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

2024-02-19

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一、二维码技术的含义

二维码又称为二维条形码,是一种用特定的几何形状符号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图形来记录数据信息的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尽管二维码技术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诞生,但其在近20年间才随着高分辨图像识别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而得到实际的应用。

二、二维码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

(一)货物标识

根据不同层级的管理目标,例如对货物单品的跟踪或是对货物种类、型号、批次的管理等,对货物进行科学编码,并在此基础上,列印货物二维码标签,在货物入库前进行标签粘贴或固定,并在货物搬运、分拣、出库等作业环节,作为采集跟踪数据的唯一性标识。

(二)出入库管理

在货物入库前,可将货物的生产商、供货商、生产日期、采购批次、预定状态等关键信息编码进二维码标签中。货物在后续的仓储、出库过程中,利用二维码智能终端设备,即可在作业现场调阅货物的相关信息,使得作业现场更加精准、高效。

(三)货位管理

利用二维码技术对仓库的货位、货架、托盘等进行科学编码,并通过车载式或手持式智能终端读取货位信息,实现货位及其货物的精准定位。同时,利用二维码技术,对货位仓储装备的采购、运用、质量、维护等进行全寿命的一站式跟踪管理。

(四)盘点清查

利用二维码技术对仓库货物和货位进行唯一标识后,不仅能够支持后端仓库管理信息系统随时进行仓库存货的统计分析,满足高频次实时盘点的要求,而且还可以在扫描枪等智能终端设备以及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以在线方式完成仓库的盘点清查工作,极大地提高盘点的精确性和工作效率。

二、开滦集团物资公司仓库中运用二维码技术进行仓储管理

物资分公司是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二级分公司。作为集团公司的物资采购中心,主要负责生产经营单位的物资采购供应,以及物资仓储、运输等业务。公司下属五个供应部:唐山供应部、钱营供应部、荆各庄供应部、东欢坨供应部、林南仓供应部。各供应部建有大型现代化的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和直属供应部物资仓储配送库房,仓储业务尤为重要。下面就以物资公司钱营供应部为例,简述二维码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一)每一个物资编码对应一个二维码

以现有的GS6浪潮管理系统为接口,利用数据库数据共享实现二维码管理的功能。开滦集团物资公司各仓库现有物资品种30000余种,每一种物资对应一个物资编码,例如:井下工矿胶靴的物资编码是6211170027、采煤机截齿的物资编码是3150041002。利用二维码的独特识别技术,使每一个物资编码生成一个二维码,形成30000个二维码,每一种物资对应一个二维码,为物资自动识别做准备。

(二)安装相关设备,实现二维码打印和扫描的功能

在已经生成二维码的基础上,需要有相关的设备帮助其实现功能,这就要求库房都必须安装固定的二维码打印和扫描设备,并且可以将现有的12个库房依据保管物资的种类和自然条件进行合并分类,减少库房的设置量,例如将杂品库和劳保库合并、五金库和工具库合并、总机配件库和国产配件库合并等,将原来的12个库房合并成6个标准的库房,设置6名保管员进行管理,这样不仅能降低各个库房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使库房管理更加趋于标准化、专业化。

(三)出入库时扫描物资卡片上的二维码,进行收发作业

运用二维码自动识别技术,每一种物资卡片上打印上相应的二维码。物资入库时,扫描仪扫描相应物资的二维码,电脑屏幕上可以显示出此物资的详细情况,包括物资编码、物资名称、规格型号、库存数量等信息,只需要在系统中填写本次入库数量,电脑立刻可以算出入库后此物资的库存数量;同样的,在物资出库时,只需要扫描出库物资对应卡片上的二维码,电脑上即可显示出此物资的详细信息,输入本次物资出库数量,电脑立刻可以算出物资剩余数量。这样将二维码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到物资出入库的管理中,可以大大的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错误,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四)原有物资入库时,运用“四号定位”迅速定位物资具体存储区域

物资入库后,应进行科学合理码放,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管保养。在物资定位管理中,开滦集团物资分公司采用的是“四号定位”,即库号、架号、层号、位号。仓库内原有物资再次入库后,依据原定位进行合理码放,扫描该物资卡片上的二维码后,几号库房、几号货架、第几层货架、该层第几号位置都显示在电脑上,一目了然,保管员可以迅速的找到该物资的存放位置,将物资入库,大大节约了寻找物资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新物资入库时,输入存储的“四号定位”具体数值,为新物资指定存储区域

当新物资入库时,系统自动为其生成唯一的二维码,保管员在系统中输入“四号定位”具体数值,为新物资指定一个存储位置,该二维码信息更加精准全面,将物资按照具体指定的存储区域办理入库手续。

(六)二维码技术在物资盘点管理中的应用

物资盘存分为永续盘存和定期盘存。

1. 二维码技术在永续盘存中的应用

每发生一次收支业务,保管员都要核对该货物的数量和物资卡片登记的数量是否一致。利用二维码技术,扫描二维码后,在电脑上显示出该物资的全部信息,在每次收发业务时,都能与物资卡片上的手工账核对该物资的数量是否相符。

2. 二维码技术在定期盘存中的应用

仓库保管员依据存货所属部门出具的《开滦物资分公司物资清查盘点表》,扫描对应物资卡片后,电脑上会显示出该笔物资的全部信息,包含名称、型号、数量等,对物资进行盘点,据实逐笔进行核对,对账实不相符物资进行说明并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解决。

结束语:

利用二维码技术进行库房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了数据的准确传输,确保仓库作业效率,提高物资周转的合理性,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仓库空间,同时实现减人提效,达到节约费用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能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项科技成果纷纷出现并广泛应用,二维码的出现,是这个时代进步的产物,更是一个质的飞跃。二维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甚至每个人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二维码,比如微信、支付宝等,如今网络购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手机支付更是随处可见,二维码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为我们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他的应用也带来了显著的效益。这种技术可以对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所以多被应用到管理中,其中就包括仓库管理。本文主要介绍了二维码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包括货物标识、出入库管理、货位管理、盘点清查等。让我们充分了解二维码这一划时代的信息产物为库房管理做了哪些贡献。

关键词:二维码技术,库房管理,自动识别技术

参考文献

[1] 崔建波.二维码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4(01):57-58.

[2] 周娣.浅谈二维码的应用[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62-64.

[3] 杨秋英,陈立潮,高兴元.二维条码技术现状及前景展望[J].山西电子技术,2012(02):20-22

[4] 朱荣涛,立忠.条形码技术在现代仓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9(01):22-23

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 变电站需要管理的设备越来越多, 每年工具年检流程复杂, 工具检验结束后, 对工具的分类归还非常繁琐。目前变电站的安全工具放置在工具柜中, 工具领用、检验、用后归位、工具报废等工器具的管理工作管理比较简单, 只是用一张表格管理工具, 运维人员领取工具时候往往忘记在表格上登记工具, 用后随意放置, 上次年检的时间和情况都比较模糊。工具检验工作, 更加繁琐, 往往检验部门将检验合格的工具堆放在一起, 各个变电站人员各自寻找工器具, 场面混乱, 工器具丢失遗忘。比如, 变电站A的绝缘靴最后到了变电站B。

RFID技术和二维码识别技术是一种信息识别的技术, 经常应用在物资管理和设备管理中, 在工具管理方面也有较多的应用, 变电站的安全工器具种类繁多, 安全要求很高, 研究RFID技术和二维码识别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变电站工具的管理效率, 为变电站运维人员提供安全工作保障。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变电站工具人工管理混乱易出错现象, 应用RFID技术提高工具识别速度和准确率, 开发对应的B/S应用程序、移动终端程序, 便于管理人员高效管理工具。

该系统可以完成工具领取、工具分类管理、工具送检等工作的计算机存储, 减少人员的工作量, 减少出差错的环节。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网上管理, 省去中间环节、缩短纸质标签识别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此次项目规模小, 投入风险低。完成后拟积极到变电站推广, 推进信息化工具管理的进程, 减轻工具管理工作量, 提高工具管理的准确度。

二、主要技术

RFID卡技术是一种可以读写的感应卡, 含有卡的编号, FRID卡进入读卡器的工作区域后, 由卡中的感应线圈和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接收读卡器发射的载波信号, 卡中芯片的射频接口模块由此信号产生出电源电压、复位信号及系统时钟, 使芯片激活。芯片读卡模块, 将FRID卡存储器的信息经过调相编码后调制到卡内天线回送给读卡器。用户不用接触读卡器, 可以通过读写器很容易的获取射频标签中存储的设备信息, 读写器也可以将信息写射频标签中去。

二维码技术, 是利用图形表达数字的方式。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或二维码扫描仪扫描得到二维码对应的数字序列, 用于查找或识别对应物品。

三、系统主要功能

电力企业中所提到的安全工器具, 是指电网运维工作中用到的防护工作人员, 避免造成伤亡事故的器具, 安全工器具的选用和管理事关重要, 该系统的功能主要是管理变电站安全工器具, 方便变电站运维人员工作, 为电力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变电站安全工器具种类包括:运维安全防护装备, 安全警示牌、安全帽等;绝缘装备, 如绝缘手套、绝缘鞋、接地杆、接地线等;登高防护装备, 如脚扣、安全带等;起吊装置, 如起吊器等。

基于RFID与二维码技术的变电站工器具管理, 该系统可以完成工具领取、工具分类管理、工具送检等工作的计算机存储, 减少人员的工作量, 减少出差错的环节。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网上管理, 省去中间环节、缩短纸质标签识别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并能进行大量数据并发访问, 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基于RFID与二维码技术的变电站工器具管理系统的模块设计如图1所示。

四、系统部署

为了提高系统维护效率, 降低应用软件运行成本, 该系统部署在云服务器上。全球权威的云服务器有亚马逊云、Google云, 在每个国家都有基于亚马逊云或Google云的本地云服务。比如, 中国的阿里云服务器、腾讯云服务器、华为云服务器均实现了国际云服务的本国服务, 有利于云服务器的推广应用, 也给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该系统选用阿里云实现应用。操作系统选择Centos7.2, 自动化测试工具AutoRunner。选择LANMP集成包, 它是经典的PHP运行环境, 预装Apache、Nginx, MySQL, PHP, PHPMyAdmin以及其他必要组件。

五、总结

此次项目规模小, 投入风险低。完成后拟积极到变电站推广, 推进信息化工具管理的进程, 减轻工具管理工作量, 提高工具管理的准确度。基于RFID与二维码技术的变电站工器具管理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变电站工器具管理的效率, 极大地简化了工具领用、检验等工作流程。

摘要:变电站工器具管理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RFID技术和二维码识别技术是一种信息识别的技术, 经常应用在物资管理和设备管理中, 在工具管理方面也有较多的应用, 变电站的安全工器具种类繁多, 安全要求很高, 研究RFID技术和二维码识别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变电站工具的管理效率, 为变电站运维人员提供安全工作保障。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变电站工具人工管理混乱易出错现象, 应用RFID技术提高工具识别速度和准确率, 开发对应的B/S应用程序、移动终端程序, 便于管理人员高效管理工具。

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影视作品的制作方式越来越具有多样化,但不论影视制作方法如何更替,动画制作始终是影视制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动画制作由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组成,二者都为影视作品的多样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更好地欣赏动画作品,提高未来的制作水平,本文就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制作特征、视觉特点、审美方法差异等艺术特征展开讨论,希望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认识、给往后的动画制作者带来启发与提醒。

关键词:审美方法;视觉效果;情感

前言:

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虽然同属于动画制作行列,但其制 作方式和最终所呈现的视觉效果还是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异,在艺术形式、审美方法上它们各有各的差异与相同。它们在制作上前者较为依靠手绘、后者依靠电脑特效;视觉上带给人们的冲击效果不同;审美上对情感的拿捏也不一样。本文将从制作、视觉效果、审美方法上作出分析,对两者的艺术特征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探讨。

一、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的制作特点

1、二维动画的制作特点

最早期的二维动画在制作过程中主要使用手绘的方法,画家先把静止不动的背景画在特定类型的透明胶片上,然后把每一帧的图像画在不同类型、不同颜色的透明胶片上,再把每一帧的胶片叠放在背景胶片上按顺序进行运动,从而得出简单的二维动画,早期的动画影视作品《小蝌蚪找妈妈》便是依靠上述方式制作而成的。由于其制作方式主要是靠人工,色彩比较单调,画面进行与场景衔接都比较生硬。

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近年来的动画制作者在二维动画的创造过程中电脑成了必备品,但手绘是二维动画的基础,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工作环节。现在的二维动画制作用电脑软件代替了传统的实体胶片,作者能够在设计软件上模拟胶片叠放效果,加之压感手写板等硬件的出现、电脑颜色的丰富多彩、电脑效果的帮助,现在制作的二维动画的画面进行更为流畅,色彩也更自然,例如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就是运 用该方式制作而成,即借助电脑进行手绘、上色,模拟胶片叠放效果并选择适当的画面进行与切换效果。不论是传统的方法或是新时代下借助电脑的制作方法,在二维动画的制作过程中,对作者的简笔画、线条勾勒功底和色彩感知有较高的要求,也要求作者仔细地进行叠放、画面行进等工作,要求这是二维动画制作特点。

在如今的很多先进二维动画制作中,也有很多制作者会使用到类似多机位拍摄的效果,达到用不同角度来描述同一事物的效果,有一种类似三维运镜却蒙上了一层虚拟感的效果。比如《风中奇缘》中用此方法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电影语言。在未来,也会有更多创新的制作方法出现在二维动画制作上,给观众带来全新体验。

2、三维动画的制作特点

三维动画与二维动画相比起来,技术性要强许多,三维动画从能够批量制作起,便离不开作者对电脑的熟练操作。三维动画与二维动画的很大不同点是三维动画很少仅使用手绘的方法,因为单纯手绘通常无法满足三维动画对真实感、立体感的需求,更多的是实物拍摄,或者手绘加上绿幕特效。三维动画制作者通常不需要有太高深的简笔画、线条勾勒基础,但为了创造出形象立体的三维图形,三维动画制作者需要掌握透视、光影、构图和色彩等美术知识,还需要相当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做到能够用计算机模拟现实的效果。

与二维动画制作团队集中在后期处理环节相比,三维动画团队更具有多样化,团队的合作也更加关键。由于三维动画的制作还涉及到拍摄取景,因此对摄影、服装乃至化妝团队都有相当的要求。比如电影《怪物史莱克》里,需要先手绘出角色形象,再通过绿幕特效与机位拍摄制作出动态,并且需要进行草地、森林场景的取景拍摄,最后在电脑上渲染色彩与线条、进行各画面的叠加等工作,每一环节都需要完美的进行,团队之间也需要默契的配合。

二、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的视觉特点

1、二维动画的视觉特点

第一,二维动画最明显的视觉特点便是平面感,而平面感能带来独特的装饰感。由于二维动画是直接在胶片或者手写板上进行绘画的,对事物的侧面、光影没有太多的描述,因此会给人带来一种压缩感、平面感。但由于我们熟悉的事物都是通过三维体现出来的,二维动画的平面感给了人们更强的视觉冲击。二维物体缺乏空间感让人从潜意识感到不熟悉,二位动画的装饰感也就更为厚重,因此,在描述主体时,一般需要把前景主体作一定比例的放大,与背景产生大小对比,以掩盖主体的装饰感并充分突出背景的装饰作用。

第二是夸张感,与部分三维动画是模拟现实世界相比,二维动画几乎都是与现实事物有较大差异的,在画面与情感表达上的夸张感、虚拟感十分明显,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动物角色的拟人化处理,与现实世界中的羊与狼有十分大的差异,从而带来一种强烈的夸张感。但这种夸张感并非不利,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这种夸张感让观众更能感受到角色的可爱活泼,又如在《皇帝的新装》中,对皇帝表情、身材的夸张刻画能够突出皇帝的虚荣、愚昧和虚伪。夸张感的巧妙运用能让观众立刻体会到作者情感、角色特点,是二维动画的一大优势。

2、三维动画的视觉特点

第一点是三维动画的立体性。与二维动画的色彩相比,三维动画在色彩上讲究光影、虚化、透视等技术的运用;在角色制作上也不再是单纯手绘,而是手绘与绿幕特效、电脑渲染等技术相结合,抑或是直接进行拍摄取景,对角色侧面、投影有了完整的刻画;在画面行进方面,三维动画制作者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运动轨迹、运动时间和运动速度,画面进行相比二维动画有着相当的流畅性,种种因素都让三维动画有着很强的立体感。三维动画的立体感使得它的画角色更加逼真、场景变换更加自然,在运用特效给观众以视觉冲击的同时又给观众一种接近真实的观看体验,使观众感到易于接受,从而给观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 象。然而,三维动画因为全过程都在追求立体感,对画面的的参数要求非常高,因此只要出现一些细小参数处理的不到位,瑕疵便会在动画全程充满立体感的情况下得到放大,使物体的形态显得僵硬,给人一种机械化、突兀的感觉,这是二维动画的全程主要表现平面运动所不需要担心的,也是是三维动画的缺点所在。

第二是三维动画的真实性。三维动画虽然是动画制作,与现实有一定的差异,但其制作也有一定的真实性作为其制作规律。三维动画很少出现类似《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样的大幅度夸张人物,即使是出现了类似当中拟人化羊的形象,其线条轮廓、面部细节等也是非常逼真。可以说,三维动画是基于真实世界的加工和变化,对细节的处理十分到位,在遵守真实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如果说二维动画是通过夸张感与陌生感突出地表达感情、引起观众共鸣,那么三维动画即是通过立体丰富的视觉信息与宏大壮观的动态效果,通常再配以震撼的音效,给人更强烈的感官刺激,给观众带来虚实难辨的快感。

三、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的审美方法差异

1、二维动画审美特点

二维动画审美,首先要着重情感审美。由于二维动画在视觉上具有平面感,从而带来了陌生感,并且普遍具备夸张性,因此其情感的表达通常比较激烈,对其进行审美时要特别注重情感方面审美。二维动画是对真实世界进行简化、抽象后的表达,具有相当程度的符号化和象征意义,评判一个二维动画是否优秀要看二维动画是否充分地、准确地表达了感情。二维动画通常使用线条勾勒再填充颜色的方法制作成品,我们应该着重鉴赏线条的抒情性、寓意性、诗意性是否足够,是刚硬还是柔美,动画作品能否给人足够夸张感、给人以表面视觉冲击的同时引人深思。

其次是對二维动画主体与背景的审美,由于二维动画不像三维动画一样逼真、拥有与现实世界相呼应的背景,二维动画的背景通常是人为设定的,如《葫芦娃》里的背景多数是石头且色调偏阴暗、《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背景则主要为蓝天和草地且色调偏明亮。背景物体、色调的选择对表达场景的情绪至关重要,寓意着柔软、舒缓的物体以及明亮的色调通常表示着情节情绪的舒缓;而像石头、熔岩这种刚硬的物体和偏暗的色调会给人压抑的感觉,因此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作者主要为了向小朋友传输乐观的情绪,因此选择前者,而在《葫芦娃》中强调斗智斗勇的紧张氛围,背景也就选择了后者。此外,背景与主体的比例也十分重要,二维动画的背景不可太过繁杂、不能像三维动画一样充满细节,比例也不能过大从而对主体进行抢镜。

对二维动画审美,最后要注重创新性审美,二维动画不同于三维动画需要遵守于许多现实规则从而达到逼真效果,二维动画对逼真、形似要求不高,而更注重神似,因此二维动画通常都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创新可以分为两方面,第一是类似《喜羊羊与灰太狼》这种构图上的创新,把羊与狼拟人化,从而达到适合儿童、角色可爱活泼的效果;第二是像《猫和老鼠》这种视觉创行——在汤姆猫感到恐惧震惊时把猫的身体拉长,表达其特定情绪,又或者进行慢镜头、多机位表现等方式强调特定情感。以上两种都是很优秀的二维动画创新例子,但遗憾的是近年来在二维动画领域鲜有创新和突破,二维动画日渐僵化、模式老套等问题持续加重,这很容易使观众感到厌倦,是目前二维动画急需解决的问题。

2、三维动画审美特点

三维动画审美,最重要的是技术性审美,这需要鉴赏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从公元前二世纪人们提出的“视觉暂留”的原理到17至19世纪发展起来的灯光、胶片艺术,再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光线追踪”术以及近年来随计算机崛起的CG三维技术,每一种技术都在三维图像种有所运用。评判三维动画是否足够优秀,是否在审美上有一定价值,需要结合上述理论,仔细欣赏三维动画的建模、赋材质、调动作、渲染等步骤,包括建模的比例是否合适、赋予形象的表现材质是否符合场景、动作连贯性以及渲染技术的精细化。

第二虚拟审美标准,动画是发挥想象力的天堂,但动画的想象程度也有标准。三维动画不可能做成像纪录片一样真实,这样便让动画索然无味,失去了动画的意义;也不可能像二维动画一样肆意地对线条进行拉长或者随意对形象进行拟人化,这样的效果会太过于离奇甚至恶心而让观众难以接受。评判一个三维动画作品的虚拟性是否恰到好处,需要看它在满足想象力发挥的同时能否满足逼真效果,让人联想起真实事物。比如,并非说三维动画不能像《喜羊羊与灰太狼》一样对羊和狼进行拟人化,而是进行拟人化之后,务必要保证角色的面部表情乃至头发等细节以及动作连贯性,切不可像二维动画一样只是线条勾勒加上颜色填充这种高度虚拟化;也并非说不能进行夸张处理,如多部集电影《异形》便通过夸张手法描述了外星生物,充分描绘了怪诞离奇乃至恶心的外星生物形象,但三维动画不能像《猫和老鼠》一样对猫身进行突然拉长等过于夸张、脱离现实的操作,这种操作是不符合三维动画种虚拟审美的。

三维动画审美,最终还要注意其色彩特点。色彩不仅是要看其光泽、凹凸光影是否足够细致等技术性问题,由于三维动画细节多,色彩也对应变得具有多样化,因此还要评判其色彩的分配是否符合影视作品的情感。例如在《侏 罗纪公园》、《泰坦尼克》等强调灾难、情感压抑的电影中,暗色调占主要部分,黑夜的场景多而白天的场景少;而在《哈利波特》、《阿凡达》等强调非自然现象、炫酷特技的电影中,则要有色彩绚烂的背景,波澜壮阔的场面。评判一部三维动画作品是否出色,就要看它色彩是否具有针对性,通过想象力强的虚幻世界,带人们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

结语:影视事业的不断发展,让二维与三维动画都有了更精细化的技术特点,为了以后能作出更加完美的动画作品,对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作出分析是有必要的。本篇便从两者的制作方式、视觉特点和审美要点的差异出发,对两者进行分析总结。希望在以后的影视艺术中,两者能发挥各自特征优势,相互协作发展。也希望更多的艺术工作者可以将二者存在的艺术征进行有效把握,进行积极融合,为动画业带来更多的艺术制作形式。

参考文献

[1]于友忠 .浅析动画艺术创作中材料语言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3):94-96.

[2]邓晓新,陈新宇.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艺术特征分析[J].数码世 界,2019,(6):14.

[3]陶立阳.二维与三维动画影片艺术风格比较研究[J].艺术评鉴,2018,(10):147-149.

[4]陈永岗 .二维动画艺术的语言特征[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7(4):55-56.

[5]周靖 .并行发展还是前后更迭 - 三维动画和二维动画的比较[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9(2):58-60.

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一、皮影动画课题背景

皮影艺术推动了早期电影与动画雏形的产生。皮影艺术与动画颇多相似,在动画中也很值得借鉴运用,但是目前我国皮影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还比较少。1980年的经典动画《张飞审瓜》,取材于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并运用了皮影的外观元素,使得传统故事在动画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2006年环球数码公司制作的一部15分钟的艺术类动画短片《桃花源记》,讲述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一个经典故事。这部动画短片将皮影、水墨、剪纸等多种传统元素用3D技术呈现。目前关于动画和安徽地域文化的研究基本上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资源整合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对于动画在安徽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以皮影动画传播安徽地域文化为研究方向,具有创新性。

皮影动画应用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创新表达,可以生动地模拟出安徽地域文化的原貌。从而使更多的人对安徽地域文化具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皮影艺术在数字时代通过动画的形式传播更加方便快捷,便于受众群体的接受,特别是年轻化群体,这样也有利于皮影艺术的传播与影响,用皮影动画的方式对安徽地域文化进行加工和创作,为安徽地域文化拓展更广阔的空间。目前关于动画和安徽地域文化的研究基本上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资源整合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对于动画在安徽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以皮影动画传播安徽地域文化为研究方向,具有创新性。

二、皮影造型的艺术风格及特点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在皮影表演中,影人的弯腰、提臀、掐腰、抬手、扭胯、转身都韵味十足,通过不同的动作表现不同的情感,比如胸腹微微起伏表现的是伤心,以袖半掩面孔表现的是娇羞,手指颤抖表现的是愤怒。把皮影艺术中的意境的表现形式放到动画设计中,情绪的变化勾画出不同的意境,让意境美在各种情绪的表达和宣泄中表现出来,延续了中国艺术注重意境美的传统,也是皮影艺术的特点之一。利用皮影元素与安徽传说故事相结合,不仅赋予了皮影艺术新的生命,让皮影艺术得到保护与传承。

动画作为当下受众较为广泛的艺术形式,通过动漫艺术来传播安徽地域文化,弥补了传统单一的文字和照片记录所给予后人的感受。能更生动地传播安徽地域文化,也使观众更乐于接受这种形式的传播,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它将文化传播和娱乐大众非常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因此,作为当代安徽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有效参与者,动画可以作为促进安徽地域文化的传播、传承的不可或缺的有效方式。利用皮影元素与安徽传说故事相结合,不仅赋予了皮影艺术新的生命,让皮影艺术得到保护与传承,也可以充分挖掘安徽地域文化资源,推动我国原创动漫产业的发展,促进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建设。

三、皮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皮影动画应用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创新表达,可以生动地模拟出安徽地域文化的原貌。从而使更多的人对安徽地域文化具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皮影艺术在数字时代通过动画的形式传播更加方便快捷,便于受众群体的接受,特别是年轻化群体,这样也有利于皮影艺术的传播与影响,用皮影动画的方式对安徽地域文化进行加工和创作,为安徽地域文化拓展更广阔的空间。目前关于动画和安徽地域文化的研究基本上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资源整合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对于动画在安徽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以皮影动画传播安徽地域文化为研究方向,具有创新性。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借鉴皮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安徽文化地域特色的动画作品。

四、古老故事的全新演绎

动画即\"动起来的画面\"之意。动画在中国不算是一个新鲜事物,在辉煌过后的现在怎么发展是每个动画人需要思考的问题。皮影艺术起源于我国的陕西,成熟于秦豫,繁盛于河北。皮影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造型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在色彩搭配上又以纯色为主。皮影艺术在动画设计的造型、色彩、材料这三大部分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这三部分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皮影戏作为中国一种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形式,它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它的幕影表演艺术被誉为当代二维动画电影的雏形。将皮影艺术元素运用到二維动画设计中,对于打造出属于地域、属于中国的二维动画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设计主要结合了皮影戏的艺术造型、美术特色、音乐特色等艺术元素,并深入分析了如何把皮影元素运用到二维动画设计中,将使皮影的艺术精华得到更广阔的提升。

五、设计过程

该作品主要运用了Adobea Flash 、Adobe Photoshop、Adobe Premiere、等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和视频软件。ps用于前期的场景设计和人物设计,特别是对人物细节的把控,ps可以做到很精致。Flash用于中期动画的制作,在场景中逐帧调试人物动作。为了达到模拟皮影风格的效果,无论是场景还是人物,在flash中都调节了颜色的透明度。pr用于动画后期的合成,在pr中剪辑了动画视频,添加了背景音乐,音效和旁白,还添加了字幕,更加完善了作品的完整度。

设计风格主要体现在皮影效果线条是皮影艺术的构成要素之一。它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创造的。线条的创造主要体现在绘画中,线条形态多变,可以柔软温情,也可粗犷锋利。线条的有机组成就形成了轮廓。皮影是运用绘画的杰出艺术,线条贯穿于皮影戏从设计、制作到表演的整个过程。线条既勾画了皮影的外形轮廓,也表现了其内部组织及组织之间的关系。皮影表演会出现一些弯腰、转身等动作,这些动作的出现基于线条的变化,目的是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烘托故事氛围。在动画设计中,可适当借鉴皮影戏的线条艺术,通过修改动画的线条组合、更改线条的粗细长短来表现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故事氛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耿鸿业.皮影戏的数字化应用与研究[D].重庆大学,2011.

[2]魏瑶.民间皮影艺术与现代传播技术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达妮莎,姚远.浅谈皮影数字化保护中的数字符号库构建[J].美术大观,2011,02:64.

[4] 何斌.基于互动性的数字化皮影展示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07.

作者简介:

刘俊汗,1997.4,男,汉族,安徽砀山人,安徽新华学院艺术学院,2016级动画专业学生。

许梅,1990.2 女 汉族 安徽合肥人,安徽新华学院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动画。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字动漫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创新应用研究—以皮影艺术为例》项目编号(201912216106);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项目“数字动漫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创新应用研究——以皮影艺术为例”,批准号:SK2020A0612.安徽省质量工程一般教学研究项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高年级阶段开展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2019jyxm0502).

(安徽新华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22)

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对二维动画的特点、现状以及在电影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二维动画;特点;电影;应用

一、前言

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精神文化需要不断提高。科技发展与电影的融合使得二维动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二、二维动画的基本特点

(一)关键帧的持续性

二维动画最大的特点在于在其动画制作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直沿用关键帧的办法。二维动画在制作前期需要一个长期的临摹观察准备阶段,对现实生活中的动画对象进行细致、长时间的观察,把握对象特点并作出相应的艺术夸张处理,进行加工与提炼塑造出动画制作所必须的中间张。关键帧的持续使用使得这些创造出来的动画内容虽然不存在于现实社会,但又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正是二维动画之所以能够高度符合社会大众观影价值观的最根本原因。这一特性也是二维动画形式的电影影片具备了角色鲜明、动作流畅、故事节奏感强等特点,也更加地契合社会大众的审美水平与观影要求。

(二)二维动画的艺术性

相关研究学者指出:二维动画从本质上来说可以归属于一种意识形式的视觉符号,二维动画涵盖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以其独特的夸张、变形处理手法不断冲击着观影者的审美观念;以其鲜明的色彩与精美的动画人物冲击着观影者的视觉观念;以其虚拟幽默的形象带给人们生活的激情与信心,这也正是电影表演艺术的最根本目标。

三、二维动画的现状

动画最早出现在两千多年前,那时的动画是以连续的画面出现在壁画上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动画发展为最初的纯手绘动画并形成一种模式一直流传至今,手绘动画就是通过人工把每一帧画在纸上,最后通过仪器扫描或拍照的形式再加以后期的加工把图像传递到屏幕上,手绘动画的特点就是工作量大、效率低等。为了提高产量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纯手绘动画已经被电脑软件制作逐渐替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国产动画市场受国外动画的影响冲击,国产动画渐渐处在边缘化近年来发展比较缓慢。据调查显示优秀国产动画片,曾经创下超过3%的收视率,但是好多在黄金时段只能保持0.5%以下。而作为同档次的日本动画片却受大多数观众的喜爱,所以好多电视台为了收视率不得不花大价钱买别国的动画片。国产动画发展缓慢有好多因素,现在好多投资者都对投资国产动画片的制作都比较排斥,因为它的收购价比较低而且广电对动画的内容限制比较严格,有好多高质量的动画片在商家投入大量资金制出成品时却得到不让播放的结果,还有就是动画片的质量得不到提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最直接的就是动画制作者,国内比较优秀的动画每分钟只有900多元,平均每秒15元,而更多质量一般的国产动画只能卖到几十元。听数字,每秒几十元已经很不错,但是像这种质量的片子,对制作者水平要求比较高,而且工序复杂,对动画的水平要求也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动画师平均每天也做不了多少秒,影响收入,这种状况的最终结果就是动画质量跟不上。质量控制严格,时间效率跟不上,就会导致人才的流失。

四、二维动画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

把二维动画形象与真人表演结合在一起的最早的近代电影应该是《奇妙飞床》(1971年出品)。然而比较著名的动画影片却是1988年公映的《空中大灌篮》和2003年公映的《华纳巨星总动员》。在此之后,二维动画形象和真人表演结合的真人动画片如雨后春笋一样连绵不断,让观众目不暇接。伴随着计算机的发明,计算机动画也应运而生。计算机动画是指运用图形与图像的处理技术,以编程或动画制作软件为辅助工具生成一系列的景物画面,其中的当前帧是由对前一帧的部分修改而来。计算机动画是依靠连续播放静止图像的方法来产生物体运动的效果。

而且在数字特技技术介入电影之后,人们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合成的非现实形象与真人的表演更是举不胜举。比如,作为一部向经典动漫致敬的影片《极速赛车手》,其制作者沃卓斯基兄弟极尽全力地将其打造成了一部淋漓尽致地彰显原著视觉精髓的真人动画。沃卓斯基兄弟运用了一种被大家称为“21/2维立体技术”的视觉逐行压层技术来处理影片中成千上万的视觉镜头。这些景物所处的位面借助各自的移动而产生立体效果,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就看过的最简单的动画原理,实际上就好比创造会动的拼贴画一样。而作为二维动画片的《蒸汽男孩》的画面效果更是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它令人目不暇接的绚丽视觉、华丽的画面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优美的音乐穿插于精彩的故事中,在音乐中欣赏美丽的画面,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面对精美的画面聆听着音乐,会更加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二者相得益彰。可以说,《蒸汽男孩》这样的二维动画为我们展现的是超乎寻常和想象的绚烂画面;而且完美的动静结合和丰富立体的画面层次以及高科技下精美绝伦的武打设计更是给观众带来了异常强烈的临场感;再加上制作者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和手绘、CG的紧密结合,更是出色地发挥了二维动画片的优势和力量。因此,这部动画片在日本的动画片中可谓是登峰造极之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二维动画以其独特的特点在电影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维动画电影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促进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阎延.电影艺术的价值和意义[J].电影文学,2013,(06).

[2]孙欣,伊卫东.二维动画中的变形[J.]动漫世界,2013,(15).

作者简介:

杨希,广东省珠海市珠海艺术职业学院。

上一篇:物流信息技术论文下一篇:交流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