文化,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意义世界和育人世界,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面临的育人困境

(一)开放社会对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冲击

开放社会中,大学生寝室文化不可能是“绝缘体”,无论高等院校的围墙怎么设计,学校大门、寝室门卫的管理制度多么严格,高校寝室文化在文化的海洋中绝不会成为“孤岛”,寝室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一定会深受其它文化的影响,因为文化的存在与人的生存状态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在文化多样化、经济全球化的现代语境下,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异己文化与本土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等的激荡碰撞,在某种程度上,给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境和挑战。尤其是近年来“物质至上”价值观的流行、功利主义的严重影响,社会上盛行的不同程度的炫耀文化、呆萌文化、玩世文化、过度消费文化等对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各种消极、低俗、奢靡文化让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年大学生很容易处于一种找不到真实自我的虚幻体验,而这种虚幻体验带来的不是幸福和快乐而是痛苦和茫然,一种“对异化的变形记式的痛苦感受”,一种“找不到场景(frame)从而失去家园时的茫然。”[1](p.78)

(二)压力环境对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影响

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压力,比如:就业压力、发展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等,各种压力迫使大学生对自我所处的当下处境及其未来命运进行思考,如果压力没有及时转化为动力,那么,系统性、交互性的压力不仅不能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反而会挤压自我生存的时空。一方面,自我在各种压力下会不断回避困难、远离现实、拒斥挑战,变得自卑而懦弱;另一方面,自我在压力矛盾的冲击下也可能无限膨胀、虚妄自傲、目中无人,变成一种碎片的、没有任何意义的存在。自我的碎片化导致“我思-反思”能力的严重弱化,“我思-反思”的意识结构是“人类对自我-非我生存发展的检讨和关照,是对先验-经验及其生存实践活动的能动反映。”“我思-反思”的能力是“对自我存在处境的审视和对未来命运的思考,这一能力的提高使人的发展不断地受到自身的监控,这种监控反过来又促进自身价值的实现。”[2]压力环境对大学生自我的消解,冲击着寝室文化的完整建构,寝室文化实际上是寝室成员对寝室文化价值指向的共同认同,共同的认同促进着不同成员的价值观念和各种行为方式的塑造,“认同可以共享,具有同样认同的人往往会一致行动起来保护和提高他们共同的认同。”[3](p.53)如果大学生压力过大,从而在压力中丢掉了自我,就难以建立寝室文化的共同认同。

(三)网络世界对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挑战

网络世界是一个没有边际的世界,它以现实世界为基础同时又以虚拟空间的形式超越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虚拟空间改变了现实自我的生活体验和存在方式,成为人们通向想象世界和虚拟生活的绿色通道;成为一种“脱域”状态,使现实的时空空虚化、无限化、平面化;成为一种“移情”享受,在张显、宣泄、夸张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需要;成为一种“异化”存在,网络世界的迷人诱惑与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刚好对接,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关注,使部分大学生被异化为“低头族”和“孤独者”,异化为网络的附在。有学者研究认为,大学生对网络的专注性、迷恋性、依赖性超过了其它社会群体,而网络世界所建构的多元价值图景超越了传统价值观的界限,这一多元价值图景表现出的片面性、表面性、复杂性、盲目性等特征,容易导致大学生缺乏对网络价值的正确判断。[4]因而,网络世界对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挑战存在着客观必然性。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立德功能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曾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远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告诉我们: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寝室文化的立德功能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所设定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育人价值标准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是高校办学定位、培养制度、培养内容、培养手段、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的制度框架和实现标准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的综合体现。高校寝室文化所承载的立德目标、立德内容、立德实现路径的最终表现就是培育大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明德惟馨的高贵品质。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养成功能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是存放在人生银行中的增值资本,而坏习惯则是人的一生都无法偿还的债务。好习惯是人生的助飞器,坏习惯是人生的绊脚石。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因为习惯不同,而造成寝室生活的不和谐,甚至产生严重的冲突。寝室成员能否养成好的习惯,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实生活中,有些寝室团结互助、勤奋刻苦、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大学毕业后,这些学生往往事业有成、人生幸福指数较高;而有些寝室关系冷漠、懒散浮拖、消极萎靡、悲观失望,大学毕业后,这些学生往往事业无望、人生幸福指数较低。因此,寝室文化的养成功能的充分发挥对大学生的人生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习惯收获性格,习惯支配人生。

(三)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熏陶功能

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习惯、品行、思想有一种“润物细无声”影响,良好的寝室文化有利于美化心灵、激发灵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大学生在心情舒畅的环境中达到精神世界的升华,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滋生出积极向上的力量。让寝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张书柜、每一盆盆景、每一个角落,都展现青春的个性风采、都蕴涵丰富的文化魅力,比如,在墙上张挂为人、治学的名言警语,体现催人上进的奋斗主题,营造真善美的寝室氛围。通过美化、绿化、净化、知识化,让每一间寝室成为锤炼高尚品质的熔炉,成为培植良木嘉禾的园地,成为大学生成才的沃土、幸福的家园、温馨的乐园。

三、大学生寝室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一)建设寝室物质文化,为文化育人奠定物质基础

大学生寝室物质文化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良好的寝室物质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如果寝室陈旧破败、年久失修,就会在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压力甚至严重的心理焦虑,当然,一系列安全隐患问题也不容乐观;如果室内潮湿、光线阴暗、通风不畅,就会给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对学生的身体发育甚至生命健康造成一定伤害。大学生虽然是一个求知的群体而不是享乐的群体,但是,正常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住宿条件也不是过分的要求,近年来,许多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满足学生需要的硬件设施中,比如,在学生寝室安装空调、热水管道、网络终端等,寝室条件的大大改善,为文化育人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5]

(二)构建寝室制度文化,为文化育人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理性规制,好的制度是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制度的有效性体现在相关主体的自觉自愿的遵守,制度的科学性体现在制度的制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绝大多数人的愿望。大学生寝室制度文化的建设应该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各级各类高校的培养目的和要求,有利于大学生在愉快的生活环境中健康幸福地成长。

第一,大学生寝室制度文化建设,重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虽然生活习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但是,良好的习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卫生保洁、早睡早起、安全用电、节约用水,多锻炼身体、多参加活动、多跟人沟通,早做人生规划、早做职业准备,等等。

第二,大学生寝室制度文化建设,重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共生共在的依存关系,一个没有责任意识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所抛弃。康德认为,责任是对外在对象的深刻关切,体现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善良意志;培根认为,责任是对整体之善的维护和推进,整体之善比单一个体之善要宝贵得多;海德格尔认为,责任是一种良知,责任的深处是良知和罪责感的存在,不负责任所造成的损失必须遭到良知的谴责和其它形式的惩罚。在大学生寝室制度文化建设中,多为学生搭建培育责任意识的平台,比如,制定 “寝室长工作制度”,寝室成员轮流担任寝室长,开展寝室长素质培训、设计寝室长工作条例、成立寝室长工作协会,等等。让每一个寝室成员都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担当意识,人人成为“生活中的小红帽、学习上的领头羊、情感上的排雷兵”。

第三,大学生寝室制度文化建设,重在培养学生的榜样效应。

大学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群体,大学生的个体行为很容易受到朋辈群体的影响,朋辈群体中的先进人物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提供了行为参考,并且产生了较好的引导、示范、激励的作用。除了“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奖学金”评选制度外,在寝室制度文化建设中,可以设立“星级文明寝室”评选制度,包括考试诚信寝室、学风先进寝室、社会实践先进寝室、就业先进寝室等;“优秀寝室长”评选制度;“优秀校友寝室榜样”评选制度;“寝室朋辈互助工程” 评选制度,等等。

(三)营造寝室精神文化,为文化育人占领崇高精神领地

人活着必须要有精、气、神,人的精神来自于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感觉、知觉、表象、意识等的内在表达和深层体验,客观物质世界在人的面前是人的客体,人在客观物质世界面前是选择、认同客观世界的主体。人的精神状态与人如何面对、解释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密切相关,积极的、健康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面对眼花缭乱的物质世界,一些人的精神状态萎靡了,精神家园荒芜了,尤其是“三观”还处在形成过程中的当代大学生,各种诱惑让他们防不胜防,因而,在大学阶段,应该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寝室精神文化,优化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寝室环境,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世界,美化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袭。比如,设计寝室梦想墙,举办寝室设计大赛、开展寝室沙龙周、寝室文化节、寝室互助月等活动,让小小寝室释放出正能量、大能量,成为大学生的精神乐园和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互助互谅互尊的重要平台。[6]

(四)净化寝室网络文化,为文化育人创设健康虚拟环境

寝室网络文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网络中的信息海量在编织着“他人世界”的同时也强烈地塑造着“自我世界”,各种信息的渗透交织、不同意见的冲突交锋,构成一幅幅扑朔迷离的世界图景,这些图景中庸俗与高尚的对抗、腐朽与神奇的混淆、谬误与真理的争夺,不断地冲击着青年大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尤其是那些悲观、落后、消极、愚蠢的言论容易误导甚至扭曲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一步消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崇高性,比如,眼花缭乱的奇谈怪论、屡禁不止的虚假信息、卑鄙下流的色情泛滥,等等。因此,寝室网络文化需要给大学生营建一个纯净的精神天地,比如,开辟网络新平台,创建“寝室 QQ 群”、“寝室一家亲”、“寝室微信群”、“寝室人人网”等,实现朋辈群体之间面对面的沟通、键对键的交流、心与心的融合,信息共通、资源共享、文明共建,净化网络环境、强占精神高地、抵制不良诱惑。充分发挥大学生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让寝室文化的价值资源熔铸于青年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过程之中。

(作者单位:成都医学院)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

参考文献:

[1]汪丁丁.回家的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张首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危机与核心价值体系[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J],2007.02.

[3]William Bloom. Person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4]张首先.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3.

[5]曹秀军,等: 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发挥寝室文化育人功能[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6]甘 霖.切实发挥寝室文化的育人功效[J].中国高等教育,2014.07.

寝室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寝室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寝室文化对学校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寝室文化建设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高职院校寝室文化的建设和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寝室文化;问题;对策

寝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具有娱乐功能、社交功能及学习功能。寝室文化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更是反映着高职院校的校风建设。因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寝室文化建设十分重要,同时这也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寝室文化存在的问题

1.学习氛围不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些思想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在高职院校,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外界的因素更容易对他们产生影响。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聊天、打游戏,导致课堂上睡觉,甚至逃课在寝室睡觉;或者是受网络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谈论一些低俗的话题,使寝室的文化氛围受到破坏,助长了歪风邪气。学生基本不在寝室学习或探讨学习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不断下降。

2.寝室管理松懈,成员关系不和谐。由于当前学生自由度较大,寝室管理比较松懈,虽然很多高校要求学生晚11点关灯就寝,但是实际执行效果较差。学生在寝室中不按时就寝,甚至破坏门窗、座椅等公物,严重影响了寝室文化的建设。寝室文化的缺失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降低,成员关系不和谐,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影响了校风建设。

3.思想教育薄弱。当前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其社会阅历比较缺乏,长期的娇生惯养导致他们的思想比较单纯,情绪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不了解社会的复杂情况,只能根据一些网络报道及舆论导向对社会进行简单的判断和分析,容易被某些现象迷惑。因此,需要在寝室文化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突出寝室文化的内涵。

二、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的对策

1.创造良好生活环境,举办寝室文化活动

增强寝室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寝室文化,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寝室更加干净整洁,同时丰富寝室活动,形成求知的氛围。其次为了提高学生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如寝室文化节系列活动。寝室文化节系列活动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寝室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和谐的生活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互助互爱、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在打造独特的寝室文化过程中,学校还可以举办寝室安全知识讲座、寝室管理制度学习等活动,深化寝室文化内涵,营造富有特色的寝室文化氛围。

2.充分發挥大学生在学习型寝室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为了建设高职院校的寝室文化,加强寝室管理,需要积极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班级干部、院系干部及入党积极分子等都需要协助寝室管理,起到模范先锋的带头作用,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每个寝室都形成一个和谐的小集体,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困难共同解决。同时,要教育高职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学会尊重他人,寝室成员之间应理解包容、沟通交流,这样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并在寝室这个“小家庭”中促进高职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此外,还需要发挥班干部的沟通桥梁作用,通过他们加强与寝室成员的思想感情沟通,这有利于学校及时掌握学生寝室的动态。

3.充分挖掘寝室文化建设的内涵,突出思想教育

寝室文化是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通过逐步积累、沉淀形成的。受到学校校风的影响,每个学校的寝室文化内涵都有所不同,都应该突出自身特色。因此,在建设寝室文化时,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挖掘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内涵,体现院校特色,一方面,应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另一方面,各院校应根据自身历史条件、所处社会环境、专业特色等建设寝室文化,强调个性和创新。同时,由于寝室文化是一种精神文明,因此在寝室文化建设中还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结语

寝室文化建设能够使宿舍的凝聚力得到提升,增进舍友间的感情,整体效果明显。本文分析了寝室文化建设的三方面对策,在未来的学生管理中学工队伍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探索,取得更多的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惠.浅谈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0(12).

[2]俞立峰,赵文博.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理论观察,2012(3).

寝室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在校期间有近三分之一以上时间在寝室里度过,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对推进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样本进行分析,探讨了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思政教育;理想信念;寝室文化;室风室训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面对新时代新形势,积极探索创新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对增强高校青年的理想信念、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寝室是高校育人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和第三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娱乐的基本场所,是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和思想品格提升的重要阵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校园文化尤其是寝室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核心素养提升、价值观培育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寝室文化建设

高校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抓好校园文化尤其是寝室文化建设。寝室文化包含寝室里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多个层面,拥有良好寝室文化的学生寝室,成员之间往往更具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成员之间相处和睦融洽,寝室的学习氛围往往也更加浓厚。在大学校园里,由于大学管理模式的变化,班级的实体性和中学相比明显弱化,同学们受寝室室友的影响也比班级同学影响更大,抓好寝室文化建设显得尤其重要。

相关调查研究也表明,优秀的寝室文化能够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健康人格的塑造和良好学风的形成;寝室一旦失去了良好的寝室文化,容易造成学校制度的失灵,学生偏离主流文化,价值取向和“群体参照”的偏失。和谐的寝室文化则有助于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因此,作为校园文化基础的寝室文化,直接影响着每个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人格的形成。

二 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样本

(一)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做法各有不同,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制定明确的寝室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安全、卫生等;其次就是按照规章制度来对寝室进行检查评分,并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将寝室文化建设与学习挂钩,如对不符合规章制度的寝室进行通报批评,甚至取消对该寝室成员的各项奖励的评比等;再次就是举办各种类型的寝室文化节,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寝室成员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目前来说,全国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内容比较单一,如何提升寝室文化建设的实效性还要进一步探索和提高。

(二)高校寝室文化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高校寝室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优秀的寝室文化能够约束寝室成员的行为举止,明确寝室的奋斗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自律的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且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优秀的寝室文化能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激励的作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纠正错误的思想行为,也能进一步促进寝室成员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寝室文化还能够促进寝室成员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比如早睡早起,去图书馆学习等,还能够纠正原先错误的行为。

(三)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创新做法

在全國高校中,不少学校对寝室文化的建设做出了创新,比如北京大学成立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北大燕窝,连接同学和学校职能部门以及校友,主要致力于两个方面的工作:寝室软硬件环境改善和寝室文化建设。清华大学则在寝室文化建设中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同时通过让中外学生共住同一栋寝室楼等形式,来加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浙江大学则采取了“五位一体”的管理方式来建设寝室文化: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实施教职工与新生寝室结对,建立了学生自治组织,聘请学生助管参与寝室文明管理;二是完善思政教育体系,通过举办寝室文化节,丰富学生宿舍文化内涵;三是完善生活服务体系,使用微信服务号,实时发布信息,实现寝室服务等网络化;四是完善支撑保障体系,为学生提供便利而贴心的服务;五是完善统筹协调体系,形成职能部门协同配合,院系大力支撑的组织格局。

浙江农林大学自2005年每年都会举办公寓文化节,从最初单纯的引导学生美化寝室环境,上升到凝聚寝室精神、营造特色文化氛围、打造品质和谐家园、弘扬社会公德的文化大主题,成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公寓文化节不仅团结整个寝室、美化寝室环境,也加强了寝室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弘扬了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此外,浙江农林大学还开设了专门的微信服务号、建立寝室微信群等,了解每位同学的生活状态,并根据学生的个性来及时调整工作,学生也能更加自主地参与寝室的管理工作。

三 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视不足

当前许多高校虽然已经意识到寝室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仍对寝室文化缺乏足够重视,寝室文化建设往往成为学校思政工作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不少高校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工作人员的思政观念不强,管理理念传统守旧,在寝室文化的建设上缺乏创新。同时,很多大学生也没有意识到寝室文化对自我成长的作用,认为寝室只是一个休息的地方,轻视寝室文化的建设,甚至对学校寝室管理制度和措施产生反感情绪,抵触学校管理干预。

(二)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不够深入

高校寝室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够深入的问题,有的高校未将教育理念深入学生日常生活,很多时候都是办活动走流程,表现为对寝室文化内涵认识不深刻、理解不到位;有的高校对寝室文化的建设仅仅停留在表面,比如安全、纪律及卫生工作方面,在具体活动上没有结合学校特色、学生个性、课程设置等;有的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存在照搬照抄等现象,缺乏创新精神,导致各校寝室文化建设缺乏自身的特色。

(三)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参与面不广

自主性和参与性既是宿舍文化建设的创意源泉,也是消化寝室矛盾的良药。许多高校在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都只是“上对下”的命令式传达,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制定了制度规划以及活动,传达给学生,而很少倾听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学生也很少主动与后勤部门进行沟通,学生和后勤部门沟通不足,学生参与寝室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足。

(四)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脱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校是先进思想文化迸发地,学生的成长需要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优秀文化的启迪,高校寝室文化的建设必须深深地融入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目前,高校的寝室文化建设出现了文化底蕴不足、缺少对传统优秀文化继承的情况,使一些传统文化只在书本上学到而缺少传承。高校应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体会传统文化,进而可以抵制网络快餐文化的冲击。

(五)高校寝室文化建设面临新时代新挑战

随着互联网、手机、电脑的高度普及,寝室已经成了学生上网的重要场所,几乎每个学生在寝室里都有大量时间上网玩手机。由于大学生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不少大学生过度投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忽视了现实世界,忽视了与寝室其他成员的交流沟通,从而使寝室人际关机变得紧致淡漠,寝室缺乏学习氛围,这对寝室文化建设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即使有的高校采取了断电、断网等措施,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新时代的寝室文化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四 加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

新时代,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高校寝室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结合时代特征、学生特性,不断创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既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从多个方面不断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效。

(一)完善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高校要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首先要完善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明确分工,整合资源,形成学生、后勤、教职人员共同参与管理的机制,特别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成立学生自治组织,让学生对寝室文化建设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进来。寝室文化建设的前提是制度建设,制度的完善是寝室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制度建设要深入学生,要建立一套学生认可的并愿意自觉遵循的制度。在完善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寝室的育人功能,将寝室文化建设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

(二)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大学生是寝室文化建设的首要受益者,在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就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最优的效果。提升寝室文化建设实效,高校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寝室文化建设,让寝室文化的思想价值符合学生自己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通过参与寝室文化建设,学生也能够直接体会到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使寝室文化建设更加繁荣,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手抓

寝室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能够影响精神文化的建设,精神文化反过来也能够促进物质文化的建设。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繁荣发展的基本保障,重视寝室文化建设就要完善寝室硬件设施,营造更具人文关怀的住宿环境,将寝室的布局、设计上增添人文气息,在公寓楼中增设公共活动区域如健身房、活动室、自习室等,优化寝室的服务职能,增强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同时,高校要积极利用寝室廊道文化来丰富精神文化建设,引导学生美化寝室、建设室风室训,宣扬传统美德、优秀典型,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充实学生寝室。

(四)强化寝室的室风室训建设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脉,优秀的家风家训曾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应该积极借鉴优秀的家风家训文化,大力发展以室风室训为核心的高校寝室文化,不断加强和改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风室训是寝室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学校明确制定的寝室条例规范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拥有良好室风室训的寝室,往往学生的自制力更强,相互之间更能够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特别是在涉及寝室成员的共同利益和要求时,更容易相互激励、强化和支持。

(五)发挥网络新媒体作用引导学生行为

随着网络新媒体对传统文化冲击越来越大,学生的寝室文化生活也受网络新媒體影响越来越大。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简单地将网络和教育分割开来,而是要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引导,因势利导,使网络成为思政教育的工具。要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作用,积极为学生搭建网络平台,将寝室网络建设成为线上学习平台,利用微信、QQ、微博等载体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也主动分享优秀文化,使网络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也要注重加强校园网络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行为,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优秀文化,抵制不良文化的入侵。

总之,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是一项包括涉及学生、老师、后勤人员,涉及精神、物质、行为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优秀的寝室文化能够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健全人格的养成,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寝室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高校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因此,在高校寝室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使寝室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切实发挥良性作用,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陈大敏.大学生寝室文化现状分析[J].毕节学院,2011(10).

[2]陈胜伟.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3).

[3]瞿明勇.高校寝室文化的功能分析及整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

[4]董亚钊,巩毅. 创建文明寝室,关注自身修养——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3(15).

[5]臧连兴,张光宇,管莹莹.浅谈高校寝室管理问题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3(10).

[6]赵杰艺.普通高校文明寝室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7]程利江,倪田金.大学生寝室卫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6(19).

[8]俞晓婷.大学生寝室生活与生活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15(02).

上一篇:冶金工程论文下一篇:民间融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