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2023-09-17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3摘要:

航海科学技术主要研究船舶如何在一条理想的航线上,从某一地点安全而经济地航行到另一地点的理论、方法和艺术。对航海技术专业意义、培养目标和国际形势有一个基础的了解,有利于今后自身的学习与发展。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航海技术进行一个粗浅的归纳总结,并结合相关新闻、报道和国内外形势对专业情形和就业前景完成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航海技术 要求 发展与现状

正文:

一、航海技术释义

航海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应用科学和技术,古代航海只是一种技艺,至15世纪初才逐渐发展为技术,„„而到了19世纪中叶,它的科学形态才逐渐取得完善。这一过程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整体发展是一致的。航海科学技术主要研究船舶如何在一条理想的航线上,从某一地点安全而经济地航行到另一地点的理论、方法和艺术。

二、专业培养目标

航海技术专业目标是培养具备海洋及内河船舶驾驶、船舶运输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海洋及内河运输企事业单位从事船舶驾驶、营运管理、港口引航、海事管理及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学工作,符合国际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STCW78公约2010马尼拉修正案)和我国船员适任标准要求并取得高级船员适任证书的高级航海技术及管理人才。

三、专业培养要求

专业主要学习课程:航海力学、船舶原理、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航海学、航海英语、现代导航信息系统、船舶操纵与海上搜救、船舶值班与避碰、航海仪器、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海上货物运输、远洋运输业务与海商法、船舶结构与设备、GMDSS设备和业务。针对学生进行现代海洋及内河船舶驾驶、船舶运输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教育,识别和使用各种航图、导航仪器和GMDSS通信设备等的基本训练,独立指挥和组织船舶航行综合素质、航海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防观念的培养。

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⑴.航行值班、航线设计、组织船舶安全航行和操作GMDSS通信设备的能力;

⑵.掌握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拥有与各国人员熟练交流的能力; ⑶.船舶管理、货物运输、营运管理、海商法与远洋运输业务等基础知识;

⑷.拥有良好的海员素质和危险应对能力,能够沉着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⑸.船舶及其设备的使用、保养等基本技能;

⑹.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古有名言:行车走船三分险。虽然海难事故难以避免,抛开暴风雨、台风、海啸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是人们发现在海难背后还隐藏着更深的人为因素。对以上专业知识的掌握,仅说明从业人员驾驶与管理船舶具备了必要的条件。但驾驶船舶、运输人员与货物是个复杂的工作,需要海员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娴熟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四、专业资质认证

航海技术类学生毕业生上船前应该取得以下资格认证:

《海员证》、《船员服务簿》、《适任证书》、“四小证”(《熟悉和基本安全培训合格证》,《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合格证》,《高级消防培训合格证》,《精通急救培训合格证》。“四小证”叫基本安全证,是做船员的最基本的证书)等;高级海员还应取得“两小证”(雷达观测雷达摸拟器、自动雷达标绘仪)及GMDSS证。“七大证”——航海学、船舶值班与避碰、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船舶操纵、海上货物运输、船舶结构与设备、航海英语。

五、航海技术发展与现状

1.航海的起源

航海,是人类在海上航行,跨越海洋,由一方陆地去到另一方陆地的活动。 在从前是一种冒险行为,因为人类的地理知识有限,彼岸是不可知的世界。从冒险行为,慢慢的转变于一种商业行为,因为当船到达了另一个地方,船员开始在当地生活,习惯与风俗 渐渐的同化了当地的人种,此为航海最基础的成果,渐渐的各国的发展慢慢的开始了移民与殖民,有了贸易,商业行为慢慢的活络了起来。所以说,人类冒险是航海的起源,而贸易则是后期航海的主要目的。

2.中国航海技术的发展

据《汉书·尧文志》介绍,西汉时的导航占星书籍已有《海中星占验》等136卷,表明天文导航术已有发展。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萍州可谈》中说:“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这比1180年英国《论物质本性》中提到航海者利用水浮磁针指北,要早61年。

“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柂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置死生于度外。...又大食国更越西海,至木兰皮国,则其舟又加大矣。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机杼市井,或不遇便风,则数年而后达,非甚巨舟,不可至也。”——木兰舟 “深广沿海州军,难得铁钉桐油,造船皆空板穿藤约束而成。于藤缝中,以海上所生茜草,干而窒之,遇水则涨,舟为之不漏矣。其舟甚大,越大海商贩皆用之。”——海军藤舟

从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对木兰舟和海军藤舟的描写可以看出,宋朝时我国的造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之后的穆斯林摩洛哥柏柏尔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撰写了大量关于中国船只的文章。其中特别提到了中国帆船。他还描述最大的中国船有12根桅杆,而小船则有3根。

明朝是我国古代航海技术发展的巅峰时期,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七次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美洲和新西兰。加深了明王朝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迪亚士57年远赴非洲。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世界多几十年,是中国明朝强盛的直接表现。

值得指出的是,在近代和现代史中,中国航海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航海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付使用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航母的国家。2013年8月,外媒多家媒体称,中国上海的江南长兴岛造船厂已经在室内船台上完成了一段航母分段模型的建造。

3.中国航海业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海洋运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运输体制也在不断地发生相应的变革。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适应形式的发展,1993年中国成立了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简称中远)。目前中远拥有各种远洋船舶600多艘,1700多万载重吨位。其中干散货船有200多艘,1100多万栽重吨位,居世界首位。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拥有集装箱船约130艘,载箱能力为21万TEU,居世界第四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运大国之一。全球目前有19%的大宗海运货物运往中国,有20%的集装箱运输来自中国;而新增的大宗货物海洋运输之中,有60%至70%是运往中国的。中国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已居世界第一位;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前5大港口中,中国占了3 个。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世界航运中心正在逐步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中国海运业已经进入世界海运竞争舞台的前列。

4.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

在15世纪前,由于造船水平相对原始,地理知识匮乏,统治者意识淡薄,等诸多因素,航海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公元15世纪是东西方航海事业大发展时期。

 1405~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历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航至非洲东岸的现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成为中国航海史上的创举。

 1420年葡萄牙创办了航海学校;

 1487年船长迪亚士航海到非洲最南端,命名该地为好望角;  1497年伽马率船队从里斯本出发绕好望角到印度。此后葡萄牙人又到达中国、日本。

 1492年10月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

 1499~1500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2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证实这片陆地是一片新发现的陆地,而不是哥伦布当年认为的印度岛屿,故命名新大陆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 16世纪始,航海技术迅速发展。1569年地理学家墨卡托发明的投影成为现代海图绘制的基础。

 20世纪,现代航海技术取得重大成就,60年代出现奥米加导航系统,随后又出现和应用了卫星导航系统、自动标绘雷达等。  21世纪,整个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航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船舶呈现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自动化发展。

5.全球航海业的现状

全球海运市场在经历了2001年周期性回落之后,于2002年、2003年开始回转,并在2004年达到新的顶峰。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 国际航运市场显示出调整的趋势。受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自2008年以来,全球航运业持续低迷。2012年,BDI指数(即Baltic Dry Index波罗的海航运指数,该指数是目前世界上衡量国际海运情况的权威指数,是反映国际间贸易情况的领先指数)均匀值为920点,创近25年以来最低水平。2013年以来,尽管BDI指数在下半年强势反弹至2000点左右,但总体仍在低谷徘徊,且复苏持续性仍不确定。同时,航运市场新增运力仍在持续投入,运力供需严峻失衡拖累航运业的复苏。2013年04月08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国际航运市场分析报告》,报告认为今年第一季度世界贸易形势有所好转,航运市场在第二季度将继续缓慢复苏。报告引述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数据,显示尽管今年一季度世界经济较去年四季度有所好转,但经济下行风险压力依然较大。

六、专业就业形势

目前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影响,航运市场的不景气,海员待遇下滑,各类海员工资都有所下调。但海员仍具有良好的就业形势,学生毕业后可选择在陆地上海事局、海关工作,或于军队、航运公司船上工作。航海技术专业毕业的人员在船上主要担任“大副”、“二副”、“三副”职位,分别负责船舶驾驶工作、甲板部日常工作、货物装卸工作、救生及消防工作。日前,国家海事局已经明文规定,海员实习生月工资不低于3500元人民币,每条船必须配备三副、三管和驾驶助理、船舶助理(既三副三管实习生)。普通海员工资与岸上人员相差无几,高级海员收入则高于同等职位岸上人员,薪酬丰厚,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

参考文献:

[1]冯兴耿.航海技术辩证法[M].大连海事学院出版社.1995.4

[2]佚名.2011本科培养计划(航海技术)[R].2011.7.15

[3]于俊.国际航运市场有望在二季度缓慢复苏[R].中国水运网.2013.4.9

[4]申正远.航运业的“严冬”棋局[R]. 中证网.2013.10.9

[5]唐晋.大国崛起[M]. 人民出版社.2007.1.1

Seamanship simple exposition

Abstract:

How does the ship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n ideal route, from a certain place safe and economic theory, method and art sailed to another place. There is a basis of significance, navig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training goal and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conducive to lear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future. The paper summarizes a shallow marine technology through access to relevant literature, combined with the related news reports, an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of professional situation and employment prospects to complete a brief analysis.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1 建立仿真数据管理模型

1.1 构建模型

第一, 问题定义。对软件应用要求以及所需要承担的任务进行明确。

第二, 设计软件程序。主要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程序流程图的绘制和程序的编写。

第三, 串行接口。即有助于数据的接收与发送, 通过设置专门的接收缓冲器, 可以顺利的实现对数据的接收与读取。

1.2 模型关键技术的构建

NMEA 0183协议解析模块、构建仿真数据管理模型、创建综合应用系统。

2 数据仿真技术实现研究

2.1 系统环境

第一, 选择开发工具。在编写数据仿真源程序时需要严格呲牙C++语言, 并且还需要将微软所提供的功能MFC类库加入进去。MFC中可以将大多数Windows API函数与Windows控件进行封装, 其中所包含涉及到整个操作系统的功能。在对工具与MFC类库进行开发时, 采用VC++高度可视化应用程序更加简化, MFC所提供的类库是一种更加抽象的程序设计, 侧重于功能扩展方面。

第二, 系统总体结构。模块程序设计在软件涉及中比较常用, 模块在一定程度上集合了各种程序对象, 如数据说明和可执行语句等, 在单独命名的同时可以采用名字的形式进行访问, 所谓的模块化主要是通过分解一个完整的程序, 以此将其成为许多个功能不同且相互独立的小程序模块, 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编制和调试各个程序模块, 最后连接起已经调试好的模块。

2.2 总体设计方案

第一, 功能设计。在NAME0183基础上实现对系统的研究, 采用计算机技术、串口和网络技术有助于在模块间完成数据的传输工作, 依据系统的功能与需要, 可以将其总体结构划分为五个模块。

第二, 信息流向, Simulator Socket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重载发送函数, 其中一个版本没有在参数中讲信宿机的名字指定下来, 另一个则进行了指定。基于通信初始化函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将较为完整的、全相关切的UDP套接字建立起来, 因此只需要借助内嵌WINSOCK控件的函数, 发送出其数据即可。

2.3 选择通信方案

只有在同一类套接字间中应用程序才能进行通讯, 在底层通讯协议允许的情况下, 即使类型不同也同样进行通讯。本次研究的内容在于仿真系统的建立与开发, 各个航海仪器设备间通信的实现可以借助TCP/IP协议中的数据报套接字。

3 实现数据仿真系统程序

3.1 创建应用系统

第一, 程序框架与模块。现有的仿真系统软件中主要包含有人机交互界面、数据信息解算、数据存储读取和数据通信模块等等, 不同模块间的功能是相互独立的。

第二, 实现数据库程序。因为该仿真系统软件中的数据存储量比较少, 因此通过Access数据库就能够充分满足其数据存储需求, 此外通过Active X Date Object数据库访问技术的应用, 还能够对所有的文件系统进行有效的访问, 其具有良好的网络扩展性, 因此能够访问Access2--3数据库。

3.2 实现数据解析程序

在仿真系统的信息解算模块中,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来解算信息, 如大圆航法、墨卡托海图算法等, 这两种都比较简单, 而关于航海仪器标准信息格式解析, 其数据位置信息的发射一般都按照基准坐标系WGS-84基准。

3.3 实现数据监控程序

采用数据库建立的方式, 并在上述所建立的Access数据库文件中进行保存, 然后经模拟器输出端根据需求将信息管理子程序输出。首先, 需要将基于MFC的对话框程序建立起来, 以此有助于管理与监控传输数据, 为此需要将模拟器输出端信息管理、信息状态实时监控和NMEA接收端信息监控子程序建立起来。

3.4 实现网络功能程序

为促进网络通信功能仿真程序的实现, 离不开Windows Socket的支持, 该程序建立在MFC对话框程序基础上, 能够获得程序支持网络套接字编程。

另外, 关于在航海仪器真机设备中输入模拟信号的研究, 大连海事大学便已经经航海导航雷达内的一个数据在模块移动机器外部输入, 在信号发生器的帮助下可以促进陀螺经信号的形成, 然后将其向航海雷达传输, 便可以保证航海导航雷达的正常使用。同时, 大连舰艇学院所研究的雷达模拟器, 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有助于触发脉冲的形成, 其是雷达必需的, 尽管对于雷达二小证的教学比较适用, 但是具有不稳定的目标回波信号, 甚至还会造成物标回波的丢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在VC++6.0开发软件的帮助下实现了对基于NMEA0183接口技术航海仪器仿真系统的开发, 其组成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即操纵模拟器、航海仪器真机和数据管理中心, 在该系统中各航海仪器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均有教练台负责提供, 数据的解析分配传输、真机数据的显示均由数据管理处理中心负责, 以此可以将真实的物理情境感提供给广大学员。尽管所提供的只是模拟信号, 但是其操作流程与真设备可以保持高度一致, 教学与培训效果完成符合真设备, 所具备的实用价值非常高。另外, 该系统对同其他程序设计技巧的研究, 可以为其他仪器设备的研究创造良好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摘要:近年来, 随着STCW公约马尼拉修案的实施, 我国交通运输令逐渐提高了各航海院校关于教学设备配备的要求, 但是现有的仪器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海上航行的相关数据要求。为此, 非常有必要采用仿真技术, 综合研究航海仪器设备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仿真技术,航海仪器设备,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 Jack P C Kleijnen.Supply chain simulation tools and techniques:a surve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mulation and Process Modeling, 2004, (1-2) .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航海文化;文化建设;航海文化节

航海文化能使航海类专业学生形成热爱航海事业的价值观,产生为航海事业奋斗的理想。航海校园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如建设航海特色的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建筑物,用动态画面介绍航海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举办航海科普展等活动,这些可让学生心灵受到启迪,航海思想得到升华,有效促进航海文化建设。众观各类高校,举办包含有专业技能竞赛、生存训练、体能对抗、知识竞赛、航海心理专题讲座等为内容的航海文化节是建设航海文化的必然选择。

一、构建航海院校特色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航海文化是航海人员在航海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航海精神、航海政策、航海人才培养、航海运输与贸易、航海科学研究、航海军事活动、航海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航海文化促进了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合作交流,也促进了沿海国家的文化传递,甚至包括改变战争的胜负。沿海国家航海文化的强盛关系到这些国家的兴亡和历史延续。

1.构建航海院校特色航海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现代航海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航海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航海文化,传播精深的航海文化阅览魅力的蓝色文明,有助于推进我国航运强国战略的实施。2001 年2月,交通部在关于《航运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我国由航运大国建成航运强国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水运业的现代化,实现由海洋大国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而航运强国的建设离不开航运文化。

(2)航海文化为特殊环境下工作的海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航运业工作劳动强度大、条件艰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航运人员长期生活在信息闭塞,缺少陆地支持,缺少家庭亲情的环境中,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因而,在一定范围内航运人员对职业缺乏荣誉感和认同感,甚至弥漫着悲观失落的情绪,这是一个关乎我国航运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大问题,我们除了要为航运人员创造更为便利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外,还需要通过教育帮助航运人员从航海文化中获得精神力量,激发航运人员的职业自豪感。

(3)航海文化教育对培养优秀航运人才不可或缺。海事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航运人才的重任。而优秀的航运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拥有丰厚的航海文化底蕴。人类进入世纪航海新时代的形势下,航海院校应当深化航海教育改革,把建设和发展航海文化、提高航海院校学生的航海文化素养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提高竞争力,主动构建航海院校航海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2.构建航海院校特色文化的紧迫性

相关研究表明,目前中国航海历史文化教育和研究普遍缺乏,远远落后于欧美一些航海强国甚至落后于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西亚一些国家和地区。这种状况的形成,在于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海事院校对航海历史文化教育的认知及重视程度不足。把办学宗旨局限在建设航海类主干学科和专业上,忽略了航海历史文化教育所散发出来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对主干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并且浪费了资源和条件优势,这不能不说是海事院校办学思路上的一种缺憾,因此,在海事院校中大力开展航海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二、航海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若干重要载体

航海校园文化的构建需要各类载体实现。如制度载体、活动载体、物质载体、教学载体等。

(1)制度载体:半军事化管理制度。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已成为航海院校的共识。通过严格的半军事化管理培养学生良普遍做法好的身体素质、军事技能以及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吃苦耐劳、严谨敬业的作风和品格。通过半军事化管理逐步构建航海高职院校半军事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体系。

(2)活动载体:航海文化节活动。富于航海特色的文化活动是航海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培养师生航海精神和航海文化特质的重要途径。要不断创新、丰富航海文化活动的载体,如举办航海历史展、航海文化展、航海特色体育赛事、航海技能竞赛等,要加强对学生航海类特色社团的扶持、指导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航海特色活动,积极打造学校航海文化活动,以此彰显学校的航海文化特色,提升学校动品牌。

(3)教学载体:体育教学中航海文化元素的挖掘与再现。作为航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航海体育教学,不仅是航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系统向海员传授航海基本技能、提高海员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为此,在航海体育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航海文化教育,既是完全必要、也是非常及时地,是适应未来航海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4)物质载体:静态物质,硬件设施等的渲染。在推进航海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航海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中,不断丰富航海文化的内涵和外化形式,建设富于航海特色的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充分融入航海文化元素,体现航海文化精髓,营造航海特色鲜明、爱国主义精神突出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启迪,发生文化认同,实现精神升华,进一步提升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高职院校航海文化节活动的构成和现状

1.部分高等院校航海文化节相关背景

作为航海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航海文化节在全国各航海院校或多或少的在不同程度上收到亲睐。据不完全统计,湖北省从事航海教育的院校有7家。本科1家,高职院校及其他6家。如:武汉海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航道学校、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

简单搜索了部分院校,全国范围内看,据初步了解,多开展航海文化建设活动,范围较广,但深度不一,影响大小不同,内容也不尽相同,航海文化活动名称多为:航海文化艺术节、航海节、航海科技文化节、海洋文化节、航海文化节等;内容多为科普宣传、知识讲座、各类文化竞赛、学术讨论、技能展示和技能竞赛等,覆盖面较广;举办文化节活动时间多为3-6月份;主办部门为航海教学单位和团委学工部门。部分情况详见表一。

表一各地部分院校航海文化活动简表

序号 院校名称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主办单位 备注

1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航海文化艺术节 航海知识竞赛、水手结展示、英语演讲、操艇、体能对抗、撇缆、插钢丝、文艺比赛等 2005年开始,11月进行 航海技术系

2 南通职业技术学院 航海文化节 英语演讲、知识讲座、技能比赛、科普知识展、船长论坛等 上半年 学工团委 技能比赛与双选会有机结合

3 武汉理工大学 航海节 科普知识教育(编印航海历史文化宣传册、知识竞赛、)、科技论坛(与报刊联合征文、航海知识讲座)、技能比赛与表演(千米操艇、游泳接力、消防技能、5米高台跳水、急救逃生等) 07年开始5-7月 学工团委

承办:能动学院、航海学院

4 西北工业大学 航海科技文化节 学术篇由一系列高水平专家报告组成。竞赛篇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在学校内举办多场航海文化相关的科技竞赛活动。文体篇重在通过趣味运动的形式,加强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坚毅品格。中国航海日篇通过校外户外的文化活动形式,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 2012.3-10月 学生处、国际合作处、航海学院、机电学院共同主办

5 钦州学院 航海文化节 船舶图片展,交谊舞会、海洋文化与海洋发展战略主题讲座等 2010年4-5月开始 海洋学院

6 宁波大学 海洋文化节 知识竞答、技能大比拼、海洋知识演辩赛、天象馆开放日、艺达人秀暨海洋文化节闭幕颁奖晚会 2012年第八届3-4月 航运学院

7 大连海事大学 航运文化节 “学汇讲坛”、 实习生成果报告会、航运画板展、航运知识竞赛、航运类专业技能等级大赛等 2012.10-11月 团委、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当然,举办航海文化活动的院校其实是远不止这些,每个学校也都有各自的特点,这里就不在一一举例描述。

2.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开展航海文化节活动的基本情况

(1)自2010年4月以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文化节活动目前已经举办了六届。其活动目的十分明确,其一,旨在推进航海教育教学改革,让广大师生全方位、深层面地接受航海文化的熏陶,增强职业的认同感;其二,打造我院航海教育的品牌,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其三,促进校企深度交流与合作,打造航海企业与航海教育互动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动航海事业的发展;其四,丰富航海类专业本就不多的业余文化生活,既能够强化技能,又能够锻炼其他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文化节活动的主题为较为固定:“爱我蓝色国土 弘扬航海文化”。

(3)活动时间及机构设置:活动时间在每年的4-6月份,针对本次活动特设立相关机构,进行了明确的职责分工,成立航海文化节工作领导小组,由部门党政负责人共同负责,组员由学管人员、专业教师和学生会学生组成。

(4)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文化节活动主要内容:①通识教育。它既是知识和理论的补充,也是完整知识体系建立的基础,更是充实学生整体心智、完成人格塑造的前提。它可以补救传统高等航海教育中的精专化和职业化的偏失,从而消除知识割裂和异化现象。②文化活动。举办中国航海日纪念活动、航海历史知识图片展、航海职业道德展、参观303潜艇和106军舰活动;开展专业知识讲座;举办寝室文化设计大赛;举办“我的航海梦”征文活动、举办航海英语朗诵比赛、航海知识竞赛等活动,着重对智商和情商进行培养。③技能活动。举办了操艇速度赛、消防演练赛、体能对抗赛、金工工艺比赛、撇缆比赛、打绳结比赛等技能竞赛活动。一系列技能项目的推出,既巩固了课堂知识,有进一步强化了动手能力,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④航海心理教育活动。重在培养智力素质、情感素质和意志品质。在遇到突发的严重情况下,海员特别是高级海员(船长、大副、轮机长等)需要具备准确的预测能力、敏锐的观察力、集中的注意力、灵活迅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和快速运算的能力、科学决策和正确指挥的能力。船员要发展积极的情感素质,克服消极的情感素质,达到符合海上工作生活的最佳心理状态。对于船员,排除外来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干扰,及时果断地处理航海时的复杂环境和意外情况都是非常重要的意志品质。

(5)特色之处:其一,与专业相结合。所有活动内容紧紧围绕专业展开;其二,紧密依托行业、企业。邀请船长等行业专业人士来校讲学,并争取经费支持;项目设计能广泛应用于实战;其三,内容丰富,项目不断创新。在保留经典项目的同时,每年更新或增加1-2个项目,增强趣味性、专业性和吸引力;其四,.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据统计,文化节活动每班学生参与率高达30%-50%;其五,活动以户外展示为主,文化活动与技能比赛并行发展。活动主要以培养团队精神、协作精神、服从意识等职业道德主要内容为核心,提高综合素质。

五、进一步推进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文化节活动应着重关注的几个问题

1.要进一步加强航海文化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

深厚的理论是航海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基础,航海文化是深厚理论基础的科学体现。航海院校要加强航海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为航海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根基,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航海文化理论对社会实践的巨大作用。如,大连海事大学航运发展研究院的成立为中国的航海文化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培养了一批航海文化研究人才。

2.坚持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和学习国外先进航海文化相结合

传统优秀文化中,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建设和发展航海文化提供了精神支柱和发展基础。国外的先进航海文化也为中国航海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巨大勇气去学习航海强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先进航海文化。

3.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达到互利共赢

航海企业文化具有极大的实践性,是航海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实践和精神的体现,加强校企间文化交流,有助于航海院校从航海企业文化建设中借鉴经验,为航海文化建设开拓新的思路,使之更切合航海院校自身发展实际。

4.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航海文化内容、扩大航海文化传播范围和领域

航海院校在建设和发展航海文化过程中,要整体规划,系统把握,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内容和内涵,如航海心理教育和航海礼仪教育可进一步纳入活动范围,成为重要的部分。不仅要强调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培养,而且更要重视航海类专业学生所需基本素质、岗位实用身体素质、技能(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所必需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同时,要不断扩大其传播范围和领域,让航海文化建设成为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盛大活动,并作为一种崇高的使命去践行,航海院校还应充分发扬其学科的独特魅力,引领航海院校学生对航海文化的认知与传承。

5.积极进行航海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航海院校应将航海文化寓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航海文化的魅力,增强热爱航海文化的情感,树立为祖国航海事业奋斗终生的壮志情怀。着力开好《船员职业道德》、《形势与政策教育》等课程。

参考文献:

[1]胡明久,毕鹏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C].远航——大连海事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材料汇编,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0:88-92.

[2]孙福胜.航海文化建设初探[ J ] . 科技创新导报,2010. 28.

[3]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12-03-20]http://www.moc.gov.cn/zizhan/siju/kejisi2010/jiaoyupeixun/tongzhigonggao/201203/t20120320_1213793.html.

[4]于明翠.关于航海类专业学生航海素质教育的认识与思路[J].航海教育研究(人才培养版)

作者简介:

金松鹤(1981~),汉族,现职称:讲师,学历:本科,法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大连海事大学坚持对航海类专业学生实施半军事管理,通过实施“校衔制”管理、创建军政素质养成区和专业素质拓展区等多项创新性举措,着力强化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本文阐述了大学生体商培养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现状及影响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的相关因素,对体商培养的制度建设、载体创新、方法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以期能为加强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创新;体商培养;机制;航海类专业

一、大学生体商培养的科学内涵

体商(Body quotient,BQ)是欧美学术界自智商(Intelligent Quotient,IQ)、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EQ)之后最新提出的一个独特的新概念,源于欧美畅销的健康教育新著《YOU:身体使用手册》之中,作者是美国纽约大学药学与麻醉学教授迈克尔·罗伊森。他认为体商是人对自身真实健康情况自我认识的反映,是一个人的活动、运动、体力劳动的能力和质量的量化标准,可以采用类似问卷、量表的方法对力量、速度、耐力、速度耐力、平衡能力、定向能力、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等10大方面指标进行测量。美国家庭注重孩子“体商”培养,着重培养孩子对体育锻炼的热心程度以及参与运动的水平,家长认为孩子参与锻炼越早,体商的提高往往也越快,长大后更可能成为体育爱好者,或运动水平较高的“体育能人”。高校应该通过运动锻炼帮助学生克服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事物的探究心理,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自信心,借助对学生体商的培养,达到促进其情商构建的目的。

二、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现状

1.航海类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为航海类专业学生开设有总计4学分的体育课(属于学位课),安排在第一至四学期,平均每学期每周2课时,内容为游泳。通过国内外航海类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对比发现,我校对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典型性和特殊性考虑不足,亟需优化改进体育课程设置问题。

2.场地与设施

大连海事大学东山校区建有田径运动场1个,场地周围设有单双杠、浪木、固定滚轮等训练器材若干,共有足球场1个、篮球场16个、排球场6个。2012年,学校初步建成航海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区,同时在部分寝室楼前安置了一定数量的健身器材。根据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我校体育场地与设施配置在结构上较为合理,但数量上仍显不足,个别设施的配置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

3.相关活动

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是加强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的有效载体,大连海事大学坚持开展“海大杯”足球赛、“千班杯”篮球赛、“嘉实多杯”排球赛等多项普及性、机制化体育竞赛活动。“凌风远航”实践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凌风”传统,航海技能大比武等实践活动检验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和拼搏精神。这些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的载体和内容。

三、影响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的因素

1.航海类专业学生对体商培养的认识和理解不足

航海类专业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将要面临的是工作环境相对封闭、风暴频来的船上生活,其风险性、艰苦性对航海类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部分航海类专业学生对船员的职业特点及将来的工作环境认识不清,对日常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文化活动不够重视,甚至不愿意花费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文化活动的态度不够端正。

2.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

笔者通过查阅学校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我校及国内其他航海院校对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方面的研究资料较少,且暂未出台专门用于组织航海类专业学生进行有目的的体能训练、体能考核或与体能训练有关的其他体育锻炼的管理体系。这导致无法对体商培养的各个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和计划安排,造成管理形式缺乏科学性和多样性,体能训练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体商培养缺乏实效性和长久性。另外,由于缺乏体育专业教师对体育设施器材使用的指导教学和组织训练,造成一批体育设施器材使用率不高,效果不太明显。

3.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的广泛性和普及性不够

体商培养旨在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心程度以及参与运动的水平,促进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体能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勇敢拼搏的精神,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但学校举办的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比如春运会、足球赛、篮球赛等,都是全校体育精英在比拼和展示,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只能充当观众而不能参与其中,未兼顾体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成效不够显著。另外,各中队组织的体育活动内容和载体相对单一,致使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这样就造成体商培养的广泛性和普及性不足,未能形成全员运动的局面。

四、加强我校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1.完善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的管理体系

完善航海类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和体能训练计划等文件。培养计划是为达到培养目标所采用的具体实施措施,也是开展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工作的基本教学文件。体能训练计划是根据一定的体能训练目的和航海类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制定的体能训练工作的指导文件,它对体能训练的各个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航海类专业学生体能训练的内容、时间以及各种活动等。

制定航海类专业学生日常体能训练的管理规定、考核评价办法和奖惩办法等。相关管理规定和办法的制定能够有效促进航海类专业学生体能训练的顺利展开,充分调动航海类专业学生参加体能训练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体能训练和体商培养的效果。

优化航海类专业学生课程结构和内容,加快课改步伐。根据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在2012年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学校应对航海类专业的高等教育向着适用性、具有岗位针对性的培养方向发展,优化改进航海类专业课程设置,开设具有航海类专业特色的体育课程,适当增加公共体育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以促进航海类专业学生海员素质的全面养成,符合航海类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岗位特点。

2.创新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载体

与相关军校建立体能训练协作交流机制,创建我校“三位一体”(体育专业教师、指导员及学生体育骨干)的体商培养管理人员的培养机制,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以报告会的形式组织管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指导能力的讲座与培训,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到军校参加军事体能训练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训练理论、组训能力和器材使用知识,积极探索提高符合我校实际的体商培养实效性的方法。

充分利用航海类学生专业素质拓展区、体育教育教学设施、航海实验实训中心等载体和平台,在内容上做到“四个结合”,即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能训练相结合、体能训练与体能测试相结合、教育教学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专业素质拓展与航海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同时通过组织相关竞赛评比活动,激发学生训练热情,检验训练效果。

引入军事体育作为半军事管理的重要内容。军事体育教育有着“训练苦、速度快、成效明显”的特点,能够培养出学生强壮的体魄、充沛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学校可以在积极营造校园航海文化氛围的同时,增加5公里越野跑、引体向上、伏地挺身等军事体育训练项目,加强学生航海体能和心理素质的训练,强化学生纪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促进航海类专业学生海员素质的全面养成。

3.构建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长效机制

(1)明确体育专业教师对体商培养的指导作用

要加强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首先需要明确体育专业教师在体商培养中的指导作用。体育专业教师拥有专业的体育教育教学知识和经验,更懂得如何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和兴趣,经过学习培训后可对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体能训练和素质拓展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发挥指导员对体商培养的引领作用

指导员是加强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指导员在学生体商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指导员经常与学生接触沟通,在学生中有着较强的威信力,他们更清楚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文化活动,也更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和课业设置,便于组织学生开展日常体育锻炼和各类体育活动。

(3)加强学生社团和学生体育骨干对体商培养的自我管理作用

创建专项体育类社团,承担诸如海员技能大比武、凌风远航等活动的队员选拔、训练和管理任务,负责航海类专业体育人才的挖掘、培养和输出,对航海类专业学生体能训练实施监督和考核,促进航海类专业体育人才管理机制化、常态化。同时,建立区队体育锻炼机制,创新早操内容与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学生体育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营造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强化学生自我管理与自主锻炼的意识。

(4)强化“凌风远航”活动对体商培养的旗帜作用

央视多套栏目曾播出我校凌风远航队的专题纪录片和新闻快讯,“凌风远航”这一品牌不仅给全校师生带来莫大的惊喜和自豪感,更展现出海大学子战风斗浪的气魄和胆量,“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凌风精神也成为海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重视和强化凌风远航活动对体商培养的旗帜作用。

(5)注重海员培训考试对体商培养的促进作用

航海类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参加为期六周的海员基本安全培训和考试,涉及救生、消防、急救及艇筏操做等四个方面,主要有游泳、跳水、救生、求生、操艇等水上运动,这些具有航海专业特色的水上项目可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适应性等,对提高学生体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6)完善体能考核机制对体商培养的督促作用

建立健全体能考核机制,完善航海类专业学生体商培养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体能考核对体商培养的督促作用。美国多数航海类院校都建立了较为健全的体能测试标准,以美国商船学院为例,他们将体能测试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国际海事组织发起缔约的《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简称 STCW78/95) 的总则 A-I/9健康标准为测试要求;第二层次是以美国国会通过的、运输部海事局参照执行的《1980年海运教育培训法》,以条款中的标准作为“海运学院规则及最低标准”进行考核,并明确规定只有在通过学院相关的体能测试后才能够毕业。

参考文献:

[1]迈克尔·罗伊森(Roizen,M.).YOU:身体使用手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陈志煌,等.集美大学航海类专业体育课改革策略[J].体育科学研究,2013(1).

[3]刘贺.船员体育活动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4]孙学川.论现代军事体能训练——训练原则、模式及基础体能训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2).

[5]姚博.增强航海类专业学生体能的运动处方[J].航海教育研究,2009(2).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提高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教育工程,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家长、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法律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的问题,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将来会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工作,担负着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对高校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旨在使其成为既拥有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法律意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全面知识型人才。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法律意识 知法懂法守法

法律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势,是人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在法律及法规现象的一系列理解、感知、心里体验和价值评价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公民法律素养的高低,是衡量这个国家、民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高校学生是将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生力量,亦是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更是国家发展繁荣富强的未来希望。因此,加强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将直接影响我国法制建设的层次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培养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是将来适应社会,工作环境的需要;是社会经济不断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国家依法治国的需要。

二、当代高校学生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一)基础知识薄弱。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虽然大多高校学生学过法律知识,但整体知识水平较低,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不重视法律类基础课,就其对法律的了解深度来说,他们也是一知半解,纯粹靠死记硬背,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掌握法律的理论和精神实质。要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按正确的法律意识去处理矛盾时,他们又表现出“知”“行”脱节,知法而不能守法、用法,在这种思想支配下的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高校的法律课程学时有限,在较短的课时内要达到普及法律知识的效果是极其困难的,因此,高校学生在课堂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

(二)观念淡薄或只重视权利。

一方面,一些学生缺乏维权意识,当遇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大多以消极态度对待法律,甚至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报复的手段来为自己“维权”,增加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对我国法律规定的权利有了一定的了解,强烈要求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却消极回避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责任。经常把自己的人身自由权利、人格尊严权利、物质帮助权利、受教育权利、恋爱自由权利、参与社会活动等权利无限制放大,要求国家、社会、他人为其实现权利和自身价值提供条件并加以保障,而在行使权利、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却不考虑是否侵害了他人权利,是否对国家、社会造成危害,甚至根本不清楚自己应承担哪些法律义务,权利与义务发生了严重的偏差,责任心不强。

(三)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1、法制教育仍被作为高校德育的分支。

只有为数不多的高校开设了专业的法律课程,多数高校的法制教育内容都见于德育类教材中,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存在重专业,轻德育,轻素质的教育培养。

2、法律素质教育被排除在素质教育内容之外。

法律素质是学生个体通过法制环境的影响和法制教育的训练所获得,且按照法律要求自觉规范自己行为的内在稳定特征及倾向。高校在法制教育的实践教学中,往往将法律素质排除在素质教育内容之外,甚至忽视对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不加强法律素质的教育,必然将影响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

3、法律知识不等同于法律教育。

法律知识是法制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但无法替代法制教育。由于法律知识课程学时少,内容多,一系列知识点堆积、师生间交流的缺乏,直接导致的学生法律知识只停留在书本中。缺乏对学生法律意识的系统培养,即容易使学生形成“知而不信”。

三、高校学生应具备的法律意识

(一)诚信意识。

诚信意识,即是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和原则做事,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在当代,越来越多高校学生的诚信意识以及他们的行为、思想令人担忧。如上课故意迟到早退、旷课、考试作弊、毕业履历上的虚假信息等,这些现象虽说不是普遍的,但也绝非个别现象。所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提高诚信意识,就必须要树立和培养诚实信用的观念和意识。诚实信用原则又称《民法》原则中的帝王原则,一切社会行为偏离了诚实信用,就很容易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自我保护意识。

当代高校学生将要面临社会中的潜在危险,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如《婚姻法》中涉及当婚姻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涉及买卖交易中的权益保护问题,《刑法》中涉及当遇到来自犯罪行为的侵害时怎样维权的问题,《民法》中涉及人们在生活中遇到民事纠纷如何解决的问题,等等。只有了解法律的基本常识,我们在遇到问题时才知道需要翻看什么法律法规,才知道应采取怎样的措施。西赛罗在《论法律》中说,罗马人自孩提时便受到如此教育:一个人要求助于正义,就去诉诸法律。因此,我们应该教导学生摒弃避讼、厌讼、惧讼的心理,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诉讼,树立正义观念,主动追求正当的法律程序,保障法律权利的正确实现,通过参加诉讼活动,监督司法公正。

(三)市场运行中的法律意识。

高校学生毕业的那天就是走向社会的开始,他们会在各个岗位上开展各自的工作,掌握基本的经济法律常识、法律规定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迫切并且必要的。例如创办公司,需要《公司法》,《反不当竞争法》,《行政法》、《税法》等的知识,在公司中工作需要了解《劳动法》,公司的章程,做股票需要有《经济法》的常识,比如《证券法》,做国际经融需要了解《国际经济法》,做海员需要了解《海商法》,做服务员需要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民法》相关知识。可以说经济是靠法律系统来制定规则,在进入经济当中,了解基本的法律规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四、高校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法律授课模式的多样化。

重视对法律课的讲授形式,增加学时,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以社会实际应用、维护自身合法权利为目的学习法律。为了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学习效率,在教学手段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法,运用实例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理论得以联系实际,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可以聘请一些法律专家开展法律讲座,这些法官、律师在实践中接触了大量的案件,在授课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更生动。还可以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讨论会、专题论坛、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以及旁听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审,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中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和启迪。

(二)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

法制教育的内容应不断扩展,不仅仅以校园中发生的案例,学生遇到的问题为授课内容,更应该学习基本法律的原则,这样有助于他们今后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如《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一些重点罪名,《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权利等。还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帮助将来有兴趣创业的同学了解经济方面的法律常识,如《公司法》、《商法》、《反不当竞争法》、《证券法》、《知识产权法》、《保险法》等等。

(三)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法治教育。

网络的发展为高校法制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教学空间和渠道。应充分利用网络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特点,将过去封闭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主动的教学形式。可以通过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建立QQ群,了解学生的思想,开设法律主体的微博建立与学生间的沟通,经常更新页面,建立法律知识网的相关链接,有助于学生随时随地方便学习相关知识。有目的地向学生们灌输符合网络信息时代的信息伦理知识,强化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初步了解《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知识产权法,指导如何做一个守法诚信的网络公民。

(四)关注心理需求。

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好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高校学生发生违法犯罪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律意识的缺乏,另一方面更是心理因素的反作用。高校时期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成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学生面临着学习、恋爱和就业等心理压力,一旦处理不当很容易冲破法律的约束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五)营造对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环境。

首先学校在校规校纪方面要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在日常管理学生中,对于学生生的违规违纪行为要严格按照校规处理,决不姑息迁就也不因人而异,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其次,对于法律课程学校应该充分重视,每学期对学生的法律课程的学习进行综合测评,并将测评的成绩记入综合学分。再次,在学校的橱窗、教室、学生宿舍等地张贴一些关于法制宣传的文章、案例,并定期更换。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要从源头抓起,学校和家庭、社会紧密配合,充分发挥法制教育的功能价值。法律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观念的树立和意识的培养,都需要长期的过程,并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因此,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任务任重而道远。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要重视和把握这个时机做好对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会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合法维权,进而促进其法制意识的形成和法律意识的提高,为社会输送一个心智都健全的能够适应法治社会需要的人才。□

(作者: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系,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9.1.1 .

[2]肖晋,刑事被指控人程序性权利研究,河北法学,2009(7).

[3]朱春霞,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探讨,中国成人教育,2007,(5).

[4]谢山河,黄张华,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分析,教育学术月刊, 2008, (7).

[5]朱城,从学生社团的法律地位探讨学生社团工作新格局,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报,2006.6.

上一篇:交通投资论文范文下一篇:医学实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