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论文范文

2023-03-17

运动论文范文第1篇

历史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中要求考生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这实际上就是要求考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作出客观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在全国各地的历史试题中,有大量的评价型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以主观题居多,考查考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评价”的内涵和特点

评价,就是衡量、评定价值。评价类问题通常以“评价”“评论”“评述”“评析”“认识”“看法”等提示语设问,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和评定,其关键在于要与历史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特征相结合,揭示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影响。

二、高考评价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1.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评价

具体而言,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评价,要根据以下几个原则:

(1)历史背景原则。根据要求,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结合背景、特点、作用、影响等,注意设问所要求评价问题的角度。

例1评价商鞅变法时期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

【参考答案】它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商鞅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保证了兵源(商人不能当兵),从而促进了秦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这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使之失去了产生之初的进步性。

(2)分阶段评价原则。由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展的阶段不同,同一历史事件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结果也会不同,对其不同阶段的评价也会有差异甚至完全相反。

例2(2011·广东·39节选)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分析】本题为外延式问题,实际是评价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在解题时,可以迁移苏联模式的影响,并运用分阶段分析法进行分析。新中国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是必要的,有利于初步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后来,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压制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得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原因: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一边倒”,学习苏联;底子薄。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3)一分为二评价原则。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评价,应该坚持两点论,不能一点论,也就是说,评价历史事件要全面,既要看到其积极作用(意义),又要认识其消极影响(局限性)。如2013年全国卷新课标Ⅱ文综第40题,要求“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这是典型的评价型试题,适合运用一分为二法进行分析。既要看到中国知识界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的进步性,又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指出他们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在西方文明内涵理解方面的缺陷。再如:

例3评价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

【参考答案】积极作用:它引起商业革命,加快国际经济贸易交流,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形成;引起价格革命,瓦解欧洲封建制度,加速资本主义发展;证明地圆学说,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打破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使区域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推动整体世界形成。消极作用:它推动了西、葡、英、荷、法等国的殖民扩张,促进殖民制度的形成,给亚非拉等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4)主客观评价原则。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两个方面评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历史价值。

例4(2013·浙江·38节选)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阅读材料,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分析】本题属于分析影响类评价题,适合运用主客观评价法来分析。要从“侵略”“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两个层面,从客观进步性和主观消极性两个角度,分析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双重影响。

【参考答案】(主观上)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客观上)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

2.历史人物的评价

具体而言,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历史背景原则。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舞台,个人的思想和活动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因此,在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都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寻找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发现历史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历史人物活动的实质。

譬如,评价秦始皇时,怎样认识他残暴统治的原因?如果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就会发现他的残暴统治是秦统一六国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加速了统治阶级的腐朽,是权力过分集中于君主一人的结果。如果不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很容易把他的残暴归结为单纯的个人品德问题,这样的认识不仅流于肤浅,而且还有很大危害——让人们把由根本制度带来的问题误认为是皇帝个人的品质问题,避重就轻,从而掩盖了历史真相。在评价唐太宗、康熙帝、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物时,也必须如此。

(2)阶级属性原则。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其所处的特定的民族关系环境,实质上是要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

譬如,评价商鞅就需运用阶级属性的分析方法,对他的主要活动,特别是变法措施逐条剖析,从而看到他的主要目的在于削弱和限制奴隶主贵族势力,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经济和掌握政权的愿望,最后得出商鞅是新兴地主阶级代表的正确结论。

(3)史论结合原则。在评价人物时,不可避免地要对历史人物作出恰如其分的结论,而这个结论必须有相关史实作支撑,这就是史论结合地评价历史人物。

譬如,评价美国“国父”华盛顿。评价方式大致如下:他是美国历史上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被委任为大陆军的总司令,负责组建大陆军,开展抗英斗争(史实),为美国独立和统一作出巨大贡献(评论)。1787年他主持制定《美国宪法》,拒绝推行君主制(史实),奠定了美国民主共和制度的基础(评论)。1789年,他当选为美国第一总统,坚持“三权分立”的思想,领导美国建立政权机构,主动放弃第3届美国总统的竞选(史实),他的民主精神在美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创了主动让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先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评论)。华盛顿是一位杰出的、德才兼备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不愧于美国“国父”的称号(总评)。

(4)分期评价原则。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分期评价的主要特点是:结论较为科学和符合实际;特别适用于对前后变化较大、差异明显的历史人物的评价;能有效防止评价人物笼统化、简单化的毛病,对历史人物既不因功掩过,也不因过抹杀其功。

例5(2011·新课标·48节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清朝的政制仪文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

材料二 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唯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常、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常、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唯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礼经谈》(1919年2月12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分析】本题为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材料一中,钱玄同全面肯定传统文化,但新文化运动中,他却全面否定传统文化,要运用分阶段评价法进行评价。在辛亥革命时期,为了推翻满族贵族的腐朽统治,需要借用儒家传统文化来反对清朝专制统治,此时全面肯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发动广大民众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由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没有在思想上彻底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封建残余势力还很强大,袁世凯甚至利用“尊孔复古”等传统文化来复辟帝制,企图代表民主共和制度。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大力弘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批判传统旧道德,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有利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但对中西方文化采取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做法和态度,对后来影响深远,也是不科学的。因此,分阶段分析法是解这道题最佳的方式。

【参考答案】革命前,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全面肯定传统文化,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但矫枉过正。

(5)全面评价原则。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这一方法的特点是评价人物脉络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特别适合活动范围广泛,活动内容复杂繁多的历史人物。譬如对唐太宗进行评价,应该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6)史观评价原则。要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把历史人物放在世界大环境中去认识,采用中外对比的方法。如2013年江苏历史卷第24题,要求分析克伦威尔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实际上是评价其行为的历史影响,适合运用文明史观和主客观评价法进行评价:既冲击了封建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主观价值),也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客观价值)。

三、评价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应把握的核心标准

评价是分析的升华,是判断历史事件优劣的标准,只有全面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才能进行正确评价,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评价的核心标准有以下几个:

1.生产力的标准。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和改造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的是物质生产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本身没有阶级性。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是评价历史现象的标准。

譬如,评价15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圈地运动”时,应当看到,在“圈地”过程中,被圈地区的村庄房屋被毁灭,农民破产沦为流浪者,或在法律的压迫下成为雇佣劳动者,所以从人道的角度看,它的发生和发展,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对英国农业的一次资本主义改造,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传播,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阶级和物质上的准备,也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总之,推动了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实践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评价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时,也要坚持实践的原则,坚持“不唯书”“不唯上”。

譬如,评价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启迪了人们的思维,引导人们去关注世界,去探索强国御侮之道;对后来洋务运动及“中体西用”思潮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同时,它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历史、地理著作,且对日本明治维新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魏源以及倡导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家们并没有进行社会实践,《海国图志》虽然具有新时代的特色,可带有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当时影响极其有限。

3.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标准。微观研究方法是从比较小的角度,即从相对的局部意义上去研究历史的方法,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宏观研究方法是从较大的角度,即从相对的整体意义上去研究历史的方法,是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

譬如,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教育、社会习俗等方面,大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跳出章节的微观镜头,从国际视野的宏观角度观之,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是亚洲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标准。评价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问题和视角的变化而变化。

譬如,评价牛顿力学体系。如从牛顿力学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角度,其成就无可厚非,但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相比,其研究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的局限性就表现出来了,加之牛顿晚年对宗教的厚爱,也表现了牛顿科学思想的变形。

综上所述,在评价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之时,应该把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用好标准,灵活运用方法,这样,同学们的评价能力必然会有新的提升。

运动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根据散打运动的蓬勃发展,运动员的身体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的在提高,训练强度增加,比赛的竞争日趋激烈,损伤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散打是一个激烈的对抗项目,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赢取对手竞技激烈的运动。对抗散打是两个人的直接对抗项目,容易造成损伤,损伤会使运动员不能在正常训练和比赛,重伤有可能会结束一个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本文从培训散打运动的角度来分析,探讨散打运动的损伤原因和规律,提出了一些在散打运动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对策,在训练和运动时应预防和减少运动的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并提高训练效果。

【关键词】散打 运动损伤 原因 预防

散打运动可以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意志品质,达到健身防卫的作用。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胜对方的、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是一门搏斗的艺术,蕴含踢、打、摔、拿、击、刺等各种攻防格斗动作,讲究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一项体育项目.散打是武术的一个分支,吸纳了武术的精华。散打,以其强大的东方民族传统的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国人乃至全世界的青睐和。成为一个国家官方体育发展自1989年以来,因为其竞争规则,训练方法,取得了一定经验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因为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全民健身中占据着一席之地。

散打运动是一种新的现代田径运动项目,也是一种实用搏击术。该项目对抗性强大、激烈的竞争。由于运动性强度大,运动变化多端而又极不规则,加上对抗时是以摔倒、击中对方为主要的目的,所以故损伤的发生率很高,因此容易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及身体健康。本文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散打专业的31名同学在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部位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资料查阅和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散打运动现存的问题出发,找到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并从训练的角度找到有效可行的预防措施,从而为散打运动员提供医务监督和理论指导,以便他们在训练中能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伤,为了学校武术散打专业的开设以及以后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数据。进而推动我国散打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分析调查的散打运动人员损伤现状

(一)研究对象

在调查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对武汉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散打专业的31名同学(均为男性)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31份,回收31份。

(二)研究方法

第一查阅了一些关于散打、拳击等等体育运动方面的书籍,以及多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治疗方法的医学书籍和相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检索、分析和利用。其次设计了一份调查表。最后访谈了教练员和运动员,向运动受伤运动员了解受伤情况和病史。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散打专业方面的31名同学进行有关调查。实际调查表明:在实战训练中损伤部位主要发生在四肢以及头面部;下肢的损伤部位主要体现在(膝关节、踝关节、小腿),上肢部位的损伤主要有(手腕、肘关节)详细请见图表1。

损伤部位 膝关节 头面部 手腕 踝关节 小腿 肘关节 其他

例 数 29 26 24 24 20 19 7

百分比 19.4% 17.4% 16.1% 16.1% 13.4% 12.7% 4.7%

表1 运动损伤主要部位统计

二、分析调查的散打运动人员损伤特征

散打是比较激烈的搏击运动,也是斗智斗勇、较技较力的运动。调查发现,受伤部位以头居多,手腕和腿部次之;损伤性质以轻度软组织损伤方面居多,符合了运动损伤的一般特点,急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占大部分,而脱位和骨折以及颅脑等损伤则较少。此特点可能是与调查对象的训练以及锻炼时间的长短有关系,水平高低也有一部分原因。

(一)膝关节的损伤

根据统计调查来看,膝关节的损伤占到了首位,占受伤的百分之十九点四 。膝关节是身体运动的主要关节,它的主要作用为屈伸运动,屈膝时可以做少许做旋转运动。散打要求的是利用踢、打和摔,等动作以快速有力以及有效巧妙的方法来击倒对手,取得胜利。因此,膝关节损伤情况较多。如果在双方同时起腿的时候,两人判断力都不够,那么就会非常容易产生猛烈的撞击导致受伤。

(二)脚踝关节受伤

在实际散打对抗当中,不仅仅要求我们运动员有灵活步法,还需要在恰当的机会用腿来攻击我们的对手。由于腿攻击时力达部位为脚掌和脚背,足部关节以及结构复杂,小骨块比较多,而且韧带非常的薄弱,在受到暴力打击或者是被打击时,小块骨骼比较多而且韧带薄弱的踝关节非常容易受到伤害。

(三)小腿的损伤

由于在训练或者是一些比赛中,小腿不仅起到进攻作用,还需要做到防守。在我们实战过程当中双方相撞非常有可能造成运动员的小腿前侧发生肿痛以及出血等。

(四)手腕和肘关节损伤

调查显示上肢部位比较容易发生损伤的是我们的手腕和肘关节。其一半以上是急性损伤。手腕之所以容易损伤,原因可能是运动员技术方面不够全面以及体力的分配达不到均衡。例如,对抗中运动员的体力不足或者是太过于放松,结果在出拳的一瞬间手腕没有能够伸直运动,就会造成腕关节发生严重扭伤。肘关节的损伤主要是在接腿失败被对方击中,或者是被对手摔倒再地时,没能保护好所致。

(五)头面部损伤

调查统计中居第二的是头面部损伤,占受伤的百分之十七点四 ,头部损伤多为被对手打击致伤。面部是在散打实战中最易受伤的主要部位,而且在散打规则中,面部又是对方有效击打的最为主要的部位,且得分值也会比躯体能够高出一倍,为了能够取得胜利,拳手们会以对方的面部为最为主要的攻击目标,当然这是也是面部受伤率高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

三、对散打运动损伤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一)准备活动不足或者是不够合理

缺乏准备活动或者是准备活动做的不好,是散打实战训练过程中受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引起运动损伤中占的比例最高。充分的准备工作的重要作用是把神经系统的兴奋度自我调节到最佳状态,随后运动员才可以进行正式训练。如果准备活动做的不够充分,肌肉伸展性没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进入到正式训练时,就很非常容易的使肌肉或者韧带受到伤害。

(二)运动量过大

当长时间的进行了大量的训练或者是比赛之后,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而且又接着进行其他剧烈的运动,此时身体的功能已经大幅度的下降。由于在长时间的运动当中体外出汗非常多,水分丢失很大,导致人体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了肌肉兴奋性增加并且可能会发生肌肉痉挛。与此同时还很有可能会引起低血糖。在散打实战训练中,运动量安排不当造成局部负荷过大,导致学生过度疲劳,造成损伤。运动量过大,会使练习者身体过度疲劳,进而全身发软、没有精神不兴奋。

(三)受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

对抗项目的损伤都会受到运动员心理状况的影响。在我们对抗中因为其杀伤性较大且有一定的危险性,练习者在出动作时往往有恐惧、惊慌的心理现象,尽而使自己的思想方面太过紧张、同时身体的各部位肌肉基本也都在处在一个非常紧张的状态,造成了动作缓慢而且暴露性大,此运动状态必将会使运动员受到损伤。

四、对散打运动损伤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及建议

散打运动中的运动性损伤与运动员相伴而行,这不仅是长期困扰运动员的问题,也是直接影响、制约系统训练和水平发挥的关键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散打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对散打运动损伤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也就成了散打运动程序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减少散打运动损伤的出现,如何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提高训练水平和技能的保障。下面作者就根据自己在平时训练中的体会和感悟对预防措施提出自己一些建议,为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一)准备活动要充分

准备活动做的不好或者是不够正确、不够科学的准备活动都是引起运动受到损伤的主要因素,积极科学的的准备活动不仅仅是能提高人体的兴奋度,也能充分的调动起我们的神经系统以及内脏器官的功能,使运动员能够更好的积极投入到训练当中,进而也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伤的产生。

散打是一项紧张、快速和勇猛的运动,对人体的各部位的要求都非常的高,尤其是运动器官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地做好各项准备活动,让关节、肌肉和韧带的弹性以及伸展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在运动中避免受到伤害。柔韧性的好坏是动作完成的关键,同时柔韧性练习是减少损伤发生率的重要措施,在准备活动中还应加强灵敏性、协调性练习。

(二)合理安排教学和训练

随着我们不断提高的攻防技术,在散打教学以及训练的过程当中,引发运动损伤的因素也变得越来越多了。为了避免损伤的发生或或者说是减少受伤的概率,合理安排教学并且科技的训练显得极为重要。散打教学和训练理应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于运动员有着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技术水平,所以应当对运动员进行不同的教学以及有效的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和运动强度等其他一些方面也要有所不同。并且要严格执行竞赛的规则,不同的级别和技术水平有差异的运动员,应该避免双方进行对抗性练习和比赛。除了以上,运动的场地以及器材也是引起运动员受伤的一个不小因素,所以平时要对场地和器材的安全必须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只要我们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以上这些方面都有了重视并且能够做到提早预防,相信伤害的事故是一定能够避免的。

(三)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是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保障。有些运动员因为运动技术比较粗糙和不够全面,在比赛过程中只会盲目的进攻但却没有注意防守的严密性,因此就会非常容易被对方直接击中而导致自己受伤。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技术全面和动作准确以及攻防兼备等方面,绝对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环节。

五、结语

散打是两个运动员直接对抗的一个传统体育项目,在运动对抗中非常容易引起损伤。比较轻的伤,可能会使运动员无法参加训练和正常比赛,受到重伤的运动员可能会直接结束运动生涯。所以由于散打项目对抗性强,训练者、比赛者容易受到创伤。如何做好减少运动损伤的防护工作是散打运动项目的重中之重。我们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训练,提高身体机能,正确的掌握散打技术,做好训练前的准备工作,对已受伤的部位进行细心的防护。这样才能正确的提高训练水平和技术水平,使散打运动的得到最大的发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勇志,冯巨涛,张明强.普通高校开展散手运动中运动员损伤的预防[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12.

[2]陶海军.散打实战训练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研究[J].体育与艺术,1994, (8).

[3]蒙华.武术运动中柔韧性训练的探讨[J].武术科学,2005,(3).

[4]范谋德.散打课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J].福建体育科技,2002,21(3).

[5]曲绵域.实用运动医学[M].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1.

[6]卢鼎厚.人体运动功能和肌肉损伤[J].体育与科学,2006,(5).

[7]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33-374.

[8]洪泰田.人体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9]马燕红.邹本旭.我国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

运动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的一个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趋势,肯定会对当代世界经济以及国际关系产生日益巨大的影响,同样也将带来包括国际汇率制度的新变革。汇率是维系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汇率波动和汇率制度的选择有重大影响。为了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我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在研究汇率波动与汇率制度选择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下的实现汇率波动与汇率制度选择的优化结合,最后提出了区域货币合作的方案。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汇率波动;汇率制度选择;区域货币合作

1 绪论

1.1 汇率波动

国际金融领域中的汇率波动问题一直就是关注的热点,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投资自由化等的发展,各国之间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变强,货币政策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从而使得汇率波动在国际间可以相互快速传递,使得汇率波动更加复杂。

很多因素决定了经济全球化的汇率水平,这些因素的波动会使汇率产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产生相应的汇率波动。如果决定汇率的因素保持不变,那么平均汇率就保持改变,从而不会出现汇率波动。

汇率理论已经说明汇率产生波动的原因如下:汇率理论和分析方法已经日渐成熟,汇率理论通过前期理论和分析方法解释了汇率的波动性。有种模型叫新闻模型,它认为汇率波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进行相应的信息预期,它认为预期到的信息是不会产生汇率的变化的,显然它关注的主要是预期的重要性。新闻模型通过现在或者过去的经济变量来推测未来的经济变量,得出如下结论:传统理论中的经济变量仍然是汇率的决定性因素,只不过在时间上做了相应的推测。另外跨时分析把时间因素也作为影响汇率的因素之一,该理论也是一种很复杂的多变量理论模型,它认为各个时间的货币供给、国际收支等都会影响到汇率。它和新闻模型一样,核心思想都是通过对加入了对时间因素的研究深入。但是,即使这两个理论都更加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其基本的经济关系仍然是建立在传统的经济理论基础上。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实际产出和货币供给依旧决定着汇率的水平,但都在时间上进行相应的延伸,使得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实际产出、货币供给都成为影响汇率波动的原因。

1.2 汇率制度选择

汇率制度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确定本国汇率水平、汇率变动方式等一系列问题所做的安排和规定。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汇率的波动范围;第二、汇率水平的确定依据;第三、汇率水平维持的措施;第四、汇率水平的调整方法和途径。并且汇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变量之一,汇率的相应改变会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汇率制度的选择一直以来就是各国货币当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汇率制度作为国家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合适的汇率制度可以保证一国的经济正常增长,所以选一个恰当的汇率制度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国外的成功汇率制度安排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但是以往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汇率制度的选择是跟特定的国家相关的,是因地制宜的,只有考虑到我们国家汇率制度选的影响因素,我们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现在,我们国家的汇率制度仍然有许多问题。第一,人民币汇率没有足够的弹性,从而限制了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独立性。第二,在外汇定价过程中市场供求关系并没有突显出应有的作用,从而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第三,汇制改革的配套措施也不是很完善,国内还不发达的金融市场无法提供必要的工具来规避汇率的风险,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汇率改革的道路上进行化解。

1.3 区域货币合作

区域货币合作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地区)为建立相对稳定的货币区域而进行的货币协调与合作,最终组建一个由统一货币管理机构发行单一货币、执行单一货币政策的区域货币联盟,在国际金融权力日益分散、国际货币关系日渐区域化的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各个参与成员国内部货币的一体化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前提,这意味着想要想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就必须要舍弃各自的货币方案。有学者提出了相互矛盾的三个思想:固定汇率、货币方案、金融一体化,他们认为这三个目标不可能全部实现,因此他们得到结论:如果想实现一体化的金融市场同时得到稳定的汇率水平,各个成员国就必须舍弃货币方案的自主权,实行一致的货币方案。在实行货币方案统一的过程中,如果有成员国受到不平衡的经济危机时,主要通过财政方案调整经济,但是每个成员国的财政方案不能过于片面,需要有统一的财政规则来贯彻,否则统一货币方案的基础就不会牢固,很容易受到动摇。

2 汇率波动与汇率制度选择的关系

如果货币当局要减小汇率的波动幅度,达到稳定的汇率目标,那么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成本,尤其是这几年的发展,货币政策是发达国家的货币当局调控国内经济的主要手段,而且发达国家可以更有效的配置大量闲置的金融资源。这样,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同时使用浮动汇率制度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避免汇率过程稳定带来的损失成本的重要手段,但是,采用浮动的汇率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

货币当局既要确保资本、商品配置的效率,同时又不希望经济受到过度的汇率波动的影响,甚至引发货币危机。无论是管制或是放松管制,货币当局都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货币当局的总成本是由效率损失和稳定损失所相加得到的,其中稳定损失主要由汇率过度波动所造成,在金融管制与自由化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是汇率波动幅度选择的关键。

如果市场参与者有比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市场上的信息,可以选择波动性较大的汇率制度。随着信息对称程度的增加,导致了市场的资源配置越来越有效率,同时,由于市场参与者都是根据自身来做出最后的决策,如果市场中的信息相当充分,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交易自动地减小汇率的波动,不需要政府进行过多的干预就可以达到稳定汇率的要求。

3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其发展进程

21世纪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起来,称为了不可缓慢的历史趋势,无论哪一个国家,如果它拒绝开放,不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来,注定被抛弃。在这种的大的趋势情况下,一方面就是正确认识全球化,自己主动参与进来,在国际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就是被历史的这种趋势卷进来,这样在国际舞台上就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并且任由一些发达国家玩弄。

简而言之,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基础下,资本、货物、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在全世界范围流动和配置,各个国家越来越深地被纳入不断扩大的、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达到空前密切程度的现象、过程和发展趋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通过正在日益增长的大量与多样的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跨国运动、通过国际资本的大量而多样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捷而广泛的传播所形成的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增强的现象”。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求,是把全球作为一个统一的无阻碍的自由市场,奉行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在全球内合理、有效的实现资源的分配,形成生产、消费、金融、资本流动、竞争规则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很早就开始起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得到很快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合理配置了资源和生产要素,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结果,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结果。经济全球化也不是没有坏处,它对每个国家来说,机遇的同时也有挑战。特别是对经济落后和科学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遇到的风险将会更加多。这样,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我们需要建立公平的经济秩序,从而保证竞争的公平。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了新的矛盾。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各国经济的依赖程度;使得各国国内的经济规则不断统一化,加强了国际经济的协调机制,也就是说各种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愈来愈大。

4 实现汇率波动和汇率制度的优化结合

现有的汇率制度很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难建立稳定的汇率机制,其中的主要矛盾是发达国家对汇率制度的主动性与发展中国家对汇率制度的被动应对性之间的矛盾。凭借着强硬的政治经济实力,有很多发达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然而这种机制不仅能保护自己国家的经济,因为它只是片面的反映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并且还能影响国际汇率水平的发展趋势和变动趋势。而由于经济的依赖性,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只能选择美元等少数几种货币的钉住汇率制,这些汇率制度的缺点很明显,缺乏弹性,及其脆弱,而且这样的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很难由汇率水平正确的反映,这势必降低了汇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为了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必须对当代的国际汇率体质进行改革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两项基本原则:第一,各国多样化、分散化的汇率机制的选择,势必向整体化、趋同化发展;第二,各国自由化、随意化的对汇率波动幅度的控制,势必向约束化、规范化发展。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存在,以及纸币信用的不可逆转性直接促使了这两项原则的成立。一方面,相对稳定的国际货币汇率,以及有相同趋势的国际货币汇率,是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商品、资本、劳务等生产要素全球流动的内在要求,也是各个成员国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社会趋于相同话的归宿。另一方面,已经不能实现国际金本的汇率机制,所以在现在纸币信用条件下,实现相对稳定的国际货币汇率有着特殊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的进程是渐进性和阶段性的,那么不难理解国际货币汇率机制的趋同化也必然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进程。在这个进程的过渡阶段,对国际货币汇率机制的全面改革创新,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根据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20世纪70年代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象征着传统的汇率被打破,汇率制度安排开始多样化,各个国家开始自行选择自由浮动、联合浮动、钉住某一货币等一系列浮动汇率,同时仍然有不少国家保持着固定汇率的传统。从90年代以来的实践来看,实行固定汇率,或者钉住某一货币等的浮动汇率机制的国家每年都在减少,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遏止的趋势。发展中国家是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主要国家,90年代频繁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无疑是这些国家对固定汇率的准确性产生了动摇。固定汇率制度的安排,首先是为了稳定汇率,进而通过汇率促进贸易增长。现实当中,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越来越大,资本账户在汇率决定过程中的地位上升;资本的频繁流动以及短期资本的急剧增大,使得稳定的汇率受到极大的冲击,不难想象钉住某种单一货币的固定汇率在这时时变动的局势中是必然难以维持的。然而,浮动汇率机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实践表明,如果资本账户充分开放,那么汇率的变化就很难真实地反映经济基本变量的变化,并且由于受到短期市场的影响,汇率可能会过度的波动,从而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具有管理功能的浮动汇率制度就可以消除以上问题,只要汇率在确定的范围内变化,就可以消除这些不利的影响。只有这些因素的变化使得汇率的变化超出了一开始确定的范围,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控。与此类似,发展中国家就不能实行固定的汇率制,而是应该实行可以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具体实现就是,选择一些与本国经济密切相关的货币,并且赋予他们相应的权重,这样做就可以降低那些主要的国际货币变化对本国的冲击。

5 区域货币合作

现在处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过渡阶段,我们需要推动区域性货币合作。21世纪范围最广泛的经济一体化的代表就是欧盟、北美和亚太经合组织,它们相互联系合作,又相互竞争,使得当代的国际经济关系的矛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既然成为一个统一化的经济集团,那么它们之间的贸易往来就会更加频繁,为了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区域特定的汇率机制。通过分析欧盟经济一体化的成功经验,这种特殊的汇率机制,各国的汇率在区域内以固定汇率为主,不过可略加调整;对外则是以区域货币浮动为主。这种区域性货币合作的实施,对该区域内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协调,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区域性货币政策作为由传统国际货币体系走向未来的单一世界货币体系的一种可行的过渡形式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当然,对于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差异,可以采取不同的区域性货币合作方式,在区域内经济一体化达到较高程度时,再迈向货币联盟,即实现区域内的单一货币。

参考文献

[1]刘册.汇率波动率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2011,(2).

[2]杨秋宝.经济开放过程中的汇率波动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2008,(5).

[3]雷达,刘元春.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姜凌,马先仙.G-3国家汇率波动与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J].财贸经济,2007,(7).

[5]潘永伟.汇率的决定因素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J].云南大学,2010,(5).

[6]刘兴华.汇率制度的选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2).

[7]卢梅.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分析[J].吉林大学,2010,(4).

[8]李璐媚.从国际货币体系看次贷危机的产生[J].货币市场,2009,(6).

[9]周宇.东亚金融合作的历程与最新动向分析[J].当代世界,2009,(6).

[10]王明启.论国际区域货币合作对人民币国际化之影响[J].中国政法大学,2011,(3).

运动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高中科学学科以实驗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综合能力。但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中经常以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观察为主,整个过程缺少学生参与,不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知识,长期以往还会消磨学生学习兴趣。对此,本文则从多方面分析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策略,望给予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科学态度;培养策略

实验更是学生了解知识是形成过程的主要方式。但目前高中实验教学过于单一沉闷,学生参与兴趣薄弱,最重要脱离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当前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即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从而深入理解所学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1.注重课堂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打破以往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同时新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平等师生互动,教师应改变传统高高在上的姿态,积极走进学生群体当中与其互动,耐心聆听学生疑惑,双方共同进步和学习。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同样需要注重互动技巧,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和学生沟通交流,摆脱以往权威者身份,因为高效的物理实验课堂不是以权威者身份对学生发布命令,则是以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征服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则为学生讲笑话或做游戏,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单一与枯燥,还能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扮演教师讲解知识,而教师则扮演学生负责聆听。例如教师教师开展小组实验,恰巧有一小组缺少一名学生,教师则作为学生参与其中,一方面能监督学生在实验过程的行动,避免发生意料之外,也能借此拉近与学生距离。上述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感,从而十分愿意配合教师设置的一切教学活动,也能与教师形成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以“单摆”实验教学为例,该章节在于研究单摆周期,教师就可基于此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并亲自参与到情境当中,促使学生切实感悟和体验物理实验过程,并积极探索科学规律,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教师在具体实验教学过程中先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选取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实验器材,之后与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实验。在具体实验过程中通过寻找不同小球对相同长度摆长运动周期能让学生明确单摆周期运动周期与小球质量毫无联系。从上述实验中,可让学生明确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并非单纯从物理教材获取知识,更让学生明确对待未知事物需科学地实验经验与探索态度,只有仅事实检验的事物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思维品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开展:首先渗透物理观念;所谓物理观念即基于物理学角度形成和运动、物质、能量、相互作用等有关的基本认识,促使学生在头脑中提炼物理概念和规律。以“探究平抛运动规律”实验为例,教师在设计实验首要环节时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案,目的在于详细观察物体在做平抛运动时轨迹。虽然高中生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看到曲线运动,然而却是在学习直线运动知识后首次学习和掌握曲线运动知识,因而学生在设计物理实验方案时可重点强调物体做平抛运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念。平抛运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后首次分析生活中常见运动,更是物理知识中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关键组成。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通过设置“水平与竖直向上的小球运动对比实验”能让学生树立正确“运动观”,最重要能运用运动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实验中还能发现做平抛运动实验研究时不单单可以将实验对象设为小球或人,甚至细小的流水也可作为实验对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其次实验探究;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展开合理猜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分析论证以及与其他学生合作交流,最后进行合理反思。该环节由学生自主探究和师生共同探究组成,在学生自主探究时可让学生运用现有资源设计实验方案,并合理分析平抛运动轨迹,学生在自主思考后与其他学生相互讨论得出以下实验方案:即运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子装入部分水后在瓶盖上扎出一个小孔,同时在矿泉水瓶子下端侧面扎出一个小孔,此时松开瓶盖水直接喷出,其中水流顺着瓶子做平抛运动,借助该实验观察水流平抛运动轨迹。学生在研究平抛运动时有效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随即物理教师引领学生共同探究分析平抛运动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打破以往被动聆听或作为观察者角色参与学习情况,则是转为实验探究主体,对所学物理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3.开展实验即时评价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即时评价是评价方式之一,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活跃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当中,一定程度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师生在课堂教学中为独立且平等的个体,正因如此需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此过程中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学情以及运用的学习方式、个性等,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如果一味地否定、批判学生的观点,较易打击学生学习物理自信心,更不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因而需要足够尊重学生,即使学生的想法过于异想天开也要耐心听完并给予肯定,因为学生对问题的争论或产生的奇特思想都极有可能成为教学资源。然而上述方式也不意味着教师全程夸赞学生发言,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敢于思考和发言,也要巧妙地是指出学生存在的错误并引领其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其二教师应以一颗真诚、宽容的心态和学生沟通交流,因为对话的意义在于师生和平相处与相互理解,二者在即时评价中坚持的真理都不是绝对的,教师应降低姿态与学生对话,指导学生自由且大胆地表达观点和想法,并借此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和学习困难。与此同时高中物理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自由且开放对话环境,更是保证即时评价效果的关键所在。但对话环境需要师生共同打造,其中物理教师发挥组织、指导作用,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需善用激励性语言,因为高中生面临高考,身心较为疲惫,物质环境相比,其内心更渴望和谐、愉悦、安全的心理环境,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保护学生自尊心,委婉指出学生错误并提出改进,增强学生成就感。

4.结语

总之,物理是一门知识性与科学性兼具的学科,教师在全新的教育形式下应积极创新物理理念和教学方式。实验作为物理教学关键组成部分,更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学情和实验特征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为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戴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观”[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000(030):58-59.

[2]王添华.优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升科学探究能力[J].高考,2018(29).

[3]杨丽丽.如何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000(010):228.

运动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90年法制方针及其实践的历史必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民主宪政实践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价值目标;“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学说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论根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制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造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基本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全面形成。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法制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11年3月10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庄严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具有自身的价值目标、理论根基、特定框架和基本内容,它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民主法制运动90年的历史必然,中国共产党90年法制方针及其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中国共产党90年的民主法制方针及其伟大实践确立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价值目标、理论根基、特定框架和基本内容,并直接孕育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探究中国共产党民主法制方针和实践的历史演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的关系。对于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主法制建设的丰功伟绩,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价值目标、本质特点和基本内容。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依法治国的伟大方略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民主宪政实践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价值目标

“法律作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本身就是一个价值体系,立法者把他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秩序的价值期望和价值追求赋予法律,法律也就成了立法者实现其社会目标的有效工具,这种体现在法律之中的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的立法者的社会目标和价值目标,就是法律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有其自身的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宪政实践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价值目标。这就是民主、自由和宪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的民主法制运动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宪政实践。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初起便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制观,高举民主宪政大旗,领导中国人民积极投身到民主宪政实践之中。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主张。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民主权思想的较早体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和汲取了早期宪政实践的经验教训,开始独立领导民主宪政运动。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这是中国历史上由人民代表机关正式通过并公布施行的第一部人民宪法,标志着工农民主政权宪政模式的确立。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员颁布了以《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和《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为代表的一系列宪法性文件。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各根据地带有根本法性质的政纲。有力地推动了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先后制定了宪法原则、施政纲领和施政方针,权力机关逐步向人民代表会议制度过渡。1946年4月23日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和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使新民主主义宪政实践走向巅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宪政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诉求。首先,“人民主权”如一条红线贯穿新民主主义宪政历史的全过程。一方面,新民主主义时期建立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民主专政形式虽然有某种程度的变动,但人民民主政权的人民主权性却是越来越清淅。另一方面,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法制建设成果,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到《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再到《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等法律文件无一不是人民主权思想的体现。其次,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中都毫无例外地规定了人民享有的民主自由权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在苏维埃政权领域内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和他们的家属,皆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劳动权、受教育权,享有言论出版结社的自由、婚姻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施政纲领》规定:“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再次,宪政思想亦是新民主主义宪政实践的价值诉求。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人民为主体的宪法性文件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第一条鲜明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根本法是宪法。《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开篇提出:“为着进一步巩固边区,发展抗日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向我边区二百万人民提出如下之施政纲领,如共产党员当选为行政人员时。即将照此纲领坚决实施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序言明确规定:“凡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单位、各级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均应共同遵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及其形成的民主、自由、人权和宪政的法制理念与价值诉求设计出了未来中国宪政与法治国家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价值目标。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学说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论根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宪政实践,不仅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价值目标,也为创立中国式的马列主义国家学说奠定了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学说。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论根基。

早在1936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中就提出了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主张。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中国未来要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P636同年2月20日,他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的演说中提出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就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反动派的专政”。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就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要求,提出了“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在全国胜利即将来临的形势下,毛泽东于1949年6月30日发表了著名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提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同时指出,“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这两方面,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是马列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发展,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中国法律制度的基本指导思想。

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以《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为指导。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从而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社会主义法统,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论根基。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制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从1949年至1956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与法律观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新民主主义法制实践形成的历史经验和价值目标为基础,在废除国民党旧法统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之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并最终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之路。

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从废除国民党旧法统开始的。早在1947年2月。谢觉哉就提出要对国民党的旧法统进行“形式和内容全部改造”。随着革命事业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中共中央于1949年2月发布了《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明确规定,“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下。国民党六法全书应该废除”。1949年9月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此为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新中国法制之路的探索,开始着手建立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1953年彭真同志在《关于政治法律工作的报告》中提出要逐步实行比较完备的人民民主的法制。1954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用宪法这样一个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使全国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使全国人感到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和正确的道路可走。就可以提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还明确提出了“健全法制”的任务,强调必须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以这些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以《共同纲领》作为当时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立法高潮。据统计,从1949年到1956年,新中国颁布的法律法规就有1200多部,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法律文件,特别是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贯彻了民主与社会主义原则,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和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奠定了根本法基础,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基础。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包括行政法规、刑事法规、婚姻家庭法规、经济法规、劳动法、社会福利法、军事法和民族法等法律部门在内的法律体系,使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组织管理,初步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然而,随着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社会主义法律建设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造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基本体系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思想。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中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在全国坚决实行这样一些原则: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为这一时期我党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1982年11月。五届全国人大在充分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一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宪法,确认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拨乱反正取得的巨大成果,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奠定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宪法基础。与此同时,党中央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开始逐步恢复。以1982年《宪法》为核心,国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法律。据统计,从1982年到1992年十年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法律和关于法律的决定154件,涉及国家机构、民事、经济、行政、刑事、对外开放、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法律基本体系。

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特别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阶段加快经济立法的立法任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从1993年到1998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共118件;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共198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备。

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全面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确定了“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体目标。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使之上升为一项宪法原则,标志着我国正式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中国社会从此走进法治的时代。党的十六大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共产党要“依法执政”、反对“人治”。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是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方略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党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反映了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战略的深刻认识。是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针提出的新的战略性要求,标志着法治在党和国家及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将进入更加注重法律实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新阶段。

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推动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从1998年到2008年十年间。共审议了230件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各个法律部门齐全,每个法律部门中的主要法律已经基本制定出来,加上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以宪法为核心,涵盖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到2010年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和民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从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提出“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历时14年。但是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核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民主法制实践的历史积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现实反映。

上一篇:体育论文下一篇:化工安全与环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