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年终总结范文

2023-09-23

检验科年终总结范文第1篇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过去的一年里,认真学习中共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思想精髓,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创建“平安医院”,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并向参加抗震救灾的医务工作者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改进工作作风,积累经验。通过不断的学习,我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这对我的工作实践也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

帮助。

二、恪尽职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工作严谨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配合领导的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加班加点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急病人之所急,得到病人的好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严格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及时通知临床医师或者病人,为病人的诊治争取时间。在完成临床检验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一部分本科室实习生的实习带教工作,

坚持以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得到学生的好评。

三、严于律已,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在作风上,严于律已,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团结同志,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受到上级领导和同事的好评。端正态度,积极参加本学科的各种学习讲座、网上继续教育等,学习最新知识、新进展。团

结群众,团结同事,共同学习研究本学科疑难问题,并取得很大进步。

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只注意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为领导分忧不够,对同事帮助不足。有时工作不够细致,

存在急躁情绪,开拓创新不够。

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迎接新的挑战,争取

检验科年终总结范文第2篇

参加人员:全科人员。

培训时间:下午四点。

时间学习内容讲解人 3月29日检验科规章制度张翠平

医疗废物的处理

4月12日检验科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李伟

4月26日

医患沟通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内容及临床意义血液分析的操作要领及临床意义

5月10日腹泻病及霍乱病毒检查

检验科仪器保养

5月24日隔离消毒制度

尿液分析的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6月7日医疗登记制度

血糖血脂测定的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6月21日电解质分析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大便常规检验的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7月5日三热病人的检验及报告

医院感染

7月19日输血工作的注意事项

微量元素检测

8月9传染病报告制度

乙肝五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8月23日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养

医疗事故处理制度

9月6日新技术准入制度

侵权责任法

9月20日交接班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0月11日医患沟通制度

医院感染知识

10月25日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首诊负责制度

11月1日凝血分析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疟原虫片子的制作和镜检

11月15日隔离消毒知识

水浴箱的使用和保养

12月13检验科查对制度

检验科年终总结范文第3篇

二0一一年半年总结

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做了以下工作:

1、 坚持每月一次深入科室考评,每周一次深入科室督导,每季度汇总资料,分析评估与报告给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各科室。

2、 依据新规范、标准修改细化工作制度、方案和工作计划。

3、 坚持每月卫生学监测制度的执行和医院感染综合监测,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感染委员会和各科室,对其存在的缺陷以书面通知形式下发,要求整改并督导整改。

4、 坚持对重点科室实施重点督导与监督;坚持对重点部门(如医疗废物管理部门)实施管理情况跟踪、督导。

5、 完成上半年实习生、进修生、新上岗人员及全院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与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计划。

6、 完成医院环境、器械设施及消毒器论证并督促配套完善相关设施。

7、 完成重点科室布局流程,整改建议论证、制图、审批与相关科室的实施整改。

8、 完成《手卫生规范》、《消毒供应中心“两规一标”》、《隔离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考核及相关配套设施的督促整改。

9、 完成乙肝监测上级文件要求,制定并下发了实施行之有效的方案,并督导实施。

10、 完成涪城区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工作的医院三个社区一个中心的业务指导与工作开展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

11、 完成市区卫生行政机构对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等专项检查、考核与监测考评。

12、 完成对性病、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监测、标本采集、上送确认以及100%的网络直报传染病工作。

13、 完成医院健康教育处方的组稿印刷,并指导预检分诊处及各科室开展全民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及资料的准备。

14、 督促处置门诊手术室突发白蚁、停止整改后监测合格再使用。

15、 督促药剂科体检中心透视机房卫生学监测放射性指数超标,要求停止该机(室)的活动,整改后检测合格使用。

16、 督促药剂科对化学药品制剂报废之后规范处置;对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推进管理运行机制。

检验科年终总结范文第4篇

一、加强科室管理,提高检验质量

1、检验结果及时报告

检验结果报告时间能影响病人的及时治疗或及时抢救。科室应合理安排检验项目的检测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尽量缩短检验报告时间,提高检验快速反应性,特别是急诊标本的检验;同时,需要制定分析仪器故障或信息系统传送故障应采取的应急措施,确保检验结果及时报告。

2、检验质量

检验质量是检验科的工作核心,一个不准确或不真实的检验结果将误导临床医生对病人的治疗和处理,影响病人的治疗安全,甚至导致病人死亡。科室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完成SOP文件的编写工作,认真做好室内质控并积极参加四川省室间质评和卫生部室间质评,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

3、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沟通

在医教科的协调下,组织检验科与临床科室定期举行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解决双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虚心听取临床医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保持与护理人员的联系,了解采集标本时病人地状态,是否服用对结果有影响德药物、食物等。广泛征

1求各相关科室对检验科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检验科的工作。定期举行检验科各检验项目介绍会,讲解检验科开展项目的临床意义,使检验科开展的检验项目能够与临床诊疗紧密结合。

4、重视急诊检验工作

因“急诊检验”不及时、结果不准确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科室要建立“急诊检验”绿色通道,提供“快而准”服务。快速及时分析对心肌梗塞、胰腺炎等急发病症大的及时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5、建立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检验“危急值”制度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举例中的重要部分,临床实验室认可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医院达标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同时能给医生提供及时的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促进医患和谐,完善科室管理,防范医疗纠纷

1、完善科室内部细节化管理,使科室的每一项规章制度均能落实处,贯穿科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2、优化门诊取报告单流程,使患者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拿到最及时的检验报告。

3、推行窗口微笑服务,使就诊患者从精神上感受到温暖,减轻心理压力。

4、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部门规章和操作规范,规避职业风险。同时,经常接受医德医风教育,恪

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提高服务意识,确保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发生。

三、人才建设与科研

1、根据医院检验科发展情况,引进医学检验专业的大学生,通过公招引进有专业技术资格的医学检验人员。

2、根据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在职研究生。

3、根据科内人员学历情况,鼓励参加大专或专升本学习。

4、选送科室人员进修微生物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血液细胞学检验。

5、根据科室工作需要,安排相关人员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或专业学习班。

6、科室每年发表1-3篇省级以上论文,开展新业务1-5项。

四、新技术、新设备、新项目

1、在血细胞分析方面,可引进一台五分类带网织RBC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2、在大便分析方面,可引进一台大便分析仪,使大便自动化分析,提高大便分析质量。

3、在生化检验方面,根据医院发展实际情况,引进一台1600测试/小时或2000测试/小时,不带电解质模块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4、在免疫检验方面 ,可引进化学发光免疫或荧光免疫分析仪,开展肾上腺素、性激素、肿瘤标志物、血药浓度监测、贫血指标的检验,还可添补免疫系统疾病检验,满足医院免疫系统疾病诊断的需要。

5、在细菌学检验方面,可引进生物安全柜、自动血液培养仪、微生物自动鉴定药敏系统等设备,用以开展院感监测、临床微生物分离鉴定及药敏检测。

6、在血液凝血功能方面,可引进一台全自动血凝仪,以适应手术前检查、溶栓治疗监测、DIC监测、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需要。

7、建立HIV初筛实验室,根据要求,需购置生物安全柜、洗板机、酶标仪等设备。

8、分子生物检验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引进、合作等多种途径,建立标准化的基因诊断实验室。运用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分子病理学等最新检验技术,整合先进的诊断技术和方法,大力开展特种检验项目:包括分子生物学基因诊断技术、遗传性疾病易感基因诊断、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基因诊断等,为临床提供高新检验诊断技术服务。

9、开展基因芯片检验,可引进基因芯片检验诊断系统,使医院基因诊断走在本市前例。

五、信息管理

实验室信息管理(LIS)是医院信息系统(HIS)的一部分,全科连接LIS系统,进一步与HIS系统连接使检验信息得到广泛持续使用。帮助临床医生对病人的诊断及治疗做出及时正确判定;更有效的为临床和病人服务。

六、实验室认可

从质量管理发展的历史来看,实验室认可是实验室质量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实验室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为社会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同时保证检验结果的互认。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也成为临床实验室能否适应市场竞争和需要的问题。一个实验室如果通过认可,实际上意味着它的技术能力和质量得到一定承认。所以,在搬入新大楼后,配合医院达标要求,检验科认真准备,争取在最近几年通过ISO15189的实验室认可。

七、申请区域独立实验室

检验科搬入新大楼后,面积将达到800㎡左右,加上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如何将新设备的优势最大化的转化为效益,在丰富检验项目的同时,如果通过申请区域独立实验室,检验科出具的报告将得到区域内医院的认可。这样就可以将检验科市场化,在区域医院内收集检验标本,完成其它医院因无设备、无资质、标本量不足无法开展的检验项目,增加标本量,增加检验科影响力,提升医院的声誉,让新设备发挥最大的功效。同时,也为医院体检中心的业务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检验科年终总结范文第5篇

一:积极配合监督所完成各项检测工作,为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提供保证。

1:对辖区内饮食服务行业、公共卫生行业从业人员体检达4218人。

2:我科积极配合监督所对辖区的餐饮行业,截止目前共检测餐具360份

二:加强传染病监测工作、

加强艾滋病的筛查工作,我们定期对娱乐场所人员进行采血监测,今年上半年共筛查443人,资源咨询检测5人。

三:搞好地方病监测工作

今年4-5月我们对辖区内300户居民用碘盐进行检测合格率达94%,碘盐盲样国家质控2份。11月份完成辖区牛羊畜牧、屠宰或销售等50名人员血样布病监测,利用琥红玻片和试管凝集法,检测结果4份阳性,1份可疑,以报市疾控进行复查。

四: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检测水平、

今年7-10月全科室人员在主管领导带领下,刻苦学习业务知识,

共同参与市疾控实验室技能大比武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区检验能力和检验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检验科年终总结范文第6篇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第2.0.3条,对一个单位建筑工程的验收,是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由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其中检验批是最小和最基本的验收单位,是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基础。它的基本含义是“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所以对一个单位建筑工程的验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一个单位工程所包含的检验批的验收,由此可见,规范进行检验批质量检验工作,对整个单位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关于对检验批的验收,相信对建筑工程建设的各参建单位的人来讲,都不会太陌生,但是究竟如何规范、合法、有效的做好检验批的验收工作?我想多数人包括较多的专业人员,也不一定能够回答的全面。因为关于对检验批的验收内容和验收方法等系统资料,很少有专门的教材和文件进行研究和探讨,也几乎没有专门的培训班和专业课程来传授它,即便是在质量验收规范中也很少系统提及。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第3.0.3条第7款规定“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而主控项目是“建筑工程中的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如何规范做好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工作,下面我们分别从验收条件、验收方法、验收标准及抽样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验收条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第3.0.3条强制性条文规定:“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说验收的前提是所验收的检验批必须在施工方自检并得到合格标准,参加验收的监理、施工方技术和质检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资格。同时,还有一项比较重要的前提,就是验收条件,包括安全防护条件和验收条件

检验批的验收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方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专业工长、班组长(必要时施工方技术员、技术总工、监理员或其它专业监理工程师也应参加验收)等人参加进行验收。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质检员、专业工长、班组长检查验收达到合格标准具备报验条件以后签字确认,并报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达到设计要求后,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签字。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第3.0.3条第3款强制性条文规定“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因此监理工程师应提前检查参加验收人员的资格,确保各方参验人员具备规定资格。

二、验收方法

监理工程师接施工方检验批报验申请后,首先须根据批准的监理细则的要求,结合所报验检验批的验收批量、分布特点、现场条件、抽检比例和验收要求等制定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代表性的抽样方案,抽检比例应执行相应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相应验收内容的规定,一般为5%、10%、20%、100%,并根据设计要求及相应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实施对检验批的检查验收。验收的方式是在施工方自检合格的基础上采取进行平行检测,具体的方法有观测、量侧、检测等。必要时还需要通过见证取样方式,请有资质的试验单位对所检验的内容进行检测,并提供试验报告。

根据建筑施工承包合同通用条款16.3约定,工程师的检查检验不应影响施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监理工程师应加强过程控制手段,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检查、巡视,将过程中提前

暴露的质量问题和质量缺陷,提前督促施工解决和整改,使得正式验收时,对现场质量状况有所了解,以便检查验收时有的放矢和缩短时间。

三、验收标准

建筑物的质量是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质量验收内容包括主控项目、一般项目。其中主控项目是建筑工程中的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要求必须全部合格,属于一票否决。一般项目为主控项目以外的验收内容,一般要求其合格率不低于80%(钢筋砼构件保护层检测要求合格率不低于9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第5.0.1条规定“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合格”、“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上述“合格”标准的判定依据包括:

1、合同文件;

2、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变更);

3、是所验收的检验批所属分项工程相应专业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

上述“抽检比例”应执行相应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相应验收内容的规定,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合格率分别为100%、80%(只有保护层检查为90%)。合格的判断条件是所验收的符合设计图纸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四、抽样方案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第2.0.11条规定:“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建筑工程检验项目中,按检验批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这是一个很专业、很严肃的问题,这里的“抽样方案”是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方报验的检验批进行验收所制定的“抽样方案”。其实很多工程,很多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并没有重视对检验批验收所制定的“抽样方案”,半数以上的监理人员根本不知道这个“抽样方案”。他们对检验批的验收都是象征性的到现场例行检查或进行随机或有选择的量测等,绝大部分监理单位,都没有事先制定“检验批质量检验方案”。

规范里的只说了“规定的抽样方案”,并不一定是国家规范规定的方案,它是根据统计学原理对足够大的样本群,按照一定的原则或顺序、路线,通过抽取规定数目的样本,对其验收内容进行检查、检测,并根据检查、检测结果,通过判定所抽取样的质量状态,根据其代表性进一步判定整个检验批的施工质量是否达到合格标准。这个“抽样方案”制定要求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符合统计学原理,尤其重要的是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这个方案的成败,直接关系到验收结论的正确与否,是检验批验收的关键所在。

具体的抽样方案是由监理工程师根据所报验及你验收的检验项目即检验批的特性及具体情况,在对拟检验的检验批进行正式检查、验收之前,预先合理确定的抽样数量和方法,抽样的比例和评价方法应符合所验收检验批归属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或相关规定。这个“检验方案”主要通过监理工程师平行检验手段来进行,包括“目测、量测、检测”等内容。按照规定主控项目必须全检及检验比例100%,并且是一票否决,一般项目按照相应专业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抽检比例,合格率满足80%即为合格。

比如按照专业规范规定抽检比例为10%,则应考虑现场检验批分布情况,或重点抽查或随机抽取,但应遵循或认为具有代表性这一最重要的原则提前制定检验方案,再据以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如果抽样检测不合格,可以将施工方所报验的整个检验批评定为不合格。这才是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第3.0.4条规定:抽样方案

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计量、计数或计量-计数方式;2.一次、二次或多次抽样方式;

3.根据生产连续性和生产控制稳定性情况,采用调整型抽样方案;

4.对重要的检验项目当可采用简易快速的检验方法时,可选用全数检验方案。

5.经实践检验有效的抽样方案。

在制定检验批的抽样方案时,应合理选取生产方风险(或错判概率α)和使用方风险(或漏判概率β)。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第3.0.5条规定主控项目:对应于合格质量水平的α和β均不宜超过5%,一般项目:对应于合格质量水平的α不宜超过5%,β不宜超过10%。这里,α和β的真正含义是:生产方(施工方或材料供货商)将合格产品判定为不合格的概率(这在工程实际中基本上不存在);使用方(监理方、施工方(对材料供货商而言)、建设方)将不合格产品判定为合格产品的概率。

上一篇:星星变奏曲范文下一篇:圣诞节英语祝福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