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信息化建设论文范文

2024-01-26

二维码信息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影视作品的制作方式越来越具有多样化,但不论影视制作方法如何更替,动画制作始终是影视制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动画制作由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组成,二者都为影视作品的多样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更好地欣赏动画作品,提高未来的制作水平,本文就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制作特征、视觉特点、审美方法差异等艺术特征展开讨论,希望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认识、给往后的动画制作者带来启发与提醒。

关键词:审美方法;视觉效果;情感

前言:

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虽然同属于动画制作行列,但其制 作方式和最终所呈现的视觉效果还是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异,在艺术形式、审美方法上它们各有各的差异与相同。它们在制作上前者较为依靠手绘、后者依靠电脑特效;视觉上带给人们的冲击效果不同;审美上对情感的拿捏也不一样。本文将从制作、视觉效果、审美方法上作出分析,对两者的艺术特征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探讨。

一、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的制作特点

1、二维动画的制作特点

最早期的二维动画在制作过程中主要使用手绘的方法,画家先把静止不动的背景画在特定类型的透明胶片上,然后把每一帧的图像画在不同类型、不同颜色的透明胶片上,再把每一帧的胶片叠放在背景胶片上按顺序进行运动,从而得出简单的二维动画,早期的动画影视作品《小蝌蚪找妈妈》便是依靠上述方式制作而成的。由于其制作方式主要是靠人工,色彩比较单调,画面进行与场景衔接都比较生硬。

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近年来的动画制作者在二维动画的创造过程中电脑成了必备品,但手绘是二维动画的基础,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工作环节。现在的二维动画制作用电脑软件代替了传统的实体胶片,作者能够在设计软件上模拟胶片叠放效果,加之压感手写板等硬件的出现、电脑颜色的丰富多彩、电脑效果的帮助,现在制作的二维动画的画面进行更为流畅,色彩也更自然,例如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就是运 用该方式制作而成,即借助电脑进行手绘、上色,模拟胶片叠放效果并选择适当的画面进行与切换效果。不论是传统的方法或是新时代下借助电脑的制作方法,在二维动画的制作过程中,对作者的简笔画、线条勾勒功底和色彩感知有较高的要求,也要求作者仔细地进行叠放、画面行进等工作,要求这是二维动画制作特点。

在如今的很多先进二维动画制作中,也有很多制作者会使用到类似多机位拍摄的效果,达到用不同角度来描述同一事物的效果,有一种类似三维运镜却蒙上了一层虚拟感的效果。比如《风中奇缘》中用此方法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电影语言。在未来,也会有更多创新的制作方法出现在二维动画制作上,给观众带来全新体验。

2、三维动画的制作特点

三维动画与二维动画相比起来,技术性要强许多,三维动画从能够批量制作起,便离不开作者对电脑的熟练操作。三维动画与二维动画的很大不同点是三维动画很少仅使用手绘的方法,因为单纯手绘通常无法满足三维动画对真实感、立体感的需求,更多的是实物拍摄,或者手绘加上绿幕特效。三维动画制作者通常不需要有太高深的简笔画、线条勾勒基础,但为了创造出形象立体的三维图形,三维动画制作者需要掌握透视、光影、构图和色彩等美术知识,还需要相当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做到能够用计算机模拟现实的效果。

与二维动画制作团队集中在后期处理环节相比,三维动画团队更具有多样化,团队的合作也更加关键。由于三维动画的制作还涉及到拍摄取景,因此对摄影、服装乃至化妝团队都有相当的要求。比如电影《怪物史莱克》里,需要先手绘出角色形象,再通过绿幕特效与机位拍摄制作出动态,并且需要进行草地、森林场景的取景拍摄,最后在电脑上渲染色彩与线条、进行各画面的叠加等工作,每一环节都需要完美的进行,团队之间也需要默契的配合。

二、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的视觉特点

1、二维动画的视觉特点

第一,二维动画最明显的视觉特点便是平面感,而平面感能带来独特的装饰感。由于二维动画是直接在胶片或者手写板上进行绘画的,对事物的侧面、光影没有太多的描述,因此会给人带来一种压缩感、平面感。但由于我们熟悉的事物都是通过三维体现出来的,二维动画的平面感给了人们更强的视觉冲击。二维物体缺乏空间感让人从潜意识感到不熟悉,二位动画的装饰感也就更为厚重,因此,在描述主体时,一般需要把前景主体作一定比例的放大,与背景产生大小对比,以掩盖主体的装饰感并充分突出背景的装饰作用。

第二是夸张感,与部分三维动画是模拟现实世界相比,二维动画几乎都是与现实事物有较大差异的,在画面与情感表达上的夸张感、虚拟感十分明显,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动物角色的拟人化处理,与现实世界中的羊与狼有十分大的差异,从而带来一种强烈的夸张感。但这种夸张感并非不利,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这种夸张感让观众更能感受到角色的可爱活泼,又如在《皇帝的新装》中,对皇帝表情、身材的夸张刻画能够突出皇帝的虚荣、愚昧和虚伪。夸张感的巧妙运用能让观众立刻体会到作者情感、角色特点,是二维动画的一大优势。

2、三维动画的视觉特点

第一点是三维动画的立体性。与二维动画的色彩相比,三维动画在色彩上讲究光影、虚化、透视等技术的运用;在角色制作上也不再是单纯手绘,而是手绘与绿幕特效、电脑渲染等技术相结合,抑或是直接进行拍摄取景,对角色侧面、投影有了完整的刻画;在画面行进方面,三维动画制作者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运动轨迹、运动时间和运动速度,画面进行相比二维动画有着相当的流畅性,种种因素都让三维动画有着很强的立体感。三维动画的立体感使得它的画角色更加逼真、场景变换更加自然,在运用特效给观众以视觉冲击的同时又给观众一种接近真实的观看体验,使观众感到易于接受,从而给观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 象。然而,三维动画因为全过程都在追求立体感,对画面的的参数要求非常高,因此只要出现一些细小参数处理的不到位,瑕疵便会在动画全程充满立体感的情况下得到放大,使物体的形态显得僵硬,给人一种机械化、突兀的感觉,这是二维动画的全程主要表现平面运动所不需要担心的,也是是三维动画的缺点所在。

第二是三维动画的真实性。三维动画虽然是动画制作,与现实有一定的差异,但其制作也有一定的真实性作为其制作规律。三维动画很少出现类似《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样的大幅度夸张人物,即使是出现了类似当中拟人化羊的形象,其线条轮廓、面部细节等也是非常逼真。可以说,三维动画是基于真实世界的加工和变化,对细节的处理十分到位,在遵守真实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如果说二维动画是通过夸张感与陌生感突出地表达感情、引起观众共鸣,那么三维动画即是通过立体丰富的视觉信息与宏大壮观的动态效果,通常再配以震撼的音效,给人更强烈的感官刺激,给观众带来虚实难辨的快感。

三、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的审美方法差异

1、二维动画审美特点

二维动画审美,首先要着重情感审美。由于二维动画在视觉上具有平面感,从而带来了陌生感,并且普遍具备夸张性,因此其情感的表达通常比较激烈,对其进行审美时要特别注重情感方面审美。二维动画是对真实世界进行简化、抽象后的表达,具有相当程度的符号化和象征意义,评判一个二维动画是否优秀要看二维动画是否充分地、准确地表达了感情。二维动画通常使用线条勾勒再填充颜色的方法制作成品,我们应该着重鉴赏线条的抒情性、寓意性、诗意性是否足够,是刚硬还是柔美,动画作品能否给人足够夸张感、给人以表面视觉冲击的同时引人深思。

其次是對二维动画主体与背景的审美,由于二维动画不像三维动画一样逼真、拥有与现实世界相呼应的背景,二维动画的背景通常是人为设定的,如《葫芦娃》里的背景多数是石头且色调偏阴暗、《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背景则主要为蓝天和草地且色调偏明亮。背景物体、色调的选择对表达场景的情绪至关重要,寓意着柔软、舒缓的物体以及明亮的色调通常表示着情节情绪的舒缓;而像石头、熔岩这种刚硬的物体和偏暗的色调会给人压抑的感觉,因此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作者主要为了向小朋友传输乐观的情绪,因此选择前者,而在《葫芦娃》中强调斗智斗勇的紧张氛围,背景也就选择了后者。此外,背景与主体的比例也十分重要,二维动画的背景不可太过繁杂、不能像三维动画一样充满细节,比例也不能过大从而对主体进行抢镜。

对二维动画审美,最后要注重创新性审美,二维动画不同于三维动画需要遵守于许多现实规则从而达到逼真效果,二维动画对逼真、形似要求不高,而更注重神似,因此二维动画通常都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创新可以分为两方面,第一是类似《喜羊羊与灰太狼》这种构图上的创新,把羊与狼拟人化,从而达到适合儿童、角色可爱活泼的效果;第二是像《猫和老鼠》这种视觉创行——在汤姆猫感到恐惧震惊时把猫的身体拉长,表达其特定情绪,又或者进行慢镜头、多机位表现等方式强调特定情感。以上两种都是很优秀的二维动画创新例子,但遗憾的是近年来在二维动画领域鲜有创新和突破,二维动画日渐僵化、模式老套等问题持续加重,这很容易使观众感到厌倦,是目前二维动画急需解决的问题。

2、三维动画审美特点

三维动画审美,最重要的是技术性审美,这需要鉴赏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从公元前二世纪人们提出的“视觉暂留”的原理到17至19世纪发展起来的灯光、胶片艺术,再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光线追踪”术以及近年来随计算机崛起的CG三维技术,每一种技术都在三维图像种有所运用。评判三维动画是否足够优秀,是否在审美上有一定价值,需要结合上述理论,仔细欣赏三维动画的建模、赋材质、调动作、渲染等步骤,包括建模的比例是否合适、赋予形象的表现材质是否符合场景、动作连贯性以及渲染技术的精细化。

第二虚拟审美标准,动画是发挥想象力的天堂,但动画的想象程度也有标准。三维动画不可能做成像纪录片一样真实,这样便让动画索然无味,失去了动画的意义;也不可能像二维动画一样肆意地对线条进行拉长或者随意对形象进行拟人化,这样的效果会太过于离奇甚至恶心而让观众难以接受。评判一个三维动画作品的虚拟性是否恰到好处,需要看它在满足想象力发挥的同时能否满足逼真效果,让人联想起真实事物。比如,并非说三维动画不能像《喜羊羊与灰太狼》一样对羊和狼进行拟人化,而是进行拟人化之后,务必要保证角色的面部表情乃至头发等细节以及动作连贯性,切不可像二维动画一样只是线条勾勒加上颜色填充这种高度虚拟化;也并非说不能进行夸张处理,如多部集电影《异形》便通过夸张手法描述了外星生物,充分描绘了怪诞离奇乃至恶心的外星生物形象,但三维动画不能像《猫和老鼠》一样对猫身进行突然拉长等过于夸张、脱离现实的操作,这种操作是不符合三维动画种虚拟审美的。

三维动画审美,最终还要注意其色彩特点。色彩不仅是要看其光泽、凹凸光影是否足够细致等技术性问题,由于三维动画细节多,色彩也对应变得具有多样化,因此还要评判其色彩的分配是否符合影视作品的情感。例如在《侏 罗纪公园》、《泰坦尼克》等强调灾难、情感压抑的电影中,暗色调占主要部分,黑夜的场景多而白天的场景少;而在《哈利波特》、《阿凡达》等强调非自然现象、炫酷特技的电影中,则要有色彩绚烂的背景,波澜壮阔的场面。评判一部三维动画作品是否出色,就要看它色彩是否具有针对性,通过想象力强的虚幻世界,带人们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

结语:影视事业的不断发展,让二维与三维动画都有了更精细化的技术特点,为了以后能作出更加完美的动画作品,对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作出分析是有必要的。本篇便从两者的制作方式、视觉特点和审美要点的差异出发,对两者进行分析总结。希望在以后的影视艺术中,两者能发挥各自特征优势,相互协作发展。也希望更多的艺术工作者可以将二者存在的艺术征进行有效把握,进行积极融合,为动画业带来更多的艺术制作形式。

参考文献

[1]于友忠 .浅析动画艺术创作中材料语言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3):94-96.

[2]邓晓新,陈新宇.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艺术特征分析[J].数码世 界,2019,(6):14.

[3]陶立阳.二维与三维动画影片艺术风格比较研究[J].艺术评鉴,2018,(10):147-149.

[4]陈永岗 .二维动画艺术的语言特征[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7(4):55-56.

[5]周靖 .并行发展还是前后更迭 - 三维动画和二维动画的比较[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9(2):58-60.

二维码信息化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世界社会经济及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在全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迅猛发展。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已经并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通信技术;可持续发展

一、西方国家信息化现状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信息化发展指数 (IDICN) 的指标体系计算方法测算,2000年至2007年,世界各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以下,如表1:

根据表1可知,欧盟委员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全世界居前列。而且信息化水平都高于0.8,都处于增长的趋势。 在2007年瑞典的信息化发展水平遥遥超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其信息化总指数为1.097,居第1位;英国信息化总指数为1.015,居第2位;荷兰信息化总指数为0.967,居第3位;挪威和丹麦分别居第4位和第5位。北美国家里面当中,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居第6位和第10位。

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分析报告指出,欧洲各国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政府领导高效、通信高度自由化、规章制度一流、电子政府服务普及等特点,体现出了世界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一)欧洲信息化现状

(1)在欧洲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互联网,互联网的普及率很高。普通网络用户数在2005年的43%增长到2008年的56%。绝大部分用户几乎每天使用互联网,而且与高速互联网接入。国际电信联盟预测2010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欧洲排在第一名,即欧洲每百人里面65有互联网连接,世界的平均水平只有30。

数据来源:ITU世界电信/ICT指标数据库(* 为预测)

欧洲的互联网普及率以58.4%的水平居世界第一位,世界平均水平只在28.7%,世界其他国家互联网普及率是24.7%。

(2)欧洲宽带网络方面也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根据2009年年底,全球宽带用户为4.45亿,全欧洲范围内有1.14亿宽带用户,由此可知,欧洲宽带用户数占全世界宽带用户数的1/4。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且普及速度也不断地迅速增长。欧洲一半的家庭和80%的经济体拥有固定宽带连接,其3/4的平均下载速度为2Mb/s。

从图2可知,全球宽带用户中欧洲的移动、固定宽带用户居世界第一位,遥遥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以及世界平均水平。

(3)欧洲移动电话市场超越了100%,2004年全欧盟人口移动电话用户84%,到2009年这个数字达到了119%。这使欧洲在全世界电话市场方面占领先地位,在美国和日本移动电话用户比率只在80%左右。移动电话的通过UMTS(3G)上网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长,固定宽带覆盖率最高的瑞典和丹麦的3G 用户分别为9.5%和5.9%。

(4)欧盟援助的ICT科学研究在欧洲工业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微型、纳米电子技术,医疗保健,欧盟的道路安全事业等领域。欧洲又是突破性研究的摇篮,例如巨磁电阻技术给硬盘业务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而且在200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另外ADSL技术成为了当今连接互联网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了。

(二)北美信息化现状

美国为首的北美国家里面,笔者选取了一些代表性国家,即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些国家的信息化水平或者社会经济的发展完全不能代表北美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但是这些国家在带动其它北美国家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009年,美国和加拿大的ICT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0和6.7,而世界的平均ICT支出占GDP的比重为才6.0,这两个国家的ICT支出占GDP的比重均大于世界平均水平。

(2)2008年,北美平均每百人当中互联网用户数为75.7,美国和加拿大的分别为75.8和75.3,这个数字遥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世界平均每百人当中互联网用户数为23.9。

(3)2008年,全世界有52.8178亿移动、固定电话用户,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移动、固定电话用户数为5.6147亿,占全世界的10.63%。按人均用户数来算也居世界前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每百人移动、固定电话用户为79.7,但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平均每百人移动、固定电话用户分别为139.8、121.1、90.2。

(4)2008年,世界平均每百人固定宽带用户数为6.21,美国和加拿大的分别为24.02、29.55,这个数字世界平均水平4倍多。墨西哥的平均每百人固定宽带用户数为7.14,近似于世界平均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北美国家的平均水平一律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总而言之,以上我们所谈到的这些北美国家对信息化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二、西方国家信息化发展经验及其对新疆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以上一系列的事实清楚的告诉我们,欧洲和美国仍然是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全球力量(ICT)。万维网、移动GSM标准、MPEG标准的数字含量和ADSL技术均发明在欧洲。西方国家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健全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中长期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

信息化的发展是以政府各种政策和法规为基础的,因此建立健全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是信息化决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要求政府既要建立宏观政策调控体系,又要完善信息化发展的法律体系。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如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欧盟的“欧洲传输网计划”、“电子内容增强”和“绿色知识社会:到2015欧洲未来知识社会的信息通信技术政策日程”等等。

(二)建立适合国情的信息化发展模式

应当准确定位有本国或者本区域特色的信息化模式,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如美国信息化是在工业化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而我国目前还没完成工业化,因此只能走中国式的超常规的发展道路。而那些信息化欠发达的地区,大多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就应该争取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共同发展的模式,使两者分别在促使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充分发展传统产业可以有效地、快速地增加地区资金的积累以缓解资金瓶颈的约束,同时充分发展信息产业又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适当条件下促使该地区产生后发优势。

(三)应当重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

在短期内,可以借鉴欧盟采用的通过消除电信部门和声像媒体服务的监管挫折和增强监管一致性,为企业和用户创造和促进单一的市场。重点发展市场需求大的适用技术和产品,通过技术改造、资本积累和市场开拓,ICT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欧盟委员国家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总共进行了19项研究课题。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应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掌握关键技术,推进技术创新,加快新品开发,增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信息技术产品比例。否则难以形成真正意义的中国信息产业。

(四)加强培训教育,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及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

全欧洲范围内的委员国家都有一种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和从事先进的网络服务活动,做到这一点的关键的因素是高速、便宜的宽带访问。除了宽带的广泛应用以外,其他因素也能突出的解释互联网在通信服务方面应用的不同水平。使用者的意识和技能、喜好和传统的通信服务价格或者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可能有助于解释这些差异 。

目前,导致我国新疆信息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绝大多数国民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居民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对用信息技术的作用认识不足,严重制约我国信息化的发展。

(五)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巨大作用

信息产业以及其关联的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成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信息产业不仅涉及到制造业,还涉及到服务业,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信息产业以及其关联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占一半多,因而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信息产业的作用、意义,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就等于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

(六)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难得的机遇

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建设是在工业化任务基本完成以后进行的,而我国是在工业化进程中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信息技术的特性使一个国家超越某一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后来居上成为可能。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使用同等水平的信息技术,从而大大缩短工业化过程。

参考文献:

[1]杨京英,熊友达,姜澍.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

[2]EU Commission, Europe’s Digit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Main achievements of the i2010 strategy 2005-2009, 2010

[3]EU Commission, Annual Information Society Report 2009 Benchmarking i2010: Trends and main achievements, 43- 55

[4]孟锦,张晋平.我国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发达国家之比较[J].理论探索,2007.1(No. 1:14- 16)

[5]A Green Knowledge Society: An ICT Policy Agenda to 2015 for Europe’s Future Knowledge Society- Final Report, 2009.8.31

[6]EU Commission, i2010— List of actions June 2005 to May 2009, 2010

[7]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4.htm

[8]http://gigaom.com/2009/09/08/globally-445m-broadband-subscribers/

(作者通讯地址: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0)

二维码信息化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混合式学习环境下项目教学可行性进行简要分析,并以混合式学习环境下《二维动画制作》教学项目设计为例,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实践三个层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职 混合式学习环境 二维动画制作 项目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赋予职业需求以新的内容,简单的项目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中职学生岗位技能发展的需要,而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无论是企业培训还是教学一线均能吸取到不同的新技术和新资源。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项目教学,能为中职《二维动画制作》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持平台,不仅使学生能够享受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还能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跨度,最大限度地提高中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基于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探究中职《二维动画制作》项目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所谓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就是按照相关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在发挥传统教学与 E-learning 优势的基础上,合理筛选并分配全部教学要素的一种教学思想。其实质是在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下,运用相关教学工具、平台以及资源,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丰富和积极主动。同时,有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在具体实践中,混合式学习表现出导学方式灵活、学习方式多样、学习材料丰富以及课程形态丰富多彩等特点。

项目学习提出学生的“学”主要取决于学习过程,其实质是将项目作为教学实施的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设计整体方案、收集项目相关信息等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或问题,通过查找资料解决,从而达到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可以说项目学习是一种“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实践中,项目学习表现出学生自主学习性、社会关联性、跨学科性以及以产品和行为为主的导向性。

二、混合式学习环境下项目教学可行性分析

(一)企业项目为项目教学提供资源平台。培养技能型人才是中职学校的主要目标,而中职学校也一直努力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在中职学校开展项目教学不仅能够拉近校企之间的距离,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而且也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社会需要。

(二)专业课程技能的模块化有利于项目教学的开展。相比其他理论课程,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模块化较明显,这种专业内容的模块化更易使得教学项目能够具体到某一模块的内容上,在具体实践时可以围绕一个模块独立开展。以二维动画制作中逐帧动画为例,通过实施动画角色行走的项目,既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逐帧动画制作的方法与技巧,又可以积累相关经验。

(三)项目制订的可行性。二维动画的应用无处不在,由于其具有较强的生活实践性,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时更易理论联系实际,便于项目的开发。同时,该课程资源丰富,项目制作过程难度较小,非常适合中职学生现有的知识与水平。

三、混合式学习环境下《二维动画制作》教学项目设计

(一)教学模式。根据中职《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中职学生特点,依靠传统课堂、机房内的项目教学很难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因此,需要借助混合式学习营造一个虚拟的工作环境。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项目教学实施模型(如图 1)。

值得说明的是,模型中所提到的“学习内容”不可统一而论,应按照知识和技能加以划分,对知识应再细分为基础知识、工作岗位知识和相邻课程知识,对技能应进一步细分为基本技能、实践技能以及综合应用。同时,混合式学习环境下项目教学中的网络平台不应只是一个,应根据需要设计课程教学和网络自学两个平台,对一些简单操作技能、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应在课前通过网络自学平台组织学生学习,对一些仅仅依靠学生自学不能很好掌握的知识以及实践性较强的技能,教师应通过“传统课堂+网络教学平台”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使其通过发作业、晒成果、相互评价以及投票等活动处于一个虚拟的环境之中。

(二)教学策略。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项目教学分为知识预热、技能提升、项目实战以及知识巩固四个阶段:一是知识预热环节,为了能够营造出一个职场的直观感受,教师应收集典型案例,并通过自学平台发布;而学生通过平台了解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应当胜任哪些岗位,感知二维动画制作的发展状态,理顺企业项目制作的流程,并根据详细的操作步骤进行简单的自我基础动画制作学习。二是技能提升环节,为了增强学生项目实战时的信心,教师应通过企业个案研讨、技能点拨精讲等手段,有效解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瓶颈问题,不断延伸拓展学生的视野,最大限度地为项目实战提出知识和技能保障。三是项目实战环节,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的工作环境中有效提升技能,教师应引进企业项目,创造学生自我创造的空间,一方面让学生熟悉项目制作的开发流程与岗位要求,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使学生能够运用相关技能进行项目的再创造。四是知识巩固阶段,教师应通过网络平台设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并不断拓展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通过以上分析,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项目教学处于一个现实课堂与网络平台相混合的环境中,从学生角度分析,学生自然渴望教师丰富多样、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不能运用一种方法组织学生学习,而应将网络平台引入项目教学中,并在网络平台上上传与教学相关的资源,让学生自主獲取有价值的知识。从教与学的角度分析,教师不应局限于小组协作、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传授,而应积极迎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案例、小组讨论、学习评价等方式强化对新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新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实践。教学项目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自己的生成、发展阶段,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项目教学的优势,应从项目准备、确定、实施等方面进行深刻阐述。

1.项目准备。网络平台、机房、各类多媒体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必备的教学基础,在项目准备阶段,不能单纯依赖于传统网络和机房,而应优化和改造“网络+机房”的混合环境。其中,在准备网络平台时应渗透行业岗位信息,涵盖教材、企业中的教学资源内容。例如,在准备《二维动画制作》网络平台时,笔者设计了如图 2 所示的二维动画制作课程网络平台。其中在课前预习时,鼓励学生运用网络自学平台了解课程所属行业的动态信息。在课中学习时应选择课堂教学平台,让学生以企业技术人员的身份实现关键技能点拨和职场情景再现。当项目制作完成后,还需通过平台提交小组作品进行展示,特别是对一些优秀的作品可用其直接代替原有网站的横幅、弹出、友情链接动态图片等,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体验工作岗位,巩固和强化岗位技能。

同时,应按照课堂教学资源、自主预习资源以及课后巩固拓展教学资源来准备学习资源。以 Flash 动画制作基础知识为例,笔者设计的自主预习资源主要为 Flash 的发展、自定义工作界面、新建网站片头等简单的知识点;课后巩固拓展教学资源主要以 Flash 动画制作流程、制作花纹瓷盘等职业岗位需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

2.项目确定。在确定具体项目时,教师应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和社会需求,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围绕企业岗位需求不断充实。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时,教师应梳理教材内容,在对课程内容结构规划的前提下再确定具体项目。例如,笔者在中职《二维动画制作》日常教学中,通常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所要学习的内容,并将所学内容细分为知识点和技能点。

3.项目实施。项目实施主要包括知识预热、技能提升、项目实战、知识巩固四个环节。

首先,知识预热环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教师应收集整理现有案例,并将简单的技能实例、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知识上传至项目教学平台,组织学生课前先行学习。其次,技能提升环节。明确岗位职责及相关技能,讨论剖析讲解企业真实项目所用的关键技能,使学生了解项目完整开发过程,在知识与技术上达成共识。再次,项目实战环节。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平台发布的相关素材,以小组的形式制作项目,并将制作完成的项目作品上传至教学平台,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为欣赏的作品投票等活动。最后,知识巩固环节。教师应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相似类型项目,组织学生完成相关任务,并在下次课前有针对性地点评与训练。

总之,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项目教学为中职《二维动画制作》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持平台,不仅使学生能够享受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也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跨度,最大限度地提高中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王 萍.混合式学习环境下项目教学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5)

[2]李琳琳.项目教学法在二维动画制作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7)

[3]刘世武.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7)

(责编 罗汝君)

二维码信息化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一、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档案信息化就是指档案本身的资料信息化或者档案的信息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融合处理的信息化。其建设目标就是让档案里的信息进入到社会的交流系统, 在最大范围内传播, 并将档案中的信息和社会各类信息进行渗透和融合,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000年12月,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印发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 把“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现有档案的数字化进程”列入其中, 同月, 国家档案局在中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研讨会上宣布:“十五”期间, 我国将加快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由此, 传统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并且某些地区档案部门已经开始尝试投资建设。时至今日, 经过各地档案部门信息化建设积极的探索和创新, 取得了极大成效, 随着《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及相关措施的出台,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也愈加规范、统一, 为以后的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共享铺平了道路, 也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2014年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 在完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以及对档案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 档案信息化可改善档案管理工作。

只有实现档案数字化, 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 实现网上归档、网上管理、信息共享和网上便捷查档, 提高工作效率, 避免资源浪费。改变档案管理工作由事后复查为及时在线督促、指导, 通过档案集中管理模式强制规范档案管理工作, 彻底解决个别单位尤其是基层部门档案管理工作无序的问题。同时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 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二) 档案信息化是形势发展的需求。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大数据时代, 数字档案馆 (室) 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一, 各级档案馆是政府部门保管和提供利用档案信息的职能部门, 是最丰富、最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资源库, 珍贵的档案信息资源不能很好地为各级领导和广大公众利用, 充分实现信息共享, 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意义。其二, 档案载体的更新换代迫切要求档案馆数字化。近年来, 档案载体逐渐并迅速地被磁盘、磁带、光盘所取代或更替, 电子档案的出现给档案管理部门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那就是电子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和利用手段,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只有数字化。其三, 传统的档案保管、利用与形势的发展要求不相应, 仍然停留在纸质档案的管理及较原始的检索利用水平上, 使得绝大部分电子档案无法采集、收集和提供利用。而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可通过网上即时归档功能, 由专职档案员归档转变为全员参与归档, 改善因人为因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资料或数据流失、归档错误情况, 有利于增加档案信息总量和优化档案信息结构。

(三) 档案信息化是社会的强烈需求。

当今, 人们的时间意识越来越强, 领导作出重大决策需要迅速、准确;各职能部门工作查考要求快速及时;社会广大公众对档案信息需要量不断增加, 如婚姻、户籍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档案, 在一些僻远地区和身在异地的利用者要查阅档案十分困难, 往返甚至需要几天, 还要搭上人力、物力, 他们迫切要求信息共享。还有一些外商投资者, 他们想了解投资地区的整体情况, 通过数字化档案馆查阅中心是最直接、最方便的方式。这就迫使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原始管理、检索和提供利用的手段, 以现代化、多功能的服务措施, 使档案馆馆藏的信息能及时、方便地提供给各方面的需求者。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档案信息化不仅仅是一个时尚的概念, 它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 档案信息化除了存在资金问题外, 还会受到人员、管理、技术等诸多因素限制。因此, 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应当是循序渐进,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逐渐走向完善。

(一) 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限制。

长期以来, 档案管理部门在各职能部门中属于“弱势群体”, 部分领导认识不到档案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 不愿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导致档案管理浮于表面, 认为档案部门是养老的地方, 档案工作者是“仓库保管员”, 用时想到了, 不用时淡忘了, 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档案管理人员档案业务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简单培训、日常工作自己摸索和前任档案员传授, 没有受到专业、系统的培训, 基本上沿袭传统的模式管理档案,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业务水平较差。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 标准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多, 工作繁杂, 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 既难以保证对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又造成档案资料收集不及时、不全面。

(二) 档案管理方式不相适应。

目前, 在多数行业系统内, 因技术问题或是出于安全等问题的原因, 档案信息系统与各个应用系统平台、公众平台之间还未能完全实现系统关联、信息共享, 不能广泛提供便捷的服务, 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应用暂时未能呈现, 档案资料的实用价值不能被充分挖掘, 从一定意义上影响了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形成档案归档不完整—利用率低下—档案工作不受重视的恶性循环。一是档案门类不够齐全。部分单位归档工作存在不及时、不完整的现象, 影响了档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二是档案资源大量流失。由于档案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不少单位档案存在断代现象, 主要原因是部分人员认为工作中形成的材料自己保管能够方便工作, 不愿上交集中管理, 在其调离时又不按规定移交, 导致一些重要的档案资料损毁、丢失。三是重收集保管而轻利用。目前很多单位的档案工作仍停留在看门守摊、被动服务的旧观念、旧模式上, 仅仅满足于简单地整理文件归档、等待利用者上门查阅, 造成大量信息资源的闲置。有些单位的档案信息化也只是应上级部门的要求, 为建设而建设, 影响了档案信息化的质量。

(三) 技术更新维护相对滞后。

近年来, 国家颁布了部分相关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和实施纲要, 对所需软硬件的要求作出详细规定, 大大提升了档案信息化的水平技术。选择一套技术先进、管理成熟、适用于本单位档案信息化的软件及相应的硬件设施, 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前提。但目前市场上档案信息化的软件系统种类繁多, 良莠不齐, 存在诸多问题, 严重影响了一些单位信息化的进程和质量。一是粗制滥造, 名不符实。二是追求利润, 成本过高。三是中途倒闭, 售后终止。部分单位所使用的信息化软件前期运行良好, 但由于种种原因, 开发软件的公司中途倒闭, 虽有后续公司提供售后维护、更新, 但也是敷衍了事, 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建设停步不前, 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三、如何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尽管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存在着诸多难题, 但仍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是数字时代的大势所趋。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是分阶段的, 其过程也是漫长的, 应根据需要和可能的原则, 区别轻重, 分清步骤, 依据条件, 量力而行。

(一) 提高档案信息化的意识。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冷门工作, 需要领导高度重视才会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各项工作做到位。档案管理人员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体, 应对信息化建设有充分的了解, 提升信息化意识。这种意识形成和提高将大力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进程, 在档案工作中就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使用感以及责任感会随之提高, 能有效加强档案信息融合和传播的速度, 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应积极学习业务知识, 熟练掌握在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利用技能, 主动收集、主动整理、主动规范、主动维护。要不断通过宣传、日常工作安排等途径, 不断提高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 主动上交档案, 配合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档案收集、管理工作, 丰富扩大档案信息源, 从而形成全员参与共同规范档案管理的良好局面。

(二)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档案信息化管理对于档案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仅要有创新意识、开拓能力和专业知识、写作能力, 还必须精通电脑和网络技术。要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必须有一支政治素质好, 业务水平高, 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档案专业知识, 热爱档案工作, 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适应工作需要的相对稳定的档案员队伍。这就要求, 必须加强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培养“既懂档案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 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是档案信息化的前提。

档案信息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 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 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 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是做好公文制发工作。在公文制发过程中就要注意解决好规范化、标准化问题, 以提高档案实体质量。包括用纸标准、行文规范、签发符合规定等。二是把握立卷归档原则。在归档工作中既要掌握重点, 分清主次, 剔除不该归档文件, 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要把同类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材料组在一个卷内, 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 从而提高档案利用的价值。

(四) 档案信息化应符合本单位实际。

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应该全面开花, 而应该是有重点地建设。一是档案利用率较高和档案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单位, 应当先行一步。二是经济力量雄厚的发达地区, 由于实施政府上网、数字城市等工程的需要, 也应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三是具备技术、经费、需要等因素的单位, 应该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档案信息化的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 选择与自身档案管理相适应的档案管理的软件, 对于录入环节应做到有针对性、有计划, 并做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五) 档案信息化建设应重内容轻形式。

档案信息化的主要优势在于对档案信息的快捷传递和方便利用上, 重点是要使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措施适应数字网络环境, 充分发挥其优势功能, 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一是要重视“软件”环境改变。档案信息化的核心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如果馆藏档案人为不愿意开放, 或者到了开放年限还不开放, 或者强调保密不开放, 该公布的档案不公布等等软环境条件不改变, 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二是要重视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上, 要以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出发点, 以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为目的。因此建设过程中不能片面强调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数量, 更要重点关注档案信息资源的内容质量和可利用性。三是要有重点地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各单位保管的档案数量庞大, 不同的档案的价值也不同, 将全部档案数字化是不切实际的, 既可能浪费有限的资金又增加了工作量。因此, 要根据馆藏情况、服务对象和档案馆的功能类型, 有重点、有选择地对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 如馆藏珍贵档案、具有长远使用价值的档案、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利用率高和需求大的档案等。

摘要:本文论述了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二维码信息化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状况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这是因为医疗资源有限,医疗需求在逐步增加,两者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但是,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医院管理效率,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从而创新医院服务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医院信息化的现状,分析了医院信息化的当前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医院服务模式方法。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服务模式;创新

1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医疗卫生计算机化已取得显著成果。会上,卫生部医管局副局长充分肯定了中国医院计算机化的成果。在十多年的奋斗中,全国各大医院一直在努力建立医院信息,而且他们所取得的发展对每个人都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普及。目前,日本几乎所有的三级医院都已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作者所在的医院也介绍了许多基本设施。随着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的提高,网络设备和硬件设备的价格逐渐下降,即使是小型基层医院也可以享受信息系统的便利。其次,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更广泛,更详细的应用过程中,该系统不仅限于经济管理,而且在临床和管理决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此外,电子病历的应用曾经使数字医院的建设成为热门问题,从而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医疗业务流程的概述。

2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结构与用途分离,缺乏科学依据

自1990年代以来一直使用医院信息系统。特别是在2000年左右,医院的临床信息系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在某些医疗机构中,通过数字化构建可以实现的目标的位置是不正确的。可能会盲目构建尚未在完整演示的基础上构建的医学信息系统。换句话说,不考虑医疗机构是否可以使用。因此,不会将用途和结构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考虑。

2.2缺乏整体架构,设计和开发薄弱

在某些医院中,不良的数字化建设计划可能使设计整体架构变得困难。在建设过程中,一些医院没有注意系统的合理设计。这意味着整个体系结构中的不同应用程序系统必须互连,以促进数据的通信和交换。医院构建的某些信息系统在最初设计和开发时就已经落后于设计和开发概念和技术,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

2.3业务流程不统一,没有标准

传统的医院业务流程有很多流程,周期相对较长,而且不容易控制。另外,某些过程很容易重复。通过使用数字结构,医院的医疗流程更加标准化,流程得到了重新设计。但是,由于业务特征的差异,医疗机构很难统一流程和标准化标准。

3医院信息化建设推动医院服务模式具体措施的创新探讨

3.1实名预约登记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首先是基于时间的诊断和治疗。治疗编号的来源需要数据维护。根据每个部门中剩余数量来源的数量和一天中的专家人数,系统可以自动生成一个时段,鼓励患者及时去看医生并进行治疗。不必聚在一起。实名预订,实时诊断和治疗以及较低的交叉感染率对于控制流行病尤其重要,尤其是在今年新的冠状肺炎流行的情况下。然后打开早期注册功能。该功能可以提高门诊病人号码源的管理效率,注册后,病人不用去医院就可以浪费门诊病人号码。对于某些患者,如果无法在同一天看医生,则可以考虑预先注册和取消注册,以避免浪费资源。同样,多个保留模式共享同一源池。

3.2门诊确认请求流程的转换

在改革门诊确认请求流程之前,门诊医生通常必须手动撕下收据,这很繁琐。一张发票的打印条目很少。在医院设置卡的患者通常需要打印近10张发票,并且患者花更多时间等待发票被打印。因此,不更改门诊确认请求流程将不可避免地降低住院效率。随着当今医院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对患者护理以及护理质量的需求不断增长。直接滑动患者的医疗卡或输入医疗卡号以进入计费系统,以避免浪费时间等待手动丢弃收据并打印发票。这样,还可以减少小票统计中的错误。

3.3门诊输液系统的建设

通过引入信息系统来改造医院的门诊输液中心非常重要。门诊输液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临床医生开出处方,然后由患者付款。在按照医生的指示发送信息之后,药剂师将对其进行审核并执行标签打印,给药时间表和配置。最后,护士检查输液是否错误。给病人体液。这个过程比较复杂。使用此门诊输液系统时,可能会发生手动错误。以前,必须等待患者自己注射后才能服用药物,但这是一种传统方式,在识别和呼叫患者时容易出错,从而导致输液错误。这样做会更容易。

4结语

当前,中国许多医院在信息建设方面做得很好。但是,随着患者医疗需求量和质量的增加,尤其是在醫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医院的信息建设需要进一步改善。必须注意确保医院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尤其是在加强服务管理系统的开发时。

参考文献

[1]黄永刚.基于微信的医院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4(8):75-76.

[2]王亚萍,王伟伟.互联网+时代微信信息服务在医院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7(6):54-55.

二维码信息化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文章就“互联网+”时代下,医疗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综述,分析问题所在,提出解决方案,以适应当下医疗卫生信息化改革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医疗;信息化建设;综述

Key words: Internet +; big date; medicin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verview

互联网与数据终端合为一体,就开始形成一个全面深入映射现实的数据化世界,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大数据。作为这一时代来临的标志之一,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会存在云端,而当前医疗领域的革新主要是来大数据的驱动。[1] 埃里克·托普在其《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的著作中谈到,“数字世界与医学的交汇不可避免,带来的变革已初现端倪。大数据不但会将临床治疗推向新的时代,对医改起到科技支撑作用,而且会将医疗保健和疾病预防变得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2]

“互联网+”并不是从天而降的事物,它与整个医疗行业发展趋势比较吻合。国家发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提出,开展的“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应当积极促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推动惠及全体国民的健康信息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在此期间逐步转变医疗卫生行业的服务模式,并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3]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下,会使诊疗过程更加方便快捷,更有利与推动智能医疗的发展。[4]包括通过个性化电子病历的快速发展,医院结合先进的终端设备,对患者健康大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适应“互联网+”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5]同时,在“互联网+”的新驱动下,对于医务工作者的改革也起到推动作用。互联网为医疗人员与医生之间提供了更多功能性协调。医护人员通过使用手持式的检测终端,及时获得患者的体征数据,使诊疗过程更加便捷。[6]

1 “互联网+”时代,给医疗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冲击和改变

长期以来,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都是为医疗机构所拥有。患者、医生都很难获得这些信息。同时,医疗机构相互之间缺少互联互通。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患者更换医疗机构就医时,接诊医生对其病史一无所知,主要依靠患者口述,而口述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难以保障。[7]再者,由于缺少患者之前的检查结果,医生往往会要求患者重新做一遍检查,不仅增加了就医成本,有些有创检查更会给患者带来创伤和不适。而当患者意识到这些不便之后,自然倾向于在同一家医疗机构就诊,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患者的流动。从公立医院角度来说,患者的流动性也许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在如今医生多点执业、自由执业的趋势下,患者流动性的降低,势必会影响医生的流动性,从而阻碍多点执业和自由执业的进程。这种医疗信息的相对闭塞,使得很多原本可以汇集起来用于科研的临床数据被分散,不利于医学研究的发展,也使得医保控费非常困难。

指导意见的出台,也必然是对火爆的互联网医疗创业的又一个推动。互联网作为信息共享的终端,笔者认为具体到医疗领域而言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1 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首先支持第三方机构搭建包含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以及电子病历等医疗内容的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其次按照服务区域、专业等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

1.2 基于互联网的便捷医疗服务

引导医疗机构通过移动互联网或app应用为病人及家属提供在线的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病例查询和药品配送等医疗服务。[8]

1.3 远程医疗服务

引导实力较强的医疗机构开展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边远地区的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

1.4 公共卫生服务

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设医疗网络信息平台,进一步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在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的防控能力。[9]

1.5 探索新的健康服务业务及模式

积极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和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的应用。鼓励有资质的医学检验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同互联网企业展开合作,在基因检测、疾病预防等方面探索新的健康服务模式[10]。

2 互联网+时代下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趋势不可逆转,“互联网+医疗卫生”模式是推动医疗卫生行业变革非常关键的一步,必须坚持推进。但这其中也面临挑战 。[11]

2.1 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体系不健全

从政府管理角度出发,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医疗服务如何监管?由什么部门进行监管?出现医疗事故后向谁追责?目前这些问题在现有的法规条例下难以得到满意的回答。因此,政府不仅应考虑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行业发展,而且应该从立法层面规范和监管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国内的大型医疗机构也可从旁协助政府引导、推进这一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之间还应建立协同机制,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企业和社会也应该在互联网+医疗中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12]

2.2 互操作标准的缺失

互联网医疗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多机构、多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因此既要开发完善现有的标准体系,又要推进信息标准化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和实践。

2.3 基于医疗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传统意义上的临床医学科研数据,一般被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但是现实意义的医疗大数据的数据源不存在如此理想的模式。在临床阶段,病人的状况各不相同。[13]如何利用现有医疗数据开展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并将其服务于临床研究,是医疗大数据未来应用所面临的挑战。过去的医疗数据主要以临床治疗为主,现在则需要结合互联网、健康物联网,基因技术、环境和气象资料等方面的数据,多源化的数据如何进行归一化处理,是通过现有标准还是制定新的标准?数据需要通过分析才能显示价值,通过什么方法、模式去开展医疗大数据的数据挖掘?这些都是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现实应用中,健康数据的作用的体现一般是由医务人员通过建立知识库或医学数据库的方式实现。但就目前现有的知识库或数据库来讲,它们的内容来源于教科书、药物使用说明和一些临床手册,其范围较窄,内容比较简单,实践意义有限。在今后的应用上需要将医生的经验也纳入,在此基础上开展医疗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模式研究才能使医疗大数据在科研及临床上发挥更大的意义。[13]

2.4 智能硬件在精确度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有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医疗服务极其功能尽管在一定范围内可满足用户的基本问诊需求,但其通过监测数据进行行为干预,进而实现疾病预防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14]一旦智能硬件终端发生状况,随之而来的数据会发生较大误差或错误。这不仅给用户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而且其终端产品的推广应用也必将受到阻碍。

3 结语

互联网精神的核心是资源优化、提升效率”。中国的医疗体系问题多多,可优化、应提升的空间很大。建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不仅能提高医疗效率,也能促进科研发展,是优化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在所难免和大势所趋。[15-17]互联网+战略的出台,可以说是给互联网医疗行业送来一股春风,而我们,幸运地赶上了。

从长远看,为了更好的借力“互联网+医疗”的浪潮,在线问诊导诊、远程医疗、医药电商、中国PBM式、智能可穿戴及慢病管理、精准医疗和医疗大数据应用等是下一步移动医疗发力的重点。[18]但是在“互联网+医疗”的新概念下,在给移动医疗带来曙光的同时,移动医疗企业如何保持冷静的思维,把移动医疗的商业模式更好的转化为社会价值是未来我国移动医疗将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英.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新图景[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6,24(3):64-67.

[2] 埃里克·托普.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M].张南,魏巍,何雨师,等,译.电子工艺出版社,2014.

[3] 李晓南,孙俊菲,倪小玲,等.互联网+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13(1):85-88.

[4] Haijing Hao, Kunpeng Zhang. The Voice of Chinese Health Consumers: A Text Mining Approach to Web-Based Physician Reviews[J].J Med Internet Res.,2016 May 10;18(5):e108.

[5] Rebecca Hays ,Gavin Daker-White. The care.data consensus?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opinions expressed on Twitter[J]. BMC Public Health. 2015 Sep 2,15:838.

[6] Jee K, Kim G-H. Potentiality of big data in the medical sector: focus on how to reshape the healthcare system[J]. Healthc Inform Res. 2013,19(2):79–85.

[7] 刘晓亮,王坤,马军.大数据时代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思考[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4,11(1):43-46.

[8] Bartlett C, Wurtz R. Twitter and public health[J]. J Public Health Manag Pract., 2015,21(4):375–383.

[9] 王艳军,郑建中,郝慧琴,等.我国区域医疗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现状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2, 28(9):673-677.

[10] Chawla NV, Davis DA. Bringing big data to personalized healthcare: a patient-centred framework[J]. J Gen Intern Med. 2013,28(suppl 3):S660–665.

[11] 王珊珊.“互联网+”时代下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18):63-63.

[12] 李亚静,郁莹.传统医院移动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2):161-163.

[13] 管晓翔.大数据时代临床医师的科研策略[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6, 29(3):225-229.

[14] Willson TJ, Lospinoso J, Weitzel EK, et al.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Internet searches related to sinusitis[J]. Laryngoscope,2015 Nov,125(11):2447-50.

[15] Krau? M, Tóth T, Hanika H, et al. Big Data- challenges and risks[J].Orv Hetil. 2015 Dec 6,156(49):1979-86.

[16] Moniruzzaman, A. B., Hossain, S. A.: NoSQL database: New era of databases for Big Data analytics –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ison[J]. Int. J. Database Theory Appl., 2013, 6(4):1–13.

[17] Zillner S, Lasierra N, Faix W, et al. User needs and requirements analysis for big data healthcare applications[J]. Stud Health Technol Inform. 2014,205:657-61.

[18] Mitsutake S1, Shibata A, Ishii K,et al. Associations of eHealth Literacy With Health Behavior Among Adult Internet Users[J]. J Med Internet Res. 2016 Jul 18,18(7):e192.

上一篇:房屋建筑质量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提高企业成本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