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范文

2023-09-19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范文第1篇

二、 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安装)许可证申请书

三、 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安装)许可证申请活动范围表

四、 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 质量保证大纲

六、 质量保证大纲程序目录清单及下列程序

1. 物项采购和分包控制程序

2. 设计修改与变更控制程序

3. 工艺试验与评定控制程序

4. 特种工艺人员管理程序

5. 产品试验(功能性试验)控制程序

6. 不符合项控制程序

七、 单位基本情况及主要工作业绩

1. 单位情况概述:单位成立时间、从事的主要工作、主要产品、资产状况、年产值等。

2. 资质情况:应说明所取得的有关质量体系证书、制造(安装)资格许可证以及其他资质情况,并将有关证书的复印件附于申请文件后。

3. 以往工作成绩(相关或相近的工作业绩):

(1) 主要业绩的描述:提供已制造(安装)过的主要产品清单,包括工程项目名称、完成时间、设

备类别、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核安全级别、结构型式、数量、主要使用工况、依据标准

等内容。

(2) 有关产品的获奖情况和用户反馈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八、 制造(安装)能力的有关说明材料,如:

1.厂房条件、起重运输能力与主要加工装备能力的说明

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安装)申请单位应描述所具备的厂房条件、起重运输和主要加工装备的能力;给出主要加工装备清单(型号、规格、工作能力范围、精度等)。

2.相类似产品的制造(安装)情况

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安装)申请单位应在以往制造(安装)过的产品或项目中,选择产品类型及制造(安装)难度与目标产品相似的产品进行描述,说明制造(安装)过的相关或相近产品在结构、制造(安装)工艺、性能指标、材料等方面与申请目标产品的相似性,并描述其应用于何种工程或项目上,现运行情况如何。

1.主要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和专业配备

(1)总体描述:主要技术负责人情况(学历、职称、专业、现从事的工作等)以及技术人员各专业配置人数,主要技术人员的专业配备、能力和经验必须能覆盖所申请从事制造(安装)活动的全部技术内

容。

(2)人员清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毕业学校、学历、参加工作时间、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及年限以及从事过的主要工作经历等。

2.焊工、焊接操作工能力的基本情况

(1)分别列出民用核安全设备的焊工、焊接操作工和常规焊工、焊接操作工基本情况清单(姓名,年龄,工作年限,已取得的证书情况、考试合格项目及有效期以及从事过的主要工作经历等),并附核资质焊工、焊接操作工证书复印件。

(2)应承诺按核安全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焊工、焊接操作工的考核和取证。

3.有关工艺评定及工艺试验准备情况(包括焊接、胀管、成形、热处理、冶炼等工艺试验和工艺评

定)

(1)现有工艺试验和工艺评定情况

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安装)许可证申请单位应描述在以往产品制造(安装)过程中已经进行的各项工艺试验和工艺评定情况,并列出过去所做的工艺评定和工艺试验项目清单,同时提供一份完整的工艺试验和工艺评定报告。

例如对于焊接工艺评定,总体描述己进行过的焊接工艺评定所涉及的钢种、焊接方法、进行的试验项目以及焊接工艺评定所遵循的标准,并对所完成的各类焊接工艺评定进行列表统计,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母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执行标准、评定时间等。用类似方法完成对其他各种工艺评定或试验的描述。

(2)拟进行的工艺试验和工艺评定

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安装)许可证申请单位应根据所申请的目标产品的制造(安装)要求,描述申请单位在目标产品制造(安装)活动中计划进行的工艺试验和工艺评定准备情况。

―― 通过分析所申请制造(安装)的典型目标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采用的工艺方法,分别列出需进行工艺评定和工艺试验的项目清单,并说明目前哪些已完成,哪些尚待进行,预计何时完成;

―― 列出相应工艺试验和工艺评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主要操作人员以及进行相应的试验和评定所必需的设备;

―― 说明上述工艺试验和工艺评定项目以及所具备的相应人员和设备是否满足目标产品的制造(安装)需要。

九、 检验与试验能力的说明

1.主要的检验与试验装备清单

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安装)许可证申请单位应列出计量、理化试验、无损检验、功能性试验、鉴定性试验等主要检验和试验装备清单(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检测能力或范围、检测精度等)。

2.计量管理情况

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安装)许可证申请单位应对以下内容进行描述:计量工作的负责部门;从事计量工作的人员情况(人数、人员构成、技术水平或工作经验等);企业目前计量器具的持有、保养、使用和检定情况;有关人员培训、考核情况。

列出从事计量工作的人员清单(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从事的专业、职务职称、相关工作经验),并附计量人员资格证书复印件。

3.理化检验能力情况

(1)申请单位应列出申请的目标产品需做的理化检验项目清单,包括化学成份、机械性能、金相、腐蚀和奥氏体不锈钢中δ铁素体含量等,并说明本单位能完成的项目和资质情况。

(2)列出从事理化检验工作的人员清单,包括姓名、年龄、专业、学历、职称和从事检验的经历;考核和持证情况,并附理化检验人员的资格证书复印件。

(3)描述理化检验人员掌握检验方法和标准规范情况。

4.无损检验能力情况

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安装)许可证申请单位应介绍其无损检验工作的负责部门;描述从事无损检验工作的人员情况;主要设备及各种试块和试片的保存、使用情况;能够执行的规范标准;申请目标产品需做的无损检验项目以及本单位能够进行的无损检验项目,无损检验人员考核、取证情况,需要进行分包的项目及分包单位的资质等。

(1)列出从事无损检验工作的人员清单(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从事的专业、相关工作经验、持证情况),并附上有关证件的复印件;列出已制定的无损检验操作规程目录清单。

(2)应承诺按核安全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无损检验人员的考核和取证。

5.产品的功能性试验条件及情况

(1)列出申请的目标产品需做的功能性试验的项目清单,并说明本单位能够进行的项目和资质情况;

(2)描述产品功能性试验的试验条件和装备情况,针对目标产品具备的相应仪器、设备及试验室,并对水压试验所用的去离子水的来源(自制还是外购,外购采取何措施防止二次污染)、水质指标情况及检验能力等进行说明;

(3)描述从事产品功能性试验的人员基本情况(人员数量、经验等);

(4)能够执行的检验方法、标准和规范情况。

6.其他检验和试验能力情况

十、 主要关键技术及储备

1.典型目标产品描述

申请单位应根据所申请制造(安装)的设备品种,从每种产品中选择一种典型目标产品[其结构(复杂度、重量和体积)、材料和制造(安装)工艺应具代表性]进行描述,内容包括结构特点、设备简图、型号规格、主体材料以及主要的技术参数和制造(安装)工艺流程图。

2.制造(安装)过程中的主要关键技术、解决措施及储备情况

通过分析所申请制造(安装)的典型目标产品的制造工艺(安装顺序)流程图,申请单位应描述申请目标产品制造(安装)工艺(工序)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技术难点),针对各项关键技术和难点,结合以往制造(安装)的相关或相近产品的制造(安装)经验,说明解决技术关键的方案和具体解决措施。 十

一、 有关标准规范的执行能力

1.以往工作中执行过的标准、规范

(1)给出以往执行过的标准、规范目录清单;

(2)描述对这些标准、规范的熟悉程度和在以往工作中这些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

2.申请的目标产品制造(安装)活动中需执行的标准规范清单

(1)所列出的标准规范目录清单应具体到“章、节”;

(2)所列出的标准规范要满足所申请的设备制造(安装)活动。

3.对民用核安全设备标准规范执行能力的说明:说明所述民用核安全设备标准规范的配备情况、学习

情况或相应培训计划,描述对其内容的熟悉程度、消化分析和执行情况等。

十二、 关键物项采购及分包活动的情况说明

1.关键物项采购及分包活动的内容、范围、责任及接口关系

2.关键物项采购及分包单位与活动有关的技术能力和资质的说明

十三、 模拟件制作方案和质量计划

1.以往模拟件制造和鉴定情况(鉴定仅针对核安全电气设备)

2.模拟件制作方案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选型原则:包括关键制造工艺与目标产品对比分析,应结合所申请的目标产品的结构特点、设计参数、材料等方面说明所选模拟件具有代表性;

(2)设计要求:包括模拟件的结构简图,以及结构型式、尺寸,材料、主要设计参数、技术要求等描述;

(3)制作、检验和试验中执行的规范、标准以及技术条件、工艺规程等;

(4)制作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总体要求简述;

(5)从事模拟件制作的主要人员基本情况;

(6)制作所涉及的场地、设备情况:包括主要制作设备、检验和试验设备、清洁场地等;

(7)采购控制:包括主要部件采购技术条件和控制方法、分包控制要求等;

(8)制作所涉及的工艺评定内容:包括评定项目、评定方法、过程要求、取样方法(包括取样图)及验收要求等;

(9)制作工艺流程图;

(10)制作关键过程控制:针对模拟件的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加工、装配、清洁度、胀接、检验、功能性试验等主要制作过程控制说明;

(11)检验和试验:包括检验和试验项目、方法、标准等;

(12)记录。

3.模拟件制作的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一般应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名称、设备或部件名称、设备采购方、质量计划的文件编码;

(2)设备制造、安装过程中的主要工序及其编号;

(3)每项工序所必须遵循的程序、规程、细则或标准;

(4)制造商、承包商、监理机构及营运单位等相关各方在执行这份质量计划时选取的检查点及见证模式等;

(5)需要形成的记录、报告或其它文件要求。

4.对同时申请设计和制造许可证的单位,所提交的申请资料中还应包括鉴定试验大纲和必要的相关文件。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范文第2篇

[摘    要]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与维修的研究可以从其原则、重要性、问题现状以及相关的改进建议入手。其原则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管理与维修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工业生产的基础,能够保障生产安全、降低生产成本。但目前也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设备使用不规范、重视程度不足、相关的制度不健全、设备维修效果不佳、缺乏管理与维修观念等。根据对问题以及原则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如加强对设备管理与维修的重视度、健全相应的规章、规范设备安全操作、引进信息管理技术、落实监督工作、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做好安全检测工作以及维修观念的培育等。

[关键词]机械加工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维修研究

做好機械加工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与维修工作可以有效促进制造业的整体发展,对于工业发展也能够有较大的作用。安全管理和维修目前仍然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要求对其有进一步的系统研究,从其原则、重要性、现状入手,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 机械加工设备安全生产管理以及维修的原则

1.1 安全第一

对于机械加工设备而言,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是管理还是维修工作,都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第一首要是保障人员安全,其次是工厂安全、设备安全。以该原则为前提再行开展相应的工作。

1.2 预防为主

对于机械加工设备而言,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有效地生产管理与维保工作会比在事故发生后才采取措施节约更多的成本。也会使得管理与维修工作更能够收获实效。预防为主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则。

1.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生产管理以及维修工作并没有定式,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措施,分析现场情况和设备要求、加工要求等,选择最合理的管理方式以及维修方式。

2 机械加工设备安全生产管理以及维修的重要性

2.1 工业生产的基础

在当前时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工业进入产业链的模式,而要达到稳定的产出率,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转是重要的基础。对于工业生产而言,只有将产品真正的完成才是最后的成功,生产车间如果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生产的最后一环发生事故,由此可能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甚至是灾难。而目前,工业生产车间多使用机械加工设备进行运作,其安全管理以及维修的重要性十分突出。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及维修维保工作,将会使得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质量有所保证。这也是工业生产的基础。

2.2 保障生产安全

对于工业生产以及机械加工设备而言,生产安全是避无可避的重要话题,也是使得生产达标、调动员工积极性、保障社会安全的重要命题。生产安全中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生产安全问题是长期存在的问题,特别在当前自动化生产越来越普及的时代,故障问题频发,做好管理和维修研究,能够及时在现场保障设备的运行,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加工设备的合理化的管理与维修将会使得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有所降低,目前自动化设备也会存在超负荷运转的情况,设备出现故障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维修调整,势必會使得生产的效率降低,使得生产成本增加。并且一些设备如果没有及时的维修甚至会导致报废的情况发生,又进一步增加成本。

3 机械加工设备安全管理和维修问题现状

3.1 设备使用不规范

使用不规范是导致设备出现故障的重要原因。虽然目前许多生产工厂设备加工的自动化趋势明显,但是仍然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操作情况采用最恰当的操作方式。我国企业加工设备精度的日益提升已经成为重要趋势,设备的更新速度日益提升。对于操作要求有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但是许多操作人员对于使用的规章仍然呈忽视状态,长期的违规操作使得设备问题频发。缺乏相对专业并且与时俱进的操作培训,使得操作人员适应新型机器的能力越来越差,使用不规范成为设备安全生产管理以及维修工作中的重要难题。

3.2 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机械制造企业对于加工设备管理和维修的重视度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许多单位没有定期的保养维修规定,使得长期运行的机械加工设备的效果不佳,在后期更容易出现较大的故障问题,带来严重的隐患。绝大多数人员对于机械加工制造的短期效果更为重视,而对其长期的运行并没有较全面的考量,因而难以使得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工作懈怠情况普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3 相关的制度不健全

机制问题也是机械制造与设备安全和维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有效的监管机制的健全将会使得设备正常运行有足够的保障,特别是加工检修环节,制度的规范能够有效地解决检修混乱问题,使得加工设备运行更为规范,也是机械加工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只有在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与检修要求合理结合的基础上,管理制度才更为有效。

3.4 设备维修效果不佳

维修效果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以及维修的重要检测标准,会受到技术的制约。因而提升维修效果的首要任务是提高维修技术,维修技术的提高依赖于企业的维修意识与维修研发能力。相应的单位必须重视设备维修对于机械加工整体的重要作用。维修工作人员没有学习意识也是使得设备维修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对于设备缺乏必要的了解,对于对应的技术与措施也没有相当程度的熟悉,自动化与智能化检测技术的缺失也会导致维修效果欠佳。

3.5 缺乏管理与维修观念

机械加工设备维护工作存在的首要问题其实是观念意识的淡薄。即使明白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具备科学的维修管理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部分企业对于机械设备所能够带来的效益与收益十分的重视,却没有对管理和维修观念的培训有相应的投入,导致很多单位的维修多在事故发生之后才进行,这样的方式对设备的耗损较为严重,也会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更会增加设备的使用成本。管理和维修观念最重要的是“预防为主”的理念,要能够定期做好维保管理工作,以防范故障或者事故的发生。

4 机械加工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和维修措施建议

4.1 加强对设备管理与维修的重视度

在企业内,需要加大对于设备安全管理以及维修的宣传,制定好安全操作以及相关的制度,能够使得全体员工对于管理以及维修的重视度得以提高。企业本身需要认识到该项举措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效益的增加所带来的利处,对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加以足够的重视,调整自己追求短期利润的想法,从管理层到操作层全面地进行宣传。

4.2 具体规章的健全

组建好有关安全管理以及维修工作的专门部门,积极和部门进行沟通与交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对于日常常见故障和问题的总结制定出相应的规章,规范部门的工作。规章的制定要符合相应的法律规范,根据国家制定的一些标准和制度进行评估,来规范设备的使用,减少故障发生率。管理以及维修机制要机动灵活,制定值班表对于设备运行状况的检查有相当的必要。在相应的数据信息的规范下建立起问责机制,使得责任落实到个人。相奖励措施也能够对员工的责任心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4.3 设备安全操作规范

对于设备安全操作的规范是解决设备操作不规范的重要举措。设备的操作人数要有严格的控制,一到两个为最佳。“谁使用,谁管理”的操作意识需要宣传到位,使操作人员能够自觉地强化操作技术。对于更新设备的操作规范培训必不可少,必要时还可以引进国外的操作管理方法与理念,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使事故发生率降低。系统专业化地培训操作人员,在其上岗前、上岗时,都需要进行考核与培训,企业要能够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人员。对于操作人员的学习能力要重点考察,以适应当前不断更新发展的设备,并提升其主动性。

4.4 引进信息技术管理

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帮助相关企业构建起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期搜集、分析与更新数据,从而及时地发现与预防设备出现故障与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也是当前在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应用的重点,自动化、数字化技术等能够构建起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检测系统,实时地检测出设备运行的状况与容易出现的故障和问题。从而更为及时高效的通知到各个部门,使问题能够得到充分解决。

4.5 落实监督工作

在机械设备的维修中,要能够根据具体的状况调整生产计划,相应的管理部门要对于设备的生产维保工作有定期的监督。特别是对于保养工作,许多工作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会较多的忽略这一环节,而设备的保养工作对于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和故障率的降低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应重点落实润滑、紧固等内容和环节,并对保养的环节和时间进行详尽的记录。设备的管理需要有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与体系,由专门的部门以及人员进行落实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详细地记录,相应的报告撰写也会便于监督工作的开展。

4.6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的健全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因而需要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与具有較高理论研究水平的专家提供指导。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使得设备的安全生产和维修的流程化得到保障,并更加全面地考虑到机械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混乱状况,更系统化地加以解决。详细的执行计划也会包括在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当中,也需要依照系统性的流程及时解决,将维修记录上传至系统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好数据库,从而可以更好地总结出设备故障的更高发区域,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好执行计划,也有利于后期保养工作的进行。

4.7 做好安全检测工作

安全检测工作的落实也需要先进的检测设备作为支撑,对设备的零部件以及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工作,将数据存入到信息化系统中,各部门协调之下制定好相应的维保举措,充分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对于安全管理以及维修管理的有效性作用突出。

4.8 维修观念的培育

维修观念培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对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责任意识的增强,和维修以及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增强上。“预防为主,及时有效”应当是维修观念培育的基础,要让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均认识到维修的重心应当放在操作前而非事故发生后,从而使其能够端正态度,更有效的落实工作。

5 结语

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以及维修工作在加工生产中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对于整个制造业的发展也是基础环节,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也需要正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目前的发展形势和要求,制定出合理的措施。本文主要是从制度的角度出发对于安全生产管理以及维修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 周利,王丽君.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与维修[J].广西农业机械化,2020(3):33-34.

[2] 杨军.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探讨[J].时代汽车,2020(16):20-21.

[3] 高淼.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维修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14):36-37.

[4] 李承灵.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J].装备维修技术,2020(2):368.

[5] 王强.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9(24):154-155.

[6] 孙卓文.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维修研究[J].科技风,2019(7):122.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范文第3篇

【摘要】当前社会的发展建设对煤炭能源的需求量正在不断的增加,所以煤矿行业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对现有的设备就需要进行科学化的改造。这就为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关键词】煤矿;机械加工;设备改造

引言

机械产品的制造应用有大部分被煤矿行业所应用,其中煤矿机械产品的种类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的变得多样化、功能复杂化。为了满足煤矿产业对机械设备的需求,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对相关设备进行改造就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煤矿机械设备

1.1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

1.1.1磁选机

磁选机是磁分离技术的关键设备。永磁筒式磁选机广泛用于磁铁矿分选、煤矿重介质回收、非金属矿提纯等。其突出优点是节能、环保、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维护、占地面积小、处理能力达。公司采用先进的磁路设计理念,优质的材料以及独特的加工工艺生产制造的磁选设备一直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1.1.2螺旋分级机

在煤矿机械加工设备中,螺旋分级机作为一种煤矿发展的基础型设备,一直受到了广泛的运用,他的主要功能是在煤矿在进行选矿的过程中应用于磨矿回路内,负责预先分级与检查分级,并且还担负着洗矿、脱泥等重要工作。他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重力与离心力,将颗粒在流体中所呈现的沉降规律进行物料的分级处理。在现实的应用中该设备组装简单、性能可靠、操作简易等,是当前首选的煤矿机械设备之一。螺旋分级机在构造上可分为高堰式和沉没式两种。高堰式适用于粗粒分级,其分级溢流粒度一般大于0.15mm,而沉没式适用于细粒分级,其分级溢流粒度一般小于0.15mm。

1.2煤矿机械设备的数字化开发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煤矿机械设备的转型,面对数字化、智能化系统的出现,煤矿机械设备的发展方向亦是如此。在进行煤矿机械设备数字化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应用现代科学中数字化技术对所要设计的设别进行开发阶段的信息设定,使用一种新型的表达、设定、存储、控制方式,优化传统的设备使用性能,进而达到创新应用的目的,使设备进一步符合市场的发展要求。这种技术在一般应用了CAD、CAPP、等辅助技术,还通过计算机系统建立了数字化模型,通过利用仿真技术等进一步优化设备改造的数字化应用技术。

二、煤矿机械设备进行改造的目的

为了确保煤矿机电设备能够满足现实的社会生产需求,在进行机电设备的改造过程中,必须紧密的与社会市场的需求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其实际的应用价值。面对当前新型设备的不断增加,在进行煤矿机械设备的改造加工过程中正在面临中严峻的竞争,如果设备的改造质量及性能满足不了客户的实际需求,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在进行煤矿机械设备的加工制造以及改进的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精度、提高设备的应用质量、强化其对工件加工的精准度,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能,使改造后的设备能够满足社会的市场需求。

三、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设备的改造

3.1实用液压支架的改造

煤矿生产需要应用众多的大型机械生产设备,各种液压支架、大功率采煤机等重型设备的应用已经在该行业中屡见不鲜。煤矿机械制造的相关设备的质量以及在投入使用后的效果主要有机械加工的水平决定。面对当前社会发展中对煤矿设备使用要求的不断提升,原有的传统设备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为了能够使其达到当代社会的要求,在进行现有机械设别的使用中,必须基于其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的改造,使其能够满足生产要求。通过实践分析可以发现,首先我们可以对煤矿机械设备中应用的数控切割机进行改造,通过将已经报废的或者废弃不在使用的设备修复完整后,通过切割下料等降低打磨、人工划线等工作量的提升,进一步的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其次,还能够保证焊接后的结构原件之间的圆弧度达到光滑与流畅要求,确保其质量及外观过硬,确保数控车床能够快速的代替普通的车床。通过合理的应用数控车床,将有效的提高相关机械的制造加工质量以及销轴的制造表面粗糙度,保证组合的煤矿机械设备达到使用的要求。并且,还可以保证铰接孔处的销轴类部件之间的磨损降低到最低,保证煤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得以延长,还可以确保设备之间的支架能够灵活的进行运动,提高了设备应用的安全性。若能够对退火炉进行扩建,必然能够降低加工的机械原件的铸造退货时间,缩短制造工期,保证组焊工作的顺利进行。

3.2矿业机械的焊接

在进行机械构件的焊接过程中,往往都会使用火焰矫正焊接的方法,但是该方法中对变形矫正技术的应用一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在进行构建焊接中,其变形的主要原因就是焊接的构件在接受焊接的过程中所受的热力分布不均匀,而火焰矫正的目的就是为了是机械构建能够通过矫正的方式达到一个重新平衡分布的目的。所以,在矫正过程中就必须对应力的集中点进行准确的选择,并合理的应用矫正加热方式。在进行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设备的改造中,在面对变形问题发生时主要应用如下几种矫正方法。结构件顶板或底板局部隆起一般采用点状加热方式。点状加热俗称蜂窝加热,即火焰加热是有规律排列的点。对于槽形结构局部向上弯曲的变形,矫正的时候可以在腹板的两侧向一个方向进行线状摆动,加热的宽度视变形的大小和钢板的厚度而定。线状加热就是将火焰沿着直线方向移动、同时作一定的横向或者循环摆动。

3.3特大型箱形井架的制造

通过机械研修厂对焊接坡口形式、焊接变形与焊接工艺等對箱型井架制造焊接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焊接坡口形式、影响焊接变形的因素等进行了工艺试验,制定出合理的制造工艺和完善的工艺规程,制造出高质量的箱形井架。按照设计要求,副井井架均为特大型箱形钢结构件,四腿八叉,且每节长度均在8m左右。其中,主井井架高度为70.6m,总重约为730t以上,各平台梁也为方箱结构,随着层次上升,柱腿端面尺寸逐渐增大。设计技术条件为:主副腿及平台梁为一级焊缝构件,4条主焊缝100%超声波探伤,I级合格;各腿梁棱边直线度及四侧面平面度,单节不大于3mm,整体组焊后不大于5mm;各节两端对角线偏差为其公称尺寸的1%。焊缝质量和几何尺寸要求都极为严格。

结束语

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机械设备的改进工作将直接影响到煤矿开采行业的发展,做好煤矿机械设备的改造、改进,将有助于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可行性、可靠性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最大程度上发挥煤矿机械设备的现实应用价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煤矿机械加工制造业的科技管理研究.硅谷,2012年03期

[2]刘印通.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设备改造与管理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25期

[3]车根成.试论煤矿机械加工设备的改造及管理工作.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09期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范文第4篇

摘 要:机械加工不可避免会出现误差,但误差必须在限定的范围之内。那么机械加工会出现哪些误差,又如何把这个误差降到最低呢?本文罗列了机械加工中常见的造成误差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达到减少误差,提高精度的目的。

关键词:机械加工;减少误差;提高精度

绣十字绣的时候,为了绣得准确,绣得形象,绣得逼真,讲究买布要买100%精准印花的。机械加工也一样,虽然达不到100%的精准程度,但也要讲究精度。机械加工中的精度,顾名思义,就是精确程度,精准程度。说得专业一点,就是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符合程度越高,精度越高;符合程度越低,精度越低。相反,所谓误差就是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不相符合的程度。不相符合的程度越高,误差越大;不相符合的程度越低,误差越小。机械加工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误差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要尽可能地减少加工误差,尽最大努力提高加工精度。那么,造成机械加工误差的原因有哪些,有沒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呢?

一、主轴径向回转误差

产生主轴径向回转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主轴几段轴颈的同轴度误差、轴承本身的各种误差、轴承之间的同轴度误差、主轴绕度等。

解决办法:适当提高主轴及箱体的制造精度,选用高精度的轴承,提高主轴部件的装配精度,对高速主轴部件进行平衡,对滚动轴承进行预紧等,均可提高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

二、导轨和传动链误差

导轨是机床上确定各机床部件相对位置关系的基准,也是机床运动的基准。车床导轨的精度要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前后导轨的平行度(扭曲)。除了导轨本身的制造误差外,导轨的不均匀磨损和安装质量,也是造成导轨误差的重要因素。

传动误差是由传动链中各组成环节的制造和装配误差,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所引起。

解决办法:应尽可能地提高所使用机床的几何精度。人为地造出一种新的原始误差,从而补偿或抵消原来工艺系统中固有的原始误差。

三、刀具的几何误差

任何刀具在切削过程中,都不可避免要产生磨损,并由此引起工件尺寸和形状的改变。

解决办法:正确地选用刀具材料和选用新型耐磨的刀具材料,合理地选用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正确地采用冷却液等,均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刀具的尺寸磨损。必要时还可采用补偿装置对刀具尺寸磨损进行自动补偿。

四、工艺系统受力或受热变形产生的误差

1.受力变形误差。工艺系统中如果工件刚度相对于机床、刀具、夹具来说比较低,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由于刚度不足而引起的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比较大。外圆车刀在加工表面法线(y)方向上的刚度很大,其变形可以忽略不计。镗直径较小的内孔,刀杆刚度很差,刀杆受力变形对孔加工精度就有很大影响。

解决办法:机械加工时,应尽可能提高所使用精密机床的几何精度、刚度以及刀具的安装误差。

2.受热变形误差。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在精密加工和大件加工中,由热变形所引起的加工误差有时可占工件总误差的50%。机床、刀具和工件受到各种热源的作用,温度会逐渐升高,同时它们也通过各种传热方式向周围的物质和空间散发热量。

解决办法:采用安装空调,使用电扇、换气扇等办法达到散热的目的。

五、调整工艺系统产生的误差

在机械加工的每一工序中,总要对工艺系统进行这样或那样的调整工作。由于调整不可能绝对地准确,因而产生调整误差。在工艺系统中,工件、刀具在机床上的互相位置精度,是通过调整机床、刀具、夹具或工件等来保证的。当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毛坯等的原始精度都达到工艺要求而又不考虑动态因素时,调整误差的影响,对加工精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解决办法:根据误差反映规律,将毛坯或上道工序的工件尺寸经测量按大小分为n组,每组工件的尺寸范围就缩减为原来的1/n。然后按各组的误差范围分别调整刀具相对工件的准确位置,使各组工件的尺寸分散范围中心基本一致,以使整批工件的尺寸分散范围大大缩小。应认真仔细地做好调整工作,并反复地进行调试,提高准确程度。另外,各种原始误差反映到零件加工误差上的程度与其是否在误差敏感方向上有直接关系。若在加工过程中设法使其转移到加工误差的非敏感方向,则可大大提高加工精度。

六、测量误差

零件在加工时或加工后进行测量时,由于测量方法、量具精度以及工件和主客观因素都直接影响测量精度。

解决办法:测量时要尽职尽责,切记疏忽大意。另外测量高精度工件时应采用高精度的量具,而且应该规范测量方法。

为了提高机械加工精度,把误差降到最低程度,需对产生加工误差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对症下药,采取相应解决办法,这样就能减少误差,提高精度,保障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正欣.机械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汪尧.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4.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职业中学)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范文第5篇

1 机械制造与设备技术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得到大力推进, 逐渐成为了我国的重点发展对象, 在自主研发和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但是, 目前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 缺少专业性人才。我国机械制造业由于起步晚, 在专业性人才方面显得少之又少, 企业在面临缺少专业性人才的情况下, 出现了机械制造技术上的不确定, 产品缺少可靠性等现象, 阻碍了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的进程。 (2) 管理制度有缺陷。一个好的企业必须要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我国部分企业员工之间分工不明确, 管理不严格, 出现裙带关系等现象, 都是因为管理制度上的问题造成的, 影响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 设备技术落后。部分企业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 造成了我国机械制造业设备落后的现象, 在国外, 激光加工技术设备、电磁加工技术设备、纳米加工技术设备、复合加工技术设备等先进设备的投入, 大大提高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而我国由于缺少对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 目前还处在研发阶段, 设备技术的落后, 也是影响我国机械发展的原因之一。

2 我国机械制造及其设备技术未来展望探究

2.1 技术发展对策

结合上述分析, 认识到现状下我国机械制造技术与设备技术尚且潜在一些不足之处, 为了我国机械制造机器设备技术未来更具发展前景, 需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一方面, 强化对机械制造业的认知。机械制造业做为我国重点的发展对象, 政府应该加大机械制造技术人才的培养, 使机械制造业能够有充足的人力去使用, 首先,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宣传, 让人民群众了解到机械制造, 其次, 在学校里开设更多相关专业的课程, 针对我国机械制造业起步晚的原因, 政府可以从发达国家高薪聘请专业知识, 操作经验丰富的人来我国授教, 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发达国家的学校进行深造, 为我国未来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储备人才。政府应该设立研究院, 供国内的技术人员研究[1]。有关企业可以联合起来举办交流会, 让技术员之间能够有更多的交流, 进行思维的碰撞, 探讨、研究不确定的技术。国家应该鼓励技术人员对机械制造进行研究, 设立专门的奖励制度, 在被研发、改善的新技术上, 要从生活中去实践, 反复的进行测试, 确保可靠性、实用性。

另一方面, 完善管理制度。一个企业的管理制度决定了员工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 企业的高管应该重视管理制度的制定,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公司发展的管理制度, 在对员工分配岗位时, 要根据员工的专业性特征进行分配, 做到合理的使用人才, 善用人才。团队的力量一定大于个人的力量, 所以企业应该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设立优秀团队奖和优秀员工奖, 对于个人表现良好或研发成果明显的团队给予奖励,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在研发机械制造技术与设备技术时, 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中进行研发, 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除此之外, 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在我国由于机械制造技术与设备落后的原因, 使国内的制造业越来越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政府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制造技术与设备进行学习、研究, 同时, 要更加注重国家的自主研发, 一个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要根据市场调查、产品研发、产品制造、售后服务等综合因素, 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不断完善。国家在面对部分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上, 要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2.2 未来展望

伴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到来, 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到机械制造中, 在生产环节或销售环节对网络都有很大的依赖。由于网络的全球性, 通过网络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可以相互学习, 交流经验。所以, 信息化在未来的机械制造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自动化技术的出现, 为我们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自动化逐渐代替了人力, 人们只需要操作机械就能生产, 而当今人们讨论的热点智能化, 是要用先进的技术代替人们的大脑, 从而使生产速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智能化也是机械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目前,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机械制造业, 或多或少都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 有的产品在使用完后不能再次回收, 使资源没有得到更好的利用, 而机械制造绿色化是指在机械制造过程中, 节能环保、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把使用完后的绿色产品再次进行加工, 可以反复使用[2]。机械制造的绿色化是为人们未来的生活所做的长远打算。

3 结语

机械制造业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 我国要想机械制造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就应该加强对机械制造业的重视, 完善管理管理制度, 培养专业性人才, 积极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并提倡自主研发, 从而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摘要:改革开后, 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 人民群众对工业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与落后的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状, 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 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与设备开发已经势在必行。

关键词:机械制造,设备,创新,开发

参考文献

[1] 杨志伟, 潘永波.现代化工机械制造技术工艺的发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 17:87-88.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范文第6篇

摘要:近年来,工业产业的优化升级,为与之对应的机械加工行业提出更高的基准,技术人员、操控设备等必须进行不断的革新,才可最大程度提高机械产品的加工精度,促进行业领域的发展。然而,在机械设计与加工中,往往出现成品与预期设计图纸不符合的情况,影响此类问题的因素很多,如待加工零件表层质量问题、加工参数问题、零件基准化问题等。针对上述问题,机械加工企业必须采用较为合理的管控手段,对每一项加工工序进行严格审核,提高产品加工质量,为我国加工工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机械设计;机械加工;常见问题;改善措施分析

引言

对于机械设计加工,设计人员应当对质量这一最终目标和要求予以充分的考虑,重视其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加工精度、水平和质量,以满足市场的要求。

一、机械设计与机械加工论述

(一)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通过对机械制造设备的工作机理进行探究,然后通过各项工艺之间的契合制定出完整的工件生产文件,如材料、尺寸、润滑等工序。机械设计是机械生产的前提,同时也是机械设备质量、性能的重要体现,机械设计过程中,制定出完整的计划可有效降低加工成本,提供设备的稳定性。一般来讲,针对同一个零部件进行设计时,一般需制定多种设计方案,考虑到机械设备质量性能与零部件的精准性,技术人员应对零部件设计图纸的可行性进行探究,确保整体加工阶段进行的完整性。从近几十年的设计转变来分析,我国机械加工设计已经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支持下,图纸文件的设计也从传统的纸张转移到平台系统中,技术人员可对设计文件多维度考量,提高设计的精准度,减少后续加工工序的繁琐度。

(二)机械加工

机械加工是指零件由原料转变为成品的过程,通过对原料进行尺寸、性能上的改变,为零件赋予新的功能属性。不同零件所需的加工工序具有较大差异性,如复杂类零件需要经过多种工序组合来实现加工,且每一项制作工艺必须遵循相应的基准才可实现有效契合。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机械加工由传统的人工操作大部分进入到自动化、智能化操控中,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指令参数的设定,便可令设备运作来加工出所需的零件,提高产品加工质量。

二、机械设计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操作流程缺乏预案

机械加工操作流程是否规范,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制定科学、有效的操作预案是十分必要的。在机械加工设计之前,对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和不可抗力做出准确的预判。经过严格的测算,预估出理论计算数值与正常操作之间的误差,尽可能地将这种误差值降到最低点。造成误差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人为的主观因素,也有一些客观因素。如机器年久失修,腐蚀严重。设备发热导热,工具本身的因素,系统受力不均衡等多方面客观情况。虽然误差的出现不可避免,但是仍然要竭尽所能,规避风险,将误差降至最小范围内,确保机械加工的产品更加精准。

(二)缺乏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生产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是企业的立业之本。技术人员要加强责任感,严把质量关。要树立工匠精神,要把生产质量放在心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工艺。由于生产材料特性的缘故,塑性材料制作的机械产品很容易变形,会导致产品表面不平滑。另外,一些脆性材料的特点也会造成产品表面出现很多附着物,产品容易折断。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压力变大也会改变产品的组织结构,导致机械产品表面凹凸不平。为了提高机械加工产品的质量,必须要考虑到每个加工设计产品的材料属性,精准定位,严把质量关,确保机械加工设计出来的每一个产品都是合格的,将产品的损耗率降至最低。

(三)产品变形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产品变形的情况,主要集中在位置、大小、性质等三方面的改变上。首先,为了使机械加工的产品被牢牢地控制在卡机上,使机械在加工产品的时候可以控制住,要求在加工的時候要产生强大的内力。但是,就会出现一个弊端,在加工完成的时候机械产品由于内力的作用,就会偏离原来的样子,变成新的形状。其次,在受热的过程中,零部件由于受到温度的影响,产品可能会出现弯曲的情况,造成中间高、两边低的现象。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采用高效的机械设备,尽量降低机械产品变形的程度。

三、机械设计加工中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工流程

对于机械设计加工,可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加工流程来降低加工成本,并有效保障加工产品的质量,大幅度缩短机械加工周期,使产品质量由于加工时间过长而受到影响的情况得以避免。对于机械设计加工操作,应当一次性完成,避免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序。

(二)选择合适的加工材料

对于加工零件的材料,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科学合理的加工材料不仅能够使产品设计加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对机械设计加工的使用需求以及工艺性能得到满足。对于材料的选择,应当对材料的性价比进行充分的考虑,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选择合适的刀具和润滑剂

在机械设计加工过程中,刀具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机械加工的生产过程。不同材料有着不同刀具的选择要求,应当根据表面硬度和粗糙程度选择合适的刀具。应当选择合适的润滑剂,比如有纯油性润滑剂和水溶性润滑剂,而在进行机械加工时,高速钢刀的低速切削和硬度钢刀的高速切削可使用纯油性润滑剂。

(四)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

对于机械设计加工过程,切削参数选择得合理与否也对产品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零件的切削过程,应当对加工零件的材质属性和特点进行有效的判断,然后对切削参数进行合理的设置,使表面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积屑和残留大幅度减少,降低切削产生的力度和温度。

(五)提升机械设计技能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以及消费者对于机械设计加工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必须要不断进取,要针对产品的性能不停地完善机械产品的结构、大小以及功能,使机械产品更加精准,力求使每一个机械设计产品都达到极致。机械设计工作者要制定科学、统一的机械设计制造流程,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尽最大可能提升产品的生产质量。设计加工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丝丝入扣。例如,在机械设计加工之前,要组织专家和行业管理者进行专业会谈,制定完善的产品设计规划书。在机械加工设计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书的尺寸大小和形状,确保不出纰漏,保障机械设计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也为产品质量严把“第一道”关卡。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加工设计中,技术人员需通过产品性能来适配各项操作工序,确保各项加工工序可形成精准契合,提高产品的质量。在现场加工中,影响零部件加工质量的因素较多,为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应从材料选取、工艺选取、切削加工、润滑剂与冷却剂、专业人才等方面,进行相应考量,依据产品性能制定较为完善的管控计划,进一步提高加工质量。期待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机械加工与现代化技术进行深度融合,真正的实现自动化、精度化加工。

参考文献:

[1]龚玲丽,刘超.我国机械数控加工技术现状及提升对策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20(01):62-63.

[2]胡素芳.机械设计加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初探[J].中国设备工程,2019(20):92-93.

[3]王少鹏,胡裕祺,徐晓东.试述机械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优化措施[J].南方农机,2019,50(09):143.

[4]张珂.浅谈机械加工领域中丝锥的应用[C].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十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2018:259-261.

上一篇:景观园林施工设计范文下一篇:爱国诗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