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范文

2023-09-18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第1篇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西部县(市)竞争力探讨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提高县(市)竞争力的核心问题,更是提高西部县(市)竞争力的核心问题。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问题后,全国2000多个县受到很大鼓舞,我国将迎来一个有县域经济发展新阶段。目前,我国东、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很大,怎样缩小这个差距,加快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提高西部县(市)竞争力,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对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分析与探讨。

作者:纪尽善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第2篇

目前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旺盛,同时国家财政对在校中职生每人两年补贴3000元,还实行了免学费、压缩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等政策。这对中职生的求学带来了利好,对中职学校也带来了更多更好的办学机遇。

但是,中职教育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近年来,中职教育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着认识不够,质量不高,效益不明显,办学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中职教育整体上仍是教育的薄弱环节。

(一)仍然存在着忽视或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中职教育的社会地位还未达到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的地位。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还被作为衡量的标准套用于职教。同时,不少学生家长的心理也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鄙视中职教育和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交织在一起,职业教育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里还是个二流教育,再加上职业教育的质量不高,自身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家长及其子女不愿就读职业学校。

(二)中职教育与市场、产业发展之间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 1

尚未真正形成。我县是农业生产县,但我校开设的专业与农村经济相关的少,即使开设了也并没有真正联系到农业生产的实际。就业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并没有转化为有效的职业教育需求,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人才培养与市场的衔接不够紧密,职业教育适应市场、服务经济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远远不够。普教、职教发展比例失衡,职业教育总量不足,质量不高。

(四)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教学质量不高。学校用升学来吸引生源,技能教育和实践教育没有摆上应有的位臵,实习实训设施不配套,专业特色不明显,职业学校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五)教师队伍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还不能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职教师资,占少数;二是从普通中学转岗的一部分教师,这部分教师从事职业教育是新手,缺乏相应的经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显得力不从心;三是最近几年,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补充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学历高、年轻,经验明显不足,且有相当数量的人思想还不够稳定。

从职业教育专任教师组成来看,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在上升,但是他们的本科学历与他们的专业不挂钩。此外,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师的结构不合理,文化课教师比重偏大的问题也还普遍存在;教师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因而造成骨干教师、专业带头

人少。年轻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缺乏必要的工作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

(六)中职教育办学条件差、办学设施明显不足,教学内容、方法陈旧。各级政府对中职教育投入较少,致使中职教育的经费严重短缺,学校的校舍条件和基础设施不能得到有效、及时地改善。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其特点就在于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往往是建立在充足、先进的实验设施和实习基地之上的。教育经费明显不足,致使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不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办学条件差,设备技术含量低。由于中职学校没有其他的资金来源,拨付的教育经费只够维持学校的日常开支,无法及时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二是教学内容、方法陈旧。中职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偏重于教与学,面对文化基础薄弱的职高生,按部就班地进行文化课的教学,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二、对办好职业中学的粗浅认识

2004年9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不仅进一步强调了职教的内涵,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定位和方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才能使职业教育像黄炎培先生所

说的那样“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要真正把职业学校办好,成为经济发展的人才输送基地,成为市场经济建设的人才培训基地,真正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就必须在职业教育中突出“职业”性,从专业设臵、各科教学及各种管理制度、措施,都要体现职业教育的内涵特色和本质要求。

(一)搞好专业建设。职业学校专业设臵问题是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受社会、经济(包括区域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社会职业岗位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也与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优势、办学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专业设臵是否被社会认可,是评价学校专业设臵是否科学、合理的检验标准。因此,专业设臵应尽可能定位于明确的职业范围,定位时要考虑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学生)双方要求和意向,并及时加以调整和转向。专业配臵要做到“以长求稳,以短求活”、宽窄并举。要有自己的骨干和特色专业。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立校之本。教师水平、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要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职业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瞄准“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采取 “内培为主、外引为辅”的方针和多种激励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学习深造。具体措施有:对新进教师全部进行岗前规范化培训,要求过好教学关;对中青年教师要求一律进行计算机强化训练;对有培养前途的骨干教师,送到外地进

修,学习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高新技术;适量选送骨干教师脱产去高等院校进修;要求教师进行工程技术的实践训练,充实知识、增长能力、积累经验;通过与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校的合作,聘任工程技术专家和资深教授作为兼职教师或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等等。千方百计从各方面提高专业教师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使专业教师,真正达到进教室是一个好老师,进车间是一个好师傅的“双师型”标准。

(三)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一要根据市场需求设臵课程、安排教材。要按照“实用、够用”的原则对现有教材删繁就简,不求系统性,注重针对性;对目前短缺的教材,鼓励教师自编讲义,允许教材讲义申报科研成果,将优秀教材与科研成果一起进行奖励。二要添臵现代化教学设备,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可与国内学校建立远程教育网络和签订交流合作协议,实行专业共建、资源共享。三要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变重点传授知识为重在培养能力。四要加强实践教学。要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行两条腿走路,采取校企联姻、产学结合的力法培训学生。要从课时上保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实践课达到总课时的40%,有些专业可按从理论到实践穿插进行。要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考评办法,将“双证制”(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纳入教学计划。

(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其德育的特色和重点在于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爱岗敬业、与人合作、乐于奉献”的精神。要从满足受教育者就业的需求服务出发,引导受教育者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为一体,突出职业教育德育的特色和重点,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职业指导必然成为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内涵。学校要认真上好职业指导课,开展职业咨询活动,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竞争上岗和先立足、后发展的就业意识和创业意识。职业道德教育是职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渗透到各学科,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五)调整职校办学结构。 职业教育必须调整办学思路,跟着市场走,实行灵活学制,因材施教,不管学生具有哪种潜质,都要促进其最大可能地发挥与发展。当前,要抓住机遇,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 、“送上门”的方法,积极开展以岗位资格培训、职工在职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多方面、多规格、多层次的一专多能的人才,为现代人的职业转移和知识更新提供良好的服务。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第3篇

从国家层面讲,县域土地负有以下重大职责: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

2、工业化、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和推动力;

3、保障农民的生存与发展;

4、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因此,县域土地的开发利用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

土地资源的高效益开发和永续利用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由于我国城乡土地的二元化管理体制和对土地属性的多元界定,导致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土地问题异常突出,从上个世纪末县域政府招商引资的“零地价”,到目前的房地产热、开发区热以及长期受舆论批评屡禁不止的大学城、游乐场、高尔夫球场扩建等,说明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从理论上讲,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土地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需要的建设用地与粮食安全的保障问题;

2、县域经济的自组织发展与国土生态安全问题;

3、畸形的土地财政问题;

4、农业的产业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就缺乏基础和保障。

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需要的建设用地与粮食安全问题 工业化是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规律性经济社会现象,是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和互动的过程,是人口在空间上由分散向集中的转变,伴随着这一转变的是产品和服务生产的专业化、城乡社会逐步一体化,家庭、企业、政府相互联系的密切,技术创新和企业家才干的不断增强等。[2] (p35) 城镇化包括地域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生活方式城镇化。地域城镇化必然要将部分耕地转化为工业或商业用地。这将带来两个结果,一是耕地面积减少;二是农村人口减少,土地规模集中。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非常突出,但目前我国县域城镇建成区的人口密度却持续降低,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城镇化每增加3.5%,土地城镇化就增加8.2%,这说明,我国粗放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仍在持续。中央政府反复强调:要建立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但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以及GDP为核心的官员考核制度使地方政府尤其县域政府对建设用地的欲求量越来越大。笔者2011年参与广东有关县域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调研工作,几乎所有县政府都提出需要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可以肯定,目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建设用地的规模仍在扩大。据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介绍:“十一五”以来,全国每年建设用地需求在1200万亩以上,每年土地利用计划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只有600万亩左右,缺口达50%以上。 [3] (p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城镇化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30年来,仅农村土地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的资本积累达30万亿元,远超过同期所吸引的外资总量。[4](p12)有专家提出:“特别值得担心的是把粮食安全和保护耕地面积联系起来,要求确保18亿亩耕地不许突破。我国改革以后的三十年人口增加了45%,粮食产量增加了60%,而耕地是减少的。可见耕地和粮食产量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直接导致房价上涨,而且无视耕地作为一种农业要素具有可替代性,并将它与粮食产量——乃至粮食安全绝对地‘捆绑’起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经验上都是缺乏根据的。政府划定的耕地红线注定是要被突破的,而且原有的21亿亩红线已然被破,这条红线束缚的只是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5](p13)

首先强调:“耕地作为一种农业要素具有可替代性”是不成立的。其次,这种观点忽视了目前我国城市化城镇化粗放型发展的现实和粮食单产技术提高的不定性,影响是相当可怕的!要清楚,目前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值的40%。中科院院士陆大道指出:“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均综合用地已超过120平方米,对照国际上的大都市,东京人均综合用地仅78平方米,香港才37平方米”。[6]但按每单位工业用地所产生的工业增加值计算,目前北京大概只相当于东京的1/20。几十年的粗放型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已经使我国耕地遭受重大的破坏。据党国英研究:“从1980年到2005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急剧扩张的时期,经济每增长1%,会占用农地30万亩左右。与日本的快速发展时期相比较,我国GDP每增长1%,对土地的占用量差不多是日本的8倍。”[5]2008年全国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达1.231亿亩,人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大高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明显偏低,容积率一般只有0.3~0.6。[3] (p5)一个总人口才21万的贫困县,县城新区框架却要扩张至32平方公里,在人气没有聚集的情况下,快速拉开城市框架,一个可以预见的结果必然是:大量土地被浪费闲置。[6]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原则,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关口,而粮食安全则是基础。我们必须清楚,中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中国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如果中国发生粮食危机,很可能引发全球粮食危机。每年全球粮食交易量是2亿多吨,而中国每年粮食需求为5亿吨,如果中国缺粮,国际市场是无法供应的。从2004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农产品纯进口国。2011年,我国进口粮食5800多万吨,已经超过粮食总产量的1/10,进口棉花331万吨,超过总产量的1/2,进口植物油674万吨,超过总产量67.4%,进口食糖200万吨、猪肉100万吨,均超过总产量的60%。我国农业的产业安全已经进入危险期。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显示:如果以农业增加值比例、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计算的话,2008年中国农业水平与英国相差约150年,与美国相差108年,与韩国差36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低约10倍,仅为发达国家的2%,仅为美国的1%;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国家现代化水平低约10%。[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粮食需要量必然提升,而粮食单产的提高是需要技术支持的,而技术的创新是需要时间和有周期的,可以说,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据国家农业部报告: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增加2亿以上,粮食总需求量7亿吨以上,按照目前耕地面积,粮食单产需提高40%以上。这是一个根本无法保证可以攻克的技术难关!而耕地面积减少除城镇化用地以外,因生态原因弱化荒化更是触目惊心。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从1986—1995年的10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9326.7km2,年均净减少1933.3km2。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如果耕地面积不能保障,不仅粮食危机有可能发生,而且无法保障农业产业安全。

根据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城镇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而农村土地所有权则属于农村集体组织,二者之间的转化需要经过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的审批。这种管理体制直接导致以下问题:其一,农用土地和城镇土地在使用价值上的差别。农用土地的使用价值不仅取决于经营者素质、财力,还取决于市场机遇,投资增值很小,而城镇建设田地的使用价值和周围的工商业设施紧密联系,取决于区位,有很强的外部效应。城镇土地的使用价值远远大于农村用地。其二,负担的社会功能差别。城镇土地只承担保障工商业和城镇居民的生活和居住,而农村土地承担着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就业和国家粮食安全,明显地农村土地承担了更多的外部效应。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太少的情况下,这种外部性社会功能已经使农村土地失去应有的市场弹性和市场效益。而且明显的城乡福利级差使农民愿意失去土地成为城镇居民。其三,两种土地利益分享的差别。农村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吸纳力和对粮食安全的贡献都是针对国家总体利益的,不会或很少对农村集体或地方政府构成影响,而城镇建设用地的有关税收属于地方税种,城镇建设用地带来的土地上的工商业利益也属于地方政府。在目前以GDP作为衡量地方官员职责的考核机制下,城镇建设用地的使用对地方政府则是利益提升。[8]而国家强制性征地这唯一合法途径又为权利寻租和官员腐败提供了操作空间,直接导致“圈地”运动和大量的土地征用腐败案件发生。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十年前(2003年),各地开发区总数5524个,占地面积3.51万平方公里,已经超过全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总和。当时经济并不发达的江苏泗阳县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就有43.3平方公里,当年就占用基本农田4000多亩。

二、县域经济自组织发展与国土安全及生态安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自组织性。县域经济自组织发展容易造成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不仅浪费资源(尤其是土地),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与发展,而且直接造成环境恶化。三十年来,中国可耕地面积减少了20%,每年沙漠化面积达到3400平方公里,国土荒漠化已达1/5,可耕地效力递减达到43%、牧场则达了90%。每年消耗20亿吨硫化煤燃料,有害气体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居住着一半以上人口的三大河流域,实际上已陷入自然再生能力丧失的境地。[9](p31)水利部部长陈雷说:近五十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五千多万亩,平均每年约一百万亩。[10]另据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每年因土壤污染致粮食减产100亿公斤。[11]

县域经济的发展肩负着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完成了国土区域空间的功能规划。在中国古代也是对县域进行分等级按功能管理,比如,隋朝将全国县“以所管闲剧及冲要为等级”。唐代以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等综合划分全国的县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清雍正时期,将全国县的分等为“冲、繁、疲、难”。而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发展基本上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依赖型思路,必然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是明显的不可持续发展路子。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对国土空间布局进行科学划分,而县域则是国土陆地空间的主体。必须对县域进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即保证区域经济科学和谐发展,又保障国土安全和生态平衡。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随后,国务院通过国家发改委《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家主体功能区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对国土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基本形成功能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格局;二是基本实现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相协调;三是基本实现人口和经济的分布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四是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活条件均质化。[12]p380必须强调,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区划、规划、政策和考核“四位一体”,区划是前提,规划是关键,而配套政策和考核是保障。但目前各省对县域的国家功能划分基本上停留在规划文件层面,有些甚至连规划工作尚未启动。必须尽快完成县域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并针对功能区定位研究制定差别化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管理和环境政策,建立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考核方法,并加大对土地弱化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通过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强化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要在此基础上开展跨行政区域的流域规划保护和林山、草地湿地等生态环境的跨区域保护治理工作,全面保证国土生态安全。

三、畸形的土地财政问题

中国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的地方政府属于“地方发展型政府”。“从行政管理体制的设置来看,‘属地管理’和‘行政发包’是中国政府体系的典型特征”。[13](p23) “发展中国家在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以推动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以长期担当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为主要方式,以经济增长作为政治合法性主要来源的政府模式”。[14](p12)

当前我国省、市、县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模糊,地区之间差别较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最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农业等法定支出主要由县乡政府提供,县乡支出责任偏大。[15](p14)绝大多数县域都是财政入不抵出。据统计,县域单位财政总支出超过总收入600多亿元,补贴县945个,赤字县556个,二者合计占县域总数的72.15%,赤字总量占地方财政总量的77%。县域政府既要提供公共服务,又要筹资推动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而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对土地的大量需求和土地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导致地价节节攀升,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垄断使得土地财政应运而生。根据国家审计署2010审计报告显示: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25473.51亿元。共涉及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个县级政府。[16]全国共有2052个县域,即绝大多数县是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债务抵押的。

土地增值已经成为地方尤其东南沿海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的重要因素。1999-2008年间,中国土地出让面积从45391公顷上升到165860公顷,年均增长率15.5%,同期土地出让金收入也不断上升,成交价款从514.3亿元上升到1025亿元,剔除通胀因素,成交价款年均增长率高达45%,是财政收入中增长最快的一种。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介绍,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价款2.7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0.4%。[17]( p9)

土地财政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畸形现象,不仅大量耕地被抵占、闲置,危害农业生产,而且严重侵害农民利益,滋生官员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据调查,江苏在土地用途增值的土地收益分配中,政府约占60-70%,村一级集体组织得25-30%,而农民仅得到5-10%。[18]( p12-17) 2011年,全国发现违法用地行为7万件,涉及土地面积75.1万亩(其中耕地26.4万亩)。而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低价征收农民土地,至少使农民蒙受20000亿元的损失。[19](p2) 要减少地方政府尤其县域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首先要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自由流转。让地方政府逐步从土地经营者的角色中淡出,成为纯粹的管理者。其次,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县域政府支出责任与财力的匹配度,减轻市县政府城镇化支出压力。再次,加快推进地方债务预警与监控体系建设,建立中央层面的全国财政风险预控机制。最后,正视当前城镇化的推动力问题,切实缩小城乡福利差距。

四、现代农业的发展问题

中国农业正在经历历史性变革,农业现代化明显的落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在10%以下,但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40%,40%的劳动力创造不到10%的GDP,农业的产业安全问题必须正视!我国目前正处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必要的耕地保障和规模经营是基础。截至2010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18.26亿亩,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

2、发达国家的1/4,只有美国的1/

6、阿根廷的1/

9、加拿大的1/14。根据党国英等专家的调查估算,目前我国村庄空置面积超过1亿亩,相当于全国耕地总量的1/18。[6]“农村居民点用地达24798万亩,把统计公布的7.13亿农村人口和1.5亿进城务工人口加在一起,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也达到214平方米,远超150平方米的国标上限”。[3]( p5)如果再不进行有效的耕地保护,我国的现代农业没法同国际水平接轨,传统农业的低效益无法根本扭转。

发展现代农业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使农业的经济学特征发生变化,受投资农业成为主体,全要素介入是必然,需求弹性增大是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包括三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的技术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生态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科学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三是农业人力资源的知识化。要完成这三个方面的任务,首先是土地必须规模集中,集约经营。工业化城镇化必须加速推进,将绝大多数农户从土地上脱离出来,进入非农产业和城市,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在农村集中,为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内需扩大,促进农产品消费需求、拓展农业功能。而目前农民转移的最大障碍应该说是土地管理制度。因为农户对土地较为模糊的产权已经极大地阻碍了土地使用权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顺利转移,从而也阻碍了现有农户土地产权的价值实现和由土地财富向资本财富的转换。其次,现代农业需要现代农民,必须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和公共建设的投入。农民素质提升,可工可农可商,扫除了向城市发展的技术文化障碍。同时,在制度上允许和保障城市居民到农村就业,实现城乡人力资源的对流。

五、结语: (一)明确县域经济发展主题,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增长期,发展的环境既不乐观,内部运行的矛盾也集中突显,主要表现在:高强度的资源消耗与约束硬化的矛盾、产能过剩与市场空间受限的矛盾、产业结构升级尚未完成与劳动力结构变化的矛盾、相对滞后的社会管理思路手段与人民群众迅速提高的社会参与意识的矛盾。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弱势部分,这些问题表现更加突出。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仍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随着国际竞争加剧、资源能源的制约显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逐渐趋紧、内部约束趋硬,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内涵式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深刻认识工业化内涵,坚定不移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内涵式城镇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首先表现为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变革;然后表现为这一过程所引起的并且必然伴随而来的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动;最终必然会导致并表现为人们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的变化;在一定情况下,它将会导致整个经济体制或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变化。另一方面,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也将会对工业化的实现产生重大的甚至关键性的影响,因情况之不同而对它起着推进、延缓或阻碍的作用。”[20]( p088p089)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基本载体和重要推动力。必须承认,中国城镇化的动力很大程度是社会福利制度的级差。要从根本上转变这一动力偏差,将城镇化的动力转变为实现城乡居民的就业理想、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环境。以内涵式城镇化推动粗放型平面式工业化向立体式集约化的新型工业化转变。经验表明:每征用一亩耕地,就有1.5个农民失业。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建设共占用耕地1641万亩,平均每年328.2万亩,这意味着每年大约492.3万农民因失地而失业。[12]p135这在当前中国县域职业技术教育严重滞后和农村社会保障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将是贫困发生的重大因素和社会不稳定的直接诱因。

必须清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庞大人口基数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对资源的巨大需求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要坚定实施节约优先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坚持最严格的耕地节约制度。充分认识土地资源是数量、质量和生态三者的有机统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资源效率观,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推进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从重行政配置、项目审批、微观管理向重市场调节、制度设计、宏观管理转变,加强监管,严格数量管控。健全土地资源利用的评价、考核和监管体系。协调土地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服务功能发挥。[2](p5)

(三)深入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研究,深化土地制度配套改革,切实保障农民的受益权,坚决抵制土地私有化论调。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制度。目前,农地集体所有权主体不明,使用(经营)权主体边界不清,以及农业生产用地配置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在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既不能简单地把政权跟土地所有权都合为一体,又要决定抵制土地私有化论调。因为土地私有化早已是工业革命以前的制度形态,现代产业革命的发展就是在不断改变土地私有的制度遗留。因为土地私有化不仅加大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本,而且导致土地兼并,农民贫富分化,造成重大的社会问题。另外,土地私有化并不能解决我国农业经营的规模问题。

当前深化土地制度配套改革的中心应该是明晰产权、促进流转、把握规划、提高效益。进一步明晰土地财产权,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延长土地经营权年限,甚至允许宅基地流转。允许流转土地经营权,农业集约经营便具备条件,可大规模从事农业生产,摆脱小农经济,加速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步伐。浙江等沿海省市近几年的实践显示,有偿转包、业主租赁、分季流转、土地入股、土地互换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21] 参考文献:

[1] 闫恩虎.县域经济论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宪平、石涛.我国目前城市化典型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 经济学动态,2003.(4) [3] 徐绍史.落实节约优先战略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J].国土资源通讯,2010(22) [4] 韩康.中国市场经济模式探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6) [5] 丁声俊.评茅于轼的“耕地观”[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9(5) [6] 高远至等.中国“地耗”之痛[EB/OL].(2011-2-17)[2012—08-01].http://im.banyuetan.org/jrt/110217/29290.shtml [7]中科院:中国农业经济水平比美国落后100年 [EB/OL].( 2012-05-14 ) [2012—08-01].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111941276.htm [8] 李恩平.建设用地的经济学分析[N].经济日报,2004-02-09(4) [9](俄)M.JI.季塔连科.前进中的中国――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及展望21世纪中国发展前景[J].中国社会科学,2009,(5) [10] 郭虹、杜远.中国因水土流失年均损失耕地百万亩[EB/OL].( 2009-04-12 )[2012—08-01]. http://finance.jrj.com.cn/2009/04/1223344100526.shtml [11] 孙彬等.大地之殇[N].经济参考报,2012-06-11(4) [12] 魏后凯.中国区域政策――评价与展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13]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14] 郁建兴、徐越倩.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以浙江省为个案[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 [15] 贾康 刘微.“土地财政”论析[J].经济学动态,2012(1) [16] 中央预算管理需改进10万亿地方债存隐患——解读2010审计报告[N].光明日报,2011-06-28(02) [17] 朱丘祥.地方土地财政困局的体制成因及其法制出路[J].经济体制改革,2011(3) [18] 岳桂宁 藤丽丽 王春花.我国地方“土地财政”问题研究[J].开放导报,2009(03) [19] 陈锡文.关于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几个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5) [20] 张培刚.张培刚经济文选[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21] 美报:胡锦涛定调新“土改”中国启动改革攻坚战.[EB/OL].( 2008-10-06 )[2012—08-01].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81006/15119692.html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第4篇

助力县域脱贫攻坚

——在全县精准扶贫研讨班上的辅导报告

县教育局

按照全县精准扶贫专题研讨班安排,就如何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与大家作一个探讨和交流,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教育精准扶贫的背景、政策和意义

(一)背景——教育扶贫是最根本的扶贫

1.习总书记的讲话要求。2012年12月29日,总书记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首次提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2015年9月9日,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总书记在给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中再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2.中央的决策部署。2015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决定》正式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到“五个一批”,由此吹响了教育精准扶贫的号角。

3.教育部门的部署安排。2015年10月17日,我国第二个扶贫日,也是世界第二十三个消除贫困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项教育扶贫惠民政策措施。今年全国“两会”期

间,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教育部门将坚决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总书记“扶贫先扶智”思想,扎实推进教育扶贫,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2015年12月21日,省教育厅出台了《湖北省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2015-2019年)》,明确实施“五个精准”(精准改造、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就业、精准培训),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遍及每一名教师,教好每一名学生,温暖每一户家庭。

(二)政策——教育扶贫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1.国家政策

国家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倾斜。(1)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2)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稳步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3)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向贫困地区基层倾斜,为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留得下、稳得住的一专多能教师,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教师招聘引进办法,建立省级统筹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全面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4)合理布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加强有专

业特色并适应市场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6)努力办好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和远程教育。(7)建立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救助力度。(8)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9)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

2.湖北省政策

(1)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并建立资助标准调整机制。(2)落实贫困户子女免费高中教育政策。(3)建立保障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4)合理布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将贫困县所有学校全部纳入“全面改薄”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范围,优先安排项目。(5)努力办好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和远程教育。(6)实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安居工程,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向贫困地区基层倾斜,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教师招聘引进办法,建立省级统筹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全面落实片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建立完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三)意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1.国际社会的经验总结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

2.拔掉穷根的根本出路

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贫困地区,而教育发展的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的主要症结之一。由于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劳动者普遍存在着“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状况。要补上贫困地区的短板,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掌握一技之长,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刘雪荣书记在解读《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时强调:“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问题,把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黄冈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臵强力推进。”

陈安丽市长在湖北省教育精准扶贫黄冈战区现场推进会上强调:“要在五个方面推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强化扶贫对象管理工作,构建贫困信息大数据平台;实施贫困生资助工程,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实施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改薄工程,让所有学生都能上好学;实施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提升工程,确保贫困村所有学生都有好老师教;实施贫困家庭“明白人”培养工程,通过就业创业脱贫致富。”

3.补齐教育短板的关键工程

教育扶贫既是国家意志的强力推动,也是源自英山教育自

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全县扶贫和教育两家调查摸底,精准识别,具体对象包括贫困家庭学龄人口10933人,其中:幼儿园1023人,小学4248人,初中1847人,高中1428人,中职509人,大学生1878人;包括贫困村所在地学校47所(含附设幼儿园)教师 460人。贫困地区的孩子普遍缺乏优质教育资源,贫困村所在地的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数量不足,年龄偏大,学科结构失衡,有的甚至不能开齐开足课程。我们就是要借教育精准扶贫的东风,迅速补齐上述短板,让广大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城区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基础性、先导性、长远性作用。

二、全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举措

(一)全县教育精准扶贫的具体目标是“四个确保”:即到2017年底,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部落实,确保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改薄工程全面完成,确保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全员培训,确保贫困农户“明白人”培养工程全部覆盖。

(二)全县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任务是实施“五大行动”:即实施贫困学生关爱行动、薄弱学校改造行动、学校信息化建设行动、乡村教师提升行动、家庭“明白人”培养行动,切实为我县人民群众同步奔小康作出贡献。

(三)全县教育精准扶贫的工作举措 1.实施贫困学生关爱行动

(1)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子女就学,构建政府、社会、教育多方参与的资助体系,形成精准扶贫合力。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在校就读期间,优先享受以下政策:

学前教育阶段:特困家庭幼儿可以享受学前资助,资助标准为1000元/生•年

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学生在校期间享受营养餐补助,补助标准为400元/生•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实施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生1250元/生•年。

高中阶段: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国家助学金倾斜政策,资助标准为2500元/生•年。各高中学校每学期公用经费中计提不少于4%用于资助农村困难学生。如国家实行新的高中资助政策,则按新的资助政策执行。

中职学校:实行全部免除学费,就读中职的一二年级学生在校期间享受2000元/生•年的国家中职助学金,安排三年级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大学教育阶段: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含高职高专)入学落实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每人每年可申贷1000—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可申贷1000—12000元,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财政贴息。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大学新生优先落实《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项目》资助金,资助标准为省内高校500元/生,省外高校1000元/生。学生在校期间优先推荐其参与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2)落实贫困家庭学生优录政策。县一中每年拿出一定招生计划招收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优先推荐建档立卡优秀学生参加省部属重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落实省属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收

中职毕业生计划。

(3)联系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对特困家庭子女实施“一对一”帮扶。对留守儿童、残疾少年儿童、随迁子女就学与生活予以关爱,重点扶持乡镇学校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落实思源实验学校留守儿童免费乘车上学。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从学前教育到大学阶段,通过“免补助贷”等形式每年资助家庭贫困学生3000多万元,实现学生“有学上”的目标。

2.实施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改薄行动

(1)优先改善贫困村所在地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将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全部纳入“全面改薄”规划,优先安排建设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分项、分校推进”的原则,统筹各类项目资金,向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倾斜,确保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校舍、教育装备、运动场地、生活设施等逐步达到国家办学条件基本要求。近三年,主要实施了农村初中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薄弱学校食堂改造工程、薄弱高中改造工程、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全面改薄”项目及设备购臵项目等计290个,累计投入资金15650万元。十三五期间,我们主要实施“薄改”工程、信息化建设、教师周转房、县职教中心建设、城北第二幼儿园、城西小学、长四小学迁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等项目建设,每年投入1亿元。今年,将对33个贫困村所在学校、教学点投入 2036万元,进行改造升级。

(2)扩大贫困村所在地学前教育资源。大力推进二期学前

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建设资金,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村延伸。在有条件的贫困村,依托现有小学富余的校舍新建、改扩建附属幼儿园,到2017年基本实现贫困村学前教育全覆盖。

3.实施乡村教师提升行动

(1)培训项目重点向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倾斜,实现贫困村所在地教师培训全覆盖。

(2)加大对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支教力度。开展名师定期送教下乡活动,建立城乡教师交流补充机制,将特岗计划和山区人才计划向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倾斜。

(3)提高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待遇。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对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职称评审重点倾斜。在落实乡镇镇区学校、农村完小、教学点教师每人每月300元、400元、600元生活补助的基础上,再提高300—500元。建立乡村教师奖扶制度,对在村小、教学点教育教学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且任教达20年以上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建立乡村教师关爱基金,实施乡村教师定期体检制度。落实乡村教师周转房优先制度。

4.实施贫困村所在地学校信息化建设行动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贫困村所在地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扶贫”,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贫困地区,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人人通”。提升贫困地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逐步扩大“在线课堂”开设规模。建立贫困村教学点网络学校,采取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光盘授课等多种形式,促进贫困村教学点开齐开足课程,全面提

升办学质量。到2017年,全县贫困村教学点实现与省级网络平台互联互通。

5.实施贫困家庭“明白人”培养行动

充分发挥“治穷先治愚,扶贫必扶智”的教育功能作用,实现教育扶智脱贫。

(1)加强贫困家庭学生职业技术教育。对初中毕业没有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进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并优先推荐就业。

(2)加强贫困家庭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整合全县各类培训资源,以县理工中专为主阵地,对贫困家庭劳力力开展全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机构要加强专业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培训包”和“培训菜单”,提高培训质量和吸引力,助推精准扶贫。

三、全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和打算

(一)工作进展

——召开了一次现场推进会。3月29日,县教育局以孔坊乡中心小学为主会场,召开了全县教育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下发了多项工作方案和计划,与学校和乡镇签订了责任状,现场发放学生资助资金,组织县直学校送教下乡等活动。

——接受了省市两次检查。4月10日、4月26日,分别接受了省教育厅、市教育局两次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检查。同时,县教育局就推进落实“三进”、实施“包保”等重点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进行三轮督查和明查暗访,并下发通报,限期整改问题,实行问题销号制度。目前,学生资助信息进档案盒、进村公示栏、进贫困户家庭等“三进”工作完成率达100%。

——落实了三项精准资助。2016年,已落实学前教育资助300人次,义务教育5221人次,高中学校1827人次,共计796万元。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助10多次,其中4月23日和5月9日,县教育局联系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和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分别到贫困村所在地两所薄弱学校进行教育精准扶贫点对点捐赠,捐赠金额共计35万元。

——推进了四项重点工作。一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启动25所贫困村所在学校、教学点进行标准化建设,逐校实地制订建设方案,即将进入施工程序。二是开展送课下乡活动,向贫困村所在地学校送教。4月份县直各学校累计送教下乡(包括示范课、评讲课、专题讲座等)500多节次。三是组织系列培训活动。对贫困村所在学校的460名教师,开展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主的省市县各类培训 1428 人次。组织教育精准扶贫业务培训班,对中心学校校长和资助业务干事进行专项培训。四是广泛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方式广泛宣传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教师进村入户,开精准扶贫对象户识别,“一对一”家访式宣传政策;在乡镇镇区等集中地展示《英山县社会救助工作教育资助项目公示》宣传教育资助政策和申请、办理流程;印制《英山县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明白卡》15000册,发放到学生手里。

(二)后段工作打算

(一)确保所有贫困生按照不落一生、不落一村要求享受政策资。目前,全县10933名贫困生中,只有6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生符合国家现有资助政策,尚有4700多名贫困生未纳入国

家资助范围。要争取方方面面的资助,争取政策支持,将所有贫困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确保贫困生资助不落一生、不落一村。

(二)整合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要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各类资金,大力改善没有进入国家项目库的贫困村所在学校和教学点的办学条件,切实保障中小学整体推进、均衡优质发展。

(三)整合各类资源助力扶贫攻坚。积极争取整合社会资源,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爱心企业对教育的支持,在物资、资金上对贫困村所在学校及教学点予以捐赠支持。

(四)整合资源实施精准培训。由政府主导,整合人社、财政、妇联、统战、民政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对贫困村所在学校教学点教师进行培训。同时,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培训一名“明白人”,为贫困村培训一批致富带头人,通过“扶智”达到如期脱贫的目的。

(五)建立教师补充机制。争取政府重视和支持,落实乡村教师“退一补一”机制,特别要补充学前教育师资,通过特招、委培等方式,解决农村幼儿园教师不足问题。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第5篇

2004年广东 GDP总量为16039.46亿元,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4343.1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16.87亿元。充分表现出了广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排头兵形象。但广东县域经济却发展落后,县人均财政收入156元,比全国县人均219元低29%,还有66.2%的县(市)的财政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于广东总体经济实力而言,广东县域经济发展落后、县级财力不足。这已成为广东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制约瓶颈。我们认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处理好财政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财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作用,是突破这一瓶颈的关键。

一、县域经济发展要确立好主导产业、建设好重点财源、调整好经济结构

综观我省乃至全国,大凡县域经济落后的地区一定是主导产业缺乏,无重点财源而经济结构又不合理。所以发展县域经济首先就要先择好主导产业,建设重点财源,调整好产业结构。如何才能选择好主导产业,形成财源重点,实现结构的合理呢?有三条标准必须遵循。首先,财源重点和主导产业必须是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也就是说,我们生产的东西要能够卖得出去,销路好。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就是我们生产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要高,即产品要对消费者的收入变动很敏感。决定产品销路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产品本身的价格、人们的消费习惯等,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人们的收入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总是在不断地提高。当人们的收入每提高1%时,产品的销量提高得比1%还要多,我们的产品就有了市场,就一定能形成重点的财源,县域经济就一定能够顺利发展。其次,财源重点和主导产业必须是生产率速度提高快的产业。也就是说我们要有能力生产,我们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该搛的钱都能搛回来。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就是我们选择的产业生产率速度提高要快。生产率速度提高快的产业都是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也都是资本、技术和信息集约化程度高的产业,由于生产率速度提高得快,单位时间和单位人工生产的产量就高,我们的供给能力就会很强,在市场的竞争能力也就很强,该搛的钱就都能搛回来,县域经济就没有不发展的道理。最后是我们选择的主导产业必须具有地区优势。符合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速度提高快的产业有很多,但要根据当地的各项资源禀赋优势来选择最符合我们当地实际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这样我们就能驾轻就熟,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来最快地发展县域经济。

主导产业和重点财源的科学形成,事实上也是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合理的标志。拿三次产业来说,第一产业农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低,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高。农业是基础产业,没有不行,但要靠单纯的农业是很难致富的。要发财致富必须搞工业和第三产业。所以人们经常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就是这个道理。这也说明了合理的三次产业比例关系。平均来说,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大体是2%:32%:66%。呈现出一种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随着其序号而递增的趋势。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合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综观全国和广东也是如此,大凡县域经济不发达、财力不足的县,其农业产值比例就高,二、三产业产值的比例就低。而县域经济发达、财力雄厚的县都是非农产业发达的县。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多,非农产业收入水平高,这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就高,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广东很多的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这是我省县域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关键是要在选准主导产业和重点财源的前题下,坚持调整和优化县域经济的结构。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主要是要稳定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提高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再者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现在县域经济的发展差距,还表现在所有制结构的差距上。什么地方GDP增长快、有活力、财政日子好过、老百姓收入高,从县域经济来看,一定是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大,甚至是非公有经济的比重大。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所有制结构的转变,尤其是积极扶持非国有的、非公有的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处理好财政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县域经济是地方财政的根基,是县级财政的坚实来源。处理好财政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财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和作用,是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发生了转变,县域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思路应按照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和公共财政的性质,着重于宏观整体发展。或者说应着重于前面我们所说的县域主导产业和重点财源的确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下,财源建设的主体为各类市场,而不是政府,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的缺陷,提供公共产品和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硬环境。所以县级财政应积极转变支持经济发展的思路,采取新的手段和措施实现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是要以主导产业的确立作为财源建设重点,切实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对于广东多数欠发达县而言,较有针对性的做法,是要以一定的财力加强主导产业园区的建设,通过对园区水、电、路、通讯以及环保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建设一种良好的投资服务体制,形成一种外部经济的投资环境,以吸引主导产业的广大投资者。可以说,这具有一种抛砖引玉的功效,比较适合欠发达地区。具体工作中,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政策及资金手段,大力扶持园区发展。同时,还应当坚决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浪费资源,突出园区建设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在一个市或县范围内,可以集中建设好一两处园区。鼓励县、乡招商引资进园区,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财政体制合理地分配园区的财政收入,实现各方利益均占,调动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县域内全社会县域经济发展齐抓共上的良好氛围。

二是财政要加大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强县域基础设施,扩大县城框架、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既是公共财政本身的职能,同时又能改善投资环境,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在具体的工作中,一方面既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前期的财政投入,各地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开展城市经营,通过对城市有限公共资源的市场化操作,比如出让冠名权、经营权以及采用BOT、TOT、拍卖等多种方式,吸引外部或民间资本参加公共设施的建设,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又可以以财政政策工具引导县域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要改变财政主体型投资方式和直接支持竞争性企业的做法,采取间接支持方式、以诱导型投资特别是财政贴息促进民间、企业主体性投资,努力扩大财政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社会投资跟进增长。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重点要放在培育市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上。发展民营经济,对政府来讲,风险小、收益大、好处多。提高县域经济的民营化水平,就是提高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活力,是从根本上来奠定县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所以应当成为财政支持的重点。另一方面还要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不仅可以通过外部资本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引资的同时也是技术引进的过程,是培育本地劳动力的过程,是加快县域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通过以上过程,可以改变县域生产函数的性质,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的发展。当然我们还必须注意既要从政策上、资金上保证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要注意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到优化投资环境上来,坚决禁止无序恶性竞争。县级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不能与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相抵触,不能损害国家和全省的整体利益。

四是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各级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所得税、营业税收入分享改革后,省级、市级、县级各级的财政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级企业都成为地方收入的重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县一级来说,要转变观念,不求所有、但求所得,对所有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只要能提供税收,给地方带来好处,无论是上级企业、地方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都给予支持,积极为其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源建设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放大资金的乘数效应。如对企业的支持,可以引入竞争择优机制,综合运用担保、贴息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以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吸引作用。

县域经济是县级财政的根本,县域经济发展了,县级财政才有可能实现根本性的好转。但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处理好财政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财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作用,用好欠发达县有限的财力,发挥县级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就一定能实现县域经济和财政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韶关市委党校、韶关市曲江区财政局)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第6篇

相关标签:调 查

农村信用社以支持“三农”、服务“三农”为宗旨,肩负着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如何更好地发挥农信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支持农村经济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重要任务。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为支持“三农”、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生态,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转型跨越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不适应性凸显。一方面是金融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不适应人民群众急剧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金融产品供给单一,不适应金融服务公平性和均等化的要求。另一方面经营理念还受传统经营的影响,不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金融服务滞后,不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实现金融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农信社尚有很多工作要做。

农信社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发展专业化经营。农信社拥有点多、面广、线长的优势,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农信社正处于股份制改造阶段,在加快推进股权改造的同时,从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及自身转型方面看,需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差异化经营的问题。就是把人力、机构、费用、技术、品牌等诸多方面的配置向与自身服务能力相匹配的业务、客户、产品方面倾斜,应由主要针对农户生产性、消费性周转贷款,转向支持农业科技发展,集中有限的人财物资源,在农业产业化、特色化生产等结构调整方面做出品牌,做出影响力,形成比较优势。二是专业化经营的问题。应在管理、战略、文化、服务、产品、业务结构、客户结构、收入结构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专业化的经营,力争让品牌影响力走在市场前列。专业化经营既是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基础,也是适应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

农信社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必须加快创新步伐,创新金融产品服务的提供方式。农村贫困,农民增收缓慢,导致农户抵押难、贷款难的问题仍较普遍。农信社要围绕提高金融产品供给效率这一目的,按照不同类型的产品特点,加快金融服务改革、开发和发展,构建多元化、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更好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此外,要从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增强农业产业生产后劲,激活农业存量资产,快速增加农民收入出发,开发农民房屋、承包地、林地、荒山、采矿、商标等抵押贷款产品,提供方式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需求。

农信社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必须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信用建设是发展农村信贷的基础。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的薄弱状况,应加快农村资产评估、担保公司、征信登记等金融中介机构建设,建立一套针对“三农”特点、行之有效的定价机制,并开展农信评估、担保、评级工作,让农户树立起信用观念。还要抓住在中西部地区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分层次开展农村金融教育活动的机遇,组织好小额信贷业务和技术培训以及农村金融改革、农业保险、农业合作经济等方面的培训,解决好农信社与农村、农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切切实实推进农村信用体制建设。农信社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必须形成能够使农民、政府、金融企业共赢的政策和措施。从目前看,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政策供给不足的问题。在农村信贷市场准入政策逐步放宽的形势下,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局限,逐步提高市场开发程度,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造政策环境。二是公共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其中公共财政资金配置最为关键。要做出统一安排,使政府与农信社等地方金融机构真正有机结合起来,用好用活支持金融发展的贴息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通过客户结构转型,紧扣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思路:就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而言,要切实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瞄准设施蔬菜、

特色养殖、经济林建设、水利建设、产业升级等事关长远发展的项目,持续加大融资力度,有效发挥金融支持作用。

三、对策和主要措施

(一)以深入贯彻落实一条道路和两场革命的战略思想为纲领,审时度势,使内部各项机制建设成为农村合作银行做强做优的动力与活力。

1、体现四个着力,明确侧重点,争取在客户经理队伍建设上实现新发展。

一是着力加强客户经理等级制度和淘汰机制建设,建立以业务为主的等级评价标准和考核奖励制度,明确等级档次、考评周期、晋升或降级等动态管理的规则。二是着力提升客户经理信贷营销的能力和水平,对客户经理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其对贷款客户风险状况的综合分析能力。三是着力创新客户经理岗位的设置和定位,将客户经理营销和操作相分离;增设理财、风险等类别的专业客户经理,定期出具企业和行业的风险分析报告。四是着力改进客户经理的工作方式和作风,采用客户经理全天候密集上门营销的方法,并对客户经理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个人账户进行不定期排查,提高客户经理队伍的素质。

2、围绕五大中心,紧扣关键点,争取在网点标准化转型升级上凸显新优势。

一是围绕网点硬件环境改造为中心,全面分析网点所处地域的经济状况和客户结构,设置不同类型的特色网点。二是围绕网点功能、流程转型,根据网点业务发生的频率和复杂程度,对柜口设置、业务种类、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规范,实行分级差别服务。三是围绕员工服务行为规范为(博客,微博)中心,对员工服务行为进行标准化管理和培训,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营销技巧、风险意识,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四是围绕加强网点服务环境的监督为中心,将服务质量、客户的满意度纳入支行网点及员工考核,采取明察暗访、调阅监控录像、神秘人检查、随机询问客户满意度等方式,进行定期评比和通报。五是以转型试点网点的验收为中心,打造标杆网点,层层推进,定期验收,对其经验在全行推广。

3、坚持六项创新,找准切入点,争取在特色金融产品研发应用上确立新方向。

一是创新推出股权质押贷款金融产品,合理确定股权质押贷款的发放对象,通过对出质人和质押股权所在公司的资信、身份及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完整审查,评估股权的市场价值以确定质押贷款的金额,同时在贷后要求企业提供质押股权所在公司的财务报表,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二是创新推出网上银行金融产品,通过积极筹备、及时总结,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培训并投入试运行,争取早日对外开办丰收e网业务,为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三是创新推出特色银行卡金融产品,通过开发集存、贷、汇、理财等于一体的特色银行卡,为企业提供套餐式的优质服务。四是创新推出出口退税质押贷款金融产品,在发放贷款前与企业签订协议,对经国税部门认可的企业出口退税专户进行控制,贷款到期后直接从该账户扣除,帮助外向型企业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五是创新推出应收账款质押或收购等产业链融资金融产品,选择一些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开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六是创新推出商标权、专利权等新型质押贷款金融产品,满足企业个性化的资金需求。

(二)以继续努力当好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坚强后盾,顺势而行,使外部各项业务拓展成为农村合作银行抢占先机的保障与支撑。

1、注重三个实效,掌控平衡点,争取在企业多元化发展支持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注重在信贷支持的行业和企业类别的选择上求实效,不断加大对新兴产业如光机电、化工、生物制药等产业的扶持,持续加大对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扶持,重点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企业的扶持;做好传统行业如服装、箱包、童车、洁具等的跟踪和监测,强化准入和退出机制,推动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结构的调整。

二是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信贷支持的力度上求实效,对转型升级刚刚启动的企业的研发资金需求适当予以支持,推出技术改造贷款;对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档次的成长型企业给予挖掘和培养,积极主动地深入企业,为其排忧解难;对已经转型成功的优质企业进行重点支持,为其提供全方面、全过程服务。三是注重在信贷支持的不同发展模式和前景的企业差别上求实效,对资金实力较强、掌握相当技术、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大力支持;对自身资金实力不足、掌握相当技术的企业,提高抵、质押率;对自身资金实力不足、技术不稳定的企业,严格控制信贷投入。

2、突出六个强化,防范风险点,争取在企业异地办厂和对外投资信贷监管上提升新能力。

一是突出对外迁企业在资金监管力度上的强化,针对企业外迁信贷资金监管难度加大的情况,积极主动与企业进行沟通,要求外迁企业在银行开立基本账户,要求其平时用于异地所办企业的日常经营开支、出货运输等方面的资金通过开立在银行的账户进行划转;同时要求外迁企业提供相对规范的财务报表和业务经营资料,加强对外迁企业生产和销售状况的跟踪。

二是突出对外迁企业和对外投资企业在信贷政策调整上的强化:对外迁企业,以租赁和购买当地土地与厂房两种不同的类型为区分,在扶持方式和支持力度上进行区别对待;对投资房地产的企业,做好专用账户开户、预售资金监管等工作,注重企业自身资本实力和资金链状况。

三是突出对外迁和对外投资企业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灵活性上的强化,结合企业的行业性质、资信状况、贷款期限和经营情况,建立利率定价的风险溢价机制,实行差别化的上浮利率,来获得风险补偿。

四是突出对外迁和对外投资企业经营效益跟踪上的强化,关注企业信贷资金流向,强化对其风险的预警与分析。五是突出对外迁和对外投资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筑上的强化,深化与信用担保机构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使针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更科学合理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

六是突出对企业主行为决策和风险承担上的强化,强化第二还款来源的落实,要求外迁企业和对外投资企业的企业主签订无限连带责任承诺书和补充协议,将个人资产用于企业担保,同时要求大股东也签订个人连带责任协议;提升企业主的还款意识;转变经营观念,以评估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市场发展前景等要素的信贷决策行为,来帮助企业主作出合理化的投资决策。

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区联社)自2005年9月成立以来,带领全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植根八桂、服务“三农”,在短短五年中,走过了一段辉煌历程,成长为一个资产优良、实力雄厚、运行安全、服务快捷、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当前,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成为全区分支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金融机构。

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着力打造“广西人自己的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不转向,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和县域金融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实施“五大工程”促进“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

从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到今年8月底,全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2975亿元,其中累计发放“三农”贷款1907.28亿元。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广西农合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085.20亿元、小企业贷款余额502.73亿

元。区联社连续5年被自治区政府授予“金融机构支持广西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最近又获“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和支持中小企业先进奖项”。

――实施农户小额信贷品牌工程。区联社充分发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优势,努力打造服务品牌,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信贷资金需要。从区联社成立到今年8月底,全区农合机构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303.49亿元;农户贷款余额达621.62亿元。区联社着力构建发放千家万户农村小额贷款的平台,增加支农信贷投放渠道。近年来,全区农合机构累计向各类专业合作社及社员发放贷款41.94亿元。

――实施产业化企业服务工程。区联社积极推进“龙头企业担保+农合机构授信+农户承贷+农业政策保险”、“公司+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模式,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2009年,区联社与自治区农业厅签订合作备忘录,计划3年内向全区农业产业化提供信用额度100亿元;与自治区林业厅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框架,计划在5年内为我区林业产业、林权制度改革等提供260亿元的信贷支持。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全区农合机构累计向林业、桑蚕业、糖业、酒精淀粉业等广西优势特色农业发放贷款274.91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广西优势农业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实施中小企业扶持工程。按照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的要求,全区各级农合机构积极做好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一是制订小企业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让利于企业;二是创新服务机制,建立小企业贷款服务中心;三是推行产品质押担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活体产品抵押贷款、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贷款、流动资金最高限额循环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新产品。截至今年8月,中小企业贷款余额579.43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份额居全区各金融同业之首。区联社2007年被自治区政府授予“小企业融资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实施农村消费信贷工程。围绕政府实施家电、农机具、汽车“三下乡”工程,积极支持农户购置家电、农业机械、自用车和其他各类耐用消费品的信贷需求,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配合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累计投放近3亿元贷款支持农贸市场建设,改善农村商品流通和消费环境;修订和完善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贷款管理办法,提高县域、乡镇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的信用贷款额度,支持其购建房、购买大宗耐用消费品等。2005年以来,全区农合机构累计发放各类农村消费贷款近100亿元。

上一篇:经济责任审计成效范文下一篇: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