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教学法论文范文

2024-01-07

词汇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词汇教学不仅是词语的识记,它包括词汇的语音、字形、语义及语用等多个方面。词汇教学贯穿于汉语教学过程的始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本文以中泰语言对比分析的视角,从字词、构词法、成语、语用文化、方言等五个方面比较了中泰语言的异同,提出了针对泰语母语学习者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从而提出了“教学并重”的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汉语教学;词汇教学;泰国;对比分析;教学并重

一、引言

词汇教学贯穿于汉语教学过程的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如何进行汉语词汇教学,始终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所选角度为中泰语言对比分析,纵观知网等网络资源从此角度对泰国汉语词汇教学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献很少。笔者利用在泰国教学多年的语言优势,独辟蹊径,试图从中泰语言对比分析角度,通过文献阅读法、对比分析法、观察实践法等方法,探索泰国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以期对广大泰国师生有所帮助。

二、从中泰语言对比视角分析汉语词汇教学

(一)从中泰字词对比来看汉语词汇教学

中文中有不少多音多义字词,泰语亦然。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广大汉语教师必须对一些多音多义字词保持足够注意,这是汉语教学不断深入的必然要求,也是学习者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

比如,中文“花”这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至少有19层意思,“一朵花儿”的“花”表示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花钱”“花时间”的“花”表示“用、耗费”的意思;“我姓花”的“花”表示“姓”;“花和尚”的“花”表示不守戒规;“革命之花”的“花”比喻事业的精华;“花招”的“花”的意思是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挂了两次花”的“花”的意思是受的外伤;“寻花问柳”的“花”的意思是妓女或者跟妓女有关的。“花”意思多,词性也多,“花”不单单指名词,还有动词和形容词之意。“深山中则四月花”句中“花”是动词,“开花”的意思;“花衫、花面、花瓷、花马”中的“花”则是形容词,表示杂色的,有花纹的意思。再比如,“打”一字,有“dǎ”“dá”两个读音,动词、介词、名词3个词性,至少20个字义。以下是字义举例:“打人”“打情骂俏”“打酱油”“打球”“打靶子”“打灯笼”“打灯谜”“打得火热”“打工”“打价”“打的”“打证明”“打字”“打炮”“打家具”“打算盘”“打腹稿”“打气”“打井”“打比喻”“打扫”“打岔”“打包”。

二、表示“乌鸦的嘴”。

綜上所述,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目标、分层次、按阶段来安排这些多音多义字词的出现,通过中泰对比分析,运用偏误分析,厘清这些词汇之间的异同,为学生们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中泰构词法角度看汉语词汇教学

在中泰语言中,词汇位置前后对调后,词义、词性等都有可能发生巨大的改变,这对词汇教学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这些词汇在汉语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要特别注意区分,以免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三)从中泰成语方面看汉语词汇教学

在词汇教学中,成语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历史文化典故,使学生整体把握成语,在交际活动中能较灵活地运用成语,掌握成语在句子话语中的作用。

泰语和中文一样,也有很多成语,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事先了解不同的成语在中泰双语的不同说法,对汉语教学将大有裨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如果在教学时,我们了解了这些情况,对中泰词汇进行对比分析,继而进行偏误分析,这无疑将对汉语词汇教学产生促进作用。

(四)从中泰语用文化来看汉语词汇教学

语用文化是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文化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语用文化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2]。

正是由于中泰语言之间存在大量语用文化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汉语教学之中,充分理解两种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通过语言对比使学员们明晰词汇之间的不同文化含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最终达到“学教并重”的最佳教学效果。

(五)泰语方言对汉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俗话说: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由于地域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各地都存着方言。汉语是这样,泰语也是如此。

通过汉语方言对学习普通话的影响,我们可知操不同泰语方言的学生在学习汉语词汇时,必然也会受到方言语音、词汇等这样那样的影响,这对学生理解与运用汉语词汇势必会造成影响。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加以注意,通过对比分析,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三、其他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中泰语中,相关词汇缺失现象的处理方式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词汇缺失的现象。有些词汇在某一语言里有,在另一语言里却没有。

词汇缺失现象,一般以实物名词或者宗教风俗等抽象词汇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坚持上述原则,做好有关词汇教学工作。另外还有一些词汇,由于两岸三地的叫法不一样,在海外教学也需要我们教师引起注意来,以大陆官方标准叫法教授给学生。例如,勒瑟(台)—垃圾(陆),观光(台)—旅游(陆),交流道(台)—立交桥(陆),太空人(台)—宇航员(陆),家庭计划(台)—计划生育(陆)[3]。

(二)在汉语词汇教学中,有关佛教、皇室、性别等禁忌词汇问题

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在泰国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百分之九十的泰国人都信仰佛教,泰国男生在成人之前,必须要到寺庙出家一次,上到皇帝贵族,下到黎民百姓,无不如此,而且还会举办盛大的出家仪式,所以泰国僧侣众多,寺庙更是广布泰国各地,相关的佛经和佛教语言更是丰富多彩,所以我们在词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泰国的人妖享誉世界,所以泰国人对性别的区分度有些模糊,所以在教学与生活中,最好通过汉语交际把对方心目中的性别捕捉到,避免尴尬与麻烦。

(三)泰语的中国方言借词对汉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潮州话、客家话、广东话等中国方言对泰国语言文化词汇有着很大的影响[4]。泰国的华人以广东潮州籍为主,其他像福建福州裔,广西裔,云南裔,海南裔散布于泰国各地。

这些华人华裔在推动泰国社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泰国的语言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从语言方面看,一大批潮州音词汇被纳入到泰语中,泰语引用潮州话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音译词,二、音译加意译词,三、意译词[5]。其中,第一种方式的词汇最多,使用至今仍很普遍,例如,豆腐、果条、梨、酱油、米线、旗袍、豆浆、茶、芹菜、韭菜、粥、军师、清明、行情、鲍鱼、饺子、浙醋、三盘、方刀等词汇[6]。从文化方面看,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在泰国十分盛行。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不但在华人华裔圈盛行而且吸引了众多泰国本土居民,春节期间,泰国很多地方的商场都会张贴春联、福字并播放中国节日音乐,而且举办各种形式的春节特价促销活动。此外,中国的风水文化在泰国也十分流行。

此外,汉语与泰语同属于汉藏语系,两者都是有声调的语言,汉语有4声,泰语有5声[7]。在进行词汇的语音教学时,学员们受到母语正迁移的影响,能够比较好的发出一些汉语声调。

通过上述的语言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利用目的语方言的“正迁移”促进泰国学生有关汉语借词的学习识记,更有利于我们汉语教师结合在泰国流行的中国文化习俗,通过有关文化活动,开展中泰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助力“一带一路”。

总之,通过中泰语言对比分析,我们把握两种语言的差异,通过刺激、反应、强化使学员形成习惯,充分利用“迁移理论”的作用,搞好词汇教学。对比分析法还可以为我们的汉语言教学提供必要的信息,预测教学中可能产生的困难,有利于我们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更有效地制订教学大纲,设计课程,编写教材,改进课堂教学。

四、汉语词汇教学中,采用的教学策略

在汉语词汇教学中,除了运用中泰语言对比分析法,并对词汇进行偏误分析外,我们还应采用一些好的教学策略与理论,比如教学并重的教学策略、认知负荷理论等,以达到词汇教学、汉语教学的最大公约数。

(一)教学并重的教学策略

“以教为主”的学习策略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而“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则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并重”的教学设计模式,借鉴了“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种教学策略的优势,它强调在教学中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学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展开。同时,这一策略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创新,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但是,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双赢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用多种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抓住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课堂,深入浅出地引領学生走进汉语的殿堂。具体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就是通过游戏法、情景法、TPR全身反应法、图片展示法、翻译法等多种方法,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等基本特征,抓住语言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法门,把汉语词汇教学落到实处。

(二)认知负荷理论

澳大利亚认知心理学家Sweller提出的认知负荷理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作业时间内施加于个体认知系统的心理活动总量[8]。其作为一种指导教学设计的理论,为学习者认知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对于帮助教师完善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充分认识到认知负荷理论的重要性之后,我们把这一理论应用到词汇教学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在教学前,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生们的课堂反应,适度调整学生的认知负荷,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认真把握认知负荷理论,适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减轻学生的认知疲劳,尽量减少学生过度焦虑情绪的发生,从而推动学生词汇学习的整体效果。

(三)根据词汇大纲,分析学习者特征,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

教师要想把词汇教学工作做好,就必须根据《(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要求,结合班级的教学实际,制定细致的词汇教学大纲。教学前,对学员的性别、年龄、汉语水平、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风格、认知结构等特征进行细致分析。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层次考虑。

在教学评价环节,我们要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作为当前教学效果的标准,进而为下一步开展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具体到汉语词汇教学中,就是按照词汇等级大纲结合HSK汉语等级考试具体要求,把词汇按照难易程度和使用频率,安排在日常的教学课程中。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的汉语综合交际能力为教学核心,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最大合力,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最大价值。

总之,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教学设计与管理的功效与作用,运用教学评价的诊断、调节、激励与教学的综合效果,使学习者在快乐与兴趣中学习汉语词汇,形成高效的语言交际能力。

五、结语

从当初的全球首家孔子课堂——岱密中学孔子课堂的成立,发展至今,泰国已经建立了15所孔子学院和11个孔子课堂,这就是在泰国从事汉语推广的“孔院人”向世人交出的成绩单[9]。泰国的汉语教学历久弥新,硕果累累。作为一名孔院人,笔者曾经转战泰国东西南北,教学相长,在教学中笔者学会了泰语,正是由于泰语的优势,今天笔者才可以从中泰语言对比分析方面,来谈汉语词汇教学。在当前疫情下,在网络汉语教学过程中,关于词汇的教学,我们在充分利用语言对比分析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视听说等多媒体手段,通过网络图片、视频、小动画、词语接龙等多种方式,把词汇教学落到实处。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学过的词汇,设定一个小主题,进行小作文写作或者小作文口述。切实注意词汇重现频率和加强词汇语素本位、字本位和词本位三合一的的多角度、多层次练习。夯实词汇教学地基,巩固词汇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贺上贤.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的研究[M].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520.

[2] 武丹丹.对外汉语教材中语用文化的探析——以《发展汉语·中级综合》为例[D].海南师范大学,2019.

[3] 严奉强.台湾国语词汇与大陆普通话词汇的比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2-02.

[4] 林小玉.泰国人对泰语中汉语外来词的辨识状况与语言态度研究[D].华东师大对外汉语学院,2014.

[5] 陈美金.泰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D].华侨大学,2011.

[6] 何丽英.泰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

[7] 裴晓睿.泰语语法新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 胡燕慈.从认知负荷理论角度谈英语阅读课堂设计[J].考试周刊,2017.

[9] 光明日报.泰国:孔子学院十年成规模[N].国际新闻,2016-10-06.

词汇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有许多弊端,严重的影响了整个英语教学效率。有效的词汇教学法应该遵循“语境”原则。在这种原则下,可以使用不同策略和方法进行英语教学。本文主要介绍划分音节记忆单词法, 借助直观图形词汇教学法,填词游戏单词记忆法,头脑风暴单词记忆法,单词开花记忆法,以及单词造句法。

关键词:传统词汇教法;弊端;高效词汇教学法;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其他任何方面的英语教学的前提,有效的词汇教学是整个英语有效教学的保证。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在传统的词汇教学中,一方面没有给词汇教学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传统词汇教学法单一,低效,不科学。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整个英语教学,使得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实地调研,总结出了一套比较有效且容易操作的词汇教学方法。

在介绍这些方法之前,先简单的分析传统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及其弊端:在传统词汇课上,老师会按照课后的词汇表对学生进行词汇教学。从第一个单词开始领读,一直进行到最后一个单词,学生会读后就让学生背词汇表。这种集中教词汇的方法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弊端一: 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所习得的单词是很容易被忘掉的。并且学生常常会把单词和它的意义张冠李戴,比如把词汇表中第一个单词和第二个单词的词义混淆了。弊端二:学生只记住了这个单词的汉语意思,但在实际语境中还是不会使用它的。弊端三:加大了学生的记忆负担,致使学生对背单词有恐惧心理,从而丧失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弊端四:学生只是大声跟读(chanting),其实脑子里根本没有思考,这样的做法更像体力活动而不是脑力练习。

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法应该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在习得词汇时给词汇以特定的语境。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这个词才有固定的意义。例如dedicate这个单词,在没有特定语境的情况下,很难说明这个单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在下列具体的语境中,它的意思是非常明确的。例如:a delicate piece of silk;  The body is a delicate machine.  a delicate child; Some delicate people don’t like to offend; others don’t like to be offended.

在以上原则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使学生习得英语词汇更加轻松容易,更有效。

第一,通过划分音节记单词。例如contemporary 可以划分成5个音节。Con.tem.po.ra.ry

这种单词记忆法的前提是会读这个单词,然后根据读音拼写出这个单词。

第二,借助直观图形或图像来记单词。例如让学生了解house和room两个单词及其关系。可以通过平面图形让学生指出在一套“house”中有多少个“room”。学生可能会回答有living room, bath room, dinning room等等。在学生学习pyramid时,把金字塔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这做记忆效果会更好。

第三,使用英美国家低年级学生常用的word puzzles 或者crosswords 等填词游戏形式来习得单词。这种形式更适合低年级学生。它体现了“在快乐中学习”的原则。

第四,让学生“头脑风暴(brainstorm)”某个话题的相关词汇。这个方法更适合写作课的前奏。例如老师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earthquake”的作文,写作之前,老师让学生“brainstorm”尽可能多的相关词汇。学生可能会说:victim, terrible, destroy, rescue, trap,shake, collapse等。但这种策略更适合于复习以前曾经习得过的单词,而不适合习得新单词。

第五,用“单词开花”法记忆单词。这主要是依据三种构词法(派生,合成和转化)记忆单词。;例如由real可以想到really,reality,realistic等等。通过这种策略记单词的效果很好。因为只需记住一个词根,可以在短时间里产生许多其他词。

第六,鼓励学生在课内外经常使用英英词典是增加学生词汇量的有效手段之一。英英词典里用来解释目标词的单词都是英语中最常见最普遍用的词。这些词被称为是英语的“核心词”。大约有4000多个。人们完全可以用这些词进行日常的口语和书面交流。恰好这些词大部分都是高考英语必备词汇。当学生查生词时,每次都是对这些核心词的复习。所以常查英语词典,可以帮助学生习得更多的常用词汇。

第七,用单词造句法。这是一个传统的教单词的方法,但很有效。学生造句,老师点评。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记住了词行,词义,词性,也知道这个单词在不同语境中是如何使用的。它体现的是“learn by using”的原则。

以上这些方法是笔者及同事多年从事英语词汇教学而总结出来的一点经验。希望对广大英语学生及爱好者在习得词汇方面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献臣.2007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Celcemurcia, M. 1991.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C].Boston,MA: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3] 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 200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

[4] Cowie, A. P. (Eds.). (1988). Stable and creative aspects of

vocabulary use. In R. Carter & M. McCarthy (Eds.), Vocabulary

and language teaching (pp. 126-137). Harlow: Longman.

词汇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语词汇;汉语词汇;教学策略;迁移

作者简介:唐春吾(1975.02-),女,汉族,湖南湘乡人,中南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学。

词汇作为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一切语言学习活动和交流的基础。基于中国学生的语言学习基础,把握中国人学外语具有不同于西方人学外语的特殊性,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探寻汉语和英语同为语言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参透其本质和规律,优化教学策略,着力解决英语词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卡脖子问题,实施适合中国学生的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是新时代英语学习观和方法论有所突破的重要途径。

一、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认知心理学家将学习内容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学习的本质是建立内部经验与外部信息的连接,包括新知旧知、具体抽象和各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各种连接。而学习的目的则是为了实现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迁移。要帮助学习者实现这两种知识的迁移,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知识迁移的方法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帮助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提升学习效率,英语词汇教学同样如此。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迁移包括“与陈述性知识对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与程序性知识对应的产生式迁移理论和与策略性知识相对应的元认知迁移理论”。有效的学习迁移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在迁移中运用旧知解决新问题,培养其对所学具体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促使其思维品质升级,最终达成“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在学习内容日益更新的今天,注重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更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学习中策略迁移的本质是将原有经验与新知识建立起有效连接。类比是人类的思维本能,在类比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迁移,是人类解决新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型。因此,好的教学策略应充分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帮助其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连接,引导学生将旧的经验类比迁移运用到新的学习场景,解决新的问题。

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汉语词汇教学策略迁移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

初中生经过多年的母语环境熏陶和在校学习,早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母语语言系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初中生内在的母语系统势必会对英语学习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叫语言迁移。在关注两种语言具体内容差异的同时,我们应同时挖掘母语学习过程中的经验,通过类比迁移母语词汇学习中的有效学习方法来提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初中生的英语词汇学习属于起始阶段,在词汇音形义的理解识记方面与他们小学阶段的词语学习有很多相通之处。将我国汉语教学的优秀经验类比迁移到英语教学,不仅能有效指导英语教师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已有的母语学习经验与外语学习新信息的结合,更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学习策略有意训练,实现学习观和方法论的突破,扩大学生的思维广度,帮助其建立起不同学科学习之间的主动连接,形成更为科学的自主探究学习观,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汉语词汇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迁移实例

(一)音形关联下词汇自然拼读中的汉语教学策略迁移

汉语拼音学习中,一般是在掌握声母和韵母读音的基础上,先连读声母和韵母,再结合不同语调进行拼音的拼读练习。比如:ch和ang,可以分别读成四个不同声调。一个声母加多个韵母的基本拼读方式则是将声母和多个韵母逐一拼读,最后加上声调。结合这一拼读训练,教材还会罗列出一系列与这一类型拼读类似的其他练习供学生巩固掌握这一拼读规则。将汉语拼音形音关系、拼读规则和训练策略训练方法迁移过来,学生能快速领悟英语单词可先拼读元音音素、辅音音素,再结合重音、次重音所在位置连读音节,感悟英语词汇的形音对应关系,顺利实现自然拼读。通过熟词garden、park等感悟ar组合的基本发音并正确拼读hardly这一生词,并进一步在harm、harsh等陌生词汇的音形训练中巩固加强。通过比较同一字母组合发音的异同,在有意注意中感悟发音规则,实现读写一体。

(二)形义关联下词根词缀教学中的汉语偏旁部首教学策略的迁移

汉语的偏旁部首以及独体字,与英语的词根、词缀、合成词构成也有较大的可类比性。白字加上不同的偏旁,语义不同,且新词意义通常与偏旁常见概念有关,比如加单人旁指人,加竖心旁指心理活动,加提手旁与手的动作有关。英语的词缀不仅与词义有关,还常与词性有关。英语词缀灵活多变,且常常一缀多义。television为tele+vision,汉语中电话、电报的构成方式与television的构词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分别为telephone、telegraph。合成词online与offline则可以对应中文的“在线”和“离线”。通过汉语偏旁部首、词组形成的概念理解迁移应用到英语词缀与词根、合成词,可有效发散学生的词汇构词思维,不仅在词汇记忆上提效增量,更能在词汇的创造性使用上提升其思维品质。

(三)形义关联下词性与用法有效关联中汉语“的、地、得”辨析教学策略的迁移

英语中词性转换及不同词性的用法对初中生来说,是个较大的难点。一方面是因为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语法的灵活度也很大,而英语语法中绝对强制性规则较多。这些巨大的差异让这个部分的学习成为英语学习的难点,但并非所有情况都是如此,汉语部分语法内容的迁移依旧可以帮助英語教学有效地解决部分难点。比如通过迁移汉语“的、地、得”的用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分辨形容词、副词的用法。此外,英语词性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联也应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迁移汉语词汇语义语用理解的方法,通过句子甚至段落语境合理渗透相关知识,逐步形成词性与句子成分的基本对应关系。

(四)音形义关联理解识记中同音异形异义、同形异音异义词的汉语教学策略迁移

词汇的形式、语音和意义相互联系统一,同时其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关系之间的矛盾则又产生了语言中极其重要而又十分普遍的复杂词汇现象——词汇的同音异义现象,同音词的辨析也是英汉词汇学习中一个难点。

汉语教学中,针对如“迷”与“谜”这类同音异形词,会通过组词造句,或提供语境进行相关词语辨析、句子甚至语篇的选词(字)填空等练习,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有意注意同音异形词的读音联系与词形区别,并在一定的归类拓展训练中巩固这一语言知识概念。同样,英语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迁移汉语类似词汇的学习策略,通过填空训练、词语辨析等方式实现语境中词汇的音形义联系比较,能让学生对这些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比如wear与where、won与one。通过下面这段文字“Jimmy has won two books and one scarf as a prize, but where is the scarf now? It's snowy today, he wants to wear it”,学生对同音异义词的领悟和记忆效果会相对更好,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正确书写能力。

英汉词汇中除了有同音但形式、意义不同的情况,也有形式相同但读音、意义不同的情况,即词汇形式上的耦合。因词形相同而语音、语义不同,在汉语中常被称为多音词。多音词因其语境不同,发音、语义和词性均有较大变化,比如长发、大夫。汉语中的异音主要表现在音调、读音,英语中这类词汇则表现在重音位置不同或读音完全不同。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将汉语的多音词学习策略迁移过来,让学生在句子语境中领悟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程度适当延展、归类汇总。比如词性与读音互相关联的多音词dislike、record等,其动词的重音在第二个音节,而其名词的重音则落在第一个音节。此外,perfect、present、direct等词也存在不同读音有不同语义或不同词性等情况。通过迁移汉语多音词教学策略,针对英语词汇中的同形异音异义词设计不同语境和练习并辅以适当的巩固训练,可以较好地加强学生对于这类特殊词汇的理解与记忆。

(五)音形义理解识记中教学同音词或多义词教学时的汉语教学策略迁移

同音同形异义词作为词汇语音耦合中的一种,属于同音词的次类之一。同音词在语义之间,在现实的语境中,缺乏“义通”或“义反”的联系。而多义词是在同音同形的条件之外,因词义的概括性和词义的演变使得多义词的词义之间彼此紧密联系,相当一部分语义是由本义 (中心意义)引申、扩大或缩小而来,因此不同的语义之间保持着“义通”或“义反”的联系。在迁移运用这些词汇教学策略时,根据学生的汉语知识基本情况,笔者并未对此进行区分,而仅仅借用汉语中的同音词或多义词让学生领悟词汇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义项。同时,结合学生的汉语词典使用经验,让学生明白词义拓展时,按照词典中对不同义项的排列顺序大致估计不同词义的使用频率,从而适当缩小有意注意范围,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spring一词时,先让学生感悟“光”在“不光是”“月光”“花光” 中分别表示“只、单单”“光线”和“一点不剩”的意思。接下来再进入spring一词的不同语义猜测和语篇学习,通过汉语词汇理解中的概念迁移,学生们就能较好地理解英语中spring一词的不同语义。

同音词或多义词常因语境变化而成为英语阅读教学的难点,这是因为学生对词汇本身的语义有定势思维。所以,平时应有意识地利用合适的阅读语篇对一词多义进行讲解。一词多义的讲解开展得越早,对学生词汇语义定势思维的矫正度越高。词组“方便”的语义有多种,笔者常用“方便”二字的不同语义在英语词汇学习和翻译中进行类比迁移。通过这一类比迁移,学生明白了两点:1.汉语的一词可对应英语的多词,比如“好”“让”,翻译时需弄明白内在的逻辑意义。2.英语的一词也可以因为语境不同而产生多义。

汉语同音词或多义词的教学策略类比迁移,不仅能让学生更快地领悟语境与词汇具体意义的关联,更能在借助汉语语义场中词汇的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理解英语词汇多重语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升其单词理解效度,有效减轻词汇多语义的记忆负担。如spring一词,名词词义“春天、泉水、弹簧”为其本义。春天是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季节,春天是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泉水自地底下“涌出”;弹簧能“弹或者跳起”,弹跳的动作则意味着“突如其来地(做某事)”。这样的词汇讲解,能有效降低学生的词汇记忆难度,并帮助其在今后的写作中有效运用一词多义合理使用修辞手法。根据学习的语篇和一词多义情况将汉语学习策略进行迁移类比,灵活安排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较好地理解词汇语义和语境语篇的关联,有效解决词汇语义定势思维的限制问题,并有效提升其语言输出过程的效率和正确率。

四、结语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文化意识、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基于学生已有的汉语知识文化素养进行学习策略迁移引导训练,在策略迁移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反思自己的母语学习行为和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回顾反思汉语词汇习得的经验进一步深入理解祖国文化、文字中的文化魅力提升其文化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类比迁移训练感悟学习策略迁移的效果,在学习实践中通过有效感知新时代学习观和方法论,在新旧知识概念、知识理解与运用创新、学科知识关联等连接中提升其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探寻汉语和英语同为语言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中逐步领悟语言学习的本质和规律,提升学习效率和语言能力,在破解词汇学习难题的同时感悟中国元素,在外语教育实践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最终达成教育的最高境界——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梅宇,刘辰,唐燕玲.英语词汇教学的音形义研究[J].现代英语,2020(16):18-20.

[2]戴家琪.一项基于词汇教学中策略训练的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

[3]杨明全.核心素养时代的项目式学习:内涵重塑与价值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21(2):57-63.

[4]劉道玉.论学习的本质特征与目的[J].课程·教材·教法,2017(3):4-11.

[5]文兵.英汉语同音词对比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4-110.

词汇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组成语言的三个基本要素有:语音、语法、词汇。任何语言的词汇都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初中这一关键时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当前固定化的词汇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已经不能满足改革的要求。故在针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有模式进行分析后,建议教师采取分层教学,思维导图等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问题;改进策略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the deficiency; the improvement strategy

【作者简介】邓馨怡,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初中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过渡作用,承接小学的基础词汇,后期高中阶段对英语词汇更加深入的学习。但如今很多教师采用的词汇教学方式缺乏新意,不仅让学生对英语只是机械学习,而且,降低了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甚至让学生产生了对英语的抵触情绪。在此背景下,亟需教师在沿袭英语词汇的传统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可取方面的同时,借鉴和学习优秀的教学思路,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模式固定化。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课上讲解——课后背诵——课前听写的固有模式。前两个步骤即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在大脑里形成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反射弧;最后一步是对词汇掌握情况的检测,也只通过单一的听写方式进行,未加上语境的带入,学生只能掌握英语单词在教材上标注出来的释义。加之,初中词汇表中的单词释义往往是基本释义,如果无法对其进行延伸拓展,学生就无法理解非基本释义的语境。

2.词汇记忆策略指导不到位。大多数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不能针对自己词汇量的掌握情况安排复习单词的计划,而很多英语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的检验只是听写及作业,这样会让少数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仅仅停留在检测当天。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在一天后的单词记忆量仅剩检测当天的26%(图1所示)。这种事倍功半的情况不仅和学生自身的记忆能力有关,更是与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系统性指导,未将自然拼读法、构词法等记忆技巧教给学生有密切的关系。

初中是培养词汇记忆思维的关键时期,若教师没有给予关键有效的指导,将会给学生步入高中的英语词汇学习带来困扰。

3.旧词使用重复,新词使用较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考对初中生的词汇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中充分展现出来,其余城市紧随其后。如,衡阳某所重点初中也效仿长沙重点初中在课堂中引入外刊阅读,但本人采访了该校英语成绩中等的学生发现,其实效果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理想中的那么好。虽然学生在阅读外刊的过程中接触了很多新单词,但由于这些单词不是考纲上的重点单词,在平常作业中的出现频率也较低,学生在原有的词汇积累满足了考试需求的基础上,便不愿再去花费时间记忆新单词。

4.新学词汇与原有词汇之间的联系不密切。在学习新单词的过程中,教师偏向于讲解新單词的各种词性转换,而忽略了一些单词与一些基础单词的联系,如“closet(壁橱)”与“close(关闭)”有关,“ditch(沟渠)”与“dig(挖)”有关;另一方面,教师虽然有在词汇教学中加入词根词缀的讲解,但是缺乏拓展,如“sus-”“sup-”“sum-”都是“sub-”的变体。通过这些拓展方式,这些新学词汇与原有词汇的联系,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联想记忆,进而做到有意义的学习。

三、应对英语词汇教学中问题的策略

1.教师自身应积极创造词汇运用活动。学习一门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在生活实际中运用,做到知行合一,在英语词汇学习中亦是如此。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手段不仅仅局限于音标及拼写规律的教学,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或活动,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如对新单词进行类似“你画我猜”的活动——在课后请同学们在课前对新单词做好预习;在学生们了解了新单词基本词义的情况下,再在课上请自愿的同学上台,教师告诉其关键词,让他用肢体语言或非关键词的语言进行描述,让下面的同学来猜。或是采用直观教学的方式,积极创设单个词汇的语境,比如,在学习交通工具时,可制作将单词和相应交通工具一起呈现的PPT,让学生快速地把单词和意思进行匹配。

2.词汇教学采取分层教学,夯实词汇基础。分层教学在很多学科上都有运用的教学实例,但由于其在英语词汇教学上的运用有些繁琐,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这个方法。开展词汇分层教学必须具备一个前提,就是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并把握班上每个同学词汇量的水平层次,因为,只有在分层精准的情况下,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要掌握学生的词汇量,需要教师主动开展一些活动,从听力、阅读到词汇听写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评估后将学生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再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科学且系统的词汇教学。

例如,以学生的词汇掌握量为区分,设置三个档次,三个档次学生的词汇掌握量逐渐递减。之后为其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最高的记忆效率。在分层教学法中,教师在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词汇量的基础上,对每一位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记忆策略,如,对基础稍微落后的同学的检测频率要适当高于平均水平。这样的分层教学就能帮助教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整体提高全班同学的词汇量。

3.利用课外阅读,丰富词汇积累。选择难度合理的阅读素材,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稳定地巩固和扩充学生的原有词汇量。在如今大部分词汇教学的场景中,教师往往只利用教材上原有的素材,以及平时作业中的检测,在课外未涉及过多的阅读予以巩固,导致学生对词汇的含义理解,停留在基础释义。

例如,在某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阅读课文,每人负责翻译一段课文,查询生词的发音、释义、用法等,并注意同一个单词是否有不同于平常所见的单词释义。在同学自学之后,让小组代表用英语简单描述文章的故事情节,且需要涉及生词的使用。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量,提升对于词汇的学习效率。

4.开展英语词汇思维导图学习活动。由于部分单词是很难在拼写和语音上找到固定的规律,教师很难运用拼写或读音上的规律让学生掌握大量的单词,加之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还比较低,单词不认识、文章看不懂等,最终,导致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学习成就感不高,失去学习兴趣。而思维导图可以在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学习过程具体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采用分类式英语词汇思维导图的方式——教师将课时中出现的生词按照不同的属性来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以某一属性为中心的思维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的串联记忆效率。比如,在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int9“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尝试建立一个以“music”为核心的分类式思维导图,如以音乐风格分类,有“electronic”“smooth”“rock”等,然后讓学生尝试根据其他分类来对“music”进行扩展。在此过程中,初中生不仅掌握了一类单词,还积累了有关音乐的知识。

除了这类思维导图方式,还有拼写式思维导图法——鼓励学生了解以某个单词为核心的同根词,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分辨容易混淆的词汇。

潘婷老师基于实验前后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对比的结果,发现学生学习思维导图之后,更多的是学会了思考和分析如何扩充记住更多的单词,而不再是孤立地记住一个单词。因此,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与思维导图的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和学习兴趣。

四、结语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初中——培养英语思维的关键时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对学生的原有词汇量有清晰的认知,认识到自身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再积极且有针对性地对传统词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利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从而全面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饶丽霞.初中阶段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英语词汇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7):278.

[2]雷美春.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204.

[3]王延彩.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3):217.

[4]潘婷.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海外英语,2021(11):74-75,82.

词汇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医学英语词汇教学是医学英语教学的基础。然而,词汇往往是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瓶颈。本文尝试探索行之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医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崔娜,陕西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

医学院校的学生虽然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的学习并掌握了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但是就阅读医学英语文献资料、参加国际医学会议以及用英语撰写医学文章或摘要时常常感到非常困难。因为,医学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范畴,其学术性、专业性较强。要想培养医学院校的学生将来能适应本专业的工作,医学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词汇是构成句子和文章的基础,医学英语词汇是医学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有别于普通英语的。很多学生在学习医学英语初期会为如何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而困惑。因此,本文就从医学英语词汇教学角度出发,探索有效可行地医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一、长难医学英语词汇——词根词缀教学法

医学英语词汇是由医学英语词素构成的,即由词根(root)、前缀(prefix)、后缀(suffix)和连接元音(combining vowel)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而成。正是由于医学英语词汇的这一特点,运用词根词缀教学法教授长难的专业词汇很有效。例如,讲授“hyperglycaemia(高血糖症)”一词时,可以将其分解为前缀“hyper-”表示“高于”,词根“glyco-”表示“糖”,后缀“-aemia”表示“血症”,这样一来就将一个长难词汇简化成为三个“短词”,使学生记忆词汇事半功倍。

同一个词缀可以用来构成很多专业词汇,那么对于同一前缀或后缀构成的词汇进行梳理,能有效帮助学生记忆一类词汇。语义场的概念是由德国学者Trier最早提出,是指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医学英语词汇可以根据语义划分为几个语义场,每个语义场又可以再划分为数个子语义场。教师在教授词汇时,应注重培养学生按照语义场划分学习词汇的习惯,提高学生对医学英语词汇归纳总结的能力。在讲解“gastropathy”一词时,指出“-pathy”是常见后缀,意为“disease(疾病)”,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疾病”这一语义场下面的几个子语义场如pancreatopathy, hepatopathy, nephropathy等。像这样依托语义场的词根词缀教学法能很快扩充学生的专业词汇量。

二、普通英語词汇含特定医学内涵的词汇——对比教学法

医学英语词汇很多都来源于普通英语,但往往是形同义不同。因此,学生在学习医学英语词汇时往往认识词汇,但很难正确理解整句话的意思,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普通英语词汇赋予了特定的医学含义。教师在讲授这一类词汇时应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一目了然,也便于归纳总结。如普通英语词汇complication(复杂化)一词赋有“并发症”的医学内涵,failure(失败)一词赋有 “衰竭”的医学内涵,culture(文化)一词赋有“(细菌)培养”的医学内涵等。像这样同一词汇的普通含义和医学内涵对比教学,不但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词汇,同时强化记忆这些词汇的医学内涵。

三、特殊医学英语词汇——词源教学法

纵观英国发展史不难理解外来语对英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彼此交融形成特殊的医学英语体系。据统计,占75%以上的医学术语来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可见希腊语和拉丁语词素是医学英语词汇构成的关键要素。同时,希腊语和拉丁语词源非常丰富,通过派生、合成、演变等方法不断孕育出丰富多彩的医学英语词汇来描述微妙且复杂的医学概念和医学知识。其中一部分特殊的医学英语词汇起源于西方文化,来源于神话故事等。在讲授词根“achillo-”时,先引入一个希腊神话故事,即古希腊有一位英雄名叫Achilles,他的母亲在他出生时把他的身体倒着浸入到冥河中,来使他的身体坚不可摧,刀枪不入,但唯一没有浸入的脚踵处就成了他致命的弱点,因此,Achilles’ heel就意为“唯一致命的弱点”,而Achilles这个人名就赋有了医学含义,意为“跟腱”。在学生了解了这一文化背景知识后,教师再引入词根“achillo-”以及相关词汇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讲授医学英语词汇时,应当就医学英语词汇的构词特点、词源内涵等做足功课,通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词根、词缀的含义,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有效并高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医学英语词汇。

参考文献:

[1]沈姝.从英语词源角度分析医学英语词汇特点[J].医学教育探索,2007,6(4):329-330.

[2]李俊梅.图式记忆理论在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1):132-133.

[3]李洪伟,蔡郁.医学英语术语与希腊和拉丁语之间的词源分析[J]. 安徽医学,2011,32(6):841-842.

上一篇:教学资源论文下一篇:成本会计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