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秋范文

2024-01-03

红楼梦中秋范文第1篇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词中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正是在《红楼梦》后林黛玉给我留下的印象。

林黛玉的性格中处处透露着悲伤。她秀外慧中,诗思敏捷,但敏感多疑,自尊心很强,在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她谦和、善良,从不视下人卑贱,但喜散不喜聚,在常人的眼里,相聚时快乐,分别时才悲伤,但在黛玉看来,相聚才使人悲伤,如果不相聚,悲从何来?所以会认为悲伤的本源在于相聚;她叛逆反抗,但又与封建传统观念并存。

林黛玉是个追求自由、平等、独立、博爱的新女性。这种思想意识只代表了当时的一种社会思潮,只具有思想意义,如果想要广泛落实却是难的。她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思想意识与当时社会是多么的格格不入。在污浊的社会现实中,她的这种思想的确能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更是黑暗中的一丝光亮。然而这点光亮太微弱了,封建社会秩序不容许它呈现出燎原之势。

林黛玉追求爱情,反对宝玉走仕途之路,这对封建社会秩序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封建社会决不容许她这样去做。封建传统文化中男子“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固然存在一些弊端,但它要求男子承担起对国家、社会、家庭的社会责任,这无疑是积极的、可贵的。而黛玉对此的反叛,理所当然不能被社

会所接受。她的这种做法使得宝玉放弃了对国家、社会、家庭的责任感,从这一点来讲,黛玉的失败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她的思想只具有自我意识,不可能实现。但也正是这样,她才是林黛玉,她才会给人以悲剧的震撼。

林黛玉是个永远追逐着爱情、追逐着反封建主义生活道路的少女,在人生的征途上艰难地走了一大圈之后,但又被驱回到这个严峻的现实面前——这就是那一社会给妇女所规定的铁律:不准追求自由的爱情,必须遵从父母与命运的安排,毫无反抗与怨言地生活下去!

林黛玉是对任何事情都会产生悲落式联想,并经常多愁善感的古代女子。如:大家开宴会其乐融融相聚一堂,可林黛玉却想到在宴会散场时,大家又免不了分别和失落的一场;她与贾宝玉木石前盟的爱情,都是伴随着吵架而不断发展的;春天百花盛开是多好的现象,可林妹妹却要葬花,并联想今后是谁葬自己„„这种伤感的调子很容易得到读者的共鸣,并被深度感染。这样的性格生活在那样的时代,就成为一切痛苦的来源。正如车尔尼夫斯基所说:“一个人所能享受的和痛苦的,都只能是社会给予他的东西。”因此,黛玉的痛苦,不是由于她的敏感和多疑,更不是由于自尊,而是由于造成这种敏感和多疑,并压迫着这种自尊的封建礼教制度,这是一切痛苦和悲剧的根源。以致,黛玉最终都无法改变爱情与命运的悲剧。

因此,林黛玉的悲剧,是性格命运的悲剧,是爱情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她所依附的那个封建没落阶级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性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的悲剧,她的悲剧不可避免。

林黛玉是一个封建阶级的叛逆形象。寄人篱下的生活凸显了她敏感多疑的性格,于是她经常自叹自怜,触景伤情。大观园里的繁华热闹,别人家中的笑语温情,甚至自然界秋风夜雨,落花飞絮,无不在她内心挑起无限的伤感和凄

红楼梦中秋范文第2篇

吴成林20080510049

一直对《红楼梦》怀有一份敬畏之情。很喜欢《红楼梦》也很想发表一些我的看法,但我不敢,我深怕我的无知亵渎了红楼之情;试想我国文化之巅峰巨作,又岂是我这无知红楼迷者所能知晓领悟的。

今日,借导师之“鞭策”,挥酒后之狂言,抒红楼之宝黛釵情,感人生之寂寥沉浮,缘黛玉之失败婚姻,折为人处世之道理。凭借我的浓浓的红楼情、黛玉情,感悟社会为人之方与圆。

特别喜欢林黛玉,源于她的痴、她的颦、她的美、她的魅,更源于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与忠贞不渝。但众所周知,她的爱情是失败的,她的最终结果是“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清秋月冷,寒塘浮鹤,最终湮没了凄凄惨惨的花魂。人们都说黛玉爱情失败的罪魁祸首是当时的封建制度,不错,封建礼教对自由爱情的抹杀不能说没有,但我们更应该尊重历史,探究黛玉爱情失败的内因。环境我们无法改变,唯能改变的就只有林黛玉自己。黛玉是改变了,但却不是适应环境,而是想试图改变环境,与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作斗争,于是就造就了向往自由、孤高清冷的林妹妹。所以,她的爱情失败了。

其实从林黛玉的爱情的失败中,可以折射出许多当时的甚至是当今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为人处世方面对人有着很深的警示作用。林黛玉用她短暂的一生诠释了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与忠贞不渝,也用她一生追求的足迹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学习和借鉴的经验。通过林黛玉的一生的简短缩影,为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爱情的纠纠纷纷,更

是一种不甘于命运的奋斗的精神和凄凉悲剧爱情给我们的教育警示意义。

林黛玉是红楼中的精神瑰宝,她的身上所展现的许多气质与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反省。简要罗列五点:

第一,对爱情的向往追求与忠贞不渝。她一直都是相信并且追求真正的爱情的,她从不束缚与现实,也从不畏惧所谓的封建礼教制度。对爱情的态度勇敢,执着,也更加叛逆。她对宝玉的爱体现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不苛求宝玉求功名,宝玉挨打的时候洒下真情的泪,对宝玉的劝诫与发脾气等等。这一点不仅对是当时封建礼教爱情的冲击,即使是现今也很值得人学习。尤其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钱权泛滥的社会保持对爱情的忠贞与专情是多么令人向往与追求。

第二,爱学习和授业解惑。黛玉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人,五岁就读完四书,诗词就更不用说了,聪明灵巧,这一点通过她的才情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她是红楼中最有才华与作品最多的人,也是最用功刻苦努力学习的人。同时她也是一名很好的老师,当一点基础都没有的香菱想学诗时,她勇敢地担起了老师的责任。量才施教,授业解惑,循环渐进,用心与方法并用最终使香菱也成为一个诗人,她无疑是具有高尚师德的良师益友。

第三,对人真诚友善,平易近人。人们都说黛玉很小气,却忽略了她的大度与对人真诚。大观园中,最没有主人架子的人就是林黛玉,她与她的丫鬟们更多是朋友而不是主仆。对紫鹃的友善与真诚,对雪雁的关爱与包容,对下人的平易近人与资助。她死了,她的丫鬟们“恨

不能与俱去”。还有对姐妹们的真诚热情,湘云因说两腮作痒,恐又犯了杏癍癣要用蔷薇硝,黛玉忙命紫鹃包了一包, 递与其丫鬟莺儿。化之到今天,她无疑是能够结交到真正朋友的人。

第四,她的孝心也很感人。“女学生(黛玉)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母死后,黛玉“不忍弃父而往”外婆家,每年七八月,都要祭拜父母,等等。她对父母的孝在当今这个亲情有点缺失的社会很令人敬佩与学习。

第五,对生命的敬畏与怜惜。黛玉葬花是红楼中的一个精彩片段,《葬花吟》是其代表著作,这其中对生命的见解相信即使是现代人也喟叹弗如。她对一朵落花都会怜惜与慨叹,对一片落叶都会堪怜与悲愁,这充分体现了她对生命的珍惜与敬畏。与现今的人草菅人命、破坏植被相比,难道不令我们惭愧与学习吗。

但是,我们知道,林黛玉的爱情最终是失败了。究其原因除了一定的无法改变客观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她的一些主管原因,主要在为人处世方面。当然,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借鉴的地方。纵观全书,黛玉爱情的失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她爱上了一个不值得爱的人。林黛玉的悲哀是她爱上了贾宝玉这样的纨袴子弟,懦弱无能还风流多情,沾花惹草的在脂粉堆里混,没有一点责任感。爱上了这样的人使得寄人篱下的林妹妹如何能不敏感?可以说黛玉以后的一切性格上的缺陷的罪魁祸首就是贾宝玉,但也没办法,那样的环境黛玉也没法遇上能与她匹配的人,可以说她爱上宝玉那是屈尊含辱了。

第二、为人过于敏感与知性,不注重场合话语。很多人认为林黛玉太小气就源于她太敏感、太知性了。经常对宝玉使使小性子,发发脾气也是很正常的,恋爱中的男女谁能避免了。但她太敏感了也不注重场合,经常当众给宝玉难堪,试想在别人的眼中这样的黛玉能够成为一个好的宝夫人吗。同时,她对周围的人周围的事物也过于敏感,在书中经常可见。因宝玉探望宝钗,当着薛姨妈的面含沙射影数落宝玉,话中带刺,因而得罪了长辈;观戏时对宝玉的刻意维护不留情面,闹得众姐妹不欢,因而得罪了姐妹;因一些小的事情数落丫鬟婆子,得罪了下人。她太敏感了,敏感的因落花而悲伤,因小事情而凄惨,因而也造就了她的抑郁性的气质和不讨人喜欢。

第三,人脉资源的缺失。客观上讲,林黛玉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孤苦零丁,不得不背井离乡,寄人篱下,使得她不具有与宝玉门当户对的家世;主观上说,黛玉在平时的生活中过于直性,不圆滑,不注重人缘的培养,从而是她丧失了可能成为宝夫人的群众基础。多个朋友多条路,有黛玉的教训,如今的我们应该懂得这一点。

第四,未谙处世之术,不懂方圆之道,无尺度,不让人。黛玉为人孤高自许,目下无尘,不懂得为人处世之道理。她不论与谁的相处上都拿捏不好分寸,由着自己的性子,处处争强好胜,特立独行,且出言尖刻,入木三分,从不让人。有一次,宝黛两人说话话说恼了,宝玉生气了,要砸“通灵宝玉”。黛玉这时,不仅不去劝说,反倒说起风凉话来:“有砸他的,不如来砸我。” 事情越闹越大,袭人见黛玉这样,便勉强笑着劝宝玉:“你不看别的,你看看

这玉上写的穗子,也不该和林姑娘拌嘴。”这本是向着黛玉说宝玉不是的好话,黛玉偏偏好话没好听,惹起火性来,赶来夺过去,顺手抓起一把剪刀把穗子剪了几段。袭人见反劝出了不是,只是说:“何苦来,这是我才多嘴的不是了。”话里透着对黛玉的不满。贾母、王夫人闻讯赶来,为了息事宁人只好把无辜的袭人、紫鹃们责骂了一顿。因黛玉的脾气乖戾,弄得大家都不安生:使贾母、王夫人直皱眉头,心生不满;使袭人诸丫头无辜背过,心怀怨恨;使宝玉爱恨交加,平添苦恼。小事一桩,却把周围的人都得罪光了,林黛玉实在未谙处世之术。

第五,抑郁的性格葬送了婚姻,葬送了性命。红楼一书中,我们都能深刻的感觉到林黛玉身上散发的抑郁凄凉气质。因为只看到昨日黄花,使得原本体弱的身体更加虚弱,丧失了成为宝夫人的身体健康条件;因为悲花残月冷,使得无论是她的人还是她的诗词到处洋溢着“昏昏惨惨似灯将近”的气息,思维方式上的消极和被动使其丧失了成为宝夫人的开朗活泼上进的性格。总之,因为黛玉的抑郁性的性格使其“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疏于社交,也加速了她婚姻的失败。

总之,一粒沙子可以看到一个世界,一朵野花可以看到一个天堂,从红楼中林黛玉这个人身上,折射出很多人生的道理,这其中既有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也有让我们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的。

红楼梦中秋范文第3篇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生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苦不寻常。

这是曹雪芹一生的写照,也是红楼梦全书的写照。

书中红楼女儿的悲惨下场,令我悲痛万分,宁荣二府从“金满箱、银满箱”到“陋室空屋”的惊天巨变使我不禁倒抽一口冷气,真好似“呼啦拉大厦倾,灯惨惨黄昏近。” 想当初,宁荣二府车水马龙,繁华一时,极为奢华,到头来却陋室空屋、衰草枯肠。宁荣二府中的人物都曾拥有过金银珠宝,住着华丽堂,谁曾想沦为贱民,他人皆谤?宁荣二府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让我沉思良久。是人无止尽的贪婪和欲望,因为嫌弃乌纱帽太小,可却怎么料到枷锁扛身上,一些人妄想不劳而获,可是最终却被送进了铁窗下。权力的争斗,社会的黑暗,导致了红楼大厦的倾覆。在这样一个封建社会,大观园中的男男女女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虽然林黛玉琴棋书画无不精通,才情气质人人赞,可到头来,年纪轻轻就郁郁而死;宝钗凡事稳重,识大体,诗词赋会样样精通,原是金玉良缘,可偏只念木石前盟,可叹端娴处子,到底误终生;迎春才貌双全,可叹却遇中山狼,一味骄奢淫荡 ,叹芳魂艳质,一载去悠悠……才情万种的红楼儿女们散的散,去的去,曾经的繁华人生如一场梦。一个强大繁荣的家族只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而一个社会的灭亡只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感叹着红楼梦中悲情的女子,从梦中回到现实中去。享乐是腐败的开始,腐败是大厦倾倒的致命伤。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一样,腐败将繁荣推向凋零,悲剧在腐败盛开。多少人在繁华中迷失自己,忘记自己原有的使命,利用职权满足着自己的私欲,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制造着原本不应该有的无谓的悲剧。从封建专制走向自由明主,我们进步着,请不要后退染上腐败的陋习,请一直向前走着,前进前进——反腐倡廉。

《红楼梦》中宁荣二府男子多为好吃懒做荒诞之徒,后继无人也是宁荣二府倾倒的缘由。这也映射了当初的清朝现状,八旗子弟在无尽的享乐中放纵自己,只知享乐不知进取,头脑变得迟钝,身手变得缓慢,宝剑不在锋利,心不在坚强。这是清朝灭亡的更本原因。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太多太多的感想,不知从何说起。回想起初读《红楼梦》时惊叹于他的华丽。那亭台楼阁的布局,那美味珍馐的精致,那宝钗罗裙的美艳,无不让我着迷。那时的我就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走马观花看了个热闹。顺着曹雪芹的笔尖,走过了一个绚烂的幻境,看到了四大家族烟花一样的命运,从盛极到衰败,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感慨。

再度拾起《红楼梦》,我沉迷于书中那些韵味十足且饱含深意的

诗词中不可自拔。“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等等精彩的诗句,让我如痴如醉。

而今再读红楼,才发觉自己当时之浅陋。随着阅历的丰富,每一次读红楼梦都有着不同的想法。有人曾说不读五遍《红楼梦》,没必要发表评论。我想确实如此。

红楼梦中秋范文第4篇

摘要:金圣叹是我国明清之际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小说批评家。他在评点《水浒传》时,具体深入分析了小说家对绘画艺术的的技法、色彩、布局等方面的借鉴,并深入阐述了其艺术作用。这对建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小说美学和文艺理论,极具理论价值,同时,对当今的文艺创作也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金圣叹;《水浒传》;绘画艺术;借鉴;小说美学

小说是时间艺术,以语言符号为艺术表现手段;绘画是空间艺术,以线条、色彩为艺术表现手段。两者显然属于不同的艺术种类,但是,二者也有相同或相通的地方。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审美关系上,在通过艺术形象表现事物的本质、蕴含上,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上,等等,都是相通的。我国古代文人大多能文善画,而且我国小说的成熟又晚于诗歌、书画等艺术。因此,在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借鉴其他艺术的艺术手法势在必然。《红楼梦》的评点者认为该书“全用画家笔意写法”。① 我国明清之际的理论怪杰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写下诸如“行文如画”、“文如工画师”、“情景如画”、“真乃为如画”、“一句一画”等等批语, ①几乎每回每节均有。他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还列举了“大落墨法”、“背面铺粉法”等,在每章每回的具体评点中还进一步阐述了《水浒传》如何借鉴绘画艺术的技法、色彩运用、布局等问题。这是我国文学理论的一笔宝贵的理论遗产。挖掘、探究这笔理论遗产,对建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小说美学,文艺理论,乃至对当今的文学创作将是十分有益的。

对绘画技法的借鉴。绘画常常运用衬托、烘托、白描等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而古代小说家们也借用这些技法进行小说创作,并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有背面铺粉法。如要衬宋江奸诈,不觉写李逵真率;要衬石秀尖利,不觉写杨雄糊涂是也。”背面铺粉,在绘画中也称“飞”,即在画幅的背面傅一层铅粉,来衬托正面的墨迹,有时也用石青来衬托出画面的绿色。金圣叹借用这一绘画术语,主要取其衬托之意,旨在强调不同性格的相互映衬关系。他说:“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只如写李逵,岂不段段都是绝妙文字,却不知正为段段都在宋江事后,故便妙不可言。盖作者只是痛恨宋江奸诈,故处处紧接出一段李逵朴诚来,做个形击。其意思自在显宋江之恶,却不料反成李逵之妙也。此譬如刺枪,本要杀人,反使出一身家数。”(《读第五才子书法》)李逵的“朴诚”与宋江的“奸诈”相互映衬,更好地突出了人物的个性。还有如金圣叹所列举的以杨雄衬石秀,又如以雷横、朱仝相衬,以李忠衬鲁智深等。这种方法,既节省了笔墨,又突出了性格特征,并使之区别得更加鲜明。

衬染法。中国古代画论十分重视“染”,“染”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艺术技法。汤贻汾在《画荃折览》中说:“钩皴点染之于画,犹点画撇捺之于字也。”可见,这是一种常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技法。金圣叹在《水浒传》第六十三回“宋公明雪天擒索超”的回首总评中写道:“写雪天擒索超,略写索超而勤写雪天者,写得雪天精神,便令索超精神,此画家所谓衬染之法,不可不一用也。”这一回正如金圣叹所说的“勤写雪天”。例如,“粱中书在城中,正与索超起病饮酒,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冰合,铁甲如冻。”“次日彤云压城,天惨地裂,索超独引一支军马出城冲突。”“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已没过马膝……”等等。乱吼的朔风,冰合的马蹄,压城的彤云,漫天的大雪,莽莽的雪原,都成为了索超的行为背景。而这一背景又透出一股萧杀之气,正和索超的威猛形象十分协调地组织在一幅画面之中。所谓“衬染之法”,就是借助人物行动中的景物描写,以景物所渗透出的气氛、情感来衬托人物的精神面貌,所以金圣叹说“写得雪天精神,便令索超精神”(同上),通过写景间接表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

烘云托月法。金圣叹在《第六才子书〈西厢记〉》②第一折中批道:“亦尝观于烘云托月之法乎?欲画月也,月不可画,因而画云。画云者,意不在于云也,意不在于云者,意固在于月也。然而意又在于云焉,于云略失则重,或略失则轻,是云病也,云病即月病也。……云妙而明日观者沓至,咸曰:良哉月欤。初无一人叹及于云。此虽极负作者当日惨淡旁皇画云之心,然试实究作者之本情,岂非独为月,全不为云。云之于月一幅神理。”② 接着进一步分析道:“西厢之作也,专为写双文也,然双文国艳也,国艳非多胭脂之所得而涂泽也。抑双文天人也,天人则非下士蝼蚁工匠之所得而增减雕塑也。将写双文,而写之不得,因置双文勿写,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③ 从金圣叹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烘云托月之法”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正面描写无法全面反映审美对象,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转而从侧面烘托,犹如画“月”,“云”画好了,“月”就自然美了。《西厢记》写好了张生,也就写好了崔莺莺。如果“云病”,则“月病”,如果没有写好张生,莺莺的天生丽质、性格特征也就无法表现出来。

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有大落墨法。如吴用说三阮。杨志北京斗武,王婆说风情,武松打虎,还道村捉宋江,二打祝家庄等是也。”“大落墨法”,即绘画中的“泼墨为法”、“重墨浓涂法”,是与“小落墨法”、“惜墨如金法”、“轻描淡写法”相对用的,也就是我们现在需要详写时,就洋洋洒洒,下笔万言,需要略写时,则惜墨如金,不肯另增一字一样的文法。这种“大落墨法”适合于写气势宏大的场面,如,杨志北京斗武;惊心动魄的事件,如武松打虎,还道村捉宋江等;复杂多变的故事情节,吴用说三阮等。这种“大落墨法”,因为是重墨浓涂,因此应善于变化笔墨,该摇则摇,应曳则曳,疏密有当,纵横相间,否则,就会一团漆黑。

白描之法。“白描”是中国传统绘画术语,指纯用墨线勾描,不着颜色的表现手法。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理论,指用最经济的笔墨,不用烘托、渲染,就勾勒出对象鲜明生动的特征。《水浒传》第九回对雪景的描写都采用了白描手法,“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众庄客引了二十余人……,却寻着踪迹赶将来,只见林冲倒在雪地里。”金圣叹一一批道:“写雪妙绝”,“真是绘雪高手,龙眠白描,庶几有此!”(第九回夹批)《水浒传》对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人的性格勾勒,达到了“白描如画”、“白描入化”的境界。

对绘画色彩运用的借鉴。色彩是绘画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早在原始时代的洞穴艺术中,色彩就已经运用到了绘画艺术中了。然而,在艺术领域里,色彩绝不仅仅钟情于绘画,与小说也结下了不解之缘。《水浒传》写人、状物、绘景就很注意色彩的运用。金圣叹对此很感兴趣,写下了许多批语。例如,“青面兽北京斗武”一回中,金圣叹批道:“二将披挂五彩间错处,俱要记得分明。凡此书有两人相对处,不写打扮则已,若写打扮,皆作者特地将五彩间错配对而出,不可忽过也。”(第十二回眉批)这回写杨志与索超比武,两位将军的打扮是“五彩间错配对”。索超“头戴一顶熟钢狮子盔,脑后斗大来一颗红缨;身披一副铁叶攒成铠甲,腰系一条镀金兽面束带,前后两面青铜护心镜;上笼着一领绯红团花袍,上面垂两条绿绒缕颔带;一下穿一双斜皮跨靴;左带一张弓,右悬一壶箭;手里横着一柄金蘸斧;坐下李都监那匹惯战能征雪白马。”而杨志呢,“头戴一顶铺霜耀日镔铁盔,上撒着一把青缨;身穿一副钩嵌梅花榆叶甲,系一条红绒打就勒甲绦,前后兽面掩心,上笼着一领白罗生色花袍,垂着条紫绒飞带;脚登一双黄皮衬底靴;一张皮靶弓,数根凿子箭;手中挺着浑铁点钢枪;骑的是梁中书那匹火块赤千里嘶风马。”金圣叹非常细心地一一点出其色彩:黑盔与白盔,红缨与青缨,铁甲与铜甲,金带与红绦,红袍与白袍,绿带与紫带,钭皮靴与黄皮靴,金蘸斧与浑铁枪,白马与红马,各种色彩间错搭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达到了“间色以免雷同”的艺术效果,④ 而就每个人的打扮来看则是色彩丰富而又协调统一。作者真不愧为一位绘画高手,而金圣叹呢,确实是一位绘画艺术的鉴赏家、批评家。《水浒传》这“间错”技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变化多端。第六十六回,圣水将军是一色黑披挂,而神火将军则是一色红披挂,水火二将“一个是遥天一朵乌云,一个如近处一团烈火”,红和黑两种色彩,两两相对,鲜明生动。金圣叹对此大加赞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一回中,李逵和张顺在河里厮打,“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金圣叹对此批道:“青波碧浪,黑肉白肤,斐然成章,照笔耀纸。”(第三十七回夹批)这犹如一幅水墨画,一“黑”一“白”在清风碧浪的背景下,映照分明,对比强烈,真如金圣叹所称赞“斐然成章,照笔耀纸。”

借鉴绘画构图之法。构图或叫布局,中国画把这种艺术手段称之为“章法”或“经营位置”,它是为表达绘画内容服务的,是作品成败的关键。而小说也同样需要布局,或曰“章法”。金圣叹认为《水浒传》“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部有部法”(《水浒传·序三》)。小说如同绘画一样,也要讲究“章法”和布局。

我们知道,西洋画一般采用焦点透视,而中国画则不同,而是采用散点透视,也叫多点透视,即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人物统统摄进自己的画面,使之“收敛众景,发之图素”,“咫尽之图,写千百里之景”,让读者在其中遨游,获得美感。小说又何妨不可以采用这种“散点透视”之法呢?《水浒传》第十二回,描写杨志与索超比武,先从正面描写二人精彩的斗武情景,然后把视点移到月台上,“粱中书看呆了……”再移到教场两侧,“两边众军官看了,喝采不迭……”尔后,又把视点移到将台上,“李成闻达在将台上,不住声叫道:‘好斗!’……。”金圣叹在此批道:“要看他凡四段,每段还他一个位置,如粱中书则在月台上,众军官则在月台上粱中书两边,军士们则在阵面上,李成、闻达则在将台上。”(第十二回夹批)在教场比武的画面中,金圣叹悉心点出这四个点的情景,而这“四个点”又是为一个“中心”服务,“一段写满教场上眼睛都在两人(按:指杨志、素超)身上,却不知作者眼睛乃在满教场人身上也。作者眼睛在满教场人身上,遂使读者眼睛不觉在两人身上。真是自有笔墨未有此文也。”(第十二回眉批)作者不仅绘出这一个个“点”,而且还刻画出这“点”上人物的神态、性格,“又要看他每等人,有一等人身分。如粱中书只是呆了,是个文官身分。众军官便喝采,是个众官身分。军士们便说出许多话,是众人身分。李成、闻达叫好斗,是两个大将身分。真是如花似火之文。”(第十二回夹批)每一个“点”自有情景,自有神态,看似各自独立,但实际都是为了突出了杨志、索超的比武,突出杨、索武艺的精湛、高超,而统一于整个画面。又如第三十九回,粱山好汉江州劫法场“只见东边那伙弄蛇的丐者,身边都掣出尖刀,看见士兵便杀。西边那伙使棒的,大发喊声,只顾乱杀将来,一派杀倒士兵狱卒。南边那伙挑担的脚夫,轮起扁担,横七竖八,都打翻了士兵和那看的人。北边那伙客人,都跳下车来,推过车子,拦住了人。两个客商钻将入来,一个背了宋江,一个背了戴宗……”这里,东、西、南、北都是按空间并列排列,同时着墨的四支队伍,装扮各异,武器不同,整个战斗场面,纷沓杂陈,紧张迅猛,且又相互辉映,各呈异彩,组成了一幅生动鲜明的画面,从而突现了梁山英雄们的大智大勇。金圣叹对此畅然批道:“写得纷纷杂杂,真使其事如画。”(第三十九回夹批)从而道出了这个场面布局的特点及其所产生的画面效果。

绘画的空间感,总是通过画景的远近高低、明暗深浅等表现出来。饶自然在《绘宗十二忌》中说:“作山水,先要分远近,使高低大小得宜。”我国古代小说吸收绘画艺术的“平远法”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水浒传》在形象塑造中总是通过一定人物的视线,表现出远近高低的层次和空间感,以创造绘画美。“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一回,金圣叹在回首总评写道:“大师此来,从天而降,固也;乃今观其叙述之法,又何其诡谲变幻,一至于是乎?”这“叙述之法”表现在,此段突然写鲁智深来,却变作四段:第一段飞出一条禅杖,隔去水火棍;第二段水火棍丢了,方看见一个胖大和尚,却未及看其打扮;第三段方看见其皂布置裰,跨戒刀,抡禅杖,却未知其姓名;第四段直待林冲眼开,方出智深名字,奇文奇笔,遂至于此。(第七回夹批)作者由“全知视角”改为“次知视角”,由公差视线,先由高到低,由禅杖到人,由粗看到细看,层层着笔,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鲁智深迅雷电闪之势,以及公差的惊魂动魄之态,真是层层出落,空间感异常分明。第二十六回孙二娘的出场,也同样以“次知视角”从武松的视线中层层描摹出来,金圣叹对此批曰:“先远望一番”,“又近看一番”,并赞之曰:“如画”。(第二十六回夹批)武松从远处看时,孙二娘坐在门前槛边,只见她“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钚,鬓边插着些野花。”待到武松走到门前,便看到她“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视线由远及近,所见便由上身及全身,由粗及细,从而构成了两幅不同色彩的画面,从而表现了孙二娘惊世骇俗的“神理”之态。

中国画的构图十分讲究“空白”,有人指出,空白是整幅的龙脉。“画中之白,即画中之画,亦即画外之画。”蒋合在《画学杂论》中说:“尝议玉版十三行章法之妙,其行间空白处,俱觉有味,可以意会不可言传。与画参合亦如此。大抵实处之妙,皆从虚处而生。”这就是指书画艺术可以通过艺术材料及技法上的虚实处理,造成艺术作品实境与虚境的相互包容、渗透与转化,构成深远的意境。独具慧眼的理论怪杰金圣叹承继书画理论的虚实观,用之于评点小说。第三十一回,武松同孔亮厮打,把孔亮摔在溪水里。尔后,武松酒醉打狗,不幸跌倒在溪里,“冬月天道,虽只有一二尺深浅,却寒冷得当不得。爬起来,淋淋的一身水。”金圣叹在此批道:“学道必须闻一知十,看书须闻一知二。如此句寒冷得当不得,须知是两个人寒冷得当不得。淋淋漓漓一身水,须知是淋淋漓漓两身水也。作传妙处,全妙于写一边,不写一边,却将不写一边,宛然在一边时现出,其妙不可以一端尽也。”(第三十一回夹批)从上面的例证中可以看出,金圣叹的所谓“实”,是指小说中正面的、有形的、或具体的描写,而“虚”,则是小说侧面的,无形的,或非具体的描写。同时,还可以看出,金圣叹在虚与实的对举中,突出强调“虚”的艺术作用。读者在小说作者的暗示下,通过联想和想象,“闻一知二”,在“虚无”中建构“实有”的艺术形象。在看似无物的空白中,看到生命的跳动,虚而有实,空而不白。这样,“虚”就有美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了。金圣叹还进一步指出虚实中须结合在一起及其辩证关系。“全妙于写一边,不写一边”,虚实有机结合才是妙文。在第三十九回夹批中指出,“前三处实,此一处虚。有三处实,正不可无一处虚也。”在该回回首总评中进一步指出,有虚,实才能活。如果只实不虚,就会呆板局限,反之,只虚不实,就是一纸空文。因此,金圣叹在《水浒传》第五十五回回首总评中提出了“实者虚之,虚者实之”的著名论断,而且认为只有达到这种虚实融合的化境,才是“神掀鬼踢之文也”。金圣叹借鉴书画理论的虚实观引入小说美学,深刻地揭示了直接性与间接性的形象审美关系,丰富和发展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虚实说,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综上所论,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具体分析了我国古代小说对绘画艺术的借鉴,这样,不仅丰富了小说的表现手法,而且对建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小说美学和文艺理论,对指导当今的文艺创作都是十分有益的。

注释:

①本文引自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及《读第五才子书法》、《序》,均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的《水浒传会评本》,文内只注明回目。

②“金批《西厢》及文人把玩之《西厢》”,因此,我们把它纳入叙事文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丽文,校点.脂砚斋批评本红楼[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6:247.

[2] [3]金圣叹全集(3)[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42.

[4]笪重光.画荃[G]//.转引自水浒争鸣(4).武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274.(责任编辑/ 吴凤华)

红楼梦中秋范文第5篇

读上去,韩寒文笔的老成和文风的辛辣的确是让人感到眼前一亮,他的阅历,他的思想很难让人想象这本书出自一个18岁的少年之手,但是总觉得他的深沉是那么不自然,那么辛辣的讽刺从这个少年口中说出是那么不伦不类,不尴不尬。

虽然按着韩寒的意图一路笑过来,但阖上书册,却发现能值得回味的快乐并不多。小说中四处伏击的调侃和存在着语法错误的比喻不仅没有加强小说要表达的思想,反而使得主题显得七零八落,语焉不详。真正要引起人心灵震撼的力量,在呼之欲出的时候,却又像退潮一样逐渐暗淡。

红楼梦中秋范文第6篇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梗概】这一回主要讲了三件事: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来历:宝玉是石头下凡,林黛玉是绛珠仙草下凡;甄士隐白日做梦,看见并认识了“通灵宝玉”;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由于甄士隐的资助,贾雨村中举而做官。不久,由于女儿英莲失踪,家又遭火灾,甄士隐因此悲观厌世而出家。

【评析】

评析点一:《红楼梦》以“女蜗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开篇的作用: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宝黛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为情节的发展打下了铺垫。“女蜗补天”中,“无材补天,幻形人世”的顽石,便是伴随宝玉一生的“通灵宝玉”,对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木石前盟”暗含了宝黛的前世姻缘,同时也为下文张本。顽石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仙草为报恩,也要同人世,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

评析点二:“甄士隐”“贾雨村”是“真士隐”和“假儒存”的谐音,意指在那个腐败专制的时代,真正的有良知的正义人士,是受排斥的,只好隐居起来。而能够生存下来只能是像贾雨村这样的贪官污吏。本回甄士隐的生活道路,即是贾宝玉一生道路的缩影。是全书之纲。 甄士隐知投人不著,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可巧这日拄了拐杖挣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落拓,麻鞋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士隐听了,便迎上来道:“你满口说些甚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士隐本是有夙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因笑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注解出来何如?”道人笑道:“你就请解。”士隐乃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辗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梗概】贾雨村做了官便胡作非为而被罢官,到林家当了家庭教师,教的女学生就是林黛玉。林黛玉的母亲病亡。贾雨村遇见了商人冷子兴,听冷子兴叙述贾府人事;着重介绍了贾宝玉的出生及其怪癖,以及甄贾(真假)宝玉的情况。

【评析】评析点一:冷子兴说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这两件事的作用: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取名叫“宝玉”。一年后抓周时,贾政摆上各种东西,叫宝玉抓取,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钗环抓过来。贾政大怒,说“将来一定是个酒色之徒。”这两件事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

评析点二:宝玉的口中玉,既是宝玉自己,又是他的爱情。其爱情的对象既是黛妙之辈,则注定是一场悲剧。爱情及其悲剧从宝玉的口中吐出,这在《红楼梦》中是很独特很有味的神笔。

怎样理解贾宝玉口中衔玉而生?1.贾宝玉原是顽石变来,因是顽石,故非真宝玉也,象征贾宝玉离世独立和混迹于情场的独特品格。2.贾宝玉原是补天之石,有一定的价值和才能,贾宝玉出口成章,满腹经纶,然其才不用于为封建社会补天,故曰假宝玉也。3. 玉的原意,有“爱”的意思。《诗经》中的“王欲玉女(汝)”,意思是“王上相爱于你”。 玉,林黛玉也,妙玉也,林红玉也,三人皆为宝玉所爱。因此,“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这种命根子是从娘胎里来的,是从宝玉口中吐出来的,是与生俱来的。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梗概】黛玉母逝,林如海请贾雨村护送女儿林黛玉到外婆家,同时写信给贾政(内兄)为雨村谋求复职。林黛玉进荣国府(贾府分宁国府和荣国府两房)和贾母、凤姐、宝玉见面。 【评析】 评析点一: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时,黛玉回答是“念了《四书》”,但当宝玉问她念什么书时,她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回答内容前后的变化一方面表现林黛玉规规矩矩,照实回答外祖母,有教养。另一方面,改口回答宝玉,是因为她听贾母说“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之后,才改口的。可见林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处处在意”的谨慎态度,多思多虑,作事小心谨慎,这是她寄人篱下的心态反映。 评析点二:《红楼梦》中“宝黛初会”时宝玉有一个摔玉的举动,他摔玉的原因是因为: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见这不是一个好东西。表明了贾宝玉平等思想,率真任性的性格特征。

评析点三:这回重点在对黛玉的形象刻画。外貌:“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行为: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怕被人耻笑。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梗概】雨村补授应天府,薛蟠(薛宝钗之兄)与冯渊争买玉莲,冯渊被打死。雨村欲拿薛蟠,•当日葫芦庙小沙弥、如今雨村门子阻其发签,说薛家乃护官符上之雪(薛)。雨村听门子之计,徇情枉法。薛蟠和妹妹母亲薛宝钗入住荣国府。

【评析】护官符,在封建官场中做官、升官、买官卖官、营私舞弊、贪赃枉法的大法宝(后台/靠山)。知府贾雨村在一桩明摆着的人命案面前,为讨好贾政(护官符),胡乱审了命案。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梗概】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贾母等去宁府赏梅。秦氏(乃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评析】评析点一:《红楼梦》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十二钗统统归入薄命司中,说明作者对女子的同情和对时代的深思,并用太虚幻境的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荣国府加以对照。《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摸出来的。

评析点二:《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判词: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段判词暗指贾探春: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1分)她因为是庶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抄检大观园时尽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严。(1分)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面对贾府大厦将倾的危局,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又身逢末世,“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2分)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1分)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段判词暗指贾惜春:因母亲早逝,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诸事不管,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2分)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1分)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2分)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这段判词暗指贾迎春: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1分)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2分)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丈夫孙绍祖忘恩负义、险恶狠毒,迎春出嫁后不久就被虐待而死。(2分)

评析点三:作者通过太虚幻境和警幻仙女,一方面表示“爱情是灾难、,是悲剧”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宣扬爱情享乐主义。对于警幻仙子,作者把她当作是东方的爱神维纳斯,极尽赞美、爱慕、倾情甚至崇拜之能,另一方面又让她那弥漫着仙香的身上散发着封建卫道者的气味。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梗概】周瑞家的给刘姥姥介绍凤姐,凤姐初会刘姥姥,态度不热不冷。凤姐和贾蓉说借玻璃炕屏的事。

【评析】评析点一:《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评】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1分)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3分)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1分)

评析点二: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耳闻目睹荣府表面上一派荣华繁盛的景象,由此“一进”便正式揭开了《红楼梦》故事的正传,开始了对现实生活深刻的描写与对封建末期社会的解剖。 评析点三: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写刘老老的穷而志短,王熙凤的贵而傲慢。凤姐在第三回出场时,爽快利落,因有贵客——老祖宗外甥女林黛玉到来。这回出场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一副傲慢样子,因是下等人来求她。刘姥姥在凤姐前极尽低声下气奉,表现出巴结权势之丑态。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梗概】周瑞家的找王夫人回话,薛王二人长篇在套地谈家务人情.薛姨妈托她到王夫人处给迎、探、惜和凤姐送宫花,她女儿求她为女婿冷子兴说情(因卖古董和人打官司);给黛玉送宫制假花,黛玉用话刺周瑞家的。凤姐言珍大嫂子叫她明日过去逛逛,王夫人答应叫去。秦氏向宝玉介绍她弟秦钟,凤姐要见,贾蓉带来见凤姐。秦宝二人互相倾慕,宝玉要秦钟来贾府私塾读书。焦大当着凤姐和宁府诸人面骂街。

【评析】此回开头写宝钗“满脸堆着笑”,一个“堆”字写出宝钗的笑是伪装的,一笔写尽她的为人;又宝钗说的“冷香丸”,用十二种花蕊制成,其制作过程极为烦琐,非常矫揉造作,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冷静、理智和忍耐的意味;宝钗身上虽然也有人造之香,但这香是冷的,可爱又可畏,也是对于那些爱情理想主义者的一种讽刺。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梗概】凤姐与宝玉说服了贾母叫秦钟来家塾上学。宝玉到梨香院看宝钗,薛姨妈热情接待。宝钗急于看通灵宝玉,莺儿说玉上的八个字与宝钗锁上八个字正好一对儿,宝玉因要了锁看。宝玉要吃冷香丸,宝钗不给。黛玉来了,见宝玉、宝钗在一起,心下不悦。寻雁给黛玉送手炉,黛玉趁机奚落宝、钗。

【评析】评析点一:薛姨妈母子寄居荣国府后,宝钗好奇赏鉴宝玉的通灵玉,口中念:“莫失莫忘,仙寿恒昌。”通灵宝玉上的话和薛宝钗项圈上的两句话“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相对应的。作者安排这个情节的用意旨在从世俗的金玉良姻之说入手,为下文黛玉猜疑多心和最终宝玉宝钗联姻作铺垫。也可从薛家处心积虑促成宝玉和宝钗的姻缘入手,因为通灵玉是天成,金锁却多人为痕迹,令人生疑。

评析点二:宝钗见宝玉时的穿着看上去很朴素平常,其实是经过她精心设计的,一切以符合宝玉的审美观并能吸引对方为目的,表现出她的别有用心。薛宝钗的体香是“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绵甜之中却寒气逼人,未免让人心生畏惧,与林黛玉的“天生暖香”形成对比。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梗概】宝玉要上学,袭人劝他念书,不然就潦倒一辈子了。贾政训斥李贵,叮咛让宝玉不要念诗经古文,讲明背熟《四书》。宝玉提出不和秦钟论叔侄,而称兄弟。秦钟、香怜交友,金荣取笑,秦、香向贾瑞告状。贾瑞偏袒金荣。贾蔷激茗烟闹事,李贵息事,金荣赔礼。

【评析】花袭人和贾政对待宝玉读书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袭人对宝玉说:“念书的时节想着书,不念书的时节想着家些;那工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这是我的意思,你可要体谅。”“袭人说一句,宝玉应一句。”在贾政面前时,宝玉是战战兢兢。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梗概】金寡妇,是金荣的母亲。金荣是贾府家塾的学生,因和秦钟、宝玉在校中闹架吃了亏,回家告诉了妈妈。金寡把此事告诉了小姑子璜大奶奶,璜大奶奶要告尤氏评理,金寡妇不让,怕娃上不了学,没钱请先生,还要在金荣身上添许多嚼用。璜大奶奶到了宁府,尤氏告诉她:秦氏经期两个月未来,下半天懒待动,话懒待说,眼神也发眩。紫英给贾珍荐幼时从学的先生张友士医生给秦氏看病。

上一篇:河南省两会范文下一篇:喝牛奶致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