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规划设计范文

2023-09-21

商业建筑规划设计范文第1篇

摘 要: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两者之间也进行了科学协调达成统一,可以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及损失,可以在设计中尽量的避免出现一定的缺憾,有利于设计方案顺利的实施。本篇文章对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不协调进行分析,并且对建筑规划及建筑设计提出协调统一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规划;建筑设计;联系

建筑是组成城市的关键因素,使城市的景观得到很大的变化,很多的建筑物都由于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两者进行完美的结合成为了风格比较独特的优秀作品,部分的建筑物是由于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脱节而成为了失败的作品。建筑物是为了满足用户需要进行建设的,也是组成城市的最小单位,满足使用者的功能性需求,受到了地域文化及城市规划等限制,所以,城市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两者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两者也要进行协调统一,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及损失,减少设计的缺憾,有利于设计方案的完美。本篇文章就对在设计过程中的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不协调的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一致的方法。

1 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相关概念

建筑规划对于建筑物一些功能进行一定的规划,通过对各种功能的连接及布置的规划进行处理,从而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价值。进行建筑规划主要是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出发,按照建筑的形体及建筑区位的要求,有效的开发出建筑物中比较有用的部分使用功能。建筑设计是在进行建筑规划的基础上与自己的想象力及创造力进行结合,运用各种资源及建筑技术,将建筑使用者设想和一些要求相结合,使建筑物的空间构筑及平面的布局顺利的完成。建筑设计是用于实现建筑物的全部功效,主要是包括了社会功效及个体的功效,是建筑物的最后设计。对于建筑物来说,建筑设计的成功可以得到社会及使用者的认可。

2 建筑规划的目的及顺利实现的作用

2.1 建筑规划的目的

建筑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建筑功能价值在使用的周期内加以提高,对建筑物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建筑物的部分功能得到顺利的实施。建筑物的规划过程主要以建筑区的风格定位及区位分析作为切入口,实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对建筑物进行建设。

2.2 建筑规划的作用

建筑规划的进行是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基础上,使之可以顺利的进行建筑物建设,体现部分价值是建筑物功能目标的实现。建筑设计的基础条件是建筑规划,一方面是建筑物规划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建筑规划保证建筑物的功能真正的实现。建筑规划的作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的设计和建筑的规划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建筑规划是建筑功能的体现,对建筑物进行规划时,不仅要对目前的功能需要进行考虑,还要对以后开发留下的空间进行考虑,所以,建筑设计师要借助美学艺术及人文文化的知识,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设计,把不同的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使之形成比较科学的设计方案。

(2)建筑规划方案的科学合理,使费用合理有效的節约,一般的情况下,开发商对建筑设计选择大多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这样在进行投标的过程中就会造成财力及人力的浪费,从项目宣传招投标到正式进行委托设计中间一些环节中产生一定的费用,进行建筑设计的宗旨是减少财力及人力的浪费,实现最大的功能,尽量的减少各环节的费用。

3 建筑规划对于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建筑规划对建筑设计的逻辑性及科学性加以保证,向下渗透到建筑设计的环节,向上渗透于较为宏观的总体规划,这样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建筑设计及城市的规划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建筑规划对与建筑师来说,一方面建筑规划有效的避免了重大修改造成的精力被大量的消耗;另一方面建筑规划阶段的引入使开发的成本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这样可以明确投资的目标,使投资具有一定的回报。对于不同建筑设计的项目的规划,解决和研究问题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建筑规划,可能比较侧重于技术经济的指标及资金的有效利用。对于商业的建筑来说,要对规划及市场的适应加以考虑,要分析及研究较多的市场,规划的内容出于经济性及外观的考虑,也会涉及一些空间的分配及利用。

4 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

建筑物的布局结构可以保证使用功能的实现,由于个人的习惯及专业特点的不同,所需要的空间结构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时,由于对建筑的使用者的需求没有进行详细的了解,建筑设计时也没有按照使用者的要求进行设计,就会导致设计的建筑要进行大量的修复,甚至是拆除,这样就会造成时间、财力人力不必要的浪费。

4.1 经济方面的因素对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影响

经济因素对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都有一定的影响,每一栋建筑都要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进行,也都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在一定的年限内可以正常的进行使用,就要建筑者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对建筑师及规划师的能力进行挑战。

4.2 我国建筑设计比较着重于共性的设计

我国建筑设计比较侧重于建筑外部形体的设计及色彩的渲染,室内设计就更多的体现共性的东西,比较细致的设计就依赖于二次的室内设计。目前人们比较注重个性发展,建筑设计的普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4.3 建造者进行强制性干涉

部分建造者可能是投资人或是管理者,有权制定方案的设计标准。同时使用者也可以参与建筑的设计过程,但是由于对于设计概念的不熟悉,还不能从整体上对建筑设计进行宏观性的把控,所以使用者尽量不要在设计过程中起主导因素,不要对此强制性的进行干预。如果对建筑设计进行强制的干涉,就会造成设计方案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导致整体设计方案的不完美、留有设计缺憾。

4.4 建筑直接使用人应当参与建筑任务书的拟订

建筑设计的任务书是建筑设计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依据,业主对拟建的部分功能要求都是通过建筑任务书进行反应的,但是对此直接使用者一般都没参与建筑任务书的编导。不管是开发住宅小区还是部分的公共建筑,一般情况下是由管理者和开发商完成建筑任务书的拟订。由于他们并不是最终的使用者,最终使用者的需求会与他们设计的建筑物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5 做好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科学协调

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是紧密的联系,两者之间的设计知识是相互交叉的,在在建筑设计中要对建筑规划及建筑设计进行统一。在建筑规划设计进行时,两者是相互渗透的,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规划师在建筑规划进行时,不但要对目前的需要加以满足,还要对建筑物的功能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及前瞻性,要对以后发展的空间进行综合考虑。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都包含了建筑布局的设计,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顺利的完成形体的设计。

6 结束语

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由于受到文化、技术及经济和自身特性等很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做到比较完美,但是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也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进行避免的。只有加强两者在实际工作中的沟通联系,才可以获得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的统一,最终达成社会及经济的良好效果。加强对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联系的正确认识,两者要进行科学协调达成统一,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及损失,减少设计中的缺陷,使建筑设计尽量的做到完美。

参考文献

[1]郭欣.浅谈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联系与协调.[J].山西建筑,2010.33(1).

[2]李曙强.浅谈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之间的联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9).

[3]胡珣.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比较分析.[J].知识经济,2010(07).

作者简介:梁霄(1980-),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商业建筑规划设计范文第2篇

对于民用建筑尤其是民用高层建筑而言, 火灾安全隐患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由于民用高层建筑的结构较为复杂, 加之层多楼高, 从而进一步增大了火灾事故的发生几率, 如果防火设计不到位, 极有可能使建筑在火灾中严重受损, 从而危及到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用建筑的使用人数较多, 因对火源的使用目的各不相同, 所以火源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同时, 在民用高层建筑中, 为满足使用功能需要, 会设置大量的电气设备, 一旦设备短路, 很可能诱发火灾。除此之外, 部分民用建筑为降低工程造价, 选用了耐火性能较差的材料, 这些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二是在民用高层建筑中布设有各种管道竖井, 一旦建筑发生火灾, 火势会从管道井内快速蔓延, 进而形成烟囱效应, 空气在管道井内的流通速度比较快, 容易导致火灾失控。

三是民用高层建筑中的人员较为密集, 发生火灾时, 不利于快速疏散, 并且火灾产生的烟气会遍布各个楼层, 增大了人员的疏散和救援难度。综合以上几点,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 必须对防火设计予以高度重视, 通过有效的防火技术措施, 减轻火灾给建筑造成的破坏。可见,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尤为必要。

二、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 建筑结构耐火设计

我国现行的规范标准中, 对民用高层建筑的耐火设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设计人员应依据规定要求, 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对建筑结构进行耐火设计。具体的设计要点如下:一是民用高层建筑的层数在19层以上时, 墙柱的耐火极限及其燃烧性能应当不低于3h, 楼板则应不低2h;层数在19层以下的民用高层建筑, 墙柱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应当不低于2.5h, 楼板则应不低于1.5h。二是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 对耐火结构的材料进行选择, 保证所选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三是为确保民用高层建筑结构耐火设计的合理性, 有关部门应当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核, 主要包括建筑内的楼梯间距、防火隔离区域的设置、消防电梯以及自动灭火系统等。

(二) 消防电梯与避难层设计

(1) 消防电梯设计。民用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大, 内部的电气设备较多, 当火灾发生时, 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关闭所有电源, 工作电梯也会随之停用。为确保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消防电梯成为民用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充分发挥出消防电梯的作用, 就必须对其进行合理设计。具体的设计要点如下:

(1) 消防电梯应当布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并且需要设计足够的面积, 其中民用住宅不得低于4.5㎡, 公共建筑不得低于6.0㎡。当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一个前室时, 应根据建筑使用情况确定前室的面积, 如民用住宅建筑不得低于6.0㎡, 公共建筑则不得低于10㎡。

(2) 消防电梯的前室应当布设在靠近建筑外墙的位置处, 并且应在首层设置直通室外的出口或是设计一条长度不超过30m的安全通道直通之外。

(3) 消防电梯前室的门应当选用具有良好防火性能的门, 或是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具体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定。同时, 要确保设计的消防电梯载重量在800kg以上。

(4) 消防电梯井和机房与邻近的电梯井和机房之间, 应当设计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防火隔墙, 若是需要在防火隔墙上开门时, 应选用甲级防火门。

(5) 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当按照从建筑首层到顶层运行时间小于60s进行确定。同时, 消防电梯上所有的动力和控制电缆应当采取防水措施, 并在前室入口处布设挡水设施。

(2) 避难层设计。避难层是高层建筑中用于消防避难的楼层, 是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关键环节, 设计人员应当对避难层的设计予以高度重视。具体的设计要点如下:[1]从建筑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的高度应当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要求, 避难层的使用面积可以按照1.0㎡能够容纳5人进行设计。

(2) 应当将防烟楼梯间设置在避难层的错动位置上, 这样可以防止避难的人员错过避难层。同时, 应当在避难层内设置应急照明设备及消防专线电话。

(3) 避难层的结构形式应当首选全封闭式, 四周及隔墙应选用耐火防火墙, 并在室内布设独立的空调及防排烟系统, 外墙与隔墙上尽量不设置门窗, 如果有特殊要求, 必须开设门窗时, 应选用甲级防火门窗。

(三) 安全疏散通道设计

对民用高层建筑进行防火设计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建筑起火后的人员疏散问题, 确保所有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撤离火灾现场。鉴于此, 设计人员应当对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予以高度重视, 借此来将火灾中人员的伤亡数量降至最低程度。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要点如下:[1]疏散楼梯及楼梯间的设计。民用高层建筑中楼梯间的设计应当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防止形成袋形走道;可将楼梯间布设在建筑防火分区的两端, 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生火灾时, 人员能够双向疏散, 同时, 应尽可能将楼梯间布设在靠近外墙的位置, 除便于自然通风和采光之外, 还有利于消防人员展开救援行动;建筑地下室的楼梯间与首层间应当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不得与上部结构共用楼梯间;疏散楼梯间与走道上的阶梯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进行设计, 不得采用扇形踏步, 以免造成拥堵, 影响疏散通道作用的发挥。[2]疏散走道的设计。当火灾发生后, 建筑内部的人员需要从疏散走道进行疏散, 所以必须确保疏散走道的设计合理, 具体的设计要点如下:疏散走道的设计应当遵循简明、直接的原则, 不得出现往返转折的情况;为避免影响疏散效果, 不得在疏散走道内设置门槛、阶梯、管道等突出物;由于疏散走道是火灾时人员撤离现场的必经之路, 因此必须保证走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 其墙面、地面和顶棚装修必须严格按照《建筑内部装修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进行设计;可按照建筑内部人员的数量对疏散走道的宽度进行合理确定。[3]安全疏散距离。在民用高层建筑中, 安全疏散距离直接关系到人员疏散所用的时间长短, 所以设计人员应当结合建筑的使用性质和功能, 并依据规范要求, 进行具体设计。通常情况下, 安全出口应当分散布设, 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应当不超过5.0m, 当建筑内的所有防火分区中全部设置自喷淋灭火系统时, 安全疏散距离可适当增加。[4]安全出口。民用高层建筑中, 每个防火分区中的安全出口至少要有两个, 依据相关规范的规定要求, 如果民用高层建筑的层数低于18层, 且每层中的住户数量少于8户、建筑面积不足650㎡时, 可以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四) 消防系统设计

通过对以往发生的民用高层建筑火灾事故进行分析后发现, 绝大多数高层建筑起火后, 火势通常需要15-20min左右的时间才能蔓延出去, 这段时间是火灾扑救的最佳时间。为此, 在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中, 应当对消防系统进行合理设计。根据规范要求, 高层建筑中应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这样能够大幅度增加救援的有效时间, 从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同时, 应在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内, 布设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收集相关的数据, 并在火灾发生后及时启动, 可以有效避免火势蔓延。此外, 应当在高层建筑中的每一层内配置消防灭火设备, 如干粉灭火器等, 并由专人负责教会居民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 由此可以在火灾发生的初期阶段, 利用灭火设备进行扑救。为保证灭火设备的可用性, 应当定期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失效, 则应及时更换。

三、结论

综上所述, 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 在具体设计时, 设计人员应当结合民用建筑工程的特点, 并依据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 将重点放在结构耐火设计、消防电梯与避难层设计、疏散通道设计和消防系统设计等几个方面, 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 将火灾对建筑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摘要:在民用建筑设计中, 防火设计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 科学合理的防火设计能够在建筑发生火灾时降低损失。因此, 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对防火设计予以重视。基于此点, 本文从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必要性分析入手, 论述了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军营.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 2018 (4) :25-27.

[2] 唐佳怡.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 2018 (4) :112.

[3] 尤延东.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山西建筑, 2018 (4) :82-83.

[4] 邹小奇.浅议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 2018 (3) :91.

[5] 刘鑫.剖析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技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 2018 (3) :162-163.

商业建筑规划设计范文第3篇

摘要:近几年,人们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建筑师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经验和研究均表明,合理的将抗震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实现最终的设计要求,保证建筑在地震中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抗震设计融入建筑设计的作用,紧接着分析了建筑设计融入建筑抗震设计后应注意的细节,最后简单分析了建筑设计过程中应重视的抗震设计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抗震设计作用

引言:

近几年,人们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建筑师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大部分研究和实际经验表明,如果在建筑设计中单一的考虑建筑抗震设计,很难实现抗震的要求,需要将抗震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实现最终的设计要求,保证建筑在地震中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建筑抗震设计融入建筑设计的作用

建筑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基础。在最初定稿时,建筑的结构设计不能进行较大面积的变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结构必须严格按照建筑的设计进行,对于制定好的建筑物设计方案,在实际施工时如果可以很好的实现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要求,则可以在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同时,保证建筑物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反之,当建筑设计方案中的建筑抗震设计有一定缺陷的时候,势必会导致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出现诸多的问题,建筑结构设计不能实现科学的布局。简而言之,建筑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的基础,在设计时我们需要将两者结合,从而保证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可靠性。

二、建筑设计融入建筑抗震设计后应注意的细节

(一)注意建筑的体型

建筑的体型主要由平面的形状以及主体的空间形状这两方面共同决定。在相当数量的地震案例中都说明,如果平面的形状相对较为复杂,如平面凹凸不平、侧翼较多等等,在地震出现时,都是受到损坏较为严重的地区。与之相反,如果平面的形状相对较为简单,则在地震中受到的损坏则相对较小。根据经验可以知道,一些较为规则的形状,例如扇形、方形等,具有较为良好的抗震性能。而对于立体的空间形状,需要格外注意整体的协调性,避免整体的不对称性,不对称性的出现势必会引起质量以及刚度分布的不均匀,引起扭转现象的出现。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的体型与建筑的抗震性能具有密切且至关重要的联系。

(二)建筑的平面布局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建筑的平面布局。从平面布局上,可以较为清楚的了解到该建筑物在投入使用之后的主要功能和使用的,除此之外,还可以明确的了解到两根柱子之间的实际距离、整个空间活动的面积、建筑中通道和楼梯的具体位置、建筑实际房间数量和布置等等。一般情况下,在建筑设计时,每一层的建筑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其平面地布置势必各有风格特点,总体来讲,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对于外围填充墙、内隔墙、有相应强度和刚度的非承重内隔墙,需要重点注意它们之间的协调性;同时,需要实现对称设计,协调好墙体和柱子,可以很好的避免在地震时出现扭转现象;另一方面,对于电梯井筒位置的设计,需要格外注意进行协调,电梯井筒是刚度特别强的物质,其扛侧力强度相对较强,地震中会吸引地震大部分能量。

(三)注意建筑竖向布置

在注意建筑平面设计布局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建筑的竖向布置。而对于建筑的竖向布置,需要注意建筑在高度结构上的刚度和质量的分布问题。对于多层建筑,其每一层的功能和设计风格有所差异,因此极易导致在楼层之间引起刚度和质量分布的不均匀现象,地震中这势必会引起扭转现象的发生。例如,在这个建筑的下面几层一般是用来做商场,则建筑设计一般均是大柱距和大空间,而上层是公寓的情况时,则建筑设计一般是墙体设计的较多,而柱子较少,同时,部分楼层还会设有较大空间的会议厅等等,整栋建筑遮阳的设计导致在竖向布置上,建筑的刚度质量分布出现较为严重的不均匀现象,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相邻两个楼层之间的刚度质量分布存在较严重的差异,很容易出现刚度突变的现象,进而引发扭转现象的出现,抗震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建筑设计过程中应重视的抗震设计问题

(一)建筑物屋顶抗震设计

在目前建筑设计中,建筑物的屋顶过高或者过重极为重要的问题。如果屋顶的高度过高或者重量过重,势必会加重地震带来的影响,使建筑物产生变形,建筑物抗震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严重的制约。同时,如果建筑物屋顶和建筑物底部的重心不能保持在一条线垂直线上,则会导致建筑物的抗侧力不能保持连续,使建筑物的扭转效应加剧,减弱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综上所述,建筑师在进行房屋设计时,应该极力避免建筑物屋顶过高或者过重的现象,应该保持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和刚度均匀分布。

(二)设计限值控制

在建筑物设计的有关文件中指出,在设计建筑物时,需要考虑抗震要求的限值控制,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和建筑物楼层的数量。在实际进行建筑物的设计时,存在大量建筑物高度超标或者建筑物楼层数超标的现象,同时,部分建筑物存在宽度超标的情况。这些不合格的超标现象,势必会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安全隐患。所以,在进行建筑物的设计时,只有很好的与建筑抗震设计进行完美的融合,才能实现有效的限值控制。现列举一些实例:当防裂度为8时,粘土砖等对称建筑物的总高度不得超过18m,建筑物的层数应该在6 层以下;当底层框架为砖时,建筑物的高度应该在16m以下,楼层数在5层以内;当建筑物材料为钢筋混泥土框架时,建筑物高度应该在45m 以下,同时框架的抗震墙高度应该在100m以内。

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抗震要求的限值控制,与此同时,建筑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局部墙体尺寸和的房屋抗震横墙之间间距的限值控制。对于局部墙体尺寸限值控制这一问题,局部墙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增强建筑物抗震的强度,当建筑物局部墙体的尺寸限值小于预先规定的值,则不能够实现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要求,势必会导致墙面的裂开甚至是倒塌事故出现。对于抗震墙的限值控制这一问题,简单来讲就是避免横墙间距超过原有额定值的出现,如果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很容易使得建筑平面的刚度下降,在遇到水平地震力的时候,建筑物纵墙容易产生形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制约了建筑物抗震的承载力度,最终使得建筑物出现倒塌。综上所述,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物设计的限值控制,一定要引起格外的注意。

三、结束语

近几年,人们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建筑师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经验和研究均表明,合理的将抗震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实现最终的设计要求,保证建筑在地震中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抗震设计融入建筑设计的作用,紧接着分析了建筑设计融入建筑抗震设计后应注意的细节,最后简单分析了建筑设计过程中应重视的抗震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盖希君. 浅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 科技創新与应用,2013,13:196.

[2]严朝宗.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分析[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40.

[3]孙作芹. 分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0:221.

商业建筑规划设计范文第4篇

居住建筑:住宅,宿舍,旅馆,病房 ..

公共建筑:教学楼,实验楼,火车站,电影院,剧院等 民用建筑 工民建 工业建筑

宿舍设计应依据《宿舍建筑规范》

建筑设计基本要求:适用,安全,卫生,美观,节能 适用: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 安全:防火,防盗。

卫生:提供对人体健康卫生的生活条件。主要包括:

1.日照,即阴面尽量少布置居住房间,或轮换使用,多设置楼梯等。如在住宅建筑中,每户均应有一个向南的房间。

2.通风采光,要求房间有一定面积的门窗。

美观:显示建筑的特点和特色,往往成为被建筑师首要考虑的因素。它不仅包括单体美观,还有群体美观和协调的问题。如在建筑物上设置广告就应注意其市容效果。

节能:主要包括隔热和保温效果。天津市住宅节能标准是要求达到50%,这就要求建筑设计采用保温材料,采取保温措施,另外,增加门窗保温和严密性要求。

宿舍建筑设计可大致按如下几方面进行:

一、总平面设计:

1.满足规划要求。应满足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的规划,如退线尺寸等。 2.宿舍接近生活服务设施(如食堂)和工作、学习的地点。

3.应有良好的朝向,即建筑的卫生要求。宿舍建筑要求1/2以上的房间应有良好的日照,并远离有污染的场所(如厨房排烟,烟囱粉尘等)。

4.满足间距,为保证北边房屋不被南边房屋遮挡,房屋之间应拉开一定的距离。1:2的距离一般房屋不受遮挡,但在市中心人口密集地区,为节省用地,一般选用1:1.5,1:1.2,1:1.1等。另外, 《防火规范》规定不同防火等级建筑应有不同的防火间距。

5.场地平整,干燥,便于排水。出入口处不应集水,应四周形成洼地,避免建筑四周集水。

二、平面设计:

1.宿舍建筑的组成和功能关系:

居室 盥洗室 出入口 厕所

其他(活动室,洗衣间,开水间,仓库等) 2.居室:(宿舍设计是核心) (1)宿舍面积:

国家按居住人数将宿舍分为3级: 甲类:6m 2/人 (每屋2人,宾馆称为标准间) 乙类:4m 2/人 (每屋3~4人) 丙类:3~2.6m2/人(每屋6~8人) (2)家具: 床,单人床尺寸为800~900X1950~2000 ;双人床有高度要求 壁橱,储藏用,每人0.45m 3 的空间 桌子,学习生活用品 (3)床位的布置: 二人房间: 四人及八人房间 500

居室不应设置在地下室,不宜布置在半地下室。 3.盥洗室及厕所: (1)离最远的房间不应大于20m (2)厕所应设前室或通过盥洗室进厕所(便于厕所对过的居室居住),厕所门不应直对居室 (3)厕位数: 男厕。大便器,10人以下设1个,超过10人,每20人增设一个;小便器,每20人设1个。 女厕。8人以下设1个,超过8人,每15人增设1个。 盥洗室。每8人1个水龙头,超过8人,每12人增设1个,水槽,水池宽0.7m (4)盥洗室及厕所已宜有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 4.管理室: 用于看门,电话,仪器设备管理等,最小面积8m 2 5.其它附属建筑:椐甲方要求设置。 可根据需要设置公共活动室、隔离室、储藏间。 6.平面组织形式: 作为宿舍建筑,其组织较为简单: 通廊式——走道两面设房间,经济并便于集中管理 单廊式——卫生条件好,干扰小

三、剖面设计

竖向空间组织及尺寸的设计。

根据高度,建筑物可分为:低层(1~3层),多层(4~6层),中高层(7~9层),高层(10层以上,>24m)

1.层高及净高:单层床的层高>2.8m,净高>2.5m,双层床的层高>3.3m,净高>3.0m。

2.室内外应有高差,一步15cm ,二步30cm ,三步45cm 。 3.楼梯设计:

楼梯是各层间竖向交通枢纽,结构构造复杂。 (1)楼梯间的分类 按楼梯间的形式分: 开敞式,即向走道开敞。

封闭式,通过楼梯间的墙和门与走道隔开,利于防火,多用于大型公共建筑。 防烟楼梯间,用于高层和地下建筑等,防止着火后,烟气顺着楼梯向上爬。 按楼梯间的布置分:

单跑楼梯,用于建筑层高较底时,不可超过18凳。

双跑楼梯,包括普通双跑楼梯、分合式双跑楼梯和直角楼梯。 多跑楼梯

螺旋楼梯,用于大空间的装饰楼梯,不可作为疏散用。

(2)疏散距离均匀、适中。 (3)放在坏朝向处。

(4)楼梯的部数: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疏散距离,每层面积),间距50m~60m,放于两侧偏中位置。

(5)梯段的宽度:>1.1m,即一人走需55cm ,楼梯宽应满足两人对走而不互相干扰。一般设0.55X2+0.15=1.25m左右,条件允许可再宽,另外,疏散人员多时,应根据人数确定梯段宽,以满足防火要求。

(6)休息平台的宽度,大于梯段的宽度;梯井>=0.15m。 (7)跑缝,用于救火时,水龙带可从缝处穿过,高层>150mm,一般>120mm。

(8)每跑楼梯的踏步数,≦18步,且>3步,此为防火要求,因为当发生前拥后挤时,人对高差没有感觉时容易摔倒,而高差>450mm(三步)时,人可注意到。

(9)梯凳高度:应满足b+h=450mm,及2h+b=600~610mm。一般公建采用150X300(不大于170mm ,不小于260mm ), 儿童除外。

(10)扶手高度,0.9~1.0 m,梯顶层水平段(或超过500长水平扶手>1050mm。

四、立面设计

宿舍要求:简洁、大方、明快、美观,不可过多繁琐,避免杂乱。 美观——指建筑的内外部视觉感受效果。

外部指建筑形体组合、整体形象、比例、色彩、处理。

狭义的立面设计是指建筑形体在四个表面的处理。 立面效果要根据建筑性质不同有所区别。

窗的比例、尺度要合适,既满足采光要求(窗面比>1/7),又开启方便。 墙面进行适当分隔(水平、垂直、混合划分),凹凸变化、色调轻松明快。

五、建筑防火设计

满足《防火》——并完成防火设计专篇。 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写防火专篇

适用于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及<24m的民用建筑。 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按耐火分为四级,主要区别在墙、柱、板耐火极限值。(据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值

决定耐火等级)。

耐火极限值:从受到火的作用开始,至构件失去支承能力,或产生完整性的破坏,或失去隔火能力(即穿透性裂缝)所需时间,叫耐火极限值。

框架,砖混需达

一、二级 如: 一 二 三 四 承重墙:3.0 2.5 2.5 0.5 多层柱:3.0 2.5 2.5 0.5

梁: 2.0 1.5 1.0 0.5 板: 1.5 1.0 0.5 0.25 3.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和层数,长度,面积有关。为限定火灾发生后所影响的范围,以利扑救和减少损失。

《防规》5.1.1条规定:一个防火分区:

一二级建筑,长度<150m,(当>180m时,需进行防火分区,每层面积需<2500m2 )。

三级建筑,长度<100m,(每层面积需<2500m2 )。 4.防火间距(《建规》第5.1.1条)

当某栋建筑着火后,不扩散到相邻建筑时,所规定的距离限值。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6m 7m 9m 三级 7m 8m 10m 四级 9m 10m 12m 一二级建筑,6m ,(墙外皮之间)5.2.1 三级建筑,8m ,

车间三级,宿舍二级,间距12m 5.厂房与民用建筑间距: 第3.3.1条规定: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10m 12m 14m 三级 12m 14m 16m 四级 14m 16m 18m 6.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

为保证在火灾发生后,人员能安全、顺畅的疏散: (1 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入口。5.3.1条要求:

a. 安全出入口不少于2个 (<60m2 及<50人时可设一个

b.

二、三层一二级小于500m 2, 或人数<100人可设一个楼梯。 (2 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疏散口距离>=5m (3 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5.3.8条要求,位于两个楼梯间的房间,袋形走道<22m。

(4 满足疏散宽度的要求,最小1.1m ,在人流密集场所,>=1.4m。

一、二级民建大于4层时,楼

梯门和走道宽,每层每百人增加1m 。

7.建筑构配件要满足建筑耐火极限的要求,并在防火专篇的结构设计中体现出来。2.0.1 8.编制防火专篇

(1) 设计依据——《建规》,《高规》;灭火装置规范 (2) 总图设计

(3) 建筑、结构、水、暖、电设计及依据 建筑施工图设计

一、工程建设程序

甲方委托——根据有关部门申请的项目,拨地。具体项目要求,规模等。 勘察、设计——地形、地貌、地质勘察,并交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施工——甲方根据设计文件进行指标选择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竣工验收——通过验收,合格交给甲方。 甲方使用

以上指一般民用建筑。

工业建筑要经过安装设备、试车、试校。

二、建筑工程设计程序 收集资料,熟悉任务书

1.方案设计——根据甲方所提任务书要求(工艺要求)、建筑标准、用地情况进行方案设计,提出1~n个方案供讨论、选择。

方案设计图纸包括:

建筑专业:1)总平面布置及技术经济指标 2)各层平面图及主要尺寸

3)立面处理意图及效果(立面图、效果图) 4)竖向布置及主要尺寸——剖面图

结构专业:主体结构的结构体系及类型的选择,通过说明或出图的方式或在建筑图上可反映出来(砖混、框架)。

设备专业:水、暖、电各专业方案选择(系统选择),解决可能性与合理性。 2.初步设计——经过评审,在批准的方案设计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解决设计中主要各项技术问题,做出初步设计图纸。

3.扩大初步设计——在初步设计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也称技术设计)。

4.施工图设计——根据已确定的方案或初步设计,按照施工图深度要求。进一步深入细作,确定各部位的做法、材料、施工方法。各细部尺寸(按制图标准),完成施工图纸(交付施工单位指导施工)。

三、建筑专业施工图内容及要求 1.建筑总平面图

根据甲方提供地形和规划,防火等要求,完成1/500,总平面图,以确定位置,作为挖槽、地基、放线的依据。

a. 合理组织其与周围建筑关系,确定出入口位置,合理组织人流路线,标出与四周建筑距离。 b. 作出四周道路、绿化、场地位置

c. 标出建筑层数,室内外地坪标高,高程(室内±0.000) d. 标出指北针。

2.首层平面图——1:100,确定首层平面布置,房间分隔,各部尺寸: a. 根据结构体系要求编制轴线编号,横向1,2,3,4……;A,B,C,D ……,I 、O 、Z 不能用。 b. 确定墙、柱与轴线关系。一般以墙、柱中心为轴线,砖混外墙360,以240,120偏轴。 框架结构以柱中、上下柱变径时,以上柱中为轴。

c. 按照使用要求布置各种房间,确定出入口位置,尺寸。根据结构类型确定竖向承重构件(墙、

柱)布置及尺寸,以及非承重墙的布置及厚度。 d.布置水平交通(走廊)及垂直交通扶梯(电梯)位置及尺寸。 e.外墙要求四道尺寸线: (1)门窗洞口; (2)开间(柱间) ; (3)轴线总长; (4)满外(含墙柱外 皮) 。 3.标准层平面图——要求同首层,分别注上标高 1:100 4.顶层平面图——屋面排水组织及局部出屋顶房间。 5.立面图——正立面图,背立面图及侧立面图,比例 1:100 根据各层平面图(及剖面图)门窗洞口位置尺寸。 画出立面轮廓并在其中画出门窗洞口及门窗形式 在此基础上进行墙面分割处理,画出水平或垂直线脚、分缝。注出竖向尺寸及标高。 6.剖面图——(与立面交叉进行)1:100 选择具有普通性及代表性部位作 1~2 个剖面,表示建筑横断面上的布置及做法以及结构构件布置 关系,在外墙上要注出主要尺寸及标高,并注出内部各层标高。 7.楼梯详图——放大比例 1:50 宿舍设计中,踢凳宽高:bXh=150x300;或 2h+b=600 h<170,b>260,h+b=450 教学楼,宿舍可坡些,住宅可陡些。 剖面图中,分出每跑的步数和各跑的高度。 8.外檐详图及其它放大、平面、节点 根据剖面图,将墙身放大 1:20,进一步确定各部构造做法; 地面——墙身——楼板——屋顶——檐口——门口台阶——雨棚——窗口——窗台等具体做法。 按地楼面做法留出面层厚度,确定结构标高(低于建筑 30~50mm) 卫生间地面下降 20mm,做防水共降 100~120mm 对在平、立、剖面图表示不清的部位放大绘图。 9.编制门窗表并画小样图 10.编制施工设计总说明

商业建筑规划设计范文第5篇

1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念内涵

各国都在工程建设中力求能够做到环境保护以及实现资源效率应用的目标, 保证能够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绿色建筑也即是不仅能够对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进行支撑, 同时还能够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要求, 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围环境以及能源的浪费, 将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因而在发展背景下, 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获得了相关技术人员的关注, 这项技术不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浪费, 同时还能够将建筑环保性能进行提升, 让建筑企业以及业主不仅能够获得经济利益, 还能够收获社会效益。

2 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2.1 以人为本

建筑工程就是为了人们提供更加多更舒适的居住地而建设。因此在建设中最为基本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 在对建筑工程的各个部分的设计中都要与人们的实际需要相互符合。从室内设计来看, 对于采光以及整个屋子的光照环境要充分进行考虑, 以人们的身体健康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从而也能够对能源进行节约。

2.2 经济高效以及节能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绿色建筑理念的应用, 将节能以及经济高效的原则进行相互结合和分别重视。建筑工程最终是想要实现经济效益, 因此在工程中对于材料的使用以及各项工程技术的应用都要进行综合考虑, 从成本以及能源方面更加关注, 不仅让经济效益能实现, 也同时关注节能目标的完成。

3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相对比较简单, 而绿色节能技术会涉及到非常多新技术和新材料, 因此技术管理和控制上更加繁复, 如果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中, 必然会对工程造成进度拖延情况, 投入也会相对增加, 近年来虽然对绿色节能建筑的工作展开有更多认识和推广, 但是还会存在施工单位不积极应用的情况, 这对于绿色节能建筑的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绿色建筑设计中, 要根据设计人员的绿色理念, 对建筑整体布局进行规划, 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充分结合, 根据人们的生活背景与实际环境需求进行分析, 充分利用新能源材料, 让建筑物既不脱离自然本身也保持其应有的适用和舒适性。

4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策略

4.1 建筑选址及现场设计

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于建设的地址和对现场的设计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 这对于后期建筑工程能够实现的各项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绿色建筑设计工作中对工程与周围环境之间是否能够实现和谐统一有很高的要求, 无论是从设计还是在施工阶段对于周围环境都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问题。对建筑自身的质量来看, 对外界环境和施工各项条件, 将施工方案进行严格遵守, 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中, 要将绿色理念作为主要指导思想, 充分的对当地的地理以及气候条件进行考虑, 避免其对工程产生的影响, 建筑地址尽量选择一些基础设施完善的位置, 为人们的出行和施工提供更多的方便。

4.2 节地与节水

建筑设计中对于绿色理念的应用, 在节地上也有很重要的体现。建筑设计工作本身相对复杂, 其中设计的内容也非常多, 因此节约土地资源非常关键。在土地资源中, 现场施工设备等都需要对土地进行占用, 在建筑平面设计中对节地也要综合考虑, 降低土地死角和空地面积。

节水是绿色理念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筑工程建设中对于水资源的利用非常多, 因而如何实现水资源的节约非常重要。在绿色设计中在建设区域以及生活区域中选择节水装置和配件, 对绿色环境中中地砖选择过水性更好的材料, 保证雨水能够更好渗漏, 进入土壤中, 提升绿色效果, 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防止扬尘。

4.3 建筑结构绿化

从我国建筑工程的结构来看, 结构主要分成两种主要的形式。首先是单层建筑, 另外一种是多层建筑。而将绿色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工程中, 对于结构进行改变就是一项必要的内容, 需要对传统的结构形式进行改变和优化。主要是在居民住地用房方面,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更加需对结构进行综合化的应用, 每层建筑工程的高度在适宜, 这样能够保证人们居住中有重组的视线和采光条件, 同时结构也要突破传统承载局限, 保证建筑物的构造稳定, 让建筑工程的各方面能力进行最大限度的增强。

4.4 配套系统应用

在建筑工程绿色化中, 对建筑物的配套系统进行应用也是一项重要的设计内容, 通过将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应用于工程中, 保证了室内环境的绿色化。另外在新风系统中, 通过采用绿色环保的处理系统, 实现了对管道等设备的进一步更新和调整, 将室外的空气进行净化, 保证室内的空气舒适度, 另外对室内的温度湿度进行综合控制, 降低能源的消耗。

总而言之, 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 要对绿色新理念进行充分利用, 通过绿色建筑理念与施工过程的相互结合, 实现对设计工作中的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 在绿色理念的应用中, 通过建筑设计与实际施工技术的需要, 在满足实际使用功能基础上, 强化对周围环境的保护, 为实际的建筑设计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的建筑工程获得了快速的提升, 从工程的建设数量以及规模上都在不断扩充, 因而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其能够实现的各方面性能有着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今我国提倡低碳以及绿色化的工程建设理念, 因此绿色建筑理念也被应用于工程中, 这与我国的各项理念相符合, 也对工程中居住人员的身体健康有更多的保障。通过绿色建筑设计中各个先进理念的应用, 从设计中的各个细节入手进行措施的分析, 希望对提升各项能源的利用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理念,应用

参考文献

[1] 谭文红.关于房屋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 2016, 14:118-119.

商业建筑规划设计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加强,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住宅建筑规划中的节能设计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是当前建筑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应当以舒适和低能耗为标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筑师有丰富技术和经验,充分的考虑到住宅建筑整体和局部的规划设计因素。在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只有充分的考虑建筑的节能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节约能源,提高住宅的舒适度。笔者主要通过介绍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实施节能措施的意义,指出我国当前住宅建筑规划中对于节能措施存在的不足,重点探讨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能策略。

【关键词】住宅建筑规划 节能 措施 建筑设计

关于住宅建筑中的节能,主要是说在工程建设中通过合理的科学技术和优良的材料的选择,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标,住宅建筑的节能主要是通过保温、隔热、密封等措施,保证住宅建筑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减少对煤炭、电力等能源的消耗。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是落实当前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当前住宅建筑界的潮流,积极的推进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有利于缓解我国当前能源紧张的问题,同时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中节能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高速发展,全球性的能源紧缺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我国虽然说是能源大国,但是我国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大国,而且我国能源的储备不足,人均占有能源的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据有关的数据统计,我国建筑业消耗的能源排在各个行业之首,差不多达到社会总消耗能源的百分之三十,而且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能耗大概占到总能耗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另外,我国不仅是能源消耗的大国,而且能源的利用率很低。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住宅建筑的整体舒适度不高且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同时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也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倍或者更多。因此,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已经成绿色节能建筑发展的必要举措,为了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住宅建筑的节能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在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应当采取一系列必要的设计措施来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建筑的能耗。

二、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中节能的原则

1、对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实施全程监控

对住宅建筑进行全程监控是一个非常复杂很困难的过程,要在住宅建筑开始规划、施工、入住、拆除等一系列的过程中进行全程的跟踪监控,保证建筑的选材符合环保的要求,同时也要保证建筑在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的各个环节都符合低能耗的要求。

2、提高资源利用率,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在住宅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要选择环保型的建筑材料,并融入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使这些材料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各项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充分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

3、节能设计

对于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而已,节能设计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从住宅建筑最初的设计到施工再到投入使用和最后的拆除的这些环节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节能的目标。比如:在设计过程中,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应的标准选购材料和设备,同时充分利用自然界提供给我们的光能、热能、风能等环保资源,在保证住宅建筑各项功能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减少对煤炭资源和电力资源的使用。在设计中还应当加强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尽量选择环保材料,达到节能的目的。

三、宅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能策略

1、从整体上和外部环境上的节能措施

要从整体上对住宅建筑物的周边环境进行考量,比如:在选址、朝向、外部环境设计规划等方面进行,保证建筑在建好以后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既能节能又舒适。

首先,是科学合理的考量建筑的选址问题,这个就涉及到很多的问题,主要有气候、地形、土质、水质等等方面,建筑师要充分全面的考量这一系列问题,不能以破坏当地环境为代价。

其次,是建筑的朝向问题。建筑的朝向关系到是否节约能耗问题,一般情况下南北朝向要比东西朝向节约能耗,因此建筑者在设计施工时尽量把建筑建成南北朝向。另外,可以再东西墙上增加窗户,以保证夏季和冬季的通风和保暖。同时,在住宅设计中,应当把房间设计成大小面积不均的房间,这样有利于空调和暖气的安装,安装时尽量选择小房间安装。

最后,合理的设计住宅建筑的外部环境。在确定住宅建筑以后,要合理的设计住宅的外部环境,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根据具体情况,对外部的环境进行合理的布局。比如,可以在住宅建筑的周围建设绿化带,以达到防风止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目的;还可以修建游泳池,利用游泳池可以有效地调节周围的温度。

2、住宅建筑物各个部分的节能设计

一是,住宅建筑的屋顶设计上,屋顶设计是一个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部分。屋顶的设计主要涉及到雨水的排放、太阳光的辐射引起房屋过热、风对建筑的阻力问题。因此,屋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加强对屋顶的设计,以达到降低屋内能耗。比如,可以在屋顶建设相应的隔热层,设计架空通风层或者种植隔热层,建设阁楼等措施,来减少因太阳照射引起的房屋过热的问题,以达到降低能耗节能的效果。

二是,墙体、楼板层的节能设计上。例如:在住宅建筑中,外墙外保温技术是一项既能有利于节约能耗又便于施工的节能技术,它能够有效的降低墙体的导热系数,从而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在楼板层的设计上,要根据其结构充分合理的利用其空间。比如冷暖水的循环水管,夏天的时候在冷水管中村冷水,冬天则在水管中存热水,这样能够达到改变温度的效果。

三是,在门窗的设计上,门窗的设计关系到住宅建筑物能耗的关键部位。门窗的设计关系到房屋的采光问题,所以很多住宅建筑的设计师们为了取得良好的采光效果,都尽量的把门窗设计得好大,但是,殊不知道,不恰当的门窗比例会加大住宅建筑的能源消耗,比如:夏天的时候房屋温度比较高,冬天的时候房屋温度又比较低,这就大大的增加了空调和暖气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量。一般而言,门窗的节能设计主要是要考虑对室内温度的影响问题,即夏天外面的热气要少量渗透,冬天房屋里面的温度要减少传递出去,减少太阳的辐射等等。如此看来,门窗的设计应当根据住宅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选择相应的遮阳措施,对于冬暖夏热的地区,遮阳的措施应当设置在建筑物的外面;另外,门窗的设计还应当充分考虑到住宅建筑的朝向问题,在门窗的通风设计上,需要根据住宅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风向进行设计,适宜选择自然通风设计。

3、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不断推进,当前市场上关于住宅建筑的各类环保材料也不断丰富多样起来。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节能材料,墙体型和窗体型这两种,因此,要在充分了解这些材料的性能、价格和寿命等等的情况下,并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选择适合的材料,不能盲从。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能问题是一项系统复杂的问题,它贯穿住宅建筑过程的始终,同时还涉及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如方案设计、设备的选择、管理水平、新技术的使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问题,只有综合全面考虑这些问题以后,才能提高住宅建筑的节能效果,居民舒适度才会提高。

参考文献:

[1] 齐艳芳,居住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2] 伍庆余,建筑设计中的绿色与节能[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8)

上一篇:隧道施工员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描写雪的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