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范文

2023-09-12

工业经济范文第1篇

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2011《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论坛观点综述

杜群阳,项丹,俞斌,李凯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摘要】本文对2011《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论坛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综述,这些观点涉及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区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出路,产业经济研究的学术方向和方法等方面。文章反映了国内青年学者围绕产业经济、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等问题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产业经济;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学术方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480X(2011)

2011年8月22-23日,2011《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论坛在浙江杭州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和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联合主办。会议提交学术论文53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单位的70多位青年学者参加了研讨。开幕式由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虞晓芬教授主持,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陈杰教授致辞。会议由专题报告会、分组报告会、编辑作者交流、企业考察四大版块组成。

专题报告会分两个时段:第一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李平研究员做“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主题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程惠芳教授做“浙江省146家龙头企业转型升级问题”主题报告;第二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研究员做“中国产业经济研究的学术方向”主题报告,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社长、副主编李海舰研究员做“改造我们的研究”主题报告。专题报告会分别由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副院长杜群阳教授和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肖海林教授主持。

分组报告会设四个会场,分别由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郁培丽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永强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郑江淮教授、安徽大 [收稿日期] 201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价值链中我国企业创新型市场势力提升研究”(批准号71073143),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跨国创业导向与国际化绩效:影响机理和实证研究”(批准号71173195),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国际化企业的创业导向问题研究”(批准号10JDJS01Z),浙江省软科学重点项目“追赶式海外R&D投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批准号2010C25040),浙江省软科学重点项目“跨国公司纵向控制及我国企业应对策略研究”(批准号2010C25042)

[作者简介] 杜群阳(1976-6),男,浙江金华人,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项丹(1988-3),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俞斌(1977-9),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凯(1982-10),男,山东胶州人,浙江工业经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1 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杜鹏程教授主持,并由陈艳莹、江飞涛、刘林青、沈红波、晏宗新、石军伟、杜群阳、汤吉军等作重点评论。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副社长高粮副编审主持了《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与到会青年作者交流座谈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考察了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和吉利控股集团。

一、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平就“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作了主题报告。他从“十一五”工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工业发展水平评估、“十二五”工业发展趋势、产业政策评价四个方面对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进行了全面阐述。他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规模从“十一五”初期的全球排名第四跃升为第二,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具有三大特点,①工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突出,具体体现在:工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是对外贸易的主力军;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部门。②工业增长质量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地区差距有所缩小;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等方面。③行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行业协会作用增强。

在阐述对工业发展水平的评估时,李平研究员在以生产效率、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国际竞争力、工业增长为五大指标的工业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得出“十一五”期间,工业整体指数有所增长,绝大部分工业行业处于增长状态的重要结论。他指出,①从生产效率指标来看,2000年以来,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保持增长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十一五”的前四年,相较于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工资增速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中国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不断减弱。②从工业增长指标来看,“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工业平均增长速度超过GDP的增长速度。③从技术创新指标来看,工业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十一五”期间,拥有R&D活动的大中型企业数量以及大中型企业的R&D支出急剧上升;创新方式更加多样化,中国工业企业正处于由吸收创新向自主创新、由适用创新向突破型创新转型转变的过渡阶段,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外部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引进应用;研发投入强度明显加强,研发活动越来越成为工业企业常规化、长期性的经营活动;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工业企业专利数量、工业企业的技术成果市场转化能力等均有显著提高。但是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相较于美国、德国等制造业大国,中国研发强度仍较低,对外技术依存度比较高,特别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装备仍然大量依靠外资企业和进口,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制高点掌握不够。④从国际竞争力指标来看,中国出口产品日趋多元化,出口结构进入相对稳定阶段,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增长,市场结构多样化特征明显。⑤从可持续发展指标来看,中国工业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升,结构效应影响增强,高能耗行业比重下降对工业节能作用突出;废物初次治理效果显著,循环经济快速发展。⑥从工业结构角度来看,“十一五”期间,装备工业增长迅速,工业结构“装备型”重工业化特征推动了工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工业结构调整处于 “装备化”向“高技术化”转型升级的阶段。

在总结“十一五”工业发展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李平研究员对“十二五”工业发展趋势进行判断。他指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国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要素的价格优势减弱、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以及内需拉动工业增长作用增强。同时,李平研究员判断中国工业未来发展方向时指出,①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将推动重化工业进一步深化,并且由规模扩张向深化发展转变。②先进制造业将加速发展。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加速转变是中国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的一个

2 显著特点。③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培育。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呈现融合化发展的特征,实现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④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将全面提速,从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拓展。

在产业政策方面,李平研究员总结了“十一五”的政策特征,①“十一五”中国产业政策呈现政策目标聚焦化、政策体系系统化、政策手段多元化的突出特征。产业政策目标聚焦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更加注重产业内结构调整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大抑制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十一五”期间,形成以产业结构政策为核心,产业组织政策、布局政策和技术政策协同发挥作用的政策体系;形成以引导手段、管制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的三大产业政策手段,政策手段更加多元化。②“十二五”时期的政策走向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由大到强,这一时期,中国产业政策将以推动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着眼点,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为未来产业政策的主线,形成既有统一顶层设计、又能适合区域差异化要求的产业政策体系,淘汰落后与发展先进协同推进的产业结构政策,推动兼并重组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并举的产业组织政策,把加强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产业技术政策,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江飞涛助理研究员就地区竞争、体制扭曲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交流。他指出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和以考核GDP增长为核心的政府官员晋升体制,使得低价出让工业土地、牺牲环境和帮助企业获取金融资源成为地方政府竞争资本流入的重要手段,此类行为导致严重的风险外部化效应,扭曲了企业的投资行为,导致企业过度的产能投资、行业内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在土地产权、环境保护体制、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改革。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艳莹副教授交流了论文“风险厌恶与国有寡占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她从缺少职业经理人市场、优越的生存环境和目标多重性三方面研究了国有寡占企业风险厌恶倾向的成因,认为风险厌恶倾向使国有寡占企业面对成本风险时,价格和产量相对利润最大化值分别升高和降低,面对需求风险时,价格和产量均低于利润最大化值,两种情况都使国有寡占市场资源效率低下。她认为应建立国有寡占企业建立双重绩效评价标准,除了以效率为核心的一般性指标外,还要从重要供给目标的实现、紧迫危机的应对、市场运行秩序的改善、社会公平的实现等方面建立政策性指标。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郁建兴教授、沈永东博士研究生提交了论文“行业协会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类型及其实现机制”。论文认为行业协会对内职能中的“规划发展”、“设计研发”、“品牌创新”和“市场营销”,与对外职能中的“对外交流合作”、“与政府部门合作”等,构成了它促进产业升级的六个基本维度。“行业协会自身实力”决定了协会对内外部资源的汲取能力,“政府等其他机构”和“产业类型与产业地位”分别决定协会的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协会的资源汲取能力大小和内外部资源的多少决定其在产业升级中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强弱。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简泽讲师提交了论文“从国家垄断到竞争:中国工业的生产率增长与转轨特征”,讨论了市场竞争的引入与增强对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他认为,一方面,市场竞争为在位企业提高生产率提供了激励,从而推动了企业层面的生产率增长;另一方面,市场选择机制改善了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了总量生产率的增长。因此,作为中国经济转轨的基本特征,从国家垄断向市场竞争的转变成为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源泉。

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研究中心余典范讲师将多国多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用于中国产业结构问题的分析,将产业结构效应分解为乘数效应、反馈效应和溢出效应三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产业关联特性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考察。他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产业关联的溢

3 出效应、乘数效应和反馈效应的重要性是依次递减的;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问题在于成长性的缺乏,产业自生能力很差;产业在发展中的扭曲现象可能源于自生机制或关联机制,针对不同的机制扭曲需要不同的政策选择。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李晓萍博士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江飞涛助理研究员提交了论文“干预市场抑或增进与扩展市场——产业政策研究中的问题、争议与理论重构”。论文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存在的所谓“市场失灵”,实则多是“政府失灵”或“制度失灵”,实施直接干预市场型的产业政策只会使问题更为严重。产业政策应当以维护市场竞争、增进市场机能与扩展市场范围作为基本取向。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徐小华讲师交流了论文“政府引导、市场化、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他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场化进程是所有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政府引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在中部地区显著低于东部和西部;第一产业比重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显著推动经济增长。因此,继续深化改革、加强政府引导和合理干预、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措施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广州金融学院周建安副教授提交了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他认为,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与金融市场的放大作用,南北经济差距将会长期存在。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南北经济收敛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当南方国家经济中存在自主创新时,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越宽松,金融市场效率越高,越有利于南北经济收敛;当南方国家经济中缺乏自主创新时,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越严格,金融市场效率越高,越有利于南北经济收敛。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秦敬云副教授交流了论文“我国经济增长率中长期演变趋势研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到2020年我国经济都将维持在10%左右的高增长率阶段,但2020年前后应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转折时期,因而经济增长率在之后出现急速下降的趋势,并在2030年左右下降到5%,进入低速均衡增长时期。

二、区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惠芳以“浙江146家工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分析”为题,从浙江省在自身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始,以浙江省146家工业龙头企业为例,阐述浙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程惠芳教授指出,“十二五”浙江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有:①浙江虽是经济大省,但是经济小省,资源支撑能力有限,资源和要素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②浙江省技术人才短缺,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对传统制造业产生较大压力。③浙江节能减排压力增大,能源持续供给的能力面临挑战。④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国际贸易条件变化,传统制造业出口国际竞争力下降,出口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由此,程惠芳教授判断浙江工业经济进入了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阶段,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资源型、低成本、低水平、低效应发展方式不可持续,这将对浙江政府和企业带来严峻挑战,资源和要素的支撑能力以及经济空间的拓展成为“十二五”的两大主要问题。同时,程惠芳教授特别指出浙江省工业企业增加值逐年下降的现象,数据显示,浙江的平均工业增加率逐年下降,达不到中国平均水平,更是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工业企业增加值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产业或一种产品附加值的高低,是提高工业经济效力,可持续发展工业经济的关键问题。程惠芳教授判断,浙江省工业企业增加值逐年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能源和原材料主要靠调入,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二是工业经济结构以低附加值的传统工业为主。

在浙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面临资源有限、经济发展空间约束的背景下,程惠芳教授归纳“十二五”时期浙江大型企业发展趋势如下:①浙江大型企业规模迅速扩张。浙江的企业多数是由小

4 企业成长起来,近几年企业规模迅速扩张,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浙江可能会有2-3家民营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②浙江企业成长速度加快,企业成长周期缩短。据统计,146家龙头企业平均成长期为20-30年,目前浙江企业已进入从创立起10年内就有能力成长为大型企业的阶段。③大企业集聚的趋势持续稳定,生产型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创新型企业、龙头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在杭州、宁波、绍兴,并且服务业大企业与制造业大企业互动发展。④浙江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浙江是市场大省、贸易大省,贸易、房地产、重化工业发展迅速。

程惠芳教授通过对浙江146家产业引领作用明显、成长性好、经济效益突出的工业龙头企业进行调研,对浙江工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的趋势进行判断:①浙江企业越来越重视研究开发的投入,研发投入的强度不断增加、规模持续扩张。虽然目前浙江企业还未完全实现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但是趋势已经十分明显。②浙江企业从模仿创新开始,逐渐向自主创新转变,部分龙头企业已经具备自主研究开发产品的核心技术和设备核心技术的能力。调研表明,企业更加重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企业高度关注对核心技术的掌握。③浙江企业将更加重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互动,双螺旋模式显著。多数工业龙头企业已经基本经历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的完整的创新周期,基本形成动态创新体系,产品创新能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④企业从重视资源要素的集聚向重视创新要素集聚转变,从重视土地、资源、劳动力投资向增加对技术研究中心、核心技术领军人才、与国际顶级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产学研体系的投资转变,企业对创新要素和储蓄体系的投入不断增强。⑤浙江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更加重视著名品牌建设,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和改善民生。

程惠芳教授表示,工业企业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任重道远,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本与收益难以确定,特别是通货膨胀和要素价格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创新成本提高太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收益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创新投资的风险增加。②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支撑力量不足,银行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政府财政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规模不够,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③企业转型升级的领军型创新人才支撑不够,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成本大幅度增加。④转型升级的要素市场竞争不完善,在房地产高利润和资源投资高利润条件下,企业对技术创新投入动力和能力还不强,大量社会资本并未投资于技术创新,资本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技术创新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⑤政府对企业著名品牌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⑥转型中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够完善。

最后,程惠芳教授指明未来浙江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方向,留待大家研讨,包括:①政府创新战略导向与现实市场需求不同步的矛盾。②发展新型战略产业与强化现有传统行业比较优势的矛盾。传统行业投资见效快,新型战略产业风险大,到底哪一类产业对目前产业的转型升级更有效,需要深入研究。③持续提高劳动者收入与企业可持续盈利发展的矛盾。④增加创新投入与短期内提高企业效益的矛盾。⑤制造业企业规模扩大与资源能源供给支持的矛盾。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要素短缺的矛盾。目前浙江科技领军人才、技术人才、设计人才最为短缺,人才支撑不够。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刘丹鹭硕士研究生、郑江淮教授提交了论文“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的国际代工战略——基于苏州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论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的海外背景即社会关系网络是企业从事国际代工的主要决定因素。不同类型的企业从事国际代工受到企业自身特点的影响:制造业企业从事国际代工主要是基于成本优势;服务业企业决定从事国际代工的因素还包括资本密集度、企业家背景以及企业规模。生产最终品的企业,品牌构成其主要的竞争优势;生产中间品的企业,企业家的背景是从事国际代工的动力。竞争力强的企业,从事国际代工时会受到创新投入、技术密集程度、生产效率以及品牌的影响;竞争力弱的企业,企业战略较多受到

5 领导人个人的影响。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桑瑞聪博士研究生交流了论文“本地市场需求、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论文指出,国内市场需求规模对工资水平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最突出,而国外需求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制造业集聚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为负,而服务业集聚的工资效应为正,尤其在东部地区的作用最强;教育水平、物质资本投入对中西部地区工资的正效应大于东部地区,地区财政支持对西部地区工资的影响最小。因此,充分利用本地市场规模、发展服务业集聚是缩小地区间工资差距的重要途径。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胡晨光讲师交流了论文“要素优势与集聚经济圈的产业集聚:一个双重分工的分析框架”。论文提出了集聚经济圈的产业集聚源动力在于其要素优势的理论,认为这种要素优势以经济圈在世界开放经济格局中要素禀赋“异质性”的双重分工优势为内容,双重分工优势来源于嵌入于区域社会网络关系中的掌握核心技术、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力资本优势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技术资本、实物资本等要素禀赋的“异质性”优势;双重分工优势导致要素流动的“逆嵌入性”,促成了集聚经济圈的形成,决定和制约传统影响产业集聚的基本因素。

郑州大学经济学院周阳敏副教授,交流了论文“回归式产业转移的集群式转型升级:固始银针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案例研究”。他将固始银针产业集群的发展划分外出务工积累、回归固始设立生产车间、二次创业开办加工厂、企业转型升级创办现代化的企业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集群式发展等五个阶段。他认为,区别于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固始银针产业转移的集群式转型升级具有成本低、阻力小、速度快、模式新、风险小等五个显著特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代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石军伟副教授交流了论文“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测算——基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论文指出,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效率在2005年前显著高于第

一、第三产业,近年来却明显下降,表明传统工业的发展改革遇到瓶颈,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同时,西部地区金融业的贡献效率下降对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制约,房地产业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最大,但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有待观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秦雪征讲师、尹志峰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孔欣欣副研究员基于对德阳灾后企业的调查,指出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特征:一是不同产业的可专利性以及获得的专利结构差异较大;在考虑专利申请的集中性后,产业的专利密度与研发密度呈现负的相关性。二是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创新动力与创新类型、创新的信息来源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三是发明专利密度与企业规模呈倒U形关系;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密度随着企业规模增大而减小;四是规模较大的企业更可能获得政府的创新扶持。

三、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湖南大学经贸学院文嫮副教授交流了论文“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价值链变迁研究”,她认为近年来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价值量发生如下变迁:第一,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价值链发生变迁的原因主要是:市场规模的变化、交易成本变化、中间环节市场结构的变化,以及制度变迁。第二,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价值链发生的根本变化主要表现在价值链总体创造的价值锐减;创意制作环节和播出环节的整合,价值链变短;价值链各环节价值实现形式的变化,网络营销和虚拟商品取代短信投票的收入;最后,价值链各环节利润空间的变化,播出环节的价值创造增加。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付文林副教授通过一个融入二元经济、价值链嵌入模式的特定要素模型,探讨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在理论上为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演化特征提供了一致性解读。他利用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的面板数据,证明了中国目前较低的国际分工地位是造成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我国的劳动报酬占比,不仅要对劳动力市场工资形成制度进行干预,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整体产业的价值链攀升,提高国民经济的价值创

6 造能力。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俞荣建副教授交流了论文“全球价值链治理的结构、模式及其升级影响”。他认为,浙商代工企业嵌入的GVC治理,具有“关系导向、权力结构、价值治理界面、知识治理界面”等四维结构;存在“掠夺型、俘获型、伙伴型与市场型”四种模式;GVC治理对代工企业升级的影响具有结构性特征,代工能力的提升并不必然地带来关系租金份额的提升,“掠夺型”与“俘获型”模式中代工企业专用性代工能力的构建,反而可能会进一步强化其被“套牢”的窘境。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宗文博士研究生交流了“全球价值网络与中国企业成长”的研究成果。他提出了基于价值链条的四区段,即研发区段、制造区段、营销区段和营运区段,提出了横向升级,即价值链条上的升级,“一”字型成长模式;纵向升级,即价值网络上的升级,“1”字型成长模式和混合升级,即价值升级和价值网络升级同步推进,“十”字型成长模式。

暨南大学蒲华林副教授交流了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与全球资源配置:原因、路径与组织模式”,认为在产品内国际分工逐渐盛行的时代,中国依据自己的要素禀赋主要参与了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和低附加值的生产阶段或环节。因此,中国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就是充分利用产品内国际分工以及由此形成的全球生产网络,通过全球资源配置,逐步向资本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附加值的生产阶段或环节转变。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何小钢博士研究生交流了论文“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与发展方式转型:基于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实证考察”。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工业能耗与排放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高能耗与高排放强度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中国工业已实现以技术进步驱动为主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但2003年后集约型增长受到一定抑制。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最大,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次之;能源消费结构对减排具有重要影响,在减排政策中应重点关注。

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出路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郑江淮教授,交流了“中国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发展‘背离之谜’”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迅速上升的情况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在相同人均GDP下的水平、明显低于同等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平均水平。产生这一“背离之谜”的根源在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引发的“制造业成本病”,服务业产出增长明显受到规模保持递减诅咒,在制造业难以再扩张时,最终导致服务业与制造业劳动率低位徘徊,经济陷入全面停滞。要避免这一情况,必须改变资本投资驱动的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增加人力资本密度和生产者服务业外资利用力度等。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杜群阳教授交流了“跨国创业导向的相关研究评述”。论文在归纳创业导向及其维度、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跨国创业导向维度、海外子公司的跨国创业导向、跨国创业导向与国际化绩效、天生全球化企业的跨国企业导向等四方面对跨国创业导向的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从时滞因素、前因变量、中国情境等五方面展望了跨国创业导向的研究前景。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汤吉军教授交流了“不同市场结构条件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问题分析”的研究成果。论文从不完全市场结构角度探讨国有企业收入分配(高管与员工薪酬)和谐与冲突问题,认为解决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重点,一是要完善产品市场,打破产品市场垄断结构,允许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公平竞争。二是要完善要素市场结构,打破行政垄断和区域垄断,降低交易成本,允许生产要素区域间和国际间充分流动。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陈闯副教授交流了论文“研发组织结构对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影响的

7 实证研究”。他认为,将研发活动集中在公司总部的研发管理模式会明显增强研发活动中探索性活动的比例,且这种作用会随着研发体系决策自主权的加大而变得更明显;将研发活动分散在各业务单元的研发管理模式会增加开发活动的频率,但这种效应在决策自主权大的研发体系中反而会降低;混合结构更加有利于组织在探索与开发活动之间取得平衡。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曹柬副教授基于演化博弈理论讨论了纯粹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制造企业运营模式演化过程,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职能部门在绿色运营模式扩散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纯粹市场机制的作用往往难以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企业最终均采用绿色运营模式的演化结果;政府可以审时度势地采用检查策略、奖惩手段以及相关调整措施来推动制造企业绿色化运营战略的实施。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陶锋讲师、杨舜贤博士生、郭建万博士提交了论文“环境约束下中国火电行业技术效率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他们发现主要有四点:一规模技术效率是影响我国大部分省份火电行业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沿海地区或煤炭资源丰裕的省份技术效率相对较高。二是市场化改革是火电行业技术效率提升的关键,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有助于提升发电行业技术效率。民营化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民营化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验证。三是煤运电联动机制对火电行业技术效率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四是小机组的大量存在损害了我国发电行业的技术效率,大型高效环保机组的建设可以提升火电行业技术效率。

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的晏宗新教授提交了论文“流通业的变革研究——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提出我国流通业变革的政策建议:一是要以虚拟价值为导向,发展流通金融服务业,逐步完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充分发挥资本在发展虚拟经济过程所扮演的重要作用。二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制定文化产业中长期规划,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流通产业的高端价值链创造。三是要建设流通产业数据系统,特别是要注重流通信用制度的建设。四是要建立高效而快速的监督管理体系,对于流通行业实施实时监控,对危害流通产业发展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引导流通产业向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唐辉亮博士研究生交流了“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该文献综述通过对企业转型和升级定义界定、模式、升级路径、影响因素文献进行梳理,指出现有文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企业转型和升级的定义不明确、升级路径单

一、转型和升级混为一谈、缺乏对转型升级的衡量评价等。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业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米运生副教授交流了论文“互补性资产、双边依赖于要素契约的内生均衡”。他认为,农户互补性资产能生成如下双边依赖机制:互换抵押品等所形成的利益共享;企业退出给农户带来的非对称性损失、降低农户未来投资回报率等所形成的违约成本内在化。博弈双方合作下的利益共享提升合作意愿,策略性违约下的一损俱损抑制机会主义。通过双边依赖机制,互补性资产能抑制农户提租动机并解决资本被土地套牢、利润被地租侵蚀等问题,要素契约也因此而具有内生均衡性和可扩展性。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聪聪博士研究生交流了“投行网络拓展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对绩效作用研究”的研究成果。指出,较高的规模差异性、较低的功能互补性与较弱的小团体根治性将导致投资银行采取网络拓展行为;而投资银行的拓展行为对其绩效产生正负双重影响,在有利于其获取承销机会的同时,降低了承销项目的合作契合度。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杜龙政副教授,交流了论文“我国企业集团治理与创新转型关系初探”。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企业治理,正在由计划经济的“行政型治理”向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型治理”转型;建国以来的企业创新,经历了“生产型”、“市场型”和“技术型”三个阶段。市场环境下的“技术型企业集团”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决定性意义,需要在设计、工艺再造、投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强化创新能力。

8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陈有华博士研究生交流了论文“债务融资与企业广告竞争行为”。论文研究了企业债务对其广告竞争行为的影响,得出企业初始市场地位高降低其广告竞争投入、企业负债多促进其广告竞争更激进、企业广告投入边际成本的相对大小以及广告投入的外部性影响企业广告竞争行为的研究结论。

五、产业经济研究的学术方向和方法

中国社会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金碚,以“中国产业经济研究的学术方向”为题,比较直观地介绍了中国产业经济研究的状况。金碚研究员从苏东坡与佛学禅师之间的小故事引申出学术研究都是用心中已经存在的框架看问题的道理,即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首先要有最基本学术的假设,然后要有逻辑,用假定看世界。金碚研究员通过图形阐明经济学理论形成的循环往复的过程:①概念假定。②提出各种假设,包括本体位假设、条件性假设、技术性假设。③在假设条件下推导出理论体系,形成理论框架、推论、假说等等。④在现实中运用、检验。既要能解释现实的科学,又要在历史过程中接受检验。⑤检验的结果是证实或者证伪。⑥对概念、假设进行反思、修改。

金碚研究员把学术成果的主要类型分为:①按导向性来分,分为学科导向、方法导向、问题导向。学科导向的论文沿着概念假定—进行假设—推导这一逻辑进行研究,进行基本的概念推理,发明学术的理论、假说。学科导向的论文较为前沿,朝着推进学科发展的方向发展,难度很大。方法导向的论文不改变学科的逻辑体系,但是在研究方法上有创新和突破。问题导向的论文是用学科的工具、方法来谋求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应用经济学的实际问题。目前很多研究集中在问题导向类型。②按情境条件来分,可以分为一定情境假定前提下的成熟理论在相同的情境条件下和不同的情境条件下的运用。经济学的成熟理论来自于西方,但是西方理论的情境假设与我们不同,那么就有了在相同和不同的情境条件下,成熟理论运用的不同。举例来说,产业经济讲结构-行为-绩效,结构导致行为,行为导致绩效的理论框架是西方的,而在中国更重要的是机制的问题,机制导致行为,行为导致绩效。理论产生情境假设与研究对象的情境相同或者不同,也给学者创造了许多开展研究的机会。③按学术成果的论证过程区分,是完成了对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证明还是仅仅是一种表达。证明是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关系,难度比较大,而表达仅仅是阐明逻辑上的一致性。很多的论文混淆证明和表达,用了很多精细的数学公式,其实只是表达他的想法,不能证明。④按照结论分,分为众所周知的结论和出人意料的结论。众所周知的结论是该论文用了很好的表达方式,得出与常识一致的结论,这一类论文要求方法论要做得精致。出人意料的结论是该论文的结论与常识不一致,结论很吸引人,但是要做的扎实。

金碚研究员指出学术成果出现的常见问题,包括:①复杂的论述证明了一个众所周知的认识。有些论文通过复杂的论述把问题说复杂了,最后得到的结论仍是众所周知的认识。如果论文运用了更新、更严密的方法,或通过更精致的描述来证明都是可行的,但是仅仅是把问题说复杂意义不大。②用精致的数学表达形式获得了一个逻辑不甚严谨的结论。这种问题十分常见,数学的模型是加进去的,追求形式化。数学表达形式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最精致的,最不易产生歧义的。运用数学表达形式的目标是要把结论说得更严谨,有些文章反而更糊涂、不严谨,那么不如用文字来说清楚。③忽视情境差异,假设条件不成立。这在研究现实情境的问题中常常会出现。所有的理论都是基于情境假设,情境假设差异太大,假设条件不成立,不足以推导出结论。④推论逻辑不严密,看不出是在演绎还是在归纳。归纳和演绎两者有各自的要求和原则,不能混淆。目前,受传媒业的不利影响,论文经常出现用小概率的事件去推导出符合大概率的规律,这是常见的逻辑错误。学术研究应该关注大概率事件,很多对大概率事件的研究反而不够。⑤学术水平体现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在形式或内容上体现学术水平都有研究发展的前景,但中国产业经济学就目

9 前来看,在形式上突破难度较大,希望学术成果在内容上表现出学术成就性。

最后,金碚研究员就目前在现代学术的氛围和信息环境的背景下,学术界少有大家,少见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的状况,发表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目前的学术氛围以及信息环境比过去都要优越,研究者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便捷,更多样化。但是有利有弊,信息环境的迅猛发展对学术研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少有大家,少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如何趋利避害,提高研究质量,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社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海舰以“改造我们的研究”为题,从当前学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开始,指出改造我们的研究的必要性。他把当前学术研究存在的问题概括为:①模型证明,工具至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数学方法、工具取得进步,但是经济学研究目前出现了一种不良的趋势,重视工具而忽视想法,本末倒置,即学术论文倾向于用一个众所不知的模型说明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过程复杂,结论简单,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②过分崇拜实证研究。现在实证检验众所周知,大量采用,用实证检验来验证常识,很多理论实践已经检验了,再拿来进行实证检验。把实证研究方法当作未来研究方法,甚至最高研究方法,缺少理论的突破。③五重五轻,人云亦云。包括:第一,重发表轻实用,功利性研究,对发表的关注超过了对知识的追求,对职业的关注超过了思想的创造。第二,重证明轻发明,不是发现真理、发现思想,而是证明知识或是证明常识。第三,重模型轻思想,方法创新、思维创新都很重要,但是要以思维创新为主,不能本末倒置。第四,重规范轻创新,论文很规范,但是没有思想,规范化、模式化、格式化严重扼杀了创新。第五,重写作轻修改。

在学术研究坚持的导向问题上,李海舰研究员归纳出六大导向,包括:①问题导向,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从文献中寻找问题,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而做研究。②坚持三层分析,从数理分析,到机理分析,再到哲理分析,不能把数理分析作为唯一和最高的分析,应对分析方法进行延伸和推进。③融入国学。目前学术的研究理论基础都来自于西方,缺少中国元素,不能解释中国实际的问题。④回归定性,要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再从定量研究到定性研究,形成循环。所有的定量分析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的。经济学、管理学的论文若不以定性分析为主,则必然影响思想的开阔性。⑤以制造思想为主流。⑥顶天立地。理论顶天、实践立地,要用理论解决实际的问题。

那么怎样改造我们的研究呢?李海舰研究员给了我们四点建议,包括:①重视调查研究。应用经济学应用性强,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我们要通过调查实践得出理论。没有调查不仅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没有调查不仅没有真知识更没有真学问。第一位是调查,解决现象问题,解决感性问题。第二位是研究,解决本质问题、解决理性问题。②重视创新思维。第一,追求异质化思维,突出个性,与众不同。第二,采用三段性思维,实现思维的延伸。第三,用三分法看问题,一分为三,一分为多,多角度得到多观点。第四,拆墙式理论,把形神打通,数道打通,理论与实践打通。第五,运用曲线思路带动启发思维。③方式方法的合理使用。更好更有效的运用西方的模型,将工具与思想合为一体。本土化的问题通过规范化的方法,得到原创性的思维。④人格的独立。要坚持人格的独立,空间的自由,不要受生存压力、权威、权力的限制。

10

Thinking 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of 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y -An overview of Forum 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y &

2011 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y" young scholars conference

DU Qun-yang, XIANG Dan, YU Bin, LI Kai

(College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n overview of Forum 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y & 2011 "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y" young scholars conference. The papers submitted by the young scholars involving Chines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policies,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industrial upgrade, e industrial economy upgrade based o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the opportunity and the route of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academic direction and method of industry economic, etc. The article reflects the latest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the young scholars engages in the area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ese industries.

key Words: industry economy;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economy; academic direction

工业经济范文第2篇

一、站在实现青铜峡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性

无工不富,无工不强。工业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社会繁荣的“发动机”。推进工业经济的发展,事关青铜峡的未来,事关人民的福祉,事关社会和谐。要推进全市经济的大发展,关键是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更新的认识、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进一步深化对发展工业经济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实现青铜峡全面振兴的重点在工业。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概念,就是如何理解工业化?工业化不是中国的发明,也不是某些理论家的主观臆造,而是一个带有全球性的自然历史进程,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阶段。一般认为,工业化就是工业产值和就业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农业产值和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从世界范围看工业化进程,不同国家和地区所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大都经历了工业化这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正如经济学家何炼成所讲的:“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都是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未经工业化而成为发达国家的;而落后国家都是没有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这说明,不经过工业化,经济就不会由落后状态转变为发达状态。”因此,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经济发展的主题、关键和要害,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也是必然的选择。就青铜峡的未来来讲,我们经济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比较落后,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没有工业化的长足发展,我们就做不大经济总量这块“蛋糕”,我们的发展就没有前途。所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把工业经济的发展放在重中之重,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实现青铜峡富民强市的希望在工业。工业是一个地区经济的主要支撑,没有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其他产业就很难快速协调地发展起来,地区经济实力也很难快速提升。大庆因石油工业而兴,鞍山因钢铁工业而立,长春以一汽而著名,绵阳靠长虹而扬名,这些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名牌成为一个地区“闪亮”的名片。青铜峡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在具备了这些优势外,更应该也更有能力去拥有现代化工业的这张名片。内蒙古准葛尔旗在改革开放之初,是内蒙古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如今准葛尔旗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0位,30多年的发展,不但进入了全国百强县(市),而且位居第20位。飞速的发展和雄厚的实力靠的是什么?就是工业的强劲拉动。就青铜峡来讲,曾经有过的辉煌来自于工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也来源于工业,未来的发展更寄希望于工业。只要我们抓住工业这个重心,全力抓好工业发展,那么在当前你追我赶、竟相发展的大潮中,就一定能够勇往直前。

第三,实现青铜峡加速崛起的支撑在工业。近年来,灵武市依托宁东基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大武口、惠农区凭借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强力拉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经济总量上已经超过了青铜峡,中宁、平罗等县也紧跟我市之后,步步逼近,可以说,青铜峡不但失去了全区县域经济“排头兵”的优势,而且还面临着标兵越来越远、越来越多,追兵越来越近、越来越多的巨大压力。但是,市委、政府坚信,困难和差距阻挡不住我们加快发展的步伐,反而会带给我们自加压力的勇气、奋力赶超的志气和再创辉煌的豪气。目前,我们有西部大开发、沿黄城市带建设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机遇,当然,宁夏其他县市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机遇,就要看谁见识早、抓得住、靠上去、促发展。加之近年来我们引进了大唐、张裕、中电投等国内著名企业,不仅带来了项目、资金,而且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只要我们抓住用好这些机遇,结合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再争取上一些大项目、好项目,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大幅提升,工业经济发展就会有大的跨越,我们完全可以再创新的辉煌。

因此,全市各级党政组织,要着眼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着眼于区域协调发展,着眼于实现青铜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变机遇为优势,变挑战为压力,化压力为动力,紧紧咬住发展目标不放松,坚定主攻工业不动摇,下最大的决心、花最大的力气把招商引资和争取项目工作做实做好,把工业做大做强,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有所作为,为在宁夏率先崛起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围绕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项目建设是夯基础、调结构的主要引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必须牢固树立“全党抓经济,重点强工业,核心上项目,关键增投入”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工业发展为主导、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手段,靠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大突破,推动全市工业经济的大发展。

第一,要狠抓招商引资,着力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不失时机地招大商,争取上大项目、上新项目,激活经济快速发展的外动力。要创新招商引资的理念和举措,坚持“以成效论英雄”,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一是要突出支柱产业招商。紧紧围绕我市冶金、电力、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抢抓沿海地区产业梯次转移的机遇,精心策划和包装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好项目,主动出击,向外推介,搞好对接,力争在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再引进一批重量级的大项目,特别是引进附加值高、创税能力强、发展潜力大、投资过亿元的工业项目,真正达到“引进一个、带来一片、形成特色、构筑优势”的良好效果,打造在全区,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二是要加强领导组团招商。要努力构建政府牵头、全民参与的招商工作格局,市级领导要率先垂范,积极投身招商引资的主战场。要组建由市级领导挂帅、部门单位参与的招商团队,有目标的定期到沿海和中东部地区开展招商活动。要组建专业招商信息队伍,选派精兵强将到浙江、福建、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蹲点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三是要改进方式以商招商。实践证明,以商招商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招商方法。今天,我们不仅给市属部门、单位下达了招商任务,而且也给部分企业下达了招商任务,目的就是发挥以商招商、以企招商的优势,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凝聚招商合力。同时,这些年通过招商引资,每个部门都联络了一些客商,我们要切实用好这一宝贵的招商资源。要建立客商联系制度,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聘请一批热心为青铜峡经济发展出力的工商界朋友,作为我市招商引资的特别顾问,聘请部分在我市投资成功的客商作为招商代理,依托他们吸引、带动更多的客商来青铜峡投资兴业。对以商招商作出重要贡献的客商要实行重奖,营造以商招商的浓厚氛围。

第二,要实施项目带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抓经济,项目是关键,项目是载体,项目是后劲。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以项目建设促进工业总量的扩大,促进工业提速增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一是要抓好工业项目建设。项目是工业发展的生命线。抓项目,就是要紧紧围绕“多、大、特、快”四个字做好文章。“多”,就是要注重多引进项目,多上项目,多办企业,这是目前发展工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大”,就是要注重上大项目。招商不仅要引资也要选资,既要重视项目的数量,更要重视项目的质量。要十分注重项目招大引强,十分注重企业做大做强。“特”,就是要注重引进市场竞争力强的项目,注重建特色园区、育特色产业、上特色项目。“快”,就是要注重加快项目建设。跨越发展由不得我们慢条斯理,实施项目需要我们分秒必争,我们必须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引进项目早动工、早建设,在建项目早建成、早投产。二是要加快科技提升步伐。加大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鼓励冶金、化工、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加快新材料基地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现有高科技项目的建设,着力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产业科技含量、竞争能力和综合效益,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和科技型转变。三是要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品牌是无形资产,也是市场准入的通行证。青铜峡是目前宁夏拥有国家驰名商标最多的县市,要进一步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必须走品牌工业的路子,依靠品牌占领市场、赢得发展。要紧紧依托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在拥有“青铜峡”牌铝锭、“御马”葡萄酒等中国驰名商标的同时,重点培育塞外香、圣花米来等一批能影响价格、引导需求、创造标准的优势品牌,做大做强品牌经济,提高青铜峡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2011年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均比2010年下降3.5%,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由两项增加到四项,排放量均减少1.5%,自治区提出继续实行节能减排“十大铁律”,这些指标和要求,对青铜峡的企业来讲,既是考验,也是检验,必须认真面对,寻求主动。我们必须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建设并重的工作要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要研究制定相应的节能预警调控方案,切实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为目标,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工业对能源、原材料的消耗程度,在困难中寻找机遇、在困境中发展壮大。

第三,要狠抓园区建设,全力打造工业经济发展的大平台。园区是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要全力以赴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发展好新材料基地和嘉宝工业园区,使之真正成为工业发展的主阵地、财政收入的增长源、扩大就业的主渠道、科技进步的示范区。一是要加快园区硬件建设。加大新材料基地和嘉宝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园区水、电、路、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搞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全面提升园区品位。要用活园区土地,搞好园区闲置土地的清理工作,对闲置不用,或迟迟不开工的项目用地,该清退的要坚决清退,该收回的要坚决收回。要注意集约用地,提倡建多层厂房,向空中发展,大力提高投资强度和建筑密度。招商引资要选准好项目,不能因为招商,而让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企业进入,造成土地浪费,这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在土地利用上,要认真贯彻中央的土地政策,这是一条红线,也是一条高压线,我们既要办企业,又要符合国家政策,要让企业放心,让人民满意,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二是要狠抓园区项目落实。要千方百计引进更多的好项目、大项目入园落户,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切实提高项目资金的到位率、开工建设率、竣工投产率,对于今年确定的重点工业项目,要逐项进行督查,对签约项目抓落地,在建项目抓进度,建成项目抓投产。对施工进展缓慢和迟迟不能开工的项目,要认真查找原因,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全力推动项目落实。三是要推进特色园区创建。抢抓自治区建设石嘴山—银川—青铜峡新材料产业带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在新材料基地重点发展以铝及铝合金为主的先进金属材料,以PVC及石头造纸为主的化工新材料;在嘉宝园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规模优势和特色优势,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带动区、特色产业的培育区、科技创新的实验区。

三、立足转变作风、提升效能的新起点,全力优化环境建设 环境是形象,环境是吸引力,也是竞争力,更是效益。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全市各级党政组织,特别是政、银、企三方要发挥谋发展、促跨越主力军的作用,一定要确立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强烈意识,合力营造一个谋发展、促跨越的良好环境。

第一,要再掀解放思想的新高潮。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党的十七大把解放思想称之为“一大法宝”,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解放思想的30多年,这是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抓思想转变,就是抓发展,抓思想转变比抓发展更重要。在影响和制约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思想的制约是最主要的制约,观念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一个地方思想僵化、保守,其后果就是观念陈旧、体制滞后、发展落后、社会生活凝滞,就根本谈不上跨越发展、科学发展。一个人思想僵化、保守,他的想象力就会退化、创造力就会萎缩,惯性思维和惰性思维就会占据制高点,看旧的、落后的东西很顺眼,看新的、先进的东西不顺眼,对待工作就会缺少激情、对待事业就会缺少热情、对待群众就会缺少真情,不仅干事无效率、落实无力度,而且会贻误发展、阻碍发展,就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发达地区的发展,除了政策、环境和自然条件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思想解放、思路宽阔,不断地改革创新。因此,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有好思路、新举措;只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解放思想的目的,就是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解放思想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空对空的议论,而是要触及思想,见之于行动。如果没有思想的闪光点,就没有经济上的增长点。解放思想就是要在我们头脑里实现一场革命,通过新旧观念的斗争,将落后的、脱离发展实际的、不适应发展的旧观念扫地出门,让科学的、从实际出发的新观念真正落地生根。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要不断地在解放思想上做文章,在更新观念上下功夫,在改革创新上求突破,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中、付诸于实践中,把我们的优势和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不断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模式,打开新局面,实现新飞跃,走出一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路子,用思想解放的无限活力,激发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市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解放思想的先锋,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更新观念中真抓实干,在创新思路中推动科学发展。要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切实增强解放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观念,自觉成为解放思想的典范。在发展工业经济、落实两大任务的工作实践中,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都要以解放思想为突破口,树立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敢闯敢冒的拼搏意识,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实现新突破,促进招商引资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快达效。解放思想对于我们每一个同志,包括我本人在内都很重要。发达地区需要解放思想,落后地区更需要解放思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汪洋同志到广东省任省委书记时,到任后抓的第一项工作,也是抓的最迫切、最有力的工作就是在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党员干部中开展解放思想,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实验区。在这样一个先进发达地区都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工作、发展经济的主抓手、总平台,那么对于我们西部地区来讲,解放思想是不是更为重要、更为迫切?我认为,青铜峡发展能有今天的成就,就是青铜峡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解放思想的结果。解放思想无止境,如果我们不继续解放思想,那我们只能停止不前,如果停止在现在这个水平不前,我们的“两大任务”就不能完成,经济社会就不会有大的发展,这样上级党委、政府不答应,青铜峡人民不答应,历史不答应。解放思想不是空谈,而是有检验的标准,能否完成“两大任务”,工业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就是检验我们青铜峡各级干部解放思想的试金石,就是标准。因此,是英雄好汉,还是懦夫软蛋,就用我们的工作来检验。今天,我在这里将解放思想提出了,我们四套班子、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切实抓好落实,推动全市解放思想再有一个大的发展,再掀一个新的高潮。

第二,要抢抓政策扶持的新机遇。政策是普惠的,机遇是抢来的。机遇像流星划过稍纵即逝。抢抓机遇,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思想,一项工作。从宏观形势来判断,现在是跑项目、上项目、建项目的最佳时期。一方面,要在准确把握宏观政策中争资金上项目。今年中央宏观经济政策为“两保一改善”,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和促进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重点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民生和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只要我们在项目前期工作上抢先一步,在项目争取上抢先一步,在项目实施上抢先一步,就完全可以争取到国家更多、更有力的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就大有可为。另一方面,国家实施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县市争取项目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尤其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第二轮西部大开发,从财税、投资、生态补偿、产业等方面给予西部政策倾斜,支持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直接提到宁夏的重大事项就有11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把西部大开发摆在协调区域发展的优先位置。我们一定要乘风借力,用好用活用足普惠政策,积极争取差别性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倍增效应、引领效应,统筹抓好一批符合西部大开发的项目,积极做好“跑、争、要”的工作,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努力走在西部大开发的前列。再一方面,今年也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完成十二五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需要靠项目的实施来保证,同时,今年也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的第三年,要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对这份中央专门针对宁夏的文件,内容再学习,精神再领会,内涵再挖掘,项目再争取,资金再落实,力争发挥最大的政策效益。为此,全市上下一定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和争先意识,利用好这一轮重大项目建设的“黄金机遇期”,上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推动项目的大建设、大提速。

第三,要健全齐抓共管的新机制。机制是创新,机制是保障。经济要提速,项目是关键,项目要提速、措施是关键。工作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一是要形成工作合力。要认真抓好工业强市战略和两大任务的实施,进一步加大主攻工业的力度,坚持高度重视、高位运行、高效推进工业和“两大任务”工作。要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实行领导“四轮驱动”,四套班子联系项目等责任制度,按照“一个重大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支服务队伍、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每一位领导都要亲力亲为,做到亲自抓,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督查落实;各镇(场)、街道要把招商引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领导班子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各责任单位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细化招商方案,认真分解招商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要配备精兵强将,让综合素质高、协调能力强的领导负责两大任务工作;要选派业务素质高、操作能力强的干部到工业、“两大任务”领域工作,为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要加大协调配合力度,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实行上下联动,通力协作,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二是要强化督查考核。要加大对年度目标任务完成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掌控,实行最有效的督查落实机制。今天,市委、政府给各部门、各单位下达了上争项目资金和招商引资任务,这是每个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无论形势有多严峻,都要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言万语、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市委政府督查领导小组要把上争项目资金和招商引资作为督查工作的重点,按照月督查、季通报的要求,加大督查力度,限时间、盯进度力促工作落实。市委、政府将严格按照“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的要求,对各部门、各单位“两大任务”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同时,市委将把“两大任务”作为锤炼干部的主战场,在工作一线考验干部,以成效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对“两大任务”成绩突出的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并委以重任,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追究责任,该撤的撤掉,该免的免掉。总的一句话,在攻坚克难、爬坡追赶、跨越发展的紧要关头,我们就是要通过严格的奖惩和刚性的问责,确保决策条条算数,任务件件落实,承诺样样兑现。在上午召开的全市组织宣传工作会议上,我提出要在全市实行“实、细、快”的工作作风,营造和倡导“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民生、一切为了和谐”的工作理念,营造和倡导“开放、包容、团结、奋进、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市委办、政府办、组织、纪检、宣传等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的执行意见下发贯彻执行,在全市上上下下形成这样一个氛围。

第四,要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的新环境。环境就是形象、环境就是竞争力。发展经济,环境是关键。客商投资,最关注的就是环境,好的投资环境比一大堆优惠政策更具诱惑力。因此,要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在全市牢固树立人人都是青铜峡的形象,人人都是青铜峡发展环境的思想认识和良好氛围,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要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服务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大厅的作用,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对招商引资事项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切实提高行政审批和协调服务效率。以园区公共服务中心为平台,设立招商引资事项行政审批和服务窗口,严格按照一个图章审批、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优质高效服务要求,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甚至“不出厂”,让企业在呵护中顺利投资、竣工投产。要完善投资环境监测和服务效能监察机制,严肃查处吃拿卡要、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等损害投资人利益和影响市委、政府形象的行为;深入开展企业、客商评价职能部门活动,千方百计为招商引资排忧解难、扫清障碍,努力打造适宜项目落地的“跑道”、适宜投资创业的“摇篮”,以最优越的环境、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为广大投资者发展创业铺平道路、保驾护航。

工业经济范文第3篇

(县政协2012年调研材料)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我镇切实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加大项目建设,做好协调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何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建设,使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成为我镇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根据上级安排与要求,我镇认真组织分管领导和政府经发办、财政所、工商所、国税所等镇属部门认真开展了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民营富县战略加快建设库区工业高地的决定》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镇工业发展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镇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实施重点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围绕发展创新机制,顺应市场开发更新产品,使工业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科技含量、产品质量、经济效益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工业总量日趋扩大。截止十一五末,全镇工业活动单位由2006年的53个增加到94个,增长77.35%;其中企业由2006年的1个增加到24个,增长2300%,个体工业由2006年的52个增加到70个,增长34.6%;总产值从2006

年的4057万元增加到21499万元,增长429.92%;工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940万元增加到5119万元,增长444.57%;营业收入由2006年的4521万元增加到18816万元,增长316.19%;利润总额由2006年的737万元增加到5784万元,增长684.8%;税金由2006年的119万元增加到152万元,增长27.73%;工业投资额由2006年的300万元增加到2130万元,增长610%。

2、优势产业逐步形成。立足本镇资源优势,坚持把壮大总量和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通过技改扩建,做大做强重点企业,培育支柱产业,使农产品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建材业实现结构升级;初步形成以有明米业有限公司、仁荣面业、忠发大米加工、万元酒厂、丰收建材厂为骨干的优势企业,为形成规模更大、产业关联度更高、产业链更长的支柱产业创造了条件。

3、社会贡献明显增强。一是促进了财税收入增长。2011年全镇工业企业上交税金超过152万元。二是促进了城镇就业。工业发展为国企下岗职工和城镇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了运输、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发展。2011年,全镇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812个,其中吸纳下岗失业人员168名。三是促进了镇域经济增长。十一五期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税年均增长超过25%以上,成为拉动全镇GDP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4、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结合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我镇重点从领导力度、发展环境、资金扶持等方面促进工业发展。成立了工业领导小组,实行镇领导成员挂包联系帮扶企业制度;废除阻碍工业发展的文件、政策;清理了一些收费项目;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增加对工业发展融资贷款的支持等。

二、XX镇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镇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势头较好,但与支撑XX大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工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总量小。2011年工业增加值仅占全镇生产总值的8.79%;工业完成税收152万元,仅占全镇财政收入的25%。尽管这两项份额分别比2006年提高了0.5和14.7个百分点,但与工业经济的地位和支撑XX经济发展的要求都不相适应。

2、规模小。2011年全镇94家工业企业中,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与上企业为零,且规下企业中,多数企业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尚处在起步和成长阶段,缺乏主业突出、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只有两家,几十万元偏多。

3、管理水平不高。不少企业存在家族式管理,制约了人才的引进和使用,致使企业缺乏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管理粗放式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致使企业长期处

于低素质扩张的起始阶段。

4、劳动力短缺。由于本地劳动力的大量外移,造成本地企业无人可招,存在着招工难,更不用说招技工更难。

5、基础条件差。特别是道路交通等级质量较差,严重影响外来投资和本地产品外运。

三、XX镇工业发展的有利形势

1、当前全镇工业发展较差,许多资源开发尚未开发为下步发展极大的发展空间。

2、农产业基地基本形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3、部分闲臵资产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较多的厂址厂房。

四、XX镇工业发展目标与对策

十二五期间,XX工业发展要紧紧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党建大改进,经济大发展,镇村大统筹,民生大改善,文明大提升)、发展战略(科学发展,统筹发展,跨越发展)、发展定位(把XX打造成有品质的生态之镇,有品位的宜居之镇,有品德的和谐之镇)和预期目标(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50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主要经济指标至少实现翻一番,经济总量再造一个新XX)。坚持面向市场,立足本地资源,依托产业优势,盘活存量,培育增量,强化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加强深层次开发,打造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XX特色的工业经济。到十二五末,

实现工业总产值4亿元,工业增加值9800万元。

1、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牢固树立“环境创造财富”的理念,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全面兑现承诺的优惠政策,营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依法打击一切影响企业发展的不法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一切涉企行政行为,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对企业家舍得给物质、政治待遇,营造尊重人才的人文环境,真正做到外来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变得强。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和考评激励机制,实现服务职能的有效转变。完善“一站式”服务和限时办结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加快建立技术、信息和中介服务机制,解决市场准入、项目报批、土地征用、融资困难、技工缺乏等问题。

2、提升产业集群水平。按照“布局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的要求,加快推进食用笋竹、蚕桑加工等项目的引进和建设。结合地域特点深度编制来料加工、服务外包、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大力开展产业集群招商。继续实行“四个一”工作机制,加大指导协调力度,全面落实鼓励外来投资优惠规定。鼓励民营企业主和返乡创业人员兴办工业企业,走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深度开发泡菜、麦酱、大米、腊制品、铁扫帚、竹编、石雕等传统产品,使本地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扶

持砖厂、大米加工厂、肉兔加工厂、万元酒厂、装潢装饰材料厂等骨干企业,积极拓展镇内、镇外两个市场,在发展中壮大镇域工业经济规模

3、破解资源要素制约。抓紧衔接调整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留足XX设施农业、新型工业用地指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标准厂房,为生态工业提供空间;加大闲臵土地清理力度,加快宅基地复垦臵换步伐;制订更加严格的政策,严厉整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用足用活财政贴息、返乡创业贷款、下岗职工贷款、扶贫贷款、微企创业补助等金融扶持政策,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扩大创业融资渠道。全力支持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积极发展民用天然气,努力提高水、电、气等保障能力。

4、突出重点强力招商。着重做到“三定三突出”:一是定重点区域,突出方式多元化。重点瞄准长三角、珠三角、重庆主城区等重点地区及城市开展项目推介活动,积极探索委托招商、中介代理招商、媒体网上招商等多元招商新路子,实现一次招商带动二次招商、小客商招引大客商的链式效应。二是定重点行业,突出地域特色化。根据我镇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重点瞄准适宜本地的农副产品、服装纺织、电子加工等特色产业以及商贸流通、配套服务业开展招商。三是定重点对象,突出项目效益化。重点与实力强、档次高、信誉好的知名企业和低能耗、低排放、低风险的效益项目以

及有基础、有潜力、有意向的老板进行对接,力争引进3-5家新型工业企业入驻XX,带动我镇生态循环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工业经济范文第4篇

(一)1-8月份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工业总产值:1-8月完成工业总产值52.07亿元,同比下降3.5%,完成全年任务110亿元的47.34%;其中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47.7亿元,同比下降4.5%;

工业增加值:1-8月完成工业增加值19.27亿元,同比下降9.5%;

工业投资:1-8月完成工业投资12.85亿元,同比下降3.5%,完成全年任务27.6亿元的46.56%;

更新改造投资:1-8月完成更新改造投资16.2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全年任务25亿元的64.8%;

工业节能降耗:全县规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

(二)预计9月份单月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工业总产值:本月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9亿元,比去年同月9.78亿元下降73.5%;

工业增加值:本月规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0.96亿元,比去年同月3.67亿元下降73.8%;

工业投资:本月完成工业投资2.71亿元;

更新改造投资:本月完成更新改造投资3.36亿元;

工业节能降耗:全县规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

(xxxx)1-9月份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工业总产值:预计1-9月完成工业总产值54.49亿元,同比下降19.3%,完成全年任务110亿元的49.5%;其中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49.49亿元,同比下降17.17%;

工业增加值:预计1-9月完成工业增加值20.2亿元,同比下降17.2%;

工业投资:1-9月完成工业投资15.56亿元,同比增长7.1%,完成全年任务27.6亿元的56.38%;

更新改造投资:1-9月完成更新改造投资19.56亿元,同比增长33.9%,完成全年任务25亿元的78.24%;

工业节能降耗:全县规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

(四)“1131工程”主要经济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工业总产值完成情况

预计1-9月完成工业总产值54.49亿元,同比下降19.3%,完成全年任务110亿元的49.5%;

2. 新增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情况

目前,新增重大工业项目2个:温州产业园、华佳丝绸印染项目,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个的100%;

3.工业投资完成情况

工业投资:1-9月完成工业投资15.56亿元,同比增长7.1%,完成全年任务27.6亿元的56.38%;

4.亿元企业工程培育情况

5.就业岗位人数情况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工业经济范文第5篇

【摘 要】为适应基本建设矿井各施工单位生产过程中急需物资的使用需求,促进各施工单位借用新田煤矿仓库物资工作的流程化、规范化,更好地服务安全生产和加快新田煤矿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基本建设;流程化;规范化;实现

一、项目简介

为适应基本建设矿井各施工单位生产过程中急需物资的使用需求,促进各施工单位借用新田煤矿仓库物资工作的流程化、规范化,更好地服务安全生产和加快新田煤矿建设目标的实现,特成立了新田煤矿物料“超市”,并制定一套物资“超市”管理办法。

这套物资“超市”运营模式和管理办法是我矿内部按市场体系的要求建立模拟市场,把价格机制和风险机制引入日常工作,在我矿内部各部室、区队和施工单位之间形成一种市场契约关系,使我矿的运行管理摆脱了传统的行政管理体系,转而成为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发展的新的精细化管理方法。这既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一种管理创新,也是企业建立利益机制、竞争机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二、实施背景

新田煤矿属与全国规划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云贵基地黔北矿区黔西区规划项目,也是“西电东送”配套供煤矿井,2008年列入贵州省重点工程项目,也是集团公司2008年重点建设工程。该矿井于2008年10月份正式开工建设,至今已建设两年,在这期间,各项工作陆续得以正规化。

这套管理办法是在企业内部按市场体系的要求建立模拟市场,实行这样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是煤矿企业从落后的粗放型管理向现代化集约型管理迈进的转折点,也是煤矿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技术创新频率加快、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形势下,依靠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多企业都着眼于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物料“超市”内涵

所谓超市,是超级市场的简称,是指以顾客自选方式经营的大型综合性零售商场。又称自选商场。是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主要商业零售组织形式。 超级市场于20世纪30年代初最先出现在美国东部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60年代,超级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快的发展。在超级市场中最初经营的主要是各种食品,以后经营范围日益广泛,逐渐扩展到销售服装、家庭日用杂品、家用电器、玩具、家具以及医药用品等。超级市场一般在入口处备有手提篮或手推车供顾客使用,顾客将挑选好的商品放在篮或车里,到出口处收款台统一结算。

我矿结合超级市场的特点及发光点,结合我矿的实际,特制订了这套物资供应管理运营模式。各施工单位随时可以去我矿仓库借用或领用材料、设备等(必須用于我矿生产的),并做好登记存档手续,月底由企管部统一汇总,以新田煤矿实际采购价格作为结算依据。施工单位施工需要的物资也可以委托新田煤矿代购,每月20日前上报物资需求计划,计划批复后方可购买。结账方式是月底以出库单为依据统计各施工单位领用物资明细,借用数量。价格确定后,借用单位需无条件同意并及时出具代付款凭证,由新田煤矿财务统一从借用单位的工程款中扣除。

这套运营模式的最终目的是降耗节支、保证施工单位的物资供应,提高企业整体建设速度。最终提高我矿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四、主要措施和做法

我矿物资“超市”的运营模式和管理办法,是在内部市场化的驱动下形成的,主要有市场主体组织体系、价格体系、计量手段、考核结算体系是构成内部市场化管理的要素。明确市场要素是做好市场化机制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本办法适用范围是所有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急需的材料、设备。主要由新田煤矿企管部对物资超市的管理工作具体负责。

1.物料领用程序

施工单位领用材料类物资需经业务部室和企管部负责人签字同意(在新田煤矿材料出库单上),借用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仓库保管员方可发放。

2.设备借用规定

施工单位借用设备类物资需经矿长、分管领导签字同意,企管部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发放,借用单位必须向仓库保管员出具含有本单位公章的借条并加盖单位公章和领导签字确认,仓库保管员方可发放。借用设备注明完好状况,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保管、保养、维护及维修等全部费用由借用单位负责。归还时必须由相关专业部室鉴定合格后方可入库。如发生不可修复的损坏,由借用单位重新购置或按原价赔偿。

3.施工单位上报购买计划

施工单位当月领用材料、设备,月底由企管部统一汇总,以新田煤矿实际采购价格作为结算依据。施工单位施工需要的物资也可以委托新田煤矿代购,每月20日前上报物资需求计划,计划批复后方可购买。

4.结账方式

月底以出库单为依据统计施工单位领用物资明细,借用数量、价格确定后,借用单位需无条件同意并及时出具代付款凭证,由新田煤矿财务统一从借用单位的工程款中扣除。

5.惩处措施

任何施工单位不得将借用物资用于非新田煤矿建设项目使用,一经发现将给予借用方不低于5000元或物资价款的20倍处罚。

五、效果评价

新田煤矿在目前的工作中在逐步引入内部市场化管理,虽然各方面的工作仍不健全、不完善,但是部分内部市场化工作已略有成效。

我矿结合超级市场的特点及发光点,结合我矿的实际,制订的这套物资供应管理运营模式。各施工单位到我矿仓库借用或领用材料、设备,月底由企管部统一汇总,以新田煤矿实际采购价格作为结算依据。并将施工单位和我矿各部室同等对待,为需用物资做计划,报领导审批,最后结账的方式运行这套管理程序。

此项管理创新作为内部市场化管理的一部分,不仅充分发挥了内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将各施工单位与我矿各部室(区队)联系起来,划小核算和工作交接单位,促进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尊重规律,突出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激发出了各级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与潜能,企业从而能够取得了长足、快速的发展和进步。

上一篇:工业旅游下一篇:废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