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考察心得体会范文

2023-06-02

学习考察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初中物理 孙太潮

2013.11.18 为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丰富阅历、调动工作热情、激发工作干劲,同时为了亲身感受国内发达城市的名牌学校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及管理经验,开始了上海学习之旅。

旅途中,我们途径南京,镇江,无锡,苏州,最后到达上海,从车窗中感受了各地繁荣的经济和独特的人文气息。闲暇时间我们领略了国际大都市-----上海的高速电梯,闻名海外的东方明珠,繁荣的南京路步行街,悠久的城隍庙等,所到之处经济发展快、城市建设气势恢宏、全市文明程度极高、生活节奏快、学习气氛浓厚,在视觉和心灵上给我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真正体会到国际大都市的风采。本着团结互助,求真务实,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既考察、又学习的有原则,圆满完成了这次内地学习考察的全部任务,回顾学习考察的经历,让我感慨万千。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下面我就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一、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

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归宿。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改理念的不断实现,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助推剂,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是教育发展、学生成长的生力军。我们考察的鞍山中学,市八中学等三所学校,集

1中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科学的探究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用爱去教育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等等,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只有注入了爱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一名成功的教育者,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所以老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培养学生“能力”是教育的主题

期间,我们参观了鞍山中学,市八中学等三所著名学校,并听课交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注重探究过程,探究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不是传统的知识的灌输,因此我们要改变教育理念,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培养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

总之,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 以上仅是我个人考察

学习考察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况

(一)苏州、嘉兴两地基本情况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四通八达,是太湖水网平原水陆交通枢纽。辖五市七区。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2011年末户籍人口1176.91万,其中市区人口600万,2011年GDP达105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1100亿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330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40元,三次产业占比:1.7 : 57.8 : 40.5,全市1030个村的平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3万元。

嘉兴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东邻上海,西连杭

1

州,北接苏州,南濒杭州湾,海岸线长121公里。嘉兴全市陆域面积3915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336万人,外来人口196万人,下辖南湖、秀洲2个区,平湖、海宁、桐乡3个县级市和嘉善、海盐2个县。区域发展均衡,综合实力列百强城市第58位,所辖5县(市)均进入全国百强县前32强。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68.0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和28%。社会发展水平连续五年居全省第3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5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6707元,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是1.89:1,是全国、全省城乡差异最小的地区。

(二)学习考察基本情况

这次异地学习考察,共安排了十堂理论课,三天的参观教学。先后学习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苏州实践》、《土地流转与村级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新思路新方法》、《如何当好村党组织书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嘉兴农村基层民主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嘉兴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与启示》等课程,参观太仓市东林村新型农民集中社区,考察社区管理情况;中国东部十佳小康村太星村,考察服务中心、农民别墅小区情况;吴中区经济第一村湖桥村,苏州最美山村旺山村,考察利用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土地流转异地发展工业的情况;省级文明村-海宁市盐官镇桃园村,考察新农村建设情况,瞻仰了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之一——嘉兴南湖增强党性修用等。理论学习和考察学习的针对性、实用性

2

非常强。

二、印象与感受

一是善于用活用足政策,敢为天下先。国土资源部2006年《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指出“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经部批准,稳步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不断总结试点经验,及时加以规范完善。”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地产市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2009年3月浙江省便出台了《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权作价出资农村专业合作社登记暂行办法》,率先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资产权证化,将稳定不变的土地经营权从原来的生产性要素变成资产性要素,让农民可以将手中的土地承包证变为可以作为出资或抵押给银行的资产权证。正是这一敢为天下先的政策的出台拉开了苏州嘉兴城市一体化的大幕,并创造了“苏州模式”“嘉兴模式”。

二是善抓机遇,实现四次跨越。80年代抓住改革开放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扩充了苏州经济总量,创造了集体经济迅猛发展的“苏南模式”;90年代抓住国家沿海开放战略、发展经济特区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迅速提升了苏州经济运行质量;新世纪初(2000年—2005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2005年抓住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机遇,努力创造“和谐社会”新模式。

三是都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纵观苏南经济强村,大都有一个持久、稳定、强力的领导班子,在经济建设中,党员

3

干部不仅发挥了带头致富作用,而且还有一种无私奉献和回报社会的精神。参观的太仓市东林村新型农民集中社区,中国东部十佳小康村太星村,吴中区经济第一村湖桥村,江苏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旺山村等村集体经济特别发达的村皆是如此。让我们看到了真实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深刻感受到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80年代苏州人跑供销、闯市场,将其概括为“四个千万”,“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险”,创造出了苏南经济模式。如今新农村建设发展速度快,标准高,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吹出来的,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出来的,实干可以出成绩、出经验、出办法,实干可以战胜困难,可以创造奇迹。正是怀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和“穷不会生根,福不是天生”的信念,创造了如今的小康村,明星村。

三、两市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是村级组织经济实力较强,发展速度较快。苏州人搞发展,无论什么经济形势,能搞活就行,无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80年代初期,苏州人大搞的乡镇企业,如今已做大做强,最后发展成了集团公司;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他们通过因地制宜推行“三大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实现了镇街收入靠税金,村级收入靠租金,农民收入靠薪金和股金的良性收益分配格局。2011年,两市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070元、31520元,分别增长9.4%和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7040元、16707元,增长10.5%和10.2%。苏州市平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3万元。

4

二是用足用活政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嘉兴市通过积极实行“两分两换”,即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宅基地臵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臵换社会保障的形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进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农业规模集约经营和农民居住向城镇社区集聚,促进集约集聚发展,拓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嘉兴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城乡平等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解决了农民后顾之忧。苏州采取“三集中、三臵换”的形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即工业向园区集中(2011年已达88%),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将居住在2.1万个自然村的109万农户集中到2517个社区集中居住,2011年集中居住率为43%,到2012年达50%),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土地流转,规模经营,2011年已达80%)。农村集体资产分配权臵换社区股份制股权,农民土地承包权臵换土地股份制股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臵换城镇商品房或货币、股权。

三是探索发展合作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嘉兴市通过强化政策扶持、推进规范化建设、加强培训引导等方式,逐步形成四种合作经济模式。一是企业(公司)依托型,即企业(公司)牵头发起,以“公司+合作社+基地”为运作模式,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企业(公司)的优势,在连接基地和市场等服务功能上,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二是种养大户创办型,即由种养大户牵头发起,以“合作社+农户”为运行模式,其特点是依托种养大户的管理经验及资金、技术、销

5

售等优势进行带动;三是政府推动,以农业科技、供销等部门牵头引办型,即以采取“部门+合作社+农户”为运行模式,其特点是发挥有关部门场地、设备、经营管理及市场销售等优势,在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等方面作用较为明显;四是村集体组织牵头型,即由村集体组织发起,以“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户”为运行模式,其特点是利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优势,围绕本村农户的传统主导产业,从而促进其产业发展。据嘉兴市工商局统计,截至2011年,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31家,规范化合作社488家,成员总数5.31万人,其中农民成员数5.17万人,合作社带动非成员农户数39.83万户,达到总农户数的61.37%。苏州市通过探索形成了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富民合作社、劳务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等五种模式,实现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四、几点启示

这次异地培训学习的时间虽短,但每一次听课、每一次考察,无论是思想观念、干事气魄还是开放形象、发展态势都让我们耳目一新,大开眼界,深受启发。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苏州人认为,“你可以眼前落后,但不可以眼光落后”。纵观两地经济发展历程,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是两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快发展,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本取决于领导干部。要积极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知识,主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海,争做推动社会进步、

6

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二要选择符合各村发展实际的好路子。不管是苏州模式还是嘉兴模式,其实,本没有什么模式,发展就是硬道理,就是好模式!两地之所以取得现在的发展成果,都离不开结合自身实际,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因此,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自身实际,借鉴两地成功的经验,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学习考察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教务主任重庆宜昌考察学习心得龙山县茅坪乡中心小学罗长洲

在县教育局的精心组织策划下,我带着渴望,怀着激动,也带着对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困惑,参加了龙山教育考察团,来到重庆涪陵、万州,湖北宜昌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时间的考察学习。短短的一个星期,我们分别奔赴重庆市涪陵十四中、重庆市蜀都小学、万州区鸡公岭小学、湖北省宜昌市东方红小学考察学习。尽管时间仓促,但整个考察学习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到深受鼓舞和启发,确实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解放了思想、增长了知识,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们善于思考和积累,经验丰富,各有特色,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充实更新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善于经营学校的思想等,都非常值得我借鉴和学习。尽管他们经验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有一支精明强干、乐于奉献、务实创新的教师队伍。他们都始终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发展个性,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接受教育。促使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各种技能都得到发展。下面我结合我校自身实际,谈谈我的几点体会、感悟和对今后工作的思考。

一、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对教育执着的追求。

参观期间,我们了解到了这几所学校对教育工作的执着追求和对教育工作的深深情结。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培养品德、极具爱心、有良好习惯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他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所以我觉得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和执行人,就应该站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

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端正教育思想,我们负有重要的责任。实践证明,全面育人的学校,它的教学质量也不会低,学校本身和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在推行素质教育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终极目的”,教师的所有聪明才智都应该用在让学生“愿学、会学、学会”六个字上,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为学生提供思维、兴趣空间和发展空间,尊重学生应成为今天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具有爱心比具有知识更重要,严字当头,爱在其中,这种尊重教育是“人本”思想的体现。我想他们的教育思想站在了教育的前沿上,紧紧抓住了“人本”规律的核心,并且展现出他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二、科学管理,发展内涵

从这次外出考察的学校中,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很注重学校管理,并且他们的管理水平都达到了个性化管理。重庆市蜀都小学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作为工作的核心,努力培育和谐的课堂文化、课程文化。开展学生“2+2技能培养模式”,实现了管理常态化,教研常态化,课堂常态化;在教学

研究工作中脚踏实地,开展同志反复式磨课、课例研究、主题教研等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走出一条赋有蜀都小学特色的新路子,形成:“示范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管理有实效”的特色教育。反观我们自己,在学校管理方面与他们相比却相差甚远。通过参观学习,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执行者,我会想方设法使学校管理尽快由现在的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最后实现个性化管理。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思想武装自己,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借鉴先进学校的思维方式,使我们的学校管理上一个台阶。

三、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学校要成为一所强校,培养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至关重要。参观的几所学校都非常重视这一块。他们都特别注重校本培训,更为突出的是宜昌东方红小学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他们的做法是首先从培训教师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抓起,让老师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其次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下功夫。比如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采取和名家联合、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和多种形式造就了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教师培养的多层推进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新进教师的入格培养,青年教师的升格培养,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等。当然,每期每位教师2000元的培训经费更是不可或缺的保障。这次考察使我深深认识到学校要发展,首先教师要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更谈不上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结对帮扶作用,促使特岗教师快速成长,促进老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提高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走特色发展之路,提高办学品味

这次参观的学校,在办学上都有各自的特色,特色也代表着学校的文化,所以说特色文化是知名学校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把读书纳入常规管理中,首先给师生创设了一种适宜读书的人文环境,为师生读书交流搭建平台,学校开辟各种读书专栏、讨论专栏等,从而让师生开展心际交流。第二方面让师生开展随笔漫谈,读书沙龙,引导师生读懂美丽、读懂人生的价值,通过读书振奋精神、健全师生的品格、提升境界、演绎人生的精彩。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借鉴,引导师生品读经典,感悟教育,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办学品味。

五、参观学习得到的启示

1.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就是一所好学校。

要造就一支有思想、有品味的教师队伍,做一个有责任的教学管理者,全心全意为学校谋发展。

2.学校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所参观的这些名校共同之处都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虽然办学理念不尽相同,然而正是这些不同的理念,造就着特色不同的名校。无论是聆听几所学校校长的讲话还是深入参观他们的学校,我都能感觉到他们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他们都有“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人本发展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

3.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几所校之所以成功,是由于校长和老师们都有可贵的进取精神,不畏困难,励精图治,最终实现了“有思路就有出路;有作为就有地位”的美好愿望。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注定要失败。

4.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参观的几所学校,一走进校园都会被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所包围:“会说话”的墙壁,“有灵性”的小草,以及楼道里独具匠心设计出的书架,教室内读书角里琳琅满目的图书,仿佛闻到了弥漫在空气里浓浓的书香;浏览着学校几年来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就会让你深深感觉到,这里是老师和学生们享受成功喜悦的美好舞台„„这几所学校都有现代化的设施、深刻的人文内涵和优美舒适的环境。可以这样说,每一座学校都是一座设计精美的园林,一树一草都成景,一砖一瓦皆育人。真是校校有特色,处处有文化。在追求教育均衡发展、和谐发展的今天,学校的办学特色倍受社会的关注,特色就要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支撑。如何才能构建“适合自己的”校园文化?值得我们做深刻的检讨和反思。

5.教科研是强校之本

科研兴校,科研强校。这几所学校的成功经验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6、教育要走出去,请进来。

我们的学校不能固步自封,要走出去,向名校学习,走联合之路只有学会联合,学校才会发展。

学习考察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分享

创新

延安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延安精神包含四个方面内容: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祟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挑战,我们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就必须向毛主席说的那样成为一个“具有政治的远见,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胸怀胆荡,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不狂妄,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创新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延安人民正是凭借着创新精神依靠民间社火、灯会、闹秧歌、转九曲、信天游等当地深厚的黄土风情文化底蕴、积极发展游游资源,拉动经济增长。

近些年,我*旅游业突飞猛进,口岸边境风情、草原冰雪节及各种形式的那达慕,“马文化”越来越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新亮点。但是与延安市相比我们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我个人认为其中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方面是客观原因,延安是中国革命发展的摇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拥有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等旅游景点,早已声名远扬,中外游客自然接踵而至,我旗的历史地位及旅游资源不能与之同日而语。另一方面则为客观原因所至,突出表现在宣传力度不强,宣传阵容不大、宣传不能跟随时代步伐。我旗成立六十年来,经济社会及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宣传上应更加注重展现新时期牧人风采,宣传内容与形式也应有所突破,通过多种媒介宣传**,扩大盟外知名度。通过深入细致的考察,我发现延安经济正向着全面开发、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综合治理中,延安党委政府始终把山川秀美工程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摆在优先位置,不仅巩固了已有的经济成果,而且对环境整治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旗草场资源的日益退化,传统的畜牧业的局限性日益突显,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牧民增收困难,基于此,我们实施“围封转移”“两转双赢”战略,事实上也是东乌的山川秀美工程。几年来,我旗保护草场资源与牧民增收等多项政策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效果,部分牧民已放开手脚,进城务工创业。下一步摆在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强如何对不同知识层次的牧民群众开展对口实用技术的培训,使更多牧民有进城的信心,有进城的能力,有进城的前景。切实转变牧民观念,观念

免费

分享

创新

的更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前提条件。

学习考察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2012年 5月,学校一行13多人,在校领导带领下前往同江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我们对教育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获得了新的启迪。

学习成员与这些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进行了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取得骄人成绩的原因、学校内部管理,特别是学校常规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搭建了深入先进学校亲身感受、体验,学习的平台,思想深刻,见解独特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丰富多彩,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期间,所有参加考察学习的人都认真听取汇报、学习、勤于思考,交流,在与兄弟学校的思想碰撞中,学习了新的办学理念,提升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对常规管理内涵的理解,同时,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为今后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打了良好的基础。这次学习、组织严密,形式活泼,我们日夜兼程,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

一、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

(一)有特色的学校不一定是成功的学校,但成功的学校一定是有特色的学校。

这次我们抱着“踏踏实实学习”的思想,学习他们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严谨务实的发展步伐,令我们叹为观止,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所学校通过坚持“特色办学”,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教育名牌。

(二)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是培育人才的“沃土肥园”。

这次学习,我们都感受到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园,“大文化”。这些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的不仅是现代化校舍和教育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使这些学校处处都有教育功能,时时都有教育机会,这一方面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反映出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教育工作的层次性、科学性和长效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充满人文化精神和科学色彩的校园文化,为培育高素质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展示了当地校园建设特有的风采,学校文化和教育传统是一所学校多年的积淀,是从学校内部不断培植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经营和积累。校长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倡导者,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有恒心、耐心和信心,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做一个读书人,文化人;要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建设,通过制定规划,机构改革,人才流动,考核评价等管理手段来促进和体现学校文化;学校应打造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出名师,育名生,办名校。

此次学习之行,让我开阔了眼界的同时,更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二、启迪了思维,坚定了信心

观念更新、角色转变,从我做起。此次考察使我清楚地意识到,在今天这个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想真正实施创新教育,要想真正有所发展。

(一)必须由被动服从型向创新型发展。创新是新时代中小学校长角色扮演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必须由“礼让风格型”向竞争型发展。

今天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激烈、更富挑战性,由此也导致了今天的教育比以前更具竞争性。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校长惟有具备竞争意识,敢干竞争,善于竞争,成为竞争的强者,才能创造出最大的教育效益,并成为一名真正专业的学校管理者,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礼让风格型”办教育的校长形象,由于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三、学以致用,路在脚下

完善学校常规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话听起来虽然有些俗气,但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指导意义。任何一个单位的管理说到底都是在进行人的管理,都要抓住人心。只要管理制度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并且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就能被老师们认可,深入人心,就能使老师们自觉规范于制度之内,就不愁人心不齐,所以在学校管理上,我们始终坚持法治替代人治,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要坚持如下四个原则:高尚的事业造就人;真挚的感情凝聚人;优厚的待遇挽留人;勤奋的工作培养人。通过成就事业留人、培养感情留人、提高待遇留人,形成了人性化管理的新模式,凝聚人气,激发潜能,让每一个教师关心学校,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业绩。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生源相对稳定,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我们认为对学生的发展制定过高的目标是不现实、不科学的,是对教师评价和学校发展的不负责任。对我们学校而言,升学率是至关重要的,但不是全部。

也相信大家都会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同江学习心得

上一篇:双创心得体会下一篇:十七大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