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通信技术范文

2024-03-28

无线电通信技术范文第1篇

一、车载蓝牙技术的基本概念简述

蓝牙技术, 从技术上来讲是一种基于无线电技术的支持短距离通讯技术, 其一般通讯距离在10米以内, 此外其工作频段一般为全球统一开放的2.4GHz。蓝牙技术通常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率低以及开放接口等一系列优点。目前, 蓝牙技术的应用早已不在局限于计算机的外设硬件设备, 其目前的应用领域已几乎涵盖到任何数字设备之中, 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无线耳机, 笔记本电脑及其他日常穿戴式设备。而车载蓝牙技术, 通常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车载无线通讯技术 (免提系统) , 其在车辆行驶中发挥的主要作用主要是驾驶员可以车载的蓝牙系统和蓝牙耳机对接以进行无线 (免提) 拨打电话, 从而可以解放司机的双手, 安心驾驶, 从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

二、车载蓝牙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意义分析

近年来, 蓝牙技术作为一种无线传输或通讯技术, 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其中蓝牙通信技术在汽车车载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据调研可知, 现在多数的蓝牙车载终端技术都是依靠车载显示器来完成人机交互, 也就是汽车驾驶员在汽车行驶时必须查看免提系统的显示才能确定来电号码, 此时司机往往会通过显示器或直接查看手机才能获取来电人的信息, 并通过思考来做出下一步判断, 这个过程通常会分散司机的注意力, 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 从司机的安全性考虑, 开发和应用完善的车载无线电通讯技术以避免利用显示屏改用语音播放代替, 才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三、基于蓝牙技术的车载无线电通讯技术需要实现的功能分析

通常基于蓝牙技术搭建的车载无线电 (免提) 通讯技术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1) 连接管理功能:即车辆驾驶员作为被服务对象, 真正实现与蓝牙的连接和释放; (2) 即时显示手机状态信息:即车载蓝牙系统必须可以实现对所对接手机的网络状态、信号强度、漫游状态、电池电量以及通话状态等信息界面的即时显示和提醒; (3) 音频连接功能:即车载无线蓝牙技术可以实时显示所对接移动设备的音频连接和控制状态; (4) 接听和挂断来电:即可以通过车载蓝牙实现对所对接手机的呼入或呼出电话的接听或挂断功能; (5) 通话声道的切换功能:即可通过车载蓝牙系统即时实现通话过程中的AG和HF间声道的自由切换; (6) 记录拨打、挂断电话的记录:即能对所对接手机端的手机通话操作有只能记录功能; (7) 呼叫等待提示:即能通过车载无线蓝牙系统获取拨打电话时所出的线路状态; (8) DTF传输功能:DTMF码传输。

因此, 基于蓝牙技术的车载无线电通讯技术的构建只有全面只能的支持上述功能, 才能真实实现人机的交互性, 以及设备间的兼容性和交互性。

四、基于蓝牙技术的车载无线电通讯技术设计与应用探讨

通常在车载无线通讯及时的设计中, 将蓝牙协议栈分为高层栈和底层栈两种。其中底层栈包括诸如无线电、基带、链路管理器和链路控制器等所有控制物力功能的设备;而高层栈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器和适配协议器等用以处理信道的设备。此外, 串行端口的仿真和应用软件的接口在RFCOMM层进行。还有一种服务搜索协议 (SDP) , 对于蓝牙设备也非常重要。

协议栈通常根据产品的不同功能和资源分为三种实现模型:也就是说, 嵌入式模型, 完整模型和托管模型。 (1) 对于嵌入式模型:通常, 这意味着整个协议栈位于BT设备中, 用户程序在主机上单独运行。该型号适用于处理能力和可用内存有限的设备, 如2G和3G手机。 (2) 对于完全嵌入式模型:通常, 这意味着整个协议栈和用户程序都位于蓝牙设备中。由于BT设备中的内存资源有限, 应用程序需要相对简单。 (3) 对于寄居式模型:通常它指的是位于蓝牙 (BT) 设备中的低级堆栈, 高级堆栈位于主机中。它们通过主机控制器接口进行通信, 该接口在上层和下层之间形成桥接。最常见的两种物理传输方式是UART和USB。托管模型最适合已具有强大主机处理器和足够内存的应用程序。

五、结语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车载蓝牙技术的基本概念, 然后分析了车载蓝牙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意义, 并对基于蓝牙技术的车载无线电通讯技术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了详细总结, 最后探讨了基于蓝牙技术的车载无线电通讯技术设计和应用情况。通过本文的探讨可知, 基于蓝牙技术的车载无线电通讯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开发, 不仅可以为汽车驾驶用户提供丰富、便捷的人机交互界面, 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信息同步和车载无线通讯 (免提电话) 功能, 也同时能让人们在汽车这个特定的环境下, 充分享受车载无线蓝牙通讯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和安全。

摘要:现代社会中, 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蓝牙通信作为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车载通讯技术中, 这使人们摆脱了车载通讯中线缆的束缚, 也给人们的驾驶安全提供了保障。基于此,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车载蓝牙技术的基本概念, 然后分析了车载蓝牙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意义, 并对基于蓝牙技术的车载无线电通讯技术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了详细总结, 最后探讨了基于蓝牙技术的车载无线电通讯技术设计和应用情况。期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为今后我国在基于蓝牙技术的车载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蓝牙,车载,无线电通讯,应用

参考文献

[1] 寇蔻.基于蓝牙技术的双模车载免提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 2006.

[2] 汪清, 朱绣鑫, 赵高星.蓝牙车载免提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 2007, 30 (2) :3-5.

无线电通信技术范文第2篇

[编者按]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智能无线电技术逐渐成为通信领域关注的热点,并给无线通信带来新的发展空间。讲座将分为3期对智能无线电技术技术进行介绍:第1期讲述智能无线电技术的背景及发展现状;第2期详细介绍了智能无线电技术中的关键技术——软件无线电的架构,并从其应用及通用平台设计角度分析各类平台的优缺点;第3期介绍了软件无线应用中的多种开发工具。

1 智能无线电背景及发展

现状

软件无线电(SDR)和认知无线电(CR),是目前智能无线电技术技术讨论的主要热点。随着SDR和CR的深入研究,人们已经意识到其潜在能力不仅停留在最初要解决的问题上,还可以具有超出通信领域更广泛、更强大的应用。第1节从智能无线电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介绍了SDR和CR概念的由来、关键技术概述以及应用情况,并讨论了SDR和CR的关系。

1.1 无线通信中的两个问题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信号形式和各种各样的无线通信系统及标准,通信行业出现了空前的繁华。伴随着这些系统和标准发展也出现了两大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智能无线电技术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探讨。

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协同工作、无缝连接、多标准及多模式兼容成为了一大难题。例如,在大规模普及的无线移动通信中,随着各种新标准、新协议的不断发布,无线系统制造商和通信服务提供商不得不通过系统升级,融入先进的技术,不断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但是,从1G到4G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体制升级带来的严重问题。对系统的反复重新设计和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不仅消耗昂贵的成本,而且浪费了很多资源,同时给终端用户也带来诸多不便。为此,越来越多的服务提供商和用户都开始关注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无线通信系统,而不是像现在的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地面临被淘汰、废弃的尴尬境地)。当然,这些问题并非仅存在于移动通信中,而是一直普遍存在于各类通信形式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提出了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系统设计方法——软件无线电。

无线通信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目前对于频谱资源管理,国际上采用的通用做法是实行授权和非授权频率管理体制,对于授权频段,非授权者不得随意使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研究表明,在大部分时间和地区,授权频段的平均利用率在15~85%之间。另一方面,开放使用的非授权频段占整个频谱资源的很小一部分,而在该频段上的用户却很多,业务量拥挤,无线电频段已基本趋于饱和。静态的频谱分配原则导致频谱资源利用极不均衡。显然,真正的问题不是频谱资源的匮乏,而是我们目前采用的固定频谱分配制度,该制度是一种频谱利用率极其低下的分配制度。如何对不可再生的频谱资源合理再利用并实现频谱共享,已成为目前全球性的研究热点。为解决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认知无线电应运而生了。

1.2 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提供了一种建立多模式、多频段、多功能无线设备的有效而且相当经济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软件升级实现功能提高。软件无线电可以使整个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和网络)采用动态的软件编程对设备特性进行重配置,也就是说相同的硬件可以通过软件定义来完成不同的功能[1-3]。

人们逐渐认识到SDR的潜力并非仅局限于通信领域,它也可应用在无线电工程的其他相关领域,如雷达、电子战、导航、广播电视、测控等。而软件无线电论坛对软件无线电的定义更加全面、系统,它强调了软件无线电是一种新型的体系结构,是一种解决方案,同时强调通过动态的软件编程可以对相同的硬件进行重构,使之完成不同的功能等思想。SDR的第3种定义,已经超出了通信领域,它讨论的是现代无线电工程。相比一个无线电系统,SDR更像是一种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第3种定义强调平台硬件结构简单化,便于重构和升级的构件化功能软件[4]。

从上述讨论中,我们对软件无线电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具体特点可以概况为:天线智能化、前端宽带化、硬件通用化、功能软件化和软件构件化。简单地说,具备这些特点的软件无线电在其系统硬件无需变更的情况下,可以在不同的时候根据需要通过软件加载来完成不同的功能。图1给出了软件无线体系框架。

对于软件无线电,人们关注最多的是它的组成结构、硬件实现、技术可行性等,一开始很少有人关心软件无线电的理论支撑,因此造成从事软件无线的相关新人无法客观地认识软件无线体系。图1给出了软件无线电体系框架,比较系统地描述SDR体系,包括软件无线电的理论体系、软件无线电的技术体系以及软件无线电的应用体系。目前软件无线电的理论、软件算法及应用等并不局限于图1里提及的。图2给出了一种实际的SDR体系,它是一种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网络中的实际SDR架构[5]。

软件无线的应用较为广泛。软件无线电的概念虽然是从通信领域提出的,但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包括通信、雷达、电子战、导航、测控、卫星载荷以及民用广播电视等整个无线电工程领域的广泛关注,已成为无线电工程领域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现代方法。经过近20年的推广和全世界范围的深入研究,软件无线电概念不仅得到了普遍认可,而且已获得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几年,软件无线电的发展势头更猛,已遍布到无线电工程的每一个角落:从3G到4G,从美军的多频段多模式电台(MBMMR)到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都是以软件无线电概念进行设计、开发的,甚至就连完成单一功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也要进行软件化设计[6],以适应未来导航技术的发展需要。

1.3 智能化软件无线电

——认知无线电

认知无线电概念最早是由瑞典Joseph Mitola博士于1999年8月提出的[7],是对软件无线电功能的进一步扩展。Joseph Mitola博士提出认知无线电的概念,最初的主要目的是想解决前面提到的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

认知无线电是一种具有频谱感知能力的智能化软件无线电,它可以自动感知周围的电磁环境,通过无线电知识描述语言(RKRL)与通信网络进行智能交流,寻找“频谱空穴”,并通过通信协议和算法将通信双方的信号参数(包括通信频率、发射功率、调制方式、带宽等)实时地调整到最佳状态,使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参数不仅与规则相适应,而且能与环境相匹配,并且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达到通信系统的高可靠性以及频谱利用的高效性。

认知无线电的架构设计原则是将SDR、传感器、感知和自主机器学习(AML)融合在一起,利用在射频(RF)端和用户域中的观察(传感、感知)、导向、规划、决策、行动和学习(OOPDAL环)能力,来提供更好的信息质量(QoI)[8],并且利用SDR、传感器、感知和AML集成在一起创造意识、自适应和认知无线电,在射频和用户域完成从简单的感知或自适应变换为确定的认知无线电。图3给出了理想认知无线电功能组件架构,包括了SDR单元和相关认知单元[9]。认知无线电架构在计算智能和学习能力上提升了软件无线电。

图4给出了最简单的由意识与自适应迈向认知无线电的节点结构,便于读者从功能特性上来认识认知无线电。该节点结构包括了6种功能单元。

6种认知无线电架构(CRA)功能单元分别是:

·用户传感感知(USER SP)接口,包括触觉、听觉和视觉感觉与感知功能。

·本地环境传感器,包括位置、温度、加速计、指南针等。

·系统应用,例如玩网游等独立于媒体的服务。

·SDR功能,包括射频感知和SDR无线应用。

·认知功能,用于系统控制的符号训练、计划和学习。

·本地效应器功能,包括语音合成、文本、图形和多媒体显示。

认知无线电的主要特点是它的重构能力,它不仅要完成最主要的通信功能,同时还需要具备包括信道搜索与信号分析在内的电子侦察的功能。认知无线电的体系结构[10]如图5所示。

频谱分析主要完成对“频谱空穴”的分析,如“空穴”所占的带宽、“空穴”的干扰或噪声电平、“空穴”的时间分布特性等。另外,频谱分析还需完成对新信号的调制识别、信号参数测量等,以便进行后续的解调解码和协议分析。

频谱决策是指在完成频谱扫描和频谱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通信载频、通信体制、通信参数和发射电平。

频谱监视是指双方在建立通信后,对该通信信道所进行的“在线”检测,一旦发现有“干扰”信号存在(该干扰可能是授权用户信号,也可能是无意或有意的干扰信号),立即进行“频谱搬移”,主动让出该信道,并寻找新的“频谱空穴”建立通信。

链路建立是指在完成频谱决策后,根据所确定的载频、电平、体制等信号参数以及链路建立协议,通过波形产生模块并且快速形成链路建立信号,同时主动发向对方,并等待对方的回执。

调制发射主要完成信号产生功能,它借助可重构软件无线电平台,通过加载软件可以产生所需要的各种通信信号。

接收解调主要完成对通信信号的接收和解调,它借助可重构软件无线电平台,通过加载软件可以对各种通信信号进行解调处理。

协议分析主要完成对链路建立信号解调比特流的分析,并根据预先约定的通信协议进行特征码、信息字段的提取,以确定通信对象(包括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通信体制、通信频率等信息,并按要求向对方发送链路建立回执。

认知协议是认知无线电的核心,它是认知无线电具有“认知”能力的重要保证。认知协议完成感知信息交换,即将收发两方的“频谱空穴”信息互相传递,解决了己方不清楚对方“频谱空穴”的问题。

由上述分析可知,认知无线电不仅具有通信功能,而且还需具备频谱探测能力,具有多功能特征,但其功能实现还需要借助于软件无线电来实现。

1.4 SDR和CR的关系

认知无线电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自适应性,即根据无线通信环境、用户所在位置、网络条件、地理位置等信息的变化来改变通信参数(包括频率、功率、调制方式、带宽等)。这种动态加载性,正是SDR具备的能力,由于不使用特定功能的模拟电路和器件,SDR能够提供一种灵活的无线通信功能。由此看来,认知无线电的一种良好的实现方式就是围绕SDR来进行设计,也就是说,SDR技术可以认为是CR技术实现的基础内核。正如Joseph Mitola博士所说,CR是对SDR功能的进一步扩展,可以理解为CR能够根据所处环境和地理位置以及内部状态,能自行调整其运行的功能应用来达到定制目标的SDR。

CR的模型可能存在多种,从功能上简单划分,可以分成四大模块:认知模块、上层功能模块、内部和外部感知模块、软件定义无线电模块,如图6所示。

认知模块根据输入参数的变化来控制SDR,这些参数是从无线环境、用户内容和网络学习(感知)中获得;认知模块对无线电硬件的性能和硬件设备可以认知,可以知道无线通信参数。SDR模块就是基于软件的数字信号处理组件(如GPP/DSP/FPGA等可编程器件)和软件可调射频组件(如电子可调滤波器)。由于SDR支持多种标准(如GSM/EDGE/WCDMA/CDMA2000/Wi-Fi、WiMAX),同时支持多种接入技术(如TDMA/CDMA/OFDMA/SDMA),并且支持宽频带不同带宽的工作方式,其应用非常灵活。

将SDR和CR相比较,我们会发现:SDR关注的是采用软件方式实现无线电系统信号的处理,而CR强调的是无线系统能够感知操作环境的变化,并据此调整系统工作参数,实现最佳适配。从这个意义上讲,CR是更高层的概念,不仅包括信号处理,还包括根据相应的任务、政策、规则和目标进行推理和规划的高层活动。所以,认知无线电是智能化的软件无线电。

目前,软件无线电仍未得到完全发展,对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开发,对软件无线电应用以及认知无线电的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第2讲中我们将重点介绍CR技术的基础核心SDR的架构,以期对相关软件无线电和认知无线电预研人员或正在跟踪项目的开发人员提供技术信息支持。(待续)

参考文献

[1] Mitola J. Software radio: Survey,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 [J].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Magazine, IEEE, 1992, 04: 25-36. doi: 10.1109/62.210638.

[2] Lacky R J, Upmal D W. Speakeasy: The military software radio [J]. IEEE Communication Magazine, 1995,03: 56-61. doi: 10.1109/35.392998.

[3] 向新, 等.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技术[M].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4] 杨小牛, 娄才义, 徐建良. 软件无线电技术与应用[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 2010.

[5] Retnsothie F.E., Ozdemir. M. K., Yucek T., Zhang J., Celebi H., Muththhaiah R.. Wireless IPTV over WiMAX: Challenges and Applications[C]//IEEE Wireless and Microwave Technology Conference, Clearwater Beach, FL. 2006: 1-5. doi: 10.1109//WAMICON.2006.351905.

[6] Kolodzy P. Spectrum Policy Task Force: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C]//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d Radio Technologies (ISART), Colorado, USA, 2003.

[7] Mitola J. Cognitive radio: An integrated agent architecture for software defined radio[D]. Sweden: Royal Inst. Technol.(KTH), 2000.

[8] Joseph Mitola III. 认知无线电架构无线XML的工程基础[M]. 任品毅, 尹稳山译.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113-115.

[9] Huseyin Arslan. 认知无线电、软件定义无线电和自适应无线系统[M]. 任品毅, 吴广恩译.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48-51.

[10] 杨小牛. 从软件无线电到认知无线电走向终极无线电——无线通信发展展望[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 3(1): 1-7.

作者简介

宋腾辉,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宽带通信系统设计与信息处理。

窦峥,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宽带通信系统,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通信系统及一体化平台设计、超宽带通信信号处理等;目前主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8项项目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共20篇。

林云,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讲师,工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宽带信号处理;已参与完成基金项目12项,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已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SCI检索1篇,EI检索15篇。

无线电通信技术范文第3篇

(一) 技术内涵

软件无线电这个专有名词的诞生可以追溯到美国在海湾战争时为解决多国部队多个兵种之间的互通问题且于1992年提出这项技术的设想。在1995年, 这项技术终于应用到了军事领域, 其后, 软件无线电技术以其开放、标准、通用等特性拓展到各个领域中, 实现不同用户、不同环境的不同需求, 尤其在现代通信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软件无线电技术是一种软件与数字处理技术结合的应用, 能在商业无线电竞争中增强价格优势, 是无线通信领域的发展动力, 已经成为数字无线电广播领域中最重要的应用技术。

(二) 基本技术结构

在软件无线电应用中, A/D与D/A变换器向射频转换靠拢, 转换中频频段等转换过程中都具有通用特质, 这使得数字无线电广播可以高效解决多频段、多调制以及多址方式, 形成多体制通用无线电通信系统。另外, 无线电软件还能够重新定义并控制无线电平台, 创造并实现更多无线电广播技术, 辅助软件升级, 并形成新的传输波形和通信协议, 提高无线电广播平台使用年限, 节约重置成本。

二、数字调幅广播软件化接收技术应用分析

多模式广播是数字广播的一大难点, 但是针对此模式的软件化数字调幅技术可以有效地适应当前所有的无线电广播, 让软件可以克服集成电路带来的影响, 衔接广播接收机与调幅之间的关系, 使得无线电广播不论在短波还是在立体声调幅广播中都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1) 数字化接收方法分析。模拟接收到数字接收这一过程的运行主要采用的是数字化方法, 其衍生出的数字接收模型是总广播电台与各个终端之间的传输模型。广播电台将信号通过无线电广播电调天线, 经过滤波方式放大信号, 再通过A/D、D/A来实现模拟到数字的无线电广播数字化。该技术结构简单, 能够将模拟电路数量大幅降低的同时, 又能够增加数字化处理数量, 这使得信道抽取与零中频变换与DSP通过DDC输出来完成软件解调处理的效率提高成为现实。另外, DSP技术模块有超强的运算能力, 能以最大速度调用程序包, 使得数字无线电广播平台的功能顺利实现。 (2) 接收终端分析。数字调幅广播软件化能够与无线电广播平台接收机融合成为用户终端主要部分。相比于传统模式, 它以更少的模拟电路设置达到了更高的集成度, 为信号的接收端创造便捷终端提供了必要条件, 另外, 它更加地适应A/D、D/A转换对器件的要求, 使得后继数字处理部件技术更加准确。

三、OFDM技术应用分析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即OFDM, 能够合成不同频率的载波信号, 排除外界干扰、优化信号质量、实现优质的信号传输效果, 特别适用于易受外界干扰的传输介质。

(一) OFDM技术概括

OFDM的关键技术是MCM多载波调技术, 它采用了多个载波信号, 能够有效抵抗多径干扰, 是当今世界该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OFDM技术采用复数载波信号降低传输比特速率, 加长信号波周期, 降低信号波之间的信号干扰。

(二) OFDM技术分析

OFDM技术不仅可以降低信号干扰, 而且还能为数字无线电广播平台技术实现频域同步建设。其通过单独的子载波来对信号进行调制与传输, 使得信道频响曲线能够适应信息传输, 加长带宽, 降低干扰。通俗地, 就是要通过增加无线电广播频率的选择空间, 利用子载波在非平直的带宽中传输, 当子载波信号宽带小于信道带宽时即可避免无线电广播传输过程中的信号波之间的干扰, 提高频谱效率。但是, 这种传输方式对噪音过于敏感, 如果子信道中存在频谱覆盖现象, 将影响系统的正交性。这就要求数字无线电广播平台要求更高了, 所以在设置OFDM接收机时, 要协调其数字调幅广播系统与接收机技术, 同步载波频率以达目的。

四、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

(1) 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融合。现代无线电广播中运用的无线电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是同种关键技术, 不同呈现形式。计算机科学技术中所包含的通信技术以及软件技术是无线电广播软件无线电技术应用紧密联系, 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更加便捷节约的传输可能。在原始无线电传输中, 每一个传播频段都要对应的硬件设备和操作人员, 但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作用下, 无线电广播依托计算机通信技术即可实现多频段多址播送, 既节约了固定成本又丰富了计算机领域的内容。

(2) 大数据下的应用。在当代, 无线网络技术已经像光芒一样涉及到全球每一个地方, 越来越多的软件用户通过网络接受无线电广播。在这种形势下, 无线电广播既迎来曙光, 也需要在夹缝中生存。无线电广播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更加方便快捷降低成本地向全世界有需求的用户发射频谱, 但是这也意味着无线电广播要在当今媒体世界脱颖而出, 就必须要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高质量信息。另外, 还要考虑在无线网络与蜂窝数据流量之间的频段转换问题。

五、结语

本文所论述的无线电广播软件无线电技术主要对其所含的数字调幅广播软件化接收与OFDM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 重点谈论了其运行过程及其对数字无线电广播平台的应用功能以及主要在于提高平台信号的有效传输与降低信号干扰的作用和实际应用举例, 希冀能对当前无线电广播领域提供较高的实用价值。

摘要:现代无线电广播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 最大效率地提高了无线电广播抗干扰能力以及传输质量, 让用户能够高效率地获得视听享受与便捷的工作学习方式。随着无线电广播的发展, 无线电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学者的重视, 可见其对人类的生活还有无可估量的潜力。为推动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通过大量实践经历总结经验, 本文重点探析无线电技术在无线电广播中的应用以及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在当代的应用。

关键词:无线电广播,无线电技术,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炜.无线电广播中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18, 16 (25) :20-21.

[2] 张玉宝.无线电广播中的软件无线电技术应用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 2018 (4) :209.

[3] 薛虎.无线电广播中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J].科技传播, 2017 (22) :175-176.

[4] 邹云海.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调频广播接收机设计[D].重庆:西南交通大学, 2010.

无线电通信技术范文第4篇

1 ZigBee技术特点及应用

1.1 ZigBee技术的应用

随着ZigBee规范的越来越完善,许多公司均在着手开发基于ZigBee的产品。采用ZigBee技术的无线网络应用领域有家庭安全、家庭自动化、地铁隧道安全工程、与医疗护理、检测环境、设备跟踪等等。其典型应用领域如下。

(1)数字家庭领域。ZigBee联盟认为ZigBee可以用于PC外设、消费电子设备、家庭智能控制(照明、煤气表以及报警等)、电子玩具、医疗护理(监视器和传感器)、工业控制(监视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设备)等领域。成都无线龙已经开发出多种通信模块接传感器完成监控的方案,已经在应用领域打开一扇大门。ZigBee的目标是使家庭和楼宇实现自动化,ZigBee通过无线方式将各种电子和电气产品连接起来,只用一个遥控器就可以操纵各种家用电器,成为数字家庭的骨干技术之一,WTRS公司的分析师认为:“中国的家用自动控制系统市场正在兴起,ZigBee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韩国第三大移动手持设备制造商Curitel Communications公司已经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款Zigbee手机,该手机将可通过无线的方式将家中或是办公室内的个人电脑、家用设备和电动开关连接起来。这种手机融入了“Zigbee”技术,能够使手机用户在短距离内操纵电动开关和控制其他电子设备。

(2)工业领域。通过ZigBee网络自动收集各种信息,并将信息回馈到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利于整体信息之掌握,例如汽车的胎压监测系统,照明系统之感测,电力公司自动抄表系统等,都可由ZigBee网络提供相关信息,以达到工业与环境控制的目的。韩国的NURI Telecom公司成功研发出基于ZigBee技术的自动抄表系统。这个系统不需要过去手工去抄电表、天然气表及水表,从而为企业节省很多人力成本。

(3)智能交通。如果汽车控制系统的胎压监测系统就是采用了ZigBee技术。在汽车的四个轮胎里面分别安装了气压感应器和ZigBee的网络终端设备。中央控制系统不断对各个终端发来的气压数据进行检测,如果其中一个轮胎气压低于正常值就发出报警的信号,从而避免了在轮胎扎破的情况下继续行驶。据统计,在中国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有70%是由于爆胎引起的,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则高达80%,因此胎压监测系统对于降低事故率是很有好处的。基于ZigBee技术的系统还可以开发出许多其他功能,例如在不同街道根据交通流量动态调节红绿灯,追踪超速的汽车或被盗的汽车等。

2 ZigBee协议栈结构

ZigBee栈体系结构由一组称为层的块儿组成。每个层为上层执行指定一套服务:数据实体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管理实体提供所有其他服务。每个服务实体通过一个服务接入点(SAP)为上层提供一个接口,每个SAP支持一些服务原语来完成必须的功能。ZigBee协议栈包括IEEE802.15.4和ZigBee联盟定义的两个部分。如图1所示。IEEE802.15.4标准定义了较低的两层:物理层(PHY)和媒体接入控制子层(MAC)。ZigBee联盟通过提供网络层(NWK)和应用层(APL),构造这个基础。它包括应用支汇聚层(APS),ZigBee设备对象(ZDO)和制造商定义的应用对象。

3 结语

低成本、低功耗、应用简单的IEEE 802.15.4/ZigBee协议的诞生为无线传感网络及大量基于微控制的应用提供了互联互通的国际标准,从而使得无线传感网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可为推动无线传感网的应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契机。本文给出了一个星形网络的组网方案和相关程序测试数据,有着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摘要:ZigBee采用IEEE802.15.4标准,利用全球共用的2.4GHz公共频率进行无线测量和系统监控,而且具有明显的低成本、低功耗、网络节点多、传输距离远等优势,适合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测量控制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ZigBee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协议模型,以及ZigBee这个新兴技术在数字家庭、工业领域、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应用,最后给出了ZigBee的栈结构和总体框架。

关键词:ZigBee,无线通信,星形网络,协调器,节点

参考文献

[1] 瞿雷.刘盛德.ZigBee技术及应用[M].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7:1~1 4.

[2] 刊物编辑.ZigBee基本技术问答[M].互动平台,2008,6,8.

[3] 金纯,罗金秋.ZigBee技术基础及案例分析[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3,26.

[4] 韩旭东,张春业.传感器无线互连标准及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04,4,30.

无线电通信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无线网络 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 结合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不断增强,科学及其重要性也得到了显着发展,最重要的是促进通信技术。通信技术已经从世界上最常见的通信中演变而来。当今使用的无线网络的结构由无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组合组成。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是我国迈出的新一步。本文主要分析将无线和电缆连接结合到无线网络中的途径和重要性。

一、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结合的意义

目前,无线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但无法使用线通信代替。无线通信对人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它带来的影响。因此,在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使用有效的方法来控制这种威胁,及时响应当前的问题并防止其受到人们的伤害。因此,要有效地普及您的无线网络,您不仅可以以任何所需的方式使用无线通信,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每种通信的有效性,提高的价值[1]。

二、有线通信

2.1有线通信的介绍

有线通信是指将大众媒体用作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在诸如有线通信电缆或金属导体之类的职业生涯中,他们可以使用光电信号有效地相互传递信息。然而,从信息的远程传输的便利性的角度来看,在有形媒体具有有线通信的主要缺点,因为,当然,使用有线通信来传输信息是可靠的。但是,由于有线通信取决于物理资源,因此此功能使有线通信更稳定,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不容易受到影响并且更加安全,在短距离有很大的优势。

2.2有线通信应用的现状

有线通信可确保数据传输速度和准确性,因此对有线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几乎没有影响,并且有线通信仍在社会中广泛使用。从远古时代到现在,人们一直依靠有线通信来传输信息,并且他们正在寻找更通用的应用程序。他们现在更加依靠经济的持续增长来不断提高有线通信的质量。此外,它可以使用有线通信创建数据网络,及早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防止有线通信系统中的错误并消除根本原因,从而实时监视和控制传输的数据[2]。

三、无线通信的定义和发展现状

3.1无线通信的定义以及它的特点

信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输。此过程称为无线通信。在交流信息时,最重要的是它不需要资金。无线通信中使用了许多类型的电磁波,但总的来说,微波是最重要的。无线通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不用管理的超市场、不用控制的驾驶、物联网、智能家居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无线网络。无线通信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巨大影响。与有线通信相比,有线通信在某些地区不可用,而有线通信则限于电缆,电线杆和光通道的传输路径。无线通信在发送信息的过程中更加独立。但是,就可靠性而言,无线和电缆是独一无二的。当在无线通信中进行长距离传输时,有必要通过在沿途中间建立中继站来提高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并增加传输范围。

3.2无线通信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无线技术发展迅速,有许多类型的无线技术。最常见的LAN技术是CDMA和GSM。当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通信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 5G正在北京、雄安、天津、福州、重庆、成都、南昌、南宁、深圳、兰州和郑州等12个主要城市中建设。另一方面,第五代技术将于2020年之前推出。与局域网技术一样,Wi-Fi技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附近有局域网,蓝牙和其他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再现这种效果。比如5G移动带宽的改进、低延迟、高可靠性和良好的通信范围之类的技术是室内定位,资费、智能电表、智能家居等技术,这是三个最重要的应用。视频+娱乐、医学、人工智能、交通、教育、工业等。它已在九个主要平台上提供了高效率,低延迟和高度可靠的服务[3]。

四、无线网络中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的结合

4.1合理调整网络系统

1.设计过程。为了实现无线和无线通信与无线网络的有效结合,必须正确实施网络系统以适应新的通信环境。基本上,您需要在网络结构中创建一个节点,然后选择适合您需要的连接类型,以便无线网络可以提供该网络。例如,某个区域中的无线网络的距离为8 km,并且所选位置的通信设备仅接收4 km以内的信号,因此可以进行无线连接。需要无线覆盖范围时,无法正常运行。通过调整速度,它可以提供有线和无线通信的输出。

2.状态检测。构建网络系统后,需要通过测试网络系统的性能来进一步提高稳定性。需要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检测,其中包括距离和连接的质量。如果实际状态符合项目计划,则应及时进行纠正,以使系统状态保持安全稳定。

4.2接入点与网关连接

无线网络和网关访问点之间存在无线连接,但是许多无线网络使用有线连接方式在它们之间建立连接。大型网络应用程序的需求通常由大量的小型网络形成,接入点分为大型网络,因此,作为小型网络一部分的无线现场设备已连接在一起,以便节点可以“跳到”它们。为了通过网关与主机进行通信,这样,提高了在线通信的速度,并保證了在线通信的安全性。例如,美国的一家过程控制公司使用无线网络上的分组方法将智能无线输入一分为二。一套用于获取WIOC,另一套用于远程连接,两个I / O接口控件系统使用有线LAN连接,而远程连接使用无线连接。两半通过电线连接,最大传输距离可达200米。这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无线网络,结合了无线电缆和通信电缆。

4.3有效防止信号干扰

根据以上数据,在短距离传输期间,有线通信可以表现出更快的切换速度和更高的准确度。无线通信既方便又便宜。通过有效的结合,通过有效整合可减少对无线Internet信号的干扰情况,保障即使在强烈的信号干扰和恶劣环境下,也可以确保无线网络系统保持稳定的运行。另外,当网络环境需要高速信息传输时,可以专注于有线通信,而当信号干扰较弱时,很难充分利用无线通信并连接安全的无线网络结构。进而保证无线网络不会干扰信号,并且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受这些时代变化影响的人们可能我们必须尽力为无线网络和电信的全面发展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而又不损害无线网络在无线网络中的作用。最后,无线通信比无线通信具有更多的优势,从而从各个方面提高了通信技术的水平。

4.4状态检测后进行调整

为了使系统安全稳定,在完全安装无线网络系统后,有必要仔细分析系统性能。我们在施工现场进行信号测试,这减少了电缆(通信电缆)的作用,因此必须做所有事情以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无线网络中无线网络的一般开发。有线和无线通信的好处每天晚上都体现出来,使用技术改善一切交流。比如 5G网络对带宽的高要求,扩大传输的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您也可以为设备更新或开发新系统,以了解路由选择。

4.5保持信息传输稳定性

在无线网络中,无线和有线通信的结合可以部分维护信息传输的稳定性。例如,在我国使用的无线视频中,无线视频消除了有线障碍,因为它嚴重依赖于随时随地移动终端设备的摄像头的能力。实际的应用过程基于无线技术,这可能会减慢视频传输速度并降低稳定性。因此,为了证明互连系统的好处,有必要使用标准的电缆通信技术来实现稳定的视频传输并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例如,我国工业生产的视频监视通常用于监视制造业的环境,以提高日常管理水平。为了提高控制水平并注意监视,有必要引入电缆技术。与您的相机一起使用,并长距离使用。有远距离监控时利用无线通信的使用可以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准确传输,同时实现科学结合。

4.6补充通信系统不足

无线技术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更大的便捷,包括支付方式,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在无线通信中,仅使用电磁波传输信息时,会导致电磁波和辐射,人们有患疾病的危险。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无线网络中的通信技术并开发通信技术以防止其对人体的影响。另外,有必要集中精力于与无线技术有关的知识,以便跟踪受众趋势并且不干扰互联网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线通信可以将无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合并为一个结合的网络系统。可以实现通信技术的系统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4.7视频信号连接

无线视频传输的优点在于,摄像头不受布线限制,因为它可用于从最后一台摄像头进行传输。在项目开始时,无线视频传输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但是,不建议通过使用无线传输搜索无线转向网络来启动新项目。因此,视频数据的比特率降低,这影响了视频信号的清晰度。因此,在收到的某些视频中,您需要使用接线方法。这样可以确保稳定的视频传输和无线枢纽网络的可靠运行。例如,如果家庭企业正在构建无线网络系统,则该网络包括一组过程参数和视频监视。其中,相应的数据通过设备收集的电缆传输,但是摄像机可以远程访问通信电缆,并且远程通信为无线通信。

第三部分是通过使用无线钥匙模块通过无线技术连接XYR400E来连接模块的想法。第三方可以通过485电缆将RS-232模块连接到RS-XYR400E无线交换机。这主要包括三分之一的设备,例如相机、扫描仪、分析仪、编程器、计算机和工作流程。通过连接电缆,您可以使用专用于无线节点的多功能无线模块与其他公司通信。可以通过第三方设备系统将设备数据输入到电源管理系统中。所以,无线模块是由内部公司独立开发的,用于创建WIA-PA无线网络。它是专为RS485现场总线设计的无线互联网解决方案,可以实现现场总线与无线通信之间的透明通信。 PLC现场总线实现了从有线无线传输模块的连接点到多个点的PLC数据传输,大大提高了PLC的控制效果。

五、结束语

沟通技术在社交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交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作为两种不同类别的通信,有线和无线连接,但是它们都是通信系统的一部分。一般原则是相同的,但是每个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它们相互补充,促进发展社会的通信技术。当然,我们将在当地社区促进通信技术的发展。当然,现有技术在新技术开发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建立有线无线通信,以便具有足够技能进入新领域,这是通信工作者近几年的工作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李春鸣,胡荷放,谢佳.无线网络中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的结合[J].中国新通信,2020,22(10):37-38.

[2]王远军,丁加军.无线网络中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的结合[J].中国新通信,2020,22(04):25.

[3]刘海涛,李靖,郭宏,陈刚.无线网络中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的整合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0,22(04):37.

上一篇:无线接入技术下一篇:物理电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