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案例心得体会范文

2023-06-03

安全事故案例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利用职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邀请过去发生过事故的有关人员到班前会、周三安全学习会上现身说法,用自己亲身经历讲述了不注意安全给社会、企业、家庭和个人造成的损害,对自己思想上存在的麻痹大意、习惯性违章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自检和批评,使大家受到心灵的震撼。还以兄弟单位、本矿近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为教材,采取参观安全案例警示以及观看安全宣传牌板等形式,组织职工一起深入剖析事故根源所在。

对事故经过原因及教训作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与特别警示,让职工对照检查,自我反省,时刻警示职工注意安全,牢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再去重蹈覆辙,确保在各自岗位上做好自主保安。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安全事故案例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一、安全生产相关概念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①同一个单位、②500m以内、③等于过超过临界量。

2、危险化学品分类:根据——------------------细化 ①爆炸品: ②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 ③易燃液体 ④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⑤氧化剂 ⑥有毒品 ⑦放射物品 ⑧腐蚀品

3、重大危险源——与“临界量”对比(500m以内,不同物质)A百分比+B百分比≥1时,即为重大危险源;存量/临界量 注意:没有特殊说明在同一单元时或不能证明在同一单元时——不在同一单元;

①计算所得;

②特种设备:长输管道(200km+300mm)、工业管道、蒸汽锅炉(2.5Mpa+10t/h)、热水锅炉(出水120°)、压力容器(0.1mpa,中毒以上)、高瓦斯矿井;

③危化品临界量:乙炔1t、氢、氯、硫化氢5t、氨10t、苯50t、汽油200t、甲苯、甲醇、乙醇500t、柴油5000t;

4、重大事故隐患:危害、整改难度大,需要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才能排除事故隐患;(辨识依据:危险特性、数量)

5、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危险程度、整改难易程度分析、治理方案;

6、危险源VS事故隐患: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二、危害因素辨识

1、危险有害因素分类:——GB/T13861-2009

(重点) ①人的不安全行为:指挥错误、误操作、监护有误、违章作业; ②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理)设计缺陷、防护缺陷、标志缺陷、信号缺陷、噪声、振动、辐射、高低温、有害光照;(化学):爆照品、压缩气体、氧化剂、有毒品、粉尘;

③管理因素:组织机构、责任制、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安全培训、安全投入;

④环境因素:(作为补充)场地、照明、地滑、不适应;

2、事故类别分类(按起因物分20类):——GB6441-1986(重点)①物体打击:不包括: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引发的物体打击;

②车辆伤害: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车辆停止发生的事故; ③机械伤害:不包括: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④起重伤害:起重安装、检修、试验、作业中坠落引起的物体打击; ⑤触电:雷击伤亡;——————————————(必写) ⑥淹溺:包括高出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 ⑦高处坠落:高处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⑧坍塌:如脚手架、土方倒塌,不包括矿山冒顶片帮,车辆其中伤害、爆破引起的坍塌。

⑨灼烫:不包括触电、火灾引起的。 ⑩中毒;

11、其他爆炸: 汽油爆炸、粉尘爆炸、纤维爆炸、混合物爆炸;(重要)

12、火灾

 写清楚爆炸类别:锅炉爆炸、容器爆炸、瓦斯爆炸(甲烷)、火药爆炸;

3、职业(病)健康危害因素分类——重点 第一种分类:(可以得满分的回答) ①粉尘类:各种尘

②化学物质类:铅、苯、氯气、氨气、CO、硫化氢、甲醛、中毒③物理类:高/低温、高压、高湿、振动、噪声、高原、 ④职业性耳聋:噪声(机械、设备) ⑤放射性物质类:辐射(焊接) ⑥职业性眼病、⑦职业性皮肤病:(柴油)⑧职业性肿瘤、⑨生物;⑩职业中毒:液氨 第二种分类:(回答的最简单,容易记忆)

①化学因素:粉尘、有毒物质铅、苯、氯气、氨气、CO、硫化氢、甲醛、柴油;

②物理因素:高/低温、高压、高湿、噪声、振动、辐射;

三、危险有害因素控制基本知识

注意:问题如果安全措施(整改措施),应从“技术”、“管理”措施分类回答。

1、安全技术措施(事故预防对策)——从“事故”或“隐患”的角度回答

①消除、②预防、③减弱、④隔离、⑤连锁、⑥警告、⑦个体防护(顺序)

1)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危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

2)预防: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风装置、接地(防触电)、防护罩防护网(机械)防明火防静电(防爆防火);

3)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

4)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危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 (如防毒服、各类防护面具)等;

5)联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联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

6)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7)个体防护、避难和救援。

2、安全管理措施:(结合案例内容-参考回答) 1)建立或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通用)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用) 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通用) 5)加强安全生产检查 6)编制或完善应急预案+整改措施方案 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机制

第二章 安全生产事故相关管理知识(选择题为主)

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1、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存储)及300人以上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无使用单位) 第二节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综合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

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

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5)安全措施和费用管理制度

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9)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

10)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1)防灾减灾管理制度

12)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13)应急管理制度

14)安全奖惩制度

2、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2)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

3)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

4)特种作业及特殊作业管理制度

5)岗位安全规范

6)职业健康检查制度 7)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3、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三同时制度

2)定期巡视检查制度 3)定期维护检修制度

4)定期检测、检验制度 5)安全操作规程

4、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标志管理制度

2)作业环境管理制度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第三节 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与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1、安全生产许可证-程序

①申请②受理申请及审查③决定④期限及延续⑤补办及变更⑥公告

2、安全生产许可-规定 ①一级发证:由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颁发管理——爆破器材生产企业;

②两级发证: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发证;(煤矿、非煤矿、烟花爆竹、危化品、建筑施工) 注:煤矿——国家煤矿安监部门;

非煤矿及其他——国家安监部门;

建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爆破器材——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3、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条件

(1)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4)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6)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7)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8)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体系和应急救援预案

4、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 (1)非煤矿山建设项目;

(2)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下同)的建设项目;

(3)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

(4)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化工、冶金、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军工、公路、水运、轨道交通、电力);

5、安全认证报告的主要内容

(1)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2)建设项目与周边设施(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在安全方面的相互影响;

(3)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 (4)其他需要论证的内容。

第四节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他单位培训时间=3/4高危)

1、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生产经营存储(包括焦化厂)、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管人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新上岗的从业人员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不得少于20学时;

2、其他单位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管人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新上岗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第五节 特种作业与特种设备

1、特种作业种类(11类):电工、焊接+切割、高处(架子工)、制冷空调、煤矿、金属矿、石油+天然气、冶金、危化品、烟花爆竹;

2、特种设备(8种)

①承压类特种设备:锅炉(30L)、压力容器(含气瓶氧舱)、压力管道(0.125mm);

②机电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0.5t高2m)、客运索道、大型娱乐设施(2m/s)、场内专用机动车辆;

一、安全检查

1、安全生产检查类型:定期性安全生产检查、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季节性安全生产检查或节假日前后检查、专项安全生产检查、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2、安全生产检查内容: ①查软件: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

②查硬件: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

二、安全评价

1、安全评价过程:辨识危险源、分析有害因素、预测危险度、提出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活动;

2、安全评价程序(也是评价内容:1~6条) 1)前期准备:明确评价对象,收集各种资料;

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危险危害因素存在的部位、方式、事故发生途径及其变化规律;

3)划分评价单元:划分应科学合理,便于实施评价、相对独立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

4)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单元的特征,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价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度;

5)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根据辨识结果和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安全技术和管理对策措施;

6)安全评价结论:列出评价结果,指出应重点防范的危险因素,明确应重视的安全措施;

7)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安全评价结果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第三章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第一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基本概念

一、预警

1、预警等级信号(红橙黄蓝) ①1级预警:表示安全状况特别严重,红色表示; ②2级预警:表示受到事故的严重威胁,橙色表示; ③3级预警:表示处于事故的上升阶段,黄色表示; ④4级预警:表示生产活动处于正常状态,蓝色表示。

2、应急管理:预防、准备、相应、恢复;

3、响应: ①一级响应:所有部门; ②二级响应: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 ③三级响应:一个部门;

4、应急救援任务(措施):营救人员、控制事态、消除危害后果、恢复现场、查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第二节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重点)

一、应急预案

1、应急预案分类(应急体系构成): ①综合预案:总体预案; ②专项预案:针对具体的某种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化品泄露事故)

③现场处置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装置、场所、岗位的应急处置措施;

2、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①应急预案概况;

②事故预防; ③准备程序;

④应急程序; ⑤现场恢复;

⑥预案管理+改进;

3、应急预案编制程序:(重点) ①成立编制工作组;

②资料收集; ③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④应急能力评估;

⑤应急预案编制;

⑥评审+发布;(本单位+外部评审、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4、应急演练(重点)

①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演练——1年1次; ②现场处置方案——0.5年1次;

5、应急预案演练的类型

①桌面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地图、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针对事先假定的演练情景,讨论和推演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从而促进相关人员掌握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 ②实战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应急处置涉及的设备和物资,针对事先设置的突发事件情景及其后续的发展情景,通过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从而检验和提高相关人员的临场组织指挥、队伍调动、应急处置技能和后勤保障等应急能力。

注:

①应急演练应采用模拟情景,不能采用真的有毒气体。 ②提前通知周边群众及相邻工厂。 ③演练发生意外,应立即终止演练; ④演练结束后,要形成书面报告;

第四章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一、安全事故等级

①特大:30以上、

100重伤、

1亿;(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②重大:10~

29、

50~99人伤、

5000万~1亿;

③较大:3~

9、

10~49人伤、

1000万~5000万; ④一般:3人以下、

10人以下伤、 1000万以下;

2、事故分类:按GB6441-86分为20类

01 物体打击02 车辆伤害03 机械伤害04 起重伤害05 触电06 淹溺07 灼烫08 火灾09高处坠落010 坍塌011 冒顶片帮012 透水013 放炮014 火药爆炸015 瓦斯爆炸016 锅炉爆炸017 容器爆炸018 其它爆炸019 中毒和窒息

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较大事故以上时,电话快报-1小时)

1、事故上报期限:单位1小时、县级~市级2小时、市级~省级2小时、省级~国务院管理部门2小时、管理部门~国务院2小时;(特大事故:共9小时)

2、事故报告:(最低设区市级) ①特大、重大: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

②较大事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③一般事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事故报告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发生时间+地点+现场情况、简要经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

4、事故补报:

①除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外,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造成伤亡人数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②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发生之日起7日内,造成伤亡人数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二节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织

1、事故调查步骤(程序) ①事故报告;②成立事故调查组;③事故现场处理;④人证、物证的收集;⑤事故原因分析;⑥事故调查报告编写+归档;

2、事故调查:“按级别国、省、市、县” ①特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调查;报告至国务院安监 ②重大:省级人民政府;报告至国务院安监 ③较大:市级人民政府;报告至省、自治区、直辖市; ④一般:县级人民政府;报告至设区市级

3、事故调查组(调查人员):①人民政府、②安监、③监察机关、④公安机关、⑤工会、⑥检察院、⑦上级主管部门、⑧工会——⑨可以聘请专家;

4、事故调查组职责:

①查明事故发生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 ②认定事故责任性质和事故责任分析; ③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④总结事故教训; ⑤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⑥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5、事故调查期限(最长120天):发生之日起60天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经批准延长60天;

6、事故调查报告批复期限(特大最长60天): ①重大、较大、一般事故接收到事故调查报告起15日内作出批复; ②特大事故30日内作出批复,特出情况经批准延长30日;

7、事故调查期限+批复期限(特大+最长时间)=120天+60天=180天;

第三节 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必考)

一、事故原因分析(回答分:①直接、②间接)

1、事故直接原因分析(注:回答加上单位、部门、人员)

①人的不安全行为: ②物的不安全状态:

2、事故间接原因分析(注:回答加上单位、部门、人员) ①技术设计上的缺陷;

②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安全操作知识;(通用) ③劳动组织不合理; ④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通用) ⑤安全规程不健全; ⑥事故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到位; ⑦未认真实施事故预防措施,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通用) ⑧安全投入资金不足;

3、事故预防(整改)措施 技术方面:(根据生产过程思路写) ①制定方案措施;

②防爆装置、接地装置、防静电措施、防雷击措施等;

③防治粉尘产生的措施:改革工艺流程,实现生产自动化;湿式作业、机械设备密闭,生产场所通风、除尘、增加个体防护;

④机械传动部件采用防护罩、防护网等措施,防治机械伤害; 管理方面:

①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②制定相应的作业方案和事故应急预案; ③严格制定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④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督; ⑤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⑥派专业人员监督检查: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操作; 第四节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必考)

一、伤亡事故分类 ①轻伤: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②重伤:损失工作日≥105日的失能伤害; ③死亡:≥6000日;

二、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

1、直接经济损失(必须准确记忆)

(必考)  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注意人数) ①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②丧葬及抚恤金; ③补助及救济费用; ④歇工工资;(注意)  善后处理费用: ①处理事故费用; ②现场抢救费用; ③清理现场费用; ④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注意)  财产损失价值: ①固定资产损失; ②流动资产损失;

2、间接经济损失 ①停产减产损失;(注意) ②处理环境污染费用;(注意) ③补充新员工的培训费用; ④资源损失价值; ⑤工作损失价值;

三、事故统计评价指标:(伤害:包含死亡人数)

1、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从业人数)*10³

2、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从业人数)*10³

3、百万工时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数*250*8)]*10(6次方)

4、百万吨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产量)*10(6次方)

5、重大事故率=(重大事故起数/事故总数)*100%

6、万车死亡率=(机动车造成的死亡人数/机动车数)*10(4次方)

7、亿客公里死亡率=[死亡人数/(运营旅客数*运营公里数)]*10(8次方)

8、伤害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总人数*250*8)]*10(6次方)第五章 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与整改措施

第一节 事故性质认定与责任划分

1、事故性质:责任事故(答题点)、非责任事故;

2、事故责任分类: ①直接责任者:事故发生当下的违章作业人; ②主要责任者:上一层管理者(违章指挥者、违法转包者)③领导责任者:企业负责人 注:处理意见: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3、事故处原则  “四不放过”的原则: ①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 ②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③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④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 公正公开原则

二、安全技术措施(消除、减弱、隔离、连锁、个体防护)

1、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①防止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引燃能源同时存在。 ②加强对可燃物的管理和控制,利用不燃或难燃物料取代可燃物料;③ 防止空气和其他氧化性物质进入设备内或防止泄漏的可燃物料与空气混合;

④ 杜绝引燃引爆能源。 ⑤消除、控制引燃能源。 参考答案:

1)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注意保持包装完整密闭,库房保持良好通风,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2)消除点火源。避免库房内出现明火和高温表面,采取措施防止摩擦和撞击火花,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静电接地。 3)防火墙、泄爆装置等等;

2、电气技术措施: ①接零、接地保护系统

②漏电保护 ③绝缘

④电气隔离 ⑤安全电压(或称安全特低电压)

⑥屏护和安全距离

⑦联锁保护

3、粉尘安全技术措施: 1)防治粉尘达到爆炸浓度,技术上可进行: ①改革输送工艺,降低产尘量; ②实行湿式作业; ③密闭输送系统; ④保持良好通风,及时除尘。 2)防治产生点火源: ①杜绝携带火种; ②防治电气火花; ③防止静电火花; 3)加强管理: ①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②责任制; ③安全教育培训; ④粉尘浓度检测; ⑤粉尘爆炸应急预案; 增加1

1、出现事故后,安全管理上的问题: ①没有制定 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或安全方案; ②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③单位管理上混乱,相应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检查不到位;④人员未按照操作规程作业,存在违章作业‘ ⑤未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⑥施工资质、作业人员资格 增加2

2、安全评价内容: (1)评价前期准备,搜集相关资料。 (2)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3)评价单元划分。 (4)选择评价方法,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5)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6)得出评价结论,撰写评价报告。 增加3

3、安全验收内容 增加4

4、现场安全管理过程控制要求

(1)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并使危险有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2)起重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实行作业许可证制度。

(3)作业许可证上应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

(4)爆破、吊装作业要派专业人员现场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增加5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三证”、“一标志”:安全鉴定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标志。 增加6 安全员配备办法: ①1万㎡以下——不少于1人; ②1万~5万——不少于2人; ③5万以上——不少于3人; ④专业承包——1人;

⑤劳务分包:50人-1名、50~200-2名、200以上-3名;(千分之五)

增加7

安全事故案例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例及分析

为体现课题价值,有效预防和最大限度减少各类突发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我们对近年来我市及全国各地发生的一些学生及校园突发案例进行了收集、整理,摘录与学生安全密切相关的踩踏事故、交通安全、心理健康、溺水事故、校园伤害事件、消防安全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典型案例20多个,为学生保驾护航,真正起到借鉴警示、防微杜渐、引以为戒的作用。

从收集整理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来看,除自然灾害引发事故以外,从中发现存在以下三大显著规律特征:

1、安全事故多发类型有规律可循。溺水、交通、自杀、暴力、食物中毒等六项涉校涉生安全事故,占各类学校安全事故的70.3%,虽然这些事故大部分不是发生在校内,但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溺水、交通、自杀事故已成为学生意外死亡三大“杀手”。

2、安全事故多发时段有规律可循。月份分布:五月发生学校安全事故最多,其次六月、四月、九月,这与气候温度有很大关系,如一月、二月由于天气寒冷,学生活动量较小,事故相应要少得多。部分事故也表现出明显的月份分布规律,如溺水事故集中在发生在

5、

6、7三个月,食物中毒事故9月份最多。时刻分布:下午四至五点时段的事故明显多于白天其他时段,这应该与人体生物节律、活动安排有关。年龄分布:对学校安全事故当事人的学段、年龄分析表明,受害、施害最多的是小学和初中生,约占60%,尤其到16岁达到顶峰。

3、事故发生主因问题有规律可循。在收集的安全事故案例中,究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家庭或社会监管教育不到位,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设不到位,心理健康教育或生命教育不到位,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整治不到位,监督检查或整改落实不到位等。 ● 典型事故案例

1、踩踏事故„„„„„„„„„„„„„„„„ 2

2、交通安全„„„„„„„„„„„„„„„„ 3

3、心理健康„„„„„„„„„„„„„„„„ 6

4、溺水事故„„„„„„„„„„„„„„„„ 7

5、校园伤害事件„„„„„„„„„„„„„„9

6、消防安全„„„„„„„„„„„„„„„„11

7、其他突发事件„„„„„„„„„„„„„„ 12

一、踩踏事故

[案例1] 2006年10月25日晚上8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学生晚自习下后,刚走出教室,灯突然熄灭,楼道一片漆黑,有学生怪叫“鬼来了”引起学生恐慌,大家争相

2 往楼下奔跑,部分学生被挤倒,被后面涌上来的学生踩踏,造成10名学生死亡,27名学生受伤,其中重伤7人。

[案例2] 2013年2月27日7时许,湖北襄阳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已造成4名学生死亡,多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

[案例3] 2013年4月17日深圳市龙华新区书香小学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下午3:50许在罗湖区东门街道晒布路迪可可儿童乐园3楼下2楼的扶手电梯上发生意外事故,9名学生受伤。

【案例分析】 以上3起学生踩踏事故,2起发生在校内,1起发生在校外,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令人十分痛心。近年来,虽然我市尚未发生一起学生踩踏事故,但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学校是人口密集场所,一旦发生拥堵踩踏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在日常活动时也有发现,一些学校存在应急疏散演练缺乏经常性和实效性、应急疏散示意图未上墙、应急指示灯等设施不规范以及校内外集体活动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以上几起惨痛教训提醒我们,要加强学生文明礼让行为习惯的养成,完善应急疏散预案,做到应急疏散演练与学校升旗、课间操、集体活动等相结合,增强演练的科学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确保疏散通道安全、有序、畅通,提高逃生自救能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杜绝踩踏事故的发生。把突发事件放于未然.

二、交通安全

3 [案例4] 2011年4月4日,我县某乡一初三年级男生从家中推出摩托车送本班同学回家,在回家途中与汽车相撞,不治身亡。

[案例5] 2014年3月16日(星期日)下午3时20分,我市某县一高三年级3名学生骑一辆摩托车外出,在返回途中与迎面而来的另一所中学学生骑的摩托车相撞,事故导致3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

[案例6] 2014年3月15日上午,我市某县一学校初三年级两名学生,共骑一辆踏板摩托车去县城购物,下午1:30左右返回途中发生重大车祸,与一辆公交车相撞,一人当场死亡,另一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案例7] 2013年9月14日中午放学后,某县高二年级学生在校间私自同6位同学一道外出吃饭,在就餐间隙,李某骑摩托车带另一名同学兜风,因行使路面坑洼不平且车速过快,导致车子失控摔倒,酿成车祸,胡某摔成重伤。

【案例分析】 这几起案例都发生在我们身边,都是学生违规骑行摩托车所造成的惨剧。前3起案例摩托车是从家里骑出来的,后1起案例学生是从学校里出来的,可以看到,4起案例反映出家庭和学校安全教育以及家长监护责任都存在问题。特别是后1起案例,由于学生是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家长就以学校未及时制止学生骑摩托车行为,要求学校承担相应责任。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第十条中就规定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这起案例除了学校未采取措施制止学生外出行为以外,还有学校

4 门卫管理漏洞使住校生随走读生一起混出校门。当然孩子的教育问题仅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齐抓共管。

[案例8] 2014年7月10日下午5时左右,湖南湘潭市雨湖区响塘乡金侨村乐乐旺幼儿园所属的一辆校车在送幼儿回家途中,经过与长沙市交界处的长沙岳麓区含浦街道干子村时翻入水塘。11日凌晨3时许,涉事校车被打捞上岸,确认造成11人遇难,其中幼儿8名。

[案例9] 2011年8月2日,河北省某县一民办幼儿园接送幼儿车辆到校后,一名3岁女童被滞留车内闷死。

【案例分析】 近年来,幼儿园校车事故频频发生,其主要原因是民办幼儿机构为了吸收生源,节约成本,将不符合标准车辆接送幼儿上下园,加上管理措施不到位,临时改变行车路线,上下车未清点人数,或存在超载、超速等问题,都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为切实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国务院2012年颁布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我市2013年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今年又先后出台规范校车许可审核登记制度和加强学生上下学乘车安全管理工作方案。但目前我市学生上下学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仍不容乐观,仍还存在接送车辆安全系数低、“黑头车”、超速超载、监管合力不足以及学生家长安全意识淡薄等方面的问题。根据“保障学生就近入学、寄宿制学校入学、公共交通满足入学、提供校车服务依次优先原则”,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高度关注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问题,我认为要从5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优化学校布局,特别是建设好一些

5 必须的教学点,使学生就近上学;二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满足路途较远学生住宿需求;三是了解和掌握学生乘车信息,建立工作台账,会同相关部门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监管,加大“黑头车”、超载等违规车辆打击力度;四是加强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五是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多渠道筹措校车运行机制。

三、心理健康

[案例10] 2014年2月17日下午,我市某县一中学高二年级一男学生从教学楼坠楼身亡。经公安机关侦查,在该生住处发现了大量抗抑郁类药物,排除他杀可能,且该生自杀无外界诱因。经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多方协调,最终学校还是以经济补偿方式予以解决。

[案例11] 2014年6月13日,河南省某县一名学生生在一饭店内因感情问题,喝农药后经送医院救治无效身亡。

[案例12] 2014年1月20日傍晚,我市某县一小学三年级男生李某(9岁),放寒假在家旁边厕所内悬梁自尽,经抢救无效死亡。据悉,该生几年前父母离异,由母亲抚养,其父母先后都成立新家庭并长期在外打工,随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妈生活。当天傍晚6点多晚饭后,因外公外婆说今年孩子的爸爸妈妈不回来过年(去年也没有回来),该生情绪低落,后其舅舅在家旁边的厕所内发现其已悬梁自尽。

6 【案例分析】 近年来,我市中小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意外事件屡屡发生,近几年全市因心理问题造成伤害的学生人数占很大比例,已超过溺水事故成为学生非正常死亡第一“杀手”。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约有2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躁、偏执、孤僻、人际关系不适等。特别是当前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面对升学、师生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极易导致心理出现问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加强对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监测,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为其健康成长创造有利和宽松的环境。学校要设立相关的机构,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和咨询活动。随时关注学生心理动态,特别是对于心理有问题学生。如上面[案例10]中这名学生因患抑郁症于2013年3月休学回家,事发前曾多次在家自杀未遂,先后在本市及外地精神病院治疗,2014年春节后,经该生本人及家庭申请,于2014年2月17日复学,两天后在学校教学楼跳楼身亡。我们可以看出,这起事件的发生与校方没有任何责任,但学校最终还是“破财消灾”,如果学校在该生复学时把关严一些,要求提供医院康复证明后方可复学,完全可以规避校方的风险。

四、溺水事故

[案例13] 2014年8月29日下午,我校二年级学生罗某等几位同学相约到坑塘摸河蚌,其中罗某(男,10岁)、罗某(男, 7 10岁)两位同学下水游泳后发生意外,经众人打捞施救,但还是夺走了小小生命。是家长痛不欲生. [案例14] 2014年7月18日傍晚,我市某县一初中3名毕业生朱某(男,16岁)、王某(男,14岁)、史某(男,15岁),三人私自结伴到湖里游泳,后不幸全部溺亡。

[案例15] 2013年8月21日下午3时左右,我市某县一处原村轮窑厂取土形成的深塘发生一起溺亡事件,3名中学生钱某(男,17岁)、张某(男,16岁)、金某(男,17岁)不幸溺水身亡。

[案例16] 2012年6月29日,我市某县发生一起溺水事故,四名学生在在居住地附近窑厂的取土坑不慎溺水身亡,其中小学生1名(11岁)、初中生3名(分别为14岁)。

【案例分析】 当前学生溺水事故主要呈现“五多”特点:一是多发生在周末、节假日,二是多发生在农村地区,三是多发生在初高中男生,四是多发生为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五是大多是农村留守儿童。所以,为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发生,教育部门和学校除了做好在校期间学生安全教育以外,将安全教育也要延伸到节日或假期,做到“学生放假安全教育不放假”,有效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一加大安全教育频率。对学生安全教育要反复讲、天天讲,特别是在放学前或放假前,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能私自下河游泳。二要加强“家校”有效对接。做好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家校对接工作,通过家访、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电话、短信等多种形式,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三是加大游泳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学校要充分利用安全课、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结合一些典型案例,讲解游泳的安全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游泳知识的专项辅导,让每一位学生树立一个游

8 泳安全意识。五是丰富假期课余生活。让学生有地方去玩,家长、学校、社区要组织有序的安全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校园伤害事件

[案例17] 2014年某月某日晚八时许,我市某县一学校高中住校学生多人与校外发生冲突,致多人受不同程度的伤害。

[案例18] 2014年3月,我市某县一中学初中生,在校内打架斗殴造成一学生重伤,学校及时拨打120,经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案例分析】 可以说这两起事件是典型的校园斗殴事件,从这起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学校值班人员加强值班巡查,及时发生苗头予以制止,这起悲剧就有可能不会发生。寄宿生远离家人,缺少监护人的关爱和管理,寄宿生学习及生活区域又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因此切实加强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事关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寄宿制学校要逐级落实寄宿生管理职责分工和各工作岗位的管理目标、工作要求,做到岗位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一是严格实行值班巡查、寄宿生请销假、晚点名、缺勤追踪、来访验证登记、交接班及宿舍卫生、消毒等制度。尤其在夜间和学生户外活动期间,加大校园内的巡查力度,发现事故苗头及时处置。二是定期重点对学生宿舍视频监控、应急照明设施、疏散指示图及指示标志、消防栓、灭火器等是否正常运转、数量充足、安装规范、布局合理、功能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

9 隐患及时予以整改。三是充分利用班会、墙报、校园广播等各种途径经常对学生进行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校园侵害、防交通事故、防拥挤踩踏、防自然灾害、心理健康等各类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能力。四是对不履行职责、管理不力甚至失职而造成安全事故的,要坚决实行责任追究。

[案例19] 2003年5月,在西部某九年制学校,一名七年级男生在上数学课时偷玩玩具,任课教师发现后批评了该男生,该男生便顶撞了几句。任课教师自觉损害了自尊,生气地朝该生左侧脸部扇了一耳光,造成该生耳膜穿孔。后该生辗转几家医院治疗才渐渐康复,肇事老师也付出了2万元医疗费的代价。

[案例20] 2011年12月,西部某初级中学八年级一男生因长期迟到、早退、旷课,考试成绩经常影响到班主任的考核。这次班主任发现该生又旷课后,要求该生到校上课,不料高男生严辞拒绝,班主任一气之下,将该男生殴打一顿,造成该生脑部震荡,鼻孔出血,胸背部多处软组织挫伤,在医院住院近一个月。后经多方协商,该班主任赔偿医疗费等费用1万元了事。

【案例分析】 除了上面少数老师对学生有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意外,还有一些校园冷暴力时有发生,如近年发生的“绿领巾”、“红校服”事件等,都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为何“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民教师对学生却充满仇恨,甚至大打出手呢?主要还是由于肇事教师人文素养薄弱,依法执教意识不强,还有传统封建落后教育理念的作祟,加上进入青春期孩子我行我素、一意孤行等逆反心理的推波助澜,都是学生与老师发生肢体冲突或冷暴力行为的诱因。我们要杜绝教师体罚学生的非法行为,维护学生的人身权利不受侵害,使校园成为一个文明、和谐、健康的育人摇篮。首先,要加强教师依法执教意识,加大《教师法》、《教育法》、《未

10 成年人保护法》学习力度,提高教师的法制和人权意识,深化教师的思想道德境界,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其次,学校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从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转变过来,从狭隘封闭的应试教育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充分关心和爱护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最后,教师要善于原谅学生的错误。学生是未成年人,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和过失,教师要给予正确地引导和教育,不能紧紧抓住学生的错误和过失不放,耿耿于怀,甚至莫名其妙地对学生发火、体罚学生。特别是对于逆反心理极强的学生要有宽容之心,敞开胸怀,掌握和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及时发现和捕捉他们的闪光点。

六、消防安全

[案例21] 2013年5月23日晚11时50分,某市区某幼儿园教学楼大班卧室因线路老化起火,造成局部小型火灾,经消防部门及时扑灭余火,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22] 2013年9月19日下午1点多,城区某校教工车库一部电瓶车充电过程中起火燃烧,因学校安保发现及时,未造成重大损失。

【案例分析】 从上面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校园内发生火灾主要原因是违章用火用电、电气线路老化、人为违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措施不落实所致,如[案例22],经查该事故系车主下班后忘记拔下充电插头,连续充电两天,充电器不能自动断电而过热起火。校园内一旦发生火灾不仅给国家和个人财产造

11 成损失,甚至危急生命,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校园安全和校园各项秩序。防范校园火灾是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我们决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应吸取其他学校火灾事故教训,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要时刻敲醒消防安全的警钟,从思想上树立牢固的消防安全意识,从我做起,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各项制度,完善消防安全器械,认真整改消除消防安全隐患,确保校园长治久安。

七、其他突发事件

[案例23] 2013年12月17日下午,天津市城区某校一初一学生,在家中跳楼身亡。

[案例24] 2012年10月4日,我市城区某高中高一年级学生马某因与社会闲杂人员发生纠纷,受伤住院。

【案例分析】 这两起事件都有一共同点,就是都发生在校外,但最终处理结果却大相径庭。如[案例23]学校从人道主义考虑给了1万元慰问,而[案例24]由于家属的无理取闹及各种原因,最后从维稳角度出发学校把学生的医药费用结算。在这里想让大家注意这样一个细节,也就是[案例23]中该生跳楼事件发生后,该生家长一直称学生跳楼系老师体罚导致想不开所造成,要求学校予以赔偿。学校班主任拿出每天“班级日志”,从记录每天学生到校情况看,该生跳楼前几天均请病假未到校,该班主任老师又将存在手机上与家长联系短信交家长看,事发前几天一条“某某身体不适,请假3天”短信也作为证据提交公安机关。后来该家长也不话可说,最终学校考虑到家庭实际困难,从人道主义出发给了1万元慰问金。从这起案例可以看出,发生学

12 生意外事件后,学校在日常安全管理方面档案资料显得尤为重要,给公安机关取证提供第一手资料。本案中细心的班主任每天记录“班级日志”,注意保存与家长短信记录,据了解还有的老师把与有问题倾向学生之间谈心、谈话内容都记录在案,这些都是很好的做法,值得提倡和借鉴。

[案例25] 2014年3月27日早上,我市某县一职中正在早自习的周某某同学突感身体不适,并休克倒地,经及时送医院救治无效死亡,后经鉴定系突发先天性疾病所致。

【案例分析】据了解,本起事件由于学校处理及时、准确,没有发生任何矛盾和纠纷,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和认可。一是前期预防到位。该班班主任老师在事发前就及时发现周某某同学身体有异样,学生家长从开始隐瞒到积极配合,加强和学生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并有学生的病历复印件和学生的日常记录。二是应急处理到位。事发后,学校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司其职,做到“四个第一”,即第一时间救治并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告知家长,第一时间陪伴受伤害学生身边,第一时间配合有关部门收集第一手证据资料。三是合理善后到位。事发后学校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所以,学校发生突发事件后,不能束手无策,更不能惊慌失措,只要学校领导重视、落实责任、措施到位、处置正确、加强联系、保持沟通,做到事前预防到位,应急处理到位,合理善后到位,就会避免给学校带来不安定因素,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宁、和谐的健康校园。

安全事故案例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中材汉江8.08事故;

1、 事故经过

2007年8月7日13时33分,生产部一车间回转窑系统一次风机电机轴承突发故障,迫使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止料止煤。为了消除因 四通道噴煤枪火焰形状异常而引发的窑筒体一档轮带及14米左右处局部温度超高及窑头排风机震动日趋加大隐患,经相关方面协商汇报,本着节约时间考虑,将计划次日(即8月8日)进行16小时定检项目提前进行。其中对窑四通道喷煤喷管更换项目一车间中班(四班)按照车间安排进度提前完成,8日夜班(一班)接班后,当班班长李德兴只带七名员工到窑头平面进行三通道喷煤管三个接头安装的扫尾工作。约凌晨1点37分左右,工作基本结束时,窑内突然发生爆燃,喷出的炙热气流夹杂着熟料小块和灰尘造成正在工作的窑头巡检工吴某、张某和班长李德兴一人重伤两人轻伤。

2、事故原因分析

1、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对煤粉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应有的知识及认识,存在一定的麻痹大意思想。

2、在现场校秤工作中欠缺有效的信息沟通协调。

3、技术管理不完善。

3、启示及整改措施:

加大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力度,防患于未然

二、中材亨达7.12事故

1、事故经过

2007年7月12日上午,因篦冷机破碎吹头质量不过关,必须维修更换。烧成车间按计划要求停窑检修,黄某与罗某进行作业,在检修过程中,三次封官发生突发瞬时塌料,整个篦冷机大量高温粉尘外冒,黄某从检修平台跳下,罗某全身衣服着火跑出来滚倒在地,事故发生后,伤者立即送往医院抢救。黄某左脚跟粉碎性骨折,罗某烧伤面积达96%,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存在设计隐患:回转窑烧成系统三次风管设计角度过大,几何角度达到23度,因下端入回转窑口(距地面15米)和上端入预燃炉口(距地面40米)的高度落差转大,管长约50余米,无法

对管内的煅烧积尘情况进行检查,且国内5000T/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三次风管如此设计的仅有中材亨达一家。 广东省安淮职业安全事务所有限公司经安全评估工作后明确指出:该风管未设置防止积尘的设施,不符合《水泥工厂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容易发生积尘塌料伤人事故,本次事故也正是因为三次风管内突发性塌料时引起大量煅烧积尘冲入篦冷机,继而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间接原因:由于生产时间紧任务重,造成检修时仓促作业,对检修过程中的突发重大事故隐患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系统严格的篦冷机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 相关岗位员工缺乏系统规范的安全技术操作培训。

2、 检修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3、 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在组织抢修时,安全方面考虑不周到,监管不到位,没有全方位的考虑事故诱发因素,而造成员工高温烧伤、摔伤。

4、 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大意,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较差。

5、 安全防护设施和高温防护用品不足,预见性不强。

3、启示及整改措施: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熟练操作规程,加大安全监管力度。

三、螺旋输送机绞伤事故

1、事故经过

2004年9月10日下午,某水泥厂包装车间,员工进行倒料工作,开机后,库不下料,于是手持钢管,站立在螺旋输送机上敲打库底。库下料后,准备下来,不料因脚穿泡沫拖鞋,行动不便,重心失稳,乱了方寸的左脚恰好踩进螺旋输送机上部10CM宽的缝隙内,正在运行的机器将其脚和腿绞了进去。立即停车并反转盘车,才将其腿脚退出,导致左腿高位截肢。

2、事故原因

1、 包装工未按规定穿着防护用品,而是穿着泡沫拖鞋,在凹 凸不平的机器上行走,失足踩进机器缝隙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 螺旋输送机10CM宽的缝隙上部没有盖板或防护罩等安全设 施,是导致该事故的重要原因。

3、 水泥厂安全生产管理不力,制度不落实,明显的隐患没能 得以消除。

3、启示及整改措施: 加强各岗位技能培训,规范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加大监督、监管力度。

四、电机打伤事故

1、事故经过

2012年4月5日下午,伊犁天山水泥厂生料车间,巡检工在巡检过程中与中控核对参数时,发现辊压机给料装置现场显示与中控显示有较大差异。通知中控止料进行检修,在没有通知检修工、电工断电下,私自打开电机风叶后盖,取出风机叶片,用扳手卡住螺杆转动使辊压机给料装置回到原始位置。结果电机反转,扳手打于手指。经诊断右手大拇指、食指打成骨折

2、事故原因

1:当事人安全意识淡薄。 2:当事人违章操作。 3:为断电、挂牌,无人监护。 4:班长对员工安全知识培训不到位。

3、启示及整改措施:

加大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力度,提高安全意识,实行两票三制制度,电气操作要实行监护制度,加大监督、监管力度。

五、违章操作

1、事故经过

2012年2月19日晚上,伊利天山水泥厂生料车间,均化库顶巡检工接班后没有对库顶设备认真巡检。结果到凌晨7时,入库斗提机传动部位液力耦合器爆炸,导致入库斗提机压死。

2、事故原因

1:巡检工责任心低。巡检不到位。 2:没有定期对液力耦合器油位检查。 3:对设备操作没有认真学习。

3、启示及整改措施:

加大岗位培训力度,增强岗位安全知识的培训。认真落实设备巡检管理制度,提高岗位工技能水平。

六、煤堆自燃烫伤事故

1、事故经过

2012年3月4日,井某休假结束回厂上班(中班),在巡检过程中,横穿原煤堆场(煤堆自燃,每层上产生大量煤灰),在行走过程中右脚陷入煤灰中,当感觉到脚部滚烫时快速后退,回到堆场挡墙处,赶紧脱掉自己的板鞋。这次烫伤事故造成井某右脚大面积烧伤。

2、事故原因

1、 井某的安全意识淡薄,未按规定行走路线行走,未按规定 穿戴劳保用品是主要原因。

2、 安全生产管理不力,缺乏对自燃煤堆这种安全隐患的防护 措施。

3、 安管排除隐患不及时,对事故发生的预见性低。

3、启示及整改措施: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熟练操作规程,加大安全监管力度。

七、伊犁天山2.27事故

1、事故经过

2012年2月27日,辅助工人库某第一天上班,在临近下班时被安排到破碎地坑打扫漏料,在清扫交代运输机下的漏料时,衣角被滚筒卷入(穿着军大衣,未扣扣子),顺势将库某整个人卷入,操作人员发现时急忙停机,将库某送去医院抢救,最终抢救无效。

2、事故原因

1、 辅助工库某未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未按操作规程对运行中 胶带运输机进行清扫(打扫漏料时要停机)。

2、 公司未对新员工进行全面的培训。

3、 安管人员对事故隐患的防护措施不足(未对滚筒设置防护 罩、防护栏)。

3、启示及整改措施:

加大岗位培训力度,增强岗位安全知识的培训。认真落实设备巡检管理制度,提高岗位工技能水平。

八、中材沙湾水泥厂皮带机伤人事故

1、事故经过

2005年7月15日,巡检工张某在巡检破碎机出料胶带输送机时发现尾轮滚筒上沾有煤粉导致皮带轻微跑偏,于是用铁锹插入皮带机内对滚筒上的煤粉进行清理,在清理过程铁锹不幸被卷入

皮带机,由于张某没有及时松手,措不及防时被铁锹带着冲向前方,头部撞到前方挡墙,当场死亡。

2、事故原因

1、 张某未按操作规程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

2、 张某为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安全帽)。

3、 对安全隐患的预见性不高。

3、启示及整改措施:

加强各岗位技能培训,规范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加大监督、监管力度。

九、皮带输送机误开

1、事故经过

2012年4月6日,巡检工发现原煤输送机输送皮带借口处张开,立即通知操作工对该皮带进行停机维修,但由于时间紧凑,并未对该皮带输送机断电挂牌,直接对该皮带进行维修,在维修过程中,中控操作员因听错设备编号,误开该皮带,所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2、事故原因

1、 维修人员违规操作。

2、 未按照设备维修程序进行维修。

3、 中控人员对设备编号未进行核对就开机

3、启示及整改措施:

安全事故案例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F厂自备煤气站和热电站。煤气站生产氢氧化铝焙烧用煤气,煤气生产能力为65000N·m3/h。热电站有3台130t/h燃煤锅炉、2套12MW汽轮发电机组、1套25MW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的蒸汽,生产能力为220t/h,蒸汽在管道中的输送压力为3.7MPa。

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供热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

2010年3月,F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31%,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Ⅰ、Ⅱ在2010年1月份检查时就已发现。重大事故隐患Ⅰ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的甲车间认为应由乙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Ⅱ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认为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G企业认为应由F厂出整改资金。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指出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的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

2.指出上述场景中的特种设备。

3.指出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

4.确定重大事故隐患Ⅰ、Ⅱ的整改责任单位并说明理由。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1.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可分为七大类:爆炸性物质、气体燃烧性物质、液体燃烧性物质、固体燃烧性物质、自燃物质、遇水易燃物质以及氧化性物质。

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的火灾爆炸物质包括:

(1)燃煤。理由:属于易燃(自燃)物质。

(2)柴油。理由:属于易燃液体。

(3)煤气。理由: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具有燃烧爆炸的特性,属于易燃气体。

(4)硫酸铵、硫酸。理由:属于强氧化性物质。

2.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案例中,特种设备有:电梯、锅炉、蒸汽管道和压力容器。

3.根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

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存在单元包括:

(1)火灾。其存在单元有: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点火泵房、溶盐加热站等。

(2)其他爆炸。其存在单元有:除灰系统(粉尘爆炸)、热力管网(管道爆炸)。

(3)坍塌。其存在单元是:堆煤场。

(4)高处坠落。其存在单元是:主厂房等检修。

(5)淹溺。其存在单元是:除盐水站。

(6)触电。其存在单元是:各种电气设备。

(7)机械伤害。其存在单元是:各种机械。

(8)窒息和中毒。其存在单元是:供热管网气体。

(9)灼烫危害。其存在单元是:熔盐加热站、热力工程系统、供热管网。

(10)车辆伤害。其存在单元是:机动车辆输送。

4.重大事故隐患Ⅰ、Ⅱ的整改责任单位均为F厂。

理由:

(1)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防控的主体。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防控的主体。

(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4)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方、承租方的隐患排查负有统一协调、管理的职责。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落实。

(3)建立健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举报等隐患排查制度。

(4)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建立隐患排查专项资金使用制度。

(5)坚持相关方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

上一篇:参观红旗渠心得体会下一篇:家校合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