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

2022-09-25

第一篇: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

检验科质量管理

医院检验科检验质量管理制度

一.必须把检验质量放在首位,普及提高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理论知识,使之成为每个检验人员的自觉行动。同时,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和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ISO17025)》要求,全面加强技术质量管理。

二.建立和健全科、室(组)二级技术质量管理组织,适当安排兼职人员负责检验科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管理内容包括:制订目标、计划、指标、方法、措施、实施检查、总结、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定期向上级报告。

三.各专业实验室要制订质控制度,开展室内质控,做到日有操作记录,月有小结、分析,年有总结。发现失控要及时纠正,未纠正前停发检验报告,纠正后再重检、报告。

四.加强仪器、试剂的管理,建立大型仪器档案。新引进或维修后的仪器须经校正合格后,方可用于检测标本。

五.及时掌握业务动态,统一调度人员、设备,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

六.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职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七.做好新技术的开发和业务技术的保密工作。

八.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努力提高质评水平。

九.制订技术发展计划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

第二篇: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1、 检验科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

2、 制订各项检验操作手册,生化、临检等检验,一切操作要做 到规范化、程序化。

3、对各种仪器,必须定期进行功能及质量检测并标定后使用。使用合格的检验试剂,定期检查有无过期试剂。

4、应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制定相应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有原始记录及质图。对检测中出现的失控项目要停止报告,查出原因,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有记录,然后报告。

第三篇: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计划及质量控制指标

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检验工作,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应对诊治、急救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保持和促进我院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坚持“以病人为 ,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建设,中心”充分体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做到服务形式多样化和规范化,并持续改进。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现特对我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做如下计划:

1.按照《检验科实验室感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全面提高检验科应对各类紧急意外事件的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以人为本”的方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依靠各级领导,发挥每一员工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每一检验人员参与应对紧急意外事件的有效机制,提高科学指挥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件造成的危害。

2.严格遵守并执行医师、检验师值班交接班制度。科室人员都必须服从安排坚守工作岗位擅离职守一律按劳动纪律处理。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主任或上级医师、检验师协助处理。

3.严格遵守检验标本接受、查对、传递、分发制度。

4.严格遵守并执行 SOP 操作规程,要求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生物安全要求,制定并定期更新临床检验项目应用指南或手册。微生物专业定期向临床提供抗菌药物药敏的种类,与药剂科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向临床分布抗菌药物使用信息。

5.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提供 24 小时急诊服务项目,及时报告及咨询服务,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并有审核或复查等;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注意病人隐私权的保护措施等;对本院不具备条件而临床有需求的检验项目有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服务质量保证,并要与第三方实验室(委托实验室)签订相关协议。

6.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按照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山东省济宁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临检、血液、生化、免疫、等室间质评。进行或承担一定的科研项目或课题及服务,并对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处理、整改、改进、完善等。

7.遵守检验项目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校准检测系统,并及时淘汰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检测仪器和试剂有专人管理、保管、运行、记录、使用、保养、维修、效期管理等。

8.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检验规范管理标准承担紧急意外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紧急事件救援任务等。

9.建立差错、事故的登记及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医疗制度及操作规程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个人业务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及基本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质量安全意识教育严格质量关键过程流程管理增强职业忧患意识。严格防范或杜绝或减少医疗纠纷与差错或事故发生。 10.严格落实医疗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及个人业务素质,定期召开科内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确保各项工作的不断提高与持续改进。

11.根据我院实际,建立、完善各种数据,实现数据管理和管理数据化! 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与永恒主题。医疗质量是指:能提供良好服务使患者伤害最小医院在各个环节中应注意收益与亏损间的平衡.医疗质量是技术水平、管理方法与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质量与安全涉及医疗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引起全员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注重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真正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与标准体现以人为本与持续改进保障健康、安全!

12.质量目标: 12.1长期目标

(1)检验报告的主要数据和结论准确率为100%,其它差错率小于1%。 (2)室间质评项目95%以上PT成绩达到100%; (3)病人满意率:大于98%以上; 12.2 近期目标

病人满意率:住院病人大于90%,门诊病人大于85% 各项室间质评: 确保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和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项目95%以上PT成绩达到100%(或VIS成绩优秀)。 急诊检验和普通检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报告单合格率达95%以上。

设备管理良好,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 全年无重度缺陷和差错事故。

12.3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由质量负责人每半年统计一次,并在管理评审会议上提交评审

济宁骨伤医院检验科

2010-01-01

第四篇: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计划

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检验工作,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应对诊治、急救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保持和促进我院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建设,充分体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做到服务形式多样化和规范化,并持续改进。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特对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做如下计划:

1、按照《检验科防止紧急意外事件的预案与流程》,全面提高检验科应对各类紧急意外事件的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以人为本”的方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依靠各级领导,发挥每一员工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每一检验人员参与应对紧急意外事件的有效机制,提高科学指挥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件造成的危害。

2、严格遵守并执行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科室人员都必须服安排,坚守工作岗位,擅离职守一律按劳动纪律处理。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主任或副主任协助处理。

3、严格遵守检验标本接受、查对、传递、分发制度。

4、严格遵守并执行SOP操作规程,要求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生物安全要求,制定并定期更新临床检验项目应用指南或手册。微生物专业定

期向临床提供抗菌药物药敏的种类,与药学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向临床分布抗菌药物使用信息。

5、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能够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项目,及时报告及咨询服务,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并有审核或复查等;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注意病人隐私权的保护措施等;对本院不具备条件而临床有需求的检验项目有分包的服务质量保证,并要与分包实验室(委托实验室)签订相关协议。

6、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按照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卫生部或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临检、血液、生化、免疫、ABO血型正反定型和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室间质评。进行或承担一定的科研项目或课题及服务,并对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处理、整改、改进、完善等。

7、遵守检验项目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校准检测系统,并及时淘汰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检测仪器和试剂有专人管理、保管、运行、记录、使用、保养、维修、效期管理等;

8、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检验规范管理标准,承担紧急意外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紧急事件救援任务等。

9.建立差错、事故的登记及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医疗制度及操作规程,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个人业务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及基本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质量安全意识教育,严格质量关键过程流 程管理,增强职业忧患意识。严格防范或杜绝或减少医疗纠纷与差错

或事故发生。

10.严格落实医疗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及个人业务素质,定期召开科内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确保各项工作的不断提高与持续改进。

11.建立、完善LIS、并与HIS联网,实现数据管理和收费及报告查询的数字化管理。

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与永恒主题。医疗质量是指:能提供良好服务,使患者伤害最小,医院在各个环节中应注意收益与亏损间的平衡.医疗质量是技术水平、管理方法与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质量与安全涉及医疗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引起全员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注重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真正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与标准,体现以人为本与持续改进,保障健康、安全!

第五篇:检验科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1、必须把检验质量放在工作首位,普及提高质量理论知识,使之成为每个检验人员的自己觉有行动。同时,按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和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全面加强技术质量管理

2、建立健全科室技术质量管理组织,适当安排兼职人员负责检验科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管理内容包括:指定目标、计划、指标、方法、措施,实施施检査、总结、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定期向上级报告。

3、各专业实验室要制定质量控制制度,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做到日有操作记录,月有小结、分析、年有终结。发现失控要及时纠正,未纠正前停发检验报告、纠正后再重检、报告。

4、引进或维修后加强仪器、试剂的管理,建立大型仪器档案。新

仪器須经校正合格后,方可用于检测标本。

5、及时掌握业务动态,统一调度人员、设备,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

6、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职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操作规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7、做好新技术的开发和业务额技术的保密工作。

8、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努力提高质评水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育学基础考试重点下一篇:加油站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