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论文范文

2023-05-20

传承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高职校园;“礼”文化;职业教育与传承

前言

中國作为礼仪文化之邦,向来推崇仁、义、礼、智、信,其中“礼”作为传统五常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与育人、塑人之道,也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1]。立足于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越来越强,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基层,都在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承、培育和践行优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习主席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屋建瓴指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习总书记也多次在大型场合倡导文化自信,其更是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高职院校作为育人塑人之场所,在传授现代技术工艺理念基础上,理应承担起传统礼文化传承与教育之重任,以《关于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指南,将礼文化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推陈出新,寻求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一、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礼”文化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需求

(一)在对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回望中认知“礼”

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有着深刻与渊源流长的哲学、文化内涵。早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中国著名教育家胡适先生就指出,“礼”是一种教化手段,也是一种道德评判标准,更是一种衡量是非曲直的基本准则。中国素来推崇“礼”文化,无论是早期的人伦关系,还是现代国际政治关系,“礼”一直被视为一种“法规”[2]。

立足于现代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需求视角,回望中国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礼”在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从最初的宗教仪节、社会风俗习惯,到人们公认的社会规矩,“礼”越来越接近于“法”,并成为社会普遍推崇和认可的一种行为模范规矩和准则。

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荀子认为“礼”与“孝”并重,其在《礼记》中秉持“性恶在于礼缺”的观点,并将“礼”作为安邦治民之法;荀子认为,“礼者不出于天性而出于人为”,积“伪”在于知礼,而知礼重在于学,由此为儒家倡导的“立于礼,成于乐”学说奠定了思想基础。发展到近现代,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伦理学史》中指出,“乐之德圆而神,礼之德方而智”……,从五四运动之后,有不少学者重新开始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其中贺麟先生强调,“礼可以格物穷理,规范行为,陶养性灵”;冯友兰先生则认为,“礼教功能可使人内存和悦,外有品节”……

从现代职业教育担负的使命功能来看,面对当今社会中种种的“人心不古”乱象,卸去传统礼之重负,只有在重新回溯历史文化中才能更为客观看待与认知礼,从儒家思想来讲,礼之本在于仁,因此礼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之重点和内核,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精神需求[3]。

(二) 在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反思中审视“礼”

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不断发展,虽然取得较大进步,但在人才培养中,“重技能而轻文化素质”的后天缺陷越来越凸显。文化的缺失是职业教育也是现阶段我国整个教育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弘扬“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表现,也是文化传承的反映,但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衡量,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对于当代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文化浸润不彻底,导致有些高素质人才“先天畸形”,对于传统文化认识不深刻,不具备健全的人格和优良高尚的品质[4]。

从文化素质培养层面而言,当代青年普遍缺乏一种“文化自信”的底气与信仰,这其中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生个人之因。长久以来,职业院校以专业技能的高低来评判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忽视了文化引导与熏陶。当学生在为《王牌特工》绅士之礼所感叹时,当学生在为温彻斯特大学“不知礼,无以立也”的校训津津乐道时,当青少年在为《琅琊榜》中暌违已久的礼仪“圈粉”时……,殊不知,泱泱文明古国的气度与风骨早已淡然无存。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者,应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体系衔接缺失问题进行深刻反思,重新审视高职学生谋生立足的“软实力”与硬技能,為了防止学生先天缺陷,后天文化熏陶不足,应将传统文化中“礼”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一种“营养教育”,除了“有业”,还应教会学生“乐业”,在礼仪之邦体现“内德外修”的风范,展示中国人“仁慈忠义”的聪明睿智,成为有追求,有文化及有思想的彬彬有礼之人。“腹有诗书气自华”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追求,更应在职业教育中传承礼,让学生从内心层面认同礼,知礼学礼[5]。

(三) 在对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塑造中凝聚“礼”

“礼”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融入社会,赢得尊重,获得出彩机会的法宝。高职学生在具备核心技能、素养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塑造自身品格,凝聚礼文化。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发展方向以及人才培养重点在于传授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水平,但忽视了礼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实用的一面,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6]。所以,高职院校非常适合通过构建礼文化,开启学生重新了解与学习、主动传承礼文化的新局面。

从实用性需求这一层面而言,礼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之间并行不悖,二者有许多契合点,让青年学生接受礼,知礼,懂礼,明礼,并非要机械地让其学习传统礼仪,而是要推陈出新,以现代化视角引导学生重新审视礼文化,用现代教育学理论,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视角和需求,系统梳理与提炼职业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契合之处,使传统文化熠熠生辉,推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7]。

二、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高职校园“礼”文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契合点

(一) 礼文化是高职校园“秩序”为首的文化模式

礼是一种文化秩序,也是一种文化发展模式,追求礼、学习礼,让学生懂礼,明礼,知礼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重建一种非法律维持的高职校园文明秩序。《论语》有言,“道之以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明礼格物”的本义和功能不在于拘泥和禁锢于传统,而在于博古而厚今,通过礼文化模式以及礼秩序在高职校园中的营造和传播、传承,给予崇尚和追求自由的学生一种随之放任的约束规则,使学生在无上下等级以及伦理规范约束的校园中养成一种彬彬有礼的行为习惯[8]。

其实,当今不只是在校园,我国社会层面以及职业层面,普遍缺乏一种以礼来维持的良好秩序。在法治社会,构建与维持礼仪文明,亟需礼文化的浸润和洗礼,当代青年学生思想开放,“任性”,个性张扬,追求独立与自由,无视秩序,对学生教育管理者造成了巨大挑战。殊不知,良好秩序的构建和维持在于礼不在于法,只有重新弘扬与传承传统礼文化,让学生发自内心尚礼,才能形成一种自由而不放任,放任而不堕落的良好文明校园风气,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培养担当与社会使命,维护高职校园良好的社会秩序。

(二)礼文化是高职校园秩序与和谐的统一

中国传统礼文化除了重秩序,还推崇和谐,在尊重自由与弘扬独立个性的时代中,高职院校应追求和而不同,鼓励学生大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丰富多样的人生。时代在变化,由内而外都在告诉我们一条为人处世的标准,即“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从杭州“G20”峰会,到中外合作,再到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中,合作处处可见,“中国智慧”既是礼文化中人际关系、和谐统一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场景中处处需要学习的哲学学问。尤其在高职校园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尊重时代潮流个性,包容多元性和开放性,让学生与时代同行,而这一和谐秩序的构建需要以礼文化来维持,礼除了重秩序,亦重和谐,其更符合高职院校当今教育发展大局和趋势。

(三)礼文化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要求

职业院校学生最终的归宿是社会,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学生会遇到诸多艰难险阻,因此学生必须发扬“就业-敬业-乐业”的现代职业精神,而前提是需要夯实自己的专业基本功,既要提升个人素养,又要加强道德思想建设,礼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它是一个人的自立之本,也是职业发展道路中为人处世之道,一个受社会认可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是懂得自尊,懂得尊重他人,且能够维护自己尊严,唯有在人际合作交往中投桃报李以礼相待,才能在职业生涯中取得长足进步,获得成长,实现自我价值[9]。

三、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高职校园“礼”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开展对策

基于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礼”文化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需求,立足于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高职校园“礼”文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契合点,本文认为高职校园“礼”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互相融合促进,通过建构尊重平等敬让的高职校园“礼”文化秩序,传播营造和谐仁爱的高职校园“礼”文化教育风气以及弘扬内修向上的高职校园“礼”文化传承精神,重塑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弘扬时代主旋律,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汲取优秀传统礼文化营养的过程中,不断促进我国高职职业教育发展[10]。

(一)建构尊重平等敬让的高职校园“礼”文化秩序

现代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就是要塑造人,锻炼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有用人才。“礼尚往来”的哲学命题能够促进学生治人情、修人义,礼文化注重敬让和信,所以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文明之态,提倡青年一代不拘礼而“礼贤下士”[11]。具体而言,在校园中应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在校园中鼓励学生尊重与平等交往,既要体现在师生之间,又要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只有取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收获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信任以及让学生以礼相待。现代教育体系下,仅仅靠身份的权威显然已不符合职业教育时势,教育者应不断加强自身双重修炼,学生要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只有形成尊重平等敬让的校园秩序,才能让学生在发自内心行使礼仪中,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准则,也可在西方宣扬的自由民主博爱口号中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

(二)营造和谐仁爱的高职校园“礼”文化教育风气

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有很多共通之处,所以在职业教育中,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传统礼文化之美。比如,在《左传》中提出了礼乐文化是提升一个人基本道德修养的观点,因此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首要任務是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谐仁爱是一种礼文化风气,更是当今职业教育中缺乏的一种向上积极的教育风貌,在高职校园中,仁和礼体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仁慈,也体现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实践中,师生能够平等对待教育问题,秉持着爱心与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培养学生的理性与探求知识智慧的独立精神,使学生在是非面前从容镇定,不被外来文化所影响和迷惑,更能在时代大局中冷静从容处理复杂问题,持久地践行教育的仁慈。

若没有道德修养,没有彬彬有礼的风范,即使有更高的才识和技能,终将会被社会淘汰。当今社会只有不计较得失,不为利益所蛊惑,为人心平气和,懂得相处之道,才能长久立足,而这些恰恰都是当今职业教育的短板以及不足之处,子曰:“礼云礼云,人而不仁,如礼何?”,又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恰如其分得体行礼,才能让学生在接收专业职业教育中获得礼的践行智慧,这既是一门艺术,也是通过职业教育让学生知礼明礼的初衷[12]。

(三)弘扬内修向上的高职校园“礼”文化传承精神

高职院校现代职业教育究其根本,乃内化学生道德思想,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技术理论的同时,弘扬礼文化。而达礼的前提和核心必须是要知礼和行礼,学生知礼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的过程,职业教育必须明确方向,将专业技能的培训锻炼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传承作为职业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必要步骤和环节,不只是要简单地让学生积累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技能并重,端正仪表和态度,以谦恭不卑亢的态度和思想行为将道德礼仪内化为高尚人格,使学生实现专业技能、知识态度与思想行为之间的平衡协调。

当今时代,礼之教化,弘扬国学绝不可以类似于机械地让学生诵读《弟子规》或者简单穿上汉服学习汉语,而应引导学生弘扬内修向上的高职校园“礼”文化传承精神,在校园文化氛围中,让年轻人主动发现礼的优雅,体验礼仪的美感,更重要的是教师知书达礼风范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夫师以身为正仪”,职业教育的使命和功能是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传承文化的结合,让学生形成自由之态度,树立文明之精神,真正通过自己的人格显示内在的知识学问和道德修养[13]。

四、结束语

“礼”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精髓和文化传承“基因”,站在新时代的前沿,立足于中国上下五千年肥沃的精神文化土壤之中,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使命和重托是要培养和打造富有礼文化气质以及具备与时俱进专业实践理论、技能的多元化优秀人才。而在全民都在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礼”文化正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内在需求,由此为传统“礼”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了良好契机与契合点。作为高职校园“秩序”为首的文化传播模式,秩序与和谐的内在统一体,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要求就是要崇尚礼文化。对此,应在对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回望、发展反思以及专业技能塑造中认知“礼”、审视“礼”和凝聚“礼”,营造“礼”文化秩序,形成“礼”文化教育风气,培育“礼”文化传承精神,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威韵.高职院校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现代教育,2018(02):46-48.

[2]祁峥.高职院校深入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2):152+154.

[3]任清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思考[J].人文天下,2018(15):44-48.

[4]于瑜.论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评《中华传统文化》[J].新闻爱好者,2018(08):97-98.

[5]李娟.民族文化传承背景下的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J].教育观察,2018,7(16):141-142.

[6]陈航平.“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为例[J].绿色科技,2018(17):292-293.

[7]李曾辉.高职艺术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探析[J].知识经济,2017(01):153+155.

[8]张伟.职业教育视角下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4):74-78.

[9]范果.对接文化产业发展与提升 构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J].艺术教育,2016(05):279-280.

[10]张运萍.传统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创新研究[J].传承,2014(10):66-67.

[11]曹荣军,孙继红.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区域文化传承创新的研究[J].教育评论,2015(03):134-136.

[12]郑军.高职德育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2):98-101.

[13]章永刚.浅议文化育人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3(35):26-28.

传承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儒学文化;传承;创新

中国传统儒学主要形成于和服务于封建社会,与封建制度紧密结合,既造就了辉煌的中华古代文明,也导致了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学饱受诟病,屡遭摒弃,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儒学几乎成了历史文化遗产,没有很好地完成现代化进程。由于儒学文化核心价值观和民族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隔而不断,儒学思想和儒学文化在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潮流中不断闪耀光辉,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睦邻友好的政治策略,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以及先后涌现的晋商、徽商、浙商等等,无不体现儒家真精神。

大中华文明经济圈的形成和中国国力大幅提高,人们思想不断解放,民族自信和文化显著增强,于是近几年催生了国学热,儒学文化在全世界迅速传播,一些国际性的儒学研究团体相继成立,为儒学现代化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然而,很遗憾的是,一些所谓的现代新儒家存在严重的复古倾向,甚至有儒化中国、儒化共产党之嫌;还有一些人倡导儒教,企图恢复“王官学”地位。所有这些都是与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格格不入的,对实现儒学现代化和创新发展是有害的,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要求。为此,本文从儒学发展历程、核心价值观、现代诠释、创新发展以及与先进文化建设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儒学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

一、儒学发展历程与基本认知

尽管儒学被公认为具有浓厚的“法先王之法”的保守倾向,抵御变革,然而我们今天所看到和所讲解的儒学并不完全是儒学宗师孔子本人的思想学说,更多的是孔子以后历代儒学大师依托于孔子的说法通过注疏、讲解等形式加以发挥而形成的新思想,这些新思想虽说是一种伪托之作,但在本质上却是一种创新和发展,更好地适应了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需要,更为有效地应对了来自其他文化的挑战,更为紧密地与封建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推动儒学取得了“王官学”地位,使之广泛传播,逐步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

历史学界将中国儒学划分为先秦原始儒学、两汉政治制度化宗教化儒学、宋明清时期性理之学的儒学和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通的近现代新儒学4个比较明显的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对孔子思想及其后世儒学的区别进行探讨。面对西周后期诸侯雄起、武力争霸所造成的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深感尧舜之德风,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发展线路图,倡导仁爱亲民、礼化民众、以德治国的王道主张,摒弃武力和战争,以家庭伦理和社会礼法为核心,规范行为方式,重构社会秩序,追求社会和谐稳定,促使民众安居乐业,最终实现乐平天下的抱负理想。

孔子虽然没有得到实际施政的机会,但是通过游历和教学传播了思想,从而塑造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对孔子的有关言论,我们有以下几点认知:

一是孔子对当时的封建制度是认可的,并没有主张回到尧舜、三王时代的社会制度,表明他既是务实的,又是与时俱进的,也说明感怀先德并不等同于食古不化、拘泥古制。他的思想与政治主张是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一种改良和创新,因而后世儒学大师的法先王之法的立论显然是一种伪托和形而上学,是为了迎合统治阶层和维护既得利益的需要,并不是儒学真意。

二是儒学并非宗教,而是经世致用的社会治理学说,是孔子站在社会管理阶层角度而提出的一系列主张。“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93孔子把“足食”放在了为政的第一位,明确肯定了人们的实际需要,并把人们的安居乐业作为乐平天下的社会基础,因而他的民本思想是唯物的;既没有如孟子、荀子一样从性善性恶立论,也没有像宋明理学那样对人性加以种种限制;既没有为人们创造出一个上帝来,也没有为人们死后安排天堂和地狱。后世者如此论之,有违于孔子建立在民众安居乐业基础上的和谐社会理想。

三是伦理关系是礼法核心,君子品德是理想人格。伦理关系是任何社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因而孔子提倡“齐之以礼”[1]11、“有耻且格”[1]11,礼化民众。但是孔子所倡导的“礼”,是比较宽泛、宽容的,决非是如“三纲五常”一般的森严的等级关系,而是处理社会人际关系所必需的行为方法和道德规范,反映的是对他人的权利和人格的尊重与友善,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关系。达到礼治的过程方法就是制定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和遵循的礼节、礼仪,依靠每日“三省吾身”[1]7、“过勿惮改”[1]8的儒家修身真功夫,慎独慎微,内圣外王,追求成仁成圣成德的君子至高境界。后世者曲意篡改,“过犹不及”,使得儒学变成了吃人的礼教,杀人的工具,扭曲人格,歪曲人性,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

二、儒学核心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

封建社会是中国儒学产生和发展的时代,但是,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制度性特征并不是中国儒学文化的本质特征。因此,理性认识儒学核心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摒弃其封建糟粕是对儒学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工作进行正确定位的前提,是实现儒学现代化的强烈需要,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

儒学的核心价值观是“仁”,因此也被称为“仁学”。儒学崇尚“仁义礼智信”,以仁致和,社会大同。对于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当今社会来讲,儒学的“仁政”思想对于推动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政治社会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政治革新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仁政”,是大仁大义,是民族复兴的脊梁。基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完全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比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更能实现“仁政”思想的理想社会制度,中国儒学与社会主义理想之间具有内在的高度一致性,都以大仁大爱之心致力于民族兴盛、社会和谐、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宏图伟业之中。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礼仪之邦,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尊老爱幼、吃苦耐劳等优秀文化传统美德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称赞。但是,在中国实现改革开放以后迈向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旧的社会秩序已被打破,而新的秩序又尚未产生出来,导致了一场波及全社会的“诚信危机”,欠款拖成了三角债。20世纪90年代几乎使国有大中型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陷入了危局,非要由中央政府出面整治,花费巨大力气才能解开这个结。假冒伪劣更是司空见惯,社会道德几乎丧失殆尽,邪恶势力开始滋生,家庭和社会矛盾日益加重。在现代商业社会里,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和实践社会法律法治精神,在重点治乱的基础上,还需要大力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加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构建和倡导符合平等、自由等现代精神的社会道德观念,确立家庭和社会关系新典范,积极创建和谐社会。毫无疑问,儒学思想在去芜存菁之后,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将会发挥巨大作用,并将产生一大批锐意进取的现代新儒商,成为现代社会的精英群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2]的儒家修身养性功夫使得中国儒学尤具魅力。中国儒学虽然在其后期发展中被渗入“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等神化的内容,但是其大体上还是关于个人和人生的今世之说,对于人生如何发展,如何得乐有着一套完整的学说。每个人的有意义的一生都是从自我意识开始的,是从自我反省开始生发的,通过明心见性,了解需要,从而激发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亲朋好友、对邻里、对民族、对社会乃至于对国家的责任感,进而确定人生目标:其一是和睦持家,安居乐业;其二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7,走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子;其三是立德立言,这被视为人生的两大成就。从当今心理科学的发展可以证明,一个人如果具有了社会责任感和明确目标,那么他的人生就不会是虚无的,他的人生就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中国儒学对于解决现代人群的都市病,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三、儒学思想的现代诠释与当代传承

由于儒学发展历史有2 500多年,其经典文献都是文言文,还有大量的注疏需要整理,在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中,能够花费大量时间阅读经典和注疏的人士毕竟不多,因而,积极做好儒学文化经典及其思想的现代诠释与传播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传承意义。

我们应当认识到,儒学思想的现代诠释是为实现儒学现代化服务的,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的,是为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服务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因而需要我们历史地、客观地去深入研究儒学的经典文献,将儒学基本思想与封建专制制度、具体的社会管理形式区分开来,深入发掘儒学思想的现代价值,并以现代人群容易接受的方式广泛传播,帮助其学习、借鉴和躬身实践。只有当儒学基本思想和儒学真精神能够为当今社会大多数民众所掌握,自觉接受其理念,自觉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时,儒学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发展才能生生不息。本文使用“儒学的当代传承与创新”一词是为了与所谓的“现代新儒家”区别开来,明确儒学现代化应当承担的使命及其任务。在儒学文化的当代传承过程中,我们需要自觉抵制文化复古主义倾向,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建设性及其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是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从社会文化发展角度看,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儒学文化长期处于“王官学”地位,虽然具有施行“仁政”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但在本质上是封建社会文化,是封建专制主义的御用文化,神化皇权,禁锢人性,顽固保守,抵御变革,扼杀社会新生力量,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中华民族遭遇外辱的近代历史中,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传统儒学并没有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而是委曲求全、屈辱求存、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儒者的社会形象在儒学初兴时期是“仁者”、“智者”、“士人”,是社会改良派和拥有广博知识的社会精英人士的正面形象,“入朝美政,出则美俗”[3],具有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发展的超人力量和智慧。而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中国儒者的形象逐渐演变成酸儒、迂腐、不知人情世故不懂权变智谋却又自命清高、死读书读死书、完全丧失行动能力、变成了社会寄生虫的失意知识分子的落后的社会形象。

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反对和肃清封建专制主义残余影响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性任务。我们在儒学文化的当代传承中就要分清大是大非,自觉站在反对封建主义的第一线,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摒弃封建糟粕,而不是照单全收,成为被全社会批评和抛弃的对象。一些所谓的现代新儒家提倡儒学的政统、道统、学统“三统并建”[4],完全忽视了传统儒学的历史局限性,看不见儒学价值义理学说所蕴含的倡导社会改良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儒家真精神,纯粹是逆着历史潮流而动,危害儒学现代化发展大局。

儒学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体,其价值观体系是独特的,是儒学宗师对中国政治、社会、家庭以及人生发展的理想性学说,具有穿越历史时空隧道的无穷魅力,是社会正义和社会秩序的建设性力量。显然,中国儒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能够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与文化环境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当代儒学应当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再是封建专制文化思想的载体。当代儒家也应当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推动者,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拥护者,而不再是封建专制主义和保守势力的代表。保持儒学文化传统的当代民众则理所应当地应成为和谐社会、诚信社会的创造者,积极参与社会公共道德建设,发展社会先进生产力。

四、儒学文化的创新发展

儒学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起到推动或延缓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巨大作用。但是,儒学文化的创新发展时至今日仍然会触动一些人的敏感神经。

其一,儒学文化有着完整的思想学说体系,是否需要实现现代化,又能否实现现代化。认真回答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而且被社会广大民众接受,才不至于湮没在浩瀚的历史文献之中。任何民族文化的生命力都在于保持开放的态度,与时俱进,不论我们愿意与否,自觉与否,中国儒学的现代化进程其实早在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之后就开始了,而且至今仍在进行之中。

其二,中国传统儒学在本质上是封建社会文化,是否还有必要实现现代化,又能否实现现代化。我们认为应当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儒学文化,将中国儒学所承载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封建统治者的御用文化区分开来,有扬有弃,合理继承。儒学文化至今仍为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儒学现代化实在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时代课题,而且也正是因为其浓厚的封建思想和保守倾向,才使得儒学现代化乃至中国社会现代化具有相当的艰巨性。

其三,儒学文化具有价值理性,但没有西方科学所具有的工具理性,也不具备现代社会的平等自由科学民主精神。儒学文化是否能够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又能否实现现代化,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儒学是社会正义和社会秩序的建设性力量,社会改良和创新才是儒学真精神。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儒学能够认清时代发展的大局,接纳现代精神,实现创新发展。实现创新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新儒学仍是中国儒学,不会令其核心价值观和基本思想消亡,但却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在儒学文化的当代传承过程中,实现儒学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可以但不限于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创新:

第一,融合平等自由、科学民主、开放合作等现代精神,接纳现代文明形式,实现儒学文化的创新发展。

现代精神与现代文明形式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成果,当代儒学发展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使中国当代儒学在本质上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完成儒学现代化这一历史使命。为此,深入研究中国儒学的价值意义和概念范畴,从中引伸、提炼或者创造发展出与现代精神相符合的新意来,将现代精神和现代文明成果纳入其中并接纳现代文明形式,实现儒学基本思想的现代化。譬如“仁”,能够包含“平等”、“自由”等新意,与现代精神相对接;“义”,能够接纳民族国家统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新范畴;“智”,也能够引伸出科学理性来,成为促进中国科技进步的思想动力;“礼”,能够接纳现代民主制度和人权思想、民族生存权和发展权等现代新概念;“信”,能够包含社会契约与法制等现代精神内容。由此,中国儒学核心价值观完全能够与现代精神和现代文明制度形式水乳交融,继往开来。

第二,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在实现儒学基本思想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确立当代儒家进行社会实践的新典范。

中国儒学文化在个人修养、家庭伦理关系、社会交往、国家政治发展等方面具有杰出的成就,并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推崇。在当今社会里,在实现儒学基本思想现代化的基础上,检讨中国传统儒学的行为规范准则,清除封建残余,逐步确立当代儒家进行社会实践的新典范,使其成为现代人群提高自我修养和处理各种事情时的一种参考标准,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发展社会先进生产力,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科学发展,并实现中国儒学现代化。当今社会矛盾重重,信仰危机,诚信危机,无一不在影响着中国改革开放大业,影响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为此,积极推动社会公共道德建设,确立当代儒家精神社会实践的新典范,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儒学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推陈出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科技进步和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系列新思想,积极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

重农轻商是中国传统儒学的重要特征,反映了封建社会以农为本的社会经济结构,是中国传统儒学追求和实现民众安居乐业的重要政策基础。当代新儒商群体的出现,表明中国儒学文化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同样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为此,在儒学文化的当代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在广泛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经验基础上,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科技进步和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系列新思想,加快形成符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点的现代商业理念、科技进步理念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卓有成效地构建中国现代商业文化,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素养,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打造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竞争力。

第四,创造性地运用中国儒学的核心价值观,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积极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儒学是经世致用之学,秉承儒学宗师的社会抱负和政治理想,儒学文化的当代发展,应当时刻关注中国经济社会乃至全世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现象和问题,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和世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国家新近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创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社会发展新对策都是儒学现代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当代儒学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可见,儒学文化的当代传承,并不是儒学传统文化思想的机械式的简单化的继承与传播,也不是与儒学现代化背道而驰的文化复古,而是一个融入现代精神的过程,一个创新发展的过程,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意志。

[参考文献]

[1] 孔 丘.论语[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 万丽华.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291-292.

[3] 安继民.荀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99.

[4] 罗义俊.牟宗三先生第三期儒学之概念与三统并建论[EB/OL].(2007-07-29)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lzxd/200707/t20070729_2378064.htm.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OUYANG Xiang-e

(Section of Basic Courses, Three Gorges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ic Power, Yichang 443000, China)

Key words: Confucian culture; heritage; innovation

传承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是我国文化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文章从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资源要素、传承要点、保护要务三大理论层面,对这一重要课题进行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研究与论述。对于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作用。

【关键词】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民族音乐;传承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的瑰宝。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是我国文化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然而,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保护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為此,本文将其分解为以下三个理论层面,进行分层次的系统化研究与论述,以便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理性思辨与具体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一.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资源要素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保护的第一个层面,是它的资源要素。

这一问题,实质上是摸清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家底”。只有摸清这一“家底”,才知道为什么要传承保护?传承保护什么?怎样传承保护?所以这是一个十分具体、十分精准、十分细致的工作。

具体而言,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资源要素,有以下几种:

(一)鄂伦春族音乐

鄂伦春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史称“俄罗春”、“俄乐春”、“俄伦春”、“使鹿部”、“栖林”等。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和内蒙。民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无文字,使用汉字。建国前主要从事游猎,部分从事农业。虽然私有制确立,但仍保留某些原始公社的成分。信奉萨满教。建国后实现定居,并建立了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族的音乐资源十分丰厚,其中主要是民间歌曲和说唱艺术。

1.赞达仁。是一种山歌,又分长调、短调两种。长调赞达仁曲调高亢刚健、节奏自由,旋律缓慢而悠扬,唱词即兴创作。短调赞达仁节奏较规整,曲调平和、字腔统一,常用“那衣斯耶”、“尼库呀洛”等衬词,多采用羽调式。

2.吕日格仁。一种歌舞曲,节奏欢快活泼,无歌词者较多,一领众和,即兴编词,全用宫调式。

3萨满调。说唱音乐,旋律简单,节奏鲜明,乐句不多,以鼓伴奏。

(二)赫哲族音乐

赫哲族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人口最少的民族,聚居于黑龙江省同江市的八岔、街津口两个乡和饶河县的西林子乡四排村等。族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用汉文。史称“使犬部”、“鱼皮部”、“黑斤”、“赫直”、“奇楞”等。建国前处于民族灭亡的边缘,建国后重建家园。主要从事渔猎,信奉萨满教。其音乐资源十分丰厚,主要是民间歌曲和说唱音乐。

1.嫁令阔。民歌,多用衬词“赫呢哪”等。

2.天鹅歌舞调。是歌舞音乐。

3.依玛堪。民间说唱音乐,无伴奏,干说干唱。

4.萨满调。说唱音乐,以鼓伴奏。

此外,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还有满族、达斡尔族、韩鲜族等音乐,限于篇幅,不一一赘述。

二.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保护的要点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保护的第二个层面,是它的要点。其主要要点有以下几点:

(一)以传承人为核心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以民间艺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其传承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也必须以传承人为核心。例如赫哲族音乐传承人葛玉霞、鄂伦春族音乐传承人莫宝凤等,都亟待保护。

(二)以资料为载体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大多数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口口相传,文献资料与艺术资料亟待收集、整理,包括曲谱、文本、录音资料、录像资料等等,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三)以活动为支撑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必须以活动为支撑和保证,例如举办传承人收徒活动、办班传授活动等,使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得以切实的传承与保护。

三.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保护的要务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思想为指导,真抓实十,务收实效。其具体要务是:

(一)组织落实

要建立专门的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保护的组织,设立专兼职人员,专门从事此项_T作。并实行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跟踪问效。

(二)资金落实

要建立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保护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为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保护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

(三)活动落实

要落实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保护的工作场所、办公设备,并确保传承保护工作各项活动的具体落实。

传承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形成的理性思维、积淀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卓然屹立的坚实根基。

在人类历史流变中,任何一个民族走过的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五行”相生、太虚即气的朴素唯物主义,阴阳相对、阳生阴长的朴素辩证法,苟日新日日新、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追求,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点等,已经深入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深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维系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维系着泱泱大国的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在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优良品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标注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为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肉”,极大激发了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崇尚仁爱、坚守正义的为人之道,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修齐治平、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观念,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厚重的中国色彩和中国气质。可以说,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这三个方面相互贯通、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今天,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在这些主要内容上下功夫,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智慧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增强中华儿女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梳理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源流、思想精华和鲜明特质,集中阐明了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回答了传统文化“从哪里来、向哪里去”和“传承什么、怎样传承”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文化观,充分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文化担当。党中央下发的《意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方针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是传承中华文脉、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宣言,必将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坚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什么样的立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首要问题。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热情很高,同时也存在一些理解偏差和错误认识。比如,有人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搞尊孔复古,有人借机提出“以儒代马”,认为应该把马克思主义请下指导地位,主张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治理社会。这些观点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如何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1.充分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文化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在近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人类社会全球大视野条件下产生的理论,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谨、最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为广大人民实现解放、谋求幸福、追求理想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确立指导地位,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检验,是各种主义和主张竞技中的优胜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深刻结合,包括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深刻结合,也包括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结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化道路,既在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创新发展,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科学元素,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孕育了光辉的革命文化、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朴素进步历史观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可以说,坚持以马克思主義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必然性,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文化的选择。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2.辩证看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优长和局限。儒家思想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和道德资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对形成和维护我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我们党十分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比如,“实事求是”就是毛泽东同志从历史典故中撷取出来,创造性地用以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思想的创新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儒家思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正是它不能从根本上挽救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历史危局的重要原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顺应时代、向前展望,在保持自身特质、优长的同时,突破自身局限、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以科学的理论校正发展方向,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鉴别、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开创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新生面。

3.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客观科学礼敬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中央下发的《意见》,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态度,概括起来就是“客观、科学、礼敬”。客观,就是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混杂、积极与消极并存,不照搬复制,不简单否定,坚持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科学,就是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要求进行正确取舍,推动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更好地融入当下、服务今人。礼敬,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敬重和珍视先人创造的优秀精神文化财富,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坚决维护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客观、科学、礼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只有坚持以这种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基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三、把握好“守”和“变”的关系,坚持在扬弃继承中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

这些年,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日益加深,追溯文化源流,瞩望文化振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守”“变”错位现象。比如复古泥古问题,重表象、轻实质问题,庸俗化功利化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把

握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和“变”的关系,拿出有力举措、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往前推进。

1.全面贯彻落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世代传承积淀,又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赓续绵延。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坚持这一基本方针。“两创”方针与我们党倡导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同时又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也是新形势下处理“守”和“变”关系的科学指南。“两创”方针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二为”方向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的目标方向问题,“双百”“两创”方针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的路径方法问题,三者都是管根本、管长远的,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党中央印发的《意见》,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写入指导思想,作为必须遵循的方针原则。要深刻领会“两创”方针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用以指导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全部工作。

2.坚持实践标准,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实到工作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怎样“守”的问题,一个是怎样“变”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扬弃继承,就是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不忘本根、辩证取舍,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守住中华文化本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只有扬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充分挖掘,价值才能充分显现,生命力才会充分激发。比如,“孝”在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许多封建统治者都强调“孝治天下”,今天“孝”仍然是我们倡导的传统美德,但类似“郭巨埋儿”式的愚孝,有悖人性、有违法律,就应该摒弃。转化创新,就是着眼服务当代、面向未来,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开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弘扬,为今人所取、为今人所用。比如,我们立足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实践,创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忠恕之道”等向上向善的思想价值,为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借鉴。需要强调的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只有适应深刻变化的时代和日新月异的中国,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因此,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突出实践标准,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和需求,能不能回應时代的课题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要通过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文化。

3.抓住重点环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只有从基础工作做起、从每件事情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具体来说,就是要形成以研究梳理为基础、以“四个融入”为支撑的工作布局。

做好研究梳理这项基础工作,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极大丰富,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地继承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自古就有研究、梳理和总结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汉代整理古籍、编撰形成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别录》,唐代组织整理经学经文形成儒学经典《五经正义》,明代编纂的《永乐大典》,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都是古代文献的集大成者。这些整理工作,虽然有其历史局限,但对文化传承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我们的物质资源比较充裕,技术手段更为先进,有更好的条件开展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梳理工作。首先要摸清我们的文化家底,深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撰等工程,尽快启动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国家古籍保护等工程,分门别类稳步实施。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组织更多力量、投入更多精力,做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工作,校正和深化我们对历史文化的认知。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今天的研究梳理,目的是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在浩瀚的文化遗产中把那些具有代表性、富有当代价值的文化内容挖掘出来,使其中的精华闪亮起来,而不是重复地搞规模浩大、大而全的古籍编纂工作。

抓好四个方面的结合融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一是融入国民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进入课堂教学和教材体系,提升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涵养。把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结合起来,推动戏曲、书法、武术等进校园,让青少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沐浴中成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普及,发挥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作用,推出更多“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栏目,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等实践活动,为人们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便利条件。二是融入道德建设。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资源,进行合乎时代精神的阐发运用,使之成为涵养主流价值、涵育美德善行的重要源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其纳入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化孝老爱亲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培养传承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新乡贤文化,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三是融入文化创造。珍视先人创造的宝贵遗产,加强对中华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传统文学艺术的扶持,着力振兴传统戏曲,积极发展民族民间文化,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题材、激发灵感、汲取养分,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使当代文艺创作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国风格。四是融入生产生活。强化实践养成,注重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与法律法规、节日庆典、礼仪规范、民风民俗相衔接,与文艺体育、旅游休闲、饮食医药、服装服饰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生活场景。弘扬中国传统建筑美学,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重现中国建筑之美,延续城市文脉、建设美丽乡村,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四、把握好“中”和“外”的关系,坚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在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不断交流互鉴中发展的。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都彰显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气度。近代以来,伴随民族兴衰和国运沉浮,传统文化遭遇空前危机,文化上“中”和“外”的关系变得复杂。当前主要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唯洋是举、唯洋是从,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时落后,不如西方文化;另一种是故步自封、盲目排外,以复兴传统文化之名贬抑外来优秀文化、抵制外来优秀文化。正确处理“中”和“外”的关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立足本土,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又面向世界,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

1.不忘本来,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以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色,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卓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綻放夺目的光彩。体现中国独特思想智慧的《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在海外有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只有一桌二椅,却能够“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种写意的美学品格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在与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中,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文化传承中生生不息。

2.吸收外来,广泛借鉴各国文化优秀成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逐步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深刻影响。近现代以来,中华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更加广泛。从文艺领域看,中国近现代的绘画、电影、话剧等,既借鉴了国外的有益元素,又进行了民族化的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比如,著名画家徐悲鸿,就是借鉴了西方油画的技法,讲求光线、造型和对人体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开辟了中国画新的艺术境界。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中国是开放的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展开。我们只有敞开胸襟、放眼世界,广泛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思想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其长处和精华为我所用,才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面向未来,努力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当今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治理中越来越体现大国责任和担当,我们的发展道路、价值理念、制度模式影响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对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华文化兴趣与日俱增。同时也要看到,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大国地位还不相称,文化走出去与经济走出去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匹配。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就应当不断提高文化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好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着力传播中国价值观念,打造中华文化品牌,让世界了解一个文化的中国、多彩的中国、博大的中国。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理应有高度的担当意识,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宽广胸襟,围绕破解人类社会共同难题和开创人类世界美好未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思想资源挖掘出来、传播出去,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提供更多中国方案,与其他文化一道携手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科技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升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在由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延续中华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并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选自2017年第8期《求是》)

传承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2、高校党建工作中传承红色基因的思考

3、新时代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4、探析延安红色文化传承的路径

5、论红色文化的意识形态价值

6、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的传承研究

7、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人文转型

8、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融入地方文化的研究与实践

9、中国文化与上海世博会

10、新时期山东红色基因传承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路径研究

11、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2、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

13、河南文化强省发展战略研究

14、中国共产党推动红色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启示

15、新时代中飞院传承红色基因路径探究

16、大学生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的路径探析

17、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多角度探析

18、厘清文化资本的内涵等

19、我国文旅融合相关政策研究

20、红色文化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21、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哲学对话

22、庆阳红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弘扬

23、传承桂北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思考 ?

24、价值理性的回归:民族社区旅游发展中文化传承功能的升级演进

25、桂西南边境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26、贵州岑巩傩的现代展演及相关思考

27、传统民间文化在乡村文化礼堂中的传承研究

28、新时代乡村文化资源传承的路径创新研究

29、设计是社会文化的创造硬核

30、湘西地区红色家风的整理与传承

31、文化生态学视野下中国红色文化的当代发展

32、博物馆的发展和产业活动刍议

33、红色基因传承与思政类社团建设相结合初探

34、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三位一体”新模式探索

35、广西革命文化艺术再现历史与策略初探

36、泰州长江文化资源挖掘与传承思考

37、高校红色基因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

38、浅议图书馆如何传承红色基因

39、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40、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公益讲堂建设研究

41、地域文化特色在展览设计中的表达——从展览实践谈起

4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

43、传唱红色歌曲与弘扬红色文化探索

44、试论高中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

45、以辩证思维推进文化建设

46、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研究

47、红色资源报道的激励效应

48、沂蒙地区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49、从建筑规划视域探讨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承

上一篇:中华文化论文下一篇:中西方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