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论文范文

2023-03-18

德育课论文范文第1篇

当前教学实践中,个人主义文化盛行,教师单兵作战缺乏协作,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的主旨是要探索“协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模式。

一、协同教学的内涵

所谓“协同教学”是由“team teaching”翻译而来,指的是在两个以上教师的合作下,负责担任同一群组学生的全部教学或其主要部分。

二、协同教学的模式

协同教学可以发生在教学过程中任何环节。单就实施阶段的协同来说,其模式有:

1.典型模式:团队成员共同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在同一时间内同一班级前展开互动,从不同的视角讨论同一主题;作为团队成员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负有平等的责任,且都积极地参与整堂课的教学过程。

2.辅助模式:教学团队的全体成员共同设计教学内容,共同负责成绩评定,但轮流呈现适合于他们个人专长的教学材料。通常,不承担呈现内容任务的教学者也在课堂之中,但处于一个相对从属的地位,承担辅助教学的职责,如巡视、辅导学生的作业或实验、偶尔提问或作出评论。

3.平行模式:合作教师共同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但分别对同一班级的两个小组进行教学。

4.嘉宾模式:教师之一作为主持人单独对内容设计和成绩评定负责,但定期邀请校内校外专门人士作为嘉宾合作者参与呈现。通常,嘉宾呈现的内容是整个课程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 协同教学课例研究

1.与心理健康教师协同

协同班级为2013酒店服务与管理班,协同教师为心理学教师霍老师,协同模式为“嘉宾+平行”模式,协同教学教案如下:

协同内容:《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学习领域二,话题三,第一课时,职业兴趣。

协同教师:袁老师、霍老师

时间:2013年9月26日

班级:13酒店服务与管理

学情分析:全班有29个学生,20个女生,9个男生。学生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学习基础较差,但是较平行班级学习兴趣稍浓,较乐于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探索并描述自己的职业兴趣

(2)能依据职业兴趣养成途径,结合所学专业制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养成方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互动游戏:兴趣岛

活动规则:请不要考虑其他因素,仅凭自己的兴趣选出你想前往的岛屿

思考:①请每组同学讨论分析: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个岛屿?找出大家共同的兴趣爱好,写在纸上

②每组请一位同学介绍自己小组成员的共同兴趣

教师总结:每个人兴趣各有不同,兴趣没有优劣之分,我们都应该了解自己属于什么样的兴趣类型

袁老师展示幻灯片导入课题,组织学生游戏、讨论、发言

霍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二讲授新课

2.兴趣与职业兴趣

(1)兴趣的含义

(2)兴趣与职业的关系

霍老师讲授兴趣的涵义

袁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本第21页上的“探究学习”,组织讨论、发言和总结。

霍老师讲解兴趣和职业的关系

3.职业兴趣探索

(1)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介绍

①六种类型讲解

② 播放视频“六种兴趣类型的职场表现”

③ 六种类型内在关系讲解

霍老师讲解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霍老师播放视频、讲解视频

三单元小结

梳理讲授内容:①兴趣及兴趣与职业的关系

②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六种兴趣类型及内在关系

袁老师进行单元小结

四布置作业

袁老师安排作业

4.与创业课教师的协同

协同班级为2013计算机游戏与动漫制作班,协同教师为创业课教师姜老师,协同模式为“嘉宾+辅助”模式,协同教学教案如下:

协同内容:巩固拓展三 个人创业计划书设计。课时:2个课时

协同教师:袁老师、姜老师。时间:2013年12月25日。班级:2013计算机游戏与动漫制

学情分析:全班有24个学生。学生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较差

教学目标:理解为什么要撰写商业计划书,学会撰写详细的商业计划书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漫画导入:“没有目标,凭什么说在前进”

二、讲授新课

1.为什么要撰写商业计划书? (具体)

促使你以客观的、批评的和理性的眼光全面审视你的商业计划完善的商业计划书是帮助你管理企业、高效工作直至成功的操作工具完善的商业计划书使你可以与他人沟通你的想法,并提供了融资提案的基础

授课阶段由姜老师讲授和组织学生讨论

2.商业计划书的主要内容

创业时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你在什么行业?为什么这是合适的行业?什么会使你的企业与众不同或闻名于世?你卖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到你这里购买?谁是你的竞争者?你如何脱颖而出?

姜老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并进行指导,袁老师协助

三、布置课堂任务

1.拟定创业计划(姜老师对各个小组的计划进行点评和论证,袁老师协助)

(1)分成4个小组,各组商讨出一个创业项目

(2)阅读《商业计划书》样板

(3)分角色完成计划的书写:

负责1人,完成:第一章 计划摘要 第二章 公司概况 ;

营销经理2人 完成:第三章 产品介绍 第五章 市场预测 第六章 营销方案;

人力资源经理1人 完成第四章 人员组合;

财务经理2人 完成第八章 投资预算及利润分析

第九章 风险预测

(4)拟定创业计划

2.展示各小组创业计划

3.对各小组创业计划进行论证

四、研究结论

这次课例研究较成功地验证了如果不同学科专长的教师能够选择适宜的协同模式进行“协同教学”,将大大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协同模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中等专业学校)

德育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课程 教学质量 策略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愈来愈高,国家对于中职德育课堂也有了进一步的关注。虽然当前多数中职学校已按照教育部要求开展了德育课,但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再者,德育课本身属于理论课程,其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深奥,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关于提升中职德育课教学质量,应当采取什么教学策略及教学改革呢?

一 提升中职德育课教学质量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中职学校要站在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负责的高度,切实做好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建设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学校对德育课重视不够,德育必修课开设不齐不全,且学时难以保证。此外,由于文化氛围不足,周边环境对学生学习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由于目前社会发展快速,各类科技信息产品迅猛增加,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影响了学生静下心来读书的情绪,这样的生活社会环境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容易导致学生焦躁不安,不利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提升德育课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二 提升中职德育课教学质量的策略

1.贯彻开展德育课教学的必要性,提升德育教师的师资水平

第一,充分贯彻开展德育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德育课程教学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必须切实提升中职德育课程地位。针对目前中职问题学生的现状,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切实提升德育课程地位。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时期,特别是处在青春发育的中职学生,正由儿童向成人过渡。他们思想单纯、充满幻想,但由于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因而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教师运用正确的方法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要求,德育教育对于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第二,提升德育教师的师资水平。首先,除了贯彻开展德育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之外,还应同时提升德育教师的地位,加强德育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保证教师队伍配备数量和质量。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德育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的要求配备数量足够、质量较高的德育课专任教师。其次,加强教师岗位培训。新任德育课教师要具备本科学历和相应的教学能力,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最后,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学校要建立教学交流平台,定期开展学科研讨、公开课展示等活动,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逐步形成骨干教师队伍,同时,每個学校要重点培养1~2名德育学科带头人。

2.健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研机构

第一,规范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并落实专人负责。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将德育课建设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规划,做到统筹管理、分工负责、措施到位、保证实效。教研活动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加强集体备课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认真分析教材,不断提高本校教研的质量。

第二,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根据“三贴近”原则,积极开发教学资源,丰富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三贴近”原则,即贴近职业特点,教活课堂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优化课堂结构;贴近社会生活,深化课堂知识。因此,学校在开展德育课程时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实际、就业岗位实际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实际,积累岗位成才的典型案例,制作教学课件和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进一步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三,加强德育课教学工作的评估与考核。加强质量监管,市教育局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定期进行考核,组织开展德育课建设指导,确保德育课教学计划、课时、教材、教师“四落实”。开展优秀德育课教师评选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德育课教师的先进事迹。市教科所要定期组织开展全市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和教学观摩活动,发现、培养、选树典型,加强课题研究,开展优秀德育课件、教案的评选活动。

3.优化教学手段

第一,优化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一方面,德育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有趣的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的开端,从而引出德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和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更好地加强教师在德育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

第二,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开展德育教学活动。首先,要使德育目标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意识到德育目标就在生活中,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其次,德育内容设置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考虑学生实际需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着眼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最后,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德育调查,参观社区德育建设,参与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

第三,加强德育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要强化德育课的实践体验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增加实践性教学的课时比重,一般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充分利用本市、本行业、本校奋斗历史、杰出人物成才成长等方面鲜活的事例,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课教学,通过活动课、实地参观、市场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优化、改进德育教学考核与评估办法

德育课在改革考试评估制度时,可对考试方式做一些改革,如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学生出题相互考核等,尤其是让学生自己出好题互考的方式,可达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此外,要把学生的日常行为也纳入考核范围,因为学生良好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课程在中职学生的学习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对启发学生如何为人处事、养成良好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不断提升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以最适宜的教学手段、最优化的德育课教学师资力量来开展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提升中职德育课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冬梅.浅谈德育课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中国农村教育,2012(7)

[2]邵俭福.中职德育课社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J].当代职业教育,2012(11)

[3]张丽娜.提高中专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2)

[4]汤波.高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兼论德育课的有效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3

〔责任编辑:范可〕

德育课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论文通过思考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在就业教育中的作用,阐述优化德育课程、优化德育课教学内容、德育课教学校本实践和校外实践对中职就业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探索德育课在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课教学 就业教育 有效性

本论文在中职学校相关的就业指导实践的基础上,思考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教学实践。阐述德育课程设置、德育课教学内容、德育课教学校本实践和校外实践对中职学校就业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思考德育课教学对提高中职学生就业能力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優化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就业教育的有效性

1.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书》

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设计书”时,一定要遵循全体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即每个学生在编写职业生涯规划书时,从本人的就业意识出发,对适合自己、符合本人的特定发展条件出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在指导全体学生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个别学生的生涯规划的指导,才能确保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

2.优化教材内容,突出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需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了课本资源,往届生实践案例,来自网络媒体题材,找到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案例,特别是本专业毕业生的实例,再根据课本的内容、要点、观念渗透到案例情节中,制成课件。通过多媒体上好常规课。让学生对就业教育德育课感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3.在德育课教学中开展主题课,提高学生就业素质

在德育课中利用主题课教学对本校学生进行就业情境模拟课和心理课。如在上《我的未来我作主》中,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设计自己末来的工作情境并加以表演展示。期望自己末来的职业是什么,并相互交流。利用主题课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主要是成功教育和挫折教育)。让学生思考在将来就业会遇到哪些挫折?应如何面对?为满足学生在生涯规划学习中的不同需要,对学生个体施予帮助,如澄清问题、培养决策能力、增强适应能力等,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自助能力,促进发展。

二、德育课程对学校就业教育校本实践与校外实践有效性

1.校本实践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需要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外出实训三年生活的始终。在校内,德育课教学应该争取班主任、文化课、专业课教师的支持,争取学生管理部门的支持,并通过如下的校本实践,突出德育课的有效性。一年级的新生在入学后先到各实验室和实习工厂参观考察,了解与本专业相关企业、产业、行业的情况,增强就业,创业的意识。

2.配合德育课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以各类资料展示为基础,如通过校报、校园网、班级墙报、校园海报等展示生涯规划理论,宣传成功人士的生涯发展过程;邀请事业比较成功的毕业生来学校为学生演讲,让学生对就业形成激励动力。配合全校每年开展的“技能竞赛活动周”,以及区的“文明风采”大赛,举行“你心中的工作是什么?”就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就业机会设计比赛,配合就业课程教学开展校园文化和就业教育活动,突出就业教育的有效性。

3.校外活动

在学校领导带领下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确定就业实践教学校外基地。与学校的就业办紧密配合,针对当前中职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以自愿为原则,由“职业生涯规划”上课老师带队到企业参加寒暑假期的务工实践活动。通过对学生组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去了解企业是什么?为他们今后就业方面找到方向。

对2013级商贸专业、汽车专业、数控专业的三个试验班级学生在校和离校后的表现进行为期三年的追踪调查,在三年的研究期内,通过对学生定期的问卷调查和企业走访,对三个实验班学生和非实验班学生的就业质量及能力发展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体现了德育课对学生就业教育的有效性。

4.社区服务

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德育课教师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养老院为老人服务,根据他们所学的不同专业,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挖掘多方资源,充分调动家庭、社区等方面的力量,形成学校与社区的良性互动,形成学生社区实践教育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中职学校德育课在就业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探讨,德育课在中职学校就业教育中显得更加从容和有现实意义,有利于德育课程设置趋于合理化,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找到了方向,为就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施提供指导,对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具有现实的推动意义。

作者简介:

苏丽(1968-),女,现在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从事德育教学工作,职称:讲师,学历:研究生。

德育课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中职德育课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要求。为了提高德育教学效果,中职学校以及老师都在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三段式教学模式”作为其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德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结合教学经验,就中职德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谈一谈看法。

[关 键 词] 中职;德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思考

“三段式教学模式”就是将中职德育课堂分为训练、探究、分享这三个阶段。老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促使这三个阶段有效衔接和有机融合。在中职德育课教中应有“三段式教学模式”,既能丰富学生的理性知识基础,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德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三段式教学模式”就是将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过程分为有机融合、相互关联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训练,第二阶段是对理性知识的探究,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体验感悟分享。这三个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中职德育课堂,同时也能有效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开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显著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感悟,并且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学生在分享、研究和训练的流程中,就会潜移默化地产生对德育课程内容的认可感。通过这种方式,落实了实践教学的思路,并且让学生持续发展了自己的非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

二、德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三段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贯彻落实德育教学大纲的新要求,既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三段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素养性

著名的德育工作委员会老师蒋乃平曾经就明确指出,职业素养也可以划分成岗位职业素养、公共职业素养以及行业职业素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三个方面的素养内容,其中的公共职业素养可以说是基础的内容,所谓的职业素养指的是劳动者在任何职业中都需要具有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这是所有劳动者必须具备的素养。中职学校的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性,主要肩负着为社会各个行业提高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由此可以看出,中职德育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公共职业素养水平。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活动身体,同时还要活跃自己的脑子,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和表达能力培养才是关键内容,同时还需要发展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以及团队交流能力,这些都属于基础职业素养。这些基础的职业素养能够让中职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融入社会群体之中。

(二)开放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进行,为了将学生的潜能和素养最大限度开发出来,学校以及老师一定要最大限度减少各种条条框框对学生的束缚,给学生创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三段式教学模式”则有效表现出来这一点,在中职的德育活动中应用“三段式教学模式”,一再强调开放性,即包括内容的开放(校内外古今中外德育资源、学生生活实际、社会道德规范等),同时还包括活动组织方式的开放性(活动过程中尊重个人的体验感受以及价值观念等),开放性的评价也是重要内容(评价的形式和具体内容)。

(三)体验性

对于中职德育课程,体验属于关键性环节,是活动的主要流程,也是结果的体现。所谓的活动结构,主要是主体在实际经历之后产生的认知和感情体验。所谓的活动过程,指的是学生对特定事件的亲身经历进而产生的认知以及特别的情感。真实的德育活动需要让学生活动起来,更关键的是让学生“心动”和“脑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一定的信念、价值和态度有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并充分感悟到其中的意义。

(四)现实性

根据德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中职的德育课必须做好“三个贴近”工作,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德育教育与自己息息相关,从而产生情绪体验,对德育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才有更深入、更全面的感悟。

(五)自主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任何教学模式都要遵守这一点,“三段式教学模式”同样也是如此。中职的德育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自愿、自觉参与活动。德育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同时还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主动追求感悟、积极体验、自主参与。

三、中职德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关注职业素养的提升

职业性是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最大特点,中职学校的教学目的就是为社会各个领域输送应用技能型人才,对学生职业素养进行训练是中职德育教学活动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从某个程度上说,这个部分就是整个德育课堂的引入部分,与以前传统的课程相比,“三段式”教学模式下新课的引入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三段式”教学模式职业素养训练环节主要是以老师事先确定主题、布置任务的形式展开的,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老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这一环节的教学,尤其在活动主题的设计上,老师要下足工夫,保证主题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准备阶段,学生也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再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制作精彩课件。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有效掌握现场,而学生则进行创新展示。最后,在点评引导阶段,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具体学习情况做好点评引导工作,学生也要组织好互评反思。

(二)加强理性知识的探索

理性知识探索是“三段式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所在。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发挥着主要的指导作用,理性知识的探索可以分为课前准备、课程和点评引导三个部分。在课前准备阶段,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支持,当需要能够自主地探索并且提升自己的看法以及意见,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活动过程阶段,老师要结合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学生情感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等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入教学情境之中,对理性知识加强探索,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点拨释疑,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阻碍,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在活动过程的最后,老师要做好教学目标的回顾工作,再进入下一个阶段,即点评引导阶段,对学生的理性知识探究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点评,以此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的理性知识基础。

(三)加强感悟体验的分享

这是“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德育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的德育活动中获得特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吸收实际经验,并且逐渐内化为德育知识内容,构建知识架构。在这个实践中,需要关注学生思考的自由度以及评价内容的广泛性。学生的实际心智水平存在不足,所以可能在领会德育目标和获得能力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顺利达到教学目的,有的学生可能产生偏离德育实践活动教育轨道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偏离正轨的结论。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具备开放性、包容的、多元化的评价理念,包容学生的各方面思维,引导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碰撞自己的思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点评指导阶段,老师不能单纯地用对和错来进行评判,让学生能够学有所获。比如,在讲解“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举例,进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李宁的广告,一切皆有可能。而后,为学生讲解愚公移山的故事,让学生思考愚公的话:我死了之后还有我儿子,我儿子死了还有我的孙子们,我的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这两座山最终会被推平等。从愚公的话语和他们的行为中,学生可以获得特别的感悟,并且认识到只要有毅力,就能够成功。教师可以通过归纳来升华德育教育内容,并且结合课程主题进行总结,人生是变化运动的,只要我们能够积极地行动,我们的未来都是充满无限可能的。

(四)关注学生的心智发展

在中职德育课中应用“三段式”教学模式,需要遵守所谓的“三个贴近”准则,一方面需要考虑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况,还需要考虑学生的真实心智发展情况。如果相应的德育活动水平和深度比较差,学生就会觉得毫无挑战性,甚至会觉得活动非常幼稚,这样就不能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如果德育活动内容贴近或者符合实际,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如果超出学生水平,学生就会出现疲于应付的情况,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就会显得非常被动,学习兴趣也会逐渐丧失。

(五)合理地进行课外延伸

德育课的概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去理解,从狭义上去说,就是指课堂中的一门课程,但是如果从广义角度理解,还需要包含课堂中的其他活动。如果教师把活动生硬地限制在课堂教学中,那么就会极大地影响活动的功能和价值、意义。中职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感悟和体会,并且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因此,德育学科老师要重视课外延伸,例如学习感恩教育之后,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一个回家给父母洗脚的作业,这样可以让德育真正地为生活所服务。

(六)统一德育教学和认知

有些老师对德育教学缺乏清楚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德育认知和德育活动有效统一起来。实际上,德育活动和德育认知对德育教学效率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忽视了前者,就会导致学生情感体验的缺失,如果忽视了后者,就会让教学陷入“满堂灌”的误区。因此,德育学科老师在教学课中既要注重德育认知教育,也要注重活动教学,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有效的锻炼,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中职德育课堂。学生在训练、探究、分享交替中不断提升德育素养,养成以德养身,做人处事以德为先的好品行。

综上所述,在中职德育课中应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创造生动有效的职场环境,帮助学生实现由“学校人”到“社会人”身份的转换,树立生涯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良好的职场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参考文献:

[1]张轰.中职德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10):52-55.

[2]茅朝霞.关于中职德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体会[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125-139.

[3]顾志军.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简述[J].信息化建设,2015(12):35-36.

德育课论文范文第5篇

德育课教师是德育传导者,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自身素质的高低, 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核心因素。曾有人进行过调查:学生对德育课的欢迎程度, 与对任课教师的信赖程度成正比。其道理很简单, 这是因为德育内容的安排, 德育观念的阐释, 德育疑难的解答, 德育方法的选择, 德育环境的调适, 主要都是通过德育教师一系列教学活动去付诸实施的。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必须从提高中职德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入手。德育教师应具备政治敏锐、思路开阔、功底扎实、善于表达等素质;唯有拓宽视野、充实内容的授课, 才可听, 耐听, 才有魅力。这需要德育教师端正态度, 挖掘潜能, 不断强化主体意识, 从自我努力做起。

1.1 德育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人格修养魅力

德育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德育课感召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力量。德育课教师的人格、言行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 在塑造青少年灵魂中是其他方面的影响所难以比拟的, 也是其他教育手段所难以替代的。同时, 德育教师的这种人格魅力, 还会进一步延伸到课堂教学中, “亲其师, 信其道”, 这样的德育课教师代表社会主流文化所倡导的种种之“道”, 也就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从而有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

1.2 德育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

德育课的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 所以要想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达到教学目标。教师不但应当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掌握人文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德育课教师只有掌握广博的知识, 掌握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知识、新信息, 学识渊博、视野开阔, 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挥洒自如, 教学才更有说服力, 学生的知识事业才会更广, 教师阐述问题时才能更准确、更深刻, 才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接受效果。使德育课教学既有可听性, 又有理论的深度, 真正达到以理服人。

2 教师要善于“简政放权”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亲身参与的事情, 往往表现出浓厚兴趣。德育课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笔者曾做过一些尝试, 收到不错的效果。一是在讲授新课之前, 拿出5分钟让学生上台演讲。内容可多种多样, 可以是在课余搜集到的时事新闻, 也可以是与学习章节有关的小故事、趣闻, 还可以总结上节课所学内容, 或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小问题, 等等。虽然时间很短, 但能使学生课外积极动脑, 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教师在引导全体学生分析讲解学生提供的案例时, 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并且会主动将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分析与自己的分析加以比较、印证, 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持之以恒地执行预定的方案, 必定能唤起学生对课堂的参与。

二是将德育课中的典型案例改编成小品或话剧, 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学生对改编、排练、演出等充满兴趣, 特别是通过参与课堂上的演出, 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极大鼓励, 在整个过程中对德育内容也有了深刻理解。这种方式比单纯的看课本或读案例效果好得多。角色扮演有许多优点: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角色扮演适合中职生身心特点, 他们喜欢模仿, 愿意通过表演在集体中展露自己的才华;表演将抽象的说理变成了生动的具象, 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角色扮演为教师提供了奖励学生的机会, 扮演涉及到表情、手势、姿态、语言、声音等多个方面, 教师可以充分肯定学生的某个方面, 以使学生受到激励。除了上述两种做法外, 我还经常利用“新闻发布会”“时事点评”、小论文、手抄报、调查报告等形式, 促进学生对德育课学习的参与,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德育课教学中, 很多东西不是学生不感兴趣, 而是针对性不强、教学方式方法简单。

让学生参与课堂, 避免简单地灌输, 更多地使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学生的参与常表现为思维的投入、情感的参与、肢体动作的表现、语言的辩论, 等等。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活动, 在群体中获得了地位, 得到师生的认可和尊重, 从而获得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同时, 因为这些活动促进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往, 在肯定和被肯定, 鼓励和被鼓励中, 学生体验到赞许别人和被别人赞许带来的成就感, 体验到关心、友谊与支持的需要, 从而产生附属内驱力。奥苏贝尔将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划归为外部动机, 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为获得外部动机创造了条件。

3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最为关键的因素, 对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众所周知, 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同时也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笔者认为, 德育课教学要听说并用效果才好。尽可能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这样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就大, 得到的体验较深, 德育课要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动心、动情的机会。当前德育课教师已经注意到多让学生“说”, 还应该多让学生去“做”。怎样去“做”德育?举例来说, 角色扮演就是体现学生“做”德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再譬如结合专业到相应工作岗位搜集职业道德和礼仪的要求, 也是在“做”德育;走出校门, 到养老院和孤儿院奉献爱心也是在“做”德育。德育课上“说”是重要的, “做”也是不可缺少的。仅仅停留在“说”还远远不够, “做”更能有效激发动机。

注重因材施教。中职学生在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品德养成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教学要立足差异, 分层教学, 有区别的教学, 才能有效调动积极性。在教学时, 应对同一课教学内容, 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案, 如在讲授“我国的第三产业”时, 对电工、焊钳专业学生重点讲授我国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远景, 工人的伟大作用;对医学、会展、园林专业的学生重点讲授服务的重要性和从业人员的责任, 等等。

重视合作学习。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 合作的学习环境比竞争的学习环境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功体验。合作学习通过采用异质的多样化分组方法, 促进每一个小组成员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同时也有益于学生情感的培养, 使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 有利于增强学习的内在动机。在合作学习的条件下, 对学生的评价是基于整个小组的表现, 个体间的能力差异被淡化, 这样小组失败时不会导致成员对自身能力的低估, 而一旦小组成功, 个体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还会提高。研究表明, 小组学习, 不仅可以提高低成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也可以使高成就学生在做“小老师”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增强自我意识, 强化学习动机。

4 引导中职生进行正确归因

心理学家经过实验得出结论:主体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今后的行为。如果学生认为成功是运气或其他因素, 那么以后就不会努力;相反, 如果学生认为成功和失败都是由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决定的, 那么他就会付出努力。所以, 教育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

中职生往往存在学习归因不正确的倾向, 中职学生大多来源于无法升入普通高中或是重点高中的群体, 对于以往学习的失败乃至进入中职后状况的延续, 他们往往认为是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强, 而没有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另外由于他们大多是不得已才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 因此对学校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抗拒、逆反的心理, 学习上不用功, 成绩一直提不上去, 经常出现补考、挂科等情况。为此,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 即进行正确归因。更重要的是, 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优劣, 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的归因, 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积极归因训练对于中职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参照一些心理学家在归因训练中的做法, 让中职生解答各门学科的一些题目, 当他们取得成功时, 告诉他们这是努力的结果;而当他们失败时, 告诉他们这是因为努力还不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 可以让学生形成努力归因, 克服学习过程中的习得性无助感, 增加学习信心。

5 善于评价学生以激发学习动机

善于评价学生的关键就是合理评价学生, 包括评价的方式选择、时机选择、程度的选择等。心理学研究表明, 奖赏或表扬作为评价方式, 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但并不是任何奖励都对促进学习是有效的, 心理学家摩根认为学生如何看待奖励非常重要, 当奖励被看作是提供有关成功或自我效能的信息时, 内部动机会提高。惩罚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评价方式。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而言, 如果不能对他及时进行批评教育, 也可能会纵容学生的错误行为, 使学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降低。但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要慎用, 因为容易引起负面效果。

评价还要注意时机选择。在学生行为作出后, 及时评价效果较好, 对学生的激励更有成效。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行为的不置可否或延迟评价, 容易降低动机水平。评价还要注意程度的选择, 注意奖励或惩罚的力度, 因为过分的奖励或批评, 都会抑制动机水平。多用正强化, 慎用负强化, 同时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 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学习成绩较差、自信心较低的学生, 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使其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而对于成绩较好, 但有些自傲的学生, 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并在表扬的同时要注意指出其不足。这样做, 能进一步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

摘要:中职学校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 然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 普遍存在厌学现象, 尤其反感说教式的德育课。为此必须在学习动机形成规律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 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有效地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张群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探究[J].

[2] 范源清.职校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J].职教论坛, 2001 (11) .

[3] 陈广文.尊重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功效之本[J].湖南教育, 2002 (14) .

上一篇:德育开题论文下一篇: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