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范文

2024-04-12

讨论式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园艺植物育种学;讨论式教学;课程改革

现今人们对水果、蔬菜和花卉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园艺专业在农学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學好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学生完成学业、顺利就业及促进国家园艺产业发展的需要。与园艺植物栽培学等专业课相比,80%的园艺专业学生认为园艺植物育种学更难学[1]。

高校教学方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上,运用单一的讲授方法多,而运用有利于大学生独立学习的教学方法少;在课堂讲授中,灌输多,启发少,讨论少[2]。据统计,很多大学生不满意大学教师的教学方法[3]。很多高校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的授课方式是讲授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学习消极,逃课现象多,迫于考勤压力来上课的学生也是思想逃课。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实践不断得到肯定[4-5]。基于此,我们课程组经过讨论后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穿插讨论式教学,以避免学生被动听课。

然而,我国相关课程的讨论式教学研究基础薄弱。在中国知网(CNKI)里用关键词“讨论式”与“园艺”检索从1949年至2019年7月5日的文献只找到两篇,而用关键词“讨论式”与“育种”来检索则一篇文献都没有检索到。这两篇论文还是园艺植物栽培学[6]和园艺植物营养诊断[7]等其他课程的内容,而且论文里都只有少许文字谈论讨论式教学。要想有效开展园艺植物育种学讨论式教学,还需要进行更多相关理论与实践探索。因此,我们开始研究园艺植物育种学讨论式教学,分析整理此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其解决对策,为进一步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工作打下基础。

一、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讨论式教学的效果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讨论式教学结束后,我们设计调查问卷向学生了解教学效果(为减少学生的顾虑,以获得更真实的调查结果,调查时间选在这门课程成绩公示后,采用无记名调查方式)。本次调查所设计的问题是“你认为讨论式教学对你有什么帮助?”,并提供下面七个选项(可以多选):

A.  能督促自己了解与课程相关的知识。

B.  能帮助自己对知识有更深刻的学习,比只是单纯地听老师讲课学的知识印象深刻。

C.  能多渠道地了解相关知识,比如能与同学相互学习,补充老师没讲到的内容。

D.  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E.  学习到PPT的制作方法。

F.  没帮助,无意义。

G.  (填写你的其他看法)

调查发现,学生选择上述选项的比例分别是A为64.3%、B为57.1%、C为64.3%、D为32.1%、E为25%、F为3.5%,没有学生填写其他看法。这个结果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认可将讨论式教学用于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只有个别学生不赞同;多数学生认为获得了学科的相关知识(根据A、B和C选项),部分学生还认为提高了口头表达、PPT制作等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认为合理加入讨论式教学比完全由教师讲授好,因为这样有助于同学间相互学习,补充教师没涉及的学科知识。

二、教师方面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问题

1.教师非教学工作多,不暇顾及教学方法改革

一方面,讨论式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教师需要提前拟写讨论主题,给学生准备并布置学习任务,对任务进行解释说明,在学生准备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对课堂讨论环节进行组织与引导,讨论结束后进行点评与打分等。另一方面,除需要完成教学工作外,多数教师还兼任管理、社会服务、科研等工作,工作任务多,考核压力大,教师的精力只够勉强采用已经熟悉、相对较省心的讲授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和精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比如云南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组的教师,除教学外都兼任科研、学生管理、社会服务或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常处于加班工作状态。据了解,多数高校的教师都有类似情况。也就是说,存在讨论式教学对教师增加教学投入的需求与教师难以增加投入的客观实际之间的矛盾,因此在现阶段,教师只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2.教师普遍不具有开展讨论式教学的经验、能力,同时缺乏研究教学方法的能力

现在从事高校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往往是该专业毕业的。研究发现23.1%的大学教师从来没有接受过教学培训,通过专门培训掌握教学方法的教师只有30%[8]。园艺植物育种学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只有园艺专业或相近专业毕业的教师才能胜任其授课工作。现在在园艺专业教师岗位的教师,绝大部分是在讲授式教学方法下成长起来的,缺乏开展讨论式教学的知识、经验与能力。现在教师所采用的方法往往是自己的老师传授的讲授方法。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的授课教师以前学过的关于研究方法的课程是以农作物为研究对象的田间试验统计或类似的课程,科研工作中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园艺植物,缺乏以学生、社会人等为研究对象的系统知识、经验和思维习惯。

可见,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能力有限的问题。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的教师开展讨论式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艰难摸索。

3.教师的思想观念有待更新,他们畏惧尝试讨论式教学

每个学科往往都是由庞大的知识体系构成的,所以会存在学科知识的无限性与教师认知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教师难以对某一学科方方面面的知识加以很好地掌握,况且一些学科知识还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在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里就有很多知识点还存在学术争议,有些育种技术细节只有多年进行该环节研究的专家精通。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任课教师个体难以做到及时更新所有的知识,掌握所有育种理论和技术环节的知识更不可能。

与此同时,教师有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社会、学生往往认为教师知识渊博,尤其认为教师至少精通所执教的学科的知识。“教师应该是全面的、完美的”,这种对教师的过高期望是教师前进的动力,也会造成教师产生应当在学生面前表现完美的错误思想,害怕在讨论式教学中会因碰到不懂的问题而暴露自身的不足。如果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就便于准备授课内容,或者选取自己精通的内容进行讲授,而在讨论式教学里,就会碰到更多的专业问题,而且有的问题不是上课前教师能充分准备好的。可见,教师自身的思想包袱是其尝试开展讨论式教学的阻力。

(二)对策

1.学校从时间上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减少教师的其他工作任务

讨论式教学实施中,教师从课前构思讨论主题,下达任务给学生,学生准备期间对其进行指导,讨论课上进行组织,到讨论结束后进行点评、打分激励学生等等环节,需要比单纯开展讲授式教学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需要学校给教师更多的时间来尝试开展讨论式教学。

2.组织研究团队开展讨论式教学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推广给广大一线教师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知识结构,讨论式教学方法也应该因学科而异,在开展园艺植物育种学讨论式教学方法研究时,应该有该课程的教师参与。如果任课教师的教育方法研究能力不足,研究团队里还应当配备教育学相关专业人员。

接下来应该对研究成果做好推广,指导更多不能亲自探究讨论式教学的一线教师开展讨论式教学工作。

3.教师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也要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放下思想包袱,争取得到多方面的支持

教师既要努力学习学科知识和提升能力,增强信心去面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也要在讨论中虚心向学生学习,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师实事求是的态度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教育。还要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也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在这样的思想之下,教师能大胆开展讨论课。例如在教学中如果遇到学生选用“铁线莲资源评价”和“火棘果的利用与发展趋势”等我们接触少的選题时,我们就专心听完学生的介绍后再提问,并给学生提供进一步研究学习所需的建议。课后学生普遍反映,这样做使主讲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参与讨论的学生也学到了知识。

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准备的讨论主题,邀请身边对该主题更知晓的教师参与讨论,弥补任课教师自身的不足,这样能使讨论进行得更精彩。在我们的讨论式教学实践中,曾经有学生选取“景天科多肉植物杂交育种”作为讨论内容,课程组里所有教师都不熟悉这个选题,于是我们邀请了负责过相关研究课题的教师参与讨论,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学生方面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问题

1.学生普遍习惯于讲授式教学,其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差,不能很好开展讨论式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

学生习惯于接受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记忆课堂内容,从而掌握知识。而讨论式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参与讨论。我们在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中发现,上课前学生普遍没有主动学习了解该学科的知识,很少进行课前预习,课后也几乎没有主动查阅文献的习惯。学生要想充分发挥自己在讨论式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需要在讨论课前进行更多的准备工作。只有学生思想上重视,才能主动去学习,充分做好准备。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讨论式教学的成功开展,要求学生除了需要具有阅读教材能力外,还需要能查阅相关研究论文,能够有一定的调研能力。然而,在我国多数开展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的高校,这门课程的教学早于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课程。我们在进行完讨论课后,问卷调查学生在讨论前是否具有准备的能力,调查结果发现只有21.7%的学生回答“知道怎样准备”,47.8%的学生回答“不知道怎样准备”,其他学生是“知道一点、有些想法等”。总之,调查结果反映出绝大部分的学生不能自己完成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2.学生存在惰性,不愿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精力主动学习

讨论式教学方式下,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主动学习,组织讨论内容。我们在实施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讨论式教学中发现,往往有些不愿多花精力准备的学生和积极认真的同学混在一起,滥竽充数,蒙混过关。我们对试行了讨论课的班级进行调查后得知,只有38.5%的学生认为小组内同学都认真准备,57.7%的学生认为组内多数同学认真准备,还有8.7%的学生认为组内只有个别同学认真准备。

3.学生存在讨论课前没有充足时间做准备的问题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的讨论内容往往需要深入农村、营销市场、育种基地进行调研,可是现在学生因课堂学习任务多而不能根据这门课程的需要外出调研。

(二)对策

1.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始前或初期做好动员工作,准备阶段根据需要进行个别辅导

在课程开始前或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向学生布置讨论任务,介绍开展讨论式教学的意义,督促学生主动准备。随后针对学生在准备阶段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讲解辅导。学生接受讨论主题后,有的不知道怎样组织内容,有的不知道怎样检索文献,还有的不会有效选用论文或看懂论文,对于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任课教师需要进行耐心指导讲解。

2.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在学科总成绩里,学生准备工作完成情况及讨论课上的表现要有相应的体现。教师要根据讨论时学生提交的文字材料、PPT质量等评判学生准备工作完成质量,并了解各个学生在小组里承担任务的多少,给其准备工作打成绩。讨论课上,教师对学生提问或回答问题的次数、质量作记录,给出适当的成绩,学期结束时讨论课的成绩要占总成绩的适当比例。

3.提前安排,以便于学生利用好假期时间进行调研或做其他准备,或是学校赋予教师灵活安排教学的自由

建议学校在课程开始的前一个学期期末,安排学生与任课教师见面,由教师对将要进行的讨论主题做好布置,以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必要的调研或做其他准备。或是学校允许教师利用上课时间带领学生做调研,做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四、实施细节中的其他问题与建议

我们通过连续两年的讨论式教学发现,现阶段进行讨论式教学除了需要解决上述问题外,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讨论主题的提出与选择

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需要从确定讨论主题开始,我们从学生自主确定议题的能力方面做了试验。我们发现,当布置学生根据园艺植物育种学的相关问题做准备、开展讨论时,学生不会选取内容。当教师给学生明确的任务,如学生可以对某种园艺植物资源进行介绍,并找出该资源在利用或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可以进行市场调研,探索某种园艺植物现有品种存在的问题。当教师把教材目录展现给学生,介绍这门学科所包括的内容,提示可以以一些相关问题为议题时,学生才明白哪些是园艺植物育种学涉及的问题,园艺植物育种学这个学科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探索,去发现教科书以外的知识。这个确定议题的过程说明,学生需要教师指出可以作为讨论题目的一些内容,因为学生普遍不具备自己从大的学科知识体系中拟出议题的能力。

连续两个年级的教学里,我们按上述议题内容框架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总结学生自选讨论的议题时我们发现,15个小组的议题中有14个(占93.3%)议题是资源方面的内容。我们在讨论过程中还发现,各个小组里的核心成员对这一资源非常熟悉。讨论课结束后我们采用问卷调查这些学生希望讨论课上讨论哪些议题时,57.1%的学生选择“某种园艺植物现有品种存在的问题,今后的育种目标等内容”,42.9%的学生选择“某一育种技术的应用情况”,只有21.4%的学生选择“某一种质资源的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14.3%的学生选择其他感兴趣的问题。学生的实际选题和他们的意愿这两个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园艺植物育种学里大部分学生关心今后育种的方向(育种目标)以及采取什么手段(育种技术),这些问题也正是这个学科的主要问题,这说明学生思考议题时很理性。但是,学生实际讨论时却有93.3%的议题属于资源方面的。出现这种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1)完成资源类议题的任务所需时间少,学生可以结合生活中或其他已经学过的课程知识完成任务,减少外出调研的麻煩。(2)课堂讨论结束,所有内容学完后,学生才发现这门课程更值得讨论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这门课程今后的讨论式教学应该注意下面几个方面:(1)教师要根据园艺植物育种学中的某些具体内容拟定议题,提出的议题应当既明确又有讨论的空间。(2)议题的难易程度适中,以学生通过一定调研、查阅文献或者走访能完成为宜,既要避免出现学生完成不了准备工作的现象,又要避免出现学生只需要简单抄写教科书就能完成任务的现象。(3)讨论的议题以教师提出议题供学生选择为主,部分具有拟定题目能力的学生可以另行选题,但需要教师把关,以免题目偏离课程核心内容。

(二)讨论形式与程序的安排

我们的讨论式教学是全班学生一起参与的,被安排准备某一议题的学生为主角(以下简称主角组),准备讲授内容,课堂上讲解,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或提出值得深入研究讨论的问题,其他学生则为配角参与讨论(以下对其他参与的所有学生简称配角组)。

讨论课的程序:首先由主角组成员对讨论议题进行讲解陈述,提出某些问题的观点或解决思路,或者提出需要大家一起讨论的问题;接着由班集体其他学生提问,或对主角组提出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由组织讨论的教师对问题进行总结,对有争议的地方讲自己的观点或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

在这样的教学试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1)主角组学生陈述讲解环节做得好,但讨论深度不够。(2)主角组学生只顾陈述讲解,没引出问题讨论。(3)配角组学生普遍只是听,不提问,不讨论。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1)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2)向学生重申讨论课的实质和意义,避免学生只是单纯地讲课,避免将教师的讲授式教学变为学生讲课的讲授式教学。(3)一方面,让配角组的学生明白向主角组同学提问不是为难同学,打消思想顾虑;另一方面,对积极提问、参与讨论的配角组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适当给其综合成绩加分。

(三)讨论式教学所占比例

面对不同知识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陈述性知识的教学适宜采用讲授法[9]。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当有利于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应当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应当有利于使学生在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间保持必要的张力[10]。园艺植物育种学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陈述各种实际的育种途径的一门学科,所以我们认为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学方法应该以讲授式为主、讨论式为辅。余小林等也认为,基础育种理论和育种方法应当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11]。在讲授式教学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教师不具备组织高水平讨论式教学的能力,学生课前准备材料及课堂参与讨论的能力也较低。讨论式教学开展得好的国外大学的经验说明学生课堂讨论前的准备工作需要有教学程序上的安排[12],而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教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准备工作。这个也说明我国现阶段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学模式应以讲授式为主、讨论式为辅。

我们在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学实践里是一个学期组织7~8次讨论,每次学生陈述约10分钟,讨论约5分钟,教师总结1~2分钟。我们这样试行后发现,开展讲授式教学能够有效传递该学科的重要知识,保持学生的收敛性思维,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讨论时间的选择

为了了解学生希望讨论式教学在哪个学习阶段进行,我们对已经学完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且参与过讨论课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设计有“总论课刚刚开始时”“总论课进行到一半时”“总论课快结束时”“总论课结束后,进行分论部分学习时”“任何时候进行都行”五個选项。调查结果表明,选择这五个选项的学生分别占17.9%、42.9%、10.7%、21.4%和7.1%,说明多数学生希望先通过向老师学习,掌握一定学科知识后再进行讨论。这个调查结果与我们的教学试验安排时间很符合,我们试验前考虑到学生需要先学习一定的知识并与老师沟通讨论议题,所以把讨论课安排在总论课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学生的意愿及我们的考虑都与教学研究工作者调研得到的国外讨论式教学安排时间相符[12]。

(五)班级规模与小组人数的确定

讨论式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高,这一优点是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同的,也是教师提倡开展讨论式教学改革的主要原因。班级学生人数多势必会减少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参与讨论的机会;小组学生人数过多,也会造成一些学生依赖组内同学,参与程度低。所以日本上讨论课的班级学生在16名以下,让每个学生都作报告成为中心发言人[12]。我们试验讨论式教学的班级人数是30人,每组的人数是4~5人,结果发现,班级人数和小组人数都不宜再增加,否则会降低学生的参与程度,人数增加后讨论题目增加也会造成教师难以胜任讨论前准备的指导工作。我国大学扩招后,有些班级学生为60人左右,有的学校甚至是同一专业几个班级的学生合在一起上课。在现有条件下若考虑进行讨论式教学,还需分为小班上课才有可能取得理想效果。

五、结束语

在我们教师自身有许多不足的情况下,讨论式教学仍然得到了多数学生的肯定,说明学生迫切希望园艺植物育种学开展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努力配合,还需要得到学校多方面的支持。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迅速提高能力;学生既要从学习思维模式上调整,还要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学校应该减少教师的其他工作任务,给教师更多时间提高开展讨论式教学的能力;教学班级的编排应采用适宜开展讨论式教学的小班制,配合教师制定能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机制。

[ 参 考 文 献 ]

[1] 龙雯虹,杨学虎,孟金贵,等.论加强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方法研究的必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9(40):195-196.

[2] 姚利民.高校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 大学教育科学, 2010(1): 20-29.

[3] 姚利民,成黎明. 期望与现实:大学教师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07(3): 37-40.

[4] 李伟,程远平,王海锋,等. 讨论式教学法在矿井瓦斯防治课程中的探究和应用[J].大学教育,2017(8): 26-28.

[5] 臧睿,文才艺. 园林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 2018(12): 55-58.

[6] 王玉书,田欣,王欢,等.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农业与技术,2017(11):130-131.

[7] 吴强盛,邹英宁,张德健,等. 研究性示范课程《园艺植物营养诊断》教学改革探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18):83-85.

[8] 姚利民,段文彧.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 中国大学教学,2013(8): 60-64.

[9] 柳德玉.知识的特性与教学方法[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4):69-71.

[10] 何维杰,何伟光. 试论大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J]. 大学教育科学,2006(4): 52-54.

[11] 余小林,曹家树,黄鹂,等. 基于问题的园艺植物育种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16(1): 72-75.

[12] 孟根巴根,李丽华.日本讨论式教学法在我国法律专业研究生课程中的借鉴[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3):5-7.

[责任编辑:庞丹丹]

讨论式教学范文第2篇

摘要 采用高级检索的方法,以篇名及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进行检索,以知网2010—2013年刊载的16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从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意义、实施原则、实施步骤、实施重点、应用现状、有效实施策略(方法、模式)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七个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

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法;内容分析;硬件资源

Discuss Teaching Method Paper Summary: 2010—2013 CNKI Published Papers Analysis//LIU Ganhong, ZANG Pei

Key words discuss teaching method; content analysis; hardware resources

自1919年英国教授俄斯凯恩提出“讨论式教学”概念后,各国学者从课程论、心理学等视角以及课堂实践方面,为讨论法的运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例证。人们普遍认为讨论是促进思考和领悟最有效的途径。我国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中指出,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理念和创新意识”。多年来讨论式教学法一直是学者、教师关注的课题。

1 研究对象

囿于研究精力的不足,本文仅以中国知网2010—2013年的载文文献为研究对象,高级检索篇名“讨论式教学法”,获得161篇;检索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获得319篇。剔除无关文献及重复文献,最后获得有效文献161篇,以此16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内容分析。

2 类目确定

笔者力求从个案、具体学科中解脱出来,寻找已有研究具有的普遍价值或意义,从而确定了七个类目,即:实施意义、实施原则、实施步骤、实施重点、应用现状、有效实施策略(方法、模式)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3 研究结果

关于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意义探讨

1)提高学习兴趣观。于京洋认为讨论式教学“可以开发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兴趣”[1]。申荣艳认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2)增强课程魅力观。郭志萍认为能够“增强政治课的魅力”[3]。于京洋认为可以“促进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1]。

3)培养创新精神观。杨国荣认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4]。

4)改善师生关系观。陈艳玲认为讨论是“师生间、同学间平等发表意见”[5]。刘亚娟认为“师生可以面对面交流,增加了彼此的亲近感,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6]。

5)能力培养观。田甜认为讨论式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等”[7]。

关于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原则研究

1)两项原则。赵紫娟认为在讨论过程中应坚持“相信学生的原则以及有效性原则,……实现教学增值”[8]。

2)四项原则。郭志萍认为应遵守发展性、主体性、主导性以及合作性等四个原则[3]。张建荣认为应坚持启发性、量力性、兴趣性、师生共同参与等原则[9]。叶万金分为批判性、注意性、有序性、民主平等性等原则[10]。

关于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研究

1)三步论。谭业胜将讨论分为“课前准备;讨论过程;总结过程”[11]。高玉华分为讨论、问题收集、讨论结果反馈三步[12]。陈艳玲认为可以分为“讨论前的充分准备”“教师的课堂调控”“恰当的课堂评价”等三步[5]。

2)四步论。刘亚娟分为“论题设计、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和课后总结”四步[6]。樊冬梅分为“巧设话题,明确任务;分组讨论,形式多样;把握角色,共同进步;小组反思,合理评价”[13]。杨荣洪认为应该“合理安排活动场所,营造民主的讨论氛围;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善于捕捉课堂亮点,把握讨论时机;适当的情感引导,延伸讨论价值”[14]。何明瑞认为有准备工作、讨论过程、整理过程、巩固过程四个步骤[15]。

3)五步论。靳晓东分为“问题的提出;课堂讨论;学生发言;师生讨论;教师总结”[16]。赵粉琴分为“课前准备;讨论过程;整理过程;巩固过程;强化过程”[17]。

4)六步论。吴高贤分为“课程及教材的选定;课前准备;问题的设置;讨论的组织形式;讨论的时间;总结阶段”等六步[18]。王镠镠分为课前准备、问题设计、分层讨论共同提高、结合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总结讨论等六步[19]。

关于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重点研究

1)强调问题设计。教师要“精心的设计论题”[20]“巧设疑问”[21],甚至要“在上一次课结束前,就把要讨论的问题告诉学生”[22]。

2)强调教师临场引导。教师“诱导争论”[21],“启发和诱思”[23],“控制讨论节奏……对问题核心部分进一步询问,引发同学们深入思索”[24],课堂讨论成败的关键就是教师如何去“导”[25]。

3)强调创设民主的讨论氛围。教师应该“营造民主的讨论氛围……讲究课堂民主,不搞一言堂”[14],“创设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26],达到交流进步的目标,进而延伸讨论价值。

4)强调评价。讨论过程中的及时反馈评价很重要,“教师积极引导……做好讨论的评价工作”[4],要从学生的发言中捕捉一些信息给予评判和解释,及时“总结讨论结果”[19]。

关于讨论式教学法的教学应用现状研究多数学者认为讨论式教学法应用之所以难以推行,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

1)学时与班级规模限制。讨论式教学法适用于“三十人以下的班级”,“必须有充裕的时间”,否则很有可能导致“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27]。由于受学时限制,“教师被迫放弃使用讨论式教学法”[28]。

2)教师对讨论的掌控能力水平因素。讨论式课堂要求教师“能够熟练灵活地使用讨论式教学法”[18],不少教师担心无法掌控讨论,“更严重的问题是没法得出和教材一致的观点”,所以“不敢采用讨论式教学法”[29],其根源是“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淡薄”[30]。因而目前教学实践中“简单讨论”“象征性的讨论”“随意性讨论”[1]众多,导致讨论式教学难以推广。

3)教育管理模式限制。“僵化的教学管理模式”[30],同时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保障,阻碍了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推行[31]。

4)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因素。我国学生没有养成讨论的习惯,讨论参与度低,“对讨论式教学参与意识不足、课前准备不足,因而对教师课上提出的问题难有自己独立的、深刻的见解”[32],因而讨论教学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关于有效实施讨论式教学法的研究

1)策略法。殷作模提出了五种策略:“精心设计讨论点、准确把握好讨论的难度、把握好讨论的时机、教会学生讨论的方法、合理调控讨论过程”[33]。

2)模式法。戴军认为有四种模式:交流式;评述式;辩论式;讨论填表法[34]。杨国荣提出了五种教学模式:“角色扮演讨论法;任务导向讨论法;头脑风暴讨论法;探究中心讨论法;辅导式讨论法”[4]。

讨论式教学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控制偏离主题的思维和发言,杜绝学生在枝节问题上漫无边际、海阔天空。教师在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时切忌只注重讨论外在的形,忽视讨论内在的质,缺少对形成争辩、提升思维水平的追求[33]。

1)问题设置要科学合理。问题设置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允许讨论结论的多样性,要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2]。

2)强调硬件资源和管理机制。现有的秧田式教室其实不适用于讨论的开展,因而有人认为需要进行硬件条件的改造。与此同时,教学管理机制与体制改革是讨论式教学法实施的根本保障[31]。

4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近三年来,我国学者在讨论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上做了大量有价值的工作。

1)理论研究方面。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必须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合作、民主有序协商探讨、因材施教等基本原则,从而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程魅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能力、改善师生关系等作用。

2)应用实践方面。虽然由于讨论式教学法的现状受到诸如学时与班级规模限制、教师对讨论的掌控能力水平因素、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因素和教育管理模式限制等因素的制约,但是一线教师还是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三步、四步乃至多步等实施步骤经验。在实施讨论法的时候,提出对讨论问题设计、教师临场引导、创设民主的讨论氛围、评价等方面的强调关注,这些有益的研究成果对教学实践是具有现实价值的。

有益的尝试在于,已经有学者力图脱离具体的学科、个案,对有效实施讨论从普遍策略或模式上进行更普遍意义的探究,从而对讨论式教学法进行理论模型的提炼。

参考文献

[1]于京洋.高中语文讨论式教学法的独特效用及使用技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5):74-75.

[2]申荣艳.讨论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2(15):170-172.

[3]郭志萍.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J].教育创新,2012(8):16.

[4]杨国荣.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3(62):95.

[5]陈艳玲.浅析讨论式教学法在高校课堂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1(8):102-103.

[6]刘亚娟.讨论式教学法及其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时代教育,2010(5):281.

[7]田甜.“讨论式教学法”课程模式的研究[J].科教纵横,

2012(3):265.

[8]赵紫娟.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2(4):50-51.

[9]张建荣.讨论式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实施[J].价值工程,2011(15):283.

[10]叶万金.讨论式教学法的模式建构[J].教研天地,

2011(1):56-57.

[11]谭业胜.浅谈讨论式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3):69-70.

[12]高玉华.讨论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治学之法,2013(8):83.

[13]樊冬梅.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教学实践,2013(4):22

[14]杨荣洪.讨论式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浅探[J].方法交流,2011(4):127-128.

[15]何明瑞.讨论式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1665.

[16]靳晓东.讨论式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的运用[J].人口与经济,2011(增):133-144.

[17]赵粉琴.讨论式教学法及其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高师学报,2011(16):90-92.

[18]吴高贤.讨论式教学法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的运用[J].剑南文学,2013(5):350.

[19]王镠镠.刍议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教师.2012(8):62.

[20]刘艳琼.浅谈讨论式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剑南文学,2012(4):285.

[21]郭春花.浅谈讨论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时代,2013(6):49.

[22]张静.讨论式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2013(5):67-75.

[23]张成兵.对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3(9):36.

[24]杨坤.浅析讨论式教学法在法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2(5):316.

[25]袁赛.实践课教学中讨论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0(1):108.

[26]张长威.讨论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宁德师专学报,2010(22):195-197.

[27]杨开运.化学讨论式教学法初探[N].云南经济日报,

2011-03-7(004).

[28]郑冠宇.网络远程教学中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10):95.

[29]陈珺霞.讨论式教学法在高职课堂中的运用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3(3):117-123.

[30]王华.刍议讨论式教学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166-168.

[31]王明莉.大学课堂讨论式教学法运用的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77-178.

[32]唐莉.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思考[J].世纪桥,2012(21):

90-91.

[33]殷作模.讨论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策略[J].中学物理,2012(10):6-8.

[34]戴军.高职特色讨论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10):33-24.

讨论式教学范文第3篇

世纪小学李秀娟

议论纷纷,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议论纷纷”强调的是说的训练。当前课堂教学中,对说的训练重视不够,方法不多,说话训练大多是老师问,学生答这样的形式、。我认为,课堂说话训练的形式可多样化,有一问一答式、各人自说式、同桌互说式、四人小组讨论式、分组辩论式、一人主讲其他同学补充式等等。别小看形式的变化,其实不同的训练形式,能达到不贩训练目的。一问一答式训练的是一个人,而各人自练自说式训练了全班每一个同学。一般来说,有一定思考价值和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可用“小组辩论式”;有争议性的问题,可用“分组辩论式”;需大段阐述的问题,可用“各人自说式”或“同桌互说式”;常规性的总是可用“一问一答式”。这样因问题、因训练目的而异,采用不同的训练形式,才能真正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人活跃,议论纷纷。

讨论式教学范文第4篇

1 讨论式教学法陷入困境的原因

1.1 缺乏制度化的教学流程

讨论课源于德国的大学, 但是在英美国家盛行, 牛津式的讨论课是成功的讨论式教学法的典范之一。英国牛津大学的通常在学期开始, 把讨论课的课时、内容、目的、考核要求等挂在学院的网上。学生通过了解讨论课的流程, 可以提前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以作好充分的准备。牛津式的讨论课已经形成了制度化的教学流程。而我国的讨论课通常是没有制度化的规定的。在一节课刚开始时, 教师通常对学生说:“这节课我们采用讨论课。”有的学生显出痛苦的表情, 有的学生表现出很惊讶, 而有的学生则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学生根本没有作好课前准备, 没有充分地了解讨论问题的大量信息, 又如何进行讨论呢?这种讨论也只能是一种肤浅和表面的讨论, 是不能够达到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的。因此对于我国讨论课出现的这种混乱的局面, 暂时撇开职业道德不说, 学校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做好讨论的准备是难辞其咎的。事实上, 讨论课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教学活动。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操作过程、教学评价上都应当形成一套系统的教学流程。而大多数老师对于这个方面比较盲目的, 因而讨论课往往是不了了之。正所谓不成规矩, 又何以成方圆呢?

1.2 观念的冲突

受传统哲学的影响, 我国形成了尊师重道价值观念。以及20世纪初我国引入了赫尔巴特“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传统教育思想, 因而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授法为主导。这种模式是教师以“喂”、“灌”的方式实施知识传递, 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已经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正如袁振国先生所言传统的课造就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 教师是统治者, 是支配者, 学生是被动者, 是服从者……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 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3]这与讨论式教学法以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为价值核心的观念相违背。毋庸置疑, 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深入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心中, 势必成为了阻碍开放式讨论课进行的因素。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教师一直不敢放手使用讨论式教学法。

1.3 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不正确

首先, 现今学生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尤其是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时, 思想活跃, 想象力丰富而大胆。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往往会发表出一些新颖的观点, 而教师往往跟不上学生的思路, 没有抓住学生发言中很精彩的部分, 不能够很好的启发学生的思想。第二, 教师认为好的讨论课不允许有沉默的, 应当像政治辩论和脱口秀一样热情而又激烈。然后这样的讨论课是不存在的。一般情况来说, 男生会比女生发言更为积极, 外向的学生比内向的学生更善于表达。教师不切实际的期望会增加少数派成员中的焦虑感。教师与其批评学生的沉默, 还不如针对学生的沉默提出回应的方式和方法, 因而教师在应答学生沉默的帮助是不够的。第三, 没有进行模拟讨论。在讨论课中, 我们通常是列出题目,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却忽略了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学生缺乏对好的讨论课的认识, 然而我们没有向学生示范他们应当如何参与到讨论课中以及如何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最后、教师说的太多或者太少。一种教师不自觉的占据了讨论课中的优势地位, 他们很少关注如何去帮助学生发展自己对讨论主题的独到见解, 也不愿意教师里的其他人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说的太少并没有说的太多那样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但是, 有时候也存在这样一种倾向:教师由于要鼓励学生进行更多地参与而使自己变得过于被动, 这就使学生不得不费力去猜测教师的观点而感到困惑。所以不论教师说的太多, 还是说的太少都是教师对学生帮助不正确的表现。

2 走出困境的几点思考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走出讨论课陷入的困境呢?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讨论课的价值?如何使讨论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民主精神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呢?如何使得基层教师对讨论课产生一种信赖甚至是依赖感呢?从上文讨论课失败的原因分析来看, 我们要勇于面对技术和观念上的障碍。其中的重要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2.1 需要教学计划支撑

讨论课要避免放任自流的状态。一堂公认的好课一定要有教学计划进行支撑。教师要对讨论课以教学计划的形式加以规范, 才有可能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指导。因此, 每个老师在每个学期开始之前都要制定有关讨论课的教学计划。教师要动一番脑筋, 对于不太熟悉讨论课的教师不要制定那么复杂, 但要有基本的要素在里面。首先要有讨论式教学的价值认同,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 制度的建立以及课程运行环境的调研、开发和设计。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 要能够切实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充分地考虑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 避免造成空谈。教学计划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严肃性, 应认真地贯彻和执行。但在实施的过程中, 总是会生成许多新的想法, 因此方案也是要不断的调整的。

2.2 确立思想自由的观念

讨论即是探求真理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抛弃一些私心杂念和外在思想的束缚, 保持着高度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才能够趋近真理。科学史上已经多次证明, 科学上的重大突破都是自由探索的结果。从牛顿定律、元素周期表再到细胞学说的发现无一不是科学家自由探索的结果。密尔深刻地指出:“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在它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 对后代和对现存的一代都是一样, 对不同意的人比对保持那个意见的人更甚。假如那意见是对的, 那么他们是被剥夺了以错误换真理的机会;假如那意见是错的, 那么他们是失掉了一个差不多同样大的利益, 那就是从真理与错误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对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4]在密尔看来, 任何见解不论其为完全真理、完全谬误, 还是部分真理、部分谬误, 均有助于追求真理, 因而, 应允许自由发表和讨论, 不得人为限制。同样在讨论课中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前期教育、阅历和经历不同,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然后不管是正确的观念还是错误的观念, 都是允许被自由发表和公开讨论的, 使错误的观念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暴漏出不合理性, 而正确的认识在吸收他人的观点的过程中更加趋向于真理。只有确立思想自由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讨论式教学法的实现。

2.3 大力加强教师培训

教学法的创新关键在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 因此必须加强教师培训。教师学习教学是一个教师终身所要思考的主题。教师仅仅懂得学科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有适当的教学方法或策略。与此同时, 他们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素养。例如, 教师可以运用创造性分组的策略来控制讨论的节奏, 保持大家对讨论主题的兴趣, 并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观察讨论的主题。教师的教学知识只有在理论与实践交融、渗透和灵活运用的时候, 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些知识才能够成为他们自己的学问。通过大力加强教师培训, 真正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正确地帮助学生, 从而使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讲授者, 同时也是思想上的拓展者、学习的引导者、以及研究上的共同探讨者。

3 结语

关于讨论式教学法, 本文专门讨论了其陷入困境的原因与改进之途。识别出来的不足有三: (1) 缺乏制度化的教学流程; (2) 观念冲突; (3) 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不够。作为必要的应对, 我们建议: (1) 需要教学计划支撑; (2) 确立思想自由的观念; (3) 大力加强教师培训。最后, 我们坚信, 有了坦诚的批判和沉重的反思, 讨论式教学法就能够激发我们对教学的热情, 实践我们对教学的承诺, 带给我们快乐和我们所渴望已久的学习体验。

摘要: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较, 讨论式教学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然而, 这种教学法在我国经历了多年的尝试和探索, 离预期相去甚远已非一朝一夕。因此有必要识别和改进其不足之处, 使之能够真正成为师生双方都受益匪浅的方法和技巧。换言之, 本文笔者既揭示了讨论式教学遭遇困境的深刻教训, 又同时凸显出了改进的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困境,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克里克山克 (Donald R.Cruickshank) [编], 时绮[译].教学行为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2] 布鲁克菲尔德 (Stephen D.Brookfield) [编], 罗静[译].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3] 杨燕.文化视野下中美师生关系的比较[J].基础教育参考, 2007 (9) .

[4] 密尔.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5] 蒋婷.反思研讨课教学法在我国研究生教学中的困境[J].天府新论, 2008 (5) .

讨论式教学范文第5篇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 学生经过课前预习思考, 在课堂上经由教师引导就某一问题发表见解, 教师就讨论结果作一定总结, 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探寻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讨论式教学往往是以问题为引导, 所以在国外有人也把讨论式教学称为问题讨论法或课题讨论法, 著名的有美国学者林格伦和前苏联教学法专家达尼洛夫认为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学中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 进行探索或讨论, 从而获得知识, 发展智力的方法。讨论式教学法是与讲授式教学法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由于它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做法, 而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 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对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正确思维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基因工程的课堂教学中, 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现有基础与不同兴趣点, 采取不同的讨论方式, 例如启发式, 归纳式, 自由式以及辩论式等, 让学生最大限度以最大的热情参与到讨论中来, 每一次都取得了积极的不同寻常的结果。

例如, 在讲授第六章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时, 首先介绍了传统的显微注射法, 这是最早制备转基因动物的方法, 也应用最广, 但是它的明显缺陷是转基因动物的获得率非常低。这时候引出一个问题启发学生们讨论:制约转基因动物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有什么解决措施?由于同学们已经清楚了整个制备过程以及各种载体的结构特性, 并且拥有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 因此学生们积极发言, 很快就找到了两个关键制约因素:外源基因的整合率与表达率, 而通过引入转座子与同源重组序列可以提高外源基因的整合率, 引入强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以及基质结合区序列可以增强外源基因的表达率, 减少基因沉默等。讨论的加入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同时对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为接下来要介绍的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制备转基因动物的方法正好可以克服和弥补上述缺陷。

采用归纳式讨论法可以让学生们学会自己总结、归纳、综合, 举一反三。基因工程中的一些研究技术是相似的, 但是目的并不相同。每到一定的时候, 就要让学生们根据所学进行归纳总结和比较。例如基因功能的研究有多种方法, 其中基因沉默、基因敲减 (knock-down) 和基因敲除 (knock out) 技术目前运用很多, 那么到底基因沉默和基因敲减的技术有哪些呢?其应用原理是什么呢?由于这些内容分别是在基因工程的常规技术、转基因动物和基因治疗等不同的章节介绍的, 因此要让同学们自己进行总结和归纳, 这样才能让他们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知识掌握更牢固。

讨论还可以分专题进行, 采取自由式讨论的方式。基因克隆是基因工程的基础环节, 而克隆是近十年来的热门话题, 不仅学生物的专业人士关注它, 而且小到幼儿园的孩子, 大到七旬老太, 甚至农村青年都津津乐道克隆一词。自然克隆人是大家感兴趣的争论对象, 因此在基因工程课程里, 设计一个关于克隆人的讨论专题,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而且由于克隆人涉及的许多技术问题是基因工程的关键技术, 通过讨论也可以检验同学们对基因工程技术掌握的程度, 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基因工程专门技术的思路和灵活性。同样, 转基因动物给农业现代化、食品工业以及医药产业带来巨大的前景, 那么转基因动物的应用也是一个很好的专题, 让同学们积极开展自由讨论。

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近年来倍受争议的议题, 在学习了转基因植物一章的内容之后, 有必要让同学们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通过自己的学识和思考来陈述自己的见解。但是由于问题本身褒贬不一, 因此来一场辩论赛, 开展一场辩论式的讨论应该是颇具挑战性也很出彩的一次憧憬了。于是提早一个月布置了讨论的主题, 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 女同学组成正方辩友, 强调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食品的优点和正面意义, 男同学组成反方辩友, 提出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食品的不安全隐患。经过充分的资料准备和演练, 在正式辩论的一节课时里, 在老师的主持下, 双方一辩、二辩、三辩、四辩依次出场, 并不时有自由辩手的参与, 辩论热烈而有序地进行, 其正规程度可以与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辩论赛媲美。通过激辩, 不仅让同学们充分体会了转基因产品给社会进步带来的积极意义, 也让他们清晰地看到了合理利用转基因食品, 绿色维护人类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同时让同学们的文献检索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课堂效果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成功并得到同学们的倾心参与与极力赞成。

在基因工程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法, 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提高学生对他人观点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凡是参加过基因工程课程学习和讨论的同学们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认为本门课程教师治学严谨, 讲解清楚, 思路清晰, 给人以很多启发, 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由于近年来基因工程课程建设也得到省教育厅和教育部的支持和肯定, 使得本门课程建立了课程网站和天空教室网络课堂, 课堂讨论还往往被延续到了网络课堂上, 使得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和持久性更好, 不惜为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摘要:基因工程是国内外高校生物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前沿性专业必修课程。将讨论式教学法应用到基因工程课堂教学中,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加强师生互动效果,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课程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本文同时介绍了利用启发式讨论、归纳式讨论、自由式讨论和辩论式讨论等多种讨论式教学法在基因工程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分别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得到学生的热烈拥护。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基因工程,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葆华, 兰迎春.《社会学》课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以讨论式教学法为例[J].西部科教论坛, 2009, 5.

[2] 卢正芝.学会参与:主体性教育模式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6.

[3] 阎军, 等.师生互动双主体教学体系的探讨与实践[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02, 3.

[4] 李德显.师生互动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5.

上一篇:主题式教学下一篇:实训课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