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2023-03-12

工业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通过对工业企业日常经营的调查研究表明,工业企业存货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业企业是否能够朝着健康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工业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工业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对策,以供相关企业参考。

关键词:工业企业;存货管理;货物存量

工业企业管理涵盖的内容众多,其中存货管理是其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工业企业存货管理水平,能够判断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程度,也是判断企业资金利用率的重要因素。企业必须要对存货管理进一步加强,最大程度上降低由于存货问题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有效避免存货的积压。工业企业的存货占据企业总资产比重较大,因此要重视工业企业存货管理问题,使企业成本得到降低,保证工业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工业企业存货管理的重要意义

实际上,工业企业存货管理就是对货物存量、货物质量以及成本效益等做好管理的一种活动,严格控制存货量,保证仓库存货量不能太多,这样才能够使企业存货所占总成本比例适中,保证企业资金链能够正常运转。因此加强对企业存货的管理,是提高企业利润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工业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存货管理风险意识不足

工业企业存货管理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风险,可能会出现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中,当前部分工业企业对存货管理风险意识认识不足,因为存货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各类问题。例如,可能会出现由于计算错误而使企业采购数量上有较大的误差,出现存货积压问题,导致占用大量资金和占据一定的空间,这样企业就必须要派遣专员进行管理以及维护,进一步增加了企业成本。存货的长时间积压会使产品的质量有所下降,降低产品本来的价值。另外,如果存货管理意识不足,还有可能出现货物短缺现象,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甚至还有可能错过产品出售机会,失去客户信赖。

(二)存货管理方法不科学

工业企业存货管理方法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下列几点:一是采购不科学。工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常注重经验主义思想,而不能从实际出发制定采购方案,难以做好监督管理,造成采购方案不够科学和严谨。二是对存货储藏管理方法不科学。通常情况下,工业企业有很大的存货量,而且各类货物都有各自的规格及其价值。当前很多企业并未重视对存货的管理,在管理上不够科学合理,没有注重对存货管理的投入等。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做好存货管理工作,就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流通,降低其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货物囤积过多也会占据很多资金,同时工业企业还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存货进行管理,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各部门职责不明确

一般情况下,针对货物的订购以及入库和发货,工业企业会将这些流程作出进一步的划分,分成许多小模块,再把这些模块具体划分给各个部门来管理。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力资源来说确实是一种节约,但其负面效应也是极其显著的,这种方式难以实现对货物的有效管理。这主要是由于在对存货管理过程中,需要很多部门做好交接工作,相应的交接流程极其复杂,容易造成交接问题的出现,由于各个负责部门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一经发现问题每个部门之间推卸责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存货管理成本。

三、提高工业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科学制定采购计划

要想企业存货管理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就必须制定一套科学的采购计划。在企业开展存货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制定采购方案,要有严格的采购审核制度,通过严格监管实现控制采购量的目的,从根本上遏制出于私利而报假账的现象。通过科学的采购审核制度,明确规定各个部门的职责,由采购部门及行政部门来做好采购工作,严禁其他未授权的部门对采购进行干预。在对采购工作进行审核过程中,相关负责人要认真负责,严格执行和落实,确保采购的科学合理性。另外,还应当遵循资金合理利用,根据控制采购成本的原则来具体制定采购计划,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同时,有关人员要做好调研工作,全面掌握产品市场的变化规律,及时调整采购计划,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目标。采购人员在进行货物购买工作时,要充分调查研究,保证合作的供货商有较高的信誉度,这样产品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障。此外,在签订合同时要让审核部门严格把关,降低货物购买的风险。

(二)科学制定存货管理制度

要想存货管理有效进行,还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存货管理制度。首先企业必须对存货管理相关岗位有详细的规定,并且赋予岗位负责人相应的权利,同时要有详细的制度明确责任,以起到约束效果。目前,部分工业企业的存货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制度不够合理,这样就造成了企业进行存货管理时无法可依,提高了存货管理难度。因此,对于工业企业而言,要有科学的存货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指导提高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通过制度的约束保证有关人员在进行存货管理工作时能够严格按照规定具体实施,杜绝滥用职权现象。通过岗位责任分离制度,能够确保存货管理工作具有准确性,提升存货管理的效率。其中,分类管理也应当划分到存货管理范围内,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进行分类记录,才能有效避免记录的货物信息杂乱。

(三)合理规划存货数量,提高存货周转率

许多工业企业都需要进行债务偿还以及融资,因此要合理规划存货数量,使存货所占用的资金最小化,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资金周转率,提高债务偿还能力以及业务运营能力。对于企业库存的管理,主要是做好货物出入库记录,在固定时间对货物进行盘点,工作虽然比较零碎,但对存货管理至关重要,相关人员要认真对待,做好存货相关的记录,做到有据可依。对存货数量的盘点要及时有效,处理损坏的存货,对最小货物库存量做好规划。企业的货物库存量并非仅仅是由计算而来的,而是通过管理员通过平时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多年的存货管理经验而得出的。在企业制定存货均衡量时,要与经济环境相结合对市场进行预测,掌握市场变化规律,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存货均衡量。管理人员要对货物存储量做好调整,使企业的供销需求得到满足。

(四)充分利用先进的存货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当前,很多企业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没有先进的技术对存货管理做出有效指导。因此,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对存货进行信息化管理。比如,企业可以引进高效的存货管理软件。在这个信息一体化时代,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发展,针对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出了很多信息核算管理系统,企业要积极引进新技术提升存货管理水平。企业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使企业经营的难点得到有效解决。比如,企业通过借鉴先进的管理方法逐渐摸索出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模式,使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五)建立完善的存货考核指标

当前很多工业企业会用存货周转率这一指标来对存货管理部门进行考核,但由于工业企业存货一般都会包括产成品、在制品和原材料,而这三种存货状态对应的责任部门分属营销、生产、采购部门,无法针对不同部门进行相应考核,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存货考核指标。将存货周转率细分为产成品周转率、在制品周转率和原材料周转率,分别考核营销、生产、采购部门。其中:产成品周转率=销售成本/产成品平均占用余额,在制品周转率=入库成本/在制品平均占用余额,原材料周转率=领用材料/原材料平均占用余额。公司每年编制预算时,根据历年存货周转情况,下达次年的存货周转率指标,做为存货管理责任部门的KPI指标之一,促使责任部门强化存貨的管理和控制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要想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就要做好存货管理工作。针对企业管理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水平,促进工业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成江.工业企业存货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5(21).

[2]王慧.浅析工业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5(15).

[3]梁晓娟.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8).

(作者单位:重庆万丰奥威铝轮有限公司)

工业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资金管理是工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目前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没有管理体系、缺乏计划性、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业企业的获利能力。本文在分析工业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当前工业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工业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工业企业;资金管理;营运资金

一、引言

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然而在经营过程中仅仅关注利润是不够的,还需要关注企业资金状况。资金对于企业如同血液对于人体,一旦资金链断裂,必然造成企业灭亡。因此掌握资金的安全和控制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企业才能健康运营和稳健发展。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表现为“采购——生产——销售——分配”活动;另一方面表现为资金的支出和收回,资金的收支构成了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独立面。对于企业而言,资金管理不仅仅只是维持公司的基本运营,更要的是要通过科学有效的运作,不断的扩大企业生产规模,进行扩大再生产。

二、当前工业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管理体系的缺陷

目前很多企业对资金管理认识不足,没有建立相应的资金管理体系。对资金管理的主要部门财务部门的作用未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是对财务部门资金管理人员的设定把关不严,某些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缺乏及道德素养不高,容易造成公司资金管理混乱,甚至出现中饱私囊,贪腐等问题,也使得无法获得准确资金信息,影响投资者决策。其次,管理制度的制定、管理方式的选择制定草率,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执行困难,从而导致资金管理流于形式。再次,企业缺少专门的财务监督部门,对整个资金管理部门的监督审查,使企业资金管理制度浮于表面,缺乏有效监控机制,或监控力度不够,单位主管或部门负责人随意支配资金的现象屡有发生等;这些都会大大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不利于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2.工业企业资金管理中缺乏对现金流量管理,资金使用没有计划性

很多企业对不重视现金流量,在发展过程中,仅重视产品销售额及公司利润,不关注企业资金的时间价值。将企业大部分资金投入能产生高销售额和高利润的项目,而不关注该项目的周期长短,风险高低;这样不但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而且由于周期较长,也很难保证企业能收到相应回报。如果投入大型项目,会出现大量现金的流出,如果没有好的资金管理,关注现金流量,将会导致企业正常的资金周转困难。

对现金流量的不重视还体现在企业在资金管理中随意性过大:一方面,企业在资金富余时,不合理规划使用,甚至铺张浪费,大量银行存款找不到良好增值出路,只能存银行,收益可怜的活期利息。这样闲置资金,不仅造成资金使用率低下,而且会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在资金筹集和投资项目上缺乏科学的预算与决策,致使企业不能及时掌握实际需求的资金数额,导致企业资金短缺,甚至致使企业资金链断裂,陷入倒闭困境。

3.企业资金过度分散,使用效率较低

随着企业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和企业组织机构调整,会使得企业内部多级法人越来越多的占用企业资金,各分公司、子公司多头开户,资金随意支配,体外循环导致资金管理失控。企业不能从整体上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管理,造成资金效率使用低下。

企业大量的应收账款,及大量库存(包括原材料及产成品),都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尤其是其中长期不回的应收账款,及长期不用的库存,不仅会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更容易造成经营风险。这些资金的占用,也会影响企业资金链周转,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三、加强工业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措施

1.建立完善企业资金管理体系

任何企业都需要有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在资金管理体系指导下,完善资金结构,实现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完善资金管理体系,需要从制度、人员及监督检查等方面系统考虑。首先,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好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在制定资金管理制度時,要做到目标明确,细节兼顾,具有可执行性,对于制度的合理性要反复考察。制度制定之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在后期实施过程中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补充和不断的做出调整,以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其次,要选用合适的资金管理人员,一方面,资金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专业化,避免裙带关系的介入,从制度上保证资金管理人员的纯洁性,从而避免徇私舞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技能考核和素质考核,并进行培训,以提高资金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既可以避免重大事故发生,又可以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增加可能,毕竟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员去执行。再次,资金管理要建立考评机制,资金管理好不好,需要有评判,对于做的好的,企业应予以奖励,做的不好的,应该批评改正,甚至换人,这样才有助于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企业在制定资金管理制度时,要围绕牵涉资金的各个方面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通过考评体系,努力确保资金使用的整个过程反馈信息的及时准确与畅通无阻。最后,企业要建立资金管理的监督机制,主要是对资金管理的主要部门财务部门进行监督。监督的内容不仅对财务部的内部工作监督,看其是否违反了资金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降低资金的不合理使用;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整个财务资金管理体系的监督,看看企业资金管理制度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是否有不适应企业发展的过时的地方,建议修改以完善管理制度,避免不良财务情况出现,从而导致后期出现资金短缺、资金非法流失、资金链断裂等情况。监督的具体做法:第一、采用会计委派制,在大公司大集团,由总部向分公司委派会计,其行政关系隶属于集团总部,他们一方面担任会计职务;另一方面担任内部审计职能,加强事前控制,从源头上避免发生违反资金管理规定的事件。第二、加强内部审计,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完全独立于财务部门,可以通过专业的方法,加强对财务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

2.关注现金流量,加强投资管理

企业的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性现金流、投资性现金流及筹资类现金流,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经营及投资活动,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回馈投资者。因此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使企业不断创造出新的效益,需要保证正常的经营性资金的运转,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投资和筹资,进行企业扩大再生产,提高资金效益。企业的投资对于企业资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投资成功,企业加速发展;投资失败,企业很可能资金链断裂,导致破产。加强对企业投资资金的管理,做到事前充分调研,仔细预算,谨慎决策,事中严格执行资金预算,时刻关注投资进展,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事后按时决算,及时总结,积累经验。

企业不仅投资需要预算管理,日常经营活动也需要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关注企业资金预算,了解企业资金用于什么地方,是否必要,从而提高资金效益。每年,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实际情况,编制资金预算管理方案,审核通过资金预算后,编制企业资金管理计划。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逐级落实资金管理计划,防止出现超支,避免乱占用资金情况的发生。对于一些特殊情况,需上报高层,获准后,财务才能进行资金安排。最后,需要对资金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如此,既避免了乱用资金,又可有序的安排资金,使资金用到更能产生效益的地方。

3.企业统一管理资金,发挥集中优势

企业统一集中管理资金,一方面加强内部资金整合与统筹安排,可以实现资金在母子公司、总分公司的相互平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集中式管理能避免各个子公司、分公司截留资金、体外循环等各种舞弊贪污现象的发生。

4.加强营运资金管理

改善生產条件,购置先进设备,缩短生产时间。设备和技术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在资金预算允许情况下,购置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产品周转时间,借此加快资金周转。

减少库存,处理积压产品,盘活资金。企业资金是有限的,库存占用资金少了,公司流动资金自然充裕,可以用来其他项目增加资金使用效益。对于原材料,有条件的可以采用零库存管理,生产销售后再进行付款,完全不占用企业资金,采取促销等手段,尽量减少企业积压产品,避免积压产品长期占用企业资金。

加速收款。加速收款是改善企业现金流量最直接的手段,资金状况会随着客户付款速度、及时而得到改善。充分利用现金折扣、销售信用、结算手段来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回收货款考核到人;定期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明确发货审批权限,责任到人,防止盲目发货;确定赊销限额。

进行定额管理,防止盲目采购。企业通过生产周期和储备周期进行统计和测算,制定采购计划,采购根据计划采购。在采购过程中,尽可能的采用账期,利用好公司的信用。

5.企业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和高效的财务管理软件,既能够避免人为的失误造成资金管理中的错误,又能及时有效的将资金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提高工作效率,更方便的进行资金管理决策。因此,通过信息化建设,企业能更加科学、规范的全面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肖剑轩.企业资金管理制度建设与监督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0).

[2]宋伟平.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究[J].经管视线,2010(10).

[3]刘雪君.谈现代企业的资金管理[J].财税与会计,2013(11).

工业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我住在波士顿地区,附近的高科技公司很多,也碰到许多从事高科技的中国人。大体而言,三四十岁身体走形的很少,运动的则很多。比如我自己练习马拉松刚刚出道,一次比赛还没有参加过。但跑了几个比赛的女将已经遇到几位了。其中一位女士,几年前从顶尖的工学院毕业,在美国数得着的高科技公司上班,年薪十几万美元。她经常上午10点多才去上班,下午不到5点就回家了。刚上班那几天喊着腰酸背痛。一问才知道,她一天居然在班上打了快两个小时的网球,不太能適应。如今,网球大概早适应了,人家改练马拉松了,一天到晚跟着公司一群人到各个城市跑马拉松比赛。

刚听到这些,心里颇觉得不可思议。十几万美元的年薪,雇来到单位打球、跑步?经常上午10点以后到班上,刚坐下干一会儿就该吃午饭了,午饭消化得差不多就该打球了,打完球就下班回家了。公司为此还要提供许多运动设施:网球场、健身房。更有甚者,这群人赶到其他城市参加马拉松比赛,经常还要公司出钱!当然,马拉松仅仅是一个项目而已。游泳的、长距离自行车的,以及其他各种运动的俱乐部,花样繁多。上班打开计算机,俱乐部的比赛消息、聚会、训练日程等充斥了电子邮箱。当然,还有讨论怎么修房子的,怎么种花的等等,啥热闹都有。光这些事情又要消耗多少时间?这样的企业,能这么糟蹋几年呢?

但信不信由你,这样的企业不仅没有破产,而且蒸蒸日上。雇员们快快乐乐,创意勃发。

仔细想想也就明白了:这种公司中雇员的主力,多是一流的高科技人才。他们创造不创造,全靠自觉,其动力之一就是自己的情绪好,精力充沛。而这种人天性就喜欢竞争。美国的学校,自幼又特别强调体育。体育成了培养竞争精神的最重要手段。美国的高科技界,从事极端体育成风,这是高科技竞争精神的自然外溢。公司要统领这些人,就要创造一种“天下归心”的向心力,大家觉得这里最好玩儿、最有意义,公司成了大家进行各种聚会的场地。同事们在这种碰撞中,有了灵感,发展出良好的合作关系,自然也开发得出产品来。而互联网的发展,使办公室和家庭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大家可以上班的时候打球,但是半夜三更的非社交时间却可能在家里工作。他们不是给老板干活,是和队友玩游戏呢。老实说,一个团队,一年做出一件创意来,就够大家吃很久了。

让职工觉得“40岁前拿命卖钱,40岁后拿钱买命”的企业,还是原始积累时代的大工业管理,在流水线上生产标准化产品也许有效率,但在白领的创意经济中难有一流的表现。相反,让职工觉得“公司花钱给大家玩儿”的企业,职工会互相拼比,看谁玩儿得最好。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归根结底,创意还是游戏的产物。

(林冬冬摘自《坏民主》凤凰出版社)

【素材运用】在工作的时间锻炼,还是在锻炼时产生灵感,这看似匪夷所思,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从事高科技工作的人,创新是第一要素,公司以独有的方式,给员工以足够的自由和强健的体魄,创意的灵光一闪,寻找到研究的新方向,潜行其中也就获得了别样的精彩。

【速用名言】

1.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俄国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2.能约束自己的人,最有威信。——古罗马政治家 塞涅卡

【适用话题】尊重个性;自律;善待他人

(特约教师 江红波)

工业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共有内设机构十六个部门,以及杭州、宁波两个制造部。公司资产总额超200亿元,拥有先进的牛产装备,一流的加工工艺和规范的内部管理,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已形成浙产名优卷烟产品群。“利群”、“大红鹰”、“五一”等品牌卷烟多次被评为全国名优卷烟;“利群”、“火红鹰”品牌先后被评为“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利群”、“大红鹰”、“五一”、“雄狮”、“新安江”、“西湖”、“上游”等7只品牌被同家局列入行业重点发展的“百牌号”目录。浙产卷烟畅销国内市场,并进入海外市场,远销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214.84亿元,同比增长8.19%,实现税利总额达176.18亿元,同比增长9.92%,税利总量和利润总量等各项经济运行质量指标继续居全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的信息系统及服务现状

从公司成立初期,“三个主体各自应用、一个网络三个策略”定位形成,到保障联合重组,实施了公司统一的综合营销业务系统,调整了国家局“一号”工程模式,全面部署了统一的财务与物资采购供应、库存管理等信息平台,实质性地推进_三合 改革,保障了业务的顺利开展。

07年,信息化总体规划咨询项目正式启动。通过信息化整体规划,浙江中烟确立了“国内一流、行业领先、一体化的烟草工业企业信息平台”的远景目标,明晰了浙江中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技术架构、实施路线图,为下一步信息建设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之后的工作中,信息中心积极组织开展ERP系统的调研和选型工作,于08年12月引进了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进行半合建设。09年2月6日,公司ERP项目正式启动,同时成立了项目指导委员会,确定了项目建设要求、管理机制和考核办法,明确了以业务部门为核心的项目建设团队。目前,项目一期建设蓝图设计阶段已圆满完成,正在全力进入项目配置和实施阶段,预计9月份正式上线。

目前在用信息系统:

综合营销业务系统:有效支持销售业务执行、销售甲衡协调、按存销比配货计划的制定、物流运输凋度等业务;实现工商问信息共享网上互动:采用科学的销售预测和以定期配货为主、应急补货为辅的配货模式:实现了目前国内领先、行业一流的基于存销比快速响应市场的网上配货、现代物流系统。

金蝶EAS:成品卷烟仓储、销售、运输及相关核算;公司本部的同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原辅材料集中采购、集中仓储及相关核算;财务总账、报表、现金管理及费用核算:并根据EAS合并报表功能,自动实现内部关联交易抵销,形成统一对外的合并报表。同时通过EAS的持续推进和实施,支持了日常财务工作、日常经营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公司OA平台:集成公文流转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统一邮件系统、统一消息平台等多个了门户,实现了公司本部以及两个制造部之间的信息实现互通,并对共用信息进行了实时共享,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PDM系统:紧扣卷烟产品数字化研发和质量管理两大核心主题,以建成水平更高、缺陷更少、实效更强、创新更多、行业领先的产品数字化研发与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

综合查询分析系统(BI):该系统主要提供EAS系统的各个层面报表支持,主要为物流部门和物资部门提供各类部门报表。

经济运行分析系统:国家局一号工程:通过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行业卷烟生产和经营环节的产量、价格、库存、成本、销量和流向基础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实现对卷烟生产经营适时、有效的监控管理,保障行业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供应商管理系统:该系统对辅料的供应商和采购过程进行管理,实现了实时对辅料信息和合同执行情况的观测。

公司劳资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公司本部所有人员的工资奖金管理、工资奖金发放和劳资报表等功能,实现了劳资管理的透明化、痕迹化、规范化。

标准化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为“三标一体”项目的程序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标准化俸系的日常运用和可控管理,提供了灵活简便的信息工作模式。

视频会议系统:配合公司内联外拓战略,满足公司整合后管理需要,通过系统建设实现了公司本部和两制造部跨区域实时信息的交互。

备品备件管理系统:系统包含备品备件的资料维护、计划、采购、仓库管理、部门领用、财务结算、综合查询等主要模块,扩展了应用范围,满足了公司联合重组后一个平台运作的业务要求。

人事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公司全体员工的人事基础信息管理、支持日常人事事务管理,和国家局人事信息上报要求满足了基础应用业务的需要。

数据交换平台:该系统实现从EAS系统中,抽取各类数据,提供给(BI)报表使用,并实现了成品烟每天的产销调存数据的确认。

目前,浙江中烟采用的服务形式是信息系统外包形式。浙江中烟在信息化建设中将外包风险低、易于管理的业务外包出去,把有限的IT资源集中于系统规划、业务流程梳理和优化等核心环节。在多年的外包合作中,不但形成了明确的质量考核指标和规范的外包项目管理制度,还为浙江中烟业务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及时、有效、专业的信息化运维服务。

公司已颁布和执行的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和规范

1、公司总部计算机暨网络管理办法

2、浙江中烟工业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3、浙江中烟工业公司关于外网暂行管理办法

4、公司员工网络办公管理暂行规定

5、浙江中烟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

6、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程序了、计算机设备与软件管理程序

其他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业务及管理现状

浙江中烟三标一体项目

“三标一体”项目是在浙江中烟建立并实施适应公司管理特点和发展需求的ISO9001质量、ISO14001环境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的管理体系,运用

系统方法和过程方法,坚持持续改进理念,优化业务流程,理顺业务接口,促进公司各项业务运行的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科学化。信息化建设和三标一体建设是紧密相关的,都是管理的优化和提升。

三标一体项目于08年5月开始正式运行,运行情况良好,并按照持续优化的要求在实际的运作中不断完善改进,大大提高了全员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规范化、标准化操作的意识。

项目名称

浙江中烟工业公司信息化总体规划

项目过程

一、IBM全球咨询服务部参与浙江中烟的信息化规划项目。IBM承担的职责与任务:

a)IBM在规划项目中进行了现状分析、流程梳理、IT规范蓝图设计三项工作:

b)现状分析阶段,现状诊断阶段,IBM系统分析了浙江中烟的“专卖体制下的市场化竞争”特点与公司整体战略的要求,并针对当前的管理现状和关键改进点进行了全面诊断,提出了集成供应链、集成研发、财务业务一体化及精益生产等改进主线:

c)流程梳理阶段:IBM针对各改进主线,在系统、全面梳理了160个关键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各个主要职能领域的流程执行及管理改进建议,并归纳出对整体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d)IT规划蓝图设计阶段:IBM通过对浙江中烟“市场驱动的供应链运作模式”的深刻认识,结合烟草工业四个中心建设,根据浙江中烟未来信息化建设要求和实际管理现状,针对性设计了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与实施计划

二、公司IT部门独立完成的任务:

在流程梳理阶段,深入理解咨询公司的方法论,绘制公司的运作流程,并与业务部门讨论确认:

梳理目前的信息化部署现状并清晰系统功能划分与改进需求:

项目特点及成功的关键因素

本次信息化规划的目的是通过总体信息化规划,设计未来浙江中烟信息化蓝图与实施策略,并通过对业务需求的梳理,为后期进行的ERP系统实施奠定基础、明确努力方向。

项目特点主要体现在:

紧密围绕行业与公司发展要求。遵循烟草工业在专卖体制下适度竞争的要求,探讨如何面向市场、如何提高供应链的市场反应、如何提高精益生产能力、如何通过研发保证品牌价值、如何协同保证物资供应与计划水平、如何精细化企业经营运作等面临挑战与变革创新:

体现IT规划对与业务运作的支撑。通过各业务领域关键问题的总结和集成供应链、财务业务一体化、集成研发及精益生产等综合管理领域要点进行了现状分析的深入与细化,按照“市场→计划→生产→销售→市场”的整体核心业务闭环原则,并根据浙江中烟的管理特点与业务对信息化的需求,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与思路;

清晰公司IT发展的脉络。采用IBM特有的“信息化绩效改进模型(ITPI)”从战略协同、服务管理、组织设置、技术和应用五个维度共二十二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的评估;并采用IBM信息化评估框架从信息化的四个层次:信息管理、应用系统、技术架构及基础设施、信息化组织进行了展开,对浙江中烟的现状和差距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与IT部署路线图

关键成功要素主要体现在:

充分体现信息化规划与业务运作的结合。公司IT建设的定位是支撑公司发展与业务运作。在规划过程中,针对公司领导的发展思路,通过组织多次研讨会,就业务问题,如SOP计划、批次管理、集成研发等进行深入讨论,为信息化规划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与努力方向;

与公司管理提升、改革发展紧密结合。信息化规划项目体现公司联合重组后运作要求,四个中心的建设要求,在信息化建设中落实组织划分与职责界定,并通过与“三标一体”的协同实施,反映出行业要求与未来发展的需要;

充分采用成熟的方法论与最佳实践分析。信息化规划的实施过程,根据公司发展要求与业务运作特色,结合制造业、快速消费品行业、国内外烟草行业的最佳业务实践分析,确保了项目质量与工作进度;

有效的项目计划管理与通畅的沟通渠道。信息中心充分理解信息化规划的IT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组织调研、会议研讨,引导、配合业务部门积极参与。基于业务需要,设计并体现出信息化建设的价值与使命。

项目难点及解决办法

首先,在信息化规划以开放性的调研、研讨为契入点,过程中需要把握重点、提炼出支撑业务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思路。这就需要深入领会公司领导发展思路、业务运作的特点与需求,并结合IT发展趋势,通过成熟的方法论,由点及面的推进;

对烟草行业发展的理解与把握。烟草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从工商分离、“两个十多个”战略、四个中心建设、联合重组等新的管理要求的提出,如何在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中体现并有力支撑。本次信息化规划过程以数字化烟草纲要为基本,深入分析、比较不同兄弟烟草工业、国内外烟草工业的运作特点,勾勒出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蓝

图框架;

项目进度的控制与公司部门日常工作的平衡。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允分的会前资料准备,确保沟通的高效与素材积累的充分。

项目回报

通过面向公司整体、支撑公司发展与业务运作的信息化规划工作,引起了公司领导的充分重视,并与三标一体、四个中心建设紧密结合,就预算管理、供应链计划等深入探讨,为下一步信息化部署、落实业务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流程梳理,针对部门间的、端到端的流程运作,推进了部门的整体协同,强化了公司一体化运作要求。为后期部署支撑供应链运作的核心ERP平台的运行基础:

通过现状分析与评估,清晰了公司联合重组后的信息化水平与信息化对业务运作的支撑状况。并通过业务需求的探讨与流程梳理,使业务需求更加具体化,明确了信息化改进方向与推进重点,有利于信息化蓝图的设计与落实:

信息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本身不是信息化的目的,未来的信息化实施与管理提升所达到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通过信化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落实科学发展观才是信息化目标所在。

专家点评

战略引领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国有烟草工业企业,于2006年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与下属杭州卷烟厂和宁波卷烟厂进行联合重组,成为一个直接面向市场的生产经营实体,步入了公司发展的新阶段。新的格局下,要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总部与工厂之间的业务与管理活动更加紧密结合:要求企业各项业务操作过程更加规范、透明;要求企业能够更快的响应市场、加强与合作伙伴的联系。因此,浙烟的信息化规划并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行业发展总体要求,在企业战略需求引领下,为支撑浙江中烟实现整体核心竞争能力提升,实现“一个优秀企业”的目标而开

展的信息化建设规划项目。

管理创新

浙烟开展信息化规划项目,遵循烟草工业在专卖体制下适度竞争的要求,针对如何面向市场、如何提高供应链的市场反应、如何提高精益生产能力、如何通过研发保证品牌价值、如何协同保证物资供应与计划水平、如何精细化企业经营运作等课题,在管理上和业务上做了大胆创新,构造设计了批次管理以推动精细化管理与质量追溯能力;清晰化原烟采购与核算一体化运作,促进进战略物资价值管理;梳理在制品存货库存等业务,完善提升财务业务一体化进程,明确了了浙江中烟的管理特点与业务对信息化的需求,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与思路。

三项推动

(1)通过面向公司整体、支撑公司发展与业务运作的信息化规划工作,信息化工作引起了公司领导的进一步重视,并与三标一体、四个中心建设紧密结合,从企业战略层面,为下一步落实业务需求和信息化部署奠定坚实基础;

(2)通过流程梳理,针对部门间的、端到端的流程运作,推进了部门的整体协同,强化了公司一体化运作要求。从企业管理和业务层面,为后期部署支撑供应链运作的核心ERP平台积奠的运行基础;

(3)浙江中烟信息化规划项目回答了浙江中烟如何应对上述挑战在信息化建设未来方向和步骤,清晰地构建了烟草工业企业信息化蓝图和建设的方向和步骤步骤。规划主要涉及四个层面系统:第—层为数据控制和采集系统,直接面向机台;第二层为生产执行系统(MES),部署在每个卷烟厂,是核心系统(第三层)和数控系统(第一层)之间的系统;第三层为核心系统,部署在总部,负责整个企业资源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系统;第四层为企业战略和辅助决策系统,为企业提供综合的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从信息化建设层面,推动和指明了后续具体工作和步骤。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公司的信息化总体规划,对于浙江中烟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得到了从企业各层级领导和基层员工的大力支持,整个过程各级人员都积极的参与进来,为项目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目前浙江中烟坚持“规划引路”方针正在利用信息化总体规划成果指导核心统的部署实施工作,即ERP系统实施项目。

专家点评

“一把手工程”

基于IT的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公司运作的基础和保证,但其建设牵动整个组织,如公司使命、战略、组织结构、流程、行为和文化。只靠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很难实现一个好的信息系统的。

浙江中烟在国家局“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基本方针指导下,围绕“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竞争实力,全面提升水平”的主要任务,搭建相关业务平台,优化内部三大机制,构建十大体系,建立了较为扎实的工作基础,为信息化建设形成了基础保障。而且公司领导从公司组建起,就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并把这项工作提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作为“一把手工程”重点推进。在公司的每一次改革深化历程中,都赋予信息化于新的任务和使命。

“组织、制度、流程保证”

高质量的信息系统绝不是现有管理体系的自动化,它的实施不仅要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而它的建设更需要组织、制度、流程的升级和再造。浙江中烟在公司发展战略、体制机制、职能配置、业务流程等四方面基本确立的情况下,信息化在保障提升现有业务的同时,对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经过了现状分析、流程梳理、蓝图设计三个阶段,在短短半年时间,共访谈150多人次,进行了17次专题研讨,完成了160个四级子流程。按照“市场-计划-生产-销售-市场”的整体核心业务闭环原则,对纵向各业务领域关键问题进行总结,横向集成供应链、财务业务一体化、集成研发及精益生产等综合管理领域要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流程细化。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浙江中烟实际相结合,全面审视内部管理的合理性,优化业务管理流程,提出了许多具体业务解决方案及管理改进、提升的建议和意见。为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技术架构、实施路线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始终坚持“规划引路”,公司颁布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和规范,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指导委员会和以业务部门为核心的项目建设团队,同时确定了项目建设要求、管理机制和考核办法等。

“策略正确,寻求可持续发展”

工业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是对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统计。中心任务是改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竟争力.

【关键词】成本核算 成本预测 成本决策 成本计划 成本控制

1.成本核算概述

工业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是生产和销售产品。首先工业企业生产产品,就要发生耗费。而生产耗费包括原材料耗费、人工费用耗费。工业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就是这些产品的成本。

2.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任务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是受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所决定的。首先要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促使工业企业降低成本,改进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体通过以下步骤;(1)通过成本预测和决策争取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最优化,(2)通过成本决策,制定工业企业的目标成本,编制工业企业成本计划,作为工业企业降低成本的努力方向,作为工业企业成本的控制、分析和考核的依据。(3)通过成本计划,制定工业企业生产材料及人工费等相应的消耗定额和有关的法规、制度,控制工业企业各项成本,防止浪费和损失,促使工业企业执行成本计划,节约、降低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4)正确、及时进行企业成本核算,反映成本计划执行情况,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成本信息,以达到工业企业效益最优化。(5)分析和考核各项消耗定额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结果,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使工业企业改进生产经营管理,挖掘降低成本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3.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职能

为了圆满完成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要确认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任务,以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1)首先对工业企业生产做成本预测,对与成本相关的各种数据、可能发生的发展变化和将要采取的各种措施,采用专门的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测算。通过成本预测可以减少生产经营管理的盲目性,提高降低成本自觉性,充分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生产经营过程应经常性进行成本预测。这样可以保证企业在成本决策过程中有系统的数据可以参考,有助于企业正确确定目标成本。正确编制成本计划。可以随时掌握企业成本变化趋势,有效的控制企业成本。(2)根据成本预测的有关资料,拟订各种提高生产,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和降低成本的方案。并且采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各种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分析,在若干个与生产经营和成本有关的方案中,据以作出最优化的成本决策,确定工业企业目标成本。从而对企业成本实现事前控制。(3)依据企业的目标成本,提出为达到规定的成本水平应采取若干措施,进行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的依据。成本计划的编制也是降低成本的过程。(4)依据成本计划,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计划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成本进行审核,控制,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计划的执行。要制定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工时等消耗定额。以起到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应在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进行,这样可以保证企业实际成本与消耗定额和计划等差异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事前成本控制,可以最大限度挖掘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5)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成本事中控制可以提示企业产品真实的成本,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成本,实际控制成本的办法为;工业企业成本发生的同时,应该计算实际成本,从而发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为成本事中控制和事中分析提供数据。(6)成本核算给成本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可以与本企业的计划成本比较,也可以与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比较,也可以与国内或同际先进企业的成本等进行比较,确定成本差异,并且分析差异的原因,查明成本超支的责任,以便改进生产经营管理,降低实际成本,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成本分析在每月未、季未、年未,既事后定期进行。同时在实际发生成本时,也可以计算成本差异,既事中进行成本分析,以便确定工业企业成本超支是否有正当的理由,应否发生,从而及时,有效的控制成本。(7)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定期进行工业企业的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和考核。以便于分清企业经营的责任,使成本更加合理,在对企业成本计划和企业内部各责任成本指标的执行结果进行考核时,都应剔除客观因素(既不可控因素)对成本变动的影响。成本考核与奖惩制度相结合,根据企业成本考核的结果进行奖惩,以便充分调动企业职工执行成本计划,提高经济效益的积级性。

4.现行成本核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生产成本的间接材料分配方法不尽合理,方法过于简单,成本核算分配不够详细,辅助生产成本等水电等共用生产材料,企业常将这部分生产成本挂账,既使摊销也往往是完工产品中简单的平均分配,使得工业企业成本未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成本。

5.成本核算存在問题的解决对策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要做到算管结合,算为管用。正确划分生产经营性成本与非生产经营性成本,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生产成本界限,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界限,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未完工产品成本界限。正确确定财产物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完善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原始记录的统计工作,工业企业内部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适应工业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建立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计提的福利费、折旧费明细统计核算,以保证成本核算的要求。建立成本核算项目,明确成本核算程序,编制产品成本报表和分析报告。以上核算方法;应贯彻谁受益,谁承担原则。何时受益,何时承担原则。承担生产成本与受益程度大小成正比的原则。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的总和,构成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成本涉及的内容较广,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是制订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还是进行决策的重依据,所以加强成本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增强为企业快捷、准确提供经营决策,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

上一篇:数据库设计毕业论文下一篇:建筑节能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