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范文

2023-04-29

城市规划范文第1篇

随着当前城市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力度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实现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效果的优化, 避免以往城市发展中存在的明显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 需要切实围绕着城市规划工作进行详细分析, 确保其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实际效益, 重点关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需求。

1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概述

在未来城市规划工作开展中,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已经成为了比较重要的基本发展方向, 其主要就是借助于生态学原理和具体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确保城市规划工作中能够更为系统科学, 满足城市发展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相协调的需求, 最终形成较为合理的复合生态系统, 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探究。具体到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落实中, 其需要切实围绕着生态、环境以及城市进行综合规划布置, 促使其能够形成较为理想的协调运行效果, 并且能够结合城市发展的各个不同区域进行针对性分析, 解决可能面临的相互矛盾和冲突问题, 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结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 其需要切实围绕着基本目标进行详细探究, 逐步落实生态城市规划工作, 其中较为关键的目的就是构建生态城市, 能够促使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较为协调一致, 满足于各个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尤其是能够促使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对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此外, 对于生态城市的有效规划设计, 还需要重点围绕着高效节能目标进行探究, 确保相应城市后续运行能够较好流畅可行, 避免出现较为明显的能源消耗和损失威胁。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落实中, 还需要重点围绕着相关原则进行详细研究, 避免在具体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出现较为明显的矛盾和不协调问题。比如环境为本的基本原则就需要贯彻落实到整个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各个方面, 确保相应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更为流畅合理, 能够将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放在首位, 对于可能存在的各类干扰因素进行重点规避和防控。科学布局以及整体协调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 需要从整体城市运行角度出发, 确保相应生态城市的后续运行较为协调, 并且具备发展眼光, 避免在生态城市的发展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和矛盾, 尤其是在存在明显环境污染的相关行业设置中, 更是需要进行合理布局, 避免其影响整个城市生态环境, 加大治理力度。

2 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

为了更好实现对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价值的有效发挥, 必然需要结合城市规划工作进行详细探究, 了解城市规划工作中涉及到的各个基本内容和相关要求, 避免可能产生的生态城市运行不畅威胁。具体到城市规划工作中,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 注重城市产业规划布局。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处理中, 各个产业的布局规划是比较基本的一个要点内容, 也是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有序发展的基本条件。在相关产业规划布局中, 需要综合研究各个产业的特点, 对于环境污染程度、能源消耗需求以及经济效益、人才需求类型等进行分析, 确保相应产业的布局能够和整体城市运行需求较为一致, 最大程度上降低污染威胁。比如对于一些严重大气污染的行业, 其需要考虑当地风向进行合理布置, 减少大气污染对于城市带来的威胁, 从区域规划入手进行合理控制。当然, 在城市规划中还需要考虑到相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防治, 实现产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 杜绝可能因为产业布局不合理带来的环境污染威胁。

(2) 注重社会、经济、环境的平衡。在城市规划中落实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还需要切实围绕着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相互平衡进行详细探究, 避免过度关注环境而影响到社会发展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基于此, 重点围绕着城市规划工作进行详细探究, 确保城市规划编制能够较为科学协调, 满足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共同需求, 兼顾多方面的效益。

(3) 注重文化生态规划。对于生态城市规划工作的落实, 其除了要关注于自然景观方面的布置和优化, 还需要针对文化生态要素进行合理规划布置, 确保其同样也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 促进当前城市的协调发展运行。基于此, 首先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加强对于原有文化资源的保护, 促使其能够和新时代要求想融合, 并且能够借助于自然环境景观这一载体进行合理呈现, 最终满足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求, 体现更强美感。

(4) 做好交通规划工作。在当前城市发展中, 交通拥挤问题越来越突出, 这也就需要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予以充分关注, 确保交通系统的运行更为高效流畅, 能够较好实现整体运行优化, 同时也就能够降低因为交通运输带来的环境压力和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当然, 这一方面的规划设计工作关系到的内容和要求也比较多, 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探究, 还应该注重对于科学技术的关注, 确保相应交通体系的运行得到更为理想的创新改进, 避免传统交通体系运行混乱局面。在交通系统的布局中加强对于周围自然景观点缀工作的规划设计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要点举措。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在当前城市规划工作中的落实应用, 其确实能够体现出较强的积极作用, 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为了更好实现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效益, 需要结合各个常见隐患威胁进行重点剖析, 综合提升城市规划水平。

摘要:城市规划工作是确保城市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其难度越来越大, 在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 需要综合考虑系统分析, 比如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求就是比较突出的一点,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重点围绕着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 希望具备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设计要点

参考文献

[1] 邵伟.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江西建材, 2018 (01) :18-19.

[2] 孙金艳.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7 (32) :79.

[3] 黎静.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江西建材, 2017 (09) :41+43.

城市规划范文第2篇

摘 要: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管理职能,城市规划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本文立足于天津市的城市发展现状,从公共管理的视角,介绍了城市规划的概念、属性、特点以及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城市规划管理的原则、任务、内容、属性;指出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天津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既有的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暴露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职能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协调能力和手段、权威性不强等问题,使规划难以适应市场千变万化的需求;政府的特殊地位又使规划管理者具有很大的权力,容易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政府寻租行为和腐败现象的产生。

一、天津市区域背景

天津市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它位于华北平原,是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市域面积11917.3平方公里,按照《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内容,天津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在京津冀地区发挥着重要的福射带动作用。

2006年3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其完整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并将\"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十一五规划和国家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2009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从此,天津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于全国领先位置,经济发展迈入高速时代。

天津有12个市辖区,1个副省级区,3个市辖县,共有乡镇级区划数为240个。市辖区分为中心城区、环城区。中心城区是天津的发祥地,也是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商业中心。它包含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红桥区、河北区六个区。按照服务业功能,中心城区分别定位为\"金融和平\"、\"商务河西\"、\"科技南开\"、\"金贸河东\"、\"创意河北\"、\"商贸红桥\"。环绕市区的环城区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和宝抵区。副省级区是滨海新区,由原塘沽区、汉沽区、人港区以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整合而成。市辖县包括宁河县、静海县和蓟县。

天津市总体规划提出,中心城区实施\"一主两副、沿河拓展、功能提升\"的城市规划理念并确定在中心城区建立市级中心商务区。中心城区\"一主两副\"的内容为:小白楼地区作为城市主中心,西站地区、天钢柳林地区作为城市副中心。小白楼地区城市主中心由小白楼、南站商务区,和平路、滨江道、南京路、天津金融城部分等组成。天津西站地区城市副中心位于中心城区西北部,规划范围东至南口路,西至红旗北路,南至南运河,北至普济河道。天钢柳林地区城市副中心位于中心城区东南部,也是海河下游开发改造的重要地区。

二、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规划制度建设尚待加强

制度建设缓慢。天津市现行的城市规划制度建设滞后于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市场经济转型期发展和建设北方经济中心的需要,仍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制度中,没有任何整体的实质性的改革,处于低层面被动适应(实质上已不适应)状态。

2、城市规划存在缺乏长期性问题

随着天津市城市发展速度的增快,规划部门已经做到了\"一控规两导则\"全覆盖,但是由于是在同一时期,统一标准编制的规划,难免会导致城市中所有地区的编制原则、编制方法、成果深度等过于相似,而限制了很多特殊地区的地域特色,导致规划不能因地制宜的反映出地区特色。同时,在高强度的编制任务下,由于编制周期较短,设计单位往往会出现\"重经验、轻研究\"以及\"重形态、轻经济\"的现象,只是规划无法真正的做到科学发展。

3、高层次规划研究历程时间较长

按照天津市现行的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编制体系,由于各专业部门在规划编制时与规划部门不协调以及城市政府的规划意图和区政府不协调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总体规划编制周期过长,难以适应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形势。同时由于规划内容过于全面,以致于不能把精力集中于研究城市发展的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4、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尚需理清

实施城市规划,不仅仅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事,它需要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市政公用、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环境卫生、交通运输、防灾减灾,以及工业企业、商贸金融等各方面各部门的相互配合,统筹协调,步调一致才能完成。由于我市各区县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存在有关部门不能以城市发展的整体利益和大局为重,强调部门利益,其结果使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与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5、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机制不健全

城市发展建设和城市规划关系着国计民生,是与城市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休戚相关的,不能脱离群众,需要得到公众的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因此,公众参与是一项必要的工作,是整个城市发展建设和城市规划工作中不应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公众是整个社会的主体,公众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政府为民执政,为民谋福利,为民服务,就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因此,公众参与是规划管理工作\"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需要和责任。但是由于我市规划管理与公民的联系渠道比较窄,公众参与制度和机制不健全,特别是规划信息向社会披露不够,致使公众参与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三、结语

20世纪后50年,我国城市规划及其管理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人治走向法治、创建---严重挫折---恢复完善、由弱到强的过程,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天津市城市规划近几年通过不断改革,规划管理逐步走上了正轨。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在天津市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后,天津市规划管理在面对难得机遇的同时,应总结过去的经验,正视存在的问题,厘清改革的方向,以\"一肩担尽千古任\"的气魄,大胆进行规划管理制度创新,以满足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但是我们知道,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天津城市规划管理改革作为一项行政改革,依然存在着许多难点和障碍。因此,新型城市规划管理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应当本着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推进天津城市规划管理走向完善,这也是本论文的中心指导思想。笔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天津的城市规划管理走上规范、效率和法治的道路,使天津的城市建设不再为拆建浪费买单,不会为城市景观扼腕长叹,不给未来建筑留下遗憾。

最后,由于城市规划涉及面广,专业性比较强,再加上相关内容复杂,某些可供查阅的资料有限,故决定了该论文研究有一定的难度。尽管如此,笔者仍积极进行尝试性探索,目的在于为天津城市规划管理进行诊断,找到一条规划管理改革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从而为天津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一点努力和些许贡献。

参考文献:

[1]孙荣,许洁.政府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3]官远发.对上海市城市规划新政的思考[J].规划师,2004,(9).

作者简介:赵鑫(1984.8-),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院2008级环境科学同等学历在职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

城市规划范文第3篇

3. 田园城市理论 在19世纪中期以后的种种改革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下,霍华德于1898年出版了以《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为题的论著,提出了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理论。

1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4. 田园城市概念 ○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

2城市中的所有土地必须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土地必须交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

1调查:以伦敦为对象展开综合而深入的城市问题及原因调查 5. 田园城市理论的形成 ○2分析:○霍华德认为城市和乡村都有相互交织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因此可以利用两

3观念:者的优点形成一个城乡磁体—田园城市 ○城市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应该停止增长,而其过量的部分应该由附近的另一城市来接纳,即形成多中心复合的“城镇密集区”

4模式:根据霍华德设想,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Urban Cluster)。○5措施:霍华德对田园城市的资金来源、土地的分配、城市财政的收支、经营管理等都○

6实践:霍华德于1899年组织了田园城市协会,宣传他的主张。提出了具体的建议。○1903年组织了“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距伦敦东北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彻沃斯。该城市的设计是在霍华德的指导下由恩温(R. Unwin)和帕克(B. Parker)完成的。

1针对工业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从城乡结合的角度作为6. 霍华德“田园城市”的贡献 ○2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一种比较完整的规划思想体系,对现代一个体系来解决 ○

3首开了城市规划中社会研究的先河,将物质规划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与社会规划相结合。

7. 雅典宪章: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综合城市四项基本功能—生活(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其解决办法就是将城市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分区。1933年召开的第四次会议的主题是“功能城市”,会议发表了《雅典宪章》,依据理性主义的思想方法,对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当处理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的

1在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功能关系,并把该宪章称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大纲。○基本上是追随着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的,《雅典宪章》反映的是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

2从分析城市活动入手提出了功能分区的思想和具市规划发展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体做法,并要求以人的尺度和需要来估量功能分区的划分和布置,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发

3虽然已经认识到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展指明了以人为本的方向。○但仍然强调“城市规划是一种基于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科学”。

8. 马丘比丘宪章(1977):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用地单位?)

1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9. 《马丘比丘宪章》主要观点 ○

2认为《雅典宪章》的功能分性,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区“没有考虑城市居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果是城市患了贫血症,在那些城市里建筑

3认为城物成了孤立的单元,否认了人类的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 ○市是一个动态系统,要求“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人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

4“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各专业设计人、城市居民以及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 ○公众和政治领导人之间的系统的不断的互相协作配合的基础上”,并“鼓励建筑使用者创造性地参与设计和施工”。

1由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相10. 《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比较 ○

2由功能分割走向系统综合 ○3由描绘终极状态步入循环过程 ○4支撑的综合空间规划 ○由专家意志的表达转向对公众参与的鼓励

11. 邻里单位理论 美国建筑师佩里借用社会学中的“社区”思想理论,于1929年提出了邻里单位的思想,目的是要在汽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的、舒适安全的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 邻里单位以一个不被城市道路分割的小学服务范围作为邻里单位的尺度,讲求空间宜人景观的营建,强调内聚的居住情感,强调作为居住社区的整体文化认同和归属感。对后来居住区规划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规模:一个居住单位的开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12. 邻里单位的基本原则 ○2边界:以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所需要的住房 ○3开放空间 ○4机构用地 ○5地方商业 ○6内部道路系统:整个街道网要设计得便于单位○内的运行同时又能阻止过境交通的使用

13. 有机疏散理论是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沙里宁于1918年在编制大赫尔辛基规划时提出的。1942年出版《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一书详尽地阐述了这一理论。城市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城市发展的原则是可以从与自然界的生物演化中推导出来的。“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所以这条原则,也应当作为人类建筑的基本原则”

1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14. 有机疏散理论城市改建的目标 ○

2把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它最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3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有机疏散理论可以看作为是霍华德田园城宜的用途 ○市与柯布西埃集中主义思想的折中,成为西方改善大城市问题尤其是卫星城建设的重要4把大城市目前的那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为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思想基础 ○

5原先密集的城区,将分裂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 ○成一个一个的集镇,它们彼此之间将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 15. 永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 ○2城市生态16.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3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 ○4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开放性和不完整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 整的生态系统 ○17. 城市环境的概念: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 18. 城市环境容量的概念:城市环境容量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 19. 城市环境质量的概念:城市环境质量指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20.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产业的分类:

21. 城市人口统计的口径:城市人口是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1户籍人口:是指当地公安派出所登记户口的人口 ○2流动人口:22. 城市人口统计类型:○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一定期限(一般有半年以下,半年以上,一年以上几3暂住人口:4常住人种分发) ○离开户籍所在地,在该地区暂时居住一定期限的人口 ○

5非农业人口 ○6农业人口 口:实际居住在某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23. 城市人口增长:

自然增长: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数*1000% 机械增长:机械增长率=(本年迁入人口数-本年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数*1000% 24. 综合增长率法: Pt=P0(1+r)ⁿ(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P0-预测基准年人口规模,r-人口综合年均增长率,n-预测年限(tn-t0))

1对城市历史沿革的认识和分析,包括城市历史的发25. 基于城市历史的规划分析内容:○

2分析城市格局的演变,包括城市的整体形态、功能布展,演进以及城市发展的脉络 ○

3分析城市历史发展中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局、空间要素(如道路街巷、城市轴线)等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气候、景观等内容。物质性的历史要素包括文物古迹、革命古迹、传统街区、名胜古迹、古井、古寺、古木等;非物质性的历史要素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体现地方特色的岁时节庆、地方语言、传统风俗、文化艺术等。

1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通过城市定位诠释市文化形象26. 基于城市文化的规划设计方法: ○2根据城市文化特征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 ○3根据城市文化选择城市产业发展 ○4在城○

5根据城市文化指导城市景观设市设计阶段通过对城市肌理的分析诠释城市文化历史 ○6通过城市环境要素诠释城市文化基调 计 ○

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建筑、道27.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3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

4根据交通影响分析,5市政工程管线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 ○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量工程量、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 ○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28. 城市用地的概念: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技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

29. 中心城区规划应包括: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1一类用地:30. 用地评定的分类:○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

2二类用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地: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

3三类用地: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 ○31.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调整提案

32. 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33.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国家,也是最早开展战略规划研究与实践的国家之一。

34. 城市性质的概念: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35. 城市规模预测包括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

1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 ○2尽量少占耕地农田 ○3保护自然36. 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4满足重大建设项目的要求 ○5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和历史资源 ○件

37.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1承上启下,2与管理结合、38.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强调规划的延续性 ○与开发衔接,3体现城市设计构想 ○4城市政策的载体 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 ○39. 容积率:又称楼板面积率,或建筑面积密度,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指标,英文缩写为FAR,是地板内所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之和Ar与地块面积Al的比值;FAR=Ar/Al;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用地面积 40. 建筑密度:是指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占该块用地面积的比例,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建筑密度=(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之和/用地面积)x100% 41. 绿地率: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是衡量地块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绿地率=(地块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地块面积)x100% 42. 建筑限高:是指规划部门对建筑建造提出的一个许可的最大限制高度(上限);建筑高度一般指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平屋顶)或屋面面层(坡屋顶)的高度 P331 43. 建筑后退: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边界和各种规划控制线的后退距离,通常以后退距离的下限进行控制。

1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房44. 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

2侧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隔距离。 ○向间距。即山墙间距,是指建筑山墙之间为满足道路、消防通道、市政管线敷设、采光、

3消防间距。即防火间距,是指相邻两栋建筑物之间,通风等要求而留出的建筑间距 ○

4通风间距。通保持适应火灾扑救、人员安全疏散和降低火灾时热辐射的必要间距。 ○风间距是为了获得较好的自然通风,两幢建筑间为避免受由于风压而形成的负风压影响

5生活私密性间距。应在设计中注意避免出现对居室的视线干所需保持的最小距离。 ○

6城市防灾疏散间距。城市主要防灾疏散通道两侧建筑间距扰情况,一般最小为18m ○应大于40m且应大于建筑高度的1.5倍。

45. 规划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密度,在市中心区应达到3~4km/km²;在城市边缘区应达到2~2.5km/km²。公共交通车站的服务半径一般为300~500m。

46. 住区的概念:住区是城乡居民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居住及其环境的总称

1按城乡区域范围划分为城市住区、独立工矿企业和47. 住区类型的划分是按人口划分。 ○

2按建设条件划分为新建住区和旧住区 ○3按住宅层数划分科研基地的住区、乡村住区 ○为低层住区、多层住区、中高层住区、高层住区和各种层数混合修建的住区

48. 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住区规模的划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49. 居住区:一般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50.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51. 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民生活聚居地

52. 住区的用地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分为四类: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53. 便于居民使用,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居住区级 800~900m;居住小区级400~500m;居住组团级150~200m 54. 居住用地平衡表

55. 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5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平均层数;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人口净密度、人口毛密度、容积率、住宅用地指标 57. 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基地总面积 单位:层 58. 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 单位:% 59.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住宅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 单位:m²/hm² 60.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住宅总建筑面积/居住用地 单位:m²/hm² 61. 人口净密度=规划总人口/住宅用地总面积 单位:人/hm² 62. 人口毛密度=规划总人口/居住用地面积 单位:人/hm² 63.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即总建筑面积毛密度 64. 平均每人住宅用地=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定额/(层数*住宅建筑密度*平在系数)

或=每人居住面积定额*住宅用地面积/住宅总面积 单位:人/hm²

65. 城市设计的概念:是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主要元素,对空间要素做出形态的安排,制定出指导空间形态设计的政策性安排 66. 城市设计的方法:调查、评价、空间设计、反馈

67. 城市规划常用分析方法:调查、分析、规划(格迪斯提出的) 68. 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分析、综合、评价

69. 城市设计要素:边缘、街道、区域、节点、标志 70.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主要任务: 研究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问题,结合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根据当地自然、历史、现状情况,确定城市地域发展的战略部署。城市规划纲要经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主要内容: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研究分析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

成果:文字说明和示意性图纸

1简述城市自然、2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文字说明 ○历史、现状特点 ○

3原则确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初步划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

4提出城市用定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人口规模、用地规模 ○

5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基础设施、防灾、环境保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初步方案 ○

6提出制订和实施城市规划重要措施的意护、重点建设等主要问题提出原则规划意见 ○见

1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图纸比例为1/500,000-1/1000,000,标明相邻城镇位图纸 ○

2城市现状示意图:图纸比例置、行政区划、重要交通设施、重要工矿和风景名胜区 ○

3城1/25,000-1/50,000,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主要干道以及重要的基础设施 ○市规划示意图:图纸比例1/25,000-1/50,000,标明城市规划区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大致范围,标注各类主要建设用地、规划主要干道、河湖水面、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4其他必要的分析图纸,如规划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专题研究报告 在大纲编制阶段应对城市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撰写专题研究报告。例如人口规模预测专题、城市用地分析专题等。

总体规划大纲的审定总体规划大纲可由当地政府主管领导会同上一级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出深化意见,出具评审意见书。总体规划编制单位根据审定的大纲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71.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1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 ○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作2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应当对城市近期的发展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

3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安排 ○限可以为10年至20年,近期建设规划可以为3年至5年。

1对市和县辖行政区范围内的城镇体系、交通系统、主要内容:《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

2确定规划期内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风景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合理布置和综合安排 ○

3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确定市人口及用地规模,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

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结构和布局,编制城市交通运输和道路市、区中心区位置 ○

5确系统规划,确定城市道路等级和干道系统、主要广场、停车场及主要交叉路口形式 ○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保、保卫等设施的发展

6确定城市河湖水系和绿化系统的治理、发展目标目标和总体布局,并进行综合协调 ○7根据城市防灾要求,8确定需要保护的自和总体布局 ○做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 ○

9然保护地带、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 ○

10确定旧城改造、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各级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

11对规划区内农村居民点、乡镇企业等建步骤,提出控制旧城人口密度的要求和措施 ○设用地和蔬菜、牧场、林木花果、副食品基地做出统筹安排,划定保留的绿化地带和隔12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13编制近期建设规离地带 ○提出规划实施步骤和方法的建议 ○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72. 分区规划

任务: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规划安排,为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1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 ○2确定主要内容:○

3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 ○

4确定绿化系统、制点坐标和标高,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和控制范围 ○河湖水面、供电高压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用地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保护范

5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73. 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1规划编制的依据、城市规划基本对策概述 ○2市(县)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城镇发展○战略及总体目标;预测城市化水平;城镇职能分工、发展规模等级、空间布局,重点发展;区域性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环境保护、风景旅游区的总体布局;有关城镇发展的3城市性质、城市规模期限、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发展方针与战略、城市技术政策 ○

4 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 ○5城市环境质量建议指标,改善或人口现状及发展规模 ○6各项专业规划,7近期建设规划,保护环境的措施 ○内容要求详见第三章的规定 ○包括

8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对策建议。 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投放、住宅建设等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

1市(县)域城镇分布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00-1/200,000,标明行政区划、城○

2城市现状图。图纸比例为大镇分布、交通网络、主要基础设施、主要风景旅游资源 ○

3新建城市和城市新发展地区应绘中城市1/10,000或1/25,000,小城市可用1/5,000 ○4市5城市制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

6郊区规总体规划图。表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项规划内容,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

城市规划范文第4篇

1.1 城市规划管理

规划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城市的建设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所以想要实现城市规划设计的效果, 就一定要充分结合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和设施需求, 做好相应的规划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对整个城市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利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充分结合相关的规划管理资料和当地的实际环境, 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利用, 从而达到对城市各种资源的优化管理。我国对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由专门的部门来实施,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来对各类建设项目实施分类, 同时还应该和新建片区和改造的实际要求引起一定的关注, 部门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也应该严格按照规划管理部门的设计要求来进行操作, 在经过严格的批复流程后来对程序手续进行办理。

1.2 城市规划设计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而城市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 对其的规划设计质量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中, 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充分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 并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与标准来进行具体的设计。另外还应该对设计目标进行明确的了解和掌握, 特别是在对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中, 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布局。除此之外, 还应该对土地产权的相关设计要求、城市的发展特色以及传统文化等个方面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而对各个区域的设施更为科学合理的分配, 进一步使得设计方案更好地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

2 城市规划设计重要性

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和整个城市未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几何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与要求对城市进行最为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从而更好地推动整个城市的快速发展。对于城市的规划设计可以分层次来实施, 但是其设计效果却不是立竿见影的。这就要求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不能只是对眼前的设计效果进行关注, 同时还应该对其控制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研究, 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以更好地避免其影响整个城市未来的发展进程。不同的城市对于具体的规划设计工作有着不同的需求, 所以相关的设计人员在对其进行规划之前一定要对具体设计范围进行明确, 更好地确保整个城市规划设计内容的科学合理性。

3 规划管理对规划设计的具体影响

3.1 用地管理方面

城市的规划管理工作对规划设计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 这里对用地管理方面进行一定的探讨。在用地管理过程中, 相关的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对这一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城市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在初步设计的时候, 设计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对于土地资源的各项管理标准和制度来进行最为科学合理的设计, 同时还应该对最初的建设目标进行明确的规定, 这也就对设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土地管理工作中, 园林工程占据着很大的比例, 工作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对其美观性引起关注, 还应该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合理性进行重点关注。

3.2 做好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

在具体的规划设计工作当中, 各个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协调可以很好地提升设计工作效率, 同时还可以降低行政成本, 所以做好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其涉及到了国土部门、园林部门、住建部门、交通部门等, 只有这些部门之间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城市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城市规划管理的措施

4.1 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的延续性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所以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就会比较多, 很容易受到空间、时间、科技、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同时公众由于受到价值观念的影响, 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要求应该对城市的规划管理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更好地确保整个规划管理过程的延续性, 通过对各个阶段的规划目标的实现来更好地确保最终目标的实现。

城市规划工作其实就是政府管理部门对整个城市空间资源的一个合理分配, 其是一个体系也是一个过程,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公共政策系统来为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管理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各个环节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 所以要将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每一个阶段的管理工作都会对下一个环节的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影响。只有对规划管理工作的延续性引起足够的重视, 才能更好地助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4.2 规划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对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同样也不例外对这些技术进行了充分的利用以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们对于居住城市的要求, 可以通过一定的信息管理, 不断整合整个规划系统, 而规划管理在这里要做的就是对于整个城市信息的储存整理及把控监管。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对于整个设计工作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有效促进整个城市的健康平稳发展, 在具体规划设计过程中, 应该和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结合, 对城市的规划设计方向做出合理的确定, 不断促使整个城市的建设步伐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前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 大家对于城市规划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对城市规划进行实际管理的过程当中, 一定要对规划管理和规划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对各种资源进行不断地整合利用, 更好地实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 本文分析了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和其对设计工作的影响, 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 许耀.基于规划管理的城市测绘行业的发展[J].江西建材, 2017, (18) :208+211.

城市规划范文第5篇

1.1、城市规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较快, 城市人口数量剧增, 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规划工作带来了难度。而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的重点在于对城市内部的各种资源与城市空间结构等进行最合理、最优化的分配, 确保城市的功能性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工作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 还应掌握城市的发展脉络, 确保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城市发展能够协调一致。

1.2、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通过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空间的布局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总体规划, 使得城市建设处于稳定有序状态, 给城市居民工作生活以及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所以, 城市规划管理也是一项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工程, 受到了社会广大民众的关注和重视。目前,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主要分为用地管理和建设管理。城市规划管理会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统一利用, 城市工程建设必须经过审批并取得土地许可证后方可施工, 对于已经建好的建筑也要定期接受审查, 属于违章建筑及时进行拆除并给予相应处罚, 确保城市建设的合法性及合规性, 进而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内的所有土地资源以及建筑工程进行优化配置能够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安全稳定、舒适惬意的居住和工作场所。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长期的工程, 需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生存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就是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 其内容主要包括有用地管理和建设管理两大类。城市规划管理是由五个部分组成, 首先就是城乡统筹, 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第二是合理规划城市,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第三是调整城市贵增长方式,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第四将城市规划从技术文件形式向公共政策形式转变;最后拓宽城市规划领域, 增加技术含量。

2、城市规划设计

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随着不同区域不同城市文化存在差异。城市定位可以转变, 根据自身城市优势, 确定城市定位, 比如文化城、旅游城、古城等, 特别是近年来, 我国各地对城市规划格外重视, 以此满足旅游需求。这就要求城市建设规划不能一成不变, 需要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合理建立一套城市设计内容, 形成完善灵活的监管机制。通过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管理体制系统的形成, 有效发挥体制作用, 确保城市规划设计可变灵活。另一方面, 随着时代的进步, 城市规划设计界提出了“持续规划”和“滚动式发展”的规划思想。该思想充分考虑到自身优势资源, 全面通过规划调整产业布局, 形成科学的产业结构, 使资源整体配置达到最优, 进一步形成探索资源利用途径的合理走向, 全面提升区域资源利用效率, 形成集约化和精细化, 从而满足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除此之外, 城市规划需要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预测和规划, 跟进国家的法规政策, 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对于规划设计的期限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划分, 对其设计范围进行全局和区域的划分。通过不断的修改和引进, 确定最佳的城市规划方案, 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 注重对城市建设各个环节的把握, 促进城市形成和谐发展的态势, 为构建和谐生态的适居城市而作出指导。

3、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

3.1、城市规划管理的目标影响了城市规划设计的方向

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不是单独能够完成的, 它是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 这其中也包括城市的设计管理部门和城市居民。城市规划管理的目标直接影响了城市规划设计的方向。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设计建成之后会不会影响到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目标实现, 城市规划设计必须从规划管理的目标出发。另外,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时, 一定要将设计项目和城市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有效融合, 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规划设计的方向和方案, 这其中也包括对当地的政策方案、管理方案等。

3.2、城市与城乡结合部的协调规划与共同发展

城市的发展与规划是统一的。城市的建设同时也不是独立的, 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城市的发展。只有进一步推动城镇的发展, 并且将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中心,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整体建设水平。另外, 还需要带动人民群众的发展积极性, 将市民的建设意愿作为指导方向, 才能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人翁精神, 使人们为建设美好城市, 推动城镇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3.3、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管理的载体

想要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目标, 就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创新和完善, 与此同时还需要借助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结合现代化元素、色彩以及适当的匹配来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目标。城市规划管理是对城市整体发展建设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而规划设计工作也是这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它也是城市规划管理的载体。比如说, 西安市我国的文化古都, 近年来也在不断的发展旅游业, 那么在对该城市进行规划设计时就应该要以城市规划管理目标为基础, 设计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

3.4、体现城市社会功能

要想城市规划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状态, 需要设计人员对城市的发展状况和地理文化进行全面的考量, 除了要将城市建筑的作用进行考虑之外, 还要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不仅要体现在能够满足城市布局的发展要求, 还体现在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上, 从城市设计规划方案中能够凸显城市的社会特点。

总之, 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规划设计是相辅相成的, 城市规划管理能够使得城市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也是城市规划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规划设计只有协调一致, 才能更好地推进城市建设健康发展。

摘要: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工作是有着其内在联系的, 高效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对城市规划设计能够起到良好的指导以及促进作用, 而科学的规划设计可以有效的促进城市规划管理。本文从城市规划管理和设计入手, 对城市规划管理对于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慧.浅谈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6, 31:38-39.

上一篇:生涯规划下一篇: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