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发展研究论文范文

2023-09-23

商业银行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经过多年改革,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银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本文立足于加入WTO后的外部制度环境,对入世后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从银企关系、产权与治理结构和市场准入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WTO;银行业;改革;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加强并改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经营效益实现了逐步提高。但是,商业银行在体制和机制上矛盾和问题依然很多,改革任务还十分繁重和紧迫。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银行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健全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建立。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缺陷,国有商业银行虽为国家所有,但没有明确的所有者主体,也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权益要求,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道德风险(moralhazard)与“内部人控制”的存在。由于所有者主体的不明确,对经营者形成了多元化的目标,其业绩评价、激励约束机制均无明确界定。极大增加了商业银行作为契约组织内部的协调交易成本。尽管商业银行经过多年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产权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仍未能真正形成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

2. 商业银行自身发展能力的下降。主要体现为3个方面。首先,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资本充足率体现了银行对负债的最后清偿能力。由于体制原因,国有商业银行正常经营所需要的资本金没有稳定的补充渠道,并被大量不良贷款和无效投资严重侵蚀。2003年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5.11%;11家股份制银行为7.31%。其次,银行盈利能力差。银行资本的主要来源是利润留存,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4大商业银行赢利水平急剧下降,银行风险程度明显增大。目前4大商业银行的人均利润率仅相当于境内外资银行的1/25(田国强,2004)。第三,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03年6月,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按5级分类已超过两万亿元。

3. 商业银行运作管理效率的低下。首先,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粗放,决策与控制缺乏有效性。由于产权不明与资本“人格化”虚置原因,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中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水平较低。银行内部各业务部门在具体行使监控职能时,职责不明确,或者“齐抓共管”,或者“互相推诿”,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运作机制与制约机制,金融犯罪与管理渎职行为时有发生。其次,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中国银行业整体上存在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风险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感等较差,缺少团队精神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银行业务的发展。第三,金融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突出问题是业务范围狭窄,盈利空间有限,缺乏产品创新能力。随着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与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在现有金融创新能力约束下,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将变得日趋不稳定。

二、加入WTO对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挑战

本人认为,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长期制度环境。根据中国在加入WTO时有关承诺,我国目前已正在人民币业务经营地域与客户等7个方面逐步放宽对外资银行的准入。全面地看,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改革带来了促进竞争的积极效应,但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产权制度竞争的挑战。就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构成来看,占国内银行业70~80%市场份额的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他新兴商业银行尽管是股份制形式,但其大股东仍然多数与国有成分有关。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产权模式,决定了它经营目标的两重性,既要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同时又必须承担一定的政策性业务,不可能完全按照经济理性来运作,从而制约了自身竞争力的提升。而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绝大多数都是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股权具有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特点,这种产权模式决定了其经营目标只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在产权制度竞争上面临着不利格局。

2. 银行业务上的冲击。外资银行在资金实力、管理经验与金融创新等方面处于明显优势,必将逐渐使国内商业银行某些业务受到强烈冲击。(1)储蓄存款出现转移。过去我国法规限制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吸收存款的规模和范围。加入WTO后,中、外资银行争夺储蓄的竞争加剧,居民部分储蓄出现向外资银行的转移。(2)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发展,因此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大量增加,外资银行凭借其操作规范、管理先进以及与跨国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与中资银行争夺业务。(3)贷款业务有所流失。外资银行重视以信贷为手段去争夺市场,而优质企业往往也会选择那些服务灵活、效率高的外资银行。(4)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面临激烈竞争。

3. 在客户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外资银行大多实行混业经营,往往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以及证券、保险于一身,与严格分业管理的中资银行相比,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商业银行服务,中资银行在优质客户发展和巩固方面的竞争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银行80%的利润来自20%的优质客户。外资金融机构能够进一步利用其跨国网络优势、创新能力与国内金融机构争夺优质客户群。可能的结果是国内金融机构的一批优质客户出现流失,而有风险、效益不好甚至亏损的客户留在国内金融机构。

4. 优秀金融人才的流失。廉价的人力资源是中资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竞争的一个优势,但同时也是一个致命的劣势。更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出于业务经营需要,会普遍采用人才本地化战略,雇佣一批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当地高层管理人员和熟练员工。外资银行具有收入水平高、工作条件好与人才任用机制灵活等优点,会以高薪聘请、委以重用等优厚条件,以及科学的管理方式来挖掘“金融精英”,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将面临人才流失的严峻考验。人才流失对我国金融业不仅意味着人力资源的劣化,更严重的是发生客户、业务的转移。

5. 我国商业银行有可能在竞争中被边缘化。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国际比较资本实力明显不足。英国《银行家》杂志2003年第7期公布了当年世界1000强银行的最新排行榜,其中欧盟288家、美国199家、日本116家,我国大陆仅有9家银行进入,并且这些银行相比而言资本充足率也明显偏低,资产质量低下。中资商业银行的历史包袱沉重,盈利能力低,在贷款规模、流向、结构等方面受到非市场因素的限制,而外资银行以市场规律运作,其灵活性会对中资银行形成较大压力。

三、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

1. 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逐步减轻国企与银行间的制度性依赖。商业银行改革与国企改革是一个不可分离的过程,银行不良债权大量累积、银行体制改革步伐迟缓等问题都与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政策性支持有关。因此,商业银行改革与国企改革应当同时推进。在当前,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同时,要加大行业兼并与地区兼并的力度。政府应积极发挥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协调作用,推动行业兼并与地区兼并,优化产业布局。另一方面,就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而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步伐,运用股份制推动企业改制工作。

2. 改善商业银行产权与内部治理结构,使其成为真正的独立主体。要使国有商业银行真正摆脱政府的束缚,就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使之成为真正独立的产权主体,以此基础,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经营,形成硬化的风险约束机制。没有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没有以明晰产权为基础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制度,国有银行的经营绩效提升只是一句空话。我国国有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应当通过股份制改造和产权结构调整,建立起国有银行的法人产权制度,从而实现银行资本的终极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的分离。股份制改造有利于银行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有效加强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和激励,改善银行治理结构,提高竞争力。当前,这项工作已经进入实质性谋划和操作的层面。

3. 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运作能力。在推进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同时,围绕治理结构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是保证银行经营绩效的重要条件。首先,银行内部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监测与控制的组织架构,确保各机构间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其次,商业银行应建立有效的资本金持续补充机制,包括提高普通呆账准备金的提取比例、建立专项和特别呆账准备金等。第三,要健全内部管理人员行为规范,避免权力过于集中,防止人为造成的风险隐患。第四,要撤并业务量较小、管理不规范、长期亏损的分支机构,实现规模经济。

4.在制度先行的基础上开放中小民营银行的行业准入,打破银行业垄断。要有效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引入新的有活力的竞争力量。民营中小银行的出现必将有助于打破行业垄断,加快银行业改革的步伐。与已有的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相比,民营银行产权清晰、责任明确,使其能建立起有实际意义的激励机制。发展民营中小银行会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国有银行的改革,也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政府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对中小金融机构的成立和运营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同时,在开放准入之前,要下大力气制定准则、监管和退出法规,建立完善的制度环境。

5. 加大银行业监管与调控力度,防范金融改革与开放中的风险。中央银行应改变单纯作为主管部门的观念,监管重心也应及时从单纯的常规性稽核监督向以防范风险为核心的审慎监管转变,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金融监管的重心。一是构筑金融法规体系,用法律来规范金融秩序、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金融立法应以防范金融风险为中心,吸纳国际惯例和WTO的通行法则。二是建立金融审慎监管体系,包括审慎监管机关,审慎监管政策和审慎监督检查。三是构筑金融安全网,逐步建立适合我国银行业状况的市场准入制、存款保险制、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市场退出托管制。

参考文献:

1.刘伟,黄桂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经济研究,2002,(8).

2.林毅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Lardy,Nicholas.China’s Unfinished Economic Revolution. 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98.

作者简介:江苏东吴证券公司经济师。

收稿日期:2004-07-16。

商业银行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步入新的发展历史阶段,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在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面临新的战略选择。中小商业银行与普惠金融具有天然的依存关系,由于普惠金融的普惠性与商业银行的商业性的现实冲突,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必须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坚守本土化、专业化、特色化底线,不断更新经营理念、拓展营销渠道,创新发展模式、深化管理改革、优化业务流程,以降低风险、控制成本,构建中小商业银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与体制,才能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環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模式创新与流程再造:中小商业银行;数字普惠金融;金融科技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21.03.007

一、引言

在我国商业银行生态体系中,资源在向大型商业银行集中,而风险在向中小商业银行下沉,中小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恒小恒弱”的现象十分明显,研究解决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和发展目标,解决其发展中的新问题,对于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十分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在增加,金融服务体系在不断完善。在各个金融服务中,普惠金融的发展标志着我国金融业的整体水平和发展程度。但普惠金融的普惠性与商业银行的商业性存在对立与冲突。当前各方都在探索运用金融科技来解决这个矛盾,但由于金融科技投入巨大,众多中小商业银行可望而不可及。如何运用金融科技赋能中小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其体制机制如何构建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小商业银行与普惠金融的研究

王婷婷(2020)认为中小商业银行和普惠金融各有其特定的内涵。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主要指除了工农中建交邮六大行以外的商业银行,主要有跨区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民营银行和村镇银行等。普惠金融是指为服务中小微企业、农村经济和弱势群体的所关联金融的总称,既包括小微企业贷款,也包括为这一特定群体所提供的金融结算、投资、理财等服务。普惠金融体现了金融的现代化程度及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普惠金融发达意味着整个金融发达程度高。徐博欢(2019)认为中小商业银行和普惠金融本源相通,中小商业银行因普惠金融而生,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金融支柱主要是中小商业银行。杨亮(2016)认为中小商业银行和普惠金融发展存在对立和矛盾的一面,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商业性与普惠金融的高风险、高成本的矛盾。这种矛盾会导致中小商业银行对其发展定位产生动摇甚至怀疑,从而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做出背离初心的一些金融行为,如追求异地扩张、机构向中心城市集中、做大弃小等。虞鹏飞(2015)认为中小商业银行和普惠金融发展的冲突是一种相对冲突,因为普惠金融的风险是相对可控的风险,显现的风险主要是道德与技术、能力风险;成本高是相对的,并不是明亏硬亏,收益相对低,是一种机会收益损失,并不是绝对的损失,因为存贷款业务始终有利差存在,且中小商业银行始终处于定价的优势方。从与其他经济行业相比来看,金融业相对于其他行业的资产利润率与资本利润率仍处于高位,因此,将普惠金融的风险与成本作为中小商业银行不做或少做普惠金融的理由不成立。刘凤(2014)认为在当前金融科技高度发展与运用的背景下,大型商业银行及科技基因高的银行明显对中小商业银行发展形成强大的挤压态势,中小商业银行在高科技、大客户、标准化产品、价格优势等方面根本无能力与大型商业银行竞争,因此,其根本的出路是持续深耕普惠金融,构建普惠金融核心竞争能力,服务经济发展新格局。

(二)关于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研究

陆岷峰(2021)认为金融科技是包括但不限于为金融服务的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最现代、最先进技术的集合体,根本立足点是一种技术,由于各类技术的应用最终体现在数字的基础、运算上,所以将金融科技应用的过程称为金融数字化转型过程。由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具有小、散、弱等特点,商业银行在服务过程中难以运用常规的金融思维与手段来解决服务中的问题,而金融科技却可有效地解决普惠金融发展中的矛盾与难点。王婷婷(2021)认为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关系本质上是金融与科技的关系,普惠金融对科技的创新、应用不断提出新的需求,而金融科技为解决普惠金融发展中问题提供新思路,解决了传统模式下商业银行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间信息不对称、风险识别及管控难等问题,为普惠金融的做大做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徐阳洋(2021)认为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中的应用不是简单地将技术嵌入到普惠金融业务当中,而是要着力于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的创新、业务流程的优化,也就是要进一步对传统的中小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造,构建新时代的金融科技主导下的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周军煜(2021)认为金融科技不能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重点在流程再造、模式创新、成本和风险的高级管理。因此,不能就金融科技而谈金融科技,而要将解决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金融科技应用的主要导向。徐阳洋(2021)认为金融科技不能仅局限在金融侧进行问题的解决,还要从需求方即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数字化程度与水平提升上做文章,只有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达到一定的程度,普惠金融的发展才有相对应的数字化场景,金融科技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实现效果最佳。陆岷峰(2021)认为普惠金融是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强大的动力源之一,因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是金融领域最复杂的群体,其提出的需求也是最复杂的需求,金融科技如果能解决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其他类型客户中的问题也就迎难而解。因此,一定意义上讲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推动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和金融科技的创新,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三)关于中小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应用的研究

周军煜(2021)认为中小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应用两者都有融合的动力。中小商业银行作为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的应用水平也代表并影响银行业科技应用的总体水平,况且中小商业银行对普惠金融服务最为了解,最知道其发展的痛点,因而,也是金融科技应用到普惠金融中最有发言权的银行机构。另外,中小商业银行机构小、体制灵活、流程简单、适应市场快,因而对普惠金融的需求能及时发现并做出快速反应。徐阳洋(2021)认为中小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有先天不足。大型商业银行投资实力雄厚,标准化产品多,而金融科技在中小商业银行应用有很多局限性。一是其产品作用范围小,不能将科技的力量得到充分释放;二是可复制性较差,中小商业银行基本都是区域性银行,科技产品异地机构难以使用;三是金融科技风险应用较大,限于投入、人才等因素,中小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中广泛应用金融的风险较大。陆岷峰(2021)认为大型商业银行将金融科技大量应用到普惠金融领域后,大范围挤占中小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服务区间,中小商业银行必须以技术手段来应对技术侵占,否则将会被技术所灭。当然,技术手段解决金融问题是一种新的探索与思路,特别是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中的运用更是一种得到初步验证已有特殊功效,但也要防止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是万能的。同时要防范技术本身可能带来的风险,要平衡技术投入所带来的回报与普惠金融成本的平衡点,不能超过承受能力的投入来解决普惠金融的发展,应当是有序、有计划地进行。周军煜(2021)认为尽管金融科技在中小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应用中会存在不足,但金融科技应用的实践已经证明可以缓解普惠金融的普惠性与商业银行的商业性的对抗,甚至可以获得非普惠金融业务同等风险与成本的管理水平。中小商业银行要按照量力而行、用而有序的原则、应用好金融科技,实行有序的应用、有质量的应用,有重点应用。

综上研究成果表明,发展普惠金融是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出路,尽管中小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确实遇到传统的财务与成本的约束、日益增长的规模与中小商业银行资源的配置不协调等问题。金融科技赋能是解决相关问题的一个方向,但如何赋能形成新的模式与流程是关键。因此,本文将中小商业银行定位于普惠金融的专营银行的位置,基于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赋能,对中小商业银行服务普惠金融的模式创新与流程进行再优化,构建“自然人+金融科技”为核心的新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并紧紧围绕中小商业银行的特点,坚持本土化、特色化、专业化经营,对金融科技赋能中小商业银行普惠金融进行重新的顶层设计,在数字普惠金融过程中,通过流程的优化和模式的创新,从根本上解决普惠金融的普惠性与商业性的矛盾,为中小商业银行构建长期、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提供新思路。

三、基于金融科技赋能中小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与流程的再创新

金融服务模式与流程取决于金融服务对象的需求及金融企业的资源,中小商业银行作为普惠金融的最主要服务商,一直基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特点,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优化业务流程,随着金融科技的运用,新一代的普惠金融的服务模式及业务流程已经初步形成。

(一)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特点

按照通常定义,普惠金融服务内容是小微企业的信贷获得权和金融业务的享有权,服务对象主要为小微企业、农民和社会弱势群体等。从普惠金融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来分析,不难得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具有以下特点。

1.数量众多,体量庞大,物理空间分布广。我国的中小微企业占整个企业法人数量95%以上,单个企业的规模小,特别是个体工商户,更是以家庭或个人为经营单位。这对于金融机构来讲,风险难以识别,且属于金融企业的长尾客户,管理成本巨大。对于金融机构有较高要求,必须风险识别能力强,风险管理水平高,财务管理手段多。因此,要求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时要提高风险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模式,更多的地通过智能化解决成本与风险的弱势,通过量大实现微利多销,筑牢普惠金融服务的长城。

2.低收入多,结构复杂,承载风险差距大。小微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有些创新型企业由于技术人员少,投入能力所限,公司远景目标也不一定正确,创业风险大;而农村经济本来就是一个低收入率的行业,农村投资的回报率十分低下,特别是广大的弱势群体,几乎处于扶持的对象,为其金融信贷服务无疑是加大自身风险。服务的人群中低收入者占主体,提供金融服务的风险较大,管理成本较高。需要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时要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且是成本的服务,由于各人之間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又必须实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等。

3.文化较少,素质较低,应对金融市场能力差。普惠金融服务的群体相比较文化层次较低,小微企业的数字化程度更低,企业的管理人员高精尖人才很少,金融认知较浅,对高技术的、复杂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难以理解或接受。中小商业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时,要更多的面对服务对象的现实,实行金融产品差异化、简单化、实用化,要通过复杂的金融科技的应用,使一切金融服务简单起来。

4.资源缺乏,需大于供,金融企业回报低。由于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基本属于金融资源缺乏者,不是高净值客户。需要更多的金融扶持,金融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一对一的信贷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提升集约化经营程度,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成本,提升相对效益。

(二)中小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传统发展模式

1.经营理念谨慎保守。由于对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信息不对称,中小商业银行基于对风险的敬畏,大都持谨慎态度,中小商业银行面临失去了发展的机会,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的金融获得感便也不佳;在风险管理上是以管理自然人为中心,纵向实行层层分级审批,同级实行双人承做同一业务,互相牵制,将风险控制寄托在对人性的管理上;在利率设置上,坚持利率覆盖风险的原则,不做亏本买卖;很在意外部评价,在意地方政领导的评价,更多要面子,很少在意里子,对长远可持续发展不抱太多的希望;对于金融科技的工具应用,没有将其的放到更高的位置上,没有作为驱动的核动力,而是作为服务的一种工具,是一种简单的线上化、计算机化。

2.营销模式被动等待。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中小商业银行在营销普惠金融的客户基本上是最原始的办法来实现的,如客户经理进行扫街、扫区、扫楼;按图(企业表格、工商信息等)索骥,或等客户上门,等客户选择产品。这种银客关系被打上浓厚的人情烙印,完全是一种熟人金融,人与人之间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因而也为寻租产生提供了可能与机会。被动营销客户,中小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在相对资金紧张的企业中选择客户,而对于优质的中小微企业或私人客户却游离在服务的视野范围之内。

3.管理模式嵌制治理。为有效控制普惠金融的风险,中小商业银行在小微信贷过程中实行非常严格的内部纵横控制管理体制。进行贷前调查时,实行客户经理双人调查,双人出具调查报告。这种模式的成立是以两个客户经理都不会违规或不会都违规假设为前提的,但实际上,由于客户经理很少,双方合作的机会又多,双人机制起不到互相制约作用,一些客户经理进行选择性汇报,当然也有部分客户经理由于专业局限,无法识别风险,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生产较多。从纵向来看,对于普惠金融的审批实行了较为严格的三级审批制,且层层都强调集体审批,个别行实行审批人制度,从集体审批情况来看,主要也是形式合规审查。因审批者也只有随同审批报告同来的有关信息,而这些信息很多是经过装璜的,由于决策者信息渠道单一,决策依据不可靠,决策失误在所难免。而对于个人审批人制度,是基于审批人是“道德+专业”的,如果专职审批人并不道德,审批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承担责任的,最终买单的仍是中小商业银行。对于贷后检查,基本上是实行人力战术,即客户经理要求每半月要到服务对象进行一次贷后检查等,从现有人力资源条件看,这种贷后管理制度是无法长期实现的。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实行自然人管理或者有足够多、品质好、专业强的自然人,否则就很难实现贷后管理的目标。此外,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更侧重于第二还款来源,主要要求所有贷款实行强抵押,无形中增加了大量的手续与流程。

4.服务模式机械较慢。传统体制下,中小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的管理目标基本上是通过自然人管理实现的,在有限的技术手段辅助下,计算技术基本上处于录入汇集或事物表象的反应与复制。由于服务手段落后,无法通过批量业务来相对降低经营管理成本,也无法通过现代技术来降低普惠金融风险,而用于产品的开发、风险的管理、服务手段创新较少。因此,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相对低下。中小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发展虽然付出很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发展竞争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呼声仍不绝于耳。广大的农村金融需求以及底层的社会弱势群体,很难到有网点的机构得到相应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对于高大上的金融产品,不仅门槛高,投资合格人的标准也高,对于众多弱势群体是可望而不可及,金融服务的边界对于众多社会底层人来说是越来越小。

5.流程程序拉长点多。中小商业银行在服务普惠金融过程中,一种是按照时间线,一种是按照业务的先后程序线,整个实行是一种串联式管理。从管理的效果来看,前道工序没有做完,后道工序无法推进,而工序间不仅节点多,且流程长。从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来看,主要依靠物理网点服务、人对人面对面服务,中小商业银行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没有对等交流平台,普惠金融业务下沉的很不够,只有少数的高知人群享受着有限的金融工具。

(三)金融科技赋能中小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创新模式

金融科技赋能中小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使普惠金融的服务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由于是“技术与人”双核心,整个的业务操作均打上了科技基因的烙印,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均进行了基础性的创新与重构。

1.经营理念紧跟时代:数字普惠金融在经营的理念上更具互联网思维化,其赢利模式不仅仅将眼睛盯着服务对象的直接业务上,可能是与此相关联或由此业务而产生的效益上。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技术的应用来做大规模,实现薄利多销;更多的强调客户的服务体验,并要求每项工作达到极致,各项技术不断实现迭代更新,通过技术的持续创新让金融变得更加简单;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强调交叉综合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尽可能多的高附加值服务;对目标客户更多立足于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质量的客户;充分尊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强调业务审批的客观公正性。

2.营销模式主动精准。数字普惠金融的营销创新主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充分挖掘客户各方面的信息,多维度进行评估,改坐商转为行商,实行主动营销、自动营销,主动选择客户。其基本思路:中小商业银行首先根据本行的目标定位,确定本行的目标客户标准;其次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服务区域内所有客户进行筛选,列出符合条件的客户名单;第三,向客户進行业务信息的传导与沟通,进一步筛选有本行可以提供金融服务需求的客户;第四,对于重点客户、个性化客户安排客户经理上门洽谈,而对于结构性产品的客户,通过人工智能等引导客户在线上完成所有的产品交易和交割。

3.管理模式简单高效。数字普惠金融的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对技术的依赖程度。贷前调查方面。主要依靠中小商业银行的大数据及相关的数据信息,对目标客户进行筛选,对于选中的客户进行数据信息的佐证,尽可能的使目标客户的信息完全、系统、全面地展示在服务的中小商业银行面前。贷中审批方面。一是实行标准化产品,人工智能审批,通过批量审批提高审批的效果;二是超权限或非结构化产品实行集中审批,人工智能辅助审批,信贷专职审批人员审批;三是人工智能审批没有了人为的情感因素,审批具有客观性,且审批流程短,审批效率高。货后管理方面。一是利用大数据构建信贷客户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客户结算资金、还息情况等敏感性指标的监测,实时发现风险,及时制止侵权行为;二是运用大数据系统对服务对象进行全流程的监控;三是通过物联网扩大服务对象抵押物的范围,增加普惠金融的信贷资源,将非固定资产转化为信贷资源,且利于对物的风险管理,随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四是通过区块链技术中的智能合约、溯源功能,增强对参与普惠金融各方的合同约束力,运用大数据、区块链原理,对挪用贷款、诈骗贷款的资金追踪,对风险资产进行管理;五是对于担保逐步改为信用贷款,根据企业的现金流,改变了风险化解和转移的方式,简化了企业很多的流程;六是对于贷后检查,通过数字机器人多面手功能批量检查,且机器人是24*365天对风险管理进行值守,择疑报警,对风险处置在萌芽初期。

4.服务模式主动周到。数字化普惠金融的业务实现形式是线上化、平台化、自助化、智慧化,更多地体现需求者的个性化要求,通过互联网金融或移动金融,以“一网一机一页面”解决所有的金融服务供给,省去了过去若干个流程,不必进行层层审批,即使有审批流程也没有了过多的物理或部门间的阻隔。从金融可获得性来看,中小商业银行将金融产品的超市建在平台上,功能实现在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金融可以将结算、理财、投资、金融知识的培训等多种功能同步实现,从“一对一”改变为“一对多”,且突破时间、空间限制,降低理财门槛,让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体验。

5.流程优化多头并行。数字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是中小商业银行搭建的服务平台,从而突破了业务的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实现在虚拟空间所有金融业务的交易与交割。从业务流程上看,多项业务可以同时进行,实质上是一种并联式。多项工作流程可以同时开展,节省时间,以平台点散开承做。在平台上可以同时进行目标客户的锁定与营销,同时完成目标客户的风险评估与定价,也可以对其相关的客户的资金往来进行预警、跟踪与监督。

(四)以技术为引领,构建长效的服务普惠金融新机制

1.坚定服务普惠金融的市场定位与信心、初心。中小商业银行坚守普惠金融初心是基于监管政策、金融环境、自身条件及市场可能多维度得出的结论,是中小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从现行的监管政策维度看,单户贷款不能超过资本金的10%,照此计算大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的客户都是中小微企业;从金融环境维度看,大型商业银行主要是结构性金融产品,没有中小商业银行沉底沉的深,也没有中小商业银行与普惠对象连接的紧,其对农村及普惠对象渗透、收割能力十分有限;从市场可能性维度看,中国市场很大,各个企业间的差异性太大,金融需求多元化、多极化、个性化,农村、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多且属弱势群体,会按市场规则对金融服务机构进行选择。中小商业银行除极少数由于经营中出现问题而财务出现负增长外,基本上没有亏损。根据差别化的监管政策,监管部分仍会给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留下很长的时间窗口,中小商业银行对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应当有足够的动力与信心。

2.构建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各中小商业银行要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列为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的核心与主体内容,要与普惠金融发展子规划衔接起来。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要充分体现普惠金融个性化、区域化、本土化、民族化等特点,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要与服务对象需求相适应、适用、适当,要让服务对象看得懂、会操作。要将服务老年人、农民等金融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群体的金融服务质量列于长远发展规划中。

3.提升“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产品”的研发投入与能力。金融产品是中小商业银行实现为普惠金融服务的载体,中小商业银行目前很多品牌产品模仿、复制大型商业银行,其标准与流程实质上属于换汤不换药。将金融科技嵌入到普惠金融当中,必须根据普惠金融的特点,设计出专属产品,要充分体现普惠性和个性化、通俗化、适用化。因此,产品研发必须完全基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现状及需求上。

4.优化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队伍。相对于业务规模,中小商业银行是人员过多、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精尖人员少与员工队伍规模大的矛盾突出,存量人员转型十分迫切。金融科技带来的业务流程的优化,特别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普惠金融运行效率的提高,将会加剧这两个矛盾。当前,中小商业银行要统筹金融科技用于普惠金融与员工转岗转型的进度,统筹数字机器人和自然人员工的使用进度,使数字机器人、高精尖人才、自然人员工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通过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实现自然人员工的平稳转型与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5.切实构建防范金融科技风险防控体制。金融科技应用本身也存在巨大的潜在的风险,中小商业银行不能用产生一个新风险办法去解决另一种风险。金融科技风险包括但不限于金融科技技术本身存在的漏洞风险、黑客入侵风险、财务成本投入风险等。因此,中小商业银行要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选择适当金融科技开发商,切实做好金融科技产品运用的风险管理防火墙,对于金融科技的投入要量力而行,要积极与大型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通过科技产品的输入,节约成本,减少投入。中小商业银行间也可抱团取暖,共建科技队伍,合作开发普惠金融产品,摊薄成本,化解金融科技应用过程中新衍生出的各类风险。

四、结语

中小商业银行与普惠金融具有天然的融合关系,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而金融科技的嵌入又将中小商业银行服务普惠金融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模式的创新与业务流程的优化使数字化普惠金融发展更具可持续性。在国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格局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也有了新的特点,而金融科技的创新又为中小商业银行服务普惠金融提供新的思维与通道,只有在不断的创新运用过程中,中小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才能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夏凡)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基于数字银行背景下数字信贷风险控制管理的战略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0(1):21-26.

[2]徐博欢.普惠金融:发展现状、风险特征与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3):73-79.

[3]杨亮.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机遇、使命与对策[J].西南金融,2016(3):3-7.

[4]虞鹏飞.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中的运用[J].经济与管理,2015(3):31-38.

[5]刘凤.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变与不变的选择[J].南方金融,2014(1):5-9+15.

[6]陆岷峰.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内循环的概念、特征、发展难点及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7-19.

[7]王婷婷.数字技术与小微金融:担保与风险转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数字技术在商业银行小微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EB/OL].[2020-11-30].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201130.1306.002.html.

[8]徐阳洋.在线新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研究[J].南方金融,2020(12):23-33.

[9]周军煜.金融功能的近代史演变与现代金融地位的研究——基于中国共产党对金融工作的百年领导与金融发展历程的回顾[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1(1):1-7.

[10]徐阳洋.互联网金融的运行轨迹、风险溢价与治理启示——以中国网贷行业兴衰史为例[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1(1):23-33.

[11]陆岷峰,徐阳洋.科技向善:激发金融科技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中正能量路径[J].南方金融,2021(1):33-43.

[12]周军煜.公司治理视角的区域法人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形成机理、实证及应对措施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21(1):17-23.

[13]徐阳洋.经济双循环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机遇、挑战与成长的着力点[J].西南金融,2021(1):13-23.

[14]陸岷峰.供应链经济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研究 ——基于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视角[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1(1):16-26.

[15]周军煜.经济双循环背景下资金流动堵点形式、原因与治理方案研究——基于全国部分上市银行2011—2020年会计报告分析[J].福建金融,2021(2):5-11.

[16]曹梦石.关于新时代我国商业银行运行轨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基于未来银行发展目标、模式与路径视角[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0(12):46-56.

[17]陆岷峰.新冠疫情背景下商业银行数字小微金融发展战略研究——基于未来银行的发展视角[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1-15.

商业银行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过去的一年,监管部门陆续颁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称“资管新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称“理财新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称《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正式迈入转型发展新阶段。目前,已有约30家商业银行发布公告设立理财子公司,其中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陆续获得批筹,其他尚未获批的银行也在积极准备和参与行业讨论。

经过与多家银行资管部门探讨及对市场的观察发现,关于理财子公司讨论的声音仍多集中在高阶的未来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理财子公司战略发展定位以及过渡期重点的业务和管理问题。考虑到不同体量、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间存在客观差异,且外部观点众多但缺乏直接行业经验的借鉴,建议商业银行应结合本行实际情况,从五个层面看待以下重点问题:监管层面既是要求又是机遇、母行层面凸显未来发展红利、战略层面重点明确发展定位关系、业务层面客观对待非标产品、管理层面业务和人员平稳度过过渡期。以下本文将就这五个问题进行探讨。
从监管层面看,既是发展要求,又是变革机遇

资管市场快速发展,但规模增加的同时风险也在快速集聚。过去一年间监管机构频繁出台各项政策法规,显示了监管机构对资管市场以统一监管为基础、分业经营为核心的长期要求。“理财新规”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首先落地,既是对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发展新要求,更是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资管市场迎来快速发展, 银行理财业务在百万亿级的市场规模中占据首位,风险伴随业务发展也在同步集聚。2012年以来,在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支持与推动下,各类资管机构间的制度性业务壁垒出现松动,拉开了交叉合作与混业经营的“大资管元年”发展序幕。2012年至2015年间,大资管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逾达51%, 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规模总量超过百万亿元。这其中,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理财产品余额从2013年的10.24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9.54万亿元,位列资管市场规模首位。然而,在銀行理财业务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刚性兑付、资金池运作、同业套利以及多层嵌套通道业务等问题也越来越清晰地表明风险正在快速集聚,长期发展下去将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为“资管新规”下理财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制度基础, 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提供了发展红利。《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监管文件明确提出了对刚性兑付、资金池运作、产品的多层嵌套等问题的限制发展要求,为业务风险的控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多项重要发展红利也进一步得到明确。销售层面,理财子公司理财销售不设起点金额;销售渠道除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外,还可通过银保监会认可的其他机构代销;不强制个人首次购买理财进行面签。产品层面,在前期“理财新规”已允许银行私募理财产品直投股票、允许公募理财通过公募基金间接投资股票的基础上,进一步允许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直投股票。在非标限额上,理财子公司层面仅保留了“非标余额不超理财净资产的35%”的要求,且不要求纳入行内统一授信体系。允许发行分级理财产品,为结构性产品设计创造条件。合作机构层面,将合规私募机构纳入理财合作范围,公募投资顾问和私募合作机构均可为合格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了以上发展红利的支持,预计理财子公司的业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面对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信托公司、保险资管等资管机构时拥有更领先的竞争身位。
从母行层面看,把握机会窗口,立足长远决策

不同体量、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间存在显著的客观差异。在是否成立理财子公司的问题上,对于大型银行而言并非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而中小银行在思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更多顾虑问题的干扰和影响,但总体而言并不改变理财子公司对各类商业银行都具有显著的价值,中小银行更应结合实际做出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决策。

在统一监管趋势下的资管行业未来发展中,持牌机构将获得更多优势。基于宏观审慎管理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资管行业各类主体都将更加严格纳入监管范围内,其资管产品的发行与代销都需要相应资质作为保障,否则后续的业务开展将受到硬性制约。目前来看,监管机构鼓励更多主体参与到资管行业的市场竞争中,牌照申领仍处于合适的政策窗口期,建议商业银行在监管政策支持的这一阶段把握机会积极申请。另外,对于没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商业银行集团,理财子公司牌照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对于已经成立基金公司的银行集团,考虑到资产管理业务的重合性,再成立理财子公司将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集团内的竞争与合作的平衡问题。

获得理财子公司牌照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将在多个方面增强竞争优势,提升业务收益,如:

(1)独立法人身份意味着资管业务运作的自主性和专业性的提升。独立法人理财子公司可实现表内外业务的风险隔离,从而可为理财产品发行构建独立的募投管退制度与流程,匹配以更高效的组织架构、薪酬体系和专业队伍,自主能力提升的同时专业化运作能力也得到增强。

(2)独立法人身份提供合法的投资主体,进一步降低业务费用损耗。传统的银行理财业务无论是通过母行理财部门还是事业部开展,都缺少可以使用的独立法人业务主体,因此往往只能与信托、基金、券商等金融机构合作嵌套资管产品发行,客观上推动了通道业务的快速增长, 不可避免的通道费用也降低了理财业务收益率。获得独立法人身份后,减轻了商业银行对通道业务的依赖,业务留存收益逐步提升。

(3)客户远程开户显著提升理财子公司业务获客竞争力。《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首次购买理财产品不再需要临柜面签,而这是传统理财业务获客的主要瓶颈之一。成立理财子公司后,将可通过互联网渠道实现面签,显著提升了银行理财产品获客的便利性。对于风险偏好更高、收益率也更高的中小商业银行而言,竞争优势将更为明显。

对于中小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影响更具有两面性,为中小银行的决策过程带来更多顾虑,需要结合利弊和本行实际情况做出更长远的决策。受限于有限的自

身实力,中小银行通过理财子公司获得竞争机会的同时,也较之大型银行更容易受到挑战和影响。放弃自营理财业务对于风控能力较弱的中小银行而言虽可以规避底层资产的风险,但也切断了银行通过理财产品进行表外融资的路径,并流失了该部分自营业务收入。代销他行理财产品短期内虽可提升本行中间业务收入规模,对于原有自营理财规模不大的中小银行可能带来收入的提升,但长期而言伴随银行理财品牌的走弱及客户流失,能否维持代销产品业务规模是更为严峻的挑战。这些大型银行不受困扰的问题在中小银行身上体现出更强的干扰性,但并不能掩盖理财子公司牌照对于中小银行的长期价值。建议中小银行结合自身特性全面考量长期和短期收益的平衡问题,做出最有利于本行的长远选择。
从战略层面看,明确理财子公司的脱胎与继承、合作与共赢的发展定位关系

理财子公司的核心定位是对母行职能的继承,基于母行全面发展需求构建自身的发展道路。与母行体系内各部门、分行和金融子公司之间,维持甚至追求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追求双赢、多赢。与母行体系外其他外部资管机构,良性的竞合关系也是长期发展基调。

理财子公司是对母行职能的继承,以母行发展需求为核心基础构建自身的战略定位和业务体系。独立法人后的理财子公司,实质上仍是母行理财业务的执行者, 在承接母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思考自身业务发展问题是基本出发点。在产品销售、客户服务、人力资源、考核机制、风险成本等方面首先是对母行既有体系的继承, 在此基础上再行开展稳步创新,探索结合业务特性的各项优化行动。在此定位上, 理财子公司将以母行客户为首要服务对象,以母行渠道为主要代销渠道,以标准化产品为主,辅以配合母行需求提供非标产品,联合母行共同向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理财子公司与母行内各部门、分行及其他金融子公司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关系定位。理财子公司不可避免地仍将对母行内各部门、分行等继续存在广泛的业务需求,如借助分行作为产品代销渠道、辅助客户服务等,因此有维持密切合作关系的客观需要。这一方面需要母行各层级的统一协调,另一方面也要求理财子公司提供必要的营销分润作为回报。对于母行体系内其他金融子公司的关系,更侧重于在差异化的业务领域展业,如基金子公司专注于发挥投研优势开展二级市场投资和对行外其他资管机构的自营、委外、专户资金的争揽,资产管理公司(AMC)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IC)侧重于解决母行表内不良资产等,各方基于差异化优势能力开展协同合作,为客户设计和提供整体服务方案,探寻双赢、多赢的发展目标。

理财子公司与行外其他资管机构应保持良性的竞合关系。相比于信托、基金、券商,理财子公司在资金实力和母行支持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天竞争优势,在债券固收领域对其他资管机构特别是基金构成明显的冲击,但在权益类领域的经验积累和投研团队能力是明显短板,与信托相比在贷款的直接发放方面也存在竞争劣势。短期内正面竞争仍不可避免地频繁发生,但综合资管市场的规模体量和未来分业发展的进一步细化,各类资管机构的优势领域将更为清晰,良性的竞合关系是未来发展基调。
从业务层面看,非标产品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地位有望延续

非标产品的处置是过渡期內产品层面的重点关注问题。客观看待非标产品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有助于正确对待非标产品的未来定位。随着监管规定的逐步细化, 存量的非标转标是必然趋势,但也应注意到理财子公司非标业务相较之前有一定松动,商业银行在非标理财业务上的优势地位有望通过理财子公司展业进行延续。

非标是标准化融资体系下部分企业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金融创新产物,应客观看待其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长期以来,我国的融资体系主要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一方面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存在波动,另一方面标准化的直接融资产品供给长期不足,因此客观上推动了“非标”这一收益高、形式灵活的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并在近十年里规模快速扩增。非标融资虽客观上提升了我国金融体系风险水平,但其灵活性特点事实上代表着金融创新的活力,存在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在“资管新规”之前,非标并未形成一个权威的定义和统一认定标准,内容散见于理财、信托和证券期货公司资管产品的监管文件中。“资管新规” 是监管文件中首次对标准化债权资产进行了明确定义。标准化债权资产认定的5个条件是: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那么以排除认定规则来看,不属于以上标准化债权资产的自动划归为非标资产。

根据“资管新规”的要求,对于新增非标,需要逐步转向表内信贷、债券等标准化产品。对过渡期内能自然到期而且不发生质量问题的存量非标,选择在过渡期内滚动发售新产品进行接续存量非标资产,直到该笔资产到期。对到期日超过过渡期且没有质量问题的存量非标,那么选择在过渡期内滚动发售募集新资产接续老资产,在过渡期后发行符合“资管新规” 的全新私募产品承接该笔非标资产。对存量非标,存在质量问题的,则必然要采取回表处理。

监管对非标产品提出细化要求的同时,也保留了理财子公司发展非标产品的灵活空间,商业银行在非标理财业务上的优势地位有望延续。诸如禁止多层嵌套等规定虽对传统非标产品是显著制约,但应看到监管出发点在于降低由此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事实上,监管对理财子公司非标业务余额的控制又有所放松,仅在总量上进行了限制,不限制单一理财产品投资非标的额度,且不要求纳入母行内统一授信体系。综合考虑,理财子公司极有机会延续商业银行传统非标理财业务方面的优势地位,遵循监管指引有序控制风险, 进而争取更好的发展空间。


从管理层面看,业务转置和人才团队建设是过渡期内的重点问题

理财子公司设立前后的一段时间内, 母行资管部与理财子公司可并行运作,有助于管理的平稳过渡和业务的有序交接。理财子公司设立初期面临的大量人员缺口的解决,可以母行内转置或竞聘为基础, 结合市场化的薪酬体系面向行外招聘短板领域的优质人才。

从过渡期业务处置和管理协调的角度,母行资管部和理财子公司有并行开展一段时间的需要。一方面,母行保留资管部是基于对存量理财业务处置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理财子公司与母行各部门、各分行的沟通与合作,仍需要母行资管部发挥协调作用,帮助理财子公司快速构建运作体系,形成可迎接市场化竞争的业务能力,这一过程中母行的支持必不可少。

在存量业务的处置主体选择上,留在母行和迁移到理财子公司各有优势。留在母行内进行处置的优势是理财子公司业务从零开始,没有历史包袱的约束,也是对资本金的节约。劣势在于开展非标业务时需满足《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第二条关于“非标準化债权类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的约束,那么早期开展非标投标业务势必规模受限。迁移到理财子公司进行处置的优势在于降低了母行风险资产的耗用,非标投资约束较小,劣势是存量业务需要与新业务进行隔离,需要配置更多的人员和资源进行管理。商业银行也可基于自身实际情况,挑选一部分业务先行迁移至理财子公司,其余业务留在母行体系内完成处置。

理财子公司人才缺口可考虑母行平移转置、母行内部选聘、市场化招聘三种途径解决。传统商业银行资管部门在实际业务过程中更多专注于产品和投资端工作, 合规、销售、运营等工作由行内其他部门协助承接。未来理财子公司独立法人化后,相应的部门配置需一并打造齐全,整体人才需求将覆盖投研、风控合规、产品研发及管理、销售管理、品牌管理、运营与IT等各方面。从对管理和资产业务的熟悉度出发,未来理财子公司的大部分员工都可由母行资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平移转置而来,以最大化保持理财子公司的平稳过渡。同时,可通过面向银行体系内部公开选聘的方式进一步补足理财子公司独立运营所需。对于理财子公司最为短缺的如权益类投资、信用研究、宏观及行业研究岗位,建议通过社会招聘、内部推荐等形式,面向全市场招揽人才。市场化的薪酬激励体系是面向社会招聘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竞争力,设立在京沪深等地的理财子公司将更具有区位优势。面向社会招聘理财子公司人员,面临着理财子公司外部其他资管机构所能提供的薪资水平的竞争挑战。如母行原有的薪酬体系缺乏市场化的吸引力,理财子公司可参考银行系基金公司构建与业绩规模、管理费收入等要素挂钩的薪酬激励考核体系,结合平台价值和成长空间,综合设计与基金、券商等资管机构相比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

总体来看,理财子公司需始终以监管要求和母行需求为核心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有自身特色的理财子公司发展模式,立足本行实际,避免经验照搬,明确所需能力,细化发展路径,从而实现理财子公司的有序平稳落地。伴随更多监管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资管市场将继续朝着量质齐优的增长模式迈进。各类资产管理金融机构参与方总体上呈现合作大于竞争的发展态势,理财子公司的成功转型不仅是银行业的发展动力,也是为整个资管行业的提质增效注入的发展活力。大资管行业的强监管时代已经到来,理财子公司需在控风险、稳增长的基调上捕捉发展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长效、健康、有序发展,真正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

(作者单位:毕马威中国)

商业银行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科学发展观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准确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实现均衡投放,这是保持我国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和金融经济生态稳定、支持国家信贷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是银行业自身风险控制、审慎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着力关注民生、协调统筹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履行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信贷投放节奏;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遵循科学发展观,把握信贷投放节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进入2010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已经缓解,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却仍非常脆弱,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在内需和就业等方面仍没有大的起色。同时,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也面临诸多压力。

鉴于上述宏观形势,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商业银行各项工作,尤其是信贷管理工作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信贷超额投放形成的结构失衡要求商业银行准确把握信贷节奏

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我国经济工作立足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此。2009年成为全国信贷大投放的一年。然而,尽管信贷的大规模扩张有效地抑制了经济总量增长的下滑,对我国积极应对危机,推动经济企稳回升贡献重大,但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却作用有限。而信贷风险暴露总是有相当长的滞后性,特别是在我国银行业机制转换不到位、管理水平跟不上的情况下,过去一年多来,为应对危机、支持经济企稳向好而大量投放的贷款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压力。因此,控制好2010年全年信贷增量、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和结构,是当前银行信贷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银行准确把握信贷投向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运用在银行信贷管理工作中,就是要将有限的资源突出地调整和投入到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相关的方面。而当前这一根本利益主要体现在缓解资源瓶颈、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关注民生和中小企业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经济发展等方面。

因此,加快发展“绿色信贷”,通过对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这既是银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更是银行本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信贷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投放

实现我国经济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资源、环境、生态、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只有按照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配置资源,维护各方面生态的平衡,才能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金融生态的稳定正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题中之义,失衡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造成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波折。

(四)统筹兼顾要求银行在信贷工作中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

作为商业银行,追求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是,正确运用信贷手段,发挥自身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商业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商业银行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既要保持信贷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又要提高针对性和灵活性,发挥信贷对调整经济结构的促进作用。

二、银行业超常规过量信贷投放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信贷过量投放对急需加大发展的实体经济企稳回升作用有限

2009年一季度信贷巨额投放后,主要经济指标并不十分理想,而2010年1月份的信贷投放量与经济增长幅度的差异依然巨大。这说明天量信贷投放没有进人经济实体,或者进入了经济实体而没有到生产、流通、消费环节。

(二)信贷过量投放易造成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不利于股市、楼市的健康发展

2009年我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在30%的货币供应增长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只有8%左右,同时CPI是负的。据测算,大概不到1/3货币供应量被实体经济吸纳,而有2/3进入到了资产领域,这造成了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推动了股市、房市价格的泡沫。

二是造成市场资金价格倒挂,闲置资金在企业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倒腾牟利。2009年曾出现了一部分企业将借来的信贷资金,通过票据贴现与定期存款之间的利差进行套利的情况。

(三)银行巨额资金过于集中投向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给未来信贷资产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

首先是银行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集中度较高,如一些银行发放的贷款中,一般性贷款占比不到60%,其中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就占30%。虽然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有政府财政信用做担保,但由于在获得银行贷款时各家银行都要求担保或将贷款的还款计划纳入财政预算,这将导致政府担保杠杆率较高;且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多个融资平台从多家银行获得巨额信贷资金,形成多头举债,负债率居高不下,导致银行在这一领域的信贷风险日益提高。

二是沉淀在房地产领域的贷款量巨大,据统计,2009年房地产贷款新增量达到2万亿元。在贷款总新增量中的比例平均约占20%左右,而在中小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更是高达40%左右。一旦房地产行业出现问题,将给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四)信贷过量投放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银行信贷集中于政府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领域,造成的关联问题是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下、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并存。

国家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推进信贷投放的初衷一方面是抑制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拉动内需,重点是加强新兴制造业和深加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但与强烈的信贷投放冲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银行对新兴产业在信贷政策、风险管理机制、市场规划上的准备却严重不足,在短期利益驱动下。必然导致投放的偏向和“跟风放贷”。

从2010年1月末的数据看,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比重为19.7%,比年初下降5.2个百分点。从余额看,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为22.1%,比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信贷资金投放的不足也导致了民间借贷成本的上升。这不仅严重限制了其进行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以及建立自主品牌,抑制了民间资本再投资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形成中国健全的内生性经济增长机制。

三、银行信贷有节奏均衡投放是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必然要求

(一)信贷均衡有节奏投放,是保持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生态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第一要务”所决定的

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信贷的均衡投放不是平均投放,而是依据经济运行的实际需求来把控信贷投放的数量与节奏,“均衡”既指总量的均衡,也指结构的均衡,即信贷投放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合理需求达到均衡,确保经济有效率地运行。

一是要与实体经济运行的需求进度匹配(即数量和时间)。从满足实体经济和工商企业各个时期的资金需要出发,银行应当均衡地按需投放信贷。

二是要与实体经济需要的投放对象、投放领域匹配。就是要把有限的信贷资金投向国家支持的、关系民生的、资金最短缺的行业和领域,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二)信贷均衡投放,是银行业顺应国家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调整的必然选择,也是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不但要在经济增长总量上保持一定的水平,更要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上做文章,这既要控制“两高一剩”行业,又要发展新型制造业、形成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扩大内需。商业银行一是要保证信贷行业集中度的均衡,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要保证信贷投放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时间进度均衡匹配,否则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将是反向和有害的。

(三)信贷均衡有节奏投放,是银行业自身风险控制、审慎经营的内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倡导的“绿色”“生态”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中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四大挑战”。一是不良贷款反弹压力明显;二是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压力逐步加大;三是案件风险防范压力长期存在;四是金融信息科技保障压力依然存在。因此,银行只有按照企业经营的实际资金需求进度进行信贷投放,才能保证信贷资金的合理使用,从而控制信贷风险;而均衡投放也能减轻银行风险评审和管理的集中性压力,降低操作风险等内生性风险的概率。

(四)信贷均衡有节奏投放,有利于落实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抑制房地产过热发展等有保有压政策,也是科学发展观着力关注民生、协调统筹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履行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围绕宏观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进行战略布局,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应特别关注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房地产经济过热、居民个人消费需求多样化、国家城镇化发展等问题,密切关注市场,加强对宏观政策及其趋势的研究,在大的经济周期内坚持逆向发展思维,合理把握发展节奏,履行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具体而言,当前必须控制好信贷增量,把握好投放节奏,推进政府融资平台“解包还原”工作,严控房地产贷款,切实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向有利于国计民生发展的行业和企业,并在发展路径、商业模式、经营管理、业务流程,服务渠道与金融产品等方面形成特色和品牌。

四、商业银行在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主动作为

首先,商业银行在信贷投放规模受到控制和货币政策逐步收紧的情况下,应按照国家及监管部门的要求,主动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继续推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一是继续支持各地“十一五”规划的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二是可以加大对国家级战略产业的信贷投放。

其次,商业银行应正视超常放贷的隐患。加强风险排查和管控力度,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和客户结构,保持银行信贷质量和持续发展。一是可以探索信贷业务的优化方案,梳理存量贷款客户,列出集中度高行业的客户,通过信贷资产转让、发行信托理财计划、逐步调整退出等方式调整贷款余额,将有限资源用于国家重点项目。二是通过加强对信贷资金流向和用途的监管,从源头上保证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三是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的集中度,严控自有现金流不足,完全依赖政府担保补贴的新开工项目贷款。

再次,商业银行应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积极支持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自主创新。以新兴产业为服务方向,以创新产品为抓手,挖掘新兴产业的客户群。对新兴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信贷策略,设计和推动创新产品,如知识产权抵押贷款、选择权贷款、并购贷款等,与产业基金、风投基金联姻,共同支持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

最后,商业银行在结构调整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加大对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培养一批专门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服务的专业团队、业务产品和客户经理,通过搭建风险共担平台、核心企业平台和重点区域产业群平台等模式,推进中小企业信贷业务。

商业银行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重点研究农村地区的商业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产品的种类和内容存在缺陷、银行机构和客户群体之间难以有效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这三个方面。在明确这些问题后,我们分别从拓展服务范围、金融知识的科普、从业人员考核培训制度的强化与人才队伍建设的高质量化这四个方面提出实现农村地区商业银行业务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地区;商业银行;绿色金融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整体经济形势不断向好,国家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红利是要惠及到全体人民的。所以金融行业已经逐步走出了城市地区逐步向乡村蔓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农村地区的金融行业一直秉持绿色发展的基本概念。实现低碳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也是我们享受金融成果并畅想美好未来的一个重要基础。但是现阶段的农村金融业发展距离我们的预期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的问题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

一、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困难

本次文章研究阶段,我们曾经在网络上搜索了大量的以农村地区绿色金融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相关文献,也到一些农村地区做实践调查和采访研究。经过多重调查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本文以为农村地区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产品种类和内容存在缺陷。农村地区绿色金融建设并不是一个最近才提出的新概念。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行基础和实力。但是在经济发展程度整体较低的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绿色发展之路举步维艰。很多都是直接照搬东部地区的农村绿色金融建设,但是本地的基础实力又达不到相应水准,所以在产品种类和内容方面就与实际状况严重不符了。第二,农村金融产品无法充分获得消费者群体的信赖,这也是商业银行农村绿色金融发展之路上的重要障碍因素。对一些农村地区的中小型企业还好,但是对一些个体户或农民家庭,与商业银行的金融信赖关系建设非常艰难。在本地实际调研活动中,一些村民根本不知道金融是什么,而且当我们一提到股票、债券和投资这些字眼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诈骗。的确,近年来很多不法分子和有投机者利用网络渠道进行金融违法活动,政府部门对此的宣传力度和教育有着很强力度。但是这种宣传矫枉过正,导致很多村民听到金融字眼就本能以为是诈骗。而且另一方面,这些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一些基本的金融知识都是没有任何概念的,这也就很容易导致商业银行的个体金融业务开展难度增加。第三,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会成为影响农村地区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对待客户的基本态度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下阶段,存在个别农村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的情况。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不负责,在与客户的接触过程中也不够热情甚至会和客户产生语言冲突。而这些不良行为都会成为客户作出其他的选择行为的一个重要依据。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服务态度有待提升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另一个重要阻碍因素。

二、农村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策略

针对农村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分别从服务范围的拓展、金融知识科普的实施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的高质量这三个方面为农村商业银行实现绿色金融提供相关建议。

1.服务范围的拓展

服务范围的拓展指的是商业银行机构自身的服务范围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拓宽,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开辟出一条适合当地的、富有特色化的金融服务发展道路。例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电商平台和网络购物已经在农村地区有了非常广泛的普及。无论是年逾花甲的老人,还是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壮年群体,都已经逐步适应甚至依赖网络购物这种全新的消费模式。农村商业银行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开展金融业务的过程中加强自身与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重视网络技术的应用,开创出绿色的且有特色的农村金融产品。例如,农村商业银行要积极学习国家大型银行在绿色金融业务方面的发展经验,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开拓出绿色信贷业务。信贷是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贷款的合理办理和高效发放可以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同时也有力地避免了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农村中小型企业或个体户由于无法得到资金被迫陷入高利贷困境的局面。

2.金融知识科普的实施

在农村商业银行实现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过程中,金融知识科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的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经历相对于城市人口而言有所差距,個人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的相对欠缺导致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对金融这一词的概念的认识是不够深刻和专业的。由于了解不够深入,所以导致村民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效率非常低。要想实现绿色金融在农村地区的长足发展,加强对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科普和教育是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例如,股票和债券这二者是农村居民接触最多的投资理财形式,股票和债券也属于金融的一部分。当下阶段也有很多村民操作股票投资债券的相关经历,只不过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在这方面做得并不是非常理想。农村商业银行可以把股票、债券、保险、融资等在金融领域中出现的高频词汇以科普的形式向农村居民做一个宣传教育,让他们对这种新型的金融形势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这样做一来可以增加居民的专业知识储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的投资理财风险,另一方面也整体提升了农村居民对金融行业的认识程度,这为农村商业银行今后实施其他绿色金融的相关措施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

3.人才队伍建设的高质量化

人才队伍建设的高质量化是我们早日建成一套完善的农村金融绿色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因为不管多么科学合理的制度,总归是需要具体的负责人予以落实的。如果落实者本人的素质不达标,或者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存在问题,那么即便是一项非常优质的举措,也很难取得与我们预期相一致的最终结果。因此,实现农村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必须要完成的工作。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建设主要分为招聘环节的高标准,严要求和从业人员考核培训制度的完善。通常而言,银行部门是很多求职者非常青睐的机构,但这仅限于城市的各大银行。在哪些位置偏远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的农村地区,银行的招聘方面具备的优势并不是很大。但是要想实现农村绿色金融的高质量发展,相关商业银行在招聘时仍然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基本规则,在招聘人才方面坚持宁缺毋滥的基本原则。只有保证了招聘环节引入人才的高质量,才能确保各项政策推行的有效性。其次就是从业人员的考核培训制度。在很多求职者眼中银行就是一个铁饭碗,是一个只要入职就永远不会失业的工作。但也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极个别银行员工工作消极懈怠。我们要健全从业人员的考核培训机制,针对其日常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方式进行监督,不仅要在内部予以监督同时也要接受群众的监督,通过多种监督方式相结合的手段,规范人才队伍的质量。

三、结语

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都市的繁华生活,更是广大农村地区人民幸福感的提升。让全体人民享受到金融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是我国坚持以人为本重要理念的体现形式。因此,在今后的金融事业发展中,我们仍然要坚持农村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基本方向不动摇,探索出更多优质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雷博雯,方建珍.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策略探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20,(11):120-128.

[2]杨雪琪,蔡洋萍.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问题探讨[J]. 中国商论,2019,(11):31-32.

[3]覃嘉南. 湖南省农村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施现状及其效果评价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9.

(淮安市淮安区渠北水利管理所  江苏 淮安  2232000)

商业银行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处于“新时期”、“新常态”伴随着“三期叠加”时期,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其中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日趋突出。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特征,加上商业银行盈利性的目的驱使,导致大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不如预期。文章通过对几家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服务模式的对比,结合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中小企业业务实际,提出了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同业是如何发展的,主要的风险环节在哪里,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做的思考和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服务模式 信贷业务 发展策略

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处于“新时期”、“新常态”伴随着“三期叠加”时期,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实体经济也将孕育出更多新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差異化、复杂化的特征。特别是近几年,中小企业作为我国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之一。银行业协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46万亿元,比2014年末的20.7万亿元增加了2.7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3.90%。据统计,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5%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的总产值、利税和出口额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40%和60%,并提供了76.5%的城镇就业机会。因此,中小企业在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等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融资特点

(一)定义标准

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划分类型详见《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内容。

(二)主要特征

1.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速。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与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2.范圍广泛,消费需求多样。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虽然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陷,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消费者和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

3.资金薄弱,融资方式单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普遍依赖企业自身积累等内源性融资渠道,银行融资渠道不宽阔, 资金基础性相对薄弱,且一般民间融资渠道、非正规融资方式或银行的间接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占有较大比重并扮演着重要角色,可见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融资渠道狭窄和融资方式单一的特点。

(三)融资特点

1.投入成本高,信息共享缺乏。中小企业管理不够规范,信息不透明且缺乏担保抵押,经济规模小等特点,决定了银行开展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获得更多的信息。因此银行都愿意做大企业的金融服务,而不愿意做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2.个性程度强,产品标准参差。中小企业本身个性化差异比较大,这与银行要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服务有一定的矛盾。银行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必须研究标准化的产品,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经营成本,而中小企业的特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企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中小企业在银行信贷标准的开发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3.市场差异大,融资渠道狭窄。总体来说,全国各地中小企业融资的差异很大,一般来讲经济发达地区社会资金充裕,经济机构众多,市场化程度高,政策环境优越,中小企业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渠道、金融产品等方面的选择就少。

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模式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大发展时期,业内公认是在2009年银监会提出“大中型银行要力争2009年第一季度末,最迟不超过第二季度,建立专门针对小企业融资的专营机构”正式拉开序幕的。在2010年第八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会上,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尚福林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证监会将在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方面,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之后,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响应,将原属于公司业务部项下的企业业务独立成为新的部门进行管理。本文列举同业中小企业模式,对比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业务模式的差异,从中寻找可供借鉴的优势和特征。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工商银行经营管理模式

工商银行前董事长姜建清曾说过“工行是站在战略高度推动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的”。正如其所言,作为银行业的老大哥,工行在中小微金融领域的探索也一直走在同业的前列。

早在2005年,工行就开始了小微业务发展的试点工作,并被银监会确定为全国两家中小企业信贷试点行之一,成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团队,率先在全国金融系统把对“小企业”的贷款和服务作为独立的业务品种来经营。2013年开始,工行对其组织架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总行一级部门进行了大幅缩减,后经调查发现工行在2013年的组织架构调整中将小企业金融业务部合并至公司金融部中。因此,工行中小微业务的组织架构可以看作是“总分行级管理制”组织架构模式。架构图如下:

(二)民生银行经营管理模式

民生银行郑万春行长曾经发表了一篇文章《“十三五”银行的机遇与挑战》,其中谈到,未来传统行业将面临转型升级,新产业、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将不断涌现,中小企业等民生改善的金融需求也将稳步提升,民生银行正是朝着这条路在一直努力着。

从2007年开始,民生银行启动了中小企业金融事业部的改革试点,在其后的7年间依托事业部的优势在银行市场上开疆扩土,曾经一度超过招商银行占据股份制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的“头把交椅”。2014年,民生银行启动了组织架构的大调整,由原来的事业部制向矩阵事业部制转型,其矩阵事业部制的主要特点集中在分行层面,这种组织架构,充分利用了机构经营权的扁平化管理路径,可以有效实现事业部和分行双重管理,在保证了分行风险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提高了业务拓展效率。因此,民生银行在中小企业的客户拓展、风险防控、渠道优化和提高收益等几方面获得了可持续性发展。

(三)中国银行经营管理模式

中国银行田国立董事长在“2015中美中小企业投资与贸易合作洽谈会”上谈到,“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是促进中美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中国60%的GDP是靠中小企业创造的,因此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以小才能见大”。正是秉承了历任行长的工作理念,中国银行更加重视中小企业的机制建设,逐步建立了集中垂直的中小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早在2009年,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就成立了中小企业业务部,采用国际先进理念——淡马锡信贷工厂模式,采取相对标准化授信和流程化管理,更有效地实施全风险控制,持续提高审批效率。

中国银行中小企业部实施总行中小企业部对省级分行进行管理并进行授权(全流程工厂)模式,从业务推动、营销策划、风险控制、资产管理等方面实现全面集中管理,它是一种以客户为导向,批量处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申请、审批、放贷及风险控制,即建立“信贷工厂”提供中小企业融资的模式。中国银行在进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管理时,设计标准化产品,同时兼顾创新产品,从前期接触客户、情景分析开始,到授信的调查、审查、审批,贷款的发放,贷后维护、管理以及贷款的回收等各个环节,均采取流水线作业、标准化管理。其主要特点体现在省行中小企业业务部中.整个流水线中,我们更加关注流程和节点的创新,其中7大环节19个节点的主要创新点和流程如下图:

由此可见,前述分析的三家银行的业务模式各有所长,从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上可谓各有千秋,我们通过一些经营数据比较分析优势与特点。

根据银监会统计2015年11月底,工商银行南京分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742亿元,授信客户数:19064户;民生银行南京分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89亿元,授信客户数13500户;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113亿元,授信客户数49505户。

通过上述三家银行中小企业业务模式以及经营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业务管理较为集中,在相同时点的授信余额仅次于工商银行,但是与工行有所不同的是,中行除了把目标放在资产较大的中小企业上以外还对小微型企业伸出橄榄枝,一方面是响应国家政策,另一方面也是为抢占未来的中型企业市场做准备。中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的贷前调查、授信审批、贷后管理等相关工作均由省行中小企业部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了银行开展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三个“有效”,一是风险得到有效识别、化解和防范;二是运作效率和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三是规模效应明显,运作成本有效降低。

三、中小企业授信业务模式风险控制

(一)面临各项挑战

1.信贷业务监管日渐严格。2016年以来,为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有效地控制风险,政府监管部门纷纷出台新规定,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管理。中国银行总行层面各类信贷业务政策也加强了监管的力度和精度。同时,外部刚性监管对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接下来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同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加。根据江苏省银行业协会主办的《2012年度江苏银行业务服务改进情况报告》中提到,江苏省各類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到12089个,当年新增334家。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面临着巨大的同业竞争压力,生存空间受到了一定的挤压。就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系统内部形势而言,目前银行内部的信贷规模处于收紧的趋势,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必将同时相应减少,这也会限制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未来市场竞争的能力。

3.盈利风险未知日趋严重。由于中小企业依然普遍存在着规模小、企业寿命短、抗风险能力差、缺乏合格的贷款可抵押品等特点,再加上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主自身的综合素质不够,实行家族式管理效率低,这些都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开展增加了难度。这些因素对于开展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增加了难度,客户辨识和贷款管理难度较大,管理成本和坏账率较高,这给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大力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

(二)主要风险来源

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整理近几年中小企业部分行业不良率统计表,对我国中小企业不良率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风险的出现是集中在一部分行业中的(详见下表)。

从行业上看,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不良贷款率历年来都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尤其明显。从会计年度上看,大部分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会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仍然是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较为突出。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则刚好相反,不良贷款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与近年来互联网生活的普及和公路、铁路、民航等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

从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近年来部分行业不良率数据表中也可以看到,在江苏省地区分行业不良贷款率与全国性的数据大同小异,这意味着行业风险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各个地区都大致相同。

除了上述行业性风险之外,还有许多风险的诱因,有些可能是中国特殊国情导致的特殊情况。总体来说,中小微企业的不良率还是远高于大中型企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定位的混乱,管理体制的松散,人才培养的缺失,以及内部财务的混乱等方面。二是商业银行内部的原因,主要包括管理架構的限制,人才储备的不足,以及信息共享不充分等方面。

四、中小企业授信业务模式对策探讨

从前文的内容来看,要做好中小企业授信业务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逞一时之勇。通过实践与分析,商业银行要做好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选准行业、风险偏好

首先要选准行业,行业的选择至关重要,行业整体发展向好时,该行业中的中小企业的存活率就会相对较高。银行在做中小企业业务时,一定要有对想要介入的行业有一个前瞻性和权威性的判断,这个行业未来会怎么样,如果行业经营稳健可以试行介入,如果处于衰落期,就要谨慎小心。同时,行业选择也要与整个银行的风险偏好一致,尽量不要出现与新常态、新周期“逆行”的现象。行业的前景分析,可以借助外部专业机构比如说银联信或者互联网云媒体的帮助,也可以通过研究行业内上市公司来判断其上下游关联中小企业情况,通过它们来判断行业未来的走势,抓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作为授信参考。

(二)信息共享、流程标准

商业银行为了防范中小企业业务系统性风险,首要任务是获得公开透明的市场和企业信息,一般来说,利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大数据”的这个抓手去收集中小微企业的关键信息,解决中小微业务风险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银行与京东商城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通过订单、应收账款等信息为供应商弥补资金不足和打破周转不灵的瓶颈;民生银行的“产业链战略”,围绕供应链中的战略客户,拓展其上下游的小企业等等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时,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情况复杂、国家信用体系不完善,这就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作业暂时很难实现,银行更偏重或强调的是中小企业审批的标准化。我们应当建立和完善内部中小企业公司业务监控和信息渠道,加强中小企业客户信息库和信贷管理系统建设,解决客户基础信息和信贷信息的实时查询和实时监控。

(三)产品创新、综合开发

对于任何一家商业银行来说,创新就是生产力。近年来,阿里巴巴等大型网络科技企业凭借着他们独特地信息资源,也开始踏足一些金融领域,比如互联网金融、物流电商交易平台等。其实,商業银行在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实践中,也可以尝试一些大数据作为基础的拓展方式,比如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中小企业部近期推出的一种业务模式:“中银税贷通”就是很好的例证。

“中银税贷通”体现的是银行与国家税务系统大数据的合力,其模式是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联合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微众税银平台,为诚信纳税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的免担保信用贷款。“银税互动”是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由税务部门、银监会派出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协商,共享区域内小微企业纳税数据与纳税信用评价结果,通过创新融资方式,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中银税贷通”的业务流程简单清晰,可操作性很强,该业务模式在试运行阶段截至2016年8月末就已获得132户符合筛选条件的客户,其中50户已在客户经理营销与贷前调查环节,授信总金额约5280万元。同时由于加强了对客户的综合开发,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中小企业客户的粘性与忠诚度。

(四)专业提升、人才培养

某种意义上,中小企业业务的服务模式和发展策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客户经理的专业水平和专家素质,因此,培养中小企业客户经理的梯队成长,建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客户的客户经理队伍,已然成为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关键。加强中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建设的目的,是确保每一个中小企业的客户经理都有对市场分析的前瞻性、对企业经营变化的敏感性以及对财务数据的分析能力,拥有过硬的职业道德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应该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激励考核机制,对中小企业客户经理的贷后管理工作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该单独的设定考核指标,如客户经理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贷款企业有风险信号,并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减少了银行损失,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建议通过配备中小企业客户专项激励資金实现),以激励客户经理的风险导向防范意识。

《黄帝内经》中有句名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使,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可见世间万物,皆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特定的规律和本源,宛如对于“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服务模式及发展策略”的探究一样,作为公司授信全流程中风险控制防线的一环,既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控、全额风险计量和全程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小企业授信环节实现科学发展,优化资产质量的本源基础。正如中国银行总行陈四清行长所言,“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风险管理绝不仅仅是纯粹的管理行为,风险管理创造价值,风险管理解决成本,风险管理带来收益”,“一个银行家,首先应是一个风险管理的专家”。

参考文献:

[1] 陈四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通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 田国立.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2015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工作表彰会上的讲话.和讯网,2016.6.24

[3] 田国立.2015中美中小企业投资与贸易合作洽谈会讲话.新浪财经讯,2015.9.29

[4] 尚福林.第七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讲话——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中国中小企业天水网,2014.11.28

[5] 金融布衣.小微业务发展及风险防控系列思考(全).信贷白话,2016.7.5

[6] 大中型商业银行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业模式的参考案例[J].银行业经营管理,2016

[7] 郑万春.“十三五”银行机遇与挑战.新华网(财经),2016.2.20

[8] 陈燕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

[9] 廖娴.苏州A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

[10] 金瑛.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中小企业贷款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授信管理部 江苏南京 210005;课题主持:强洪;课题组成员:李宓群、李延)

(责编:若佳)

上一篇:村镇银行发展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全球卫星通信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