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体互动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

2022-09-14

随着时代的转变, 传统高校的班级是最小的群体单位已经不适应, 现在寝室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活的最小的单位。因此,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成为了学校、社会的广泛关注重点。为什么传统的班级是最小的群体单位已经不适应呢?其实说来简单, 传统大学上课像高中一样, 除了有集体阶梯教室还有一个固定的教室, 班级大部分教学的时间都在这个固定的教室。然而, 由于各大高校招生人数逐渐增加, 教室的数量不可能固定为“一室一班”, 因此必须打破这种形式。基本所有的大学都依靠着流动教室的制度完成的大学教学。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 传统“班级”群体的概念被大大削弱, 反而寝室关系变得更加重要, 寝室转眼成为了一个“小班级”。这就致使“班级”的概念变成了四五个人、六七个人, 寝室成为了人际关系维系的最好的群体。因此, 了解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情况以及分析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就显得很重要, 文章也就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展开了调查研究。

一、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与小群体互动理论分析

根据特布斯的小群体互动理论, 本研究认为影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在于成员之间的互动情况, 如沟通的时间、参与共同活动的多少以及是否发生冲突等。如果寝室成员之间沟通时间越久、互动的形式越多、寝室成员之间越是相互了解, 对于不同的生活习惯越是能够接纳, 或者将习惯、性格等方面不一致的方面拿出来坦诚的讨论、解决, 而不需要憋在心里, 能够把寝室矛盾消灭在初始状态, 不至于累积;因此, 寝室活动的多少也决定着室友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建立了共同的爱好就对寝室之间友谊加深就更好了。所以可以这样说, 寝室之间良好的互动可以很好的加强寝室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但是, 反过来说, 寝室如果总闹矛盾并且不能很好的解决, 那必定会对寝室人际关系造成负面的影响。

二、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笔者通过对文献研究和深入学生寝室调查认为, 对寝室人际关系建设影响最大的为以下六种因素:

第一种:性别差异, 寝室之间的人员关系会因为性别的不同有很大差异。首先就是人际冲突方面, 女生会比男生相对稳定, 男生在面对问题时, 冲突的发生机率较大。但男生如果可以平和的解决问题, 寝室成员之间的融洽程度会比女生的融洽程度高。

第二种:家庭情况, 通过统计分析得知, 当今95后大学生多数都为家庭独生子女, 而独生子女受家庭原因自我意识强, 很难在心理上真正接纳寝室成员, 建立深厚的感情。再加上校园生活中的恋爱关系, 使两者之间也存在矛盾分歧, 这点上男生往往要比女生表现得好一些, 女孩由于娇惯, 往往会在与寝室的成员相处时出现不融洽的情况。上述情况为部分抽样个寝室的分析, 大多数群体寝室成员关系受独生子女因素的制约影响不大。

第三种:地域不同, 大学校园学生的组成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城市、乡村, 而地域不同会给学生之间相处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由于风俗不同, 往往在这点上会引起一些矛盾。而部分调查结果表明, 一般农村的孩子对于人际关系交往表现的更具亲和力。

第四种:家庭经济条件, 区域的差异化则家庭经济条件也迥然不同。城市学生家庭经济条件, 往往要优越于农村学生家庭, 也正是因为此种情况, 个别寝室人际交往中会出现一些贫富差距等级, 消费价值观念严重不对等的还会出现歧视、自卑、攀比的现象, 这也是寝室人际关系的不良因素。

第五种:生活习惯,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若寝室中出现生活洁癖、特立独行的学生, 那就不可否认, 在人际关系上就已经出现了隔阂。

第六种:专业、兴趣, 这里的专业是指文

理生的所选专业的差异,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可能对事物的看待方式有所不同。兴趣的五花八门也会导致彼此所喜爱的东西出现分歧。但这些异同, 并不一定影响所有寝室之间的融洽程度, 具有偶然个案性。

三、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

1、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时间从2017年4月15日到4月30日。调查对象为某省高职院校在学生公寓生活区的部分大学生。抽样方法:该校学生寝室按院系分布为男女生各五个区域, 每栋楼都为五层。抽样的单位为不同区域的每个楼层的男女学生。根据每一楼层的门牌号码按顺序排列从中随机抽取20个寝室, 再从每个寝室随机抽取两个学生。

2、问卷设计

寝室人际关系状况。采用十分制满意度测量法, 即给出1个10分制的等级量表, 最不满意为1分, 非常满意为10分, 让被访者选择。根据调查结果将其重新编码为“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较满意”和“非常满意”五个等级来代表寝室人际关系的状况。

四、结果分析

文章主要围绕大学生小群体寝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使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了500份问卷, 并且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了很多不同的结论, 从结论分析中我们得知, 大学生小群体在寝室中的人际关系涉及到价值、地位、感情以及小群体活动等等, 在这种关系之下会给寝室的人际关系上造成一定影响。这也证实了调查中的现象。

此调查也打破了之前研究的错误观点, 例如以下因素:来源地、家庭条件、独生子女等并不能对寝室人际关系起到很大作用。在寝室群体的情况下得到的结论与原来的结论有很大出入, 不管是男生、女生、家庭条件等等都可以在互动的过程之中建立起寝室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 如果抱以偏见看待寝室之间的关系只会让寝室关系变得尴尬。

摘要:在大学寝室可以说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群体, 却也是十分有特色的一个群体。学生在大学中的生活、学习乃至娱乐都可以在寝室度过, 也是大学生活中所经历时间最久的地方。因此, 寝室人际关系的和谐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大学时期的心理、生理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小群体互动,调查分析,结论

参考文献

[1] 曲建武.识读大学[M].人民出版社, 2006.

[2] 孟令红, 黄丹, 任杰.关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思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5) :85-87+100.

[3] 欧嘉烟.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预防与干预方法新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4, (04) :69-71.

[4] 张尊英.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1, (05) :126-127+143.

[5] 游薇, 吕鹏.加强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指导——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中的生源差异、家庭经济情况差异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10, (03) :68-70+7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色彩心理学与服饰设计下一篇:浅谈拔出双腔气囊尿管的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