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汇报范文

2023-09-20

检验汇报范文第1篇

【规范名称及编号】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条文摘录】 摘录一:

6.1.2 紧固件连接工程可按相应的钢结构制作或安装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 摘录二:

4.4 连接用紧固标准件

4.4.1 钢结构连接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钢网架用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铆钉、自攻钉、拉铆钉、射钉、锚栓(机械型和化学试剂型)、地脚锚栓等紧固标准件及螺母、垫圈等标准配件,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分别随箱带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4.4.2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检验其扭矩系数,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 见本规范附录B。 检验方法: 检查复验报告。

4.4.3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检验预拉力,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 见本规范附录B。 检验方法: 检查复验报告。 一般项目

4.4.4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包装箱配套供货,包装箱上应标明批号、规格、数量及生产日期。螺栓、螺母、垫圈外观表面应涂油保护,不应出现生锈和沾染赃物,螺纹不应损伤。 检查数量: 按包装箱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3箱。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4.5 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及以上的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其连接高强度螺栓应进行表面硬度试验,对8.8级的高强度螺栓其硬度应为HRC21—29;10.9级高强度螺栓其硬度应为HRC32—36,且不得有裂纹或损伤。 检查数量: 按规格抽查8只。

检验方法: 硬度计、10倍放大镜或磁粉探伤。 6.3 高强度螺栓连接 主控项目

6.3.1 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磨擦应单独进行磨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见本规范附录B。

检验方法: 检查磨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和复验报告。 6.3.2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内应进行终拧扭矩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节点数检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个。

检验方法: 见本规范附录B。 6.3.3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除因构造原因无法使用专用扳手终拧掉梅花头者外,未在终拧中拧掉梅花头的螺栓数不应大于该节点螺栓数的5%。对所有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头进行终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进行终拧并用标记,且按本规范第6.3.2条的规定进行拧扭矩检查。 检查数量: 按节点数抽查10%,但不应少于10节点,被抽查节点中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全数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及本规范附录B。 一般项目

6.3.4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拧顺序和初拧、复拧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资料。

检验方法: 检查扭矩扳手标定记录和螺栓施工记录。

6.3.5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

检查数量: 按节点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0个。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6.3.6 高强度螺栓连接磨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气铁皮、污垢等,除设计要求外磨擦面不应涂漆。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6.3.7 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高强度螺栓孔不应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同意,扩孔后的孔径不应超过1.2d(d为螺栓直径)。 检查数量: 被扩螺栓孔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及用卡尺检查。

检验汇报范文第2篇

摘要介绍了5S管理的内涵,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存在的人、机、法、环、料5个方面的问题,同时对5S管理模式引入实验室管理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实施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管理;5S管理

Key words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Laboratory management;5S management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各级政府、社会媒体及民众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中农产品在人类食品中起了主导作用,因此,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检测人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也因此而生,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现场管理才能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发挥最大效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出具一份合格的农产品检验报告,从而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1]。一套系统、完善、科学的实验室现场管理模式应用于实验室质量体系中不但可以完善体系的运行,还可以规范实验室工作程序、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推行5S管理模式是提高实验室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2]。

15S管理的内涵

5S管理最早应用于日本,使日本企业管理不断规范,形成了有效的市场竞争力,并逐渐成为世界知名企业,该管理手段也逐渐被世界各国管理界认可和应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也将5S管理模式应用于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内容明确、实施便捷、效果显著。5S管理作为实验室现场管理的基础,主要是通过对工作现场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规划组合、科学实施的一系列活动,达到现场管理,营造良好氛围的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现场管理主要管理5个方面(人、机、法、环、料),这5个要素缺一不可,不断改进这5个方面便是保证质量体系和运作中的不符合项得到及时进行修正和补充,保证质量体系能够持续有效地运作。

5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5个词语[3-6]。由于5个单词首个字母都是“S”,所以统称为5S。其具体含义见图1。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是实验室实行5S管理的5个基本方面,整理是5S的首要阶段,其次是整顿,将整理出来的有用的部分分门别类,再加以清扫,然后对前3个阶段持续维持与保养,最后上升为良好习惯的养成,这5个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当前农产品检测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国家大力投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2004—2015年,除2011年外共11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指出,补充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其软硬件及人员能力建设,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可见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存在的必要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实验室管理主要从人员、仪器设备、文件档案、设施环境、标准物质耗材5个方面进行现场管理。

2.1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人员是一个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者,是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因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大多属于政府投入型实验室,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应运而生,在成立初期都是由涉及农业方面的工作人员拼凑而成,虽然同属于为“三农”服务,但是对农产品检测实验室缺乏系统的认知,都是在工作過程中不断自学、进修来学习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有些实验室会根据发展的需求,招聘专业性强的应届大学生来加入工作团队,但之前形成的老一套工作模式会逐渐渗入新人的工作思想中,延续以前的工作方式不愿意创新,长此以往新人也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影响了实验室的进步和发展。

2.2仪器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实验室检测能力的不断提高,检测任务量逐渐加重,政府投入随之加大,需要添置更多的仪器设备来满足实验室正常的业务需要,但是实验室建设年代已久,现有房间空间狭小,造成实验现场比较拥挤,抽样工具、大型检测仪器、辅助性仪器等摆放混乱,不便于寻找;仪器设备卫生条件差,设备保养维护不及时,出现缺陷、超出规定限度时也不容易被发现,导致设备损坏率高,仪器设备管理员在标示仪器使用状态时也容易出现遗漏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工作进度,降低了工作效率[4];一些长时间不用的小型仪器,放在角落里落满了灰尘,久而久之发挥不了应用效能;使用过后的容量瓶、锥形瓶、量筒等测量设备不及时清洗,严重影响了实验现场环境卫生。

2.3文件档案方面存在的问题

文件档案是反映实验室一切管理和技术活动的依据,在实验室体系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文件标识不规范,文件现场摆放不整齐,没用的文件和有用的文件没有及时区分开,文件保管不规范,没有及时清理废弃文件的意识。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利于工作人员对文件的识别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误用,同时会对文件造成损害、丢失,耽误工作时间,影响工作效率,也不利于档案管理员对实验室档案进行管理。

2.4设施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物品摆放杂乱无章,不利于检测工作的开展,还会影响检验速度和数据的准确性;实验室区域标识不清楚,管理不严格,经常有一些外来推销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容易造成危险,而且也会导致机密外泄;一些检验环境卫生不达标,导致人员健康得不到保障;“三废”处理不重视,造成积压堆放现象;一些实验人员在进行可能产生有毒废气的操作时,不在通风橱作业,操作不规范使有毒气体挥发于空气中损害人身健康。

2.5标准物质耗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标准物质耗材方面库房摆放杂乱,领用不按规范,标签不统一,使用完后随处丢放,容易发生误用现象;化学试剂摆放没有分门别类,不方便检验人员使用,易出现错误;没有定期盘库,易耗品随买随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35S管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5S管理其实是从实验过程的点滴做起,直到个人习惯的养成、个人素质的提升,最后到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准确、实验室能力的提升。

3.15S管理应用于人员方面

首先,实验室人员应该认识到5S管理应用于实验室管理中的优势,意识到5S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意义;其次应该将5S管理模式融合进实验室质量体系中,制定严格的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准入制度,必须在接受5S管理质量体系相关培训经考核合格后进入实验室。实验室管理组织在每一个工作人员进入后应加强监督和管理,直至工作人员完全熟悉相关流程,从而支持5S实验管理,充分融入其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配合协作。

3.25S管理应用于仪器设备方面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完成检测任务的主要要素,为了提升检测灵敏度,缩短样品处理时间,减少检测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假阳性比率,极大地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需要5S管理应用于仪器设备的管理。5S管理模式应用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中具体体现在仪器设备的配备、使用、维护、标识、档案管理几个过程。首先仪器设备管理员应该盘点工作现场中所有的仪器设备哪些是完好的、哪些是降级使用的、哪些是停用的并加贴三色标识,对无使用价值的停用设备办理报废。对长期不用的仪器贴红牌放入仓库或废弃,对可能要使用的仪器贴黄牌放在实验室不重要的位置,对长期使用的仪器贴绿牌。合理规划仪器设备摆放位置,对设备进行编号,对仪器设备和实验用具按使用频率和日常用量区分,对使用频率多的放在不用移动就可取到的位置,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清扫,检测人员必须了解该设备的基本性能,按时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做到这些之后要认真维护,使仪器设备一直保持在最佳状态,质量监督员每天进行现场监督,使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实验室人员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3.35S管理应用于文件档案方面

实验室文件档案主要包括质量体系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技术性文件,文件档案的整理需要由档案管理员进行整理编号控制,无效和不需要的文件按照《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收回、存档、销毁并填写记录表,然后把有用的文件定量、定位,存放区域科学合理,存放不同文件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名称加以区别,如果需要技术性文件则按照《技术资料的档案管理程序》办理借阅手续,工作结束后应随时将材料归还。归档的文件和质量记录需分类存放,并且有明确的目录和标识以便于查找。質量监督员定期对检测人员办公环境进行监督,做到检测环境整齐有序、办公环境舒适宜人、档案室排列有序,使实验室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3.45S管理应用于设施环境方面

实验室设施环境条件是否达标能够保证检验活动能否正常进行,确保检验结果是否准确有效的前提条件,首先实验场所必须与办公场所进行有效分离,并明确标示需要控制的区域范围,禁止外来人员随便出入。防止实验室交叉污染、保证人身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实验室应配备应急救护装置,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保护人员安全。实验室人员按照《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对实验区各个角落进行全面整理,制定环境条件控制清单,在相关区域设置警示标牌,隔离有害废弃物并加注标识。然后将检测现场清扫干净,采取划分责任区制,保持检测现场干净、整洁,制定清扫标准,不仅要保持物品清洁,而且检测人员的工作服、仪表也要整洁。检测之后的实验现场必及时清理干净,做到玻璃仪器干净无污迹、实验设备无灰尘并处于完好的初始状态。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实验现场长期处于窗明几净的最佳状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使员工养成保持整洁的习惯。

3.55S管理应用于标准物质耗材方面

标准物质是检测工作的基本物质条件,由专门的人员管理,由仪器使用人员专门负责日常使用与维护,一经领出则由使用人员管理,必须满足溯源要求。首先试剂库房管理员对试剂库房进行盘查整理,对过期试剂和无用物品严格按照《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管理程序》进行销毁,对有用的物品进行登记;试剂分类放入冰箱,按试剂的有效期时间顺序排放,有效期短的放在最外面,依次往里放,以免造成浪费;样品按状态标识(未检、在检、已检、留样)进行分类,超过留样期办理清退,确保试剂库房规范整洁。合理规划试剂、样品、耗材的摆放位置,专人负责、定行定位、定量、定容的管理仓库,按试验用品使用数量领取,不产生积压,节约空间,摆放整齐后做明显标识,检测现场做到用完及时清理或恢复原位,保持仓库的干净整洁并长期维护至最佳状态,使员工养成保持整洁的习惯。

4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实施5S管理的好处

将5S管理模式融入实验室质量体系中,实质是用科学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来创造一个整洁、高效的工作环境,关注的是实验室日常的现场管理,强调从小事入手,以点带面,逐步实现现场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提高员工素质和整体工作质量。

4.1改善整体面貌,提升实验室形象

将5S管理模式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中,不但使实验室人员注重自己的仪表、仪态、仪容,而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发扬吃苦耐劳、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实验场所和办公场所摆放整齐有序、窗明几净,内部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文明习惯深入人心,人员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利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工作氛围,塑造良好的实验室形象[3]。

4.2有利于提高检测准确度,提升工作效率

实施5S管理可以将杂乱无章的实验室变得井井有条,样品摆放整齐、标识清楚,可以大大减少错检、漏检现象,仪器设备定期维护,大大降低了损坏率,不但提升了检测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确保了检测数据及时、可靠。

4.3保障人身安全,避免不安全事故发生

实施5S管理,人员操作规范,检测场所宽敞明亮,楼道畅通,物品标识明确,化学试剂以及废弃物合理处置,使异常现象暴露明显,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通过定期的日常巡检动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保障人员自身安全以及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4.4有利于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实施5S管理,根据有效时间合理放置试剂耗材,便于实验过程中先使用有效期近的,库房盘点也一目了然,避免了重复购买或者不知存货量多少而大量购买的现象,降低了成本[5]。

4.5有利于提升实验室员工素养

实施5S管理,要求实验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程序以及规范地求进行操作,工作人员之间也会懂得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共同建立和谐、友好的协作关系[5]。长此以往,工作人员自然就会形成一种科学、严谨、认真、协作的工作态度,也懂得自觉维护现场秩序以及各种实验仪器,养成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5实施5S管理的方式和步骤

5.1成立推行小组,制订实施方案

首先成立5S管理领导小组,由单位主任任组长,实验室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实验室管理人员为小组成员,负责制订5S管理实施方案,第一个试行期为1年。

5.2建立5S管理体系文件

将5S管理融会到原有的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中去,主要针对质量手册管理要求中文件控制和技术要求中人员要求、设施和环境条件、设备和标准物质等几个方面进行修改,将5S管理的5个方面依次编入体系要素里,同时形成对应的程序文件,最后按要求颁布最新质量体系文件。

5.3培训与宣贯

针对新版体系文件,编制培训计划,由单位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对实验室全体人员开展新版质量手册的培训与宣传贯彻,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4实施5S管理

培训结束后按照新版质量体系文件开展实验室工作,全员参与,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实验现场操作,实验室大到仪器设备小到废片纸张进行整理分类,将废弃物进行清理,卫生划片到个人,划区进行监督,责任划分明确,质量监督员每日2次分上、下午对所监督区域进行卫生监督,现场操作监督,环境监督等各类监督,现场指出问题并进行整改,形成每日一小结,每月一大结,随时记录5S管理落实执行情况,形成5S管理记录表格及整改情况,及时为实验室人员提供工作协助或协调,指导开展5S的管理。

5.5持续改进

针对5S管理实施过程发生新的问题,若需要修改质量体系文件经过推行小组讨论后及时修订,持续改进和优化5S管理各环节工作,使员工养成良好习惯,提升素养。

6结语

5S管理模式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长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主要目的是从改变人员的思想,形成认真处理事情的态度,养成好习惯最终达到工作能力和素养的提升,进而能依照规定的事项等行动,成为优秀员工,倡导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君.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建设对策[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2] 刘君.优化实验室内部管理探讨:以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5(6):292,296.

[3] 李仁见.农产品检测实验室“5S”管理[J].北京农业,2014(12):268-269.

[4] 陈健.5S管理方法在M检测实验室中的应用[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

[5] 金愛咏.浅谈推行5S管理提高实验室检测现场管理水平[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2,20(3):47-48,22.

[6] 许雪芳.5S管理与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8):219-220,231.

检验汇报范文第3篇

2、医学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分析

3、临床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

4、基于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6、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

7、医学检验危急值项目与报告制度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8、医学检验专业临床输血实验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9、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10、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培养的改革与创新

11、临床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问题与探讨

12、以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为导向构建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新模式

13、医学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探讨

14、医学检验工作与临床协作发展研究

15、做好医学检验工作的体会

16、中专医学检验学生临床实习带教的体会

17、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及质量控制分析

18、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带教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9、浅谈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20、简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21、高职检验专业《临床医学概论》说课探讨

22、医学学生临床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23、“读书报告会”活动在口腔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4、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思维培训结果分析

25、基于微信平台互动的参与式教学法在西医院校针灸见习中的应用

26、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的效果探讨

27、临床医学检验紧密结合现代化管理

28、医学微生物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的重要性

29、临床技能竞赛对地方医学院校临床技能教学的启示与促进

30、分析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措施

31、关于临床医学检验中提高检验数据的准确性的探讨

32、质量管理在医学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33、医学检验专业临床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

34、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浅谈

35、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预防方法研究

36、专科妇产科学专任与教学基地教师教学效果比较

37、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分析

38、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究

39、临床医学检验血液标本质量的提升对策分析

40、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41、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措施思考

42、有效沟通对于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的重要意义

43、血液细胞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44、深入探究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手段

45、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

46、临床实验室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47、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观察

48、医学检验临床实习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49、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若干因素研究

检验汇报范文第4篇

1.1 粮食检验概述

粮食工作是关系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 粮食检验是粮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对粮食进行检验时可以通过感官、物理、化学、微生物和仪器检验等方式进行, 对于粮食的外在特征、内在品质状态等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来确定粮食的纯度、营养价值及加工工艺, 粮食检验工作有效的保证了粮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为粮食的合理开发和深加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 粮食检验属于食品管理的范围, 但由于粮食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使得粮食检验工作又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性, 即粮食安全质量的高低, 将直接决定社会是否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因此, 必须要重视粮食检验工作的开展。

1.2 粮食检验中存在不足

1.2.1 忽视对粮食营养性的检验。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生存意识逐渐从“如何能吃饱”转变为“如何能吃好”。由此可见, 在进行粮食检验时, 不仅要严格把控粮食的质量安全, 而且更要注重对粮食营养价值的检验与评估。但就我国粮食生产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 大多数厂家在生产粮食时, 都只是将粮食的“营养价值”作为一种营销手段, 即通过使用“专业词”对产品进行标榜, 以实现产品销量的增长。这样一来, 不仅无法实现对粮食品质的提升, 而且会造成消费者的错误认知。因此, 在开展粮食检验工作时, 必须要注重对粮食品质的全面监测, 树立生产商对产品质量管理的正确认知, 以确保人们能够真正的吃到“放心油”、“安全油”。

1.2.2 忽视抽检工作的开展。

通常来说, 将粮食进行批量生产投入市场, 必须要先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测。当前, 我国粮食检验的方式为, 由厂商将生成出的粮食样本送往质检部门进行检验, 检测合格后进行批量生产。上述检验方式, 一方面标志着我国粮食检验系统的基本完善, 另一方面又显示出我国粮食检验工作的被动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检验部门应注重日常抽检工作的开展, 不定期对各个粮食生产企业进行质量抽检, 从而有效防止市场中劣质粮食的混入。

2 应用粮食检验技术的重要性及策略

2.1 重要性分析

粮食检验需按照一定的标准开展工作, 且要保证所应用技术的科学性, 从而实现对粮食产品生产工艺水平、食用安全性、营养价值等的全面提高。上文中提到过, 粮食检验不仅涉及到食品安全管理、农业生产技术两个方面, 而且还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如果粮食检验工作出现纰漏, 就会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不仅会冲击到社会的经济体制, 而且会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使人们对国家食品安全管控部门的信任感逐渐降低。因此, 必须要重视对粮食生产品质的检验, 最大程度降低不合格粮食产品流入市场的可能性, 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2.2 检验技术的应用策略

为了确保粮食检验技术的高效应用, 可采用以下几种措施。第一, 树立正确的粮食检验意识, 为检验技术的有效应用奠定基础;第二, 重视对检验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加大新技术在粮食检验中的推广和应用;第三, 建立完善的检验机制, 健全法规制度, 为各项检验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通过对粮食检验机制的系统化建设, 能够大大减少检验过程中出现纰漏的可能性, 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高品质粮食的生产提供可能。

结束语

无论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来说, 还是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而言, 粮食检验工作的开展都十分必要。因此, 必须要正确认识粮食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加大对检验技术的研究力度, 不断完善粮食检验机制建设。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对粮食检验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 确保各类检验技术的高效应用, 为粮食检验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这一转变在食品安全质量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粮食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类主要食用产品, 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稳定性。李克强总理批示指出, 食品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准。因此, 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必须从要重视粮食食品检验工作的开展开始。接下来, 本文将针对粮食检验展开深入探讨, 分析其相关检验技术的重要性, 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检验策略, 以实现对粮食产品安全性的提高。

关键词:粮食,检验,技术,重要性,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 谢远长.粮食检验工作及其检验技术的重要性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6, (10) :5771-5771.

[2] 赵凤山.试论粮食检验技术及其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 (28) :264.

检验汇报范文第5篇

【规范名称及编号】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条文摘录】 摘录一:

6.1.2 紧固件连接工程可按相应的钢结构制作或安装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 摘录二:

4.4 连接用紧固标准件

4.4.1 钢结构连接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钢网架用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铆钉、自攻钉、拉铆钉、射钉、锚栓(机械型和化学试剂型)、地脚锚栓等紧固标准件及螺母、垫圈等标准配件,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分别随箱带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4.4.2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检验其扭矩系数,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 见本规范附录B。 检验方法: 检查复验报告。

4.4.3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检验预拉力,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 见本规范附录B。 检验方法: 检查复验报告。 一般项目

4.4.4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包装箱配套供货,包装箱上应标明批号、规格、数量及生产日期。螺栓、螺母、垫圈外观表面应涂油保护,不应出现生锈和沾染赃物,螺纹不应损伤。 检查数量: 按包装箱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3箱。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4.5 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及以上的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其连接高强度螺栓应进行表面硬度试验,对8.8级的高强度螺栓其硬度应为HRC21—29;10.9级高强度螺栓其硬度应为HRC32—36,且不得有裂纹或损伤。 检查数量: 按规格抽查8只。

检验方法: 硬度计、10倍放大镜或磁粉探伤。 6.3 高强度螺栓连接 主控项目

6.3.1 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磨擦应单独进行磨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见本规范附录B。

检验方法: 检查磨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和复验报告。 6.3.2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内应进行终拧扭矩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节点数检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个。

检验方法: 见本规范附录B。 6.3.3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除因构造原因无法使用专用扳手终拧掉梅花头者外,未在终拧中拧掉梅花头的螺栓数不应大于该节点螺栓数的5%。对所有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头进行终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进行终拧并用标记,且按本规范第6.3.2条的规定进行拧扭矩检查。 检查数量: 按节点数抽查10%,但不应少于10节点,被抽查节点中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全数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及本规范附录B。 一般项目

6.3.4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拧顺序和初拧、复拧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资料。

检验方法: 检查扭矩扳手标定记录和螺栓施工记录。

6.3.5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

检查数量: 按节点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0个。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6.3.6 高强度螺栓连接磨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气铁皮、污垢等,除设计要求外磨擦面不应涂漆。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6.3.7 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高强度螺栓孔不应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同意,扩孔后的孔径不应超过1.2d(d为螺栓直径)。 检查数量: 被扩螺栓孔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及用卡尺检查。

检验汇报范文第6篇

1.1 理念的转变

现阶段检验医学已成为患者疾病化验和医生诊断病情的重要因素, 这与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检验密不可分。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过程主要是理念发生的转变, 医学检验在较早时期只是起到了检验标本的作用, 其中心是以实验为主, 检验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并不能与临床治疗相结合, 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检验医学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 以疾病和治疗为目的, 这就由被动检验转向了主动治疗。

1.2 检验医学名称的转变

检验医学名称早在80年代初期就被国际医疗组织所认可, 我国也是从2000年开始由《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的更名才转变了医学检验的名称, 这也是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才得以完善的, 名称的转变意味着医学检验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发生了质的转变, 这标志着我国的检验医学正与国标检验医学接轨, 不仅是检验医学的定位, 更是检验医学向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标志。

2 检验医学人员和技术的发展

2.1 检验医学人员素质的变化

我国的检验医学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 在医疗发展过程中有了很大的进步, 就医疗人员来说目前大多数医学检验人员已经达到了专科以上学历, 而医疗单位对检验医学人员的培养也十分重视, 各医疗大学、医疗单位、医疗组织分别的建立了检验医学人员的储备库, 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检验医学人员, 并在检验医学的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2 检验技术的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检验技术已经从过去了手工操作转变为了计算机自动化操作, 检验医学模式已经从原来的手工工作模式转变为现代自动化工作模式, 实验室的现代化设备为检验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更为技术的发展空间提供条件。检验技术的发展不仅对疾病的临床治疗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还为相关的技术学科提供了非常宝贵技术资料, 例如: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免疫学等。

3 医学实验室对检验医学的推动

医学实验室的作用是以标本检验的结果作为证据, 为临床疾病提供科学的数据, 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同时也是把病人疾病的真实情况反应给医生, 医学实验室对检验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1 检验医学对医学实验室的认可

200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 这为检验医学的管理和实验室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帮助, 同时也是对检验医学发展的一种认可。《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的明确定义为: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 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的实验室。从定义不难看出, 医学实验室对检验医学研究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和意义。

3.2 实验室检验人员的要求

从实验室技术的发展来看, 检验过程中不仅要按着《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进行检验, 还要充分的考虑到技术人员的因素。实验室技术的完备要求检验设备的完善, 同时也要求检验人员的高素质, 2003年10月我国的医师协会就正式的成立了检验医师分会, 这对我国医疗实验室的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医疗实验室的检验技术、检验人员、检验设备已经与国标接轨。检验人员是检验科与临床科沟通的桥梁, 检验人员要具备临床经验和检验经验, 这也是今后检验人员的发展趋势。

3.3 实验室技术和仪器的应用

医学实验室的技术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新的检验技术。现代的临床实验室的检验工作已经形成了全实验室的自动化, 这种自动化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医院临床检验的效率,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同时也大大的节省了主治医师和检验人员的工作量。实验室技术和仪器的应用较广泛, 近年来医学实验室已经不局限于医疗单位临床疾病的检验, 有的实验室已向着分子生物学、生物芯片、生物工程的方向发展, 这为实验室技术和仪器的应用, 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临床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不仅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为准确、可靠的诊断信息, 更为临床实验方法和诊断治疗措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 可以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和检验技术的发展, 更可以为检验医学领域的科研方向和科研活动提供理论帮助, 同时实验室的标准化和规范性, 使检验医学的发展更为客观严谨。

摘要:本文论述了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过程, 并详细的分析了检验医学人员和技术的发展, 以及实验室对检验医学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医学,转变

参考文献

[1] 曹秀华, 王成英, 刘克莉, 等.检验医学的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J].检验医学, 2004, 19 (6) :566~568.

[2] 谭红军.我国检验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检验医学教育, 2006, 13 (4) :566~567.

上一篇:数字电子技术范文下一篇:军械工程学院研究生范文